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2024-04-20

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精选7篇)

篇1: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和2008年工作思路

一、2007年服务业工作总结

2007年,我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来抓,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的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合理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多种举措,全区服务业呈现总量扩张、效益提升、结构优化、空间集聚的良好态势, 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为全面推进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总量规模继续扩大。预计(下同)2007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140.5亿元,增长26.1%,增速居三次产业之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9%,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超过GDP增幅4.8个百分点。二是贡献份额不断提高。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2.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2007年可实现服务业地方税收14.1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58.9%。服务业对促进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服务业从业人数13万人,占全区从业人数总量的31.5%,本地新增劳动力中,服务业吸纳人数近35%。

(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业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2007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了52.8%,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39%。特色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科技服 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现代旅游业优势明显。预计2007年,接待中外游客900万人次,同比增长38.6%;实现旅游总收入74 亿元,同比增长34.8%。依托环太湖“真山真水”的区位优势,以“太湖山水、古镇古村、吴地文化、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环太湖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了中国太湖开捕节、苏州太湖梅花节、甪直水乡服饰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古镇古村游、太湖山水游、农家风情游等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同一首歌”走进苏州吴中——相约碧螺春之乡大型文艺演出、第三届苏州《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等旅游专题文化活动好戏连台。积极参加旅交会等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打造唱响“山水苏州、人文吴中”品牌知名度。

现代物流业快速起步。目前,全区共拥有现代物流企业14家,注册资本达9.8亿元。开发区依托国家级吴中出口加工区载体优势,已聚集了吴中物流、宝供物流、大鹏物运、中诚物流、家闻大件仓储有限公司等10多家现代物流企业。07年8月初,全球物流巨头,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物流签约落户开发区。总投资11亿元的宇航物流成功落户胥口镇,预计08年初将开工建设。随着吴中大道、东山大道、东方大道、绕城高速等立体交通路网的相继建成投运,100平方公里的城南工业带与周边各配套区间的物流往来将更加便捷高效,一个崭新的现代物流汇集区正在苏州城南悄然形成。

科技服务载体建设全面推进。全区拥有较大规模的科技服务载体8家,其中有3家已投入使用,5家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建设。区内率先创办科技服务载体的吴中科技创业园已晋升为国家级科技创业园。创业园所属的吴中软件园已正式加盟“国家队”,成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苏州软件园吴中基地。创业园正在建设“生物医药检测信息服务平台”,力争使自己成为国家火炬计划吴中医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的集散地。石湖科技创业区已有60家各类创新企业入驻,2.63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吴中科技城内的苏州芯之园科技有限公司、吴中科技城产业基地基建已基本完成,江苏吴中生命科学园、吴中科技创业园的建设也正在加紧进行之中。

服务外包初具规模。我区的服务外包主要为业务流程外包,目前已拥有丝绸、化妆品、CQC信息产品、中国高低压电器检测等多个国家级检测中心。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内外医药研究机构提供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是我区规模较大的业务流程外包企业。药明康德药物安评中心项目主要承接欧美离岸外包业务,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GLP药物安全评价中心。目前,我区共有各类服务外包企业20家,从业人员近千人,主要涉及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方面。

现代金融高效运行。随着首家外资银行“日本池田银行”的成功入驻,我区已初步构建起了门类齐全,功能多样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目前,全区共有银行14家、保险机构14家、证券营业部4家,已有1家外资银行、2家外资保险机构在我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及代表处。财务公司、典当行、创业投资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保持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快速增长。吴中区房地产开发品质、档次不断提升,供应结构更趋合理,一些知名度高、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商诸如招商地产、仁恒地产、嘉业地产、中信地产等纷纷进驻吴中区。预计2007年,全区共完成房地产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48.8%。房屋施工面积4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9%,商品房销售面积21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5亿元,同比增 长56%。以人为本、绿色家园、亲和院落式公寓等新型开发理念日渐为人们所接受,“山水苏州·居住吴中”的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商贸业发展壮大。预计2007年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7.3%。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传统零售业加快向集群化、大型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业态发展。我区首家大型零售商场——东吴国际商城已投入运营。总投资超十亿元的大型集中型商贸服务区——南苏州生活广场,在越溪城市副中心破土动工,将建成一个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

专业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现有各类专业市场25家,木渎凯马汽车广场已成为苏州乃至华东地区有着较高知名度的集汽车销售、赛事运动、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类汽车广场,并成功举办凯马汽车文化节、全国摩托车拉力赛、卡丁车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凯马广场一期4S区已进驻28家中高档品牌4S店,二期正在建设中。总投资3.4亿元的江南汽配市场一期开发建设结束,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苏州华夏五金机电城首期投资1.5亿元已经完工,将建成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五金机电专业市场。预计2007年,全区各专业市场共完成销售收入176元,同比增长10 %。

