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管理中的三大悖论

2024-04-19

销售管理中的三大悖论(精选6篇)

篇1:销售管理中的三大悖论

“金光大道”绝非坦途之问题篇——金融学专业三大悖论

2011求职季的硝烟正在弥漫,金融行业受到热烈追捧,各大银行和券商是学子们心中向往的理想归宿。金融学专业,以其特有的金色魅力和职场融通性颇受广大学子的热爱。2009年有报道将各大行业的薪酬做了排名,证券行业和银行业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更将金融学专业的考研热情推向新的高潮。金融学专业是否是联通光明未来的一座金桥?金融学专业是否和想象中的一样富有特殊教育投资意义?现有资料对这种问题的回答比较笼统,数据统计也只停留在宏观,从过来人的角度针对金融学专业进行解读,更符合个人专业规划和职业导向性,更有借鉴意义。跨考教育从过来人的角度,结合资料综合整理,从应届生求职者、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金融企业HR获得各自的心得体会,更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金融行业和金融学专业的现状。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金融学专业的“投资成本”更大。复旦大学2005年金融学报考人数1134人,实际录取45人,录取率低至4%;2006年该校金融学专业的录取率更是不足3%,复试分数线高达423分;2007年1458人报考,录取125人;2008年和2009年即使遭遇金融危机但录取分数仍然居高不下。其他名校的金融学专业考研同样异常艰难。如果将这些视作投资成本,无疑前期准备工作付出是巨大的。金融学专业跨考率也比较高,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同学更将其看作是最合理的选择——学习难度比本专业低,而“期望回报”更高。

金融学专业绝非一条铺满鲜花的阳光坦途,事实上,金融学专业和其他专业同样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甚至更大的心理落差。在没有真正接触到金融学专业或者没有迈入职场之前,对金融学专业的一切憧憬和联想都是“雾里看花”。金融学专业过来人之中有很多关于本专业的非议,简单来说就是“过后才明白”,总结起来有如下三条悖论:

悖论一:金融学专业不等于金融行业

金融学专业是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现实状况是:一方面金融行业并不特别注意招收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一定特别青睐金融行业。

法国兴业银行2010年管理培训生招聘程序严格,竞争激烈,除去宣讲会、笔试、电话面试、现场面试以外,入围的候选者还必须在北京参加一天的集中面试,当天的环节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结构化面试等多个环节,全程英文。最后经过十几轮的“折腾”之后,初定的待选名单中所包含的专业有环境工程、国际关系、教育学、国际贸易、英语、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唯独不见金融学专业。国内的银行招聘应届毕业生,所列的专业名单中金融学只是其中一项,而一些高端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干脆写明不限专业。事实也即如此,翻开招商银行2010年管理培训生笔试名单,学生的专业五花八门,从天文学到历史地理学无所不包。目前只有极少数国企还特别注明所需专业名称,而很多外资银行、投资公司则反复强调人员专业背景的多样性。

以某名牌大学2010年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去向为例,三分之一的人选择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三分之一人选择非金融类大型国企,另外有少部分人去往教育机构、新闻媒体或者读博、出国,真正在银行、证券企业就业的人不足三分之一。用一个选择在某省级报社就职2年的学长的话说:“待遇尚可,职业路径明确,相比很多金融企业高业务压力和周期性风险波动的情况,我更偏好稳定轻松的工作。”金融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并不仅限于金融行业,很多过来人在深入了解行业情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经过深思熟虑之

后,往往有新的想法和职业规划。

此外,金融学专业的分支众多,比如投资学、保险学、企业金融等等。现实中每一个专业分支并非完全对应相关的行业和岗位。除了导师推荐或者自身有特殊途径以外,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大部分金融单位并不是特别在意具体的学科分支方向,而是将其视作有一定的金融学基础背景统一招聘。

悖论二: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光明

金融学专业具有专业优势?的确,金融学专业可谓是职场“万金油”。首先,至少专业的金融机构不会因为专业的原因而对求职者亮红灯,太冷门或者纯文科的专业确实会在简历筛选这一关遭遇冰山。其次,由于其扎实的经济、财务知识基础,几乎所有企业的财务部门都会有一定的招聘名额。第三,金融行业的大热带动了这一专业人才需求增多,专业财经媒体、咨询公司、高等院校甚至职业培训机构都广泛需求金融人才。

但是“好找工作”不等于是“找好工作”。金融学专业要结合学校、地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跨考学员中,有一位四川大学金融学硕士,在上海的各大高校举办的银行、证券、咨询公司招聘会上都有他的身影,在求职季的尾声他依然活跃在面试的各条战线。他表示,虽然川大的金融在本省很容易就业,但机会大多来自省内的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要从最底层的新人做起,从柜台轮岗,从营业网点拉客户开始,起点较低。而一些大型公司的总部或者高端一点的职位,大多数只向所在地高校毕业生开放应聘机会,所以他只好转战北京、上海,花费巨大的成本。最令他惊奇的是,四川的中国银行、华西证券等机构,专程来上海召开招聘会,提前发放笔试通过即录用的协议书,而在本地则没有任何优惠待遇。

