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2010

2024-05-05

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2010(精选12篇)

篇1: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2010

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

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陈锡林

摘要: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而且还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营造爱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关健,创造读书的家庭环境,孩子必然要受到父母家人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书能力有差异,应该帮孩子选择不同的书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家长如果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从小培养读书的兴趣,孩子就会轻松面对学习,助益颇大。因此,给孩子一方宽松的爱读书家庭空间,从小培养他们的品质,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健词:营造氛围;模范作用;提供书藉;培养兴趣。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10年2月底的时候,温总理第一次和网民互动的时,最后正好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而且还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小热爱读书,怎样才能营造爱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呢?笔者结合自已孩子的成长过程,谈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读书的氛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是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一句诗。这句诗也可以反过来说,“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模样”。在美国,许多家庭在孩子一出世,父母们便在孩子的摇篮里摆上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画书。起初,孩子们用嘴咬、用手撕,1

口水弄湿了书页,只把图书当成了一般的玩具。以后当孩子稍大些父母便开始用夸张的语调照图书讲故事。天长日久,孩子渐渐地对图书产生认识。随着长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会向父母要玩具、要零食。这时,父母们就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去逛书店、图书馆,使孩子的物欲趋向于图书的方向;同时在节日和孩子的生日买一些好书送给他们,尤其对已有读书能力的孩子,更要如此。我有一个朋友是在中学教书,她女儿今年3岁,去年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很痛苦她的婆婆,为什么呢?因为她婆婆把家里收拾得太干净了,孩子的玩具、图书一看完他们就开始收拾。结果孩子随手能够拿到的东西只能够是吃的。有时候,她故意把书放在孩子玩耍的地方,可下班回来一看,他们又收拾好了。老人是担心孩子把书撕破,如果他们懂得创造读书环境的重要性,我想怎么着他们都不会把书收拾好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很早的时候,我们校长就知道书籍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东西,于是就开始创建“书香校园”工程。这个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更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我们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在孩子们随手就能够拿到图书的情况下,他们的读书兴趣也明显增强了。

俄罗斯民众爱读书也是出了名的。即使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莫斯科的地铁站、公园、购物的队列中,都有手不释卷的俄罗斯妇女。即使在迄今尚未通公路和电话的村庄,依然保留有农村图书馆。莫斯科现有图书馆400多个,每天有千人以上出入图书馆。1.4亿俄罗斯人,私人藏书在200亿册以上,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

二、父母的模范作用。创造读书的家庭环境,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父母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和牌,尽量读书,久而久之,孩子也觉得书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先去书店。

古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家庭中,必然要受到父母家人有意无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孩子爱读书、知勤奋,当家长的只有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着力营造家庭的书卷气,方可对孩子产生有效的影响。据传媒报道:在某一大城市调查发现,7.4% 的家长平时没有一点时间看书读报,59.3% 的家长没有时间参加业余进修或自学,9.1% 的家庭竟然没有一本藏书; 9.7% 的家庭藏书为 10 本以下; 32.1% 的家藏书也只有 11 ~ 50 本。家中不闻书香,子女何以成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今天,谁也不能再希望自己的青年时代就有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任何人都不能一劳永逸地依靠过去学习的一点知识、技术而坐吃老本。家长的个性完美、精神的丰富充实、创造潜力的开发以及使全家享有较高质量的生活,没有不断的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新型的学习型家庭氛围的营造不仅要孩子学习,家长也要学习,更重要的是,不学习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也不会有威信。作为父母不妨每天晚上或其他时间,读一点书、一点报或当孩子安静下来,耐心地在他身边富有感情地朗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这将比一味的督促、强制有效很多。我们学校有很多家长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达到了让孩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后面我们会请他们家长来和大家交流。

三、给孩子提供书藉。定期购书是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可以一周一本,可以一月一次。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材料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并对具体的图书种类加以鉴别和选择。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书能力有差异。3 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 3 ~ 6 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 7 ~ 10 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 10 ~ 13 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 14 ~ 16 岁孩子的读书倾向于思维、发明、论证、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

犹太民族的孩子稍微懂事起,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据统计,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首。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以色列的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份报纸售价6美元,订一份报纸每月需要100多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每家每年都订阅好几份报刊。

美国的强大是因为有着众多读书人群的支撑。也是因为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书藉有很大的关系。据调查,如今美国人业余时间最喜欢的三项活动分配为:与家人团聚占20%,看电视占21%,读书占35%。美国人很忙,但忙有忙的读书办法,大量图书被录制成光盘和磁带,供人走路、开车、健身时听。智慧装在脑袋里,金钱装在口袋里。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做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四、培养孩子的兴趣。

1、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读书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家长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学生读书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水浒》.谈谈一百零八将,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苟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便会轻松面对学习,助益颇大。在银行工作的出纳员林女士也是其中一个。以前演电视连续剧《围城》的时候,她就总是跟孩子说电视哪里哪里改编得好,哪里有出入,哪个人物比较具有原创性,哪一个不同于原著。于是,孩子便有心去翻看一下钱钟书的原著,那是他第一次将一部长篇小说看完,觉得受益匪浅,之后孩子便在电视作品与纯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块读书的天地。到目前为止儿子看的小说已经比林女士多多了!还有一个王女士谈起这个方法也颇为欣喜。她说:“我儿子现在上初中,他特别爱看一些史诗性的电视剧,但由于电视台每晚只播一两集,儿子很是心急,便自己找出书来先翻阅,然后抢在电视剧播出之前跟我们‘炫耀’他已经知道要演什么了!”

