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2024-04-19

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精选6篇)

篇1: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新闻作品的著作权问题之所以近年来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是由于此类侵犯著作权的案件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也在于我国在该问题上相关立法的严重滞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搞清的是:什么是新闻作品,它是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

(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显然,单纯从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认定中并没有 “新闻”这一类别,相反不适用的规定中却包含了“时事新闻”。那么是否就可以此推断所有的新闻作品都不具有著作权呢。我们权且作如下分析: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第五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每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可见,在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就只是那些单纯的事实信息,也就是那种由简单的叙事结构构成的报道,其全部的信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组成,其内容不带有任何的报道者主观的色彩,即没有评论,也没有修饰。但是单纯事实性消息并不完全等同于“新闻稿件”。虽然新闻稿件都含有一些基本因素,但即使是报道相同事件的稿件可能也会存在差异,这说明新闻稿件确实是新闻作者思想的凝结和表现,否则所有新闻稿间将不会再有差异的存在。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纯粹的对时事新闻进行单纯的文字报道是极为少的,除了报刊、电台在报道新闻时要采取此一种形式。法律之所以将时事新闻排除在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之外,是因为由于时事新闻属于纪实性的报道,其内容是现实客观的存在,是公众生活的体现;其价值在于让公众广泛且迅速的知释,任何进行报道的人没有权利控制此种信息的传播。因为,时事新闻不是基于某个人的创作而产生的,它属于社会的共同共有,每个社会成员对其享有知悉的权利,故应无条件的公诸于众。一旦时事新闻受版权保护,这将妨碍新闻的自由传播,妨碍受众对国家大事的了解和对国家管理的参与。但是法律并不能因照顾公众的知情全而完全忽视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否则将会严重

挫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当今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广泛,包括了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特写等,报刊中还有新闻图片,电视新闻中更是图文并茂,是影象制作与新闻信息高度结合。这些文章均是由报社安排记者、编辑进行深入采访和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其并非“单纯的事实消息”,而是“时事新闻”为基础的具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它们因具有文字作品的独创性,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这种认识与著作权法的基本宗旨并不矛盾,相反却是一致的。著作权保护的本就是作品的形式,而非作品的内容,在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中也同样体现这样的精神。时事新闻作为作品要表现的“内容”,不受法律保护,但它所赖以存在的载体形式则应当得到法律的重视与保护。只要形式上新闻报道是符合著作权法作品对象特征的具有评论性、描述性内容的新闻,如通讯、调查报告、特写、电视新闻特辑等都是非时事新闻,属新闻作品,他们凝聚了作者对作品创作的独立构思、具有独创性,是智力创作成果,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之一。

既然新闻作品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之一,新闻作品同其他作品一样其作者应当享有著作权法规定保护的一切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表演权、播放权、展览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人身权利方面,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有权在时事新闻作品上署名,有权对时事新闻作品进行修改。著作财产权方面,著作权人对该新闻作品享有发表权,并享有因首次发表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由于新闻的价值在于传播,只有在广泛的向外传播中,新闻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否则新闻作品的著作权是空泛的。同样,由于指定著作权法的目的,既为保护、鼓励知识创新,保护作者因创作作品而产生的正当权利,又要保障和促进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予以一定的限制。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做出的相关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新闻纪录影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论、评论员文章;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

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上述规定表明,报纸、期刊上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纸、期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注明作者和最初的出处,并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因为不是绝对的可以转载,该条规定称之为“准法定许可”。这一规定可以使有价值的作品迅速传播,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从而在公众知情权和著作权保护之间达到平衡。

此外著作权法还对相关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作出了相应的救济措施。著作权人认定他人对自己新闻作品的剽窃的,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对侵权行为予以救济。《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并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没收非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于如何处罚,《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对剽窃他人作品的,罚款100至5000元。

实践中还经常发生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报刊、网站忽视作者不准转载的声明而强行转载,或转载后不注明作者及最初出处,并且不支付稿酬;另一方面,报刊、网站经常通过刊登类似“本报刊、网站的所有内容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然而根据规定,只有著作权人才有权在作品刊载后发表禁止性声明。因此除非报刊、网站本身就是著作权人,或者明确得到著作权人的授权,此类声明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也不能起到阻止他人转裁、摘编行为的目的。媒体通过作者授权发表声明,可以表述为“本报(刊、网站)经作者授权发表声明,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摘编。

2010级法律硕士

牟永亮

篇2: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最近几年,时事新闻作品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这反映出我国对于时事新闻著作权的保护不足。在我国目前的著作权体系下,很多侵权案例都以“时事新闻”为抗辩理由,这给司法实践和新闻媒体行业均带来了负面影响,更侵害了新闻出版从业人员的权益。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的定义明显具有不科学性,且法律界和新闻界对其定义也不统一。对时事新闻定义及理解的不统一,表现在司法审判中就是产生疑难案件,表现在新闻从业实践中就是侵权和投机。

