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果树发展现状

2024-05-09

我省果树发展现状(精选6篇)

篇1:我省果树发展现状

我省果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

王 鹏 王东升

一、发展情况

1.树种品种构成情况:一是杏树以金太阳和凯特两个品种为主,目前栽培面积较大,3年后将进入丰产期,预计鲜果将大量上市,所以生产单位应该考虑对杏果的加工问题,适量发展品质好的品种,不宜盲目大面积发展。二是桃的发展面积在扩大,但桃果老少皆宜,市场容量大,应加强栽培管理,以提高果实的品质来实现高收入高效益。三是早熟苹果销路好,价位高,已引起果农的重视,发展面积有所增加;晚熟品种则内部调整品种比例为主,新增面积不大。四是以晚熟黄金梨和早熟梨为主的优质梨市场行情看好,发展势头比较猛,生产中一定要注意加强管理,否则丰产并不等于丰收。五是以梨枣、雪枣等为主鲜食枣发展面积较大,且梨枣在我省缩果病较重,难以防治,面积不可过大;沾化冬枣品质好,各地正在积极引种栽植,目前面积不大。但鲜食枣的销量有限,生产者须考虑保鲜贮藏事宜。六是葡萄的发展,近几年以晚熟品种红提和黑提发展面积较大,平原地区不可盲目扩大面积,美人指刚刚开始发展,市场行情看好,但对晚熟品种,生产者一定要注意对葡萄的几大病害的防治问题,否则,虽然丰产但效益不一定理想。目前早熟品种的发展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很好。七是其它果树,如李子、石榴、柿子等也都在稳步发展之中,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2.发展方式情况 果树的发展方式主要分三种:一是政策性发展,如结合退耕还林政策,由上级统一调苗,然后分发下去,让农户栽植。这种方式一般只重形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往往落实比较差。二是果农自发性的发展。这种方式一般是一户或几户联合建园,因缺乏乡村统一组织,面积多则几十亩,少则一二亩,虽然建园比较下功夫,但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大市场,果品只能靠零售。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比较适合果树生产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也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以村委为单位注册公司,反租农民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定树种品种栽植,统一供应所需生产资料,然后分户管理,果实由村委(即公司)统一组织冷藏、包装、销售,然后村委与农户按协议分成收入。这种形式比较好,易成功。第二种是公司承包土地,建园发展,但因为人力所限,管理往往比较粗放。第三种是村委统一规划,农户承包管理。这种方式参差不齐,有的户管理特别好,而有的则管理很差。笔者认为,建果园,不是种波菜,且不可盲目随意发展,一定要在发展方式上多动脑子,想好法子,再建

园发展。

3.栽培管理情况 栽培管理分四种情况:一是主动与科研大专院校结合,非常重视技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栽培管理,生产者学技术的热情很高,对果树很重视,绝大部分取得了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马虎栽植,基本放任不管理,广种薄收,收益较低。三是想管好,但不懂技术,盲目管理,效益一般。请技术人员又不愿出技术费。四是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只重视抓产量,不重视抓品质,其结果是产量高,收益并不高。

二、市场情况

1.苹果:一是早熟苹果,品种如藤牧1号、美八等,销路比较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3—4

元,二是套袋优质晚熟苹果,品种主要是红富士,价格较高,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5元。三是次品果、烂果不但价低而且难销。

2.葡萄:一是套袋晚熟葡萄价格比较高。如美人指每公斤高达20元左右,大红球每公

斤8—10元,各种无核品种也售价较高。二是保护地半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双味、京秀、粉红亚都蜜等早熟葡萄,每公斤售价达10—12元。三是8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主要为巨峰,每公斤售价仅为1—2元。三是次品果、烂果几乎卖不出去。

3.桃:一是中晚熟品种,如松森、仓方早生、丰白、赤月、美香、国庆红等,每公斤售

价达3—4。二是极早熟品种,如优系早丰甜、五月火等,每公斤售价3—3.5元。三是6月中旬的桃,品种如雨花露、砂子早生等,因前些年栽培面积大,价格持续走低,每公斤售价仅为0.8—1.2元。

4.梨:一是砀山梨,栽培面积大,品质一般,价格持续下降,每公斤售价仅0.6—0.8元

左右。二是优质品种,如黄金梨、大果水晶梨、早红考蜜思等,新栽植的幼树大部分没有形成商品产量,仅有少量果品上市,价格特别高,每公斤售价达8—10元。

5.大枣:一是干枣价格比较稳定,多年来每公斤一直保持在8—10元。二是鲜果价格因

品种不同差异比较大,优质冬枣价格高达每公斤15—20元,一般品种每公斤1.5—2元。

6.其它小杂果类,如石榴、杏、柿子、核桃、李子等优良品种,其优质果品市场价格可达每公斤6-8元,市场行情也看好,销售量逐渐增加。

三、经验与教训

1.成功经验:苹果、桃、梨、葡萄、柿子、枣等,河南省内都有亩产值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成功典型,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与科研等技术单位密切结合,非常重视技术,科学管理。这部分果园效益普遍比较

高,亩产值一般在3000—5000元之间,个别典型亩产值达几万元。

二是乡村领导高度重视,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真正想为农民办实事的。他们往往能够

对所属的土地进行统一调整,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总体管理水平比较高,效益也比较好。

三是个别果农特别钻研技术,主动与技术部门结合,取得了亩产值几万元的高效益。

2.失败教训 多年来,果树发展大起大落,成功见效益的果园面积并不大。若以每年发展100万亩的面积算,大约能够见效益的只占20%,而余下的80%不是几年后拔树,就是荒抚无人管理。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政绩强迫性发展果树,农民思想工作没做好,农户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被迫在麦田里,挖两锨土将果苗草率浅埋,其结果是死一部分,没死的那部分也长得细瘦弱,次年也不管理,等检查过后即拔树。这是果树发展失败的一大原因。

第二,重栽轻管。下功夫种植上了果树,但后期放松管理,或干脆不管理,其结果是即

使是优良品种也结不出优质果实,效益很低,最终对果树失去信心而拔树。

第三,技术措施得不到落实。不少地方果农连基本的果树栽培技术也不懂,树长疯了,满树徒长大枝,每年开花而收不到果实,几年搞下来,投资不小,功夫不少,收益不大,末了拔树。

