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的名言

2024-04-09

弘一法师的名言(精选9篇)

篇1:弘一法师的名言

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篇2:弘一法师的名言

2.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3.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4.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5.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6.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7.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8.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9.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篇3:弘一法师的名言

关键词:弘一大师,书法艺术,禅意境界

禅学在中国宗教史上开出智慧的般若花, 禅宗带动了中国文艺创作, 不论文学诗歌、美学﹑书画、建筑、雕塑﹑工艺, 乃至茶艺等等, 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独具风格。在中国书画界, 书画家将常将禅意纳入书画中, 表现出书法艺术至美至善的禅意境界。禅宗美学不仅影响了传统书画技巧及创作思为, 也开拓高远淡泊、以意境取胜的风格。禅宗之智慧思源贯注于艺术思想之中, 使艺术感人而充满灵机化境, 此与孔子依仁游艺之境界是很接近的。弘一大师姓李, 学名文涛, 字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 1918年春, 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 1942年10月13日在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圆寂, 终年63岁。弘一大师的书法, 妙湛庄严, 精深博大, 一直为世人敬重与喜爱。大师书法前期作品 (出家前) 追求峻厚劲拔的气势, 用笔和结字都显露着北碑雄浑峻美的风神, 中期作品 (出家至五十岁) 由潜心研习晋唐楷法而使书风明显变化, 讲究法度韵致的“佛体”书法逐渐成熟。晚期作品 (五十岁以后) 更趋平淡恬静, 刊落锋颖, 进入弃俗离熟、圆深神化的境域。本文从弘一法师书法艺术的禅意境界的表现方面试着探析其书法的精神内涵。

一、弘一大师深信书法是净化心灵最好的实践方式

诸艺俱疏, 唯有书法一事未能让割舍, 伴他直至圆寂于泉州不二寺。在弘一60余年的生命历程中。至少有50年的翰墨活动。可见书法在他心目中占有的地位了。弘一习书始于少年, 初学篆书, 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 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 后入楷、行、草诸体, 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 认真临写, 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弘一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 体势较矮, 肉较多;后肉渐减, 气渐收, 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 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 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弘一的书法, 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 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 似乎更为恰当。为僧以前, 弘一书法有绚烂之致, 遁入空门做了和尚, 书风突变, 弃之峥嵘圭角, 行之以藏锋稚拙, 转入禅境的雅逸恬淡, 枯寂孤清。这种巨变, 来源于观念上的变化, 亦即是人的变化, 在俗是李叔同, 离俗则是弘一法师, 书写的目的发生了质的改变。隔断尘缘的弘一, 不再自视为艺术家, 作为“写心”的书法艺术, 在其观念中自然亦异于以往;握管写字, 首先是一种“广结善缘, 普传佛法”的宗教活动和需要, 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已退居其次, 书法不再是艺术的自觉产物, 而是宗教中的艺术品, 其艺术价值是作者的不自觉表现而又经后人的审美接受才得以实现的。纵观弘一遗墨, 清静似水, 恬淡自如, 实是禅修的结果。“刊落锋颖, 一味恬静”, 清逸的线条表现出脱俗的书品, 是禅心的迹化, 是期于一种宗教式的“大我”的永恒之境, 是造“平淡美”的极致。

沈尹默先生曾说:“书法一向被中外人士所公认, 是一种最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发越精神的高级艺术。”犹如弘一大师的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 是修心的结果, 是大师心灵境界受到“禅学”启迪的升华。其最后遗作“悲欣交集”, 可说是体会出“禅”中真如心的精神, 此作可说是继王羲之《兰亭集叙》、颜鲁公《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帖》之后, 抒情书法之又一高峰, “真性情”表现至高之“逸品”, 表现出禅学与书法艺术激荡之结晶。

二、弘一大师书法风格追求平淡恬静, 质朴离俗的禅意境界

大师在临古法书序中云:“夫耽乐书术, 增长放逸, 佛所深诫。然研习之者, 能尽其美, 以是书写佛典, 流传于世, 令诸众生, 欢喜受持, 自利利他, 同趣佛道, 非无益矣。”这些意思在谈写字的方法。赵朴初说:“大师以书画名家而为出世高侩, 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接引资粮, 成熟有情, 严净佛土, 功钜利溥, 泽润无疆, 岂仅艺事超绝、笔精墨妙而已哉!”

