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徽淮北的婚恋问题

2024-04-07

浅谈安徽淮北的婚恋问题(通用4篇)

篇1:浅谈安徽淮北的婚恋问题

浅谈安徽淮北的婚恋问题

首先我做为一名淮北人,对自己家乡的婚恋风俗表示强烈的反感!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般淮北人都是怎样从恋爱到结婚的吧!城市的我不太清楚,就从农村说起吧!

第一步:见面。每逢回家过年,都是相亲的好时候。大家在外地辛苦一年,回到家没几天,肯定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遵守着父母留给我们的圣旨:“在外打工千万不要谈恋爱,一定要娶咱们本地的。”正是如此,才让淮北女孩价格暴涨。先说说见面吧!男方由媒人的带领下,去和女方见面。见面地点八成都是在集市上。男方要尽量穿的体面、帅气一点,西服最好,这样才能保证相亲的成功率。起码要带一包二十块钱以上的香烟,因为碰到和女方一起来的长辈要发烟,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成熟和会做人。哪怕你是一个不会抽烟的未成年。相互打过招呼后,男方可以和女方在集市上走一段路,聊一会天。注意!就这几分钟的聊天时间,你就要确定自己将来要不要娶她。当然少不了男方给女方见面礼,见面礼一般是11000,俗称万里挑一。(如果两人相处认为不行,女方需把钱退还男方)。然后男女双方各自回家,和家人商谈下一步。如果有一方不喜欢对方,这事就告吹,如果双方觉得还可以,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第二步:逛街买东西。在男女双方见面之后,这时就可以上街买东西了。买什么呢?买衣服。现在一般都是男女双方两个人,从家里坐车到县城最好的商场买衣服。女方买衣服,男方出钱。由于相亲时间是冬天,而且因为冬天衣服比较贵,故相亲买衣服最好在冬天。要买两件羽绒服,两条裤子,两双袜子,两双鞋,还有一个皮箱。买两套衣服的含义是好事成双,买一个皮箱是为了把买来的衣服装起来。这时差不多到吃饭时间了,要找饭店吃饭。第一次带未来女朋友吃饭,是决不能小气的。起码要找个像样的饭店,最少要点四个菜,吃不完也要点。然后男女双方可以回家了,衣服由男方先带回家。现在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第三步:订婚。由于前面的见面和逛街,男方表现出为女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决心,现在终于可以订婚啦!订婚时由女方去男方家里收钱、画押。这时男方家里要准备二十道菜,而且有些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好的。用的时间久的可以买,如果运气背的话还买不到。做不好的,就要请专门的厨师做。这二十道菜,必须上全,少一道,都会让女方家挑出毛病,从而不答应这门婚事。酒足饭饱后就可以把男方和女方的婚事订下了。订婚当然要有个订婚的样子,是要交订金的。现在一般都是6000、8000和11000,6和8都是吉利数,11000代表“万里挑一”。最后女方拿着订金和上次你们俩逛街买的衣服走人。忘记说了,买衣服女方随便挑,男方不愿意是不行的。你以为这样就圆满完成了?答案是否定的。后面还有很多没说的,来看第四步。

第四步:拜年。由于前面的订婚完成,接下来就是男方去女方家拜年(都是春节订的婚,在正月十五之前都要去拜年)。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东西可不能少带,哪怕路再难走,最好开车拉半车东西去。席间,未来岳父肯定会请一帮子人跟你喝酒。注意:这酒一定要喝,而且一定不能喝醉。吃饭时,未来老丈人肯定问你一些话,喝醉了乱说话,可能导致这场婚姻的夭折。大家都觉得满意后,你就可以回家了。走之前你的未来岳父会给你几百块磕头钱,有600的,800的,也有1000的。付出一万多块钱现在终于有点回报啦!别高兴太早,这时你得注意,看你女朋友有没有侄子、侄女什么的。如果有,你得给他们压岁钱。最少得给200,要是有两个,都得给,哪怕他们是还在吃奶的孩子。这样才显得出你的成熟和会办事。给老丈人拜年的任务终于完成了,现在轮到第五步了。

