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4-04-18

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精选8篇)

篇1: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新型社区打造未来新城

邹国浩

当前,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新区不断发展。那么,作为新型发展的城市新区,到底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新社区?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新型社区,到底“新”在哪里?

建设引领未来城市新生活的城市新型社区,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科学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适宜人居、功能完善、生活便利、和谐幸福的城市单元。城市新社区的“新”要新在两型、新在富裕、新在和谐、新在幸福感。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美型的“两型新社区”。在社区住房设计建设上,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广泛采用节能节水节电节气环保的建筑建材。房屋风格设计上,要把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居民的居住需要,设计中式、欧式、中西合璧式、徽式、复式等多种风格的款型样式,做到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相融合。房屋建筑上,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在社区的环境建设上,要建造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适宜人居的小区环境。精心设计小区景观,加强亭、台、廊、榭、桥、花、草、树、水、鱼、碑、1书、画等的巧妙搭配布局,把造景与民俗民风和地域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实现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相交融,打造“步移景异、景色怡人、人景相融、居住舒适、民风淳朴”的园林意境式小区。

二、建设集体经济富有、居民生活富足、实现共建共享共营共富的“富裕新社区”。城市新社区要积极融入城市建设,参与城市经营,要在融入城市建设、参与城市经营中发展壮大社区经济,在发展壮大社区经济的同时,创造提供一批就业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实现社区与居民共有共享、走社区集体和社区居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如开发区红光社区,经过股份制改造经营,2010年净收入180万元,全区居民按股分红,每户分红2000多元。桂桥社区筹措资金在城区建设家具广场、工厂厂房、菜市场,集体经济年租赁收入近100万元,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城市社区参与经营城市,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壮大了集体经济,同时也让社区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区集体和社区居民共建共享、共营共富。

三、建设人际关系和谐、文化生活充实、精神面貌愉悦的“和谐新社区”。深入挖掘宣传孝文化,把继承创新孝文化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普法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传承养老、敬老、爱老、亲老的优良传统,营造人际关系和谐、家庭邻里和睦、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

爱、相处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的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好婆媳、好妯娌、好邻里、美德少年等创建评比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组建社区文体协会、社区老年性健身队、腰鼓队、舞蹈队、歌唱队等群众文体队伍,利用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读书周、书画展、听楚剧、跳舞锻炼、歌唱赛等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健身娱乐活动,不断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

四、建设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生活便利的“幸福新社区”。创立综合服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超市”,建立健全各类便民服务中心(站、室),集中为居民提供各项公共事务服务,让居民生活安心、舒心、便利,提高幸福指数。当前要广泛推广“1+X”综合服务建设平台,“1”是指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办公场所(工作室),“X”的设置、服务内容,根据每个社区的人口、规模、群体结构等情况,因人、因情、因地制宜,综合设计服务模式。总体而言,社区便民服务,至少需要以下8项基本服务功能:

(一)便民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各项生活便民服务,如家政、婚庆丧事、家庭维修等便民服务。

(二)计生服务中心。主要是登记社区育龄妇女基本情况,定期对社区育龄妇女进行“三查”(查孕、查病、查有无计划外生育)服务,办理各

种计生证件、发放计生用品用具等。

(三)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医疗为主,为社区居民提供低成本、广覆盖、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四)文化娱乐中心。以社区图书室、电教室、活动中心为平台,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健身娱乐活动,丰富群众业务文化生活。

(五)劳动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服务;发布劳动就业信息、招聘用工等服务;为残疾人、智障人群、心里障碍人群等特殊群体提供各种服务。

(六)经济发展中心。主要从事社区集体资产投资建设、社区企业、社区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经营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七)维稳调处中心。主要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班子分管领导成员为核心,以居民小组组长、楼栋长、退休老干部老职工为主体,调处化解各种家庭邻里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区和谐。

(八)安保服务中心。以社区民警、社区保安、物业管理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联防队员为主体,实行群防群治,保证社区良好治安环境,打造“平安社区”。

联系:市开发区

篇2: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学号:3392011521

姓名:张帅 专业:建筑学 指导教员:汤桦

2016年3月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注意事项........................2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 第四章 老年人的活动特征..........................5 第五章 中国养老模式创新典型案例..................6 第六章 消防安全..................................8 第七章 节能分析..................................8 第八章 设计......................................9 第九章 总结.....................................11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实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从法律上得到了保障,而老年建筑的兴建,则是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和改善老年人家庭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产物。

镇江市官塘新城罗家头三号地块内规划布置一所三甲医院,一座体检中心,一所九年制学校,另外布置镇政府、派出所、法院等社会公建项目。随着官塘新城的建设,需要对原有养老院进行改建和升级。为了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化利用,现集中选址,规划新建养老院和体检中心,形成养老社区。

2、区位和范围

项目地处镇江市官塘新城罗家头三号地块内东南角,位于官塘桥路以西,四平山路以北。规划用地面积约47000平方米,约70亩。可开发用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

二、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六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三、项目目标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将养老建筑引导走向绿色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养老建筑具有积极意义,针对目前养老建筑立体绿化的现状,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了养老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末,老年人口比例接近30%,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未来老年养生、养老、康复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与其所处的建筑物是密切相关的,养老建筑愈来愈重要,不可忽视。而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引导养老建筑走向绿色养老建筑,对养老建筑和绿色建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设计要求

1、符合国家智能化系统设计和养老公寓设计的相关规范及要求;

2、设计方案应分配合理、切合实际、科学的考虑平面布局与流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施工。设计文件必须完整、准确、详尽、规范且应满足甲方要求,符合中国现行设计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在满足设计功能、形式的同时,要求控制、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供最新技术含量的产品,满足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要求设计建筑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注意事项

一、养老院规划设计应该注意的环节(很多养老院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 私密性:老年人需要一个属于自己,不被干扰的空间; 社会交往:应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 可选择性:应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可选择性,并有控制的能力;

清楚的方向性和明确的标志系统,它为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动上的方便; 安全感和安全性:为活动能力减退的老年人提供活动的安全性,使他们有安全感; 可达性和易操作:供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应有很好的可达性(即无障碍),常用设施(如门、窗、家电)应易于操作;