古人品评书作, 十分注意神理, “得形似者有尽, 而领神味者无穷”、“神为上”等说法就是证明。然而“神”之体现须依形体、功力与创作中性灵的流露发挥去品味和评说, 大师书法亦然。学界泰斗马一浮为《华严集联三百》题跋有云, 大师“晚岁离尘, 刊落锋颖, 乃一味恬静, 在书家当为逸品”, “今观大师书, 精严净妙, 乃似宣律师文字, 盖大师深究律学, 子南山、灵芝撰述, 皆有阐明。内薰之力, 自然流露, 非具眼者未足以知之也”。大师自谓:“朽人之字所示者, 平谈、恬静、冲逸之致也。”整体而言, 大师书作都给人以平淡恬静、质朴离俗的感受。如1931年, 大师52岁所书《大品智论十喻赞》与《道学四箴》、1932年, 大师53岁所书《阿弥陀经》、1936年, 大师57岁所书《金刚经》与《药师经》、1938年, 大师59岁所书《印光撰观音宝相精印流通序》等重要作品给人的那种感受更为强烈。这些不同年代的书作, 结体、用笔特点虽不尽相同, 但却都具有结体工整端庄、运笔舒缓从容、点画锋藏神敛、正文与行间夹注、正文与标题署款等全面调和之功, 且全然没有甜熟媚俗之态和矫揉造作之笔。其中“十喻”、“四箴”, 字行间布白疏朗, 甚得古人“字里金生, 行间玉润”之妙;《金刚经》、《药师经》及“宝相流通序”, 结体修长疏朗, 运笔瘦劲丰筋, 字字戛戛独立而气贯神连, 一派大度温文的长者风范。展示敬观这些书作, 或如面临碧潭秋水, 平淡恬静、安洋冲和的气息沁入心底, 胸次间烦恼渐涤殆尽:或如聆听这位由儒入佛的高僧从容不迫的谆谆开示, 温婉恳切, 质朴离俗, 如春雨润物, 不知不觉地入其境界。

正如老庄哲学的冥思及禅宗的妙谛微言, 包含著丰富的妙理生机, 形成更高层次的性灵情思。大师的人品、书品在创作之中, 无形赋于有形之笔墨当中。因而大师书法艺术作品表现出形而上意境之提升, 由禅修证悟中表现“书中有禅, 禅中有书”之境界。以禅书法作为创作之主轴, 就属于书家三借——“借形”“借意”“借势”中最难的“借意”。《坛经.付嘱品》云:“我心自有佛, 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 何处求真佛?”又云:“真如自性是真佛,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慧能禅师之“自性”说正是真性情之展现。运用禅宗美学思想结合在书法创作中, 反映生命的载体, 如同《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云:“吐呐英华, 莫非性情。”西汉扬雄更视书法为“心画”, 是书法创作主体精神实在于真性情的呈现。故而大师以禅学‘真如心’之义, 形而上理念之延伸引用, 运用禅宗基本思想---无住、无念、无相在书艺创作, 内容上进行如少字数书法、禅诗书法等;形式上追求“无法为法”表现质朴拙趣之美。禅风强调以“不似之似”传写超脱洒然的“书外之意”, “不似之似”所似的是离一切相的实相, 书外之意的真意是物我两忘之“无相”, 表现自然、脱俗、静寂之特质, 产生更具深刻感人之书法美。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弘一大师书法由在俗时的绚烂到脱俗后的平淡, 是修心的结果, 是心灵境界的升华。修身重于修艺, 修艺赖于修身, 弘一大师在其一生中, 将人生、艺术、禅修, 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 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弘一大师书法的意境深受佛理的拂照, 墨气笔力, 朴质洒脱, 飞白顿墨, 灵活不滞。禅家借墨色, 表现静默, 拙朴木纳, 由静默才能接近自然本体。禅者修养身心, 就借用外形来影响内相。禅门只有黑墨一色, 因美色令人多欲, 目必欲极五色之娱, 身心受干, 心神不定, 将是引发祸害之媒介。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禅者用笔写出心中感悟, “一笔不拘”直指“心源”, 用墨表现禅之简单、质朴、清寂, 而衬托点出真如本性。当代书法创作, 若能从禅学中体悟“明心见性”之美, 充分培养对生命之关怀与省悟、观照“自性”“真如心”形而上气质之涵养, 书法创新将有博大精深的活水源头。

