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19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4篇)

篇1: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这学期,我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和领会学校工作的方针,积极的参加网联学习,学后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参加了两修三课的达标课验收。同时也参加同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评课,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一直认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会做人的宗旨,从学生的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融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化合格公民。我认真研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当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努力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结合班级评比加分制度,个人得分加给自己的小组如:优秀作业+1分、课前复习提问+1分、单元测试满分的+2分等。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这样以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的养成。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美丽风景的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学好文化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插图引导学生认识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通过学生的辩论的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做到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

不足的是没有更好利用现代的教学媒体和网络在课堂上的应用。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陈晞

2012年元月

篇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本人担任毕业班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本人能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目标明确三位一体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本册教材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丰富的实例、有价值的知识链接,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我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调查、访问、参观、实践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实现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合拍的课程目标。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利用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

3、指导阅读引导感悟

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指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引导学生发现穿戴整洁就是外在美,外在美的社会存在价值。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同学们的发言探讨中,她们俩的这些行为到底美还是不美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学习环节,小组内探究学习,以自编自导小品《在巴士上》来展现小组成员对行为美、内心美的理解。学生分成4小组,根据教材29页的图画,商量应当怎样做。

4、整合资源扩展知识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力,运用时代的学习工具探索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对课文自主探索全面认识的教育目的。

5、实践活动升华情感

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篇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简析

一、跳出“教材”教“教材”

翻开全新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鲜活的话题,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灌输,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教材中的部分事例和画面内容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事例要么是过于成人化,学生不感兴趣;要么是讲外省、外县、外乡的事,对学生没有亲和力。一些画面没时间、地点、真实姓名,或者不够全面,给学生造成一种“虚”的感觉,真实感不强。由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灵活多样地来处理教材。例如,《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的插图画面,它展示的是浙江新农村和城市的画面,对学生来说没有亲近感。教学时,可以用自己家乡农村的画面替代。又如,我在教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通过师生对家乡的文化习俗进行搜集、整理,开展“新平大不同”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

二、注重“情感”和“体验”

新课程赋予《品德与社会》的内涵就是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为苍白的说教。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如教学《谁是最值得敬佩的人》时,可进行职业体验游戏。教师出示写有各种职业称谓的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取。20年后,如果你从事这个职业,你喜欢这个职业吗?为什么?有谁喜欢这个职业?假如你从事这个职业,你会怎么做?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哪些人的辛勤劳动?假如缺少了他们当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长期以来,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只注重知识的达成和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教学内容添加一些情感色彩,增添一些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三、注意知识点的挖掘和延伸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到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在教学每一课时,为了达到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让学生过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有必要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延伸。例如,在教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对北京四合院的了解不能仅凭书上的内容,知道四合院的建筑与北京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关。结合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利用“走进北京四合院的情趣”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讨论、交流其中的内涵,可以让学生畅想住在北京四合院想做的事,补充外国人如何评价北京的四合院的资料。在教学《发展中的城市》时,可利用新闻报道“城市中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引入,使学生有展望未来新城市的欲望,指导他们出金点子规划家乡,大胆畅想20年后的新城市。

篇4: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将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全面地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人际交往以及思考态度的培养。以下就是笔者通过分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以及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六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级,它既要复习巩固小学的旧知识,还要预习初中的崭新知识,因为它的涉及面广、范围大,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就更高,这样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足以达到教材的要求,那课堂效果自然也达不到高标准。如,在学习“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时,教师不能单纯地用简单的“讲读式”方法给学生讲授,而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课文有个深入的了解,再通过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切身地体会到科技确实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通过讨论与探究,知道科技也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和分析事物,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端正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系统性知识结构,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式学习。

二、设计科学的探究内容

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就要设计好探究的内容、探究的问题,源问题应由教师提供,生成问题应由教师加工提炼后交由学生继续探究。如,教学《不屈的中国人》这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国歌,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声中感受民族自豪感,再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土破坏以及中国曾遭受过的屈辱,再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有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在独立的思考和合作的交流中,对教材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又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什么损害,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将调查的结果延伸到每个人身上,询问学生是不是也污染过身边的小环境,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危害,还要及时倡导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探究内容的设计以及不同形式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三、合理的实施探究方案

品德与社会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学会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有合理的实施探究方案。如,在学习《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今在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受到的影响,然后协助学生组织开展一场“中国的世界化”的讨论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阐述自己的理由。为了使讨论的问题更具深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分组的方式,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又如,在学习《漫游世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一个国家,然后扮演那个国家的公民,再开展一场“世界人民齐相聚”的交流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交流需要体现“本国”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还可以组织“参观拜访”的环节,让学生将“本国”的著名景点、特色小吃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既能让学生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还能豐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组织探究式学习的活动时,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好积极、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洪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情境与探究式学习的实践[J].青春岁月,2012(06).

