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

2024-04-13

《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通用9篇)

篇1:《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

自省·关爱·责任

——读《剥开教育的责任》有感

伴着秋日和煦的阳光,我读完了《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文字读完了,而书还在继续;书读完了,而书中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读完了,而故事所展现的世界还在继续,教育世界中所蕴涵的可贵精神还在继续。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感慨:这是一本怎样温暖的书啊!这本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美好的教育世界呀,在这里听不到教师们一声声无奈的呵斥,看不到孩子们畏缩的身影;这个世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完美的教育状态和生活样式呀,这种美好而高品质的状态背后又是一种怎样高贵、光辉的人性和怎样高尚博大的胸怀啊!书中特别关注什么是真责任,要像剥核桃一样,将责任的核剥开。只有明确什么是真责任,才能搞真教育,也才能搞好教育!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对剥开教育责任的内核,始终要抱有一腔热情、一种责任。要本着“教师的案头书、家长的枕边书、学生的参考书”的想法,针对课堂教育、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伪责任”的现象和现状,让全社会人都能做到摈弃“伪责任”,达成“真责任”。真正唤醒人们对教育真谛的追求,唤醒整个社会对教育责任的深层剖析。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很多文章立论很有高度,观察很有视野,分析很为中肯,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当下的教育行为,让我这初为教育者获益匪浅。

“哪怕是一个不浪漫的梦想,也会让教育摇曳多姿。”这是我在读祁智先生《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认为他对教育责任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是呀,教育的底线是让孩子拥有舒展鲜活的生命。也许,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孩子,而让世界慢慢地改变;也许我们不能决定孩子们的命运,但我们可以影响孩子们的将来。

我们称谓“教师”,于点点滴滴的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于丝丝缕

缕的日常事务中镶嵌着责任,于激昂愤慨的交流中燃烧着胸中挚热的情感。我们行走于三尺讲坛之间,不老的是青春,永恒的是我们爱的传递。责任随生命而终结,永不终结的是我们爱的延续,生活因有爱而美好,世界因有爱而和平,我感谢自己能从事这样的一份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这样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爱的教育是相互的、鲜活的,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现在的教师,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

书中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思考:“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身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做个什么样的老师,那就先要求自己从简单做起:

1、用心。用心不是技能,是态度,是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心情。只要用心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用心做复杂的事情,很简单;用心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简单中蕴藏着精髓……在简单中成长。

2、智慧。智慧是一种思考力,是课能上好的基础。教育需要智慧需要反思。用智慧启迪我们的学习、思考与提升,这些可以表现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分享。

3、摆脱平庸和平凡,追求较高的教育境界,我该不断地通过阅读,广泛地吸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修炼自我素养。同时在教育中具有低调的行为举止,感恩的阳光心态,让我的教育行为散发大气、正气。

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爱与责任,是无声的诺言。爱与责任,将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让爱与责任同行,铸就师德之魂。

篇2:《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

“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吃的是良心饭。”从那以后,做每一件事情,我都在心里问自己,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问心无愧?

去年的九月十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作为教师的我,收到了一份特殊又珍贵的礼物——《剥开教育的责任》。空余时间,静下心来,翻开书本,细细品读。书中一个又一个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的教育细节令我似曾相识,不禁拿来与工作实际相对照。

本书从最客观的角度还原了一个个教育场景,讲述了一个个教育故事。看着书,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书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样真实地发生着,有正面的浓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讳,让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节处明真谛。

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总以向学生传授了更多的知识为荣,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级责任感为荣……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反思自己有时候的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追求所谓高效,自认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认为兢兢业业,为学生负责,殊不知有时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什么时候会自问一下:我们给的是学生希望要的吗?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孩子?这些都值得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真得多多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美,这种美哪怕是细微的;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让他们在优化的、宽松的标准下,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

篇3:《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

洋葱的工匠精神

洋葱数学的三位联合创始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级人才——CEO杨临风毕业于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总监朱若辰毕业于杜克大学, 主修生物学, 辅修教育心理;再加上二人的共同好友、创新工场第一个孵化项目的高级技术主管李诺, 构成了洋葱数学的铁三角, 使得团队囊括了课程教研、动画制作、产品技术三大关键领域, 没有软肋。

成为初中生学习数学的“银色子弹”, 应试提分, 自然是洋葱数学的本职, 除此之外, 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 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化思考, 并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是洋葱数学的更高追求。

如果产品的目标是让学生觉得有趣并能够在没有老师介入的情况下学懂, 就需要把学科体系挖掘得非常深入并讲出精髓, 同时产品的学习主线也要围绕学科特点设计。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这同时也形成了产品的高端壁垒。

在洋葱数学初创的半年时间里, 一共出了两套方案, 但制作的视频课程最终都无法使用。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 洋葱数学也终于摸索到了一些经验:1、仍然要基于学科, 但更强调可延展的学习方式, 强调更为深远的影响;2、内容制作要先有用, 再有趣, 做不到有用, 不会有人买单的;3、课程设计和产品设计要绑在一起做, 产品经理要懂得教育, 不单是会做题。

洋葱数学的教研团队首先将传统课本的知识框架打散, 按照单个知识点进行课程安排, 再将零散的知识点按照认知逻辑串联成知识树。在单个知识点中, 洋葱的微课视频会从知识点的缘起到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都讲清楚。同时, 系统地为学生设计了基础、提高和挑战三个层级的题目,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自我测评和拔高训练。为丰富产品内容, 他们还专门找来了《几何原本》等数学著作进行研究。就这样, 洋葱数学把课本知识掰开揉碎, 再与课外知识融为一体, 让学生细嚼慢咽, 消化吸收, 逐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终于,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 产品逻辑和视频课程前后各推翻了三次, 反复研磨, 团队终于构建出了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体系和内容, 产品逐渐成型, 最终的效果是, 确实能够做到让学生“一学就懂”。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标榜自己是“慢公司”, 呼喊回归“工匠精神”, 但流于表面者多, 落到实处者少;浮夸刷数据者多, 闷头做产品者少。洋葱数学算是真正为互联网+教育的“工匠精神”做出了自己的表率。