除了地域差距带来的“差别待遇”以外,金融学硕士的“结构性落差”也在逐渐凸显。一般的商业银行不特别招收硕士生,虽然硕士生在未来的升职、提干等很多方面比本科生占据优势,但刚一开始也要在一线柜台轮岗,待遇也只比本科生多几百块钱,这让很多心高气傲的金融学硕士一时间无法接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硕士生的待遇和本科生也相差无几,读硕士多花费了两到三年时间,而同时毕业的本科同班同学如果当年进入这些单位,现在甚至可能已经是刚入职的新人的领导,这让许多毕业生思绪万千。大型投资银行、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国家直属机关„„这些单位虽然指明要研究生,但毕竟人数有限。如果想顺利打入金融业,大多数的金融硕士还得面对一般商业银行和国内中小券商,心理落差不言而喻。虽然相比其他行业,金融行业相对不错,但要从一线做起,从底层做起的新人命运是改变不了的。而岗位不同、城市不同,未来的发展千差万别,这也让许多金融硕士们感叹前景不明。

男生觉得进公司做财务太按部就班,缺乏挑战性和发展空间;女生认为在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加班压力太大,容易过早衰老,无法接受。一位西安交大金融学的同学一心想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学业成绩、实习经历等都无可挑剔,可惜身高不够而被拒之门外。职业发展是太“个性化”的私人事务,和所学专业其实关联度没有想象中高。

悖论三:金融学专业的专业性太强

很多人认为金融学专业难考,除了分数高以外,面试也占很大比例因素。很多考生很怕被问到关于经

济形势的分析,或者由重大国际问题引发的金融政策讨论,觉得自己专业素养不够。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气场”不行,和那些高级金融白领相差甚远,太业余,没有CFA、CPA、FRM的光环,自信心不足。

金融硕士们感叹面对职场考察的压力,觉得自己渺小无助。把那些用人单位的条件一条一条罗列下来,发现自己能符合的少之又少,产生“不够专业”之感。既然不够专业,很多同学于是拼命考各种证书,但求职时发现,券商最看重的似乎是有无实习经历,而自己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没有直接的经验。有的同学认为外资银行重视专业外语能力,于是主攻剑桥商务英语、高级口译,但面试时候对所提出的专业问题了解甚少,即使表达无碍也无法全面分析。

其实金融行业门槛没有那么高。拿出中国银行2010年应届生笔试题,行政能力测试、英语、专业知识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专业知识也只考察微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的基础知识,本科水平足以应对。如果说金融学专业对考生专业素质要求高,不如说是金融行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高。如果想从金融学专业顺利接轨到金融行业,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会时时刻刻用到,证券公司要行业研究,银行要针对公司和个人设计金融产品,投资公司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具体公司的财务报表,每个金融企业都必须关注现实问题。除此之外,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销售岗特别注重人才的仪表和谈吐,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占主导;研究类岗位对统计分析能力和数理知识背景格外关注,券商的研究岗还特别注明招收有理工科背景的毕业生;财务支持类岗位要求有从业资格,有耐心,最好有从业经验„„

说金融学专业要求高,只是大家没有了解金融学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和要求内容。金融学对专业的要求是建立在灵活应用和切合自身条件之上的。

首先,专业性要有,但是并非唯一要素,应变能力更重要。既然那么多非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顺利进入相关单位,金融学硕士完全可以应对专业问题,只是在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上缺乏锻炼。金融学专业的同学有时候太迷信于自己的专业性,认为数量能力最为重要,忽略了沟通表达能力和平时的实践积累,造成与现实脱节。小组讨论是常见的考察方式,跨考学员中,一位金融学同学通过了CFA三级所有考试,但没有任何一家外资银行向其伸出橄榄枝,原因就是她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时总是怯场,不能自由发言。

其次,大多数金融硕士都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既然觉得自己适合做银行,就应该多关注一下银行业的大事和银行业的动向。中信银行面试时问到一个问题:对中资银行引入外资战略合作伙伴有什么看法。在场的许多金融学硕士都无法正确说出有哪些中资银行和哪些外资银行合作,而一个社会学系的女生对汇丰银行入股工商银行所带来的国际影响侃侃而谈,顿时高下立现。既然觉得自己适合做研究,就应该多发表一些文章,多关注一下商业评论,尤其注意结交一些行业内的朋友和师长。绝大多数的券商招收行业研究员都是从已有的实习生中选拔。金融学硕士如果想从事行研,如何找到一份合适的实习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凭借自身的热情和努力,让对方看到自己在行业研究领域所具备的潜力和能力,才是征服领导和用人单位的砝码。

篇2:销售管理中的三大悖论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文艺活动, 其创作主体为从事各项劳动的民众, 至文字出现, 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转化为文本形式被记录下来, 逐渐形成今天的民间文学文本样式。提起民间文学, 很容易将其固化为民间文学文本, 而将民间文学的外延狭隘化。说唱艺术、戏曲表演等形式, 同样担当着传播民间文学的重任。以口头语言为讲述手段的民间故事, 在早期传播过程中, 场景与表演同为传播要件, 共同构成民间文学的完整展示手段。

