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申请

2024-04-15

套期保值申请(精选8篇)

篇1:套期保值申请

套期保值申请材料一

大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申请表

套期保值申请材料二

企业近2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实绩

客户负责人签字:客户盖章:

套期保值申请材料三

企业近2年的现货经营业绩

套期保值申请材料四

企业套期保值申请函

大连商品交易所:

我公司为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特在贵所申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我公司保证向贵所提供的各项证明材料均属实,并在运作中按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规定执行。特此声明。公司名称(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套期保值申请材料五

企业套期保值方案

客户负责人签字:客户盖章:

篇2:套期保值申请

——关于套期保值与企业投资

财管三班

赵明君

1006122 从我大一听老师讲套期保值的时候我就不太懂,可能也是因为证券投资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就这样马马虎虎的,觉得不懂就不懂吧,由于我一向比较喜欢财务管理,所以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所涉及到得金融衍生工具也多,再者,现在生活到处都可见证券投资,所以就觉得不懂金融衍生工具不懂套期保值就out了。以下我就套期保值谈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套期保值就是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作价格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降低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来收获的农作物。一位读者一次订阅三年的杂志而不是两年,他就是在套期保值以转移杂志的价格可能上升所给他带来的风险。当然,如果该杂志价格下降,这位读者也放弃了潜在的收益,因为他已缴纳的订刊费用高于他如果是在每年订阅杂志情况下的费用。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征: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的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它的理论基础:现货和期货市场的走势趋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由于这两个市场受同一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二者价格同涨同跌;但是由于在这两个市场上操作相反,所以盈亏相反,期货市场的盈利可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其交易的原则有:

1.原则交易方向相反原则; 2.商品种类相同原则; 3.商品数量相等原则; 4.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则。

普遍上关于套期保值有一些操作方法; 一.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通常是在农场主为防止收割时,农作物价格下跌;矿业主为防止矿产开采以后价格下跌;经销商或加工商为防止货物购进而未卖出时价格下跌而采取的保值方式。

例如,春耕时,某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当年收割时收购玉米10000吨的合同,7月份,该企业担心到收割时玉米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将售价锁定在1080元/吨,因此,在期货市场上以1080 元/吨的价格卖出1000手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到收割时,玉米价格果然下跌到950元/吨,该企业以此价格将现货玉米出售给饲料厂。同时,期货价格也同样下跌,跌至950元/吨,该企业就以此价格买回1000手期货合约,来对冲平仓,该企业在期货市场赚取的 130 元/吨正好用来抵补现货市场上少收取的部分。这样,他们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

二.买入套期保值 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

选择性套期保值

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们的利润,而不仅是为了降低风险。如果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存货进行套期保值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那么他们就应该照此执行。如果他们认为仅进行部分套期保值就足够了,他们就可能仅仅针对其中一部分风险采取套期保值行动。在某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对自己关于价格未来走势的判断充满信心,那么,他们就可以暴露全部风险,而不采取任何的套期保值行动。

饲料企业从签订豆粕现货购买合同开始,到饲料销售出去为止,在整个过程中,都拥有豆粕。合同价格一旦确定下来,风险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市场价格却在不断变化中,价格下跌,企业就遭受损失。采购经理签订了现货合同以后,担心价格下跌,心理发慌,但是,为了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必须要有部分存货,这时候怎么办?期货市场就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来回避价格风险,对存货(现货购买合同)进行卖出保值。假如,一家饲料企业以2050 元/吨的价格买入豆粕,加工、销售期在3个月,这时,企业担心价格下跌,那么,就应该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

三.选择性套期保值另外一个作用是锁定投机利润。假定一家饲料企业在3月份1980元/吨的价格预定了豆粕现货,交货时间为3个月后。他确信这个价格比较低,而且预期 1 月后的豆粕价格会上涨。到了4月份,豆粕价格上涨到 2180元/吨,该加工企业认为此价格太高了。他推测豆粕价格会跌至2060元/吨。假定他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他一直持有最初的现货合同,中间不发生任何变化,他最终会获得每吨80元的净收益。实际上,他先赚200元/吨,然后亏损120元/吨。在一个富有弹性的套保方案中,他可以在2180 元/吨的价位上卖出豆粕期货,为豆粕的现货合同保值,从而赚取200元/吨。该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卖出豆粕期货套期保值,在保留对豆粕现货控制的前提下锁定利润。

