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校本教材

2024-05-10

作文校本教材(精选6篇)

篇1:作文校本教材

作文校本素材

这几年,我们组一直致力于对阅读教学的钻研,在现代文、诗歌、文言文方面都累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校本教材。由于阅读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了我们语文课一个比较大的比重,因此作文教学就显得比较薄弱。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组教学重点开始慢慢地转向作文,应该说从这几年的高考、区质管考的情况来看,有所好转,但是与我们的阅读水平在整个区中占据比较好的一个态势相比,我们的作文教学还是显得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与我们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缺乏一种整体性、连贯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作文校本素材的建构就显得刻不容缓了。(那么,今天我就把我们组经过讨论之后对作文校本素材的初步的构想对在座的老师进行一下汇报。)

一、作文的重要性

 日常生活离不开作文

比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用到书信、申请书、日记、宣传板等一些常见的应用文体,它是我们生活的常用工具。 有助于各门功课的提高

比如经常听到我们学校其他科目的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其实就是我们的学生读不懂题目中隐藏的逻辑关系,这就是写作能力低下在其他科目中的体现,因此写好作文,对其他功课也是有裨益的。

 写好作文,是升学考试的需要

在中考中,一份150分的语文试卷,写作60分,占总分40%。而高考150分,作文70分,占总分46.7%。从这两组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写好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好作文,有过硬的文笔,是未来的就业基础和法宝

无论从专业角度来讲,作家、自由撰稿人、制片人需要有过硬的文笔;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的很多行业,比如律师业、广告业、策划业、公务员、教育业都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上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二、关于“作文教学”

既然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就显得重中之重了。

1、作文教学的定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水平的综合体现,是由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等一般能力和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遣词造句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等语文特殊能力构成。

2、高中作文教学要求

高中:附2013年上海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 语文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4.1 审题立意

4.1.1 准确把握题意。

4.1.2 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4.1.3 选材恰当、内容充实。4.1.4 力求有新意.4.2 结构布局

4.2.1 结构完整,布局合理。4.2.1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 语言表达

4.1.1 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4.1.1 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1.1 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从这份考试说明来看,高中作文教学重在审题立意、结构布局、语言表达三个板块。这将是我们开展作文教学的指导方向。

三、高中作文教学

1、作文的分类  话题作文

2003年:“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2004年: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作文

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  材料作文

2009年: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根据这则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 材料+命题作文

2008年: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关于材料作文

2009年以后一直到现在,全部是材料作文。因此材料作文的教学也成了我们整个高中阶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作文的类型也比较多,不同的类型,审题立意、具体写作情况也不同,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材料作文的类型要掌握。①从材料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 现象类材料

现象类材料即现实生活中社会发生的事件、现象等。考场作文呈现的“现象性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优或劣。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现象的认识,可褒可贬,可扬可抑,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可以。当然,你的观点应该也必须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吻合,文笔也必须以理服人。 漫画类材料

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一般情况下不必“就画论画”。也就是说,不是把画面上的内容作为作文描述、分析、评价的唯一对象。漫画类材料等同于文字的寓言性材料,只是它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它当作“文字”来读(看)。正因为这样,所以漫画的内容只是作文的一个引子或一个观点,它只是一个类型,你所要表达的是对由此表现出来的类型的看法。 寓言类材料

寓言类的材料的第一要义是准确理解寓意,要从寓言生动的故事中提炼、抽象出寓意。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如果高考作文选择了寓言类材料,那么,这个寓言往往是浅近的、易懂的。所以,我们既不要一读就急于动笔,也不要被寓言故事本身的“故事” 2

所吸引。浅近的寓意常常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或“再现故事”,或“克隆故事”的文章。结果常常是“肤浅”地敷衍成文,而把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给淡化了甚至丢弃了。 言论类材料

言论类往往是选择某一位名人(长辈)的若干句话语作为材料。这样的材料比较容易把握。因为,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言论常常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理解障碍。但是这样的“言论”呈现的形式常常是平凡、平常、平淡的“语言”。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时,也不能忽略了“审题”。

比如2011年高考作文: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②从材料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 单则材料(一则材料组成)

比如2009年的高考作文

 多则材料(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组成)

比如2010年的高考作文: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③多则材料之间的关系  并列材料

比如2010年高考作文  对立材料

比如2011年高考作文

3、具体操作

针对高中作文的不同类型,我们按照年级进行分层教学。 高一作文教学

第一学期:

①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做好记叙文到议论文的一个过渡

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写好记叙文为主,也会写一些议论文,但通常篇幅较短,内容上也比较浅显,因此为了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衔接,高一第一学期还是会适当地延续初中作文的教学模式,会适当地写一些记叙文,但是在写作上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比如如何让文章“以情动人”,如何进行场面描写,如何进行细节刻画等等。进行这方面教学除了是为了与初中进行衔接,也有出于对高考的考虑。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些考生用记叙文进行创作,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因此记叙文不能完全从我们的教学中删除。

记叙文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教学重点就要慢慢从记叙向夹叙夹议过度,要求学生能对自己所记述的事件作一定的议论分析,这主要是为了给接下来的高中教学重点议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②模仿议论文佳作写小语段

从近几年我校学生的写作水平来看,在写作上有一定能力的屈指可数,悟性较低。因此我们组教师根据近几年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摸索出“写作模仿教学”这一模式。顾名思义我们教师选择一段比较规范的议论文语段,对该语段的内容组成进行逐层的剖析,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该语段的形式进行模仿创作。比如有一个语段共有4句话组成,第一句是本段文字的观点;第二句是对观点的进一步阐释;第三句是用名人名言或事例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3

第四句是在段末再回溯一下本段的观点或可对观点作进一步补充。那么像这样的语段就很适合拿来给高一的学生进行训练。

③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文素材对于议论文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主旨。但从我校的学生素材积累来看,非常苍白。大部分学生脑子里还是只有“姚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些陈旧的事例,这几年尽管有稍微的改善,但是情况仍旧不容乐观。因此作文素材的积累也是我们组教学的重点。这项工作其实应该是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把它作为高一作文教学的重点主要是考虑到高一学习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做好该项工作。除了学生自己积累之外,我们老师也会给学生提供素材,要准备大量的优秀佳作提供学生阅读,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写作的悟性。现在我们组里已经由吴果恒、王科贝等老师开始专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我相信会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第二学期:

①审题立意的训练

审题立意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尽管这几年高考一直宣称不设审题障碍,但是从每一年的作文情况来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存在着审题错误,尤其象我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就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高一开始就着手这项工作。为了区分高一到高三教学内容的不同,高一在审题立意方面把重点放在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话题作文的审题训练以及单则材料的审题训练。教会学生基本的一些审题立意的方法。