随着民间文学文本的出现, 古老传统的民间文学活动经历了文本与传播过程的分离, 民间故事的讲述与受众接收分离。讲述式表演无用武之地, 交互式场景缺失, 受众通过纸质或电子化设备自行接收解读文学信息。文本的产生在保存与研究方面贡献卓越, 但在传承展现方面, 甚至背道而驰。

不能称为民间文学本体的民间文学文本, 在整个民间文学活动中居于首端, 民间文学文本的创作主体主导着文本的呈现形式。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由从事各项劳动的普通民众, 发展为专业化创作队伍, 专业化高等教育从无到有。然而悖论再次出现, 便利条件及深厚积累并未给民间文学创作活动带来较大成果, 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学作品仍旧多集中在前人的创作之中。

随着传播媒介的丰富, 以各种期刊杂志、书籍为代表的民间文学阵地, 以及电子书、网络阅读平台, 标志着民间文学传播载体已具备一定数量。但在分离语境下传播渠道的畅通成为一把双刃剑, 与文本间的“互文”效应凸显, 传播的正向与负向蝴蝶效应显著。好作品在自身获得肯定的同时, 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反响平淡的作品同时给载体带来了负向减分。

二、民间文学活动面临的瓶颈分析

面对民间文学本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三大悖论, 民间文学活动面临两方面的尴尬:一个是文本创作上的不足, 一个是大众化传播链条将其文学性进一步强化, 民间性进一步弱化。

民间文学文本建设上, 在发掘、搜集、整理方面成效显著——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这一重大项目为代表, 涵盖全国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故事、谚语、民歌史料。文本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文本创作, 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中得到了细化专业化发展。例如, 戏曲中的剧本、电影剧本, 它们与演员的表演共同成为作品成功的保证。即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 在民间文学讲述场景这一民间性削弱后, 出现了分流, 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成为了其他展演艺术形式的幕后贡献者;而固守民间文学文本创作的人员逐渐减少, 创作动力不足。

民间文学传播活动的完成, 标志着民间文学活动的结束。因分离语境的限制, 民间文学活动更多地成为一种阅读活动而非展演活动。这就砍断了传统民间文学活动的一翼——民间性, 主动自发状态下的个性化阅读使得受众单纯地将民间文学的文学性定义为民间文学的唯一特性, 而忽视了其民间属性, 民间文学活动沦为了文学活动范畴下的阅读活动。无场景化交流, 只能依靠受众的既有经验自行解读文本, 传播链条的增长给民间文学带来了不确定性。

三、瓶颈的解决之道——对民间属性的回归

传统的民间文学活动在大众传播环境下, 虽得益于传播渠道的增多, 却使得自身的完整性及民间性日益萎缩。面对民间文学活动发展的困难与问题, 呼唤民间性的回归, 解决文本建设与传播渠道建设中的悖论已刻不容缓。

首先, 民间文学活动的发展离不开永动式的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丰富民间文学活动的内涵。传播链条的加长, 对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间文学的创作更多地要归于田野, 从田野生活中寻求灵感, 接地气。着眼于传统主题的拓宽, 关注当下, 将永恒主题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着眼于题材范畴的拓宽, 今天的创作不能躺在前人既有的成就之上;着眼于布局谋篇的创新, 故事核老化、情节重复同质化都是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试错;着眼于语言的口头话、形象化, 而非追求纯文学语言的南辕北辙。现时的民间文学创作, 在遵循虚实结合创作手法的前提下, 应回归民间属性。例如, 古老神话传说因其开放性主题, 未有盖棺定论, 为当下民间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上古远古时期鬼怪形象的出现及塑造体现了先民对鬼神的敬畏, 是物质文化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的产物, 但其身上所附着的文化意义, 是在物质文化生产力大大发展的今天可深入演绎的对象。

再来看传播渠道建设, 既然场景接收分离已成为大众化传播时代的题中之义, 渠道取代场景, 已成为民间文学活动的第二大影响因素, 也可以说, 渠道代替了民间文学活动的民间性, 而成为了它本身。民间文学活动成为了一种融入了更多环节和创作的大传播链条。传播渠道与融入大传播链条的民间文学活动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 做好民间文学传播的正向传导, 是渠道建设的首要任务。专业化期刊在这块阵地中担当着先锋, 其前沿化的创作与探讨, 引领民间文学的发展方向;大众化期刊及阅读平台建设, 影响民间文学活动的传播范围及效果。复合专业性及大众化期刊、网上阅读平台, 是民间文学渠道建设需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做好民间文学传播活动的延伸性工作同等重要——民间文学与有声化、影视化及舞台表演方面的结合, 弥补民间场景互动的缺憾;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与动漫结合, 可生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符号;文本中的情节发生地, 借助民间文学这一艺术形式, 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户晓辉.民间文学:转向文本实践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14 (8) .

[2]万建中.“民间文学志”概念的提出及其学术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6) .

[3]王娟.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J].民俗研究, 2016 (3) .

篇3:销售中的数字悖论

20 年的管理经验、多达200 余项领导并参与实施的咨询项目呈现出他卓越的能力,而他工作的开始,来自于一段当销售的经历……

销售的工作好坏总是很明显地反映在数字上。数字很重要,但数字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些数字呢?