[2]张慧玲.探究式教学法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应用[J].师道:教研,2010(12).

篇5: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

本学期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材内容和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学

生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为根本。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世界风情》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时,教学相长,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共2篇)] 篇二: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转变观念,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钻研教材,探索种种教学方式。

品德与社会科目涉及历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诸多领域,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本学期我力争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多渠道地搜集资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总体效果良好。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加强德育方面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共2篇)]渗透。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四、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

篇6: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1.教学活动要以课程标准为准,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观念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品德只是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并养成研究性学习的好习惯。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心事多样化,积极探讨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利用课程教育资源,进行直观教学。

3.注重情感教育功能,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熏陶。

二.情况分析

一年级级部共有两个班,基本情况如下:由于刚

升入初中,很多学生不太适应初中生活,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需要加强辅导。学习方面,绝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性高,课堂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作业及时上交。个别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须严格要求。

三.教材分析

篇7: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6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 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练习:分课文练习和活动练习两大部分。“课文练习”意在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活动练习”意在形成相应的态度、技能,增强社会参与和道德体验。

6、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测验、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均可,重在发展性评价。

四、采用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1、歌曲:通过歌曲来导入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教材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选用了一首歌曲。所选用的歌曲,大都是节奏轻快、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富于教育意义的中外儿童歌曲。这些歌曲还附有动作,让学生边唱边作,以强化学习效果。

2、故事: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适合孩子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的故事,肯定大受欢迎。教材中所选用的故事包括漫画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

3、儿歌:儿歌简短、生动、形式活泼,语言富于节奏感,最适合儿童学习。

4、诗歌:教材也选用了少量适合学生读的古典诗,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儿童接触一下古诗,效果良好,因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会学习意义的。

此外,还有漫画、游戏、谜语等形式。

五、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 我们健康成长 13课时

第二单元 为了建设新中国 10课时

篇8: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回归生活,体验,激趣,能力

一、回归生活,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品社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让品社课回归生活, 是搞好品社课教学的前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表象阶段, 感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尽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情境, 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同学之间》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事例, 或融洽、或误会, 并说出是怎样相处或解除误会的。学生讨论得很热烈, 争相发言:有的说同学帮自己辅导功课;有的说下雨的时候, 同学打雨伞送他回家;有的说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 最终通过写小纸条又和好了……这些真实又不乏真诚的例子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我在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的同时, 又指导学生应该如何与人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 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做人要以诚为本;要向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同样, 我在教品社课的其他内容时, 都会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并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切实的感受, 懂得一些常识和道理,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 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 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 发展学生的心智, 并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认识并学会区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因为很多学生平时总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视为享受阳光一样自然, 很少去回味、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针对这种情况, 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 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用绘画、诗歌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认识到了家长的苦心和自己以前的不懂事, 并且产生了新的感悟和认识。基于平时上课的内容, 我大致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的。

1.有目的地激发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 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

2.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体验。例如通过开展“我是小摄影师”“小型辩论会”“故事大王”等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和调查的过程中, 产生美妙的感受, 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3.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小学生喜欢被表扬, 尤其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后, 学生会获得一种价值感。因此, 教师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慢慢趋向于社会道德标准, 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4.组织讨论会, 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认识和感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认识事情比较简单, 因此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 组织一些讨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样, 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在教师的肯定、学生之间的竞争和激励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品社课课堂增添了活力。

三、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让他们认识、理解和感悟所受的教育, 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增强其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和经验。在实际教学中, 我是这样让学生参与实践的。

