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24-05-20

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精选6篇)

篇1: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平面设计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应该结合平面设计的学科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此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在商品包装、书籍装帧、广告设计以及产品展示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社会发展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教育部门所高度重视的课题。目前,整个教育行业对平面设计专业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教学理念落后、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所以,平面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一、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传统教学中,教学主体始终是授课教师,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模仿,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独立思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导致学习效率有些不尽人意。所以,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要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能够收获多少知识和技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方法改革工作。

2.教材实用性不高。目前,大部分院校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分章分节的,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都是单独介绍,然后通过简单的实例练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单独讲解的授课方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授课效果,但由于教材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灵活性,加上教师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所学知识的外化,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了解当前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面向社会发展中与平面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如视觉动画、广告设计、印刷生产制作等,为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平面设计人才,推动企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2)创新是平面设计的核心,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设计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也是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3)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掌握新科技的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平面设计中,只有使学生熟练使用设计软件,不断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才能够使其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只有明确上述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才能够使教学方法改革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使改革措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就上文提到的教学问题而言,想要将其有效解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教学过程的改革提升课堂效率。首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作品制作流程的讲解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设计师的构思和创意进行探索,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了能够增加使学生养成阅读资料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学生讲解环节,促使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而且通过对作品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扎实的掌握平面设计的操作技巧,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讲解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探讨,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今后的学习。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持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那么理论知识的作用将无法得到进一步发挥。所以,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该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设置实战演练和顶岗实习,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这样的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岗位需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此来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考核测评体系。在过去的时间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测评多以笔试和递交作品的形式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但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那些有创意有思想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上文提到,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所以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的时候,也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结合当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考核体系若想科学、合理,应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讲解成绩和合作项目成绩有效结合起来,按照30%、20%、50%的比例进行考核。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性,在对合作项目作品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作品上传至QQ群,由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说服力。由此可见,考核测评体系的完善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目前设计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平面设计教学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平面设计教学水平,将该学科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龚波.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5).[2]程显琳.议平面设计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0(07).[3]周胜.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2(05).(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篇2: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的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我国的服装已远销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服装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服装产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其设计水平却不够高。这就对服装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继续向前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服装设计

创新思维

现代服装

教学改革

一、为什么要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一)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是社会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服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在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业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服装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专业型设计人才一直是其坚强的后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服装行业各类人才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了面向世界的服装设计与生产的重要基地。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在的服装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就有一万三千余家,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逐渐将服装的生产与加工基地转移到中国等西方国家。在去年中,我国仅欧美服装出口额就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由于不同国家国情的差异,我国不能象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样把培养创意型服装设计人才作为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是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培养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前服装设计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对于专业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全面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能,使其可以在毕业后适应服装设计行业的不同职位对人才的要求。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服装行业现状的情况下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才能够让我国服装教育真正成为使得服装产业平衡发展的人才保证,让这一关系着国民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二)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从上世纪末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服装设计教育实现了多个跨越,从以艺术为主的简单服装设计教育跨越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概念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性教学跨越到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体系教学,在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培养出了大量的服装设计类人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发现依然有着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服装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服装工业发展迅速,在全球的服装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当前的服装设计教育难以与新技术、新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其教学水平与教学技术难以达到更高的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引导产业科技的发展。这些突出问题使得我国虽然是服装大国,但是服装产品的附加值却很低,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目录中,服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大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和别的专业方向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许多专业方向例如环艺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装潢设计等,在设计草图实施后,设计就算完成,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并不是工业流水线式的生产,大多是个体式生产,消费者是被动消费这些产品的。设计者所设计出产品的个体化和共性化远远超过了其群体化与共性化倾向。其主体是设计出的产品,设计与消费是一个单项的过程。服装设计则不一样,其设计包括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产品最终完成销售才是设计的终结。消费者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因此,产品的设计者不仅要考虑自身所设计产品的个性化,更要考虑自己所设计的产品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服装的设计和消费并不是单项过程,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双向过程。服装设计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着它与艺术教育本质上的不同。在如今的服装设计课程中,技术课程占到了将近一半。正是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服装设计教育不应该仅仅考虑现有的传统教学内容,而是应该把培养出适应现代服装工业生产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教学最本质的目标。然而,由于我国服装设计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服装产业的存在着脱节,严重影响这方面人才的就业情况。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对现有的服装设计教育教学课程进行改革是培养出适应服装工业发展人才的根本途径。课程改革是指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等环节进行必要的创新与调整,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对课程进行改革,其包含着现代教育教学的思想与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服装设计教育的课程改革上,要以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以把学生的核心能力与价值作为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改革中要对社会性与时间性有所突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对其潜能进行挖掘,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三、创新思维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与辅助课程三大类。服装工艺、服装裁剪与服装绘画作为传统的三大基础课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些科目。比如,在构成课中,不仅要对学生程式化的比例裁剪进行严格要求,还要增加立体裁剪的分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服装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只有学生充分掌握新技术,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的适应岗位。当前,服装CAD的使用非常广泛,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服装设计软件。综合课程的关键主要是将不同相关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和相互配合,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将色彩课与面料课打通来上,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感和材料搭配感的把握。综合课程还包括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辅助课程主要包括服装流行与发展、艺术欣赏、市场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底蕴。服装业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服装面料的教学,由于教材里的面料品种过于陈旧,又缺乏图片,何况图片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触觉,因此需要教师准备多种的流行材质给学生认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多种面料,加强对面料的鉴别和感受能力。