(三)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城南工业带以吴中开发区为龙头,正成为苏州南城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涌现出吴中出口加工区、吴中科技城、长桥新材料星火计划密集区等一大批高规格、大体量的生产性服务业载体,吸引了大批生产性研发企业纷纷入驻,与木渎、胥口、临湖、甪直等周边配套区联成一片,较好地发挥了功能集聚效应。环太湖旅游经济 带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太湖中信文化论坛、太湖水底世界等一批高等级旅游服务载体加快推进。吴中科技创业园、胥口书画街被评为苏州市首批服务业集聚区,胥口文化(美术)产业基地同时被列入苏州市“十一五”重点发展的八大文化产业项目。此外,6平方公里的“尹山湖商圈”定位于打造集商贸、居住、办公、休闲运动于一体的生态新商圈,将成为东部大型生活性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的集聚区。8平方公里的太湖科技产业园,将在太湖之畔打造一个全新的集科技、研发、展示、生产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区,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基础建设。

(四)服务业投入逐步加大,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预计2007年,吴中区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同比增长43.7%,远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总额的15%的增幅,占全区投资总额的55.8%,成为吴中区投资的最热门产业,标志着服务业领跑吴中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趋势日益明显。

1.服务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30亿元的中国太湖文化论坛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预计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了计划的100%,主要建筑主体施工即将完成,道路和设施正抓紧施工。总投资5亿元的香山国际大酒店,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1.84亿元,已超额完成计划。酒店A组团与产权酒店完成主体结构,B组团、C组团正在规划放线。度假区景观大道、黄金水岸工程。计划总投资4.72亿元,今年计划1亿元,迄今完成投资1亿元,占计划的100%,项目已全部建成。总投资3.1亿元的太湖水底世界项目,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077万元,已超额完成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基础混凝土浇铸;木渎的江南汽配城二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项目已完成投资1亿元,占年 度计划投资的100%,目前基础开挖结束,主体框架正在建设。总投资3.5亿元博济堂创业园和总投资4.5亿元的东创科技创业园目前完成投资2700万元和2800万元。总投资4.6亿元的胥王山农家山庄由于土地指标等原因,目前仅进行了拆迁工作及外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尚未正式开工。

2.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成效显著。2007年,我区共争取到苏州市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7只,资金计划500万元,带动相应投资约1.75亿元,有效地提升了我区服务业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同时,形成了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增加就业和带动作用强服务业企业。如东山陆巷村的生态旅游项目建成后,既发展了自身产业,又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吴中科技创业园自2004年开园以来,先后有三个项目享受过苏州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扶持。2006年,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07又被苏州市认定为苏州市服务业重点集聚区,目前园内共有各类企业76家,并已有25家企业成功孵化,为区内各类创业园的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3.服务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各类资本竞相涌入。成功举办了深圳、北京科技招商会和日本大阪、东京投资说明会、’2007苏州吴中·太湖(上海、杭州)三产服务业推介会,’2007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并参加了苏州市组织的苏州服务业香港推介会、香港知名服务业企业苏南活动行等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其中’2007苏州吴中·太湖(上海、杭州)三产服务业推介会、’2007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共 签约服务业项目30只,总投资约215亿元。2007年全区服务业引进外资项目

33只,总投资4.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2.4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到帐外资6390万美元,占全区到帐外资的15.6%。服务业引进内资民资项目1122只,注册资金23亿元。引进外资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今年项目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档次高的特点。如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呈辉工艺品(苏州)有限公司,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苏州亚太宇航科技活动有限公司,总投资2500万美元的明隆国际(苏州)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投资2500万美元铃兰太湖水底世界(苏州)有限公司。

我区服务业发展虽然总体态势良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所占比重还不大。我区服务业近年来的增长势头虽然很好,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已超过百亿,但占GDP的比重还较小,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不相适应,离“321”的发展目标更是还有不小距离。二是发展层次还不高。我区服务业虽然门类较多,但发展层次还不高,传统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研发、创意、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创新程度还不够。我区的服务业发展有着较为宽松准入环境,相关的扶持性政策也较完备,但服务业创新发展还很不够,尤其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头脑经济”、创意产业还有待大力培育。四是高层次人才稀缺。我区服务业从业人员众多,但多集中在传统型服务行业,总体素质较低,从事科技研发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稀缺,成为制约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瓶颈。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措施,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和“打造吴中新城,做美太湖山水”的总体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做大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实力,基本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繁荣发达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强区到服务经济强区的新跨越。工作目标是: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递增19.6%,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递增16%。工作重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继续抓好集聚区建设,提高规划引领水平。

要按照“整体设计、错位安排、统筹协调”的要求,尽快完善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拿出特色行业、专业园区、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对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地段和重点区域,要实行规划控制,发挥好规划在配置资源、引领发展方面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避免无序发展、重复拆建、浪费资源。在规划的引领下,要重视发挥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集约发展,突出重点抓好旅游、商贸、物流、科技等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要着力提高集聚区的规划水平,按照成片规划、整体开发,按项目、分区域逐步实施的要求,形成整体效应,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不断创新集聚区体制机制,根据市场化取向和政企分开的原则,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服务效率。国家、省、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首先要在集聚区得到全面落实,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要重点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其他各类专项资金也要向集聚区重点倾斜。