四、今后发展果树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果树

无论以乡村为单位,还是公司个体户发展,首先要到几个大型果品市场进行现场调查,依据市场分析结果,再选择树种品种。调查时要客观全面,不能片面看待某种果品。有些品种价格很高,但市场份额占有率很低,大面积发展也许造成销售困难。而有些品种价格较低,但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大,可考虑多发展。

2.以本地的自然条件为基础,选择树种、品种

要充分认识到河南省在全国的地理区位,弄清我们本省的优势和劣势,再做选择。具体

地讲,我省处在北方落叶果树适宜区的最南沿,应该认识到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另外我省交通位置处在全国的中心,南北东西调运极为便利。同样的品种,在我省的成熟期比河北、山东要早上市7—15天,比北京、东北、西北早上市20—30天。有利也有弊,那就是同样的品种,我省果实的品质比外省要差。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特点,抢占南方(即长江以南对北方果品需求量极大)的市场,在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同一种品种还未成熟时,以优质的果实推向市场。

3.以公司加农户,或以村镇为单位统一规划再承包给农户的方式,发展果树。

制约果树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最大的原因即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组

织形式。目前农村土地分包给了各户,种植规划比较困难。而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当

年种当年收的农作物和蔬菜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块地里,既有葡萄,又有苹果、桃等多种果树混栽,其后果是病虫交叉危害,管理不方便,果实难成大市场。所以要真正想靠发展果树发家致富,富裕一方,创建利用利民的政绩,乡、镇、村级的干部,务必在组织方式上狠下工夫,兼顾到集体和个人几方面的利益,充分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调动农民潜在的巨大潜能,走统一规划、统一树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这一条,只有这样,果树才能健康高效发展起来。

4.转变观念,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果树

各地都在发展果树。今后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无情。所以发展果树的起点标准一定要高。

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种品种要选择优良的。二是栽培技术措施方法要先进。如地膜

覆盖、套袋等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出真正无公害的果品,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5.技术做依托,专家做后盾,发展果树

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和轻视。从国家到各省都有专业果树科研机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

作。俗话说隔行不取利。大多数农民祖祖辈辈种植农作物,对果树其实不甚了解,又不愿花钱请技术人员,其结果是大多数以种植失败而造终。近些年来,农业科技发展很快,果树当然也不例外,新的修剪技术、病虫防治、化控物控等技术在果树发展中起到了很关健的作用。大部分生产者只注意引入新品种,而对新技术却不甚了解。果树栽培是很专业的一门科学技术,生产者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6.设施果树栽培方兴未艾,前景光明。

包括大棚、日光温室、避雨栽培等设施,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如设施草莓、葡萄、杏、桃等,都有其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要注意,设施果树栽培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更严。无技术者最好先学习再建植。

7.选择适合加工的树种品种,发展果树。

如柿子,可规模化发展,柿子醋市场前景很广阔。我省几家柿醋加工厂效益都比较好;

二是建立果汁加工生产的龙头企业,发展适宜制汁的桃、苹果、草莓、梨等品种。

电话:0371-5714024

篇2:我省果树发展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 、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 、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

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

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

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

(二) 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示范果园,以点带面,实现优质高效。

3、建立和完善果树技术服务体系,实行产、学、研三结合,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果园进行研究、指导、示范,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问题,不断把优秀论文写在果园中。继续在全省开展“争名创优”和“提质增效”等活动,强化各项管理,提高整体水平。

4、加强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等工作,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省及地方都应设立良种基金,加大本省果树选优、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和育种工作力度,特别是梨、枣、板栗、柿子、杏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的树种,要从“良种工程”中拿出一定资金,加大选种的投资力度;加强引种及种质资源的后续管理,重点引进早、晚熟优种和加工品种,尽快选育出适合河北省情且深受市场欢迎的优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对已确定的省级、市级良繁骨干苗圃给予重点支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实行“三证”管理制度。

(三)调整结构,进一步优化果树布局

1、优化布局

果树生产发展继续坚持太行山大枣、柿子、核桃,燕山苹果、板栗、仁用杏、山楂,平原沙地梨,黑龙港金丝小枣、冬枣,张家口、昌黎葡萄,城镇周围时令果品等六大基地的布局,按照瞄准市场、适地适树、适当集中的原则,利用区划成果、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将基地外的500多万亩果树,向基地内即优生区集中,尽快建成区域经济;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县(市),以形成特色经济;采用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生产技术,实行绿化、美化相结合,并不断向适生区条件较好的交通干线两侧集中,建设绿色经济。

2、调整结构

(1)调整产业结构。依据市场的需求,抓住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发展一些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特别是加大设施果树的发展力度;在果树集中产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业发展及市场体系建设。在发展力度上应调整为,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调整树种结构。一是稳定梨、苹果等水果面积,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红枣、仁用杏等干果面积,干鲜果比例由目前的1:2.4调整到1:2;二是稳定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李子、石榴、樱桃等名特优新果树面积,将其比例由目前的8.4:1.6调整为8:2。

(3)调整品种结构。苹果主要是压缩中熟品种,增加藤牧一号、嘎拉等早熟品种和优系红富士等晚熟品种比例,由现在的0.3:3.3:6.4调整到0.5:2.5:7;淘汰鸡冠、倭锦等老劣品种。梨主要是稳定鸭梨、雪花梨面积,适度更新发展黄冠、早酥等早熟品种及新雪、新高等晚熟品种,将其比例由目前的0.6:9:0.4调整到1:8:1;加快鸭梨、雪花梨选优步伐,适度推广甜鸭梨、早鸭梨等综合性状和市场反映较好、有希望成为鸭梨替代品种的优良品种(品系)。桃主要是稳定大久保等中熟品种的面积,适当增加早凤王、早花露等早熟品种和重阳红、中华寿桃等晚熟品种面积,同时适度发展瑞光、艳光等系列棚室桃和加工品种。

(四)强化服务,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1、加强信息引导,强化综合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国际、国内网络联通,及时、准确向生产和经营者提供各种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努力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省及果品重点产区的市、县两年内应建立起各自的果品协会或果品购销组织,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果品购销、加工、贮运等经济实体,为果品流通做好服务。

2、实施精品工程,争创名牌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和创名牌意识,加大生产精品果品和创名牌力度,并加强宣传;同时,建立和扩大名牌果品、精品果品出口生产基地,以更好地占领市场。在完善省内产地批发交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果品促销、展评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国内应继续下大力挤占京、津和南方市场,并重视和组织力量不断拓展农村市场,特别是“三北”和西南市场;国外要在继续拓展日本及东南亚果品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欧美、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市

