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2024-04-22

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共7篇)

篇1: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把企业参站退役退休人员的优抚待遇落实到实处

把企业参站退役退休人员的优抚待遇落实到实处。

我们是重庆市企业参战退役退役人员,我们是国内边境各个战场,援越抗美战场。援老抗美的战场,援老抗美战场的勇士,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用青春生命和热血打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曾经在越南战场,吃尽了美国动用的重型炸弹,名叫仔母弹,弹中又弹,杀伤力巨大,一个连队72人,牺牲了68人,还剩4人在这种场面条件下,还要继续战斗,直到最后胜利,为党为国为军队争了光,赢得了荣誉,所以被称作中国军队的钢杆部队的勇士,可党中央国务院现在没有忘记我们?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也老了,党中央,国务院也给我们一定的优抚待遇。每月每人给130元人民币进行优抚发放,可我们现在至今就没有享受到,可民政部确把我们这些勇士打入另册,我们真感到痛心,心里很不平静。重庆市民政局说,这次优抚主要是对农村参战退役人员,以及城镇无工作者,参战退役人员,进行优抚。企业参战人员拿了社会保险金的,参战退役人员不予优抚,这种怪现象,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把社会保险金当成中央国务院的优抚金,这是党的优抚政策,这是跟中央唱对台戏,这是给用生命和鲜血和汗水的勇士们,一个沉重的打击,我们全体企业参战退役人员,强烈要求重庆市政府,对这一政策全部纠正加以完善。

1.民政部,把优抚政策化为农村与城市,有工作与无工作的区分。所以出台一个99号文件。我们参战人员一致认为,这个文件与中央,重大决策很不适应,以胡主席在建军80周年讲话精神,也不相合,我们全体参战人员强烈要求。民政部,对99号文件,加以纠正和完善,我们参战人员都在一个战场,同一个战壕,同吃仔母弹,同喝污染的水,为什么一个优抚,一个不优抚。你叫我们心里怎么平静,这是制造矛盾的开始,这是影响社会不稳定的起点,这要引起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以免形成后患。

2.为什么农村退役参战人员优抚,企业参战退役人员不优抚,就因有工作与没有工作的区分,也是不对的,凡是中国公民,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事干,只不过是分工不同,只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你干这样,他干那样,都是社会建设做出不同的效益。怎么说,有工作和无工作之分,这种说法也是不妥的,农村退役参战人员应该得到优抚。这是对的。可是他们还有包产田地,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比城镇退役参战人员好的多,企业参战退役人员有的是破产,有的是倒闭企业,有的子女下岗,一家人靠极少的养老金维持全家的生活很困难。在说,养老金还是自己出钱买的社会保险,其他什么就没有,真是无产阶级者,企业参战退役人员更应该得到优抚。3.中央国务院对参战参试人员每月每人定期给130元人民币发放进行优抚,可重庆市政府和民政局只给参试(核试验)人员进行优抚,对企业参战人员不给优抚,这也是太不公平,太不合理,这也是制造矛盾的起点。

希望重庆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对企业参战人员的优抚待遇尽快向中央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作详细的反映汇报,制定出具体的优抚范围标准,不能含糊。要加以深思。

4.重庆市政府,没有把企业参战人员放在眼中,今年1月份重庆市政府给企业退休人员调资,可以看出给边远地区的同志还倾斜40元人民币发放,给参战退役人员却是一个大零蛋,我们在信中也写到,在战场吃仔母弹,不如吃红薯蛋,在战场吃芭蕉头,不如吃红苕头,就是这个意思。请王市长深思。5.以上这些情况,我们也向各级政府反映多次,不见成效,也不见回音,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们才向中国个大网站发帖子,希望广大的网友们,能大力支持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汗水的勇士们加以支持,我们是正义的,我们也是有道理的,为了树立正气,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一下,所以说谈一谈,评一评这个理信。我们的要求应不应该得到优抚,究竟谁对谁错,使我们的合法权益尽快得到落实。此致 敬礼 万州区参战退役退休全体人员900余人

陈同志:

您好!来信收悉,现答复如下:2007年7月,中央出台了有关“参战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政策,明确规定:“从2007年8月1日起,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按民政部、财政部要求,从2008年10月1日起,该标准调到每人每月130元。企业“参战人员”未纳入该政策。