适度刺激性和挑战性:一个有适度挑战性的环境将促进老年人的经常活动; 适度的声光环境:它将大大方便视力和听力已经减退的老年人的活动;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环境的熟悉性和连续性:环境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地方传统,并成为往日生活的延续,使老年人不感到陌生;

尺度适宜的细部:它可以使老年人处处感到方便和愉快;

二、养老社区与传统社区在景观设计上的类比分析:

由与养老社区与一般居住区使用人群不同,决定了其景观从设计重点到景观组团到植物设计,从交通流线到道路设计到铺装形式都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该项目的设计手法也会与一般社区有很大差别。

1、设计重点:传统社会以设计主题为主,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欧洲庄园或新中式景观。而与一般居住区的文化性景观不同,养老社区的设计重点为功能性景观,必须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2、景观组团:一般居住区以硬质景观结合大水景和植物造景营造形式多变的观赏型景观组团以及部分功能型景观组团。而考虑到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老年社区的景观组团多以植物造景结合休憩场地为主,同时铺筑小型水景景观丰富视觉和听觉。

3、植物设计:一般居住区一般会以组团式进行疏密有致的种植,同时以常绿和落叶、开花植物搭配,形成不同的景观层次和效果。对于养老社区,考虑到老年人视力较弱的特点,配置全年有色彩感的植物,以恰当的背景色来强调花、果、叶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强调老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同时,增加有养生和药用疗效的植物品种。

4、交通流线:一般居住区以车行、人行和散步景观道三级道路,景观道路蜿蜒曲折,营造丰富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在养老社区里则以景观散步道路为主,同时交通流线尽量清晰明确,使老人可以安全、方便、明确的到达各个功能性场地,同时全区应考虑无障碍设计以及辅助行动措施。

5、道路设计:一般居住区中的道路设计时一般只需要考虑车行的转弯半径,而景观步道的最小控制值则为行人单人通行的宽度。对于养老社区需要考虑老年人辅助设施如轮椅以及辅助行走器的使用,同时由于老人多为结伴而行,景观步道的设计需要考虑老人看护的通行。

6、铺装材料:一般居住区中一般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为丰富景观效果,采用不同材质的铺装材料以及不同的铺装形式。而针对养老社区,园路尽量使用平坦防滑、富有弹性以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及方便轮椅活动的铺装材料,采用触感不同的铺装材质提示道路或区域的不同。

7、照明灯光:一般居住区只需要为表现景观效果,采用独特的灯光照明。养老社区中活动场所内的照明需要达到亮度,以适应老年人日益衰退的视力,同时应选择适当的灯具,避免眩光的产生,并减少对首层住户的影响。

第三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一、城市地理位置

项目地处镇江市官塘新城罗家头三号地块内东南角,位于官塘桥路以西,四平山路以北。

二、选址要求(个人想法)

1、地形应尽可能平坦以减少陡斜的步道、坡道或踏步,相对平坦的现场可促进步行——这是一种高度理想的运动;

2、周边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以便于购物、遛公园而不必穿过主要街道;

3、基本的商业设施,如超市、干洗店、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并易于前往;

4、基本的地区公共设施如文化馆、保健服务和娱乐设施等都要靠近,就此而论应注意到对许多老年人来说其最大步行半径应为0.804公里;

5、公共交通应直达建设场地。由于许多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如专门的就医条件,往往不在本区而在其它区;

6、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或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人所活跃出入的娱乐区;

7、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以满足开展户外静止性与运动性的娱乐活动的要求;

8、还要注意到整个土地的利用模式依照可能的趋势及后期的计划有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三、场址特点

该地块南侧为狭长地段,适合布置景观;北侧地块相对规整,适合布置建筑物,可结合南面毗邻的四明河,充分利用四明河景观,打造环境宜人、设施现代的宜居、养生环境。

四、周边环境分析

该地块东侧为官塘桥路,北侧、西侧均为规划支路,南侧毗邻四明河。北侧马路对面有商业和法庭,西侧有医院等必要设施。

五、选址合理性分析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1、该地块四周退让之后,处于相对安静的位置,适合做养老建筑;

2、该地块周边有商场、医院等设施,方便老人购物、看病;

3、该地块南侧毗邻四明河,可与养老中心景观相结合进行设计,美化养老社区环境;

第四章 老年人的活动特征

一、老年人的活动内容

伴随着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的另一方面的重大变化,是每天生活重心的改变,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1)必要性活动:包括那些不由自主的活动,如购物,就医等,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较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一年四季在各种条件下都有进行,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质量关系较小。

(2)自发性活动: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有趣的事情、晒太阳、练下玩牌等。这类活动只有在老人有参与意愿,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对这类活动而言,良好的物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性活动:是指老人在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相互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们,这些活动可称之为“连锁性”活动,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由以上两类活动发展而来的。

二、老年人的活动内容

老年人的活动领域大致分为基本生活活动圈,扩大邻里活动圈,市域活动圈和集体活动圈四类。

(1)基本生活活动圈: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以家庭为出行中心,活动半径180-122m以内,符合5分钟的老人出行距离。

(2)扩大邻里活动圈:以小区为出行规模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其活动半径不大于450m,适合老年人10分钟的疲劳极限距离。

(3)市域活动圈:以市区为出行规模的老年人活动范围,这类活动出行时间较长,一般为30-45分钟,且活动半径较大,老年人前往此处的频率远低于“扩大邻里活动圈”。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4)集体活动圈:以行政区为出行规模的老年人活动范围,它是介于“扩大邻里活动圈”和“市域活动圈”之间的城市老人活动范围,出行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第五章 中国养老模式创新典型案例

一、武汉蔡甸:建中国健康之谷,筑生态养老之都

武汉市蔡甸区始终将养老事业作为德政、惠民工程来抓,依托区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自身条件,全局规划,产业互动,着力打造华中地区健康养老之都。现在已经建成一个集休闲游憩、商务度假、时尚居住、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型滨湖新城。同时,该区以生态城建设为引领,放开土地政策,放宽投资渠道,共吸纳了300亿元资金,吸引了中国健康谷、侨亚社区、合众人寿健康社区、同济健康社区等养老机构入驻,形成了集生态、科学、便捷等养老必需的完整的生态养老产业链。