心中的痛点

鲁迅弃医从文、班超投笔从戎, 皆因心中有痛, 鲁迅痛在医学只能医国人体格却不能医国人精神;班超痛在纤细笔杆不能书其鸿鹄之志。而心中有痛一直是洋葱数学核心团队前进的驱使动力之一, 他们不只心怀“痛点”, 更切身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痛点”。

至今仍会被提起的一个段子是:多年前, 甘肃一个农村学校的英语老师向朱若辰抱怨, “孩子们太难教了, 他们连‘安普’也不会。”

“‘安普’是什么?”朱若辰感到奇怪。

“‘安普’你也不知道吗?”老师反问道, “a-p-p-l-e, ‘安普’。”

朱若辰当时无言以对。

从2008年起, 还身在哈佛、杜克读书的杨临风和朱若辰就开始研究“E-Learning (数字化学习) ”, 2011年初, 二人共同创立了“阳光书屋”公益组织, 在支教活动过程中, 他们深刻体会到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之痛。两人觉得或许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祖国农村学生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希望通过阳光书屋提供的平板电脑系统性地帮助农村学生提高学习体验和效果。

这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 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向农村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款学习软件。这款软件不仅要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把知识学懂, 还要在教师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帮助到学生。本来, 他们想捡个现成, 找点市面上已有的相关软件。可是, 选来选去却发现, 这样的软件在国内根本找不到, 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学习动力, 不可能会通过一个软件进行自主学习。这又成了他们心中另一个“痛点”, 驱使他们决定自己开发这样一款软件。于是二人拉上好友李诺一起成立了光合新知公司, 正式着手开发被命名为“洋葱数学”的在线教育产品。

在线教育产品的用户有很多痛点, 洋葱数学关心的是“怎么学也学不懂”。

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小学到初中知识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内容更加深入和抽象;也可能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没有从知识的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只讲是什么, 不讲为什么和怎么思考, 学生觉得枯燥;更有可能是学生不论是在课堂面对老师还是家教, 心情都很紧张、怕出错、没有信心。

杨临风介绍洋葱数学的产品理念说:

“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 首先思考的是一个知识从学生完全没接触过, 到完全精熟并且能够迁移, 需要哪些认知环节, 围绕这些环节设计最适合的学习流程和内容。例如针对一个章节的兴趣引入、基础概念、一类题型的思考方式、一种数学思想 (比如‘整体代入的思想’) 、拓展的内容 (比如‘为什么负负得正’) , 这些环节都需要制作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设计产品体验的时候, 目标是做到‘高效、有趣、有启发’——‘高效’是知识吸收的高效;‘有趣’是通过产品体验和课程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真正的美;‘有启发’是每一个教育者希望达到的终极目标, 要让学生习惯问为什么, 习惯系统思考、多角度思考, 最终能够达到认知的最高层级——创造。只有经过这样的整体设计, 并把所有木桶的短板都补齐, 产品才能实现0到1的变化, 学生才能够愿意自发地拿出业余时间在线学习, ‘根本停不下来’。”

在线教育一个普遍存在的痛点就是用户的不信任。这同样是洋葱数学要处理好的核心问题。用户的不信任来自于在线学习没有效果, 没有效果有可能是因为产品根本无法引起兴趣让用户坚持下来。如果用户在体验之后发现产品足够有趣, 学过之后意犹未尽, 而且确实能够得到启发, 这样的产品一定能够形成巨大的口碑效应。

目前, 团队已与包括北京十一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等名校在内的众多中学进行了合作, 现在有一千多所学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性地使用洋葱数学, 或作为课前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 或作为课后复习的工具。全国用户分布学校更是达到一万所。

不改初心

洋葱数学一直希望自己走得慢一点, 钻得深一点。当初之所以选择数学为突破口, 首先是因为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容易进行结构化组织;其次, 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 学好数学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很重要;此外, 数学也是比较抽象的知识, 部分学生经常会在数学科目中碰到难题, 而一旦刚开始的疑难没弄清楚, 之后的课程很难跟上。在设计产品之初, 洋葱数学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教育的主体——“学生”身上。

偏向于技术的李诺加入团队时, 也是因为想通过技术的方式去影响教育:“我们是真的想做出可以解决问题的产品, 可以看到学生使用我们产品带来的改变”。李诺去一些农村地区考察, 发现课堂教学方式跟自己上学时差不多甚至更差, 感慨良多。但是他相信技术可以给教育带来无限可能, 比如用技术的手段关注到每个学生, 用大数据跟踪学生的成长。李诺相信技术, 也期待自己通过技术可以影响到教育, 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切实地给乡村教育带来变革。这种变革不是说把农村的水平追到城市的水平, 而是探索一条同时帮助农村和城市的新路。

篇4:《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本以为,这是一本说教“责任”的书籍,读着读着,我欲罢不能,被书中诗意的语言、简洁的插画、深刻的哲思、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阅读后,我把她悉心珍藏起来,有待经常翻阅,反复咀嚼。

她是一首振聋发聩的播种机。“教育充满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是生命的零件”,我们要精心呵护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是受教育者;“说到底,教育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良心”,唤醒了每一位教师的良知;“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爱的光芒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教育者有责任让教育成为一种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馈赠……