1.让学生参与模拟实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 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 鼓励学生依照生活里的真实物象, 做出模拟表演。学生在可爱、逼真的表演中会运用所学知识, 巩固教师所讲的内容, 从而增加了知识技能训练, 并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平安回家》一课中的表演, 惟妙惟肖:有的学生扮演交警, 有的表演闯红灯的叔叔……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想象, 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运用了一些交通标志, 用行动体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另外, 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缺少安全标志的岔路口, 模拟了人车混杂、横穿马路的危险情境, 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每逢节假日, 我都会组织学生以参观或走向街头展开调查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讲《社区——我的大“家”》一节内容时, 我安排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发生的新鲜事, 以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社区调查, 问题包括:你调查的社区开展了哪些活动?说说你参与社区活动的情景?社区里有没有志愿者活动?你想做志愿者吗?想不想伸出友爱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教师在学生活动后, 要肯定学生的做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大胆和同学交流意见和看法。

四、品社课堂要延伸至生活和社会

完美的教学活动, 会把课堂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去,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会生活,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时,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安排的:首先, 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为了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心血,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爱, 并懂得回报;其次, 让学生知道除了学校和家庭, 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和爱护着少年儿童;最后, 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 并从中体会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总的说来, 在品社课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教学来自生活, 生活即为教学”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 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 能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真正实现品德和社会的紧密相连, 实现品社课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吴菊云.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11) .

篇9: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3)小组交流。

篇10: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新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进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5、拓展教学空间,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1从问题开始

2创造的快乐

3让田野告诉你

4走进车间

5插上科技的翅膀

6坐在家里看世界

7沟通无极限

8我的信息生活

9灿烂的古代文明

10伟大的科学成就

11绚丽的文学艺术

12文明遗产知多少

13地球有多大

14飞越太平洋

15和非洲朋友共舞

16迷人的欧洲风情

17世界真奇妙

18期末总复习

19期末考试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六(2)班有学生29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三、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课题课时备注第四周9.19-9.23社会需要诚信1

感受诚信1

第五周9.26-9.30成长中的变化1

男女同学怎样交往1

第七周10.8-10.14我们都是炎黄子孙1

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1

第八周10.17-10.21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1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1

第周10.24-10.28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

第十周10.31-11.4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2

第十一周11.7-11.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

第十二周11.14-11.18军旗升起的地方2

第十三周11.21-11.25二万五千里长征2

第十四周11.28-12.2延安窑洞的灯火2

第十五周12.5-12.9新中国的成立2

第十六周12.12-12.16走进新时代2

第十七周12.19-12.23走向世界强国2

第18——19周复习考试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范文3

一、学期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3.培养孩子们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习,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

5.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教的六年级有学生75人,其中女生33人。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你我同行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

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

(二)、教材特点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又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1.综合性。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开放性。

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4.形式活泼。

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富有亲切感。

四.教学措施。

1.积极转变观念。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

五.减负提质措施。

1.为了让孩子们轻松而又愉快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2.不布置呆板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去读报、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六.潜能生转化措施。

针对部分潜能生,本学期需对他们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另外我将多注意这些孩子接触外界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

七.评价措施。

本学期将采取平时评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结合,而不是靠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重在平时的学习情况及完成作业、处理问题的情况。再结合家长及同学们的评价情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评价。

八.环境教育。

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

九.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课文课时

1男生和女生2

2朋友之间23、学会和谐相处24、只有一个地球25、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26、当灾害降临的时候27、战争风云下的苦难28、放飞和平鸽29、我们手拉手210、我的成长足迹211、临别感言2

篇11: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珍爱生命,崇尚科学。

2、民风民俗知多少?

3、劳动最光荣。

4、农村和城市的明天。

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

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篇12: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1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6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

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练习:分课文练习和活动练习两大部分。“课文练习”意在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活动练习”意在形成相应的态度、技能,增强社会参与和道德体验。

6、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测验、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均可,重在发展性评价。

四、采用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1、歌曲:通过歌曲来导入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教材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选用了一首歌曲。所选用的歌曲,大都是节奏轻快、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富于教育意义的中外儿童歌曲。这些歌曲还附有动作,让学生边唱边作,以强化学习效果。

2、故事: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适合孩子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的故事,肯定大受欢迎。教材中所选用的故事包括漫画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

3、儿歌:儿歌简短、生动、形式活泼,语言富于节奏感,最适合儿童学习。

4、诗歌:教材也选用了少量适合学生读的古典诗,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儿童接触一下古诗,效果良好,因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会学习意义的。

此外,还有漫画、游戏、谜语等形式。

五、内容与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13课时

第二单元为了建设新中国10课时

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15课时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六(2)班有学生43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从小学创造、从田野到车间、走近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足迹、我们去环球旅行。各单元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目标

