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2024-04-24

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共12篇)

篇1: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李岭小学(以下简称甲方):

各教职工(以下简称乙方):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而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易感人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防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签订茶店镇中心小学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一、学校的责任及要求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教室、学生宿舍、计算机房、图书馆、实验室、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落实晨检和午检制度,坚持每天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并作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3、加强对学生的考勤,严防学生外出、旷课或擅自离校,住校生在疫情期间不得离校。

4、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5、对于有发热、流涕、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的学生,要联系家长及时诊治,并负责进行跟踪记录。

6、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

7、告知并督促学生不要吃过期或变质的零食、方便面和外卖。

8、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二、班主任的责任及要求

1、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贯彻落实有关预防措施。

2、组织本班学生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教育学生在疫情期间不走亲访友,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商场等,以减少感染机会。

3、每天早、中、晚检查本班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患病学生及时报告学校,采取有效措施。

4、组织学生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教育本班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注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空气不良的公共场所和接触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

6、告知并督促学生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要吃零食、方便面和外卖。

7、要对学生因身体发热就诊情况定期分析,及时发现疫情苗头,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发现有腹泻、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带学生到当地医院检查,一旦列为疑似病例,凡接触者都要及时隔离,所在教室和寝室要严格消毒。

三、任课老师的责任及要求

1、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贯彻落实有关预防措施。

2、配合所任班级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对班主任应急托咐事项不得推诿、拖沓无力。

3、不得擅离职守,包括自习课和晚自修应按规定在教室值班。

4、对缺课的学生及时查找原因,并及时告知班主任。

5、对课堂上患病学生及时告知学校,采取有效措施。

6、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卫生教育。

四、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及要求

1、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贯彻落实有关预防措施。

2、、计算机房、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要及时消毒,保证通风良好。

3、门卫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来校,上班期间一律关闭大门。

4、消毒人员每星期坚持消毒,并认真填写消毒记载;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

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有效,有效期至2012年8月31日,一式两份,学校和老师(或监护人)各执一份。

说明:责任内容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甲方:李岭小学(盖章)签字人:

乙方:教职工签字人:

签订日期:2011年9月

篇2: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为贯彻上级安全与甲型H1NI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我校《安全工作实施方案》、《预防与控制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工作预案》等各项措施,保障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学校(甲方)与全体教职员工(乙方)签订安全和甲型H1NI流感及其它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书”。

一、安全工作

1、教职员工要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在校内外不得进行追逐狂打、玩火、玩水等有危险的活动,不参与赌博、迷信、非法组织等活动。

2、要采取不同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用电、消防、上网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3、严禁学生携带不利于安全的刀具、玩具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深入教室和寝室检查,一经发现,及时收缴并进行批评教育。

4、上课和自习,任课教师为安全责任人,教师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提前下课,在课间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放学时教师要等学生走完后才能离开教室。如有学生未到或存在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教导处,不得拖延或不闻不问。

5、所有教职员工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与异性学生谈话时注意场合和分寸。

二、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工作

1、全校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防控工作由校长韩兆勇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杨遇春和教导处主任吴恒利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教导处为直接责任处室,教职员工为直接责任人,共同抓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防控工作。

2、各位教职员工要认真执行防控预案,按照学校要求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确保相关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班班主任为班级防控第一责任人。

3、教导处和各位教职员工要根据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好疫情信息报告工作,认真搞好晨检和午检工作并做好记录。班主任为晨检第一责任人,下午第一节课任课教师为午检责任人,每天开展晨检和午检(包括望、问、切),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和缺课、缺勤人员要逐一登记,查明原因,及实上报,真正做到学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实行甲型H1N1流感“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做到每天8:00和14:00前以书面形式(晨检、午检登记表)将检查情况报学校疫情报告员,有疫情报疫情,无疫情报平安,及时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蔓延情况以及防控工作进展。

4、教导处要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校广播等形式加大对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并做好指挥与协调工作。

5、教导处组织学生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各教室、办公室,寝室、实验室、运动场等责任人加强对相应场所的卫生督查与反馈。

6、门卫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把外来人员出入关,外来人员有事经许可并登记后才能出入校门。要加强对走读学生出入证的检查,无出入证严禁出入,负责星期天下午返校学生异常情况的检测,并将情况报告分管领导和教导处。

8、总务处要做好校园的消毒杀菌工作,做好防控有关后勤准备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要留下痕迹,做好相应档案工作的整理,每月底放政教处存档。