二、江苏如皋:“公建民营”走出公办养老新路子

江苏省如皋市民政局在如皋市社会福利院大胆探索,试点推进公建民营模式,改建为医养结合型的博爱康复护理院,并取得了成功的试点经验,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博爱康复护理院的建成有力推动了如皋市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盘活公办养老机构闲置资产探索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

三、浙江金华:“统分结合”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以“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采用统分结合模式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在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上,采取“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相结合的统分模式;二是在服务中心的布局运营上,实行“中心较大村统一布点、边缘较小村分餐配送”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288家,服务老年人4万余人,覆盖全区2/3老年人口。在“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现实压力,浙江金华市以及机构养老模式难以广泛覆盖的现实情况下,统分结合模式符合国情实际,较好地实现了“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四、河北卓达:“三加三”全龄化健康享老智慧社区模式

河北卓达集团致力打造“卓达养老”模式核心竞争力及“卓达养老”银发族养生照护系统标杆。经过10年探索,独创了由“健康、养生、享老”软服务和“居家、社区、机构”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硬体系构成的“三加三”全龄化健康养生享老智慧社区模式,并成功导入了相对成熟的台湾“智慧化照护”模式,让老人获得更好的照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卓达养老模式在全国各地开发的卓达太阳城项目中予以落地及应用,成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

五、上海“老了吧”:开创互联网智能养老新模式

“上海老了吧”公司以养生科技结合互联网思维,应用020(线下整合+线上平台),构建互联网智能养老产业链,融“养老、养生、养心、养性”于一体。通过科技智能手环与移动终端使老人与家属无缝对接,能使儿女第一时间了解父母状况,送达关爱,为不同需求老人提供家政、医疗、出行等便利服务,开创互联网智能养老综合服务模式,令人关注。

六、山东钟冠:以海洋产品为核心构建健康养生产业链

钟冠以健康文化为内核,经过多年的探索,从产品理念、生产环节、养生养老文化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通过产业化运营高质量的原生态海洋产品,同时跟产业链进行联盟,用一系列文化项目搭建中老年人养生平台,倡导中国五行养生理论,让新生代的健康养生文化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构建起了新型养生养老产业模式。

七、北京厚德宗兴:宗亲社区养老合作社让养老不再难

北京厚德宗兴资产管理中心以契约型基金的形式组建“宗亲社区养老合作社”,利用宗亲与社区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利用财富及财富创造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布差异进行资产配置。合作社成员退休(60岁)后至75岁前,生活能够自理,可选择回乡居住,获得城乡房租差异带来的利润;75岁后,回到城市,享受城市相对优质的医疗服务。该中心深入社区,街道和居委会,已经在北京建立1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最大限度地开发老龄资源。

八、湖北侨亚:机构养老现代化、社区养老智能化、居家养老信息化

湖北侨亚集团将传统专业机构养老服务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起完整的机构养老现代化、社区养老智能化、居家养老信息化的“三化”养老服务体系。湖北侨亚从中国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开发与完善各类养老服务产品,为更为广泛的老年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个性化的系统养老解决方案,创建了集机构、社区、居家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武汉侨亚颐乐园老人村曾获“全国模范养老机构”称号。

九、杭州“联众模式”:异地休闲养老促进城乡一体化

浙江联众乡村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创新经营模式,在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村落,与愿意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合作的村民签订协议,由公司出资按统一标准对他们的住房进行改建装修为“城仙居”。房子的产权仍归农民所有,农民可任选两间居住,其余房间30年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则归联众公司所有,期满后归还村民。投资者可以定期或是长期居住,也可以请联众公司代为出租,获得租金收益。在杭州和上海,已有不少老人成为“城仙居”的住户;而不断到来的城里人,又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提高收入的希望,“联众模式”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十、山东盛泉:开创国内养老上市第一股

2013年5月8日,荣成盛泉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这是山东省首家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上市的企业,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以养老产业为主业挂牌上市的企业。挂牌上市打开了养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对全国养老企业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六章 消防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1、疏散通道: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严禁将安全疏散指示标致关闭、遮挡或覆盖。

2、消防器材: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组织检查、测试、维护和保养。

3、消防控制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专门处所。

第七章 节能分析

在《绿色生态小区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在预算内最大限度地采用较高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实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节能措施

1、墙体节能系统措施:通过采用节能墙体材料或节能措施,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性能,从而减少建筑能耗;

2、门窗节能系统:门窗是居住与室外自然环境沟通、交融的主要通道,其节能潜力巨大,采用节能材料或者节能措施的门窗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室内能耗;

3、水系统:通过采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以及回收用水系统,如中水冲厕系统,雨水绿化灌溉系统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

4、雨水收集利用:收集建筑屋面雨水、路面雨水、利用人工湿地法、人工土壤滤池法等处理后作为多种用途的非饮用水,同时通过地面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地面水源;

5、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源热泵供热、制冷;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等;

6、自然通风利用:利用室外的风压作用和室内的热压作用形成自然通风,对降低建筑能耗,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室内人员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7、节能系统:采取屋顶绿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等措施,达到充分利用场地,节约土地的目标;

8、建筑材料节约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本地建筑材料;

9、人工湿地系统:人工建造的,可控制和工程化的,进行废水处理的湿地系统。一般由工人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等组成。当污水通过系统时,其中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转化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第八章 设计

一、设计原则

1、选址与规模

(1)选址要考虑三大因素:环境、交通和配套(2)建筑规模宜有所控制

养老社区的建设规模不能过大,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方面老人的行动能力有限,过大的居住组团不利于其外出活动,也不便于社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人到老年后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有所衰退,对于居住环境和周围人群的辨识力下降,并不能够记住太多的邻居,紧密相处。因此养老社区的组团规模应当较小,以便使老人能够更好地熟悉周围的居住者,获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得对社区的归属感。