第五步:过节。这是结婚前一天的步骤,一般是男方把东西送女方家。我爸妈告诉我,一般是16只公鸡,16条鱼,16箱老口子酒(300百多一箱的),十多斤牛肉,一只整猪(去掉头),还有顺带啤酒,纯牛奶,卤鸡什么的,,,,,估计一车得装满。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价格。

第六步:结婚。结婚要有新房子,或盖或买。买估计20万,盖10万左右,男方出。有了新房子就要装修,当然男方弄。女方出什么呢?出一些嫁妆,如:电视、沙发、棉被什么的,大部分是用男方出的钱买的。忘了说了,女方出嫁前,男方还要给女方买“三金”,即: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迎娶的那天,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顺利的,肯定会给你弄出点小事故,然后男人出钱“摆平”,例如,新娘子不愿意上车,这时男方就得拿钱,美名其曰“上车钱”。总之,结婚当天,男方起码要带一万块钱现金,应付急用。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为了组成一个新家,你花了差不多将近十五万,而你老婆花的却不到一万,甚至是个零。运气好的,老婆还能带几万给你;运气不好的,一分钱都没有。就这样,父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而你自己这几年的辛苦打拼也都投了进去。你的创业资金没了,你还得继续打工,一切,从零开始。

最后我想说地是:既然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没必要所有的东西全部男方出,这样会让男人感到很累。十五万哪!都是普通老百姓,攒够十五万,谈何容易!难怪会有越来越多的淮北男孩选择外地的女孩,打工回家顺便带个外地媳妇回来。不是因为淮北的女孩不好,而是因为淮北的女孩太“贵”。造成这种形势的罪魁祸首,不是淮北的女性太少,而淮北的这种结婚风俗太老。用句时髦的话说,out了!这样的结婚风俗,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买老婆。现在都是啥年代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墨守成规?为什么我们不能共同奋斗,共创美好未来?

看到挺有感触,呵呵。落后的风俗啊!

篇2:浅谈安徽淮北的婚恋问题

2、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单吃乖孩子。

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树下蹿,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地里吃,九九又九九,麦子上了手。

4、小老鼠,尾(读“以”)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5、小老鼠,上锅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 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篇3:安徽淮北平原农田排水问题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 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70~950 mm, 自北向南递增;降雨的年际间和年内分布不均, 年际间最大与最小比值达3~4, 年内则主要集中在汛期, 6~9月份的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60%~70%, 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易形成涝渍灾害。降水时空分布悬殊是造成本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1949年以来, 经过50余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综合治理, 成效显著, 农业生产基本上可以抗御一般性的水旱灾害。目前, 淮北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建成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配套体系, 除涝标准达3~5年一遇, 灌溉覆盖率已达59.4%。但该区还经常受水旱灾害的侵袭, 尤其是位于中南部低洼区域的涝渍灾害危害更为严重。为此, 针对淮北平原农田排水涝渍成因与特征及农田排水工程问题, 提出了治理对策。

1 涝渍成因与基本特征

1.1 涝渍成因

涝是指由于不利条件而引起地面较长时间积水, 对作物构成危害的水灾现象;渍则指土壤过湿, 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土壤水分长时间保持在接近田间持水量至饱和含水量状态, 导致植株主要根系区域水肥气热比例失调, 而危害作物生长的现象。二者之间, 涝的危害居于首位, 而渍害往往由于不受重视, 受害面积较涝要广得多, 其减产损失更大。涝、渍影响因素主要有:

(1) 气象。淮北平原降雨年际年内变化不均, 涝渍成因主要是汛期暴雨和长时间的连阴雨。淮北春季降雨量只占全年降雨量的20%~25%, 而汛期6~9月份降雨量却占60%以上, 多暴雨, 降雨强度较大, 并且经常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连阴雨, 尤其在汛期, 这种连阴雨经常与暴雨交织发生。

(2) 土壤。淮北平原主要分布着砂姜黑土和潮土土壤, 占总面积的86.4%。其中, 在中南部河间平原砂姜黑土分布面积占90%以上。这种土壤有明显的棱柱状、块状结构, 垂直裂隙发达, 干缩湿涨性强。汛前由于土壤缩裂、漏水和强透水性, 地下水位在降雨的补给下迅速上升, 当地下水位上升到较高状态或者受到较长时间连阴雨的影响时, 土体膨胀, 粘湿闭气, 给土壤水侧向流动造成很大阻力, 易引起作物遭受涝渍威胁。

