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再审程序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法院再审程序范文

民事再审程序

目录

一、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规定……………………………………1

(一)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1

(二)当事人申请引发再审………………………………………………………2

(三)检察院根据法律监督权提起抗诉从而引发再审程序……………………2

二、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存在的缺陷………………………………2

(一)公权力主体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共性缺陷………………………………2

(二)不同公权力主体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个性缺陷…………………………3

三、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革的建议……………………6

(一)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6

(二)限制检察院作为主体来发动再审程序……………………………………6

(三)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7 参考文献…………………………………………………………………………………8

I 浅析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建议

摘要: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是指有权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事再审程序是保证裁判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民事再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是为了保障人民法院裁判的公正性,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中存在的错误而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一种司法救济程序。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具有多元化、职权化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革的建议:取消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力,限制检察院提起抗诉的范围,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

关键词:民事再审程序 启动主体 缺陷 改革

我国的民事再审程序是通过人民法院自我监督、人民检察院以法律监督权抗诉以及当事人依法提起再审,对那些己经发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实施诉讼补救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人民法院裁判的正确性和合法性,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从审判实践来看,这一程序仍存在诸多弊端,尤其是人民法院作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越来越受到质疑,人民检察院不被限制的提起抗诉启动民事再审程序也有诸多弊端,而当事人直接申请再审的途径又很难走通。因此,对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革,构建真正保护当事人实体权益、实现司法正义、维护法律权威的民事再审程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7条、178条和187条分别规定了以下三种情形下的再审启动程序:

(一)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生效裁决,认为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决,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起再审。这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履

1 行法院的内部监督而依职权启动民事再审程序。

(二)当事人申请引发再审

当事人对已生效裁决,认为有错误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三)检察院根据法律监督权提起抗诉从而引发再审程序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决,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决,发现有错误的,应当提出抗诉。对检察院的抗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这是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履行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而行使民事抗诉的权力。

可见,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规定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启动主体多元化。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包括法院、检察院、当事人。每一个权利主体都可以提起民事再审程序,每一份生效判决都面临着被多次再审的风险,使得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变得极不确定。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启动主体职权化色彩浓烈。法院、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完全是依职权行使,而不是依当事人的意愿, 正如一名学者所说的,“在司法实践中,开启审判监督程序时,则似乎是法官的意志,而不是当事人的意志起主导作用”。

二、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存在的缺陷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的多元化和职权化的特点导致出现诸多问题,造成了许多缺陷:

(一)公权力主体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共性缺陷

1、不当干预了当事人对民事权利的意思自治权。我国民事诉讼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在诉讼中有权提起诉讼、撤回诉讼并可以提出上诉和再审申请等等,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处分权,划归于私法自治领域。由于司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当事人对裁决是否不服,是否提起再审申请,有自己的决定权。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当事人自己应当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受国家职权主义影响的国度内,享有启动再审程序权力的公权力主体,有着比当事人申请再审所无法比拟的权力。于是,法律原本制定的公权力主体不得随意进入司法自治领域之规则被破坏,相反,公权力却可长驱直入,随时可强行开启再审程序之门,进行所谓的“有错必纠”,根本不在乎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再审的意思表示。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国家职权不当干预,最终反而更容易使司法公正受到直接影响。

2、不利于生效裁判的稳定性。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从本质上看,是在生效裁判作出后,以国家本位主义为指导,出于行使监督权的目的而设计的。其没有时

2 间限制,也没有次数的规定,且人民法院对自行再审的理由“确有错误”没有明确规定,不论什么时候,不管当事人的意思如何,只要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都可以提审或再审,破坏了生效裁判的稳定性,而且严重违背了诉讼时效制度。

3、有违民事诉讼程序效益价值取向。在民事诉讼中,程序效益与程序公正的价值是一样不可或缺的,程序效益既包含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成本,也包含法院、当事人自身的经济收益。“低效益甚至负效益的诉讼程序不仅成为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当事人也会基于经济功利的考虑对其采取规避的态度。” 我国再审制度的设计过分注重于对实体权利的救济,一味的强调实体公正,从而使程序效益几乎成为摆设的“花瓶”,只要确保最终实体公正,程序效益可以在所不惜,弃之一旁,不予关注。因此,在赋予公权力机关启动再审程序的职权方面,显然没有注重考量程序效益这一民事诉讼核心要求。司法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管是针对私人利益裁判还是兼有的公共利益,也不经当事人的同意,在他们认为需要的情况下,可直接启动再审程序,对业已生效裁判案件裁定中止执行进行再审。再从经济分析法的眼光研究看待这个问题,当经济总收益小于经济总成本时,当事人会基于经济功利的考虑对诉讼采取规避的态度,从而使社会大众对法院的信赖感下降,司法公信力受到影响,人们为解决纠纷又不得不转而采取非法律手段的办法自行解决,由此必然会引发不良的社会行为及不当社会后果,长此以往,社会的稳定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4、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公权力启动民事再审程序既没有时间的限制,也没有次数的限制,更不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这是有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检察院、法院从事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应当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然而,公权力启动民事再审程序,是不需要经当事人同意的,启动的目的单纯是考虑“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而忽视了作为人民群众的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这种提起再审纠正裁判的方式表面上看是查清了事实,维护了正义,实质上有可能损害了更多的利益,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既没有实现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对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也只能是徒有其表。

(二)不同公权力主体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个性缺陷

1、法院。(1)法院自行再审违背了现代民事诉讼中诉审分离原则。司法审判权是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法院依法享有的、对于当事人基于私权争议提出的诉讼请求,居于中立地位,依据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材料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裁判的权力。因而,司法审