她是一台细致入微的显微镜。教育的细节常常被我们忽视,这本书带我们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吹落灰尘,教育的责任渐渐清晰起来。可能是试卷上的小小提示语,可能是课堂上的一次发言点评,可能是教师的一个眼神,可能是一处文本的解读……书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样真实地发生着,有正面的浓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讳,让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节处明真谛。

她是一部客观公正的扫描仪。本书从最客观的角度还原了一个个教育场景,讲述了一个个教育故事。这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历历在目,

故事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纵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现状。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有这么多弊病;原来,我们在“爱”与“责任”的名义下,还做了一些“伪责任”的事情。家庭作业究竟是谁的责任?抄词作业合适吗?我们需要“狼性教育”吗?放假真是“假放”吗?过度的“关心”真的会给学生带来了无形的枷锁吗?全书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会让我们不断地追问。

篇5: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为什么举手的总是你》,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子总是举手,可是却被老师一次次的被忽略,因为老师知道她的答案不是老师想要的,或者说她可能会出丑,出现令老师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虽然小红衣服总是举起小手,但老师就是不给红衣小姑娘发言的机会。反思我自己,其实上公开课,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一节公开课,精心设计教案,想学生能够回答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为了保险,尽管有的小孩子的手一直举着,但就是不会喊他。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怕出错。怕自己出错,怕学生出错,甚至出丑。所以各个环节都确保不会出错。但我们现在一直在说,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愿望总得不到实现。我们知道促进发展,不仅包括给予学生机会,更应当包括容许学生从错误中站起来,获得进步。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和课堂,否则只能算是演戏。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对于优秀的学生,每节课他们都有很多发言的机会,但是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上课坐在那儿听讲,不调皮捣蛋,回答不回答问题好像是可有可无的。这种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有着很大的比重,其实教育是为所有的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责任是帮每个孩子进步。以后如果碰到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就降低难度,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书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藏,就等着我们这些地质队员来开发,但我们已经不用勘探,因为“宝藏”的手高举着。

老师,这简单的称呼里,凝聚着太多的责任,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思考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那么会有多少孩子,可以人尽其才,在社会的大浪中尽显风流呢?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匹潜在的千里马,而这匹千里马,常常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伯乐的发现和培养。问问自己,我,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是多少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教育智慧、教育情思,扶持、培养和我们有缘相遇的幼苗,使他们都可以再适合自己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

篇6: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去年的九月十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作为教师的我,收到了一份特殊又珍贵的礼物――《剥开教育的责任》。空余时间,静下心来,翻开书本,细细品读。书中一个又一个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的教育细节令我似曾相识,不禁拿来与工作实际相对照。

本书从最客观的角度还原了一个个教育场景,讲述了一个个教育故事。看着书,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书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样真实地发生着,有正面的浓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讳,让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节处明真谛。

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总以向学生传授了更多的知识为荣,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级责任感为荣……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反思自己有时候的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追求所谓高效,自认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认为兢兢业业,为学生负责,殊不知有时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什么时候会自问一下:我们给的是学生希望要的吗?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孩子?这些都值得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真得多多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美,这种美哪怕是细微的;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让他们在优化的、宽松的标准下,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

篇7:剥开公开课的外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的各级各类教学公开课依然在持续开展.作为一项教研活动, 公开课为增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 其示范性引领的功能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学的风向标;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教师实现理想提供了机会, 让教师实践了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新课改下的公开课的宗旨是推广经验、问题探讨、思想交流与整体提升, 因而见公开课对于中学的学科建设及其重要.但由于对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等原因, 在现实中公开课出现了不少问题:过于作秀, 观赏性远远多于实用性, 违背了初衷, 失去了该有的功能和意义, 成了“无用的精彩”, 具体变现如下:

一、重表演而欠实用

公开课是展示, 听课的教师是观众, 开课教师和学生都是演员.公开课上教师可以营造最佳的英语教学氛围:上课的节奏比平时更明快, 教学的气氛比平时更热烈, 学生的注意力和表现其他比常态课好, 教学效果比常态课好得多.但是, 表演的都是好学生, 而把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拒之于门外.于是, 表面的热热闹闹, 代替了扎实有序的教学进程;表面的议论纷纷, 缺失的是个人主动.有不少公开课, 就变成为表演而表演, 为活动而活动, 有的基本知识点都没有顾及.这样的公开课后, 上完后不得不将同一课的内容再上一遍.这样的公开课, 费时、费力, 针对性不强, 从形式上完成了这项教研工作, 但不能真正发挥公开课的示范作用.

二、多作秀而少真实

公开课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课堂上的45分钟, 还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为了秀出精彩、秀出完美, 公开课的设计往往集众人之智慧, 个人的教学设计甚至被全盘替换, 没有任何发挥的自由.最后,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英语教师开课时避免一些难度较大的章节, 选那些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表现.有的正式上之前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演习, 甚至有的教师为达到课堂上配合默契的效果, 在开课的班级先上过一次.这些做法的确能使公开课显得很热闹、很出彩、很完美, 但是作秀过度, 已不再是个人教学能力的展示, 远远脱离了常态, 失去了真实.这样的公开课扼杀了教师的个性, 把学生当成了道具, 失去了英语课堂的原汁原味, 违背了课堂规律.

三、重预设而轻生成

课前的精心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和统一.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 而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被无数人用无数的45分钟设计、打磨、学生一次一次参与排练的公开课,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教师的每一句台词, 学生的每一次点名发言, 教师都熟记于心, 上课时都按照预先设计的套路不折不扣的执行, 容不得半点意外.这样的课堂是机械的、呆板的.一旦当教学中出现一些“偶发事件”, 与课件设定的顺序不符, 打乱预设的教学程序时, 学生的回答不够到位等等, 教师就会因此而乱了方寸遭遇尴尬.事实上, 意外也能演绎精彩, 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抓住精彩的瞬间, 让预设与生成相映生辉, 课堂才会更具生命活力.