关于企业军队退役人员,包括企业“参战人员”在内的有关劳动保障问题,2005年以来,中央和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文件,明确了解决拖欠工资、就业和再就业扶持、安置在企业退役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残疾军人医疗、残疾军人等级与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衔接等问题。

同时,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企业人员的养老待遇大幅提高,与作为同样身份、同样经历的农村退伍军人的待遇差距越来越大。中央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对企业的军队退役人员通过相关劳动保障政策来提高待遇,对生活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人员通过给予适当补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从而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

希望广大企业“参战人员”,正确理解中央政策,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保持革命本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篇2: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一、实务处理的三种做法

笔者收集整理了相关法规案例;总结下来,目前对此类问题处理主要有支持、反对和参照处理三大类做法。

(一)支持派

1、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文件—不区分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费

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两个答复及最高人民法院一个答复为代表,最高审判机关表示出了对退休返聘人员因工受到伤害支持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态度。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61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在《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指出:“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2012]行他字第13号)答复。

上述两个案例的区别在于,2007年的答复是针对“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情况,2010年的答复是针对用人单位没有为退休返聘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但此答复针对的是“进城务工农民”)。因此,这两个答复表明了最高院“行政庭序列”的解释的原则是不区分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费,都要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部门。

2、浙江省高院—区分是否缴纳工伤保险费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浙高法民一[2014]7号)第十四的问题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其向聘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的,应否支持?回答为:劳动者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接受单位聘用的,其与聘用单位之间构成劳务关系,劳动者因工伤亡或者患职业病而向聘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且聘用单位已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其工伤保险待遇应予支持。可以归纳出,浙江省高院和劳动人事仲裁员的观点是,有条件的支持,其条件有二:一是(已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二是聘用单位已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满足此两个条件,可以支持已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此解释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衡平当达到退休年龄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不一致时劳动者的利益保护问题。

(二)反对派

1、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理论溯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该司法解释明确了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是否享受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劳务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签订的合同属于民事雇用合同,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进行调整,而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由民事雇用关系所引发的法律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直接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予以处理。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精神,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并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我国目前将劳动关系作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如在理论上界定“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并非劳动关系,则该部分人员不能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并享受工伤待遇。

一些地方性高级人民法院在司法文件中也排除了退休人员作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如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津高法〔2005〕164号)第九条规定:“对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所确定的劳动关系主体资格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根据以下原则审查:„.4.职工应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不含16周岁以下以及依法办理退休手续的)。”

2、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办理

从多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的来看,行政主管部门对离退休人员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申请工伤保险的不予受理或者规定不予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如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可否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批复》(浙劳社厅字(2004)246号)规定:“根据《劳动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不属建立劳动关系的对象。此类人员受伤的,不属于工伤认定受理范围。”《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65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适用本条例。前款规定的劳动者受聘到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人身伤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参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有关费用。双方对损害赔偿存在争议的,可以依法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厦门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13号)第十九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

(三)属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的;” 《太原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细则》第14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二)受伤害人员是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

(三)参照派

1、中办文件层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9号)第四条规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受聘工作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应由聘用单位参照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标准妥善处理。”不过,此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究竟范围包括哪些人士,文件本身并没有明确。

2、地方社保部门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若干问题的通知》(沪劳保福发〔2004〕38号)第(二十八)规定:“本市用人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发生事故伤害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工伤保险待遇参照《实施办法》的规定由聘用单位支付。”很明显,工伤保险待遇使用了“参照”标准;但仍认为并非属于劳动关系,所以由聘用单位支付相关待遇。

但是,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人社福发〔2014〕36号)第四条规定又改变了上述“参照”规定:“从业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未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手续或者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发生事故伤害的,申请人可以向单位注册地的区县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当地社保部门又转向了“有条件支持”的立场。

二、规则梳理及推论

在上述规范性文件中,既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地方高院司法解释性文件,也有国务院办公厅一般规范性文件,还有地方政府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在看似截然相反的规定中,实质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则,笔者试从上述规则中做以下推论:

推论

(一):能缴纳工伤保险,必然能够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最高院[2007]行他字第6号、浙江省高院问答的核心精神是如果用人单位能够为退休返聘者缴纳工伤保险,则必然能够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但实践中,大部分地区社会保障部门都不允许为退休人员缴纳工伤保险。