(3) 地形地貌。淮北平原地势平坦, 微地形起伏, 汛期易积涝成灾。在广大的河间平原区, 其地貌特点是, 在河流两岸由于自然堤的存在, 地势较高, 而在两河之间相对较低, 且地形平缓, 倾斜度很小, 自然坡度约为1/7 000~1/10 000, 形成了河间微凹的地貌单元。离河道较远的地方, 地形更加平坦低洼, 并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浅碟形封闭洼地。汛期地面径流向洼地汇集, 成为积水滞水区。另外在各个支流入淮的交汇处还形成了较多的河口洼地, 农田内部也存在微地形起伏。这些河间封闭洼地、河口洼地和广泛分布于农田内部的微洼地段, 汛期常易积水, 致使农田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过湿。

(4) 外部排水条件。淮河中下游洪水排泄缓慢, 汛期高水位时间一般可达1个月左右, 由于水位顶托, 沿淮及各支流下游洼地难以自流排水;淮河以北各支流上游因引黄灌溉, 退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河道致使河道严重淤积, 汛期逼高河道洪水位, 从而阻滞了农田排水。

1.2 涝渍灾害基本特征

(1) 淮北平原易涝 (渍) 面积大, 危害程度高, 发生机率高。据统计资料分析, 淮北平原易涝面积173万hm2, 占该区耕地面积的83.1%。多年平均受灾面积55万hm2, 约占该区耕地面积的1/4, 占全省涝灾面积的78.5%, 受灾面积大。受灾面积占该区耕地面积大于40%、25%、12% 的机率分别为7年两遇、5年两遇和3年两遇。

(2) 淮北平原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 涝渍与干旱经常表现为旱涝 (渍) 同季, 旱涝 (渍) 交替。据对32个干旱年份的统计, 旱涝交错发生的年份有20年, 出现机率约3年两遇。1949~1952年多为大水年, 而1953年则是成灾面积约80万hm2的大旱年;1954~1957年主要是涝灾, 1958~1962年又多为旱年, 接着1963~1965年又连续洪涝;1976~1978年均为旱年, 1979~1984年多为涝年, 而1985~1988年又多偏旱;1991年夏季发生大水, 而当年秋、冬季和1992年又出现严重干旱;1994年为特旱年份, 1996~1998年又多偏涝, 接着1999年又是一个大旱年。淮北地区水旱灾害不仅十分频繁, 而且交替发生。年际间连旱连涝、旱涝交错;一年之内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旱涝并存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只是灾害程度不同而已。

(3) 涝渍发生的时间多在汛期6~9月, 尤其是在汛期连续集中降雨及连阴雨过程中发生。在汛期以7、8月发生机率最高, 其次6、9月, 而非汛期发生涝渍机率较小。

(4) 从地域上, 由于中北部降水量相对较少、蒸发量大, 井灌程度高, 农田地下水位显著下降, 涝渍威胁已明显减轻, 涝渍发生主要出现在中南部河间平原及沿淮洼地的旱作区, 而且这种威胁与前相比, 灾害程度随着20世纪80、90年代的农田排水工程建设, 已经大大降低。当前需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恢复和完善田间排水系统、解决排蓄矛盾和部分骨干河沟排水标准不足问题。

2 淮北平原农田排水系统规格标准

2.1 农田排水指标

(1) 地面排水时间。

根据小麦、大豆、水稻排水指标和耐淹试验成果及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为有利于各种作物生长, 在除涝水文计算中, 按照5年一遇暴雨频率3 d降雨167 mm, 雨后1 d排除地面积水的标准进行排水设计。

(2) 排渍指标。

根据农田排渍试验研究成果, 且考虑到工程经济可行条件, 以小麦拔节期、大豆苗期对地下水埋深的要求作为基础, 考虑其他旱作物的耐渍情况, 拟定雨后地下水排降深度。在目前排水工程基础和排水条件下, 设计排渍指标采用雨后3 d将地下水从地表降到0.5 m。

(3) 作物各生长阶段适宜的地下水埋深。

考虑到地下水位的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关系, 即不允许地下水位长时间地保持在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内, 又能保证地下水对土壤的水分补给作用, 并结合农田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进行地下水位控制的可行性, 根据有关试验, 淮北中南部砂姜黑土区小麦生长期的地下水埋深以控制在0.8~1.0 m为宜, 大豆、玉米、谷类、薯类控制在0.5~1.0 m较好。

