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退休人员管理

2024-04-18

新退休人员管理(通用9篇)

篇1:新退休人员管理

劳 务 协 议

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

姓名:黄小毛(以下简称“乙方”)

性别:女出生年月:1951年*月*日

文化程度:小学身份证号码:*************

家庭地址:联系电话:

鉴于乙方为退休人员,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劳务协议,共同遵守本协议所列条款。

1.0 协议期限

本协议期限为1年,于 2010 年11月1日生效,至2011年11月1日终止。

2.0 工作岗位和职责

2.1 乙方应在其正常工作时间内及业务要求的时间内,正确、谨慎、积极和高效地完

成甲方安排的工作;

2.2 乙方在工作时间内,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何活动。

2.3 乙方同意根据按甲方的工作需要从事 后勤人员(烧饭阿姨)工作;甲方也可以

依据乙方的实际工作能力或公司需要, 对乙方的工作岗位和职务进行调整.3.0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3.1 乙方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3:00,下午15:00—18:00,合计8小时/天;

3.2 乙方应在甲方的业务场所及/或甲方业务或事务要求的合理场所上班或履行相

关职责。

4.0 薪资福利

4.1在劳务聘用期间,甲方向乙方支付劳务报酬为元 /月。

4.2 甲方享有公司其他相应福利待遇。

5.0乙方的义务

5.1乙方应爱护甲方的任何财产,由于其故意或过失造成甲方财产损坏或灭失的,乙

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5.2乙方应遵守甲方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

5.3乙方服从甲方工作安排,服从甲方的领导、管理和指导。

6.0 甲方的义务

6.1 甲方应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有关法律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

品,保障乙方的健康和安全。

6.2 甲方为乙方购买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险单,用于乙方在为甲方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的补偿。乙方同意

医疗费用自理,医疗期内甲方不支付劳务费。

6.3 甲方按本合同按月向乙方发放工资。

7.0协议解除

7.1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本协议终止:

1)本协议期满的;

2)双方就解除本协议协商一致的;

3)乙方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履行本协议义务的。

7.2 甲、乙双方若单方面解除本协议,需提前一周通知另一方。

7.3 本协议终止、解除,双方互不支付违约金。

8.0其他

8.1 乙方不得违反甲方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8.2 若根据有关法律,或法院或劳动行政部门的有效裁定,本协议部分条款无效,该

无效条款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有效性。

8.3 本协议未涵盖之事项以甲方公布的规章制度为准。

9.0 有关本协议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任何一方均可将争议提交甲方所在地仲裁委员会仲裁。

10.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日期:日期:

篇2:新退休人员管理

据日前召开的本市部分大中型企业第126次劳资例会透露,本市特种作业人员退休有新规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就此发出通知。

通知明确,特殊工种是指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本市目前对特殊工种暂按以下原则确认:市属单位(含中央在沪单位)按原劳动部或本行业主管部门1992年底前已确定,并经原市劳动局或本行业主管局批准的特殊工种确认。

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办理退休的条件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连续工龄(不含折算工龄)和1993年1月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满10年,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自由职业人员满15年;在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10年,在井下和高温工种岗位上工作累计满9年,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种岗位上累计满8年。办理特殊工种人员退休手续须同时符合上述条件。

篇3: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新模式探析

关键词:离退休人员,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关于老年的医疗、经济等社会问题日渐凸显, 老年人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问题面临着挑战。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国情, 在于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有效改革, 加强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从而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好。

1 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的内容

从当前的管理模式上看,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主要有两种主要的模式, 其一是政府管理, 社区服务, 其二是企业负责管理。政府管理指的是一级的政府设立对应的管理机构, 通过划分管理部分来实施管理服务, 比如单独设立老干部管理部门、退休人员管理委员会等, 政府需要制定各项服务的规定和流程, 并且在社区中进行推广管理。企业管理指的是企业通过执行政府规定, 安排相对应的部门来进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 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这两种管理模式, 离退休人员得到了国家的统一管理, 也接受到了更优质的服务。

各个地区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对其管理服务的力度, 积极的开展各项离退休人员管理的措施。当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后, 其管理便与原来的企业单位相分离, 养老金开始发放, 从原来的企业管理转向社区街道, 采用地域式管理, 从其居住的社区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社区进行了社会管理服务主要有配合政府部分进行养老金的按时、按额发放, 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离退休的工作人员办理其需要的社会保险和需要咨询的业务, 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协助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帮助死亡的家属领取补贴和丧葬费用等;集中的进行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 开展各项思想教育工作, 并且对老年人提供保健、护理、医疗等各项基础性服务;社区要帮助离退休人员开展各项娱乐活动, 提升其自我管理的意识, 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从而让离退休人员有着更好的老年生活。

