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抗战家书

2024-05-23

重读抗战家书(通用10篇)

篇1:重读抗战家书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曾几何时,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年轻的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重读抗战家书更为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

几天来,已重读了赵一曼、左权、吉鸿昌、蔡炳炎、张自忠等抗日英烈的抗战家书。一封封弥足珍贵的抗战家书,读出了抗日英烈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足以让当今时代的人们产生心灵震撼。

一封封抗战家书,让我们宛如穿越了时空,走进硝烟岁月、走进抗日英烈身边。“为国家民族之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无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的抗战家书。“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亡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这是左权的抗战家书。每位英烈的抗战家书无不凝聚了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理想、信念。

其中第11篇为《王传馥致父母书》,展现的是烈士王传馥在奔赴革命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这既是一封家书,更是一封立志报国的“宣言书”。他的青春很短,牺牲时只有22岁;他的生命却很灿烂,用铮铮铁骨和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奔赴国难的爱国之歌。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封家书的字里行间去体味这位热血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王传馥的这封信是1937年底赴陕北前在浙江菱湖写给父母的,当时的他只有17岁。就让我们追溯过往,从故事中了解这位年轻革命战士的血脉亲情与革命抱负。

王传馥从小生长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亲王德鸾,是银钱业(也就是现在的银行)职工,抗战前因为受聘于苏州钱庄任襄理,所以全家都居住在苏州。王传馥排行第二,是家里的长子,小时候在苏州读书,毕业后,就来到上海读书。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许多革命书籍、进步报刊,还经常表兄汪绍增一起开展讨论,为他未来的革命之路开启了思想的大门。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传馥全家逃难到浙江湖州,他却留在上海继续求学。在这期间他住在正康钱庄宿舍,仍然不忘报国,坚持对宿舍职工进行抗战救亡教育。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相继沦陷,他所在的学校也从上海搬到浙江菱湖。他在这封信中写道:“菱湖也不成安全之区了,我想或者会搬到安徽”。当时动荡不定的读书生活,使他深感国家危在旦夕,自己有责任挽救民族危亡,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因此没有随学校搬到安徽,而是毅然投奔革命中心——陕北。这封信就是他赴陕前写给父母的信,信中充分表明了他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的信任和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愿望,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2:重读抗战家书

或许你从电影里,书里,已经认识一位叫做赵一曼的抗联女英雄。她曾以纤纤弱质率众抗击入侵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捕后又顽强不屈,直至英勇就义。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她给儿子留下了一封家书。而这封家书,整整迟到了。

她在信中对自己的儿子说:”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说明赵一曼对孩子的教育是用大爱来表现,而不是用普通家庭的溺爱来证明。

其实我们可以从赵一曼的经历中就能了解到她为什么能这么大爱无疆。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21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该校唯一一届女学员中的一员。今年有幸参观了广州的黄埔军校纪念馆,在得知当时赵一曼该校极少数女学员中的一员时,内心除了感叹,也只剩下敬佩了。

记得小学的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一个粗瓷大碗》,里面描写了她的一个日常的小故事,这只粗瓷大碗是她曾经使用过的,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现陈列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从侧面反应了她对身边同志的爱护,赞美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当代,我们很多家庭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封建社会的`小皇帝一员,要什么就给供着,教育就是上各种兴趣班,很少想到以身作则去给孩子做个榜样来教育他们下一代,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一代比一代的个性更强,自私的心态却越来越严重。

在未来孩子的教育中,我们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爱,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们知道什么叫大爱无疆,这样他们才能一辈一辈的把中国的这些好传统传递下去。