四、多手段而忘本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 使得英语教学手段多样化, 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通过美妙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趣味的动画调动了学生的感官, 起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作用.也因为这样, 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面临多元化选择.但有些老师却忘了:即便多媒体有着诸多优势, 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工具.因而出现了不能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不能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的不合理利用, 演变成了滥用多媒体而不管教学是否需要.这样的课堂花俏、新异、刺激感官, 看似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实则违背了认知规律,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事实上, 多媒体教学课件毕竟不是教学本身, 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也不能只是播放员,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和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五、重成功而忽缺陷

公开课结束后的评课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凡事求完美, 乃人之常情, 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听到的大多公开课的评课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 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精彩的导入, 自然的过渡, 课堂上时而高潮迭起, 时而亮点闪现, 时而悬念迭生, 教学环节丝丝相扣, 教学过程行云流水, 师生配合天衣无缝……完整、完美, 学校及相关教研部门才会满面春风.而一个小的疏忽、一个小的意外、一个小的失误就是失败.其实, 对于教师而言, 表扬固然重要, 能让自己认识到存在的优点, 继续发扬光大.但唯有知道缺陷和不足, 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完善.

公开课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彩排检查, 弄虚作假的表演取代了课堂的原生态, 成了作秀的代名词, 违背了公开课的初衷.但公开课作为不能取消、不可或缺的教研活动, 本身的价值是不容否定的, 所以我们必须有所改变.应当让公开课少一些功利, 多一些包容.要保留公开课的探究性, 要允许公开课的不完美.要尝试采取如下的各种有效对策, 避免种种弊端, 才会呈现真正的精彩:

1. 要倡导公开课常态化, 还公开课日常教学本色;

2. 公开课的教学应以针对学情, 避免华而不实为原则,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3. 公开课须秉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 有选择性地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4. 公开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高效”为特点,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5. 教学设计要防止模式化, 发挥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注重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6. 公开课需要精心预设, 更要以宽容之心欢迎不期而至的精彩;

……

新课程改革, 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策略支撑.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课, 应该从解决问题入手, 让公开课服从于教学, 服务于教学.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 我们应学会引导和调节, 拒绝公开课的伪精彩,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

摘要:公开课是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教学研讨形式, 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对于教师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潮流之下, 公开课如火如荼地开展, 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 由于对新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或者出于功利目的等因素而扭曲了初衷, 很多时候, 公开课成了作秀的代名词, 其主旨与精神已经被严重异化, 成了无用的精彩.

关键词:公开课,新课改,表演,作秀,预设,手段,成功

参考文献

[1]H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刘洪.公开课—教师成长的快车道, 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0 (12) .

[3]刘国辉.现行公开课的弊端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 2009 (17)

[4]易振秀.走出公开课的三大误区, 河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09 (4) .

篇8:《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1

接着市教育局的推荐书籍,看着局长大人的亲笔签名,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我翻开了祁智先生所着的《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惊异地跟随作者的笔触去一步一步深入,跟随着一个个的鲜活案例,渐渐明确什么是真责任!

《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是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其中有许多的教育细节令我似曾相识,不禁拿来与工作实际相对照。其中有一篇《孩子的事不要包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老师,当你白天把自己当成“监工”和警察一般,时刻密切关注着班里每名学生的每个举动(关注点是谁违了规,谁成绩落后了,而不是孩子们的情绪和心理),精神高度紧张的劳累一天。

很多母亲也一样。一心就做孩子的“保姆”,一心围着孩子转,到出问题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全心付出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影响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遗失了自己,自己失去的不只是韶华,还有孩子的心。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成长,需要学习,需要进步,假如我们生活里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只有孩子的吃喝拉撒穿和睡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到头来自己熬成了“黄脸婆”“老妈子”,把自己整个奉献给了家庭,奉献给了孩子和爱人,却挽留不住他们向外的心……

所以,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母亲,我们都需要追问一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责任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责任?做真教育需要倾情投入,但是不是一味的失去自我的全力付出。只有把握住了教育的本质,我们才有可能接近真教育,也才可能担当起教育者的“真责任”,才可能在对孩子的同时也对自己负责,才可能给孩子幸福生活的同时让自己也感觉到幸福。

说到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故事:参天大树的鸟窝里,有4个小家伙诞生了。在小鸟们尚且没有长满羽毛的时候,鸟妈妈每天都会不辞辛劳地外出找食物,然后回来喂养她心爱的孩子们。但是,等到小鸟的羽翼丰满,一个一个地学会飞翔后,鸟妈妈再也不会替孩子们去觅食,小鸟们也只能开始用自己的能力去生存了。

在整个世界的物种里,除了人类,还有哪一个物种会对“子女”的事包办代替?小鸟儿不会代替孩子去飞翔,更不会代替孩子去生存。而当今的父母、老师是不是常常代替孩子做原本孩子该做的事情?更可怕的是,父母和老师多数时候还认为——这是对孩子好。如果,鸟妈妈怕小鸟累着,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去觅食,小鸟迟早都会饿死。为了让小鸟有养活自己的能力,鸟妈妈一定不会替孩子去做它该做的事情。难道,我们人类的父母和老师还不如鸟父母们了吗?

要想让孩子有能力处理任何问题,就一定要放手让孩子锻炼成长。因为“包办代替”只能解一时之渴,只有孩子自身强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2

“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吃的是良心饭。”从那以后,做每一件事情,我都在心里问自己,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问心无愧?