2 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管理政策的落实问题, 从地区上看, 大部分的企业已经实现了社会化管理, 但是部分中央直属企业仍然采用企业管理模式, 离退休人员居住较为分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进行管理的难度就会加大。由于一些企业的认识度不足, 社区管理设施尚未建立完善, 无法全部实现社会化管理;其次是基础性工作问题, 比如养老金的发放环节不顺利, 一些社区在工作中没有具体的制度规范, 工作人员对于政策的理解不到位, 社区机构中没有基本的硬件条件等, 这些基础性问题使得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很多实质性的服务无法推行;最后是缺少统一的管理模式, 各个地区的管理方式存在着差异, 使得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

3 创新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模式的途径

3.1 合理的进行管理定位

虽然企业职工离退休后的管理由政府社区进行, 但是社区在进行管理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和企业保持联系, 将离退休人员的档案、生存认定、离休协议等资料完善的保存, 对于离退休人员的保险等结算需要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 并且是无偿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国家需要投入一定费用在社区建立基础的医疗、娱乐、教育等设置, 并且针对企业化到社会化的开展原则提供各项服务, 比如离退休人员的健身娱乐、社区医疗等, 这些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均带有共性, 就是满足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国家需要制定政策来对这些机构实行税收、工商等优惠的政策, 从而让离退休人员有更好的社会福利。社区可以招募志愿者, 借助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进行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或是提升离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明确的定位, 依照国家的政策, 根据社区这个管理服务平台, 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服务模式。

3.2 完善各种管理服务机构

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社区街道需要完善各个保障服务的机构, 从县到区的进行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 完善的提供各项服务, 并且各个服务机构之间互相联系, 形成统一的社区管理体系。在这个统一的社区管理平台中, 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来转变机构的服务性质和管理职能, 确保每一项服务政策都能够有效的落实。机构可以聘请与管理岗位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离退休人员, 由财政部门进行经费发放, 这样既能够保证管理的效果, 还能够缓解离退休人员的心理压力。社区管理机构的建立能过有效的转变离退休人员的心态, 避免其心理压力过重给政府的管理造成负担。

3.3 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服务

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中, 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服务, 以离退休人员为服务中心, 共享退休服务的人性化模式。在进行管理服务的过程中, 要打破传统死板的管理模式, 要充分的照顾到离退休老人的实际情况, 比如在进行指纹采集对比这项工作中, 原来的工作模式是, 老人必须自己到单位进行指纹采集和办理, 比较麻烦, 一些老人可能不在本地居住, 还有些老人行动不便, 这样的工作方式既给老人带来了影响, 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在创新管理服务中, 可以依靠信息技术, 比如在电脑上建立人脸识别系统和身份证扫描保存系统, 离退休老人在家中可以进行视频人脸对比, 通过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工作模式, 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 同时还能够不影响老人正常的生活。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这不仅关系着其晚年的生活质量, 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因此在工作中要以人为本, 积极的进行人性化管理服务, 从而将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3.4 实现分类推进式管理

针对不同情况的离退休人员可以进行分类管理。首先是统一的养老金发放管理, 办理完退休手续的离退休老人, 其退休金由省社保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发放, 规定养老金的发放日期, 老人可以凭养老卡到银行领取养老金, 每个月的月初由基层管理单位向省社保局进行统一的报表汇报。其次是企业管理可以进行服务管理离退休人员, 企业原有的管理服务设施齐全, 并且各种管理机构齐全, 社区以企业的管理为核心, 构建社会辅助管理机构, 打破企业与社会管理之间的界限, 在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后, 要加强社会后勤保障建设, 当社区各项机构完善后可以进行企业管理的脱离工作。其三是针对偏远地区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 由于其缺少先进的管理机构和方法, 可以在县离退休人员管理委员会设置一个管理服务中心, 统一的进行党员活动、养老金发放、娱乐活动等, 从而保证社会化管理在各个方面均能够落实。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可知, 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老人的晚年生活, 积极的进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各项社会福利待遇, 保证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要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合理的定位工作, 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进行分类、推进式管理, 让管理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隋生.试论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J].劳动保障世界, 2014, (10) .

[2]沈成清.企业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及管理工作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5, (03) .

[3]葛瑜.浅谈企业离退休员工的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9) .

[4]林瑞院.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人性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18) .