2、道路与停车组织

(1)分开组织人车流线,保证车辆就近停靠(2)考虑三类停车场地,非机动车位不宜设在地下

养老社区中应有三类停车场地,分别是机动车停车场、紧急救护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在设置机动车停车场时,除了应有集中的地下车库或临时客用场地外,还应在各居住组团出入口及楼栋单元出入口处分散设置小规模临时停车场,提供给救护车、小区电瓶车或亲友探访时停车使用。社区中还应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三轮车这些老人出行常用的车辆提供近便的停放位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养老社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不宜设在地下,不应为了追求美观而造成老人使用时的安全隐患,而应当就近各个楼栋出入口设置一小片停车区域。

3、建筑功能与布局形式(1)养老社区应合理划定分区

目前的综合型养老社区中通常会有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多种居住类型,这些居住类型的使用对象各不相同,所以综合型养老社区应在规划布局上将不同的居住类型分区设置,并在一些公共设施和室外环境上也有所划分,形成一定的专属和独立性,以避免管理和使用时出现纠纷。

(2)建筑布局形式追随功能

不同的居住类型由于功能配置需求不同,其建筑形式会有所差异。为健康老人而建的老年住宅可以是单元式,而为半自理或不能自理老人设计的住宅通常会采用廊式,走廊及走廊侧放大空间兼有活动、服务和管理功能。

(3)养老建筑宜在功能形式上创新

4、服务配套设施

(1)配套设施宜按类型进行合理分区

养老设施的配套设施应注意动、静分区和主、次分区。(2)按老人行动能力确定配套设施的位置

常用服务设施不应超出老人的步行适宜范围,养老社区配套设施的位置需根据使用频率

镇江市官塘新城养老社区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和老人的行动能力而确定。

二、设计方案

社区主干道路沿绿化带方向设计,避免与人流交差;老年居住用房、公共服务用房、医疗用房、健身活动用房和行政辅助用房形成一栋“L”形的综合楼(内部功能分区明确),与右侧两栋老年公寓围合出一个大广场,用于老年人休闲娱乐;南侧狭长地段由地面停车场和老年公寓组成;东南侧绿化带内设有廊道,亲水平台,亭子,人们可以在此谈心散步。

楼内设有消防控制室,消防器材和消防楼梯等应急设施;墙体、门窗均采取节能措施,社区水系统、通风系统、湿地系统等也均采用节能措施。

该养老社区设计很自然的融入绿色建筑理念,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性,对社区流线、空间及功能分区布置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第九章 总结

篇3:村镇体系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1 浅谈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浅谈村镇体系规划中的脱节现象。

首先笔者需要浅谈的是浅谈村镇体系规划与居民点建设规划脱节的问题。对于村镇体系规划建设来说, 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村镇体系的规划, 其次是居民点的建设规划。但是在如今的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一点, 往往一味地注重村镇体系的规划或者只注重居民点的建设问题。这都是不科学的, 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目前一说到村镇人们往往是“以镇论镇、以村论村”, 在这样的现象背后, 是人们在思想的形态上割裂了镇域范围内各村之间的联系, 同时更加地割裂了村庄与镇区之间的联系。这样使得领导层在配置各种资源时, 无法统一地进行配置, 容易造成设施以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 笔者还要从村镇规划以及管理上进行相关问题的揭示。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村镇规划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 领导人对于村镇的规划建设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 但是往往没有来得及完全实现就被调离了岗位, 而继任者为了追求自己的业绩往往将前任领导者的规划目标一律搁置, 否则延续上一任领导者的想法一旦做出了成绩, 关于成就的归属人们容易归到前任上;而一旦规划出现差池, 自己则背上了没有主见想法等骂名。因此目前在村镇往往是换一届领导就要换一轮规划, 这样的后果就是使得没有一项规划可以持续地进行下去。

1.2 浅谈市场观念在村镇中的体现问题。

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在职能构成上还处于传统阶段, 这是我国目前村镇的主要弊端之一。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几十年的努力就是为了使得我国人们的收入水平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人们生活物质能够得到最基本的满足。但是由于改革开放所带动的经济发展是区域化的, 是先要富裕起来一部分人, 再带动另一部分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在这样的方针之下, 我国目前仍然有许多的镇区发展并不完善, 在功能上还是为周围的村子提供产品交换以及物资集散的流通基地。这些镇区还是过分依赖农业, 因此在经济结构上, 对于其他产业依赖的比重不大, 这样一来, 村镇市场的发育离成熟还有着相当的一段距离需要弥补。此外, 从村镇的领导再到村镇的居民, 对于村镇未来的规划建设观念还很狭隘, 视野还不够开阔, 由此导致许多村镇在经济转型的时候即使遇到了机遇也没能够及时地把握住, 造成村镇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滞后。

2 浅谈村镇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下面笔者所述的几项原则对于村镇的规划建设起着指导思想的作用。更是村镇规划基本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我们的村镇应该坚持经济效益的原则,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就是想我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从而使得我国的人民都能过上富足的日子。村镇也应该坚持追求经济效益, 只有村镇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发展, 村镇才能进一步地去发展, 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村镇的规划提供了实施的保障;其次要将村镇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对于传统的以人口规模及人均指标划定用地”的传统做法进行改革, 把追求土地的使用效率放在第一位, 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处理。切忌过分地追求土地利益的最大化, 盲目贪大, 反而会落得个适得其反的下场;再者, 在坚持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时, 也要平衡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切忌为了过分追求村镇的经济利益, 在引进资产进行建设的时候, 过多地让工厂入驻村镇, 否则过多的工厂所对周围造成的污染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要在工业用地周围合理布置绿化隔离带, 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工业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使得村镇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 还保留了村镇的自然环境。[1]

3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对于村镇的居民来说, 大多数可能因为自身的教育程度不够而导致他们的眼光并不是十分地开阔, 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当中,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短期的利益。我们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引导他们转变观念, 通过宣传可以让他们了解到村镇的规划建设对于村镇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正确处理好眼前以及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激发广大的群众参与到村镇的建设中来, 从领导到居民, 从上到下, 全民重视村镇建设的良好氛围, 集村镇所有人之力全面推动村镇的规划建设, 更加快速的使得村镇得到发展。