篇3:重读抗战家书

透过这些抗战家书, 我看到了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壮烈, 看到了抗战英烈奋勇杀敌、血染疆场的伟大, 耳边仿佛响起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怒吼, 思绪被带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抗战岁月。84年前, 日寇悍然发动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一时间, 祖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祖国母亲惨遭蹂躏, 中华儿女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为了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无数中华儿女纷纷驰骋沙场、抛头洒血, 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牺牲随时可能到来, 写给家人的只言片语, 也随时可能成为诀别之言。因此, 这些抗战家书, 是抗战英烈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抗战英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表达了对民族解放、祖国强大的热切期盼, 充满着对家庭和亲人的无限爱恋, 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感动我的, 首先是一种责任。战争与人, 是生与死的对话。面对残酷的战争和强大的敌人, 抗战英烈舍生忘死、杀身取义, 这是为什么?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长符克说, “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 不惜牺牲自己生命, 为的是尽自己的天职, 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前而已。”新四军连长程雄说, “为了民族, 为了阶级, 为了可爱的家乡, 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 求得生存和幸福……走上最前线, 消灭敌人, 保卫中华。”正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激励着抗战英烈们将生死置之度外, 誓与敌人血战到底。他们对历史责任无限忠诚, 光荣地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尊重和永怀。

其次, 是一种情怀。抗战英烈也是人, 他们也有家庭, 也有父母双亲、兄弟姐妹和妻子儿女。但是,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在忠孝不能两全之际, 相比尽孝奉亲乃至恋妻顾子, 先国后家、临危赴难成为抗战英烈的共同选择。家书中, 处处可见抗战英烈这一炽热的家国情怀,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倭寇不除, 国无宁日, 谈何家全”“国不保, 家何能存”, 等等。也正是因此, 抗战英烈对家人的惦念、对亲情的眷恋显得更加深沉而醇厚。赵一曼在给儿子的遗言中写道,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 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呵!”字字泣血, 句句滴泪, 读起来心中有一种被撕痛的感觉, 久久不能释怀。

第三, 是一种气节。中华民族自古重气节,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历尽难中难, 大节定不亏”, 这些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明志、厚仁守节。抗战英烈是民族气节的典范,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民族尊严。1940年11月, 年仅19岁的金方昌被日军逮捕。凶残的敌人砍掉了他一只胳膊, 挖去了一只眼睛, 金方昌强忍疼痛, 在牢房里用剩下的手蘸着眼睛里冒出的滴滴鲜血, 写下了“严刑利诱奈何我, 颔首流泪非丈夫”的诗句, 把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抗争、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 中华儿女直面日寇的铁蹄, 迎着战争的硝烟, 前赴后继、顽强抗争, 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 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篇4:重读抗战家书

一封封抗战家书,由抗日英烈的家人诵读,让我们宛如穿越了时空,走进硝烟岁月、走近抗日英烈身边。“为国家民族之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无半点改变。”这是张自忠的抗战家书。“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亡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这是左权的抗战家书。

当我们重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親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重读抗战家书则更应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这是何叔衡烈士在1928年6月去苏联学习的路上,途经哈尔滨时所作。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一起重读抗战家书吧!这既是对筚路蓝缕往事的重述、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在传播抗日英烈的浩气,弘扬抗日英烈的精神,补我们的精神之“钙”。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篇5:《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有这样一封家书,写于1936年8月2日,直到1957年才重见天日,历经整整。写信人是抗日英雄赵一曼女士,收信人是她的孩子――宁儿。1932年春,赵一曼在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时受上级派遣,从此音讯杳无。不久后,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赵一曼成为传奇般的人物。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被捕后,敌人对赵一曼严刑拷打,但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力异常坚定,始终没有透露半点秘密。牺牲前,她给儿子留下这样一封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从赵一曼牺牲前一刻留下的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女人柔情的一面。赵一曼既是一位革命者,也是一位母亲,短短数十字,流露出她对孩子的无限爱意。身为母亲,不能陪伴孩子身边,她的内心必然十分愧疚,在“国”与“家”的抉择中,她选择了前者,她把个人感情放在一旁,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国事业中,甚至为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虽然她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母亲,但从这封家书中可以看出,她像其他母亲一样深爱自己的孩子,她留给孩子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正是许许多多像赵一曼那样抛却生命和家庭的抗日英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今天的大好河山。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意味着背叛,惟有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走下去,才不负前人之牺牲。

篇6: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一)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曾几何时,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告别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年轻的生命熔铸成永远的丰碑。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如今,当我们重新捧读一封封抗战家书时,我们一同感受到了赤子满腔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战士“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感受到了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让我们深情缅怀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