篇4:新退休人员管理

【关键词】新时期;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档案管理

0.引言

现在,社会老龄化速度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不断改进,导致企业退休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人事档案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意义重大,部分企业对于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导致部分人事档案材料丢失,不仅对退休员工个人利益造成了损害,还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退休人员将来的生活也更加可靠有保障。

1.新时期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对社会保障、人身权益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新时期的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其一,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档案管理的发展不平衡、相应制度不完善。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保障档案工作,但是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细节规定不明确,标准不统一。而且大城市、发达地区的状况明显优于不发达地区,而一些小城市、农村和落后地区几乎没有社保机构,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这种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我国档案管理、社保工作的整体发展。

其二,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比较混乱,大部分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甚至有些企业随便录用一些社会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些人员对于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内容根本不了解,导致档案随意堆放,不能分类整理,人事档案缺少、材料不齐全的现象普遍。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接收管理混乱,结果导致了许多民事诉讼案件的发生。

其三,意识比较淡薄。企业更多的注重经济发展与财务管理,对于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人事档案只是企业与员工雇佣关系的材料,对于退休人员不会耗费精力去管理,或者只是应付管理。而退休人员由于对自身权益不够了解,法律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把人事档案同自身利益关联,不了解它的价值,没有对企业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2.新时期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新时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都表明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于人身权益和社会保障的重视,企业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自然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加强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十分有必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企业全面反映员工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员工的个人经历、工作表现、思想政治以及业务范围等,是真实反映退休人员的材料依据。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可以为企业以后的人事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同时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也是记录企业发展状况的一种凭证。

此外,对于退休人员个人来说,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保障今后的生活。新时期,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地位越来越突出,退休人员在退休之后参加社区养老保险,人事档案是很重要的凭证,关乎着退休人员今后如何享受劳动待遇和社会保障,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同时,有利于退休人员今后生活的合理规划,例如,通过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可以使退休员工在退休之后充分利用自身的才能再次工作,不但能够充实晚年的生活,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3.新时期完善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科学体系建设

大部分的企业都比较注重成本投入,成本也主要投入在最关键的部门,档案管理方面的经费投入一般很少。在新形势下,企业应该设立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库房,并配备相应的设备。随着新世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该加快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对于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查询、编码、传递等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在节约人手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信息化,新时期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将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编入计算机,此时可以充分利用扫描技术,将档案信息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料的优化管理。

3.2组织好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接收工作

社会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会有许多企业倒闭、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退休人员的数量有增无减,从而,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被频繁的移交接收。组织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接收工作,需要企业聘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另外,要求原单位在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时候,根据规定将相关的材料补充完整,尤其是涉及到退休人员以后经济待遇、社会保险的相关材料要收集完整,对于一些缺失无法补充的材料,需要在《转移档案材料清单》中做详细的记录。

3.3加强宣传工作,提高退休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加强宣传工作,首先,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例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做到人人学习法律,人人懂法律,充分利用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可以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学习人事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长效机制,通过聘用一些有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人才为企业退休人员讲解实际的相关操作,也可以积极响应所在地區高校的一些科研活动,让退休人员了解到人事档案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些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公益活动,让退休人员在茶余饭后就能学习到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知识。

4.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同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加强社会管理、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新时期,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虽然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建立完善的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科学体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退休人员的保护意识,可以有效推动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亚.解析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J].办公室业务,2011(10).

[2]李桂汝.浅谈如何实现退休人员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转化[J].科学之友,2010(15).

[3]陈颖.关于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

[4]叶美珍.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引进与咨询,2006(09).

[5]陶树芬.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J].中国石化,2004(08).

篇5:退休返聘人员管理细则

为规范公司退休返聘人员管理,现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2 定义 2.1 返聘人员

本办法中的返聘人员指已办理正式退休手续,但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公司审批同意,并与公司或公司所属单位受公司委托代表公司签订了返聘协议的退休职工。3 总则

未经公司审批同意,各单位不得聘用退休职工。4 管理内容 4.1返聘人员条件

4.1.1返聘人员一定是专业职人员,且属于原固定工身份员工。4.1.2返聘人员原则上曾从事拟返聘岗位工作不少于五年。

4.1.3因在某个项目或在其他工作中承担的任务未完成且公司内没有能够承担该项工作的人员时;因公司内某项技术或工作,目前的人员不具备或未达到承担该项工作的能力时;因公司开发某个新项目或技术,承担该项目的人员因经验、技术缺乏指导时;其他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的,可以实施返聘。

4.1.4返聘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残疾、无心脏病、高血压等,愿意接受并能胜任拟聘岗位的工作任务。4.2 返聘人员的管理