(二)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要充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调整服务业招商思路和策略,集中资源、发挥合力,掀起服务业招商的新高潮。08年计划组织赴深圳、北京、上海举办科技和服务业招商推介活动,赴日本、欧美举办旅游、科技及医药、软件服务外包招商推介活动。要重点抓好“四个一”:一是明确一个定位,下大力气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走国际化、品牌化、特色化、高端化之路,形成与周边区域的互补。二是建好一支队伍,进一步完善“区、镇、国有公司”三级招商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懂规律、精业务、会外语、善攻关、能吃苦的专业化招商队伍。认真研究服务业发展内在规律,掌握国际服务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招商的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搭好一个网络,要充分发挥不同专业团队的积极性、专业性,寻求更多战略伙伴合作,积极开展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中介招商与以商引商,不断拓展新的招商渠道和信息网络。四是落实一批重点,要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区内的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区域性总部设在我区,要借助区内各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研发机构以及科技创业园,大力拓展服务外包项目,努力做大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市场份额。

(三)继续抓好政策扶持工作,优化亲商服务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对上争取与政策落实工作,本着“用足、用好、用活”的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加大服务业企业尤其是总部经济、研发项目和科技型企业的引进与培育力度,对特殊项目、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办法,以加快促进我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尹山湖商圈”、“太湖科技产业园区”运作方面,要尽快制订完善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积极展开各项前期工作,加快各类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把功能定位落到实处。二是在服务业外包试点方面:积极争取将开发区列入江苏省支持的服务外包重点示范区,紧密结合区内产业结构,以嵌入式软件外包为重点,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三是在引导资金争取与运用方面,要继续发挥好区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对上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对下加大重点扶持力度,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新兴产业或成长型企业,促进新增长点的培育。四是在降低服务业运营成本方面,重点研究权限范围内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免政策,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着重做好服务业企业水、电、气价格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四)继续抓好项目和品牌建设,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切切实实抓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的建设,形成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同时加快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建立区服务业名牌推进制度,积极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争创名牌,扶持企业做大体量、做强实力、打响品牌,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服务业名牌企业按规定予以奖励。鼓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建立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

(五)继续抓好人才保障工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针对当前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人才制约情况,要加快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军人才,催生一批服务业创业人才,聚拢一批服务业管理人才。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强预测。结合我区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做好服务业人才需求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对人才引进与培育工作的指导。二是建好平台。在发挥国有人力资源机构主渠道作用同时,尝试与国内外猎头公司和中介机构开展多渠道合作,加快建立起服务业人才的快速供给机制。三是搞好培训。依托吴中职教中 心、苏州国家教育园等教育载体,通过加强劳动技能培训、职业上岗培训、脱产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我区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四是用好政策。要创新人才政策,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综合型、专业型服务业项目的引进与投入,努力做到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速优质人力资源集聚。

(六)继续抓好组织领导工作,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相应的组织与领导机制。一是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考核办法,从考核导向上把服务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狠抓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培大育强和入库税收的考核。二是强化督查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召开服务业工作碰头会,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观摩,交流发展情况,会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日常统计制度,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苏州市吴中区发展和改革局

2008年1月7日

篇2: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2006.10—2007.9)

2007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在惠民富民、改善民生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在省市规定考核时段内)1.全区共计出生 人(市下年任务4000人); 2.符合政策生育率 %(市下任务92%); 3.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 ‰(市下1.5‰以内); 4.“三查”率全区达 %(任务93%);5.市下帮扶1253户任务,完成帮扶1254户(其中新增户任务250户,完成251户)和27个基地(市下26个);

6.市下奖励扶助对象确认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实际完成调查误差为零;

7.区级计生事业财政投入1—9月已按进度逐月拨付到位。8.计生机构队伍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全区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均独立设置了计生办,并全部按行政编制和任职资格条件配置了相关计生工作人员。区、乡计生服务站室均为非盈利性的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区253个行政村,44个社区和7个居委会全部配齐了村级计生专兼职干部,目前基本解决了村计生员(妇女主任)误工报酬。

二、主要措施

(一)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健全综合治理机制

今年以来,我区首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要求,紧密围绕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构建和谐计生的服务目标,及时将巩固目标任务通过目标 管理的形式下达给区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尔后坚持半年履职考核,列入年终目标奖惩,从而使少数部门的计生服务行为被上升为区乡两级部门所有部门的综合治理行为,促进了我区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其次,建立健全村(居)、社两级人口计生网底建设。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去年《中共乐山市市中区委办公室 乐山市市中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规范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区、乡、村、社四级人口计生新机制,并全区各级各部门机制建设情况纳入目标奖惩,推动了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的全面规范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我区优质服务水平。

(二)坚持富民惠民,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近年来,我区每年投入400万元计生专项资金奖励历年来为控制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计生家庭,使全区15万计生群众受益。

