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

2024-05-13

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共8篇)

篇1: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

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

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开展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在上综合实践的教育教学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并不断地思索着:如何上好这一门课?经过快二年时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要上好这一门课有了下面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选好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确定主题很重要,应选择同学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祖国未来的企盼,就可以吸引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刚开始上这一门课时,学生一点都不喜欢。甚至有的学生故意在课堂上捣乱。为此我伤痛了脑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校领导和同事的指点下,我开始找这一部分同学进行交心谈心,他们也向我敞开心扉、直言相告说:“老师,你让我们调查、采访的一些内容,我们好多同学的家里都没有电脑,书籍也少,要找的知识也找不到呀!”他们的一番话让我突然茅塞顿开。于是在上每一节课前我都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确定好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学生家里有电脑的、书籍多的学生搭配开,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感兴趣的内容为出发点,可上网搜集资料、采访、相互交流等方式,由此学生们的积极性高了,搜集到的资料也多了。看到以前对这一门课不感兴趣的同学,现在表现得如此认真、主动。我真正感触到了“兴趣才是真正的老师”这一名言的含义!

二、信息技术在活动课的作用。

活动的主题一旦确定下来,在“实施”阶段,就会开展各种调查与采访以及查阅资料的活动,就需要同学们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完成。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信息技术在活动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环境。活动课程的重点是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更需要让学生参与各项实验、练习、操作。对于一些不便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出一种模拟的参与性学习环境。如一年级“我爱学校”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们观看在我校百年校庆上刻制的光碟,让他们充分了解学校走过一百年历史的光辉历程、文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让他们畅想描绘未来的校园,激发他们为学校再争荣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个性化的教学环境。现代媒体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式的学习,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学习。并能帮助困难学生克服因群体化教学时不乐意提问、不乐意解题(害怕回答错误后受同学讥笑)、不乐意讨论等习惯,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帮助优良学生涉及更多更广的知识。课后反馈型的课件可进一步让学生自主地加深理解的深度,解决遗留的问题与困难,让教师能更清楚的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网络化的教学更加有利于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进行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快速、方便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文字、音像等资料。为此,我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上网知识培训:如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三、综合实践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它学科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实践性和创造性,因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技能,提高各种能力,进而促进探索、创新。因此对于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或外出参观可以学习的课程一定不能忽略,而绝不能在屋檐下“畅所欲言”;能亲手操作的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只有这样综合实践课才无愧于开设这门学科的智者们。

四、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的“角色”。

刚开始上这一门课时,我真把握不住自己到底充当一个什么的角色!通过近二年的摸索,我认为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不仅只起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更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事;老师的指导又会使学生们少走弯路,可借鉴老师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获得成功。

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但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第三、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式的活动方式(观察、调查、制作、实验、操作等)、多样式的表现方式(语言、画图、动作等),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引导学生活动不断延伸和扩展,与家庭、社区结合,与各学科结合、向纵深发展。

五、让学生在总结汇报中找回自信,体验成功。

在总结汇报中,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特长、采取绘画、电脑制作等多种方式,把活动成果展现出来。还可以在班级里举行新闻发布会,然后举行班级评奖会,评选出优秀小组,表彰激励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在学生和老师共评,学生互评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如在《设计广告》活动中各小组把自己设计的广告展示给大家欣赏时,学生就采取互评方式,评价有的广告语设计得非常精妙,有的广告图片制作得非常漂亮„„瞧着凝聚全组成员智慧的作品,听着全班同学由衷的赞赏,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更重要的是让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别人认可自己,同时也认可别人,让学生在这种成果展示中提高品质和学习积极性,最终使自己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六、注重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实践活动。

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可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积极性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尽可能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多元评价,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通过调动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他们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与思考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行为,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下一次的探究实践活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对我们教师来说更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如何上好这一门课,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新的方法,形成新的理念,“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1.选好主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2.典型引路

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3.专题细化

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

4.有机整合

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教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干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铮铮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己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阔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篇3:浅谈如何上小学综合实践课