参考文献

[1]、论书法与禅的关系曾惠芬《大众文艺 (理论) 》2008年11期

篇4:弘一法师一封信的风波  

任职于漳州中国银行的马海髯,字冬涵,是位很有成就的篆刻家,中共地下党员。弘法师晚年用印,多是冬涵所刻。弘一法师写给冬涵同志的这封信,也是谈篆刻、书法、绘画的。只可惜信寄到之时,冬涵同志已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送往江西上饶集中营。于是信被退回给弘一法师。

1942年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开元寺,我草拟了一篇悼念文字,内中曾谈到这封信。这时我一位已故的画友许霏,说是也要写一篇悼念文字,派他侄儿许天照,来向我借阅这封信参考。我借给了他,并且改为写挽联致哀,不重复发表我的悼念文字。

稍后泉州《福建日报》刊出追悼弘一法师特刊,发表了弘一法师致马冬涵的这封信,奇怪的是“台头”处的“冬涵居士”,竟被偷换成了特刊编者许霏的号“晦庐”。有在我处见过原信的朋友质问许霏,他谎说是弘一法师写过两封同样的信,一封给马冬涵,一封给他。

从此许霏便借他在《我忆法师》一文中所吹嘘的“弘一法师晚年用印多出于我手”,和丰子恺不明真相也曾在一篇文章里做了许霏的“传声筒”,一时大出风头。

可是信的真迹到底在我手中,他拿不出同样的“另一封信”,于是在1957年“反右派”时,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千方百计要把我打成“右派分子”,可是报到省里,省里不批,还有一位省里领导,亲自到厦门为我解围。

1979年弘一法师一百周年纪念,北京佛教协会举办纪念活动,由撰写《弘一法师年谱》的林子青先生主持。他和叶圣陶老人谈起弘一法师的那封信,圣翁让他务必到厦门找我看原信。林子清先生看到原信时,不禁大吃惊。后来在他的《弘法师》一书中,如实叙述了弘一法师原信被许霏施了“换头术”的真相。

弘一法师原信

冬涵居士文席:惠书诵悉。承示印稿,至佳。刀尾局尖而平齐(有图不录,注为:“正面、以上为圆形,以下渐扁,此处平齐非斜形”),侧面(有图不录)若锥状者(注为:“可随意制之,寻常之锥亦可用”),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局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凿之痕,不若以锥刻白文能得自然之天趣也。此为朽人之创论,亦未审有当否耶?嘱写联及横幅,并李、郑二君之单条,附挂号邮奉,乞收入。以后嘱书之件,乞勿寄纸,朽人处存有至多也。仁者暇时,乞为刻长形印数方,因常需用此形之印以调和补救所写之字幅也。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于常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之派,皆一致屏除,决不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观之,斯可矣。不唯写字,刻印亦然。仁者若能于图案法研究明了,所刻之印必大有进步,因印文之章法布置能十分合宜也。又无论写字刻印等,皆足以表示作者之性格。此乃自然流露,非是故意表示,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选之致也。乞刻印文,别纸写奉。谨复不宣。

旧十月二十九日

演音疏

(铮两印)

