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2024-05-23

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共15篇)

篇1: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通过课程《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的学习,谈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们要对大量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这样更加地证明学习“统计与概率”的价值和必要。在不确定事件中,有很多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虽然每种结果都是随机出现的,但出现的次数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也决定了概率与统计是不可分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与方法”,所以更加说明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重要性。原因是:中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日常经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去认识,去建构。因此,不能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单纯当作统计量的计算、统计图表的制作以及概念识记等活动来组织。

所以让我我意识到在当今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使用的思维方式。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

1、统计意识,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行为,统计意识是统计活动的起点,是统计教学的最为核心的内容。

2、统计技能,就是完成统计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能力和技能。它是统计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

3、在最终的统计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对他人所提供的数据或结果的评判能力,因为统计的目的在于应用。

4、理解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一个事件是否是确定事件。

5、粗略地感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定性地知道了某一事件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的情况下,学生自然希望知道到底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还是不发生的可能性大,例如转动如图1所示的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和落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哪个大,而用如图2的转盘呢?再如现在经常听到某人购买某种彩票获得巨额奖金的报道,那是否购买彩票就能获奖呢,获得巨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应该说明的是,人人梦想一夜暴富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学生应对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个直觉的估计。用数量具体刻画具体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篇2: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2、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3、“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4、“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篇3: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一、《统计与概率》教什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教材进行钻研,可以将个人研修与网络研讨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自主学习、思考的过程;然后在组建的专题研讨QQ群中,各位老师作为群里的成员,他们都自发地将个人研修的感受和困惑提交到网络上,供大家一起研讨。教研员也参与到研讨过程中,回答教师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分成两步:先分组选定主题,集中进行小的专题研讨。将参加研讨的老师分成几个讨论组,各组成员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先进行小组讨论,选定本组的研究小专题,并写成文字,以备在群中交流汇报,后全体交流,共同研讨;安排一个时间段,各组教师都将各自准备的素材呈现出来,在全体成员的交流活动中阐述本组教师的共同研究结果。群中有问有答,教师的思维会非常活跃。

那么,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板块知识应该教什么?要在教学过程中达成哪些教学目标呢?数学新课程标准上明确规定“统计与概率”板块包括以下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具体到小学阶段,各年级教材中“统计与概率”板块具体内容安排:

从以上的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有相同标题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目标却不尽相同。如在三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上册,三年级的可能性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请老师们注意这里强调的是“初步体验和感知”。五年级的可能性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由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2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统计与概率”板块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第二学段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第二学段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要达成的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明确了教什么、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后,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怎么进行课堂教学。

二、《统计与概率》版块应该怎么教?

(1)首先弄清楚,要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从以下三方面看:1统计观念: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经历收集、处理数据,初步根据数据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的过程。正是由于统计的重要性,课标中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2如何培养统计观念: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3教学中的建议: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过程;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人合作,要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灵活处理教材,选择合适的素材,最好尽可能多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2)要如何教学生读统计图。读图,也叫识图,是学习统计图的基础。统计图可以很直观地反应数据,学生对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以及预测都是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体现。到底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来“读图”呢?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先按照画图的顺序,引导“读图”,再通过“读图”,解决问题。总体来说,应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读图:一是数据本身的读取;第二个是数据之间的读取;最后就是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也就是做出预测或决策。

(3)在统计教学中的“提问建模”。在教学《统计与概率》部分时,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个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统计图中直接收集信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能否解决统计的问题,为什么会呈现这种情况。

(4)怎样教学生制作统计图。从三年级的条形统计图到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再到五年级的折线统计图,分别对三个课例的重要教学环节进行介绍和反思。特别是当学生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过渡到复式条形图的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变换,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例如:

学生第一次画复式统计图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步步完善

第一次作品:

第二次作品:

第三次作品:

第四次作品:

最终作品:

