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

2024-04-21

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精选9篇)

篇1: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潘忠惠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知道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能说出农业区位的含义;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农业区位的变化;能够利用区位知识,对自然因素进行利用和改造。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Ⅱ所阐述的主题是“如何走人地协调发展的道路”,从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三个层面进行论述。本章“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产业活动联系着人类社会和环境,产业活动中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三个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产业活动,也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

本节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城市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对区位分析有了一定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在初中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基本知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能够充分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化对农业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知识去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难点

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

七、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 【暖课】

播放视频“安禄山进贡荔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杜牧的《过华清宫》,结合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杨贵妃是广州蒲州人,喜爱吃荔枝,而安禄山为了讨好杨贵妃截了从蜀地运来的荔枝。为什么要这么老远的从蜀地运荔枝过来,而不直接在长安种植荔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

【展示并板书】农业区位因素 【新课教学】

在学习农业区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农业。就同学们生活中的理解,并结合刚才的视频,说一下什么是农业,农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归纳讲述):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可以看出农业作用的对象就是植物或者动物。广义的农业指农、林、牧、副、渔,而狭义的农业就是指种植业。农业具有地域性的特征,所以我们要因地制宜,同时,它还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还要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课件展示)以下谚语或诗句体现了农业的什么特点?

1、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承转)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同时又是历史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和环境将如何影响农业生产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课件展示)农业区位的定义

(讲述)农业区位其实质是农业生产选在什么地方和受什么因素影响的问题。比如说青稞主要种植在青藏高原,因为青稞比较耐寒,而青藏高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区有灌溉水源,土壤较肥沃。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将它分为三大类: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科学技术因素,那么他们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的呢?请同学们分小组结合材料及图片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课件展示)材料“海南和河南的农作物差异”以及“新疆的瓜果”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分析,海南和河南农作物差异的原因(热量和水分),以及新疆瓜果很甜的原因。

(补充小结)耕作制度也就我们说的熟制,主要和热量相关,其次是降水。海南靠近热带,为一年三熟,河南位于华北地区,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结论:农业生产要综合考虑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温差等。(课件展示)图片展示“我国的四大牧场及九大商品粮基地”,请分析为什么我国的牧场都位于西部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地区?

我国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大多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等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西部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本来就缺少大型连片的平原和谷底,加上自然条件(降水和水源不足、干旱严重)相对恶劣,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农业生产技术(难以机械化和规模化、良种化)和交通水平落后,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不高,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大多只能自给自足,粮食商品率很低。

(补充小结)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可开辟梯田

(课件展示)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江南丘陵的土壤呈现酸性,适合茶树的种植。

(课件展示)材料一:兴义下午屯刘某的几亩土地原来种小麦,现在改种蔬菜。材料二:美国人爱喝咖啡,咖啡在美国的需求量且距美国较近,集中生产比较有利。这些国家为了满足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便纷纷扩大了咖啡的生产,南美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当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会上升,导致更多的农户进行生产。。。(课件展示)在兴义大润发超市,能买到海南的香蕉、福建的柚子、台湾的芒果。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的保险、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大。

(课件展示)材料一: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材料二: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较多劳力精耕细作。而美国的农场,却主要由机械从事农业活动。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的生产效率,降低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但同时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归纳表及我国“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分析一下水稻、小麦、哈密瓜、青稞、荔枝、苹果与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如何对应?

(承转)可见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区位对农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区位因素是变化的,我们不能死背教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生活动)以前我们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大白菜存在家里,现在再也没有这种现象了,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鹏农业的发展,有“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南方蔬菜可以及时运到北方,冷藏技术的不断发展。(小结)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承转)人类要对有利的区位进行利用,对不利的区位进行改造

(课件展示)“我国一些农作物区位扩展情况表”我们要扩展农作物区位,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达到?我们又要如何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呢?

(活动)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后的括号内,填出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4)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施用熟石灰。()(课堂探究)兴义花卉产业发展可研报告

(课件展示)初步规划兴义种植百合、玫瑰等鲜花约6万亩到8万亩,同时建设12—18个精品高档出口盆花生产工厂,打破黔西南外贸生产零的记录,建成继昆明后,全国第二家全天候花卉生产区域。

兴义花卉产业发展依据了哪些那些农业区位?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结论展现关键词

气候、交通、政策、劳动力(总结)欣赏音乐“荔枝红”

【集体备课一件摘录】

【教学反思】

篇2: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

作者:董建辉

【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B)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