3 判权从其性质上看,应当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权力。如果允许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主动发动再审程序,就其实质市法院自诉自审、诉审合一的行为,这就违背了诉讼中的诉审分离原则。(2)法院作为提起再审程序的主体有违司法公正原则。“民事诉讼结构不仅允许法院作为与原告、被告保持一定距离的第三者角色,并且,程序结构还要求法官作为当事人之间的一个中立者,这是保障‘自然正义’最基本的结构要素。法官只有成为中立的第三方,才能是对抗的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对话存在可能和有意义,从而实现权利的平等。” 现代法治社会要求法院必须公正地审理案件,而要公正地审理案件,首先要求法院必须保持中立,对双方当事人不能带有任何的偏见。法院成为再审程序的主动提起者,无疑把自己置于因再审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的对立面。虽然从理论上说,再审的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审裁判,但即使在此等情况下,也会给当事人带来人力、物力以及精神上的损失。法院费力不讨好,双方当事人均对法院不满意。还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只有在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确有错误的情况下,才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这样,法院在审判再审案件时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在以后的审判中要做到公正是非常困难的。(3)法院主动提起再审不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目的是定纷止争,人民法院通过一审、二审程序对案件作出终局裁判,使得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得到确认,纠纷得到解决。虽然在某些案件中,一方当事人甚至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审判结果感到有些不满,但是考虑到双方今后可能还要继续合作,考虑到提起再审的成本支出和机会成本,因此认可了法院的裁判。双方的民事法律关系就已经稳定了。这时,如果法院再主动提起再审程序,就会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甚至会影响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4)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可能会滋生腐败。由于法院既可以对案件进行审理裁判,又可以对已生效的裁判案件决定再审,客观上事法院这一得天独厚的公权力的到了极度膨胀,极有可能会滋生腐败,使得当前某些素质不高的法官们有了自已滥用公权力进行寻租交易的机会。(5)院长提请审委会决定再审,既不利于法院院长的司法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又不利于审判方式的改革。司法实践中,无理缠讼“久病成医”的老上访户,为了维护他们所谓的“合法权益”,径直找有决定权的法院院长,要求对案件进行再审,给院长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带来影响。法院院长集司法行政管理与审判监督权于一身,其高度集权的地位必然会对处于审判一线的法官们公正司法产生影响。在我国,目前对法官的管理还是一种行政化管理模式,职业道德水平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法官们,难免不会因个人职务升迁、俸薪的高低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而左顾右盼于身边的法院院长。(6)上级法

4 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或提审同样存在着影响法院中立、削弱下级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独立、与当事人处分原则相冲突等缺陷,司法实践中也难以达到当初再审程序设计的目的。

2、检察院。(1)作为公权力主体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检察机关,介入民事私权领域进行国家干预的行为,在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程序中是比较罕见的。在属于大律法系的一些主要国家中,发起民事再审的主体,原则上也限于案件当事人;在法国,检察官对民事案件发起再审的权力,也仅限于在有限的维护法律统一的理由下才可以。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在四种情况下检察机关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这四种情况所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同样,检察机关对于纯属于当事人之间的私权纠纷案件提起再审程序,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不当干预,是有违民事诉讼意思自治原则的。这在前文已经谈及,此处不再赘述。(2)人民检察院对于纯属私权纠纷的案件提起再审程序,容易打破当事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选择在诉讼中承担的角色,人民法院处于居中裁判的位置。法官端坐于审判台上进行审判,双方当事人各坐一边,这形成的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稳定关系。人民检察院依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提起再审程序,这样一股强大的势力介入诉讼,原来的等腰三角形的诉讼主体结构就很容易被打破,当事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而被迫坏。另外,人民检察院提起再审在实践中多数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诉,这样,在再审程序中就形成了检察院的公权力加上一方当事人的诉权应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诉权,一边是公权力加诉权,另一方仅仅是诉权,分量明显不同,这对另一方当事人显然是不公平的。(3)人民检察院对纯属私权纠纷的案件提起再审通常不一定能够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当事人已经认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而检察院的主动提起再审,最终的结果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任何利益;再审后虽然结果可能比原审结果更公正,但与当事人因为参加再审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精力相比得不偿失;当事人申请检察院抗诉,但再审的结果却是维持原判,当事人不仅一无所获,反而白白付出了参加再审程序的各种成本。(4)检察院抗诉引发再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法院的公正审判。人民检察院对于纯属当事人之间的私益纠纷案件,提起再审程序后,人民法院在再审过程中,考虑到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考虑到与检察院的关系,有可能重视检察院的意见和向检察院申诉一方当事人的意见,而忽视另一方当事人的意见。

3、当事人。(1)当事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再审程序的提起主体。法律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是不同的。人民法院只要认为裁判确有错误,就可以决定再审;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是应当再审的。而对于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则要进行实质审查,只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情形之一

5 的,人民法院才可以作出最后决定。因此,当事人的申请仅仅是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的诱因之一,只有公全力才可提起再审程序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另外,《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的法定程序。如法院如何进行审查,审查有无期限,审查后的处理应用何种文书表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6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认为不符合第179条规定的,用通知书驳回申请。”这里驳回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是用通知书,而不是像在一审程序那样用裁定书驳回原告起诉。这说明法律并没有把申请再审和起诉同等对待,申请再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诉权。(2)法律没有赋予受判决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提起再审程序的权利。民事诉讼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端的,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必然要作出判决。判决一旦生效,就会对案件的当事人及相关人员或单位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一般来说,判决的内容只会影响案件的当事人的利益,对当事人以外的人的利益不会发生影响。但是,在实践中,“诉讼中作出的判决给虽然是局外人的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可能情形是很多的”。如果以共同共有财产的共有人被判决用共同共有财产偿还期个人债务,这一判决显然损害了其他共有人利益。对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其他共有人可以提起再审程序。事实上,案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似乎可以通过执行异议制度在执行程序中得到保护,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案外人也仅仅有此一种途径申请权利,并且通过执行程序对案外人进行保护是非常有限的。执行程序是当事人申请解决纠纷实现利益的最后一道环节,而案外人只能通过最后一道程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是不公平且不现实的。

三、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革的建议

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的多元化、职权化的弊端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司法权威和终审裁判的稳定,因此,改革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已迫在眉睫。笔者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进行合理化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

人民法院作为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从表面形式上看,有利于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性,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这种形式上的价值之下却隐藏着实质上的背谬,它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而且,法院完全可以依其系统自有的审级制度来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法院应集中精力在审级体系内控制好案件的审理质量,而不是寻求、依靠审级以外的补救程序来实现法律的正义。

(二)限制检察院作为主体来发动再审程序

6 取消法院启动民事再审的权力后,对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错误裁判,当事人不申请再审,法院又无权主动发动再审,这类案件又如何救济呢?笔者认为,对这类案件,要通过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来解决。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在涉及公法秩序、具有危害公序良俗性质的案件上,检察院可以在没有当事人提出再审申请的情况,自行提起再审程序。”立法对检察院对法院的民事检察监督权应定位在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对必须依靠国家公权予以干预的领域进行法律监督。这种权力是一个被限制了范围、条件的,非常情况下运用的权力。它与现行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民事检察监督权相比,在权力的范围、地位、作用上有着质的差别,表现在:第一,检察院通过行使民事抗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范围仅局限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民事诉讼中有不少属平等主体之间民事纠纷的案件均涉及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往往需要用公权力对这类案件进行干预。有许多严重侵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行为,如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资产重组过程中当事人合谋规避法律,私分、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公共投资领域中发包方和承包方为了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等。在这些案件中,国家不介入,当事人双方谁也不会主动提起再审。赋予检察院对涉及公益的案件的提起抗诉权,检察院代表国家进行干预,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二,对于不涉及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一般民事案件,检察院不能提出抗诉,发动再审程序。检察院参与一般民事案件,极易侵犯当事人的处分权,打破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格局。或许有人会担心,限制检察院提起抗诉权后,申请再审难的情况会更加突出。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这类问题,但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靠健全法院内部的有关制度。对此,有学者提出,从制度设计上讲,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应当是疏通、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这一途径,使之畅通无阻,而不应当是放弃这一努力,再去修建也未必十分畅通的其他渠道。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会比若条“普通公路”效果更好。笔者赞同上述意见,就是修建好当事人申请再审这条“高速公路”,否则,即使检察院抗诉,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