2、明星效应,从事老师工作的王女士感叹地说:读书也要像流行音乐一样,我们家小孩肯定也一拥而上了。那天我在孩

子收藏的歌星卡上看到明星的个人档案,不少歌星都有很高的学历,而且他们爱好的第一项就是读书。我把这些告诉了孩子。偶像的喜好让孩子也像模像样地读书,她读书肯定有学偶像的成分,但这总比学他们养几只猫,几条狗强多了。王女士笑着说:明星效应在让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对症下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可现在有很多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为此严先生巧施一计,让他的儿子从书中尝到甜头:“每次我让孩子看书,他都以功课忙为理由,一律拒读。但我却找到了他的一处软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写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让他看了一本书,读一遍,记一遍,让他将所有能理解的词汇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结果,老师的评判是”语言生动感人。于是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写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动找书来读。

家,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为人父母者要自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方宽松的爱读书家庭空间,从小培养他们的品质,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王亿梅

地址:华安县第二实验小学

邮编:363800

电话:***

邮箱:fjhacxl@163.com

篇2: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2010

看了老师和各位家长提供的保贵资料,真的感触挺深的,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你如果优秀就可以被社会认可和承认,你如果不优秀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如何把自己的下一代培养成优秀人材,成为我们做家长的头等大事,我们总是想到各种方法买各种书籍去尝试去效仿,可是效果却甚微,今天看了几位家长的心得从中也得到一些保贵的经验,家长提供的这份资料很真切的表述了家庭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我也一直认为孩子的一生是受家庭影响太深远了,父母在家里营造一个氛围,对孩子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互相尊敬的家庭文化氛围

我的儿子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孩子,他很喜欢思考总是会问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也总会耐心的一一做答,但如果遇到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问题,我也会告诉他,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明白,我查一下在告诉你,然后查阅完得到答案会再告诉他,我也会睡觉前和他聊天,了解他一天的学习情况,请他讲一讲班级,学校,社会上所看到或听到的事,让他说一说对这些事的看法和想法;双休日或空闲时,我们也常常有意识地讲一些社会现象让他分析,当他理解不当时,我们就以商量的口吻与孩子平等对话,逐步培养孩子平等,民主的参于意识;当他做错事时,我也会让他自己考虑一下事情究竟错在哪里,而不会去打骂他,因为我们做家长的同样也会做错事情,我想让他从小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靠打骂可以解决的,他应该勇敢面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我希望给孩子建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把他培养成一位勇敢和绅士的小男子汉。

二、多鼓励孩子融入社会,多方位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我渐渐觉得孩子融入社会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多方面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分化更加繁琐。知识专业化程度要求甚高,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如果孩子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和适应程度多,一旦成人便容易踏入社会,被社会承认,接纳。这样的人才能称的上对社会是个有用之人。对此,我们一方面扩大孩子的活动空间,广泛接触社会。如

利用放假期间领孩子到北京动物园,去姑姑家做客,和朋友的一些聚会,利用双休领孩子去图书馆和文字馆等,让孩子从小接触方方面面的人,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孩子参加了书画培训班,提高自己的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要管的适度,力求自主

我觉的每个人都有惰性,况且是孩子。贪玩,不守时,做事拖拖拉拉等,这是孩子的本性,更是天真的童性。作为家长,我认为关键是督促引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他们起床,吃饭,做作业,活动,看电视等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间限制。

从小开始,我就培养他自理能力,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教给他一些干活的方法,鼓励他积极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平时,我要求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地,倒垃圾,收碗筷,擦桌子等。有时,我还有意识地让他一个人去买馍,买菜。培养他人际交往能力和一定的服务意识,经济意识。

最后,我相信只有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加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给孩子增添各种心理压力,我们的孩子一定能用良好的心态投入知识的海洋,生活得更加多姿多彩。

申泽妈妈:李广

篇3: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趣”是学习的动力, 是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而兴趣的培养, 一靠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靠可见的成功喜悦。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 采用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词句, 体会课文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训练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其训练方法为:

1. 运用直观道具, 激发认识兴趣。

如在教学《春》一课时, 教师使用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春天, 了解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等, 有了感性认识, 再结合文中所述, 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春天各景的特点理解更透彻了, 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更易于把握了。

2. 通过读中导思, 激发体验成功的兴趣。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理解文中昏庸、虚伪、自欺欺人的皇帝形象, 教者认真捕捉课文中的“导思点”, 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其次设计这样的提问: (1) 两个骗子为什么能行骗成功? (2) 皇帝为何慎重的点两名很诚实的大臣去查看新装的进度呢? (3) 皇帝在游行大典时听到人们议论他没穿衣服, 感到害怕了, 但为什么还要继续将“戏”演下去呢?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激发兴趣作为一种创设寓练于乐的手段, 尤其适应初一学生那种喜新好奇的心理。如何激发兴趣?怎样寓练于乐?在这方面完全可以百花齐放, 但在寓练于乐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1) 将“激趣”与阅读教学的能力训练结合起来; (2) 将“激趣”与课文的特点和教学重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3) 将“激趣”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二、“情”指情感, 也是学习的动因, 是形成能力, 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

学生在学习知识, 发展个性, 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始终离不开情感的体验。由此看来, 教师要讲究情感激发的艺术, 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情感场景, 促进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中微妙的情感效应的产生。

1. 以声传情, 诱发情感。

在教学《风筝》时, 用富有鲜明情感体验和直观性的朗读, 以声传情, 接着引导学生逐句的进行情感体验, 诱发学生深入体验的心理态势, 最后以情启思, 让学生真正理解“我”的愧疚心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很自然的通过“激情——体情——悟情”的心理历程, 产生思想共鸣, 他们一句一句学老师的样子, 用胜利者的语气读“我”发现并毁掉小弟即将完成的风筝, 用悲凉、无奈、自责的语气读“我”未得到小弟宽恕后的文字。此时, 学生已进入角色, 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我”!学生在读中思考并理解了课文为什么把毁掉小弟的风筝的“我”写成仿佛胜利者, 而且此过程写得很详细;为什么“我”在未得到“宽恕”时想“躲到肃杀和严冬中去”;“四面正给我寒威和冷气”中的“寒威和冷气”指什么。

