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人随想散文

2024-05-05

书与人随想散文(精选4篇)

篇1:书与人随想散文

书与人随想散文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们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入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无论马、恩、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迁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篇2:书与人随想散文

②书籍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更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是没有任何疾病的,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世界。以后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世界。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读书之后还要实践。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古话说:读书明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读书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说的吃进草,挤出牛奶与血,这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作者梁衡,有删节)

小题1:第①段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分)

小题2: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2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耐人寻味。请说说句中“草”和“牛奶与血”的含义。(2分)

小题4:文章未删节前,作者在第③段中还提到“读书人最勇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论述。(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读书之后还要实践(或者:一个人只有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是。擦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每空1分,共2分)

小题1:示例:哥白尼的身体越来越差,生活越来越困难,作为物质的人,他的自由越来越少;但是,因为拥有了《天体运行》艺术,他作为精神的人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通过这个事例具体地论述了书籍能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前人的书 新思想(每空1分,共2分)

小题1:示例:书中有真理,一个人读书找到了真理,就会变得正直、坚强、执著、勇敢。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毫不畏惧,被教会烧死在鲜花广场;马寅初即使被批判,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道理。这些人之所以勇敢,就是坚信真理站在自己一边。(3分)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每一段的中心论点。概括出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方法的作用。解答此题的方法:方法+道理,但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即可。

篇3:书与人随想散文

关键词:散文创作,艺术特色,反思文学

“文革”之后, 文学创作领域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批进步作家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对“文革”进行回顾总结的同时, 正视现实, 重新探究历史是非, 也开始了对包括“文革”在内的当代中国历史进行理性的审视和追根究源的反思, 对文学创作领域伪浪漫主义虚情假意、粉饰美化的弊病进行剖析, 积极倡导“五四”文学讲真话、抒真情的传统。在散文领域出现的一些以理性反思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对历史的理性思索和悲剧进行了深刻的探寻追究。巴金的《随想录》正是这种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的散文佳作。

巴金 (1904-2005) 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他的散文包括随笔、游记、杂文、小品、回忆录、书信等多种文体。在新时期他的散文代表作是五卷本的《随想录》, 编集了包括1978年12月1日发表的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的最后一篇《怀念胡风》在内的150篇文章, 共42万字, 分别收录在《随想录》《探索集》《真话录》《病中集》和《无题集》等五个子集中, 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 (集) 荣誉奖。

一、讲述自己心里的话语

《随想录》最突出的特色是“讲真话”, 讲出作者自己心里的话。巴金曾经说“我必须用最后的言行证明我不是一个盗世欺名的骗子。”真诚的人格、严厉的自审意识和具有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是巴金“文革”后最为尊崇的创作宗旨。《随想录》充满了巴金对生活的真诚体验和赤诚态度, 真情实意始终流溢在字里行间,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巴金这位被誉为“世纪良心”的老人的伟大人格。在《随想录》中, 巴金的自审意识特别强烈, 他“受害者”狭隘意识, 以中国文坛上少有的“忏悔者”形象, 严峻而真诚地解剖自己的思想和心灵, 对个人和历史进行系统反省和深刻批判。在《十年一梦》中他痛苦地喊出, “我就是奴在心者, 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他把自己在“文革”中的心路历程艺术地概括为“奴在心者——奴在身者——我回到我自己”, 这三层精神变化特征也正代表着当代知识分子在“文革”前后精神由放逐到回归的典型心态。

二、反思自身人格的价值

巴金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有着深刻的时代性和社会意义。他从自我解剖入手而解剖社会, 把自审性反思、政治性反思和文化性反思结合起来, 以这种形式启发更多的人反躬自问, 引以为鉴, 以修正民族文化人格, 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在《怀念胡风》中他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上线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 “我对我自己的表演 (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也感到恶心, 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年前写的那些话, 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巴金在《随想录》中解剖概括了一代知识分子与一个民族被扭曲的心态和残缺的文化心理结构, 使自己的反思结果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辅相成, 使一己的真话成为人民心中的真话, 使反思与忏悔具有了人民性的价值。

三、呼唤自我意识的觉醒

《随想录》更加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 是它由自审与忏悔出发, 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良知和责任, 体现出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和不断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作为“五四”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代表之一, 巴金始终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斗士。他一生的创作紧紧维系着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在那个是非不分、人鬼不辨、血腥浩劫的十年中巴金并没有倒下, 也不会倒下, 他始终为了追求真理和一切的传统观念, 一切阻止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做着坚决的斗争。在《小人·大人长官》一文中, 巴金由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 深刻地批驳了“长官信仰”。他指出人们实际上长期以来遵循着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 即“小孩相信大人, 大人相信长官。长官当然正确。”正因为如此, “多少人把希望寄托在包青天的身上创造出种种离奇的传说。”在巴金的几篇以“探索”为题的随想中, 则明确地提出只有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自己的人生。在最后的《官气》、《“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老化》几篇随想中, 他则更加激情疾呼, 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 也使他的反思具有了真理性和可实践性。