对原料存货是否需要做卖出套期保值,什么时候做,做多少,都是基于采购经理对市场价格和价格走势的一个综合判断。相对于期货投机来讲,套期保值的确要复杂得多。首先,现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来做套期保值,不能把套期保值与投机交易混为一谈;其次,要严格控制期货交易量,不能超过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第三,要制订详细的套期保值计划和操作方案,计划书中要充分考虑基差、季节性、品种特性等因素。另外,在开始套期保值之前,你应该参加套期保值方面的培训班,或者找一些更深入的教材来阅读,深入了解套期保值的操作。

随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同时货币与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实体经济经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是各国实体企业家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金融市场以及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正是顺应这项基本需求产生和发展。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管理风险、流动性以及优化资产配置的工具,使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套期保值是实体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期货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的具体手段之一。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价格联动,但期货市场占用资金少、反应更为灵敏,并且能够反映除基本面外更多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如果能够有效地设计与现货对应的期货投资组合,企业可以锁定未来收益,许多风险能够得到化解。套期保值是指企业通过持有与其现货市场头寸相反的期货合约,或者把期货合约作为其现货市场未来要进行的交易的替代物,来对冲价格风险的方式。

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三个条件之上:期货品种及合约数量的确定应保证期货与现货头寸的价值变动大体相当;期货头寸与现货头寸方向相反;期货头寸持有的时间段与现货市场承担的风险的时间段应对应。满足这三个条件,就意味着期货市场盈亏与现货市场盈亏之间构成了冲抵关系,可以降低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

以贵金属市场为例,虽然我国黄金(1669.50,-0.20,-0.01%)白银等的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全球市场金银的定价中心是在虚拟经济活跃的伦敦与纽约,而我国金银的衍生品市场规模较小,在贵金属价格方面的影响力较小。金融危机后,贵金属全球行情波动剧烈,做好套期保值,是我国贵金属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例如: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生产企业面临成品价格波动的风险,采购原料和安排生产有一个周期,如果成品价格下跌,其实际售价可能低于排产时的预期售价,于是利润下降,甚至可能亏损。

如果价格上涨,想要购买这些贵金属产品的企业又可能因价格上升而增加了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成品价格的下跌能够很轻易地侵蚀掉生产企业的利润,甚至影响企业的稳定经营。

如果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一定比例的反向操作,期货市场上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用以弥补现货市场上由于价格波动所造成的亏损,从而达到控制成本、锁定利润的效果。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套期保值是实体企业管理风险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让现货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抵消现货市场中对企业经营不利的价格波动,化解价格风险。对于衍生品市场来说,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可以稳定市场价格,避免经济的虚拟部分由于投机造成的价格无序波动。

套期保值者以现货市场经营者和期货市场交易者的双重身份存在,更加强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系。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而期货市场可以引导现货经营者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应用,使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的纽带加强。通过促进套期保值业务,使这两个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是连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坚固桥梁,为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提供管理风险的工具,为投资者增加资产配置品种、拓宽投资渠道,从而实现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共同发展。企业做套期保值的风险和缺陷:风险套期保值的风险最大风险是基差风险。基差是指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价差。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从方向上来说是基本一致的,但幅度并非一致,即基差的数值并不是恒定的。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市场,是为了避免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较大的风险,而接受基差变动这一相对较小的风险。从上述经济原理可以看出,套期保值是一种有意识的避险措施,目的在于减少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保值者通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反方向运作,形成两个市场一盈一亏的结果,通过盈亏相抵,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所以可以这样说,套期保值相当于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涉及价格风险的保险,而基差风险是购买保险可能承担的代价。

2、缺陷

1、一旦采取了套期保值策略,即失去了由于价格变动而可能得到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在回避对己不利的价格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因价格变动可能出现的对己有利的机会。

2、必须支付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佣金和银行利息

篇3:套期保值申请

为保持时间连续性, 本研究选取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时间区间为从2014年5月21日到2014年11月20日, 收集了共6个月的日收盘数据。我们发现, 沪深300股指期货每日收盘数据和现货价格两个指数在该时间区间内走势趋于一致, 表明两者的相关性较强。总体而言, 两者在本研究时间段内走势基本一致, 这种较好的相关性满足了套期保值的基本要求。

二、数据的检验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首先分别进行了描述统计, 其对象为指数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对数收益率数据。我们使用了Eview s软件, 表示出了对象的均值、标准差、峰度、J-B统计量等指标。

表1显示出, 期货收益率和现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概率很小, 可近似视为0;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平均收益甚至为负, 而现货指数的平均收益为正。期货指数收益率序列左偏, 现货指数收益率序列同样也是左偏的。两个指数的收益率序列的峰度值都大于3, 说明其收益率分布的尾部比正态分布的尾部更厚。因此, 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的收益率分布具有左偏肥尾的特征。

