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作质量的文章

2024-05-21

提高工作质量的文章(精选7篇)

篇1:提高工作质量的文章

人们常常说:“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没有任何道理,现在看来前半句当然是错的,如果自己的老婆不好,当初为什么要娶她呢?后半句却经常会陷入迷惘。拿我自己写文章来讲,如果现在再看看前两年年的写的文章就感觉水平明显不够。思考了一下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社会阅历增加,以前对待事物的看法随之有多提升或改变,看问题的高度提升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二、以前没有掌握系统的写作方法,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现在做咨询工作后更加注重逻辑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写文章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境界的问题。文章是一个人思想和境界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心态的集中反映。有怎么样的胸怀,就有那样的文章。一个人境界低的人是写不出宏大的文章的,有两个人的文章很喜欢读一个是曹操的还有一个是毛泽东的。比如《观沧海》《短歌行》这些文章的时候曹操还只是一个小军阀,但是通过这些文章完全可以反映出他的志气和心胸。去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人生的三种境界》就是为了说明人生在不同的阶段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否则很容易陷入日常的生活琐事而不能前进的。比如毛泽东的诗词,常常觉得大气磅礴,像经典的《沁园春.雪》几乎是人人都能够背诵。前几天看电视剧《步步惊心》康熙爷在问到若曦如何评价本朝的时候,她心中想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千古一帝,可是现在他还活着,就背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几句,虽然属于编剧的恶搞,但是足见这几句诗的名气之大。

其次,文风的问题。有一本叫《金字塔原理》的书是全球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推荐的一本书,虽然内容专业但是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我写文章和报告的风格是从读完这本书之后开始转变的,大概是从去年回去广州之后来到虎门后读的也就是《再回首,广州》这篇文章之后便有意应用书中的原理来写文章,比如一篇文章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要有足够的事实和论证说明这个中心论点,事实最好是自己经历或者身边的事情,篇幅不要过长因为人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最多一个小时等等。

再次,体裁的问题。想在职业生涯取得成就的人最好能够以论述文为主,这样的文章是以论述某个问题或者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有的人喜欢写散文,其

实散文的要求是最高的—“形散而神不散”。有的人喜欢记流水账式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自己看看到还罢了,可是要发表出来放到公众面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学习经济管理想要在商界有所成就的人,思维最好朝着理性的模式思考,要拿来发表或者演示的文章或课件最好是经过严密的思考和推理,为了说明一定的论点或者解决一定的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言之有物”,否则如果老是看完之后给别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的感觉就很不好了。

还有的人喜欢写诗歌,其实诗歌也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文体。它要求用非常精炼的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意思,中国向来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的划分。所以鲁迅先生说自己是不轻易写诗的,但是在他的时代写诗是一种逼不得已的事情,因为常常需要写诗来言志或咏物。可是现在很多人写的诗却实在不敢恭维,在那里拼字,自以为写的意境很高,结果看的人根本不知道写的什么,言之无物。

最后,态度的问题。比如错别字是写文章当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避免文章的错别字呢?我们觉得复查是个不错的办法,自查往往很难发现错误,所以如果可以让身边的信任的人复查,在自己复查至少三遍的基础上,再让其他人复查一遍,应该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写作的质量。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两种写作风格,一种是李白为代表的讲究的是文章一气呵成,然后就不再修改,这种人天资非常的高属于天才类型的,往往能够在很年青的时候就出名。还有一种是杜甫这种写作风格,就是字斟句酌,认真修改,是属于大气完成的,杜甫的诗就是越到中后期写的越好,尤其晚年写出的都是精品。我们平常人还是效仿后者比较好,对于自己的文章尽量做到仔细检查,认真修改和复查后再发表。

还有就是要发表文章的话,最好在权威的期刊杂志上发表,比如像《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家》《福布斯》《华尔街日报》这些世界公认杂志报刊上,中国的像《中国企业家》《销售与市场》《商界》《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文章只有在这样国际国内的著名商业期刊发表文章才能够提升。我们目前还没有到这样的阶段和高度,很多人在一些小报小刊上喜欢写一些,但是这样的文章写一百篇也不如在著名期刊上发表一篇。我有一些在读博士的同学,他们博士毕业的条件就是在他们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三篇文章。所以能够在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是不容易的事情,一个博士才三篇。我们总觉得我们80、90后