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我将自己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几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新课改已经开展好几年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等口号也已喊了多年,但在农村这片相对“贫瘠”的土地上,教育依旧在片面追求分数。“语数外”像养在盆里的鲜花,学校、家长对它们总是宠爱有加;其他课程就像路边的野草,任其风吹雨打。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家长对这一课程了解得甚少,不给予重视,受家长的影响,学生也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也吝啬对其花费心思。

我想在综合实践课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和家长从思想上重视这门学科。受农村地区的条件限制,教师和家长沟通机会较少,可以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和“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逐步让家长意识到综合实践课也是教育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此外,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也要抓住各种机会让学生感悟到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

二、课题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综合实践活动课承载着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环境等课程,它是这些课程与社会衔接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选取课题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将知识与体验融为一体,在玩中学会缩小知识与体验的差距,让知识变得有趣、变得易懂,从而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建起一座桥梁。

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快乐理财》时,告诉学生理财的好处,对自己的零用钱做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并对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做一个小调查,宣传理财的好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进而对理财产生了兴趣。

三、注重多元化教育,不要将孩子禁锢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推出其本质核心是预示着素质教育的执行势在必行,那一起起大学校园杀人事件层出不穷,让人触目惊心,这意味着什么?名牌大学,耀眼的光芒背后缺失的是什么?这确实是我们教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说道德教育、思想品德,可是我们的孩子对思想品德课的概念是什么?是背诵,还是做题?这难道不引人深思吗?

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父母陪读的不足为奇,难道他们走向社会后的生活不令人担忧吗?这种种问题都预示着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回归社会、回归生活,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是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

例如:组织学生感受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风声、鸟鸣声、孩子们的欢呼声,奏出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之声”,通过外出游玩尽情地领悟大自然的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释放他们的心灵。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玩”的课程,首先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孩子爱上“玩”,引导学生从“玩”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激励学生成长为“有知识、有能力、敢想敢干”的创新型人才。假设我们在设计每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都能够全面细致地考虑学生怎么“玩”并将其逐一落实到教学方案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一定能够为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自由的空间,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一定会增强,从而使其能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探索”的科学品质,形成“团结协作,成果共享”的健康人格。

四、结语

篇4:浅谈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题

综合实践整个活动是面向学生,老师又起什么作用呢?在活动中又该当好什么角色呢?因为它其课程内容不来源于书本,而是应来源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的来源来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科学。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预设的课程,学生在该课程中学习什么内容?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设计好,不是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或知识专题,而是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由问题上升到活动主题,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要保证学生三十分钟的活动主题的整合性,在以校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整个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活动主题往往是从生活背景中、从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从一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来看,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是有意义的。但如果整个学段的活动主题只是围绕某一角度来确定的,那么活动主题的确定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整个活动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涉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学生在不同年级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2.妥善处理活动主题中的知识性问题

任何主题的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这是关键,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形式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价值追求之一。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与活动过程中,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活动体会与活动收获,获取知识。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因而,活动就是其基本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状况,不要只搞形式而不注重收效,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决定活动形式或活动方式与指导老师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也要求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的活动过程中,经历探究、实践、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回报与表演在活动中创建自己的美德等活动方式。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的价值就在活动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要切实体现该课程的价值,让学生活动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必须让学生“全面参与”,并“深度实践”。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是要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不要做旁观者,应与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对教师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更亲近教师,在活动中做学生的学生。突出学生为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着重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为主体表现,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教师是指导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起到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创造性。因此,不应把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它不是“可教的”课程,而是“可做的”“可活动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实践获得发展。

其次,从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出发是体现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我们学校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的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最好不由教师提供活动主题或问题来让学生选择,这是活动的关键,而应由学生自主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当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并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定活动主题,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明确活动主题或问题的意义。

篇5: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一、要在经历过程中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像其它数学课一样,每节课都有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更注重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已有知识及学习经验,在过程感受数学方法、思想,发现数学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又区别于其它数学课,在一节课中,它没有固定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有待于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学习同一内容,更不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学生的发现作为知识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这一课,教学目标是:

1.了解“从简单情形开始寻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能够知道解决比赛场次类似的问题可以用画图法、连线法、列表法等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遇到复杂问题能够主动地从简单问题入手去寻找规律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思考”仍是实践活动课的灵魂 通过有效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 目的,所以我们在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仍需把握这一灵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我们日常的数学课相比,给学生留有的思维空间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数学思考的位置”给留出来,让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上进行巧妙设计,使数学实践活动课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应用,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形势上热热闹闹,人人都教能积极参与,让数学活动课丢失了数学味,这样就失去了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真正意义。如,我在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时,就重点设计了如何让学生在操做七巧板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数学思考:

1.观察七巧板,说一说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小组整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然后向全班汇报。

3.利用七巧板,移动一块或两块,成为另一种图形。4.解决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的面积问题,一是解决香港第34届数学竞赛会标的面积(给出用字母表示的一个图形的面积,算出整个会标的面积),二是给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的面,求出每一个图形的面积。在这四个有层次的活动中,学生把本学期所学的面积知识、分数知识主动地应用其中,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较难问题时有了一定的策略,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不断 的思考,而且使他们的思维层次不断地在提升,实现了日常数学课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

篇6: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策略

西丰县东方红小学 许建秀 112400 *** 【摘要】: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

【正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出现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考虑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把握以下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必要前提。

任何一次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标准》对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纵观目标内容,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性:

1、学科性。尽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涉及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是姓“数”,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

2、综合性。在学习空间上,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例如,在学过“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后,六年级教师便组织学生到环卫设计部门和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并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个圆柱形涵洞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再让学生思考下水道为何通常做成圆柱形而不是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评选最佳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3、实践性。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封闭性,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教学“18+8×3”时,对于“为什么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可以从学生买东西的生活体验中悟出。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的情况和计算总价的方法,学生搞清两种不同的物品计算总价时,要分别算出各自的价钱,然后再算它们的和。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组织探究学习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开展数学综合性实践课教学仅仅明确教学目标还不够,还必须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一项完整的探究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探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这样四个阶段。

1、确定探究主题

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

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探究主题的生成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⑴生活诱发式

生活中不是缺乏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光。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思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例如:四年级的学生春节期间拿到了许多压岁钱,不知如何使用好?从而引发出“压岁钱怎样用合理?”的探究主题;五年级学生在打电话过程中,觉得打电话很有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怎样打电话省钱?”这一主题„„

⑵课堂拓展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教师首先要有捕捉确定探究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具有探究性价值的主题。

⑶学科联系式

数学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框架、软化学科体系,让学生从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发现探究的主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把数学学科与美术、思品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圆的魅力”这个主题让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圆的美,知道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对世界的杰出贡献,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制订探究方案

探究的主题,一旦确定了下来,接着,教师便教会学生学会制订探究学习方案。根据各年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方案的制订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中、低年级,主要以“扶”为主,高年级主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制订一项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探究人员、探究目的、探究的内容与方法、探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探究结果内容。制订探究学习方案,可以增强探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种探究项目,一般每学期安排1~2次,而且一般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

3、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主体部分。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如下四性:

⑴自主性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探索、求知的主体。因此,我深深懂得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制定解决方案,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权。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感官、数学计算、科学知识、人际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动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⑵情境性。

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数学实践的探究活动。

⑶开放性。

综合性的学习探究活动,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例如,在复习“利息”时,六年级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式的探究练习:2001年春节,张大伯把18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再过一个月就要到期了,但是前几天张大婶突遇车祸住院治疗,急需用这18000元钱,可是银行规定:凡不到期取款一律按活期计息,为这张大伯左右为难,请你替张大伯想想办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多种解决办法:

方法一:救人如救火,先治伤要紧,损失一点钱就算了;方法二:向亲戚朋友暂借一个月,一个月后归还;方法三:先向银行贷款18000元,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后再取出存款还贷款;方法四:把家里值钱的东西贱卖了先救人,一个月后再取出存款使用„„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觉得方法三最好。这样既复习了课本知识,又不囿于书本,将课上“活”了。

