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2024-04-28

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通用6篇)

篇1: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考试复习题

1.阐述反馈循环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循环是一种封闭路径,这种路径将一个行为与它对环境的影响联系起来,由此影响它以后的行为。

正反馈:自我加强(资本积累、甲烷的发热、商品短缺、粮食短缺)负反馈:自我限制(人口和污染)

2.针对人口问题,辨明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差距。

悲观主义: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长,地球的承载能力不可避免地被超过。

乐观主义:最初的短缺会促使人口增长的降低以及科技技术的增长,这样会使未来资源变得丰富,而不是使短缺加重。

3.请说明世界人口发展史的四个时期。

1).前农业时期:大约50万年,人口增长率很低,至12000年前进入定居农业时,世界人口不超过1亿。2).从定居农业到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增长率0.5%左右,至1800年,世界人口约17亿。3).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长率1%左右,至1945年,世界人口接近25亿。1846-1930期间,超过5000万的人口离开了欧洲,在世界人口中,欧裔人口所占的比例从1846年的22%增长到1930年的35%。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期:增长率上升到2%-3%,世界人口在1999年达到了60亿,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

4.请说明并分析下列两个相关问题:(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2)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的正边际产出>平均产出,人均福利增加;反之,减少。产出Y=L·x,即Y/P=L/P·x.人均产出Y/P的决定因素有两个:(a)人口中劳动力的比重(年龄结构效应),L/P;(b)单位劳动力的产出,x。

(2)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高收入国家有低人口增长的特性。

5.请简单阐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密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穷人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长期发展的利益,成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和主要的受害者。

6.什么是收益-成本方法的基本原则?

收益B>成本C(或B/C>1),支持项目;反之,则反对。

Commoner 法则(生态学第三定律):大自然最懂得。其含意是不要干扰生态系统。

7.总支付意愿TWP是如何构成的?请划分价值的类型,并逐一说明。

总支付意愿TWP=使用价值+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

1.使用价值(反映环境资源的直接利用); 2.选择价值(反映人们在未来有能力使用环境所带来的价值,反映了人们保留未来使用的潜在可能性); 3.非使用价值(反映人们愿意为改善和保存那些永不会使用的资源所支付的价值)。

8.请将估值方法进行分类,并简单说明。

直接观察法:以实际可观察的选择为基础,并且实际资源价值可以直接推断出来。或有估值法:征询被访者,环境变化的价值是多少,或者支付多少钱来防止变化或保护物种。问题:战略偏向;信息偏向;始点偏向;假定偏向。

间接观察法:旅行成本法;享乐财产价值;享乐工资方法;避害或保护性支出;间接假定法。

9.什么是第一边际相等原理?什么是Pareto最优?请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边际相等原理:当一项分配方案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净收益最大。Pareto最优:如果不存在使至少一个人获益而同时又不使其他人收益减少的可行方案,那么当前的分配方案时最优的。净收益最大的方案是Pareto 最优分配(有效分配)。有效分配使资源的所有可能用途所产生的净收益最大化。

10.什么是第二边际相等原理?

第二边际相等原理:当所有可能方法的边际成本相等时,得到一个完成目标所需的成本最低的方法。

11.请阐述并说明有效的产权结构所具备的三大特性。

排他性:所有因为拥有和使用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由并且只能由所有者自身所承担,要么直接或间接地出售给他人。

可转让性:所有的产权都可以在所有者之间自由地转让。强制性:产权受保护,防止非自愿的夺取和别人的侵犯。

12.什么是外部性? 说明有关于污染外部性的市场失灵。

当某些行为人的福利不仅取决于自身行为,同时还取决于其他行为人的行为的时候,外部性就产生了。

造成污染外部性的商品的市场配置(市场失灵):

1.造成污染的产品的产量过多,价格太低; 2.造成的污染太多; 3.只要成本是外部的,市场本身没有动力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 4.由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太低,循环再利用废物就很难开展。

13.请说明共有资源所具有的特性。

共有资源(common pool)具有非排他性和可分性。非排他性(non-exclusivity)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开发利用;可分性(divisibility)是指资源的一部分给某人占用了,其他人可以使用剩下的部分。

14.什么是公共物品?它的特性是什么?它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具有消费的不可分性和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没有付过钱的人也能享受利益;不可分性是指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可消费的数量。(例如,风景、清新空气、生物多样性)

公共物品的无效供给:

因为公共物品消费的不可分性和非排他性,每个人都希望在别人贡献的基础上搭便车(free ride),最后的贡献不足以提供有效数量的公共物品。

15.阐述并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和物质不灭。

当物质从环境中流动到经济体系中去时,积累在经济体系中,或者作为废弃物回到环境中去。当最终不再有积累时,流入到经济体系中的物质量同返回 到环境中的废物量是相等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律):熵是一种不做功(不能利用)的能量。

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不是完全有效的,其能量消耗属于不可逆过程。如果没有新的能量输入,任何封闭系统最终将用尽所有的能量。

16.在分类可耗竭资源的存量时,区分现有储备、潜在储备和资源禀赋三概念。

按目前的价格开采,能够产生利润的已探明资源。

潜在储备:潜在储备量取决于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价格越高,潜在储备量越大。资源禀赋:地壳中天然存在的资源,是地理的非经济的概 念,决定了地球上资源可利用程度的上限。

17.结合自然资源,讨论其替代品的情况。

边际成本的上升会带来需求和供给数量的下降,无替代资 源不会耗尽。替代品的存在:在较早的时期开采出比无替 代资源数量更多的资源,在资源的边际成本升至与替代品 的边际成本相等的转换点,消费品全部转换成替代品。

18.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什么有些可耗竭资源的消费没有逐渐减少,而是不断增加?

勘探:虽然勘探花费很高,一些勘查工作可能会成功从而发现了资源的新来源而增加现在的储备量。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体现在开采边际成本的降低,使得资源的获得数量增加。如果这些效应足够强大,会是开采量上升,也刺激更多的消费。

19.定义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和积累性质,并阐述不可降解污染物和可降解污染物、流量污染物和存量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物是生产和消费形成的残余物质,以不同的形式返回自然。它们在环境中的存在会降低我们所获得的服务水平。

自净能力:环境吸收污染的能力。

如果排放量超过自净量,污染物将在环境中积累起来。不可降解污染物和可降解污染物(自净能力)

存量(stock)污染物和流量(flow)污染物(积累性质)区域性:污染排放物所作用的区域。

水平区域:当地(local)污染物;跨界(trans-boundary)污染物。垂直区域:地表(surface)污染物;全球(global)污染物。

20.叙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相关概念。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与结构效应(structure effect)、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21.陈述环境污染的有效配置的有关理论。

随着排放量的增加,边际社会损失上升。随着污染物削减量的增 加,边际削减成本上升。

Q*表示有效的配置,因为在Q*,污染物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损失与 边际削减成本相等。

零污染不是有效的污染水平。

如果污染物(比如钚等高危险性的放射性污染物)在小剂量的情 况下,边际损失就相当大,那么有效的污染水平将接近于零污染。有效的污染水平随地区而变化:

1.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其有效的污染水平较低; 2.污染的敏感程度较低的区域有较高的有效的污染水平。

22.说明命令—控制法、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这三种基本环境政策,并说出它们的差异性和可能的优缺点。

1.命令—控制法:对每个污染源所允许排放量进行限定。没有理由相信环保当局会以净收益最大化的方式进行排放量分配。有理由相信环保当局会以净收益最大化的方式进行排放量分配。2.排污税:对于每一单位的排放进行收税。有效的排污税(庇古税)将污染进行内部化:在有效的污染排放水平上,税率等于边际社会损失,也等于边际产出和边际削减成本。庇古税率的确定需要一个反复试验和调节的过程,但它不需要确定排放量。

3.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任何污染源的排放量不能超过所持有的排污证的数量,该许可证可以交易转让。排污证制度只需要政府当局发放总数量合适的许可证,让市场做剩余的程序,排污证的市场均衡即是有效的排放量分配。

排污税制和排污证制度都能促进污染削减技术的进步,通过降低边际削减成本。

2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陈述可持续发展的哈特维克法则。

可持续发展:前代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时候,其行为不会减少后代的福利。哈特维克法则(Hartwick Rule):假如所有短缺性资源的租金都以资本形式投资的话,那么持续的消费量就可以保持不变,并且这个投资水平也足够保证总资本存量不会降低。

24.根据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替代性,说明弱持续性、强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定义。

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替代性:完全替代,有限替代,不能替代。

1.弱持续性:总资本存量的价值不下降。2.强持续性:保持自然资本的存量价值不降低。3.环境可持续性:维持个体资源的实物流量。

25.针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相应的解释。

哈佛大学Sachs 和Warner(1995)对95个国家1971-1989年间进行了研究,发现资源产品出口占GDP 的比例每增加10%,GDP 年增长率将减慢0.7%。Radelet、Sachs 和Lee(1997)对于101个国家在1970-1996的研究表明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关系。27个国家的资源出口占GDP 的比例小于5%,人均GDP 年增长率平均为2.7%;而16个国家的资源出口占GDP 的比例大于20%,人均GDP 年增长率平均小于0.5%。