这一代人是能够出若干大师的,这种大师是能够领导国际相关领域前进的方向的,如果你有心成为这样的人,那么从写文章开始练习吧,因为这是将来无论从事任何领域的一个基本功,要把研究的成功和世人分享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论文的发表。

“文章合围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当自己身边有什么事情发生或者自己对工作和生活有所感悟的时候最好能够马上记录,因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这些星星点灯式的灵感一现往往能够成为重大创意的源泉。人类的记忆力通常是七天,七天前发生的事情,除非是特别的事情刺激了你,否则的话很快就忘记了。所以我们要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这样日后再想要翻看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创意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章的产生主要还是经历和思考的结果,生活当中主要的事情还是琐碎的,日子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候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所以让我们把生命当中值得记忆和感动的事情写下来等到自己将来老了的时候也能够有所回忆。我们要敢于去经历一些事情,哪些我们一直想干而又一直没干的事情我们要想一下到底是为什么呢?想清楚了要么干脆放弃,要么马上行动。感悟是源于经历的,我们完全可以去经历,我们完全可以来感悟!

篇2:提高工作质量的文章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能够买那些物美价廉的产品。一方面,产品的包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用最低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使用产品的时间,也就是我们能够对这件产品的质量如何。这一点没有考虑到。质量才是一个产品的生命,没有质量,便没有保证。无论任何东西,基本可以通过外在来发现产品的好与坏。同样的道理,一个网站的文章,是否对用户带来一定的实际价值,才是关键点。下面就是我对文章质量的一些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第一:立意深远,启人深思。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过于遥远,导致很多人都放弃了自己心中的圣殿。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高峰,只是在原地踏步。在茫茫人海中,逐渐地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心中的高塔。有些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对理想的坚持,在于任何时刻都不放弃,只为心中的理想。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有一个很深意义的中心,这样才能感染到别人,才能使被人有所收获。但我们不能空谈,因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说服力就会增强,从而达到一个心服口服的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是一些很肤浅的东西,怎么能在别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只有一些震撼性的东西,才能打动读者那一根脆弱的心弦。如果不能触动那根心弦,就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只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才能成就伟大的梦想。当然我们也要付出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立意尽量要靠近思辨性的中心,这样就能有给你启迪的作用,还有一个讨论和思考的空间。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未来的角落,渐渐地沉迷其中。做到这一点,就是已经成功一半了。第二:特别标题,凸显特色。我们心中都会有一份好奇心,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每当在街上看见一些新东西或特别的事物,都会跑过去看个究竟。所以我们也要利用好标题这个招牌。如果这个招牌无法吸引人们目光的话,那就很难有很大的成绩。相反地,标题起得好,就能事半功倍,一举成名。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起到一个好标题呢?我们要吧自己网站做的关键词融入到标题当中,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变化,那么就会焕然一新,给人新鲜感。例如一些很多油的蛋糕,可以在上边做一些很好看的图案,淡化油的作用,从而提高蛋糕的意义。标题一定要吸引人,才能使用户有意愿去看文章,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没有这个前提,即使文章多有文采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就像你连一个小事情做不好,还怎么去做大事。标题中还要有自己网站的特色,没有特色,便没有吸引力。很多没有特色的网站,很快就淹没在无人问津的世界当中。标题结合特色,两者的强强联合,定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积极的意义。第三:新鲜素材,独特视角。要想有与众不同的人生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没有这一点,人的一生便只能平庸度过。同样的一样东西,有些人就能看出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便构成一个人的特质。特质造就每个人的不同,世界的丰富多彩便由此而来。我们写文章,肯定要一些素材来充实、饱和,。没有素材的文章,根本就不能叫做文章。担有素材还不够,素材有很多种,有新的和旧的。所以我们还要有一个独特的见解。没有深刻的见解,想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去别人做过的事情,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别人做没过的事情,做了就能产生轰动的效果。对于别人说过的话,只剩下剩余价值,没有最高价值。别人的看法,再提出来没有任何作用。因此,要从素材中,找到不一样视角。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会深深吸引着别人,没有人能抗拒。我们尽量从新闻挖掘到可以运用的素材,从而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看文章,可以利用心理的战术。第四:用心去写,用脑思考。无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颗心的话,不会成功。因为连最为本质的东西都没有,还能有什么用。很多人活在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他们没有目标,找不到自己人生前进的方向,,没有实现自己人生应有的价值。很多人忙忙碌碌中度过,没有一点的改变,最后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写文章,一定有一个心在里面。没有用心,便是无用。写出来的东西,如同烂泥。这些东西,无法给人带来实实在在地价值,就是一推垃圾。用心去做的话,就会有一股力量促使你找到跟多的方去做这件事情,尽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心还不够,还要用脑去思考,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使文章写得更好。所以只要做到这两点,那么成功的机率就会更大。

