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2024-05-24

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共7篇)

篇1: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审计自查纲要

一、审计自查时间

审计自查时间为自收到《审计通知书》之日起至2011年9月13日。XX铁路经理部和各分部要按照审计通知及本纲要要求立即进行自查,经理部对自查结果进行汇总后形成自查报告,9月13日前将自查资料(电子版)报局审计部。

自查期间为项目开工至2011年6月底。

二、自查内容

(一)项目效益情况

1.清理收入。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核实工程结算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收入挂账、收入滞后或超前计价进行清查。

2.清查成本费用。审查工程成本费用的合规性和真实性,核实材料、劳务、机械租费结算,对滞后或核算漏项,应摊未摊、应提未提、滞后列账的成本费用和税金等做出具体说明。

3.核实已完工未结算和已结算未完工情况。尤其对已完工未结算款应出示明细清单,对应盘未盘、多盘或少盘部分列示具体数量,说明有关情况,并由验工计价部门签认。

4.统计核实上交集团公司或子、分公司上级管理费情况。5.分析影响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6.统计分析物资供应所产生的效益。7.分析项目潜盈、潜亏的有关情况。

(二)资产及债权债务情况

篇2: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一)投资规模控制方面

4.概算编制是否人为压价,造价钓鱼和胡子工程:审计概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完整性。评估是否存在人为压价,估算<概算<预算<结算的可能性,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主要响影的因素;

6.调概原因的分析、资金与责任的落实:调概发生的主要原因:初步设计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有重大变更、是否有漏计错计?

(二)工程招标投标方面

1.回避、排挤招标、化整为零:审计招标的方式及程序是否合法:利害关系人回避制,有无排挤潜在招标人,是否存在化整为零或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2.标底、标段划分是否合规合理:标底(招标控制价)应客观公正的反应工程预期造价,标底是否按施工图和国家、地方预算定额的规定编制,是否报送有关部门审查,有无故意提价、压价的行为。,标段划分是否责任明确:质量、成本、工期、环保、知识产权、安全等,其中质量、成本、工期是承包商的基本责任,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标段划分有利于工程管理,减少交叉作业,有利于达到规模效益,节省工程投资,是否有通过标段划分,排斥投标人的情况; 3.招标、开标、评标、定标是否规范:是否有计划、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中标通知书下达后,是否在规定的期限内签订合同。审计招标采取的方式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招标经办机构是否具备合法的资质。审计招标文件:重点是评标办法科学与否:一是审查各分项权重是否适当。审查各分项指标条款是否齐全,确定的各项分值是否适当,能否实现投资节省、质量优良和信誉可靠的目标。二是审查条款拟定是否科学。审查各项分值的确定依据是否充分,有无分值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有无强行让利、恶意投标的问题,有无暗中隐藏个别企业有意加分(或歧视性)的条款。审查报价分值是否科学合理,所占比重是否恰当,是否为中标的主要条款。另外,对评标专家能左右的主观分值要严格审计,是否存在不公正人为操作的问题。审计的内容:一是对开标过程审计。主要审查招标组织工作是否得力,各有关方面监督代表是否齐全,招标工作安排是否规范,程序是否合法;审查委托的招标机构是否合法有效;审查投标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资质,各种证件是否真实,投标人是否有法人代表委托书;审查投标企业是否按规定要求唱标,唱标内容是否都有书面记录,是否超出了标书涉及范围;招标机构宣布的标底(或招标控制价)与编制的标底(或招标控制价)是否一致,有无随意抬高或降低标底(或招标控制价)的问题。二是对评标过程进行审计。审查评标专家的组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专家库中的评标专家比例是否超过评标专家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库中的评标专家是否通过随机抽取的办法确定。审查各评标专家是否按照评标办法进行打分,对评标结果出现分差过大的,要查明原因。审查招标办统计工作是否准确,确定的企业名次是否与实际相一致。三是对定标过程审计。审查单位领导批准的中标人是否是评标得分第一名,否则要查明原因。审查中标通知书是否是确定的中标单位。

4.有否更改评标、定标原则,暗箱操作行为:对开标评标定标审计,侧重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进行审计:不按照要求招标、不按照已经批准的招标文件规定评标办法评标、定标原则,随意确定中标单位以及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人为操纵招标等行为。

5.是否围标、串标、瓜分利益行为,重点审查:

(1)、投标单位通过资格审查的多,参与投标的少。(2)、投标文件雷同。(3)、故意制造无效投标或者废标。(4)、串通: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进行串通,投标人之间进行串通。(5)、瓜分利益

(三)项目征地拆迁方面

为保证能够依法依标准进行征地拆迁,保证所有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各项费用的使用符合标准,防止在拆迁工作中出现挤占、挪用、贪污、克扣、弄虚作假等违纪行为,审计的重点:

1.审计征地程序:是否存在先征后批,越权审批; 2.审计土地使用是否合规。

3.确保征地拆迁发生的费用准确计价入股,并经得起有关方面的监督检查,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4.是否强拆占地、破坏社会和谐等问题。

5.拆迁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补偿标准与支付依据是否合规:审计征地拆迁工作机构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按铁路建设征地拆迁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原始资料是否齐全。征地拆迁工作机构是否按规定范围和标准使用征地管理费和办公管理费等费用,有无挤占征地拆迁资金用于本单位的其他费用支出。审计主要是以征拆资金走向为主线,对整个征拆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重点审计,我们将以征地拆迁资金运行轨迹为切入点,以征地拆迁费用补偿为主线,重点、全面审计征地拆迁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和管理情况;并对征地补偿、房屋拆迁补偿、临时用地补偿及复垦费用、各种规费、项目管理工作经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确保征地拆迁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四)设备材料采购

一是审查主要建筑材料、设备的采购方式,采购是否通过公开或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定,招投标工作是否合理合规;是否依法订立合同,合同内容是否规范;二是审查钢筋、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计划进场点验记录、合格证、材质证明、实验报告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的要求,有关材料检测频率是否符合要求;三是延伸审计主要建筑材料、设备的供货企业,分析主要进货渠道是否合规,有无混入品牌不合规、材料不合规产品现象重点审计审计设备材料合同、开箱记录,合格证、送检资料等相关资料。

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对于该项采购是否还存在潜在投标人,如果存在就要对建设单位未进行招投标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以确定其动机,以及行为背后是否存在围标、收受回扣和变相挪用、侵占建设资金等违法

违规问题。

(五)项目工程质量方面

1.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审计。

通过查阅勘察设计合同、勘察设计单位及相关人员资质证书、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意见、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重点关注:一是符合法定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勘察设计是否按规定进行招投标。二是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具备与工程等级、规模、难度、特点相一致的资质、质量保证体系和类似工程经历;有无转包、违法分包或因履行合同不当造成损失浪费等现象。三是勘察设计采用的工艺、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能否保证设计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及环境的协调性;其设计成果是否规范、系统、完整,能否满足设计深度和施工要求。四是设计概(预)算编制依据是否符合规定;概算内容是否完整、真实,有无明显漏项、错项;概算调整、影响项目建设规模的单项工程投资调整和建设内容重大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五是有无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流程,设计变更是否有按程序进行审批。

3.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审计。

一是工程是否按图、按规范施工,对合同内没有的工序和项目是否及时提出并做好记录;二是对暂定工程或材料是否经过认真核定,是否以签证或联系单的方式详细记录下来;三是工程签证内容是否真实、数量是否准确,签证程序是否合规、及时,尤其要关注隐蔽工程的签证;四是监理、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协议的约定以及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五是施工企业是否存在借用他人资质或允许他人借用本单位资质承担施工任务情况,是否存在违法转包、肢解分包工程情况;六是施工企业是否按照投标文件约定设置组织机构,按照规定编制并报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机械配备和重要材料进场是否符合要求,项目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资格和数量是否与投标文件约定一致,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存在长期不在施工现场未纠正情况;七是监理单位是否按照投标文件约定设置组织机构,实验室配备是否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人员与数量是否与投标文件约定一致,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存在长期不在施工现场未纠正情况;八是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照规定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九是隐蔽工程、防水工程等是否按照规定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有无上一道工序未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即擅自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情况;十是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组织对单位、单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是否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投入使用的工程是否都经过验收合格,验收报告是否报主管部门备案。

工程实体质量审计。

1.工程实体质量审计原则。

一是对工程实体质量审计的监督抽查,可自行委托或要求施工单位委托检测单位检测;二是抽查的重点是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部位、使用功能和涉及结构安全的原材料、构配件;三是抽查的内容和部位应根据工程的性质、特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和质量状况等因素确定。

2.工程实体质量审计主要内容。

一是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二是主要受力钢筋数量、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三是现浇楼板结构厚度;四是砌体结构承重墙柱的砌筑砂浆强度;五是安装工程中涉及安全的重要项目;六是钢结构的重要连接部位;七是道路工程中路基、基层、面层的压实度;八是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中的桩基础和主体工程中的桩、柱、梁、板、墙、预制混凝土构件等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内部缺陷,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位置、强度以及混凝土板的厚度;九是给水、排水、燃气等管道工程中的功能性试验。

3.工程实体质量审计主要方法。

(1)混凝土强度可采用回弹法、回弹超声综合法、贯入法、拔出法等;(2)对桩和地基的承载力、对钢结构的稳定性、对钢筋焊接头质量受拉力等采用实验法;

(3)钢筋的规格、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可用目测法、局部破损法、尺量法、电磁法和雷达法等;

