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2024-04-23

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精选11篇)

篇1: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打渔小学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应急处理制度

一、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三、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五、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

六、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学生病愈回校后,任课老师要做好补课辅导工作。

打渔小学

篇2: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一.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二.加强学校公共卫生设施的管理,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三.建立健全全学校传染病监控与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定晨检制度,做好晨检查,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发现有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室,学校疫情报告人逐级做好疫情报告并做好登记工作。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卫生室、学校领导、卫生防疫站疫情科、教育局基教科。

四.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浸泡等。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做到湿式清扫。

五.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宣传窗、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等途经,经常性地对家长、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并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健康状况有异常时,应及时带学生赴医疗机构就疹.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七.根据季节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发现有疫苗漏种的,督促其到当地卫生院进行补种,以控制疫苗相关疾病在学校的流行。当有疫情发生时,易感人群、密切接触者可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接种。

八.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1、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防止学习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保证膳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2、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3、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九.预防传染病进入学校

1、建立和开展晨间检查制度,发现有传染病的可疑患者要立即报告、隔离治疗,对其接触者也应采取预防性措施。

2、对教职工任职之前进行健康检查,任职期定期作健康检查,凡是传染病患者在隔离期及带菌者,都必须在隔离期满之后或已治愈并经病原学等检查无传染性后,才能恢复工作。

3、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隔离和治疗患者,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阻止其传播和流行。

4、对易感人群选用预防药或免疫接种等其他有效办法进行保护,确保学生身体健康。

篇3: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 在山东省随机抽取了泰安市和莱芜市, 再从泰安市随机抽取了宁阳县, 莱芜市抽取莱城区, 每个区县抽取2所小学, 抽中小学的四年级全部学生均作为调查对象, 共800名。干预前, 以班级为单位, 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 ( 418名) 和对照组 ( 382名) 。干预组男生230名, 女生188名; 年龄 ( 10.98±0.64) 岁。对照组男生196名, 女生186名; 年龄为 ( 11.02±0.75) 岁。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来自同一批学生, 两组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0.05) 。

1.2方法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干预时间为0.5 a。根据当地历年传染病流行情况, 确定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为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传染病。涉及的健康行为包括饭前和便后洗手情况、吐痰情况、打喷嚏方式、发热症状的处理和怀疑患肺结核时的就诊选择等6个方面。现场行为观察包括咳嗽吐痰的行为 ( 满分5分) 及现场演示如何正确洗手 ( 满分10分) 。制定了小学生重点传染病预防的行为干预适宜技术研究方案, 为干预对象发放了《常见多发传染病防治读本》、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折页、“六步洗手法”音乐肥皂盒和宣传画、封面印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钱夹式纸巾; 播放“重点传染病预防系列FIASH动画短片”和“规范健康行为, 预防传染病发生”光盘;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5],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行为方式、传播方式、现场行为观察。

1.3统计分析所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t/t'检验。

2 结果

2.1干预前后小学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前, 干预组重点传染病知晓率为59.0%, 对照组为57.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干预组知晓率为68.8%, 对照组为5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1) 。此外, 干预组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以及流感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干预前后小学生行为形成率比较干预前, 干预组和对照组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干预后, 干预组在6种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均有所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见表2。

2.3干预前后小学生现场行为观察得分比较干预前, 对照组咳嗽吐痰和洗手得分与干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 干预组咳嗽吐痰和洗手得分高于对照组 ( P值均<0.05) 。见表3。

3 讨论

学校健康教育是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理念, 增进健康, 从而促进社会健康的一项公共卫生预防策略[6]。对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健康知识水平, 降低传染病在班级、校园内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还能进一步预防疾病在社区的传播, 减少卫生服务成本和降低家庭负担。

健康教育能提高小学生对疾病的知晓率[7]。本次调查发现, 通过综合干预, 小学生传染病知晓率得分明显提高,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就3种传染病而言, 肺结核知晓率最高, 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的知晓率较低, 可能与肺结核病情较重, 容易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有关。应加强对流行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注: * 为多选题; ( ) 内数字为形成率/%。

健康教育能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9,10]。调查显示, 干预后6种健康行为形成率和洗手、咳嗽行为现场观察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 表明本次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原因为干预是在需求评估基础上进行, 选择的干预内容是干预对象需要的, 表达的方式是干预对象可以接受的, 干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告诉学生们为什么洗手、怎么样洗手, 引导他们去洗手, 同时为洗手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效提高了小学生洗手行为形成率。

