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法语录

2024-04-28

弘一大师法语录(通用8篇)

篇1:弘一大师法语录

戊寅三月讲于温陵大开元寺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须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无深文奥义,不释名相,一解大科。)

效果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先经题,后经文。)

经题

篇2:弘一大师法语录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非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 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小巧─┘

├俗智慧 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 小乘人。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就一事之圆满成功言)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 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 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七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着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着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着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着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着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着,有见亦非尽善。应(一)不着有,(二)亦不着空,乃为宜也。

(一)若着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着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二)若着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着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着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着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须学佛法。了解真空妙有之理,精进修行,如此乃能完成利生之大事业也。

或疑心经少说有,多说空者,因常人多着于有,对症下药,故多说空。虽说空,乃即有之空,是真空也。若见此真空,即真空不空。因有此空,将来作利生事业乃成十分圆满。

合前(三)非消极者,是积极,当可了然。世人之积极,不过积极于暂时,佛法乃永久。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以无所得故已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着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已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

心经大科┬初显了般若─┬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 └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正文

观自在菩萨

┌约智 观理事无碍之境, …自利之妙用┐

观自在 │ 而了达自在。 ├智悲双运、自利利他、

(即观 │ │故得观自在之名。

世音) └约悲 观一切众生之机, …利他之妙用┘

而化度自在。

菩萨 ‘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以悲下化众生。

(即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

深│ 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境处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

五 │ 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 │

│ 词(即是随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

│ )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 ├内心

蕴 │ ,因了别乃属识蕴也。 │

├想蕴…取像义 即取着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 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

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二义。

(一)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中出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

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二)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如恒河水┼天众认为琉璃 ├皆依其识、而所见不同

├人间认为波流 │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舍利子等

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

├离有之空 ├非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菩萨依般若之妙用,既

┌出生─┬体 照见五蕴皆空,则无生

├消灭─┘ 灭诸相。故云不生等也。

世间诸法,由凡夫观 ├垢染─┬相 生灭等相←起分别心←

之(五蕴不空)有 ├清净─┘ 执着我见←五蕴不空。

├增加─┬用 五蕴空→不执着我见→

└减少─┘ 不起分别心→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等。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下广说五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无意识界。

蕴皆空之义┌┼(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苦集灭道。

分为三段 ┘└(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 ┌眼处 ┌眼界

│ ├耳处 ├耳界

│ ├鼻处 ┌六根界 ├鼻界

│ 亦云十二入 ├舌处 │ ├舌界

├ 十二处 ,入者根尘 ├身处 │ ├身界

│(六根六 互相涉入之 ├意处 │ └意界

│ 尘名十 义,为迷色 ┼色处 │ ┌色界

│ 二处) 重者说十二 ├声处 │ ├声界

│ 处。 ├香处 ├六尘界 ├香界

│ ├味处 │ ├味界

│ ├触处 │ ├触界

│ └法处 │ └法界

└十八界 界者区分为 │ ┌眼识界

义。十八种作用 │ ├耳识界

不同故。为色心────┤ ├鼻识界

俱迷者说十八界 └六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识────┐

├名色 │

├六入 ├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 ├触 │

├受────┘

├爱────┐

├取 ├现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 生死报—世间苦果┐

四谛(谛者真) ├集谛 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 涅槃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 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

大乘菩萨求种种智,以期证得佛果。故超出声闻缘觉之境界。

但所谓智,所谓得,皆不应执着。所谓智者,用以破迷。迷时说有智,悟时即不待言,故云‘无智’。所谓得者,乃对未得而言。既得之后,便知此事本来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亦无所谓得,故云‘无得’。

以无所得故一句,证其空之所以。

以上经文中,无字甚多,亦应与前空字解释相同。乃即有之无,非寻常有无之无也。若常人观之,以为无所得,则实有一无所得在,即有一无所得可得。非真无所得也。若真无所得或亦即是有所得。观下文所云佛与菩萨所得可知。

菩提萨埵(乃至)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埵等 说菩萨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三世诸佛等 说佛乘依般若而得之益。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即菩萨之具文。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者,无上也。

三藐三菩提者,正等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咒者,秘密不可思议,功能殊胜。此经是经,而今又称为咒者,极言其神效之速也。

是大神咒者,称其能破烦恼,神妙难测。

是大明咒者,称其能破无明,照灭痴闇。

是无上咒者,称其令因行满,至理无加。

是无等等咒者,称其令果德圆,妙觉无等。

真实不虚者,约般若体。

能除一切苦者,约般若用。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以上说显了般若竟,此说秘密般若。

般若之妙义妙用,前已说竟。尚有难于言说思想者,故续说之。

咒文依例不释。但当诵持,自获利益。

岁次戊寅二月十八日写讫。依前人撰述略录。

未及详审,所有误处,俟后改正。 演音记

篇3:朱光潜与弘一大师

关于两人见面的具体情况,现有记载语焉不详,我们只能通过相关资料予以完善。就两人见面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而言,光潜先生仅记载为1923年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但究竟是几月没有提及,只是说“弘一大师曾游到白马湖访问在春晖中学里的一些他的好友,如经子渊、夏丏尊和丰子恺”[1]。而在《弘一大师年谱》中,却对这一时间记载得较为清晰“:是年(1923)春,师自温州至白马湖。”[2]126可见,两人见面的时间当是在本年春天,见面后两人没有任何交谈。原因之一可能是年龄的差距,当时光潜先生仅27岁,而弘一大师44岁;二是光潜先生系大师高徒丰子恺先生的好友,从这一角度来说,光潜先生为学生辈分,当只是聆听的角色;三是大师的气度和影响使年轻人不敢轻易开口,用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他的清风亮节使我一见倾心,但不敢向他说一句话。”这种“不敢”更多地当是包含着“景仰”。

光潜先生虽然没与大师进行过交流,但因为大师亲友的关系,他对大师的了解并不缺乏。首先,丰子恺先生是光潜先生的好友,而丰子恺先生又是大师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关于大师从事教育及出家后的一些情况,光潜先生当由此得知最多。其次,李麟玉先生是光潜先生曾任教学校的校长,而李麟玉先生系大师亲侄,两人幼年一起长大,大师出家后,与家人联系最密切的就是麟玉先生,所以说光潜先生从麟玉先生那里也当获取了大师家世的部分信息,就此光潜先生记载说“:我在北平大学任教时,校长是李麟玉,常有往来,我才知道弘一法师在家时名叫李叔同,就是李校长的叔父。李氏本是河北望族,祖辈曾在清朝做过大官。从此我才知道弘一法师原是名门子弟。”第三,认识大师后,光潜先生也从相关资料上了解了大师的一些情况,如大师在日本留学时出演的化装剧以及歌曲录音,就是从当时报刊上获知的。