根据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选取典型材料或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信息,并准确地分析各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以辩证的观点认识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以动态的视角探究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具体拓展,是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必要知识基础。【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渐渐趋于成熟,对新信息的接受能力增强,且已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本节课设计的课堂问卷调查和合作探究活动,均符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设计思路】

充分借助现代网络、报刊等媒体平台,结合时代发展,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材料展开研讨,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在合作讨论中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保护农业环境的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农业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了解常见特色农业的含义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地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基本概况;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农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增强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乡土地理的兴趣,体会地理理论知识联系社会实践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农业生产的特点;影响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教法、学法解析】

教法解析 问卷调查法、图文材料解析法、情境故事剖析法、适时引导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等相结合,处处紧扣“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平等、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学法解析 自主梳理法、合作讨论法、互动探究法等新课程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内教学活动,提倡质疑、争辩的学习精神,时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并努力结合生活实践,拓展课堂知识和视野。【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自主合作探究稿,查找教学资料等。【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展示“五环中学2014年元旦美食大赛”图片(图略)及本班“饺子盛宴”的照片(图略)。

教师引导:请班长介绍制作饺子的食材、调料和寓意。(通过学生的介绍,引入农业话题,导人本节新课。)教师提问: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搜集词语,并尝试回答。

引入思考: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西南北四个地区可否调换一下类型?为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适时发言,教师点评并补充。

过渡:一方面,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业的生产与布局。

自主合作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课堂活动小组,分别为问卷调查组、自然条件组、社会经济组、科学技术组,各完成对应的活动任务。其中,第一组各组员独立完成,其他小组可组内讨论,合作完成。

第一组:问卷调查组

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以下题目。1.你的户口类型是(农/非农)。

2.你熟悉的农贸市场新上市的蔬菜或水果有:_、(各列一种)。3.你家乡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等。

4.请列举目前本地农田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

5.请你写出本地某一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收割的季节。

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展示调查情况,并适时概括农业生产的三个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课堂检测:判读下列古诗词或谚语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3.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承转过渡:下面,我们重点探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三类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第二组:自然条件组

要求: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材料一 我国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种植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东以旱地为主,两年三熟,只能种植苹果、梨等温带水果。材料二 新疆番茄色泽鲜艳、谷维素含量高,番茄生产和加工成为新疆的“红色主导产业”,番茄酱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品。新疆的长绒棉纤维细长,强度高,韧性好,是生产高档棉制品的优质原料。

材料三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材料四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佳。

学生合作探究后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课堂辫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错误)过渡:农业区位因素与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但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第三组:社会经济组

要求:根据下面的情境故事,回答问题。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张磊,安康市汉水兄弟水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汉水兄弟”)董事长兼总经理。2008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环境与科学专业毕业,面对就业抉择,他毅然放弃“铁饭碗”,才b根家乡流湖,结合学业特长,携手6名大学同窗,集资300万元,成立了“汉水兄弟”,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2010年,公司在汉滨区大同镇黄营村新建了安康市汉水兄弟特种鱼繁育基地,成为西北最大的以级鱼为主打的特种鱼繁育基地,带动以大同为中心的区域内10 000亩鱼苗培育产业区,满足整个安康市水产养殖鱼苗供应和大鱿饵料鱼供应,实现全市渔业产值突破30亿。

1."汉水兄弟”以养殖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好的美国匙吻鲜、德国镜鲤、级鱼等精品鱼类为主,体现了农业生产布局中的哪一个社会经济因素? 2.“做生产的岂能不懂销售,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控制好养殖部的出货时间,让它与销售部最缺货的时段相吻合,这样不就赚钱啦!”对张磊的这段话知何理解? 3.张磊公司借助安康壕湖库区旅游业,主打高档活鱼礼盒,两三天后打开,鱼仍活蹦乱跳。他们70%的鱼都这么卖,并且远稍西安、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这得益于什么? 4.2009年底,安康市汉滨区信用联社向张磊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降低了货款门槛,还提高了货款扶持额度和期限,解决了会司初期流动资金和日常周转的困难。这说明了农业生产中哪一个因素的重要性? 学生合作探究,并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引申:在社会经济诸多因素中,市场因素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需求品种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类型和产量,需求量增加或减少,影响种植面积扩大或缩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的价格。

补充材料:周至芹菜滞销,请你伸出援手。

推测:周至芹菜滞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你支支招。

过渡: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影响农业的最后一大类区位因素—科学技术。

第四组:科学技术组

要求: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技术条件。

材料一 有“种子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种子大会于2014年5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国际种业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种业大会首次亮相中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参加并作相关报告。