4、交流探究成果

某项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探究成果。交流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与优劣,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另外,在交流时,我们坚持在某小组发言的基础上,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言内容提问或提出建议,使交流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

三、改革评价机制是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有力保证。

教学评价在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具有导向和监控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必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这是确保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1、在评价主体上,由注重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传统的评价主体是单一的,评价模式是由上而下的单向直线式的,学生作为被评价的对象而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而新的教学课程评价理念则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熏陶和教育。

2、在评价内容上,由过去注重知识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决定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的内容除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应依据课程标准,从“情感与态度”、“合作与交流”、“课外实践”、“创新与思维”等非学业方面进行评价,丰富评价内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评价形式上,由单一形式向多种形式的转变。为了让天真烂漫的一年级学生能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考试,我们尝试用“算二十四”、“举办数学趣味园”等游艺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考、体验愉悦和成功;我们把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口头评价、作业批改评价、单元练习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同期末评价相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4、在评价过程上,由注重结论向强调过程转变。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是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展开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素养,而不是通过学习所获取的学习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七年级上综合实践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2.尝试根据假设设计对比实验。3.提高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温度对蒜苗生长的影响”让学生体验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

活动难点: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准备

1.发芽大蒜的图片。

2.大蒜、盘子、温度计、量尺、标签纸、笔、装有水的容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假设

1、教师出示发芽大蒜的图片,学生观看

2、教师提问:同学们吃过蒜苗吗?知道蒜苗是从何而来的吗?知道大蒜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发芽吗?

3、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提出假设并说明依据。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的构成要素

师生总结实验方案的要素:实验材料、实验环境(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过程和方法。

教师板书:实验步骤

2、学生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方案的具体内容,并加以完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严谨的探究态度。

三、开展实验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确定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学生观察、比较,记录两组蒜苗的生长情况。

四、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1、学生整理实验所得数据,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温度和蒜苗长度的数值,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

2、小组分析蒜苗的生长数据。

3、得出实验结论。

4、小组汇报交流。

第2课切断的蚯蚓还能存活吗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研究“确立课题和方案—实施方案—观察记录—发现新问题—进一步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基本过程。2.树立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发现新问题的意识。3.养成边阅读边记录的习惯。重点难点

了解实验的基础步骤,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金鱼的图片,蚯蚓的图片制作PPT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蚯蚓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出示金鱼的图片,提问:同学们养过金鱼吗?金鱼是否会对不同的颜色有偏好?

学生提出各组的假设。通过问题情境对金鱼的颜色观产生兴趣。

二、学习实例

同学们阅读课本10到12页实例分组讨论以下内容:

1、研究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第一次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3、通过实验,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

4、第二次实验中,为什么要开展多次重复实验?

5、为什么采用表格表示实验结果?换作用图来表示是否可行?为什么?

6、纵观整个探究活动,分为哪几个阶段完成?

7、各阶段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三、总结实例

1、看完实例中的内容后,关于金鱼的颜色观,是否仍然有许多疑惑没有解开?

2、学生集体讨论所提出课题的可行性,科学性,归纳出可探究的课题。

3、引导学生发现实例中存在“发现新问题—进一步设计实验”的过程。

4、总结实验类活动的基本过程。

四、设计实验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切断的蚯蚓还能存活吗的?

第3课校服的变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校服的变迁经过。

2.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知道查找资料的基本要求。3.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校服的变迁经过。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我国不同时期校服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校服变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对校服熟悉吗?你们穿过哪些款式的校服呢?

老师出示我国不同时期的校服的图片。提问:各个不同时期的校服的风格是否相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生看图片,根据已有的知识说说校服的变迁过程,猜测不同时期校服风格可能与哪些原因有关。

二、制订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讨论:

1、要了解校服的发展史,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得资料?

2、小组内如何分工?

3、时间是怎么安排?