篇3:探讨如何提高物探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物探,测量,准确性,成果解释

物探方法是快速获取地下地质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 因此在地质工作中亦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并加以重视, 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处理不好施工和找矿二者之间的关系, 而忽视了质量问题, 其可能结果是物探测量发现不了有意义的异常, 造成浪费;或者使异常畸变, 误导成果解释, 造成后期施工上更大的浪费。因此, 物探工作质量的好坏往往是物探工作成败的关键。

1提高物探工作质量要保证测网的敷设精度

物探方法是根据物理场在空间的特点来解决地质问题的, 即使野外观测数据精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如果测点、测线的位置不准, 同样会将物理场的特征歪曲, 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1.1 测网的密度及精测剖面

测网不够密, 在普查阶段可能漏掉矿体, 在详查阶段, 则可能测不出异常细节, 影响解释推断。由于测网是根据工作的比例尺来决定的, 不同的比例尺测出的细节不一样, 因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线距一般取在成果图上1 cm代表的实际长度, 其宽度应小于最小有意义异常的长度;点距应选择线距的1/2~1/5, 应保证至少有三个点位于异常上。

为保证所设计网度能最好地反映出异常, 测线或剖面应尽量垂直于探测对象的走向, 测网的敷设包括基线、测线、测点、精测剖面及测网的连测等项工作, 这些都应附合精度要求。比如说重力法要进行修改, 高程直接与布伽异常数据有关, 精测剖面的定量计算结果亦与地形有关, 因此, 这两项工作不但要测出每个点水平距, 还要测出每个点的高程。例如, 重力法的数据进行布伽校正时所用的公式是△g布- (0.308-0.042δ) ×h (mGa1) 。

式中, δ为中间层的密度, h (mGa1) 为测点的海拔高程或相对一个特定点的相对高度, 设中间层的平均密度为2.6, 则有:△g布-0.297h (mGa1) ;

高精度重力仪的观测误差一般在0.01mGal±, 因此的误差不能大于4 cm, 如果大于4 cm, 则由于测点的高程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将大于0.297×0.04-0.011mGa1。

1.2 测量面积要足够大

对于一个孤立异常而言, 只有在异常场和正常场相对比较完整时, 才能对异常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定量解释, 因此, 测线要足够长、测区面积要足够大。另一方面, 有的时候测区面积过小, 即使异常受磁场干扰不大, 由于异常是孤立的, 当异常地区地下情况不清楚时, 解释异常很困难.如果测区够大, 各个异常的关系能显示出来, 解释就会容易些了。

对于一个地区的找矿工作而言, 也存在观测面积不够大的问题, 在做物探普查找矿时, 经常把测区限定在地质上认为找矿有远景的地区, 这样做, 可以缩小找矿的面积, 加快工作进度, 问题是哪些地区属于找矿的远景地区?随着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识, 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等等原因, 找矿的远景地区是不断扩大的 (当然这并不排斥在局部地区有缩小的可能, 常称之为缩小靶区) 。从另外一个角度, 以高密度电法仪器的使用为例, 它使得同时测得不同极距的视电阻率成为可能, 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节省了人力物力, 也使得大面积的物探工作任务最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成为可能, 考虑到这种情况, 物探的测区大一些是有好处的, 但测区过大必然会增加工作量, 增加工作时间, 增加工作成本, 到底选择多大的测区比较合适, 这里可引用经济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效应”两个概念来理解, 总之一句话, 只要足够大的面积以满足工作任务要求即可。