丰子恺原信及后跋

弘一法师座下:两示均拜领,嘱绘佛像,二三日内当即多画几幅挂号寄上,勿念。漳州宏法事忙,未能来桂,殊深怅惘,只得他日再觅胜缘。马一浮先生本定同住桂林,现亦放迁居宜州(离此二日旅程),因浙江大学在宜州开学也。恺因桂林师范在离此六十里之乡间,故不日亦将迁乡。以后通信,仍寄开明亦可,或寄“桂林两江泮塘岭40号”,则可直接收到。前一师同学傅彬然君,在此与’崽同事,欲求墨宝,彼之友人洪纠咎君,亦有同愿。彬然前曾得赐,但未赐呼,今次拟乞赐题上款。上二幅(彬然、纠咎)乞于便时书寄,不胜感谢。来示捧读后甚深感慨,豺虎逼人,使吾师友东分西散,不得时亲侍奉,怅何如之。但愿玉体日健,久住此世,长为群生渡苦,则幸甚也。今日函上海夏先生,请其汇款供养,大约即可寄到。有所需要,尚请随时见示。敬请

法安

弟子丰子恺(钤印)叩上

十月十四日

1947年夏,丰子恺先生在信后加题小跋,文为:

此十一年前避寇广西时上弘一法师书,法师阅后以贻人希先生。胜利后三年余游闽南,法师已往生极乐。人希先生来晤,出示此书,余阅后瞑想前尘,欣慨交心,遂为加题、藉留遗念。

戊子长至丰子恺客厦门

篇5:作文 致弘一法师

初中的音乐课本书上有一张弘一法师的图片,他的装束与神情总给我以悲凉的意味,就像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皱纹的老嬷嬷身上无处不散发着岁月无情的气息。他也许是有着漫长修炼的道士,给人以宗教般的吊诡。我很自然地想起了余秋雨那篇著名的《道士塔》,文字中记载的神秘莫高窟,大敦煌静默的画壁。滚滚黄沙中走过的一排驮着死寂的骆驼和随处倒戈的器甲,黄土中沉淀着古画典籍琴弦古玩,可能是千年前一个伤心女子信手低眉续弹后留下的穿越千年的寻觅,也可能是那些文明人遗留下的化解不开的仇恨,怎么到如今还在闪烁着这刺目的光,是想刺得我们睁不开眼,不想让我们瞥见他们这般赤裸裸的羞耻么?

不禁哀从中来,话归来,归来泪满襟。如此矫情的文字越发让我感慨道:大师之身莫非是装盛历史琼浆的容器?如此顺从却又糊涂自然的历史这般一脉相承必是浓茶转淡而又自然回甘的,故曰为琼浆之露,因大凡历史之伤痛血泪都已悄无声息地沦为经验而不是记忆,可能我们少数的幸存者还保有一丝血脉,但我们的生命不会比我们世世代代用前赴后继的生命组成的历史更为长远。也许我们生之为人会是历史的仲裁者,但也会是装载历史甘之如饴之悲与痛血液的容器,时代与个人的剧集是由我们自己策划与导演的`,好不好看并不是评判标准,也似乎并没有什么对与错,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责任不得不履行,给历史一个结局就好。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的一切结果,抑或是后果到最后还是由我们来承担,来完结一个时代的救赎,然后又承前启后迫不及待地开启另一个时代,然后最后再来救赎。如此便陷入了一个“百年孤独”的循环。百年孤独!我不由心惊胆战,我们一路前行的历史是否会像那个小镇一样被一阵飓风刮走,从此再也没有什么会记起我们曾经的存在?

是不是我们人类这个大单位的生命,只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要知道不是我们创造出了这个自然,我们只是作为他创造的有思维的生物来给他以灵魂美感。这个自然外在的美感从不乏善可陈,那巍峨高山的皑皑白雪,广阔草原的风吹草低,沧海月明,蓝田日暖……当然,这般细致的景物在没有富裕情感的时候也只能是金玉其外。我们真当为自然所骄傲,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给他的报答远远超过了他给我们的赋予。因为我们思绪的美好真挚,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所以“蓝田日暖玉生烟”,所以自然能够生机勃勃。但这样的美好是否被原原本本地继续了?