4.2.1公司所属单位在使用退休职工前须填写《返聘审批表》(见附录A),双方初步达成意向的《返聘协议书》(见附录B)报公司审批。

4.2.2经公司审批同意返聘的退休人员须与公司或由公司所属单位受公司委托代表公司签订《返聘协议书》后方可上岗,并由公司运营管理处建立返聘人员台帐。

4.2.3返聘实行聘期制,按期聘用,一年一聘,到期自动终止,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确因人员紧缺,返聘期满后需继续使用的,累计返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年,返聘延期的,聘用单位应再次填写《返聘审批表》报公司审批。聘期中,原则上聘用单位和返聘人员双方均不可随意中断聘期,若确需中止,需提前提出并经双方充分协商后确定,一旦中止,即为终止,便不可再次返聘。

4.2.4聘用单位必须指定人员跟随返聘人员学习专业技能,返聘人员在聘用期间必须履行导师或师傅的职责。跟随学习人员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运营管理处可以直接安排合适人员跟

随学习。

4.2.5返聘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4.2.5.1返聘人员的考勤等日常管理由其所在部门或单位负责。

4.2.5.2返聘人员的返聘工资标准根据返聘的不同工作岗位分别确定,其返聘工资标准确定后,不随在职人员工资标准的调整而调整。

(a)工程技术岗位:蓝带及以上带位(含蓝带),为原工资标准的90%;绿带级岗位,为原工资标准的85%;

(b)职能管理岗位:蓝带及以上带位(含蓝带),为原工资标准的85%;绿带级岗位,为原工资标准的80%;

(c)返聘人员月度绩效薪考评比例为60%,参与单位月度、季度、考评,季度奖、年终奖金(慰问金)的核算参照公司相关制度执行。

(d)对返聘人员的事件奖励费用需单独报运营管理处,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4.2.5.3返聘人员的福利、休息休假等待遇可参照聘用单位相同岗位人员标准,也可由聘用单位与返聘人员双方协商确定。相关待遇应在《返聘协议书》中予以明确。4.2.5.4返聘人员在聘用期间的所有工资性费用均计入该单位的工资预算总额。4.2.6由运营管理处统一为返聘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

4.2.7各单位违反本办法使用返聘人员的,由总经理直接考核单位领导,进行1000元以上的负激励,并立即终止返聘。5 附则

篇6:退休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统一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职责,根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集团公司对退休人员管理,坚持企业管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进程;在加强内部管理基础上,搭建企业与社会的沟通桥梁,确保管理和服务到位,保证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直属全资、控股分、子公司。

第二章 管理模式和机构

第四条 集团本着兼顾历史,立足实际的原则,将采取集中委托与适度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对退休人员进行管理。集团退休人员的集中委托管理机构为实业公司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分散管理的机构为各单位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第五条 根据集团实际,将退休人员按照办理退休手续的时间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老人”:xx年xx月xx日xx集团成立之日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二类—“中人”:xx年xx月xx日至xx年底xx集团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期间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三类—“新人”:xx年xx月xx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

第六条 中心作为集团离退休人员的集中委托管理机构,在接受委托基础上,具体负责以下退休人员的委托管理工作:

1、受xx集团委托,管理:xx集团机关的“中人”、“新人”;进入上市企业的“老人”、“中人”;原xx集团已实行集中管理的除进入上市企业外的其他“老人”;原xx集团集中管理的“老人”;xx集团直属分公司、项目部的“老人”、“中人”,境外企业的“新人”。

2、受集团所属企业委托,管理:目前已由中心集中管理的包括进入上市企业的“新人”以及未进入上市企业的“中人”、“新人”。

3、委托管理本着谁委托谁付担退休人员费用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趸缴的方式结算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费用(具体办法另行制订);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协议,如委托单位不愿继续委托,可于一个管理周期(一年)末提出解除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彻底解除前应结清相关费用。

第七条

除以上退休人员外,其他退休人员的管理原则上采取所在单位自行分散管理模式,股份公司和实业公司应根据各自实际分别研究并各自搭建相应的管理框架。集团公司将根据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逐步推进以及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整合工作的进展情况,从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模式将以通知形式下发。

第八条 集团新的退休人员管理模式实施后,退休人员的档案应根据新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调整;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关系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应向社区进行转移。

第三章 管理职责

第九条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的组织、监督和指导等全面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依据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实际搭建集团退休人员管理体系,制订退休人员管理的相关制度;

二、监督中心及其他承担退休人员管理职能的单位落实国家有关退休人员工作方针、政策;

三、指导中心及其他管理单位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询,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四、汇总上报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的各种报表;

五、按照规定审核退休人员各项费用开支,定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委托管理的费用结算;