(4) 长历时降雨时允许的地下水最小埋深。

在发生长历时降雨的情况下, 降雨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常常达到稳定, 此时排水系统应满足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其允许地下水最小埋深, 一方面决定于大多数根系群体所在的位置, 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土壤通气率的最小允许值。根据涡阳双庙、新马桥农水试验站多年试验资料, 在连续阴雨过程中, 地下水埋深控制在0.5 m以下。

2.2 农田排水系统组成

淮北平原农田排水系统一般分为3级, 局部低洼地采用4级, 由田间排水系统和骨干排水系统组成。

(1) 田间排水系统。

田间排水系统直接与排水地块相连结, 主要工程有小沟、毛沟、地头沟、犁沟等, 其中小沟为固定末级排水沟, 它们共同肩负排涝和排渍双重任务。由于田间排水沟直接与农田排水地块相连, 在骨干排水沟断面合理、建筑物配套且无水路阻碍的情况下, 它对于排除农田积水、降低土壤上层地下水位和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多余土壤水分更直接、更有效, 成为农田排涝排渍的基础。

(2) 骨干排水系统。

骨干排水系统主要指大中级排水沟, 主要任务是担负涝渍水的输送, 它是连结田间工程和容泄区的骨干排水沟。对于一个完整的农田排水系统而言, 若骨干工程排水能力较低, 就不能及时完成输水和水位控制任务, 从而会降低田间排水工程的效果。

2.3 工程规格标准

根据安徽省淮北平原自然条件、降水、水文地质、土壤、水资源等条件, 拟将淮北地区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 (或井灌区、河灌区及河井混合灌区) 3个分区。

北部分区包括砀山县、萧县和亳州市谯城区, 土壤为潮土类, 多年平均降雨量小于800 mm, 灌溉以井灌为主。由于井灌有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壤调蓄降雨的能力, 加之相对其他分区降雨量小, 本分区排水沟的规格标准较低。

南部分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0~980 mm, 主要指沿淮岗洼和淮河各大支流河道下游两侧区域, 地势低洼, 在丰水年汛期洪涝威胁比较严重。本区农田灌溉基本上取自地表水, 是淮北河灌区的主体, 而地下水资源利用较少。本区农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平均埋深1.2~2.5 m, 汛期洼地地下水位经常会升临地表下1.0 m以内, 存在涝渍潜在威胁。本区农田排水系统大、中级排水沟沟底比降平缓, 肩负起蓄、引、排和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 一般要求具有足够的深度。

中部分区介于淮北北部和南部之间的广大河间平原区。本区土壤绝大部分属于砂姜黑土,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0~900 mm, 地形低洼, 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地面径流量相对较多。在历史上这个区域易涝易旱。本区农田排水规划最基本的要求是建立健全大中小毛4级排水系统, 骨干排水沟沟深、沟距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田间沟依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 可采用浅密式或浅疏式。各分区各级排水沟规格标准可参考表1。

3 农田排水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淮北平原农田排水工程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通过调整、改造和利用已开挖的河网以及按地形、水系统一规划实施后, 已基本形成排水系统的骨架。特别是从1979年开始实施的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配套工程建设, 至2000年, 淮北平原大沟总数为1 411条, 总长度12 331 km, 总集水面积26 237 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70%。除涝面积达150万hm2, 占易涝面积的88.0%, 除涝标准为3~5年一遇。

由于近10几年来淮北灌溉的发展、水资源短缺严重、农田排水系统缺乏控制工程等项因素的综合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农田排水不再为人们所重视, 这就形成了淮北农田排水的诸多隐患。依据原有工程基础, 结合现状分析,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外排条件差、中小河道治理标准偏低

淮河干流进入安徽省境内, 由上游山区进入中游平原地区, 坡降骤然变缓。洪河口至蚌埠下游临淮关比降为1/25 000, 而临淮关到进入洪泽湖则成倒倾斜, 坡降为1/18 000, 淮河干流中游河道排水处于上压下顶、水位壅高、泄洪困难的境地;对于淮河主要干支流, 流域面积大, 汛期来水集中, 或由于中小河道受长期淤积影响, 河床垫高, 主汛期外河水位高、持续时间长, 致使中小河道和大沟排水受到顶托。外水顶托问题已严重影响淮北平原面上排水工程效益的发挥。