干预组和对照组都有一定比例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获取知识和行为养成的最佳时期[11,12]。小学生有多种行为方式的健康教育需要, 因此在学生早期开展健康教育, 更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形成。

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密切相关[13]。健康素养是学生形成和维持健康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改进健康素养最有效的措施是确保健康教育成为不同年级学生课程的一部分。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委员会推荐, 幼儿园一~二年级以及三 ~ 十二年级的学生每学年分别接受不低于40 h和80 h的健康教育课程[14]。因此, 充足的教学时间是小学生学会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基本保证。

篇4: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

一、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生物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传染病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就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2. 传染病发生有三个因素:病原体、环境和人体。即必须有生物性病原体,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和相继使一群人发生相同的病。

(二)传染病种类

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三)传染病报告方式

学校时有散发传染病发生,报告程序是:散发病例通知到医院就医 。确诊是传染病→隔离治疗→进行环境消毒→保护周围易感人群→加强晨、午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无新发病例而隔离期满→愈后持医院证明返校→如有新病例做到隔离→消毒同时向疾控中心报告。

二、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三、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一)经常性的预防和流行时的措施

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工作,增强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防止“病从口入”,教室加强通风换气。打扫卫生以湿性扫除,防止呼吸道传染病。

(二)加强疫情报告、疫点的消毒

1. 加强疫情报告,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执行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

2. 疫点的消毒

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除及时将病人隔离治疗外,还应及时地对病人居住的宿舍和学习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持续时间应以一周左右,没有发现新病人为标准。

四、怎样预防传染病

下面以水痘为例,谈谈我校在预防水痘方面的做法。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集体儿童为易感人群,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发生局部流行。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

篇5: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传染病预防制度。

1、学校教务处负责学校传染病等卫生管理。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出板报、宣传栏、讲座、宣传卫生知识,有效地预防传染病。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的食物,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2、根据社会疾病流行情况,有目的性预防传染病,做到提前预防,及早诊断。一旦发现传染病,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待康复后回校。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教师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3、加强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如果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必须及时向卫生防疫及上级教育部门报告,并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对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

4、常与防疫部门联系,及时检查,并注射相关预苗,如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水豆疫苗等。

4、对教工和学生患传染病情况和因患传染病病休情况及时分类登记。

5、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管理好厕所粪便,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滨兴小学

2012.9

篇6:做好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1 充分认识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1.1 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巨大, 包括土地流失、物资损毁、生产停滞、精神创伤、死亡威胁、伤残困扰、疾病暴发、饥饿难耐等等。就灾后传染病的威胁来讲, 一旦灾后出现了传染病疫情, 各级对卫生的投入明显增加, 患者住院与诊疗的费用增大, 开展疫情控制的成本上升, 民众投入自救的能力下降, 使灾害损失雪上加霜。如果在灾害发生前或者灾害刚出现, 且灾害中自始至终采取各种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杜绝疫情的发生, 使灾区民众免受传染病带来的痛苦和诊疗负担, 从而自然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

1.2 能稳定灾区民众情绪

自然灾害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尤其亲人的死亡或失踪、家业的损毁和破坏、疾病的痛苦与困扰等等, 都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情绪失控, 闹出不少出格的举动;有的甚至埋怨政府,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加上传染病防控不力, 引发某种疫情的暴发或流行, 更加影响灾区民众的情绪, 容易出现远离家乡、抢购、恐慌和绝望。在灾害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动员灾区群众积极参与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的落实, 确保灾后不发生疫情, 自然对稳定灾民情绪, 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积极的正面意义。

1.3 能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做好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不仅能降低灾害损失、稳定灾民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对于提高民众卫生知识水平, 确保人们身心健康同样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灾害发生以后, 在疫病防控工作上, 有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有多部门的密切协同, 有卫生行政机关的严密组织, 有卫生防疫保障人员的辛勤劳动, 有民众及救灾官兵的积极参与, 上下共同努力, 严防疫情的发生。整个疫病防控过程, 都把普及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放在首位, 要求民众自觉搞好个人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 自觉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总之, 把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做扎实了, 民众的健康自然有了保证, 整体健康水平自然提高。