3.2 政府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

在建设村镇的过程中, 政府要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 积极拓宽乡村建设资金的渠道。政府可以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和土地调整的收益中, 专项留出一部分资金来用作村镇建设的专项资金。对于村镇居民来说, 也可以用一部分资金进行奖励, 以表彰村镇居民在村镇体系规划建设中的支持以及帮助。对实施乡村规划建设节约所得的宅基地和建设用地, 允许乡镇一级集中依法批租出让, 出让所得全部返还, 用于乡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多渠道、多元化的建设之路可以不断地加快乡村建设管理的步伐。[2]

3.3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理顺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对于村镇来说, 应该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等方面来积累自己的规划建设经验, 并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地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制做出客观的估计。在上述政府扶持政策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地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 建立起政府垄断土地, 土地有偿使用的一套相关制度, 并且将政府的资金滚动开发, 逐步改善村镇的投资环境, 提供适当地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商人驻村建厂, 由他们出资金间接地建设村镇。并且在《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以后, 要不断加强村镇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效果, 为了确保村镇规划建设的连续性, 可采取对于城乡规划职能部门的垂直管理。总之, 坚决杜绝相关领导调离岗位之后, 相关规划政策的改变, 确保村镇建设体系的连贯运行。

结束语

目前我国村镇体系规划建设存在着问题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随着政府进一步地为了协调村镇与城市的发展, 国家对于村镇体系的规划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相关政策也落实了下来。因此, 笔者本文就村镇体系规划建设问题做了浅要的分析, 旨在帮助我国村镇体系的规划建设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速。对于村镇而言, 我国绝大多数的村镇的经济也和以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于村镇体系的规划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下面笔者就我国村镇体系规划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浅要的分析, 旨在能够使得我国的村镇体系适应国家的发展、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村镇体系,规划建设,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彦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 2013.

篇4:浅论建设和谐社区环境与文化

关键词 建设 和谐 文化

就建设和谐社区环境与文化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重在生活环境建设

牢固树立社区工作是城市工作的永恒主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生活环境是社区建设最基础的工作,与社区全员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不断创新社区环境,着力美化靓化社区,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中之重。

第一、从建设生活环境做起。坚持社区自然生态的协调,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逐项推动社区环境的改造与建设,展现社区自然特色,大力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社区建设要靠社区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社区环境,将“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和谐理念,进一步提升为“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的核心价值观,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形成和谐共处的社区生活环境。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充分发挥社区单位的优势,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物质、精神和智力支持。

可以说环境是一个企业和社区形象的标志,优美的环境能够吸引人,改变人并能约束人的不良行为。这就要求:一是要尽可能在社区提供给居民群众休闲、健身的场所及器材来满足锻炼的需求;二是一些老社區的生活环境及绿化环境与周边单位型社区和新开发的小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加强社区的生活环境建设。

加强环境建设应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和力度,对生活环境进行建设和改造。在现有的地域范围内,一是逐步扩大社区的绿化面积,力求达到绿色社区的标准;二是进一步对环境进行硬化和美化,根据社区地势的特点,规划、设计、建设有特色的小景点和休憩处,展现本社区环境的个性魅力;三是适当增设室内外活动场所,为居民群众提供业余生活的平台;四是适量添加室外活动器材,为居民群众锻炼身体提供保证。

通过环境建设,绘制出社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美丽画卷,让居民能享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的空间,有助于居民安居乐业,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加强社区环境管理

为巩固建设成果,为长久保持这种良好的格局,要注重社区环境的管理:一是要有专人专班负责,明确责任范围,由社区牵头,物业和社区相互衔接共同管理;二是政府给予一定经费作支撑;三是划定工作区域定人负责定期对绿地进行保养维护、花坛进行修整、水沟进行清理、道路及盖板进行维修、杂草打割,建筑垃圾的清理等,做到社区环境不留死角,并能经得起各级的职能部门来社区检查、暗访,达到有检查和无检查都一个样,把管理落实到平时具体的工作中。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建设和谐社区是一个建设社区和管理社区的过程。建设和管理如同人和自然一样不能分开,如果只有建设,没有管理就如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如果只有管理,没有建设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应该说,建设是管理的前提,而管理则是建设的结果。

二、和谐社区重在文化环境建设

文化环境的建设对于和谐社区来说,如同万物生长能否茂盛取决于它们生活空间的空气是否清新良好一样。开展丰富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先进而优秀的文化氛围,是建设和谐社区并使其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其一,打造社区群众文化。社区是人们生活聚居之地,同时也是人们思想观念、意识交流活动的重要舞台。通过开展社区文体活动,提倡参与意识、公共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构成和谐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活动是社区居民交流信息、增进了解、沟通感情的好平台。它有助于消除社区居民的距离感、陌生感、疏离感,促进社区居民和睦相处、邻里互助、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对构建和谐社区发挥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冲突、价值冲突、文化冲突导致人与人之间沟通变得困难,邻里关系变得生疏,人与人关系冷漠,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也变得稀薄。为形成社区成员之间和谐而居的氛围,不断丰富社区文化,集居民群众的智慧,发挥居民群众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规范。

活动内容和形式是提升文化品味、满足群众求乐、求新的重要手段。开展活动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一是以室外活动场所为阵地,扩大参与面,以健身为主,重在参与。二是以文艺舞台为平台,歌颂新人新事,讴歌时代精神。三是以家庭为细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居民的欣赏水平和自娱自乐的能力。四是以节日为契机,丰富居民群众节日精神生活。如举行文艺晚会、卡拉OK比赛、知识竞赛、球赛、棋赛等。既增加知识,又增进感情;既丰富社区生活,又增长居民才干。

由此,社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中,不断增强、不断加大;在活动中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在活动中互帮、互学、互助、互相沟通交流,形成相互认同、和谐相处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将居民的参与热情转化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具体行动。

其二,培育社区文明道德风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社区和谐的道德基础。创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气氛、发挥运用社区单位资源、不断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既要把握其方向、又要把握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心理,精心设计载体,引导群众不断创造文明成果。精神文明是促进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和根源。

提倡社区文明和谐、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和服务文明;提倡社区生活方式和谐,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倡社区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得社会美德,激发人的爱心。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社区倡导爱国守法、名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居民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社区做一个好居民,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环境和氛围,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氛围、社区秩序,形成良好的社区运行机制,保证社区处于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状态,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道德风尚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和谐社区建设健康而快速向前推进。