仅仅是“一面之缘”和通过他人的了解,大师和光潜先生之间只可能算为一般朋友,但其对大师却景仰有加,称之为“是我国当代我所最景仰的一位高士”,不但多有文字通过描述朋友来赞誉大师,如在《缅怀丰子恺老友》一文中,分析丰子恺先生的人品和教养时,重点提出因为其是“弘一法师的徒弟,在人品和画品两方面都受到弘一的熏陶”[1],在《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中又提出“: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很多地方,子恺得益于这位老师的都很大。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1]而且将丰子恺转赠的大师书写的条幅挂在书房作为座右铭“,其中有一幅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一段偈文,后来我任教北京大学时,萧斋斗室里悬挂的就是法师书写的这段偈文,一方面表示我对法师的景仰,同时也作为我的座右铭。”

对大师的宗教精神,光潜先生也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如有人认为大师是因为悲观厌世才出家的,所谓“感人世之无常,尘缘纷扰,心灵空虚,难以慰藉。幸慧根深厚,佛种缘熟,乃决心披缁禅修真乘,以求大觉”[3]103。也有人认为是为了麻醉神经,如柳亚子先生诗中即言“:重话樽前李息霜(即李叔同),风流文采亦何常。精修苦行吾不取,麻醉神经事可伤。”[3]104但光潜先生却通过大师圆寂前书写的“悲欣交集”四个字,认为这是红尘中人看破红尘而达到功德圆满之意,“是弘一法师生平的三部曲,我也因此看到弘一法师虽是看破红尘,却绝对不是悲观厌世。”这一点与丰子恺先生的认识颇为相同。丰子恺曾言“,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二层楼的扶梯的最后顶点就是三层楼,所以弘一法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是必须的事。”[3]40

正是由于这种认知,光潜先生才得出大师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判断,而这也正和光潜先生的人生理想相吻合,其人生理想的形成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弘一法师替我写的《华严经》偈对我也是一种启发”。应该说正是由于光潜先生和大师的这种缘分,也进一步促使其美学体系中佛学思想的融合,所以有专家就曾指出“:我们追踪朱光潜美学中这种受佛教影响的思想轨迹大致有若干不同时期:白马湖畔春晖中学时期;留学欧洲时期;抗战时期。”[4]2可见,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与大师的相识以及与大师众多朋友及弟子的共事当是其心中种下佛学思想种子的发端,光潜先生自己也承认“,在(春晖中学)短短几个月之中,我结识了后来对我影响颇深的匡互生、朱自清和丰子恺几位好友”。

春晖中学校长经子渊、教员夏丏尊和丰子恺,不是大师的密友就是大师的学生,且这些人对佛教思想都很有见地,尤其是丰子恺先生随大师信持佛法,而其又是光潜先生的密友,这就使光潜先生无形中受到丰子恺先生脱俗的气度影响,光潜先生自然能够把“脱俗”与佛学思想联系起来,以至确立了自己的“超脱的”人生观。尤其是看到丰子恺先生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和蔼可亲,而且用情真挚,所以评价说“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而也正是受这种影响,光潜先生对佛教的一些理论和行为很是赞赏,如在他的文章和著作中经常有赞颂佛祖的文字“,佛终生说法,都是为救济众生”。“释迦,他未尝无人世空虚之感,但不因此打消救济人类世界的热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何等的悲悯。”[1]“释迦牟尼当太子时,乘车出游,看到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恍然解悟人生虚幻,把慈父娇妻爱子和王位一齐抛开,深夜遁入深山,静坐菩提树下,冥心默想解脱人类罪苦的方法,这是古今第一个知道摆脱的人。”[1]

至于对大师持律的行为,光潜先生则是以哲学家的锐利目光道出了自己的见解。“入世事业在分工制下可以有多种,弘一法师从文化思想这个根本上着眼。他持律那样谨严,一生清风亮节会永远严顽立懦,为民族精神文化树立了丰碑。”与大师仅一面之缘,却评价如此之高,只能说大师的风采及行为见地对光潜先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而大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也当是这种人格魅力所在。光潜先生评价大师虽然出家,但做的却是未出家的事业,做的是对文化的弘扬和对思想的传承。可以说,光潜先生的阐释给了我们从另一角度来重新解读大师出家行为的启示。

不难看出,光潜先生也是把对弘一大师赞扬的话作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即对现实的认识不能一味逃避,应具有“绝我而不绝世”的认知,这一点可以说与大师的思想也极为接近,如1937年5月,厦门召开第一届运动会,大师听说后,自告奋勇撰写了会歌,歌词充满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所谓“健儿身手,各显其长,大家图自强……到那时,饮黄龙,把国事担当;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5]129。这种精神与光潜先生的“绝我而不绝世”认知显然是相通的。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两人的一面之缘可谓促成了彼此精神生活的吸收和传承,尤其对光潜先生此后思想的发展当是产生了重要作用。

摘要:朱光潜先生与弘一大师,一位是美学大师,一位是有道高僧,两人的一面之缘却使前者对后者每每提及,所以探索其中两人的精神之交,对明晰光潜先生美学观中的佛教思想影响有一定的价值。

篇4:弘一大师说“好”

有一次,他坐船到宁波,本来要去七塔寺挂单,谁知云水堂客铺已满,弘一大师只好入住了一家肮脏的小客栈。小客栈条件很差,房间潮湿,仅有一张床,半张小破桌,霉味冲鼻不说,半夜里成群的蚊子还飞来飞去。别的客人大声抱怨着赶蚊子,整夜都睡不着。而弘一大师只用手轻轻扇扇,就平静入睡。第二天,伙计问他睡的是否安好,他说,很好。

后来,弘一大师和旧时好友夏丏尊一起到白马湖去。夏丏尊替弘一大师提行李,褥子,又薄又旧。被子,千补百衲。包行李的东西,是一张破旧的蒲草席,除了两本佛书,就一无所有了。想起弘一大师出家前所过的富足生活,夏丏尊忍不住落泪。弘一大师在湖边洗脸,用的是一条灰黑而破旧的手巾。洗脸的同时,他还赞美这水真美。夏丏尊忍不住埋怨他:“这手巾太破了,都不成型了,我替你换一条如何?”弘一大师拒绝了:“用不着,毛巾很好。”

晚上,夏丏尊给弘一大师送饭,是一盆米饭和两个素菜。弘一大师埋怨说:“菜太多了,说了只要一样,你偏要弄两个菜。”吃饭时,弘一大师非常欣喜,一叶菜,一粒米,都欣赏地吃着,好像是仙界琼浆。夏丏尊问弘一大师饭菜滋味如何,弘一大师说:“很好。”看弘一大师吃得很香,夏丏尊忍不住也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刚吃一口,他就直咂舌。原来,这菜燒得太咸了,咸得让人麻到舌根。弘一大师说:“咸是咸了点,不过咸也有咸的味道。”他欢欢喜喜地把菜吃完,看得好友目瞪口呆。