场。

处理水平。主要是通过对果实进行清洗、杀菌、分级、打蜡、包装等来提高果品的商品质量、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及重点县(市)都须尽快建设安装1-2条选果流水线,并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发多种多样的包装产品。

4、大力发展果品贮藏加工业。增加果品贮藏、加工业的投入,以恒温和气调为主改善果品贮运条件,以苹果、梨等的加工为重点不断研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5、行政推动,加快产业化进程。继续处理好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的关系,将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加投入,创造条件,组建和强化龙头组织,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到2005年,每个市及果品生产重点县(市)都应分别建成2条和1条以上、功能比较齐全的果品龙型经济组织,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龙型经济组织省应给予重点支持。

(五) 建立健全机制,促进果品业的健康发展

在果品生产上,应重点推广和发展“龙头组织(公司、专业市场等)+中介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户”的组织形式。在运行机制上,一是建立和完善以“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为核心的利益调节机制,重点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利益分配的合同契约关系,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确保果品产、加、销等各方面关系的长期化、法制化、稳定化,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二是在完善果树服务网络的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服务和合作经济服务等为主体的服务保障机制,提供信息、技术、赊销物资、保护价收购果品、利润返还等服务;三是在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普及等一条龙的科技推动机制;四是成立组织,重点搞好规划布局、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和督促检查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机制。

(六)加强领导,加大组织协调和支持力度

1、建立组织,明确分工。建议省及地方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挂帅,林业、供销、外贸、轻工、科委、计委、财政、农行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果品提质增效领导小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果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真正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实际,研究果品业发展方案及措施,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果品业的健康发展给予重点支持,按中央的要求在保证果树承包期至少延长30年不变的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果品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如建立果品发展基金、四荒拍卖并鼓励多部门多渠道筹资开发建果园、调整果树结构减免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特产税部分返还果树生产和鼓励科技人员到一线承包或领办果园的政策;各级均应从农业特产税果树部分中提取30-50%左右返还果树生产,主要用于品种改良、调整结构、技术普及、技术推广和各项管理等;省财政应继续增加果品提质增效和结构调整资金。各级林业部门也应从育林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与其他资金捆绑使用,解决好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建果园,以促进果品业健康发展。

篇3:我省林木种苗业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林木种苗,现状,发展

1 林木种苗生产的主要特点

1.1 呈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趁势

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加之林业工程、种苗基地建设的实施, 有力地拉动了金昌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全市紧紧抓住苗木紧缺、种苗价格上扬的契机,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截止到目前全市共有百亩以上苗圃16处, 大型林木良种基地2处。全市苗木生产呈现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

1.2 经营形式灵活多样

我省苗圃经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国有育苗。国有苗圃依然起着龙头示范作用, 它们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 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b.乡村集体苗圃。这部分苗圃主要是村集体育苗, 所占比例不大。其主要经营方式是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出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优点是充分发挥了集体优势, 可以集中人力、物力, 壮大集体经济。缺点是责、权、利不明确, 成本高, 浪费大, 效益较低屈个体育苗。我省个体育苗主要是个人独资育苗, 通过投标竞买、开发沙荒、租赁土地等形式, 利用兴办其他产业盈利资金投入育苗生产。也有股份制育苗。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 按照股份制形式育苗。这种方式弥补了个人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 集中力量, 共同兴办, 收益按股分红。从经营体制看, 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龙头, 乡村集体苗圃为骨干, 个体育苗为主体, 国家、集体、个人、合营一齐上,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县乡、村四级育苗网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苗生产与造林用苗不相适应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 林业六大工程的启动, 我省造林任务不断增加, 各类林木种苗供不应求, 我省苗木已不能满足造林需要, 一些集体、个人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造成一二级良种壮苗供不应求, 大胸径苗木紧缺。林木种苗迅速发展, 苗木新育面积不断增加, 但新育苗木不符合造林要求, 良种壮苗紧缺, 价格上扬, 造成良种使用率低, 质量难以保证, 不能适应生态建设需要。

2.2 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与种苗市场不相适应

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对过热的社会育苗现象, 缺乏信息引导和有效管理。无证生产经营, 乱引、滥繁现象严重。由于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不健全, 一些良种没有经过鉴定就流入了市场,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严重, 给未来的苗木销售造成困难, 同时也影响到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

2.3 国有苗圃示范带动差

由于国有苗圃管理体制僵化, 加之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带动作用。

2.4 苗木品种单一缺乏竞争力

由于用材林、防护林苗木育苗方法相对简单, 苗木成活率高, 见效快.成为繁育的首选品种, 而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木繁育较少, 所苗木外地引进, 加大了绿化成本, 影响造林质量。同时, 由于树种单纯, 也容易导致大面积的病虫害发生。

3 建立我省优良林木种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时机已经成熟

东北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林业综合性高等院校, 在林木新品种培育领域技术力量雄厚, 成绩显著。在选择育种、引种方面, 成功地进行了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西伯利亚红松、红皮云杉、白桦、水曲柳等树种的种源选择、家系选择, 获得了40余个优良种源、几百个优良家系, 材积生长分别超出对照15%~20%, 其中“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研究”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和红皮云杉种源良种通过了国家林业局良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证。在杂交育种研究方面, 开展了落叶松杂交育种研究, 目前营建了杂种二代种子园, 并获得10多个杂种优势较大的杂交品种;白桦强化育种研究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培育的白桦强化良种也通过了国家林业局良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证。在抗逆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面, 已经建立了基因克隆平台, 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长基因102条, 并获2006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建立了白桦、山新杨、小黑杨等树种的转基因技术平台, 进行了抗病、抗虫、抗旱、耐盐、抗寒、抗重金属等转基因研究工作, 拥有bet A、cod A、SOD、Mn SOD、Lea、Cap、e IF5A、TRX e IF1A、BT等基因的转基因株系100余个, 获得转基因小黑杨4万株、山新杨5千株、白桦300余株, 部分转基因林木, 如转抗虫基因白桦、转抗旱耐盐基因小黑杨等5个转基因品系已获得了国家中试许可, 并在安达、大庆等地进入中试阶段。在北方园林绿化专用树木新品种培育方面, 目前已培育出花楸、风箱果和色木槭等树种的新品种。此外, 还在全省设置了20多个林木种苗培育野外实验站点, 其中包括一些主要林木种苗基地。