1.4 能恢复基层卫生工作

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乡村的卫生服务站、卫生所、门诊部、卫生院、防检所、防疫站、疾控所 (室) 等基层卫生机构同样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基层卫生保障一时恢复较困难, 加上灾区严峻的卫生防病工作形势, 只有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以促进基层卫生工作的恢复。灾后一线卫生工作者除直接面对灾区民众进行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外, 还在诊疗病人、改善民众生活饮用水质、把住饮食卫生关、开展媒介生物防制与动物害的消除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 使他们进入了十分紧张的工作状态, 往往是满负荷的运转, 也加速了基层卫生工作的恢复。

2 充分了解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风险

2.1 住处改变

大的灾害发生后, 受累的人群往往只得离开家园, 暂时再次定居。他们可能居住在难民营或分散在当地人群中 (在城市或农村社区中, 或亲戚、朋友家) 。越过国境的人员称为难民, 而在国内流动的人群称为“国内流动人口”。在难民营再次定居的人员可导致人口密度增加、居住条件差 (面积过小、十分拥挤) 、甚至缺乏基本的卫生保障。在国内的流动人口, 有的住在学校、广场、运动场、娱乐场等收容所, 生活环境条件同样较差。在这些状况下, 传染病的威胁增加, 流行的危险性上升。

2.2 环境污染

灾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包括 (1) 死亡的人、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等, 由于没有及时清理或掩埋, 其腐烂过程中, 大量的细菌、病毒生长繁殖, 加上媒介生物的传播, 容易引发疫病流行; (2) 大量的人、畜粪便及污水外溢, 直接对大片生活环境构成威胁; (3) 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漂浮物, 污染水源和食物。 (4) 灾害时可能有大量尘土、尘埃, 甚至下起冰雹、酸雨等都对环境构成污染。多种因素, 使灾区环境令人担忧, 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大增。

2.3 水质问题

水质问题是灾后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灾难发生以后, 最先影响人们生活的就是劣质的水, 特别是洪涝灾害发生以后, 灾区的地面水遭受了严重污染, 不仅水体的浑浊度大, 而且水中细菌总数与大肠菌数都大大超标。灾后人们往往缺乏改善水质的条件, 且救灾机构又无法保证日常饮用水供应, 就近就便使用污染的水成了不少人的事实, 尤其对于那些没有采取任何洁治措施者来说, 这种情况下腹泻病成了受累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2.4 饮食不洁

灾区一方面饮食不洁的问题很普遍, 人们除了缺乏必要的卫生条件外, 防病意识淡薄, “不干不净, 吃了没病”在很多人心里存在, 以致灾区容易发生传染病或引起流行。另一方面当人群的营养需求因灾难得不到满足时, 会导致营养缺乏, 如缺铁性贫血、糙皮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传染病发病率也出现明显上升, 尤其在婴幼儿等脆弱人群中, 这些都可进一步恶化人群的营养状态, 降低抗病能力, 引发疾病流行。

2.5 知识匮乏

灾难发生以后, 人们往往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脆弱性, 对于过去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毁于一旦, 对于生计和收入的缺失一下无法恢复, 对于灾后的贫穷 (包括无房居住、吃不饱、穿不暖等) 束手无策。当然, 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其脆弱性更显突出, 不少人心中没底, 防病知识极度匮乏, 关键是不少边远地区的民众文化知识水平偏低, 防病知识信息闭塞, 包括灾后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等, 应该注意什么无法回答, 以致灾民自觉参与防病工作的能力弱, 使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成为可能。

2.6 防控不力

可想而知, 灾难对于基层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士同样带来了很大冲击。灾后第一时间的卫生检疫、疾病监测、健康教育、媒介生物防制等工作无法及时有效落实。如果灾难地点偏远、地域广泛、道路损毁严重、救灾条件和能力有限, 救灾医疗与防疫力量无法深入, 卫生防疫药品器材无法迅速分发到一线, 这将极大削弱灾区疫病防控的能力和效果, 使传染病的流行风险增加。

3 充分领会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策略

3.1 应对灾区传染病流行作出快速评估

灾区是否发生了传染病流行, 这是各级领导和卫生行政机关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基层反映或报告灾区可能发生了某种传染病流行以后, 上级需要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 深入可疑传染病流行的区域, 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研究,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其快速评估, 得出准确的判断和结论, 以便迅速采取较大范围的应对措施, 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

3.2 应加强灾区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需要对灾区实施传染病的监测, 通过对灾区特定的环境和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及影响人体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 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 及早发现传染病或传染源,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防止传染病在灾区的发生和流行, 保护灾区民众的健康。疾病监测的根本目的是分析疫情发生的原因, 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因此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十分重要。在按照既定传染病种类进行被动监测的情况下, 按照疾病种类进行疫情分析和判别, 分析这些传染病在时间、空间、人群等的分布情况, 比较不同时间、地区、人群的差别, 从而确定高危人群。此外可以及时发现可能暴发疾病的迹象, 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 提出传染病流行和暴发的预警, 并为下一步采取应对措施和策略提出建议。

