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

2024-04-27

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精选6篇)

篇1: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一)校内培养阶段

成立“求是学部”实验班,以培养未来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每年从全校新生中按入学测试成绩择优选拔部分学生编入求是学部,实行单独管理。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按单独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高年级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部分保研生可提前修读硕士阶段课程。本科毕业后,多数学生通过保送或考试方式进入硕士培养阶段,硕士研究生1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顶岗工作并完成学位论文,硕士阶段完成后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另从其他学院专业选取整班加入“计划”,学籍保留在本学院,尝试各类改革,如制定专项培养计划,为每位学生指派导师(副教授以上),建立个人培养档案,专业成立培养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等。

(二)企业培养阶段 1.企业遴选

按照行业发展需要,在求是学部相关领域以及参与“计划”学科领域优先选择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合作方。入选企业宜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对“计划”应有足够的积极性并应具备“计划”要求的条件。

2.联合培养

按照“化整为零、由少到多、分时分段”的原则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按培养要求,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也可按双向选择原则,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在企业培养过

程中,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

3.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探索校企间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多方位的共赢合作模式。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试点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少于50%;从企业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师资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将企业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项目设计、研发等)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企业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顶岗实习等。

五、培养方案

1.本科阶段

优化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数理基础并在数理基础课中体现工程设计思想、拓宽学科基础、夯实专业基础,每学期安排专业前沿讲座,在相关课程中增加工程伦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等工程有关内容。在原有技术创新课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及企业总工进行讲座或报告,按学生参加报告次数认定学分。

根据年级设置由浅入深的3级Project计划,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以工程项目或产品设计生产全过程为载体,构建综合性设计题目。探索毕业设计的两阶段培养模式,第一阶段设置综合性设计题目,以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第二阶段进一步突出毕业设计的综合性和结合生产实际的特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研究生阶段

要以服务企业为最主要宗旨,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为 企业培养“留的住、用的上”的高端人才为其主要目标。

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鼓励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PBL式教学,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CDIO式教学及团队模式教学,对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

在考核评价方面,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讲演等环节,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七、专业领域

“计划”试点工作方案拟从学校12个优势专业开始实施。传统产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每届120人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每届90人

茅以升班(涉及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每届60人

新兴战略产业:

制药工程专业 每届60人 生物工程专业 每届60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每届180人 电子信息科学类 每届240人 软件工程专业 每届120人 环境工程专业 每届60人

学生遴选方式:

模式一:从全校新生中按入学测试成绩择优选拔进入求是学部学习,每年选拔180~240人,约占每届招生总数的5%。

模式二:试点专业按整班建制或整个专业进行试点,每届750~810人,约占每届招生总数的20%。

八、师资队伍

1.师资配备

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相辅”的原则,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学部实验班的基础课程由学部选聘教师进行授课,可独立编班的专业课程由学部选聘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不能独立编班的专业课程随源 3 专业合班上课,并配备课程辅导教师。在4年内,各试点专业要达到每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2.增加教师工程实践经验

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在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等环节,增加在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在工科教师由讲师晋升副教授、副教授晋升教授的条件中,增加需有半年以上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在考核聘任方面,将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的成果同等对待。

与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联合设立挂职或顶岗工作岗位,教师挂职或顶岗工作期间待遇不变,在考核和各类评优中,对有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优先考虑。

九、质量保障体系

遵循“以人为本、过程控制、内外结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从组织机构、政策和条件支持、管理与运行制度及师资选聘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并解决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保障各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和培养方案的落实。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包括校内信息和校外信息采集与反馈,校内信息要特别注意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及对教学的意见。应特别加强校外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信息来源可以是企业、用人单位、校友等,信息内容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对毕业生知识及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对我校学生的评价、对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建议等等。

十、学校支持

1.政策支持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程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积极性,对参与“计划”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按乘1.5后计算,并且在职称评聘及各类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2.经费支持

除日常教学运行经费外,参与“计划”培养的每位学生每年增加400元教学业务费补贴,用于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企业实习实训。从学校人才建设经费中列专项用于聘请校外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每年从教学业务费中设立50万元的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求是学部的各项工程教育改革立项工作。

3.人员支持

学校人事部门单独设立8个编制,作为求是学部日常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岗位。其中包括2个副处级岗位、2个正科级岗位、3个辅导员岗位和1个职员岗位。

4.场地支持

为求是学部开辟独立办公场地,设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办公室进行联合办公。专门开辟17间活动桌椅小教室作为“计划”试点专业研讨式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综合设计等专用教室。全校各类实验室对“计划”试点专业学生开放。

篇2: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

一、背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重大改革措施已列入《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它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学校总体概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北京市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形成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拥有10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49个硕士点;在20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机构。学校设有2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北京市特色专业6个。

学校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9.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6%。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等。

(二)校企全面深度合作的工程教育基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我国石油石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重视工程教育,自建校之日起,就与石油石化行业密切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石油大学师生通过直接参与大庆油田会战、东方红炼厂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石油石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国石油石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奠基者,形成了一大批石油石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经典教材,如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石油炼制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等。但随着石油石化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学校隶属机构的变更和人才培养状况的深刻变化,保持和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密切协作,适时提出了新时期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起开展企业工作站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迄今为止,学校已先后在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南阳二机集团公司等国内60余家大中型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2010年,学校又根据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趋势和要求,提出了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建设工程师学院、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新思路。

1)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

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我校多年来探索、总结出的一种校企联合培养本科工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即:石油石化企业从在校生中选拔适合企业发展的学生,并签订协议,提供生活费,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部分课程由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讲授,学生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毕业后直接到订单企业就业。从2003年至今,我校依托石油主干强势学科,先后在地质工程、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8个石油石化主干专业与23个企业签订协议,订单培养了637名学生。此举不仅适应了当前石油工业新发展对紧缺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前沿性实践探索,为本科“卓越计划”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我校以订单教育为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新颖、成效显著,《教育部简报》、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模式