(5)教学其他统计与概率知识。概率知识的理解:概率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概率———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它有两种定义方法:理论概率和实验概率。理论概率: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相应的事件指定一个合理的概率,标志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主要包括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古典概率:如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掷一颗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各面的概率规定为都是1/6;几何概率:利用几何区域的度量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策略。1注重儿童日常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参与活动,增强体验。3运用知识,提高能力。4通过大量的活动来获得对事件可能性的体验。5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实验活动中学生是“操作工”还是“探究者”?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体验很重要,而活动前、活动中、活动思考更重要。实验能帮助澄清学生对随机现象的错误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该不该选择实验?该选择让学生做哪种实验?”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关键。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应该根据教材编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有了亲身的体验,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懂知识。

问题二:在学生活动中怎样组织教学更有效?

学生活动的组织问题,是决定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学生进行活动之前,一定要分工明确。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在此次活动中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讲。如:分组进行摸球的游戏,要安排好各组的成员各司其职,有负责摸球的,有负责记录的,有负责监督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总结的等等。只有这样,大家都处于一个公平的氛围之中,开展起来的活动才是有效的,也是较容易组织的。

问题三:怎样在复习中,帮助学生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这三个统计量是学生难以区分的,他们每每遇到选择问题时,就会觉得无所适从。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分析判断,最后正确地选择统计量来表示。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选择题:

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一些特征: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众数反映一组数据的 ( );

A. 一般水平B. 多数水平

C. 平均水平

2 要表示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应该选取()。

A. 平均数B. 中位数

C. 众数

3六 (3)班有 43 人,六(4)班有 45人,要比较两个班的跳绳成绩,应该选取()。

A. 平均数B. 中位数

C. 众数

4在演讲比赛中,某个选手想知道自己在所有选手中处于什么水平,应该选取()进行比较。

A. 平均数B. 中位数

C. 众数

综合提高题:

1我想了解你们学校六(1)班的学生成绩,有个同学告诉我:我们班考试打100分的有18人,太棒了。100分就代表你们班的数学成绩,同意吗?你们说,要知道六(1)班学生的数学成绩需要用哪个统计量?

2数学说理室:某次数学考试,小明得到78分,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以及一个2分和一个10分。小明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如果你是老师,你对小明的说法认同吗?请你说说!

3老师是穿35码的鞋子,每次商场打折,老师去买鞋子总是买不到需要的码子,这说明了什么?(35码是个众数,买的人多,所以没有了)。可是有一次我听见一位先生问:有45码的鞋子吗 ?售货员也说没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45码也是个众数,表示不穿这个码子的人多,所以一般不生产,没得卖)

100分是个众数,但是要反映班级学生的成绩需要用到哪个数据?(平均数)

4电视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算分时,为什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有什么好处吗?合理不合理?(不受极限数据的影响) 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歌手,需要用那个统计量呢?(众数)

篇4:对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思考

在初中阶段如何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怎样发挥统计与概率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功能?下面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统计与概率改革的意义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改革,对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结构的合理化,推动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1.使初中数学内容结构更加合理

现行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代数、几何,统计含在代数之中。初中三年总课时大约500左右,代数约占258课时,统计约占14课时,几何约 占228课时。从课时分配上可以看出,代数和几何占有相当的份量,约占总课时的95%,统计仅占4%。代数、几何属于“确定性” 数学,学习时主要依赖逻辑思维和演绎的方法,它们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统计与概率属于“不确定性”数学,要寻找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学习时主要依靠辨证思维和归纳的方法,它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更直接、更有效。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2.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轉变方式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在要求。由于统计与概率中存在着大量的活动,学生需要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这些活动以有效地导致教师与学生地位的根本改变,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活动学习的设计者、主持者、参与者;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二、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统计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受随机性影响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推断和预测,从而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包括概率)的完整过程。根据统计的这个特点,初中阶段的统计内容应该反映这个完整的过程,以过程为线索设计整个初中的统计内容。首先是数据的收集,然后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也应突出统计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利用结论进行合理预测和判断的统计过程。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统计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推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包含着大量的活动,完成这些活动需要正确的统计思想观念的指导。统计的学习要强调让学生从事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以及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预测等活动,以便渗透统计的思想,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