篇5: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 行业类别:A320 猪的饲养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叶县境内。其中仔猪场位于叶县夏李乡国营畜牧场,占地面积为667000平方米(合1000亩),周围主要为荒坡地,附近村庄主要有温庄、蛮子营。15万头育肥猪场位于保安镇花山吴村与杨令庄村交界处,占地面积为400200平方米(合600亩),周围主要为农田和荒地,附近村庄主要有程庄、褚桃李、花山吴。5万头育肥场拟建项目位于杨令庄村西边,占地面积为93338平方米(合140亩),在15万头育肥场西南约1km处,附近村庄主要有杨令庄、曹沟、高老庄。建设规模:

20万头仔猪场生产规模:总存栏母猪10000头,每头母猪年提供7.5公斤上市猪20头,满产后年出栏仔猪20万头。装机容量140kw沼气发电机组2台,年发电380.8万kwh。20万头商品育肥猪场生产规模:总存栏育肥猪77821头,提供110公斤肥猪满产后年出栏肉猪20万头。装机容量400kw沼气发电机组2台,年发电593.6万kwh。项目总投资:16054万元

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

1、废气

项目燃煤锅炉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SO2、烟尘,在采取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处理后,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沼气采用脱硫剂脱硫后。H2S的去除率可达到可达到90%以上,经脱硫后SO2产生浓度为64mg/m,烟尘产生浓度为28mg/m。燃烧废气均经15m高排气筒直接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猪舍、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其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污染因子为NH3和H2S。本评价依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中的推荐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仔猪场和育肥场均无超标点,影响范围主要在猪场范围内。其恶臭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2、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是猪场粪污,生活污水汇入猪场粪污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3仔猪场混合废水产生量为77027.4t/a,主要污染因子有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COD浓度为15140mg/L,BOD5浓度为7562mg/L,SS浓度为14188mg/L。采取厌氧发酵和SBR深度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进入36000m

3污水贮存池进行储存,待灌溉季节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不会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育肥场混合废水产生量为237169.9t/a,主要污染因子有COD、BOD5、SS、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COD浓度为15722mg/L,BOD5浓度为7858.5mg/L,SS浓度为14738mg/L。对水泡粪采用水力筛进行固液分离,浓粪采用以CSTR厌氧反应器为核心的厌氧发酵处理工艺、稀粪水及CSTR处理后的溢流清液采用“UASB+SBR” 处理后进入污水贮存池。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进入145000m污水贮存池进行储存,待灌溉季节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不会对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噪声

仔猪场和育肥场的噪声源相同,主要噪声源均为发电机组、喂料设备、泵房、风机等设备,根据类比调查,发电机组噪声源强在115dB(A),泵、风机、喂料设备源强为80~95dB(A)。在采取基础减震、消声、隔声等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由于项目位于农村地区,距离敏感点较远,不会对居民产生明显影响。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锅炉炉渣及生活垃圾,在场内定点集中堆存,及时运往附近村镇垃圾填埋场。猪粪沼渣、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病死猪蒸煮后残余的骨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元素,外售至有机肥加工厂进行有机肥加工,最终还田。病死猪采用高温高压蒸煮系统进行处置,蒸煮后融化的肉液返回猪粪污的厌氧发酵系统,残余的骨渣可作为有机肥料同沼渣一起处置。因此,在落实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的前提下,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区域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方面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有关规定,本工程内容未列入限制类和淘汰类之中。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2)规划相符性

该项目建设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符合叶县土地建设规划、叶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厂址可行性

项目所用土地与河南叶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法的投资协议书,项目用地符合相关规定。

另外,项目设置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目前仔猪场在500m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而距离育肥场最近的村庄为南边330米的杨令庄村的一个小自然村,约有十户居民,根据保安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杨令庄所有自然村向程庄自然村集中居中,目前正在实施中,待该村搬迁结束后方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四、清洁生产方面

本项目所需饲料是由双汇技术中心提供各阶段的饲料营养水平,然后由双汇饲料进行加工,针对性强,配方合理,转化率高,确保饲料的清洁性、营养型和安全性,避免了由原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属清洁原料。

本工程实行的是集约化养殖,有利于各种废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可以很好的避免因散养造成的面源污染。猪场粪污采取厌氧发酵制沼气,沼气用于发电,沼液进一步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沼渣外售有机肥厂进行有机肥加工,污染物产生量较少,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

五、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产生沼气采取脱硫、脱水后通过阻火器后进入贮气柜,用于发电机发电。沼气系统各构筑物和设备之间通过连锁控制,真正联合成一整体系统,更进一步确保了系统的正常运行。综合各方面分析,评价认为工程沼气利用风险水平很低,其风险水平达到可接受水平。但根据工程特点,公司应对于项目中产生的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畜禽传染病采取“预防为主”的畜禽防疫方针,通过加强检疫、免疫接种、疫病预防的控制途径预防疫病的发生。同时,企业应采取严格的畜禽规范化管理措施,其疾病控制能力将大大提高。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合理。在认真落实工程设计和环评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K2Cr2O7+6 Fe(NH4)2(SO4)2+7H2SO4=3Fe2(SO4)3+6(NH4)2SO4+Cr2(SO4)3+ K2SO4+7H2O.(2),根据上面式子: K2Cr2O7~6Fe(NH4)2(SO4)2 1

x

篇6: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总则

1)执行总结

(简要说明项目特点、环评的工作过程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2)编制依据

(建设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技术规范等)

3)评价内容、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

(明确评价内容、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有关标准及具体限值,参照国外标准应按规定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

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附图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和个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5)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

6)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7)资料引用

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图表文字结合,概要说明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主要工艺路线、工程布置及与原有、在建工程的关系);

(对所有项目组成和施工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和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程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并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的合理性);

(一个表:项目组成表 两个平衡:物料平衡和水平衡 三张图:总平面装置图、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图、环保措施工艺流程图)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建设项目特点和专项评价设置情况,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

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给出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并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 环境风险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估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应、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

佳方案);

