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4-04-22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精选6篇)

篇1: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当前中国劳动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更加趋紧,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当前中国劳动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更加趋紧,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浅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成因

(一)国家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

国家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2002—2009年分别: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每年以60万~70万的幅度增加,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高校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日益市场化的今天,高校没能紧随时代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或者片面追求“综合性”,一哄而上地设置了一些趋同的新专业;或者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不能真正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从而导致企业困扰于“技工荒”和“高等人才荒”、高校苦恼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三)人力资源制度及企业投入造成的就业障碍

据调查,不少企业往往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有些在招聘时打出“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等等限制条件,诚然这些条件对于面向社会招工也许是无可厚非的,虽然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是希望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招来就立即派上用场,既节省企业培训时间又节省企业成本,但对于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成了他们就业的拦路虎。因为大多高校是不提倡在校学生把大量时间用来做兼职或是休学在外做工作的;另外也有企业担忧名牌高校的学生稳定性差,喜欢隔三岔五地跳槽,还有些企业的性别歧视等诸多因素,造成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阻碍。其实上述观点未必正确,“有专家就表示,如果企业的流程没有问题,即使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只要进入这个流程,应该很快就能融入到角色中的,并不会使企业加大培训成本。”而有些职业是男女平等的,不应该人为设置障碍,“企业的性别歧视行径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四)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

随着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但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方面,期望高薪;地域方面,“重东部、沿海和大城市,轻西部、内陆、中小城市和农村”;行业方面,“重国有和外资企业,轻民营与内资企业”;单位方面,“重大机关、政府和事业单位,轻基层与企业”;凡此种种,造成就业面大大缩小。由于他们“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上不就下,就城不就乡”,过分关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困难在所难免。

二、马克思主义概论与就业问题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结合需求和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在校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利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原理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创新的培养。用实践的观点择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此我们需要亲自去了解当今社会的需要,了解当前形势,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社会的真实要求,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抉择,才可能走向功。

马克思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从大学生教育方面来看,高校普遍扩大招生,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虽然满足了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希望,但也给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造成了压力。联系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由此可以得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时有来由的:首先,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以及它对大学生市场的投入造成了就业障碍;其次,大学生陈旧腐朽的就业观念造成了毕业后的工作定位不合理,想要高薪水,低劳动。

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擦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是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对待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也应如此就会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只是个过程,经历之后会有新的不同的转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新事物的发展是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

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还要有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念要求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事情。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迈过了70个年头,党和人民为这新新的国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我们倡导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发展着国家的经济和保护着环境。我们尽我们所能地为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但是,有社会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问题,而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问题,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前景。

在发展观点的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另辟蹊径更是具有对社会的发展的创新。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从联系、发展的层次出发。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在永恒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但是,不会永远是社会问题。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国家方面:加速经济发展、搞好需求预测、实施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1.加快发展经济,创造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2.适时提供未来各方面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3.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正确选择。

学校方面:适时调整专业、抓好思想教育、进行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措施。1.根据国家人才需求计划,及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2.对大学生统一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3.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对大学生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

企业方面:鼓励和指导企业办好职业教育、转变用人制度。1.企业与校方可以进行职业技术校企合作,给与学生未来更明确的出路。2.企业可投资学校,让校方有意的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扩大了企业的人才选择空间。3.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且是不限制性别的。

个人方面: 改变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树立信心勇气是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必备条件。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的定位自己的水平。2.增强自身素质,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3.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勇气,敢于挑战,敢于拼搏。

四、总结

总的来说,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讲的一样,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刻地了解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多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锻炼自己,改变自己陈旧腐朽的就业观念,接触社会,了解时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到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以求在将来的大学生人才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而不是埋没于其中。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2]《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许慧

篇2: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价值取向作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引着人类的思想与行动。基于价值观的社会依附性,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随着社会额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嬗变。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时,要对不积极价值观从价值评价角度分析其消极性并予以正确对待。关键词: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评价角度