②具备基本的议论文框架(具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对高一学生来说,并没有要求他们在议论文写作方面达到很高的一个层次,更多的是要求他们在高一阶段能搭构出一篇框架比较完整的议论文。用我们作文教学上的术语,高一阶段是议论文的“入格”训练。我们要教会学生在文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能明确地表述中心论点,使用切合的论据以及多种论证方法。

 高二作文教学

第一学期:

①分论点的设置

我们知道对于一篇议论文而言,中心论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但是一篇文章如果只有中心论点的话,是很难把道理说透的,因此我们需要设置分论点,通过分论点把中心观点有序地、合乎逻辑地阐述清楚。因此在高二第一学期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拟设分论点。

从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这块教学上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分论点是不能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表述含糊;分论点内在之间是重复的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的成绩。上述集中问题中尤以分论点重复最为严重。比如有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做学问应当勤学好问。学生设置了以下四个分论点:

1、做学问应当勤奋刻苦;

2、做学问应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3、做学问应当有发问精神;

4、做学问应当勇于探索、大胆怀疑。单独看4个分论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摆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第3个与第4个分论点其实是重复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出现的上述问题一一解决。

②议论文的结构(主要训练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

进入高二后,开始着手议论文结构的训练。重点主要放在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三个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学生熟悉每一种结构的写作特点,并且通过一定的训练量,让学生能熟练掌握。

第二学期:

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二学期,我们要开始针对现象类、寓意类的材料作文开始审题方面的训练。教会学生

在应对这些类型的材料时应该如何根据材料进行正确的立意。

②分析论据的方法(因果推理法、假设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正反对比法)

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论据就是议论文的血肉,“议例”则是决定论点、论据水乳交融的“粘合剂”。因此在这一学期中教师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议例”精当。所谓的“议例”就是指议论文中在举例后发议论、做剖析,目的是使例子与论点融为一体,真正起到用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我们组基本上已经总结出“因果推理法、假设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正反对比法”四种方法供学生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③ 对材料作文的开头进行专题训练

由于从2009年至今高考作文一直以材料为主,所以不但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审题,教会学生如何开一个好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除了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开头方式(引述材料、分析材料、推出观点)之外,我们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描写法、品评法、引用法、巧用修辞法来帮助学生在考场中写出一个夺人眼球的开头。

④利用课本资源进行思维的训练

任何写作,都是学生内在思维方式的外在反映,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表现形式。高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表象和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能力,侧重于抽象逻辑性的训练。高二阶段,学生在已有的对议论文框架格式的理解基础上,需要训练他们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说理的能力,所以如何全面深入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作文训练的着眼点。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面充分利用课内文本,对课内文本进行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思维的拓展,设置辩证性的题目,如针对《训俭示康》设计“消费和浪费”,联系《病梅馆记》设计人才培养有关话题等。一面对习作进行规范性地指导,同时联系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对优秀习作打印分发后,进行主题内容,框架条理形式两方面的讲解。

 高三作文教学

第一学期:

①现象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在高二第二学期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对材料作文展开审题立意,除了继续做好该项工作之外,这个学期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一则现象类材料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到目前为止,我们组已经摸索出一些这类作文的具体写法。比如:概括材料,提炼中心观点→罗列其他相同性质的现象,指出问题的普遍性→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其实质→指出其危害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写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②关系型材料作文的审题写作训练 这几年关系型作文大行其道,但是对这类材料学生往往很难把握,很难把两者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文章往往留于表面。所以,在高三第一学期,教师要针对这一类型的作文进行专题型的训练。重点可以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会学生读懂材料,理清材料涉及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其二教会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把握事物的矛盾及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可能性;其三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关系型佳作提供学生模仿写作。

③文章内容深度的训练 到了高三之后,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而是在此基础上要具备一定的深度,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是我们的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往往会陷入瓶颈,这主要与他们知识面的狭窄有关联。那么教师在这块内容的训练上可以选择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供他们课后进行阅读,来拓展他们的眼界;从高二开始的不间断的思维训练如果做得好的话,也会对这个时期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学期:

①文章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写作时一直遵循五段论的原则。即第一段提出观点,第二段到第四段证明观点,第五段总结全文。这样的写作模式固然不错,但是过于程式化。最新的作文教学又有专家提出“七段论”,认为这种模式使行文更富有变化,更有利于主旨的表达。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都对我们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刻苦钻研,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谋篇布局方面更趋于合理化。

②文章结尾的训练 在高二时,我们已经就作文的开头进行了训练,为了让学生的文章能有一个好的整体性,我们也有必要对作文的结尾进行专项的训练。在实际的写作中,我们学生的结尾往往很无趣,只会在结尾中把文章的中心论点再强化一下,好一些的学生也不过是喊几句口号,很难在结尾部分带给他人眼前一亮或者是思考的一种余味。所以教师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上也要花功夫,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象市重点学校学生那样漂亮的结尾。

③语言的锤炼 关于语言这一块,一直以来我们没有用很多的时间。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哪怕是到了高三还是在写作方面存在审题、框架、议例等诸多问题,有些学生甚至连表述都不清楚,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语言这块教学的时候往往只能要求他们写通顺、写清楚,至于语言要多有文采是根本不敢奢望的。但是在高考中,我们知道一篇有文采的文章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被评为二类中上的文章都是在语言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我们认为到了高三第二学期,作文教学在语言上还是要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尽管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语言底子比较薄弱,而且这种情况很难改善,但是教师可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精彩的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摘录一些有哲理性的名家言论放于文中,通过这些方法尽可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高考的作文成绩。

④文章的修改

文章的修改,是指对未定文稿的加工和润色。这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古往今来,凡是严肃的作者对此无不十分重视。从高一开始,作文的修改一直是教师的工作,但是到了高三,作文的修改可以放手让学生参与,通过学生动手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论点、论据、结构层次等方面对议论性文章进行推敲、修改,把道理说得更加明白、透彻。此举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升。

总之,作文教学内容丰富。今天我所讲的也只是大略,还有许多要修改、调整、完善的地方,我们教研组成员还会继续摸索、钻研,通过作文教学的科学实施,争取让我校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也希望在座的喜欢写作的老师对我们教研组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

篇2:作文校本教材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简笔画

2、开发教师:俞培琴

3、教学材料:绘画相关的书籍

4、课程类型:拓展性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6、授课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7、上课地点:三年级教室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简笔画。

2、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4、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领略简笔画的趣味性,增添生活的乐趣。【课程内容与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

第一讲:构图之水平线运用 第二讲:构图的形式 第三讲:取景

第四讲:轻重均衡 第五讲:立意 第六讲:透视问题

第七讲: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第八讲: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第二学期

第九讲: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第十讲: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第十一讲: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第十二讲: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第十三讲: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第十四讲:树木类 第十五讲:山水类 第十六讲:山石类 第十七讲:屋舍类 第十八讲:亭台类 【课程形式】