重读抗战家书更为珍惜现在。一封封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此生合是忘家客,风雨登轮出国门。”这是何叔衡烈士在1928年6月去前苏联学习的路上,途经哈尔滨时所作《剑门道中遇微雨》中写道的。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范文

(二)央视正在播放一个特别系列节目――“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辈们。在这些先烈中,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也有“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赵一曼女士。从这些抗战先烈们留下的家书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左权将军的家书,除了记载了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对家庭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还记载了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左权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在写完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的三天后,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而左权将军生前留下的照片中,差不多每张都特别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很灿烂。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 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他留给女儿的11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珍贵回忆,也是抗战英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留给家人的最后遗书。遥想当年,戴安澜将军率领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写下这封家书时,当时戴安澜将军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后来在戴安澜将军奉命率领部队突围回国越过最后一道防线时,遭到了日军伏击,结果胸腹中弹,壮烈牺牲。戴安澜将军牺牲时距离祖国边境,只剩下大约三四十里的距离。牺牲的时候,戴安澜将军年仅38岁。从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赤子之心。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32年春,李坤泰在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时受上级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不久后,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成为传奇般的人物。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据介绍,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被捕以后,敌人对赵一曼进行了各种严刑拷打,比如吊烤、竹尖刺指甲、坐“老虎凳”、把烧红的烙铁刺进她腿部的伤口…但是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力非常非常坚定,始终没有透露半点秘密。“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 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然而,从赵一曼牺牲前一刻留下的话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坚强女人中柔情的一面。

篇7:重读抗战家书有感1500字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国共产党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最后日寇绝望了。

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沙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让后人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感受到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我听过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爱国先烈们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勇敢刚烈,面对亲情是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8:重读抗战家书

《抗战家书》一书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家书, 带着战火纷飞的气息, 用朴实的语言、纯真的感情, 抒发着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一封封凝结着国敌家愁的家书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家国观,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抗战家书》的特点

(一)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新。

1. 视角新。

《抗战家书》不仅收集了左权、吉鸿昌、蔡炳炎、戴安澜等英雄人物和革命志士的家书, 而且收集了那个年代普通民众的家书, 一个个生动、鲜活, 且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军民生活, 展现了他们侠骨柔肠的爱家之情和视死如归的报国之志。对抗战家书的研究, 为抗战历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家书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抗战时期和为国为家的情感。家书的作者亲历了那个时代, 见证了那段历史, 他们在家书中有深沉热烈的情感表达, 这是不同于一般史书的记载和描述的。

2. 材料新。

《抗战家书》征集了大量抗战时期家人、亲友之间的通信、手稿、照片, 并在每个人物家书后面介绍家书故事的背景, 附书信照片和人物相关照片。通过一个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和朴实生动的照片, 还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抗争史。这些家书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保存至今, 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有些家书是名人的遗物, 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如1937年9月, 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一封简短的“遗书”, “遗书”后被刻在灯柜上, 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封特殊的家书成为川军舍家为国、奔赴国难的历史证物, 弥足珍贵。

(二)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实。

1. 材料翔实。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收录的是抗战前线将士们的战地家书, 包括战斗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下篇收录的是各阶层民众与抗战有关的家书, 并以写作时间为序排列,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4年抗战的历史。全书对相关人物做了详细注解, 附了当时的家书照片和人物合影, 并介绍了家书相关的背景资料, 内容丰富翔实, 可读性高。

2. 情感真实。

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 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 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 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从该书选编的家书来看, 早的写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 晚的写于抗战刚刚结束, 涵盖14年中国抗战的全过程。该书收录的家书既有战场上给亲人写的绝笔信, 又有爱国志士慷慨就义前对子女爱人的叮嘱, 对战友兄弟的临终托孤。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人的不舍与眷恋, 在严峻的现实中闪耀着不灭的希望和乐观的精神。在血与火的历史中, 抗日志士们绵长醇厚的骨肉亲情, 前仆后继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系国系家的深厚情怀在一封封家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 语言朴实。