2. 变换读法, 激发情感。

《醉翁亭记》一课, 教者采用了让学生听读、齐读、个别读、男女生分开读、随音乐 (古筝曲《高山流水》) 读等形式,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喜爱, 这样, 大多学生均能当堂背诵下来这篇课文。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 它是种十分微妙的心理活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 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调动学生自觉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要注意两个问题: (1) 不要忽视情感的具体性, 不要脱离学生感情天地的具体性, 尤其是亲情、友情, 这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的, 必须充分利用。如读《岳阳楼记》时, 要引导学生理解范仲淹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 要特别重视情感内化。在《岳阳楼记》中, 要让范仲淹对国家的忧虑, 对人民的担心都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

三、“美”是人们产生愉悦追求的激励因素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 还是教师运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 都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 让学生把上课当作一种礼物来享受。因此, 教师应该力求通过课堂教学整体构思的严谨巧妙、板书的简明美观、教具的精致玲珑、教学过程的张弛有致、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 努力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感到愉悦、感受到美。

教《三峡》一课时, 教者一上课就用幻灯片展示美丽的三峡图片, 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当学生带着向往的心情欣赏音画时, 教者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领着学生在三峡中“漫游”。接着, 揭示主题。在优美的声响、画面刺激下, 激起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强的好奇心。我们除了运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创设美的氛围外, 还注意运用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去影响学生, 如要求学生课余时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应先在学生面前“亮相”, 把课文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诵一遍。此外, 在即将下课时, 我又让一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做示范背诵。此时, 学生个个伸长脖子, 睁大眼睛注视着他的“表演”, 有的还摇头晃脑的轻声跟读。然后, 老师要求大家课后也可以学着朗读, 下一节课比一比, 学生跃跃欲试。

篇4: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关键词:语文;课堂;心理氛围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学习语文的小学生来讲,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包含学校的硬件设施、优秀的教课老师、勤快好学的学生和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些良好的条件对于各个学校甚至各个年级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这些条件对小学生学习的帮助。

一、学校中良好的硬件

学校的硬件设施包含多媒体、彩色图版、彩色图画以及课外活动用的基本设施等。每个学校中的教学硬件设施无论按区域还是人口分布都是有所不同的;条件好的学校硬件较多,而且样式丰富;条件不太好的学校教学硬件就比较少一些。在老师的教学当中,这些硬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学习语文课的孩子们来讲会起到重要的相关辅助作用。比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更加通俗化地让孩子们看得明白、听得清楚、学得也明白。孩子们在看多媒体时,会发觉自己好像在听故事和看动画片一样的轻松。这样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开阔他们的思维,让老师的授课、孩子们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秀的授课老师

作为合格的语文教学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语文当中应该起到启蒙、引领和传授的作用。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实施有营养的教学呢?

首先,作为语文老师的记忆力和创新思维一定要灵活,前期的备课,如何在给小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等都很重要。比如说,老师在给孩子们讲关于一些小动物或者农民伯伯在辛勤劳作等情节时,老师要用生动的语言配合相应的动作,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度。

其次,老师在讲课当中,会发现不同的小孩子,拥有不一样的学习能力、自身素质,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很快,有的很慢,有的在专心听讲,也有的在敷衍了事。这时候老师就需要有极大的耐心以及细心,去帮助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去帮助那些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学习语文课程的认知水平。

再次,老师在讲课中的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安排。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随时对学生提出问题,一来是考查他们是不是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二来是观察他们在听课时对老师所讲课文的细心度,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讲哪一段;三是老师要让孩子们提出问题,并发表一下他们的个人看法和观点。

三、勤快好学的学生

由于人类的天性,人类在智力、思维、精神以及性格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因为如此,在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程度不尽相同。学习好的学生想必是所有老师都会喜欢,但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其实小学生来到学校接触语文这门课程的时候,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力都不是相差很大的,可以说非常接近的;也正是如此,学生本无学习好坏的分别,只是后来学习好的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对语文课更有兴趣,学习起来也就更加刻苦努力。而对于学习不太好的小学生,可能并不是不想学习语文或者不是没有学习兴趣,而是学习的方法不正确,如果学习方法有误,那么即使他们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的,有心而无力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去关爱、去帮助他们来提高学习效率。

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老师在课堂讲课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放松他们的心理状态,增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诗歌和做一些小游戏,同时老师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做自我解答,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参与讨论,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他们相互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孩子们对语文课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会大幅度地提高,老师的教学工作也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作为语文老师,无论当时的教学环境如何,都要做到尽职尽责,不能因为学生学习的好和坏,而有差别对待,也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人格的培养。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辛苦和努力,有爱心、耐心、细心地去爱护和教导学生,才能让他们长大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范淑敏.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1).

[2]杨玉琴.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J].宁夏教育,2012(11).

篇5:如何营造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不仅包括家庭的物理环境,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共同形成的一些语言和行为方式。这些构成了孩子成长的心理环境。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所引起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优化家庭环境应是我们家长成功培养孩子的基础工程。

11岁的小东放学后不是和同学一起玩,就是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直到父母回家后才写作业。小东在学习方面得过且过,成绩一般,也不喜欢看书,因为家里也没什么书可读。父母工作很忙,下班回家路途也较远,俩人也都没有太多文化。辛苦的工作和路途的奔波以使两口子的情绪难以快乐起来,在家说起话来也就不管不顾,为此家中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甚至相互责骂。但是他们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孩子的作业和试卷,并详细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后,有时苦口婆心地教育一番,有时暴躁的父亲还动手打孩子一顿,但是效果很不理想。他们经常苦恼地对孩子说:“我们为你费了那么多的心,你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呢?”