二、“时事新闻”与“单纯性事实消息”的概念厘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二)时事新闻……”并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第五条规定:“(一)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性事实消息。”可见,我国的著作权法将“时事新闻”等同于“单纯性事实消息”了。罔论其科学与否,我们需对其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

(一)“时事新闻”的概念界定

时事新闻,新闻词典将其解释为:“近期国内外发生的综合报道、背景资料、文件、统计数据、评议论述为主的时事,覆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其定义为:“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性事实消息。”而新闻界通常将其理解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如果把“时事新闻”直接理解为“单纯性事实消息”,新闻界学者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在学术界,中国人民大学刘春田教授认为,时事新闻就是纪实新闻,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客观事实(5W要素)组成的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梁彗星教授则认为,在报刊社、通讯社或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发布的有关最近国内外大事的报道即时事新闻。笔者认为梁彗星教授的观点最接近社会大众对时事新闻概念的理解,也能将时事新闻概念所具有的意义完整地概括在内。所以本文对时事新闻概念的界定采用梁彗星教授的观点。

(二)“单纯性事实消息”的概念界定

关于如何理解“单纯性事实消息”,学界和司法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仅从字面上来看,其是指由单纯的客观事实和现象组合成的信息,其中不包含作者的评述或细节描写。此观点强调新闻内容仅是对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等客观事实进行单纯叙述,不涉及作者主观的创作手法,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严格基于新闻传播的5W要素,对新闻事实进行的客观记录。笔者采用这种说法。

(三)“单纯性事实消息”归属于新闻作品

刘春田教授认为,纵然是客观记录,由于新闻从业人员及媒体的政治立场、经济观点、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和学术见解的不同,他们对客观事实的元素提取和组合报道就会不同。基于这种对新闻事实元素的选择提取和不同排列组合,体现创作者的独创性,因此单纯性事实消息符合作品的属性。而相反的观点认为,虽然对新闻事实5W要素的选取和不同组合体现了新闻作品的作者的主观创造性,但这与著作权法意义上对独创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单纯性事实消息不能归属于新闻作品。笔者认同刘春田教授的观点,认为单纯性事实消息应当归属于新闻作品。因为独创性更强调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不涉及作品中反映的思想、信息以及写作技巧等。并且,虽然独创性是认定著作权的实质性条件,但与专利权相比,其意义上的独创性要求并不高,只是要求该作品拥有独创或原创这种特性,简言之就是自己创作,且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的作品存在差异。显然,单纯性事实消息中对5W基本元素的不同选择和排列组合符合这个要求。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报刊社、通讯社或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发布的有关最近国内外大事的报道即时事新闻。第二,可以理解为时事新闻中包含单纯性事实消息,单纯性事实消息是时事新闻中严格基于新闻传播的5W要素,对新闻事实进行的客观记录。单纯性事实消息在法理上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第三,时事新闻和单纯性事实消息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同,我国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将时事新闻直接解释为“单纯的事实消息”是不科学的。

三、时事新闻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合理性

探究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必须集中研讨三个问题:第一,时事新闻有无独创性。第二,时事新闻是不是一种表现形式。第三,如何平衡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和社会效益。

(一)时事新闻的独创性考量

在创作时事新闻的时候,不论是对新闻素材内容的获得还是分类整理,都是作者以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通过主动筛选和编排所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随着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即便是时事新闻,媒体在报道时,也很难仅基于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基础信息进行枯燥乏味的信息传播,新闻作品的作者更多的是主动对事实信息进行价值判断、选择和加工整理,体现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属于智力劳动。因此,著作权法应该对时事新闻进行保护,而对其中单纯事实消息的例外规定主要是从保障公众知情权的目的考虑。

(二)时事新闻表达的多样性

“思想表达二分法”是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原则,指的是该法保护的是表达形式而不是表达思想。在此原则下,如果特定思想所具有的表达方式非常少,如只有一种或者是很少的几种,或只能够用特定的表达方式表达某些主题时,对思想进行保护会导致思想垄断后果的发生,但思想是属于公共领域的,必须由社会公众开放使用。所以,著作权法不保护该特定表达。有业内学者将时事新闻归属于“特定表达”,因此认为时事新闻不应该受到保护。此观点之根源性的错误,便是依据现行著作权法的不科学规定——将时事新闻直接划入单纯事实消息这一范畴之内。但笔者认为,时事新闻不仅包含单纯的事实消息,更多的是在5W元素的基础上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和报道。在此过程中,作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选择新闻写作的采写点、侧重点和不同的手法,所以即使面对相同的新闻事实,不同的作者也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可见,时事新闻不是“特定表达”,其具备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形式。