我们无法更变我们终将化作茫茫宇宙中一粒尘埃的这一事实,在命运面前我们有时候真的很无能为力,圣母院黑暗钟楼的那一隅上镌刻的希腊语或许会是一偈语。就在去年,我刚读到一篇名为《鱼的故乡》的文章,作者意到了生态伴随着我们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索取而衰竭,他感慨故乡那条小河的鱼儿都跑哪儿去了?它们是跑去一个我们人类铁蹄还没踏上的国土去了,但他说终有一天那些鱼儿会回来的,等到那一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我们用了好几辈子的心力去建设,试图就在这里永远繁衍生息下去,但最终不得不屈服。我们似乎有一种“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无奈,因为故乡是鱼儿的,我们只是自然的寓居者。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是历史的仲裁者,却永远不会是自然的仲裁者。时至今日,我们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还有一大部分的人仍然固执地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妄图去仲裁自然所以不合理地去改造自然了。于是,就像上文所说的:生态伴随着我们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索取而衰竭。这例子多得数不胜数,我们所见所闻也多得数不胜数。想着想着我忽然有了点感伤,又想起了楼兰,也许甄士隐的一句话最应景:

“陋室空堂,当年芴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然后我又想起席慕容的一段文字:

“我离家有四十余年,要谁去要回那一片北方的草原?”

淡淡的无奈袭上心头。

只想说,原始环境的存在是我们离开时应该有的结局,什么都不要留下,不要带走,除了把你们那些浩瀚的思想留给他们,作为我们活过的证据。

而我还想说,我猜想其实我们的古人应该早知道自己寓居者的身份,所以他们会说:“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但从某一角度来说,人是否要来走一遭不是自我能决定的,但很幸运我们可以来到这个世界,可以经历所有生命岁月的慷慨,繁华,刻薄,荒芜,然后有了情思,留给了茫茫宇宙以情感,印证了世界的沧桑变化。但我疑惑这是不是就是我们生之为人的价值所在?

篇6: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1.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2.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3.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4.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5.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6.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7.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8.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10.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2.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13.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4.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5.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6.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17.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8.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9.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0.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21.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22.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3.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4.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25.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

26.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7.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8.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9.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0.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1.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32.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33.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34.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5.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36.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37.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8.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39.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40.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41.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2.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43.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44.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5.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6.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47.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48.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49.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50.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51.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52.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当下清凉。

53. 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54.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55. 以和气迎人,则乖l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6.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57.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58.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59.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_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60. 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61.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62.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63.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64.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65.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66.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67. 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弘一法师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篇7:弘一法师经典佛语语录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2、“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3、“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4、“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做事情,还是替自己想的多,似乎还没有多替别人思考的习惯,这点今后应该多加注意。书面文字论人功过,虽然不属那些长舌妇类,但也毕竟不是好的品性气质,应引以为戒。

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闲谈时候,一般不喜欢论人非;以前喜欢气功,还常常静坐,也能够思考自己的得失过错,但现在很少能够屏息静坐常思己过,虽偶尔留于行文,但毕竟不如静坐思过来得彻底。

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与故人朋友相约,时常提起那些陈旧的往事,有得意的眉飞色舞,也有失魄时的义愤填膺和无所事事。以后如遇此等场面,应该简单掠过,不要多提自己,还是多听听他人的故事。

8、“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9、“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

虑危。处治,思乱。”

还能够做到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心态交朋友;在杜绝或自行消化那些经过自己眼、耳的流言蜚语还需要下功夫;以后应该时常严厉自责,以弱的姿态化解外界的强势之力,鼓励自己做到居安思危。

1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经常被外物所扰动,可见定性之差。

11、“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感觉意粗和性躁的性格特征随着诸多经历增多而逐渐趋于心平气和,也许一事无成的态势会得到些缓解。

12、“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正,诚实的品德还需要不断精进,从容不迫的心态还需要加以苦练。

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虽苦,但有意趣所乐相弥补;仍然需要扩大气度,在言行举止上更需要谨慎、周密。

14、“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做事情倒是经常能够获取满足,心灵也常常能够得到慰藉。如果说到无求的境界,确实相距甚远。至今,我还没有拥有过任何值得一道的东西,没有拥有,何谈无求?也许,将来能够倾其所能,创下一番业绩,再谈论无求的高境,或许还有资格,说不定到那时候,品德还会自然上个台阶。

15、“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能够做到知足常乐,但是我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到应该停止前进的地步,因此,我仍需努力、精进。