3.3 应落实灾区传染病的免疫与药物预防措施

灾区传染病的免疫与药物预防, 是为保护灾区易感人群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两种有效防疫措施。灾区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也称为灾区传染病的应急预防接种。是将抗原或抗体等生物制品接种给人体, 使之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自然灾害发生前后,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是提高灾区民众和救灾人员抗病能力,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灾区传染病的药物预防也称为灾区传染病的预防服药。即自然灾害发生前后, 给灾区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服某种药物, 防止传染病在该受灾人群中发生和传播。一般多在灾区传染病有流行趋势的紧急情况下, 采用药物预防保护灾区民众。当灾区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也可对接触者或易感者进行药物预防。

3.4 应采取强有力措施控制已暴发的疫情

灾区一旦出现了传染病暴发疫情苗头, 或经快速评估确定已经发生了某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那么, “疫情就是命令, 疫区就是战场”。 (1) 灾区政府和卫生行政机关的应急防控决策应先行。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属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由政府主导的疫情控制组织管理体系立即运作起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迅速决策、组织和处置疫情。 (2) 灾区疾控和医疗卫生单位的应急处置行动应迅速运作。自然灾害发生以后, 灾区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都担当了保障灾区民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重任, 尤其当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后, 这两方面的力量都是控制疫情发展的坚强后盾, 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灾区民众和疫区高危人群的应急防疫响应要紧紧跟上。灾区传染病暴发疫情后, 处在疫区范围内的民众, 尤其是与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亲人、朋友、同事、同学等高危人群, 积极响应政府的防控号召, 自觉投身到抵御疾病侵袭、阻止疫情发展的行动中来, 对于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至关重要。 (4) 按照有效控制传染病发展的常规措施应抓紧落实。落实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保护易感人群的各种措施。

3.5 应针对灾区常见传染病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各异, 因此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很不确定。从多年来的情况分析, 我国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鼠疫、霍乱、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肺结核、恙虫病、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疥疮等, 应针对这些传染病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篇7:浅谈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及管理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传染病;预防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525-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生源广,人群居住密集,活动范围大等特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造成流行及蔓延,因此高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校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地管理模式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近几年来几起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总结,诣在为高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1.1 2003年3月非典流行期间,发病1例(教工)者,及时转到定点医院救治,后死亡。医院隔离病房收发烧学生69人,均无肺炎症状,治疗7-10天痊愈出院。管理密切接触者509人,无疫情流行及蔓延。

1.2 2009年甲流期间,医院共收治发烧、流感样病例674人,治愈率100%,密切接触者流调3598人,并实施专人跟踪管理,有效地隔离了传染源,使发病降低到最低限度,

1.3 2012年4月9日—5月20日出现风疹疫情,立即启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共收治患者89例,做到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

2 工作方法

2.1 医院建立健全各种传染病制度

设有书记院长参加的传染病防病小组,建立了由医务工作者、各院系书记、铺导员及学生骨干参与的疫情报告网络,制定了周密的管理制度。设有传染病应急预案,疫情报告有专人负责,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2对医务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及业务培训

平时注重加强《传染病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法律观念,提高执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定期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诊治水平。 实行首疹负责制,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传染病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减少或避免误诊及漏报的发生。

2.3 对学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讲座,校园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定期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有关知识宣传,提高了大学生传染病的知晓率,增强防范意识,能积极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开窗通风,锻炼身体、接种疫苗等,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重视新生及在校生体检工作,体检中发现传染病马上隔离治疗。

2.4 重视消毒工作

医院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宿舍及教室的消毒,有专职消杀人员,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如冬春季节,和大楼科联合定期对学生宿舍、教室、自习室、图书馆等地进行消毒。当疫情出现时对疫区更加严格消毒,频繁,防止交叉感染 ,有效的减少了疫情的蔓延。

3 结果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了疫情报告网络,通过对传染病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以上3起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稳定了校园秩序,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