小东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从以上现象看出他的家庭环境也比较差。研究表明,一般家庭环境不好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父母根本不管孩子,并且还因自己打麻将或者酗酒之类的不良嗜好而干扰孩子的学习;第二种是孩子不干扰孩子的学习,但是对孩子不闻不问,任由孩子自己发展;第三种是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不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不注意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过分看重学习成绩等。很显然,小东的家庭环境属于第三种情况,这样的家庭氛围不太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在学校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压力增大,青春期发育的心理困扰等等,都使得孩子特别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作为成长的外部支持系统。由于孩子逐渐步入叛逆期,家长要格外注意关心方式方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孩子适当的关心。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只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所适从,或者只挑轻松的路走。但是如果家长过于尽职尽责,对孩子管得太多或者太严,甚至支那分数来评判孩子的好坏,成绩理想时就大加褒奖,成绩落后时就一顿责骂,导致孩子情绪烦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这又导致了家长更多的不理解和责难,形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进而使不良的家庭氛围由此恶化。

因此,努力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头戏。父母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家庭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是形成家庭良好氛围的硬性条件。在此基础上抓好如下要点,就可以轻松地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和氛围。

一、以爱为基调,营造浓淡相宜的教育氛围

谈到孩子的学习,不能不涉及家庭的基本气氛问题。由于孩子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几年,而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往往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因而决定了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基本气氛必须是淡薄而和谐的。无论教育目标多高,要求多严,学习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简洁、和谐、淡泊,否则就无法持久。水是淡的,唯其淡才能长久引用,米面也是淡味的,唯其淡,一才成为人的主食而一生不厌。家庭教育时间长,如果教育调门高,能持续多久呢?教育气氛太浓,或频繁说教,谁能受得了?家长常常在嘴里重复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就不是家庭教育,而是矫揉造作了。如果家长不讲究教育节奏,张弛有度,造成教育气氛太浓烈,就会失去家庭教育的特色,教育难以为继。因此适合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教育气氛不宜太浓,节奏缓一些,气氛和谐一些才行。

我们看到不少家长把教育气氛弄得很浓烈,调子也定的很高。家长投入了整个心身,早期教育、智力开发、艺术熏陶.......不亦乐乎。家长密切注视着孩子的每一细节的变化,每一点进步都给家长带来极大的喜悦和无穷的幻想和希望。家长不断地把各种指标拿来与孩子对照,又把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若有一点不足,就赶快教育加码。尤其是孩子比较聪明,家里的更是轰轰烈烈,无所不学,评价也很绝对:“这孩子太聪明了!”“他现在学得连我们成人也不会!”这种气氛对孩子是极不利的。

每天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盘查,是家庭教育气氛过浓的表现之一。对孩子功课的了解和检查,家长应力求简洁,最好不要每天都问都查,更不能代替孩子做仔细复查。要培养孩子逐渐学会自己对学习负责,这是最重要的。

对孩子的行为看管过严,也是家庭教育气氛过浓的另一种表现。如孩子打电话问同学作业,然后寒暄两句,家长就马上职责不学习而去聊天,甚至孩子和同伴一起时,不顾孩子的感受马上要求孩子去学习,等等。这种事无巨细地看管,会使孩子的内心很反感,但却又没有足够的理由反对,高的孩子情绪低沉,态度消极。

我们提倡家庭教育的气氛要浓淡相间。浓是说我们内心要有很强的教子意识和责任感。淡是说孩子的学习是一种大脑的独特活动,需要自然、平静的环境。家长不停地说教,会干扰孩子的正常学习过程,破坏孩子大脑的正常活动。

家本身就是温馨的字眼,爱是家庭和谐的首要元素。亲子之间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彼此相爱,这是家庭氛围浓淡相宜、融洽和谐的前提,也是孩子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亲子之间相互尊重多沟通

人人都需要尊重,孩子也一样。许多人特别是家长,他们往往光有严和爱,却忽视了尊重,包括对彼此的人格、情绪情感、兴趣喜好以及相关权利的尊重。

有个家长,一心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安排着安排那,事无巨细。可孩子一点都不高兴。问他怎么啦?他说:“妈妈,我觉得您一点都不尊重我!您为我安排这些的时候问过我吗?尊重过我的意见吗?”孩子的话像给妈妈当头一棒,他说:“看来,我要好好反思反思了。”其他家长朋友也不妨反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沟通是我们关心彼此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营造出和谐、融洽家庭关系的重要途径。经常与孩子平等沟通,是家庭教育中最自然、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家里有什么大事小事,亲子之间有什么疙瘩误会,个人有什么疑难问题,都可以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您会发现,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

说教和唠叨不是有效沟通,而是最让孩子反感的折磨。事实上,一般学习优秀的孩子的家长都不经常说教,也很少唠叨,即使将道理也比较简洁,绝无“喋喋不休”之弊。因此家长要学会说短话,长篇大论不适合家庭成员的交流,而且会破坏孩子学习环境“宜淡宜静”的气氛。更重要的是,没有和谐宁静,孩子的任何学习心境和灵感都会在家长絮絮不休的叨念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事例都能证明伟大的发明创造关键的“灵感”是在家长的唠叨声中形成的。

三、净化家庭环境和语言

一些家庭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客厅里,烟雾缭绕,麻将声哗哗不断,为父为母者一边训斥强令自己的孩子坐在书房苦读,不许出门一步,一步同牌友们通宵达旦地玩,孩子在喧闹的环境中,就算坐在了书桌前,又怎么会有心思学习呢?另外,对孩子经常使用一些不文明或者命令式、强制性语言,夫妻间也常常争吵甚至相互谩骂,试想一个没有温暖、缺乏文明的家庭怎么能培养出勤思好学、人格健康的孩子呢?因此,父母要想培养有出息的孩子,就要不断净化家庭物质环境,逐步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形成文明祥和的家庭语言风格。想改掉那些命令式的语气,请试试这些词汇:好不好,可不可以,应不应该,如果,不妨,或者,等等。我们会发现,当类似的语言被越来越多地运用的时候,我们的家庭氛围也会越来越好,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而阳光。

同时,建议亲子之间也要经常使用身体语言。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也非常喜欢父母恰如其分的爱抚、信任的注视、善意地拍拍肩........这些无声的语言往往会让亲子关系产生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四、在家庭中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的任务就是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人。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他们也决不允许把书才在脚下。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功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对于十多岁的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温馨、和谐、安静,加上浓浓的书卷气的学习空间和家庭氛围,是他们最希望得到的、也是父母最应该给予的。

我们可以帮助您什么?