为了更好地完成《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意见》中规定的造林绿化任务, 一方面黑龙江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林木种苗基地正在积极进行设施更新和林木品种的升级换代, 另一方面林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也根据我省造林绿化任务的目标要求, 准备与黑龙江省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林木种苗基地进一步合作, 打算将已选育成功的造林绿化良种放到这些林木种苗基地进行繁育, 尽快实现产业化, 以满足生产要求。同时, 双方还准备针对生产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联合研发, 以做大做强优良林木种苗产业, 实现优良林木种苗生产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目的。目前, 无论从技术方面看, 还是从双方优势互补的条件方面看, 双方均有进一步提升合作关系、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愿望。因此, 建立我省优良林木种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加快优良林木种苗产业化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

4 主要对策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 搞好行业服务

我省林业部门要站在市场前沿, 学习和掌握先进育苗技术, 广泛收集各类种苗信息, 通过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现场指导, 将新信息、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家中。市、县林业部门要积极搞好林木种苗业的宏观管理和行业服务, 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科学规划, 制定出中、长期育苗规划实施方案, 做好苗宏观调控.为造林绿化工作把好第一道关。

4.2 以国有苗圃带动辐射为动力, 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高

面对种苗市场“千帆竞发”的局面, 国有苗圃要依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基础设施优势和信息优势, 发挥“龙头”作用, 与粗放性生产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走“公司+农户”的联合路子, 实现集团式发展和低成本扩张, 形成一批有特色, 区域化、专业好, 地处城郊, 应建立名化生产的苗木生产基地。

4.3 搞好良繁和信息体系建设

建立种苗信息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配合省种苗站建成上下一体信息畅通的网络体系, 做到种苗生产和造林绿化的有机结合。

4.4 建立健全种苗执法和质量监督机构

应把林木种苗执法工作作为种苗管理的重中之重, 常抓不懈。一是深入宣传、贯彻《种子法》, 严格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管理、发放制度, 使每个种苗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做到凭证生产和经营。二是力口大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检查和舆论监督, 严禁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林木种苗。三是建立市级质量监督检验站, 配备设备, 培训人员, 层层把好质量监督检验关, 杜绝假冒伪劣种苗用于造林绿化。

参考文献

[1]王金增.北京林木种苗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2.

篇4:我省人参产业发展回眸

1.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产基地已成规模。近些年来,我省东部长白山区地方党委、政府和参农发展人参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据统计,到2008年全省人参年产鲜参1.5万吨,鲜参总产值5亿元;林下参占地面积4.7万公顷,产干林下参700多公斤;西洋参留存面积1000万平方米,年产鲜西洋参3000多吨。人参总产值40亿元左右。

2.种植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资源配置优化。改变了传统的伐林栽参生产模式,实现了林下参、非林地种参、老参地再利用等生态模式并举的态势。人参主产县由过去的23个调整到现在的14个,且全部通过国家人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市)的认定。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体和联办参场近200个,参户21720户,从业人员达35万人。实现了种植结构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生产方式更加科学。

3.产业化步伐加快,带动功能增强。近几年全省围绕人参生产上项目、重开发,出现了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目前,省级以上人参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2户,市(州)级以上人参加工龙头企业达到30户,全省具备一定能力的加工企业300多家,主要加工产品有原料型初加工产品(红参、生晒参、大力參、保鲜参等)、人参保健品(人参蜜片、人参茶、人参精等)、日用化工品(人参洗面奶、人参面膜、人参香皂等)、药品四大类型,开发出1000多种产品,全省人参初加工量占总量的70%,产值达到30亿元,带动了人参产业的发展。

4.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专业队伍不断壮大。人参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人参主要成分和药理药化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开发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人参多肽、人参蛋白、人参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仅人参单体皂苷成分研究已经达到50多种。人参综合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人参根、茎、叶、花、果全株的综合利用。人参安全性生产研究取得进展,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残留新型农药,实现了替代“六六六、五氯硝基苯”等高残农药的历史性突破。人参专业化队伍不断扩大,从事人参科研和教学的省级单位就达9家,人参专业博士生导师30多位,专业科技人员20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人参产业的高级人才;同时对种参农民进行了广泛的生产技术培训。

5.标准化生产得到普及,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随着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吉林长白山人参》等12个人参系列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推广,人参生产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形成一批专业化、规范化人参生产基地。人参有效成分含量稳步提高,农药残留含量大幅降低,无农残或低农残人参生产面积占全省的70%,人参单产提高了4倍多,经过国家GAP认证的人参生产基地就有5个,居全国之首。

6.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际人参市场从传统的日本、东南亚地区,已开发至欧美等国家。据国家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人参产品出口数量达2576吨(折鲜参9016吨),占人参总产的36%,出口金额达4753万美元,其中向欧美国家出口人参达916吨,出口额1927万美元;2009年上半年出口人参1510吨,创汇2255万美元。人参应用也从传统的中医保健,开发出抗癌、抗艾滋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高新领域,率先开发出人参单体成分的国家1类新药。

虽然我省人参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当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前进与萎缩、国际市场冲击和提高内在质量等挑战,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在管理体制上,我省参业一直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生产上归农委、参地批复归林业厅、科研立项归科技厅、发放加工许可证和卫生合格证归医药卫生部门、质量归技术监督局等等,缺少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二是在投入机制上,由于人参产业的多头管理,多年来各部门对人参产业都有一定的投入,但这些投入,是基于各部门对本其管理范围和渠道的投入,并没有按照人参产业发展规划的总目标、项目进度来安排,致使有的项目太超前,其它环节没跟上而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有的项目是行业上正在淘汰的,项目建成已经落后了。三是在法律体系上,首先是受国家《食品卫生法》的限制,人参不能进入食品,虽然人参在2002年被卫生部列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但不能随意在食品中使用,而人参保健品的审批门槛又相对较高,以目前我省人参企业的现状,难以获得批号,严重限制了人参产品的开发和人参销费市场的拓宽。

