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积极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2024-05-11

采取积极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企业发展稳定(通用2篇)

篇1:采取积极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采取积极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一)完善信访管控体系,压实信访主体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解决问题与源头预防、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体系,真正做到责任层层落实、压力逐级传递。认真履行公司信访稳定领导小组责任,夯实各党支部书记、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管理人员实施“一岗双责”信访工作责任制。要求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为及时解决信访问题提供组织保障。

(二)巩固三级接访网络,实现公司信访工作网格化、全覆盖

继续认真执行好党政主要领导接访日制度。公司当日值班领导进行每日接访制度。实行党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24小时接访和车间级信访接访代理制度。及时做好上访职工的信息反馈、思想稳定教育等工作,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防控力度,力争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切实将信访职工的问题在本单位处理,切实落实责任,将信访问题提前消化在基层。

(三)规范运行“四个”保障机制,促进公司信访工作稳步推进

1、保证职工信访渠道畅通机制。一是通过公司“三级”接访网略,确保职工每天都有合理诉求反映问题的表达渠道,尽最大可能将信访职工吸引在公司和本单位内部,决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诱发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实行信访办接访代理制度并做到闭合管理。二是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党支部书记、各单位负责人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心制度,变职工“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满足职工合理的心理预期,正确引导和解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依法依规逐级反映,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抓好信访信息研判预警机制。在公司形成“大信访”格局下,建立车间信访联络员汇报制度。各党支部、单位选派1名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担任信访联络员,认真及时做好对单位不稳定预警信息的搜集和上报工作。实行敏感时期信访稳定日汇报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对掌握的信息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及时进行梳理建档并制定跟进措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发现不稳定苗头及时处理化解。

3.执行好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根据要求公司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遇到突发事件或出现的重要信访问题时,会议随时组织召开。由公司信访领导小组负责召集信访联席会议。一是落实上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决策部署,通报重要信访事项,制定相应的工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分析信访工作形势,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特别是对有上访倾向的事项,指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妥善调处;三是对于重大、复杂、疑难信访事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坚持好每月一次的信访隐患排查制度,研究处置措施,落实责任单位,限期办结。

4.严格执行信访责任追究机制。加大信访责任倒查追究力度,对因信访工作不负责任、信息研判不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信访人越级上访,给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对信访工作责任人、问题管辖部门负责人严肃追究责任。同

时对事件发生单位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单位和部门的评先树优资格,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按照《公司2017年信访稳定工作考核办法》,实施信访稳定工作目标化考核管理。

篇2:采取积极措施 营造良好氛围 确保企业发展稳定

高度重视抓紧抓好

河南是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抓好粮食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全省在上下謀划和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过程中,明确提出,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始终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上,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三化”协调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形成了全省上下重视、抓好粮食生产的合力。精心组织编制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到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300亿斤。同时,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并承担155亿斤即占全国1/7的增产任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进行检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督促指导各地抓好粮食生产。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不断调动基层政府抓粮的自觉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是完善惠农政策。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办法,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2011年共发放良种、农机、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118.9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落实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近两年以最低价收购的托市小麦占全国的50%以上。落实8.25亿元抗旱资金,补贴农民抗旱浇麦。二是健全奖补机制。建立健全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产粮大县、种粮大户、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奖励,逐步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待遇,2011年给予101个产粮大县各项奖励资金超过16亿元。三是加强金融支持。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的激励机制,明确信贷支持重点,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明显高于上年。四是狠抓监督管理。出台加强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监督管理相关意见,细化目标、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建立健全制度,严肃查处各种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夯实生产基础条件

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投入,大兴农田基础设施,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大型水利枢纽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低洼易涝地治理工程,提高防洪标准和除涝能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与末级渠系改造,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6400万亩。2011年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7.25亿元,省财政增加投资3.22亿元,奋战3个月,兴建1366万亩抗旱应急工程。应急灌溉工程为大旱之年夺取夏粮丰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扎实推进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综合配套工程,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00多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49亿斤。三是加强土地整理。实施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复垦农村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共整理土地近14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30多万亩。四是加强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建成54个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45家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快建设农业气象灾害自动化监测网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网,为实现农业灾害实时动态监测、精细化预报预警奠定基础。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一是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实施优质高产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等重大科技专项,郑麦9023小麦品种、郑单958玉米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玉米品种实现持续更新换代,常规种子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杂交种子良种覆盖率达100%。二是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开展小麦、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制定分区域主推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大力实施粮丰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农业科技项目。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星火科技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工程,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的生产技能。四是开展高产创建。在万亩示范片建设和整建制开发试点基础上,推进整片整乡整县高产创建。2011年夏收,全省168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064斤,比全省小麦平均亩产高出282斤。五是实施应变科学管理。连续4年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服务活动,把粮食作物管理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到田间。六是开展规模化生产。近年来,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强化流转服务,积极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1476.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5.4%。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重点推进水稻、玉米等秋作物生产机械化。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5%,其中小麦机收率达96.9%,玉米机播率达70%以上,全省玉米机收率达50%;水稻机插秧率快速增长。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出台扶持政策,优先支持合作社实施涉农项目,目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数量突破3万家。三是强化农资流通服务。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等,大力发展农村连锁配送,采取措施确保电力、供销等部门物资供应,石油部门在国家定价基础上优惠供应农用柴油,有效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

科学抗灾降低影响

上一篇:高三青春话题作文选登下一篇:2016重阳节感恩父母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