淮北平原多数中、小河道, 排涝能力低, 除少数河道和河段可达到3~5年一遇除涝标准外, 绝大多数的排涝能力尚达不到3年一遇的排涝标准, 这与面上大、中沟的排涝标准很不协调, 满足不了农田排除设计标准涝渍水的要求。例如, 芡河仅达到3年一遇的31%, 奎濉河水系仅相当于3年一遇的33%, 西淝河、北淝河等长期以来没有根本性的治理, 其下游河道弯曲, 基本上形成浅平湖洼地, 其排涝能力远小于3年一遇。

3.2 除涝工程配套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淮北地区桥、涵应按5~10年一遇标准建设, 建桥距离:大沟桥距1.5 km左右, 中沟桥距1.0 km, 小沟桥距300 m左右。但目前绝大多数没按这一标准进行桥涵配套。农民为生产的需要, 有沟无桥而节节打坝筑路, 结果造成排水不畅, 严重影响现有排水工程功能的发挥, 这是目前淮北平原农田排水存在的最大隐患之一。

3.3 排蓄矛盾突出, 田间排水系统破坏损毁情况严重

淮北地区蓄水工程较少, 随着灌溉水资源的日趋紧缺, 在大、中沟随意筑坝蓄水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地方自主建造蓄水控制工程, 有些自建蓄水坝并没有扩大坝上的过水断面, 结果影响排水工程效益的发挥。

据调查, 目前相当数量的小沟、路边沟为路坝、弃物、作物秸杆所挤占;沟边坡坍塌、破损的情况随处可见, 排水地块内部已经不再开挖临时沟洫。若遭遇连续暴雨或长时期连阴雨侵袭, 农田涝渍灾害仍然在所难免, 而且危害会更加严重。

3.4中小河道、大沟缺乏控制, 中南部易涝区域排水形势依然严峻

按淮北地区河流走向、地形坡降, 在汛期暴雨过程中, 由于上游沟河无节制排水 (实际上依据上游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不仅可能而且有必要节制部分水体) , 大量地表径流汇集到下游地区雍高下游河槽水位, 致使下游区域农田排水系统排水受阻, 大大增加了下游地区农田排水负担。

4 对 策

4.1 遵循平原区的治水规律, 协调好排蓄矛盾

淮北是一个平原缓坡区, 同时存在洪、涝、渍、旱多种灾害。50年来治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淮北平原的水利综合治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防洪除涝是平原区治水的基础, 是工农业生产活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灌溉问题则是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其治水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洪、涝、渍、旱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

淮北平原治水必须尊重平原地区水利综合治理的客观规律, 即要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沟、河排水系统, 解决涝灾问题, 同时要解决农作物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状态的防渍和灌溉问题。明确治水规划的指导思想, 是为了避免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尤其是在利用农田排水大沟蓄水的工程建设中, 必须始终明确排水大沟的排水作用, 不能因蓄水而影响排水, 更不允许把“排水大沟”变成“蓄水大沟”, 应密切结合当地实际, 蓄泄兼筹, 统一规划, 协调好排与蓄的矛盾。

4.2流域统一规划, 加强中小河道治理和排涝站建设

淮北中、小河道排水标准普遍偏低, 大多数不足3年一遇标准, 这与设计要求的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很不适应。为保证排水工程效益的发挥, 应重点进行中、小河道的疏浚治理工作。

流域应统一规划, 有计划地进行中、小河道的疏浚治理工作, 以提高中、小河道的防洪除涝标准。对外排条件差, 外水顶托严重的地区, 应兴建排涝站。由于中、小河道疏浚和排涝站建设涉及面广、投资规模大, 因此, 应将其纳入治淮规划, 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以从根本上解决淮北地区的防洪除涝问题, 保证该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4.3 完善现有工程配套, 进一步加强排水工程建设

对现有农田排水工程,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配套, 使大、中、小沟, 田间工程建筑物真正配套, 治一片成就一片, 发挥效益一片;对还未进行治理的易涝耕地, 应继续进行以大沟为单元的除涝工程配套和治水改土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4.4 加强工程管理