2005年10月,根据时任省长王珉书记的指示,省政府成立了省人参资源整合开发工作推进组,四年来,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和产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明确了我省参业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人参二次创业工程。以吉政发[2006]19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意见》,研究制定了《加快我省人参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吉林省人参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我省参业发展的原则、指导思想、目标及任务,编制了《吉林省人参产业二次创业发展规划》,起草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草案)》;二是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长白山人参”地理标志商标,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由省政府主办,省农业委员会、省参业协会等承办的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中国·吉林“长白山参王”拍卖会和国际人参大会,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州中州会展中心和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等成功举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儒林副书记、庆才副省长、守臣副省长等领导分别出席了会议;分别参加了2006韩国锦山世界人参博览会、2007年第20届全国药品及保健品交易会、2006年长春农博会、厦门海峡两岸农业经贸洽谈会、宫城县与吉林省建立友好城市20年农产品展等。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等30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大力宣传了吉林人参;三是加快我省人参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针对人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多次组织召开了吉林省人参标准座谈会,统一了人参商品名称的分类,对《原产地域产品 吉林长白山人参》等30个系列人参标准进行了制(修)订,其中11个已被列为国家标准。建立人参工业园区、开展测土栽参试点、大力推广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等措施,促进人参的规范化生产;四是积极争取扩大人参应用领域。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汇同卫生厅向卫生部反映情况,争取国家将人参列入药食同源名录。协调科技厅安排开展人参的安全性实验等工作;五是开展了人参市场的规范整顿。自2007年开始,协调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对长春市人参市场和抚松万良人参市场进行了规范整顿,重点对糖水煮制红参、硫磺熏蒸人参、假冒野山参等进行了查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篇5: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1、继续落实国家、省、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支持恩施州争创全国先进州的决定》(鄂发(2010)13号文件),期盼省直各部门出台具体的支持措施,以使我州在“十二五”期间得到超常的发展。

2、出台优惠政策,激活民间资本。要通过政策保障来,引导百姓把自己手中的钱拿出来创业,参与经济建设。目前,许多优惠政策都是针对大型企业倾斜,对民营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扶持政策。可以借鉴外地的经验,重点在资金融通,税收减免、土地租金优惠和相关土地开发等方面,制定吸引政策,并保持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通过创造宽松有序环境,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保护民间投资者的正当权益,鼓励民间自主创业。

3、加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存在不规范、不健全,特别在乡镇显得尤为突出,要加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好的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好务。

4、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力度。

一是金融机构应进一步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帮扶力度,改变“重大、轻小”的传统做法,尽量简化手续,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创新贷款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二是建立一批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或村镇

银行,可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发起成立,在银监会的管理和监督下,依法开展信贷业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度。三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加大金融信用宣传力度,营造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同时对企业不诚信经营行为严格约束与严惩。四是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积极主动协调企业生产,想方设法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扶持,下大力气优化企业环境,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保驾护航;组织同行业企业“抱团取暖”,避免恶性竞争,从整体上提高重点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在用电、征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

5、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建设,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竞争。所以,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时转变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变粗放为集约,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加快设备更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行人才引导,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更新用人观念,广纳人才,实施企业人才战略。建立健

篇6:我省果树发展现状

李 业 坤

摘 要:县域经济是是构建和谐安徽、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的重要支撑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解放思想,加速转型升级,按照“一产做长、二产做强、三产做宽”的思路,实施“八化”联动促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实现由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转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县域经济 重要机遇 转型升级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①”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导致相应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差异性基本特点的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为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重要平台。古人云:“郡县治则天下安。”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县域经济”;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要求:“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十一五”规划建议系统地表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十七大报告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加对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

从党的十六大的“壮大”、“推动”和“十一五”的“大力发展”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增强活力实力”,县域经济内涵的表述不断深化,表明新世纪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就是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转变。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及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估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位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身处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县域经济始终是我省加速崛起的“聚焦点”,是政府投资少、百姓创业创富的“民生经济”,是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物质支撑。县域经济为社会提供基本生存资料,发展县域经济是提高我国多数人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没有县域经济就没有整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另外,从面积、人口、消费等看,县域占我国发展的大头,解决好了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意味着解决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2007年,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国土面积的95%,占人口的7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财政收入的24%,县域经济体吸纳了65%,其中乡镇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吸纳了80%。安徽省61个县(市)面积11.4万km2,人口4700多万,分别占全省的81.7%和71.3%。由此看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省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跨越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安徽省县域经济曾是“木桶效应”中的“短板”,2002年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此,当年的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提出 “以工业化为核心,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的发展思路。2003年起,安排每年2000万元的省县域重点工业园区财政贴息资金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起,每年筹集1.5亿元左右财政周转金,奖励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发展。200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27条: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县城建设用地管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特别提出了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县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担保公司,安排每县1亿元开发行贷款和一笔财政间歇性资金,选择一批县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年底《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18条措施更加具体细化、硬化。去年5月,《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6条,从发展特色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市场主体、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力争到2012年,全省四分之一的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二分之一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一系列举措带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春天,县域经济 呈现速度加快、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动力强劲、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下面,先以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形势为例分析。数据以2009年6月9日安徽省新闻发布会为准。

根据《关于试行县域分类考核的通知》(皖政„2008‟90号)的精神,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经济运行考核办公室确定2008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其中一类县7个,分别是肥西、当涂、繁昌、芜湖、宁国、无为、肥东(也是上年表彰十强县之列,其中肥西、芜湖、无为和肥东4县还是上年表彰的动态十佳县)。二类县9个,分别是郎溪、含山、青阳、庐江、东至、霍邱、全椒、萧县、怀远(郎溪为上年表彰的动态十佳县)。三类县4个,分别是绩溪、休宁、歙县、金寨。今年考核最鲜明特点,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各县(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中,12个是第一次表彰,共性有:一是发展速度快。生产总值增长15.6%,比全部县域快1.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1.4%,比全部县域快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9%,比全部县域快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比全部县域快7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3.2%、19.9%,比全部县域快3.6和0.9个百分点。二是总量贡献大。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578.7亿元、139亿元、442.7亿元和1131.6亿元,占全部县域的比重分别为37.2%、43.1%、34.9%和47.3%,比人口比重高5-17.4个百分点,且比上年均有所提高。三是人均水平高。人均生产总值11020元,比全部县域高24.6%;人均财政收入970元,比全部县域高44.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223元,比全部县域高8.3%;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元,比全部县域高15.6%。

评出的综合十强县分别是宁国、繁昌、当涂、凤台、肥西、芜湖、肥东、铜陵、天长、广德。其中铜陵首次进入。

综合分析,2008年安徽省县域经济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局面。呈现以下七个特点:

1、增速明显快。全省县域GDP增长13.9%,增幅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延续了自2005年以来增速快于全省的态势,其中一、二产及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21.2%和24.5%,比全省高1.3、4.8和6.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高11.4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高2.8个百分点;利用省外资金增长82.3%, 高3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51.9%,高2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30.2%,高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高0.9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9.6%,高0.7个百分点。