在一家公司中,有些部门的工作和工作结果之间的联系并不很明显,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和公共关系部门,但有一个部门情况特殊,那就是销售部门。销售的工作好坏总是很明显地反映在数字上。

因此,有人说销售好管理:把业绩上的硬指标摆在那里,淘汰末位的10% 就可以了。但其实,以数据管理销售看似简单,却也容易陷入误区。过去,中国人不喜欢排位,一个销售就曾和我聊过:“郭总,你能不能不给我下定额,我肯定努力做,能赚100 元绝不赚99 元9 毛9,但总给我规定数字,我压力特别大,使不上劲儿。”这两年,大家都渐渐认同数字化管理了,还有一些公司将数字和销售人员的收入挂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学着在数字里做文章。数字很重要,但数字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些数字呢?

第一,要照顾到长期发展和短期业绩的关系。为了完成定额,很多公司的销售人员都会用一些“小技巧”,比如:透支客户的预算,提前签下一个季度或是下半年的项目;或者把一些长期的、数额大的单子集中签在某一个关键时期;再或者,拼命地给低价,过度承诺。为了避免,你应该看两个数据:第一,完成额的增长数据;第二个是在完成额中,回头的客户、续约的客户比例占多少。单纯只看个人业绩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些处于开拓客户阶段的公司,还应该追加客户对销售人员的满意度评分。

我建议那些销售经理人,不要只看指标。简单粗暴的指标控制往往把自己和销售人员逼得不得不用一些“手段”,这些手段虽然可能让你一个季度、两个季度完成了预期定额,但从长远上看,将损害公司长远利益。

第二,解读数字时还要考虑销售经理人对数字的影响。一些销售人员的个人业绩下降,并不一定是他本身的问题。我过去为销售人员做咨询,发现:假设一个过去一直比较称职的销售人员业绩突然下降,特别是明星销售变得不那么“明星”了,百分之八十可能是经理人的问题。

篇4:困顿中的悖论

关键词:女性写作 颠覆 困顿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开始具备自觉的意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女性文学作为新启蒙主义话语的一部分被提出。虽然新启蒙主义提出了性别差异问题,并提供了一种两性和谐共存的理想允诺,但并没有明确批判过男权意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一批先锋作家在继续80年代女性作家对于女性生存意义的探索之外,以更彻底决绝的姿态进行女性主义写作,并打出“私人写作”和“身体写作”的大旗,开始构筑属于女性自己的文本。她们大胆将女性个人的私密经验推向极致,以个人成长经验的直接书写对男权社会的权威话语进行了激烈的颠覆和消解。然而,这种张扬激烈的颠覆行为却如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女性主义的突破一样,在看似冲出重围的同时也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悖论和困顿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淑华、丁玲等,以及其后的张爱玲、苏青等女作家在女性沉默于男性话语世界边缘几千年后,终于表达出了被压抑的女性群体经验的反抗意识和自我意识,她们在人的觉醒与女性的觉醒中思考为人、为女的双重道路,当时提出的许多问题都为后世提供了可供延伸的空间。但这些女作家的思考更多是在“人之子”的意义上提出的,后来,刚刚觉醒的女性意识在反封建的宏大叙事中逐渐被消解。尽管其中有对性爱惊世骇俗的张显及对女性欲望的大胆表达,体现出了构建女性话语的努力,但总体上,从这一时期起,来自西方的个人主义系统的思想始终处于集体主义思想的脉络中。于是,西方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形成了以现代工业经济的性别经验为基础的性别建构,而在具有集体主义特征的中国,“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原本就出自社会性,妇女解放又是通过民族国家主体的建立而实现的,因此,走向阶级解放就成了其内在逻辑演化的结果,也不可能形成对男权社会的质疑与批判。

中国女性主义写作真正具有性别意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无论是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张洁的《方舟》,还是铁凝的《玫瑰门》等,都以自觉鲜明的性别视角表现了对男性的失望,或对女性自身体验的关注。而90年代以后,一些前卫的女作家进行的私人写作、身体写作则突破了传统叙事方式和叙事话语。

由于长期以来女性的声音被压抑、女人没有自己的历史、处于男权社会边缘,女作家侧重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拓展女性自身的生存空间,以异于男性的时空观开始了对女性自己的逻辑、历史的建构,在语言和意向上对男权文化进行了深层的解码和颠覆。由于“话语”作为一种隐性的权力运作方式,往往在写作方式、思维体系、文学象征体系等方面体现出父权制度的色彩,所以她们致力于通过深入私人领地来重建自己的话语。而躯体叙事也就成了建构女性话语的支柱。许多女作家开始从女性的躯体打开缺口,以对女性个体成长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性体验)的关注来颠覆男权话语中心,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世界。

为了反抗男权的压迫,中国女作家笔下开始出现男女二元对立的对抗性世界。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创作,如张洁的《方舟》等作品中,就已出现这种将男性世界隔绝于庇护女性的“方舟”之外的倾向。进入90年代后,陈染、林白、徐坤等人的作品则进一步延伸了这种对抗,她们或者像徐小彬的《双鱼星座》中一样将男性丑陋化,或者如陈染的《私人生活》一样将男人虚化,构筑起真正只能由女性自己来体验的充满生命潜能的“同性方舟”,从而通过将大门紧闭或创造男性缺席的世界来实现对男权社会的背离。