9、疾病防控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当,造成疫情蔓延扩散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校园环境卫生工作

教职员工要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提高自身的环境卫生意识,带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同时负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的义务,不得以任何借口妨碍卫生大扫除,对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行为要及时劝阻和制止。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学校分管领导)乙方(教职员工)

篇3: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 在山东省随机抽取了泰安市和莱芜市, 再从泰安市随机抽取了宁阳县, 莱芜市抽取莱城区, 每个区县抽取2所小学, 抽中小学的四年级全部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 共800名。干预前, 以班级为单位, 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 ( 418名) 和对照组 ( 382名) 。干预组男生230名, 女生188名; 年龄 ( 10.98±0.64) 岁。对照组男生196名, 女生186名; 年龄为 ( 11.02±0.75) 岁。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来自同一批学生, 两组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

1.2方法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干预时间为0.5 a。根据当地历年传染病流行情况, 确定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传染病。涉及的健康行为包括饭前和便后洗手情况、吐痰情况、打喷嚏方式、发热症状的处理和怀疑患肺结核时的就诊选择等6个方面。现场行为观察包括咳嗽吐痰的行为 ( 满分5分) 及现场演示如何正确洗手 ( 满分10分) 。制定了小学生重点传染病预防的行为干预适宜技术研究方案, 为干预对象发放了《常见多发传染病防治读本》、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折页、“六步洗手法”音乐肥皂盒和宣传画、封面印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钱夹式纸巾; 播放“重点传染病预防系列FIASH动画短片”和“规范健康行为, 预防传染病发生”光盘;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5],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方式、传播方式、现场行为观察。

1.3统计分析所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t/t'检验。

2 结果

2.1干预前后小学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前, 干预组重点传染病知晓率为59.0%, 对照组为57.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干预组知晓率为68.8%, 对照组为5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 。此外, 干预组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以及流感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干预前后小学生行为形成率比较干预前, 干预组和对照组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干预后, 干预组在6种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所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见表2。

2.3干预前后小学生现场行为观察得分比较干预前, 对照组咳嗽吐痰和洗手得分与干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干预组咳嗽吐痰和洗手得分高于对照组 ( P值均<0.05) 。见表3。

3 讨论

学校健康教育是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理念, 增进健康, 从而促进社会健康的一项公共卫生预防策略[6]。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健康知识水平, 降低传染病在班级、校园内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还能进一步预防疾病在社区的传播, 减少卫生服务成本和降低家庭负担。

健康教育能提高小学生对疾病的知晓率[7]。本次调查发现, 通过综合干预, 小学生传染病知晓率得分明显提高,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就3种传染病而言, 肺结核知晓率最高, 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的知晓率较低, 可能与肺结核病情较重, 容易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有关。应加强对流行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注: * 为多选题; ( ) 内数字为形成率/%。

健康教育能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9,10]。调查显示, 干预后6种健康行为形成率和洗手、咳嗽行为现场观察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 表明本次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原因为干预是在需求评估基础上进行, 选择的干预内容是干预对象需要的, 表达的方式是干预对象可以接受的, 干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告诉学生们为什么洗手、怎么样洗手, 引导他们去洗手, 同时为洗手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效提高了小学生洗手行为形成率。

干预组和对照组都有一定比例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获取知识和行为养成的最佳时期[11,12]。小学生有多种行为方式的健康教育需要, 因此在学生早期开展健康教育, 更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形成。

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密切相关[13]。健康素养是学生形成和维持健康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改进健康素养最有效的措施是确保健康教育成为不同年级学生课程的一部分。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委员会推荐, 幼儿园一~二年级以及三 ~ 十二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分别接受不低于40 h和80 h的健康教育课程[14]。因此, 充足的教学时间是小学生学会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基本保证。

篇4:预防新型传染病

环境保护医学

专家认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奇病丛生的根源,如果对此缺乏高度警觉和行动迟缓,则疾病的蔓延将会更加有恃无恐。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危机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找到化解危机的办法。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有艾滋病、埃博拉热病、“非典”等差不多30多种新疾病陆续出现。这些疾病大部分是通过野生生物传播给人类的。对这一不断恶化的整体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有毒物质的污染、众多物种的消失、气候的异常变动之类的生态系统灾难,再加上病原体的蔓延途径和方式的千变万化,以及其他无法预测的因素等等,都促使环境保护医学应运而生,而且广为人知。