2、总量贡献趋大。县域GDP4239.6亿元,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47.5%提高到47.8%,县均GDP69.5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GDP超百亿县(市)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8个。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省外资金及外贸出口占全省的份额分别由上年的24%、36.8%、22.8%、32.8%和16.1%提高到24.3%、39.9%、23.3%、40.1%和19%。

3、经济结构渐优。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7:39:33.3调整为26.6:42.2:31.2。农业实现增加值1128亿元,粮、棉、油产量分别为3010.1万吨、31.5万吨和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1.6%、3.5%和18.3%。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4799户增加到6370户,增长32.7%,其中20个县(市)当年新增企业达到或超过30户;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上年的1096.3亿元增加到1499.4亿元,工业化率由上年的32%提高到35.4%,6个县工业化率超过50%,比上年增加2个。第三产业增加值1323.2亿元,增长10.9%。

4、对外开放度趋大。县域实际利用外资9.6亿美元,增长23%,14个县(市)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8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92.7亿元,增长82.3%,15个县(市)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个,5个县均超过50亿元;外贸出口21.6亿美元,增长51.9%,30个县(市)增幅均超过50%,比上年增加4个,13个县(市)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个, 4县(市)出口均超过1亿美元。

5、发展后劲强。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93.3亿元,增长46%,32个县(市)投资额超过30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个。县域等级以上公路密度由上年的0.89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0.93公里/平方公里;通汽车村比重由上年的98.9%提高到99.4%。县(市)49个省级开发区及筹建的16个开发区建成面积345.4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9亿元,增长56.9%,增幅比全省高16.8个百分点。

6、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突破三百亿元大关,达322.5亿元,增长30.2%,7个县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3县财政收入超过15亿元,分别达16.7亿元、15.8亿元和15.6亿元; 33个县(市)增幅高于全省。从企业效益看,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2.2亿元,增长33%,增幅比全省高33.2个百分点,36个县(市)实现利润超亿元,比上年增加6个。县域节能减排明显,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用电量689千瓦时,下降10.7%,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为100%的县(市)由上年的49个增加到56个。

7、民生得到改善。去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4093元,17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上年增加11个。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360元,44个县(市)超过2万元,比上年增加25个。县域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差额增长35.6%,61县(市)人均月补差额均超过100元,比上年增加49个;增幅超过40%的县(市)由上年的6个增加到17个,40个县(市)增幅高于上年。社会福利床位数8.3万张,增长22.3%;医院床位数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1万人,分别增长14%和7.5%。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08年,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经济比重看,我省县域GDP只有48.5%,不到全省的一半,明显低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与71.3%的县域人口比重很不相称。而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分别达到65%、80%,中部地区的河南、江西和湖南也分别达到69.1%、57.3%和66.2%。我省县域GDP分别比河南、湖北和东部地区的山东、江苏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我省县域人均GDP7346元,仅相当于全省的61.1%,大约是两年前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三。县域平均GDP为69.5亿元,全省过百亿元的县仅8个,而2006年湖南、河南分别有8个、25个县。我省县域GDP平均规模分别比河南、湖北、山东、江苏低41.2亿元、3.9亿元、83.4亿元、198.8亿元;人均GDP分别是河南、湖北、山东、江苏的55.8%、73.6%、38.5%、27.1%。

二是工业化程度偏低。200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6:46.6:37.4②,而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26.6:42.2:31.2,两者相比,县域一产高了10.6个百分点,而二、三产分别低了4.4个、5.2个百分点。可见,安徽县域产业是,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2007年,我省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分别低于鲁20.2、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分别是河南、湖北、山东、江苏的37.7%、70.8%、23.5%、16.6%。去年,我省县域经济工业化率仅仅35.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非农产业比重67.8。低于全国百强县2004年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不平衡。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南北、东西差距都较大。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县域经济实证分析与发展研究》分析,我省2006年县域综合梯度值大于1的是11个县(市),在0到1之间的是11个县(市),在-1到0之间是27个县(市),小于-1的是12个县(市)。其中,第一、二梯度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处于全省中上发展水平,经济活动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三、四类县39个,占总县域数2/3。从案例看,2007年宁国人均GDP是阜南的6.6倍,长丰GDP增速高于临泉13.7个百分点。皖西除霍山、桐城等县区外,大部分县域发展总量速度和质量亟待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安徽GDP总量和增速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全省2008年科学发展先进县和十强县除萧县、怀远、凤台外,都是江淮和皖南地区。全国十强县中,安徽榜上无名。由此看来,安徽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取决于县域经济如何发展。

四是经济增长点不多。长期以来企业发展所存在的技术含量低下、科技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匮乏,严重影响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因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大力支持。2007年,县域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

五是发展环境不优。一方面与发展相配套的保障水平不高。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权力上收,上级垂直机构过多。责与权不相匹配,处于“空有宏伟大略,少有操作手段”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市场体系不完善等体制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一些县乡单位的职能转换与新形势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不强,部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十分突出,个别单位甚至是部门利益至上,服务发展的意识不强、效能不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只收费不服务”等严重问题。

六是县域财政收支存在失衡。据了解,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07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造成财政赤字210.6亿元。全省只有肥西等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其他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在当代中国,发展就是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结构性转变。我国要完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加快经济增长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就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也就是要走一条符合省情实际又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特色之路。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迈出了科学发展的可喜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的发展战略,推出的重大举措,确定的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非常切合安徽省情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正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进科学发展。其次,县域成了中央常委学习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显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总书记胡锦涛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总理温家宝到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政协主席贾庆林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等等,中央领导实地考察调究、指导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全国县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示范。

第三,面临诸多难得的机遇。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相应调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在挑战中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对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我们肯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必将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释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作用。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新一轮经济调整,有挑战,更蕴含着良机。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许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势必加速企业洗牌重组步伐。在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情况下,我省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企业正是实施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利时机。三是扩大有效需求的机遇。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为了“三保”、促发展,先后出台了放松银根、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增加直补规模等一系列针对性扩内需、促增长的激励政策,省市也出台了有关措施,这些都为争取项目、扩大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带来了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们再新上一些重大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增强、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国际需求明显减弱的大环境下,我省作为中部崛起东向拓展的“桥头堡”和东部地区挺进中西部创富的枢纽,沿海产业资本等要素加速转移势在必行。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环境的不断趋优,特别是目前泛长三角区域合作、“3+2”省会经济圈、合芜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系列举措,必将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五是资源、能源以及区位综合优势。我省有劳动力与人才、土地、煤炭、旅游等资源,更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区位等综合比较优势凸显,这些为县域经济转型和提升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智力基础。六是上级的特别关注。安徽既有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省情特殊,历史光荣。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我们将在国家中部崛起、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扶持、更多的支持。