弱持续性准则是用来衡量自然资源的耗减是否有用大量的实物或金融资本的补偿来防止总资本的下降。资源耗竭与经济可持续性。

26.什么是污染逃避假说?什么是波特假说?陈述相关的观点和研究结果。

污染逃避假说:一个国家严格的环境管制会鼓励国内生产设备向环境管制较宽松的国家 迁移,或者鼓励从较宽松的国家进口产品。

很多专家(例如Dean,1992,和Jaffe,1995)发现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污染逃避假说,因为控制污染的费用只占生产成本的相对较小的一部分,并不是公司选址或贸易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波特假说:处于严格管制地区的公司能产生竞争优势而不是竞争劣势。严格的环境管制迫使企业创新,而且创新企业更具竞争性。

Stephen Meyer(1993)发现在美国,有更严格环境标准的州的经济表现最好。但很难说明,是波特假说在起作用,还是经济不景气的州不实施严格的环境管制。

篇2: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方向:a.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b.评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趋势:理论创新趋势,方法论创新趋势,问题导向趋势,多科学交叉趋势

2、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对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关系的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工程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估

3、简述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主要领域: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3.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国际环境问题

1、如何理解市场的涵义?简述各种不同类型市场的特点及其效率?

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

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分为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或理想市场)与非竞争市场(龙断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完全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拥有足够多的买方和卖方,所以没有一个买方和卖方能够操纵或控制市场价格,非竞争市场可以由个别厂商控制产品价格,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2、什么叫需求?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商品量。

影响因素:价格,收入水平,互补和替代商品的价格变化。

3、谈谈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剩余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付出的最高的价格或成本。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关系:考虑到环境物品的有用性和福利性,其支付意愿应当存在,并且会足够高。而在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环境物品没有价格或价格过低,其消费者剩余也应当是很大的。如果能够发现对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建立环境物品的需求曲线,就可以知道环境物品的消费者剩余。通过加总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就可以评估环境改善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

4、试述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在现实经济中还大量存在不具备明确的产权特征,形体上难以分割和分离,消费时不具备专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道路、广播。特征:供给的普遍性,消费的排他性

5、简述市场机制的含义及核心。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核心:价格竞争机制

6、消费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消费的方式多样2.消费的对象多样3.消费的物品多样4.服务多样5.资源多样

7、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总体需求曲线如何求取? 私人物品:水平相加 公共物品:垂直相加

8、试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就资源使用和管理而言,最严重的市场失灵包括哪几个方面?

失灵原因:1.存在能够影响商品价格的市场势力2.外部性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

解决办法: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的。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3.外部性事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方面:1.资源的产权不安全或不存在2.不完全市场3.外部效益4.公共物品5.交易费用过高6.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

9、如何纠正外部不经济性?

纠正方法:1.征收环境税2.企业合并3.明晰产权

10、试述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和政策失效的可能结果?资源环境领域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失灵原因:1.信息不足与扭曲2.政策实施的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3.公共政策的局限性4.政策作用对象的理性反应5.政府目标函数的非利润最大化6.寻资活动的危害

可能结果:1.使本来运行正常的市场机制发生扭曲2.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是成功的,但对环境产生外部效益3.政策失策的结果比市场失灵更糟4.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政府却没有反应

主要表现:1.环境政策失灵(项目政策失灵、部分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2.环境管理失灵(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环境管理中寻资活动)

1、简述外部性的定义、特征及其各种类型。

外部性: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溢出效益。

特征:1.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2.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3.具有某种强制性4.不可能完全消除

类型:1.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2.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3.可转移外部性4.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5.合法消费和非法消费外部性6.制度和科技外部性

2、什么叫产权,试述产权理论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 产权:是由社会规定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在法律保护和限制之下自由的加以利用,并从中得到利益。指导意义:

3、试述科斯定理的实际应用?