1、“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2、“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工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农业,感受工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

3、“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4、“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5、“我们去环球旅行”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积极得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2、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明白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服务工农业将更造福人类的道理。

3、了解并遵守网络使用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充分享受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调控能力、节制能力。

4、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5、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另外,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篇1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一、互动反馈迅速便捷, 准确无误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都是手动操作, 费时费力。但现代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将不再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手持一个电子终端进行授课, 学生也不用背着厚厚的书包来上学了, 直接打开电子书包就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电子书包的其中一个重要技术特性是人机交互, 学生完成的任务,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全班的结果, 速度之快, 让人惊讶, 而且准确无误, 这是传统课堂不能匹敌的。

(一) 调查问卷自动统计, 省时省心

在传统的课堂上, 如果要统计一项调查, 教师要让学生举手, 然后逐一数数, 要是有学生反应慢, 教师要重复点数。而且这样的数数, 只能做单一的任务, 如果有复杂的调查, 数的次数就更多了。例如《生活中的垃圾》这一课,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调查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有哪些, 在传统的课堂上, 只能用研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勾选, 还要提前统计好。但有了电子书包, 只要在网络学案中设计一个论坛, 在论坛上发布教师要统计的任务, 学生根据调查勾选多个选项, 教师和学生马上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看到全班的调查结果。而且在后台, 哪位同学未完成, 一目了然, 既省时, 又省心。

(二) 课后评价及时反馈, 优劣得所

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只有通过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才能了解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以便调控、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 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在传统课堂活动中, 学生到底学到多少, 教师根本无法立即了解到, 这就凸显了传统课堂教学反馈的滞后性。在《生活中的垃圾》的传统活动课后, 教师要求学生在研学案上给自己一个中肯的评价, 学生积极配合, 但在统计时, 由于时间有限, 只安排组长统计组内成员的总评有多少个“优秀”, 多少个“良好”, 但是, 哪位学生优秀, 哪位学生良好, 教师却无从知晓, 只能把研学案回收再统计。

电子书包却能解决这样的滞后性。同样是上《生活中的垃圾》的课, 但在电子书包的网络学案中设计了“课后评价”模块, 让学生活动后自评, 一分钟不到, 统计结果就出来了, 可以轻易知道哪位学生在哪方面表现不够好, 并且马上请他来说说造成表现不好的原因, 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催促他加以改正, 达到“堂堂清”的效果。

通过互动反馈系统, 学生更能了解自己的水平, 并针对自己的具体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学生的预习、自测等情况进行跟进, 根据反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教学, 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资源共享丰富多彩, 拓宽视野

在传统的课堂里, 学生有的只有课本, 就算老师能提供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学生的视野就只能局限于此。如果要在堂上分享更多信息, 就只能让学生预先在家上网搜集资料, 但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还是比较低, 他们会一下子找了好几页的资料, 但重点的信息却很难找准。单凭教师在PPT展示资料的话, 学生得到的就非常有限了。但电子书包却能承载丰富的资源, 无论文字还是图片, 无论音频还是视频, 电子书包就像叮当的百宝袋一样, 想放什么就放什么, 学生便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一) “填表环节”提高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在《生活中的垃圾》一课中, “垃圾危害知多少”环节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表格, 学生通过分工, 组长打开表格负责输入答案, 另外三个同学各打开电子书包里资源包提供的不同资源, 把看到的资料概括地告诉组长。这样一来, 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更能通过这个活动, 了解到更多垃圾的危害, 为接下来的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 “变废为宝”启发学生对垃圾再利用

在“变废为宝”环节里, 电子书包里有6 条资源, 单单是“小制作”资源就有二十多幅精美的小制作图片和制作方法供学生浏览, 学生通过浏览, 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启发, 把家里的废旧垃圾变成方便生活的小智慧。而且“垃圾循环有好处”更是列举了许多诸如“1 吨废纸可造好纸800 公斤, 可以少砍17 棵大树”的信息, 学生更加重视废品的可循环性。而这么多资源, 学生可以有选择地看, 也可以全部浏览, 既拓宽了知识面, 也达到了活动目的。