去年的九月十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作为教师的我,收到了一份特殊又珍贵的礼物——《剥开教育的责任》。空余时间,静下心来,翻开书本,细细品读。书中一个又一个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对话。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的教育细节令我似曾相识,不禁拿来与工作实际相对照。

本书从最客观的角度还原了一个个教育场景,讲述了一个个教育故事。看着书,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书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样真实地发生着,有正面的浓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讳,让读者于细微处见真情,于细节处明真谛。

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总以向学生传授了更多的知识为荣,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超级责任感为荣……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反思自己有时候的教学,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追求所谓高效,自认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认为兢兢业业,为学生负责,殊不知有时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抹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什么时候会自问一下:我们给的是学生希望要的吗?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孩子?这些都值得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真得多多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美,这种美哪怕是细微的;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让他们在优化的、宽松的标准下,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

爱与责任共同铸就了师德之魂,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时时、事事、处处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愿用我的真情和关爱去触动每一朵小花,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3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卢梭

十八岁那年,我在中考志愿那行填写了“英语教育”这一专业。憧憬期待,带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教师生涯之路。冥想当初对于教师职业的选择,放在之前,我的心情会黯然失色,为何这样说,因为我总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以成人的心智来思考他们,换来的是不够了解孩子的内心,没能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甚至换来我在教育生涯的第一次的迷茫。转眼间快工作十年,我发现已适应了他们的顽皮和粗心,不会再轻易的对他们发火,我意识到发火也许会伤到他们幼小的心灵,甚至使得孩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就这样我学着时常反思教学中的挫点,抓住孩子的心、温暖自己。

父母、家庭、社会都渴望孩子德才兼备、成龙成凤,这无疑就要求孩子有坚强的性格,良好的习惯,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成为一个富有修养的人。所以教育的意义就显而易见,而教育的时机、内容、方法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正可谓诸子百家、门派杂呈,各成一说。《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所以,即使时机,内容,方法都不一样,或是因人而异,但是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我自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经验不能妄加评论教育,我在这里只能以有限的学识以及他人的教育观点,说一说对小学低年级培养的想法,我认为两点最为重要,第一是智力的培养,然而当前的许多家长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即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仅是教会了孩子掌握一种乐器、学会一种技能,实际上真正的智力开发应让孩子开拓视野,多接触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第二是性格,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优秀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做到生活的琐事中,在点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让他自己坚强地爬起来,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针之痛等。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不知道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能够否找到心目中真正的教育本质,我以自己六年多的师范教育学习生涯和十年多的教学经验给出一个粗浅的内心答案:“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不是选拔(不是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甚至考研的选拔,这是我本人经历的教育阶段,这也是我本人所认为目前中国学校教育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小学教育最好让孩子回归自由天性。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我有时为了赶进度的确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但是我更觉得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两点也是我现在迷茫的地方。

我很庆幸自己在当下能够拜读祁智先生的《剥开教育的责任》,用赏识之眼光发现孩子细微的美,宽容之心胸包容成长中缺陷,我希望他们能够自信并快乐。我希望他们能够成长,我更希望他们能够学会成长。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4

作为一位新老师拜读祁智先生的《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教育类书籍,这个是我第一次认真的阅读这样的书籍,说实话看完后,感触良多。曾经有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对话。《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就是一位低调但又深沉博爱的智者。与这位智者的谈话,也许还是比较肤浅,但是却也是我迈向教育、教师这一岗位的一小步。我觉得这本书文字通俗易懂、论述一针见血。作为一名教师,里面的很多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孩子们的爱。记得当了一辈子老师的爷爷说过:作为老师的前提的,你要爱你的学生。是啊,我们既然是一名老师,从事的就是“花”的事业,从事的就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工作!所以,走在这条充满阳光,散发馨香的教育之路上,我们播撒的注定是无私的情与爱,付诸的注定是强烈的责任心!

我们要对学生满怀关爱之心。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城北小学,就证明了对咱们的信任。信任的同时也把责任赋予了我们。我不仅仅要照顾好每一个孩子的吃、住、学习,我们更要能够俯下身子和孩子们谈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多观察他们,多思考他们。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什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亲切、温柔、甜美地呼唤着一个个名字,是对孩子真实的尊重。我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老师和三年级两个班的科学老师,有时候在楼道里与学生相遇喊出他的名字,学生会感到惊奇。这种看似微小的事情都会体现出理想的师生关系,平日里的一些小细节其实都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老师最喜欢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师爱,也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艺术与智慧。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机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老师“最爱自己”的理由。

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兴趣的定义是,它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两种。前者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这一点实则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比如,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水平,了解学生已有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等等。后者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这一点实则是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比如,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或任务,或者为了得到父母、教师的赞赏,同学的尊重,在考试中得到好分数,在竞赛中取得胜利等等。这一点在我个人身上即有所体现。在我学生时代刚接触到英语的时候,因为没有摸索到学习英语的方法,导致成绩很不理想,哪怕是简单的单音节单词的记忆都显得尤为困难。然而一次平日里的小检测,一百分的试卷考了九十九分,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一番,从那以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接下来各阶段的英语学习都如鱼得水,现在它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这就是一个反作用力。

我们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美,这种美哪怕是细微的;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让他们在优化的、宽松的标准下,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快乐。爱孩子,就应该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打下靓丽的底色,让孩子学会肯定自己;就应该让孩子学会过自己的精神生活,眷注内心。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5

乍听书名,原以为又是一本理论说教方面的书,不会具体指导我们在工作中如何工作的,拿到书后粗略一浏览,证明我错了。《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不一样,每一篇文章都是从教育细节入手,层层剥开,直达核心位置。这些小故事给我的启发很深。每一个事例好像在身边发生,但是自己平时的处理方式却不是这样,现反思自己是否伤害了那些孩子们的自尊心?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如何弥补,如何改进。读着读着,竟欲罢不能,深深地被吸引了。