由于作者文字水平各异, 语言习惯不同, 编者在保持家书原貌又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整理, 因此该封家信中的语言朴实又个性鲜明, 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该书对家书的背景和人物进行了介绍, 加深了读者对特定情境下家书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领悟, 读来使人身临其境, 真实感人。

二、《抗战家书》中的家国观

(一) 国泰方可民安, 国为家之基。

1. 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 革命志士舍生忘死赴国难。

“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 国将不保, 家亦焉能存在?”这是著名抗日将领蔡炳炎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书写的亲情家书, 他由常州赶赴上海阵地前写给夫人赵志学的亲笔信, 搁笔四天之后, 蔡将军即在与日军的拼杀中英勇殉国。大敌当前, 作为丈夫、军人, 蔡将军选择了为国尽忠, 用生命维护了中国军人的尊严[1]P21。革命志士为了家园, 保卫祖国, 舍生忘死。胡孟晋家书中说:“大难当头, 应踊跃赴前线杀敌, 而妇女们阻碍其夫或其子之伟志。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 宣传和教育他们, 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 毛何附焉’?‘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1]P75有国才有家, 这也是革命志士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奔赴国难, 至死不渝的原因。

2. 国家和平、社会稳定, 普通民众才有家庭亲情温暖。

国家和平昌盛, 才有家庭天伦之乐。一位抗战时期颠沛流离的普通民众在家书中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古人早有此言, 我为什么要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地在外面奔走呢?但是, 千不得已、万不得已, 终究舍却你们到了温州, 看着信如追他的两个儿子, 我便想起你们来了!到了南昌, 看着明哉祖孙三代都那么快乐呢, 我又想起你们来了……现在我离开了上海, ‘几时亦回上海’这句话已不在我希望之中了, 但是难道和你们终不相会了吗?那么我仓皇奔走, 究竟为了谁呢?究竟为些什么呢?在我的意思, 宁可带了你们喝粥汤, 不愿舍却你们吃鱼肉。”[1]P174这封家书真实记录了一位失去家园的难民辗转流徙、悲凉无助的人生轨迹, 通篇贯穿着醇厚的父爱和亲情。对于当时只有5岁的姚慰瑾, 父亲留给她的记忆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父亲走后, 接连寄回的10余封家书则伴随她的一生。“听说我父亲是1938年8月去世的”。60多年后的今天, 一提起父亲, 姚慰瑾还是伤感不已。她一直都不知道父亲去世确切时间和地点, 更无从寻找他的遗骨。“一下子人就没了, 我母亲也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父亲的死讯的。当时兵荒马乱, 我们孤儿寡母的, 又到哪里去找呢?”[1]P177战争夺走了年幼孩子的父亲, 给一个人和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封家书的作者是一个因战火流离失所的教师,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的关切和热爱, 以及相聚无望的无奈、凄惶和悲凉的生命状态。参加衡阳保卫战的余子武将军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中说:“长沙已失守, 我军到湖南后仍未遇敌。湖南已沦陷七八县, 老百姓扶老携幼逃难者不计其数, 真是可怜!”[1]P150有国才有家, 国泰方可民安。

(二) 舍小家为大家, 家为国之本。

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1939年11月28日写给妻子的辞别信中, 时时以“舍小家, 顾大家”的道理与妻子儿女共勉, 又不免在信中抒发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和对家中的关切。家中妻子不仅在情感上支持丈夫, 而且不辜负丈夫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活动的期望, 投身家乡“妇女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 在丈夫逝世后又抚养几个孩子长大成才。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家庭支撑着抗战的胜利。

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前几天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表达出对女儿的思念及渴望全家团聚的心情, 透露出左权将军对刚刚投身革命的亲密伴侣的款款深情和无尽关爱, 对刚出生女儿的无比疼爱和牵挂, 让我们看到这位驰骋疆场的英雄对亲人冷暖关爱的侠骨柔情。正是这种骨肉亲情和对家的热爱使将士们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获得心理的支持力量。“此间一切如常, 唯生活较以前艰难多了, 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今年没有种花, 也很少打球”[1]P136。左权将军通过种花思念自己的爱妻, 在家信末尾发出“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 何日相聚?念、念、念、念!”[1]P136的感慨。可以体会到家庭对抗日英雄的支持力量。