(三)时事新闻与社会效益

有业内专家认为,与一般的作品相比,时事新闻具有时效性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特殊属性,因此我们不应当赋予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单纯强调时事新闻的时效性是从社会效益出发,却忽视了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时事新闻在创作过程之中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和人力,对于作者和媒体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是非常大的。如果允许别人对时事新闻作品随便剽窃、复制和刊发,这对作者和媒体是很不公平的。如果时事新闻可以随便滥用,那谁还有创作时事新闻的积极性呢?单纯强调公众知情权。此观点认为如果强调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那么时事新闻在传播前就一定要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这会在客观上限制时事新闻的传播。此观点也是只片面基于社会效益的考量。试想,如果仅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为由而否定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那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媒体上的一切新闻都应该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外呢?总之,时事新闻具有独创性,具备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形式,不能单纯强调其时效性和公众知情权(但可以兼顾)。基于此,著作权法应该对时事新闻进行保护。

四、对我国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明确“单纯性事实消息”的概念和外延

这一点应当向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学习。虽然日本的著作权法也规定不对时事新闻进行保护,但同时特别指出这样的时事新闻仅指传播事实报道;我国台湾地区在著作权法中规定,单纯为传达事实之新闻报道所做成之语言著作不得为著作权之标的。可见,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时事新闻作品作了外延限定。我国在发布的关于《著作权法》修改的征求意见稿中,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二)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播报的单纯事实消息”。这确实是一种进步,但不完善——没有明文规定“单纯性事实消息”的概念和外延,在修改稿中应予以完善。

(二)对时事新闻进行分类保护

时事新闻作品并非单一类型,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分类保护。第一,时事新闻中,严格依据5W元素机械组成的单纯事实消息应当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而将其置于公共领域中。这主要是从这类新闻的特点和保护公众知情权的需要考虑的。第二,在5W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报道角度和内容,并加入自己的描写和叙述的时事新闻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规定依据合理使用原则,使其在公共领域保持一段时间,使用者在注明原作者和出处的前提下,可以自由使用。当然,使用的目的必须是报道和传播时事新闻。第三,在时事新闻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分析,包含作者的观点和评论性内容的作品,则其观点和评论内容仍依照一般作品的著作权法保护方式进行保护。

(三)细化时事新闻合理使用的条件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有关新闻作品合理使用的规定仅体现在第二十二条中第四款:“报纸、期刊……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电视台等媒体发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的除外。”但是并未对时事新闻的合理使用的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基于时事新闻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应当对符合条件的时事新闻明文规定可以合理使用,并对合理使用的具体条件作出细化:第一,合理使用的目的:时事新闻的报道和应当是非营利性的,以保护公共利益和公众知情权为目的。第二,作品的性质:具有著作权的时事新闻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且不会损害作者权益。第三,使用部分占作品的数量和实质性:使用部分不能是实质性、关键性的。需基于引用的新闻内容来综合考量引用的数量和价值,以此来判定其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第四,使用效果:不得影响原时事新闻作品的潜在市场。

五、结语

目前,我国的著作权法将时事新闻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外也是不合理的,将时事新闻直接解释为“单纯的事实消息”也是不科学的。时事新闻具有独创性,具备著作权法的表达形式,在传播中可以兼顾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利益,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是出于社会效益的考量,对其中的单纯性事实消息不予保护。我国在20的《著作权法》修改意见稿中,将原来规定不适用的“时事新闻”修改为“单纯性事实消息”是一大进步。首先将时事新闻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再次考量了时事新闻的社会效益,但是没有对“单纯性事实消息”的概念和外延作出具体规定,是为不足,应当予以完善。我们应当对时事新闻进行分类保护,并对其合理使用条件作出细化规定。如此,就能够实现对时事新闻作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兼顾社会利益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M].河南:大象出版社,:34-39,51,113.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9-71.

[3]陈星谕.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孙金龙.时事新闻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5]漆飞艳.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研究——以今日头条案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5.

[6]王迁.论《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J].中国版权,2014(1):18-21.

[7]卢海君.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32(6):48-58.