六、为集团公司机关管理的符合退休条件员工办理退休手续。

第十条 中心作为退休人员的委托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不同单位、不同层级的退休人员实施统一管理,涉及的具体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制订中心对退休人员实施管理的相关办法和细则;

二、负责退休人员的组织以及日常管理工作;

三、负责退休人员各类补贴、费用的统一发放;

四、负责办理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费用报销;

五、按照不同委托人以及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为退休人员建立台帐,进行分帐式管理。

实业公司应根据职责划分,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建立高效、协调的管理体系。

第十一条 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作为委托人,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向中心提供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明晰、待遇标准等详细资料;

二、负责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相关费用开支的认定及费用支付(具体支付形式根据中心要求确定);

三、负责与中心沟通,并根据需要协助中心做好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实行分散管理的企业对退休人员管理应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一、依据北京市及集团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的具体政策;

二、负责所辖员工退休手续的办理工作;

三、负责所辖退休人员的组织、日常管理以及相关费用发放、报销等工作。

第十三条 随着退休人员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会对退休人员服务职能的加强,各类退休人员的管理将逐步由企业向社会转移。员工服务中心及退休人员原所在单位,应根据形势发展,互相协作积极推进,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承担相应职责。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各级管理机构应共同建立和维护xx集团退休人员管理系统,管理退休人员的信息和基础资料,信息和基础资料最终汇总至集团人力资源部。

第十五条 各级管理机构须及时向所辖退休人员传达本市有关退休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及xx集团的有关规定,保障退休人员管理政策的落实。

第十六条 各级管理机构应根据退休员工实际情况,开展有利于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如读书学习、健康体检、节日慰问等。

第五章 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 本章节只适用于由xx集团公司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xx集团公司委托管理的退休人员以及xx集团境外企业退休人员。

xx股份及所属企业(含托管企业)、实业公司及所属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结合效益情况,在集团统一原则指导下,制定各自的退休人员福利待遇标准;有关企业年金的建立必须按照集团统一方案进行运作。

第十八条 退休人员可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北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金;

二、北京市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三、企业内部养老补贴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四、国家规定的住房补贴;

五、退休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

六、其他经集团批准的补贴及费用。

其中,物业费和供暖费标准可根据国家和企业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为充分兼顾历史,着眼未来,各类退休人员在福利待遇的享受方面予以区别对待,基本原则是“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办法,新人新办法”。其中: “老人”:原则上维持原待遇,包括:原企业内部养老补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标准不变;同时每年可享受企业提供的一次免费体检服务。其它补贴,在原政策规定范围之内的,继续发放;政策之外各企业自行发放或采取其他方式享受的待遇,根据实际情况应逐一进行核准,集团主管部门将核实结果上报集团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继续享受,否则应予以取消。

“中人”:原则上进行过渡,基本维持原待遇,并与“新人”适当接轨,其中:企业内部养老补贴标准与企业年金标准接轨,在考虑“持股”等历史因素基础上,如现待遇标准低于企业年金标准,参照企业年金标准发放;如高于企业年金标准,按现标准发放;按照xx集团相关规定享受企业补充医疗待遇;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补贴;每年可享受企业提供的一次免费体检服务;退休前享受的供暖费、物业费报销标准不变;不再享受本政策之外的其他待遇。

“新人”:完全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其中:用企业年金替代企业内部养老补贴,在企业年金制度尚未正式实施前,此项待遇暂按原标准发放,待年金建立时统一进行折算;按照xx集团相关规定享受企业补充医疗待遇;以企业年金过渡期为限,过渡期内退休的员工每年可享受一次免费体检服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补贴;供暖费及物业费报销按照集团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根据企业效益以及社会发展状况,企业对以上待遇标准特别是“新人”的待遇标准及发放模式保留随时调整的权利,以逐步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进程。

第二十一条 企业年金是集团为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方式发放的补贴。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及计发标准详见“xx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 退休人员逝世,按照国家规定并结合具体情况与亲属共同办理后事,并做好善后和遗属工作。

第六章 附则

篇7:退休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推进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关于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劳社部发[20xx]9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规定已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或个体从业人员,在达到规定离退休条件并办理离退休审批手续后,均应对其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第三条 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直接发放或委托社会服务机构向离退休人员支付基本养老金的形式,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工作。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按时、足额、方便、安全。

第二章 发放形式

第四条 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可分为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基本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国有商业银行、邮局或社区服务组织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养老金;过渡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或邮局设立基本养老金发放专户,并与企业签订委托发放协议,由企业退管组织从专户领取基本养老金,再将基本养老金分别发到离退休人员手中。