一是每年政府投入25万元技术服务项目资金,免费为全区8000多已婚夫妇提供基本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二是有2000多个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通过工资卡每月可领到政府5%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三是有90000多城乡独生子女父母通过“一卡通”帐户每年将发出167万独子奖励金;四是市中区被列为全国五省十地市试点后,每年拨付36万元农村60周岁以上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金;区直属部门每年投入160万元计划生育优惠项目资金,让39450个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不同程度地得到帮扶,获得增收2000-5000元;同时,切实抓住新农村建设试点和中央《决定》贯彻机遇,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在普惠基础上优先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基本健全市中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开展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试点和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行动试点筹备工作。通过上述系列富民惠民措施,使我区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达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改善技术条件,健全优质服务机制

今年,我区人口计生局一是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改善技术服务环境”。充分利用已经争取到的112万元国债资金在茅桥新建1个计生服务站,改建土主、安谷等5个中心站,修缮好20个乡镇计生站。并配合卫生局规范村计生服务功能,使计生群众真正享受到基本的计划生育服务;二是市中区人口计生局积极规范省定我区50个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和50个图书角的建设,努力为农民朋友营造良好的计划生育知识学习环境;

三是认真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深得育龄群众拥护。8月份已在苏稽、石龙等6个乡镇试点,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在第一批检查的3600多已婚妇女中有368名妇女的妇科病及时得到治疗;

四是进一步强化城市物业管理。在城市居民自治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机制和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逐步形成了“社区管理、部门配合、物管协助、业主参与”的运行机制。在建立服务型工作机制过程中,按照政府制发《进一步加强城市物业小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初步建立起城市房管、建设、开发、物管小区等部门计生责任机制。目前此项试点正在通江镇茶房村丽景苑小区进行,并通过规范化运作打造城市物管小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平台,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区进程误工农民达到了比往年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

(四)加强生育文化建设,优化宣传服务环境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今年我区按照《四川省实施生育文化小区、乡镇生育文化中心、村社生育文化大院的建设基本标准》和乐中计生﹝2005﹞8号文件的规划布局,投入100万元资金加紧建设生育文化氛围,全区今年已建成初具规模3个生育文化中心,1个生育文化小区,30个生育文化大院。开展婚育新风推进活动。在全区253个村设有计划生育服务室,社(组)确立了900个中心户;强化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全区“百、千、万”建设项目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正在各基层乡、村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支常年计生文艺宣传队正在全区各单位循环演出。

集中开展了大型中央决定宣传活动。今年5月29日在乐山市青年文化宫,我区举办了市中区中央《决定》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会,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贾志华作了重要讲话,市人口计生委主任进行了莅临指导,区委宣传部长大会发言。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街道的分管领导和计生办主任参加了会议,全区各乡镇、街道也相继举行了专项集中宣传活动。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开展幼儿教育启动试点。

(五)坚持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

加强能力建设。一是不断强化技术培训和公派进修进一步提高全区技术人员服务能力;抓住今年村级班子换届机会提高全区302个村(社区)计生干部文化政治素质。其次,全面落实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措施。随时针对育龄群众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的需求,积极开展避孕节育科普宣传。其次推进优质服务理念进企业、进社区。坚持把计划生育服务室建在中心城区各社区,把计生协会建到城区各居民组和各大市场、物管小区,努力把生殖健康服务贯穿与流动人口、弱势群体的各个环节。并将信息化建设与乡镇服务站建设统筹规划,进一步健全人口宏观管理决策信息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信息相结合的现代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系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咨询、随访和生殖保健服务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区优质服务水平。

二是进一步整合计生卫生资源。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村(社区)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服务功能建设;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居委会积极开展了计卫合作与优生优育咨询,区级计生、医疗、保健机构也不断完善了温馨产房和男性门诊及生殖保健服务项目和送避孕药具下乡 服务。

三是把生殖健康服务下移到村(社),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以育龄群众为主体,免费为育龄群众体检,用爱心、诚心、细心和贴心来感动群众,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硬软件建设,使50%以上的乡镇计生服务站生殖健康服务板块达到规定标准,保证100%的已婚育龄群众免费享受计生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同时,区计生站坚持常年下乡送医送药上门,对育龄妇女进行跟踪服务,保证了95%以上的育龄人群享有初级生殖保健服务;开展社会服务,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坚持每季度“三查”随访和妇女病进行及时医治;积极开展“三大工程”。及时为7289名育龄夫妻免费提供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区计生站和苏稽、牟子、白马、车子镇服务站共同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服务工程,最大幅度地降低了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出生缺陷、妇女常见病和性传播疾病发生率;在区、乡服务站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咨询与培训,建立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机制,以提高男性参与意识和为男性提供生殖保健服务的能力。全面规范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内务管理制度。严格手术操作规程,目前,我区服务程序科学规范,基本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机制。

(六)推进综合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全区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机制。基本确立了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综合发展的事业理念,不断完善政府对人口控制的法律调控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强化全区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机制;在完善乡镇、街道人口计生管理体制中,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人口计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追踪考核制度和离任评估制度,用正确的政绩指标引导、激励和考察干部,坚持把基层干部的主要精力吸引到加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上来。