在自然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秘鲁,森林遭受砍伐,使得原本受到密林遮蔽的沼泽和湖泊等地域,如今由于受到阳光整日的直射而更加温暖。这给蚊虫等的超量繁殖提供了便利,蚊子的大量繁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据威斯康星大学的巴茨教授推算,森林砍伐若以l%的速度进展,就会导致蚊虫以8%的增量来繁殖。

再说石灰病的情况。石灰病是由于细菌感染而生成的。这个病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人类首次受到感染却是近几年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面积的毁林造地、广泛建造住宅商业区等活动所致。在郊外的居民住宅区,日益增多的老鼠到处跑来跑去,它们无形中充当了一个自由传播和散布石灰病病原菌的中介角色,继而,再通过吸食老鼠血液的壁虱,将石灰病传播给人类。

如果森林状况良好,壁虱的传染目标就会自然稀释和扩散。森林的存在必然导致大量的黄鼠狼、狐狸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存,这样,即便石灰病的病原菌再多,也不会由人类独自来承受。无孔不入的壁虱会选择更多的目标去吸血,病原菌会自然被扩散或稀释掉。再者,若有大量吃老鼠的动物存在的话,老鼠的总量一定会大大减少,壁虱的传毒率也会相应大大降低。壁虱将丰盛的大自然看作是一座山,这座大山里的细菌载体越多彩丰富,就越能把人类遭受石灰病传染的可能性减至最小。

地球暖化也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首先是疾病的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由于海水温度的上升,在各大洋中能自由迁徙很远的海龟身上,已发现感染了一种乳状瘤病毒。海龟漫无目标地游动,成了将这种病原菌广泛传播给新海域生物的元凶。比如海生哺乳动物中的海牛已被初步确认感染上了这种乳状瘤病毒。

人类的野生动物交易也造成了疾病的扩散。如今发达的全球贸易,给猖獗的传染病散播提供了条件。某些动物在交易或进口时,连同自身所携带的寄生虫和病原体一同被输入了进来。前不久,英国的检疫部门从所进口的鹦鹉身上,发现了致命性H5Nl型禽流感病毒。

野生动物也给肉食市场带来了危害。不法商人们在穷乡僻壤的地洞里捕获蝙蝠,然后直接运往市场。屠夫们甚至连手套和口罩也不带,在通常用来切肉宰鸡的案板上随意切剁蝙蝠。这样的简易操作方式,是很容易将蝙蝠的病毒毫无防护地传播给人类的。

应对新挑战

为了对付各种新病毒,如“非典”和禽流感等,传统的疫苗手段有一定的限制。据调查,在各种类型的蝙蝠身上,已发现,病毒多样化的变异株。它们能在蝙蝠体内存活好长时间,并能复制变异,这种现象目前已找到了确凿的证据。采用接种疫苗的方法,目前还无法确认变异现象。市场上也发现,在接受过接种疫苗的动物体内,依然存活着病毒。对饲养场和野生动物的疫苗接种,目前看来都收效不大。从市场上销售的那些经受过接种疫苗的蝙蝠身上,仍能发现病毒的感染。

在禽流感肆虐的同时,还有可能发生其他类似的传染病。在人类的活动领域,由于野生动物的疾病侵入,造成了很多大规模的病灾。人类与家畜共同生活在一起,由于野生动物的不断侵入和扩大活动范围,使得人和家畜一样,无形中也成了病原菌的集中载体。所以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传染病,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存在,不能掉以轻心。

以禽流感为例,这并不是一个什么稀奇的病毒,大多数情况下,对人类是没有什么致命危害的。但这种病毒的携带者如迁徙的候鸟,在传播过程中,会使病毒迅速发生变异,使受感染者发生生命危险。一旦禽流感发生,广泛而迅速扩散的可能性就会出现。为此,必须采取极其严密的监视措施,广布天罗地网,对禽流感有可能发生的流行地域实施全天候监视和防范,确保万无一失。此外,对候鸟飞经和栖息过的区域,以及这一地带的养鸡场等,要建立完善的监视体系,高度警惕和戒备是否有禽流感疫情发生。

另一方面,家畜也会向野生动物扩散疾病。如犬温热和衣形病毒等。这类动物疾病过去在陆地上差不多已消失。今天,这类病毒却蔓延到了海洋的哺乳类动物身上。住在海洋沿岸地带的居民,不断将污水、污物等往大洋中排放,无形中加剧了病毒的恶性扩散。同时,人在海岸上遛狗时,遗留下来的狗粪等,连同病原菌等也一起被雨水冲入了大海。