树立“当事人诉权为主导”的理念,切实保障当事人发动再审程序的主体地位。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当事人提起再审的理由规定得太笼统,且未赋予一定的法律效力,建议作如下修改:

1、明确再审事由并使之具体化。将再审理由规定得明确具体,既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诉权,又便于法院审查决定应否受理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我国现行民诉法对当事人申请在审理由规定得较为宽泛、笼统,这也与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再审事由规定明确、具体的立法体例不相符。例如在德国,对于确定判决裁定可以借助取消之诉与恢复原

7 状之诉进行再审,其民事诉讼法规定了11类可以再审的法定事由。而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统一的再审之诉,规定了10类当事人可以提起再审之诉的法定事由。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的事由只有五项规定,且内容欠明确,不利于实践当中的具体适用。因此,应当在“作为裁判的基础或程序本身有重大瑕疵”的基础上对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进行细化,以防止再审程序的滥用。

2、把申请再审上升为再审之诉。《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再审的理由、期限、适用对象、受理法院等进行了规定,对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法院及应当受理——这似乎与再审之诉无甚区别,但在实务操作中,申请再审并未被当作诉权对待。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只有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才可以由人民法院决定进入再审程序。所以,再审程序并没有保护当事人的诉权。应当将申请再审上升为再审之诉,当事人只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申请再审,法院即应受理,并进行审查,可采用法律审,如发现原裁判具有法定理由须改判的,必须依照原审程序重新公开开庭审理。

3、对当事人申请再审进行必要的制约和限制。一是规定对某些类型的案件不得提起再审。(1)经过一审未上诉的判决、裁定不得申请再审;(2)当事人的主要诉讼主张已为原判决和裁定所支持的,不得提起再审;(3)对离婚等人身关系的案件和依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申请再审。(4)原判决、裁定已经经过再审的,不得申请再审。(5)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除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外,不得申请再审。二是限制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的时限。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裁判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可申请再审。笔者认为,作为一般时限,两年的时间有过长之嫌。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应对自己的权益有所认识,给其适当的时间考虑是否申请再审是可以的,但时限不宜过长。如果允许其一年多以后再申请再审,那么依裁判所确定的趋于稳定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建议在立法上可以参照大陆法系国家的通常做法,一般时限规定的短一些,特殊情况的则适用最长时限。

参考文献:

[1] 王隆全. 浅析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07(04) [2] 陈玲. 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05) [3] 甄增水,马少华. 论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J]. 衡水学院学报. 2005(02) [4] 陈凤贵. 诉讼模式与我国民事再审制度[J]. 前沿. 2011(09)

8 [5] 王桂江. 评析我国新民事再审制度[J]. 法治论坛. 2008(04) [6] 黄俊. 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1(15) [7] 赵连东,王庆丰. 现行再审程序启动制度之检讨与完善[J]. 法律适用. 2007(11) [8] 刘德兴.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民诉法律监督职能的思考[J]. 现代法学. 1998(05) [9] 成永军. 对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10] 王东平,马哲. 浅议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之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29) [11] 李华. 民事再审程序启动主体重构[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6) 9

第二篇:再审程序

第一,再审程序具有补救的性质。这就是说,适用再审程序并不是审理第一个案件所必经的程序。只有在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进行再审的,才能适用再审程序。从诉讼阶段来说,也不是每一个案件的审理都必须经过的诉讼阶段,对那些没有必要再审的案件,就不经过这一特殊诉讼阶段。

第二,再审程序是由特定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案件再审的,有人民法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有当事人申请,也有人民检察院起诉。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机关都无权提起再审。

第三,再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再审的原因是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其判决、裁定不论是第一审人民法院还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并且确有错误。也只有当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且发现确有错误的,才能通过再审程序进行纠正。

2. 再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的不同

首先,两者提起的主体、时间和对象不同。上诉审程序是由当事人提起上诉开始的,而再审程序,除了因当事人根据法定理由申请再审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提起和发动再审程序。从时间上说,上诉程序规定上诉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作出后分别在十五天和十天期限内提出,超过上诉期限,即丧失了上诉的权利,而在再审程序中,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期限内,都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起再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发动再审,则不受两年时间的限制。

其次,两者程序的性质、提起的理由和审理的程序不同。上诉审程序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上诉审程序是当事人提起上诉后的必经程序。而再审程序不是诉讼的必经阶段,不是第一审程序的继续,不具有审级的性质,只是为纠正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决而规定的特殊诉讼阶段和补救程序。

第三,两者发起程序的理由不同。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理由没有限制,而提起再审的理由则有限制,必须有法律规定的错误才能提起再审。

二、 提起再审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提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1)再审必须是由有审判监督权的组织和人员提起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有权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应当进行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这是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法定组织和人员。除此之外,任何法院和其他审判人员都无权提起再审。

2)再审必须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起

按照再审程序提起再审,是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错误的补救程序,因此,它和纠正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适用不同的程序。具体说,纠正确有错误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应当通过上诉程序,而纠正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则只能通过再审程序。

3)再审必须是针对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起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和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所谓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包括以下五种情况: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重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有错误;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的正确判决、裁定;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行为等。

三、 提起再审的三种程序

1. 法院提起再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是提起案件再审的主体,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提起和决定再审的具体程序又有所不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发现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进行再审,即应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并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也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2. 检察院抗诉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具体条件和途径作了具体规定,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再审程序提出抗诉。”

3. 当事人申请再审

1)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认为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再审的诉讼行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申请再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再审程序,改变原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错误,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新的裁决。

2)申请再审不是一提出申请,就必然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对案件实施再审,而是只有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再审条件的,才能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同时,当事人申请再审不但可以向原审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出,还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

3)由于申请再审是涉及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的承担,所以,法律规定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

五、 我国再审程序的问题

1. 当事人申请再审难,诉讼权利得不到保障

“申请再审”是我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全新启用的概念,其本意显然在于赋予当事人提起再审的法定权利。然而,对我国的立法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与利用当事人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反倒是法院及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形成了审判监督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冲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由法院职权发动再审理念的主导影响,所谓的“申请再审”,在实践之中几乎被与原先的申诉同等对待,以至于当事人通过申请再审而直接引发再审的可能并不很大。