4、查找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可以从哪儿获得帮助。学生制订研究计划

三、查找资料

学生根据制订好的研究计划,展开探究。

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并认真记录下查找到的资料。

四、整理资料

1、汇总小组内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删除与校服设计,发展史无关的资料。

2、将筛选所得的资料按校服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整理,总结校服的变迁,思考校服未来的发展。

3、提出本组设计的未来校服的思路和依据。

第4课探寻家乡建筑风格的由来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建筑风格及其由来。

2.体验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的过程,并能在此基础上尝试整理、分析资料。

3.提高多途径收集资料和整理、归纳的能力。4.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圣索菲亚大教堂、松花江畔餐厅等家乡不同风格建筑的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我省各种著名建筑的图片及风格。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家乡不同风格的建筑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建筑是什么风格的吗?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建筑风格的由来?

学生小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交流图片上的建筑风格说说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制订研究计划

1、学生参考学生用书32页活动记录单中的相关提示,小组讨论并制订研究计划。

2、小组交流计划内容,其他小组倾听发言并提出意见。

3、交流完活动计划的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收集资料的途径并讨论选取搜索关键词的技巧。

教师提示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时间安排、资料保存方式等方法。学生养成动手研究前先制订计划的习惯。

三、收集资料

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身边可供查阅资料的资源,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2、学生用读书笔记、摘记卡片等方式保存资料。

四、整理、分析资料

1、学生整理资料,删除无关的资料,并对剩下的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

2、将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整理。

3、小组分析资料,思考不同风格建筑的由来。

第5课初中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

教学目标

1.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意识与习惯。

2.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题,并通过预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完善调查问卷的设计。

3.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直观地表达数据

4.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接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发展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和思考社会现象,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意识与习惯

难点: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题,并通过预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完善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准备课件 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提问学生有关手机使用的情况,并请学生表演小品引出话题。请学生谈谈对使用手机的看法。揭示活动任务

二、指导学生确定调查目的、内容和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调查目的。

2、组织学生讨论、拟定调查提纲。

3、引导学生确定调查方法,并简要介绍问卷调查的主要操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确定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1、指导各组确定调查对象。

2、介绍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拟采取的抽样方法。

四、观看小品。

1、结合自己或身边同学的经历,谈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看法。2、明确调查本校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活动任务。

3、成立小组,组内通过讨论明确本组的调查目的。

4、从调查目的出发,分析、列出小组要调查的主要内容。

5、确定采取问卷调查法,并了解实施调查时应注意的问题。

6、各小组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确定本组的调查对象。

7、聆听教师介绍,小组讨论如何进行抽样以及抽取的样本数量定为多少比较科学。

第6课初中生课余生活安排调查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2.能够选择健康的课余生活。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择健康的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有很多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我们的课余生活时间被各种学习班的所充填,让我们共同呼吁,我们的课余生活由我们自己做主吧。

二、课前调查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年级同学的课余生活进行调查,填写好调查报告。

三、讨论与交流

1、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2、对你的课余生活内容感到满意吗?

3、应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4、你期待和希望的课余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5、填写课余生活方式统计表

四、活动延伸: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好吗?

1、学生对一周的课余生活进行设计。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设计。

3、全班汇报,评出优秀的课余生活设计。

五、学习相关链接

1、阅读相关链接内容。

2、说说你的感受。

3、你想对自己的课余生活做哪些调整?

第7课我们的宠物专刊

教学目标

1、身边的了解小动物并合理的饲养

2、制作杂志的过程和内容

3、学生通过自主感知来制作宠物专刊

4、培养学生收集并制作专刊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宠物专刊的方法 难点:制作宠物专刊的步骤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现在养宠物的人很多,大家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不如我们自己动手做一本宠物杂志给大家做个参考。

二、活动环节

1、以哪种宠物为主题制作专刊?