篇3:略谈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一、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专利权两种模式的保护期限没有实质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1条的规定, 软件作品的权利保护期是50年,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42条的规定, 软件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两者相比较, 仅从保护期限上讲, 著作权法无疑更有优势。实践中, 因为软件产品的更新换代极快, 所以过长的保护期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 而且软件完成开发后, 一个月内即可取得国家版权保护中心的登记证书, 而专利权的最终确认则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对于已经获批专利的软件作品来讲, 该软件产品同时受著作权和专利权的保护。综上所述, 对于已经取得专利权的软件作品来讲, 两者的保护期限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二、软件著作权与专利权维权的难度不同

权利人的软件作品在被其他人抄袭后, 在著作权的诉讼之中需要举证证明侵权人的软件存在侵权事实, 即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的“谁主张, 谁举证”。由于侵权产品在侵权人企业内部完成, 隐蔽性强并绝大多数掌握在侵权人手中, 这给权利人证据的收集和保存带来难度。在无法直接取得被告方软件源代码的情况下, 权利人只能通过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软件进行对比, 该过程中权利人的软件源代码可能会因为鉴定的要求而部分公开, 而提交源代码总是很多公司管理人心惊胆战的事情。因此通过著作权法规来保护软件存在一定的举证难度。

而对于专利法来讲, 权利人则没有这种举证责任, 专利法第57条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 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此时在专利侵权案件中的被告应负责举证, 即他须证明他采用方法专利以外的方法制造出了与方法专利产品完全相同的产品, 否则无相反证据, 则未经专利所有人许可而制造的任何相同产品, 均应视为使用该专利方法而获得。

三、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国际保护不同

对于跨国销售软件作品的企业来讲, 著作权的软件保护无疑可以更好的适应计算机软件的国际化。随着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也日渐呈现出其国际化的特点。世界各国逐步建立了跨国的著作权制度, 例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因此, 计算机软件比较容易获得国际化的著作权保护。

比较之下, 软件的专利保护则无法向软件直接提供国际化的保护。专利法在各国的实施工程中, 普遍实施的是申请原则, 而且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就要求在某一成员国取得的专利权, 若想在另一成员国内受到保护, 则必须另行提出专利申请。因此, 软件专利的国际化保护多有不便。

四、著作权法不能保护软件的思想和功能

计算机软件不仅具有作品性, 更具有功能性, 而其功能性才是软件最具价值的部分, 但著作权法中软件的表现形式是软件的源代码和说明文档, 著作权所保护的仅仅是源代码及说明文档不被他人抄袭或非法使用, 而不保护软件的构思、设计方案和功能。

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某种程度上无法实现对软件的全面保护, 在软件权利人所应有的权利范围中出现了空白的区域, 比如体现在软件中的独特构思和技术方案无法获得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利。因此在很多情况下, 许多软件开发者通过不同种语言编译而利用了他人软件中体现出的思想、创意、原理、算法和数学方法等, 独立开发出“表现”形式不同的软件, 从而避免了侵权。

专利法能够为软件最有价值、最核心的思想及功能提供保护, 按照专利法的保护模式, 申请专利人需要书面明确具体要求的权利, 并且清楚、完整、准确地说明该技术方案的程序流程图, 权利要求及说明书是专利权人获得专利保护的范围依据, 同时也是被授予专利的依据。在将构思融入其表现出的“功能”上的时候, 软件就可以成为专利法所保护的对象, 可以说专利法是在较高层次上为软件提供保护。

五、什么样的软件可以申请专利

中国对于软件专利审查依据主要为专利法, 但是专利法第25条只是明确规定了不授予专利的情形, 审查的实质标准依然围绕着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新颖性要求软件必须首先是前所未有的、新开发的, 否则将被排除在授权范围之外。但是由于现有软件的数量极大, 登记又不是必经手续, 审查员很难确定是否存在在先技术, 继而对软件的新颖性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外公开的审查指南给出了几种可以授予专利权和不可以授予专利权的示例。但是, 由于技术性的难以界定, 我国专利法的审查指南对于技术性也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

对于软件专利审查的标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专利审查的案例来具体说明。美国海关与专利上诉法院 (后改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在1980年的Walter案中确定了Freeman-Walter规则, Freeman-Walter审查规则是一种两步审查法, 第一步判断其权利要求是否记述了一种数学方法, 如果第一步回答是肯定的, 则在第二步中判断其权利要求作为一个整体, 是否仅仅记述了一种数学方法, 如果答案还是肯定的, 则该申请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不具可专利性。

美国商标专利局于1996年颁布了计算机相关专利的审查原则, 即两个“安全港” (Safe Harbors) 原则, 第一个“安全港”是权利要求针对计算机外执行的独立实体行为 (Independent Physical Acts) , 这些行为包括操纵有形的物体并产生某种实体变化, 第二个“安全港”是权利要求针对计算机对由其外部物理实体或行动产生并输入的信号的操控和处理。

根据现在国内的具体实践情况, 结合以上国外的审查标准, 初步可以确定以下申请可获批专利, 即用于测量或测试过程控制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涉及计算机内部运行性能改善的发明、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和用于外部数据处理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等。