实际应用:1.指导国企改革的深层问题2.指导国企公司制改远与投资主体多元化3.)指导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4、简述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环境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环境污染等行为的负外部性存在使污染物过度排放,生产过程中有污染的产品过度生产;而生态林业建设等环境保护行为的正外部性存在又使环境保护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5、试述环境外部性内在化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明确产权

1、简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特征:1.有限性2.整体性3.多用途性4.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分类:可耗竭资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可更新资源(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2、简述可耗竭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

配置过程:首先,当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不变,并且资源的数量有限时,如果有效的代替品出现了,就应当向代替品平稳的过渡,如果没有代替品,则应当节约使用资源。而当边际开采成本不断升高时,情况则比较复杂,因为它边际使用成本的时间轮廓。

3、简述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的特征,如何实现可更新商品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特征:1.消费的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2.消费无排他性 商品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主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

4、简述舒适性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1.自然风景美学资源2.地质历史变迁遗迹资源3.生物进化史资源4.野外娱乐资源

特点:1.唯一性2.真实性3.使用方式的非消耗性4.不确定性5.破坏的不可逆性

5、试述舒适性资源的过度利用的表现及合理利用的途径?

适性资源的过度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拥挤问题和污染问题

合理利用的途径:1.生态旅游2.舒适性资源的保护3.建立舒适性资源保护的资金渠道4.加强舒适性资源价值评价研究

6、讨论一下技术进步对资源替代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油井的开采率;哪怕石油枯竭,人类也可以找到替代性能源。能源绝无可能出现“绝对”危机

1、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人口特点:1.人口基数大,低生育率,高增长率2.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3.人口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比重大4.劳动力资源丰富5.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下降6.人口身体素质普遍提高7.男女性别比偏高8.人口分布不均衡

2、简述人口承载容量的含义及确定依据。

人口承载容量:是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科技等条件下,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确定依据是:环境容量和资源容量。

3、试述环境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口的约束作用表现为资源的约束作用和空间的约束作用

a. 环境对人口的资源约束表现在:1.不可再生资源对人口增长主要表现在总量的约束,人口增长的压力会加快资源总量的耗竭速度,使当代与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失去必须的资源支持2.可再生资源对人口的约束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再生速度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

b.空间的约束:1.作为自然资源形成与赋存载体空间的稀缺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作用2.作为人类的生产、消费和休闲活动载体的空间稀缺对人口增长的制约作用。(总之,人口增长会加剧机构之间,居民之间的空间竞争,空间稀缺程度的增加又会形成制约人口增长的约束力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由于人口的数量增加,由衣食住行等生理活动造成的影响

1.人均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大大增加,尤其对能源消费增长突出2.当代人类由呼吸、粪便、洗涤等所产生的废弃物是以往的12倍,对环境破坏污染严重3.其他方面如居住面积扩大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和次要的,主要是因人口增长产生直接生理作用的间接影响,它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

1.人口增长必然伴随着粮食消费需求的大幅度提高,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人类把大面积的森林和操场开垦为耕地。2.为了支撑人口的数量增长及现代生活方式。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3.工业废水和污水的排放

4、城市人口增长的环境效应有哪些?

积极效应:1.城市人口增长产生集聚利益,增加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他们的经济自由,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加他们对环境的投资2.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可以减轻农民,特别是生态脆弱区贫困居民对环境的不合理开发3.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城市化的时代新型人与环境的关系.消极效应:1.人口增长与工业企业的焦聚必然会导致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增加,使城市内部的公共环境(主要是大气和共共水域)受到高强度的污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退化2.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积聚所产生的高强度污染,必然会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转移,使点源污染扩散为“面源污染”3.6、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有哪些?

手段:1.行政控制2.征收排污税3.排污许可证交易4.建立清洁发展机制5.技术措施

7、试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具体途径? 基本方法:挽救,研究和持续而均衡的利用自然资源

具体途径:1.就地保护:s设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2.迁地保护:恢复和复兴威胁物种3.离体保护:现代生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长期储存,保护物种的种质

8、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包括哪两个方面?国际上如何控制?

包括有害物质的越境转移和有害化学品的国际贸易及异地生产两类。国际上控制方法

9、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威胁的发展。

基本思想:1.鼓励经济增长2.其标志是自资源的永续永久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基本原则1.平等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共同性原则

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特点。

内容: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与政策2.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3.经济可持续发展4.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特点:1.突出体现了新的发展观2.注重处理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3.充分认识我国资源所面临的挑战4.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

1、简述使用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使用价值: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

特点:1.是多方面的2.具有共享性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2、如何理解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

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三部分:使用价值或有用性价值,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或内在价值。

4、简述费用效益分析(CBA)的定义、步骤及评价准则,与财务分析的区别。费用效益分析:通过对比所评估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从而对项目可行与否进行决策。