推论

(二):在有条件的认定为工伤的地区,核心要看是否享受养老保险等待遇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只有广东等地区采用了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这一标准来判断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仍十分关注是否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 ”。这一判决实质上突破了《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65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经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适用本条例”一刀切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享受养老保险,是指《社会保险法》第10条所指的基本养老保险(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不包括《社会保险法》第21条、22条所指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推论

(三):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具有一定的适用效力

从最高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的公告来看,最高院的有关答复不属于司法解释,但属于“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法院当中,只有浙江部分法院 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不属于司法解释形式,故而在判决中不予适用。其他大部分法院在审判中都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及其行政审判庭答复文件作为审判依据。

三、有关建议

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高院以及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对于退休返聘人员能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掌握态度不一,尺度也不尽相同,总结下来,大致有是否达到退休年龄、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以及是否缴纳过工伤保险等核心决定要素。我们认为,现在主流观点(包括最高院与地方法院)是以是否“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为判断标准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被返聘的视为劳务关系,不支持工伤待遇申请;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被返聘的视为劳动关系,支持工伤待遇申请。

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上述三要素并不全是可以掌控的范畴;但是,在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之前,却可以通过适当的安排,来减少双方未来的矛盾与分歧。

(一)聘用协议的深化和完善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聘用退休者时,往往不签订相关聘用合同或者签订简单合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建议,此类合同应包括劳动者必要信息(如年龄、享受社保情况、身体状况特别是慢性疾病情况、是否遭受过工伤等情况),并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情况作出综合判断,签订聘用合同。

(二)妥善运用商业保险

由于用人单位可能最终为劳动者的因工伤害“买单”,可以考虑由用人单位为退休返聘者购买雇主责任险。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来免除其承担的工伤保险补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投保工伤保险的同时,为减轻其赔偿责任,有的用人单位还为其应承担的工伤保险补充赔偿责任(即用人单位自行承担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投保商业保险。

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为职工投保的究竟是何险种。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购买的是人身意外的商业保险,则受益人是被保险人或者是被保险人指定的受益人,而如果用人单位就此在人身意外保险的赔偿额度内抵扣了用人单位本应承担的义务,其变相地成为该保险的受益人,这与人身意外保险合同的约定不相符合;因此,对于用人单位为职工投保的人身险,事实上变成了职工的“福利”,可以与工伤保险兼得,同时不免除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伤补充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应选择财产保险,具体说来就是购买雇主责任险。

(三)慎重选择先行确定劳动关系还是先行申请社保部门工伤认定

多数法院认为,存在劳动关系,是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前提条件;一旦有生效民事判决认定不存在劳动关系,则在后续行政程序及行政诉讼中被认定为工伤的概率几乎不存在。在认定劳动关系的民事诉讼中,审判机关几乎一边倒的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等规定判决超过法定年龄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而先行认定工伤的行政案件中,审判机关往往会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当地法规确认工伤认定的合法性,而不会在行政诉讼中去认定劳动关系如何。附件1:有关法规文件目录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七条。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

3、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公伤亡的,能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2]行他字第13号)

5、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二)(浙高法民一[2014]7号)第十四条。

6、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津高法〔2005〕164号)第九条

7、《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65条

8、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人社福发〔2014〕36号)第四条

9、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可否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批复》(浙劳社厅字(2004)246号)

10、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超过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冀劳社办字[2006]38号)

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9号)第四条 附件2:上海、浙江、江苏部分法院2014年有关判决主要观点

浙江地区:

1、受伤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无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已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并非劳动关系,不符合申请工伤的主体资格。(2014)温行终字第414号。

2、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用工关系并非劳动关系。(2014)温瑞行初字第126号。

3、用人单位使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不属于建立劳动关系对象。此类人员受伤,不属于工伤认定受理范围。(2014)浙湖行终字第15号。

4、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在《工伤保险条例》未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依据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在工作中受伤可否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批复》(浙劳社厅字(2004)246号)认定当事人不属于建立劳动关系对象,并无不妥。(2013)衢常行初字第5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不属于司法解释形式。(2014)浙衢行终字第2号。

上海地区:

1、“现有证据证明第三人(劳动者)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或退休金,因此被告(社保部门)认定原告(用人单位)与第三人(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于法不悖。(2014)松行初字第45号。---司法解释三

江苏地区:

1、灌云县人社局(行政机关)没有就杨思平(劳动者)与新鑫隆公司(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确认„没有证据证明杨思平属于离退休人员„没有对杨思平是否为务工农民身份进行调查核实清楚。最终法院认定行政机关认定工伤行为证据不足,事实不清,予以撤销。(2014)连行终字第0006号。

篇3: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读者:赵先生等

答:读者您好!关于部分退休人员未调整生活补贴的问题,按照中央规定,退休人员补贴标准占同职级在职人员津补贴水平的比例70%,由于部分市、县退休人员原实际占比比中央规定比例高,降低比例后,部分退休人员出现退休费降低的情况。为保证退休人员收入不降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调整实施意见的通知》(桂人社发〔2013〕32号)明确规定,调整后标准低于原有实际收入的,仍继续执行原标准。你们由于降比后对应标准低于原实际领取标准,未调整生活补贴是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

编辑部:魏珉

我能否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如何领取基本养老金

问:编辑同志,我于1958年12月出生,因公8级残疾军人,1977年1月入伍参军,1980年退伍后在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工作,后因公司改制,于2000年12月31日与公司签订了《终止劳动关系协议书》,解除了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并领取了相应的补偿金。我自1991年11月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2000年12月止,2001年1月以后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请问:我能否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如何领取基本养老金?

读者:陈先生

答:读者您好!现就提出的两个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能否办理提前退休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第(三)款规定:“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国家劳动总局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草案)》第七条规定:“《暂行办法》中所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是指经指定医院证明、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从事其他轻便工作的工人。”

您虽然属于因公8级残疾军人,但由于您未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尚不具备提前退休条件,因此,不能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二、关于领取基本养老金问题。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规范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基本养老金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发〔2011〕95号)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男职工年满60周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年限满15年的,可以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实行退休审批,由有关用人单位代为直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以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身份参保的直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因您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属于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因此,待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桂人社发〔2011〕95号文件规定直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

编辑部:魏珉

我能否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问:编辑同志,我于1946年1月入伍参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当战士,1956年1月复员参加工作,1962年5月精简回乡生产,1967年1月重新参加工作,工作单位均为事业单位,身份为工人。1981年6月退休。请问:我能否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读者:秦先生

答:读者您好!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第一条规定:“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本规定的,应当改为离休”。

按照上述政策规定,由于您不属于干部身份,因此,不符合离休干部条件,不能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您是1946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应按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享受待遇。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等退休待遇问题的复函》(桂人社函〔2011〕262号)规定,您应从2011年1月起参照享受离休干部科员及其以下级别的生活补贴。

编辑部:魏珉

篇4: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政策计算口径

1、本人累计缴费年限=医保实施前视同缴费年限+统筹区域外实际缴费年限+基本医疗保险本地实际缴费年限(以连续参保的年限计算,重复缴费期间的年限不重复计算)

2、医保实施前视同缴费年限 = 参加工作日期至1999年12月1日之间的连续工作年限(若有间断,扣除间断年限)

3、统筹区域外实际缴费年限:指本市统筹区域外转入的人员,其在原统筹地区参保的实际缴费年限(凭转出地医疗保险机构提供的相关证明)

4、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规定的累计缴费年限—本人累计缴费年限【规定年限指男30周年(360个月)以上,女25周年(300个月)以上】

5、本人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12年—基本医疗保险本地实际缴费年限

6、本人大病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10年—大病医疗保险本地实际缴费年限

7、本人距75周岁的年数=75周岁—2011年11月1日本人实际年龄

8、补缴断保期间医疗保险费计算公式:补缴断保期间医疗保险费=【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工资的60%×本地用人单位缴费费率(8%)】×本人断保期间的总月数+当前大病医疗保险费标准×本人断保年限

9、当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本人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

1限的不足年限数时:

不足年限一次性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额=【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工资的60%×本地用人单位缴费率(8%)】×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总月数

当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本人大病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时:

不足年限一次性补缴大病医疗保险费额=当前大病医疗保险费标准×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

10、当本人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时:

不足年限一次性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额=【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工资的60%×本地用人单位缴费率(8%)】×本人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总月数

当本人大病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本人累计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时:

不足年限一次性补缴大病医疗保险费额=当前大病医疗保险费标准×本人大病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的不足年限数;

