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2024-05-19

邓小平社会发展论(精选6篇)

篇1: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试论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摘 要: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统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 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观点,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深入理解和领悟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性。特别是 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的著名论断,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早在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最终达到共产主义。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指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如何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个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曾经指出: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 20 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而使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低速运转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显示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容易导致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4]“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发展。

3.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邓小平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6]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占世界 1/5 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社会稳定。因此,中国发展的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为包括十三亿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

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民族的愿望、时代的脉搏,也就把握了中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责任。邓小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因此,发展是必然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和国家提出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实际的任务和政策,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强盛的根本在于发展,而发展的前提在于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7]因此,虽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8]但发展速度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出发,“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有鉴于此,作为战略家的邓小平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精心构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行的步骤,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管理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以建成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正是在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1]这一观点。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但中国的发展还是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邓小平强调: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12]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不为外强所左右,一往无前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邓小平正是围绕着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祖国完全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解决了在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为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这一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4][5][6][7][9][10][11][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第 377,269,373,105,379 - 380,375,373,78,29 页。

[2][3][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第 251,313,255 页。

篇2: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简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关键和根本任务,目标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即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和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则是人才。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机遇和基本要求。社会战略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邓小平在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一方面突出地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争取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强调这种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必须是有效益的,概括起来就是发展要持续、快速、健康,求得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第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方法、途径、原则和动力。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法——台阶式发展。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讲话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捷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时,邓小平从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这个“大政策”。他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途径——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灵魂——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思想解放有三次大讨论: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大讨论。理论突破有三个: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是战略实施效果的标准系;社会诸要素协调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渐进有序地发展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突破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力——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他说:“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治保证和领导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正确地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同时,及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突破,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其中,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从“八五”时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和政策研究项目,并在世界上率先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美国拒绝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我国1998年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核准了该议定书。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定地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呢?

首先,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决策中。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但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观察,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与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来加速经济产出,是一种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此,既有“赶超战略”的极端表现,即用压低农产品、矿物原料和能源价格,补贴重化工业的方式,不计代价地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体系,从而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也有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模式的极端表现。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上。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在10个省市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便是向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需要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增加对污染收费的观念和机制,使污染者补偿其污染环境的成本等。

第二,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要我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采取行动来积极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比如,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模式下,大众消费和大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大量的物质产出带动着大量物质消费,大众消费浪潮又推动着物质产出的增加,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便是这种大众消费的一个“典型”。在这种惊人的消费增长中,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这使发达国家在资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方面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80%,在全球排放的臭氧层耗损物质中,发达国家排放量占84%,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0%。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不能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蓝本,因而要改变以越来越多的物质消费为目标的消费模式,而致力于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相应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因此,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的体系。从消费品特征来说,就是要强调持久耐用,强调可回收,强调易于处理。

第三,要通过清洁生产,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对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各种可能手段,也为人类改变或破坏环境创造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上一世纪所造成的全球范围的环境危害,就源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各种生产技术。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就成为我们有意识地引导科学技术来适应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

第四,要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外在表现,需要政府实行干预行动。但是这种干预要有理有据,因而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看,1970年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它们对此采用法律制度是有效的。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问题。

篇3: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认识

“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灭,矛盾仍将存在”。[1]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非常重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从解放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毛泽东一直在不断关注。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深知主要矛盾规定或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于是从“八大”开始便着重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着探索。“八大”决议明确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实际,不仅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范畴,并精辟论述了矛盾的基本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还正确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的根本途径。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况下做出如此科学论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认识后来却发生了改变。其原因有二:在国内方面,由于经验不足,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志和个人作用,严重脱离了客观实际,人为轻率地发起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严重蔓延,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方针被扭转,随着整风运动形势的急下,再加上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使得毛泽东错估了当时的形势,也客观上动摇了他对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的正确认识。在国际上,周边环境错综复杂,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印度也不断挑起边境冲突,美国军队也驻扎台湾,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于是把注意力转向了阶级斗争,使得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严重脱轨。那时,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都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戴上“修正主义”的帽子,进而当作敌人来批判。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而重大失误在于,“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3]116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是非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拨乱反正,使党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并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科学把握住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成果,使对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的认识科学化