篇4:略谈葛洪和他的著作

以屠呦呦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先是从两千多种方药中整理出六百四十种药物,由此再来筛选抗疟药物,做了大量的试验,均无好的苗头,最后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该书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可知药物是青蒿,加工的方法是水渍绞汁,而非像一般的中药那样煎服。屠呦呦采用低沸点溶剂乙醚从青蒿中萃取有效成分,终于获得成功。

给予屠呦呦重大启发的《肘后备急方》一书是两晋之交的大学问家葛洪(字稚川,283—343)的著作。

葛洪是丹杨句容(今属江苏)人,他的祖父葛系是孙吴的高官,父亲葛悌由吴入晋,为邵陵太守。葛洪十三岁丧父,靠自学成才,读书甚广,对各种学问包括药物学都大有兴趣。他著作很多,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又有《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良吏传》十卷、《集异传》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备急方》八卷、文集三十卷,又杂抄经史百家方技成三百一十卷。一共有五六百卷之多,所以前人曾感慨说“六朝著述之富,盖无如葛稚川者”(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六朝》)。如今大部分亡佚,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只有《抱朴子》、《神仙传》和《肘后备急方》等少数几种。

《抱朴子》内外篇读者最多。葛洪自己说,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神仙传》宗教气息相当浓厚,但也可以当小说来读。此外还有两部小说:《西京杂记》和《汉武故事》。《肘后备急方》是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在医学上非常重要,但读者不算多,这部书太专业了。

《抱朴子》外篇多有社会、文化批评的内容,措辞尖锐,很见锋芒。鲁迅曾将此书推荐给国文系学生阅读,特别指出此书“内论及晋末社会状况”。他说的“晋末”自然是指西晋之末。

葛洪本人作为原孙吴官僚的后代,在西晋的政治格局中找不到出路,后来又有功不赏,他对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看得比较清楚,于是直率地加以批评。《抱朴子》尖锐地指出,官场完全被中原高门所垄断,他们占据要津,结党营私,无法无天:

……冠盖之后,势援之门,素颇力行善事,以窃虚名。名既粗立,本情便放,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因时运以佻荣位,或以婚姻而连贵戚,或弄毁誉以合威柄。气盈志溢,态发病出,党成交广,道通步高。清论所不能复制,绳墨所不能复弹。遂成鹰头之蝇、庙垣之鼠。(《疾谬》)

这样腐败下去,国步自然艰难。葛洪又批评当时的官二代说:

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不知稼穑之艰难,目倦于玄黄,耳疲乎郑卫,鼻厌乎兰麝,口爽于膏粱,冬沓貂狐之温丽,夏缜纱縠之翩飘。出驱庆封之轻轩,入宴会华房之粲蔚,饰朱翠于楹棁,积无已于箧匮,陈妖冶以娱心,湎醽醁以沉醉。行为会饮之魁,坐为博弈之帅。省文章既不晓,睹学士如草芥。口笔乏乎典据,牵引错于事类。剧谈则方战而已屈,临疑则未老而憔悴。虽菽麦之能辨,亦奚别乎瞽聩哉!(《崇教》)

凡到国家衰亡之际,总会有一批这样的贵游少年引人侧目。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主要讲神仙鬼怪的奇迹,讲如何炼丹成仙,如《金丹》、《黄白》之类,也涉及医学,可以说大半为神仙道教的专题论文,其中有许多技术层面上的重要内容,在化学史、药学史上有相当的意义。但和任何宗教家一样,葛洪也非常重视道德问题,甚至更加重视。“道”永远高于“术”。《微旨》篇指出,如果以为靠一点具体的技术就可以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则未免所见者小:“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而不识真者”,事实上道德高尚才更重要:“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积善惟恐不足,哪里还能为恶?葛洪指出,以下这些恶行是一条也不能犯的:

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背向异辞,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赂,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破人之家,收人之宝,害人之身,取人之位,侵克贤者,诛戮降伏,谤讪仙圣,伤残道士,弹射飞鸟,刳胎破卵,春夏燎猎,骂詈神灵,教人为恶,蔽人之善,危人自安,佻人自公,坏人佳事,夺人所爱,离人骨肉,辱人求胜,取人长钱,还人短陌,决放水火,以术害人,迫胁尪弱,以恶易好,强取强求,掳掠致富,不公不平,淫佚倾邪,凌孤暴寡,拾遗取施,欺绐诳诈,好说人私,持人短长,牵天援地,祝诅求直,假借不还,换贷不偿,求欲无已,憎拒忠信,不顺上命,不敬所师,笑人作善,败人苗稼,损人器物,以穷人用,以不清洁饮饲他人,轻秤小斗,狭幅短度,以伪杂真,采取奸利,诱取人物,越井跨灶,晦歌朔哭……