(二)调整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现有的教学观念,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正真的主人,在课前,我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同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引起她们竞争的心理,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她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中一些好的地方进行保留,不好的地方要认真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所在,避免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出现和过去同样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学、多做、多练,把握各种材料的属性。使其触发催化创新思维,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内驱力。

(三)从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吸取当代艺术以及国内外传统艺术的精髓,树立个人的设计风格。很多著名的时装设计师都善于从绘画艺术中找到灵感。还有其他的服装设计师,从前卫艺术中获得灵感,设计出服装。将当代艺术运用在服装上,适用于青少年和紧追潮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潮流敏感,喜欢标新立异。近年来T薛珊上的印花图案设计,就常常借鉴波普风,抽象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当代艺术风格。

传统艺术是设计中取之不尽的源泉,让学生多从国内外的传统艺术中寻找灵感,能使设计独树一帜,特别是我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例如将旗袍进行变型,就是最常见的手法。一部电影《花样年华》就能令独具中国元素的旗袍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另外还可以从中国各种各样的手工艺中获取灵感,例如剪纸、佛教绘画、、绳结、刺绣等等。

(四)改变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设计的作品的认可度应该有包容性,最好能与市场接受程度相结合。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分成2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做项目,一是概念设计。牵着让学生尊重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风格特征、流行趋势及消费群的需求。后者使学生更懂得创新的意义和目的,更多的对生活社会及未来进行思考和探求,两者综合得出毕业设计的最后分数。学生在校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服装设计比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又不要太计较结果,并不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学生将来成就越大,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结语

纵创新思维下的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代入到课堂中,让创新二字贯穿与自己的整个教学理念中、贯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计类人才。

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篇3: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一、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传统教学中, 教学主体始终是授课教师, 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处于从属地位, 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更多的是模仿, 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独立思考,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导致学习效率有些不尽人意。所以, 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要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 能够收获多少知识和技能, 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方法改革工作。

2.教材实用性不高。目前, 大部分院校所选用的教材都是分章分节的, 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都是单独介绍, 然后通过简单的实例练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单独讲解的授课方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授课效果, 但由于教材内容缺乏连贯性和灵活性, 加上教师过于注重理论学习, 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实现所学知识的外化, 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二、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了解当前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看, 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面向社会发展中与平面设计专业相关的企业, 如视觉动画、广告设计、印刷生产制作等, 为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平面设计人才, 推动企业的长足进步与发展; (2) 创新是平面设计的核心, 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设计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所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也是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 (3)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掌握新科技的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平面设计中, 只有使学生熟练使用设计软件, 不断掌握新工艺、新技术, 才能够使其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只有明确上述目标, 并以此为依据, 才能够使教学方法改革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使改革措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就上文提到的教学问题而言, 想要将其有效解决,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结合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现状, 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具体来讲, 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教学过程的改革提升课堂效率。首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作品制作流程的讲解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设计师的构思和创意进行探索, 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 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为了能够增加使学生养成阅读资料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学生讲解环节, 促使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 而且通过对作品的讲解, 学生能够更加扎实的掌握平面设计的操作技巧, 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在讲解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今后的学习。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保持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 那么理论知识的作用将无法得到进一步发挥。所以, 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基于此, 在日常教学中, 学校应该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设置实战演练和顶岗实习, 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这样的顶岗实习, 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然后结合岗位需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此来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考核测评体系。在过去的时间里,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测评多以笔试和递交作品的形式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 但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那些有创意有思想的学生来说并不公平。上文提到, 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所以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的时候, 也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结合当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 考核体系若想科学、合理, 应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讲解成绩和合作项目成绩有效结合起来, 按照30%、20%、50%的比例进行考核。与此同时, 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性, 在对合作项目作品进行考核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将作品上传至QQ群, 由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这样一来, 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 提高评价结果的说服力。由此可见, 考核测评体系的完善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就我国目前设计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 平面设计教学若想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我们结合当前教学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 才能够提高平面设计教学水平, 将该学科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龚波.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平面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 (15) .