(三) 尽忠报国与育儿孝老, 家国密不可分。

“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 老母外出, 未能侍奉。端公仙逝, 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 当更痛苦……我要部署杀敌, 时间太忙, 望你自重, 并爱护诸儿, 侍奉老母”[1]P99。在给妻子写了寥寥数语的绝笔信后, 戴安澜又悄悄给三位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 信中流露的是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对家人的眷恋不舍:“余如战死之后, 妻子精神生活, 已极痛苦, 物质生活, 更断来源, 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 贵相知心, 想诸兄必不负我也。”[1]P100这是戴安澜在缅甸同古保卫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 北撤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 受伤殉国后, 人们在他的皮包中发现的两封家书, 其爱国情怀、报国之志, 催人泪下。

爱国绅士于登云在临刑前给其长子留下一封遗书。信中这位慈父舐犊情深, 谆谆教导, 语重情长。“你年纪不小, 本拟父子天年, 未想半途分别, 你之命, 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 务必前途。侍母要孝, 勿劳其生气, 以便领你们兄弟姐妹过日子。如你母有生气时, 你要跄之请罪, 以何时欢喜为止。兄友弟恭, 妹妹之领导, 你的责任太大。将来各地处你要均应前往看看, 以长经验。择友慎行, 要比为父有不好之日, 你不要口出怨言, 以免招祸生此地。善法也。勿得犯口为要。”[1]P157这位爱国志士对家人的遗嘱令其子一夜长大, 遵照父亲的教导努力学习, 孝顺母亲, 谨言慎行, 以身作则带弟妹, 为母分忧。

革命烈士在抗日救亡、为国捐躯的前夕, 最不舍的牵挂是家人, 或者临终托孤, 或者谆谆教导, 他们不屈的抗日爱国精神是家人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和力量。他们抗日的宗旨是为国为家, 可见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

三、《抗战家书》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一) 青年学生应从家书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 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青年学生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 但不被仇恨蒙蔽双眼, 真正全面了解日本民族, 学习长处并且努力寻求超越。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身做起, 不发牢骚不抱怨, 用行动影响和改变周围环境, 树立我是怎样的我的祖国就会是怎样的主人翁意识。青年学生通过阅读抗战时期的家书, 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屈辱的民族史和不屈的抗争史, 从细微之处深入体会“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以及革命志士誓死保卫家园, 绝不让列强侵犯和践踏祖国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已经胜利70周年, 这样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依然激荡在人心, 鼓舞青年学生铭记历史, 奋勇前进, 努力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民族的尊严, 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在新时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宏图伟志, 将个人发展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统一起来, 必将汇成最伟大的力量。

(二) 青年学生从家书中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 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 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抗战家书》中收集的家书很多都是在危难中写就的,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 家书除了体现对祖国的热爱外, 还体现了亲人间暖暖的温情, 有与抗日救亡, 躲避日寇轰炸相关的仔细叮咛, 有对家人的不舍和牵挂, 也有对亲友的临终托孤。青年学生应深入体会父母舐犊之情, 领悟家庭养育之恩, 培养对家的深厚感情。和平时代, 青年学生应深入社会实践, 传承中华文化, 提高自身修养, “入则孝, 出则悌”。在家孝敬父母, 在外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团结和关爱身边的人。将对家的深厚情感迁移到对社会成员的情感, 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在此之上, 青年学生可以通过饱览祖国河山, 培养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真挚热爱的情感。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力量的报国之志, 体现在爱亲人、爱故乡、爱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朴素情感, 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 青年学生应将爱国与爱家之情融合起来, 将个人成长、家庭幸福与民族振兴统一起来。