精心打造育龄妇女信息网络优质服务平台。结合自身网络化建设 5 实际,在建立起县级网络平台的同时,充分利用生殖健康管理系统,实现了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网络查询、技术服务网络诊断等功能,实现了优质服务体系的网络化;区计生服务站也实现了站内医疗系统微机化管理,实现了与区计生局局域网的联合。我区把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信息化建设有机融为一体,努力提高计生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满足育龄人群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实现各项工作的优质化、科学化、全面化,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目前我区育妇信息已实现区、乡镇、村(社区)共享和计生行政与技术服务系统的资源共享,我区自行开发的办证系统、违法生育管理系统、照顾生育审批系统、B超诊断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目前我区各级各部门正在为构建我区和谐人口计生工作环境而努力。

篇3: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 我区教管所内来自色情和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人员, 共计1673名。

1.2 检测方法

1.2.1 梅毒检测

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 (梅毒初筛试验, RPR) 、特异性密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 (梅毒确诊试验, TPHA) 的试剂均为上海实业科华技术有限公司产品。RPR和TPHA均为阳性者判定为阳性。

1.2.2 淋球菌检测

用棉拭子先擦去宫颈口处多余的黏液, 用干净的拭子伸入宫颈内1~2cm处转动10~30s, 将标本取出置于盛有1ml 0.9%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 的带盖离心管中送检。吸取送检标本1ml置1.5ml离心管中, 12000rpm离心5min后弃上清液, 再重复洗涤2次。在沉淀物中加入裂解液, 充分混匀后于100℃裂解10min, 取出后于4℃12000rpm离心5min, 取上清液2μl做PCR反应。淋病奈瑟菌 (NG) 病原体DNA定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参照说明书。仪器采用美国ABI公司荧光定量PCR仪, 试剂采用NG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1.2.3 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实验, 对初筛的HIV阳性血清送浙江省疾控艾滋病检测中心用蛋白印迹法 (WB) 做确认实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73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年龄15~48岁, 其中17~25岁928名 (55.5%) ;来自外地1582名 (94.6%) , 以未婚女性为主。检出梅毒阳性135例 (8.1%) , 淋球菌阳性300例 (17.9%) , 未检出HIV阳性病例。

2.2 萧山区2 0 0 1-2 0 0 7年梅毒、淋球菌检测结果 (表1)

135例梅毒阳性者中RPR滴度≥1∶8的有45例 (3 3.3%) 。

[例 (%) ]

由表1可见, 2001-2007年所有被检测者均未发现HIV阳性病例。横向比较, 2001年梅毒及淋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其余年份变化不大。纵向比较, 梅毒阳性检出率除2001年较高外, 其余年份无太大变化;淋球菌阳性检出率2001-2007年大体上有逐步递减的趋势。

3 讨论

浙江是我国的性病高发省份之一, 2007年梅毒和淋病的报告病例数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发达, 娱乐场所繁荣, 从业人员规模庞大, 其中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为性活跃人群。她们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是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1]。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无一例外地将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人群纳入重点监测和管理范围。本次调查显示, 未婚年轻女性比例高, 年龄分布与刘硕[2]、王步还等[3]调查基本相符。由于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人群在社会中承担或者将要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这些人员将给家庭带来极高风险。因此, 对她们开展艾滋病、性病监测和救治活动, 加强健康教育, 减少其高危行为,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查中, 梅毒感染率以2001年检出率最高, 但随后6年中的检出率, 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 7年平均8.1%的感染率较董笑月等[4]报道的天津女性商业性工作者监测点高, 与汪海波等[5]报道的同类人群感染率相当, 但低于李秀芳等[6]的报道。

本次调查中淋病检出率, 由2001年的23.3%下降到2007年的11.9%, 呈总体下降趋势。这与全国淋病发病率在2000年首次出现下降, 其后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同。这种变化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淋病症状急, 易于治疗; (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机构加强和开展了广泛的性传播疾病教育及干预; (3) 及时治疗人员比率增大; (4) 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等高危妇女的性病监测和健康教育加强。但是, 淋病减少并不意味着性病得到控制, 能够反应性病是否控制的疾病如梅毒处于不断的波动变化中。

本次1673例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虽未检测出HIV阳性病例, 但是由于梅毒和淋病的高感染率, 增加了HIV感染的危险性。刘硕[2]、王步还等[3]调查研究表明, 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人群, 文化程度较低, 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及危害性认识很少, 自我保护意识不够, 尤其在性行为的预防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再加上患病未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彻底治疗, 增加了传播和感染机会, 导致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人群性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娱乐场所与公众联系紧密, 社会影响大, 因而对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有效方法, 但是相关部门进行干预的同时, 应以女性性服务工作者为核心, 实施人性化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梁娴, 庹晓莉, 吴德彬, 等.成都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4) :335-336.

[2]刘硕, 安宝仑.娱乐场所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1) :18-19.

[3]王步还, 罗朝晖, 徐长江, 等.娱乐场所性服务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12) :1444-1445.

[4]董笑月, 朱效科.2006年天津市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 2008, 23 (1) :31-33.