正文: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其在社会上永远都是众人关注的对象。随着学识的积累,我们这群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的队伍给自身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蜕变,日趋成熟,也有少部分人走向堕落。他们面对生活所采取额不同方式与他们都养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题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中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他的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题的价值选择,所以对主体自身,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主题均有重大影响。

篇3:当代大学生失业问题浅析

大学生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半年内没有找到工作岗位, 而且没有继续接受教育或培训, 且正在主动寻找工作的经济社会现象[1]。随着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长, 从1998年开始, 我国每年将有100多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的行列, 但从就业信息看, 社会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增加。从全国的情况来看, 2007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 与2006年基本持平;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 比2006年增加82万人, 增幅20%。从湖北省200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看,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突破30万人, 其中研究生2.74万人, 本科毕业生12万多人, 高职高专毕业生16万多人。由此看来,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 由于新增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有限, 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困难,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失业现象, 这也是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结果。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导致优胜劣汰, 失业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其次, 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大学生过剩, 高等教育在实质上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 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 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还是相当低的, 尽管上大学可能陷入失业的困境, 但是不上大学的失业率更高, 这是因为高等教育收益率并未降低。再者, 失业的存在并不代表社会人才需求处于饱和状态,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 失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即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2]。笔者认为目前结构性失业占主导位置。

二、失业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自身原因

从能力上看, 大多数学生具备专业知识与工作学习能力, 仅少数学生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 或人际交往能力差, 学习、接受新生事物相对比较慢, 或是部分学生重知识学习, 轻动手能力培养, 造成出了校园因适应不了工作而失业。

从价值取向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较为独立, 对自己的人生思考也更多,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并未急于就业, 而是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在对市场进行考察的同时不断地对自己重新估价。在失业现象中, 大量存在着“自愿性失业”, 或“选择性失业”。他们愿意工作并且具备劳动能力, 但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宁愿选择失业, 继续寻找工作[3]。大学生有这样的选择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我国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 地域上划分为农村与城市, 进而劳动力市场也被划分为城市劳动力市场与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两大地域间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 其劳动力市场间的差异也就较大。有能力的学生必然会选择大中型城市谋求发展。这样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聚集了大批的就业者,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人才匮乏。不光是地区性扎堆现象突出, 高薪、福利待遇好的稳定单位也出现井喷, 一些私企、民企等小企业门可罗雀招不到人, 更不用说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西部地区了。大学生不愿意先去农村或西部地区工作, 一是怕吃苦, 二是担心一旦进入较为低等的就业环境就难以攀升到高等的就业环境, 阻碍今后的发展。所以, 当代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并不是无法就业, 而是对将来教育收益最大化进行取舍的结果, 他们更着眼于未来获得的收入, 而放弃目前低于自己期望值的工作。

(二) 社会制度原因

基于我国社会二元构成, 户籍制度的管理也是城市和农村分离的二元管理, 且户口的变迁很困难。而户口在我国与一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权利相关, 使得大学生都不愿意去农村艰苦地区工作, 费尽心思也要留在城市从而获得大中城市的户口。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了人才供大于求, 并造成用人条件盲目拔高的人才高消费问题;而不发达地区却招不到相应的人才, 出现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这种状况在短期是无法解决的, 因为整个社会的观念导向就存在问题, 城乡歧视, 城乡发展矛盾始终存在, 而个人谋求更好的发展也无可厚非。在社会制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者提供更多优惠条件的情况下, 整个职业追求的导向还是大中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次就业终生在岗的比率大大降低, 就业的趋势走向短期就业或多次就业, 这有利于人才流动, 调整资源分配。而我国的户籍流动困难使得大学生担心一旦去了基层或是欠发达地区难以有再次选择、谋求更高发展的机会, 因而宁可选择暂时失业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

另外, 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原因之一。城乡二元化的保障制度, 不同发展地区间的保障水平都是不同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就业风险、就业保障等问题就会放弃一些经济不发达, 保障制度不完善地区的工作, 自愿失业。近年来, 国营企业、党政机关、科研单位、外资企业等发展稳定, 福利待遇保障机制完善的单位受到学生青睐, 挤破门槛, 而私企、民企等保障不健全的单位在学生中反响并不热烈。效益好、保障好的工作机会总是相当有限的, 有更多人参与竞争的时候, 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失业。