三、我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1、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法宝。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解放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加速科学发展。江西高安市委办陈庆国《发展县域经济要走出三大误区》认为,内陆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尽快突破误区:一要跳出“村村冒烟、乡乡办厂”的“面面发展”的“全能经济”误区,杜绝“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善于研究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在精、特、新上下功夫,在于朝着产业集群化方向演进,真正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拉动效应。二要走跳出“长官经济”误区。要做到时时刻刻注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科学精神,尊重省情县情实际,绝对不搞“揠苗助长”,不搞“形象工程”。三跳出“诸侯经济” 误区。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地各领域的人才、资源、信息、技术、市场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织不断加深,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打破行政区划,淡化地域观念,按照功能区域和经济区域来调控和发展经济,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使县域间的产业分工更科学、县域间的资源利用更经济、县域间的经济关联更密切,要敢于在合作竞争中,使县域经济优势在更大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得以扩张和提升。

解放思想就是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办法,敢于突破传统的路子,谋求发展成效上的新突破。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度有多么深,发展的道路就会有多么宽广。思想不创新,思路就拓不宽,眼界就会不开阔,发展就会不会科学。当今,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个转型期,其体制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竞争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最紧迫课题是县域内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河北省冀州经济“三大奇观”很能说明问题:一是不产茶,生产旭日升茶成全国同行业第一品牌;二是无煤无铁,春风集团造出的暖气片,占全国三分之二市场;三是不造一块表,办了十几届钟表订货会,一年成交十多亿,成为中国钟表集散地。按照该市市委书记杨胜忠说法,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地把中央精神和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中央政策地方化。

总之,我们要把推进思想解放,作为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着力破除阻碍发展的传统思想观念、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促使县域产业从多样化向特色化、优势化转变,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变,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共享、改革发展效益的公平与合理,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跨越。

2、必须强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县域经济发展中来。要抓关键点,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政人才头脑,使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思维、理念加速转型,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抓住基点,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必须加快发展体制改革。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往往会造成政府履职单一化、社会发展边缘化、资源消耗升级化、环境破坏严重化。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资机制、项目机制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浙江模式是全国最具典型示范效应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一向实行的是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山东省1987年“扩大县级权限,强化县级管理”,把机构设臵、干部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以及计划、财政、金融、信贷、税收、物价、外贸出口等该放、能放的权力放到了县级; 2003年对县域经济实行分类管理; 2006年提出“量质并举、调优调强”,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等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山东县域经济做优、做强以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2002年起,湖北、河南、广东、江西、河北、江苏等20省也进行扩权强县改革,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目的就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把部分权限下放到县级,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扩权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经济后劲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区,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县级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2008年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首次在财政省管县体制之外,强调了凡有条件的地方都可积极推行省直管的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第26条,就是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呢?就是要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支持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做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安徽省2008年县域经济的考核“变脸”,校正了近十年十强县考核都是工业强县,而发展得好的农业县、生态县却名落孙山的做法,采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分类考核:一是对各县(市)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并综合考虑区位、资源等发展条件,将全省县(市)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二类、三类县分别为21个、28个、12个。二是按照客观、公正、简便、可操作的原则,合并原综合十强县、动态十佳县两套考核指标体系,适当增加体现科学发展的指标,形成包括经济社会发展两大类25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按各类县特点,分设不同的考核指标,其中一类、二类、三类县分别为20个、20个、18个。三是确定静态指数、动态指数分别占45%、55%考核标准,明确一、二、三类县各指标的权重,据此计算各县(市)的综合指数,作为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四是主要考虑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文明创建、统计基础工作4项加分因素,引导县域走科学发展道路。五是把重大环境责任事故等纳入县域考核“一票否决”。六是调整奖励办法。对一类县的前7名、二类县的前9名、三类县的前4名,授予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

通过探究,我们感觉到,只有安徽省继续深化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县域经济就可以实现以人为本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4、必须继续转变政府职能。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紧迫要求。县级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要求,推进体制创新,管理模式要从“控制型”向“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转换,体现“八个统筹”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县域政府职能,应致力于扭转全部精力抓经济的局面,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工作都能得到统筹安排,形成新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因此,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点。入世后,县域经济直接面对“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区域间争夺资源、市场、效益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成为关键点。政府必须“提供一个受法律保护的、遵守游戏规则的经济环境,使私营企业和个人可以放心地从事各种竞争,真正的经济增长才会到来③”。因此,县级政府只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总之,要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篱笆墙”。

5、必须强化县域发展规划。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一要调整和制订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的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全接轨。三要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四要特别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应打破县域行政体系的封闭发展格局,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内外部环境与资源,增强县域科学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要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之浅见。

发展思维决定发展的思路和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必须以战略思维视角审视谋划县域全局。县域经济发展是由人口、资本、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进步、农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制度体制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我们一定要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梁兴辉、王丽欣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主导产业、空间地域、生产要素及资产所有权、经济运行机制等分别分类: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服务业模式,城镇化模式、园区型模式、产业集群引领模式等。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推介了三个新模式: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坚持“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双流模式、强县富民基础上建设幸福江阴的江阴模式。广州增城市以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和城镇布局,促进南中北地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新路子。这些典型很值得我省借鉴。安徽省县域经济在发展布局上,要以泛长三角为主导、以中部崛起战略前抓手,以省会经济圈,合芜蚌高新技术区、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大别山经济带、皖南经济带为支撑,通过点轴结合、网络开发、递次推进,实现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和新模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统筹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富民强县统一;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可持续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开放性,打破行政区划,主动接收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县域经济发展放在大区域来谋划;技术进步成为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探索县域经济主体功能区建设,集约市场经济要素,利用资本市场、地理标志新知识产权等;工作创新是灵魂,伴随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上面是根据中国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观点梳理出的结论。结合安徽实际,我们认为应该按照“一产做长(农业深加工上做文章)、二产做强(扶优壮强做新二产)、三产做宽(在提升传统服务业基础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实施“八化”联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⑴、立足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化。