除了反思历史、抨击时弊的作品外, 巴金另一类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追悼文章, 如《怀念萧珊》《怀念老舍》等, 也是《随想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怀念萧珊》是作者为追忆亡妻而作, 是一篇用爱和恨、血和泪交织扭结成的至情至性的悼文, 我们从中既可感受到作者亡妻的善良高尚, 又可体味到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怜和思念, 更可以体悟到作者对吞噬了美好生命的黑暗时代的强烈抨击。

从艺术特色看, 《随想录》文风自然朴素、不事雕琢, 是巴金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巴金在写作中追求的只是“更明白地、更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表现手法看, 巴金散文的语言平易亲切、舒展流畅, 立意结构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题材内涵神聚形散、托物言志, 真正体现了巴金散文创作对淡雅质朴之美的执著追求, 也真正实现了文体的自觉。

总之, 《随想录》厚重深刻, 充分体现了巴金强烈的自审意识和鲜明的社会责任感, 体现了巴金尚法自然、纯朴天成的美学风格, 可以说是巴金对中国当代文学散文文学的最可贵贡献。

参考文献

[1]译兴国, 《走进巴金的世界》,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篇4:书与人 林达:一路走来一路写

但是,林达又是陌生的甚至是神秘的。杂志社曾经通过各种途径尝试和他们取得联系,但都没有结果;辗转找到曾经为林达的书写书评的朱学勤先生,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承诺过不互相炒作,上一次写书评,他们不太高兴”;查遍各类媒体,没有针对他们的大段访谈,也没有成篇的作者介绍和简历,看到的只是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林达是两位出生于1952年、1991年移居美国的上海夫妇共用的笔名。他们居住在远离城市的美国南方,在和普通美国人的交往和游历这个国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从前的教科书里天天在教导人的成见的荒谬,于是开始给朋友写信,说的家常话,道的却是天下事。着笔于美国,落脚点却总是离不开中国。

出版于2004年4月的《一路走来一路读》,是林达最新的一本关于美国、欧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明和社会的书。作者延续一贯的写作风格,对美国和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人物与事件作了贯穿历史的透视。作为读者,笔者最感兴趣的是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地的阿波马托克斯这一部分:在南方的李将军提出投降后,代表北方的格兰特将军马上说:一切可以商量。李将军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保证他的将士们的安全,以及回家途中和回家以后的安宁。格兰特将军马上要求部下连夜赶印给南军士兵的证明书,证明他们已经是放下武器而受联邦军队保护的平民了。在这里,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无条件投降”,“将革命进行到底”,"对敌人的慈悲,就是对自己的残忍"等说法,也没有对失败一方义正词严的审判或给他们扣上“战犯”的帽子,更没有胜利者的趾高气扬和失败者的垂头丧气,一切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在进行,充分照顾到了失败一方的尊严。于是,阿波马托克斯这个位于弗吉尼亚的偏僻小镇,没有成为胜利一方铭记胜利的“圣地”,而成为全体美国人心目中的“国家重新联合之地”。近年来,国内兴起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比较研究,许多人困惑于这样一个悖论:法国革命抛弃了传统,实现了最彻底的革命,但革命所追求的目标却遥遥无期,美国没有发生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却拥有了革命所要实现的一切。而这一问题的答案,也许就蕴藏在阿波马托克斯,那里是美国政治精神的集中体现:妥协、宽容、追求共识、兼收并蓄。

看完林达的书,许多人会发出这样由衷的感叹:林达是真正懂美国的。确实,他们已经摸到了美国社会健康运转的精脉搏,把握了美国之所以强大的精髓,而这些,是许多经年坐在“美国研究中心”里的学者没有做到的,也是成千上万蜗居在美国大城市的“访问学者”不可能做到的。究其原因,首先是林达独特和独立的写作方式:写书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完全服从于内心深处的表达冲动,有感而发,随兴而起,随兴而止。同时,也应归功于林达选择的奇特的生活方式。到美国伊始,他们就打定主意,离华人而行,扎根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到远离城市的南方农村,第二次"插队落户"。他们的邻居是最底层最普通的美国人,其中不乏黑人,甚至是参加过"三K党"的美国农民。他们的谋生方式也非常与众不同,“不是在地铁站为路人画肖像或卖画,而是彻底的体力劳动与自食其力。从五月到十一月,他们开着装满各种小艺术品的货车,走府过县,赶集出售,多与美国的乡下人打交道。半年下来,数数挣的钱够一年食用,他们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来年依然如此,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

上一篇:美丽乡村验收汇报下一篇:党支部成立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