统计是一个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多种方法。例如,收集数据可以利用抽样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在描述数据中,可以用象形图、条形图、扇形图、直方图、折线图等各种统计图描述数据。对统计过程中的任意一步,教材不可能在一个统计过程中全面介绍,因此教材可以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处理内容,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安排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内容。这样安排内容不仅符合统计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统计的过程是陌生的,这样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可以使学生在重复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统计的认识,逐步掌握统计分析的各种方法。

三、处理统计与概率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统计与概率宜分别相对集中安排

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统计是通过处理数据,利用分析数据的结果进行预测或决策的过程。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预测或判断。因此,在初中阶段,可以把概率看成是统计过程的一个阶段。

2.使用信息技术,突出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这是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应当提供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内容的方案,作为弹性处理,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学校或学生选用。

3.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教材不必追求严格定义,应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给出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编写时,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就可以了。

4.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编写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选材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 等,突出现实性与时代感。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虽然有大量的图表,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语言解释说明。为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避免大段的文字叙述。

5.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篇5: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新课标《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学习体会

学习了《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我对数学统计与概率有了更新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生活已经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离不开统计,统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也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重要的绝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而是要让孩子“亲近”数据,加强对孩子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课标强调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有用的数学,教师也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社会实践生活是非常有用的,新课标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当中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新课标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观念”改名为“数据分析观念”,体现了新课标对这一模块的重视。更体现了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性。总之,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联系实际,体会统计思想给我们带来的方便,通过调查实际生活的问题,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转化为数学知识,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有用。特别是对于当下的信息社会,“数据分析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篇6:统计与概率教学心得

10月 17 日, 做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训营的成员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听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打动着我,听了这两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特别喜欢吴凌艳老师的课堂,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课的伊始吴老师采用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和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给学生接下来学习本节课的分段整理数据做好准备。在新知探究方面,吴老师采用学校为鼓号队学生采购服装为例,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身高信息让学生根据预想进行整理,一步步让学生体会按顺序分类整理。吴老师还特别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让学生体会的淋淋尽致。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在课上,吴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如:四(2)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问题设计了,前去10名在哪一段?第10名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3名,他可能在哪一段?如果小华的成绩是第7名,他可能在哪一段?)等等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的理解分段整理的好处。

对于王金秀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王老师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的准备阶段,让学生男女生进行跳绳,然后猜猜男女生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等级,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对于以前的知识进行了回顾。王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探究新的知识。当学生意识到用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引出合并两张统计图而成为新的统计图,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王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认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是:王老师出示由四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而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对象进行组成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研究对象只要大于1都可以。

篇7: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一、填空题

1、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掷一下正方体,使得“2”朝上的可能性是()。

2、口袋里有一个白球,一个红球和一个黑球,任意摸一个,有()种可能结果,分别是()

3、口袋里有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

二、名词解释

4、平均数

5、中位数

6、众数

三、简答题

7、在小学进行统计与概率知识教学有什么意义?

8、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四、实践题

10、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一个月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

篇8:论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方法

1.1 知识探索

(1) 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发一张白纸, 白纸上面有画好的四个春游地方的图片, 每个人发一个贴纸, 贴在你最想去的地方的下面, 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那组最想去哪里的人数最多。完成后教师收集所有组的图片, 并对较好的给予表扬, 贴到黑板上作为例子展示。

(2) 操作讨论。师:从图中你们能看出喜欢去哪里的人最多吗?你知道我们班决定去哪里春游了吗?