与此同时,为了向男性话语挑战,女作家们在私人化写作中构建起独特的女性躯体经验和感受。《私人生活》也好,《一个人的战争》也好,她们走进自己的房间,拉上厚厚的窗帘,将目光从男性关注的外部世界和历史转移到自己的身体和感受上来,开始体验和书写那些只属于生命本能的女性的非理性经验。这些经验中最重要的是对性的感受。她们以对女性欲望的书写来反叛传统文学话语中女性被按照男性视角描绘成的纯洁、忠贞的形象,相反,她们将女性的身体欲望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此同男权文化彻底决裂。这意味着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女性写作行为的重要支撑。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的躯体写作、私人化写作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而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作为一种游离于主流写作之外的边缘写作,本身就与女性写作有着密切关联。因为长期以来的男权文化阻碍了女性对外部世界更深入的参与和体验,这种生存境遇使她们更加关注个体内在的体验。戴锦华在《奇遇与突围——90年代女性写作》一文中阐释“个人化写作”与“女性写作”的关系时指出,女性写作的个人化体验表现为:伟大叙事的裂解;女性写作传统的复活;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虚实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所以,个人经验、个人记忆正是女性写作的重要特征。

而“躯体写作”则是“在男性中心的文化传统中女性如何表述自身,如何突破传统限制,保持女性写作的想象自由”。女作家正是通过私语化的躯体写作,通过表达女性独特的、无法被替代的经验,来揭示出长久以来被男权话语遮蔽的真实,这极大拓宽了中国文学的表现领域,也构筑起另一重的独特视野。

然而,正如女性主义长久以来不断质疑反叛,同时又永远伴随着焦虑而陷入悖论的宿命一般,90年代的私人写作、躯体写作在以其张扬的姿态大胆消解男权中心的同时,也陷入似乎无法摆脱的尴尬。一方面,女性主义作家通过躯体感受和书写,逃离、颠覆了男性文化,并努力寻找自我拯救之路;但另一方面,对性别意识的强化,对社会、政治等宏大叙事的自觉疏远,反而真的使女性回到了咀嚼个人经验的边缘,这无疑不自觉地迎合了千百年来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角色定位。

当女性作家一味地躲进“自己的房间”,在浴室的镜子前自恋自怜时,当她们的笔触伸向个人意识的幽微空间谈论身体和欲望、抽象的困惑与痛苦时,她们恰恰避开了社会上更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她们在女性意识的有限空间内进行扩展,虽然以突破传统话语的写作对男权文化进行了消解,但这种以空间对抗时间的方式正是人的物化的表现,她们在拒绝时间的同时也注定了自身支点的脆弱。欲望叙事虽然颠覆了男性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但局限于性体验的关注,不但重复的倾向愈加明显,而且也必将因立足空间的狭小而无法突破自身。这种反历史的女性存在又有几分真实性呢?

女性主义对性别的强调开始是出于一种策略的考虑,然而过分强调性别视角会走入性别对抗的歧途,因为性别视角不是女性的专利,而两性间最终要实现的关系应是和谐共处的。无论是以同性之恋来拯救自身,还是对男性的丑陋化与虚化设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主义作品在将大门向男性关闭的同时,也注定了梦幻的乌托邦只能是一艘单性的“方舟”,而这必然不是女性主义的最终目标。颠覆只是手段,但绝不是终极目的。美国女性主义先锋话剧《阴道独白》在中国上演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激烈决绝的诉说态度不啻于给男权社会当头一棒,但只有独白也是不够的,别忘了,独白和颠覆之后,更主要的是对话,是建构。

戴锦华在《犹在镜中》中探讨女性话语自身的局限时指出:

“90年代女性写作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仅是男权文化的敌视和道德主义的‘围剿’,而且是某种以相当善意的姿态出现的诱导:我们被告之,何为女性文学,如何凸现女性特征,哪些属于女性所‘擅长’的题材与笔法。类似忠告与诱导,或许真的出自由衷的善意,或者服务于市场的操作。我们的每一种表达,都可能产生我们始料不及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的每一次文化突围,都可能构成另一个意义上的落入陷阱。”

这样,原已浮出地表的女性写作似乎在公共视阈中再次沉沦。

“躯体写作”是法国埃莱娜·西苏为了防止重蹈“男性词语中心主义”而倡导的“女性身体书写”论。她的身体书写理论的含义是指:女性的身体并非“肉体”,而是摄纳了重要的女性生理/心理/文化信息;同时,“用身体书写”也并非是对语言符号的抛弃,用词语书写是妇女的存在及自救方式,是女性互爱的表现。由此可见,“‘用身体书写’并非用一种身体语言方式或姿态去表达或诠释意义,而是指用一种关于身体的语言,去表达女性的整体的、对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全部体验,超越男人的束缚”。