1、实施方法

(1)讲授(2)师生交流(3)模拟训练(4)学生实践

2、实施形式

(1)集体讲授、实践。全班同学一起听老师讲授要点,然后学生动手。

(2)分组训练、实践。同桌两人为一组动手操作,互相纠正、评价。【课程评价】

(一)评价按三部分组成:出勤、学习态度、作品完成情况

(二)评价方案

1、出勤情况10%

2、学习态度30%

3、任务完成情况60%

4、评价等级:按A、B、C、D四个等级呈现

前言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三道中心小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在校本开发、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深化学校教育内涵。

我校研发“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开设”简笔画“校本课程短课,从低年级至高年级,每年级段都有不同的绘画内容——图形、静物、水果、植物、动物、人物,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从每日午休画一图,到家庭作业创一幅;从“小艺术家竞赛”到画作展览,校园里时时洋溢着艺术的气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线艺世界”特色教育,孕育着学生艺术的心灵,发掘了学生艺术的天赋。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一、增强了学生的美育。在国家规定美术课程外,形成校本特色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

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

二、强化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本书编写以“素质教育”为依据,注重绘画能力的培养。淡化理论,强化实践,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将绘画创作能力训练作为全书的主 线,每一节以绘画练习为中心,并附有大量的图画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了时代风格与现实色彩。本书力争以新时代的图画、贴近童趣的图画来吸引学生,但又同时具有生活作画的知识部分,使作画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并能切实地为学生今后的能力开发服务。

四、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本书既有针对优等生的训练,又兼顾了学困生的培养。本书在示意图方面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图片用来开发优等生的天赋,也有完成特色教育的简单示意图——静物简笔,做到了分层教育的目的。

五、实践了“不陵节而教之谓孙”。本书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先学习线条的应用,到静物的画法,接着画各种风景,然后配文字,最后形成章节画。充分重视了学生由浅入深的绘画技能的培养。

目录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3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6 第三课 取景····················9 第四课 轻重均衡··················11 第五课 立意····················12 第六课 透视问题··················14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16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18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21 第十课

水,波,浪的表现形态··············23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25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法·············30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态···········32 第十四课 树木类··················35 第十五课 山水类··················38 第十六课 山石类 ·················· 41 第十七课 屋舍类··················43 第十八课 亭台类····················45

第一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内容:

本章设置的九节学习内容。分别是构图,取景,立意,均衡等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与思路。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

同时透视问题是景物简笔画技巧中的重要部分,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目标: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对景物简笔画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对简笔画的技巧,绘画思路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和提高。希望能让学生对景物简笔画有理可依,有技可寻。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简笔画的创作。

第一章 景物简笔画的认识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 构图: 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如果位置布局不合理,则会杂乱无序,表现不出美得效果

地平线:地平线是静物画中天地相交的一条水平线。在画中,地平线的上方代表天空下方代表地面,所以这条线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画面中大致可以有三个位置。一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二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上,三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地平线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太居中,画面太呆板。地平线在画面中偏上或偏下是常采用的位置,但要注意使用的目的,需要表现大地面,采用地平线偏上的位置,需要表现大天空,用地平线偏下的位置。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 地平线的位置低表现大面 积的天空。

▲ 地平线的位置高,画面 是以地面的景物为主。

思考:如果想表现海上的风景,用那种水平线最为合适?

1.观察以上图片: 水平线的位置属于所学的那种位置? 2.选择你喜欢的图片画一画。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

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第一个因素,是表达绘画意境和主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构图上需要进行组合、裁剪、取舍、搬家等,夸大某一些部分,削弱或去掉另一部分。-画面中,形与线的组织、均衡与节奏都要认真考虑。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平静、完整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u型构图法

观察图片:看他用了什么构图法?

讨论:我们熟知的景物中,那些可以用三角形构图法?哪些可以用十字形构图法? 共同交流

第三课 取景

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

主体物要突出,放在画面的中间是视觉感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他次要的物象可做点缀,放在主体的周围.(如图中的城堡与云,主体是城堡放在中间)

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1.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2.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

3.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

4.如图所示:下图是一张景物图,但是作者大胆的对景物做出了选择,以风车为主体,舍去了天上的云,树枝,向日葵等静物,将前后的树与风车做了位置的设置,突出了图片的主题。

对比图

第四节 轻重均衡

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以上两幅图片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 过于对称,统一。就是说,物象的安排要有疏密和轻重之分,使画面均衡。但不能以形的对称和量的相同来求其对称和平衡,不然画面则会显得呆板,不灵活,没有动感。

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过于分散,不统一

第五课立意

所谓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景物简笔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的是以房屋为主题、有的是以树木、花草为主,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所以要画好景物简笔画,在画之前一定要确定立意。好的立意要鲜明,构思桥面,艺术感染力强

如上图是以建筑为主题,则主要刻画建筑部分,其他则去繁就简,一笔带过,利用构图的技巧合理搭配。让图片的主题层次明显。

如图所示:明显的可以看出图片主要表现的就是图中的建筑,左侧的树木则一笔带过,简单勾勒。想要突出树木,想要表现树木就以树木为主,其他的景物则简化或者省略。

左图则是以山为主题,所以以山为主,山中的船只一笔带过,起到点缀的作用。

这张图片则是省略了太多元素,只留下了主题景物,画面就显得单调了。

拓展: 观察以下图片,看看图片的主题是什么?

练习:选择一张图片,画一画

第六课 透视问题

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1)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5)要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视平线以上近高远低。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1.景物的概括,就是把复杂的景物概括出基本形。如大槐树

由于他枝繁叶茂,我们就把他概括为圆形的基本符号。

杉树的外形近似三角形,我们就把它概括为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进行描绘。

2.画法归纳

(1)用线表现的画法并在符号上抓住纸条的特征

粗线画近景,细线画远景。

(2)用团块表现的画法。

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表示山峰,团块表示山脉。大小团块进行组合(3)用点线面结合表示的画法

点线面的组合:用曲线形成的面表现树冠,用直线表示地面。

树干用直线表现,树叶用曲线表现,小鸟为点。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根据构图和立意,来体现画面的层次。

也就是说要根据画面景物的分布的不同来分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分为远景,中景,近景。

根据透视的运用来区分远,中,近所体现的内容

构图时,跟句图画的立意,着重体现的部分要按照层次来重点刻画,如,主题在近景部分,则要把近景部分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远景部分则稍做勾勒,起到点缀作用即可。