2. 有些案件反复再审影响了裁判的稳定性

一般认为,影响司法权威性的主要因素是裁判的公正和稳定。从再审的内在制度价值来看,若一味追求所谓的裁判公正,而不顾程序过程的公正性及裁判的确定性,随时推翻法院已作出的生效裁判,这非但不能强化和维系司法的权威性,反而会削弱甚至破坏司法的权威性。

3. 法律规定太笼统难以操作

由于生效裁判种类、内容和审级制度不同,其是否可以进入再审程序应有所不同。但是,民事诉讼法对此规定并不明确,司法实践中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从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再

审立案标准的规定来看,由于规定本身不够明确、具体,造成司法实践中当事人认为申请再审符合条件而法院不予理睬,法院则认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无理由却一再申请的难堪局面。 现行的民事再审,在追求绝对真实的诉讼观念指导下,对再审案件做了宽统的规定。其中,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应当再审的这一规定,不受举证的时效限制的随时提出主义,表面上是为再审申请人创造了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造成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不平衡状态。

4. 违背两审终审原则

现行审监制度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特点,使申诉主体、申诉时间、审级及申诉和再审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导致诉讼秩序混乱,使二审终审制形同虚设,终审不终;使终审裁判所涉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严重影响终审裁判的既判力。

5. 审级安排不合理,原法院不应再审

本级法院自身存在再审条件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表现和物化为原已作出的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所以要依靠本级法院摆脱其局限性,自行提起再审纠正原判就较困难,因此,这种由原审法院自行再审的程序,在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体系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而由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纠正下一级法院错误的裁决,在再审程序的实际运行中也远比原审法院要顺畅得多。由上一级法院再审能最大化地满足当事人的诉讼心理要求,无论再审结果如何,当事人都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这样还可以减轻下级法院这方面的负担,使其集中精力处理好

一、二审案件。另外,由于申请再审案件和范围作了限制,实践中申请再审的案件也会大大减少,从工作量上考虑,上级法院也是可以承受的。

6. 未审先定,本末倒置

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将导致专横。我国再审制度赋予法院过大的提起再审权,以原裁判有错误为惟一条件,别无其他实体要件限制。这一方面等于先定后审,不符合程序中立性 的诉讼原则;另一方面再审程序的启动无客观具体的标准,全凭法官的主观判断,是诱发实践中“人情案”、“关系案”的重要制度因素。

(一)废除法院依照职权发动再审程序

民诉法规定的引起再审的途径有三种:一是法院主动进行再审,二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后法院决定再审,三是因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而再审。发动再审的途径太多不利于生效裁判的稳定,因此笔者主张取消法院主动再审而保留因当事人提出和检察机关抗诉而再审。

取消法院主动发动再审的理由是:首先,法院主动再审不符合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原审法院裁判生效后,当事人未申请再审,说明双方当事人均认可了裁判的结果,是服判的。民事权利属于私法上的权利,在当事人未要求再审的情况下,法院主动再审是与处分原则相抵触;其次,法院主动再审也不符合诉审分离的原则。司法权是一种被动性的权力,为了保证被动性,法院对案件实行不告不理,诉和审必须分离,法院的审判须受诉的制约,不仅在当事人未提出诉讼的情况下,法院不得主动介入纠纷的处理,在已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法院不得超出诉的范围进行审判,而且在法院审判终结后,除非当事人要求再审,法院也不得对其认为有错误的裁判已生效的案件再审。再次,法院主动再审不利于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法院裁判生效后,发生争议的民事关系因确定裁判的效力而重新趋于稳定,法院主动再审会重新燃起已平息了的纠纷。尤其是,法院发动再审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果法院对一件裁判已生效多年的案件进行再审,不仅会造成当事人之间民事关系的变动,也可能动摇建立在原民事关系之上的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即使改正了确有错误的裁判,付出的代价也过于沉重;最后,法院主动再审在实践中极少发生,虽然不能断言法院在实务中从未主动发动过再审,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再审案件是因当事人申请和检察机关抗诉而进行的。由于法院主动再审在整个再审案件中属凤毛麟角,取消它自然也不会对再审程序造成什么损害。

综上所述,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来说,违背了民诉法“不告不理”的原则,是对当事人民事处分权的侵犯;它破坏了法院中立的立场,有损法院公正形象;它导致诉审合一,背离了诉审分离的原则。

(二)限制检察院发动再审程序的范围。

对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启动的再审程序,应当有一定的限制,要区分公权和私权。属于公权范围的,国家机关应当主动干预。属于私权范围的只要他们对私权的处分不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不违反社会善良风俗,国家公权就不应强行介入。否则,打破了当事人双方一种平等对抗的格局。

关于抗诉的时间。抗诉是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民事诉讼是当事人之间私权纠纷,我们理应充分尊重当事人在私法范围内的处分权。因此,在民事诉讼领域,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权,提起抗诉的时间应在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间届满之后。

关于抗诉的条件。首先为了保证民事抗诉的严肃、合理和有价值,就应规定不得提起民事抗诉的限制情形:

1、不得以发现新证据为由提起抗诉;

2、当事人在上诉期间不上诉或在上诉期间撤回上诉的,检察机关不得提起抗诉(裁判涉及公共利益或有违善良风俗的除外);

3、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期间不申请再审,期间届满后也不申诉的,检察机关不得依职权提起抗诉(裁判涉及公共利益、有违善良风俗的除外);

4、终审裁判无明显不当、不存在枉法裁判、无提起抗诉之必要的,不得提起抗诉。其次,还应详细列举出检察机关抗诉的法定事由,将现行民诉法第185条进一步细化,以便于操作。

1、对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这一条,立法应明确规定该事实是

一、二审范围之内的事实,认定事实的证据是经过

一、二审质证的证据,不得以所谓新的事实或认定新的证据来推翻原

一、二审中认定的证据。除非有下列情形:原审证据系伪造、变造;证人作伪证;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系伪造、虚假鉴定或因其它原因被否定;定案所依据的其它裁判被撤销等。对此立法应予以明确细致的规定。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这一条规定过于宽泛。因为适用法律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法律并选择法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人对法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判断。所以法官在适用法律时,通过自身对案情的分析研究和对法律的理解,可以做出其认为正确的法律裁判。其对法律的选择有一个自由裁量的权利。因此对于“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要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规定,即在何种情况下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检察机关不能随便把法官对法律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理解认为是适用法律错误,动辄行使抗诉权。

3、对于“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这一条应详细列出几条对案件能否正确审理必定产生影响的几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因为违反法定程序存在的情况比较多,不见得都对案件的审理产生重大影响,致使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第三篇:再审程序的启动

三)再审程序的启动 分类:民诉法彩色笔记 2007-09-29 21:01

(三)再审程序的启动

1、基本问题

(1)适用于再审的裁判

1)判决——诉讼程序的判决可以再审;非讼程序和特别程序不能再审

2)裁定(意见第208条)——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

3)调解书——一般只有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检察院不能抗诉,但另有司法解释说法院可以)

