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

2024-05-05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精选6篇)

篇1: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

怎样做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宜宾县复龙镇义兴小学胡梓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现代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已倍受人们关注,因为不仅现代技术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数学技术,而且即便是在生活中,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新课程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教育方式改的改变,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提高自己的素养的,我认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职业决定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

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身正为范,时时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之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

二、树立明确的教育观念

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现在已经评上的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因为很多优秀教师是基于传统教育背景推选出来的,如果没有向自己挑战的勇气,不去尝试新的方法,甚至拒绝新的观念,而他们的态度又会在教师中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不论哪一层次的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站在受教育的立场实施教育影响,尊重孩子的天性,发展个性。

2、学科外的活动注意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3、学科内的教学要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三、不断充实专业知识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做到博学多才。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显然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现在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

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应坚持学习,永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四、学会反思

反思既有学生学后反思,又有教师的教后反思。“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是同化,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造。”对于学生而言,让他们课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等,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若望。对于教师而言,每节课不可能处处是亮点,不可能尽善尽美,总会有不足之处。教师能课后进行反思,使自己后一节课教学不再犯前一节课同样的毛病,教学内容设计更合学生味。这样就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掌握知识,也就做到了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要做好一名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转变观念,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用新的理念去实施素质教育,为祖国的建设培养人才。

篇2: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

一、重温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既是平时授课时的重要依据,也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当然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凡是“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在复习时都要有所体现,这样既增加了复习的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又避免了重复简单的机械训练,提高了复习效益。再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实行,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此外教师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在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复习,有序地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有其系统性,因此,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做纵横向的归类和整理,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孤立与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例如,在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册的各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整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一步掌握与运用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三、针对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课上,教师既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整理,还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复习。建议教师在复习前要做好两件事:第一,要认真统领全册教材,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再次剖析教材的重、难点。第二,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及对调研情况的分析,查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针对实际问题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同时注意不要就题论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联系或具有对比关系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发生变化时,解题的方法是怎样随之变化的。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看清应用题的结构,培养他们认真分析及灵活运用算法的习惯。

1.设计一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2.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异同点,突出题目的本质属性。

3.设计一些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设计一些发散性练习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营造复习氛围复习就如长跑最后的冲刺阶段,它是区别于平时学习的新型的学习阶段。因此,我们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制订复习计划,确定奋斗目标,介绍优秀复习方法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数学练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使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练习重点,能有效实现“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想学、爱学。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机械、重复、单调的现象。如果让学生统一训练同样的题目,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结果往往是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补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最后的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针对这一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其自身能状况和掌握知识程度选择性地完成教材习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完成一些较简单的题,能力较高的同学少做自认为容易、有把握的习题,重点完成一些自认为没有确实把握的习题。这种练习方式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复习重点,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篇3: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 我们教师应该形成这样的教材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我们用于教学的文本材料之一, “用教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教学, 帮助学生学习。笔者作为一线教师,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近30年。在校内外听课, 特别是听新教师的课时发现, 他们很容易走进“教教材”的误区。从他们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来看, 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 部分新教师简单地认为, 一节课上, 如果教材上呈现的内容教完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如果没教完, 就认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很显然, 这种考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标准”过分在乎教材, “唯教材是从”。 (2) 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 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都不能做到完善和到位。因而, 不敢主动对教材进行改动和突破, 导致过分信奉教材。应该说, 现在的新教师接受过系统教育和专业培养, 专业素养都较高, 在学校里应学习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 即使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也会对其理论内容有相应了解。那么, 自然会有不能“教教材”的这种意识。然而 , 为什么在此情况下, 教师们还会走进“教教材”的误区呢? 就此问题, 我展开研究,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与教材观

1.数 学教 育 基 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新课 程 背景下 的 教 材 观

在以上数学教育基本理念的引导下, 新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 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 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 等等。

3. “ 教教 材 ” 与 “ 用 教 材 教 ” 两 者的区别

无论是“教 教材”还是 “用教材教”, 两者都涉及教材这个最基本最普通的教学文本, 关键在于教材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两者中的地位大有不同。“教教材”是视教材为“圣旨”, 把教材当作主体 , 学生和教师成了客体。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教学内容与教学顺序照搬教材, 并且以教材中的结论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而“用教材教”是视教材为众多教学工具中的一种, 并根据学生状况对教材内容及顺序进行必要调整, 围绕教学目标及学生学情, 教师自主、能动地设计教学活动, 教材中的“活动”并不一定是其首选。另外,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设计相应的评价措施和标准。在这里, 教材作为客体的身份出现,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发展, 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实践中“教教材”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案例1】“5的加法”新授课

师:算出一共5只, 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生1:4+1=5。

生2:4和1组成5。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 (无人举手)

师:昨天学习加法, 把两个数合起来, 用加法。现在, 要把4只和1只合起来, 所以该用———加法。

师: 算式4+1=5中的4、1、5表示什么?