(三) 文化传统原因

对失业现象进行分析时, 也须注意到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低阶层这一现实。考虑到教育能促进个人向上流动, 低阶层的人也就有必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实现自我的提升。然而社会本身就具有的复杂性, 使得这一途径并不是阳光大道毫无阻碍。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 提倡集体大家庭主义, 这也导致了中国人有关系的取向, 有时候办事依靠的是人际关系的亲疏, 俗话说有熟人好办事。而关系所带来的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能力, 带来的是类似于权利、地位、财富、机会、信息等资源, 这也反映出了中国“关系文化”原因所造成的就业不公平, 使得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公平的就业竞争机会而失去本该可以得到的工作。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就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过社会资本的概念,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 这些资源与相互熟悉或认识的、或多或少制度化的持久的关系网息息相关……一种‘资格凭证’使他们得到信用, 这里的‘信用’包含了广泛而多样的意义”[4]。社会资本在大学生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深, 已是不可忽略的事实, 社会资本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个体调动资源的能力, 在中国这样重视关系与权力关系的社会中, 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资本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对于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 社会资本越多, 所能活动的空间就越大, 流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有关系和没关系, 或是关系的深浅都影响到事情的成功与否。家庭条件好, 家里有权有势, 或是在关键部门有熟人的学生往往不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有的学生甚至一毕业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父母或是朋友介绍的好单位, 在我们身边的确有这些不可否认的事实存在。在学生本身能力等同情况下, 若是一方家庭有关系者, 则有关系的一方能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导致另一方被排挤失业。所以, 来自农村或是家庭条件差, 处于社会低阶层的弱势学生群体失业率偏高。当然这并不表明弱势群体就一定失业, 更多的时候个人的能力还是主导性因素, 如果整个社会都是靠关系来运转的话, 那中国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第一, 自愿性失业现象的存在, 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 不是大学生就业难, 而是择业难。这也是大学生的一种投资行为, 应当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大学生应当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值, 积极主动地了解就业市场的信息, 并尽早在学校里对自己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 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要准备吃苦受挫, 乐于从基层干起, 锻炼自己的工作交际能力, 尽快地融入到社会。高校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就业指导, 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 并建立社会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之间健全的信息沟通渠道, 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

第二, 加大力度改革我国现行户籍制度, 取消户籍制度中不利于就业的限制,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为人才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 逐渐淡化城乡、户籍之间的差异, 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放宽对大学毕业生户籍的控制, 逐步过渡到让市场机制来调节大学生就业。

第三,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尤其要完善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 提供能够落实到位的优惠政策, 鼓励毕业生支援农村, 并解决好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差别不大的待遇, 吸引人才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促进地区发展。另外, 要加强学生在私企、民企的权利保障, 使他们能够放心地工作。

第四,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非知识能力的培养, 如社交能力、心理受挫能力、思维能力等。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广泛地交朋识友, 扩大社交圈子, 在重视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要搞好各种人际关系, 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桂云, 邓晓丹.大学生失业原因透析与市场化就业取向[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7, (6) .

[2]金敏.准确把握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实质[J].职业圈, 2007, (20) .

[3]吴克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江苏高教, 2004, (2) .

篇4:浅析当代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问题

一、双重道德人格的表现

1、自我道德与他人道德的背离

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对自己的评价高,对他人评价低。除此之外,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注重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他人的主观感受和利益需求:注重自我道德的建设而忽视了公共道德的构建。

2、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

学校、家庭、社会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灌输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意识里存在一种对道德境界的“理想认知”,但在现实生活中缺又常常无法做到符合自身认知水准的道德行为。例如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愤恨不已。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又很随意,以自我为中心;大学生知道并认可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道德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知”与“行”严重脱节。