(3) 全班讨论, 结果是把所有组的图片进行统计。

(4) 教师引导学生把各个小组的统计图进行汇总, 制成全班统计图和统计表, 并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5) 把最后的结果公布师:和你们想去的地方是一个地方吗?……像我们刚才调查大家想去哪里。

春游的信息, 整理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这就是统计。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多, 比如可以统计我们班同学喜欢看哪种书、喜欢做什么游戏来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还可以统计同学们的身高和体重来了解大家的健康状况等等。

1.2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 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主要想通过例子让孩子们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统计就在我们的身边, 只要做个有心人,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统计科学。

2 中级阶段 (小学3-4年级) 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特点以及对应的教法

中年级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均有明显增长。因此, 此时的概率和统计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概率知识的内涵上。

概率的内涵: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现象, 一种是确定性现象, 也就是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有些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必然发生的。这种在一定条件下, 在每次实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叫做必然事件。与此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 在每次实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 叫做不可能事件。

另一种现象是随机现象, 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重复同样的实验或观察, 所得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种在一定条件下, 在每次实验中, 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叫做随机事件。可见, 随机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偶然性的一面, 在一次实验或观测中, 某现象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 即结果呈现不确定性;二是又有其必然性的一面, 在大量重复的实验或观测中, 其结果会呈现某种规律, 即具有统计规律性。

(1) 知识探索。

让同学把自己之前准备的硬币拿出来, 以组为单位, 每组共掷100次, 来比较正反面出现的次数。最后把整个班级的结果统计出来, 来比较正反面出现的次数。

(2) 教学反思。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到处有无法确定甚至不可预测的随机现象, 学会从这些随机现象中找出规律, 就能更好地认识、描述和分析客观世界。利用一些统计和概率知识来科学、客观地认识世界, 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3 高级阶段 (小学5-6年级) 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特点以及对应的教法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习,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此阶段的教学应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掌握合理分析数据的能力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统计图表的制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还具有它们深刻的现实意义。统计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知识点的传授, 也不是一种技能的训练, 重要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的熏陶。在这个崇尚小概率事件成功的社会, 统计的教育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做事情时不能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是看问题时不可绝对化, 因此, 习惯于从统计规律看问题的人在思想上一般不会偏执一端, 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实质, 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叶立群.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

[2]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篇9: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一、现状背景与学习内容

从全球范围内,统计学教学在进人中小学的时间还较短,还没成为学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如果岁月倒流三十余年,在那一切都要计划的年代,广大老百姓是小需要很多概率统计知识的。但是,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之后,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把统计知识推在学生的面前。高新技术,大量信息使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常常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了更好地为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人们需要较好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中学生在小学中已接触过少量的统计意识方面的信息与方法,如计算基本平均值,了解一些可能性的事件,初步的调查如“同学们喜欢那类图书”,绘制条形统计图等,这些内容架起了与初中数学概率统计内容之间的桥梁。

初中阶段的概率与统计分三学段进行:第一学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方法,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第二学段,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会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过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能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学生对概念的错误认识或理解的偏颇

(一)统计部分

七年级学生数据收集与表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掌握还是不错的;但不能利用它们做出决策。例如:分析某次考试成绩然后提出合理建议,一部分学生总是认为平均数越高越好,觉得中位数与众数没有作用。在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时也充分暴露出学生语言表达的贫乏,往往一句话结束,很小到位。

特别在对样本的理解上,学生有较多的错误认识或理解小全面的地方。教材中把样本定义为“从总体上抽出的一部分个体”。这种定义指出样本的基本含义是“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与总体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实样本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样本对了解总体的意义”。有一部分学生的错误比如:“我要写字,那么笔就样本”,这种根本就没理解两层含义;“要知道笔好不好用,可以在纸上试试,这是一个样本”忽略了第一层基本含义而只考虑到样本的检验意义;“要了解一批本子的质量,拿出一本也是样本”这一种没有理解抽样的意义等。更有一些同学把“样本”理解为“样板”,比如“做衣服的草图是样本”,或者还认为样本是一些实验品的皱形,比如“雕塑用的泥胚”等。这些认识需要弄清抽样在实践中的意义才能对样本的概念有更完整的理解。

(二)概率部分

篇10:教学中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体会

1、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体会统计思想上。

应该说: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怎样精彩,所用的数学知识都不离其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新增内容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数据以及使用数据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例如对随机抽样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抽样过程中对样本代表性的要求以及关于如何抽样才能保证样本代表性的思想;用部分数据来推测全体数据的性质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或学生身边的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