4 讨论

篇8: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的体会

关键词:传染病,晨检,早发现,隔离

幼儿园是群体集聚地, 幼儿年龄小, 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 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低, 易受传染侵袭。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 但由于病毒不断变化, 近年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此, 幼儿入园后认真查验幼儿免疫接种程序。我园于2005-2010年共发生15例水痘患者, 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入园。其他传染病均无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2010年, 每年在册幼儿数430例, 每天出勤人数380例左右, 5年间内, 共有15例水痘患儿, 其中男9例, 女6例, 年龄在3~7岁之间。在幼儿园发病感染者的患儿10例;在家感染者5例。其他传染病均无发生。

1.2 临床表现

由于传染病有其特殊性, 临床表现都具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共同点就是病毒感染。先低热后高烧, 躯干、头颈、前胸、后背等出现不同大小红疹、斑丘疹、皮疹、水泡等, 同时伴有瘙痒感。一周后皮疹消退, 在潜伏期内到皮疹消退之间都具有传染性, 因此要及时隔离, 防止暴发流行。

1.3 治疗方法

通过晨午检发现幼儿精神状态萎靡, 皮肤有红疹、瘙痒症状时, 或疑似传染病时, 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幼儿园备有隔离室, 与本班幼儿分开隔离, 通知家长接幼儿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当确诊传染病时, 在家隔离21d并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发烧幼儿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2结果

对本班幼儿进行检疫观察2周, 同时本班进行封闭管理, 停止一切公共场所活动, 本班幼儿不允许离园或再进入新生, 2周后无续发病例, 可解除上述要求。同时每天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减少细菌病毒污染。

3观察护理

3.1 家长心理护理

当患儿发生传染病时, 家长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 怕疾病影响患儿其他器官等。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耐心向家长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愈后效果等, 使其对该病有所认识, 减轻精神压力, 更好的护理好患儿。

3.2 皮肤护理

传染病如水痘、猩红热、麻疹等都有皮肤的改变, 在躯干、头颈部、胸腹部、四肢等出现红疹、斑丘疹、水泡等, 并伴有不同程度瘙痒。因此注意皮肤局部卫生, 特别是水痘患儿, 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勤换衣服, 保持双手清洁, 剪短指甲, 避免抓破疱疹, 特别是要管理好患儿不要抓破疱疹, 尤其是面部的皮肤。因抓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 若病变深, 有可能留下疤痕。避免用手揉眼睛, 若病毒感染眼睛, 会形成角膜炎而影响视力。疱疹未破处可涂碳酸氢钠或炉甘石洗剂, 也可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于皮疹处, 或用药棉签蘸病毒唑液轻涂丘疹、疱疹表面。皮疹破裂或合并感染时可用新霉素软膏外涂。

3.3 发热的护理

患者伴有体温升高者嘱其多饮水, 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物理降温, 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阿司匹林药物。因使用糖皮质激素后, 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明显延长, 出现严重皮疹, 使病情加重;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水痘并发症的机会, 引起脑炎、雷氏症候群。可用柴胡或双氯酚酸钠降温,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降温后有无水分丢失, 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脱水。

3.4 病情观察

水痘患者如果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很容易出现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水痘心肌炎等并发症, 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面色、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及伴随症状, 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头痛、呕吐等, 并认真观察皮疹的性质、范围、分布及是否有继发感染。

4讨论

幼儿园人群密集, 是传染病高发地, 只有采取各项疾病的管理制度, 按传染病制度要求, 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才能减少幼儿园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降低发病率。

4.1 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制度, 做到不漏一人, 不少一个环节

晨检由保健医对入园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检查”。一摸:检查幼儿的皮肤温度是否发烧;二看: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异常, 精神萎靡不振等;三问:幼儿的饮食及皮肤是否瘙痒起红疹;四检查:是否有携带药品及其他不安全物品等。当发现有异常反应立即要求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避免进入班级与其他幼儿直接接触传播。午检由班级教师进行午睡前检查, 包括前胸、后背等。对因病、因事缺勤的幼儿, 进行家访及电话跟踪联系, 掌握幼儿离园的原因及所患疾病, 对可疑患病的幼儿要及时送当地医疗机构检查。

4.2 加强消毒

每天用含氯制剂消毒液对玩具、门窗、桌椅、把手、地面等进行消毒擦拭, 消毒液的浓度比是物表浓度1∶1 000, 卫生间的浓度比例1∶500, 作用时间是5min。每天反复多次进行擦拭, 保证物品的清洁无污染。幼儿毛巾、口杯要求一人一巾一杯, 餐具是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幼儿被褥在阳光下暴晒。