画面景物的高低,大小,宽窄要有对比

要根据实物景物的大小,高低,宽窄比例进行刻画,不可都按照统一标准。大小,高低,宽窄的对比会使得画面有层次,主题更分明。

画面里的同一种景物由于远近距离不同应该画出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变化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 题。作画时既要考虑取景、构图、形体结构、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关系,又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1)取景、构图:选取景象,定好天、地、左、右 四点位置。构图和布局要使人感到舒服、适宜,以不 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偏为宜(也不居正中),否则显得呆板。

(2)确定视平线:确定视平线的高低很重要,它决定整幅画的构图视向及其他内容

(3)合理构图:按构图规律,安排景物的透视图远、中、近的位置及层次。

(4).画好主要景色:一般来说,把主要景色画好是重点。主要景物(房屋、桥梁、前景树等是主要的)应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上,不宜太远、太偏。作画时要注意物体的外形、高低、宽窄、长短和大小的对照,使画面丰富、生动、协调。

(5)补充、修整:远景和中景物的修整。

例如讲到长城时,或讲到云雾环绕的景象时,就可以用 “长城”,来逐渐演示画出雄伟的长城蜿蜒连绵的壮观景象,或云雾环绕高山山腰的简笔画。

建筑物的画法:

第一步,抽象概括整体图形(直线所围成的组合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二步,进一步进行概括(树的形状)。

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画出数的枝干、房子的窗户等)。

景物的组合画法:

第一步,利用所学习的构图知识,画出水平线,确定景物的位置。

第二步,简单勾画出图中的主要景物。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充实景物。

只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笔画出心中最美的图景。

文字内容:遥远的地平线上,右端有一高一矮两间平房,平房夹杂在几团树丛之间,天上有白云、太阳、2只小鸟作为“背景”——远景、中景“近景”:图左有1株大的阔叶树;图右有8个小 孩正在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男孩当“老鹰”,居右1;一个小女孩居右2,在当“老母 鸡”;后面排成半环状的队列由6个小女孩当“小 鸡”。

第二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本章主要安排了四节内容。来讲授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让学生在第一章对简笔画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从基本学起,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画法如水,波,浪的表现形态,石,山的形态与画法,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这四节分别细化了简笔画的绘画过程与技巧,希望通过最基础的教学和引导。能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画法,同时结合第一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简笔画有一定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从基础来认识景物简笔画的构成。从一草一木来学起。着重于教学。水,山,木,林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将这些基础元素的画法掌握之后。能有效的将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简笔画作品。

第二章 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 第十课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波浪的画法:法一,由多条简单的曲线组合而成,线条的多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法二,由一条曲线和多个圆形组成。这类的浪,多用于大海。

波浪的展示

法三,这一类的波浪的画法是最为简单、随意。学生可利用剪短的弧线,依次交叉,一层一层罗列而成。

波浪的应用很广泛,在构建大海的图景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理的图形。

以下是多种形态的波浪,仅供同学们欣赏。

练习: 你还能想到哪些形态的水,尝试着用所学的方法,画一画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石、山的画法:用点、圆、方、角、凹凸等方式来表示石、山的形态特征,并用来描绘石、山的外观轮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例如,图1的画法就十分简单,利用之前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构图、曲线。图1是由若干个圆形组合而成,构图十分简单。同学们在画图时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这样画出的风景图才会更加美丽。这一类的石头,适用于小河、小溪以及海底世界中。

图4所出示的石的形态与图1有所不同。这类的石是由直线围成的。与图1相比较,显得石头更加硬朗、巍峨。这一类的石多用在悬崖峭壁的简笔画中。

山是风景画中必不可少的一处风景。在神奇的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其形状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以下是我们在作画时较为常用的山的几种形态。

山的形态虽各不相同,但作画时都离不开我们之前所学习过的曲线。例如①重叠山,是由起伏高度不同的两条曲线

罗列而成。作画时简单,易于操作。(远山、高山画法如重叠山)②小山的画法:小山是由曲线和直线组合而成。③火山的画法:画出小山的基础上,在山尖上,利用多条曲线组合简略出烟的形状即可。

山石的形态:

陡峭的山石 山峰

山坡 远处连绵的大山

海上的远山平缓的山包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树的画法:第一步,在白纸上画出树干,在在上方的缺口处画上几根树枝。

第二步,用笔在树干的上方勾勒出茂盛的树叶。(注意:用笔要灵活,自然)

参天大树的画法

第一步,先取出一张白纸,用记号笔勾勒出树干的轮廓(可以画一个顶角处有缺口的三角形)

第二步,分别在树干的左边、右边及顶端的缺口处画上

大树的树枝。

第三步,在树枝的上面画上像云朵一样美丽的树叶。第四步,最后,在树干上画上几个半圆形和几道竖线,一棵参天大树就完成了。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呢? 树的表现形态

静止的树

下垂的树

卡通的树 树冠是圆形的

矮小的树 风中的树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建筑物的画法

建筑物的造型一般都是基本形的组合体 如

也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形 如

建筑物的表现形态

村舍

院落 四合院

单个住所

亭台

工厂

塔楼房

第三章内容与目标

本章节主要是向同学本展示了一些完整的简笔画作品。并按照简笔画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如树木类,山水类,亭台类,楼房类等等,十分方便学生的查阅,提高学生对简笔画的了解程度。可做画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图之后并能将其记在脑中,达到心中有画的目的。

第三章各类简笔画的表现形式

第十四课 树木类

第十五课 山水类

第十六课 山石类

第十七课 屋舍类

篇3:作文校本教材

尽管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在组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成了学生畏惧教师头疼的事。这种状况在职业学校更为明显,这跟进入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关联,我们的学生不但是畏惧作文,甚至还消极抵触作文,面对作文题目时,他们往往都是茫然无措,最后也只是拼凑成文,应付了事。循规蹈矩式按现有中职教材作文体系来组织实施作文教学明显不合时宜,为此我校语文组同仁成立了校本教材《快乐写作》编写组,编写了一份因地制宜的作文实践教材。

一、开发科学有效的校本教材

为解决现有教材中作文教学环节中的千篇一律水土不服等问题,我们积极研究《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和《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两份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结合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语文素养等实际情况,整合传统教材中优势资源,编写了适合我校师生使用的科学有效校本教材《快乐写作》。

该套校本教材编写时由易到难,共分两辑。第一辑主要是按照常用文体分类作文,第二辑主要是讲文章写成之后的修改润饰。第一辑文体分类作文主要包括记叙文写作、议论文写作、说明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材料作文写作五大类别,每一类别在编排时都是按照“技巧抢先看”“片段直播间”“范文共分享”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是先从文体的概念特征开始讲解,紧接着剔除写作要求,其次是写作过程中需要重点攻克的关键点。接着便是“片段直播间”,在这一环节中,主要安排两个片段进行语言等方面的赏析。最后是“范文共享”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安排了若干优秀范文,在边注中进行词句段的赏析,并且在文末会对文章进行总体评析。这些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从概念理论认识到实践赏析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枯燥无味的作文讲授课变成了课课都有美文赏析的具体可感触的生动作文课。