过渡形式是为远离城市、地处偏远地区的企业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形式,要创造条件尽快向基本形式转化。

第五条 对居住外埠的离退休人员也要通过银行联网或邮局邮寄实行社会化发放。对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要增设送发养老金业务。

第六条 实行社会化发放,要同银行、邮局签订必要的协议,以保证资金安全、核算准确、发放及时。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及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权对违反协议的社会服务机构撤销其委托发放的资格。银行、邮局等部门应为离退休人员开设个人活期储蓄帐户,并适当增加发放网点,方便离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做到热情服务。

第三章 完善基础工作

第七条 建立和完善企业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对离退休人员有关数据的采集,审核、整理、录入、汇总等几个环节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库应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个人帐户储存额、离退休待遇标准、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

第八条 建立业务流程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依据全省统一业务流程,结合本地区社会化发放的工作实际,制定严密的业务流程制度,实现社会化发放科学、规范、平稳的工作秩序。

第九条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抓好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的配备、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要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四行一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委托其发放养老金的文件,加强同委托银行、邮局的联系,取得设备配置、软件开发及数据录入等资金的支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符合全省的统一要求,从事计算机管理和硬件维护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水准,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应抓紧进行培训或予以调整。

第四章 完善工作制度

第十条 建立生存状况调查制度。生存状况调查可以采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委托银行和邮局帮助调查及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等三种办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调查可采取走访慰问信、请离退休人员邮寄户籍证和身份证等有关证件、照片的办法。委托银行、邮局帮助调查可采取要求离退休人员每季或每半年亲自来银行领取养老金、邮局工作人员直接同意退休人员见面等办法。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助调查,可采取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家居外埠的离退休人员按市、县(区)排列名单,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调查的办法。对三个月内不按规定提供生存证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停发其其基本养老金。生存状况调查还应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争取支持。

实行举报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给予鼓励,对冒领者给予处罚。

第十一条 建立查询服务制度。查询服务的内容包括离退休人员自然状况、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情况、个人帐户储存额情况、基本养老金发放和领取情况。查询服务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组建社会化发放服务部门,专门负责接待退休人员查询,设立值班人员面对面解疑答难,为离退休人员可随时直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行查询;三是开发语音查询系统,可通过电话查询离退休人员的有关情况。

第十二条 建立投诉监督制度。为加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监督工作,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同委托的银行、邮局和其它委托机构区同制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投诉监督制度。制度应明确投诉监督受理机构,受理及处理程序、处理规定、处理结果的公布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公布投诉电话。

第十三条 建立评估检查制度。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都要对下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化发放情况定期开展评估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实行养老金社会发放的各环节的运行及退休审批、基础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评估检查办法按辽劳合字[]30号文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严格界定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项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保证对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对统筹项目外的补贴由企业负责发放。同时在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过程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为企业和任何部门从基本养老金中代扣任何费用。

第十五条 要制止滥收费。委托银行、邮局发放基本养老金一律不得向离退休人员本人收取任何费用。语音查询只允许按市话标准收取电话费。向外埠邮寄基本养老金按规定邮寄费减半收取。

篇8:新退休人员管理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社区

目前, 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对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 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国情, 决定了老龄事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改革开放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由之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社会迎来了重要的社会转型期。“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中国政府在借鉴先进国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 展开了多个领域大刀阔斧的改革。综观目前的实际情况, 总体工作质量不高,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实质性问题, 如何有效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值得深入探讨。

1 我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现状

1.1 各行业、地区政策发展不平衡

从各地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情况看, 工作进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有的城市已经面向社会化管理服务, 国有中央所属的企业没有实行社会化管理, 采取的是中央退休人员管理政策。而国有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化管理服务进展很好。各地区政府认识不一样, 采取的措施也存在差异, 所以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速度加快, 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对企业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要先易后难, 制定相关的符合实际的政策, 这样在推进的过程中效果才会明显。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不健全, 社会化管理工作开展存在影响, 离退休人员只能依附于企业, 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2 各部门管理体制不完善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管理上的不完善会影响到管理服务工作的进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上不够深, 没有全面分析问题。 (2) 有些地区急于求成, 在社区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展工作, 工作制度和内容还不够完善, 存在某些缺陷, 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影响了发展的速度, 甚至导致了一些负面问题。 (3) 政策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执行过程中, 衔接不够紧, 有些内容都没有落实, 存在某些缺陷。作为社区, 在机构设置, 任务职责、人员分配安排等方面没有准备好。作为企业, 要以积极的态度做好一切工作。作为政府, 引导和扶持方面要进一步加强。