步骤:1.识别此项目的费用和效益2.把发生在未来的费用与效益贴现为现值;3.对经过贴现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 与财务分析的区别:1.财务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是预期的实际要发生的价格而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则是反应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配置状况的价格,它既可以是预期实际要发生的价格,也可以是影子价格2.财务分析只考虑厂商自身对某一方案的直接支出和收入,而CBA除了考虑这些直接收入外,还要考虑该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和费用3.由于考察分析的不一致,有些在财务分析中作为收入或支出的内容,在费用效益分析中不再被看做收入和支出。

5、简述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基础,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思路是什么? 理论基础:1.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2.福利经济学理论,不应只考虑显性成本及收益还应考虑经济活动的外部性3.环境经济学理论

基本核算思路:资源环境实物量计算——-资源环境价值核算——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

名词解释:

现值:折现后现在时刻的价值

庇古税:根据污染造成的损失对污染者征税或收费

机会成本: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环境经济学家把人们对环境资源使用的选择考虑进来,称为选择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

存在价值:是指从仅仅知道这种资产存在中获得的满足,尽管并没有要使用它的意图。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篇3: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六大误区

误区一:专业课还没开始,不着急复习

之前在沈阳讲座,现场有一个学员打算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试科目代号为“815经济学综合”),问题是专业课还没开始复习。听完之后,我当场石化,对外经贸815经济学综合四本厚厚的参考书,现在还不开始看,莫非打算考2018研。

从之前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看,强烈建议考名校的学员尽早复习专业课(因为参考书多,考题难度大),最好是六月底之前把所报院校参考书看一遍(含作答课后习题),因为暑期开始就进入强化阶段,需要开展第二轮复习。

为了说得更清晰一点,举例说明下。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为例,总计22章(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不考),要求6月底之前看完,共计3个月。

时长:90天

章节:20章

速度:一章花费4.5天,约5天。

这5天干什么:看教材、做课后习题。

如果报考院校指定教材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宏观经济学》,零基础,怎么办?

也是六月底、七月初看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具体操作方法:

看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三章,听完课,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消费者理论相关章节,然后做该章课后习题。

误区二:专业课光看指定教材就行

很多学员低估专业课考研难度,以为自己多看看教材就行,问题是真不够,主要有两个原因:

1.“看”,有时候看不出名堂,自认为已经搞定,结果考试难度远大于所理解程度。

接下来引用去年一名同学(东北财经大学,专业第三名)成功经验分享,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光看可能不好使:

首先说说考研经济学专业课的一些问题。虽然经济学专业科班出身,但是平时学习的深度,难度还是和考研专业课有相当差距的。主要表现在概念理解不透,比如厂商在劳动市场是买方垄断,产品市场是卖方垄断,那么这是双边垄断吗?答案显然不是,双边垄断的概念理解不透就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再就是当前经济学教材,也有很多知识点讲述的晦涩难懂而且不知所云,典型的例子是范里安的二级价格歧视,自己看书,我反正是没看懂,只读一遍浪费时间。还有一点是前后知识点的联系,难以做到将知识点系统化,典型的例子是经济学流派发展和争论,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对于总供给的观点有哪些争论,宏观经济政策分别有哪些主张。最后就是将知识点理解了,怎么落实到做题上,这还是存在问题,生产论成本论,要素需求理论不难懂,但是给定生产函数等条件,求成本曲线,要素需求量等问题,做题也不见得能做得好。

比如,双边垄断这个概念有点难度,但是是核心考点,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曾经就考过这个知识点。

2.部分高校,考题难度超过指定教材,单看指定教材考不了高分,特别是名校。

部分高校,如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等,虽然指定了参考书,但是每一年都有考题超纲的(一般为一到两道大题)。比如说:

在蒙代尔-弗莱明框架下,假设政府通过进口配额或是征收关税来减少进口,请回答如下问题:

(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作图分析上述减少进口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收入和汇率。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仅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没有讲到贸易政策。但是,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就讲了贸易政策。如果考生之前看过这个,估计就开心坏了。

误区三:专业课靠背

不少学员,特别是女同学,错误的理解成经济学靠背就行。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理解。

1. 经济学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如果纯粹靠背,复习失去了意义。

2. 经济学靠“理解”,即掌握内涵。

3.第二轮复习整理笔记,十月份底后可以背,特别是所报院校对文字要求高的院校,尤其是含政治经济学。

比如,如下这道考题:

请结合图形简要说明凯恩斯交叉模型、IS-LM模型和AS-AD模型这三个模型中的内在联系。

学员一定要掌握上述三个模型的关系,这个光靠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误区四:多刷历年真题

有部分同学,很有意思,经常要求推荐真题集,说要多练习考题。然而,一问,课后习题都没有做。这不就搞笑了,现在不好好做课后习题,然后就想做真题,真有点好高骛远。历年真题是很重要,如:

1.明白考题题型,便于针对性练习。

2. 知道考题重点,有助于侧重复习。

3. 把握命题规律,指导科学的备考。

4. 历年真题重复,不做真题死翘翘。

但是,建议第一轮复习重心放在课后习题等,不要好高骛远。

误区五:课后简答题看完答案就背

很多同学反馈,简答题作答太痛苦了,能不能直接背答案?当然不可以,经济学是考理解,不是靠背的。

最佳方法:先花两到三分钟时间思考简答题如何作答,然后对参考答案,并在参考答案上做标注,如之前没有想到的,或者之前理解错误的。

如果专业课想考高分,一定要不断练习简答题的答题策略!

我们来一道考题分析下: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这道考题要完美作答,需要强调两点:

1.短期供给曲线怎么和边际成本曲线扯上关系?

2.为什么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一旦明白上述两点,再结合数学推导,这道考题就可以很轻松搞定。

误区六:计算题靠疯狂做题

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包括出题。如果疯狂作答计算题,仅仅是出于自我安慰,那估计靠不住。

做完一道计算题,思考下命题规律:告诉你什么已知条件,要求什么结果。

比如,我们就拿消费者理论考题做个例子,分析一下: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单位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上述两道考题其实出题方法一样,只是稍微有点区别:

如果告诉预算约束方程和效用函数,可以求解出最优解。

如果告诉效用函数,但不能得到具体的预算约束方程,如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求解需求函数。

篇4:《经济常识》(上册)复习指要

二、结合考试大纲,把握考查内容

考生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把握高考要考查的知识点,而且也需要研究其能力要求及体现,并通过研究题型示例把握考查方式。这样,才能做到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知道知识该如何运用。那么,依据考纲,《经济常识》(上册)的复习应注意以下两点。

1.从课本整体上把握考查知识内容

因为所考查知识点的体系设置主要是根据教材知识体系设置的,因此,与教材知识内容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在复习时还需要打破体系,即要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建构与问题要求相符合的新的知识框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训练过程。同时,这也是高考测试的基本目标,即通过设置新情境、新问题,测试考生的知识建构过程。

2.政治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引导考生认识、解决社会现实生活问题

为适应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现状,考试大纲对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因此,对于考试大纲中相对于上一年新增加的考点、新变化的考点,应多加关注,要联系现实社会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例如,2008年考试大纲中变化的知识点:在经济常识第二课中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改变了往年的表达方式,更为具体地提出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有关宏观调控的理论知识及现实表现。如,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就业率和国际收支是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四个变量,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目前促进经济增长仍是我们的首要目标。经济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物价与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业率上升,需求转旺,一旦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就会造成通胀;就业率下降,需求不足,就会造成通缩,这两种现象对经济健康发展都有害。稳定物价,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物价稳定了,宏观环境才能相对稳定。有效实行宏观调控,才能确保国际收支平衡。

三、2009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仔细分析2008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可以看出文综高考政治学科命题走势: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主体设计思想;突出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答案设计具有开放性,鼓励创新。2009年高考必然将延续这一命题趋势。下面我们就经济常识(上册)内容分单元逐一简要解析。

1.商品与商品经济

近几年,本课在高考试题总分中所占比例较大,题目大多是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1)结合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关注食品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鼓励争创名牌产品等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2)结合市场竞争中价格大战的实际,特别是石油、粮食、肉类等价格上涨问题,考查决定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3)解决物价上涨与严防通货膨胀。结合纸币的发行及纸币购买力、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实际考查货币的有关知识。可从纸币及其发行规律,国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正确引导消费等方面分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课是经济常识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学好本课,将为全书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所以,本课内容是经济常识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要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运用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基本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的经济现象,此知识点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2)可从市场经济特征、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等方面分析当前的产品质量、企业信用、市场经济秩序、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3)以金融业的股份制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针对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考查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4)高度重视效率与公平,结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的精神以及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的调整,理解我国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在分配领域的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现在反复强调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5)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一系列在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分析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的建成,充分说明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更有力的事实。

3.企业和经营者

本课既是全部经济常识的重点,又是难点,它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分配制度、三大产业的结构都有密切联系,这是高考命题走向“知识内联”的典型表现。

(1)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体制。

(2)关注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

(3)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环境,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4)中美、中欧贸易争端。中国入世后,要迎接入世带来的金融安全、农业安全,迎接来自国外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挑战,这就要求各类企业必须认识到中国将面临的竞争环境,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5)安全生产。可以从企业经营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等角度分析。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也不能忽视。