二、校本教材的运用实践研究

(一)构建共进的学习共同体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坚持让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我校作文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精诚合作,团结互助,把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重视学习、教学、总结和反思,并且化分散力量为学习共同体,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在初步拟定好相应的编写提纲后,我们边研究边编写,边实践,把开发的校本教材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在具体实施阶段,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交互式听评课。各位老师在新教材的框架下,继续展现个人特质,上了一系列作文教学交流课。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修改教材,教师的也业务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二)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本教材的规划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的编写合理与否,运用的成效怎样,都需要课堂的检验。

教材是“死”的,课堂教学活动却是千变万化,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呢?经过实践探索,大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师引导、校本研习、合作探究、下水习作、作文评析。除了既定的教学过程外,还有什么方法能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呢?这就是考验授课老师的基本功了,课堂是教学的主政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应该把课堂还给他的主人学生。一定要把教师要他学,变成他自己要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模式,将课堂前延至课前。就作文教学而言,可以设计学案进行例文的课前个人赏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其次教师还应该在课堂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毕竟语言的生动与否,直接影响了学生听课的兴趣,这样照本宣科式教学肯定不行,教师平时要多积累接地气的语言素材,比如说网络用语、时事新闻等。

(三)激发学生产生热情

了无生趣的课堂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中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呢?

首先我想要变单一平价为多元评价,比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甚至于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课堂教学重难点,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帮我的情况。学生呢,也可以据此去查漏补缺。

其次,作文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完全不同,作文教学其实跟职业学校的技能教学是一样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运用。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就业班,这些班级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即走向社会,往往会成为企业的一线操作工,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完全可以降低要求,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文上,降低难度,贴合实际。另一部分同学需要通过对口单招进入高校学习,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如何才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呢。我们充分借助学校团委主办的校报,让校报校刊成为学生创作的主阵地,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对他们的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我们编写的《快乐写作》第一版已然付梓,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即便如此,在以后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课题需要我们研究,可以说作文教学研究永远都在一条前行的路途中。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可是作文教学于师生而言都是难点,学生怕学怕写,老师怕教怕改,这种现象在职业学校更为明显,为此东台中专校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作文校本教材《快乐写作》。本文主要从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篇4:作文校本教材

一、开发和研究初中作文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从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文本教材的缺失。虽然语文课有作文教学的任务,却没有可依据的作文教材。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作文文体在淡化,可以说在写作训练方面,是不能用“科学、有序”来形容的。看似每个单元都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板块的穿插,但是编排的顺序,一般都只是考虑到课文教学角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较好地遵循作文教学的客观需求。教师在操作的时候,随意性也较大,有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味道。甚至有时候个别老师会为了赶教学进度而跳过这一环节,或者以好的作文题目代替有序的作文训练;二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上的“无序”状态。初中三年,不少教师对于作文教学没有系统性的训练规划,随意拿个作文题目丢给学生,只要学生写了作文就行了。训练系统的缺乏致使作文教学难上加难;三是作文教学效果低下。不少语文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看似“有趣”,其实又很无奈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初中三年里,不是“循序渐进”,反而会呈下降的趋势。深思造成作文教学陷入尴尬境地的原因,笔者认为目前作文校本教材的缺失是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和研究校本教材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适应的课程资源,不仅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作文教学有效提高的重要举措。

二、开发和研究初中作文校本教材的建议

(一)初中作文校本教材开发和研究应注重选文的考量。

让学生写什么样的文章,就是让学生接触什么样的文化,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指导材料反映着编写者的思想深度、学术视野和审美眼光,可以说,选文品位的高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科书品位的高下。在选择教材时,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这是选择教材的一大依据。一是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活,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纸上练兵”。要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变化建立写作综合化训练序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传达生活;二是处理好难易深浅的关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一定的方法手段等要素组成的。作文教材中内容的确定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创新。一般来说,七年级以模仿为主,注重表达技巧的训练。八年级以积累归类为主,九年级以评价赏析、创新表达为主,做到三年一贯,循序渐进;三是处理好价值导向与写作兴趣的关系。进入教科书的作品,既要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选文要贴近学生的思想脉搏,但并不是简单地迁就学生已有的写作取向和审美水平,而是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写作兴趣向较高的层次发展。要精心挑选那些能够激发他们求知欲的精品,用具有较高思想境界和审美价值的作品来引发他们写作的欲望。

(二)初中作文校本教材开发和研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教师编制的教材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教材最终的形成,还要有学生的参与。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选择权,这就决定了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所删减,删除那些学生不感兴趣的和当前阶段不适合学习的内容,为某一些模块增添其他的资料。我们把这样的过程也作为教材的编制和完善过程,并用“活页教材”的形式予以保证。教师编制的教材是以活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某一模块的学习伊始,教师会跟学生一起选择这一册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同时抽除其他不学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学习中,学生又把自己收集的学习资料和学习作品等内容补充到教材中,这样,在学习结束以后,每个学习小组就会形成一本以教师编制的教材为基础,学生自己添加的内容为补充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建设,学生得以有效参与;这样的教材,也意味着教材的形成与学习过程做到了有机的统一,保证了教材的适应性。

(三)初中作文校本教材开发和研究应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

地方文化是初中作文校本教材开发的源泉。地方文化包涵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文物、自然景物等,这些作为校本教材研究对象的来源,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也有着深远的意义。而这些,正是《标准》所要求的。如特级老师杨明明以杭州西湖悠久历史文化为背景编写的《走进西湖楹联》的语文校本教材,就是这方面教学资源取材的典范。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在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与校本课程“博识课”中努力寻找校本课程的出发点而开发出“走近鲁迅”、“北京建筑”及“红楼寻梦”等主题系列研究课,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与研究品质,奠定了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

三、结语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它对管理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和信息素养,必须具备现代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编好、用好校本教材。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进行校本教研,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让校本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方计虎.对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8).

[3]]刘贵成.浅谈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J].职业, 2010,(26).

[4]]刘春彦.关于校本教材开发的一点意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7).(编辑郑云东)

篇5:校本教材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己的家园。

2、使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同时激发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3、知道怎样是爱护,并在实践中做到不摘花,不踏草坪,不摇小树,不折树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国庆节的时侯,老师出去游玩了,我带着录相机把去过的地方录了下来,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再游览一下。

描述:看,这个公园多美啊!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草坪里长满绿绒绒的小草,真好象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地毯,甬道两旁的树木技叶茂盛,这里真是大家休息和娱乐的好地方!你们愿意到这样的公园来玩吗? 师:(出示被损坏的公园图画)

这个公园的花坛被损坏了,草坪被人踏平了,树枝被人折断了,你们还愿意到这里来玩吗?这些都是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孩子干的。好孩子应该怎么做? 板书:爱护花草树木,因为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朋友

(二)激情明理,深化主题:

1、你们知道吗?