1.3 社会化管理外部环境欠佳

一些客观因素也会影响社会化管理的发展, 其中尤为需要关注的有几方面:一是管理力量薄弱, 管理工作人员思想、素质方面存在差异, 意见在某些方面也不一致。承担技术要求高的社会管理存在难度, 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工作的开展有形无神, 实质性内容很难推进, 由于人员编制没有融入公务员系列, 工作人员承担的职责不明确, 一些福利待遇不能得到保障, 在实施工作过程中, 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不高, 从而影响工作的进展;二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获得资金渠道存在问题, 政府的投资机制不完善。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 无财力则无实力, 工作开展往往因财力而捉襟见肘, 社区条件不完善, 更无法满足内容细致深入的管理服务工作;三是缺乏管理、治理和发展的积极性, 管理内容, 职责和制度上不够完善。要完善服务体系, 各部门之间要协调和配合, 提高办事效率, 共同努力来改善服务工作, 逐步形成工作的规范化, 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2 推进我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思路

2.1 政府要加强引导作用

政府要做好宣传落实和健全配套法规和政策。要完善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当前一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决了一些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需要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指导发展需要。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开放, 人员纳入街道, 协助有关部门在退休人员中建立党组织, 指导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老年生活照料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要了解我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了解现有的服务模式和将要建立的新的服务模式。政府要认真督促、指导和帮助各类社会化管理机构, 调动社区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指导扶持社区发展, 做好对企业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2 加大政府启动社区服务的经济投入

政策的推行需要成本, 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组织地方福利事业的职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难以有效开展, 与经费不足关系很大。管理费支付项目甚至包含社区工作人员的福利费用, 开展其他活动是不够的。解决社区工作经费现阶段还需依靠政府加大投入, 主要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工作条件改善及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等。

2.3 社区在规划和建立时, 应同步规划

政府在对社区建设进行规划时, 要统一安排, 加快建设的速度。对实施破产、关闭以及国有资产退出的企业退休人员应纳入街道社区进行管理服务。社区组织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社区建设力量单薄, 资金不充足, 人员素质有差异,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共同做好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宣传工作, 并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消除企业退休人员在思想上的顾虑。使企业退休人员积极支持配合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政府要为社区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证, 为加快企业退休人员进入社区管理服务创造条件。可面向社会聘用文化素质好、组织管理能力强、热爱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 从而提高社区专职管理服务人员素质。

2.4 社区服务走产业化道路社区服务的兴旺离不开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了依靠政府的扶持、社会的赞助和志愿者的义务奉献外, 更重要、更关键的是牢固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培育自我发展机能, 其途径是实现社区发展的产业化。社区服务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 应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从服务多元化, 扩大服务主体;服务市场化, 引入市场机制;服务规模化, 促进专业分工和服务内容的拓展等方面着手, 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

3 加强社区资源共享实行资源共享的原则

一些活动场所能够愉悦退休人员的生活, 应对企业退休人员开放。社区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 由于离退休人员已经进入老年, 行动不方便, 需要快捷的服务方式。因此, 要加大政府投入,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建立退休人员数据库, 实施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化, 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利用闲置的场地建立社区服务机构, 拓展服务管理机构。社区基础设施的建立不只需要政府的支持, 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提供无偿服务的前提下, 建立娱乐健身、社区卫生、养老院等社区服务项目。一些离退休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网络服务来解决。建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网络, 推广社会保险卡服务, 通过计算机网络结算, 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

4 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

退休人员社会化过程中遇到多种复杂的情况, 因地域及企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呈现出不同的转化形式, 有一次性到位由社区管理的, 也有由企业代管的形式, 如河南省由企业代管的形式占到64.5%之多, 这样的政策过渡执行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因此, 各级政府在积极落实中央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政策的同时, 也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 其中就有代管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丽红.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J].经济论坛, 2008, (10) .

篇9:新退休人员管理

一、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就必须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积极探索离退休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对离退休职工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全面开创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用心沟通,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各种待遇

在服务管理离退休工作中,要非常重视离退休人员各种待遇的落实。凡是涉及离退休人员的政策、福利待遇、医疗保健等问题都要纳入管理者的议事日程,优先考虑,妥善处理。

1.政治上关心,保持思想常新,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离退休人员党支部是开展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能够为老党员的政治待遇的落实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注意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每月一次支部活动,通过党支部活动,不断丰富老同志的政治文化生活,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坚持报纸杂志的订阅制度,为离退休职工订阅《党的生活》《老年春秋》,促进老同志的思想适应行业的发展、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2.生活上照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就高不就低、宜宽不宜严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好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每年为离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倡导终身教育,鼓励离退休人员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市里组织的老年体育比赛。通过组织开展离退休职工“游漯河、知漯河、爱漯河”活动,让离退休职工切身感受漯河的独特魅力,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既能够丰富离退休老同志的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也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时间上更充实、精神上更愉悦、生活上更觉幸福。