管理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 淮北地区农田水利工程长期以来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如果排涝工程得不到良好的管理维护, 汛期排水闸不能及时开启, 会影响排水, 造成涝渍灾害。大沟分布广泛, 工程分散, 有些比较偏远, 这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工程的管理不仅要有良好的交通、通讯设施, 而且要花费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 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认识到排水对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作用, 把工程效益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让农民参与管理, 就不难解决管理问题。

淮北地区经过50年的水利建设, 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对涝渍成因与特征及工程现状分析, 该地区除涝存在着中、小河道标准低, 外水顶托严重, 除涝配套不完善及排蓄矛盾突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就是, 流域统一规划, 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提高中、小河道的排涝标准, 加强外排条件差的地区的排涝站建设;对于面上排水工程建设, 应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治水改土相结合, 实行综合治理。在排水与灌溉之间, 尤其应该通过对现有农田排水系统排蓄的试验研究, 协调排与蓄的矛盾, 合理调节和利用水资源。这对淮北地区工农业生产活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水利厅.淮北地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3.

[2]安徽省水利厅.安徽水利50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3]安徽省水利厅.安徽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4]安徽省水利厅.安徽水利年鉴[Z].2000, 2001.

[5]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篇4:浅谈婚恋中的经济关系

关键词:恋爱;婚姻;经济关系;影响

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同样在恋爱、婚姻关系中,经济关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给恋爱、婚姻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它决定着恋爱、婚姻关系的发展与走向。

一、恋爱中的经济关系与影响

恋爱以爱情为基础和开端,但在“面包与爱情”做取舍的当代社会,恋爱与经济的关系已经不可剥离来看,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时间和精力有限,付诸行动的事情都需要付出成本,所以人自觉会把有限的资源放在能收益最大的用途中。同样在面对恋爱问题的时候,在追求对方,取悦对方,共同达到恋爱行为的同时,双方都会付出以及计算恋爱成本。所以双方对于经济关系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恋爱向婚姻过渡的可能性,经济关系的好坏也折射出恋爱的质量与问题。

(一)经济关系对恋爱择偶的影响

首先,在择偶过程中,人们对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恋爱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好感的好坏,对方能力、实力大小,未来发展前景、空间都成为了择偶的考虑内容,俗话说:“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所以男女双方为了未来婚姻的缔结,恋爱前期双方自然会对对方经济能力进行考虑。现在网络舆论也对不同的男女经济标准进行了划分,“凤凰男”“孔雀女”“经济适用男”“拜金女”等等一系列的名词。同时在择偶过程中,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工作能力,发展上升空间大,上进心强的人自然而然会比较容易受到青睐,相反,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较好的固定工作,懒惰能力较差的人,无论是在恋爱前期的考虑中,还是恋爱过程中都不利于感情的良性发展。另外,双方的家庭环境情况也对恋爱的长期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为如果两个经济状况相差很大的家庭的子女结合,在许多问题上夫妻双方的观念会有差异,婚恋后容易产生矛盾。对于“门当户对”这个由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观念,从某种程度来说,对于择偶意向的选择也是积极地。

(二)经济行为对恋爱发展的影响

其次,男女双方在恋爱交往过程中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感情的发展,甚至最终是否能走向婚姻。所以恋爱双方的指向性消费行为对与恋爱尤为重要,是指恋爱过程中一方为另一方所进行的消费行为。虽然在恋爱阶段,双方的经济财产并未合并,但是经济关系也被捆绑的越来越亲密。这种指向性的消费行为对于增进双方感情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使双方缔结婚姻的可能性提高。

无论是如何的择偶标准,消费行为,何种经济关系模式,在当代,恋人之间的博弈,可能是双赢,也可能是双输,但是长久的爱情一定是达到一种均衡、互惠互利的机制。

二、婚姻中的经济关系与影响

婚姻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即制度化的性结合。一定的经济条件是婚姻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恰当合适的经济条件与和谐的经济关系,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就失去了物质条件的保证。婚姻中的经济关系,人类文化学通常意义上是研究婚姻缔结过程中的经济来往。首先有男女双方彼此之间的聘礼,聘礼是婚姻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交换形式,指的是新郎或其家庭为了获得与新娘结婚的权利而交付给娘家作为补偿的一种经济手段占有60%。其次还有新娘劳役占30%,两个将要进行联姻的家庭之间进行的礼物交换占3%,另外还有嫁妆作为经济交往手段,嫁妆是新娘在结婚时得到家里的一份财产。婚姻状态会受到自身行为条件、双方各自家庭影响、经济关系形式三方面的影响。