(编辑/杨逸)

篇5:弘一大师经典语录

2、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别录》

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4、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5、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弘一大师

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大师

7、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弘一大师说佛

8、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弘一大师

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0、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1、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弘一大师

12、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别录》

13、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弘一大师

14、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极之事愈宜缓。——弘一大师

15、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弘一大师

16、最后,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这是《世说新语》里王孝伯跟他弟举的最佳古诗;我则想起杜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和鲁迅忍看朋辈成新鬼弘一大师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到中年,沉吟至此,便只能叹一句李煜的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了。

17、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弘一大师

18、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弘一大师

19、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0、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弘一大师

22、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大师

23、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弘一大师

24、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25、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大师

26、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弘一大师

27、何以止怨?曰不争。弘一大师

28、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弘一大师

29、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弘一大师

30、自尊与自高不同自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弘一大师

31、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弘一大师

32、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弘一大师

33、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弘一大师

34、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

35、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大师

36、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7、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8、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9、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0、如果你想被别人爱,你首先必须使自己值得爱,不是一天,一个星期,而是永远。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4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弘一大师

42、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弘一大师

4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大师

篇6:弘一大师语录

2、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弘一大师

3、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自尊与自高不同自高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胡乱行为;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弘一大师

5、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弘一大师

6、学道不难伶俐,难于慎重;发心不难勇锐,难于持久。——弘一大师

7、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弘一大师说佛

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弘一大师

9、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弘一大师

10、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别录》

11、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治不精莹。弘一大师《寒笳集》

12、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弘一大师

13、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弘一大师

14、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5、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弘一大师

16、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7、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弘一大师

18、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9、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弘一大师

20、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弘一大师

21、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弘一大师

2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别录》

24、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5、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6、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弘一大师

27、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弘一大师

28、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9、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弘一大师

30、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弘一大师

32、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大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

33、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大师

3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5、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弘一大师

3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大师

3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8、学道不难伶俐,难于慎重发心不难勇锐,难于持久。弘一大师

39、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弘一大师

40、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4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弘一大师

42、何以止怨?曰不争。弘一大师

43、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弘一大师

44、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弘一大师

45、勇敢是与深思和决断为伍的。俞吾金《思考与超越》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弘一大师

46、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大师

47、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弘一大师

48、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弘一大师

49、如果你想被别人爱,你首先必须使自己值得爱,不是一天,一个星期,而是永远。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篇7:星云大师坛经讲话录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一心就能对付了。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体会。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

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们的人格,提高我们自悟的能力,以开显我们的清净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紧。

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说,真正的学佛,吃不是重要的问题,净心,心意清净,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佛的人是要净化身心,要改心、净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计较。

归宗禅师以一首偈语回答:「一翳在眼,空华乱坠。若离诸相,即见诸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认识自己,是因为自己不晓得寻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贪欲、瞋恨、愚痴三毒怎么对付?一心就能对付了。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体会。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能够见解一致,能够思想统一,能够彼此精神相依,能够甘苦与共,能够生死不渝、荣辱不离、两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学佛,佛要我们学他做甚么?学佛就是学习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说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来种性无缺无余。

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刹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摇地动,不但过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与宇宙虚空融为一体,现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风光,是另一个真实恒常的世界。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为众生服务更是责无旁贷。

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东南西北都是安乐的净土。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说:「我何以不见?」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见。」信徒又问:「我有我故不见,和尚还见否?」

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我有汝更是不见。」信徒一听,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

学佛就是要靠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

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归于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又如电视节目,不就是「一即一切」吗?所以,时间、空间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我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我和你没有太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谓天下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又何必曾相识呢?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间,苦和乐也是在一念之间,圣和凡、迷和悟、佛与魔也是在一念之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甚么不能解决的事。所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

学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两边,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这个不二的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

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心);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尽性」,这就是所谓「无所住心,无所生心」。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谓菩提,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要用心。打坐当然是静心,是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是,开悟不是绝对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禅不在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骯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随喜也是布施。

天堂、地狱在那里呢?就在我们的心中。

净土就在心中,所以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居家逍遥,随处都是净土」。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净土就在他的心里,这正是人间佛教所谓的「人间净土」。

净土主要是看我们的心,心里清净,世界就随着我们清净。因此,学佛,自净其心是很重要的。

没有人我是非,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唯心净土。

唯心净土也有四个特点:

◆随遇而安:你能随遇而安,那里就是净土。

◆随缘而生:你能随因缘而生活,到处都是净土。

◆随喜而作:你能随喜工作,当下就是净土。

◆随心而住:你的心能任运逍遥,随缘放旷,则「随所住处,皆是净土」。就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不管乌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风下雨也好,太阳、月亮都是那么逍遥自在的悠游于虚空之中,这就是随心而住。

华严净土:《华严经》指出的净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见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无异:别人说一说多,其实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动静一如:尽管无常变化,尽管世间不安**,不过,你的心安静自如。

◆净秽无别:即使身处污秽里面,你要清净自己的心。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净土里面。禅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净土,是本心的净土。净土就是要明心见性,心外无法,心外也无净土。禅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如何才能建设自己的净土呢?

1除人我,须弥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别心,要把人我的执着去除;人我一除,阻碍也就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一再要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

3烦恼无,波浪灭:

4毒害亡,恶龙绝:如果把这许多毒害人的心忘记,恶念就会灭绝,恶魔就不会扰乱我们。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既然如此,为甚么我们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声求佛,还要为佛像装金?其实佛像只是一个引导,我们拜佛,主要是要拜我们自心本性里的佛。

佛像对于一个尚未见性悟道的人来说,正如过河需要船筏一样,但是一旦过了河,就没有必要背着船走。

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认识了自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到那个时候,随你要烧佛像或呵佛骂祖都可以。但是,在我们还没有成佛的时候,还是必须借着佛像来觉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王守仁说:「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

时时心存感恩,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假如我们能够不让心随境转,而能转境的话,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懂得用禅定来处理生活,处理我们所遭遇的一切,纵然身处纷扰的尘劳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够随遇而安,懂得过一种洒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怎样才能随遇而安呢?我分几点说明:

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随遇而安

2在经济物质上要能随遇而安

3在荣辱得失中要能随遇而安:不管荣辱得失,都能处之泰然。若无其事

4在打击迫害时要能随遇而安

5在感情是非里要能随遇而安

参禅的人有了禅,就有力量,就能把我们自心本性的能量发挥出来。真正的能源是在我们的心里!要想在生活里能随遇而安,一定要把我们的禅心佛性开发出来,有了禅,自然能够任运逍遥,随缘放旷。