研究生企业工作站是指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经双向选择,进入企业工作站,在校企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从2000年起,学校已经先后在全国70多家大中型研发实力突出的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鉴于我校良好的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育基础和相对完善且特色鲜明的质量保障体系,2010年我校“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化学工程”3个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全部获得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资格,成为32所部属改革高校之一(另有32所为地方院校),以期在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现大的突破,获得明确的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2011年1号文件《关于公布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名单的通知》中授予全国50家培养单位“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荣誉称号,我校是其中之一;170个工程领域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 荣誉称号,我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和“化学工程”3个工程领域位列其中。我校将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在“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不断改革与完善,实施硕士阶段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工程师学院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强化工程教育面向工业界的教育理念,2010年,我校在原有本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决定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工程师学院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办,企业参与的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承担“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实践环节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教学任务,各董事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学生管理、学生待遇、兼职教师待遇、安全责任处理、产权保护等各项事务。以工程师学院为载体,探索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层次相互衔接的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在摸索一条新型的政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工程教育之路。为此,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示范性案例,2010年《教育部简报》对我校工程师学院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

总之,通过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模式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依托正在建设的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辅以其它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可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真正打造成有特色、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精品。

二、组织管理体系

1.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副组长,相关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科研设备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领导为成员,负责审订试点专业的实施方案、培养计划、管理制度等,监督实施过程,评价培养质量,统筹规划,协调关系,提供保障体系。

2.工作小组:以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和相关学院管理人员,相关学院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安排学生学习、实践、论文(设计)等环节,协调与各实践基地、企业导师等各方面的关系等。

3.“卓越计划”实施指导委员会: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相关学院院长、资深教授、企业专家、行业代表、毕业生代表等组成,负责对培养计划的制定、方案的实施、培养质量和效果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卓越计划”试点的基本思路

1、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满足社会,特别是石油石化行业对未来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2、依托学校与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业之间形成的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工程师学院为主要基地,以南阳二机集团、大港油田、辽河油田、燕山石化等石油石化企业为补充;

3、以培养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较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石油石化行业认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4、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二者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本科培养模式 我校“卓越计划”试点分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两阶段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

本科阶段将在成功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3+1”的培养模式,即,三年基础理论教育和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教育。三年基础理论教育主要是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开展课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累计一年的工程实践教育,以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为目标,实行三阶段逐步递进的培养方式。

与本科卓越计划衔接的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采取“1+1+1”的模式,即从本科卓越班录取的学生先进行1年的校内学习和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再到工程师学院或研究生企业工作站进行1年的学习和实践,重点强化更高层次的工程技术能力训练,并完成硕士论文开题和论文的现场数据等收集及调研工作;最后再返回学校完成1年的以论文研究和答辩、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为主的一些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程分析、综合和创新水平。

本工作方案重点介绍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方案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硕士阶段培养模式简介”。

各试点本科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和企业实习方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如下:

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能源战略和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视野开阔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2.培养方案设计原则

(1)加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除强化数理基础外,将政治思想教育与石油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将石油精神教育融入两课中;进一步完善现有通识教育类课程,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和管理类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

(2)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设侧重工程技术培养训练的课程,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训练环节,增加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训练的学时比例,将工程实践及创新研究贯穿本科教育始终。

发挥我校科研优势,鼓励教师结合科研最新成果和工程实际应用,将学科前沿与学科发展的新知识融入教学中。加强实验、实习与实践基地建设,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以及参加工程实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国际化教育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试点专业中,合理设置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模块,加强国际交流,增设国际经济、管理、法律等国际合作基础性课程,适当增加双语讲授课程和外语讲授课程的比例,有针对性开设小语种课程,提高学生国际化竞争能力,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应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课程质量与教学水平。

(4)课程整合与优化

一体化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通过开展教学内容改革,进行课程整合与优化,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使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式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5)加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施研究性教学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推行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构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研究性课程教学方式。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3、实践环节设计

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阶段的工程实践培养环节采用“三阶段”的培养方式。第一阶段,工程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为期4-6周

学校将密切与企业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有的工程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环境,加强学生工程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同时探索新时期不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二阶段,工程运行阶段,为期12-16周

学校将与企业一起,联合建设与企业实际运行环境高度相仿的工程训练仿真环境,实现实际工程装置与仿真环境的数据互动,使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工程环境中进行工程训练,同时结合工程实际环境的现场观摩和体验,为学生树立大工程概念、系统集成概念的现代工程意识提供条件,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运行能力的目标。

第三阶段,工程设计与工程研究阶段,为期18-20周

以强化工程设计和工程研究能力为目标,学校与企业紧密协作,学生直接到企业一线进行工程操作,同时在企业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实际的工程设计课题和工程研究课题。

4、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安排按四年进行,学期按以下方式划分:

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一短、二短和第八学期与学校现有划分方式一致;每学期18周,短学期2-4周不等。

原第六、第七和期间的三短重新划分为:第六学期(3-4月,9周),实习学期(5-8月,16周),第七学期(10-1月,16周)。实习学期,试点班学生去企业完成工程运行阶段的学习和部分工程理论课程的学习。在企业期间学习的工程类课程主要从企业聘请教师讲授和指导,学校配备师资博士后或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教师作为助教。

第八学期(毕业学期),试点班学生去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五、本科试点专业、学生来源与管理