材料二 2014年4月29日下午,瀚桥区园艺站与洪庆区域畜牧站在洪庆街办常王村联合举办春季甜樱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邀请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韩凤珠研究员前来授课。韩凤珠主要根据洪庆山地区樱桃栽植特点与现状,以及2014年濡桥地区因连阴雨造成的落花落果现象,进行讲解并且针对果农提出的技术问题及病虫害防治进行解答。

教师提问:针对瀚桥区的农业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合作探究后,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资料介绍:西安市溉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正文内容略)。课堂小结:教师鼓励学生小结影响农业布局的三大区位因素。之后,教师点拨提升,引导学生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发展农业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做出科学合理的农业区位决策。

篇3: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题型回顾

例1 (2015年四川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过程中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 疏松、深厚的土壤中。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2)。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试题解析】读图可知,奇异果位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偏低,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答案】位于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例2 (2015年重庆文综卷)图3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3中的( )

A.1 B.2 C.3 D.4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树、蔬菜布局在城市附近,该处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市场。(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以饲养绵羊和种植小麦为主,图中2地区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属于混合农业,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类似。

【答案】(1)C (2)B

例3 (2015年安徽文综卷)图4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试题解析】该区域水热丰沛,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该题考查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简记:三高一低一大小。

【答案】B

二、解题准备

通过上述高考题以及相关的重难点知识, 可以发现农业知识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一)评价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其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可行,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对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分析;最后,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有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辨证的去分析,从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两方面着手。当然,我们要注意审题,如果要求分析有利条件,则根据要求答题。

(二)分析影响某区域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日常复习中,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要善于总结,注意对典型区域进行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下表所示。

(三)判断影响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判断影响某区域农业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时,首先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中找出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一般而言,自然因素中的气候(热量、降水、光照)、地形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因素。判断某地主导区位因素,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看农业地域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茶树适宜在红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3.看农业生产特色。如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为热量,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4.看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例如,海南地区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再如以色列的滴灌农业,技术是其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四)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每个地区的区位条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发展,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自身的发展,每个地区的区位条件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相比之下,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通常比较稳定,且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市场、国家政策、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和农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

三、能力测试

图5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图5农业生产投入中,属于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

D.优良品种、城市

2.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

图6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D.丁地:乳畜业———市场

4.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区

【参考答案】

篇4:教学设计农业区位因素

一、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二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在实际分析中能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本节教材在编排时先总括了影响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在正文中简要介绍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经济因素,而在阅读材料中详细的介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在每段阅读材料的后面都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判读,这样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活动归纳之后学会判断影响不同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教材中只涉及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而没有提到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需要补充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城市区位分析以后对于区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有一定的区位分析的基础。高一学生大部分属于00后,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比较陌生,但是多数学生的旅游经历使其对不同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有感性的认识,再结合必修一的知识学习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难度应该不大。本节内容需要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全局进行综合考虑,这个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在综合分析时应对区域多加铺垫。

三、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给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法,小组成员对于同一个问题共同研究分析归纳本组的观点。

3.举例法,通过给出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该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实例的选择使学生能快速的了解区域的特征,降低了分析的难度,最终才能循序渐进分析一般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或不足。

四、学法指导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等确定具体位置。

2.根据位置等信息确定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考虑。

4.评价一个区位的发展条件时,一般需分析其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是今后改造的对象,并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5.给出分析农业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按图索骥来进行学习。

五、三维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说出农业生产生活的概念,明确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2.通过对于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分析,学会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分析不同案例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原因。

4.能对高陵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和评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来导入新课。欣赏完了诗句以后提出以下问题:唐玄宗那么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并为后续问题探究埋下伏笔。

2.目标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重难点。

3.学案反馈:通过教师反馈和学科小先生反馈两部分完成。

教师反馈从规范问题和具体问题两方面进行反馈:

学科小先生反馈:学科小先生利用小白板展示本组课前存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4.自主梳理,检测反馈

(1)电子信封快速竞赛:利用电子信封链接材料题,每段材料均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因素,由一名学生主持,其他学生竞猜点开链接快速回答该材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那个因素,具体材料如下:

材料1: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东北,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材料2:东南丘陵和东北平原的土壤图及主要农作物图。

材料3:我国的牧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地区,请问为什么?

材料4:宁夏平原的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为什么?