2 提高物探工作质量要保证物探数据的观测精度及室内计算的准确性

物探的各种观测数据是物探工作的基础材料, 其观测精度高低随地质任务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 保证和提高物探工作质量, 首先要保证物探观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为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 尽量减少一些偶然误差的发生, 应做必要的一定数量的重复观测; (2) 选择好仪器及附属设备, 如用激发极化法寻找侵染状矿体, 由于只有在大电流情况下, 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则要求供电导线及电源设备要按能获得大电流来准备; (3) 提高野外工作中室内计算的准确性。各种物探方法都存在对野外观测数值作各种改正, 特别是相对测量的那些方法, 如磁法、重力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等, 保证整个数据观测的精度, 即数据观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这样提供给最终成果解释的数据也就越翔实。此处野外工作中的室内整理就是指上述这些数据的整理而言, 是在野外工作期间完成的部分工作, 随着现代仪器及计算机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作由计算机来协助完成, 尤其是更多的仪器内被安装了固化的有一定功能的计算机模块, 可在野外将观测数据直接进行处理和运算并成图, 但不能用计算结果完全代替最终的解释, 它与异常解释方法中的数据处理完全是两回事, 它仍属于生产环节的一部分。

物探工作在不同的精度要求时, 异常的各项改正措施亦有所不同。

就磁法而言, 要准确地算出异常值, 要进行日变改正、仪器的温度系数改正及零点飘移改正、总基点改正及纬度改正等项。就日变改正而言, 在夏季, 早上与中午之差可达50nT, 不作这个改正, 精度再高的仪器计算的异常值中也将包含这个50nT±的误差, 同时还要作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即为保证数据观测的质量, 在室内还要设置日变站以观测地磁场的变化情况, 日变站最好设在地下, 保持温度恒定, 其次日变站要没有人工场干扰。在野外要记下每点观测的时间, 然后从图上查出该时间的日变值进行改正。不记测点的时间, 就无法确定在测量该点磁场值时日变的数值, 也就无法作改正, 而且, 到底是用混合改正, 还是分项改正, 是否进行仪器一致性对比, 仪器常数定期测定及基点间的连测精度要求等等。也就是说, 作好各种改正还需要一些特别的装备和多种工作的配合。

就重力而言, 要做高度改正、中间层改正、地形改正及纬度改正等项, 1 m的高度能引起0.2 mGal~0.3 mGal的重力异常, 如果不作改正, 很容易将异常值和背景值混为一谈, 尤其在重力异常值低的地区[4], 山区作重力测量, 地形改正很重要, 没有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形改正的质量差, 整个重力法的质量将降低, 以致不能解决地质问题。

电法一般是绝对测量, 各项改正工作量不大, 有的就无需做改正。电阻率法及电磁法等方法的地形改正, 一般放在解释推断中考虑。

3 提高物探工作质量要保证成图的精度

物探工作的成果最后是用成果图表示的, 因此成果图的质量很重要。 (1) 图名、坐标线、比例尺及方位等, 如果标注的与野外实际观测不一致, 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2) 图纸上展示的内容反映的是工作区内的物探工作成果及地球物理特征等客观事实。以等值线图为例, 目前多数是由计算机进行勾绘的, 一方面计算机是经纯理论的数值运算来进行勾绘的, 另一方面有关参数的选择也是人为的 (综合体现参数选择者的个人水平、认识能力) , 因此, 参数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4 提高物探工作质量要有全面的工作方法