法身没有去来,故名「如来」,即如如不动而来教化众生的意思。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能随遇而安,到处都是天堂,心里有佛,处处都是清净的乐土。

早晨醒来,先不要急着下床,可以在床上禅坐五分钟;只要双腿一盘,眼睛微闭,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慢慢地会有一种安详、自在、舒服、愉快的感觉,会让身心清凉、升华、旷达。如果五分钟不够,可以进步到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

这种修行,对于增加健康、增强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

一心不乱,那就是禅。

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禅,其它诸如看经、阅读书刊,做种种的功德,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就是修行。

人我相处,人伦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那就是修行。

「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就是修行。

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无念、无相、无住为宗要。

「无念为宗」,就是教我们要「念而无念」,要「一念不起」。

「无念」的境界是:

◆ 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

◆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着。

◆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重要的是把握每一个当下。如果能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修定」;对现在的境界不贪着,这就是「持戒」;对未来的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修慧」。

◆「无念」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无念」就是「不执着」,不执着才能进步。无念不是甚么都不念,所谓「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无念」才能真正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开了「妄想」,才能证悟「实相」。

「无住」是《金刚经》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主要就是讲一个「无」:度生要「无我」、布施要「无相」、生活要「无住」、证果要「无证」。

能够懂得一个「无」,证悟一个「无」,那就拥有了世间,拥有了「无限、无量、无边」的人生。这就是曹溪大师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如何才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双修」。

所谓「定」,就是要我们遇境不动心、不气恼;所谓「慧」,就是要我们谈吐、做事都能运用得体,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妙用。

「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种种运用能不离定慧。」这就是「定慧双用」。

六祖回答:「常生清净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心,双修自性证。」

如果我们能够面对境界而「无念」的话,则念念归宗;如果我们遇缘而能「无心」的话,则心心契道。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觉悟。

禅师们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灭人我,是与虚空合而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

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等同虚空。

古德说:「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已明,如丧考妣。」

「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在不在?平时如果我们没有「禅」的修养,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能够「观自在」,就能

「观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

「观人自在」──人我相处很自在;

「观事自在」──在一切事务尘劳里面皆能自在;

「观我自在」──自己没有贪嗔痴,不计老病死,当然就很自在。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点意见:

1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是要做一个「观自在」,每天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是否妄想纷飞,攀缘外境?观照自己是否能够把持自己?观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诸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够如此自我观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断净化:

3自我离相,不计胜负:

4自我实践,不向外求: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就是观法界平等相的「三昧」。

修行「一行三昧」而证悟者,可以达到三种境界:

◆不生憎爱取舍之心。

◆穿衣吃饭当中,虽有动作,心却是如如不动。

◆能所双亡,真妄均除。

所谓「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于一处而不妄动。

「三昧」的定义,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现到最恰当、最相应、最究竟的程度,

常行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许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随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卧之间,把心安住在「不动念」的境界。

「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处」、一切「时」、一切「行住坐卧」之间,常行「直心」;

「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时候,能够「真心、直心、净心、不动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禅」,是如来的「清净禅」。

能在生活里「不动心」,就是进入了「三昧」。

「无心」,就是对外境没有分别,所谓「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台的湛然大师说,有四种方法能生「三昧」:

◆三个月中,除了饮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个月中,或弹指间,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执、我爱、我贪。

◆三个月中,经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个月中,说法而不求利养。

假如能够依照上述这四种方法修行,自能达到人我双忘、物我一体的「三昧」定境。

「妄念不起处处安」;

《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所谓「修行」,就是要「修心」;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一切都根源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心正」、「心净」,则一切皆「正」,一切皆「净」。所以说「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间。

「心」,非青非黄,非赤非白,非短非长;「心」,不去不来,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心」,不住善恶,不住有无,不住内外;心,不住中间,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为「善恶」、「有无」、「大小」都是「对待法」,「真心」是「绝对」的。

有四句话说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2圣人只求「自净其心」,不向佛求。

自己的心才是无尽的宝藏。

3智人调心不调身:

偈云: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禅」是要用心去觉悟,

师父你天天看经、看经,在经书上哪里找得到「禅」,找得到「觉悟」呢?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参禅先要「看心」,「禅」就是「心」。

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打坐,才叫参禅。但是,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真心本性,能够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顿悟顿修:有的人一闻,开悟了,这是上上至利根性,立刻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所有烦恼一时消除,即「悟」即「证」,犹如剪一丝,万条顿断;丢布于染缸,一时变色。这是属于「顿悟」的根性。

学佛不必操之过急,所谓「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我们学佛的人,在「理」上顿悟以后,还要在「事」上精修。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立刻长大、成熟。因此,不管「顿」也好,「渐」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累积,一旦功行圆成,自然水到渠成。

「但莫做作,只是平常。」

「善分别」是一种平常心,一切用「平常心」,不矫揉造作,如此才能和「真理」契合。

一切皆平等,所谓「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无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间,「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实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里,就能真实认识世间。

「善分别」主要就是让我们安住在「第一义」而不动心。

尽管世界上「好好坏坏」。只要我「不动心」,一切就没事了。所以,要紧的是,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静」的「禅定」之中,过着「禅者」的生活,这才是最安乐的生活。

《金刚经》又说「无住生心」,心能「无住」,才能抵挡「五欲六尘」,才能「随心自在」。

「色不迷人,人自迷」,

对付「尘劳妄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无心」,就是「不动心」。「无」心,就是「禅」心;

「富贵如同三更梦,荣华还同九月霜」,世间的一切,你不贪求、不执取,则面对「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的「风」,也就能不动心,我们的心「不随境转」,就能「转境」,心能转境,就有力量。

「欢喜」的力量:要在「尘劳妄想」里,面对现实,只要不被「尘劳妄想」动心

不当看的,不要看;不当听的,不要听;不当说的,不要说。这好比中国儒家所谓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没有「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们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执取六尘,不要让见闻觉知随境界而转。

我们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所谓「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恁么飞,无取无舍无挂碍。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

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着一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着心、不着境、不着动、不着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恶、有无的两边。凡圣俱泯,人我双忘,身心脱落,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象虚空一样广大无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你修行也没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没有减少甚么。

「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

「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说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要能回头,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头是岸,有时回头会找到自己的真心;

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显现出来;

要能转身,转身会有更宽广的世界;