葛洪列举出的这些恶,都是社会上常见的负面表现。他的意思是说,要想成仙,首先必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行。凡宗教总是会把人性中善的东西列入修行的规范,这样才能取得信任,扩大影响。所以即使在科学技术相当进步以后,宗教仍然不会退场,因为这些同教义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诲,是科技本身当中并不具备的。

葛洪持历史进化论的观点,对于一代不如一代的退化论不遗余力地予以批评,他写道:

古之著书,不能胜于今之作者。然守株之徒,喽喽所翫,有耳无目,何肯谓尔!其于古人所作为神,今世所著为浅,贵远贱近,有自来矣。(《钧世》)

又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追风之骏,犹谓之不及造父之所御也……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俗士多云“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海不及古海之广,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何肯许今之才士,不减古人之枯骨?重所闻,轻所见,非一世之所患矣。(《尚博》)

这些见解厚今薄古,大有道理,不可多得。

写毕《抱朴子》以后,葛洪又撰《神仙传》一书以宣传其道教思想。今本《神仙传》涉及仙人八十多位,乃是后人的辑本,其中很有些混乱讹误。神仙之事本属于虚诞,并不可信,可是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流传既久,遂为故实,历代词人,转相沿用,固不必一一核其真伪也。”现在可以将这本书当作志怪小说集来读。试举两个有趣的例子来看。有一位叫白石生的仙人不肯飞升,他要享受人间的乐趣:

白石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之时,已年二千余岁矣。不肯修升仙之道,但取于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初患家贫身贱,不能得药,乃养猪牧羊十数年,约衣节用,致货万金,乃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号曰“白石生”。亦时食脯饮酒,亦时食谷,日能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三十许人。性好朝拜存神,又好读仙经及《太素传》。彭祖问之:“何以不服药升天乎?”答曰:“天上无复能乐于此间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间耳。”故时人号白石生为隐遁仙人,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而不求闻达故也。(卷一)

由此可知,举形升虚的天仙亦即“仙官”也会有很多麻烦,天上的神场正如人间的官场;所以白石生宁可就当一个快活的地仙,享受饮食男女等等人间乐趣,享受自由。求仙本来就是要自由要幸福,何必再自找麻烦呢。隐士的思想渗入道教,就会产生“中士”高于“上士”的奇特观念。

以长寿著称的彭祖据说也是不愿意升天而宁可当他的地仙的,《抱朴子·内篇·对俗》载:“彭祖言:天上多尊官大神,新仙者位卑,所奉事者非一,但更劳苦,故不足役役于登天,而止人间八百余年也。”这大约反映了葛洪本人思想的一个侧面:他对当官兴趣不大,最希望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去炼丹。他后来长期隐居于广东罗浮山修道,现在那边的景区里还有一个专门的青蒿园。

《神仙传》卷十有一则关于大仙董奉的故事,最后提到他和夫人没有生过子女,抱养了一个女儿,后来找来一位入赘女婿,而其人品甚坏:

养女长大,纳婿同居。其婿凶徒也,常取诸祠庙之神衣物。庙中神下巫语云:“某甲恃是仙人女婿,夺吾衣物,吾不在此,但羞人耳。当为仙人故,无用为问。”

这里有好几点是出人意外的:仙人自己竟然生不出儿女来,他的养女之婿如此之差,庙中的神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衣物,又顾忌这坏分子的丈人是仙人而不加过问。诸如此类,都不是神仙世界中应有的高明,而分明是市井中人常可见到的低俗之事。可知葛洪乃是一位非常关心世俗社会的高人,他孜孜不倦地研究医药卫生方面的学问,正是他志在济世救人的表现。《抱朴子》在论述过他最为重视的神仙方药之外,还要安排外篇五十卷来谈人间得失等等,道理当亦在于此。

篇5:浅析教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忽识的教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今天已引发了法律界和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本文根据一个鲜活真实的案例,从我国的著作权法的角度出发,采取比较的方法,着重分析和讨论教案的性质、归属等若干问题。关键词:教案,知识产权,著作权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5月30日,重庆市语文教师高丽娅将自己所在的小学告上法庭。原告诉称:根据被告要求,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原告先后交给被告48本教案,被告在收取、检查教案后没有及时归还给原告。在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下,被告仅退还了4本,其余44本已被被告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原告认为,教案是个人智力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学校检查之后应该退还原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教师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诉请法院判令被告返还44本教案;赔偿损失8800元以及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但被告认为,编写教案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教案本是教学中使用的物品,就象上课时使用的粉笔一样,学校拥有教案的所有权和处理权。在检查完教案后,可以不退还给教师,因此不应承担赔偿责任。[1]该案已经历了法院驳回,原告上诉。上级法院发回重审的艰难历程,目前仍在进一步的审理过程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案一经媒体批露,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由于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的、直接的涉及教案的规定,本案引发了法律界和教育界的很多思考:教案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教案到底应归属教师还是归属学校;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还是附载在教案本上的智力成果权益。?? 二,教案的属性