(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保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量化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废物处置途径,提出节能、降耗、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

 环境管理与检测计划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检测计划要求)

 公众参与

(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 方案比选

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和建议

(包括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建设现状和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篇7:广华新城社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题分类: 行政许可事项 附 加 码:

发布机构: 津南区环境保护局

发文日期:

2008-08-01 名 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

文 号:

主 题 词:

内 容 概 述

事项名称、办事部门、申报条件、申报所需材料、办事流程、办事依据、办事联系方式。

内 容 全 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

一、事项名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

二、办事部门:津南区行政许可中心

三、受理地点和窗口:行政许可中心9、11、13号窗口

四、事项类型:行政许可

五、申报条件:

1、已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包括环境技术评估中心评估意见)或已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且有关资料齐全;

2、经环境影响评价论证,认为项目选址可行;

3、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4、符合环保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符合有关产业政策要求;

5、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污染物排放有合理去向;

6、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六、申报所需材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申请(1份);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份);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评估报告(4份);

4、建设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证件;

5、建设项目主管部门预审意见;

6、建设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项目);

7、建设项目集中供热合同(集中供热项目);

8、建设项目危险固废处理协议(具有危废项目);

9、其他。

七、办事流程

申请-受理-审核-审批

1、建设单位提出审批申请,并提供项目情况资料;

2、区环保局核实资料,到现场勘察,确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3、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包括环境技术评估中心评估意见)或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4、项目所在镇(开发区)对项目提出预审意见;

5、建设项目报告表或登记表(含审批条件所要附件)材料齐全后,环保局受理并出具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6、区环保局对所有要件进行审核,出具审批意见。

八、勘察天数:1天

九、审图天数:不需审图

十、办理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天津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十一、承诺办理期限:

1、环境影响报告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

2、环境影响登记表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十二:收费标准:不收费

十三、办事联系方式:28521143 28391723 十四:备注:无

篇8:武广华:为患者谋福

At the “3.15” evening par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rights, Cheng Siwei (left), former Vice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 presented the “3.15” special contribution prize to Director Wu Guanghua (middle).

在全国率先实行单病种限价,4年间为2万多病人节省2600余万元,从而在神州大地引发了一场医疗卫生界的革命;在全国率先开展"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每年面向全国为100名特困家庭3-15周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实施心脏手术,引领华夏大地掀起了爱心救助的热潮;在全国率先对医药费虚高开刀,坚持病人利益第一的立场,成为全国知名的百姓爱戴的医院;高瞻远瞩,坚持与世界先进的医疗理念与医疗科学接轨,形成了一整套充满着人道主义理想与人文关怀的现代化医疗管理模式;聚集天下英才,建造起6.57万平方米,在全国领先的新医疗大楼,为国人奉献出一所跨世纪的现代化医院

这些年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一直以气势磅礴的气势、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与脚踏实地的精神,轰轰烈烈地成就着自己的事业,也造福着一方百姓,不断地吸引着国人的瞩目和关注。

医院连续9年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被山东省卫生厅评为全省文明服务示范医院;2004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院被评为全国大医精诚先进集体,2007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武广华院长被评为全国医院优秀院长,2005年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2006年3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3·15”消费者维权晚会上,荣获“特别贡献奖”。2007年获得“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被评为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光荣地出席了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被《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评为2006、2007年度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卓越贡献奖”。2008年1月27日武广华院长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众多的荣誉源于“执医为民”的信念,锐意改革的武广华院长多年来坚持为患者谋福,“在医院,我就是个医生,办好医院就是为病人治好病,服好务。”朴实的话让我们重新定位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这位拥有“改革家”、“管理者”、“经营者”、“慈善家”等众多头衔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他的医改之路是怎样的艰辛,让我们充满崇敬。

上善若水风正源清

“我们应该经常反思:为什么有些病人,我们医治好了还骂我们?为什么有的病人死了,家属还感激我们?”——武广华

近十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一切向钱看”思潮的滋长泛滥条件下,全国医疗行业自觉不自觉地偏离社会公益性质的轨道,在物价上涨的大潮中,医药和医疗价格一再飞涨,且居高不下,开大方、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人民群众特别是普通工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日益严重,成千上万的困难群众事实上被剥夺了医疗健康的权利,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医疗改革滞后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再加上应当由政府拨付给医院的经费不到位,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许多医院领导者的治院方略。甚至有些医院以拿“提成”为诱饵,刺激医务人员“开大方”、“过度检查”,致使“拿回扣”、“收红包”成了大行其道的“潜规则”,令经济拮据囊中羞涩的患者望而生畏,苦不堪言,无可奈何地被挡驾在医院大门之外。这种情况在全国绝不是个例,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难道这不是严重违背了医院公益性质的原则吗?不是严重背离了“一切为了病人”的办院宗旨吗?

也是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济医附院武广华院长一班人,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导火索之一:一位须发皆白衣帽破旧的老大爷从泗水县贫困山区背着半袋子花生来附院看眼疾,对医生说:“就按这袋花生的钱住院看病⋯⋯”。

导火索之二:2003年,一位阑尾炎患者在医院做手术,花了3000多元。他拿着出院交费单问:“动个阑尾炎手术怎么这么贵啊?”一般,单纯的阑尾炎手术1000多元就可以了。武院长仔细分析了患者拿来的单据,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虽然患者的每一项检查和用药都有“合理”的解释,但其中不少是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可用可不用的药品。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患者无法发现的。

这两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武广华院长的心,他陷入深沉地思考之中。他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从自己管理的医院做起,绝不能再把困难家庭的患者挡在医院大门之外。

“一定要下决心,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地解决这一问题。”

誓破天价药坚冰

“没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质量保证的效益无异于自杀。”——武广华

2004年起,济医附院相继隆重推出128个病种的单病种限价,占常见病多发病的70%以上,限价后的医疗费用平均降幅达33%。济医附院病种付费方式的重大改革像一颗重型炮弹,一举轰开了长期以来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壁垒,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由于在限价过程中制定了科学的临床路径,使得“开大方”、“吃回扣”、“送红包”等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顽症不治而愈,药费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到35%以下,比全国同类医院低20多个百分点。