1.试点“卓越计划”的专业领域

我校第一批试点“卓越计划”的专业为: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先期试点的五个专业均为石油石化领域的主干专业,建校之初就已设置。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均有国家级教学团队作为支撑,承担了四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地质工程专业的支撑学科为矿产普查与勘探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前者为国家重点学科,后者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石油工程专业的支撑学科为油气井工程和油气田开发工程,两者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支撑学科为化学工艺和工业催化,前者为国家重点学科,后者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则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和教育部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支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则有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支持。

2、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的方式

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组建“卓越计划”试点班。1)选拔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两个专业从2010级起从全校理工科专业中选拔第一届学生。自2011级起,每年从全校新生中选拔组建五个专业试点班。

每个班规模20-30人。班级名称为“××专业卓越计划班”。

选拔条件:学习成绩优良,具有活跃思维、创新意识和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要求的身体素质、基本心理,立志献身工程领域的学生。

选拔程序:选拔工作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组成考核小组面试,按成绩排名确定初步人选,公示后确定人选。

2)订单式

自2011级起,根据学生自愿、企业需要的原则,每年春季校企联合从全校一年级理工科专业中(包括已进入卓越班的学生)选拔学生组建订单班,班级名称为“××企业卓越计划班”。被订单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赴订单企业就业,或校企联合继续进行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

“企业卓越计划班”培养方案按企业需要在“专业卓越计划班”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并强化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践的具体内容和各环节的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教学质量监控。

如企业订单培养的每个专业的学生少于20人,则与该专业的“专业卓越计划班”合并培养。如企业订单的专业不在以上试点专业目录中,则按试点“卓越计划”的要求,编制该专业学校培养标准、企业学习方案、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专业教学大纲等系列文件,报教育部申报增加试点专业范围。

3、学生分流与补充

前三学年每学年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成绩、身体状况和意愿,对学生进行分流,分流的学生进入同专业普通班学习,同专业普通班学生择优补充进入卓越计划班。订单培养的学生如中途退出,根据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联合协议处理。

4、学生管理

管理模式: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理论学习为主阶段:全部按学校现有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工程实践教育阶段:

(1)工程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学生将全部进入企业培训基地或高等职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集中学习,相应由企业、高职学院和学校联合制定管理规定,对学生进行联合管理。具体管理方式为:日常管理由学校专职教师负责,课堂授课由企业委派现场工程师承担、学校委派专职教师和师资博士后辅导。学校和企业联合的学生进行考核。

(2)工程运行阶段(实习学期),学生进入校企合建的工程训练仿真中心或企业现场进行工程运行训练。日常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制,企业班主任负责协调对外各项事务,学校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实习指导小组,确定工程实习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明确现场工程师以师徒关系全面指导学生,由现场导师、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

(3)工程设计和工程研究阶段(毕业学期)。企业订单培养的“卓越计划班”学生到订单企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其它卓越计划班学生到与学校或工程师学院签订联合开展“卓越计划”试点的企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企业期间,学生日常管理实行双班主任制,企业班主任负责协调对外各项事务,学校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工程设计和工程研究课题和工作内容由双导师共同拟定,以企业导师为主指导完成,学校导师辅助,并对论文格式审核。由学校、企业联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答辩。

5、学生待遇

1)试点专业最多可达到60%的学生直接免试推荐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2)学校设置专项经费解决学生往返企业的费用、企业学习期间的保险费和住宿费; 3)奖学金评选办法与创新计划实验班相同,包括:国家奖学金按我校国家奖学金设置比例单独分配指标;优秀学生奖学金中的特等奖学金参与全校范围进行统一评选;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奖比例不设限制,在满足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奖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达到各级别奖学金规定的条件,即获得相应级别的奖学金。

4)“企业卓越计划班”学生在享受卓越计划试点相关政策的同时,将享受订单企业给予的所有待遇,包括生活补助等。

六、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工程实践背景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学校在企业建立的研究实体已运行多年,如“塔里木研究所”,“准格尔工作室”等等,每年都有10多名学校在编教师在其中从事科研工作。该部分教师为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承担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任务储备了丰富的师资力量。

2)对新进教师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引进工作规定》,中石大京校〔2010〕18号),即“拟招聘的师资(包括教研岗、专职科研岗人员),原则上实行先进入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与我校签定合作协议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师资博士后,进行两年科研、教学工作训练和人事考察。工作期满,经考核合格,出站后办理正式调入手续”。为进一步强化师资博士后制度,2011年颁布实施的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规定,“申报教研岗、研究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经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进而为教师积极参与卓越计划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3)《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规定》(中石大京校〔2010〕7号)规定青年教师认定为主讲教师前需从事助教工作,在助教期间,“设置实习环节的理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须参加一次本专业(学科)学生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工作”。

4)为试点“卓越计划”,学校已与克拉玛依市政府签订协议,在克拉玛依市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师学院,确定了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制度。协议约定,工程师学院的教师队伍包括在企业选聘的兼职教师,且“市政府及当地企业要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由中国石油大学聘任,并颁发聘书和给予相应的报酬,主要承担讲授实践课程、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工作。”从承担卓越计划的其它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采取类似政策。

5)学校制定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聘任及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石大京研〔2010〕10号),为我校进一步完善聘请校外教师作为“卓越计划”试点班指导教师的相关制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6)学校在企业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与我校签定合作协议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为学校储备了大量具有工程经历的后备兼职师资。

此外,由于学校从建立之初就与石油石化行业密不可分,因此,学校很多教师都同时兼任了各石油石化企业的技术顾问,或者与企业一起联合攻关,为石油石化企业解决了大量工程难题,相应,学校已成立了多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括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学校年科研经费近6亿,工程类学院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达到30万以上,部分院近100万,其中50%以上是工程研究课题。所有这些都为教师提高工程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基于已有的师资政策,学校将按以下原则为卓越班配备教师:

校内学习阶段,主体是学校在编教师,部分教师根据卓越班培养需要从企业聘请。学校将重点选择工程背景强的优秀教师为卓越班学生进行小班授课,以更好的推动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工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实现在课程教学环节进行工程意识培养的目标。

企业学习阶段,教师主要由学校派送的专职教师,在与企业合建的研究实体工作的在编教师、师资博士后、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等组成。企业阶段的课程讲授、岗位指导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以从企业聘请的教师为主,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师资博士后和在职教师为主。

七、学校支持

1、推动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师学院的实质运行,深化校企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合作,建立校企之间定期协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及利益,推动企业建立鼓励工程师投入人才培养的机制,吸引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2、设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项经费。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几个方面:一是试点专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实习经费、保险费和住宿费以及学生往返企业的路费;二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费用;三是试点专业相关的研讨会议、调查研究、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费用。

3、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卓越计划试点的相关工作,学校将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在与企业合建的研究实体的在职教师,修订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鼓励该部分教师承担“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能完成其岗位职责所需的教学任务。

2)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卓越计划校外教师聘任及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校外教师的遴选办法、培训办法、质量监控措施和薪酬制度等。根据试点专业的实际需要,开展从企业工程师中聘任兼职教师的相关工作。

3)切实落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引进工作规定》(中石大京校〔2010〕18号)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师资博士后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确保师资博士后有条件到企业开展卓越班的指导或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师资博士后优先到克拉玛依或承担卓越班实践教学任务的企业进行博士后工作。

4)继续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以提高教师的工程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4、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管理办法》,明确试点专业培养方式、学籍管理以及享受的有关激励政策。

5.加强理论研究

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加强对工程教育改革的研究,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现代石油工程师培养的有力途径;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参加,对相关理论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网站,搭建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八、质量保障体系

为有效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学校拟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学校现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特别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实习方案,专门制定相关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师资培训制度等。

2、建立校长、院长、教务处、学工处、试点专业与试点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制度。由相关领导直接向学生详细阐述试点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政策,并对学生学业进行科学指导。

3、建立定期研讨制度。由教务处牵头,每学期开学初组织相关专业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代表和企业负责人、企业指导教师,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研讨,听取各方面人员对于试点专业进展情况的意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并及时进行解决。

4、制定兼职教师的定期培训制度,推动兼职教师按照教学规范组织教学。

篇3: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

信息管理是管理、特别是工商管理追求的目标,而信息化管理具体形式一般是全面引入ERP系统。[1]但是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引入ERP系统照样假账不断。它说明ERP不能自动带来信息对称。[2]笔者对实现信息对称的一个创新性思考是通过“三九四”工程[3]对ERP进行机制控制,首先实现公司内部的信息对称,进而以此为基础,支撑对外披露的信息客观真实。

1 关于“三九四”的“三”

“三”就是创造三个条件:一是公司领导重视实现信息对称研究,有志在实现信息化管理上领先一步。二是公司全面引入ERP系统,系统运转良好;三是全面预算科学,各种定额先进、内控制度有效。[4]

2 关于“三九四”的“九”

“九”就是开发九个机制,用九个机制控制ERP的信息生成。下面从概念、目的、方案、关键、说明等五个方面分别设计九个机制的实验要点。

2.1 实现现金信息对称的五个机制

(1)现金频道制:即把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等)收支划分若干区段,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获取现金流动信息,未经授权绝无获取现金信息的可能。[5]

目的:现金是“王”,现金收支是公司最高的经营机密。通过现金频道、分区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现金信息,实现现金运行的阳光操作,用众人监控替代一两个人监督,从而保证现金信息对称。

方案:把现金流动分为四个频道。大的公司可考虑凡50万元以上收支授权副总以上人员(包括国资委代表、财政驻厂代表、董事、监事、财务负责人、内审负责人和董秘)监控;20~50万元的收支授权副处以上人员(包括中级职称)监控;5万元以下授权全员监控。监控方式是网上查询。

关键:通过修改ERP的具体程序或程序延伸,建立现金频道,并予授权。[6]

说明:授权监控只是授予权力,并不要求被授权人一定实施权力,不承担失责责任。但是内审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董秘必须随时上网查询,监督控制分析现金流动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汇报。

(2)双重记录制。即现金账不仅记录实际发生数,而且记录预算数,以便逐笔对照。

目的:犯罪分子总是盯着现金。现金收支只要按照预算运行,双重记录,一可随时分析例外收支,控制不正常现象;二可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方案:修改账页,增加预算栏和差额栏;严格现金预算,要求预算科学严谨,行之有效。

关键:对零星现金收支可考虑分类别、按期限(比如3~5天)进行核对。

说明:实际数与预算数差额的百分比,正负偏差范围多大为允许值,反映公司现金管理水平与内控成效,可考虑一般在4%~5%之间。

(3)双重签字制。即对限额以上收支、预算外收支,由总经理、财务总监双重签字方可生效。

目的:加强对限额以上和预算外收支的监督,强化财务总监对现金控制的职能作用。

说明:财务总监不是总经理,双签只是对例外的现金运行进行监控。

(4)逐笔对账制。即把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现金日记账与现金总账、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逐笔或逐日核对。

目的:加强现金管理,做到记录客观、运行规范。

方案:鉴于银行普遍实行微机管理,公司应协助银行改进对账单,以使企业自行录入、逐笔核对。同时现金总账的一月一记录改为一日一记录。[7]

关键:现金对账应是自动的、逐笔或逐日的。

说明:此机制涉及银行,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

(5)双重披露制。即现金信息的披露,对外报表仍按期初数、期末数报告余额,对内增加现金余额形成的顺序数。

目的:通过双重披露,保证现金信息的客观、对称。

方案:根据会计信息管制,现金信息只要求披露期初数,期末数,它难以保证信息的客观真实。在公司内部,现金信息披露还应增加现金本期合计数和顺序数,披露顺序数便于对现金收支进行核对。