1,教案的概念。教案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与计划。教案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其规格、式样、详略等均没有统一标准,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教案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班级、学科名称、课程主题、课程类型、上课时间等。(2)教学目标。目标所表达是预想的教学结果,通常以教学结束之后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的方式进行表达。(3)教学资源准备和利用。课时计划应列出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学习材料、视听设备、具体模型等。(4)教学进程。教学进程是指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其重点考虑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采用全班教学、小组教学还是个别教学,是用讲课、演示法、说明,还是运用讨论、游戏、提问等方法。采用何种形式与方法主要视具体情况加以综合利用。教学进程是教案的最核心部分。(5)评价学习效果的设想。评价学生是否实现了每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6)其他可能部分。包括:教学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布置作业、特殊说明等。2,教案是一项知识产品,应享有著作权。(1)《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或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字作品等”,显然,教案作为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方案与计划,付出了教师极大的时间、精力、智力与劳动,凝结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积累和深刻的思考规划,其本身又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因而无论教案是否发表,应属一项智力成果、知识产品。(2)教案享有著作权。我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由于教案完全可以通过书写、复印、印刷、录制等丰富各异的手段和方法予以复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可复制性”的要件,因此,判断教案是否享有著作权的关键在于教案是否具有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独立构思而成的属性,作品不是或基本不是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作品不是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此也曾作出解释:独创性是指作品是由作者自己的创作,完全不是或基本不是从另一作品抄袭而来。作品的独创性是法律保护作品表达方式的客观依据,是区别不同作品的重要标志,也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最主要条件。[2]教案是教师根据各项具体情况独自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既不是依已有的形式复制而来,也不是依既定的程序演推而来,而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以具体学生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结晶,更重要的是,教案真实地记载着教师各阶段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作品的独创性在教案的第四部分教学进程和第五部分评价学习效果的设想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因此,笔者认为:教案具备了独创性与可复制性的特征条件,享有著作权应无争议。三,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

1,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可见,一般的创作作品归作者个人享有,只有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单位意志进行的创作,其著作权才归单位所有。2,职务作品的权属规定。我国的《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个人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作者使用外)。此外,由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的职务作品,指主要利用单位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对于这种情况,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其他权利则属于单位。[3] 3,教案是一般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教师个人享有。结合本案可以分析得出:首先教案的写作是教师为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编写的,完成教案是教师的一项本职工作,学校是通过收取、检查教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其次,根据《教师法》第八条之二的规定,教师应当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义务,可见,教师编写教案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完成教学的重要义务,因此,教案具备了职务作品的特征要件,应属职务作品;再次,在一般的学校与教师签定的聘用劳动合同中,都会有“在聘用其间内,教师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努力完成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以及其他任务”的条款,可见,编写教案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目前学校与教师签定的聘用劳动合同中一般都没有关于教案权属的具体条款;最后,教师编写的教案,既没有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也不属于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更不是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作品,而是教师根据各项具体实际情况独自选择、取舍、安排、设计、综合的结果,因而,根据法律规定,笔者认为:教案是教师的职务作品,属于一般的职务作品范畴,其著作权归属自然不言而喻,归教师个人享有,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四,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

1,作品与作品载体。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所反映出的智力创造成果。作品在借助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往往要附于某一物品上,该物品即作为作品载体,如载有小说的图书,以及载有教案智力成果的教案本等。作品与作品载体存在显著的区别。作品载体是载有作品的物质实体,属于物权保护的范围。而作品作为著作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永久性的特征,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4] 2,著作权与物权的区别。(1)权利的客体不同。著作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具有无形性特征,物权的客体则是实实在在的有形物。(2)权能的可分性。著作权的同一权能可以处分多次,而物权的各项权能却只能处分一次。(3)权利的保护期不同。著作权的保护期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保护期届满即丧失著作财产权。物权则没有期限,只要原物存在,物权即存在。(4)当著作权与物权发生冲突时,著作权通常让位给物权。比如一幅绘画,当物权转让给他人时,著作权通常还在原权利人手中,如果著作权人行使权利,要以使用作品原件为前提,这势必发生冲突。当二者不能达成一致时,著作权将让位物权而无法实现。[5](5)权利的限制不同。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合理使用、强制许可等措施,物权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6)侵权形式的不同。著作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或篡改他人的作品,与作品物化载体无关。物权侵害的主要行为,往往直接作用于物本身,表现为侵占、妨害或毁损等。3,学校侵犯的是教案本的物权。在本案中,被丢失的44本教案是原告教师独自选择、设计、综合、撰写以及多年积累的结果,教案本则是载有教案的物质实体,所以,综合上述分析,教案的著作权与教案本的物权理应均由原告享有,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而学校将44本教案本销毁或卖给废品站,其侵权行为表现为对教案本的物权的妨害或毁损,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利,但并没有实施抄袭、剽窃或篡改原告教案的事实与故意,因此,学校侵犯的仅仅是教案本的物权,而非教案的知识产权,应采用民法的原则和规定进行调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十七条“侵占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应当折价赔偿。”的规定,学校理应赔偿遗失原告教师44本教案本的损失。