4.3 隔离患儿

传染病大部分是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且传染性强, 接触后的易感者约有80%发病。因此必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隔离时间应从患病前一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幼儿房间要早晚通风, 患者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进行煮沸或日光照射消毒, 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护理人员在操作时避免接触皮疹破溃处, 患儿隔离期间禁止洗澡擦浴。

4.4 卫生及健康教育

传染病有潜伏期, 发病急、快, 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学习。因此,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尤其重要。查验幼儿计划免疫接种情况, 发现遗漏立即补种。加大传染病知识的普及教育, 让教师和家长了解防病治病知识, 在幼儿园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挑食、不吃零食等;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随时保持双手的清洁, 减少污染。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便于及时发现, 及时隔离患者,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传染病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综上所述, 几年来, 本幼儿园始终按照儿童保健管理制度要求履行各自的责任, 保健医深入班级进行巡检, 督导检查各项卫生消毒工作, 发现异常病情立即隔离治疗, 使我园的传染病控制在最低范围, 没有发生传染病流行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小英.浙江大学学生水痘情况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5) :639.

[2]李敏.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擦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J) .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1 (5) :813.

[3]胡高楼, 陈根芝.12例大学生水痘的临床分析 (J) .中国校医, 2004, 18 (2) :182.

篇9: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关键词】院内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 ;作用Hospital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82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11-03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系统管理和内涵建设的首位任务,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内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被医学界广泛关注[1]。医院感染伴随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承担全院传染病感染的预防、控制、监测、预警、控制、分析、统计、上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作用,是医院有效防治传染病、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2]。医院近两年来通过实施院感控制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院内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情况(观察组),并与2003年2月~2005年2月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相对照(对照组),观察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两组在护理人员配置、收治病种、疾病程度及患者人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2.1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大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普遍缺乏医院感染的防治知识,对消毒、隔离等重视不够,各项技术操作未完全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机进行,缺乏无菌观念,将病原微生物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给他人或自己造成感染,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1.2.2技术水平不到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基层医院设备缺乏,科室设置也不十分科学,如妇科和产科没有分开,合属妇产科,下设妇产科护理部,由此护理人员(包括助产士)往往不是来自妇幼或助产专业院校而是普通护校,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此外,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观察能力缺乏,应变能力较差,对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欠熟悉等均可造成致病菌传播造成院内感染[2-3]。

1.2.3制度及流程执行不到位:存在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症状、体征观察不仔细,异常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护理记录模糊不清,以及用药差错等情况。

1.2.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标识不清:大多医院缺乏对住院病人请假离院的专门管理制度;医嘱护理级别与床头分级不符,药物过敏标识与特殊用药标识无明显区分,危险地段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或标识不醒目。

1.2.5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力度不够:受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限制,治疗室与病区的空气消毒设施及洗涤清洁设施不够完善,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机构较少,往往归属于护理部或医务科,且多由护士管理,管理的专业性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医护人员并不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及流程,导致产房空气、氧气湿化瓶、消毒液等细菌指数超标[3]。

1.2.6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一些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缺乏与患者间的沟通经验,沟通技巧不足,使得对患者的心理、病情不够了解,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和安全感不足,治疗依从性差,易诱发医院感染。

1.3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1.3.1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传染病管理的中心科室,成立专门的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小组人员由感染管理科的人组成,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管理,尽可能减少和预防医源性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并定期进行感染管理效果的分析、统计及报告。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进行整改,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要完善对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程序,规范院感管理的监督行为,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生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院感知识人员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1.3.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特别注意学习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条例及规定。通过选派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定期召开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例会进行医疗质量反馈及医疗、护理安全意识教育,组织院内培训(如基本业务训练、医院感染知识培养、护患沟通技巧等)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了解院感知识,提倡预防的观念,同时,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树立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对院感风险处理水平。

1.3.3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措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渠道应进行严格控制,并且由医疗器械科专人购入,按照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与验收标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3-4],尽可能在医疗器械方面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1.3.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时,处置过程是否遵循相关规定是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需要多科室、多人员进行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处置的目的。医院应对医务人员以及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置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设置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收取、运送、焚烧,并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详细记录,严格做到医疗废弃物日产日清的要求,并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从而避免医疗废弃物流入社会,防止传染病暴发等严重后果。

1.3.5注重护理细节管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预见性护理及环节质量监控,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建立标识、加床档、严格巡视等方式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此外,加强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护理人员要确保"看服到口",并及时跟踪其服药效果。