经过小组投票,我们决定以小狗这种宠物为主题,制作专刊

2、读者希望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网络,调查等方法来了解读者想要知道的与宠物有关的信息。

小组讨论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将饲养者和宠物店的工作人员作为我们的读者来收集资料,因此我们的调查地点选在了宠物店。通过整理收集的信息,我们发现读者希望了解的关于小狗这种宠物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狗的品种,小狗的生活习性及如何饲养

3、我们还收集了市场上已有的一些同类杂志,经过讨论,我们认为有一些栏目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4、综合所有收集到的信息,我们展开了小组讨论,决定在专刊中设计以下主要栏目主人与宠物相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

5、我们在动手制作杂志前进行了小组分工:

6、我们为杂志设计了封面,并决定在封面上突出几块主要内容来吸引读者

还选取了一张照片做封面

7、最后,我们对内容进行了文字加工和图片美化,还制作了内芯、插页和封底。

小结:学生总结制作工程和方法

第8课陶艺用品系列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秩序,设计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

2.了解“以人为本,随类赋彩”的设计思想,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对生活中的现代产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重点难点

1.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2.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原则是“以人为本,随类赋彩”。活动准备

教具:自作课件

学具:彩色铅笔、水粉颜料、水粉笔、勾线笔、铅笔、橡皮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给大家一项任务——调查铅笔的色彩对销售的影响,大家完成了吗?

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也有一项调查,人们在挑选商品时存在一个“7秒钟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感兴趣,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好恶的重要因素,可见视觉色彩形成了人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引出课题──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二、讲授新课:

(一)、现代产品设计的概念

(二)、现代产品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师生互动:通过图片分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自主探究形式,完成总结。

1.欣赏现代产品的色彩搭配(配图)

2.提问:这三组各用了哪几种色彩搭配的规律?这样的色彩搭配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同类色搭配

单纯、柔和、静谧、含蓄 邻近色搭配

丰富、雅致、和谐、耐看 对比色搭配

热烈、明快、醒目、冲突

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的产品要在市场上畅销,还需要灵活的运用色彩搭配,才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

3.提问:一件成功的设计产品的色彩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思想上的互动,除了要考虑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以外,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教师总结:色彩搭配还要考虑消费对象、年龄、性别、文化等因素。举例 :喜之郎水晶之恋《六色果冻篇》:不同的情感选择不同的产品

第9课不做小拖拉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拖拉作风的危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作风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好,下面教师给大学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蜗牛搬家)。

二、教师讲故事(音乐配音)

师:听完故事,大家想一想,蜗牛最后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个故事听了之后,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情境表演

师:;因为蜗牛的懒惰拖拉,失去了朋友们对它的信任,它也只能永远生活在那潮湿阴暗的土坡下。那接不来请同学们再看一个情景表演剧,在看的同时,请同学们认真想想丁丁犯了一个怎样的毛病,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么做,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1.舞台一分为二,一半是教室,一半是学生丁丁的家。丁丁坐在中间,左边可够到教室里的课桌,右边可够到家里的书桌。

2.一学生用手举一日历,分别用大挂历形式展示,星期

一、„„;一学生扮演冬冬的同学,轮流找冬冬去玩,日历从星期一开始展示。

教师(在教室里):同学们,今天的课外作业是第一课的练习题。(冬冬从教室的书桌里取出一本练习册,放在家里的书桌上。)

同学甲:丁丁咱们出去打球吧!

丁丁:我的作业还没做呢!(想了一会儿,好吧,放在家里的书桌上)跟同学甲下场,然后回到舞台中间。

日历翻到星期二

师: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第二课的练习题(丁丁把作业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同学乙:丁丁咱们去公园玩吧!

丁丁: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呢!(想了一会儿,)好吧,明天再说,走,咱们玩去!

日历翻到三、四、五,教师不断布置作业,丁丁不断地从课桌里取出练习册,家里的书桌上叠放的练习册,越来越高。

3、看了这个小品,你们能不能帮帮丁丁,想对丁丁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给丁丁提了这么多好的见意,那么,在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拖拉习惯,敢于正视自己不足的孩子才是最棒的,大胆地说出来吧。

4、让学生结合自己,谈谈自己人在什么方面存在拖拉作风,以及应怎样改正。

四、拖拉后果真严重

师:同学们,作为学生,如果我们做事拖拉都会有这样的后果,将来你们长大了有了工作,如果再拖拉的话,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如果你当了医生,因为拖拉延误了病人的救治时间,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如果你长大当了警察,当了工人,当了老师、、、、、、(让学生相互讨论自由说如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如果自己拖拉,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学生说后出示课件填空。