(4)构件的几何尺寸可采用尺量、激光测距等实测方法;(5)原材料、构配件可现场封样,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六)造价真实合理方面

1.工程结算是否按规定的审核程序审核。合同竣工结算造价是否控制在审定的初步设计概算内,有无概算外工程;概算外的工程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造价是否合理;

2.合同内容是否符合铁路范本,修改、补充条款是否公正、合理; 3.合同价款是否符合国家定价定价规定;

4.结算金额的调整方法、调整因素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的合理范畴,有否超合同金额;

5.验工计价是否按程序进行,依据是否充分;

6.验工计价表中的项目、定额、费率、单价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以综合单价约定的,是否遵循商定的比例系数。

7.验工计价的数量与价款,是否与实际工程量相符,有无超出投资计划;

8.未验计价是否突破概算总额或合同包干价值总额;

9.变量设计的提出、程序、手续、以及依据、审查、确认等级是否合

规,即先批准、后变更;先设计、后施工;

10.变更设计的提出、程序、手续、以及依据、审查、确认等是否符合规定;

11.涉及的价款调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

12.有无以变更的名义变相提高标准,扩大规模,造成损失浪费和转移资金等重大问题。合同管理方面的审计

1、招投标文件的归档是否完整及时。

2、合同归档是否完整及时。

3、合同变更造价是否按合同条款办理,合同变更的时间是否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办理,合同变更手续是否完整。

4、工期调整是否有按审批流程办理。

(七)承包单位工程管理方面

4.对造价不实、偷工减料的,要追究资金的最终去向;

(八)项目投资效益方面

(九)项目投资效益方面

1.项目是否按计划建成或合理工期实施,有否达到设计标准;

2.建成通车后主要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可行性研究的水平,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3.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是否达到可行性研究的预期目标;

4.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临时占地的复垦等是否按目标实现。合同管理方面的审计

1、招投标文件的归档是否完整及时。

2、合同归档是否完整及时。

3、合同变更造价是否按合同条款办理,合同变更的时间是否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办理,合同变更手续是否完整。

篇3:提高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质量的思考

一、做好审前调查工作, 制定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实施方案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 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具体来说, 一个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 明确审计目的, 细化审计内容

铁路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的, 是要通过审计揭露铁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被审计单位依法、合规使用铁路建设资金, 防范资金风险,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可以说, 审计目的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审计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又为达到审计目的服务。

(二) 明确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是审计过程应重点关注的审计事项, 它对实现审计目标具有重大影响。铁路建设项目审计内容涉及建设资金的管理与使用、验工计价、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众多方面,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 要通过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 结合审计内容和以往的审计成果, 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 对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作出合理评估, 明确潜在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缺陷和风险。

(三) 明确审计程序和方法

实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应该能够确保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 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铁路建设项目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应结合铁路建设管理的特点及项目施工组织实际情况制定, 依照审计实施方案所明确的程序和方法, 审计组长也可以依照审计实施方案判断审计人员工作进度、怎么审的、结果怎样等等。

二、强化审计实施过程控制

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是审计质量过程控制的核心。要控制好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 重点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地分析、收集审计证据

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 一些阻碍、影响铁路建设和发展的制度弊端和管理漏洞逐步显现, 一些制度、办法已难以适应目前铁路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需要逐步修订和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应通过全面的审计和深入研究, 提出可行意见和建议。收集审计证据资料的常用方式有三种:一是对现成的资料复印或拍电子照片;二是对查证资料通过加工、整理、归纳、分析、计算等, 得出结论 (或初步意见) 后, 让对方盖章签认;三是审计人员提出问题, 提出要求, 请对方答复。

(二) 建立审计底稿的质量标准

审计底稿是审计人员审计的阶段成果, 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和资料, 审计底稿的好坏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一份高质量的审计底稿不仅要有规范的格式, 完整的内容, 明确的观点, 而且要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 应具备以下标准:底稿编制规范, 归纳、整理完整、齐全;对违纪违规等问题的定性准确, 处理、处罚意见适当;问题的表述全面翔实、清晰, 无遗漏的关键环节和数据;引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正确、恰当且法规的时效性与问题的发生时间相一致;定性有相应的证明材料支持且证明性材料齐全;证明材料取得被审计单位和经办人签字, 未得到签字的证明材料有相应说明等。

(三) 重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审计实施阶段结束时, 对已形成的问题底稿, 审计组要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 被审计单位对问题底稿的意见往往有以下三种:一是同意问题的定性、事实和处理意见;二是同意问题事实, 但不同意问题定性和处理意见;三是既不同意问题事实也不同意问题定性和处理意见。因此, 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事实和处理意见是否得到被审计单位认可对审计质量有重要影响, 审计组要让被审计单位充分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对于被审计单位不同的意见, 审计组应足够重视, 详细了解、研究被审计单位所提意见的真实意愿和原因, 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确实合理并有充分依据的, 应虚心接受和采纳。