《为什么举手的总是你》,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子总是举手,可是却被老师一次次的被忽略,因为老师知道她的答案不是老师想要的,或者说她可能会出丑,出现令老师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虽然小红衣服总是举起小手,但老师就是不给红衣小姑娘发言的机会。反思我自己,其实上公开课,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一节公开课,精心设计教案,想学生能够回答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为了保险,尽管有的小孩子的手一直举着,但就是不会喊他。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怕出错。怕自己出错,怕学生出错,甚至出丑。所以各个环节都确保不会出错。但我们现在一直在说,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种种原因,这样的愿望总得不到实现。我们知道促进发展,不仅包括给予学生机会,更应当包括容许学生从错误中站起来,获得进步。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和课堂,否则只能算是演戏。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对于优秀的学生,每节课他们都有很多发言的机会,但是对于学困生,只要他们上课坐在那儿听讲,不调皮捣蛋,回答不回答问题好像是可有可无的。这种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有着很大的比重,其实教育是为所有的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责任是帮每个孩子进步。以后如果碰到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们就降低难度,也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书上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宝藏,就等着我们这些地质队员来开发,但我们已经不用勘探,因为“宝藏”的手高举着。

老师,这简单的称呼里,凝聚着太多的责任,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思考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那么会有多少孩子,可以人尽其才,在社会的大浪中尽显风流呢?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每个人都可能是一匹潜在的千里马,而这匹千里马,常常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伯乐的发现和培养。问问自己,我,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吗?是多少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教育智慧、教育情思,扶持、培养和我们有缘相遇的幼苗,使他们都可以再适合自己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

当有学生在课堂上行为出轨,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使学生自然回归,这种方法是爱与关心。老师面对突发事件的泰然自若与有效的沟通方法,是我们令学生着迷的原因之一。无论你怎样对待孩子,你都会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中,我愿意做一个因为关心他们而被孩子们记住的人,一个当孩子的思想或行为出轨时拉他一把,使他重新步上正轨的人。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6

当我趁着月休,把学校发给我们的《剥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完后,一曲《爱的奉献》涌上我的心头。“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本书的作者,都是一线教师,也都是学生家长。书中用他们的“教育智慧与真情”,抒写着他们教育的惬意人生,诠释他们对“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不懈追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挚的情感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内心世界的火把。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自然而然地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只有“情通”才能“理达”,情通理达才会心悦诚服,从而达到引导、帮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由地飞翔。读完这本书后,联系自己从事教育14多年来的点点滴滴,我的感触很深。

意融融,亲情浓浓

去年学生来到外国语学校后,昔日在父母身旁撒娇的宠儿远离家乡,远离父母,那滋味可想而知,在一两天的新奇感过去后,这种角色的突然变化使他们很难适应,生活上也一团糟(吃方便面,零食充饥),有的同学还控制不住想家的念头,一天一个电话,哭哭啼啼,以至学习受到很大影响。我们教师顿感肩上责任重大,班主任们更是心急如焚,但又怎能“横眉冷对”,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啊。

于是,我们的班主任尽量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大家畅谈心曲,相互交流,在短时间内让班级、学生寝室充溢着浓浓的“家”的味道。在闲暇之余,班主任们也都深入到学生宿舍,和他们一同整理和布置;早上与他们一起晨跑;晚上帮他们关好门窗;天气变化,提醒增减衣服;课余常找他们聊聊,了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出现在生活、饮食、住宿、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学生们非常感动,不久便适应了新的环境,渐渐投入到新的学习中,脸上又露出了他们甜美的笑容。

尊重个性,润物无声

去年,我校学生从不同的乡镇学校来到这里,学生所受的教育基础各不相同,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发展他们独特的禀赋和才能,唤起他们内在的尊严和自信。我班有一个女生,去年进校后便显得异常沉默,成绩更是甚差,面对这样更需要尊重和关怀的学生,在课堂上我尽力去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不久,我便发现她的作业本一直做得非常认真工整,于是我让她担任学习小组长,并经常鼓励她,她进步很快,生活的信心也越来越足。在后来的单元测试中,她获得了A等级的好成绩,宣布成绩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她眼里那晶莹的泪珠。

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孩子初来到外国语学校,他们的自理、自立、自护、自强的能力较差,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时间上都难以适应。我们老师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不失时机地引导、说服和感化他们。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研究学生的书面材料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赖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常激励学生,用宽容的爱心接纳学生的一切,对犯错与重犯错的同学不简单处理,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润物无声,用宽容和期待这剂良方医治了不少同学,在学生洁白的纸上谱写人生最动人的弦律。

爱中有严,严以导行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一定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我们要做到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采劝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当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时,取得一定进步时,他迫切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老师不能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即使后来再补上,效果也不够理想。

总之,师爱既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无形中又会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班级建设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尊重和理解,期望和要求,通过自己的态度和言行传达给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同时有利于师生间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谐的关系。

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肩负着如何把“士兵”引上“元帅”之路的重任。我也深信,每位学生都是聪明可爱的,我们期望绿树成林,期望“士兵”成为“元帅”。只要我们细心地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他们会成为参天大树;让我们用爱架起一道情感彩虹,让孩子的心灵自由飞翔吧!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7

《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该书是许多一线教师反思自身教育实践的成果,本书像剥核桃一样,将责任不断“剥开”,回归、解析、重构教育的责任。