4)上诉文书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启动再审对于原判决、裁定的影响

1)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民诉法第183条)

2)必须注意:当事人申请再审,不必然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是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后,也应当裁定中止执行。(民诉意见第206条);而检察院抗诉由于法院必须再审,因此也必然裁定中止执行。

注意:刑诉中再审不中止执行(但死刑有专门的停止程序,见刑诉211条)

2、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方式(民诉第177条)

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又有3个主体和途径。审理也可分为三种:自行再审、上级提审、上级指令再审。

(1)本院(生效的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院长交审委会讨论,院长和审委会均不可独自决定再审)

例如,一审判错了,当事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这时只有二审法院可以自行再审,一审法院无权再审

(2)上级人民法院

(3)最高人民法院

3、检察院启动再审的主体、条件和程序(民诉法第18

5、186条)

(1)主体:

1)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都可以提起抗诉

2)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可以抗诉,但要到同级的法院去提出抗诉;对同级不能抗诉

地方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条件

两个实体——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有错误的

两个程序——严重违反法律程序的;法定的严重违反法律程序(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

实体重要再审,程序严重才再审(注意法定严重违反程序中,只要收别人钱,无论多少,无论结果是否公证)

房保国说:对判决书中的笔误,可以请求法院用裁定更正,也可以申请再审

(3)抗诉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4、当事人申请再审:条件与方式

(1)对象条件(民诉法17

8、180、181,意见207)

①、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②、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2)不得申请再审的几种文书:注意:解除收养可以再审

1)离婚(解除婚姻关系)判决不能再审。

对财产问题——分为两种情况:

①、原审中已经处理的财产可以再审;

②、原审中没有发现处理的财产,应当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2)非讼程序(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

3)再审维持的案件不能申请再审——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但法院和检察院可以再次启动再审(也没有次数和时间的限制)。

(3)实质条件:民诉法第179条、第180条

①、对于判决和裁定:三个实体、两个程序。与检察院的区别在于多了一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注意:“新的证据”的判定——“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证据规定第44条)

②、对于调解书:违反自愿(受到法官的胁迫)和合法原则(严格原则:违反了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

(4)时间条件:(民诉法第182条,意见第204条)。

在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之日起2年内提出。——注意:只有当事人申请再审才有时间限制

(5)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方式(第178条、民诉意见第205条)

1)向原审(生效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不能向上两级法院申请再审)

区别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1、启动原因起诉上诉申诉或主动发起

2、审判法院任何法院原审法院上级法院任何一级法院

3、审判组织合议庭、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员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4、审理对象双方的民事权益争议一审的裁判已经生效确有错误的裁判

5、审理方式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径行判决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6、裁判效力未生效终审看原审法院的程序而定

7、程序启动的时间无限制15日或10日内上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裁判生效后2年内提出

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问题研究 (2014-08-12 21:00:00)转载▼

【研究背景】 2010年12月,茶陵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笔者为茶陵县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上任后,笔者通过立案庭、审管办、档案室收集资料和信息,对茶陵县人民法院前十年的再审案件进行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茶陵县人民法院前十年的再审案件寥寥无几,除个别年度外,每年一般只有一件,间或二件,有的年度甚至一件也没有,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更无一件。2011年3月,蒋陈蓉上任茶陵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不久主管立案和涉诉信访维稳工作,由于职业道德败坏、司法操守缺失、素质品行低劣,因此无法胜任立案和涉诉信访维稳主管工作。被涉诉信访维稳搞得焦头烂额之际,蒋陈蓉不是领衔依法处访维稳,而是带头滥用职权,行走歪道,动辄违背法律,主导以院长发现确有错误为由启动再审,致使一些不符合再审法定条件的案件进入再审程序,不但没能化解旧的纠纷,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严重扰乱了审判秩序,迫使茶陵法院背上了沉重的司法包袱。为了解脱蒋陈蓉玩忽职守给茶陵法院审判监督工作铐上的桎梏,促使茶陵法院再审立案审查拨乱反正,铲除腐败分子、司法败类、害群之马蒋陈蓉遗留在茶陵法院的流毒,笔者锁定“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问题”,围绕立法本意、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探本溯源,引法据律,抛砖引玉,但愿能给院长和审判委员会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明确设置了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一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二是检察院抗诉再审,三是人民法院自行再审。前两者属于法院外部途径间接驱动再审,后者系法院内部途径直接启动再审。作为自行纠错的法院内部途径直接启动再审,又分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再审、上级人民法院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再审等三种渠道。自建立审判监督制度以来,在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中,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占多数,检察院抗诉再审的居其次,人民法院自行再审的则少之又少,尤其是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更是寥若晨星。 近年来,由于涉诉信访维稳压力山大,因此过去那种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寥若晨星的情势发生变化,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被作为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再审纠错功能能够得到发挥应该算得上是一种司法进步。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对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在理解上发生偏差,不少不符合再审启动立法精神、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动辄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进入再审,致使在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框架下,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进退两难,矛盾重重,无法结案,因此很有必要对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进入再审这一提起再审渠道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供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决策参考。

为了达到预期目的,笔者试图通过借助法学理论、参悟立法精神、领会审判监督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审判监督工作的体验,从而厘清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立法本意、基本条件和法定期限等三个关键问题,促使再审立案审查走上正轨。

一、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立法本意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也就是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唯一法律规定和依据。一个事物的诞生,自有其诞生的道理,既然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那么自然有其存在的渊源和理由。不过,由于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法律规定单一,没有全方位、深层次进一步具体界定,因而内涵缩小,在理解上通常会往扩大的外延去思考,所以运作中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空挡,很有必要将其存在的渊源和理由等立法本意予以梳理,以便审判实践中把握定夺。

孟子曰:徒法不足以自行。法院乃司法机关,同样道理,徒司法机关也不足以自行,任何一级司法机关都需要组成该机关的人去运行,只要是人,就会受到思想的支配。人是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高智慧动物,就人的本性而言,当利益发生冲突之际,都会条件反射般自保自卫,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自己否定自己、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院长也是人,因此,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没有特殊情况,往往会从其主政的法院单位的自身利益出发,首先考虑的是维护自身司法的既判力,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自行启动内部纠错程序。正因为如此,自建立审判监督制度以来,司法当中,再审通常是被迫启动,即迫于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再审而被动启动再审,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的往往寥若晨星,一年甚至数年难得一起,故而这一自行纠错渠道形同虚设,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来看,现实中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意义,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效果。 既然如此,立法时为何依旧设置这一提起民事再审的渠道呢?要解开这一疑虑,得从人民法院机关的性质来看。众所周知,人民法院是国家机关,除了维护当事人个体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同时要代表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跟原审一样,再审是诉讼,因此,在再审程序的启动上,当事人个体利益的维护一样遵循自治原则和不告不理原则,从法理上讲,法院无权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应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能代理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只有当当事人提起再审申请启动了再审程序,法院才能主动依法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则不同,无论什么时候,法院都有权力、有义务、有责任代表国家去维护,从法理上讲,当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确有错误,损害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法院应当责无旁贷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纠正错误,否则就是失职渎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立法时设置了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等人民法院自行再审这一提起民事再审的渠道,以代表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二、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基本条件