16、“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退让做得还不错,待人也还有容,恬淡能够沾边,处事还不能够达到安详、圆融的层次。

17、“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

不喜欢别人以术待我,也很少以术待人;喜欢直来直去,不浪费宝贵时光。不想与人争斗,如果别人欺我太甚,则喜欢以刚克刚,往往搞得两败俱伤,实为失败之举止。未来欲成大业,还要学习水的品德,善于以柔克刚。

18、“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篇8:解读弘一法师的改过之法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所谓虚心就是我们要明因识果,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下决心改掉这些恶意恶行,同时还应向别人虚心请教,让别人指明尚未发现的过错,使自己人格更趋完美。

2.慎独

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慎独是说我们凡夫俗子的所作所为,起心动念,佛菩萨乃至鬼神等,都在暗中尽知尽见,我们若能时时这样想,便不敢再胡作非为了。真正的品行在于无人在场、无人监督和有人在场、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区别,若能时刻严以律己,便是真正君子。

3.宽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所谓宽厚就是待人接物要怀真诚心,宽以待人,厚德载物,成为一个真实厚道的人。忠厚是中华美德,老实人,天不欺。

4.吃亏

古人云:“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人不要贪人便宜,要学会吃亏。从表面上看,人吃了亏是受了损失,其实质是人因吃亏而增长了智慧,扩展了自己的心胸。吃亏是福,吃一堑多一智,这也是弘一大师对吃亏二字的理解。

5.寡言

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弘一大师认为,对于改过之人来说,寡言最为重要。人间的灾祸往往从多言中来,言多不如言少,言少不如言好。少言可以免去许多人间祸患。因此古人劝人要谨言慎行,这样可以避灾免祸。

6.不说人过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古话说:“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说别人是非的人,常常是那些挑拨离间的人,他们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气氛,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弘一大师在讲说自己不说人过的观点时,常以古人之语作论据,如举孔子所云,即是说对人应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宽容。

7.不文己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

“文”在此是掩饰的意思。自己有了过错,不知改过,反而极力掩饰过错,甚至推卸责任。这样做的人就是有私心和心怀奸诈的表现。唯有不去掩饰自己的过错,才可能知错必改,最终可少犯错误。

8.不覆己过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对于得罪别人之处,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不是,如果过错是自己有意无意中导致,我们要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忏悔前愆。切不可顾及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

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又云:“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人活在世上,任何人都免不了被别人评论。这种评论或是批评或是赞叹。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别人对自己无端的诽谤。对于无中生有的诽谤,我们通常会不顾一切给予回击,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古人云:“何以息谤?曰无辩。”所以当别人对你无故中伤的时候,若能够置之不理,诽谤便自会熄灭。常言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于别人无中生有的诽谤,如果你不能认真对待,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

10.不嗔

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篇9:格言别录【弘一法师】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5、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

6、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1、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5、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6、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7、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8、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9、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1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1、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3、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4、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15、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16、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7、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8、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19、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20、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1、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22、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23、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2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1、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2、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3、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4、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以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7、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8、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9、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10、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1、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12、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3、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4、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5、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6、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17、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18、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19、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0、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1、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2、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3、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2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25、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6、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27、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28、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29、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30、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31、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32、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33、胡文定公曰: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险。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34、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3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36、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37、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1、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2、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4、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福薄。

5、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6、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7、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8、处事大忌急噪,急噪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9、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0、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1、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以心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2、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鸷,皆由于此。

3、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4、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5、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6、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7、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8、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9、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10、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11、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12、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3、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14、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15、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6、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17、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18、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19、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20、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21、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22、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23、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24、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25、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26、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27、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28、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鸷处。

29、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疾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30、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3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32、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33、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的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34、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5、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36、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37、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38、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39、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40、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41、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42、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43、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44、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45、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6、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47、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48、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化,毋急噪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49、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50、临事需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51、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52、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53、今人见人敬慢,辙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54、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人,故人品因之而别。

55、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56、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57、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1、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2、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3、《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4、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5、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

上一篇:人死后被问到的话美文下一篇:安检员煤矿事故警示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