三、加强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管理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结果, 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审计结束阶段, 应对实施阶段取得的审计证据再次进行认真分析、整理, 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写好审计报告服务, 一份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计结论要准确、客观

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 一定要定性准确、直指问题的根源, 体现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不可携带任何感情色彩, 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了, 不能含糊其词。审计结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 都要有证据支持, 做到依据充分。

(二) 审计建议要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

审计建议应该能帮助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纠正发现的问题, 堵塞管理和内部控制上的漏洞, 从而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因此, 要结合问题的实际, 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注意审计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关注管理和控制上的重要缺陷, 使提出的审计建议既要具有建设性, 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 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

审计评价作为审计报告的总结语, 是对审计结果的总结, 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总体情况的综合评价, 科学的审计评价应该按照“审计什么、评价什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发表评价意见, 不偏不倚。

四、做好现场复核

审计现场复核是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作为一种控制手段, 涉及对有关风险点的控制, 对于保证审计质量至关重要。现场复核应该由审计组长、主审就以下内容组织实施:

(一) 审计程序的合法性和审计方法的得当性

主要检查审计程序是否严格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铁路审计工作规定》等规定的要求实施;审计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 是否与审计方案的要求相一致, 方法运用过程中是否体现了应有的职业谨慎, 选用的方法是否为普遍运用的审计技术方法, 审计方法有无对审计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等。

(二) 按照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的情况

审计实施方案明确的审计事项是否都落实到具体的审计人员, 被审计单位是否按要求提供相关审计事项所涉及的资料, 所有事项的审查是否都在审计工作底稿或审计记录中作出说明, 单位领导要求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否审查, 遗漏的项目或不清晰的问题是否补审, 重要事项的审计是否按方案明确的步骤和方法开展, 要求深入审计的内容是否查证, 重要事项的重点环节是否审计等。

摘要: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工作成效, 贯穿项目审计的全过程, 随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推进, 对铁路建设项目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和方法进行探讨, 希望对规范审计和提高建设项目审计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建永.铁路内部审计现场的质量控制[J].铁路运输与经济, 2009, (5) :43-46.

[2]曲绍明.试论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路径与措施[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11) :58-60.

篇4: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关键词:铁路工程项目;内部审计

随着京沪高铁和京广高铁的通行,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又取得了新的成就。近年来我国逐渐注重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随着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逐渐增加,加强铁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保障项目的顺利施工,维护铁路部门的经济利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铁路工程项目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

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铁路项目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铁路审计工作的局限性导致铁路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导致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铁路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有铁道部审计中心,铁路局审计处和合资公司审计部组成,每一个审计单位负责的审计工作并不相同,但是由于当前的审计工作缺少统一的决策和管理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缺少一定的独立性,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2.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当前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了解比较少,导致审计工作不熟练,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影响铁路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当前铁路审计部门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内部审计工作为得到有效的落实

铁路工程项目的增加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当前由于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影响了铁路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当前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刚刚开始,各项工作并不十分完善,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停留在财务审计工作方面,对于管理审计工作往往忽视。另外铁路工程项目中的同级审计工作也往往被忽视,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如何做好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

1.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完善的铁路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当前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建立内部审计程序制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随着铁路施工项目的逐渐增加,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也需要综合考虑相关的外部环境,铁路经营现状和铁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2.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当前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我国的铁路工程施工项目逐渐增加,在施工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铁路施工项目的逐渐增加,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内部审计专业素养。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提高,当前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内部审计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审计工作中需要的法律,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3.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当前的铁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加,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当前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计算机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当前一些部门的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都已经实现现代化管理,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电算化成为提高当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

4.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相应的独立性,导致审计工作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应该尽量规范审计部门的工作范围,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当前铁路审计部门应该进行工作范围和职能的严格划分,尽量减少因为工作交叉导致的审计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现象。另外还需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不仅仅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对于减少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失误或者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工程项目建设逐渐增加,这对于铁路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由于铁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增加,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铁路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障铁路部门的效益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铁路工程项目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促进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寄秋:铁路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交通财会.2012(4).

[2]余 锐:信息化环境下铁路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1(4).