五、珍惜时间看行动:同学们,老师送你们两句话:愚蠢的孩子,今天做昨天的事;聪明的孩子,今天做明天的事;你们懂这句话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意思)

六、古人早就知道了这种明日复明日的危害,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明日歌〉送给你们(幻灯出示)。

七、制定我的作息时间表。(放幻灯片)

八、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认识到拖拉作风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记住老师送给你们的两句话:愚蠢的孩子,今天做昨天的事;聪明的孩子,今天做明天的事。

第10课安全使用天然气宣传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实例,初步了解策划类活动“确定宣传主题-开展调查-设计宣传方案-做好宣传前的准备-开展宣传-总结”各环节的基本要求。

2.明白宣传前应开展调查,知晓宣传对象对宣传内容的了解现状,使宣传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3.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使用天然气。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反映使用天然气的错误做法的图片和正确使用天然气的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你或身边的人的权益受到过哪些侵害?

学生交流、记录帮助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办法。

二、学习实例

1、阅读实例内容,了解策划宣传活动各环节的基本要求,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如果你是实例中的研究者你会在了解法规之后直接开始策划宣传内容吗?

(2).引导学生阅读实例中“感想和体验”部分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将本组学习实例的收获和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总结实例

1、将自己小组的收获建议进行比较,展开讨论。

2、总结策划宣传活动的一般步骤和要点。

四、安全使用天然气宣传

进行安全使用天然气宣传的策划。确定宣传主题---调查---确定宣传方案---进行宣传---活动总结。

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2.使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难点: 对校园中出现的问题的正确处理。

活动准备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关注校园生活。

1、引导学生围绕如下话题进行交流:课余时间你们喜欢做什么?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做游戏、跳皮筋、踢毽子、打沙包、和好朋友聊天„„学生可能会对熟悉的课间游戏说得多一些,而对文艺活动、科技活动、养殖等课外活动说得少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向同学介绍自己所熟悉的活动与乐趣。

2、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随机板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二、感受校园生活之趣。

1、教师依次出示课本中的五幅单图,让学生观察图画,说出:图中的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风景图,说一说图中的中学生在做些什么?

3、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三、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

1、找到缓解学习压力的对策

2、利用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

3、小剧场表演:如何化解充冲突

4、男女生如何相处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的记录,把本课学习的体会写下来。

除此之外,指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抓住本色,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力求达到在赏析语言中感悟成长的内涵,在感悟多姿多彩校园生活过程中提高素养。

第12课茶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一些中国的茶文化(茶的起源、中国十大名茶、茶与健康、茶艺等等)。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知道茶起源,十大名茶,茶与健康,茶艺的相关内容。知道怎样鉴别茶叶的真假与好坏,会冲泡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学们你们想当回茶博士吗?那好这节可我们就继续研究有关茶的知识。

二:新课

1同学们在课前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组成了四个小组,下面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分别说说你们组研究的内容。(生:茶的起源,中国十名茶,茶与健康,茶艺)好一会我们分别进行汇报,看哪个组汇报的最精彩。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听的同学要学会认真倾听,这样你会受益菲浅。

2先共同走近茶起源小组。(学生汇报)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的十大名茶已经入选上海世博会了,现在我们看看相关的报道。(出示视频),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现在市场上卖的假茶和陈茶较多,如果让你到市场去买茶叶,你能鉴别出茶叶的真假与好坏吗?那好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鉴别能力。我这里有真假西湖龙井和好坏铁观音。分小组进行鉴别(学生活动)。指名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

5小结:选购茶叶有两点是应该注意的,一 是干燥度,二是新鲜度。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以免买到不好的茶叶,对身体造成伤害。

6现在共同走近茶与健康小组。(学生汇报)

同学们一般人们都喜欢喝新买的茶叶,但有一种茶叶储存时间越长越好喝,你们知道是什么茶吗?出示云南普洱。

7接下来我们共同走近茶艺小组。(学生汇报)

8刚才同学表演的盖碗式茶艺很精湛,现在请欣赏一段功夫茶茶艺视频(出示视频)。看后你想说什么?