(二)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在平稳性检验中, 本文分别对两序列的对数及其一阶差分序列 (即收益率序列) 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说明, 期货与现货指数序列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且次二个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期货和现货指数序列本身非平稳, 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则可能是平稳的。

本文进一步用E-G两步法检验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通过O LS模型, 我们对期货指数和现货指数进行回归而得到一个残差序列, 我们将检验这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将现货指数序列作为被解释变量的E-G两步法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该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 因此是平稳时间序列, 进而可以确定两时间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看, 常识也告诉我们期货价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现货价格, 即期货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投资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期货价格的波动来预测现货的价格走势。

三、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实证研究

(一) 天真套保策略实证分析

天真套保该模型是用一单位的股指期货对一单位的现货进行套期保值, 即套期保值率为1。

(二)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 (OLS) 模型实证分析

之前的分析说明期货与现货价格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直接用这两两个序列回归容易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因此本文对此二个时间序列进行了一阶差分, 随后便可以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最后, 本文将利用回归分析, 估计出最优套保比率, 其假设是此二者的差分序列具有某种线性关系。其中回归方程的斜率就是所求的套期保值比率。

其方程为:

其中, 表示ΔSt第t日现货的价格变动情况, ΔF表示第t日期货的价格变动情况, μ表示随机误差项, α是该方程的截距项, β是该方程解释变量的系数, 即最佳套期保值比率。

在实际应用中, 为避免因数据波动性较大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使用对数收益率时间序列代替一阶差分序列。学者提出了另一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回归方程:。

使用Eview s软件, 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估计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Eview s软件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各参数的估计值。因为截距项的P值较大, 而t统计量的值相较而言过小, 因而将该截距项舍去, 得回归方程如下:ΔLn S=0.874256*ΔLn F。

由表4可以看出, 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874256, 表明此二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该回归系数就2是0所15要求年的第最2优期套期中保旬值刊比率。无论是可决系数R2, 还是调时整的可代决 (系总数第, 二5者79都很期显) 著, 表明回归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T及iD mW e值s也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三) 单元Garch模型实证分析

大量的研究发现, 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方差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同方差。Engle (1982) 推导出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ARCH) 模型。这种模型可以让条件方差为过去残差项的函数, 使条件方差并非固定常数而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变量。Bollersler (1986) 将过去残差项及过去条件方差加入条件方差方程式中, 使ARCH模型成为具有弹性且一般化的GARCH模型。

根据H olm es (1996) 所采用的单变量GARCH (1, 1) 套期保值模型。

方程表示如下:

对G A R C H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之前, 需要检验时间序列的残差是否具有A R C H效应。如果回归系数中至少有一个显著不为零, 则该时间序列存在A R C H效应。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即LM检验) , 输出结果如下表5所示:

由表5可知, F统计量和LM统计量所对应的概率极小, 表明模型残差序列存在A R C H效应。对G A R C H (1, 1) 模型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中各估计值可得回归方程如下:

均值方程为:

其中, 该回归系数为0.867717, 该回归系数就是所要求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t统计量为29.93247, P值为0.0000, 表明期货收益率的系数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可决系数为0.880912, 调整的可决系数R2为0.879936, 表明回归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及D W值也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四、实证结果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沪深300股指现货价格与沪深300股指期金货价格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并N且O沪.2深, 32000 1股5Fi指n期an货c价e格对沪深300股指现货价 (格C有um一定ul的at引iv导e作ty用N。O这.些57特9点) 为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部分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估计和分析。

根据衡量套期保值有效性的相关指标, 我们分别计算了未进行套期保值避险前的现货指数收益率的方差, 及套期保值避险后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 通过两者之差与未进行套期保值时现货指数收益率的方差的比值, 得到各套期保值模型的套期保值绩效的值。

下表表示的是套保避险前的收益率标准差和方差, 以及用天真套保策略、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 (O LS) 模型和单元G arch模型避险后所得的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的标准差和方差。

由表可以看出, 各套期保值模型避险后, 收益率的标准差及方差与套保前相比, 都有显著下降。也就是说使用上述三种套期保值策略后, 收益率波动显著缩小。根据上表所得各种策略避险前及避险后的收益率方差可得各个套期保值模型所估计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及其套期保值的绩效。