1.3.6对医院内部环境微生物以及消毒灭菌情况进行及时监测与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派专人进行医院内部环境微生物以及消毒灭菌情况的监测与管理,定期对全院各病区以及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部位进行灭菌。若监测过程中发现超标情况,应及时向相关人员以及部门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对正在使用的紫外线灯,应进行使用时间累计记录,同时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试,若紫外线灯不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应及时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医院内部空气的消毒效果。

1.3.7加强医患、护患沟通:规范医生及护士言语,诊治、护理行为及礼仪,注意沟通过程中的主动、耐心、体贴、细致,引导医生、护士正确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同时明确探视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可视探视室,使患者与家属能够适时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4]。

1.3.8严格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在发现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进行上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人员每天对各类检验、放射等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电话报告监控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为医务人员提供监测信息。

1.3.9传染病预防控制与技术指导。强化医院感染科的院感控制职能,传染病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强化对早期发现散发传染病病例的控制,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制定严格控制疫情传播的措施,隔离患者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在传染病防治的报告、治疗、控制等环节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共监测出空气超标2.61%,物体表面超标2.82%,医务人员手超标1.25%。两年间全院10个病区56720名住院病人共发生医院感染143名,医院感染率0.25%。对上述统计结果与医院未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前各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一。

时间空气超标物体表面

超标医务人员

手超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5.98%6.30%4.47%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2.61%2.82%1.25%P< 0.05< 0.05< 0.05由表一可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空气超标、物体表面超标以及医务人员手超标情况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由表二可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5%,明显低于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0.51%,证明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10个病区56720名住院病人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显著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管理实效得到进一步增强,有效控制及预防了医院内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综上,加强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对防止医院内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5]。

参考文献

[1] 徐艳凤,邵士春.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108-109.

[2] 季玉翠. 影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 25(1):171-172.

[3] 李嫦珍.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674-675.

[4] 李万兰,郭晨霞.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002-1004.

篇10:打渔小学预防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基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交通、通讯等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全世界交流与沟通更加频繁,致使社会和生存环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导致疾病控制空间环境发生着变化,使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影响公共卫生管理效率。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疾病类型不断出现,例如,因排气扇和空调所致的空调病,因快餐店卫生条件诱发的血吸虫病、大肠杆菌感染等,充分显示了公共卫生管理在维护人们生命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不仅以宏观调控者的身份存在,而且代表的是实际监管者。鉴于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迫使传染病有效控制。

2 基于三个层面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

2.1 法律层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于2006年正式颁布,其明确提出:以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为基本原则,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上报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效率。国家相关部门在坚持统一监管原则下,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进行管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管理部位,则负责该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而单位和个人,以相关规定为指导,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基于此,若发生传染疫情,各部门、各单位和政府间协同指挥,统一行动,以保证传染病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2.2 政府层面

在预防传染病过程中,政府扮演者宏观调控者的角色,通过财政管理和公共卫生宣传等方式,达到调控公共卫生的目的,促使公共卫生管理朝着正常化道路发展。政府在安排和部署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染病控制原则,达到干预效果。疾病控制中心以政府政策为依据,高效开展传染病控制工作。目前,地级市的公共防疫机构较为完善,但县级及其以下较为薄弱,部分县级医院无法满足重患救治需求,难以承担公共卫生事业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强化自身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促使基层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得到较大程度上的完善,以确保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控制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 人员配置层面

人力资源是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和基础,因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完善人员配置管理,适当发放津贴,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针对一线工作人员,例如,救治患者、动物预防、口岸检疫、市场调查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工作人员的强度、试件和工作风险为依据,给予工作补助,为稳定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奠定基础。

3 发挥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的措施

3.1 加大公共卫生对疫情防控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以公共性为基本特性,其标志着公共卫生事业与人民利于存在密切联系,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对社会稳定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影响。《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其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广播、互联网、电视等媒体需强化对社会群众的教育宣传。基于此,在预防感染病过程中,媒体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正确引导人们群众,及时准确报道疫病现状和发展趋势,坚决打击谣言,全面性报道事件处理过程。针对我国,不同层次的群众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利用传染病相关的防控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引导其树立较强的防控意识。另一方面,重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完善信息披露和公共交流平台,采用多样化形式,例如,电视、杂志、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方式,激发人们的公众意识。与此同时,公共卫生部门应增加与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3.2 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