在一个地区做物探工作要用何种物探方法, 要根据物探工作的任务及工作地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条件来确定, 常常是为了配合一种主要的方法, 还要作其它的方法, 以利于对异常性质的判断, 例如在石英岩脉和其它的高阻岩脉上都会测出高阻异常, 但石英脉有明显磁性低的特点, 辅以磁法测量则有利于对与石英脉有关的矿产进行定性解释。再如, 从完成工作的地质任务来考虑, 只要作重力法就可以了, 但重力法受地下基岩起伏影响很大, 为了提高重力法的推断解释水平, 提高重力法的效果, 要作一定数量的电测深或浅层地震。

物探方法不全面, 影响了物探方法的地质效果, 降低了整个物探工作的质量。

5 提高物探工作质量要保证成果解释的质量

物探工作的效果决定于根据其结果所作的地质解释, 只有当这些解释完整可靠, 才能及时对工作地区找矿远景作评价, 合理地布置勘探工程。

物探工作成果的解释推断一般包括: (1) 关于工作地区地质构造方面的结论; (2) 关于要寻找的地质体是否存在的结论; (3) 关于矿体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的结论。这三方面的内容对于每项具体物探工作应有不同的侧重。例如, 普查时着重解决一、二两方面的问题;详查时着重解决第三方面的问题。普查时由于测网较稀, 测出的物理场详细程度不够, 矿体的异常经常以点异常的形式出现, 根据一个点的异常值来确定矿体的大小及形状是不可能的。详查时工作面积一般不大, 要解决很多构造问题是有困难的, 此时, 由于测网较密, 能测出物理场的细节, 有可能根据物理场的特征点来确定矿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及大小。

由于各种物探方法解决问题的侧重面不同,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物探方法都能确定矿体的大小及形状, 比如用磁法及重力法有可能确定矿体的形状及大小, 但也要有一定的条件。因此, 物探工作结果解释推断的具体内容, 要根据物探工作的地质任务、所用的物探方法及具体条件来具体确定, 对物探成果的解释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坚持实践第一, 对工作成果要多次解释。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指对物探工作成果所作的解释一定要用工程来验证, 只有通过验证才能判断人们对物探工作成果所作的解释是否正确, 提高解释推断的水平。由于受到认识水平、资料不足等的限制, 人们对物探工作成果的解释并不总是对的, 有许多现象暂时还不能解释, 只有通过地质工作的反复实践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篇4:民族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民族工作

一、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1993年,“生态移民”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任耀武、袁宝国、季风瑚撰写的《试论三峡库区生态移民》一文中。关于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在原因层面,宁夏大学教授李宁、龚世俊在《论宁夏地区生态移民》一文中指出,生态移民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激化,人类为了生存而主动调整其自身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对平衡所进行的人口迁移。在目的层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刘学敏、陈静在《生态移民、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生态移民就是通过移民的方式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综合层面,内蒙古大学副教授李笑春、陈智、叶立国等在《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指出,生态移民概念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致因层面与目的层面。致因层面指移民的动因是自然环境恶化,人口数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容量;目的层面指移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牧民整体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移民工程启动于20世纪90年代末,涉及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内蒙古自治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后,许多少数民族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被安置在新建的移民村中从事舍饲圈养或半舍饲圈养,或直接迁移到城镇安置,从事非牧产业,游牧游猎变成了定居,剥离了少数民族牧民、猎民与草原、森林的关系,其文化因为失去载体而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搬迁后距离城镇较近,受到更多现代文化的影响,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难上加难。

(二)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提高有限

虽然生态移民后少数民族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如政府为移民提供耕地,建设住房、蔬菜大棚和牲畜圈等生产生活设施,但生产生活成本也大幅提高,如购买种子、化肥、饲料等,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少数民族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得移民后的少数民族难以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增加了他们失业的风险,使得生活水平提高有限。

(三)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破坏

从生态移民的项目设计上来看,禁牧及其后的草籽生产或经济林建设是违背草原生态系统自身发展演化规律的。首先,禁牧是违反草原生态系统规律的。草原上的人、畜、草经过长期演变已经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者之间早已形成合理的比例,将全部的畜强行从该生物链中驱走,牧草就失去了牲畜这一最好的生长帮助因素,这将会再次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其次,在草原上进行经济林建设是不可取的。草原多为荒漠、半荒漠草场,干旱少雨,并不适合大规模经济林的建设。同时,单一经济林的种植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另外,生态移民后开展种植业也可能对土地造成破坏。