11、一次性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额=当前大病医疗保险费标准×本人距75周岁的年数(超过10年的按10年计算)

12、关闭破产企业,在企业关闭破产时一次性缴纳10年余命基本医疗保险费但未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的退休人员,按规定补缴不足年限的大病

医疗保险费,同时在2011年11月1日之前不满75周岁的,按规定再一次性补缴不足75周岁的大病医疗保险费;已一次性缴纳10年余命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医疗保险费的,不再补缴医疗保险费。

13、退休人员个人账户配置额=本人上年度月退休金×4.3%(本人上年度月退休金:指上年度12月份本人退休金;当年新增退休人员以人社部门审批的本年度月退休金)

篇5: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事业单位退休金调整方案:2015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新政策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http://ha.huatu.com/

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

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注:本消息来自互联网采集信息,仅供参考

华图官方面试备考课程购买入口:http://t.cn/RAOVaej

2015年针对河南乡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华图网校联合出版发行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联考密卷。华图连续五年出版发行联考密卷,每年行测试题题型命中率达90%以上,热点词汇类申论多次命中考题题干和问题,华图出版的密卷几年来成为考生考前必备的备考神器。

http://ha.huatu.com/

喜迎河南华图扎根中原八年庆典之际,凡与2015年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均可享受最低折扣,原价173元/套,现价128元/套(含邮费)。

联考密卷活动QQ交流群:VIP一群397082462,VIP二群144196997(加群与群主直接沟通购买即可,邮寄地址要详细)。联考密卷活动抢购电话:0371-87095130转828。特别说明,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联考密卷考生我们均会在邮寄的时候再赠送一套微礼包,价值千元(含一个档案袋+980学习卡+公考知识图册+便签本)。

篇6:我国退休政策分析

关键词:退休政策;Gilbert分析框架;分配基础

2008年以来,围绕延迟退休的话题争论不断,学者及民众都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退休制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而我国退休政策从1950年创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改革,在政策的分配基础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分配基础探讨退休政策的变化。

一、适用范围:从选择性到普遍性

退休政策在1950年到1955年间不断完善,适用范围扩大。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适用范围为过去有退休金(经济条件较好)之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1953年修正公布的《劳保条例》将实施范围扩大到规模较大的工厂、矿场和民营企业职工。195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从此,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普遍实行了退休(养老)办法。并补充了集体所有制单位退休制度。

二、退休形式:从单一到多样

自1950年《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后,退休政策历经几十年调整和改革,从普遍性规定退休年龄到主体退休政策和特殊退休政策并行,丰富了退休制度的内容。同时,为适应现状,在延迟退休的制度设计上,也存在选择主义到普遍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主体退休政策

1950年到1978年,是主体退休制度创建和调整的主要阶段。包括1951年《劳保条例》、1955年《国家机关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年《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男工人、男干部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是法定退休年龄。除上海试行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外,其他现仍然按照上述政策实施。

(二)特殊退休政策

1978年后,考虑到一些艰苦岗位和特殊工种人员提前退休、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退休年龄弹性延长等需求[1],一系列特殊退休制度陆续颁布。

1.早退政策

早退政策以选择主义的观点,较多基于诊断性评估。

早退政策有“内部退休”和“提前领取养老金”两种情况。主要依据1988年劳动部《关于严格掌握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通知》、1993年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因年老体弱不能坚持正常生产工作的企业职工,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实行离岗退养。

197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与《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工人,以及工作条件与上述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或干部;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或干部,可提前退休。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了公务员可以提前退休的情形,即工作年限满三十年或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经本人自愿提出申请,并经任免机关批准后可提前退休。

2.延退政策

延迟退休最初只针对部分高级专家、行业的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与女干部。

2.1早期政策

1983年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可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六十五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可以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七十周岁;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高级专家,未设定退休年龄上限,并对高级干部进行了界定。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补充关于一般女性高级专家延迟退休的规定。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到六十周岁退(离)休。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规定符合规定的骨干人员可将退休年龄延长一至五年,延长后的退休年龄,女同志最长不得超过六十周岁,男同志最长不得超过六十五周岁。1992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县(处)级女干部退(离)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县(处)级女干部,以及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工作的相应职级的女干部,凡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的,其退(离)休年龄可到六十周岁。