篇5: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二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9年5月至7月,审计署对京沪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跟踪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京沪高铁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南北向主骨架,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4省3市,正线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概算总投资2176.30亿元。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代表铁道部)等11家单位出资成立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作为京沪高铁项目的建设单位。沿线4省3市地方政府负责本省(市)境内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费用作价入股京沪公司。

京沪高铁建设项目于2008年4月正式开工,计划工期60个月。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69%的路基土石方、35%的桥梁、34%的隧道、75%的涵洞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84.5亿元。截至2009年6月底,完成永久用地征地60 312亩,占用地总量的99.16%;完成拆迁677万平方米,占设计总量的97.94%。

审计结果表明,铁道部、沿线各省(市)地方政府、京沪公司和各参建单位按照“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要求,狠抓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科技创新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京沪高铁阶段性建设任务。

一是征地拆迁和异地安置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京沪高铁工程启动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沿线4省3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征地拆迁工作,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制定了相关政策,明确了补偿标准,完善了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做了大量勘测、评估、补偿、拆迁和安置工作,积极推进征地拆迁进程,保证了工程建设按计划实施。

二是项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较好,工程质量和工期总体可控。京沪公司作为项目法人主体,建立了标准化管理目标责任体系,梳理和规范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13个管理流程,制定完善了计划财务、工程管理等5大类55项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京沪公司、指挥部和参建单位三级安全质量控制网络,采取建立问题库、质量责任档案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等多项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持续优化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采用多项先进工艺和现代化施工设备,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审计未发现影响运输安全的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京沪公司借鉴京津城际铁路等客运专线技术成果,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在高速铁路深水大跨桥梁建造技术、深厚松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无砟轨道制造和铺设技术等重大技术课题上加大攻关力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个别分项目投资控制不严。

1.审计抽查发现,截至2008年底,京沪高铁1、2、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部分工程超进度验工计价,累计6.17亿元;

1、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天津西站存在未按规定调减工程计价、超范围调增自购材料价格等问题,多计工程款共1.37亿元。

2.京沪公司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的通用参考图动态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部分内容,重复委托给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增加工程成本2200万元。

3.勘察设计后期费等计费依据不充分。审计发现,设计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未经批准的内部测算系数,调整原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中相关取费标准,计取勘察设计后期费30.35亿元,计费依据不充分;在鉴修概算中,计列的“外方监理费”6472万元和“咨询费”3019.3万元,计费依据不充分。

(二)少数分项目承发包不够规范。

在京沪高铁正线、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和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京沪公司、上海铁路局等建设单位存在标书审核不严、未按规定招标等问题,个别施工单位违反招投标相关规定,将工程分包给无相应资质的单位。审计抽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水集团)投标书中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发现,有54人的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与实际不符;上海铁路局在上海虹桥站建设中,将应招标的工程咨询和桩基第三方检测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投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六局等9家单位未经建设单位批准,违规分包工程合计3.12亿元,部分工程被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三)部分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发票入账结算。

在材料采购、货物运输、机械设备租赁等业务中,中水集团、中铁十六局等17家施工单位项目部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发票入账结算,总金额达5.2亿元。

对审计发现的上述问题,铁道部、京沪公司及各参建单位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及时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完善了规章制度。

据京沪公司提供的资料,截至2009年8月底:

对超进度验工计价6.17亿元的问题,建设单位已全部纠正;

对多计工程款1.37亿元和重复委托增加工程成本2200万元的问题,建设单位正在采取措施整改;

对勘察设计后期费30.35亿元、鉴修概算中“外方监理费”6472万元和“咨询费”3019.3万元计费依据不充分的问题,铁道部正在调研计费定额,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对少数分项目承发包不够规范的问题,建设单位清理了违规分包的施工队伍,并进一步研究完善施工总承包管理,加强对招投标和施工单位分包行为的监管;

篇6:科技项目审计自查报告22解读

按照审计工作部署,我部门积极开展了自查工作,其中 对涉及我部门去年承办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情况部分, 参照《 @@@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规定办法,自查 汇报如下:

1、目前公司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缺失的情 况, 尚无项目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工作规范等文件;

2、由我部门和 @@@中心承担的科技项目签订了项目合 同,明确了职责和分工;

3、该科技项目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任何企业的资金 支持和物资支持;

4、目前我公司还没有启用科技创新专款专用的制度, 项目开销实行的是实报实销制度,没有单独列支, 但是是按照批复合同的预算金额标准执行支出的;

5、对照协议, 资金的使用情况是符合协议, 财务核算 及时、完整;

6、项目建设过程中费用管理遵循公司物资采购管理 办法;

7、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项目进展对预算进行了 调整, 削减了 20.44万元的设备购置费用, 同时由 于没有启用科技创新专款专用制度, 目前实际报销 的费用和预算费用略有不符, 实际报销的费用低于

预算费用,主要差异是出差费用、招待费用等;