这样看来,“躯体写作”的真实内涵并不是表达纯粹生理意义上的躯体感受,而是强调女性写作在历史中的不可替代性和其中潜在的复杂的、被遮蔽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如果对西苏的这一理论进行纯粹的身体欲望的阐释,便会得出女人比男人更具有非理性和动物性的结论,而女性主义写作也就有再度落入男权文化将女性本质化的困境中。当姿态激烈的反叛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认同时,女性主义实在又走入了似乎永远无法摆脱的悖论中。

已有很多学者对躯体写作、自白写作进行了质疑,担心“女性话语”在试图发掘女性的真实存在的同时,又会将自己禁锢在仅有一半的天地中。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当一种弱势文化开始表达自己并对现状进行质疑和反抗时,它无法单独另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话语,只能借助于强势的文化形态,不停地突围,又不停地陷落其中。

自觉的女性意识能够有助于在文学中确立女性自身的主体位置,发现前人忽略的东西,进一步感受女性的真实处境,但这种意识更大的意义在于建构一种追寻意义的鲜活的过程。私语也好,躯体也好,不应该是重复已有的或固定的身体和经验,而是要积极建构一种角色,尤其是女性面对男性和世界时的角色。所以,一味过分强调性别倾向,也必然会扼杀其他方面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贺桂梅在分析90年代个人化写作困境时,指出了其在资源使用上的偏向性,认为这种在单一性别视野中考察问题的方式忽略了左翼历史实践,尤其是毛泽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阶级/性别维度的关注。左翼历史实践曾以阶级问题取代性别问题的观念取消了性别问题被讨论的可能性。这样,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似乎有意无意中遗忘了这份独特的遗产,过分强调女性话语与阶级话语的分离,重点研究女性话语从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格局中分离出来的那一部分。而个人化写作对女性主题阶级身份的盲视正是这种遗忘的后果。

事实上,90年代以后,社会结构的重组、贫富分化问题使“阶级”问题再度出现,而这也是女性主义要面对的世界性的问题。虽然并不是要像过去那样以阶级的合法性否定性别问题,但当女性主义陷入了从单一的性别角度思考的困顿,无法广泛地面对现实社会中女性遭遇的社会问题时,有必要打开幽闭已久的大门,在探求幽微的生命意识的同时,承担起面对世界、在厚重的社会、历史维度中思考的重担。正如贺桂梅在文章中指出的:

“将女性问题纳入更为开放的历史/现实视野之中,在主体身份多样性——诸如阶级、民族、世代等——之间寻求适度的结合点,或许是女性文学批评走出所谓‘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5] 贺桂梅:《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篇5:熔断机制中的“思考”悖论

从之前的宣传来看,熔断机制的核心优点,理论上在于能够给出更多的时间让投资者进行思考。但是,经过几天的市场检验,笔者认为,所谓的“思考”,其实可能是一个悖论。

简单来看,一天有24个小时,交易时间仅仅只是4个小时,思考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如果要让投资者有更多、更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信息披露方面进一步做到更及时、更全面、更准确,岂不是更好?

最为重要的是,这个“思考”其实是个悖论。影响市场行情的信息有3种:利好、利空、一般性消息。这里就以大家这次充分体验到的利空为例来剖析“思考”悖论的症结所在:当一个利空消息出现时,投资者的应对策略就是卖出股票。如果给了大家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呢?会把利空思考成为利好吗?如果不会,那么,结果仍只有一个:卖出,规避风险。

因此,当市场上有性质明确的消息出现时,即使有再多的时间思考,也不会改变该消息的性质。

四天两熔断,中国的投资者已经充分领教到熔断的威力了。熔断机制,让投资者切肤、切腹地体验到了流动性被灭绝的恐怖、恐慌、恐惧,在此之前,是大家不顾一切地抢卖:1月4日,当股指从5%快速发展到7%跌熔断时,8分钟时间内,平均每分钟成交20.59亿元;1月7日,当股指从5%急速走到7%跌熔断时,3分钟时间内,平均每分钟成交47.05亿元。第二次的跌熔断停止交易,时间比前次减少不止一半,成交量比前次放大不止一倍,投资者的极度恐慌情绪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之后,笔者个人认为,熔断机制可能至少在目前不太适合中国的股票市场,理由在于以下6方面:

一是熔断机制来不及让市场有消化信息的时间。

二是熔断机制似乎有助跌、加速下跌的功效。基于同样的原理,未来,熔断机制很可能会有助涨、加速上涨的作用。

三是熔断点,将会在技术分析上形成一个全新的、特定的、类似跳空缺口的标志,其典型的技术含义之一就是:市场在此不仅没有充分地换手,而且已经是零换手了。另外,这个熔断缺量点,将会打乱技术分析中原有的价量分析体系。

四是熔断了,暂停交易了,影响券商的佣金收入,利空券商股。

五是熔断了,暂停交易了,影响国家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

六是很可能会在投资者之间造成新的不公平。即从基金的角度来看,可以做“T+0”的只有ETF。现在设想:利用ETF,完全可以在实行熔断机制的行情中大获其利。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做ETF这个品种“T+0”交易的,只有机构和大户,中小投资者根本无缘。