(一)婚姻双方经济行为条件对婚姻的影响

1.收入情况是保持婚姻关系良好的一项重要标准。双方的收入情况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的水平,而生活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婚姻的质量。婚姻生活中重视双方的收入条件,这并不是势利、俗气,这是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中,一般认为婚后男性的收入要高于女性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更有利于巩固家庭婚姻的幸福,因为较高收入的一方在家庭问题上会更有主动权,加之一向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所以男女收入良性比例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沟通。

2.夫妻双方的消费差异也会引起婚姻内部矛盾。由于夫妻双方是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所以大部分消费观、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这与恋爱中的消费行为比较类似。夫妻双方婚后的消费行为如果大相径庭,不能达成共识,例如一个花钱很节俭,一个花钱却毫无节制;一方消费比较理性,另一方消费却很感性,消费行为产生长期的差异,且两者的经济关系并不融洽,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关系,无论是从物质经济上,还是从双方的心理上都容易使婚姻产生裂痕。

(二)婚姻双方各自家庭经济的影响

1.嫁妆,聘礼对于婚姻的重大影响。对于婚姻的经济条件而言,聘金与嫁妆占据了巨大的比重,嫁妆、聘金彩礼的多少对婚姻缔结初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嫁妆、彩礼主要考量的是各自家庭对于对方的整体评价,例如妻子越年轻,则丈夫付出的彩礼也会越多,而女方父母给她的嫁妆越少,也有男方的教育水平越高,女方的嫁妆也越多等。聘礼也是对于新娘娘家的一种补偿,嫁妆更是女方日后生活的垫背保障,现在有部分家庭将这两本钱作为婚后生活的共同财产,也有人存放在娘家,作为婚姻出现意外时的一笔保险金。

2.由于婚姻中的双方是从自身家庭中成长而来,有很大一部分的生活重心仍在自己原本的父母、兄弟姊妹等家庭中,所以无论夫妻婚后是选择自立门户,还是随公婆同住,都无可避免与各自家庭产生经济来往和摩擦。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完善强大,夫妻小家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孩子的抚养、老人的赡养、各自家庭的贴补等问题。而在这种交往当中,又很难做到十分公平。双方很容易向自家的父母产生倾斜,同时由于对于公婆、岳父母的感情并不深厚,很容易侧重于赡养自己的父母,而置对方父母于不顾,长此以往,婚姻关系容易受到巨大的波动。

(三)婚姻双方的经济关系形式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婚姻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由传统的男性主导婚姻更多的变得平等,甚至由一些女性占据了婚姻家庭的主导权。家庭经济的发达,使夫妻经济上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加强了各自的个性发展。同时,家庭内部夫妻个人财产的产生,在婚姻缔结和瓦解中,有了保护个人财产的意识和举措。

对于感情主导的婚姻状态不可忽视、逃避经济因素,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有经济基础做保障,夫妻双方才更有条件促使婚姻关系进一步发展。其次,良好的经济关系,有利于夫妻双方有更自由的心理和物质空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在经济关系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婚姻的幸福感会逐步增强,婚姻质量得到提高。

结语

恋爱的经济关系,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条件,同时也要理智感情中的经济消费,在简单真诚地维护感情的同时,也要智慧的学会调节双方的经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感情的长久发展提供可能。而在婚姻中,经济关系的调节需要合理化的分工,更需要双方的坦诚相待的沟通,共同寻求合适的经济关系与相处模式,理智冷静的对待婚恋中可能遇到的经济矛盾。不要让“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的矛盾反复对婚恋感情产生冲击。(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凤芝.经济关系变化影响夫妻关系[J].妇女研究论丛.2000,(1):54-55

[2] 《人类文化学》第四章 婚姻与家庭

上一篇:夹山镇中心学校班级纪律卫生考核细则201下一篇:对远方朋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