4.产业和劳动者

本课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三农”问题。从内容上看,“三农”问题包括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的地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小城镇建设、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增收、取消农业税、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并注意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提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及部门内部结构调整,要从国情出发,依靠科技的力量;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第三产业;国家要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3)就业、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这种就业观念本身也有利于实现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4)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2009年高考复习策略

1.认真研读高考大纲,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

2.注意突出主干和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3.注意分析2007至2008年高考典型试题,归纳科学的复习应试方法。

4.关注时事政治,把握重点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5.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篇5:环境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

1、环境经济学

2、经济学

3、稀缺性

4、边际效用

5、环境资源

6、经济外部性

7、外部经济性

8、外部不经济性

9、消费者剩余

10、机会成本法

11、环境经济效益

12、可持续发展

13、循环经济

14、清洁生产

15、污染者负担原则16.需求

17、排污权交易

18、环境经济政策

19、供给20、最优污染水平

21、费用效果分析

22、绿色贸易壁垒

23、经济效益

24、公共商品

25、环境税

二、简答题

1、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总理强调加快实现哪三个转变?

2、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总理指出我国需要着力作好哪四方面工作?

3、十一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

5、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6、简要说明供求定理的内容。

7、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8、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9、谈谈你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

10、简述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途径?

11、简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12、为什么说环境是资源?

13、简述环境经济效益的特点。

1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5、按照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经济系统分为哪几类?

16、如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17、环境资源按其开发利用和可再生情况分为哪几类?

18、简述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19、什么是意愿调查评估法,使用时应注意哪些偏差?

20、费用效果分析有哪两种方法?

21、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22、简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

23、简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4、世界银行将环境政策分为哪几类?

25、什么是环境经济政策?它由哪些政策组成?

26、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7、简述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基本原则?

28、简述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

篇6: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1.在工作设计中,通过对机器和技术的设计来降低职位对于体力的要求,这种工作设计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A.科学管理原理

B.人际关系理论

C.工效学原理

D.工作特征模型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设计的原理。在工作设计中,工效学原理通过对机器和技术的设计来降低职位对于体力的要求。

2.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的成绩优异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人特质是。

A.工作成熟度

B.领导效能

C.需要层次

D.胜任特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胜任特征的定义。

3.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固定下来的经验系统是。

A.知识

B.动机

C.技能

D.注意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员选拔常用具体预测因素中的技能因素。技能是以动作活动的方式固定下来的经验系统。

4.呈现一组内容模糊的图片或绘画,让应聘者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描述自己从中看到的内容,从而了解应聘者的人格,这种测试方法是。

A.情景面试法

B.行为事件访谈法

C.自陈量表法

D.投射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法的概念。

5.采用一个测验的两个复本来测试同一群体,所得到的两个分数的相关系数是。

A.等值性系数

B.区分效度系数

C.评分者信度系数

D.内容效度系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信度的种类之一等值性系数,也称为复本信度。

6.有效的绩效管理的特征不包括。

A.可靠性

B.敏感性

C.准确性

D.移植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效的绩效计划的特征。有效的绩效计划的特征主要有:敏感性、可靠性、准确性、可接受性、实用性。因此选 D。

7.在绩效计划制定的准备阶段,不需要搜集的信息包括。

A.组织和员工近期的绩效考核结果

B.部门和职位的职责

C.组织的社会责任

D.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计划的制定步骤。在绩效计划制定的准备阶段,需要搜集的信息包括:组织近几年的绩效管理资料(选项 A),工作分析的相关资料(选项 B),组织最新的战略管理资料(选项 D)。因此选 C。

8.关于绩效考核方法的陈述,正确的是。

A.排序法、强制分布法可以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

B.关键事件法可执行性较高

C.行为锚定法不适用于绩效反馈面谈

D.标杆超越法可以为组织提供明确的超越目标,有利于激发组织的斗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绩效考核方法的比较。首先,因为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无法应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 A 选项错误;其次,关键事件法的可执行性不高,所以 B 选项错误;再次,行为锚定法非常适用于绩效反馈面谈,所以 C 选项错误。

9.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者可能会根据最初的印象去判断一个人的绩效,这种现象是。

A.刻板印象

B.盲点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首因效应。

10.绩效改进的方法不包括。

A.六西格玛管理

B.IS0 质量管理体系

C.强制分布法

D.卓越绩效标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改进的方法。选项 C 强制分布法属于非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包括。

A.关键事件法

B.职位分析问卷法

C.工作要素法

D.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E.工作任务清单分析法

[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查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BC 选项属于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