本文编辑:陈小慧。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其他精彩观点,请加大众理财顾问读者QQ群:320188318进行即时交流

篇6:“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

目前,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一个是从写作行为的真实性角度研究,比如李海林老师的《论真实的写作》,另一个是从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角度研究,这是大部分该题目研究者所选择的角度。应该说两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应用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时候,我们碰到了许多难题,产生了一些困惑,细细思之,发现“真实的写作”中存在着悖论,殊难解决,在此提出,求教于方家。

有必要说明的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跟考场作文比,要求相对宽松一点,“真实”的程度可能大点。本文要论述的“真实的写作”中的悖论仅指考场作文的写作。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考试是指挥棒,考场作文的写法指引着平时写作训练的大方向;二是因为考场作文作用特殊,与考生的利益关系密切,攻破了这一点,其他写作的真实性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一、“言语环境”中的悖论

李海林老师在《论真实的作文》一文讲到,所谓“真实的作文”是指考生写作要有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任务和真实的言语成果。我们认为,对于考场中的考生来说,真实的言语任务就是向批卷教师“天才”,尽可能得到一个高分;真实的言语成果就是得到一个分数;真实的言语环境就是考试。如果我们的说法成立,那么在考场中,这三者都具有了双重性。

首先,从“真实的言语环境”说起。什么是“真实作文”的言语环境呢?李海林老师认为指的是真实的对象、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自我体验。下面,分别就这三个方面的双重性进行分析。

第一,考场作文“真实的对象”应该是批卷者,而作文题目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写作对象,尽管所暗示的写作对象是不明确的。因为选什么题目来写,本身就意味着有某种写作的需要,已选择了对象。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象(读者)“制约着写作者所写文章的写作目的、文章主旨、选择材料、布局谋篇和运用语言等”。目而考场作文,题目是出卷者钦定的,考生不得不写给批卷者看。考生知道,给编辑部、给市长的一封信,不是真的给编辑、市长看的,而是只给批卷者看的。同时,考生也不指望自己的“大作”能面世,让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来阅读,但他必须装作像是写给广大读者或某种读者看的。考试题目本身就导致了考生写作对象的分裂。

第二,就“真实的情境”而言。考场中考生的“真实的情境”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向批卷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根据给定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同时,作文题目又设计了一个情境。比如“心灵的选择”,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的“心灵”必须先“选择”离开考场,进入题目为你设计的(类似的)情境,在那个情境中你的所思、所感、所为,即使你从没登过雪山,此时也必须在想象中到了那里,面对垂死的他人,拷问自己的心灵。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指考生要进入作文题目设计的情境。考试虽然很紧张,但考生此刻必须放飞心灵,让心灵去旅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使所命题目设计的情境非常贴近考生生活,但生活化的写作允许作者“查资料,搞调查,了解个体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亲身体验”,而考试时,考生必须在特定的地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规定字数的文章。可见,考生真实所处的情境与他所要写的题目所要求的情境存在双重性。

第三,就“真实的自我体验”看。我们批评考生的作文“假”、“大”、“空”、“废”,批评考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似乎没有写出自我真实、独特的体验。然而,从大的环境看,考生基本上在同样的时间起床,同样的时间吃饭,同样的时间上课,读同样的课本,完成基本相同的作业,考同样的题目,同样的时间放学,晚上同样要自修,同样的时间睡觉,周末、寒暑假同样要补课。我们希望这些过着“千人一面”生活的考生写出“千人千面”的作文是不是缺少现实基础,要求太高了点儿?而且,考生也知道写作文要讲创新,要别出心裁,要与众不同,于是,他们会认为写身边的生活恰恰容易造成与众“同样”,于是他们就开始“编”,各人思维不一样,所编的东西应该各有千秋吧。可悲的是,考生就是编也编得差不多。这种集体无意识,思维的模式化、僵化是怎么造成的呢?发人深思啊。当然,考生编的水平也有不同,有的一眼就能看穿,有的看不出“斧凿”痕迹。其实,很多时候,就单个考生作文看,批卷者基本上看不出他们的内容是编的。只有在许多考生编得都差不多时,批卷者才敢断定其中有一部分考生的作文肯定是编的,于是,可能有的批卷者就认为凡属“此”类的作文都是编的,不管它是否真的,全都一棍子打死。不管是考生真实写成“千人一面”也好,编成“千人一面”也好,我们都能看到考生“千人一面”的生活与考试“千人千面”的要求之间的错位。

其次,说说“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任务”指真实的写作目的(或者写作动机)。写作应有真实的目的,或交流思想,或交流情感,或交流信息,而考试写作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尽可能地得到高分。

再次,说说“真实的言语成果”。“真实的言语成果”是指作者与读者交流思想后的收获,交流情感后的心灵变化,交流信息后个人信息的增加。而考试写作的成果似乎只是一个分数。

综上所述,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悖论是:考试需要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但考试作文本身就有悖于“真实”。