说明:现金发生的顺序数就是现金日记账,双重披露制一方面是能按合计数核对,另一方面能方便的提取现金发生顺序数,以便进行分项、分类、分单位的逐一核对。

2.2 实现收入信息对称的两个机制

(6)钱物对应制。即收入必须有相应的物流与之对应。[8]

目的:消除收入不记账、记账无收入的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方案:从一个期间看,凡有收入记账必有成品出库与之对应,凡成品出库必有产成品入库与之对应,凡材料入库必有材料(半成品)出库与之对应,凡材料出库必有材料(半成品)入库与之对应,凡材料入库必有银行结算与之对应。这样,从银行对外结算、材料入库、加工制造、出库销售到银行收款入账,便客观地形成一个完整的“三流合一”信息链。据此将供产销的物流、财务上的价值流与综合管理的信息流相互核对验证,便可保证收入信息的客观、真实。

关键:现实中经常发生一笔收入对应着多批产品,一批产品对应着多批多种材料(半成品),笔笔对照难度很大。这里要求的是信息对称,即通过物流批次号、出库单、入库单、凭证号、对账单,账实余额的轧挤、验证、复核等方法进行核实,以保证收入记录的真实。

说明:这里要求账证实核对、期间核对、平衡轧挤核对。在设计上要求自动核对,尽量减少人工操作。

(7)双价对应制。即凡关联方交易,不但要披露成交价,同时要披露市场价或成本价。

目的:解决在关联方交易中的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9]

方案:在关联方交易中,把成交价与市场价笔笔对照,对没有市场价的交易披露企业成本或行业平均成本。

关键:一是修改账页,增加市场价(成本水平)栏;二是还要披露关联方的最终控制人。

2.3 实现成本信息对称的两个机制

(8)实(际)额(定额)对应制。即凡成本发生既记录实际发生数,又记录定额控制数,通过实、额对照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

目的:消除乱摊成本、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

方案:修改账页对成本项目的料、工、费,凡有定额规定的,既记录实际发生数,又记录物耗定额标准。

关键:把成本分为价差和量差,价差由公司负责,量差由生产单位承担。定额成本由计划价格与计划用量计算,责任成本由计划价格与实际用量计算。量差反映了生产单位的努力程度,剔除了价格这一不可控因素。

说明:对于成本按照实际数、定额数、差异数和差异百分比分别揭示。差异程度可考虑其偏差允许值确定在4%~5%,以便抓住异常现象随时揭示、分析和解决。

(9)实(际)预(算)对照制。即凡费用发生,既记录实际发生数,又记录预算控制数,以便笔笔对照。

目的:消除乱摊费用、人为操纵利润的行为。

方案:这里的费用指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此三项费用的物耗很少,多通过费用预算控制。对费用发生,在账页上既记录实际发生数,又记录预算控制数。

关键:一是修改账页,增加预算栏;二是严格费用预算,把费用预算建立在科学、严谨、有用的基础上。

说明:许多费用发生非常零碎、细小,可考虑适当分类,隔日或三天核对。

3 关于“三九四工程”的“四”

“四”就是改进内部审计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

(1)变事后审计为事中审计。在上述(1)~(9)的九个机制中,多是自动核对、逐笔核对、逐日核对,这样就可以变内部审计的事后审计为当天审、适时审、事中审,以便随时发现问题。

(2)变离散审计为连续审计。离散审计,是指审计不能经常、随时进行,而是定期或间隔、间断式地进行。根据上述九个机制,审计工作就可以变为连续不间断的审计。

(3)变抽样审计为逐笔审计。现在的审计都是抽样审计,抽取样本的30%以判断母体。抽样审计在理论上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缺陷,在实践中有可能发生重大隐患的遗漏。而上述九个机制可变抽样审计为逐笔、逐项、全面的审计,使内审工作减少漏洞。

(4)变只审实际发生数为实际发生数与预算规定数对照审计。[10]

4 结论

篇4:四培养工程工作方案

[关键词] 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 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

在美国,四年制本科方案是最主要的教师培养方式,但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人们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20年来,美国高校把传统的四年制方案延长至五年的做法逐渐增多,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于2001年底率先实施“4+2”教师培养模式,这是对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对美国四年制和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中国制定多样的、高效的教师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美国四年制与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发展概况

1. 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

所谓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是指学制为四年,学生完成普通教育、学科培养、专业教育和教学实习后授予学士学位和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或申请教师资格证书资格)的本科水平职前教师培养方案。这种方案包括两年的普通学习和两年的专业学习,普通学习给文理教育和教师从教的学科提供基础,而主修特定学科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专业教育课程在于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习则培养其教育教学技能。这种方案于1882年随美国第一所四年制州立师范学院的诞生而产生。虽然其培养方式遭到很多批评和指责,但目前仍然是美国最普遍的职前教师培养方式。1991年就职的新教师中,有72%是四年制教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

2. 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

在美国,各州、各大学的教师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学制为五年的教师培养方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学士学位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五年一贯制或延长学制方案(5-year Integrated or Extended Programs)和学士后方案(Postbaccalaureate Programs)。有些五年制方案提供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另外一些提供学士学位和研究生学时。在学士后教育方案中,获学科学士学位的学生再多接受一年的教学专业培训,毕业者也许可以获得教育硕士或教学文硕士学位,或获得研究生学分但没有学位,或获得培训后的教师资格证。本文所述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是指学制为五年,学生完成五年的学业学习后,取得文/理学士学位、教学文硕士学位或教育硕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或申请教师资格证资格)的研究生水平教师培养方案。