师:同学们,花草树木除了美化我们的家园,还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小树,小草,小花自述对人类的贡献)

2、论讨:毁树砍树会给人类造成什么后果?(学生各抒已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乱砍乱伐,不仅破坏森林,使水土流失,而且使风沙漫天袭卷,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联系实际导行

1、评选活动

大哥哥大姐姐们做到了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班也有很多同学做到了爱护花草树木,说一说你是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学生拍手鼓掌,老师为做得突出的学生戴红花。)

2、读一读:

师:老师做了几个警示牌,我们一起把它们插到校园内的花坛里,树木旁,让它时刻提醒同学爱护花草树木,好不好?(边插警示牌,边说“读一读”)

3、画一画

同学们,爱护红花和绿草,保护棵棵树苗,让空气更新鲜,让环境分外美好!让我们拿起画笔画出我们心中的美丽校园。

4、写一写

我们身边还有一部分同学还不知道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贡献,让我们向全校同学发起倡议,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学习倡议书)

(四)总结提高

同学们,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老师相信你们会成为一名爱护花草树木的小使者。最后让我们来欣赏校园的优美图片。

2、让我们精神抖擞地做操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知道做操的好处,能精神抖擞地做操。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做操的动作质量,使做操达到规范化、熟练化、美观化。

3、知道怎样规范做操,并在实践中坚持精神抖擞地做操。教学过程:

一、看看评评,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广播操,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同学们做广播操的图片。(欣赏图片)

提问:同学们,看了图上的同学做操,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揭题,(板书:让我们精神抖擞地做操)

二、说说议议

1、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做操,那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操吗?

(小组讨论、指名全班交流)

2、学习“做广播操的好处”。板书:

1、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2、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

3、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良好影响。

三、联系实践导行

1、评评学学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做广播操对我们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平时做操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

2、做做练练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讨论交流已经知道该怎样做操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下面就让我们学着做一做。

齐读儿歌: 进退场,静快齐。听音乐,按节拍。动作准,精神好。天天做,身体好。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做广播操和其他体育活动一样,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自觉地锻炼并持之以恒。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3、让课桌抽屉始终干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课桌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爱护自己的小课桌。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课桌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发现课桌的重要性

◆活动: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大家不借助课桌在纸上写字;

再让学生借助课桌来写字。

二、整理小课桌

播放课下同学们杂乱的课桌照片。

(一)又乱又脏的课桌

(我的小主人从不理睬我,哎呀呀,瞧我又脏又乱的样子,我都不敢和其它桌子椅子一起玩。)

(二)凌乱不脏的课桌

(我的小主人有时会替我擦一擦脸,但经常把课本文具随手往我身上一丢,哎,我多希望自己可以变漂亮一点呢~)

◆ 同学们,你们的课桌也有过照片上这样的现象吗?

1、交流讨论:这样的现象好吗?同学们喜欢整洁还是脏乱的课桌呢? 说说不整理课桌的几点坏处?(1)容易把课本丢失;(2)上课要用课本时会找不到;(3)会降低教室整体的整洁度; „„

2、对照平时的行为习惯填填问卷。

(三)整齐干净的课桌

(我和小主人是好朋友,她每天为我洗脸整理,哈哈~瞧我多美丽呀!)

3、学习如何有效的整理课桌 ◆整理小课桌,多一点责任心。

1、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减轻小课桌的负担。

2、书本、学习用品放在课桌指定的地方。

a.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自己的位置,铅笔橡皮放在铅笔盒里,铅笔盒放在小课桌的正前方。

b.书本按照每天课表的顺序,从上往下排列,放在课桌抽屉的左边;本子按学科叠放在一起,放在课桌抽屉的右边。c.随即抽取几名学生按照要求来尝试整理课桌

三、爱护小课桌

1、课桌的自述

2、交流讨论:同学们,听完小课桌的心里话,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小课桌说吗? ◆保护小课桌,遵守规范,多一点爱心(1)珍惜自己的学习用品。

(2)不要把书本随手堆积在课桌内。

(3)坚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不在课桌里乱涂乱画。

„„

3、儿歌《我爱我的小课桌》

小课桌,小课桌,天天伴我来学习。轻轻拿,轻轻放,保持干净又整齐。不乱刻,不乱画,不乱晃动和踢踏。造桌椅,不容易,应该爱护和珍惜。你洁净,我舒心,我爱我的小课桌。

四、巩固训练,共建班约。

1、金点子,共建班级公约 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来出出点子,怎样保护好小课桌?怎样有效的整理课桌?

2、比一比,赛一赛

模拟演练,分小组推选同学比一比,赛一赛。

(1)按照要求,看谁整理的最好?

(2)提高难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五、小结

小小一张课桌,看似不起眼,却方便同学们读书写字,每天默默地陪伴在我们小朋友的身边。小小一张课桌,就是你我的朋友,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就像爱自己的朋友。小小一张课桌,也像小朋友一样,喜爱漂亮,每天都要穿戴整整齐齐的来到学校。同学们,用你多一点的爱心,多一点的责任心,让你的课桌和你一样干净、美丽起来!

4、废纸应该有它的“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由来及其用途,懂得纸张的重要性。

2、有初步树立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资源的意识。

3、能充分发挥想象,利用废旧纸制品做出各种有用的物品,体会废物利用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出示纸制作过程的图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纸的来历。(激趣)

1、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什么时代的人?那他们在做什么?

2、师小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勤劳、善良、聪明,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现在还在各个国家流传。这个就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是一项很伟大的发明。

(二)、小组讨论,说说纸张的用途。(生活经验)

1、提问:

①师:纸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树磨成树浆)②纸有什么用途?(可以写字、画画、做手工)③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纸做出来的?

教师提示:除了我们在学习上需要用纸,还有哪些方面也需要用纸呢?(小结:除了我们在学习上需要用到纸,在别的许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纸比如家里用的挂历、餐巾纸,我们放饼干、鞋子的盒子,上厕所时用的厕纸等等)

2、全班交流纸张的用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小结: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也可以用来做手工如折飞机、做帽子,做成装东西的盒子,做成奥特曼的书,印刷成报纸让人看,„„)

(三)、讨论如何节约用纸,树立环保意识。(树立节约意识)

1、想象没有纸张的生活。

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想象体会没有纸张,我们的生活会是多么的不便。

2、集体讨论:被我们用过的纸该怎么办?什么办法能节约用纸呢?