由表可以看出, 各模型的套期保值绩效的指标值都在0.850以上。这表明采取套期保值操作后, 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的风险会显著下降。通过采取套保操作, 投资者可以规避现货市场中至少85%的风险。该三种模型中,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 (O LS模型) 的套期保值效果最好。各模型的最佳套保比率和套期保值绩效的差别较小。

五、结论与总结

篇4:套期保值策略目标探析

2006年底,美国的次级债券危机初现。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向全球蔓延和扩散,形成一场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海啸。这次金融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当中,世界经济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也通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显现出来。根据2008年和2009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中,许多大型企业的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一些民营企业也陷入了经营困境,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因此,此次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大宗商品消耗量正速度增长。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指出,在基础大宗商品(谷物、肉类、石油、煤炭和钢铁)的消费中,现在除了石油以外,中国对其他四种大宗商品的消费量均已超越了美国的消费量,而且在石油消费量方面,中国也在迅速赶超美国。

我国是资源稀缺国家,加之极为浪费的资源消耗量,使我国的资源供应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其中能源资源和高品质矿产资源的供应困境最为严峻,原油、铁矿石进口比例已超过50%。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使得我国企业产生了巨大的经营成本,侵吞了企业利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产生严重冲击。因此,当今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加强自身的经营风险管理是极为迫切的解困之道。为应对近期国际商品市场的巨幅波动、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套期保值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常见手段。

实际上,我国套期保值的应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开始,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开业,为套期保值这一风险管理方式提供了应用基础,但这一风险管理手段的广泛应用始于本世纪初,主要运用于农产品和燃料油领域。而其在业界得到普遍的关注是基于一些国企的套期保值损失的曝光。2008年三季报中,国航套保损失37亿元,东航套保损失18.3亿元,江西铜业套保损失13.51亿元。2009年6月底,中国远洋的远期运费合约公允价值损失近2亿元。由此引发了公众对套期保值功能的质疑,学界也对蒙受巨额浮亏的企业采用的套期保值策略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二、研究现状

对于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章很多,我国在期货市场创立之初学界就有了相关的研究。王建(1993)、朱世武、李豫、董乐(2004)、郑尊信(2008)、宋军、吴冲锋、毛小云(2008)等对在我国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的策略进行研究;包晓林(1995)对套期保值进行了经济学上的分析;林孝贵(2002)、刘列励、黄鹏(2006)、王赛德(2006)、杨万武、迟国泰、余方平(2007)、刘京军(2008)、王玉刚、迟国泰、杨万武(2009)等对套期保值模型和最优比率进行了分析与实证;齐明亮(2004)、王骏、张宗成(2005)、方虹、陈勇(2008)、梁权熙、欧阳宗旨、廖焱(2008)、刘京军、曾令、梁建峰(2009)等实证了套期保值的有效性;袁卫秋(2006)、郭玲、阴永晟(2009)等对上市公司套期保值的动机进行了深入分析;李毓(2006)、曹中红(2008)、付胜华、檀向球(2009)、孙才仁(2009)等都肯定了套期保值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国外的相关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从我国的研究现状来看,相关研究成果都肯定了套期保值这一风险管理手段,套期保值的具体策略和技术模型趋于合理和科学,实践应用中的数据也支持套期保值在风险管理中的效果,但对于套期保值策略的理论分析和套期保值的目标的研究还不够。只有理论策略的有用才有具体策略的可行,只有目标的明确可行才有技术运用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三、套期保值策略理论评析

有用性即明晰、有效,其取决于可接受性和质量。可接受性是指制定的套期保值策略要得到执行机构的认同。具体的执行机构了解更多的资产市场信息,熟悉具体的套期保值技术,是企业风险管理效果实现的实施者。只有得到他们认同的策略才有实现的可能,策略才能发挥效率。可接受的套期保值策略还必须和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和高层管理者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质量和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与企业所处的现实环境、企业的风险厌恶程度和风险管理理念有关。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包括资产市场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不同的资产市场行情,不同的金融交易市场状况和市场结构,以及不同的政策监管环境,都会对套期保值策略的制定产生影响。不同风险管理理念的策略制定者也会影响其制定策略的质量。

对某一资产价格的波动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就是建立一个相反的头寸,从而锁定资产的价格,消除资产价格变动的风险。套期保值的技术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远期市场、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也可以在期权市场实现套期保值,可以通过场内交易,亦可通过场外交易。当企业选择具体的套期保值技术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首先,要明确的是管理何种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属于经济风险的范畴。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已经达成的交易在完成之前可能面临的资产价格变化所造成的损失。而经营风险是由于资产价格的变化可能对企业未来的收入和成本产生的影响。对于不同的风险类型应该有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不同的套期保值技术。