要换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换成如真如实的心,尤其重要。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我们要想参禅,最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让它不妄动,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哥哥虽然眼观歌舞,但心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弟弟虽然身不歌舞,言绝俗论,心中的葛藤却纠缠不休,反而障碍了道的清明。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另有一首偈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要求佛但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所以,即心即佛。但是,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着心,你一着心,那就是分别心,那就是凡夫的心,能够不着心,当下即是佛心,即是禅心!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不分别」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没有是非好坏的观念,而是要我们用无分别心,用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世间的差别对待。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有无,如果你执着它,就会成为障道因缘,修行不是逃避世间,而是在世间的五欲六尘里,能不畏惧,不被五欲六尘左右,能在生死尘劳里才有真如涅槃可证。所谓「热闹场中可以做道场」,能够在闹中取静,才是真静。所以,只要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

过去,禅师们的修行,所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意思就是不必过份计较是非善恶,「要观德莫观失,要随顺莫违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计较过失。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能够一念归于无念,一滴归于大海,一心包容虚空,才是真正的禅定。

「内外一如」,就是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意思。六祖大师昭告参禅的人,参禅要紧的是,要能内外一如,也就是表里一致。

参禅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训练得自如,所谓「心能转境,不为境转」。

在五欲六尘里,你能够觉悟的话,它就是真如法身。

禅,能泯灭这许多的分别,能让我们把心安住在无内外、无表里,乃至无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内外一如,那就是身心一致,那就是一个统一的人生、统一的世界,那就是一个绝对超越、安乐、平等自在的世界。

禅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内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时候都是一种本来面目。

问赵州禅师:「前天赵王来时,您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您为甚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迎接他。」

「当日赵州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参禅悟道,最要紧的,要能空有一如、生佛一如、身心一如、你我一如,自然就内外一如了。

寒冷的时候,不以为冷;暑热的时候,不以为热,这就叫做不动心。

我们能够苦乐不动心,贫富也不动心,荣辱也不动心,不动心就是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参禅修道的人,永远活在当下,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事情过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迹。

禅悟道首先要学不动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动心是一种力量,不动心是一种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为外境动心,同时更要不时的返观自照。能够不为荣辱动心,不为得失动心,不为好坏动心,不为是非动心。不动心就能做到「说时似悟,对境也不迷」了。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今列举数则如下: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 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

◆应无所住(内定) 而生其心(外禅)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

◆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内定)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外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

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和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禅,就是一个「自然」。

禅师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禅床,大地山河都可以随遇而安。

禅,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禅,是逍遥,是无碍,是自在。

禅,不是从外在的坐相来看;禅,主要的是从心里来净化,来升华,来参透,来悟道。

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个时候,再也没甚么可以滞目成病的了。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请黄檗禅师到他家里去为佛像开光,黄檗禅师就对他说:「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开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开光呢?」

所以,禅,要我们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认识自性,自己就是佛。

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意思是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执着一除,当下就是自性佛了。

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举十点略作说明:

1常:我们的佛性,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永远不死,是恒常不变的。

2乐:在我们的佛性里,只有绝对安详自在的和乐。

3我:我们真如佛性的这个「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净:我们的佛性,尽管在五趣六道里轮回,仍不失其清净自性。

5真:佛性真实不虚,你能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本性,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6实:佛性真实不虚,是实实在在的。

7善:佛性是绝对善美的,不带一点污染、邪恶、烦恼。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庄严的。

9广:佛性广大无边,大如宇宙虚空,因此,你能认识自己的佛性,则十方世界任我们遨游。

10静:佛性在安详寂静里,是随缘而动,随自然而生。

认识了常、乐、我、净、真、实、善、美、广、静,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佛性是超越时空,超越你我的对待法,然而凡夫众生因为有时间的观念,有方位的观念,有种种的分别、计较,因此不能认识自性佛。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执、我见,拋弃一切迷妄、分别,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见自本性。

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在《坛经》的〈忏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师一开始便主动提出,要为大众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谓「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谓戒香,就是要每一个佛弟子在自己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称为戒香。

2定香:所谓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种善恶的境界,自心不乱,称为定香。

一、不为境转;

二、不为物动;就是不被世间的财富、金钱所动摇。

三、不为情惑;

四、不为势吓;自己有定,就能随遇而安,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谓慧香,就是自心修行无碍,常以智能观照自性,不造作诸恶,即使做善事也不执着,敬上念下,爱护鳏寡贫穷者,称为慧香。

4解脱香:所谓解脱香,就是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觉无碍,称为解脱香。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束缚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束缚还须自己解脱。我们能心无所缘,自觉无碍,这就是解脱香。

5解脱知见香:所谓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既然对于善恶都无所攀缘,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须广学多闻,认识自己本心,通达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满菩提,真性毫不变易,称为解脱知见香。从思想的本体里,能够不执空、不守寂、不攀缘、不分别、无人我对待,自然而然地不为世间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脱知见香,也就是所谓实践真理。

「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

《六祖坛经》说,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忏悔发愿,可以增长我们忏悔的力量: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从前所有的愚迷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所染,从前所有的骄诳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弟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从前所有的嫉妒恶业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忏悔的相状有三品:

下品忏悔:全身微热而眼出泪。

中品忏悔:全身毛孔发热出汗,从眼出血。

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这是最高的忏悔。

感应的原理就同「月现江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本具,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真正的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自他平等,无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只要我们把心上的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发挥出来,我们自己当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在我们四大五蕴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体会到无相、无为,体会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们已证悟了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一体的佛陀了。

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说:「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满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进一步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无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佛光如满禅师又再回答:「佛体本无为,迷悟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生处,自然无法说。」唐顺宗听到这里,豁然有所觉悟。

只要你自己能够无分别,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体,自然就会显现。我们自己无心,我们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会现前。六祖大师说,以自心归依自性,就是要我们肯定自己,开发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谓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种能。我们自己的本性里面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们的佛性。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忙能闲、能有能无、能进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万能的。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本性觉悟出来,我们也是无所不能。如何开发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参禅悟道。参禅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当中许多不善、不净、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强求心、狂妄心熄灭;把轻视别人的心、贡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见的心降伏。扰乱我们自性的烦恼、无明去除以后,心里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乌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显现。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真心本性就能够发挥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世间上,甚么最有价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大如虚空,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布袋和尚说得好:「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只要我们心正、心诚,不求佛,佛自在我们心中,

《心王铭》说:「了本是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观自心,自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

学佛修行,说远,须三大阿僧祇劫;说近,当下即是。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黄檗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

妙观察智。此智是于应机接物时,能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镜照物,不昧现状,完成任务,所以说成所作智如同圆镜。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所以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观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随众生的根机示现开导,令众生悟证自性。在众生因地中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所以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过,「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体,如果在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虽然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

唯识,就是佛教的心理学。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若无心识的了别作用,即无世间万法的存在。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用心,对于周遭的一切,必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为三界之内,一切万法,唯有心识才能认识。

三首偈语来说明八识,让大家认识八个心王: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分,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

「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心里追忆过去,或是憧憬未来,或是对现前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产生认识、了别的作用,这就是心识。