篇7:铁路项目审计自查纲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体制改革的转变, 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项目支出在整个政府财政支出的占比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推出了“4万亿新增投资”计划, 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项目所承担的公共责任日益增强。而在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项目中, 铁路项目是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随着国民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人们不仅关心政府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 还想知道政府支出是否具有效益, 是否考虑到环境问题等。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经不能回答人们所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 而绩效审计能对政府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作为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政府公共投资工程项目的绩效审计也有越来越多人来研究。然而, 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有关理论和实务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没有形成一套完成的指标评价体系。笔者结合实际案列,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理论, 针对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的运营阶段, 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以规范我国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研究英国在开展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中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风险意识很高, 二是审计的对象是全方位的, 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而澳大利亚大部分的社会公共设施都是使用民间资本, 政府投资往往在一个项目中的占比不高, 因此澳大利亚的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将重点放在招投标审计和合同管理审计中。澳大利亚的招投标绩效审计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对招投标的效益性进行评价, 就是在保证项目的竣工时间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如何降低标价;二是对项目是否符合政府的规划, 是否符合长远发展做出评价, 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标书;三是对项目的统一性进行评价。印度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范围较广, 由于目前印度的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完善, 印度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首先要保证项目收支的真实和合法性, 指出违法违规的事项。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项目的合理性、效益性, 评价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的目标实施并完成, 在实施和管理的过程中内控是否严密, 项目整个过程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现象等。

(二) 我国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研究近年来, 随着国家审计署对绩效审计的力度加大, 理论界对绩效审计探讨也越来越热烈, 在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中也提出了很多观点。主要观点如下:张竹林 (2006) 指出我国政府工程投资绩效评价存在指标系统不可续、指标横向对比性差、缺乏专门的行业细化指标、定量指标少、数据库不健全等问题, 构建了经济性和效率性两类的指标, 最后指出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而且需要动态的调整。贺剑波 (2007) 提出政府公共工程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该包括总体评价标准以及具体评价标准两方面。总体评价标准应考虑经济效益、公平问题、再分配问题、适应性问题等方面;而具体评价标准则包括计划标准、定额标准、历史标准、先进标准等。同时设计了我国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有关指标。高明 (2008) 指出政府性公共投资项目的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核可研报告的合法合规性, 查核项目的决策人是否尊重科学规律、是否按照可研报告开展工作等方面。同时提出对项目资金的审计和评价应包括四方面:资金的拨、用、管等环节是否得到有效的监督, 内控是否到位;是否严格按照建设设计进行施工, 有无擅自变更概算;对项目的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是否存在重复建设, 搞形象工程, 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王世成、武国 (2010) 指出大规模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按全面、前瞻、综合、可持续、灵活、有建设性等5个方面构建, 对其指标分成关联、经济、合规、效果、可持续发展、效率等6个类别, 并在每个类别提出1-2个指标, 最后对每个类别赋予分值。唐建民 (2010) 提出建立公共工程投资指标体系原则应包括系统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可接受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公平性原则等方面, 同时从经济性、社会绩效、环境评价等方面设计公共投资工程的指标。

政府公共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为实务操作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开拓了审计人员的思维, 对政府公共项目投资绩效审计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从上述理论研究可以看出, 研究政府公共项目投资的目的与对象的多, 研究具体评价指标的少;研究单个评价指标的多, 研究评价指标系统的少;研究定性指标的多, 研究定量指标的少。总的来说, 目前仍缺乏一套完整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三、我国铁路项目制度背景分析

(一) 我国铁路项目的评价体系根据我国铁路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分类, 可以把铁路项目的评价体系分为前期评价、建设评价和运营评价。前期评价主要指项目单位在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评价。目前大多数的前期评价都是法定的, 需要有关部门批准, 主要包括:发展部门的立项批复、铁道部门的可研批复、环保部门的环评批复、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复、铁道部门的开工令等。项目在取得开工令后, 就可以开工建设。建设完毕就进行资产移交, 一般包括单项移交和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移交。前者移交手续相对简单, 由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三方对工程进行调查评价, 确认即可;后者则需有铁道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施工方、监理方、业主等对整个项目做出综合评价, 最终形成竣工决算报告并移交资产, 即建设评价。资产交至运营企业后, 项目正式进入运营阶段。目前我国对运营阶段的评价以内部评价为主, 主要是铁道部门评价项目是否执行国家宏观政策方针, 是否执行铁道部门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 是否执行年度预算等。这些评价以定性为主, 多为内部评价且不是法定的。此外, 财政、审计等部门会对项目的运营状况进行不定期检查、评价, 检查、评价的频率由有关部门自行制定。从这三个阶段的评价可以看出, 前两阶段的评价多是外面评价, 而且在有关学者专家探讨的比较多。笔者研究的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主要是运营评价阶段。