其次,多个套期保值策略目标之间相一致,而且要和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套期保值的策略可以有多个,不同的风险类型的管理会有不同的策略,各策略之间要有相应的协调机制和指导原则,避免目标之间相互冲突。

第三,明确风险管理技术的利弊,风险程度的可控性。技术的使用前提是了解相应的技术,明确具体技术的局限性,把承受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第四,明确操作人员,建立风险管理的监控和评价系统。资产市场的套期保值技术的具体应用通常都是一些金融产品,甚至涉及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这类产品的专业性很强,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和经验要求都很高,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具体操作才能保证策略效果的发挥。否则,非专业或没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操作的话,很有可能好的策略会产生不良的效果,造成巨大损失。此外,相应的评价系统应该得以建立,以牵制操作者的交易行为,保证策略的实施。

第五,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明确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对资产价格的未来走势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审慎的分析。

四、套期保值策略目标分析

成功的套期保值需要建立一套可操作的目标。Alan C·Shapiro在其所著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认为,在外汇风险管理中企业套期保值的目标或显或隐地包括以下6个目标:

第一,会计风险最小化。会计风险是指由于资产价格的波动所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的相关项目发生账面价值的变化。会计风险最小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账面数据不因资产的价格变化而产生大的变化。但会计风险是由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所导致的,它只能度量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的账面价值变化。比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第三章就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显然,资产价格的变化会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产生影响,从而通过计提跌价准备和转回跌价准备影响企业当期的收益。由于这是账面上的损益,是可追溯的,并不会对现实的经济利润产生影响。国内外的大量实证文献已证明了专注于这一类风险的管理并不能对提升企业价值产生实质性作用,投资者通常都能过透过短暂的现象洞悉企业真正的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使得企业价值的市场表现不会受到趋势性的影响。

第二,收益波动最小化、交易风险最小化和避免意外的大额损失。收益波动最小实际上只考虑了企业的会计风险和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一样,该类目标的使用者通常都认为收益的波动程度会对投资者、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看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力求收益稳定是有利的,应避免意外的巨额损失的发生。实际上,确立收益波动最小化这一风险管理目标的价值只在于企业已经达成但尚未完成的交易风险的管理,其会计风险和已达成并完成了的交易风险的管理并不能完全契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这几个目标都是不完备的。

第三,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实质上是假设风险是中性的,企业把套期保值的决策看作和其他项目决策一样,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套期保值策略才接受。这就促使企业尽量降低套期保值成本,实施有选择的套期保值策略。显然,这是和利用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一致的目标。特别是在一些以财务部门为利润中心的企业特别盛行,这一目标会鼓励财务部门尽量减少套期保值的成本从而提高部门利润率,这样,他们平常放任风险的存在,并不进行套期保值,只在资产价格发生变动时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实际上,使得企业处在高风险之中,套期保值从根本上丧失了风险管理的功能。

第四,经济风险最小化。经济风险包括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本质上是指资产价格的变化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化。这里的经济风险既包括资产价格的变化可能影响现实的交易,又包括可能的资产价格变化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如未来生产资料价格变化对成本的影响,未来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收入的影响等)。企业的经济风险最小实质上也就是企业的总风险最小化。企业的总风险和企业的价值呈反向关系,总风险越大,企业的价值越小,反之反是。套期保值能够降低企业的总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资金链不会因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断裂,提升企业价值。

因此,一个成功的套期保值策略应该以减少企业的经济风险为目标,其他任何一个单个的目标都不够完备,在具体的操作指导中都难以有效管理企业的风险,有时会造成风险失控,甚至带来更大的风险,产生巨额损失。

五、东方航空套期保值策略目标分析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大的成本消耗,我国航空业航油成本已经超过了总成本的30%。因此,航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增加航空公司的成本。为规避航油价格的波动带来的成本变化的风险,对航油进行套期保值是航空业的必然选择。现实中我国航空业显然也意识到了套期保值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当现实的不利情况发生时,为何使用套期保值这一风险管理技术却没有使得我国的航空企业规避或减少相应的风险呢?本文以东方航空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技术来做个简单的分析。