由以上所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见,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是有条件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其一,启动的主体是包括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在内的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其二,启动的客体是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其三,启动的客观方面是发现确有错误;其四,启动的主观方面是认为需要再审的。在这四个基本条件中,

一、二两条内涵清晰,外延确定,可以准确把握,

三、四两条则概念模糊,歧义较多,实践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定夺,经常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现象。

在很多人看来,司法必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既然院长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确有错误,那么就应当无条件启动再审。这一说法咋看天衣无缝,颠扑不破,无懈可击,其实值得推敲与商榷。首先,要看这一说法在什么语境下说的,要知道民事审判监督与刑事审判监督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说的是民事审判监督,所以应该在民事审判监督的语境下来看待这个问题。如前所说,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自治,不告人民法院不理,就再审而言,除了特殊情况,原则上当事人不申请,人民法院就不应当启动再审,即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书确有错误也是如此。其次,要看错误的性质、大小、后果等方面的情势,如果错误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只是侵害当事人个体利益,而当事人自我裁量,并不在意,一笑了之,或错误很小,影响不大,无关紧要,兴师动众将诉讼程序再走一遍反而得不偿失,那么即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或调解书确有错误,也不值得启动再审,因此从诉讼经济和司法效果的角度考虑,没必要为了丁点的小感冒,而开膛剖肚动大手术搞得死去活来。第三,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需依法进行,只有符合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条件,才能按程序启动再审。可见,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并非一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因为民事再审制度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作为指导思想是必须的,但直接将这一指导思想作为具体个案的运作程序则是欠科学的,客观事实很多时候无法还原,无止境地追求司法个案的客观真实,民事法律关系将会长久地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势必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司法裁判更多时候依据的是通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法定事实,遵循的是“依法纠错”原则,当达到法定条件时,才启动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而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再审渠道。

由此可见,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关键在于“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这一法定条件。那么,这一法定条件是个什么概念,有没有具体的界定呢?长期以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具体的内涵和外延,是何方错误、错误大小、轻重程度才算需要再审而达到启动再审的法定条件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导致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充满着随意性。直到2008年,情况豁然改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从此有了明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界定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法定条件的答案,从而终结了院长发现确有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的随心所欲。《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提起再审”。从中可见,启动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这一渠道所要达到的法定条件已经相当明朗化了,那就是院长发现的确有错误必须是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类的情形,只有在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具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类的确有错误情形,而且当事人没有申请再审、检察院没有抗诉的情况下,才能视为“认为需要再审”而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至于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当事人个体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仍应遵循当事人自治原则不告不理,且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规范限制,不在包括院长在内的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之列。

三、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期限

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具体规定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法定期限,但这并不意味着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期限可以无止境,一万年后仍可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再审。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司法问题,值得专题探索,需要专门研究,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在此暂不讨论。我们要讨论的是,是否凡是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为由启动再审都不受现行再审法定期限的限制。如前所述,司法当中,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的寥若晨星,一年甚至数年难得一起,故而这一自行纠错渠道形同虚设,然而近些年情势有所变化,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为由主动启动再审的现象破天荒多了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由于人民法院觉悟的提高,而是因为涉诉信访维稳形势严峻,重担在肩,人民法院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迫不得已只好将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主动启动再审作为化解涉诉信访矛盾的手段,不管实际情势如何,不管符合法定条件与否,不管三七二十一,动辄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启动再审,以解涉诉信访维稳燃眉之急。 人们普遍认为,法律只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没有规定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的期限,因此院长发现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没有任何期限限制。基于这一认识,一旦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法定期限,依法应当裁定驳回申请不能启动再审,但到处上访要求再审闹得不可开交,迫于涉诉信访问责、司法绩效考核、上级机构批示,或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有能力、有本事,甚至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诱惑和原因,人民法院、个别领导或办案人员两者相较取其轻,宁愿牺牲正义,暂时自己否定自己、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求得眼前的安宁,以保全乌纱,稳住政绩,骗取信任,中饱私欲,而想方设法变个花样打擦边球,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的为由启动再审,直接取代当事人再审申请,开绿灯将超过法定期限、依法应当裁定驳回、本来不能进入再审程序的当事人再审申请放行进入再审程序,从而导致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而违法启动再审泛滥成灾。 如前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明确设置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院抗诉再审、人民法院自行再审等三种提起再审的途径。三种途径是并列的,既不交叉,也不重叠,不宜相互混淆和取代,院长发现裁判调解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系人民法院自行再审范畴,故而显然不应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相互混淆和相互取代。不同的途径只能适用不同的程序,当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则只能适用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裁定、调解协议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确有错误情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的规定提起再审。”可见,当事人申请再审处于优先地位,只有在当事人未申请再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包括院长在内)才可根据此条规定提起再审,如果当事人申请了再审,那么启动再审便受到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限制,必须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来操作,不能将人民法院自行启动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适用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甚至否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据此,一旦当事人申请再审,则启动再审的期限只能按照本条规定的六个月期限办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申请再审期限,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因此,只要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了六个月(民诉法修改前为二年),那么就应当无条件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如果当事人申请再审超过了六个月(民诉法修改前为二年),为规避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转而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没有期限限制为由而启动再审,那么不但违背了当事人自治原则,违背了人民法院中立原则,而且明显违背和否定了有关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既然与当事人申请再审期限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相抵触,那么超过当事人申请再审法定期限而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没有期限限制为由取代当事人启动再审,无论是从法理角度上看,还是从立法精神来讲,乃至从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来说,都是说不通,讲不过去,站不住脚的。