生: (略)

师:5只鸟, 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 (脱口而出) 用加法。

师:请四人小组讨论。

生: (学生讨论)

师:谁来汇报“5只鸟, 可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生1:用加法。

生2:想组成分解。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

生1:心里想的。

生2:5-0=5。 (这时, 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你说一说怎样想出等于5。

生1:4和1组成5。

生2:跟他一样是心里想的。

(学生仍然想不出“数数”的 方法, 这时教师干脆直截了当地“导”)

师:在心里怎样算? 先数几?

生:先数4。

师:再数几?

生:再数5。

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渗透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上面的教学实录来看, 为了启发学生说出数数的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教师用这么长的时间想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非要学生说出用数数的方法计算“4+1=? ”呢? 因为这种方法教材上出现了。教师以为教材提倡算法多样化, 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每一种方法。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这说明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尚未准确理解, 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教案为本”。

【案例2】教学《认识人民币》的课前准备

新教师虽缺乏教学经验, 但他们会寻找各种教学资源来学习, 比如在上某一内容之前, 会在网上搜一搜别人的教学设计 (或课件) 或教学视频, 作为参考和学习。所谓勤能补拙, 在新教师身上能较好地得到体现。

以下是我校某新教师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一课后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之前, 我上网搜索了相关资源, 并且很幸运地找到了由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丁爱平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视频, 这是一堂2006年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课。于是, 我便认真学习丁老师的教学过程和评价, 并且也找到了相应的教案, 准备学习丁老师的教法。在此基础上, 我开始着手准备教具学具, 然而问题来了:学生操作用的那么多小面值的人民币从哪儿来? 现实的情况是: (1) 学校没有书上展示的人民币样票; (2) 尽管书上呈现的部分小面值人民币现实生活中还在使用, 但是银行早已不发行面值1角、2角和5角的纸币, 相反还在回收, 因此面值为1角和2角的纸币在市场上已基本看不到。结果可想而知, 我无法像丁老师那节课那样操作了, 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在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过程中, 我差点就犯了“教教材”的错误, 现在想来, 丁老师上那一课是在2006年, 那时候人民币的流通情况和我目前所处的2010年相比, 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 我们的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作相应的变化, 不能拘泥于教材!

分析:从这个教学案例中, 我们可以发现, 教材编写的内容存在时效性, 教师教学不能过分依赖教材, 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联系实际教学。特别是像“认识人民币”“利息税”等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 更需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与生活实际接轨。

【案例3】某新教师练习课的教后记

今天上了一节练习课, 课后魏校长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这节课你不复习, 这些题孩子会做吗? 既然会做了, 你要教的是什么?

她的这个问题将我点醒:我到底在教什么? 特别是这样的练习课, 我要做的是什么? 看看自己的教案, 似乎都是围绕着习题在写, 是为了解决练习中的题目在上这节课, 似乎完成习题就是我的本质任务。这样的想法导致我整节课越上越冷清, 越上越没有动力再上下去, 学生疲惫, 我也讲得累。课堂中太多我的话语, 将学生包裹得太严实。

上课时, 我首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最近学习的知识, 而后从口算、笔算、估算三个方面具体复习。口算通过练习题1让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晰, 尝试让他们分类:整十数乘两位数、整十数乘整十数、一百几十乘一位数分别作为一类, 并且每类作了详细的讲解。而实际上这些其实就是一类, 就是商中有0的, 都是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或者特殊些的整十数乘整十数用到表内乘法随后在末尾添上这个0。第二次教学时 , 我让学生先做好 , 自己选一道其他同 学可能出错的题说一说, 学生一下子找到了50×40, 这也正好是我要讲的 , 现在通过学生的口说出来, 效果更好。

随后复习了笔算, 面对书上呈现的三组题, 我让学生自己先观察, 说说算式之间的联系, 然后各个小组选择一组题进行计算对比。原本的打算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一组题对比就可以了, 却忽视了四组题的不同也应该让更多的学生体会, 尤其是13×70, 40×23这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二次教学时, 让学生读一读题, 通过读, 让他们感受到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 随后计算两组题进行对比。