(二) 我国铁路项目投资体系现状及改革方向我国铁路项目投资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政企不分。铁路系统在传统上被称为“铁老大”, 多年以来, 铁路形成了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 计划经济色彩比较浓厚, 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 政府仍会干涉铁路企业的自主经营行为, 铁路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责任, 还反映了政府的社会责任。二是铁路项目的点多面广线长, 资金投入量巨大, 容易滋生腐败。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珠三角、长三角等三小时经济圈的出现伴随着很多匆匆上马的铁路项目, 密集的资金投入如果缺乏监管就容易出现腐败问题。三是对铁路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我国目前比较关注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违法违规, 而对项目的效果评价比较少。青藏铁路环境评价项目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表明铁路项目审计已经开始向绩效审计方面发展。针对铁路项目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铁路项目投资体制的未来改革方向为:一是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 把铁道部门转变成行业的管理部门, 把铁路的建设和经营转交给企业。二是加大铁路投资项目的外部审计监督力度, 防范腐败的产生。实践证明, 外部审计的监督比内部的控制和监督力度要大得多。建议建立完善的项目外部监督体制, 以保证项目投资的合法合规进行。三是建立规范的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以加强对项目的绩效评价。

四、典型案例分析

(一) 斯蒂铁路G省段绩效审计项目案例

(1) 项目基本情况。斯蒂铁路G省段全长70公里, 组织建设由GMS铁路总公司负责。国家计委于1994年批准立项, 审计署在开工前对项目进行审计。1995年5月项目正式开工, 1997年4月建成并由GMS铁路总公司试运行, 同年10月正式交付使用, 资产移交给GMS铁路总公司。该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有多个渠道, 主要包括铁道部向某银行贷款7500万元、国际贷款552.3万元, 铁道部发行铁路债券1000万元, 铁道部专项建设资金14563.2万元, G省自筹 (由GMS铁路总公司向某银行贷款) 2000万元。其中, 国际贷款由铁道部统一筹措并指定专门用于采购所需物资设备。

(2) 评价方法。审计项目开始之初, 审计组试图设计一个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价, 但由于该审计项目不是一个完全的绩效审计项目, 审计的任务还包括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查核, 限于当时的人力物力, 加上对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理论支持和经验, 实际操作中采取了操作性比较强的倒推法进行评价。通过在查核项目的真实合法性的过程中发现项目的违法违规问题, 推断整个项目的效益情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 建立绩效评价的因素集合F。因素集合F包括影响项目绩效的各种评价因素。F={F1, F2, …, Fi}, 其中Fi (i=l, 2, 3…, n) 为影响项目绩效的评价因素。在实际操作中, 选取了资金利用情况、设备使用频率、设备运转情况、设计目标实现程度等四个方面。步骤二, 建立风险点集合D。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的审计经验, 确定评价因素Fi方面容易出现绩效不佳的风险点D, 然后核实风险点D是否存在绩效不佳的情况。实际操作中风险点的设计如表1所示。步骤三, 综合评价。通过在审计的过程中发现风险点存在的问题, 倒推出评价因素中存在影响项目绩效的情况 (即评价因素绩效不佳的情况) , 经审计人员综合分析, 结合从外部取得的审计情况和资料, 对项目作出综合评价。

(3) 评价结果。项目运转情况良好, 基本完成设计目标, 缓解了G省铁路运输紧张状况,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资金利用方面较好地完成预算, 资金使用率为97.76%;在设备使用上能按铁道部质量技术要求使用设备, 新使用的设备合格率为98.7%;在设备运转上, 审计未发现重大设备运转事故;设计目标实现程度上, 较好地实现设计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但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重复购置设备、设备闲置浪费、违规分摊折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绩效。

(4)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该案例的审计绩效评价发生时间比较早, 处于我国绩效审计的探索阶段, 对政府投资公共项目的绩效审计刚刚开始。该审计是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一个有益探索。在当时, 对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没有经验可循, 基本上要靠审计人员自己构建评价指标。审计项目开始之初, 审计组试图设计一个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价。但由于在此之前, 国家审计是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审计人员的思维比较狭隘, 主要关注财务上的效益性, 没有全面地对项目进行评价。同时由于对指标构建缺乏思考和研究, 加上当时人力物力的限制, 评价使用的方法是比较简易的倒推法, 即从发现项目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倒推项目的效益性不好。该评价办法的优点是易于操作, 同时也符合审计人员的习惯, 缺点是难以对项目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二) 秦火铁路绩效审计项目案例

(1) 项目基本情况。2005年12月秦火铁路项目正式建设开工。线路总投资100亿元, 正线长500公里, 经过3省15市县。2010年底, 秦火铁路全线通车, 建成后一直由秦火铁路局运营管理。作为国家重点项目, 秦火铁路的项目批准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由国务院批准的。工程数量大、参建单位多是秦火铁路项目的特点。秦火铁路共建设完成正线500公里、特大桥10座、大桥200座、中小桥100座、涵洞1200座、隧道150座, 主体工程涉及63家合同施工单位、16家监理单位, 此外参与该项目电力施工、水土保护等工程的建设和监理单位有27家。2008年12月, 铁道部批复秦火铁路项目概算为100亿元。截至2010年3月, 铁道部累计下达秦火铁路投资计划100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 累计到位资金93亿元。到位资金与计划下达数比, 相差7亿元, 与完成投资数相比, 相差2亿元。2010年5月, 秦火铁路正式移交秦火铁路局运营。