为提高传染病预防效率,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在完善信息整合的基础上,搭建公共卫生信息交流、共享平台,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级疾控机构以统一的表格为依据,以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网络系统为指导,仔细填写相关内容,为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提供方便。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月需定量分析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3.3 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

近几年,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取得了一定成就,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基本得到保障,但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仍需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因此,相关部门应优化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地区部门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合理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另一方面,各地区管理部门通过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搭建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网络,推动防控工作发展。

4 小结

综上所述,传染病控制不仅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稳定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公共卫生部门应在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方面的作用,达到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目的,推动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发展,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摘要:目前,传染病呈现出多地区,多发发展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相关部门应重视公共卫生管理。本研究以公共卫生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定位为出发点,基于三个层面保证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并提出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的措施。

关键词: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定位,作用,措施

参考文献

[1]胡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视角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

[2]李亚品.传染病信息实时采集与应急处置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

[3]韩雪磊.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实现策略及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4]李美英,于波.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09:30—31.

篇11:出海打渔路

———宫赫《出海打渔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四月繁花似锦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涠洲岛,雾气弥漫的晨光中,我和家人坐上一艘小船,开始了我的出海打渔路。

出海打渔路,到处是阳光白云、鱼虾满仓。

爸爸问我“:海里有金子吗?”我答不出来。爸爸说“:当然有了,你看,太阳照在海上,泛起了点点金光啊。”我拍一拍脑袋,恍然大悟,禁不住笑出了声。风吹雾散、波光粼粼,在金光闪闪的海面上拉网捉鱼,实在是海上最快乐的时光。站在小船上,身体随着海浪一起一伏,手里拉起沉甸甸的渔网,挂在又细又密的网眼上的鱼儿、螃蟹、海虾就排着队进到船舱里了。看呐,我亲手网到了一只螃蟹和一条泥猛鱼,高兴的心情只能用唱歌来表达了!

船老大海哥满脸海风的脸上透着红黑色的健壮,动作敏捷的他一点都不像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他一边帮着我拉网,一边乐呵呵的说:“以前出海打渔,做再多也挣不到钱,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只要你肯劳动,一定会有收获!”海哥从小到大都在涠洲岛打渔为生,起早贪黑出海打渔让他走出一条致富路,不仅养活了四个儿女,家里还盖起了两栋小楼,一家人其乐融融。“海哥,你这么大年纪还能出海打渔真了不起!”大家都夸海哥。“哈哈,我年纪不算大,我爸我妈今年都九十多了,还能补渔网、晒鱼干,比我还能干啊!”海哥的脸上笑开了花。

出海打渔路,也有坎坷颠簸、五味杂陈。

捕鱼抓虾的高兴劲儿还没过,一个浪头过来,让小船左右摇晃,我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到了船舱里,翻起的海水泼了我一脸,伸出舌头一舔,嗯,好咸啊!手扶着船舷,我才在爸爸的帮助下站起来,“好险哪!” 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幸亏没掉到海里去。船上的人们似乎都没受到我摔跤的影响,四百多米长的渔网不断地被拉到船舱里。海风呼啸,波涛翻滚,渔网里的鱼虾却越来越少,拉起来网上尽是水母和珊瑚,水母身上有毒液,鱼儿见了就会游走,自然不会到网里来了。

我还在抱怨大大小小的水母,爸爸和叔叔们却拿起了钓竿,站在船边钓起鱼来,石斑鱼、鲳鱼、剥皮鱼、青鱼、沙箭鱼……随着钓竿一起一落,鱼儿一条紧接着一条落到船头,我欢喜地拿过一支钓竿学着叔叔的样子,把新鲜的螺肉撕下指甲那么大一块,轻轻挂到鱼钩上,拉动把手,鱼线嗖地一下放了出去。“快收线!鱼吃饵了!”大人们在旁边向我喊着,我赶紧收起鱼线,鱼钩上空空如也,原来鱼饵早就被调皮的鱼儿吃掉了。看来,钓鱼也要勤学苦练,世上从来没有容易的事。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返航的时候,船老大让我学着开船,我手里掌舵、目视前方,一艘接一艘的渔船和我们擦肩而过,渔民们要到更远的海洋里劳作。船儿掠过水面,白浪翻飞起舞,犹如一条条白浪画出的道路。海上丝绸之路,便是以这片海为起点,走出中国,走向亚非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海打渔路,短暂又奇妙,既有欢声笑语,也有苦辣酸甜。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却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历程。出海打渔路,我的成长路!

上一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下一篇:名医师范先进事迹宣讲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