通过本文的以上分析,根据立法本意、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可以得出如下明确结论: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启动再审,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意而为,不能放任无度,这一再审渠道的启动不但受到诉讼自治原则和审判中立原则的限制,受到当事人未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未抗诉前提的限制,而且受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等遭到损害情形的限制,因此以院长发现裁判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为由而启动再审必须十分慎重。由于对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尚不完善,存在空白,有待健全,因此如果立案审查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把关不严,随意放行不符合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法定条件的已经生效的案件进入再审程序,那么再审司法操作中有可能进退两难,既找不到撤销不符合立案条件的院长发现民事裁判确有错误而启动再审的裁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也找不到终结已经进入再审程序案件的审判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从而背上沉重的司法包袱,不但没能化解旧的纠纷,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司法不可能停滞不前,已经进入再审程序的案件不可能因为错误进入再审程序找不到结案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依据而永远搁置在那里,该如何妥善结案,是一级级上报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专门的司法解释,还是依据法学理论、司法精神和立法本意创造性结案,成了新时期司法亟待解决的一个新的课题。 陈 频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浅谈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冲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程序的发动主体有三类,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当事人。《民事诉讼法》把发动再审的权利赋予广泛的主体,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纠正错误,保障人民的实体权利与诉讼权利,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究起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违背了民事诉讼程序的本质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的本质

在狭义民事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审理的对象是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狭义的民事诉讼程序和特别程序,而这两者之和称之为广义的民事诉讼程序①。狭义上的民事诉讼程序(下文的民事诉讼程序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狭义上的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是诉讼案件,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之争,民事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争执,使其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的分配失衡,从而产生民事纠纷,必然会寻求解决纠纷的办法,使失衡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当事人双方可以接受的程度。而民事诉讼程序就是人们为理性解决民事纠纷而创设的一种程序。

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途径,需要当事人主动提起才能启动。人们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及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自由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并在意思合致的前提下塑造相互之间的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一方面,当事人可以放弃属于自己的民事权利;另一方面,当民事义务人不履行其民事义务,致使权利人的权利无法实现时,权利人可寻求救济。其中民事诉讼程序是权利人主动选择的救济途径之一,其目的就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民事纠纷解决上,民事诉讼程序必须由当事人发起,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动介入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之争,体现在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中就是“不告不理”。

再审程序实际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再审程序是由于生效判决确有错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纠正错误、实现司法公正,由再审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再行审理的程序。从其解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本质上看,再审程序和一审、二审程序是一致的,都属于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乃是定纷止争,稳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对一审或二审的生效裁判,当事人认为是合理的,并且已经接受,则定纷止争的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必发动再审程序,重起事端。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实质上是再审程序。我国学者对《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监督程序”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可分为同一说和区别说两种。②同一说认为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区别说认为二者虽然近似,但仍有明显界限。这里所说的法定机关,一是指人民法院,二是指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对生效裁判失误的监督,统称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违法或错误的生效裁判的监督,统称检察监督。这两种法定机关行使监督权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因而统称审判监督程序。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将审判监督程序与再审程序相区别的观点是不合理的。理由如下:

第一,“审判监督程序”这一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审判监督只表明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监督权的行使,其本身并不能成为民事诉讼法中一种独立的程序。如果审判监督本身也可以成为民事诉讼法上独立的程序,那岂不是可以得出当事人申请再审也是一种独立的民事诉讼程序,当事人的上诉、抗诉也是一样,这明显不合理。

第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主要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发动的再次审理的程序,其中心在于再审,所以也包括了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发动的再审。“审判监督”只不过是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相并列的一种发动再审的方式,是再审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我国民事诉讼法用审判监督程序这一概念来含概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再审和依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是为了突出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再审程序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

我国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司法事务界的广泛关注,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也成为司法改革的热点之一,学者对之批判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联系起来作为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必然会产生片面性。过分强调有错必纠对于维护司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第二,依据私法自治的原理和法律对诉权、处分权的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国家不应随意干预并应保障当事人行使这种权利。第三,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过多且不合理,再审的条件过宽,审级不合理,实际上是“先定后审”。

笔者认为,上述学者的批判确实有可取之处,但视角上缺乏基础性和全面性。首先,“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指导思想本身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在对待再审问题上,不正当的理解和教条的贯彻此指导思想。我们在审理案件时强调以案件事实为依据,不能凭主观意想,其实也就是实事求是。但作为定案基础的案件事实并不是指与当初发生的事实丝毫不差,而是要求在确定当事人之间主要权利义务的事实相一致,这才是最大的实际。因此发生的错误,若当事人不能容忍,则应该纠正。并且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也是建立在程序保障性及当事人自我负责理论的基础之上的。③其次,对于申请再审的性质是否为规范意义上的诉权,仍存疑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五项使用的是“申诉”,而第一百七十八条、一百八十条中使用的是“申请再审”,出现“申诉”与“申请再审”混用的局面。申诉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属于民主权利的范畴。由于申诉的案件范围没有限制,申诉的时间没有限制,必然造成申诉状泛滥,使生效裁判时刻面临被重新审判的危险。

根本问题的解决——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名称的构建。在德、日等国家,再审程序都称为“再审之诉”。考虑到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前后规定的连贯性,与“一审程序”、“二审程序”相对应,应把“审判监督程序”改为“再审程序”。

再审程序发动主体的构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主体即当事人是有权发动再审程序的唯一主体,对侵害国家利益的民事案件,检察院可以当事人的身份发动再审程序,取消人民法院对再审程序的发动权。明确赋予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权利,与起诉权、上诉权一样成为规范意义上的诉权。

再审之诉的程序构建:

第一,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为了稳定社会生活秩序,必须对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的期限进行限制。根据国外有关立法例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可把我国再审之诉的期限规定为:自当事人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再审,但从判决生效之日起不得超过两年。

第二,再审之诉的管辖法院。对再审之诉应当由原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管辖。再审制在我国可视为有严格限制的三审终审制,由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审理,既消除了当事人对原审法院不信任的心理障碍,也符合再审程序的纠错功能。并且,再审案件应由资深法官开庭审理,以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从而达到公正的目的。再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纠错程序,是当事人获得法律救济的最后机会,应当一律开庭审理。

第三,建立对再审之诉进行审查受理的程序。当事人提起再审之诉是再审程序发动的前提条件,但再审之诉能否成立,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依法审查后确定。对于此种审查,人民法院只能做形式审查,而不能做实质审查。只要符合再审之诉的法定条件,法院就应当受理,启动再审程序。

第四,提起再审之诉的事由。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缺乏可操作性、不完整。根据德、日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当事人应当在以下几种情况提起再审:

一、作出判决的法庭未依法组成的;

二、审判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三、法院违反专属管辖而受理诉讼的;

四、诉讼代理人没有合法代理权的;

五、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文书或物证是伪造或变造的;

六、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鉴定结论被否定的;

七、证人在案中犯有伪证罪的;

八、作为判决、裁定依据的另一裁判被依法撤消的;

九、本案裁判与已生效相关裁判相矛盾的;

十、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十

一、判决理由与主文明显矛盾的。

民事诉讼当事人超过两年再审期限之救济途径 (2012-08-17 15:47:36)转载▼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是纠正错误生效裁判的一种补救制度,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即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行审理的行为。但为使当事人不滥于或怠于行使这样的权利,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对这项权利之行使限定了一定条件。其中的时间条件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这两年的期间为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申请理由如何,这种诉讼权利即告丧失,这时审判员应当驳回当事人申请。但是,这样对于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来说,是不是有一种漠视的态度呢?其不符合民诉法之立法目的,亦不符合“司法为民”的宗旨,更违背“公正与效率”之主题。