我们处在21世纪,为了对付可能到来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专家建议,各国的公共卫生部门应对流行性传染病高度重视,培养和招聘一批富有实战经验的环境保护医学领域的专家。同时,对于跨越物种间传播的疫病,要作到来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还要对发生过病毒传染的地区及周边地带,进行定期检疫检验,切不可掉以轻心,抑或麻痹大意。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将危害性病源消灭在萌芽中,再加上善待动物,善待大自然,相信这些都是最好的防范措施。

篇5: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古城明德小学 一年级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②隔离患者。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①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②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③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预防: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预防:①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②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③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防治措施:①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②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③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7、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防护措施:①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②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③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⑤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篇6: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责任书

1、思想高度重视,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2、工作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请假,请假要有请假条,病假出具正规医疗部门的诊断证明和病历。

3、保持本工作岗位的卫生清洁,不留死角。

4、对幼儿及家长要经常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安全教育。

5、每日对本班及物品按照规定进行通风消毒。

6、认真执行“晨午检”(测量幼儿体温、查看幼儿手、足、口腔部位有无皮疹或疱疹等异常症状)、“缺勤排查”(缺勤幼儿要追踪去向,病因追究落实到文字上)制度。

7、细心观察每一名幼儿,出现异常情况迅速处理并上报。

8、发现“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不瞒报,不漏报,不迟报。

9、履行好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工作职责。

篇7: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培训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很强,传播速度很快,流行广。

2、沙眼:是一种通过手指、手帕、毛巾、脸盆及其他公共物品传播的传染病。

3、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身上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

4、细菌性痢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患上痢疾后,会有发烧、腹痛、腹泻、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

5、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具体时间暂不确定。

二、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

流感与普通感有着区别。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较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得多,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

①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②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

③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预防: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预防:①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②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③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

防治措施:

①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②②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③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7、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防护措施:

①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②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③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⑤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⑥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正确做法: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置。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四、传染病的预防:

1、预防流感: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2、其他预防:

(1)早发现、早诊断、站隔离、早报告、早治疗。(2)将病人的衣物、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对患有传染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彻底消毒和深埋。(4)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等等。

篇8:李岭小学预防传染病预防安全责任书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要做到在日常的工作中, 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做好预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内容。安全生产要做到常抓不懈, 提高主动性, 消除被动性,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1.1 安全生产重在宣传教育

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公民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安全生产已不单纯只是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个别问题, 而是一项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根本问题。同时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要把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注重安全”作为一项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经济和文化主题。重视和实现安全生产, 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俗话说:“思想不牢, 地动山摇”, 只有从讲政治和“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卫生系统各单位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使之掌握本岗位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提高操作技能。只有不断增强和提高每个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不断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才能使安全生产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进而为实现安全生产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1.2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有章可循是管理的基础, 制度的完善健全程度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 这就要求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 及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同时注重制度的贯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是前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 因此每一名职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违章违纪早晚会铸成大错。有制度不严格执行, 或者执行不了会导致问题更多。要制订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奖惩分明, 严格考核, 保证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大力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坚决杜绝“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违章不究”的行为, 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

2 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必须抓重点

2.1 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 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 超前防范, 建立预教、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 改善安全状况, 预防安全事故。预防为主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思想, 即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 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具体地说, 就是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的互动, 为预防安全事故打造良好的“习惯的力量”;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如《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三同时”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等等, 依靠法制的力量促进安全事故防范;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把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行为;健全和完善中央、地方、企业共同投入机制, 提升安全生产投入水平, 增强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2.2 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把健全和深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每个单位的中心工作来抓, 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把责任制作为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逐级抓好落实;责任目标要明确、要量化, 要形成较强的压力和约束。

2.3 不断完善卫生系统各单位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进一步依法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地位, 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制。企业要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 (或兼职) 安全管理人员, 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 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改进安全生产管理, 抓好规章制度、教育培训和隐患整改等基础建设, 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3 预防事故应建章立制

贯彻预防为主需要通过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并落实各种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来实现。“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安全的工种、工艺、设施设备、材料和环节错综复杂, 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并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 才能保证安全。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废弛, 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 势必埋下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最终导致事故。因此, 建立规章制度是实现预防为主的前提条件, 对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和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问题, 是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4 预防工作要发动和依靠群众