2008年的年报中,在公司“关于燃油套期保值的提示性公告”中披露出这样的信息:2008年,在东航139.28亿元的亏损中,燃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损失为64.01亿元,占比46%。根据东航2008年的年报,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及交易性金融负债一栏的航油期权合约中(附注十四)写到:“本集团通过航油期权合约来降低市场航油价格波动对于飞机航油成本所带来的风险。截至2007年12月31日,根据签订的航油期权合约,本集团需以每桶50美元至95美元的价格购买航油约7980000桶,并以每桶43美元至115美元的价格出售航油约2300000桶。此等合约将于2008年与2009年间到期,本集团的航油期权合约不适用于套期会计原则,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此外,东航于2008年6月30日签订了一份航油期权合约约定,需以每桶62.35美元至150美元的价格,购买航油约1135万桶,并以每桶72.35美元至200美元的价格出售航油约300万桶,此合约将于2008年至2011年到期。而东航另一份《关于航油套期保值业务提示性公告暨2008年度预亏公告》则进一步披露:公司航油套期保值期权合约采用的主要结构是“上方买入看涨期权价差,同时下方卖出看跌期权。”

第一,套期保值合约的技术效果分析。可以从有限的公开信息中来作分析。从东航公布的关于套期保值信息来看,如果东航是为了锁定航油成本规避成本上升的风险的话,这一套期保值策略组合的运用是令人费解的。可以用收益状况图的方式来解析。

东航的套期保值技术实际上是两个期权合约组合。以2008年6月30日签订的套期保值合约来看,这里是东航所描述的两个期权构成的组合,它们的收益状况图1所示:

从这两个期权的收益状况图可以看出,这两种期权都是看涨型的。买入看涨期权可以在价格上涨时获得收益,从而抵补现货市场购买航油多支付的成本;当航油价格在中性区63.35到150这一区间段内,公司愿意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按现价购买,从而执行合约,但存在期权费用的损失;当航油价格下跌低于63.35美元的价格,公司就会放弃行权,这一合约最大损失只能是期权费用(又称权益金),因此这一期权技术的使用能对未来的采购成本起到套期保值的效果。而卖出看跌期权在价格上涨时会限制收益(最大收益就是权益金),而价格下跌时会产生很大的损失,而且毫无选择的余地。如果东航只采用买入看涨期权,套期保值的目的就能很好实现。同时把卖出看跌期权纳入组合当中不仅没有规避风险,反而加大了公司的风险。如果两种期权费用是相抵,那么这一组合的收益状况图如图2所示:

从组合收益状况图中可以看出,只有航油价格突破150美元,才能产生收益来抵补现货航油成本的上扬,而价格下跌时,现货市场成本下降的好处会被这一组合吞噬殆尽。

第二,东航套期保值策略目标分析。从东航的采用的套期保值工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组合对公司航油成本的风险控制几乎没有效果。东航风险管理人员作出这样的风险管理决策的内在原因不得而知。但对这一风险管理方式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上述期权组合中两个期权都是看涨期权,这就说明了签订合约时东航对航油市场油价作出看涨的研判。组合中的买入看涨期权就能很好地对航油成本实现套期保值作用,然而同时卖出看跌期权,这不仅不能降低风险,而且抵消了原套期保值的作用。作此安排的原因无非是减少或抵消期权交易费用,在航油持续上涨中获利,问题在于东航对航油市场油价作出看涨的研判是否正确,如果市场走势相反,就会造成巨额损失,显然,这种依靠预测市场走势的投资安排就是一种投机行为。因此,可以看出东航的套期保值策略目标是:降低合约成本和市场投机获利。这样的策略不仅没能实现套期保值目标,反而增加了市场风险,这也正是这次东航在套期保值中巨额浮亏的根本原因。因此,东航的损失是自身策略目标的失误造成的损失,而不是所谓投资银行设计的金融衍生品复杂难懂而上当受骗带来的损失。换言之,造成损失的责任不在技术执行者,而在于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在制定风险管理目标时要明确责任,并勇于承担责任。

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简单的套期保值技术就可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标,问题在于如何根据企业风险类型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来选择何种技术。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保障,核心的问题在于套期保值策略目标的正确性,然后才是具体的套期保值技术的适用性。实际上,我国也不乏利用套期保值成功规避风险的实例。中石油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业务与现货贸易挂钩,并未在这项业务上出现损失;中国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加工企业天津聚龙集团通过套期保值锁定利润的原则,最终在国际棕榈油价格的暴跌中站稳了脚跟。这些企业套期保值的有效性保障并不在于采用了更好的技术,而在于策略目标的明确与正确。因此,不同的目标会影响不同技术的选择,不同技术会产生不同的套期保值效果,但首要的核心问题在于策略目标。

从制度层面来说,在公司内套期保值技术应用的各层级责任要明确,策略目标的制定责任在于管理层,而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的责任在于执行层,没有明晰的责任担当,就难以保证套期保值策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篇5:期货套期保值案例