(2) 评价方法。结合秦火铁路的建设特点和社会影响, 审计组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质量安全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每个方面分别设置一级评价标准和二级评价标准, 一级评价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主要指有无遵守国家和地区要求强制性执行的法律, 二级评价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主要指有无遵守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制定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的规范和文件。

(3) 评价结果。总体来说, 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社会效益显著, 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经济效益明显, 优化了路网布局,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环保措施得力, 沿线生态环境基本得到保护;项目质量控制较好, 项目运转正常。但项目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项目概算管理不严谨,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影响工程投资规模控制;主管部门与建设管理单位没有完全履行职责, 没有深入开展勘察设计工作, 存在部分投资损失浪费、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没有完全执行用地控制规定, 部分耕地没有保护好, 没有完全执行国家的补偿标准, 农民利益被侵害, 不利于社会和谐;部分沿线学校反映噪声很大, 项目对噪声防治不足。

(4)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该案例的绩效审计评价工作是在总结案例一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 比过去有所提高, 主要优点:该案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质量安全效益等四个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价, 较为全面。从该案例开始, 审计人员的思维开始趋于发散, 从过去单纯关注财务方面的资料数据转向对整个项目的综合评价分析发展。主要缺点: (1) 案例设计的指标评价体系多为定性指标,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不易推广应用。虽然案例使用的多为定性指标, 但比过去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能初步规范审计人员对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的评价方向。 (2) 案例是在项目刚建成不久时进行评价的, 因此难以对项目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评价。从这也可以看出, 选准评价的时间对完成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十分重要。

(三) ZL铁路绩效审计项目案例

(1) 项目基本情况。ZL铁路建成于2001年2月, 是铁道部全额投资的项目。建成后, 项目一直由ZL铁路局运营。项目跨越4省42个市县, 全长3420公里, 复线里程、电气化里程分别为500公里和400公里。2010年项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9821万元, 主营利润23098万元, 收入利润率3.25%;多种经营收入400021万元, 经营利润7623万元, 收入利润率1.91%。2010年项目运输收入100亿元, 完成货物发送量7231万吨, 旅客发送量2418万人。项目与运营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有13个:铁路货票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货运制票系统, 调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毒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运输经营指标综合查询系统, 货车管理信息系统, 车站信息管理系统,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货运营销及生产管理系统, 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 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 货运技术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集装箱追踪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相关的业务数据可以通过这13个系统获得。

(2) 评价方法。按照项目的安排, 结合实际的审计资源, 评价的年限为2010年度。针对前述两个案例都是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情况, 本案例在制定评价方法时充分考虑要便于推广, 决定设计一套定量的评价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步骤一, 设计指标。经审计组讨论确定, 从业务和财务两方面, 共设计16个指标。步骤二, 确定权重。审计人员参考了行业标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导向性标准等资料, 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提出权重的建议, 建议最终由审计组组长批准确认。步骤三, 逐项打分。审计人员根据行业指导标准、可行性研究报告、自身经验等确定指标的参考值。将指标的实际值与参考值对比, 得出指标原始得分。再将指标的原始得分乘以权重, 得出指标评分, 见表2。步骤四, 汇总指标评分, 对项目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该项目总体得分75.5分。其中财务方面48.2分, 占财务方面满分60.2分的80.07%;业务方面27.3分, 占业务方面满分39.8分的68.59%。总的来说, 该项目运营总体情况良好, 从财务和业务分别看, 财务状况良好偏上, 业务状况中等。

(4) 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优点:评价指标体系全为量化指标, 便于推广,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量化指标的设计以及权重的确定, 使审计人员在政府铁路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能对整个项目有个较全面的评价。缺点:一是评价指标体系仅考虑财务和业务两方面, 而忽略了对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内控等方面的评价。可持续发展对一个政府公共投资项目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公共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 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这就要求项目绩效审计不仅要对当前的状况进行评价, 还要求对项目未来的运营状况作出分析。内控制度对项目也十分重要,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降低项目的风险, 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因此要对项目进行完整的、客观的评价, 内控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二是评价的年限仅为一个年度, 难以对运营的趋势作出分析。年限仅为一个年度, 使得无法对项目的有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也无法设计出纵向比较的指标。纵向比较能较好地反映项目相对自身的发展和改进等。从这个缺点也得到一个启示:选准评价年限对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客观、完整的评价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十分重要。

上一篇:骨科轮转护士出科试卷下一篇:父母的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