3、角色关系的转化与道德行为的变化

有些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道德认识和行为的选择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与在学校道德生活的崇高、朴实相比,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则多为世俗、实用、灵活。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初雄心勃勃,以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去影响和带动社会,但当遇到某些社会不正之风阻挠时,有的退而“独善其身”,有的甚至经受不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此外,有的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往往表现为好孩子、好学生,一旦离开家庭和学校就任意妄为,很少考虑什么道德规范和行为后果,这些都显示出其道德人格的双重性。

二、大学生产生双重道德人格的原因

1、传统道德观的影响

首先,傳统道德观“他律性”明显,这使个体的自我意识被异化,个体的独立人格被泯灭。在其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缺乏自信,因此大学生在社会环境,角色关系转换时,自身的道德意志不稳固,极易被影响。

2、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主导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的形成。这种社会文化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群体独立、进取、开放、多元的道德人格,但也造成了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念和工具理性思维方式的盛行。容易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具有过重的人世性,导致道德信仰危机。市场经济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具有功利主义倾向。

3、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隔离

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的隔离是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脱节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德育习惯于宣传造势、集体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化与启迪,即使开展的道德教育也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的缺陷,而理论的教学又习惯于灌输给学生一些理想化、空泛化、高标准的道德目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基础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忽视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挑战与要求。

三、解决大学生双重道德人格问题的方法

现在高校的道德教育尚处于整体主义的道德教育范式,实质上仍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一味地强调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学生对其的顺从。要改变这种道德教育的现状,在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我们需要平等和自由的空气,需要树立一种开放的道德观念,必须走出一元价值的霸权和教条,以一种开放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质疑、学会进行德性创造。在教育方式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对话式的教学理念,教师在道德协商、对话中起引导作用。在一元的灌输式教育中,教师代表着真理,是说一不二的思想首领、永远正确的价值法官。在自主选择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放弃了道德霸权,也放弃了价值引导,处于“中立”的地位。在对话、协商的道德教育中,教师既不是道德霸权,也不是完全的“中立”,而是共同参与道德协商、对话的“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对话的一员,他发表自己的价值观点,同时,教师的责任又使其必须成为“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不是传授自己的价值观念,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协商、对话、使学生学会商谈、学会对话、学会选择,在对话协商中培育学生的德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5: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寄托问题

情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持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其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大学生情感寄托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之上,具体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寄托的几种主要对象――家庭、同辈群体、恋人和网络――的不同特征及其作用.

作 者:符平 作者单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刊 名:青年探索 英文刊名:YOUTH STUDIES 年,卷(期): “”(2) 分类号:B84 关键词:大学生   情感   情感寄托  

篇6: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当然就是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我也不例外。而近年来,由于供求关系不平衡等问题,以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就业竞争压力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还将日趋激烈。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递增,但是,与此同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在逐年上升,未就业的大学生一年年地累积,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空间日益紧缩,就业形势愈趋严峻。因此,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偏弱已是有目共睹。这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严重的缺口所造成的。归根结底,就业竞争力,就是一个人的行业认知、市场判断、智力、专业背景、文凭、情商、职业眼光、定位,个性化经历、相关经验、业绩、综合素质、市场机遇的掌控力、就业思路、求职的实战技能和面试的表现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合力。

首先,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理念影响就业。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符合社会需要,并且着重突出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项技能,而是大学生多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是必须兼顾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心理素质方面,大学生自我提升空间还有很大,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生应积极、主动求职,不能一味地“等、靠、要”。“一心想走捷径”这种观念必须要剔除,就业求职是自己的事,作为一个要踏入社会的成年人,应该主动寻求机会、把握机会。当在求职的过程中失败时,要调整好心态来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其次,高校要加强教学改革,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高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进一步扩展专业口径。同时,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十分重视人文学科与专业与学科的结合,构建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并且,高校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为此,应积极引导学生把各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转化为个人信念。尤其要注意引导培养大学生善于共事、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他们拥有丰富健康的情感,懂得与人相处,使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个性充分发展,并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最后,无论是高校还是政府的教育机构,都应帮助支持开展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实践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并且实施全程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具备适度超前的竞争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生进校开始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

上一篇:秋悟作文700字下一篇:义隆金融:银行外汇牌价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