3.精神上关怀,做好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广大离退休党员中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引导广大离退休人员对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学习,教育广大离退休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做一名合格党员。坚持定期向离退休干部传达文件,通报情况,重大活动请老同志参加,重要决策征求老同志意见,定期同老同志联系、谈心,并将这些活动制度化。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让广大离退休人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继续发挥余热。坚持走访慰问制度,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及时帮助解决,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用心去沟通。

(二)用耳聆听,切实为离退休人员排忧解难

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离退休人员中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听取他们对我们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听”,经常去“听”,不厌其烦地去“听”,变被动“听”为主动“听”,把“听”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敬业精神。其次要诚恳地、虚心地去“听”,不论他们说的对与错、虚与实都要耐心地“听”,把“听”作为一种品德,一种境界。再次要认真仔细地“听”,把“听”作为一种智慧。通过“听”离退休人员的诉求,反映他们的意愿,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化解各种矛盾,缓解他们的焦虑,减轻他们因为疾病造成的精神压力。也可以从“听”中了解掌握我们的工作情况,磨练我们的耐心,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身体情况、家庭情况,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依据、创造条件,增加我们工作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三)用情服务,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待遇

我们要尊重历史,铭记广大企业离退休人员为社会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要关注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让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要围绕离退休人员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工作。同时,要不断探索完善特殊困难离退休人员的帮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除了正面的疏导教育,以消除疑虑提高认识外,要认真坚持政策规定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处理,对政策有规定应当办的,及时办;条件不具备的,积极协调,创造条件早日办;不符合政策规定或虽有规定但短时间解决不了的,耐心做好解释。

(四)用爱奉献,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要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休闲的活动场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是他们学习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所和阵地。因此,加强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改善离退休人员文体娱乐设施和环境,健全离退休人员基层党组织,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对于提高老同志思想文化素质,促进老同志身心健康,密切老同志与党组织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设施,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从硬件上创造条件,从软件上精心组织了多种文体活动队伍和书画协会,并经常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省公司组织的比赛活动,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做好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应着力实现三个转变

当前,正值企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离退休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当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研究和探索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新课题,着力实现三个转变:方式方法由注重管理向亲情服务转变、工作机制由解决当前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队伍建设由注重日常使用向提升工作能力转变。

(一)方式方法由注重管理向亲情服务转变

为离退休职工服务,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给离退休职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就要在亲情服务上下功夫,尽职尽责地做好离退休工作。要经常到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职工家中去嘘寒问暖,到困难离退休职工家中去排忧解难,到思想有症结的离退休职工家中去理顺情绪。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群体的新变化,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以离退休职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离退休职工的现实困难为着力点,让离退休职工充分享受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针对部分离退休职工逐步进入“双高期”的实际,准确掌握他们的需求,提供令他们满意的服务,努力实现服务方式的“两个转变”,即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个性化综合服务转变,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解决离退休职工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想方设法从精神上、物质上、生活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把党和企业的温暖及时送到离退休人员的心坎上,使离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离退休职工队伍更加稳定。

(二)工作机制由解决当前问题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离退休工作不能满足于一般化和过得去,要积极探索和完善更加科学有效的离退休工作制度,以保证离退休职工晚年幸福,进而稳定队伍发挥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制度建设上,要重点建立和完善研究离退休工作制度、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制度、征求离退休职工意见和建议制度、加强与离退休职工联系制度、走访慰问离退休职工制度、为离退休职工办实事制度、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活动制度。研究离退休工作制度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离退休干部政策、规定,研究离退休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离退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制度就是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与离退休职工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加强联系。征求离退休职工意见和建设制度就是以走访、探望、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离退休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梳理,归纳总结,积极整改,促进整体工作的提高。

(三)队伍建设由注重日常强化向提升工作能力转变

广大离退休人员是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对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加强学习。离退休工作者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应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把零散的做法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具体经验规范化,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办法,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其次,必须延伸服务内涵,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在做好离退休职工日常服务的基础上,针对离退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开拓创新能力,努力提升掌握相关政策的能力,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实现离退休工作者规范化、制度化服务管理;努力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将调研成果及时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提升创先争优的能力,使离退休工作者真正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模范,成为熟悉离退休工作政策、精通离退休工作业务的模范,成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模范。

上一篇:《二两事》作文七年级600字下一篇:你刚好丑成我爱的样子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