特色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强省的首要件。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态势看,特色就是潜力、是品牌、是市场,特色就是竞争力、是生命力、就是比较优势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说过,特色是经济的第二生命。有比较优势的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特色产业。所以人们常说,县域经济应该是特色经济、优势经济。河南省灵宝市积极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教育 “四大特色经济”,成为全国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型示范区、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跨越超车的成功之道。我们要积极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形成“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力、生态、生物、旅游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潜力很大的资本资源——资本量和技术水平,优势明显的劳动力资源等综合因素和比较优势,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打造特色,扩张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整合周边区域资源,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成为区域性的产业中心,获取终端的丰厚收益;才有可能加速自身产业分工,在更大的时空里加入世界经济产业链,呈现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才有可能象孙膑赛马那样立于不败之地。⑵、立足主体功能区规划,做亮县域经济生态化。县域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的粮食、资源等供应基地,也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生态屏障。县域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生态化要求产业生态化,同时还呼唤政策生态化和金融生态化。所以县域经济应把经济生态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经济发展、生态优良、社会和谐、各项事业进步作为基本要求,要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为支撑,积极走生态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我省拥有黄淮平原、皖南丘陵、大别山雄峰,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穿省而过。我们要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立省的观念,辩证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推进绿色工业和绿色农业,大力发展资源消耗污染少的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污染少、效益高的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环境准入门槛,加快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将县域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生态经济、特色经济的优势,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⑶、项目拉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基本要求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基本理念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安徽等12个省市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比全国水平落后一个时期。”县域经济的核心是县域工业。新型工业化的薄弱环节在县域,难点在县域,发展潜力也在县域。实现工业化是县域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经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被誉为学者型县长的阎刚平《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指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集群经济、循环经济“三种经济”。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该把开发建设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实行较为优惠政策,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发展,打造具有充分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企业群体,形成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突出推动作用的集中区域;要加快经济集聚区建设,完善配套,节约土地,提高投入强度和产出率,实现集约化经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要鼓励企业把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发展主战略,做强做大优势工业。积极引导资源型产业向科技型产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产业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加速矿产业提档升级。浙江绍兴市、福建晋江市等集群化经济发展表明,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协作,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产品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中小企业聚集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一体化、集团化程度较高的规模经济,能迅速消化吸收外界先进技术、现代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很好的引领带动全县的发展。

⑷、建设新农村,着力农业现代化。

“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问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农业现代化就是立足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贯彻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全面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当前,一要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二要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特别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三要采取“龙头牵动”、“服务组织联动”、“专业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等方式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

⑸、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提出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价值,但不加区分地完全等同起来,在理论上是不严肃的,实践上违背城市化内在的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生物。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描述:“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驱除从农业转向非农业活动,即工业化过程;而且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④”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对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作了高度概括: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忠法《新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与途径》列举了城乡分割带来农民的3个方面、26种权利的缺失:政治地位上,少有参政议政权、自我管理权、知情权、说理权、组织权和受尊重权;经济地位上,少有劳动就业权、创业权、财产处臵权、融贷权、公平税赋权、农业保险权、土地自主经营权和农田水利受益权;社会地位上,少有户籍权、安居权、迁徙权、乡村道路交通权、传统文化继承权、农业科技知识获取权、受教育权、医疗保健权、受保障权和环境保护权。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趋势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朝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历史发展的大势。五是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许多发展起来的先进地区,总是把城市化建设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捷径,优先把城乡一体化做起来,城镇化率高。从安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长远考虑,必须牢牢抓住城市化发展这个闪闪发光的点,准确定位县城功能,努力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篇文章做大、做活、做好,以承载起城乡一体化应有的历史使命。所以,要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构建公平和谐的城乡关系。从安徽省全局出发,应该把城镇沿长江、淮河和铁路、高速、国道、省道沿线布局规划,科学向四周辐射的新型小城镇格局。特别要注重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加强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建设,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撑点、中心村庄为辅助的城镇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⑹、升级产业,加速推进服务业现代化。

目前,服务业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服务业比重超过70%才叫真正现代化。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7%,发达国家超过80%,美国占82%。服务业既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带来了GDP稳健增长。但是,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GDP的41%,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也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我国商品流通、餐饮、修理、零售行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40%左右。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比重更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必然会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协作的发展,产生对信息、物流、技术、金融等服务的巨大需求,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因此,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大力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要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别要大力培育利用商业、通讯、运输、教育、环保、金融、保险、证券、信息、法律、会计、健康、保健、旅游、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等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现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许多贸易公司把贸易信息、品牌、金融、产品研发等业务留在本城市,而将生产、工艺、包装、保管、运输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内地转移,就是为了发挥各区域间的优势。这有利于区位优势互补,既发挥了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也发挥了内地的比较优势,从而提升整个服务业竞争力。

⑺、打造开放型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市场化。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关起门难跨越,开个门缝也崛起不了。政府创优环境,百姓争创产业,社会涌动财富,应该形成共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更好地招商引资,善借外力,激活内力,增强实力,做优开放经济。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使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县域经济各要素充分市场化。要要进一步把眼界放宽一点,积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主动地融入国外两个市场,广泛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主动参与大循环,在大循环中找准定位,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科学发展。要牢固树立 “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的新思维,坚持不懈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用开明的理念、开放的思路、开发的措施,加速资本积累,吸纳创业人才,集聚发展能量,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快开放,加速发展。

树立县内外所有在县境内创业者权益一律平等。要继续以闲臵工业用地吸引资金,以资源吸引技术,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市场吸引项目,以不断开放促自身发展,把外面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进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8)、创新观念,促使县域经济民营化。民营经济是非国有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包含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具有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的特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搞得活、发展快,就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在公有经济中通过全面引入民营机制,以民营化为主体形成块状经济,带活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经济提速升质。2003年,江苏坚持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六放”方针,积极倡导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和艰苦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总数超过170万户,居全国第一。2004年,新增注册资本1626亿元,投资增长57%,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32.7%,上缴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量的20%以上,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省的1/3以上,并首次超过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安徽发展不足,关键就是县域经济中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因此,首先,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意识,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臵。彻底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发展。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社会环境等。再次,要积极培育各领域、各层次、各类型的市场主体,推动所有制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特别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要把经济的内生型与外向型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特别要搞好农民“凤还巢”创业工程,变外出打工者为在县创业创富者,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注释:①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18页。

②赵金宝《新成效、新进展、新突破:我省经济进入候机播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 《江淮》2009年第6期 第35页。③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324页。

上一篇:新年晚会主持结束语下一篇:申请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声明书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