编者祁智在序言中提到“我们不要辜负了孩子,我们不能辜负孩子对你的崇敬,不能把他们对你的崇敬化为对他们‘伪责任’的工具。”“我们的发问,是我们行业的自省,源自于我们的责任、良知。”试问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自己,是否有那份对教育深深的、厚重的责任与良知?是否有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否没有辜负每一个孩子的.信任呢?我扪心自问做得还远远不够,怀着这样的愧疚以及对教育真谛的追求,我静静地看完了这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书中很多观点很有高度,观察很有视野,分析很为中肯,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当下的教育行为,让我这个教育者获益匪浅。这里谈谈让我最有感触的几个观点。

一、老师最喜欢的,是我让每一个学生觉得“老师最喜欢的,是我”。当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一直困扰我的如何实现教育公平难题不再是一个无解之题了。这个观点其实面向的就是保证每个孩子在教师心中的平等性。每个班上都有老师眼里所谓的耀眼的优等生、令人困扰的差生、以及默默无闻的普通生,而这样的分组通常是以成绩为标准,每个孩子在教师心中有了三六九等,甚至孩子自己心中也有一个等级,从而认为老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显然离平等对待学生很远了,那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又是真的公平对待学生了呢?也显然不是,毕竟每个学生情况不同,如此一刀切的做法很难做到真正公平。如果只有一个学生觉得“老师最喜欢的,是我”,这是一种有偏向性的爱,但如果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最喜欢的,是我”,这是一种平等的爱,毕竟要做到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最喜欢的,是我”,这个老师肯定看到了每个孩子自身独具的禀赋、特长、潜能,真正了解了每个孩子,发掘了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独特的爱,才会让每个孩子发出感叹:老师最喜欢的,是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显然这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充满爱心、思想开通,对学生的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充分利用和学生在一起的所有机会,迅速捕捉、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老师“最爱自己”的理由。

二、孩子的手很小

“我们给的是学生需要的吗?我们给的是学生希望要的吗?我们给的是适合学生的吗?孩子的手很小,而我们想给孩子的太多、太重。”我们扪心自问: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有没有伤害到孩子,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回想我们一贯的教学,我们似乎得了一种教育强迫症,总是强迫自己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学内容,从来都是那样的鼓鼓囊囊;教学环节,一直都是那样的环环相扣;教学容量,总是那样的满满当当……最可怕的是对这样的一种教学现状和现象,我们向来习以为常,甚至引以为豪。一堂课就短短的40分钟,其中有多少是老师强迫加给学生的负担?又有多少是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的呢?老师眼中的争分夺秒,却将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急于记下老师讲的要点,没时间咀嚼,没时间思辨;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课时,被动地任老师拎着走,无奈地被优等生拖着走,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干什么。课堂上的时间沙漏,在一点点地向老师这里聚积而属于学生的越来越少。我们一切都从“教”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自顾自地追求所谓高效,眼里哪里有学生的一只只小手呢?心里哪里思考过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呢?问题是尖锐的,但尖锐地发问并不是在质疑我们的责任心,也不是在否认我们的辛劳,更不是在抹杀我们的成绩,而是在警醒我们真的要注意到孩子的小手,以及孩子纯真的眼睛。

三、为什么举手的总是你

在常规课尤其是公开课上,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我们经常将发言的机会给能讲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而对可能回答错误的“举手”视而不见。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都心知肚明:老师了解自己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底细,知道让谁回答问题,可能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尤其是一节好不容易准备的公开课,可能会因为某个学生的回答而出现败笔,贻笑大方。所以老师一般都会从“大局”出发,为了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失败,剥夺有些同学的发言机会。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老师到底是为谁上的?我们一直在说,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愿望得不到实现。促进发展,不仅包括给予学生机会,更应当包括容许学生从错误中站起来、获得进步。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和课堂,否则只能算是演戏。课堂是孩子们的,如果有可能,一节课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次发言锻炼的机会。教育的公平不是嘴上的高调,应当落实在每一件事上、每一个细节中;教师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孩子进步,他必须关注每一个孩子。

剥开教育的责任,不要辜负孩子的期望;剥开教育的责任,不要丢失教师的良知;剥开教育的责任,不要违背教育的本质。让我们时刻警醒、时刻反思,真正承担教育的责任,无愧于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良知。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8

20xx年的暑假,学校里又为我们准备了精神干粮——《剥开教育的责任》,照例读书写感悟,由于假期事情多,也由于自身的惰性,即使把书放在了床头边,也一直未看,直到快入学了,我不得不翻开看看,没想到,书的封面、书的内容格局、书的导言竟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把书读完,深深反思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不自觉的违反了哪些教育规律。

《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封面设计很独特,没有绚丽的色彩,一位恬静少女,背倚大树,默默阅读,远离尘嚣,身心入境……这幅画面让人舒心、静心,画面旁边,黑体字庄严地书写着——剥开教育的责任。淡雅的封面,一下抓住了我的心,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进入外国语学校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为了培养我们读书的习惯煞费心机,可是一年来,教育书籍发了好几本,我们忙忙碌碌,可曾有这样的心境静心阅读呢?没有。书名很让人沉重,特别让从事教育的我们这些老师,感觉有哪些见不得人的丑闻被曝光,怀着忐忑之心认真阅读书籍,看看教育的责任究竟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剥开教育的责任的?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这本书还是很好的,这本书针对课堂教学、班级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伪责任”,逐一加以揭示,并阐述真正的责任。本书的每篇文章都从教育中的细节入手,都在追问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责任,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主题。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师与家长的责任何在?这是本书关注的主要问题。书中通过教育中种种习以为常的现象,揭示当前教育的真正责任:

有的教师给学生布置许多作业,他以为这样学生的成绩就好了;有的家长给孩子报许多辅导班,他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全面发展了;有的教师上公开课,有意忽视某些学生,他以为这样公开课就完美了;有的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不让孩子经历任何风雨,他以为这样孩子就能茁壮成长了: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目的意识与责任感。在教育中,没有正确的目标,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南辕北辙。

本书中所言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中正在发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家长到学校的对孩子的“包办”,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几乎从未实施过的“因材施教”,多媒体的“泛滥成灾”、“请君入瓮”式的强制解读,课堂提问中的“专业户”现象等,切入点不大,有些甚至还有点“小题大做”——因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庐山中人”的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惊,习以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们却能够从现象入手,层层剥茧,丝丝入扣,直抵问题的症结。《家庭作业该谁批改》一文所言事实几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业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作业,真的演变为一个“家庭”的作业。所以有专家曾经痛言,在中国,只要孩子入学,这个家庭从此就开启了一扇沉重的大门,这个大门的名字叫“灾难”.虽然言过其实,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实。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诅咒,而是平心静气地分析家庭作业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员参与作业处理的危害,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令人心悦诚服。不仅如此,文章还以教育名家的教学实践为示例,就家庭作业的设计和处理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问题研讨中紧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东西。

在《剥开教育的责任》一书中,通过一些教育事例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真正的责任,如在《精神培育刻不容缓》一文,直言学校教育中孩子“精神”品质“培育”的重要。用“培育”而不用“教育”,强调“育”在孩子精神养成中的价值,这是非常有见地的。现实学校中,误“教”为“育”,以“教”的方式企求实现“育”的目标的现象几乎是通例。于是大大小小的班会课、学科课堂、团队活动、政教工作等,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老师、主任、校长高谈阔论,宣传演讲,或爱国,或无私奉献,或助人为乐,或共产主义理想……这样说,从来都是不错的,但实际效果如何?孩子的变化有多少?这些是“教”,而非“育”.真正的“育”,应该是优秀文学或文章的内蕴精神的感染,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学校环境资源的熏陶,有关制度、规则、要求和公约的限制和调节。优秀的“育”几乎都是无言无声,都是春风化雨的。所以该文中老师被学生“惩罚”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抄写‘潸然泪下’”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育”的方法。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教师自身拥有的“独立精神”、“平等思想”以及行为中的表征,才是对孩子的最好的“育”.道破真相,追求真实,实行真的教育,这才是我们从事教育的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新学期即将开始,我会在新的工作中尽心尽责,尽一个教师真正地责任,少一分伪责任。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每一天。

【《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相关文章:

1.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四篇

2.剥开教育责任的读后感

3.被剥开的瓜子500字作文

4.坚守中的责任教育随笔

5.剥开月光的冷诗歌

6.剥开思维包浆诗歌

7.男人的责任读后感作文

8.我的责任作文

篇9:《剥开教育的责任》心得体会

当时拿到这本书,给我最震撼的一节是“请喊学生的名字”,当半年前第一次踏进教室,面对一张张稚嫩而陌生的脸,我胆怯了,我不认识他们,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觉得对不住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特别是当你走到一个孩子跟前想和他交流,而你却不知道他的名字时,更加的无奈。当我询问孩子姓名时,也看到了孩子眼中流出的伤心。“每个名字背后都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希望,遥想他们最初的诞生,无不是充满希望,倾注温馨,浓缩了人世间最纯朴的至爱亲情,包含着对一个新鲜生命的所有祝愿。它是每个来到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并将一生与这份礼物相拥相辉。”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我每次发本子喊着学生的名字,走到他的身边,看清他的脸,然后把本子交给他,几次下来,我能记住大部分孩子的姓名,慢慢的我也有了自信的资本,我叫的出你的名字。我看着一个孩子,叫出他的名字,他脸上也洋溢着开心。从一开始觉得叫不出孩子的名字丢脸,到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这就是责任,当你走上这条神圣的道路,责任心油然而生。

有位教育专家说“人生有两个世界,一是成人世界,二是儿童世界。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使者。”从教半年来,酸甜苦辣,各种体会。令我最伤心的一次是家长的一通电话。从幼儿园刚上来的小朋友,他们的小手总是“闲不住”,不管上什么课,他们的手总是在玩各种“玩具”,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采用朋友教的一个办法,吓唬他们,没收他们的“玩具”,经此一吓唬,大部分小朋友上课能坐端正了,这让我很欣慰,但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不听话的小朋友。小易,平时也算一乖巧的女孩子,那节语文课,她的小手总是不停的玩的铅笔盒,友情提示下还是不听劝。我说“事不过三,再让老师发现有小朋友不好好听课,玩铅笔盒,老师就要没收了”,我继续上我的课。孩子的世界总是纯真的,其他小朋友发现小易还是在玩她的铅笔盒,向我告状,我有点怒了,没收了她的铅笔盒,总算课堂又恢复了安静。就这样等到放学后,我收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开场白就是把我骂了一顿,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手足无措了,难道我努力教育好这个孩子错了吗?后来和朋友倾述这件事,朋友说“又不是你的孩子,你何必呢。”是啊,不是我的孩子,我何必呢?我想这就是教师的责任心使然,他们不是我的孩子,可我早就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就算家长不待见我,我也不忍心放弃这个孩子,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师的良心,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

我想最好笑的事就是期末考试了,期末考试前的那晚,我没有睡好,想来也比较有趣,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自己参加期末考试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紧张,这一次我却紧张的睡不好,一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参加期末调研,我担心他们会发生各种状况,我自己也笑话自己,后来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那一天他们很乖,心里甚是安慰。我想其实这也是责任心使然。

上一篇:周思敏礼仪培训观后感下一篇:新年家人团聚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