2.2目前趋势

从上述政策法规中可以看到,延迟退休对象只限于高级专家、骨干技术人员和女干部。而从2008年开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话题不断发酵,争论不断。到2012年,国家人社部关于酝酿延迟退休年龄的信息发出、“清华方案”出台。[2]2016年3月,《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国务院下发批转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两会期间确定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会按照相关程序批准后推出,向社会征求意见,完善后再正式推出。也就是说,延迟退休将覆盖到全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方案制定基于三个考虑,即小步慢走,渐进到位;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提前公示,预先预告。

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借鉴国外弹性退休机制的呼声较高,即在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个人选择空间。

三、退休待遇:双轨到并轨

退休后待遇经历机关与企业分离、合并、再分离、再合并的过程。

1950年《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规定,部分公共服务部门工作人员退休时可一次性领取退休费;1951 年《劳保条例》确立企业职工退休待遇。1955 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将机关人员一次性发放退休金改为按月发放。此时机关与企业实施两种不同的退休办法。同等条件下(男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或单位工龄满10年;女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或单位工龄满10年。企业职工退休后每月领本人工资的35%-60%。机关工作人员领60%。)机关工作人员领取的普遍要多于企业职工(针对在机关工作的年限有50%、60%、70%、80%、不设限)。

1958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普遍适用于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与职员。统一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1978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前者关于干部退休的决定,适用于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以及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干部。后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由于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之前未得到妥善安置,所以国家首先调整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这个文件,把原来干部、工人实行同一个退休办法,再次改为分别实行两个办法。[3]1978年改革开放后引入养老保险制度,陆续发布的1991年《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对企业养老制度进行社会保障改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4]

此时,制度改革将企业最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退休待遇转变为职工养老保险,不再由国家包办,责任主体转变为企业和个人。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0%向统筹账户缴费,职工按工资的8%向其个人账户缴费。而机关和事业单位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养老退休金制度的做法,而并未纳入社保体系,养老退休金仍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个人无需缴费。[5]自此,养老金双轨制形成。当然,这里需要明确的是1978年《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政策带有分配中对政治压迫后的“补偿性”色彩。

到2014 年12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5 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四、结语

从建国之初的尝试建立,到不断发展和改革退休政策。退休政策的适用范围从选择性的标准到普遍性;退休形式从一般退休年龄,到适应于特殊群体或个人的“早退”“延退”与一般并存;退休待遇也在时代发展中不断适应公民的要求、并体现公平性的原则。目前,新的延迟退休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也许会有更具福利性质、针对一般公民的弹性退休年龄。而普遍的提前退休现象是否存在不公平、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仍需要研究者、政府与民众的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我国退休制度历史、现状和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之一[J].经济研究参考. 2015(04):2.

[2]韩克庆.延迟退休年龄之争——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J].社会学研究.2014(05).

[3]郭磊,潘锦棠.养老保险“双轨制”的起源与改革[J].时事观察.2015(05).

[4]王佃利,杨妮.性别公平视角下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审视[J].社会学研究.2015 (11).

篇7:参战立功人员退休政策

我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后我的李某等人合伙做生决亏了本,欠下刘某2万多元钱。虽然法院判决我有还款的义务,便我根本无能力偿还。于是,刘某向法院申请执行判决,要求从社会保障机构扣划我的退休金以抵偿债务。请问:法院可否扣划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以抵偿债务?

田润丰同志: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2月1日颁布《关于在审理和执行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障基金的通知》规定:“保障保险基金……专项用于保障企业退休职工、失业人员的其本生活需要,属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因此,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的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或扣划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原下属企业的债务。”但离退休人员的离休金、退休金是其固定合法收入,与该《通知》中所提到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及其扣划对象是不同的。因此,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月30日颁布的《关于执行程序中能否扣划离退休人员离休金退休金清偿其债务问题的答复》指出:“为公平保护债权人和离退休债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收入不足偿还其债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离退休金发放单位或者社会保障机构协助扣划其离休金或退休金,用以偿还该离退休人员的债务。上述单位或者机构应当予以协助。人民法院在执行时应当为离退休人员留出必要的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标准可参照当地的有关标准确定。”

根据上述规定,法院可以扣划你的退休金用以清偿债务。当然,法院应当首先给你留出必要的生活费用,然后再确定适当的扣划数额。

安徽杰创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一篇:人防工程施工整改方案下一篇:大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参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