眼、耳、鼻、舌、身、心,称为六识。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与贪婪、倨傲、固执己见等恶习,全是由它发起;第七识能把前六识──眼、耳、鼻、舌、身、心所造作的,不管好与不好,统统传送给第八识,犹如邮差,因此又称传达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叫做藏识。阿赖耶识如同一座仓库,不管好坏、善恶的种子,第八识一律将它含藏起来,将来发起现行,就是受苦、受乐。所以,世间一切幸与不幸,都是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举心动念之间所造作的善恶业所决定的,也就是善恶业果,自作自受。

心识就是我们自己生死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一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我们在世间上所做的好事、坏事,所拥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随着第八识所含藏的善恶业去投胎受报。所以有谓「去后来先作主翁」,指的就是第八识。

经云:「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我们的心所想要的,往往因为心的力量,就能变现,就能发挥力量。例如,动物当中,有一种动物有保护色,它为了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它的颜色变化。又如一个人如果心里清净,不断观照道德,慢慢地,气质也会变。心的力量,其大无比。

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识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

以上这些事例,都是说明唯心、唯识的意义所在。

心不动,一切法不动;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里变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识不起,也就不会有万物的现起。所谓「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为心身自了了,身心何必更缝合。」

只要我们的心了知无心处,一切自然无法说。无心就是一切心,无心就是佛心。

学佛要修心,要让我们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其实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没有空地,如何起高楼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虚空很大才能拥有万物。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没有空间,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拥有,更是存在的意思。认识了空,才能认识宇宙万有本来的面目,空不破坏有,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要素,这是菩萨的知见。

《金刚经》上讲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如来的知见。无我就是如来的知见,因为唯有离开虚妄、无我,才有一个真我;那种灭绝生死、灭绝对待、灭绝人我,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如来的所知所见。

「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所谓涅槃、圆寂,它要具备「常乐我净」四种特性。也就是说,涅槃、圆寂是恒常的,是安乐的,是真我的,是清净的。舍利弗尊者曾经论说涅槃的意义,他说:「把贪欲永远除尽,把瞋恨永远除尽,把愚痴永远除尽,把一切烦恼永远除尽,那就叫做涅槃。」所以,涅槃可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刚座上,菩提树下成等正觉,那就叫做涅槃。

《出曜经》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涅槃是世间最安乐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的境界是:

◆完全的平静。

◆最高的妙乐。

◆持续的幸福。

◆福慧的完成。

◆彻底的离欲。

◆究竟的解脱。

◆永恒的自我。

◆真实的世界。

我们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随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在猎人群中安住十五年。

◆随缘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样,随缘放旷,任运逍遥。

◆随心自在。如同观自在菩萨,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境自在,时时处处,随心自在。

◆随机应化。如同观世音菩,千处祈求千处应。

所谓涅槃,就是转迷为悟、转苦为乐、转染为净、转暗为明、转动为静,就是转娑婆世界为净土。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点告诉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义,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所谓真正的涅槃,就是无我而完成真我,无执而放旷一切,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告诉我们的涅槃境界。

佛法平等,法法皆是,道不要虚弄,道不要分别,道要直下承担。

「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

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别人给呢?

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无有一法不从心生灭,迷悟总在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饭、睡觉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正是所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迷和悟就好象镜中的头,迷惑了自己,以为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其实,假相不是人,我们的真心自性,在我们的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吗?你还迷吗?迷和悟,就只是那么一点分别而已。

「甚么物恁么来?」

「说似一物即不中。」

「还可以修证否?」

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你要体会道吗?当体就是无生;你要明了无速吗,悟了本来无速。

六祖大师赞同地说:「如是!如是!」

六祖大师说:「返太速乎?」

永嘉禅师说:「本自非动,岂有速乎?」

六祖说:「谁知非动?」

永嘉禅师说:「仁者自生分别。」

六祖大师说:「你已深得无生之意。」

永嘉禅师接着又说:「无生岂有意耶?」无生还有意吗?意就是分别,既是无生,还要有分别吗?

六祖大师说:「无意谁当分别?」

永嘉禅师说:「分别亦非意。」所谓「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也就是有无都要去除。

《永嘉大师证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他们不必去除妄想,也不要求真。这个时候,他不离生活,也不去成佛。实际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离开无明,无明实性就是佛性,正如脏的污泥里可以生长出清净的莲花一样。只要你能证悟法身实相,就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禅是一个绝对的境界,领悟到了绝对的境界,就是大彻大悟了。

玄策回答说:「我的老师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很微妙的、湛然不动的、很圆满寂静的真心。真心的本体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如就是不动。无住就是不执着的意思,

真心是任运而生,是无处不在,是妙用无穷而无住无碍的。

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觉悟的道,都要「能所双亡」。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一如的,出入都是定。

在禅宗,我们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须要把知见、执着统统放下。

「棒打出孝子,惯养忤逆儿。」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假围绕」,只要我们心不在万物上计较,万物围绕我们,也不必怕呀!

张拙有一首偈语也说得很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我也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拜佛,也不谤佛;我不动念,我也不是寂静;我就是随缘而住,随缘生活。

禅是超越对待的。迷悟之间不是禅,迷悟之外才有禅。

我们在言下忘言,处处无踪迹,随遣随了,只有大大的放下,才能大大的自在。

衣食住行、行住坐卧,都是智能,都是禅定,都是六度的妙用。

惠能大师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神秀则认为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故须透过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禅重在顿悟,北宗的禅主张渐修,所以有「南顿北渐」的说法。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是佛,佛是心,心佛无二」。既然是心佛无二,我们有心,心里有佛,当下即是,何必还要再另外去追寻呢?所以六祖大师说「平常心是道」,生活即是禅,你在生活里,穿衣、吃饭都是禅。所以,有人问禅师:「你是怎么样参禅呢?」

他说:「我穿衣、吃饭。」

「那一个不穿衣,那一个不吃饭啊!」

禅师说:「你吃饭,挑肥拣瘦,吃得不甘味;你睡觉,思来想去,睡得不安心;你穿衣,计较美丑,穿得不欢喜。我们参禅的人,当吃饭就吃饭,当睡觉就睡觉,当穿衣就穿衣,所谓平心是道。

南宗的顿有别于北宗的渐。至于南顿北渐,顿渐究竟有甚么分别?

所谓顿教,顿就是突然,这里面没有时间,没有过程,是当下的,是实时的、迅速的、直接的,好象石火电光,就是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不容许你思想,不容许你犹豫,不容许你考虑。你分别、犹豫,那就不是禅了。修行本来没有顿渐,学佛要想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所谓「万丈高楼从地起」。因此,一般来说,理上有顿悟,事上要渐修。顿渐应该要相互包容,不管是顿门或是渐门,应该「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强调「渐修渐悟」。

要有一种「与人为善」的心理,只要别人有一技之长,总是难能可贵,你又何必一定只寻他的短处,不赞美他的长处呢?