(四)法律缺失

生态移民涉及很多社会和法律问题,如宪法、民法通则、民族区域自治法、草原法、土地承包法、村民组织法等,各级领导和规划实施部门对此没有充分的认识。以行政命令取代了法律、法规,甚至出现了某些行政措施超出法律规定或与法抵触的现象。

(五)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的投入是生态移民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移民搬迁、迁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资源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目前,内蒙古地区生态移民的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自筹为辅。资金投入渠道的狭窄,使得生态移民投资的规模偏小、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生态移民的效果,造成移民生活安置资金不足、移民生产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国家对封禁过程投入不足等问题。

三、提高民族工作水平与质量的建议

(一)加強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的瑰宝。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都将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移民工程而言,在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因素,在建造住房时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建造宗教活动场所,保障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及时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注意学校、文化、医疗机构及人员的合理配备,这些机构或单位应该保有适当比例的少数民族移民或公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民族博物馆、民俗村等。

(二)提高民族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首先,应对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环境保护进行科学规划。对迁入地而言,政府应考虑开展种植业是否合适等。对迁出地而言,禁牧要有时间限定,轮牧要有数量限制,并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草原植被退化。其次,应对生态移民对象移民后的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一方面,政府应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少数民族移民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文化基础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移民的子女,也应重视对其的教育,让适龄儿童全部享受义务教育,提高素质。只有提高少数民族移民自身的素质,才能为其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内在的动力,而不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帮扶。

(三)提高民族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首先,要制定一些专门针对民族工作且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将法律法规的范围拓展到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科技等各领域,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结构。其次,要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并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坚持下来。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移民工程而言,要坚持依法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并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为生态移民提供法律依据。

(四)提高民族工作的社会化水平

民族工作社会化,就是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民族工作,参与民族工作,使民族工作从以“部门推进”为主,转变为以“社会推进”为主,使民族工作方式从传统单一的部门化,向系统的社会化转变。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移民工程而言,可通过提高社会化水平拓宽资金的筹集途径。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团体和民众的资金,或者结合民族旅游等有较好投资回报的开发项目,争取国内外民间投资对生态移民的支持。同时,应建立健全对生态移民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确保资金全部用于生态移民工程的建设中来,提高其利用率。

作者简介

篇5: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研讨文章

一、党员干部能力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经过多年的队伍建设,党员干部的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党员教育上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共性多个性少,不善于根据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在教育形式上缺乏生动性,对新时期机关党员的求知心态有所忽视,教育方式陈旧单一,组织学习通常是把党员集中起来,念念文件和报纸,我读你听,照本宣科;在教育导向上存在模糊性,评价机关党员的学习成效重虚功不重实绩,未检验其对所学理论是否真懂、真信、真用。

2、党组织活力发挥不够。主要表现为:党建工作中存在依赖性,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被动应付,即使做了,效果也不理想,理论和实际缺乏有机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沿用过去老一套,开展组织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缺乏活力、吸引力和实效性。少数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对党建工作研究不够,精力不集,使基层党务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3、党员干部观念滞后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局意识不够强。遇事总是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利益来思考、来处理,打小算盘,很少站在党委、政府及部门整体利益的全局的位置、角度来思考、来处理;二是责任意识不够强。有些党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遇事推卸责任,推诿扯皮;三是进取意识不够强。有些党员缺少起码的政治热情、组织观念,对党组织的活动不积极参与,甚至消极应付。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待工作飘浮,没有上台阶、争创一流的思想,自由散漫混日子,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显现出来;四是奉献意识不够强。有些党员干部比待遇的多,比工作的少;比荣誉的多,比奉献的少。