1937年9月, 即将率军出川抗战的傅常将军给家人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遗书”。“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 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 努力学习, 强我中华!”傅常将军出征后, 其妻子让工匠照丈夫笔体原样将这封家书雕刻在灯柜上, 一是教育后人报效国家, 二是为能长久地保存这封家书, 让家书随灯柜陪伴自己, 陪伴儿女, 永远流传下去。由此可见, 家与国是水乳交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国家的支持力量。对父母的关爱与孝顺, 对兄弟的友爱和恭敬是人伦道德, 也是社会责任, 更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刻苦学习, 努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家庭的期望又是现阶段爱国的实际行动。因为努力学习, 努力增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 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这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也是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期望与幸福的事。此外, 青年学生还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逐利的幸福观不仅毁坏自己的幸福, 后代的生存和幸福条件也遭到破坏。青年学生在谋求个人发展和家庭富足的时候, 要站在社会和民族长远发展角度, 将二者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个人才能真正在历史框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获得个人的充分发展和内心的幸福安宁感。

摘要:抗战时期的家书最能体现这一特殊时期的家国观。左权、吉鸿昌、张自忠等舍生忘死赴国难的抗战先锋的近百封家书集中体现了国之不存, 家何在焉, 国为家之基;舍小家为大家, 家为国之本;尽忠报国、育儿养老家国密不可分的家国观。青年学生应从中汲取抗日英雄的民族精神, 牢记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体验家庭亲情的珍贵, 领悟家庭的养育之恩, 进而升华为对社会和祖国的热爱。

关键词:抗战家书,家国观,青年学生,启示

参考文献

篇9:读《重读抗战家书》有感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同志曾说:“袁国平同志是一位我所尊敬的在党史、军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英雄人物,牺牲时只有35岁,生命短暂却又波澜壮阔……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末,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史和土地革命史中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军艰难创建发展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留下了他坚定而光辉的足迹。”

我1939年出生在皖南那红旗飘扬的地方,年仅8个月我就被送回老家湖南邵东由祖母抚养。父亲袁国平1941年1月15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所以我的出生之日实际上就是我们父子生离死别之时,父亲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任何印象。父亲的封封家书让我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人,他怎样走过短暂而又艰难的人生之路。

在北伐战争后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开始了反革命政变。大屠杀开始前,父亲在整装待发之际,曾寄给我奶奶刘冬秀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1927年顷,反动派谋袭武汉,形势岌岌,革命之士莫不愤恨填膺,舍身赴敌。斯时,余在第十一军政治部服务,亦奉命出发鄂西,抗御强寇。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为死别纪念;万一凯旋生还,异日与阿母重逢,再睹此像,再谈此语,其快乐更当何如耶!”

“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万一凯旋生还,……其快乐更当何如耶!”死也是“快”,活也是“快”,这就是父亲那一代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父亲正在陇东高原,担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东办事处主任。在民族危亡之际,他炯炯的目光早已投向驰骋杀敌的抗日疆场。在给亲人的信中,父亲表达了渴望着到抗日前线去歼灭敌寇的强烈愿望。在给哥哥醉如的信中,他写道:“国事如此,愿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民族”;在给侄儿振鹏的信中说:“我过惯了战壕生活,正请求党中央派我到抗日前线去工作,愿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解放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英勇战斗。纵然捐躯疆场,死而无憾。”

到达皖南,就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后,父亲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他针对统一战线条件下的特殊情况,围绕“协同抗日”的中心任务,开拓了新四军的政治工作。他紧抓政治工作这个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同新四军其他领导一起,按照中央的方针,经过艰苦的努力,使来自各个山头、各自为政、游击习气严重的游击队,创建成一支纪律严明、思想统一、有战斗力的鐵军。

父亲与万千抗战英烈一样,“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他贡献了自己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一家。我出生后被送回老家,在日军占领邵东时,我们与组织上失去了联系,我一度牵着双目失明的奶奶讨饭度日,曾因病重险些丧命;此前我的二姐已经死于因病无医,我的大姐因外公外婆在逃难中相继身亡而给人做了童养媳。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中,父亲身中四弹,重伤难行。为了不影响部队行动,不连累战友,他为部下、为战士英勇自尽,实践了他“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的阵前誓言。

父亲在皖南给家人的信中说:“我置身革命是以牺牲一切为代价的,无法帮助家里,望能原谅我。”我清楚地知道,我父亲是著名文学大师田汉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在文学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有人曾说如果当年他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然而,他选择的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事业。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革命先烈的奉献和牺牲,才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我们幸福的今天。

值此皖南事变75周年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袁国平和所有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革命英烈!