许多事故的苗头和隐患, 不管多么细微、隐蔽, 往往是群众首先发现。制定各项安全制度、措施, 要经过基层群众来实践, 否则就将会落空。

4.1 积极营造“人人参与”的局面

每年至少一次对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预防事故的教育和培训。把预防工作的任务、要求, 方法及法律法规及时传达和教给群众, 使安全生产的意图转变成群众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提高广大职工预防事故的行为和能力, 形成“人人重视安全工作, 人人都做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

4.2 建立信息网络渠道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建立广泛而灵敏的安全信息网络渠道, 全方位多角度地及时获取深层次、预警性信息,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处置, 早整改。

4.3 建立严明奖惩制度

分析一些单位预防工作不落实的主要原因, 就是各级领导对安全事故没有压力, 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要通过建立事故预防工作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对安全生产实行工作“一票否决”, 把预防工作的好坏与各级领导的升迁挂钩, 对预防工作尽职尽责, 成绩突出者要奖励, 对工作失职, 造成事故者要处理, 以此激励干群,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进而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不断地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安全生产一方平安。

摘要:在卫生系统的各项生产过程中, 安全生产工作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安全生产工作要做到“月月讲, 天天讲, 时时讲”, 使安全生产意识贯穿到每位职工的自觉行动当中, 这样才能够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要强化安全生产整体意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把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单纯是每位领导者的责任, 还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个工种, 每个岗位, 真正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生产, 人人都做预防工作”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建章立制,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北方经贸》, 2005 (6) .

[2]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3) .

篇9:预防员工离职传染病

问诊员工“离职潮”

让我们将事物一分为二地分析,人力资源在不同企业间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发展,也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但是,当企业出现离职高峰,出现不良情绪离职苗头时,企业就要引起足够警惕,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否则这种情绪就如同传染病一样,加速爆发大规模“离职潮”,其破坏力不言而喻。

病理学意义上的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同理,在职场中,当离职率上升乃至达到峰值时,我们也能探寻到相同的演变轨迹。

当公司有员工离职时,会对其他员工造成内心波动。比如当员工A得知同样职位的员工B离职后,员工A自然会考虑自己是否也应该另谋高就,尤其是在受到职业发展瓶颈等综合因素影响时,更容易产生离职动机甚至离职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一名员工离职后,由于其离职行为产生的“蝴蝶效应”往往会带动其他在职员工的情绪波动,如果员工是带有不良情绪的离职,其“污染程度”会更为严重,释放的负能量也会涣散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加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尤其是当公司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时,如果出现了中高层的频繁更换或者缺失断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军心”稳定,也很容易延误“战机”。

控制离职“传染源”

借鉴医学中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相关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由于不良情绪而离职的发生概率。

员工提交离职信后,公司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立即跟员工进行诚心的离职面谈,这是防止不良离职情绪蔓延的第一步。

一个供参考的可行做法是——控制离职信息传播范围,如将离职信息传播范围控制在离职员工、人力资源负责人和主要领导内。因为,部分离职者在经过离职面谈后是可以被留下的,如果让更多人了解该员工的离职事宜,有可能造成让该员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比如,在经过离职面谈后,打算辞职的员工决定继续在公司留任,如果其他同事在事先已经知道该员工的离职消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可能都会关心地问一下,“什么时候给你饯行啊?”“你什么时候办理离职啊?”“你不是递交完辞职信了吗,怎么还

在这里”等类似语言。上述情况一旦发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该员工很可能又会动摇,选择离职。

当员工离开公司时,必然会有不良情绪,或者没有达到“归属或爱的需要”,或者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公司若处理不当,可能会滋生传染不良情绪的“职场细菌”,因此,消灭传播不良情绪的媒介是切断不良情绪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公司首先要提供“离职负面情绪”释放空间,然后进行“情绪消毒”,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其他人的机会,从而有效缓冲离职负面情绪的杀伤力。

在这个环节中,真诚的离职面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里强调的真诚是指真正充满人情味的离职面谈,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的例行公事。离职面谈无外乎两个目的:挽留员工和了解员工离职动机。以心换心,如果人力资源工作者能开诚布公,形成一种愉悦无障碍的沟通氛围,让员工明白公司是需要他、重视他的,员工同样也会愿意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甚至对公司觉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说出来,毕竟这是公司内的“家事”,采用大禹治水的疏导方式,公司管理层也能够从中得到有益的信息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但切断了不良情绪的传播途径,公司管理方式也能得到改善。