案例2:吉林省九台市一家乡级粮库表示愿意从农民手中收购50万吨玉米,4个月后玉米收割时交货。作为合约的一项规定,粮库和农民商定了一个收购价格。为了能保证按一个特定的价格向农民收购玉米,并避免承担在签订合约至收割期间市价下跌的风险,该粮库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出售玉米期货合约。这样,该粮库既可以向农民出一个固定的价格,又不必担心玉米价格在该粮库出售玉米之前下跌而影响盈利。

案例3:黑龙江农垦局某农场估计9月大豆的成本为0.90元/斤。194月,他们看到年9月大豆和约期货以每吨2400元的价格交易,就想利用这个有利的价格。该农场随即通过出售一个9月大豆期货合约而售出部分预计的大豆收成。大豆价格在收割前显著下跌。该农场在当地售出5万吨大豆,每吨低于成本100元。但是,其期货合约的增值帮助冲销了他出售实物大豆所得到的较低价格。

篇6:期货套期保值案例

案例2:精炼厂作为四级菜籽油的买方,总希望自己能买到最为便宜的原料,使得成本最优化。如果菜籽油价格不断上涨,精炼厂的采购成本将不断上升,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提价,但这又影响了精炼油的销售。因此,精炼加工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买入套期保值,规避四级菜籽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风险损失。一般而言,这些企业在菜籽油期货市场上采用买入套期保值。

假定某精炼企业在8月1日发现,当时的菜籽油现货价格为7300元/吨,市场价格有反弹的迹象,预计到9月1日企业的库存已经降至低点,需要补库1000吨。由于前期菜籽收购价较高,压榨利润越来越薄,使得多数油厂减少了压榨量,相应菜籽油供给量也会减少。而同期各精炼企业的库存较低,企业担心到9月份菜籽油价格出现上涨。此时菜籽油期货市场9月合约报价7300元/吨,该企业在8月1日以730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手9月菜籽油期货合约。

篇7: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原理

一家油脂厂计划在9月前购买30万吨大豆,以满足第四季度的榨油需要。现在是6月份,该油脂厂预计原料价格在9月前会上涨。为了不受价格上涨可能造成的损失,该油脂厂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购买大豆期货合约。果然不出所料,在该油脂厂尚未购足第四季度生产所需的全部大豆原料之前,价格开始上涨。但是没有关系,因为这家工厂具有远见卓识,已在6月份购买了期货合约。期货合约的增值冲销了该油脂厂购买大豆所需支付的较高价格。

篇8:套期保值申请

作为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套期保值通过提前锁定未来交易价格以控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种连通“现期”和“远期”的对冲交易机制。套期保值交易的原理是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数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 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传统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又被称为套期保值“幼稚的方法”, 原因是这一方面简单的将套期保值比率设定为1, 即用一单位期货合约来对一单位现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但现实的套期保值交易过程中基差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所以套期保值比率恒定为1的套期保值策略并不能达到最佳的套期保值效果。若在现货交割期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距意外地扩大 (即存在未预期到的基差扩大) , 那么经典套期保值策略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在最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有可能出现套期保值交易者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亏损的现象。因此, 确定一个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对套期保值交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基差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所以在理性的套期保值策略中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也应是不断调整的。故最佳的套期保值策略是根据动态套期保值比率来调整头寸规模, 以提高套期保值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过程中可运用OLS方法实时测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h) 。在这里, 这一最优比率应满足以下条件:h=Cov (ΔSt, ΔFt) /Var (ΔFt) =β。其中, ΔSt表示第t期现货价格的一阶差分, ΔFt表示第t期期货价格的一阶差分。通过运用OLS方法, 我们可以构造出回归方程:ΔSt=α+βΔFt+et。显然,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是非常容易观测到的。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的回归值, 进而估算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h) 。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实质上就是利用实时变化的市场价格信息及时计算出当前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然后以动态变化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为标准适时适度地调整头寸规模, 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定性分析