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是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产物之一。变化越来越快和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越来越多元的学生群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所培养的教师在从教的学科内容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准备得不充分,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提高教师专业性都迫使人们考虑教师培养时间的延长和培养层次的提高。于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一些大学出现了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如1936年在哈佛大学出现的教学文硕士方案(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 Program)。这种方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很大发展,很多高校纷纷设置这种方案课程。20世纪80年代,日德经济崛起的事实使不甘落后的美国人进一步关注本国教育质量,霍尔姆斯小组的《明日之教师》、卡内基小组的《卡内基报告》中都建议延长教师培养时间,提高教师教育层次,这对当时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很大影响,很多大学把传统的四年制本科水平教师培养方案延长至五年。延长教师培养时间、提高教师教育层次,成为当今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二、美国四年制与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比较

1. 学制和学位

从对四年制和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学制是四年,学生完成两年的普通教育和两年的专业教育后,授予文/理学士学位。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学制为五年,学生完成方案的相关要求后,授予文/理学士学位和教学文硕士学位或教育硕士学位。教学文硕士学位和教育硕士学位一样,都属于专业学位,这是不同于学术学位的一种硕士学位,获得这一学位的人表示其在教育教学上达到专业水平,显示了教学职业的专业性。

2. 方案要求和录取条件

四年制和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在要求上最大的不同是,四年制方案中的学生可以以教育作为主修科目,而五年制方案一般都要求学生主修教育以外的其它文理学科。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小组认为主修教育使教师对从教科目的学习不够深入,较低的学术水平不能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从而提出取消本科阶段主修教育,把教育专业培养提高至研究生水平。由于方案的要求不同导致两种方案准入条件的差异。向大学提交入学申请,达到上大学的条件获得大学录取后一般就可以参加大学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而申请参加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一般都在大学期间,申请次数有1~2次。以弗吉尼亚大学的五年制教师教育方案为例,学生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必须申请允许注册修读教师教育导论系列课程,在第四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必须填写在教育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习的正式申请书。而康涅狄格大学申请加入其IB/M(Integrated Bachelor’s/Master’s)方案的时间在第三学年的秋季,且加入的要求非常高,综合其他大学五年制方案的准入条件,一般都要求学术主修科目有较高的绩点、二三封推荐信、与小孩和青少年接触经历的证明、教育教学能力的证明以及合格的GRE分数等。总之,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性,参加五年制方案的要求比四年制要更高些。

3. 课程设置

总的来说,不论是四年制还是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都包括普通教育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和教学见习、实习等课程。其中,普通教育类课程给文理教育和从教的科目提供基础,学科课程则更深入地学习从教学科的系统知识,专业教育类课程包括人类发展与学习、教育的社会哲学基础和教学方法论,教学见习、实习则是把学科理论和专业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主要途径之一。相对于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而言,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有两大特点。

(1)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由于与中小学校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和机会都很少,准教师们通过四年的学习并没有为真正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这是人们对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指责之一。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支持者认为延长教师培养时间,不仅能安排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时间,而且开始见习的时间也比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要早。在康涅狄格大学,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每个星期就有4小时在专业发展中心学校,且学期末都有讨论课把核心课程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讨论反思他们在核心课程中学到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如何与他们在学校中的行为相联系。同样,第三、四学年也有类似的实践经验和讨论课,但实地实践的时间更长,达到每个星期6小时,而第五学年的临床实践以实习著称,学生每个星期实习的时间长达20小时。

(2)注意学术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平衡与整合

教师培养具有双重专业性,一是学科学术专业性,二是师范专业性。相应地,培养这两种专业性的课程也有两类,即学术性课程和师范类课程,学术与师范孰轻孰重,在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学者必为良师”的口号反映了“重学术轻师范”的做法,而60年代基于能力的教师培养则更多地倾向于教师的师范专业性。实践证明,这两个方面对教师的培养都是很重要的,其中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严重影响教师教育的质量。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注意到两种课程的均衡与整合,如堪萨斯州大学普通教育和从教学科学习的时间是105小时,专业学习的时间是55小时,且教育教学见习、实习在方案中开始的时间较早,见习、实习不仅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也是学术与师范整合的途径。

4. 培养效果

教师培养应该采取四年制还是五年制培养方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很多学者对两种教师培养方案的培养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如,新汉普郡大学教育系教师教育管理者迈克尔·安德鲁(Michael D. Andrew)对分别接受新汉普郡大学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与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的10年(1976~1986)的毕业生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五年制教师教育方案毕业生入职教师行业的比例、从教五年后继续任教的比例比四年制方案毕业生的比例要高;同时,五年制方案毕业生的职业满足感、对其教师培养方案和社会动力的态度,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如课堂活动的组织、课堂活动的策划、学生纪律的处理、激发学生兴趣、基于学生理解水平的教学、促进班级讨论、辨别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评价学生的表现、利用媒体和社区资源以及家长协商等都比四年制毕业生表现得好些。

除此之外,贝克(Baker)和安德鲁于20世纪90年代初又对美国东北、东南、中西和西南地区3 000名左右1985~1990年毕业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49%毕业于四年制方案,36%毕业于五年整体制方案,14%毕业于第五年方案。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相对于四年制方案而言,五年制方案的毕业生在学术上准备得更充分、更被校长们器重、对教学有强烈的责任心、喜欢非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更强的效率感、更容易成为一个课程开发者,并更喜欢与大学合作。

三、对我国制定教师培养方案的启示

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在于高效的教师培养模式提供高质量的教师。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全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为了推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美国四年制和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对我国制定高效的教师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