随缘安住,自我肯定;

闲行闲坐任荣枯。

「行解并重,顿渐一如」,

「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其实,能做到「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很难得了。

参禅打坐,重在自心觉悟!

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

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

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当然不能否认打坐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

真正的参禅,也重在作务,重在生活。

百丈禅师说:「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陀曾说:「坐禅能得现法乐住。」所谓现法乐就是禅定之乐,这是一种从寂静心中所产生的美妙快乐,绝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勤于禅坐的人,可得此禅悦之乐。

因此,虽然禅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不过,如果我们想体验禅悦的妙味,应该实地去打坐。

依《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好打坐,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不要勉强坐太久,以时间短、次数多为宜。

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方便。

永嘉大师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对真正的禅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禅是触目即是,无所不在。

学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规范行止。

定是静心而不散乱,是息虑静缘;一般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

慧就是去除妄想、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

其实,戒、定、慧彼此互有关连: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健康,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身心都需要戒、定、慧,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佛法不必用顿渐来分别,只是众生根性有所谓利钝之分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参禅的时候能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当下就能完成自我。

能够体会「无常即常」,当下就是佛性。

财、色、名、食、睡,这是苦的根源,

五蕴和合的「我」,虽然是不真实的,可是这个「我」可以藉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还是不离这个「我」,

颠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

如果我们能够不执空、不执有、不执真、不执假,真假之中自有一个中道,空有之中自有一个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会颠倒了。

真正的皈依三宝,就是要归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忏悔能够净心,六祖大师重视无相忏悔,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业因,必有果报,但从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习无相忏悔来灭罪,才是最究竟的。

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中国禅宗的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这是中国禅宗的一种境界。

以灾障为解脱。面对苦难、障碍的时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当下就是解脱道场。

任何困难,对有力量的人来说,越是困难,越能成就。有修为的禅师,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觉得逍遥、自在。

以淡泊为富贵。在禅者的心中,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的价值观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在禅者的心中,不计荣辱毁誉,不慕荣华富贵;所谓禅者,是大勇猛、大坚定、大忍耐。禅,就是我们的心;有了禅,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真是广大无边。

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要使妄心调伏。

心里不能贪着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心入定境,但不执着于境。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人很容易发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能。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刹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着,有了执着,会成为魔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着,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着,因此称为智大。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一个本来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

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是绝对平等的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妄心随缘生灭,所以产生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的相状,妄心若除,则真如的体性自现。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寒潭水无痕。」意思是说,尽管宇宙世间的森罗万象不断在蛊惑着我们的心,但是真心理体丝毫不受影响,所谓「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平凡亦自闲」。花一朵一朵的飘落,任它飘零,无心自是清闲。能够保有这种境界的话,则尽管器世间有生住异灭,尽管有情世间有生老病死,其实,我们的心是不生不灭的。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所谓「清净心体」,就是一种不动摇、无差别的自性,是虽处生死,不受生死所转;虽在尘劳,不受尘劳染污的佛性。佛性没有得失、增减、染净,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和众生之所以平等,主要就是我们都有一个清净的心体,也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在时间上,成佛有迟早,但是在本体上,佛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六祖大师说:「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善恶是对待法,心有了妄念,就有善有恶,如果本心里能把是非、善恶等一切差别对待放下,自然就能得入清净心体。清净的心体妙用无比,所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间的森罗万象、宇宙万物,都是从我们的真心实性里自然流露出来,我们的本性里可以显现出很多的妙用,所谓「万法归一,一生万法」。宇宙的现象千差万别,本体则一,所以一个不是少,万亿不是多。因为我们有清净的心体,只要我们一念不生,心无所住,那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证。

如何得入清净心体?要紧的是,不争是非,不被是非所动,因为,「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机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壮,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益滞,苦行求佛者俱迷,离心求佛者外道,执心是佛者为魔。」所以,我们如何到自己的清净心体?

只要不思善不思恶,能够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来的面目当下就会现前。

无住禅师解释道:「有闻无闻,非关闻性,本来不生,何曾有灭?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当知声是无常,声无生灭,故乌鸦有去来,而吾人闻性则无去来。」

凡夫不识本心,内中不定,则会心随物转,但能了知自心,动静一如,则万象万物都可随心而转,所谓「一切唯心造」。

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所谓三昧,又称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等。也就是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过去一般人以为参禅一定要打坐,其实,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参禅悟道,用心即是,不关身相;心为万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明心耳!所谓「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时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爱,也没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败,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静、安闲、融和、淡泊里,这就叫一相三昧。

所谓「一行三昧」,在一切处所,无论是行住坐卧,都能纯一直心,不动道场,即已真实成就净土,这就叫一行三昧。

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于一切处、一切相,能本着清净心来看待,一切就是净土。《维摩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自心清净,随处都是净土,《杂阿含经》说:「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学佛应该反求诸己,切莫心外求法。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偈云:「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心在万法上有现象,有差别,但是在本体上是无差别,无现象。宇宙山河、万亿众生,都是我自己的佛性而已。所以,我与众生无二无别,就是认识自心的众生;如果能认识自心的众生,一切众生都是我心中的心上人,是多亲多好,我何必去排斥一切众生呢?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的自性佛,自不必熙熙攘攘的心外求法,自能做一个「自在」的清闲人,正如白云一任清风飘送,到处随缘安住。

只要你的心里能够「悟」,到处都是自己的世界。

六祖大师的「顿教」禅法,从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们不要忘失自己,教我们要自己肯定自己,谁是佛?原来不是别人,只要你能「直下承担」,我们自己就是佛!

「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

篇8:弘一大师法语录

关键词:弘一大师,书法艺术,禅意境界

禅学在中国宗教史上开出智慧的般若花, 禅宗带动了中国文艺创作, 不论文学诗歌、美学﹑书画、建筑、雕塑﹑工艺, 乃至茶艺等等, 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独具风格。在中国书画界, 书画家将常将禅意纳入书画中, 表现出书法艺术至美至善的禅意境界。禅宗美学不仅影响了传统书画技巧及创作思为, 也开拓高远淡泊、以意境取胜的风格。禅宗之智慧思源贯注于艺术思想之中, 使艺术感人而充满灵机化境, 此与孔子依仁游艺之境界是很接近的。弘一大师姓李, 学名文涛, 字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 1918年春, 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 1942年10月13日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 终年63岁。弘一大师的书法, 妙湛庄严, 精深博大, 一直为世人敬重与喜爱。大师书法前期作品 (出家前) 追求峻厚劲拔的气势, 用笔和结字都显露着北碑雄浑峻美的风神, 中期作品 (出家至五十岁) 由潜心研习晋唐楷法而使书风明显变化, 讲究法度韵致的“佛体”书法逐渐成熟。晚期作品 (五十岁以后) 更趋平淡恬静, 刊落锋颖, 进入弃俗离熟、圆深神化的境域。本文从弘一法师书法艺术的禅意境界的表现方面试着探析其书法的精神内涵。