在1976至1978年的徘徊期,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怀疑,是继续走老路还是另辟蹊径有不同看法。在这紧要关头邓小平挺身而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真谛,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看法并不因在“文革”中遭到挫折而改变,他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181-182

邓小平对当时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作出科学的判断。在过去,中国社会大搞阶级斗争,并以此为纲,严重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亲自指导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作出了科学而又准确的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由此可见,我们党关于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辩证发展过程。

2.发展并形成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生产力标准

一切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并由此带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从而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评判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用“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的“压倒一切的标准”。[4]314

邓小平大胆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的生产力标准,这些创新也是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根本途径。在邓小平看来,解决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有:(1)进行包括经济体制在内的各种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的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路上的一切障碍,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2)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借鉴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引进外资等。正如邓小平所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3]17(3)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的应用已无处不在,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已成为一种共识。(4)实行“三步走”战略。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一蹴而就,任何脱离实际的冒进只能对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更不能有急躁的情绪。我们一定要避免重蹈过去“大跃进”与有的国家实行“休克式疗法”改革的覆辙。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的生产力理论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3]137要想使人们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和远大理想,不发展生产力不行,不解决主要矛盾不行,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不行。有了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就有了尺寸,就有了准则,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障碍渐渐清除,社会主义建设也由以前的抽象理论转向实事求是的具体实践。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只有把经济发展内在的铁的逻辑与生产力发展的法则协调起来,才有可能在长足的发展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劲。实践是变化的,实践的条件也在不断地更新,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前提下,方能在历史长河中游刃有余。

3.实现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有机结合,并从生产力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寻求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邓小平说,“马克思去世以后的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291-292邓小平在深刻解读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一致的基础上,指出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

主要矛盾的内容和方式决定着根本任务的内容和方式,仅有主要矛盾没有根本任务,就等于纸上谈兵;同样,没有对主要矛盾的科学定位,也不可能完成根本任务,无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都有创新,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区分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必需品和不可超越的东西,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对这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环节进行改革,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判断出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对旧体制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不够高,而是没有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层次找到适应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说严重点,就是忽略了中国特有的国情。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很明显就是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任何超前或滞后生产力发展实际的做法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邓小平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4]250基本制度和具体做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矛盾体,基本制度决定和制约着这些具体做法,而反过来,具体做法也影响着基本制度优越性发挥的程度和水平,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要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就必须改革,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科文体制等等。改革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从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走过了一个曲折而又艰难的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忽视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经济行为违背了经济规律,并造成了效率低下、政企不分、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人们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我国打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解放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劳动力的束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产力。不难看出,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没有中国经济的活跃,也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富裕和中华民族的强大。

解决主要矛盾就必须找准根本任务,就必须用发展变化眼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是关键,是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庞杂的社会体系中,只有牢牢抓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才能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81-282.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篇4: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意义

邓小平文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营养,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博大精深,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从20世纪80年代末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开始至今,学术界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阐述与概括,可以说,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分析、理论渊源、科学体系与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与突出贡献等方面,对于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则涉及很少。研究邓小平文化思想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可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进一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