3、请每组的小朋友把本组节约用纸的办法告诉大家,让老师和小朋友评论。(小结:折飞机、做赶小猪用的球、奶奶用旧报纸擦窗户、妈妈会折垃圾筒„„)

(四)、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体会废物利用的快乐。(发挥想像、动手操作)

1、教师出示废纸制作的物品

师:“看,这是什么?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师小结:这些都是用旧报纸、小朋友画过图画、写过字的纸做成的。

2、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将这些废纸、旧的纸制品再次利用。

师:这里还有许多用过的废纸、旧的纸制品,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动脑筋想一想你会把这些纸变成什么?

3、学生先讨论,后动手制作。师:你想做什么?用什么来做?

师鼓励能力强的学生发挥想象尽量做与老师不一样的,鼓励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模仿范例。

(五)、作品展示评价

1、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并请个别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并授予每位学生“环保小卫士”的称号。

5、文明就餐

(一)——餐具领、还不匆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文明地领、还餐具。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领、还餐具时哪些现象是不应该出现,从而让学生学会文明、有序地领、还餐具。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一天三餐,从小到大,我们吃过那么多次饭,你知道吃饭时的学问吗?你知道怎么做才文明有礼仪吗?

2、揭示课题:文明就餐

二、看看说说

1、欣赏小品

场景1甲乙同学追逐打闹进食堂,乙摔了一跤。

场景2甲乙同学将餐具框放在地上推着滑行,丙同学端着饭菜飞速向教室冲去,丁同学端着饭菜边走男家和同学聊天,一不留神,饭菜泼了一地。

场景3甲乙送餐具时将锅子和餐盘叠得很高,摇摇晃晃在地上推着滑行。

2、说一说:

(1)看了上面的小品,你有什么感想?(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事情吗?

3、交流,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三、做做练练

1、小组讨论:我们在领、还餐具时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老师注意及时引导。

(1)吃饭前排队进食堂,有序分发碗筷(不奔跑、不追打闹、不争抢„„)

(2)吃饭时。(不挑食,不剩饭,好吃的不独享„„)

(3)吃饭后。(擦桌子,收碗筷„„)

3、评一评,学一学

根据学校的就餐礼仪,评一评班级的就餐礼仪之星。

4、小结。

5、学儿歌

四、归纳总结

1、今天通过这节礼仪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就餐事小,但是以小见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体现于此。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谦让的动作,一句真诚的道歉都能让我们感受您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他人带来无限的帮助和温暖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就餐氛围。

6、文明就餐

(二)——盛饭排队不推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等候就餐时该怎样做。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文明等候就餐。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中华饮食源远流长。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我们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文明就餐也是体现我们文明素养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文明礼仪读本》介绍了如何文明就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明就餐

(二)——盛饭排队不推挤。

二、看看说说

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的同学们是怎样做的?你看后有什么感受?

三、做做练练

1、说说在我们学校同学们就餐时,是怎样做的?

2、讨论:通过观察刚才的图片,你觉得我们在盛饭时应该怎么做?

3、交流,其他同学纠正并补充。

4、教师注意引导并小结:(1)排队等候(不打闹、不说笑、不推挤、不插队„„)(2)轮流夹菜(不争抢„„)

5、学习儿歌,对照做做。

盛饭排队有秩序,不打闹,不说笑,不推挤,不插队,按照顺序轮流打,文明就餐显修养。

6、评选文明就餐监督员,时该监督、提醒同学们自觉地维护就餐秩序,用行动来构建文明就餐环境。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就餐是生命活动的必须行为,但也是我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在家就餐还是在学校就餐,我们都要做到文明礼让,让美食美味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就餐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文明有理,用你的行为感染更多的人知礼懂礼,好吗?

7、去别人家做客

教学目标

1.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做客行文明。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3.控制和调整个人情绪。重点难点:

养成做客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1.小朋友们到过什么地方做过客?

2.小结:小朋友们都有做客的经历,那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小客人呢?(受欢迎的小客人)

板书课题:受欢迎的小客人

3.过渡语:老师认识一位小朋友,他叫小丽,小丽就是一个受欢迎的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二、看一看:

1.多媒体演示小丽和妈妈去做客的故事。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小丽是怎样去阿姨家做客的。3.各小组按小丽做客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汇报。

(一)来到门口

学生汇报小丽进门时的做法。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小丽敲门、问好时情景。②提问:小丽为什么要敲门?

板书:先敲门(不能太用力)尊重有礼貌

③小结:到别人家做客时首先要敲门,见到主人要问好,这是尊重主人有礼貌的表现。

(二)受到招待

学生汇报小丽进屋后的表现。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双手接礼物、道谢„„

②教师提问:小丽这么有礼貌,阿姨会怎么想?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到别人家做客时,对待主人有礼貌会使主人感到你很尊重他们,他们喜欢你这样的小客人。

(三)在主人家

学生汇报小丽在主人家的表现 ①教师重新演示课件场景三、四 内容:让小弟弟先玩、借书

②教师提问:小丽这么有礼貌,小妹妹会怎么想?小妹妹的妈妈又会怎么想?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他们会从心里欢迎你这样的小客人。主客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友谊会更深。板书:关系密切、增进友谊

三、说一说

1.同学们现在小丽要走了,他会怎么做呢?(同位俩人说一说)2.汇报交流

四、演一演

(1)看了小丽的做法,小朋友对做客的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你也做个小客人在小组里演一演。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小主人和小客人,谁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

(3)生评议,评选优秀小主人和小客人。

五、议一议

议一议:在主人家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处理?

(1)我不小心弄坏了主人家的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哭个不停。(2)在主人家看电视,但是不是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六、读一读 读一读:

拜访做客先敲门,见到主人要问好,主人倒水应道谢; 小孩玩耍要谦让,别人玩具不乱动,无意损坏要道歉; 大人说话不插嘴,主人东西不乱翻,临走不忘说再见。

七、全课总结

篇6:科学校本教材

3--4 5 6--7 8--9 10--11 12--13 14 15--16 17--18 19 20--21 22--23 24--25 26--27

第一课

蛋壳不见了

在吃煮鸡蛋时,我们能轻易地把蛋壳剥下来。但如果要你用一种办法,把蛋壳从生鸡蛋上剥离开来,又不破坏里面那一层薄薄的蛋膜,你能做到吗? 实验器材:

两三个生鸡蛋

一瓶醋

一碗水

两个玻璃杯 实验步骤:

1、把一个生鸡蛋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观察生鸡蛋是浮在水面上 还是下沉?

2、把另一个生鸡蛋放入装醋的杯中,观察生鸡蛋沉浮。过几分钟生 鸡蛋的沉浮又有什么变化?