公正是司法的灵魂!要实现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就必须贯彻“有错必纠”的原则。那么,对于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且超过两年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时效的案件,当事人应该如何采取适当的救济途径呢?我个人认为,其实质亦演化成为当事人的申诉,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因此,对于已经超过两年再审申请时效的当事人,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来寻求案件得到再审。

一、向法院申诉 首先,《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申诉与申请再审有着较大的区别:

1、性质不同,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是申请再审的立法依据,而申请再审是民事诉讼权利;

2、提起时间不同,申请再审受2年期限限制,而申诉没时间限制;

3、提交机关不同,申请再审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而申诉除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外,还可向检察院提起;

4、法定条件不同,申请再审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而申诉没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必要限制,以便在具体诉讼中申请再审发挥更大作用;

5、法律后果不同,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再审程序发生。所以,审判员在驳回申请的同时,应将裁判错误的情况向院长反映,由院长决定是否通过法院内部审判监督渠道解决。

其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当然,这时当事人要求再审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之一: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决、裁定的;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二、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认为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起抗诉。

以上两种途径,均不受当事人两年内申请再审的时效限制。

第四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法发[2002]13号

为加强审判监督,规范再审立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经复查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应当决定或裁定再审。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提出抗诉的,应当再审立案。

第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负责下列案件的再审立案:

(一)本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二)下一级人民法院复查驳回或者再审改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三)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的。

第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下列案件的再审立案:

(一)本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二)高级人民法院复查驳回或者再审改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的;

(四)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由自己再审的。

第四条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直接立案复查,经复查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可以决定或裁定再审。

第五条 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二)原

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三)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需要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

申请再审或申诉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

第六条 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对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受理。

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处理。

第七条 对终审刑事裁判的申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再审:

(一)有审判时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采信的证据,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

(二)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

(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四)据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自相矛盾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违反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适用失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量刑明显不当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八条 对终审民事裁判、调解的再审申请,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再审;

(一)有再审申请人以前不知道或举证不能的证据,可能推翻原裁判的;

(二)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

(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四)就同一法律事实或同一法律关系,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生效法律文书,再审申请人对后一生效法律文书提出再审申请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适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调解协议明显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九条 对终审行政裁判的申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再审:

(一)依法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

(二)有新的证据可能改变原裁判的;

(三)主要证据不充分或不具有证明力的;

(四)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适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行政赔偿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或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十条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的,一般不予再审立案。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除外。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再审申请或申诉的,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不符合法定主体资格的再审申请或申诉,不予受理。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

(一)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

(三)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第十五条 上级人民法院对经终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或者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案件,一般不予受理。

但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提出新的理由,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及本规定第

七、

八、九条规定条件的,以及刑事案件的原审被告人可能被宣告无罪的除外。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案件,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或申诉的,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 本意见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以前有关再审立案的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

2002年9月10日

第五篇: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区别

一、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区别

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尽管有上述的相同之处,但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或者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1、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主体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引起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有四类: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同级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诉讼当事人。概括起来启动再审的主体就是三类,一是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依法律规定是一类,因为本院院长和本院审判委员会都具有审判监督权。但院长只是发现并提交审判委员会会讨论,是否决定再审和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再审的裁定书的是本院审判委员会,而不是院长个人,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的最高审判组织,完全可以代表人民法院)。二是人民检察院,三是当事人(现实中还有一类法律没有规定的主体,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的批转,通常为:“根据某某的多次申诉,法院应酌定是否立案复查。”一般称作交督办案件)。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是民事再审程序。通常的做法是分为因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和因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再审程序两种。启动主体的明显差异,使得法律规定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2、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目的不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而引起的审判监督程序是为了纠正错误裁判,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有的学者还认为,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当事人行使申请再审权而引起的民事再审程序是为了达到诉上利益和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是以寻求法律上的最后救济为目的。楚雄州法院系统2007年到2009年三年间共审结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345件,我们对其中法院决定审理的29件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要求启动再审的目的都是希望实现民事权利和义务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其实,从两者的语义上也应看出目的的不同,“审判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审判之监督,再审仅仅是达到监督目的的手段而已。

3、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法律效力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主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是“当然的启动”,法院可以主动发动再审,撤销其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不仅上级法院可以通过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原审法院也可以通过院长发现再审撤销自己的判决。检察机关同样可以通过抗诉主动发动再审,法律的规定使法院和检察院在此点上表现得非常默契,是逢抗必再审。而民事再审程序的主体当事人启动再审是“可能的启动”,其申请再审成功以否取决于人民法院的决定或指令。法院和检察机关发动再审无期限的限制,使得法院和检察机关只要认为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无论过多长时间都可以发动再审,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二年(特殊情况下是二年后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特殊情况之日起三个月内)。既然人民法院能够径直决定再审,且无期限限制,那么,当事人在其申请再审期限届满后(有的当事人根本不申请再审,只须申诉,没完没了的申诉),当然地会想到法院决定再审这一途径,于是各个部门递材料,上省进京找领导也就司空见惯,这也是当事人无限申诉、法院无限审理、二审终审不终、再审程序启动泛滥等尴尬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由法院职权发动再审理念的主导影响,使得法院及检察机关享有相当大的程序决定权。

4、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的权利不同。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是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等国家公权利在启动再审程序时的表现,遵循了绝对的国家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民事再审程序启动再审是当事人民事私权利主体在启动再审程序上的表现,体现的是私权自治,两者决然不同。如果把两者视为同一程序的话,当然产生公权同私权、主动再审同不告不理相冲突的问题。

在谈了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联系和区别后,我们可以给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下这样的定义:

民事再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依据法律赋予的再审诉权,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有错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再审所遵循的诉讼程序,又叫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它同审判监督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当然公民对司法是有监督权的,这是民主权利的要求,但它广泛而不具体),审判监督程序取代不了民事再审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国家的审判监督权和法律监督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调解协议,发现错误,依法决定和提起再审以及如何再审适用的诉讼程序。它的特质是国家行使职权对民事审判的监督。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证,我们有理由认为民事再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再审制度,只不过由于国家职权主义的影响,民事诉讼立法总是倾斜于公权色彩浓郁的审判监督程序,使得民事再审程序只能在其羽翼下缓慢发展。如果说1991年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当事人“申请再审”是一大进步的话,那2008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及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诉权化改造,则就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跨越。民事再审程序从此将堂堂正正地走上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这一历史舞台,并在其间发挥巨大的作用。

上一篇:工程联建协议范文下一篇:工程立项请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