(责任编辑 党亚惠)

篇10:重读抗战家书

央视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2篇

重读抗战家书心得体会

(一)陈亭(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从4月1日开始播出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我有幸观看了家书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瞬间,我们的视线被带入到那个”祖国受侵略,母亲受凌辱,人民身陷水生火热的抗战年代,爱国人士抛妻弃子,远离家乡,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一腔热血、青春无悔熔铸成永远的丰碑。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从戴安澜将军爱国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始终保持着爱国爱家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中,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击倭寇,有林

则徐虎门销烟、抗日战争等可歌可泣的史事和无数的英雄人物。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系的,因此要在全面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蓝图,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自己勤政爱民、奋发有为、国之栋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所以,重读抗战家书,可以深刻感受到:一封封家书,呈现出爱国先烈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面对亲情时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学习和敬仰。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通过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来校正我们的价值观取向,校准我们的人生坐标。”重读抗战家书”所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契机。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今天,我们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家国情怀是一面震撼人心的镜子,都应对照审视自己,照亮前进的方向。在灵魂深处有所触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学习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同时,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要担当起应有的爱国责任义不容辞。(陈亭)

重读抗战家书心得体会

(二)又是一年清明节。这几天,央视正在播放一个特别系列节目――”重读抗战家书、祭拜壮士国魂”,来缅怀在70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为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的先辈们。在这些先烈中,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左权,有”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戴安澜将军,也有”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赵一曼女士。从这些抗战先烈们留下的家书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怀。

左权将军的家书,除了记载了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对家庭的眷恋,对未来的憧憬,还记载了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左权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在写完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的三天后,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而左权将军生前留下的照片中,差不多每张都特别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很灿烂。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他留给女儿的11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珍贵回忆,也是抗战英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亲爱的荷馨,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

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留给家人的最后遗书。遥想当年,戴安澜将军率领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开赴缅甸,紧急支援英军盟友,抗击日本。写下这封家书时,当时戴安澜将军正和全师将士孤军奋战、坚守同古城。后来在戴安澜将军奉命率领部队突围回国越过最后一道防线时,遭到了日军伏击,结果胸腹中弹,壮烈牺牲。戴安澜将军牺牲时距离祖国边境,只剩下大约三四十里的距离。牺牲的时候,戴安澜将军年仅38岁。从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我们能体会到一个铁血军人以身殉国的赤子之心。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32年春,李坤泰在儿子宁儿未满三岁时受上级派遣,从此音讯杳无,留给宁儿的,只有一张合影。不久后,在东北的抗日战场上,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英雄,成为传奇般的人物。她带领群众罢工,建立游击队,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以”红枪白马女政委”声名远扬。

据介绍,1935年冬天,赵一曼为掩护战友、不幸被俘。被捕以后,敌人对赵一曼进行了各种严刑拷打,比如吊烤、竹尖刺指甲、坐”老虎凳”、把烧红的烙铁刺进她腿部的伤口…但是赵一曼的革命意志力

非常非常坚定,始终没有透露半点秘密。”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然而,从赵一曼牺牲前一刻留下的话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坚强女人中柔情的一面。

清明时节重读抗战家书,倍感先烈之壮怀激烈。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沙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让后人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感受到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曾几何时,多少热血青年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背井离乡,抛妻弃子,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把年轻的生命和一腔热血,献给了祖国。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发扬起来,中国才真正地进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存亡和发展英勇献身,左权、戴安澜、赵一曼只是无数先烈中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更应牢记先烈们的遗志,从抗战家书中汲取营养,补好精神之”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系列报道”重读抗战家书”观后感2篇》

上一篇:浅谈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下一篇:有关我的理想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