3、持续观察一两天,浸泡在醋中的鸡蛋发生了什么? 实验结论:

醋里含有酸性的物质,而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把蛋放在醋里面,蛋壳会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如果把蛋壳长时间泡在醋酸里,蛋壳就会被溶化掉。

第二课

美丽的光影

黄昏的天空真是美丽极了,有绚丽的晚霞,红红的夕阳。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想自制作一个红色的光影吗? 实验器材:

一瓶牛奶

一个手电筒

一根筷子

一杯水

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往玻璃杯中倒入清水,拉上窗帘使房间变暗。用手电筒透过玻璃杯照射白色墙壁,墙上的影子是什么颜色?

2、往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牛奶,并以筷子搅拌均匀。

3、再用手电筒透过杯子照射,墙上的光影成什么颜色? 实验结论:

加入牛奶后,混浊的液体中含有牛奶小颗粒,这些颗粒有不同的大小,当光线通过时,会产生不同的偏折,所以会出现红色的光影。知识延伸:傍晚天空红色的彩霞

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听起来比较高昂。知识延伸:

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的,它的琴键越长,声音越低,琴键越短,声音越高。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木琴发出的扣击声非常刺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课外延伸: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被溶解了。鸡蛋壳上被彩色画笔画过地方没有受到醋的腐蚀,保持了原来的模样,因而上面的图案清晰可见。

知识延伸:我们在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到了喉咙,你可以喝一些醋。因为鱼刺的成分主要是钙,醋能和钙发生反应,从而使鱼刺变软。另外,用加醋的水洗皮肤,能使皮肤吸收一些必要的营养素,从而起到增强皮肤活力的作用。

课外延伸:上网查一查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1928年的一天,英国医学家弗莱明在实验室观察培养皿里的葡萄球菌的生长情况。突然,他发现一个培养皿里生长了一团青绿色的霉。经过实验,他发现青霉分泌物对病菌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而且没有毒性,于是就将青霉的分泌物称为“青霉素”。课外延伸:

了解青霉素对人类的贡献。

1合物会分解,生成单独的碳原子,因而字又显现出来。知识延伸:

我们在电影中常见到有人用白纸传递机密信息,接到纸的人把纸拿回家中往脸盆中一放,字就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用淀粉水写字,把纸放入加了碘的水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字也就显现出来了。课外延伸:

淀粉是什么?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3当我们把吸管里面的空气吸掉的时候,外面的大气压就会将饮料压进吸管里。如果没有大气压,我们就无法用吸管喝到饮料了。课外延伸:

什么是大气压?它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关吗?

第八课

蒸馏水

把液体加热变成蒸气,再冷凝为液体,从而去掉杂质,这种方法就叫蒸馏。蒸馏水就是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水。蒸馏水的制取看似复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实验器材:

一个盆子

一小堆湿沙

一个玻璃杯

一卷保鲜纸

一块小石头 实验步骤:

1、在盆里放半盆湿沙,把空玻璃杯口朝上放在盆中间。然后,用保鲜纸将盆封好,再把小石头压在玻璃杯上方的保鲜纸上。

2、将盆放在阳光下晒。过一段时间去看,就会发现杯中收集到了一些蒸馏水。实验结论:

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变成了水蒸气,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从湿沙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会在温度较低的保鲜纸上凝结成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蒸馏水。知识延伸:

第九课

醋电池

我们听MP3、打手电筒、使用手机时,都得用到电池。电池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要是你亲手做了这个实验,就能解开心中的这个疑问了。实验器材:

一瓶醋

一个小碗

一片铜

两枚回形针

一片锌

两根电线

一只带灯座的灯泡 实验步骤:

1、在小碗里倒入一些醋。

2、把两根导线的一端接在灯泡上,另一端分别接上铜片和锌片。

3、把两片金属放进醋里,观察灯泡。

4、把金属片从醋中拿出来,观察灯泡。实验结论:

把两片小金属浸入醋液后,它们与醋酸发生反应,产生电离子,形成电压,使得电荷不断地从一根导线流向灯泡,再流经另一根导线,也就是形成电流,所以,灯泡会亮起来。把金属片从醋液中拿出,电流没有了灯泡也就熄灭了。

第十课 关于水压

水电站都要建筑一个堤坝,来拦住河水。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堤坝的形状都是下宽上窄的。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模样?做一下这个实验,你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实验器材:

一个空的矿泉水瓶

一枚铁钉

一卷胶带

一杯水 实验步骤:

1、用铁钉在矿泉水瓶上从上到下依次钻三个小洞。

2、用胶带封住洞口,再把瓶子灌满水。

3、把矿泉水瓶上的胶带猛地一下撕掉。水从小洞里喷射出来。

4、观察从不同小洞中喷射出的水的距离。实验结论:

水的压力和水的深度有关,随着不的深度的增加,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所以瓶子最下面的水受的压力最大,从最下面那个小洞中喷出来的水流了就会最急,水也喷射得最远。知识延伸:

车辆不慎落水时,由于外部水的压力较大很难开启车门时,乘员不要慌张,做好深呼吸,待水快浸满车厢时,开启车门或摇开车窗逃

9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彩虹的七彩颜色究竟是哪七种有不同的说法,中国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外至内):红、橙、黄、绿、青、蓝、紫。西方的说法是:红、橙、黄、绿、蓝、靛(Indigo)、紫,源于科学家牛顿分解七原色后取的名字。彩虹由一端至另一端,横跨84°。以一般的35mm照相机,需要焦距为19mm以下的广角镜头才可以用单格把整条彩虹拍下。倘若在飞机上,会看见彩虹会是完整的圆形而不是拱形,而圆形彩虹的正中心则是飞机行进的方向 课外延伸:

彩虹为什么很少在中午出现?

1烧开水时,火在锅底下面加热,锅底部的水受热以后,水分子会膨胀并向上运动,而上面温度较低的水会下沉,继续受热。就这样通过水分子的循环运动,最后使得整个锅里的水温度都达到100摄氏度,并沸腾起来。课外延伸;

水的温度一定要达到100摄氏度才能沸腾吗?

3知识延伸:

战国时代,人们利用磁铁制造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指南的意思。司南是世界最早的指南针,但它的形状和现在的指南针完全不同。司南是根据古代勺子的形状制成的,很像我们现在用的汤匙。使用的时候,先把底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盘的中间,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它的长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则指向北方。课外延伸:

磁铁为什么会指南北?地球有南北极吗?

5充满了水,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将碗压住,所以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碗拿出来。而将碗倾斜一下之后,空气进入碗里,这时碗内外的气压抵消,因此不用很大的劲就能把碗拿出水面。知识延伸:

大气压力的产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引力,大气被“吸”向地球,因而产生了压力,靠近地面处大气压力最大。气压是随大气高度而变化的。海拔愈高,大气压力愈小;两地的海拔相差愈悬殊,其气压差也愈大。课外延伸:

上一篇: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对党忠诚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