一、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政治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所阐述的“文化”,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既包括观念形态的文化,又包括其它意义的文化。在这里,我们把它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来研究,其本质与邓小平讲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也中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政治原则。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在谈到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时,邓小平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定和批判。”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方针。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实现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社会主义价值核心是富邦兴国,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实质,也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去向。因此,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人运动中,是指导工人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曾有种种同情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正反映和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170年来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邓小平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更加明确地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而坚定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就再次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也是坚持邓小平文化思想政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邓小平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文化建设方针是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事关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邓小平在《祝词》中提出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和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明确要求“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文化建设的方针,是对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认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就前一句话而言,邓小平要求所有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以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就后一句话而言,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既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文艺自然应以表现人民为己任。其二,从社会作用方面看,文艺还承担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鼓励人民,激发人民自觉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其三,就文艺本身的力量源泉而言,邓小平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者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至于文艺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则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规定。在现阶段,满腔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通过艰苦创业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应成为文艺家乃至所有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邓小平认为,坚持“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从内容上看,他要求从“怎么写”扩大到“写什么”,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的一切进步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总之,只要能够使人们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从形式上看,邓小平指出:“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指导下,文藝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二为”“双百”方针原则的论述,对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正因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篇5: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怎样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以及各种问题,使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和必须研究的重点。只有各种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的解决,这个社会才能很好的持续发展,才能达到和谐,当然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困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探索实践。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地不懈探索和努力,终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和具体步骤,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共产主义,而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共同富裕,迈向和共产主义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代共产党领导人的探索和努力 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开创性探索于研究

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最原始的探索于研究。在《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深刻的论述了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十个重大关系地基本原则。而后的几年内国内的主要矛盾为: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这时候主要任务则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在文中他科学的、明确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地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而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对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而且使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其次、邓小平和江泽民地不断探索与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又划时代意义的会议之后,共产党领导人邓小平开创性的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决策,并及时的予以实施,且在之后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而且还包括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两项重要内容。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同时他认为如果没有安定团结地政治环境与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很难进行。伺候根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探索,终于在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地三位一体地现代化建设总格局,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而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要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地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党的十三大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时,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之后,随后制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地基本纲领,这使现代化建设格局更加明确。为了快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人江泽民指出: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地积极性,形成全体人民有所贡献又有所回报并且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新的形势下地人民内部矛盾,明确全面反映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而他的这一系列讲话,不仅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而且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他提出 “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把治党和治国、执政以及为民结合起来,为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三、胡锦涛为总书记地党中央领导人地不懈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正逐渐的暴漏出来。尤其是在某些方面、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现象,而这些不和谐促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地党中央提出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行和落实。最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同时,在领导全国人民积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并且不断地消化和加以利用。在全面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一并提了出来,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当前阶段社会矛盾发展地特点,于2004年9月,党地十六届四中全会全面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要求,同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主要内容。强调形成全体广大人民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同时又和谐相处地社会是持久巩固党执政地社会基础以及实现党执政地历史任务地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全面适应我国当前社会地深刻变化,把社会的和谐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重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增强整个社会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在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执政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地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综合得知,我们建设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的、法治的,充满了公平与正义,诚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的社会。胡锦涛为总书记还明确提出,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总体布局,快速的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从根本上就决定了我们全面健康持续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加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经过全面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准确、全面、深刻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质和重要定位,并且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指导思想、理念、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以及其他重大部署。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我们党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努力提高党地执政能力,保持和大力发展党的先进性,要充分体现到领导全国人民科学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上来。”并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历史性的意义,同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重大部署,而这个部署对于促进我国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引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进程中。我们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党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低下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健康的小康社会;如果没有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公平与正义,将很难实现整个经济社会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以及更高的阶段提供了更加和谐、更加充满活力、更加稳定、更加可靠地有序的社会条件,并且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而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之后,我们党还要继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期奋斗,坚持不懈,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篇6:邓小平社会发展论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突出了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第一,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第三,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第四,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第五,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

第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

第二,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不仅包括生产力这一层次,也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层面,从而划清了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制度的界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十分清楚地指明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标志着它与所有剥削制度有着根本的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同时,这一层面还包含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为补充、效率优先与兼顾社会公平的内容。

第三,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即基础地位,纠正了过去只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变革的错误倾向,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特点。

第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共同富裕作了准确的认识,既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严格区分开来,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必须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一篇:如何提升自信心理下一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