1. 教师培养方案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我国幅员广大,且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间,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对教师的不同要求必然要求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三年制专科水平和四年制本科水平的教师培养方案培养中小学教师,但提高教师教育层次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延长教师教育时间和提供教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是应对这一趋势的具体措施之一。所以我国在一些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对一些科目,如综合科学教师的培养可以适当地延长培养时间,并给达到一定教育教学水平的师范生授予教学硕士学位或教育硕士学位。

2. 学术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均衡与整合

教师培养一直存在学术与师范之争,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美国不仅把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延长至五年,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上注意两者的均衡与整合,希望以此培养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业教师,提高学生成绩,改善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国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师范专业要求有所降低,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在设置师范专业的课程时,要注意两者的均衡性。另外,教学理论研究证明特定的内容有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故课程设置上还要注意学术性课程与师范性课程的整合,教师教育者不仅要以身作则,运用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法教授主修学业课程,还要开设一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学生的学科教育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3. 重视师范教育实践课程

相对于美国的教师培养方案,尤其是五年制教师培养方案,我国师范教育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美国很多大学把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延长至五年,目的之一是保证学生在正式从教之前有足够的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与机会。延长见习、实习的时间,重视学生实地经验也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师范生培养缺乏有组织的系统见习,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8周,而且效果并不好,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师范教育实践课程的重视。

四、小 结

教师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美国很多大学纷纷把传统的四年制教师培养方案延长至五年,并把本科水平的教师培养提高至研究生水平。当然,延长学制的方案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每个国家和地区应该根据自己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师培养方案。中国幅员广大、地区差异显著,应该开发多种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并注意方案中学术性课程和师范性课程的平衡与整合,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

1 张斌贤,丛立新,周逸先.“4+2”模式与中国教师教育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5-12-7

2 郭勉成.美国科学教师培养项目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6(9)

3 Barbara K.Hofer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Teachers’ L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http://www.ed.gov/pubs/Reasearch5/United States/teacher.html,2006-1-11

4 William H. Cartwright. Fifth-Year Programs in Teacher Education: Converting Liberal-Arts Graduates into Teachers[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61,32(6):297-311

5 Five 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Bachelor of Arts/Master of Teaching(BA/MT)http://curry.edschool.virginia.edu/2007-06-05

6 Richard L. Schwab;Thomas C. DeFranco and Jean McGivney-Burelle. Preparing Future Teacher-Leaders:Experienc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s Five-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7 Dale P. Scannell. Models of Teacher Education[R]. www.physics.ohio-state.edu/~jossem/REF/74.pdf,2007-06-30

8 Dale P. Scannell; John E. Guenther.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ended Program[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1,32(7)

9 Michael D. Andrew.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uates of 4-Year and 5-Year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0,41(45)

10 Baker,Thomas E.;Andrew,Michael D. An Eleven Institution Study of Four-Year and Five-Year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Graduate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73rd,Loc Angeles. CA,1993,2:13-1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篇5:玉龙花园四期工程竣工验收方案

竣工验收方案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建设部建建[2000]14号文)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特制定玉龙新都花园65#、67#楼工程竣工验收方案,请全州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实施监督。

一、本工程完成情况:

1、已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内容;

2、涉及设计文件的重大变更,已由设计单位签署认可文件,并经审图机构审查通过;

3、施工、监理、勘察及设计单位分别提出了工程竣工报告、质量评估报告和质量检查报告;

4、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已经建设(监理)单位核查并符合要求;

5、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已经建设(监理)单位核查并符合要求;

6、住宅工程质量分户检验已按要求完成相关验收工作,质量合格。

7、专项工程(口桩基、口地下防水、口幕墙)已按要求办完相关专项验收手续;

8、口二次装修工程已按要求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

9、已具备以下文件:

(1)规划验收的合格证证明;

(2)消防工程的验收合格证明;

(3)防雷工程的验收合格证明。

二、竣工验收拟定时间:

计划竣工验收时间拟定为2012年4月6日。

三、参加验收人员:

根据规定,我单位组成了竣工验收组,成员包括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验收组成员中土建、水电及其他安装专业方面的人员已配齐,验收组组长由邓辉庭担任,具体人员名单附后。

参加竣工验收人员资格已核查,项目经理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与施工许可信息相符,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与设计文件信息相符。

四、竣工验收规范及相关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五、竣工验收程序及内容:

1、建设、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分别汇报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状况、合同履约及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2、验收组分为三部分分别进行检查验收:

(1)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并进行必要的实测抽查;

(2)检查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提供的竣工资料;

(3)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进行抽查、试验,包括口水压、口通电、口通暖、口排污主管通球、口绝缘电阻、口接地电阻、口漏电跳闸测试、口室内净空尺寸等。

3、总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完成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的评定和记录;

4、对竣工验收情况进行汇总讨论,形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结论,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验收组各方代表分别签字、单位盖章。

5、经验收达不到竣工验收合格标准时,验收组责成责任单位整改,待整改完成后,重新确定时间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

6、当竣工验收组各方不能形成一致竣工验收意见,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裁决。

六、本方案抄送相关单位及验收组成员。

验收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篇6: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镇、名镇”,打造“魅力级索”,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名师工程”,加快名师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特制定我校“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加快构筑科学合理的优秀人才梯队,以更新教育理念、增长专业知识、强化教学技能为培训重点,带动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的保障。

二、总体目标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出在全镇发挥带头和中坚作的优秀教师3-5名,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型教师1-2名。