(三) “放眼世界”引领学生了解更多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 教师也设计了让学生“放眼看世界”的活动, 目的是为稍后的“献计策作准备”。在这里, 学生可以看到七个国家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详细介绍, 其中日本的做法最成熟、最完善。日本人在每一个包装盒或包装袋上印有提示, 提醒市民把该物品丢到哪一种垃圾箱内。日本人还会制作一本挂历派发给市民, 日历上每天用不同的颜色显示, 每一种颜色代表那一天可以丢什么类型的垃圾。看到这些信息, 学生了解了更多后会发现, 其实我国进行垃圾分类在全世界是比较迟了, 从而萌发出要为国家垃圾分类出一分力的愿望, 并参照外国的经验, 为我国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献计策。

通过电子书包的网络平台, 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共享给学生,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点深入学习, 拓宽学习知识面, 培养学生优势潜能。但在传统的活动课上, 这些资源只能有选择性地在PPT上展示, 学生得到的却非常有限。

三、游戏活动自主选择, 量力而为

在传统的品德活动课里, 虽说可以让学生活动, 但活动的单一性, 并不能让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 就算可以分派不同的任务, 但这些任务也是老师指定的, 学生自主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久而久之, 学生呆板, 没个性, 不会创新, 教学变成了机械式的流水生产任务。而电子书包却能打破此僵局。

(一) 游戏活动, 兴趣盎然

在《生活中的垃圾》一课中, 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 里面包括形式为Flash的热身游戏和分级游戏。在传统的品德活动课里, 只能让学生玩其中一个Flash小游戏, 而且也只能让一个学生上讲台, 在平板电视上玩, 其他同学虽然也很兴奋地为该同学出谋划策, 但他们更愿意成为出去玩游戏的那个人。而在电子书包的课堂上, 可以把所有游戏同时呈现, 让学生既可以玩Flash热身游戏, 又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分级游戏。

在Flash热身游戏里, 教师让学生模拟丢垃圾的情景, 把桌面上的垃圾投进正确的垃圾箱里, 如果丢错了, 垃圾自动回到原位, 只有把所有垃圾丢进正确的垃圾箱里, 才能获得奖励。如果玩分级游戏, 电子书包系统会即时自动判断对错, 并且能统计每一个学生做题的用时和总成绩, 还可以统计每一选项的答题率, 这样, 就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动作迅速, 玩完初级难度的游戏, 迫不及待又玩中、高级难度游戏, 兴趣盎然, 乐在其中[2]。

(二) 拓展延伸, 张扬个性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 当学生看到外国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后, 与自己国家相比, 方知自己国家的落后, 于是, 老师设计了一个拓展任务, 而这个任务又根据难易程度分成了三个有梯度的小任务, 学生可以在小组里经过商量, 确定完成一个任务, 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完成。从个体差异角度来看, 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不同, 个人兴趣点也有差异。

这样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 也可以张扬学生个性, 让有能力者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其他同学也可以看到每一项任务来自每一组的不同计策[2]。即使没有能力完成该任务, 学生也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 还可以在别人的计策下方留言回复和献花。电子书包的课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起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效果。

最理想的学习是充分自由的个性化学习, 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张扬自己的个性,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 电子书包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途径。

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智能学习伙伴, 为学习者创设了新型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电子书包的出现不是替代教学, 而是促进教与学形式的改变。但总的来说, 由于有了电子书包的应用, 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 使得原来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了。而且原来课堂参与较少的同学使用了电子书包以后, 上课专心多了,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老师能即时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进行及时调整,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比传统课堂占据更大的优势, 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与新技术相结合, 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通过这次学习, 课堂上学生投入学习, 视野更宽广了, 课后他们更是以主人翁的姿态践行垃圾分类, 并以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带动了全校师生一起行动, 每周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相信电子书包为学生创设的新型信息化学习环境, 必将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凝心聚力谋智慧发展, 扬鞭奋进开教育新局.2013, (3) .

篇14: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明确教学目标,积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有效发展。本文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同为抛砖引玉。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因素更为明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都是沿用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完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无法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入手,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除了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方式以外,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会感兴趣,会产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时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导入,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驗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儿童时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充分把握总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明确目标,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孩子,使之全面有效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引进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这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听得有趣,积极的思考,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在有效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积极引导学生生活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在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我们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这样,让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使之明白了学有所用的道理,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之,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交流探讨,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全面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期刊2001(2)

上一篇:从梦想启程下一篇:《椅子上的运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