二、加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建设的途径

1、加强学习,打牢提高素质的基础。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法律法规的理解,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研究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跟上时代,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作为自觉地、经常的、不间断的任务,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明志、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在学习内容上,要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转换成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学习形式上,要通过学历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研讨班,加大学习考察和工作调研的力度,提高党员干部的职业意识,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分析、协调和配合的能力,增加综合业务素质。在学习要求上,要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与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学风的转变促进党员干部队伍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2、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党的十七大要求,“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包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开展群众工作的重点,认真负责、满腔热情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3、转变作风,掌握方法。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做到自觉地端正思想、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大力提倡奋发有为、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掌握方法,一是经济的方法。对物质利益矛盾,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调整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来解决。兼顾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兼顾好不同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民主的方法。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讨论、协商、说服教育的方法,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予以解决,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来解决。民主的方法,就是民主法制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三是深化改革的方法。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社会生产力,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权利、机会、规则、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解决基层人民内部矛盾奠定物质、精神、制度保障和社会环境的基础。

篇6:探讨提高复核工作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复核,质量

0 引言

复核工作是保证客户用电信息准确, 费用收取合理的重要环节, 逐步建立和完善复核工作的制度和体系, 使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力营销体系的不断完善, 但是在实际的复核过程中, 还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着复核工作的开展, 比如, 复核质量不高致使客户联系信息的不准确, 无法与客户及时取得联系, 造成客户电费信息发送错乱, 让客户对供电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甚至给客户带来损失, 从而降低客户对供电企业的信任度, 使供电服务处于被动状态, 影响供电企业的形象及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 有效开展工作, 提高复核质量, 提升营销基础数据质量。

1 明确复核的相关内容

在进行复核时, 主要是对客户的基本信息、用电量以及电费的缴纳情况进行复核。对客户档案的资料、营销的基础信息进行审核, 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使各类供电服务信息的通知工作准确无误;要对电价执行标准的正确性复核:主要包括对电价类别、峰谷电价执行标准、对电压等级电价执行标准、基本电费收取方式、力调执行标准等进行复核;要对客户计费档案正确性复核:主要包括计量方式、计费参数、行业用电分类、分总表匹配关系等进行复核;要对客户电量异常复核:主要通过对计费表与参考表对比分析、连续三个月电费为零客户、电量电费退补等详细复核等等。

复核工作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 需要复核人员提高自己责任感和使命感, 仔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使电费复核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 遵从复核的原则与要求

2.1 复核的原则

2.1.1 登记记录

在复核时, 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审核, 对于出现的失误或是有问题的数据, 要及时登记, 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2.1.2 现场确认

客户的数据比较多, 在进行审核时难免会出现漏洞, 无法判定数据的真实性, 这就需要找到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2.1.3 责任制

在复核完毕后, 要进行确认签字, 复核人员要对自己所负责的电费审核结果负有一定的责任, 如果出现问题, 就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1]。

2.2 复核的要求

复核过程要认真、科学、规范, 及时发现存在的失误, 查缺补漏。复核员要具有责任意识, 对客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 对用电量、电费等进行计算复核, 找出用电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及时进行解决,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还要及时对数据信息进行备份, 并保存好工作传票[2]。

3 提高电费复核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复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复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于电费复核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才能够做好电费复核工作, 否则, 复核工作很容易出现漏洞, 给客户的实际利益造成损失。比如说, 不能明确客户的基本信息, 在实际的复核过程中, 联系不到客户, 不能够向客户及时反映情况, 信息不能及时发送, 使客户的利益受损, 给客户造成不便, 使客户不能享受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为此, 我们要努力提高复核人员的素质能力, 认真选拨, 加强对复核人员的专业的技术和能力培训, 使他们的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让每一位复核人员都能明确客户档案资料及电费复核工作的流程与技巧, 例如抄表技术、电量的计算, 掌握客户的信息、电表的设置、业务的变更等, 并且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复核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复核工作中, 努力提高电费复核的质量。

3.2 明确复核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复核主要是对客户的用电到电费的缴纳这一过程进行审核, 其中电费的计算以及数据的修改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对出现的异常情况, 要求复核人员进行着实地核实, 并登记下来。例如, 在进行核对数据时如果出现异常的现象, 就要由抄表人员到现场进行实际的核实, 然后签字确认交由复核人员, 保证数据没有错误。同时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核实, 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对数据还要进行查缺补漏, 及时进行修正, 保证复核数据的真实、准确[3]。