认识自我与原生家庭,清晰自我定位,做好夫妻好家长; 亲密之旅,婚姻相处之道,做伴侣的最亲爱的人; 和谐亲子,家庭教育之道,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为人父母那些事,把经验变为智慧,学习,体验,交流,分享。

我们面向于:

所有家长;

希望做亲子教育的工作者 幼儿园教师; 心理咨询室; 幼儿心理学老师; 亲子课程研发人员。

篇6:营造读书的良好家庭氛围2010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南台小学:陈燕萍

【内容摘要】 阅读对孩子的写作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性情品格、思维创造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电子产品尤其是网络长大的孩子们,文字阅读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点缀,这已成为很多家长们的共识。但怎样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对此又一筹莫展。本文将围绕如何“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展开四方面的论述。

【关键词】读书地儿,读书量,读书质,读书氛围

作为老师,经常会遇到家长的叹息:“买了很多书,孩子就是不爱读,怎么办?”“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挺好的,都是90分以上,怎么越学越困难?”“星期天在家,就知道上网打游戏,要么出去玩,管也管不住。”面对家长的叹息,笔者曾经深深地思索过并尝试了一些做法,觉得创设“书香家庭”是个不错的做法,这样不但对孩子的写作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性情品格、思维创造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能营造亲子氛围,共享阅读快乐。怎样“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给孩子“书窝”,让孩子有读书的“地儿”。

假如在你的家里,有这么一个房间:错落有致的书柜,书柜上整齐地码着各种书籍;雪白的墙壁,墙壁上贴着伟人的头像与名言;干净的书桌,书桌上有笔墨纸砚;光滑的地板,地板上有舒适的坐垫。或者:角落里、桌子上、床头,甚至厕所里,阳台上„„只要孩子够得着的地方,都有一些书籍。你想,孩子被书包围了,他还能没有读书的欲望吗?

二、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有读书的“量”。

想要孩子阅读,一开始得为孩子计划好读书的时间和数量。学生的作业负担通常比较重,但鲁迅先生不是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譬如:规定每天早上洗漱完毕后读十分钟的书;下午回到家,吃饭前读二十分钟的书,或者改为晚上睡觉前;周末是读书的好时机,每天最少可以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这样算下来,一周可以挤出390分钟用来读课外书,按照小学高年级学生诵读的速度计算,1分钟可以读200个字,如果是默读,可以读400个字,390分钟该读多少字?是156000个字,一年下来又可以读多少书呢?

三、给孩子图书,让孩子有读书的“食”。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道德高尚的人谈话。”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书籍十分重要。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或推荐读物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有趣和 1

广泛,首先指导孩子广泛地阅读文学、数学、史地、生物、科普读物、优秀作文等各种书籍,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其次是选择的书要合适。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有项调查表明,小学3至5年级孩子的阅读书籍具有一定的特点,首选的是童话故事书,其次是科学幻想故事书,再次是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书,另外就是一些数学游戏、发明创造、科学知识、动物世界、海洋、旅行、战争、历史、笑话、娱乐、诗歌、传记和天文地理方面的书。但凡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均是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目前出版的书刊相当多,家长们应该把那些健康有益的儿童读物介绍给孩子们,决不能让一些格调低下,内容荒诞的书刊毒害孩子们的心灵。下面几种书籍可供参考:

1、挑选有助于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知识的读物。例如学了叶圣陶的《稻草人》,老师会介绍《叶圣陶童话集》,家长就可以配合老师布置的书籍买。

2、推荐那些能够满足少年儿童在文学、历史、科技等某一方面兴趣爱好的读物。

3、结合当前形势、不同节日和周围环境的特点介书籍。例如:结合国家重大政治生活推荐政治、历史方面的通俗读物;不同季节介绍有关大自然科学知识的读物;结合重大节日,介绍党和军队的光荣历史以及优良革命传统的故事书籍,介绍爱国主义优秀读物等等。

三、教孩子方法,让孩子有读书的“质”

“孩子读了很多书,但还是不会写作文,语文成绩也没见提高,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孩子读书没有“质”。如何引导孩子读好书,这里推荐几种读书的方法:

⑴ 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⑵ 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400多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⑶ 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另外,在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时,还要做到:

1、圈、划。

阅读过程其实是一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会全盘接受,这中间有一个筛选的过程,学生接受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可能是对作品的瞬间领悟、理解,它需要及时下载,以防稍纵即逝,这时候,用一支铅笔圈、点、勾、画、批、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支铅笔能够使孩子全神贯注,思维敏锐。

2、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等。

3、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孩子把名言警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四、给孩子榜样,让孩子有读书的氛围。

有一位伟人在他的文章中回忆自己儿时所受的家庭教育时写道:我的家里每天都有一个“肃静时刻”,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工作或者阅读,大人和孩子都一样,是不允许打破这个安静时刻的。“父亲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哥哥姐姐在看书或做作业,母亲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做针线,我们两个小一点的坐在母亲边上看着小人书。”他认为,是这样的“肃静时刻”养成了他自觉遵守纪律、自我控制的习惯,还使他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这位伟人就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要使孩子养成静心阅读自觉学习的习惯,家庭读书学习的氛围很重要。首先家长自己先养成学习阅读的习惯,成为一个读书人,就算是读读报纸杂志也能为孩子做出榜样,也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够学习阅读的氛围。如果可以,家长可以加入到孩子读书的行列,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文,同议一件事。对于孩子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哪怕他只读懂了其中的一句,只记住了其中的一个故事,只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只要他有一点点的收获,我们都不要忘记给他一点掌声。“掌声”是激励孩子努力读书的一剂良方。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旅游,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也能激励孩子努力去读书。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营造浓浓的家庭“读书”氛围,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创设“书香家庭”,营造读书氛围。给孩子读书的地儿;给孩子读书的时间;给孩子适当的图书;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做孩子读书的榜样。孩子一定会还给家长一个惊喜!参考文献:

(1)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篇7: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刘运炳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班主任: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年级领导给了我这个能够与大家交流的机会,谈不上什么经验交流,只是把我高三一年来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班主任做个汇报。

我是一位理科平行班的班主任,今年我们班61人,高考文化课上线30人,小专业上线5人,本科上线率为57.4%,可能与以往的平行班相比算不了什么,但我却觉对这一结果很满意了,因为我们这一届高三与以往不同的是理科分了一个火箭班和三个实验班,所以作为平行班基本上是以维稳为主,可我并没有这样给班级定位,我知道学生如果没有升学的压力,维稳只能越维越不稳,因而在高一高二班级管理的基础上,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上,以下我就谈谈我具体的做法:

一、让学生时时处处不忘目标。

目标的根本意义是确定奋斗的方向。人的发展处于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这种态势就要求把人的远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一个人没有远期目标,就会变得没有气势;没有中期目标,就会没有精神;没有短期目标,就会变得不勤奋。目标低了,不感兴趣,目标高了,达到的可能性小了,就会失去信心。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体的;二是可以量化的;三是能够实现的;四是注重效果的;五是有时间期限的。我让学生每学期开学时都写一份《我的理想》并写上高考的目标,然后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每隔半个月重温一下,同时我又让他们把所订的每个月的月考各科目标分数张贴在桌子上,每天都看看一看.到了下半学期,我让学生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写下来,到晚上时再予以检查,看完成了没有。这样让学生始终记得自己的理想,时时不忘自己的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摒弃他们的惰性,激发他的斗志。

二、把调换座位作为杠杆。

在高一高二时调换座位我采用前后和左右滚动的方式,到了高三后半学期我则是采用按 成绩挑选座位的方式进行调换座位。每次月考或大型考试之后,我首先让进步大的学生挑选座位,然后再按考试名次挑选。这样既是对后进生是一个鼓励,也是对学习扎实的学生是一种鼓励,让后进生看得到希望,又让努力学习的学生得到认可。

三、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俗话说得好:“士气可鼓不可泄。” 就是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及时鼓励学生,让他们信心满满。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根据我班“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要求,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表扬是最不需成本的激励,学生们并不在乎奖什么,但他们在乎班主任的态度。要让全班学生都知道,班主任的心里装着每一个同学的点滴进步,关注着每一个同学的点滴成长。

作为平行班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努力与不努力是一个样,反正都是上专科。于是我总是给他们讲211、985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工资差别,将一本和二本的差距。我经常对他们说:“考学不是成功的唯一之路,但它是我们成功的捷径。也许你不通过考学这条路照样能够成功,但是那种成功将使你付出更多的努力,挥洒更多的汗水。”

记得高三才开始进行理综合卷考试时,前几次我们班都是倒数,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说:“我们虽然考得差,但是三位理科老师说在我们班上课是最舒服的,因为我们上课纪律非常好,同学们听讲做作业都很认真,学的很扎实,肯钻研,从来没有人轻言放弃!他们对我们充满信心!”几次鼓励之后,理综考试终于拉平了与兄弟班级的差距。

人都喜欢被表扬。优等生需要表扬,学困生更需要表扬。其实学困生身上也存在着许多优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要善于给他们以信任,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扬长避短,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在高二时有位叫张继涛的学生有一天突然问我:“刘老师你觉得我有优点吗?”我当时就蒙了,因为这个学生刚分到我班时就被我逮住抽烟,中午午休时又被我发现他到处乱逛,而且几次说谎,被我狠狠的批评了几次,有一次我差点让他回家喊家长了,说实在的我对他没有好感。但是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我依然敷衍性的说了他几条优点,从那以后我发现他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上课爱回答问题了,也爱问老师问题了,高二再次分班后他虽然不在我班了,但每次见到我总是热情地打招呼。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也让我更加坚信发现学生身上闪观点的重要性。今年我班毕业的高航,是一个体育生,高三前几次诊断考试文化课最多不过300分,而且老爱迟到,有时他还把宠物狗装在背包里带到学校玩。当体育考试成绩下来后,他的体育成绩竟然考得最高,知道他的成绩后,我第一时间在班上公布了他的成绩,而且大加表扬,平时总是鼓励他说:“你体育成绩很不错,你在文化课上再努力一下,一定会考个好学校!”在那次全班出外减压游玩时,他突然自信满满的对我说:“老师你见过一个月高考逆袭的吗?”我说:“没有。”他说:“我会让你见证我的奇迹!”高考成绩揭晓后,他果真以文化课343的成绩顺利考上了湖北师范学院,也算是实现了差生的逆袭!

四、经常给学生补充精神食粮。

高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懈怠,缺乏学习的激情。这应该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那怎样让他们始终保持斗志,始终激情满怀呢?那就是经常给他们补充精神的食粮,我利用班会课让他们看了很多励志的文章,如《你凭什么上北大》《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等等,教英语的王雪老师也经常给他们念一些这样的文章。百日誓师大会之后,我又把朗读百日誓词作为激励他们斗志的新食粮,每天早中晚都让他们站起来大声朗读誓词,声音很响亮,往往整个高三教学区都能听到,而且这种做法一直坚持到高考,这给同学们带来了不竭的动力,饱满的斗志。

篇8: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氛围的要素有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才有可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1.保持最佳 的教学心 态。教师教学的心态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在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其次,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课堂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顺利形成。

2.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 ,彼此心理相容,学生学习才会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的距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 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 持最佳学 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习,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氛围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听课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信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表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 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心理需求, 开阔学生思路, 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篇9: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上通过直观形象演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过去死板的讲解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也变得更爱学习了。

二、教师的教学艺术决定着课堂教学氛围

一个精神振奋、博学多艺的老师更易被学生所接受,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亲和地讲解,微笑地赞赏,焕发了学生的活力,使课堂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不是训斥,而是耐心指导。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与鼓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玩中学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贪玩好动,课堂上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更易激發学生潜能。我在教低年级识字时,通过猜字谜,找朋友等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识字中来,开发了学生智力,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学习了语文。