[2]程显琳.议平面设计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 2010 (07) .

篇4: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现代设计方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新技术较多,理论计算与推导较多。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必须集思广益,持之以恒,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以推进,围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去推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上来,以改革促教学,以改革促学习,以改革促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努力方能成功。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32-02

现代设计方法作为一门综合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的新技术较多,理论计算与推导较多,要求学生掌握matlab、ansys、isight_FD等数值计算软件、工程应用软件,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它又是一门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这些都对想掌握和想学好这门课程的学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进行大力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通过加强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教学特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来应对这些挑战,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发展的同时,推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本项目以张鄂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教材为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问题

单就张鄂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编写来说,是一本水平较高的教材,但放在本校整个教学计划体系中来说,存在如下问题:

1.内容存在重复。比如有限元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在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体系中已有相关课程完成了此内容的教学,因而存在着内容重复的问题。

2.传统的知识多,反映当今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内容偏少。教材中对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理论涉及较多,而且大多基于静态方法进行设计、计算,而对于反映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动态设计等方法涉及较少。

3.教学内容中实例偏少。教材中严重缺乏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而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多,公式推导、数学计算较多,而且这些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却较少,缺少沟通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桥梁,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没能实现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这样会导致学生没有获得实践的机会,缺少动手能力,使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4.创新性和特色性教学内容缺乏。

二、实验教学问题

1.实验课时偏少。由于目前课程多,而整个大学四年学时数固定,并且对于基础课程学时还在增加,因而留给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偏少,尤其本课程又是非基础专业课程,更导致课时不足。

课程需要将课堂理论推导、数学计算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实验来具体实现。工程应用软件操作需要上机,而且涉及的应用软件有好几个,学生短时间无法学习和掌握。目前6个学时的实验课,只能教学生学习些粗浅入门级的模仿、应用,没有时间讲授稍微深入些的实验内容,更没有上机考核时间,无法检验学习效果。

2.缺少规范的实验指导书。因为实验上机涉及几个软件,其中还有全英语、无汉化版本、无中文资料的软件,这就需要教师自己编写一本实验指导书。

三、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

1.教学过程启发性不足。由于限于篇幅,教材内容一般较少涉及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这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学识、开阔的专业视野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2.课堂教学设计较少。讲课是一门艺术,讲课不是照本宣科,讲课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正确引导学生跟上教学节奏。

3.教学手段单一。广大教师应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能很好地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信息载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精美的图片、逼真的动画形象客观的表达教学内容,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和一些原本枯燥、死板的知识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四、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措施和内容

1.教学内容的整合

(1)理顺主次。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借助计算机,实现对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以及工程分析,使得产品的设计合理、可靠、环保。这些内容很多,基础重点在于优化和可靠性,未来发展方向为动态设计等,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有主次之别。对于有限元分析部分内容则可不讲,因为已经有单独课程讲解。

(2)讲透基本内容,强调基础概念,突出实际应用。在对各章节的基本内容讲授时,坚持讲深、讲透的原则。如对优化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种优化算法,应该讲深讲透,做到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合理应用。

(3)增加和强化与先进、实用技术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和引入。比如动态设计方法。传统的基于静态的手工的设计方法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动态设计日益重要。

2.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1)启发式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在讲授过程中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讲优化方法时,提出多种优化方法,让学生去根据研究对象合理选择优化方法和算法,选择合理的软件来运行优化程序,引导学生们总结出各种优化方法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对象。接着启发学生们联想优化设计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实际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2)进行基于就业能力提高的教学设计。①制订基于本课程实际问题集的重点知识、软件工具与应用能力的规划。运用基于专业问题的通用胜任力系统层次矩阵分解课程的关键知识点、难点等内容,形成教学重点内容规划表。②设计教学目标以及关键知识、工具软件与编程能力等训练计划。根据能力培训的3个阶段编写每章节的教学内容课件PPT、案例和课堂活动,安排教学进程表。③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解决方法,安排作业、测试和知识拓展的网站、参考资料等。

3.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1)通过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促进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教学的结合。

(2)为学生构建一个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实践、创新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由创意设计一个零件开始,到创意构思一个机构或结构,再发展到创意设计一个简单的小项目,再到建模、静力、动力学分析、可靠性分析、优化设计,完成一个从设计、分析、优化的并行过程。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习内容逐渐深入,学习时间逐步由课内向课外转移,学习方式也逐步由以师生互动、学生模仿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助学,再发展到学生自主式学习、教师导学的过程。这种实践训练方式,对提高实践指导教师教学水平,使教师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与沟通,达到教学相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3)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知识传播的优势,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目前,本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还有部分教学课件已经上网,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相关网页实现在线学习,打破了时空界限,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五、总结

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必须集思广益,持之以恒,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以推进,围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去推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上来,以改革促教学,以改革促学习,以改革促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努力方能成功。通过教学改革,以期学生就业能力得到增强,就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鄂,买买提明.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牛文杰,刘衍聪.机械CAD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451-456.