最后重点复习了估算。之前教学时有些死板, 单纯地让学生将两个非整十数估 成整十数 , 如27×13估计30×10=300, 所以原题接近300。其实还有更 准确的估 法 :30×13=390, 因为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学生完全可以口算。估算本身就有很多种方法, 只要合理都可以给予肯定, 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

分析: 从这位教师比较详细的教后记来看, 新教师最容易犯下“断章取义”“教教材”的错误。原因在于, 新教师刚大学毕业, 进入小学一线进行教育教学, 对数学各个年段的教材以及教学要求不甚了解。而且在教学中, 新教师会过多地依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对于整体的课程标准, 缺乏一定的从宏观上把握的能力。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 它的前后知识是有密切联系的! 低年级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以后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不能独立地去看每一节课的教材, 而要放眼整个单元、整个小学段, 让学生在相应阶段扎实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

四、新教师避免“教教材”的基本策略

根据以上案例的原因分析, 我提出以下三种避免“教教材”的策略。

首先,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材是可变的,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组教学内容, 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 新教师要了解《数学课程标准》, 熟悉各年段的教材, 理解编者意图, 做到从宏观上整体把握, 微观上重点突破。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 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谓“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 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篇4: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旨指数学生活化,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关系”。

一、学以用致,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充实的,有意义的,更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质疑、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经过实践,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实际作用,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机智地创造性运用知识,提高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从生活事例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车吗?有一位小同学对车可感兴趣呢!瞧,他正在路口,想统计一个路口15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可是他数来数去分不出各种车辆的数量,你们会帮助他吗?小同学:愿意!教师:好,今天我们就去收集数据,数据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应用哪些方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呢?然后就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到学校近郊的路口上观察来住的车辆的数据。边组织学生研究收集数据的方式边引导学生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也来自生活中,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学习回忆生活经历与经验,带着好奇心主动探索,使学生有物可寻,有话可说,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程学习。

二、创建情境,全员参与实践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建性,寻找解决生活环境中的数学问题。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教学,教师搜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创建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走近生活。善于创建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最基本途径。

1、运用智力游戏创建情境。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教学,我让学生用多个相同的圆作饼干,分别选出组长到讲台做智力游戏;教师分别让学生带上l/5、2/5、3/5、4/5的卡片,问:你们会根据卡片的数把纸饼干剪出来吗?学生:会。看谁分饼干最快,分完后让他们举起来,让学生们共同参与辩别谁多谁少?为什么?学生:因为分数单位相同,4/5是4个1/5,3/5是3个1/5,2/5是2个1/5,1/5是一个1/5,所以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运用实物创造情境。在教学长方形时,教师示范一面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应该爱护它。你们看看这面国旗是什么形状?学生:是长方形。教师:它的对边怎样?四个角是什么角?学生:平行、直角。

3、运用模拟生活创建情境。在教学统计时,取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公分的高处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落下的情况“1角”向上有几次,“菊花”向上有几次。

创建情境,使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地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经常采取猜迷、游戏、讲故事,创设悬念、演示、录音、多媒体、投影、实物、实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实丰富的感性经验,更快吸引学生的注意,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的洞察力,形象思维力,提升数学效率。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意识

要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中应当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富有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让学生多和家长去超市购物、交水电费、装修新房、参加保险、体验投资,做些生意等,都离不开数学。

在实际生活中,人人要做到自觉地运用数学头脑考察问题,应对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积累一定的活动经验,使学生用数学知识为自己服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成为求学的主人。

篇5:浅谈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巩固知识、整理知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是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的主要目的。搞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学生全面系统的巩固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再加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比如,我所教班级后半学期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在后期有限的时间里做好毕业班的数学复习教学工作呢?在此,我个人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短期内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指教 :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六年级进入期末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状况,对于学生能够顺利的通过复习、考试及毕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越临近毕业,学生心理越焦虑的特点,教师要用温馨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平常”氛围,避免过度紧张,来稳定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经常找学生谈心,及时消除学生不良情绪,为学生强心、镇定,使他们保持良好心情进行复习、考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施以不同的思想教育。“导”——后进生找自己优势,努力提高成绩;“抚”——中等生加强自信心教育,补薄弱学科;“激”——优等生引进竞争机制。班主任要召开毕业班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考试成败,不要在升学上盲