四、师生关系融洽是营造良好气氛的关键

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感到有压力,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老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对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更佳。

篇10: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方式

(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关注班级氛围,树立主人翁意识。

教师要牢固树立师生共同建班的意识,积极动员学生的力量,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建设好班级氛围。

1、要抓住适当的时机(尤其是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和平常的晨会课),让学生明白建设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性;组织学生了解、讨论、研究本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民主协商如何解决困难的措施,共同制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计划。

2、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组成班级学生自治团体,并通过对他们经常性地培训、交流,使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学习和工作的 “排头雁”“领头羊”,从而带动全体的进步。

3、要充分利用墙报、节日活动等班级舆论阵地,就本班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讨论,扬善除恶,宏扬正气,从而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环境。有了积极的舆论环境,自然会在无形中激励、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园”的建设。

(2)全体 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参与班级氛围的建设。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气氛影响班级氛围,又依赖于班级氛围。不仅是班主任,而且是全体老师,不仅在课内,包括在课外,都要认识到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品质,使学生对每个学科产生兴趣,进而热爱学习,尊重老师,以至热爱自己学习的班集体,主动参与建设或维护良好的班级氛围。

每个教师在搞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关注并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既做经师,又当人师。教师在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以下要求:

1、以身作则,做学生良好行为的表率;

2、待学生公平、公正,不能偏好或歧视某些学生;

3、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正常人格;

4、赏罚分明,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善恶;

5、真诚付出,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提高亲和力。

(3)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创造条件,为班级氛围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是学校和社会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是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这点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范围,此处就不展开论述了。

(二)科学民主,搞好机制建设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管理也应该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了完善的管理机制,自然会使班级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保证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在建设班级的的机制上,教师应秉持“全员参与,民主协商、分工合作、公平公开、赏罚分明”的原则严明有效、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做好各项工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活跃班级,缔造有品质的班级文化。

(三) 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更新领导方式

篇11: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劳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渉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想法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里,学生才能焕发出求知的积极情感,促进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情形,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就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教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堂导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通过创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分苹果的游戏:教师出示6个实物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

学,每人分几个?”自然而然地唤起了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突出了平均分这一关键,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接着又问:“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能用过去学过的数来表示吗?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给学生造成悬念,当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时,老师再适时“言归正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分数的初步认识。”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数,更重要地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二、针对个体,评价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其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很在意一点,那就是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此时的激励性语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面向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使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语,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和谐、融洽。新课标中说: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老师:对好的学生要时时鼓励,对差的学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要委婉,不能伤其积极性、自尊心。如可用“如果法”进行评价:“这道题你做的非常好,见解很独特,说明你善于思考,有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你能在书写与计算上再认真仔细一些,相信你会

更加棒,次次得满分。”这话既有表扬又含有批评—表扬学生有新思想,批评其书写不整齐、计算不够认真、粗心,可谓是一箭双雕。

三、创造幽默,唤回精力

学生的注意力在集中一段时间后容易“走神”,而生硬的批评未必奏效,而容易激起抵触情绪。此时,老师不妨适时制造一些幽默的话语,以此来唤回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当学生小声说话时,老师问一声:“唧唧复唧唧,唧唧为何事?”对看窗外风景的学生说一句:“对面的小孩看过来!”等。这样的幽默话语即活泼风趣,又能打破死水般的局面,帮助学生克服疲劳,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篇12:如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素书》说: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同理,一个混乱的公司,人人皆有小人之嫌。我们的内心有种融于社会和环境的渴望,于是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每个人其实都是改变后的自己。好的环境氛围很重要。

一个企业如果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员工就能愉快而有效率的工作。那么该如何营造这样的工作氛围呢?

一、创造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

任何人都喜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会使他们更有效率、更愿意工作下去。

所谓“快乐工作”是一种心理状态,首先是让员工在这个企业工作有一种自豪感、感到荣耀,比如在这个行业在这个公司里有这么一份工作很体面,有比较有竞争力的薪酬,甚至包括优美、舒适的办公环境等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就是有自豪感。把工作看成荣耀,员工就不会轻视自己的工作,他会把工作当作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不分高低的。这样不管做任何工作,员工都会尽心尽力,努力去做好的。把工作当成荣耀,员工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即“精神向心力”。

第二,要让员工有成就感。他愿意从事这份工作,在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比如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司的认可、同事的认可甚至亲朋好友的认可,比如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与培训,使员工有一定的担当,敢于面对不同的事物。第三,企业要营造一种归属感。就是使员工对这个企业有一个情感寄托。国内很多私营企业都实行家族式管理,跟着老板创业的基本都是当年的同乡、同事、亲戚,在草创阶段同乡、同事、亲戚等亲朋好友能够互相激励、倾心扶持,一旦企业上了规模,特别是战略模式发生变化,业务“跨界”扩张,导致企业商业模式、赢利模式发生转移,部分创业元老们由于综合管理素质、文化素质等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很多老板由于感情维系,还希望事业由创业元老或者自己的儿女来承接,实际上,如果创业元老或者自己的儿女确有定国安邦之才,企业员工当然可以忠心耿耿,继续辅佐;如果创业元老或者自己的儿女是扶不起的“阿斗”,公司又缺乏象诸葛亮这样的老臣,处处给新进来的高级管理人员设置障碍,而一些老板又不愿得罪老员工,甚至一些老板喜欢玩弄权术搞“平衡”,这时候公司的处境会非常尴尬,公司上下弥漫 “复杂”的氛围、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新进员工没有归属感,员工们无所适从,就会蠢蠢欲动准备跳槽。

面对这种尴尬、复杂的处境,作为老板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企业之树常青呢?1993年,郭士纳就任IBM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这是IBM第一次从本公司员工外挑选一个领导人。而郭士纳出任之际正是IBM亏损惨重、即将分崩离析之时。