[3] 孙松丽,王荣林,瞿志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0):155-156.

篇5: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体制、社会变革以及文学本身的地位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等院校中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不仅阻碍该课程的正常教育工作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意识以及文学在当今高校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怎样坚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文学立场,通过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意识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成为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相应的探究,并且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优化和创新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质量,从而重新巩固和加强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普及,在大众传媒背景下,作为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越来越被课程体系所孤立,而在各种新媒体以及信息泛滥的环境中,文学的地位逐渐边缘化,这就导致当前高等院校开展中国现代文学教育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心态、时代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学本身的价值,跟重要的是来自于大学生群体对于现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所以,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强化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效果。

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的必要性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主要是基于当前该教学课程萎靡不振,地位缺失、学生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的改革思考,对在新时期如何正确以及优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文学的地位边缘化

近年来,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教育学者陆续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论文[1]。包括《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后现代性”与现代文学教学》、以及《培养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当前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就越来月边缘化,让该课程的价值已经被人们多忽视,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够正确地、客观和理性地学习该课程。再加上自9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也偏向于“经济中心”不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观赏性和美学性。所以导致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不高。

2.教学体质的改革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渐侧重于实用、实践等方面的转变。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当前注重学生实践性能力培养的社会中已经不被看好,和其它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相比,课程的设置明显不平衡,课时数量有所下降,侧重点也发生了偏移。因此,也就到了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的现状,也正为如此,当前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才迫在眉睫。

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探究

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情况下,要想重新树立和增强中国现代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教学方法。1.对学生文化观念进行培养,注重文学素养的塑造学生当前的文化观念是保障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观念的教学,让学生在脑中始终具备加强的文学理念,能够意识到文学理念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文化、传承中国文明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知支持和增强其现实意义。2.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学习其实,就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程来说,也并非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够开展教学。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大众传媒人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效地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程的教学[2]。比如在开学之初,教师就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必读书目》分发给学生,允许学生在课后通过媒体中断搜集资料,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方式随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大量接触,对现代文学越来越感兴趣。但是教师也应该注重对现代文学中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教学,比如培养学生在阅读时的审美、情感等,加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重塑现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体现出现代文学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三、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仍旧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方式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的。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思考,在新时期背景下意识到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程面临的状况,不断创新和思考,从多个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晨.如何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注入现实活力——关于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知识,2012(2):55-56.

[2]王俊虎.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52-54.

篇6:平面设计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1.1把多媒体引进“现代仪器分析”的课堂教学

在现代教学当中,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的教学形式已不再适用,而多媒体以其声、形、景、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超时空、良好的启发性和易接受性等特点,已广泛地渗透到现代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深奥的微观过程、仪器的外观与内部构造、运行原理、发光原理等书本知识,转化为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形成了一种文、图、声、像并茂和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觉接受知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记忆。同时,还节省了教师板书的书写时间,使授课的信息量加大,知识容量扩大,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外,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实现“实验室”进课堂。每个学生可通过模拟的实验室课件进入“虚拟实验室”,反复地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仪器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地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而且能通过自己亲身的仿真操作,获取直观的感性经验,掌握仪器操作要领,节约了实验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开设有限、所用仪器水平相对较低、大型新型仪器数量不足等不利条件,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及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探索使用PBL教学法及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必须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演示、提问、讨论和课外讲座等多种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辨疑点,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法,也称作基于问题学习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通过合适的问题情景,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的能力在探知中升华,在锐取中创新,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多维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终身的自学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是目前用人单位所重视的。基于PBL法,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手段促进理论教学。

(1)提供网络教学第二平台,创建分析化学课程网站。除了多媒体课件、讲义等常规内容外,还提供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源及链接网络,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增强学生专业能力。

(2)查阅文献、写综述,并制作PPT进行全班答辩。由于学生对科研了解不多,通过查阅文献就某种分析方法撰写综述,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方法的应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组织材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及书写方式。完成PPT制作并答辩,可以锻炼学生文字处理的能力,并检查学生知识消化与否和抗应变的能力。

上一篇:机器学习分析人员关系下一篇:公鸡的耳朵在哪里诗歌欣赏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