二、“文体自选”中的悖论

开头讲到,关于“真实的写作”有两个研究角度,这两个角度对“真实”的内涵有各自的理解。李海林老师认为“真实的作文不是指写的内容的真实性,而是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可谓高屋建瓴,见解深刻,但其中“真实的自我体验”一项也许应属于“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方面。许多研究者认为“写的内容的真实性”是“真实的写作”的内涵全部或之一。前者如胡辉、卢中华、宋丙之等,认为所谓“真实”,就是指作文中所有的信息,包括取材、叙事、抒情等都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后者如廖圣河、赵成芹等,认为“真实”包含的第一层意思就是“素材真实,就是作文尽可能地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同时,又强调“真实作文不等于纪实,应允许考生对生活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补充或虚构”。对“真实”的不同理解,意味着不同批卷者在面对同一篇作文时可能作出是否真实的不同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之一是对考生所写文章“文体”的判断。

现在的话题作文基本上规定“文体不限”。作为批卷者,拿到考生的作文时需要对考生写-的文章到底是纪实文,还是创作的文学作品有个判断。有些作文,如果批卷者把它当做纪实文看,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看,那么就会大大地冤枉作者。比如2005年的一篇差一点被评为不及格的高考作文《敢小瞧老娘我吗?》,文中的“我”应当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如果我们把“我”当作者看,认为作者在三年时间里多次跟男生上过床,到广州打过工,两次给老板当过“二奶”,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考生明明写的是小说,阅卷老师偏偏按纪实文解读;考生用了反讽手

法,阅卷老师偏偏认为这是考生自己的思想”目,这难道还不错吗?“艺术真实并不要求艺术拘泥于个别事实,而是指艺术品要包含真的理性内容,即是艺术品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的理想和愿望以及人生的意趣与真谛。”文学创作鼓励作者发挥想象力,允许虚构。赫兹里特认为:“诗严格地说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这样一种机能:它不按照事物本相表现事物,而是按照其他的思想情绪把事物糅成无穷的不同形态和力量的综合来表现它们。这种语言并不因为与事实有出入,而不忠于自然;如果它能传达出事物在激情的影响下在心灵产生的印象,它就是更忠实和自然的语言了。”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这已是常识。既然诗人、作家可以虚构,那么考生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况且新课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学写小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如果命题规定考生写一篇记叙文,那么就要清楚叙事类散文和小说都属于记叙文。因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按照表达方式分类的,而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是按照文体功能分类的。如果我们判断考生的作文是篇小说,那么不管他所写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没有,只要其作文内在的情感逻辑能自圆其说,具有情感的真实性、想象的真实性,那么它应属一篇“真实”的作文。

“文体不限”给批卷者判断考生所写文章的文体属性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批卷者在判断考生作文文体上的困难,也许像1998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或《战胜脆弱》)明确要求“举出实例”,“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或像某个地方某年中考作文题明确规定“必须写亲身经历的事”,或者在试卷的一个角落留个空格,让考生注明自己所写的文体,或者其他方法。

不管怎样,就考试作文“文体不限”的要求来说,对于“真实的写作”存在着一个悖论:有的作文当纪实文看则假,当文学作品看则真。

三、“真实”中的悖论

在“心灵的选择”时必须选择善;在讲到“诚信”时,必须选择崇尚诚信;有脆弱必须战胜之,绝不能倒下,一蹶不振6这些题目,考生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代社会假话、假新闻、假药、假论文、假货充斥,而一个省几十万考生,一般说来,多多少少有不善的人、不讲诚信的人、脆弱的人,而如果所有考生都说自己是善的、诚信的、坚强的,那么我们教育者是不是就可以欢呼庆贺了呢?而如果出现一个考生自认自己是“不讲诚信”的,批卷者必将给他的作文打低分,严重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我们谁都不相信考生一走进考场就都成好人了,都讲诚信了,都能战胜脆弱了,谁都不相信“考试”成了“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可是我们谁都不会容忍那么一两个说出真话的考生。是我们在逼着考生说谎吗?是不是我们口上说要他们写真实的作文,而行动上却在打击考生写真实的作文?

“谈读书”,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可能写读书的好处N条,读书作用无穷大,可是一出考场可能就把课本、练习、试卷都烧了,庆贺终于“解放”了。但如果考生在考试时,写读书无用论、读书枯燥论、读书误人论,你作为批卷者,会打几分?“真实的写作”需要面对的不只是考生,还有我们教师。我们真的做好接受“真实的写作”的准备了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胸襟接受考生的真实写作吗?

另外,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否定了写作做到“完全真实”的可能性,指出,“由于‘角色的限制,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出来的都大约不会是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而他内心的‘完全真实的想法又是永远也不会给任何一个人吐露无遗的。”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同时,他强调“必须对学生在表达‘自由意志”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加以有效的引导”。可见,从写作内容角度提倡写“真实的作文”是片面的,它不是包治百病的药,只是治病之药的一种,需要搭配其他药品一起使用才好。凡美必真,而真未必美,也未必善。如果只是一味地倡导“真”,使考生误认为凡是真的,就是美的、善的,那也可能会使考生走错方向。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悖论是:教育者表面上要求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某处程度上又在打击考生写出真实的作文;“真实的写作”的要求中本身就有不真实的成分。

上一篇:周处原文注释翻译下一篇:大化春耕生产抓好一个“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