3.3 建立健全复核的管理体制

在复核过程中, 需要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维护工作人员以及客户的切身利益, 对于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并且有参照的政策依据。所以电力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复核工作的管理体制, 完善管理办法, 使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在制度中, 要明确复核工作的相关流程, 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按要求进行工作。同时对工作人员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 明确其责任义务。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于工作失误少、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而激励其他员工努力工作,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够较好的参与到复核工作中来。除此之外, 还要完善相关的责任制, 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使其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复核工作中, 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提高复核工作的质量。最后要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 考察他们工作的准确度, 责任度等等, 对于不合格的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使其更好的为电力部门工作[4]。

4 结语

复核工作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供电企业与用电户双方的利益, 所以我们要积极的采取措施, 提高复核工作质量。要明确复核的内容、原则与要求, 遵照这些内容开展复核工作, 然后从客户档案资料开始提高复核的工作质量, 对其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 并提高复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增强责任意识, 保证复核工作质量, 建立质量管理体制, 全方面的促进复核质量的提高, 减少错误的产生, 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维护客户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何洁芬.浅谈供电企业电费复核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J].门窗, 2013 (8) .

[2]李红梅.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核算的途径[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36) .

[3]古伟平.浅谈如何加强电费复核工作[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5) .

篇7: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质量 策略

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影响着企业内部的经营绩效,这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建设,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企业应当规范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升会计工作的质量,这样才能够推动企业的不断营收,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建设。

一、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概述

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规范管理以及发展壮大有着非常直观的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由此不难看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当下我国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下,很多企业在会计基础工作的展开中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些质量低下的会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这种不良影响的不断积累甚至会危害到整个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企业应当意识到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在会计工作的展开中更为合理与规范。

二、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低下的原因

(一)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法人主体,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秩序化程度必然影响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然而,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的国有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始终处于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隐蔽”状态,以致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的被动调整。

(二)政策的局限性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在会计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选择有利于自身业绩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也同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自由”空间。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已不相适应,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会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从而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执法力度不足

执法力度的不足同样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现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健全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二是惩罚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缺乏刑罚和经济制裁,而且缺少道德和名誉损失,舞弊者不以此为耻,反而甚至以此为荣,良好的道德和信用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三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他们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三、改善策略

(一)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首先有赖于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这一点是监督会计工作质量的基础。一方面,我国在关于会计工作质量监督与审核的立法要更为健全,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乃至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在会计工作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都要更为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法律监督的落实工作,光有了法律条款是不够的,加强法律制度的落实才是发挥法律的监管效力的根本,在这一方面同样要进一步加强。

(二)完善相应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根本,这一点也是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中较为缺乏的一点。比起许多发达国家,我国的会计以及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内容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会计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与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建设,要让会计制度更为清晰化与具体化,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展开模式、展开流程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有明确说明,这样才能够让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进而逐渐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质量。

(三)政府加强监督力度

政府的有力监管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前提,也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根基。在我国,基于企业产权关系的模糊性以及一些政策的局限性,政府在会计工作的监管上始终存在一些缺失与有待完善的地方,这也是很多管理漏洞得以产生的原因。政府要意识到这背后可能会造成的巨大危害,要有意识加强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对于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展开深入监督,要考察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展开的流程是否规范合理,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健全,发现任何不合理以及违规操作都要即刻制止,甚至给予相应的处罚。只有政府加强监督力度才能够规范会计工作的流程,进而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工作中的许多不合理乃至违规操作背后都能够反映出会计人员在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上的缺失,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很重要。在展开对于从业人员专业化素养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人员对于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也要加强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思想理念上转变一些不正确的观念,这样才能够打造出更好的从业环境。

四、结语

提升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很有必要,这不仅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建设,这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建设。想要不断完善当前我国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这不仅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完善会计制度,这也需要加强政府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管,并且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只有从这些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小峰.浅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1).

[2]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上一篇:关于请求给予合理办理房屋产权的报告下一篇:物业服务明星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