郭士纳上任后,他的扭亏为盈的措施之一就是“裁员”。他在一份备忘录中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你们中有些人多年效忠公司,到头来反被公布为‘冗员’,报刊上也登载了一些业绩评分的报道,当然会让你们伤心愤怒。我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要大量裁员的痛苦之时上任的,我知道这对大家都是痛苦的,但大家都知道这也是必要的。”

不解雇政策是IBM企业文化的主要支柱,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认为,这样可以让每个员工觉得安全可靠。如今,郭士纳裁员却是动了大手术,辞退了至少35000名员工。

裁员行动结束后,郭士纳对留下来的雇员说:“有些人总是抱怨,自己为公司工作多年,薪水太少了,职位升迁太慢。你必须拿出点成绩让我看看,得给我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现在,你是否继续留任,就看你的表现了。”

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和改革,郭士纳在短短六年中重塑了IBM这个曾是传奇式偶像企业的美好形象,使之走上了重新增长的复兴之路。

“裁员”是经常见到的事情,只有裁掉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部分员工,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很多人已经是处变不惊了。

作为老板必须清楚:公司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必须靠利润去维持发展,而要发展便需要公司中的每个员工都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因此,“裁员”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为了少“裁员”,那就要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为员工多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不断成长,以适应公司可持续发展。

作为员工来说,公司是努力证实自己业绩的战场,证实自己的唯一法则就是业绩,无论何时何地,假如你没有做出业绩,你迟早是一枚被弃用的棋子。因此,为了避免被“裁员”,应该主动多学习,多参加培训。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员工离开,只有三个原因:第一,没有自豪感;第二,成就感缺失;第三,没有归属感。

可以说,不懂得培育自己企业的管理者,等于不懂得带兵的所谓将军,这样的将军怎能不打败仗?

一个企业,要想把优秀员工留住,企业就应创造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解决“三感”问题。

二、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杜绝内耗

首先,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俗话说:革命不分先后,功劳却有大小。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做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员工。

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他手下有一位将军,跟随自己长年征战。有一次,这位将军觉得他应该得到提升,便在皇帝面前提到这件事。“我应该升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他说,“因为我的经验丰富,参加过10次重要战争。”

哈德良皇帝是一个对人才有着高明判定力的人,他并不认为这位将军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务,于是他随意指着拴在四周的驴子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争,可它们仍然是驴子。”

其实职场也是一样,职场当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经验与资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有些人十年的经验,只不过是一年的经验重复十次而已。年复一年地重复一种类似的工作,固然很熟练,但可怕的是这种重复已然阻碍了心灵的成长,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员工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也必须经历一定的“台阶”。假如只讲资历不看能力,就会出现论资排辈的现象。但有的人经常对此熟视无睹,结果害人不利己。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有时资历无法代表全部。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勤奋工作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曾经作出过一定贡献,现在却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自以为是不干活的员工。在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年代,讲究能者上庸者下,没有哪个老板愿意拿钱去养一些无用的闲人。

通常来说,一个成功老板的背后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业绩突出的员工。老板心中分数很高的职员,也一定是那些业绩斐然的员工,当然,他们将获得丰厚的奖赏,而业绩差的员工,则随时会有被老板解雇的可能。

公司要的是业绩,而业绩的实现要靠人,但人的“两面性”又使管理增加了变数。在很多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为管理而管理,谈不上明确的“业绩”导向。因此,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业绩导向,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业绩效果,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以“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

二是杜绝类似机关“吃大锅饭”的情况。大家都是吃“皇粮”的,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铁交椅”,工作上做多点少点没事,可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做好点做差点也没关系,但千万不能捅个漏子;做不做事也无所谓,但可不能缺席早退。如你问:“一年下来绩效如何?”答:“年年岁岁都相似”。再问:“明年的打算是什么?”答:“涛声依旧”呗。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都是这样的,那离“倒闭”也不远了。

三是远离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小人。

为什么很多人经常会说公司很“复杂”,老板心里也明镜似的,就是改变不了现状呢?

这主要是老板用人不善的原因。一个浙江义乌朋友的企业,有一个很早进入公司的员工,因为所谓的“忠诚”(表面上说对公司忠诚,一直舍不得离开,实际上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很深得老板的信任,老板也有点怕她,处处维护她。一方面,她总是在所有人的面前说老板坏话,甚至骂老板,给所有人都灌输公司这不好那不好、领导也不好的思想,使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对工作非常消极;另一方面,她总是在老板面前说其他员工坏话,在这个同事面前说另一个同事不好,可她还是深得老板信任,很多员工很看不过去,就给老板提建议,但老板处处维护她、不想淘汰她。结果导致很多员工不愿呆下去,纷纷离职,导致公司一直萎靡不振。后来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给他讲了实话,老板才劝退了那个“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员工,使企业度过危机,发展起来。

《素书》说:亲仁友直,所以扶颠。同理,一个企业只有经常亲近正直、忠诚的人,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以杜绝内耗。

所以人们经常说:任何人的成功,无论是政治上,或者是在生意上,背后隐藏著的是人际关系的成功。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有的企业把目光主要放在追求“第一利润”上,而把变革陈旧的企业管理思想摆到了次要地位,我想,他们恰恰忽略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财富的积淀,是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泉。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不断腾飞的保证。

2004年,广东省电影公司转制改企的时候,员工们不知道这样一改将意味什么,很多人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公司宣布了今后的企业治理理念。这条理念十分独特,但又十分合乎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原则,员工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下来了。这条理念就是:广东省电影公司是所有员工的避风港(全场鼓掌),但不应该是安乐窝(顿时安静)。后来又提出公司的发展愿景:做中国电影产业的先锋企业,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公司说到做到,几年下来,整个团队不但稳定下来了,而且发展壮大,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员工们的收入也大幅度地得到了提升。市场的局面渐渐打开,公司的制度、人事、业务、管理都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状态。

上一篇:医患沟通技巧学习总结下一篇:六年级作文不抱怨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