对于不能成功挽留的员工,尤其是关键性岗位人才,也要抱着“聚散皆是缘”、“再见亦是朋友”的心态,而不是给其贴上公司“背叛者”的标签。如果条件允许,抛开传统办公室或者会议室离职面谈的方式,换个地点、换个思维方式,或许效果会更好。

在办理离职手续时,人力资源工作者不以各种理由克扣员工绩效工资、竞业限制保密费等,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离职者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们非但不会传播不利于公司的言论,反而会从内心感谢公司的人文关怀,提供丰富公司人力资源库建设的新方法。三国时期,徐庶离开刘备之时,为其举荐了诸葛亮,这就是一个生动案例。当然,这样的离职处理方式,需要公司高层具有宽广的胸怀、气魄和智慧。

保护在职“易感者”

关注离职者,更要注意保护在职者,做一个“防护罩”保护“易感者”。企业应该倍加珍惜现有的人力资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军心”。这需要企业和在职者都付出相应的努力,即使是离职者也有一定的责任。

1.做好员工心理层面的“预防接种”。针对不同群体,注射不同“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可采用员工信箱形式,设立专人定期梳理数据资料,归纳经常出现的问题,呈送公司领导,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某项目组近来工作进展缓慢,两名小组成员提出离职。公司领导觉察到此变化,以公司信箱为工具,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以“当前公司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主题组织问卷调研活动。经后期数据反馈,考核小组了解到,该项目小组大部分成员对于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公平性持有意见,考核小组迅速做出反应,适时调整了相关考核比例,加大了奖惩力度,维护了团队内部的和谐,团队重新得到了整合。这一剂“绩效考核疫苗”,快速、有效地切断了离职情绪传染,保护了在职员工,提高了员工的“免疫力”。

2.人才流失预警机制的建立。通过员工离职率数据分析,从低到高,分成蓝色、黄色、红色级别,一旦出现不同信号,除了采取积极措施挽留离职者,更要重视易受感染者,对有离职倾向的人员,建立易受感染员工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在这期间,管理层更要主动关注员工情绪变化的规律,定期进行人文关怀类型的聊天、“拓展训练”等团队活动,运用积极方式传递正能量,适时给员工情绪解压,做到防患于未然。

3.对于在职者而言,学会自我选择适当的心理调适方式,避免不良辞职行为的“精神污染”,不要“意气辞职”和“潮流辞职”。当别人辞职时,或许自己可能也有辞职的冲动,此时,不妨找出本子和笔,粗略地用SWOT(态势分析)审视自我: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样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权衡一下,到底哪个方式更适合自己。

篇10:春季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

九年级(3)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春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初步知道这些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类传染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知道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教学过程

一、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二.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包括春季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知识,这种方法很受学生欢迎。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其内容也成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有源之水。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其次我们要用新的课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转变教师角色,从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出发,尽早摆脱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的这节课更加完美。

篇11:冬季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预防

----高三综合班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育目的:

通过开展冬季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预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不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不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

二、班会过程:

(主持人:郭铁山、来祖琳)主持人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主持人男: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如歌的生命,但生命的遭遇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主持人女:然而,有哲人讲“生命是一根细线,每一秒钟都有断的可能!”总会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生命的泉源便会永远枯竭。

主持人男:某校一名同学无视学校纪律,到校外网吧上网,结果被歹徒用刀捅伤,差点送了性命!主持人女:

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亦或是学富五车的导师,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危险可能就在那一瞬间。

主持人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主持人女:是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

主持人男:所以,我们(women)要懂得关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主持人女:生命是五彩缤纷的,生命也是脆弱的。

主持人男:我们(women)现在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自小到大所遇到的种种危险事件。(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叙述自己遇到的种种危险事件。)主持人男:由于时间的关系,还有许多同学没有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不过,我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就刚才这些同学的经历进行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危及自身安全的事件:(1)触电(2)兽咬(3)道路交通安全(4)路况不好导致的交通安全隐患(5)冬季容易掉进冰中(6)吃错药或胡吃药(7)意外伤害(8)“赛车”的后果(9)鞭炮误伤(10)溺水(11)无照驾驭摩托车(12)无照驾驶农用车(13)体育课中的意外伤害(14)食物中毒。

请全体同学就以上这些事件,展开想象,想想它产生的后果,以及我们怎么样做才能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主持人女:

现在轻松几分钟,我们来个安全知识问答,答对了掌声鼓励。(1)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c、据情节给予报复。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2)在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3)乘车时较为安全的行为是()a、在道路中间拦车。b、上车时争先恐后。

c、车辆行驶时,头、手不伸出窗外。d、不乘坐无牌、无证车。(4)遇到别人打架时()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5)遇到火灾时,拨打()a、110 b、119 c、120 d、121(6)在道路上行走时()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主持人男: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安全。

1、使用刀具时,互相比划、打闹。

2、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3、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4、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5、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6、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主持人女:

那么,如何预防这些疾病的传播呢?