这时要注意(1)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诸如计算平均数的技巧之类的细枝末节上去。例如计算一组繁杂数据的平均数或方差,可以使用计算器(机)的统计功能进行计算,使学生充分体会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上来,避免将这些内容变成单纯的数字计算。

(2)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于是我将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

2、概率和统计的教学一定要强调案例的作用。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因此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经历几次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对于学生领会统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统计的基本技术,学会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基本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从分利用教材中的示范实例来解释贯穿“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全过程。例如:(1)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各种媒体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统计原理。(2)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3)选材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等,突出现实性 等等。总之、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统计学习的全过程中要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统计(包括概率)与代数、几何相比,在研究的问题上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可以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学习。在统计与概率中,强调让学生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活动,经历统计的基本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教学角色: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主动探究,从事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活动从事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活动。因此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体现对教学方面学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此环节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将传统教学中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4、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对能力的培养。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自己对今后的教学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好有了思路,还需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敬请专家,同仁帮助指导。

3.初中概率教学要注意的是什么?

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预测或判断。因此,在初中阶段,可以把概率看成是统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如果把整个初中阶段的统计内容按照统计活动的过程来安排,概率的内容安排在分析数据阶段更合适。另一方面,概率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其中包含丰富的随机性以及随机中有规律性的辨证思维。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看,初中阶段只是辨证思维的萌芽,还很不成熟,因此概率的内容宜安排在学生辨证思维有一定发展的高年级阶段。

1.使用信息技术,突出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这是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应当提供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内容的方案,作为弹性处理,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学校或学生选用。

2、先进的计算器不仅可以处理繁杂计算,有的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因此在处理统计内容时,强调使用计算器(机),尽量使用计算器(机)处理数据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计算一组繁杂数据的平均数或方差,可以使用计算器(机)的统计功能进行计算,使学生充分体会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上来,避免将这些内容变成单纯的数字计算。

3.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教材不必追求严格定义,应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给出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编写时,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就可以了。

4.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编写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选材 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等,突出现实性 与时代感。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虽然有大量的图表,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语言解释说明。为 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避免大段的文字叙述。

5.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篇11:六年级数学:《统计与概率》试题

1.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 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而 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体的关系。

3.常用的统计量有 数、数和 数。

4.在一组数据的大小差异比较悬殊的情况下,用 数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5.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4个白球,1个黄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二、看一看。

1.下图是某城市中学生以来在校时间情况。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你对该城市中学的做法有什么建议?

2.下面是淘淘一天的活动情况统计图。

(1)算出淘淘各种活动占用的时间。

(2)你对淘淘关于时间的安排有何看法?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三、试一试。

调查本班10个同学期中数学考试成绩,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把得到的信息呈现出来。

篇12: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2分)一股冷空气将要过来,明天()降温。

A

.可能

B

.不可能

C

.一定

2.(2分)两人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每人每次出一张牌,各出三次赢两次者胜.小红的牌是“9”、“7”、“5”;小芳的牌是“8”、“6”、“3”.当小红出“5”时,小芳出()才可能赢.

A

.8

B

.6

C

.3

D

.任意一张都行

3.(2分)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A

.B

.C

.D

.4.(2分)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

.B

.C

.D

.5.(2分)袋子里有8个小球,上面分别写有数字2、3、4、5、6、7、8、9,小东和小丽玩摸球游戏,下面的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的是()。

A

.任意摸一球,摸到的小球上面写质数小东胜,合数小丽胜

B

.任意摸一球,2的倍数小东胜,3的倍数小丽胜

C

.任意摸一球.小于5小东胜,大于5小丽胜

D

.任意摸一球,不是3的倍数小东胜,3的倍数小丽胜

6.(2分)天气预报中“明天的降水概率为20%”,表示明天()

A

.一定下雨

B

.不可能下雨

C

.可能下雨

7.(2分)一枚硬币投掷3次,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投第4次时,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