2004年,在哈尔滨、深圳个别医院发生高额医药费事件沸沸扬扬的时期,在举国医药费飘红的敏感时期,武广华这番异军突起的叫板,引得各界哗然。各种声音不绝于耳。

首先是看不起病的人们看到了曙光,将希望寄托在了济医附院;而同行内则骚动不已,有人说这种大幅降价是变相的抢病人;济医附院的内部也引发一场小“地震”,大家都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严重亏损,人才流失。

而武院长却信心十足。

128种单病种限价并不是凭空而起,也不是突发奇想。这是建立在对于全国医疗现状和群众看病难这一状况有着深入了解、并做了缜密思考基础之上的。只有为民解忧、为政府分忧、真真正正解决群众看病难这样一种愿望,才会有这样的魄力。这项重大抉择——有医疗卫生界权威人士称之为“一场革命”——在济医附院发生,实质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面对同行业的声讨,武院长说:“医院之间固然存在竞争,但我们是通过降低群众就医门槛来获得的‘蛋糕’。原来就医门槛高,一些困难群众被挡在医院门外。‘一拖二扛三吃药’的群众这时就会来就医,潜在的医疗需求就变为了现实。其实‘蛋糕’还有,因为看不起病的人还有许多。”

实行医药分家的制度,改变考核医务工作者制度,彻底杜绝以药养医问题。例如对属于限价病种的病人,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到治愈出院需核定一个最高医疗费用。如果治疗费用超出最高限价的,超出的部分由医院的相关人员来承担,这样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医务人员开大药方和重复检查等“过度医疗”的不良现象。

作为医改道路上的先行者,武广华院长身体力行,用实践走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同时,他也真诚地期待着更多的医院也实行这种吸引病人的改革,因为只有更多的医院行动起来,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武广华走的医改之路是一条康庄大道,也是真理,既是管理上的一种科学策略,更是以病人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情感问题、立场问题。

正是基于此,在武广华号召之初就获得了中央及省市的大力支持。广大媒体广泛关注,争相报道。

大爱无疆不止步

“学习其乐无穷,工作其乐无穷,为社会做贡献其乐无穷,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其乐无穷,要养成这样一个好的习惯。”——武广华

咬定“医改”不放松的武广华院长,用“一口价”的限价政策让老百姓明明白白看上了病。单病种限价在武院长的大力推行下终于不负众望,旗开得胜。

仁心仁术的武广华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他看到刚出生的婴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却因家境贫困而一拖再拖,延误治疗时机时,他心急如焚,全院行政人员搬进旧医院楼办公,不用空调节省开支,从2005年开始,每年拿出100万元慈善基金为全国100名3至15岁特困家庭的4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以自身的率先垂范唤起全社会怜孤惜贫的慈善之心。

“‘爱心医疗救助工程’我们做了4年,现在已经有400名受益患儿,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其实爱既是仁心,更是仁术,30多年的行医岁月让我一直怀揣着这种信念前行,而作为管理者要基于公正又不能滥用仁心,这是我15年院长生涯中颇多感触的一点。在这点上,我主张把‘爱心’用在最需要帮助的那群人身上,这也就是我常说的多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锦上添花’的事大有人做。”

百姓是根,根扎实了,医院才能生长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来。扎根就是要创造环境,开拓一些领域,民众的利益是最肥沃最优质的土壤。

心中有病人,脚下无难事。

武院长一直要求医护人员要关爱病人,把病人看成亲人。不要仅仅做一名医生,更要做一名好医生,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医生亲切的言语、准确轻柔的动作都会使病人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病人的信任,是对医生最大的肯定。医术医德同等重要。“悬壶济世,厚德载物”,是每个医生都应该具备的,是济宁附院医生必须具备的。

正值山东省人大政协两会召开在即,作为人大代表的武广华根据实践经验认真准备着自己的提案。对于医改他一直有自己的见解,“医院的改革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就是质量,一个就是价格,任何一个改革,都应该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资源消耗,这是改革的目标。既然这样,我认为围绕质量和价格,或者资源的消耗来改革,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研究扶贫方式,这样才能解决价格和质量问题,因为扶贫方式本身涉及到医疗中心和流程,这两个都是解决质量问题的。”

武广华是睿智的。他用智慧带领附院人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济医附院”推到国人面前,又把一个“大爱无疆”的金字招牌高悬在“济医附院”门头。正所谓“思想高远,事业就会攀过一个又一个高峰;胸怀远大,就会为更多的人搭建起实现理想的开阔的舞台。”

Wu Guanghua: For the Happiness of the Patients

In October, 2005, there was a scandal happened Harbin in north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which a dead patient was charged 5.5 million yuan for medical treatment. In December the same year, a similar scandal occurred in Shenzhen in Sou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four months in the hospital, a patient was charged 1.2 million yuan. Since the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China, even the children know the fact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not afford to see a doctor. Since the public trust in doctors, high-priced medicine and hospitals was being destroyed,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took an initiative to launch challenges to the highly expensive medical costs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s could afford to go to hospital.

By means of setting a ceiling of maximum charges for any single disease, in four year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ing Medical College saved more than 20 million yuan of medical cost for over 20,000 patients. In April 2004, Wu Guanghua, Director of this hospital, made a promise to the public: setting a limit on maximum charges of some kinds of straightforward common diseases. After the limit was implemented, the total expenses of the 69 kinds of diseases were reduced by 30 percent. In 2005, the limit scope was expanded to cover 128 kinds of diseases, accounting for 70 percent of the current common frequently encountered diseases.

As a forerunner in China’s medical reform, Wu Guanghua has pioneered a bright road with his own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he sincerely wishes that more hospital will implement this kind of reform to provide benefit for the patients. For only if more hospital enter into the spirit of reform, can the nut of “expensive medical costs and inaccessible medical services” be cracked.

While launching reform to provide benefits for his patients, Wu Guanghua has always been engaged in charity work. Seeing that many infants suffering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uld not be treated due to the poverty of their families, he moved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s of the hospital into an old building and prevented the offices from using air-conditioners so as to save one million yuan every year to help the infant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上一篇:动漫设计与传统文化下一篇:局妇女儿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