材料5:2015值得引起政府重视的农产品滞销年,6月中旬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着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油桃成熟了,却鲜有客商来收购,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

材料6: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示意图。

材料7: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材料8:近些年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材料9:袁隆平以及杂交水稻图。

设计意图: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总结有用信息。

竞猜完成以后提出下列问题:假如你是农场决策者,你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2)利用小情景剧《家庭会议》表演一个决策者进行农业生产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其他学生在学科小先生的组织下边听边利用小白板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利用记忆秘诀归纳记忆农业区位因素:气候三分水热光;地形水源和土壤;农民劳动运市场;政策技术来护航。

设计意图:通过押韵快速识记,形成长久记忆。

5.合作探究

阅读高陵区农业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高陵县依托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陕西省的种粮大县,而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及禽畜养殖的种养殖大户。近现代以来高陵县的农业生产有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些家庭农场和休闲采摘农业,在这场农业发展中,高陵县牢牢的抓住了机会。

材料2:家庭农场让农民有了营业执照,有了法人地位,自己既能产又能销,真正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张卜镇庙西村小艳家庭农场提出家庭农场的好处: 首先解决了以前产销两张皮的问题,可直接参与政府蛋奶工程的投标;其次是可以扩大农场规模,种蔬菜,降低单一养鸡的风险。她准备再流转十几亩地种韭菜,建个沼气池,用鸡粪来沤肥上韭菜,搞成小型循环经济,同时注册自己的品牌鸡蛋和韭菜,相信效益至少比现在要翻一番。

(1)试分析高陵区发展反季节蔬菜及瓜果种植的区位优势?

(2)结合材料试评价家庭农场的好处。

本道题为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编撰的试题,考查学生对于方法的应用以及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

学生点评完后对于本道题进行归纳总结。

6.当堂检测及小结

篇5: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反思

1.该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将微课播放穿插在区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看微课,得出一个一个的影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这样由现象到结论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分析出结论的成功喜悦感,进而激发兴趣,增加自信。

3.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视频素材均来自家乡、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

6.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得当,充分体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7.微客教学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篇6: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课堂教学

杨永亮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一、课堂主题明确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种类并不是教师与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那么重点在哪儿呢?影响两字才是研究的重点。

二、熟悉农业区位因素相关概念

教师第一步所做的或者说导入新课(复习课)是抓紧考纲,熟悉概念。具体做法可以请学生看课件,并参照鲁教版教材一起说一说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学生回答结束后老师进一步提问:自然条件中又包含哪些要素?(请一位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在听其回答的同时注意回答是否相对完整,如说得不够全面,请同桌或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再帮助归纳)。

社会经济条件与技术条件采取同样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通过学生的一起回答或单个回答来补充这些活动,调动学生开始进入农业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三、初步锻炼解题能力

通过课件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六道题目。

分析影响下列现象的农业区位因素:

(1)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冷藏保鲜技术)

(2)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在日本的高级酒店。(运输条件)

(3)《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条件)

(4),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市场供求关系)

(5)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6)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

学生在动笔的`时候,教师关注一些基础较差或学习较懒惰的学生,待学生基本完成后,抽取2份这类学生的教案用投影仪展示。设计这6个填空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准备。如,用课件图片显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地形,讲解为什么是水源这个因素,提示学生注意河西走廊的范围和相对应的流域,通过这条题目的讲解带领学生逐步融合区域地理,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内容,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准备。此设计的目的是当堂巩固基本概念和督促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四、结合地产农作物相关资料训练学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靖江市生祠镇金星村休闲农庄成立于12月,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以农庄为依托,牵头成立了“靖江市香沙芋产销协会”,目前已初具规模。对引导全村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民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长江冲积平原土壤的独特性和靖江特殊的气候环境再加上市农委的重视与农技部门的精心指导,孕育了靖江香沙芋,这一特有的土特产,品质上乘,享誉中外。

材料二:近年来,葡萄种植发展速度较快,每年以百亩速度增长。各大种植园葡萄品种不断丰富。现有品种主要为藤稔、巨峰、夏黑、京亚、魏可、红义、金手指、玫瑰香等20余种,已初步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相结合,有核、无核品种相补充的结构,能够较好地满足市场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消费时间的需求。

通过以上材料说明影响靖江香沙芋、葡萄种植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此题目可以充分让学生讨论之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如果班级里有生祠或马桥的学生,让他们回答效果会更好。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政策,土壤,气候,技术,市场。

此活动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热情。

五、升华运用能力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一些银杏(白果)询问学生目前在靖江价格如何?学生中有知道的会直接说出目前价格,不知道的会仔细听这些同学的报价。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十年之前的价格如何?预计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问一下家里十年之前就种白果的同学知道价格否?如学生都不能说出对应价格,教师可告诉学生。通过两次价格询问得出目前银杏(白果)价格为什么如此之低?答案很显然是市场因素的影响。