目攀比。

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知识要点

现在我们所用的新课标要求把数学知识内容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实践与综合活动。每个大部分也包括许多知识要点(如“式与方程”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等知识要点),每个知识要点又包括许多知识点(如“比例”知识要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比例尺、比例的应用”等知识点)。所以在上复习课时,备课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老师要明确每一节复习课,要梳理的所有知识点。有人把我们平时的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而毕业班复习课教学则比作“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对我们而言,即要采用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就要育好这一片林。

三、实施分层复习,使复习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的理念是:“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个人认为采取分层复习是解决这种差异的最有效方法。实施分层复习可以进行:

(1)学生分层:教师先深入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把全班学生相对分成优、中、差三个小组。当然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合理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目标分层:,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复习时,要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3)方法分层:在复习方法上,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优等生的复习是教师的点拨;中等生的复习是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则是以教师的辅导或学生辅导回忆再现学过的知识,并在帮助中进行复习。

(4)练习分层:在一节复习课上,教师要充分把握练习的层次特点,如:在练习时,可以同时出示基础题、提高题、综合开放题三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分层练习:对学困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并只求一题一解;对中等生,除上述题外,再增做提高题;对优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增加开放题,还要培养他们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复习题, 进行查漏补缺

复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再现, 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对学生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比较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精心设计复习题,要注意的是题应以母题考察为主,不出偏题怪题,题量也应适中,进行查漏补缺。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对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切忌面面具到,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大量时间,延务时间,复习不到位;另一方面,学生感到枯燥,难免产生厌烦心理,就会不好好学习,更严重的是学困生就会放弃数学学习。为此,上每一堂课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复习题,使每一道题要立竿见影,具有代表性。

五、改革试卷讲评方法

在毕业复习中,少不了要让学生进行模拟测试,试卷讲评就成了其中不缺少的环节,试卷评析有利于学生反思与提高,但如果讲评形式单调,缺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就会出现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在试卷讲评方法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针对性评析。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考试成绩很突出,错例少,应该采用针对性评析,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让学生发展的目的。

(2)个别讲评。如果一些简单的题,只有几个同学做错,放在班集体一同分析,浪费很多时间,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还有一些拔尖题,后进生听不懂,这两类学生只能利用其它时间单独进行辅导,这样有利于促进全体的发展。

(3)归类讲评。学生知识的缺陷,不是改正了错例就能学好的。因此,可以针对错例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讲评,或对错例相类似进行编题,进行条件、问题开放或讲评。

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促进全面发展

前面我说过,我们要“育好一片林,而不是栽活一棵树”。那么,学困生就好像森林中的弱树一样,需要更多的阳光、水分、营养,需要更多的培育,才能茁壮成长。因此,在毕业复习中,我们要特别关怀学困生,就好像人们呵护弱树一样,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促进其成长。比如,我在数学教学时,进行“一对一帮扶”,即一名好学生帮助一名学困生,上课时就坐在旁边,协同复习,帮助辅导。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促进学困生的发展,也就能育好一片森林了。

总之,复习课教学,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得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进而达到提升知识、发展学生技能,并在最后的升中学考试中取得佳绩的目的。

篇6:怎样当好小学数学教师

常听数学教师抱怨“这数学真难教!”“当数学老师是最苦的差事!”“学生真是太笨了,一点数学思维也没有。”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不禁扼腕沉思:是不是学生真的太笨了,没法接受数学知识?其实答案是令人心痛的,原因可能出在我们这些数学教师身上。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

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是教好数学的前提,“如果全班学生都喜欢上你的数学课,你就成功了,如果学生都讨厌上数学课,甚至见你就头疼,你就失败了。”孔子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对你的数学课有所期待,在这样的前提下,数学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数学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活

这其实也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数学生活化,“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道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挂起钩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让学生产生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的强烈意识。数学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小学数学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生活实践与数学相割裂,学不能为所用,而现在教学中就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总

结,去联系,用生活中的数学去作用于课堂教学或用课堂教学去指导生活中的数学,彼此作用。

三、强化教学过程,淡化考试结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教师】相关文章:

怎样做好一名小学校长04-15

怎样做好自己05-05

怎样做好家访05-08

怎样才能做好销售07-29

怎样做好家访工作07-30

怎样做好行政工作07-30

怎样做好法务专员07-30

怎样做好帮扶工作07-30

怎样做好中层干部07-30

怎样做好一名副职07-30

上一篇:十八大精神主题教育方案下一篇:六年级珍惜生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