一、弘一大师深信书法是净化心灵最好的实践方式

诸艺俱疏, 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割舍, 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 初学篆书, 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 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 后入楷、行、草诸体, 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 认真临写, 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 体势较矮, 肉较多;后肉渐减, 气渐收, 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 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 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弘一的书法, 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 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 似乎更为恰当。为僧以前, 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 遁入空门做了和尚, 书风突变, 弃之峥嵘圭角, 行之以藏锋稚拙, 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 枯寂孤清。这种巨变, 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 亦即是人的变化, 在俗是李叔同, 离俗则是弘一法师, 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 不再自视为艺术家, 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 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 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 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 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 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 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 其艺术价值是作者的不自觉表现而又经后人的审美接受才得以实现的。纵观弘一遗墨, 清静似水, 恬淡自如, 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 一味恬静”, 清逸的线条表现出脱俗的书品, 是禅心的迹化, 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 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沈尹默先生曾说:“书法一向被中外人士所公认, 是一种最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发越精神的高级艺术。”犹如弘一大师的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 是修心的结果, 是大师心灵境界受到“禅学”启迪的升华。其最后遗作“悲欣交集”, 可说是体会出“禅”中真如心的精神, 此作可说是继王羲之《兰亭集叙》、颜鲁公《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帖》之后, 抒情书法之又一高峰, “真性情”表现至高之“逸品”, 表现出禅学与书法艺术激荡之结晶。

二、弘一大师书法风格追求平淡恬静, 质朴离俗的禅意境界

大师在临古法书序中云:“夫耽乐书术, 增长放逸, 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 能尽其美, 以是书写佛典, 流传于世, 令诸众生, 欢喜受持, 自利利他, 同趣佛道, 非无益矣。”这些意思在谈写字的方法。赵朴初说:“大师以书画名家而为出世高侩, 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接引资粮, 成熟有情, 严净佛土, 功钜利溥, 泽润无疆, 岂仅艺事超绝、笔精墨妙而已哉!”

古人品评书作, 十分注意神理, “得形似者有尽, 而领神味者无穷”、“神为上”等说法就是证明。然而“神”之体现须依形体、功力与创作中性灵的流露发挥去品味和评说, 大师书法亦然。学界泰斗马一浮为《华严集联三百》题跋有云, 大师“晚岁离尘, 刊落锋颖, 乃一味恬静, 在书家当为逸品”, “今观大师书, 精严净妙, 乃似宣律师文字, 盖大师深究律学, 子南山、灵芝撰述, 皆有阐明。内薰之力, 自然流露, 非具眼者未足以知之也”。大师自谓:“朽人之字所示者, 平谈、恬静、冲逸之致也。”整体而言, 大师书作都给人以平淡恬静、质朴离俗的感受。如1931年, 大师52岁所书《大品智论十喻赞》与《道学四箴》、1932年, 大师53岁所书《阿弥陀经》、1936年, 大师57岁所书《金刚经》与《药师经》、1938年, 大师59岁所书《印光撰观音宝相精印流通序》等重要作品给人的那种感受更为强烈。这些不同年代的书作, 结体、用笔特点虽不尽相同, 但却都具有结体工整端庄、运笔舒缓从容、点画锋藏神敛、正文与行间夹注、正文与标题署款等全面调和之功, 且全然没有甜熟媚俗之态和矫揉造作之笔。其中“十喻”、“四箴”, 字行间布白疏朗, 甚得古人“字里金生, 行间玉润”之妙;《金刚经》、《药师经》及“宝相流通序”, 结体修长疏朗, 运笔瘦劲丰筋, 字字戛戛独立而气贯神连, 一派大度温文的长者风范。展示敬观这些书作, 或如面临碧潭秋水, 平淡恬静、安洋冲和的气息沁入心底, 胸次间烦恼渐涤殆尽:或如聆听这位由儒入佛的高僧从容不迫的谆谆开示, 温婉恳切, 质朴离俗, 如春雨润物, 不知不觉地入其境界。

正如老庄哲学的冥思及禅宗的妙谛微言, 包含著丰富的妙理生机, 形成更高层次的性灵情思。大师的人品、书品在创作之中, 无形赋于有形之笔墨当中。因而大师书法艺术作品表现出形而上意境之提升, 由禅修证悟中表现“书中有禅, 禅中有书”之境界。以禅书法作为创作之主轴, 就属于书家三借——“借形”“借意”“借势”中最难的“借意”。《坛经.付嘱品》云:“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 何处求真佛?”又云:“真如自性是真佛,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慧能禅师之“自性”说正是真性情之展现。运用禅宗美学思想结合在书法创作中, 反映生命的载体, 如同《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云:“吐呐英华, 莫非性情。”西汉扬雄更视书法为“心画”, 是书法创作主体精神实在于真性情的呈现。故而大师以禅学‘真如心’之义, 形而上理念之延伸引用, 运用禅宗基本思想---无住、无念、无相在书艺创作, 内容上进行如少字数书法、禅诗书法等;形式上追求“无法为法”表现质朴拙趣之美。禅风强调以“不似之似”传写超脱洒然的“书外之意”, “不似之似”所似的是离一切相的实相, 书外之意的真意是物我两忘之“无相”, 表现自然、脱俗、静寂之特质, 产生更具深刻感人之书法美。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弘一大师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 是修心的结果, 是心灵境界的升华。修身重于修艺, 修艺赖于修身, 弘一大师在其一生中, 将人生、艺术、禅修, 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 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弘一大师书法的意境深受佛理的拂照, 墨气笔力, 朴质洒脱, 飞白顿墨, 灵活不滞。禅家借墨色, 表现静默, 拙朴木纳, 由静默才能接近自然本体。禅者修养身心, 就借用外形来影响内相。禅门只有黑墨一色, 因美色令人多欲, 目必欲极五色之娱, 身心受干, 心神不定, 将是引发祸害之媒介。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禅者用笔写出心中感悟, “一笔不拘”直指“心源”, 用墨表现禅之简单、质朴、清寂, 而衬托点出真如本性。当代书法创作, 若能从禅学中体悟“明心见性”之美, 充分培养对生命之关怀与省悟、观照“自性”“真如心”形而上气质之涵养, 书法创新将有博大精深的活水源头。

参考文献

[1]、论书法与禅的关系曾惠芬《大众文艺 (理论) 》2008年11期

上一篇:真正男子汉观后感下一篇:2015《创新理论与实践--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在线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