三、名师工作室领导及成员: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鲍广祥

名师成员及负责人:张凤英 王丽丽 田晓静 赵桂云

四、培养措施及途径

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开展梯队式名师培养活动,构建名优教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1、以学校组建的名师办公室为主导,名师引领,整体推进。我校将按照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把电子备课室设为学校的名师专用办公室,县级骨干教师赵霞为办公室主持人,成员有县级骨干教师刘芹、县级优秀教师马凤珍 杨丽丽,校级骨干教师邢增双 宁建美等教师。名师工作室的这些成员都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积极进取、善学乐思,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技能、教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我校将在刘竹友校长的带领下,认真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文件精神,积极地开展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力度进行“名师工程”的开展,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2、统筹组织,名师带头,教研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学校名师工作办公室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教研组,包干到组。每一个学期初,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将根据本学期制定的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每个成员都负责一个教研组,定期开展团队研究和研讨活动,通过名师引领,团队互助,进一步开阔名师的视野,提升个教研组的专业水平。

(1)、有计划地安排名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科研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指导,提升名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教育科研能力。

(2)、定期组织名师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

(3)、为名师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开设“名师讲课”,使其能在镇及校内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4)、组织参加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学术竞赛,对有影响力的教育成果,组织权威部门进行认定、推介,形成学校的教育模式。(5)、营造培养名师的社会环境,在学校的信息网站进行宣传,如有特别优秀的校级名师科研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先进事迹的报道,以提高我校名师的知名度。

3、优中选优,精心塑造,培育专家。

从各个教研组中选拔出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具有良好知识结构、高超教学技能、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和洞察力,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备专家型教师潜质的名师,作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对象,通过深层次、高梯度的培养活动,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名师乃至市级骨干名师。学校将定期的在教研组进行集中研究和教育研讨活动,通过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培训、教学技能的展示以及教科研能力的比拼,力争挖掘一些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学技能的优秀的名师。对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进行校级名师的培训,对学校定为校级骨干名师的教师,学校将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例如进行“名师课堂讲座”、“名师精品课研讨”、“名师师徒同上一节课”等教学活动,使校级名师逐渐的成长起来,同时在学校的信息网站大力宣传他们的教学事迹,号召全体教师向这些校级骨干名师学习。同时对于推荐培养出的名师学校将有计划有选择组织校级骨干名师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教育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及理念,五、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协调。学校成立“名师培养工作室”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落实名师培养工作。“名师培养工作室”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2、学校各个教研组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的主阵地,教导处将把教学名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学校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使学校的名师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3、学校教导处将对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及发展、学习、参训、交流、科研、服务教学、示范引领、个人成长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4、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学校设立名师培养工程专项资金,保障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

临盘大杨学区“名师工作室”制度

1、认真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订的各项制度。

2、工作室成员要按时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工作室成员每周在工作室集合一次,成员除因公出差外,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工作室集中活动。

3、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科研课题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坚持自觉学习和自觉反思,并做好教科研记录。

4、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上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每学期至少在全校本学科范围内讲授一节优质示范课、观摩课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5、工作室成员要认真做好“传帮带”活动,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每位成员结对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培养过程规范,培养效果明显。工作室成员每月听结对教师的课不少于两节,听课后要及时进行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评课指导。

6、工作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教研活动,以带动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自觉研究学习的习惯。名师本人每学期至少主研两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在本部门或学校讲学两次以上。

7、利用学校信息网建立名师工作室网页,开通名师专栏,开辟名师送教、优秀案例选登、名师风彩等栏目,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和辐射效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8、名师工作室主动承担学校指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定期向全校展示工作室的工作成果。名师工作室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工作室成员。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鲍广祥

名师成员及负责人:张凤英 田晓静 王丽丽 赵桂云

临盘大杨学区

“名师培养工程”五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目标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镇、名镇”,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力争培养早就一支高层次教师队伍,我校力争在3-5年时间培养出在全中心校发挥带头和中坚作的优秀教师3-5名,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知名度较高的专家型教师1-2名。

二、工作原则

1、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形成多梯次的名师培养机制,推动全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组织、协调、管理职能,指导各个教研组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活动。把培养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和特长,实现成员间的差异化发展,实现教研成果与全校教师共享,促进名师队伍的快速成长。

3、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学习、研究和发展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教研科研的研究。把培养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作为名师工作的重点来抓,促使全体教师逐步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迈进。

二、工作安排(2013年-2017年)

2013年 主要工作: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各教研组有序开展工作。

第一季度:

1、制定“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培养方案、计划,建立工作室档案。

第二季度:

1、利用学校的信息网,开通学校名师栏目。

依托信息网络开展名师观点碰撞、反思跟进、名师送教、经典案例、青蓝园地等活动,为学校全体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

2、学校“名师工作室”开展“四个一”活动。

3、选拔优秀的教研组进行期末特色活动汇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第三季度:

1、“名师工作室“开展专题研讨会。

2、学校名师担任校本研修授课任务,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

3、名师精品可展示,发挥名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名师的成长。

第四季度:

1、宣传名师工作室成果,扩大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促进名师快速成长。

2、举办名师研讨会。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4年

主要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交流活动,促进名师工作室成果资源共享,达到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1、研究探讨教育专家机制。

2、利用学校教学平台,组织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交流,安排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研究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讲课和指导。

3、设立校名师论坛。就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5年

主要工作: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为塑造教育专家奠定基础。

1、采取有效措施,为名师提供便利和服务,使名师在高层次的讲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术品味。

2、利用教育信息网,开通教育专家栏目,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6年

主要工作:多渠道、多途径为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提升知名度。

1、开展专家型教师课题研究指导、优质课堂点评、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

2、继续利用教育信息网,开通教育专家栏目,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目标:培养校级名师2名。

2017年

主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激励教育专家发挥引领作用。

1、多途径对教育专家进行宣传,让教育专家成为学校的品牌。

2、利用学校信息网络,开通教育名师专栏活动。

上一篇:把梦想藏在心底作文下一篇:沟道开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