1、提前接种疫苗,对于一些已经有疫苗可以防控的疾病,一定要接种疫苗,如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护易感人群从而避免疾病发生。

2、保证室内通风换气。但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不要到人群密集、密闭的地方活动,外出乘公交车最好能戴上口罩。口罩最好4小时一换,在不清洗、消毒的情况下不要重复使用。

4、避免和家长串门或探视病人。

5、尽量少到医院等高危地区。自己如果患了感冒或其他危害不大的小病,可以在家里治疗,尽量不要到医院去。

6、家里定期消毒。可以选择市场上出售的消毒药水,擦拭桌椅、玩具等。

7、保持良好身体状态。正确的做法是早睡早起,保证良好的睡眠和充分的休息,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情绪的调节,才能有效地防病于未然。

8、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9、切不可暴饮暴食。大便排泄不畅会使毒素滞留体内,降低人体免疫力。

10、如果发现有发热、头晕、口干、流汗、高烧不退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到正规的医院就医。并及时通知学校。

11、可适当服用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主持人男:

除了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洗手: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必须要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后;户外活动、购物之后。

2、勤换衣物:贴身的衣物、被褥、枕巾要常换常洗,如果有条件能最好定期在太阳光下曝晒消毒。

3、勤剪指甲:指甲盖里容易藏污纳垢,因此要经常剪指甲。

4、“粗茶淡饭”: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各种营养成分。新鲜的水果、蔬菜及各种粗粮都是餐桌上的嘉宾。

预防秋季传染病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如果我们养成人人讲卫生、个个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就一定会远离疾病,保持健康。

三、老师总结:

篇12:大班安全活动《预防传染病》教案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思想上重视传染病的危害,从而积极地预防;正确对待传染病病人。

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一般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不同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关键

结合实例和概念认真分析、讨论。

学情分析

对于传染病,学生了解不多,但课前的调查对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应让学生做好。同时可以联系遗传病的知识作为比较。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教具学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阶段

1、知识准备:

l什么是健康?

l举例说明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传染吗?

2、激趣导入:

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

二、导学阶段

1、展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传染病有哪些类型。

2、导学、自学、讨论和交流:

l你患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为什么?

l什么是传染病呢?

l什么是病原体呢?

l猜一猜,它们能引起什么疾病?

sp;想一想,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l阅读69页资料,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

l小组交流

l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l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l讨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怎样看待艾滋病人?

l以组为单位交流

l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l下列图片中所表示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l在具体预防中,往往采取综合防治和重点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收到最佳预防效果

l猜一猜: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l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细菌传染病、病毒传染病、寄生虫传染病等

l根据引起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l简介人类四大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常见病举例

l艺术归纳:

传染病的概念(略)

特点(略)

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略)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略)

按病原体分(略)

传染病的分类

按传播途径分(略)

三、应用评价阶段

1、激趣练习:

以组为单位以抢答的方式回答课后练习题

2、达标测试:

以个人为单位以抽签的方式回答《学习与检测》上的练习题,每个学生回答两个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播放课件导入部分

讲述(或课件展示)

出示课件相关部分

出示传染病的概念

出示病原体的图片

打出传染病的特点

巡回指导

及时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以流感为例,三个基本环节动画演示

强调概念的关键词

巡回指导

及时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教师引导

展示图片

结合实例讲述

引导学生结合本节已学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

出示图表并讲解

给予评价(对的该组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给予评价(对的该同学加10分并鼓励;错的不加分并鼓劲)

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认真观看课件,从而产生对学习本节的渴望。

思考和判断

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它们引起的疾病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

各小组选一人发言

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

各小组选一人发言

学生思考或看书后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分别回答

认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并踊跃回答问题

上一篇:小学生记事作文《钓鱼》下一篇:维修车间2季度及6月份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