2.在招聘选拔中使用的绩效预测因素中,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人格

B.气质

C.记忆力

D.情绪

E.注意力

[答案]A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智力因素。选项 CE 属于智力因素。

3.关于实施心理测验需要注意的问题的陈述,正确的是。

A.应当把测验作为唯一的人员选拔工具

B.应当对测验进行修订

C.应当保持准确的测验记录

D.应当聘用专业的心理学人士

E.应当公布测试主持者的姓名

[答案]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施心理测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应当把心理测验作为补充工具,而不能当成唯一的人员选拔工作,所以选项 A 不选。选项 E 没有做出此点要求,所以也不选。

4.良好的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包括。

A.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

B.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流动性

C.有助于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

D.有助于企业做好工作分析

E.有助于实现组织的战略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良好的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有助于管理成本的节约、有助于促进员工的自我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组织文化、是实现组织战略的重要手段。因此选 ACE。

5.关于股票期权计划的陈述,正确的是。

A.对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可以采用股票期权计划

B.股票期权获受人到期可以行权也可放弃

C.股票期权既是员工的权利又是员工的义务

D.股票期权行使期限一般超过 l0 年

E.只有在行权价低于行权时本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股票期权才有价值

[答案]BE

[解析]本题考查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只适用于上市公司,所以选项A 错误。股票期权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所以选项 C 错误。股票期权行使期限一般不超过 l0年,强制持有期为 3~5 年不等,所以选项 D 错误。

三、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属于特种行业,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清晰界定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公司决定投入资金开展工作分析。但该公司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相关的经验,而且缺少基本的职责分工资料,行业内相关的文献也比较少。公司的工作在全年是非常规律的,公司领导想在一个月内快速完成此项工作。

1.该公司进行工作分析的适宜主体是。

A.企业内各部门

B.专业的咨询机构

C.公司领导

D.公司员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分析的实施主体。案例中,由于公司领导想在一个月内快速完成此项工作,时间比较短,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相关的经验,而且缺少基本的职责分工资料,行业内相关的文献也比较少,但公司的工作在全年都是非常规律的。因此,将工作分析外包的可能性最大,即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代之完成。

2.该公司适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A.访谈法

B.问卷法

C.工作日志法

D.文献分析法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分析的方法。选项 A“访谈法”是目前国内企业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是惟一适用于各类工作的方法,因此,A 可以选。由于该公司缺少基本的职责分工资料,行业内相关的文献也比较少,所以,可以通过选项 B“问卷法”来收集工作相关信息;同时也排除了选项 D“文献分析法”。选项 C“工作日志法”在缺乏工作文献时,优势最为明显,因而也可以选。

3.工作分析的实施需要广大员工的支持,因此,开展工作分析时,应让员工明确。

A.工作分析的理论

B.工作分析的目的C.需要花费的金钱和人力

D.需要员工配合的工作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工作分析的实施技巧。开展工作分析时,应让员工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需要员工在工作上予以哪些配合。因此选 BD。

小王是某房地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前几天老板说有一个大的房地产项目将要上马,须在一个月内招聘到 30 名专业人员。同时公司一直在北京郊区策划的一个房地产项目,两年来因各种原因未能审批下来前天也终于获批,并且需要马上派驻相关人员开展工作。这下可把小王急坏了,他迅速制定了新的招聘录用系统。导致该公司遭遇突发性招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的经营战略不对接

B.公司的报酬体系没有吸引力

C.经营的不确定性给人力资源规划造成困难

D.小王缺乏招聘技能

[答案]C

[解析]案例中大的房地产项目的突然上马和两年都未审批下来的北京郊区的房地产项目的终于获批,这些都属于经营的不确定性,所以选项 C 是正确答案。选项 ABD 在案例中都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排除。

2.小王所制定的招聘录用系统有效的标准包括。

A.向应聘者提供空缺职位的充分信息

B.明确录用或淘汰的标准

C.将那些比较复杂、费用较高的选择程序放在招聘系统的最后

D.尽量让不同的应聘者经历不同数量和类型的选择测试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选拔录用系统的评价标准。选拔录用系统的评价标准之一是标准化,即要保证每位参加选拔录用程序的应聘者,都经历同样数量和类型的选择测试和面试。所以选项 D不选。

3.为了提高招聘的效率,小王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尽快明确招聘要求

B.容忍面试偏差

C.梳理和改进招聘流程

D.降低测评的信度与效度

[答案]AC

上一篇:通向聊城的路散文下一篇:读春 - 春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