.B

.C

.D

.8.(2分)淘气和笑笑做摸球游戏,每次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摇匀。每人摸了30次,记录如下:

红球

蓝球

黄球

淘气

笑笑

0

袋子里各种颜色球的数量,下面不可能的情况是()。

A

.红球19个,蓝球10个,黄球1个

B

.红球18个,蓝球12个,黄球0个

C

.红球18个,蓝球10个,黄球2个

D

.红球20个,蓝球10个,黄球2个

9.(2分)下面的事情能用“可能”描述的是()

A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小明骑车经过某个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

C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李刚的生日是2月30日。

10.(2分)小红和小芹做转盘游戏,如果停在黄色的区域算小红赢,停在红色的区域算小芹赢。下面的()转盘是公平的。

A

.B

.C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11.(2分)盒子里有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的100个白球和1个红球,小明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12.(2分)“非典”期间与“非典”病人接触者染上“非典”的可能性是5%,意思是在与“非典”病人接触的100人中一定有5人染上“非典”.

13.(2分)把一副完整的扑克去掉大小王,混合后从中任意取出1张,按数字(或字母)分,有13种可能的结果。

14.(2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15.(2分)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比赛的先后顺序很公平.

16.(2分)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写着1到9这九个数字,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到单数,笑笑获胜,摸到双数,淘气获胜。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

17.(2分)一本刚买来的书150页,随手翻开,正好翻到第50页的可能性是。

18.(2分)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1%,抽100次一定会中奖。

三、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9.(1分)在1﹣10这几个数字卡片中,抽到奇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抽到合数的可能性是_______.

20.(7分)在横线内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1)人_______ 长生不老.

(2)太阳_______ 从东边升起.

(3)“六一”合唱比赛,我们班_______ 会得第一名.

21.(2分)(2015•吉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摸_______个球,才可以保证有两个颜色相同的球,若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是_______.

22.(1分)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_______种结果。

23.(1分)一个盒子中装有1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_______。

24.(2分)将扑克牌中的Q倒扣在桌子上,任意翻开两张,有_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分别是_______。

25.(2分)有3张反面相同的卡片,正面分别写着“月”、“月”、“日”。把它们反面朝上放好,任取2张。有_______种可能的结果,可以组成_______这几个字。

四、圈一圈,连一连

(共2题;共10分)

26.(5分)把同类的物品连起来。

27.(5分)把不同类的圈出来。

五、解答题

(共7题;共70分)

28.(15分)学校组织羽毛球男女混合双打比赛,三(一)班有2名女生和3名男生参赛,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组队方案,请用线连一连。

29.(10分)暗箱里有5个红球和5个黄球,任意摸出2个,可能的结果有几种,请分别列出来。

30.(10分)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如图所示),指针停留的区域有多少种可能?分别写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31.(10分)刘东的盒子里有1元、5角、2角、1角的硬币各1枚.小文任意摸出3枚硬币,可能摸出多少钱?

1元

5角

2角

1角

金额合计

32.(10分)请你设计一个转盘,指针可能停在橙色、黄色和蓝色区域。并且停在黄色为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蓝水湾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33.(10分)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填一填。

(1)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小数除以小数,商_______大于被除数。

(3)4÷5的商_______是循环小数。

34.(5分)小华和小力用1、2、3三张数字卡片玩游戏。每次任意取出两张卡片,若和是单数,则小华胜出;若和是双数,则小力胜出。你认为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11-1、12-1、13-1、14-1、15-1、16-1、17-1、18-1、三、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

19-1、20-1、20-2、20-3、21-1、22-1、23-1、24-1、25-1、四、圈一圈,连一连

(共2题;共10分)

26-1、27-1、五、解答题

(共7题;共70分)

篇13: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统计方法与概率内容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者对欲传教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才能很好地将内容授之于他人。现实生活中, 学生升学率、及格率, 经商过程中要计算的利润率、资产回报率, 彩票中奖概率, 保险公司设置保险项目等, 无不用到统计和概率知识。可以这样说, 生活中处处需要有统计, 时时有概率。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 统计与概率知识更是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内容。结合这些生活现实进行考虑, 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重要性当然就不言而喻了。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统计与概率的学科特点