[5]汪海波, 汪宁, 丁国伟, 等.云南某省市女性性工作者HIV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3 (3) :220-223.

篇4: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及2007年发展意见

(市商务局 2006年10月8日)

一、2006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随着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占第三产业“半壁江山”的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步伐,在规模总量、网点建设、增加税收、安置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走高。截止今年6月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2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年初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排第四位,而今年6月末虽然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在全省仍然排第四位,但与第三位的四平市差距越来越小,半年仅差0.6亿元。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年底零售总额可实现121亿元,同比增长14.15%,有希望超过四平市。上半年,全市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39.8%,增幅提高12.5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

(二)纳税额和安置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到今年6月末,全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创造税收10,134万元,同比增长30.54%,占上半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221,379万元的4.58%,占地方级财政收76,074万元的13.32%。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人 数为34,306人,其中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新增就业人数为11,000人,占全市新增就业总人数的32.06%。

(三)网点规划开始编制,新增网点档次提高。为使我市商业网点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具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市商务主管部门于今年5月10日开始委托吉林大学商学院具体负责市本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中一是要充分考虑江南、江北两个商业集中区的规划和建设;二是结合国家商务部提出的“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要求,搞好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三是要把商业、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一批集购物、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商业街;四是考虑江堤内移,超前搞好新开发地段的商业网点规划。这次市区商业网点规划是建市以来第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网点规划,国庆节前已完成初稿,10月份将进行专家论证和修改。

今年国庆节前,市区内又有一批新网点投入运营,如:江南郭尔罗斯五金建材城、郭尔罗斯购物广场、商贸世纪城,江北东北商场新楼、瑞丽服饰广场等。这些新的营业网点经营档次较高,对提高城市品位,满足人民群众购物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国家对商贸流通业实施的倾斜政策效应开始显现。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对内贸企业实行了扶持政策。在县以下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即在全国范围内在村一级建立“便民店”,在县一级建立大型配送中心。最近,经国家商务部批准,长岭、前郭两县有130个农家店列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范围,每个店将得到5000元的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行,必将有效地改变我市农村传统的“小卖部”式的经营方式,它对于激活农村市场,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拉动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2006年,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开放带动不够,利用域外资金比重较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进一户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由于缺乏外力的带动和影响,因此,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比较缓慢。二是现代流通发展迟缓,传统经营方式仍然居多,抑制了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步伐。

二、2007年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意见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全市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也将持续呈现繁荣、活跃、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继续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从行业自身来看,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在网点数量、从业人员、经营业态上都得到了一定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国家为了支持内外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品牌万里行”活动、“科技兴贸”、建立境外中国投资合作区、实施流通企业减债脱困、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建设商务信息体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网”、实施“人才强商”等项工程,支持内外贸、对外经济合作等重点工作加快发展。四是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是集游、住、餐、购、玩、乐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就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五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成果已经逐渐惠及全民。首先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包括低保户在内的工资收者普遍提高了工资,其用于消费的资金增长;其次,农村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到户,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欲望也同步增长。这些因素在2007年乃至“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显现,这就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切实的市场需求。

从不利因素上看,一方面,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尚缺乏雄厚的基础,网点建设仍处于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功能弱的发展阶段。现有的100多处批发和专业市场特色不明显,影响力较低,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另一方面,从全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所有制结构上看,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目前,非公经济还不够强大,商流、物流、信息流现代化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市情,着眼发展,更新经营理念,强化经营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发展。

2007年,加快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 思路,大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坚持以开放带动、招商引资和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发展大型商贸集团和富有辐射功能、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大型市场,努力构建我市现代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新格局,为“十一五”末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30亿元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预计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5%。

(一)要尽快研究和制定我市促进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省也出台了《吉林省促进流通业发展实施意见》。我市应根据国家和省的精神,结合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实际状况,尽快研究和制定促进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意见。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知名品牌等等,在政策扶持等方面研究具体的鼓励措施。

(二)做好市本级商业网点规划的论证、修改和正式实施前的相关工作。市本级商业网点规模国庆节前已基本完成了初稿,10月份将进入专家论证和修改阶段,力争2007年上半年正式定稿,经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后,将成为地方性法规。我们要积极做好正式实施前的相关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规划在执行中的权威性。

(三)加强和改善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管理及服务。切实加强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是商务主管部门 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工商、质监、卫生、畜牧、公安等部门,各相关部门应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是商务主管部门,更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既要搞好服务,又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当前,要切实加强对畜禽屠宰和酒类流通的管理,建议充实人员,建立执法队伍,加强监管,确保不出问题。另外,要把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纳入工作日程,烹饪、畜禽屠宰、调味品、洗浴等行业要逐步建立起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强化行业自律和管理,从整体上提升经营档次和水平。

(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目前,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规模小、档次低,现代化程度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因此,要加快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把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商贸集团引进来,以此带动和改造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要把国内外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的战略投资者列出名单,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逐户接触,建立联系,登门拜访,不厌其烦,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落户松原,逐步提高我市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同时,通过对外招商,采取整体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利用现存闲置资产。现已闲置的巴特尔、鑫海、鑫河商厦和北方批发城,都地处市区黄金地段或商业集中区,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这些闲置资产分属于金融系统的长城资产经营公司、华融资产经营公司和个人集资者。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做好协 调工作,抓紧研究处理办法。政府要给予减免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其早日发挥作用。