为对比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和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有效性方面的差异, 本文以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豆粕主力合约 (m1209) 为例, 选取该合约交易对象在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10日之间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作为样本数据, 考察不同套期保值策略的有效性。根据理论分析可知, 如果考虑基差风险, 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有效性方面必定难以与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相比拟。但是两种策略有效性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由图1可见,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10日期间, 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虽存在相似之处, 但是豆粕现货价格的波动显然要比豆粕期货价格剧烈得多。特别是2012年4月以后豆粕期货交易的基差迅速扩大, 到2012年5月初基差已突破150元/吨。虽然2月至5月并不是豆粕收获季节, 但是这段时期内市场还是可以根据播种面积、天气状况和预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对收获期的豆粕产量作出合理的预期。若豆粕播种面积降低、自然灾害频发或预期市场需求上升, 则期货市场独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使豆粕期货价格上升到高于现货价格的水平;反之, 则豆粕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从图1来看, 期货市场对豆粕供求状况的预期较为乐观, 豆粕现货价格的高企则可以理解为是当期库存减少的结果。但是若套期保值投资者必须在5月上旬完成豆粕现货合约的交割, 那么从4月开始突然放大的基差风险必定会对投资者套期保值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继续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投资者不根据基差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套期保值头寸规模, 那么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在考虑基差风险动态变化的条件下, 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能显著的提高套期保值有效性。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两种套期保值策略在规避市场价格波动方面的作用, 可以计算不同操作策略下投资者所面对的实际价格。假定投资者有3种可以选择的策略:一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二是投资者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三是投资者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即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显然, 当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 则其在第t期所面对的实际价格就是豆粕现货价格 (St) 。若投资者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那么第t期所面对的豆粕实际价格为:St-ΔF。若投资者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第t期豆粕实际价格为:St-ΔF·h。计算实际价格后可以发现 (见图2) , 相比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的实际价格, 无论是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还是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均有效减小豆粕实际价格的波动程度。这就意味着只要采用了套期保值策略, 就能使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当然从图2也可以看出, 相较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的投资者将面对波动幅度更窄的豆粕实际价格变化趋势。这一结果表明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具备更好的套期保值有效性。此外, 由于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更好, 所以存在微量套期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投资者仍将选择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这表明,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在降低投资者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时, 由于需要频繁地通过期货合约买卖来改变头寸规模, 也可以使期货公司获得更多的期货交易服务收益。

注:F表示豆粕期货价格, S表示豆粕现货价格。

注:S为豆粕现货价格, S1为经典套期保值操作下的豆粕实际价格, S2为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操作下的豆粕实际价格。

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定量分析

显然, 仅对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进行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准确的了解: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对比风险。为此, 假定投资者在2012年2月初卖出1手套期保值合约。在忽略套期保值费用的简化假设下, 可以计算出采用两种不同套期保值策略 (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和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时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动态变化。我们引入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来衡量不同套期保值策略的绩效, 其中套期有效性指标 (H) 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更好的反映不同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动态变化, 本文在样本数据空间中截取了7个子样本数据空间, 并分别计算了7个子样本数据空间中的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的数值 (见表1) 。

由表1显示的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方面结论:

一方面, 相对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确实具有更好的有效性, 可以更大程度的规避市场风险。通过考察7个选中的时间跨度, 发现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几乎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比经典套期保值策略更高的有效性。从表1可见, 在2-5月份期间, 若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为0.8613, 即采用经典套期策略可以规避86.13%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若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则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为0.8977, 即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可以规避89.77%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于交易金额常以亿元为单位的大宗商品交易来说, 多规避接近3%的价格波动风险则意味着可以避免高额的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 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预期利润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 基差风险若突然上升, 套期保值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相对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受基差风险波动的影响较小。从表1可见, 当4月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突然下降时, 即基差风险突然上升时, 无论采用哪种套期保值策略均不能完全避免套期保值有效性的下降。但是当经典套期保值策略下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0.01时,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下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仍可达0.21。这主要是因为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可以通过随时调整套期保值比率有效的应对基差风险的波动。事实上, 未预期到的基差风险波动是造成投资者套期保值交易目的无法达成的最主要因素。任何一个期望实现风险最小化的套期保值投资者都有很将会有很强烈的动机去选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结论

通过尝试寻找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我们发现将套期保值比率固定为1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比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而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更好的帮助投资者达到这一目的。通过以豆粕期货的套期保值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很好的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在未来的市场交易过程中, 应当鼓励投资者更多的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从而更好的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摘要:套期保值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机制。但固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方面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根据市场风险变化状况及时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是决定能否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关键。本文认为通过引入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提高套期保值交易的有效性。为此, 本文以豆粕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为案例,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套期保值,动态套期保值比率,价格波动风险,基差风险

参考文献

[1].齐明亮:套期保值比率与套期保值的绩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 .

[2].马巨福, 曹奇, 任达, 汤杰:最优套期比率理论及估计方法的比较[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 (5) .

[3].吴晓:最优动态汇率风险套期保值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6) .

上一篇:机关干部学习制度下一篇:珍惜生命校园安全建议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