统计与概率在高中阶段仅是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之一, 以后升入高一级学校, 这却是两门不同的学科。既然成为学科, 就足以说明其内容之博大精深。对此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认识, 要引导他们重视其实践的精神、应用的取向。实际上, “统计学应用和方法的研究上在学界一直占主流的地位”, 这使统计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 高中考核评价中很难有效考核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一般都采用代数、几何常用的考查方法, 这就使统计与概率的考核沦为“考算术”。在高考指挥棒决定教学的今天, 这种“导向”使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出现很大偏差。因此, 有关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处理中, 特别需要教师减少传统的应试教育功利色彩, 树立起提升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为其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 一般情况下, 统计得出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错性”, 并且不是唯一的答案, 不存在所谓的公认的最优的解答;在统计的方法上, 也普遍存在多样性特点, 人们可以在给出的某个条件下 (如一定误差范围内) , 或在某个特别的标准下, 有多种方法可选, 只不过要做的是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优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 所给的条件能否被满足, 所设定的标准是否恰当, 往往是存有疑问的。因此, 统计结果的优劣一般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这一特点正是统计的教育价值所在,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教学如果仅是纸上谈兵, 极易让学生感觉抽象生涩, 从而产生厌烦情绪。如前文所述, 统计与概率事实上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既如此, 就需要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一般而言, 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随机选取样本、通过样本估测总体、线性回归等常用的统计基本方法, 体察通过样本值估计总体值及其特征的统计思想。通过实际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较为系统地经历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体会统计性的思维和确定性的思维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经历根据具体问题选取和建立合适的概率样本模型的过程, 以求对随机现象的深入理解, 学会通过实验测试数据模拟预估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当然, 在引导学生具体实践以前, 教师必须把相关概念给学生讲清楚, 让他们对统计与概率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这样, 学生对概念知识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后再去动手动脑实践, 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笔者曾在讲解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后, 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调查分析学生对学校食堂饭菜的满意度。在进行调查前, 笔者让学生积极讨论, 看此调查要如何去进行, 如何抽选样本, 调查问卷如何设计, 数据如何分析等, 笔者尽量不干涉学生的讨论, 只是时不时给予一些指导意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各自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方案。笔者对他们的方案作适当修正后即让他们付诸实践。经过一周时间的调查分析, 最后各小组都提交了自己的调查分析报告, 有的小组形成的统计分析图还颇有创意。这次调查统计的结果, 笔者让他们呈报到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 对学校管理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

此外, 笔者课余时间经常与周围的企业或政府工作人员建立联系, 了解他们常需要的统计数据, 时不时让学生参与他们的一些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学生们从这样的实践中, 充分体会到了统计与概率知识对于将来的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学习起来也特别认真, 由于在实践中体会, 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

篇14:初中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八字设想

一、体验

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真正地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或者是亲身体验存在于现实生活与科学领域中随机事件的发生。无论是统计观念,还是随机意识,应该不同于计算、画图等简单的技能,是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的感觉。而且一个有意义的过程从始至终自然伴随的多种情感体验对于参与者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提供体验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历时长、范围广的可以多人合作,比如调查学校的几个食堂(包括糕点店)提供的服务项目类型、服务设施安排、服务质量满意度等,以对学校食堂提出合理的建议,也为同学的日常生活提供良好的导向。历时短、范围小的尽量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所有环节,从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到分析数据。比如调查自己家近五年的家庭建设方面的投入制成折线统计图,调查自己家本月各类消费开支与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制成扇形统计图,到蔬菜大棚去测量估计蔬菜大棚的面积、种植棵数、每棵产量以及总产量,估算出一个大棚全年的经济收入等。个人完成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安排适当的时间展示交流他们的成果,畅谈体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想。这样学生一定也会体验到“学习数学有意思——想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一情感历程。