篇5: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有关文件精神,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07年,在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站的领头羊—:http:///]

一,健全组织,责任到人,保证服务中心工作正常运转。

1、党委有健全的党员服务中心网络,有明确的分工,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把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并且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议程,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总结。

2、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党员服务中心工作运转正常。

3、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员与居民的志愿者队伍。

二,注重设施建设,为党员和居民们的学习、文体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管好用好社区所有设施,使各种活动有序地开展。

为使居民们的学习、文体活动有个良好的环境,社区对活动中的各种设施是重视的,凡居民提出合理的要求,积极设法解决。社区原来没有乒乓桌,是一位居民主动将自己家的,无私奉献给乒乓爱好者活动。今年,社区居委会根据居民们的反映:一是私人的乒乓桌,应归还给其本人,二是需创一新的乒乓桌,于是居委会积极向上申请,得到了街道的大力支持,在上半年新添了一套乒乓桌,给乒乓爱好者玩得更痛快。

2、多功能厅,中间有一圈突出部分不适应跳交谊舞,居委会认真听取了交谊舞爱好者的意见,设法请人进行了修整,解决了跳交谊舞者的后顾之忧。

3、爱好交谊舞的居民们,对用久了的舞曲没有新鲜感,提出应不断地更换新的舞曲,居委会采纳了意见,为他们新增加了一批新的碟片,使他们的翩翩舞姿更夺人眼球。

三,党员服务中心突出“服务”二字,充分发挥党员与居民两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做到服务全覆盖。

1、在志愿者队伍中,开展了“认岗履职”活动。共分政治宣传、社区服务、社区治安与保护环境、文化类等四个类别11个岗位,共有25个(不包括非党志愿者)左右的党员认岗,从各个方面为众多居民服务着。

2、志愿者经常关心离休干部。我社区共有离休干部4名,虽然他们有的有家政服务,有的已住进银色家园,有的有自理能力,不需服务,但党委与志愿者定期走访,保持联系,掌握他们的有关信息,以便他们一旦有求助,可及时掌握。

3、对困难党员、患病的党员与居民,经常走访关心,对年老体弱的党员与重病的居民老人,志愿者定期家访,保持经常的联系,对空巢老人,志愿者以结对的方式,与其聊天,为其消除寂寞。

4、投诉接待站,热心接待居民中的来访者,来访中,有邻里纠纷,有家庭纠纷与矛盾,有社区卫生,有公共设施等问题。接待来访后,属协调、调解的,按协调调解妥善处理,属于相关部门解决的,向有关方面沟通联系。总之,做到有来访,就有处理意见和交代,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投诉接待站共接待投诉33件,办结30件,办结率达90以上。

四,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认真做好有关党建和党务知识咨询工作。

1、根据上级党组织和街道党工委的布置,做了对流动党员的摸底调查工作。我们利用网上发帖和小区张贴,转发了市委组织部《致全市流动党员的公开信》,然后,对所辖52个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现掌握了3名流动党员,已建立到台帐中。

2、凡在党建或党务知识方面的咨询,都热情详细地给予提供有关信息,如网上有一网友,对要求入党方面的知识咨询,我们党员和党委都给予了详尽地回帖。

五,按要求规范地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台帐。

社区党委

2007年11月

篇6:2007年后勤服务公司工作简报

(第二学期第八期)

签发人:

一、饮食服务:

1、积极做好期刊室的卫生清洁工作。

二、公寓住宿:

1、组织楼长进行宿舍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违章用电问题,对18个违章用电的宿舍进行了通报批评,并提出了警示意见。

2、召开楼长会议,布置迎评大检查工作,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三、医疗卫生:

1、整理新生体检表,对血化验有肝功能异常者,告知二级学院及学生本人,嘱咐学生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根据疾病情况办理休学、住院治疗,并定期复查。

2、根据西湖区卫生监督所对医疗机构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卫生所管理,建立质量监控小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并组织实施逐项落实。组织相关人员到浙大医院就院内感染管理、处方管理、药房管理等进行初步探讨和学习。

四、物业管理:

1、完成学院路校区档案室的搬迁工作。

2、中心相关人员赴浙江财经学院参观学习。

3、召开部门工作例会,传达公司中心主任扩大会议精神,布置下阶段“评建”工作。会后,各区域主管分别召开区域会议,深入传达公司及中心会议精神。

五、工程维修:

1、期刊室改造工程进行吊顶棚、安装消毒间和预进间的水池及给排水管道、贴售菜台台面、改造安装灯具等工作。

签发时间:2007.11.8 本学期第八周,公司主要工作如下:

2、为B教学区五楼吊轻钢龙骨,用石膏板隔墙。

3、为A、B教学区部分墙面及楼梯粉刷涂料。

六、商贸服务:

1、超市组织各门店管理人员召开月盘点例会,并对门店管理人员布置相关任务,做好商品盘点前的准备工作。

2、为期刊室自助餐厅的金龙卡系统布线,为保证综合楼食堂电视信号的清晰重新布线接口。

3、为信息大楼图书馆安装电话8部,为A教学楼教师休息室迁移电话机。

4、做好2007年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音乐电铃调试工作。

七、财务方面:

1、赴兄弟院校考察学习,为服务经济指标结算做好准备工作。

2、组织会计人员参加2007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八、采供仓储:

1、协助物管中心将学院路校区档案馆搬迁到小和山校区。

九、办公室工作: 1、11月5日公司召开中心主任扩大会议,对下一阶段的“评建”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号召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评建”工作中去,争为“评建”做贡献。

2、下发《印章及介绍信使用管理规定》、《公文处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和《员工集体宿舍管理办法》。

后勤公司经理办公室

2007年11月14日

篇7:2007年吴中区服务业工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2786名从事服务行业员工 (包括高校的食堂工作人员574人、酒店服务员431人、旅店服务员586人、理发员483人、宿舍管理员702人) , 其中男性1344人, 女性1442人。年龄分布:15岁以下的327人, 15~25岁的686人, 25~35岁的541人, 35~45岁的509人, 45岁以上的723人。

1.2 检测方法

对所有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化验, 用酶标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方法及结果判定均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每个受试者抽静脉血3.0mL。由专业检验人员完成[1]。

1.3 试剂及仪器

所用试剂HbsAg酶联试剂盒 (EL1SA) , 由XX生物工程公司提供。酶联比色仪 (DG3022A) , 由XXX电子管厂生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校的食堂工作人员、酒店服务员、旅店服务员、理发员、宿舍管理员五组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例 (2.4%) 、17例 (3.9%) 、13例 (2.2%) 、11 (2.3%) 、22例、 (3.1%) 77例 (2.8%) 。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服务行业上的分布, 见表1。

注:五组在阳性检出率上的比较, P>0.05差异无显著,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男性、女性两组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例 (2.16%) 、48例 (3.33%) 。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性别上的分布, 见表2。

注:两组在阳性检出率上的比较, P<0.05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15以下岁、15~25岁、25~35岁、35~45岁、45岁以上五组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例 (1.31%) 、17例 (2.54%) 、16例 (2.88%) 、10例 (2.06%) 、30例 (4.17%) 、77例 (2.76%) 。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龄层上的分布, 见表3。

注:五组在阳性检出率上的比较, P<0.05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HbsAg阳性携带者,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但日常生活接触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本次调查结果, 2786名从事服务行业员工中, 共查出HBsAg携带者阳性例数为77例, 阳性检出率为2.76%, 明显的较全国总体水平线高。其原因可能是本次调查所涉及的行业均为易感人群, 且从年龄分层上来看, 各阶段均有, 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居多。此年龄段的人群, 群居习惯性大, 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就不同服务行业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的统计来看, 以酒店服务员的阳性检出率最高, 为3.9%, 高出旅店服务员 (2.2%) 1.7%, 比总体阳性检出率 (2.8%) 高出1.1%;就不同性别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的统计来看, 以女性居多, 约为3.33%, 而男性阳性检出率 (2.16%) 比女性稍微低点;就不同年龄层阳性检出例数及阳性检出率的统计来看, 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居多, 占4.17%, 比起青少年组的1.31%, 多出了2.86%。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的实验室指标。服务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 每天所接触的人广, 涉及的范围较宽, 流动性也相对较大[2]。如何保护服务对象由于接触饮食, 公共场所而引起传染的感染, 目前仍是公共卫生管理上的一个重要课题[1]。因此, 对本次检出的HBsAg阳性者要进一步检查, 密切观察。同时要做好各服务行业人员的乙型肝炎监测和管理工作, 如一旦监管不力, 作为传染源对周围人群健康将造成一定威胁, 因此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上岗前应严格健康查身体, 凭健康证明上岗[2];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对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以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及时有效地宣传接种疫苗知识[3], 努力提高预防接种意识, 并适当减免疫苗接种收费, 尽最大可能地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4]。

摘要:目的对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间岱山县的2786名从事服务行业员工的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所有体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化验, 用酶标法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均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本次调查显示, 2786名从事服务行业员工中, 共查出HBsAg携带者阳性例数为77例, 阳性检出率为2.76%, 明显的较全国总体水平线高。结论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务必要做好各服务行业人员的乙型肝炎监测和管理工作, 及时有效地切断传染源传染源, 以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

关键词:HbsAg阳性,乙型肝炎感染,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蔡锐, 符林学, 刘敏, 等.广州市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 1997, 23 (4) :38-39.

[2]韦炳杨, 朱柞钊, 王霞.某区服务行业乙肝HBsAg携带者HBeAg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 :172.

[3]朱月娥, 凌东辉, 源柏定.广州市海珠区服务行业乙肝感染者AFP的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 1995, 21 (3) :29-30.

上一篇:县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宽以待人的宽的正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