9你们知道喝茶有什么礼仪吗?现在你们想不想喝?先让我们端起茶碗,先要怎么样?现在整个教室都弥漫着茶的香气。别急,我想问问大家喝茶与喝饮料有什么不一样。对喝茶要细细品。品后谈感受。

三:总结:今天这节活动课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茶的知识。现在你们已经已经成为一位真正的茶博士了。回到家里给爸爸妈妈也泡壶好茶,做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第13课保护我们的绿色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的环境问题,了解生态保护的主要策略,知道家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及低碳生活。

2.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推行绿色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环保意识。

3.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与人合作的能力。重点难点

1.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2.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活动准备

收集反映全球变暖引发的危害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出示反映全球变暖引发的危害的图片。

学生就已有的知识,谈谈全球变暖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二、收集资料、小组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对全球变暖的有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小组交流,使同学们对全球变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制作专刊

学生参考56页“我们的宠物专刊”活动的实例中呈现的制作流程,即“确定主题和刊名――设计栏目――收集资料――加工和编辑资料――设计封面――排版――装订成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专刊。

四、总结评价

1、小组分别介绍自己制作的专刊,小组互相评价。

2、教师总结。

第14课恐龙的乐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模型,了解恐龙的不同种类及形态特征,恐龙的生活环境等知识。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意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3.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结意识和合作能力。重点难点

了解恐龙的不同种类及形态特征,恐龙的生活环境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恐龙的图片和科普文章及恐龙生活环境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恐龙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播放恐龙生活环境的视频资料。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激发自己动手设计恐龙乐园的兴趣。

二、设计和建造恐龙乐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恐龙种类,查阅资料了解该种恐龙的身体形态特点。

教师提示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己总结,详细了解所造恐龙的形态,肤色、身体各部位所占的比例等特征。

小组讨论,对这种恐龙的了解。学生动手制作各种恐龙的模型。

教师要求学生出谋划策,发挥创意,共同建造一个恐龙乐园。

三、展示评价

1、学生制作完恐龙模型之后,班内展示恐龙模型。

2、小组内自评、互评。

篇8:如何创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意义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趣味性,初步利用数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体验和认识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不仅学习了新的数学方法,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主要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创造新的引导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逐步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并且应用数学。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创新研究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改革中新设置的一个课程,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和弱点。为了加强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特别是加强其教学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丰富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其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变的。所以,老师在选择教学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受定式思维的影响,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应用性。这样,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数学教材的进度,便于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也方便学生的操作。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对自行车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学习中,首先可以让学生总结自行车种类,然后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如普通的自行车蹬一圈之后车轮走多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同学用试验的方法进行直接测量,但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答。由于车轮是圆形的,所以可以利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车轮的长度,然后根据车轮的长度来乘以车轮转动的圈数,得到问题的答案。为了进一步找到更加准确方便的方法,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在大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后齿轮也在转动,可以考虑车轮的长度乘以前齿轮和后齿轮轮齿的个数的比例,这样就非常方便,而且具有一般性的意义,可以用来计算齿轮比不同的普通自行车的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启发,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自觉应用到了所学的圆周长计算方法。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了实践活动课的创新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式的教学和学习,其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中的设计,不断创设新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学生探索研究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讨论,教师评论其讨论结果。在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然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摆脱学习中的依赖思想和单纯模仿,使数学实践活动课真正能够促进数学教学,使数学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同时也体现出了创新性的特点。

(3)重视教学中的实践性。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其全过程,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和发展。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其接触的和数学有关的范围非常广。老师要自觉地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强调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情景,这些结果也许是不可预期, 使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再加上教学环境和老师的生活背景的不同,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这也能够体现出实践的创新性。如果教学内容和方式千篇一律,学生也不能产生学习兴趣。这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断丰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方式。

上一篇:悲伤时候请唱首歌爱情诗歌下一篇:小学生怎样学英语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