2.教师可以准备几颗学校周边大棚出产的草莓,团结乡生产的香沙芋,自家生产的稻谷小麦带入课堂。

(1)教师举起稻谷询问学生是何农作物?哪个季节生产的?大田中是否都种植该作物?学生可自行回答这些问题。

(2)教师拿起香沙芋询问类似问题。

(3)教师布置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只种植香沙芋。思考结束后可将课件返回第四部分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4)草莓与小麦可采取类似的方式进行提问或者放手学生组织讨论活动。

3.以典型例题结束该部分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篇7: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1.该节课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上课过程中,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设计的问题,力求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

2.教师在明确课标要求基础上,做到精讲多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提出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有效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4.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得当,充分体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5.时间安排略有瑕疵,反馈部分完成不彻底。

反思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是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也是本章重点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教学过程反映出学生对于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类型了解不多,所以在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过程中出现些困难,通过适当引导能很快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我国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绿洲农业等,通过提示当地的降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学生很快说出影响因素是水源。而对于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实例学生能很快举出,而且气氛很活跃。第二课时进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6中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照片特别感兴趣,我正好由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比较这6幅景观图的差别从而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再分析每一种农业阶段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于原始迁移农业的内容学生基本自主可以完成,对于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学生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属于这种,即使学生没有太多种地的常识,但提起相关内容他并不陌生。而对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学生则不能很清楚的理解,因此在这里补充了澳大利亚的气候和地形知识以及东水西调工程,同时对于现代混合农业的土地利用方式做了简单补充,这样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

反思三: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本节课重点了解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类型。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一个勤看、多想、多联系的习惯,充分利用实例来说明问题,并能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当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做到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反思四: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教学反思

篇8: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及基本答点

一、自然因素方面

1. 气候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且气候条件的分析在各项因素中最为繁杂, 因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容易混淆, 许多学生不会应用地理学科语言作扼要且准确的回答。现在将各种气候的主要优劣答点及基本用词归纳如下:

另外, 某些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 还有其特殊情况, 如我国的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但因地形封闭的影响, 致使盆地内多云雾天气, 光照欠佳, 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具有光热充足的优点, 但春旱严重, 水分不足;而东北地区则出现春季低温、潮湿等不利因素。

2. 地形

一般来说, 平原或地势较为平坦的盆地、河谷、河口三角洲等地区, 均有“地势平坦”的优点, 便于开垦, 对耕作业较有利, 但也有“排水不畅、易发渍涝”等缺点;而山地、丘陵地区, 则“不利开垦, 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不宜发展耕作业, 但“也有排水良好”的优点, 利于发展林果业、畜牧业。

3. 土壤

受地形影响, 在平原或地势较为平坦的盆地、河谷、河口三角洲等地区, 可用“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作答。山地、丘陵地区, 则“土层浅薄, 土壤较贫瘠”, 而在温带草原地区, 有土壤肥沃的优点。另外, 受人类影响, 一些绿洲的耕地及水稻土, 也具有土壤肥沃的优点。个别地区的土壤还具有偏酸性或碱性的特点。

4. 水源

靠近河流的地区, 都有“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等优点;而没有河流经过的干旱地区, 则“干旱缺水”。

二、社会经济条件

1. 市场

就全球而言,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 需求量较大, 可用“市场广阔”等词作答;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消费能力有限, 可用“市场狭小”等词作答。就一国来说, 也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因此要视情况相应作答。

2. 交通

一般地说, 接近公路、铁路线及飞机场等, 或接近沿海和水流平缓的较大河流附近地区, 皆有“交通便利”的优势;远离上述情况则被视为“交通不便”。受地形因素影响, 平原、盆地地区交通便利, 山地、丘陵、高原地区则交通不便。

3. 科技

工业及科技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水平的生产资料和科技服务, 可称之为“科技力量强”或“科技发达”等。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区, 如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花卉等, 也视为“科技较强”。而一些粗放经营的农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类型, 则是“科技水平较低”。

4. 政策

有些农业生产种类得到了政策的扶持而获得较大发展, 如广西的蔗糖产业, 日本的水稻种植业等。在解答时可用“政策影响”或“国家政策支持”等用词。

篇9: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关键词】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74-01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昼夜温差、水分等。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光热水条件不同,所以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山地丘陵地区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不同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土层厚度、质地等特性不同,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不同。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既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还应找出不利因素。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例1:【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6题第(1)小题】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

解析:首先应明确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包括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还应明确“评价”的含义,就是既要分析该地的有利条件,也要找出不利条件。

三、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得出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

例2:【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26题第(4)小题】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

上一篇:全国2009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下一篇:游老虎滩海洋馆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