结语:透视本案事实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其实主要反映了我国著作权法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权属以及相关保护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深入,由法律殚精竭虑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权属明显多此一举,不合时宜,现实的实践早已经突破了法律原先设定的原则与框架,而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在这个问题上仍沿用原法、进展不大,笔者在此认为:职务作品的权属不妨由劳动者与单位通过劳动合同或其他方式约定,采取这样的方式将有助于避免纠纷、提高效率,符合当事者意思自制的原则与法制的人文精神。参考资料:

[1]??参见王少冗:《教案的所有权到底归谁》,载《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7月31日,第2版

篇6:微博的著作权保护分析论文

摘要:微博,长度一般限制在140个字以内,用户们通常用电脑网络或手机冲浪等各种客户端更新内容或者查看界面,并实现网络新闻的即时分享,是一个用户用来进行信息分享、转发及获取的平台。微博用户正在充分享受着“表达的自由”———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作何方式(上传、转发等)来彰显表达自由。同时,微博的著作权问题也在现实中暴露出来。

关键词:微博;著作权;微博著作权

一、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微博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亲民性”加剧了其发展速度,决定了其发展规模。但随着微博行业的井喷式发展,由于话语权的下放、网络立法有待完善、运营商的监管不力、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微博本身具有的强大媒体融合功能、“碎片化”表达方式等,加速了有关微博著作权的各种侵权行为的发生。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关微博侵权行为的规制主要在宪法、民法、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中有所体现。因此,我国的微博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当微博著作权人作品在被侵犯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为微博平台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我国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立法滞后,保护力度不成体系

从我国对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来看,目前已有《著作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与微博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条例,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的新鲜问题是现有的法律无法解决的。目前我国尚未有对微博侵权行为进行规制的相关法规,未对微博著作权进行合理的保护。

(二)网络用户权利保护意识淡薄

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自媒体,微博具有开放性与社交性的特点,转发微博这种行为也是广大用户习以为常的,一般很少有人去对此进行维权,要求赔偿损失。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个在于我们相关诉讼程序的不完善,更重要的是网络用户权利保护意识的淡薄。

(三)侵权归责原则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当然微博著作权也不例外,要确定一种侵权行为该适用哪种归责原则须放在一国的具体法律体系中进行判断。微博著作权可以参照《侵权责任法》第36条进行界定,其原因是该法规对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作出了规定,对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第1条第1款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承担侵权责任。第3款则规定了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但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失扩大部分也要和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对微博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我国实行的是“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无过错责任为补充的”归责原则。

三、完善我国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对策

(一)完善微博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审慎立法

人的自律是伦理道德的约束和技术措施的保护的前提,当这两者都没办法约束侵权行为时,法律便成了最好的武器。笔者认为应以弥补损失原则为主。针对已有的弥补损失原则与惩罚性处罚原则,根据民事赔偿不在于惩戒加害人,而在弥补被害者损失的原理。情节较轻的.,可以按照原来比较低的数额标准进行赔偿;对于情节严重者,需要以惩罚性为主;这在保护了微博著作权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为人的侵权。

(二)健全行政执法体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法律制度健全的前提下,行政执法的体制、行政执法力度以及行政执法队伍组成了保护微博著作权领域主要的行政执法环节,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律发挥作用调节现有微博著作权法律问题的成效问题,因而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体系是重中之重,尤为重要。

(三)明确损害赔偿

在法律以及司法解释中,应该区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同时应该科学地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进行判定,做到精神损害赔偿与财产损失赔偿在立法上区别开来。在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方面造成的侵权实际损失应该优先适用,所取得的侵权利润应该予以返还,许可使用费可用参照同时法定赔偿应受限制,以便进一步完善立法标准,确保著作权人的应有的保障在受到损害时得到应有的补偿。

参考文献:

[1]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2]杨小兰.网络著作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王迁.网络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上一篇:创先争优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7月份小结下一篇:党分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