二、自主

《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显然是向教师倡导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教师教学时就不能忽略对主体性和个性的尊重。比如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有差异,我们就不需要强调研究课题的一致,收集数据的途径、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即使所有的人把全班同学的生日的统计情况制作成一种统计图,也可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打扮统计图。又如学生收集到一系列数据后要进一步分组计算频率时,教师不妨就放手让学生分组尝试探索数据分组的方法,在尝试中能体会到:组距过小,数据分布会较散,看不出什么规律;组距过大,数据分布较集中,也看不出有什么规律。他们再通过合作探索、交流,最终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分组,既共享了信息,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再如,理解方差的概念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活动:先挑三个个头差不多的学生量身高,记下数字,求平均数,并按公式计算方差,然后挑最高、最矮、普通的三个学生量身高,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学生自然会发现平均数差不多,方差区别很大,感受到方差的意义。另外,统计与概率的学习需要从随机信息中分析规律,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生就较难接受它的科学性并认可它的作用。

三、整合

张奠宙等专家认为,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学课程的基础不妨界定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数学意识为最高要求,以和计算机技术相适应的数学需要为改革重点,全面地胚胎式地整合各种基础性数学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未来社会中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统计与概率教学要做到整合教学,可以从以下这些开始考虑。

1.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和其他数学领域的内容建立紧密联系,尤其是学到概率时要与统计之间有联系,因为很多事件发生概率的获得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的。

2.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可以体现于对其他学科的内容资料作研究分析,否则也就失去了统计与概率在现实世界中有广泛应用的实质意义。

3.统计与概率知识技能的学习应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相互融合。

4.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教材上编写侧重点略有不同,可视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比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有一课《游戏公平吗》,本课让学生通过对规则公平与不公平游戏的体验进一步探索发现游戏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概率,从而认识概率与规则公平性的相关关系,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质疑能力。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七至九年级阶段却未作类似如此的安排,教师不妨在教学概率部分内容时,作一个有益的补充。

篇15: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

2.再次经历操作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某些事情发生的结果作出推测和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重难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做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色子,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另一个口袋装有8个红球、2个黄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今天我们来把学到的统计和可能性的一些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

同学们:人的眼睛重要吗?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眼睛的重要性吗?对,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的保护自己眼睛,可是身边的同学总有不注意保护自己眼睛的,下面请看我这里是一份关于患近视眼的资料。

三、复习统计相关内容

.出示第1题:光明小学XX年一至六年级近视情况统计表。

①从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患近视人数最多吗?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②展示学生作业,并谈谈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③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或对我们班的同学说什么?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第2题:三(1)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单。

①我们应该怎样来整理这些数据呢?小组交流。

小学三年级全科目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②小组汇报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分组——画“正”字记录数据——绘制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分析。)

③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并完成统计图和回答后面的问题。

④交流讨论:在整理数据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要注意什么?在绘制统计表的时候呢?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呢?在分析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那些知识?

3.出示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在这个题目中你复习了什么知识?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求平均数)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四、复习可能性相关的内容

抛色子游戏

①猜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跟“可能性”有关的事情,老师这儿也有一个色子,现在如果把这个色子抛向桌面,(抛小正方体)朝上的数字可能是几呢?那么这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们猜猜,如果抛20次,1朝上可能有多少次?2呢?3呢?那1、2、3向上的可能性到底是怎样的呢?

②验证:下面就请大家按照每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抛,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一共抛20次。开始!(出现统计表)

③交流验证结果: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谁来说说1、2、3朝上的次数怎样?那这说明了1、2、3这三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怎样的?(指多名学生回答)

④结论:经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抛到1、2、3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不少研究数学知识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摸球游戏:

①学生猜测:在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在8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袋子里拿一个球,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

②学生操作验证

③交流验证结果

④结论:哪种多,可能性就大。

五、全课小结:

从以上的学习中你复习到了什么知识?

二度备课:

上一篇:物流公司工作心得体会范例下一篇:保护环境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