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者简介

2024-04-30

诗词作者简介(通用10篇)

篇1:诗词作者简介

古诗词作者简介大全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诗的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农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作品流传于世的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与杜甫齐名,称“李杜”。学过的.诗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夜宿山寺》《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古朗月行》《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孟山人”。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善于即景会心,写出真实感受。如:《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杜甫(712—770)字子美,35岁到长安求仕,在长安十年,很不得志,后做肃宗左拾遗,48岁入蜀在成都营建草堂,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杜甫的诗篇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揭露了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和贫富的对立,展现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学过的诗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诗人,主张文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学过的诗有《江南春》《清明》《山行》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学过的诗有《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过的诗有《送元二使安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成就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三。学过的诗《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伟大诗人,自号香山居士。一生留下三千篇诗作,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他的诗主题集中,富于情节,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平易流畅。学过《忆江南》《池上》《暮江吟》《赋得古原草送别》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进士出生,力主抗金,直言进谏,屡遭排挤,他的诗“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学过《小池》《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行变法,诗文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体现他的政治主张和报复。学过《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梅花》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亦工词。他坚决主张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侵扰,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学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咏梅》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升至校书郎,后来一再被贬。存诗180多首,多写边塞和妇女生活。学过《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篇2:诗词作者简介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此词以追怀南宋起笔,汉上指江汉流域,是女词人故乡。江南指长江中下游流域,本中借指南宋。都会繁华,人物如云。指故国的繁盛。“尚遗宣政风流”,南宋文明源于北宋风流文采。宣、政指北宋政和、宣和年间。“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千里长街,连云高楼,朱户绿窗,帘钩银光灿灿。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貔貅,猛兽之名,借指侵略者。这里指元兵南犯,势如洪水猛兽。1274年(咸淳十年)元兵自襄阳分道而下,不久东破鄂州。1275年(德元年)三月,南陷岳州,“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长驱直入的蒙古兵占领了繁华绮丽的汉上江南,如风暴横扫落花。从起笔写南宋文明之繁华,笔锋一转,写元兵大兵南侵,“风卷落花愁”,表达了词人对国破家亡之恨和自身被掳之辱的无限悲慨之情。笔锋一转,女词人以包容博大的气魄和卓越的识见转写宋代历史文化大悲剧,笔力不凡,也表现了女词人超人一等的思维安位。当女词人作此词时,已被掳至临安,临安被陷之景,其触目惊心悲慨之深,是可以想见的。清平三百载,从南宋直扩展至三百年南北两宋。“典章文物”四字,凝聚着女词人对宋代历史文化之反思与珍惜。此四字指陈出有宋一代文化全体。北宋亡于女真,南宋亡于蒙古,灿烂文化三百年,如今扫地俱休!女词人之绝笔,写是历史文化悲剧之写照。此三句承上片而来,但典章文物显然比十里银钩更其深刻,是为巨眼。全词有此三句,意蕴极为遥深。在女词人心灵中,祖国与个人双重悲剧,原为一体。以下写个人命运之悲剧。“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就其深层意蕴言,则是庆幸自身在死节之前犹未遭到玷辱,保全了清白。是足可安慰自己并可告慰于家国。词读至此,真令人肃然起敬。一弱女子,能在被掳数千里后仍全身如此。非一般人所及!其绝笔之辞气又复从容如此,气度显亦超常。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借用南朝陈亡时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破镜离散典故,说出自己与丈夫徐君宝当岳州城破后生离死别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丈夫最后的`深挚怀念。徐郎,借徐德言指徐君宝。同姓而同命运,用典精切无伦,自见慧心。徐德言夫妻破镜犹得重圆,而她们夫妇死节已决。故女词人之用此古典,其情况之可痛实过之百倍。“徐郎何在”?生死两茫茫,惆怅何其多。情变悲愤激烈而为凄恻低徊,其言之哀,不忍卒读。“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从今后,我的魂魄,要飞过几千里路,回到岳阳故土,到夫君身边。从容绝决而又固执不舍,充分体现出能出世而仍入世、置生死于度外的传统文化精神。“夜夜岳阳楼”结笔于岳阳楼,意蕴遥深,亦当细细体味。

女词人在词中对自身被掳艰危之现实,着墨尤多,而寄之以对文明的追思之中,对祖国沦亡亲人永别深致哀悼,写南宋文明之繁盛及横遭蹂躏。在回忆和反思中。下片写徐郎何在与断魂千里,运用悬望与想象。表现了女词人远思之凌空超越。本词另一特点是意境之重、大、崇高。从历史文化悲剧写起,哀悼宋文明的衰亡,词境极为重大。词中表明自己死节之心,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意境极为崇高。

篇3:对“作者简介”的要求

作者简介: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民族———汉族可省略) , 籍贯, 职称, 学位, 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任选) 。

本刊现对“作者简介”中有关著录项目具体说明如下:

多作者署名时, 仅要求提供第一作者 (或主要责任者或执笔人) 的简介即可, 一般应将其姓名置于首位;“籍贯”是指“××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人”, “职称”指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教师, 助教, 教授……, “学位”指学士, 研究生, 硕士, 博士……, “研究方向”也可提供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技术成果等。具体情况可参阅本期的“作者简介”示例。

篇4:让“作者简介”架起一座桥梁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者简介;文本对话

小学语文教科书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备注了作者,但对这些作者的介绍,有多少是我们广大教师经过精心了解、有机整理并传递给学生的呢?有多少作者是在学生内心留过痕迹的呢?似乎不太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这往往是大多数老师所忽略之处,就算是众所周知的大家,教师往往也在揭题导入环节后以“姓名、生卒、作品”等贴标签式的内容作简单介绍,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对“作者简介”的无视之、淡视之、模式之,使得“作者简介”在课堂上匆匆地来,在学生心里匆匆地走,“水波不兴,心静如水”,学生敏感而鲜活的心也变得迟钝麻木了。让独具匠心的“作者简介”令学生为之怦然心动,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背后,与之进行思想情感的对话和碰撞,语文课堂会绽放更绚烂的光彩。笔者在此谈一点自己的拙见,只求抛砖引玉之用。

一、知人论世,追寻真情实感

《难忘的一课》一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一再反复,是教学的重点,它非常直接而又强烈地表达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作者也被台湾教师教授这句话的场景所深深打动。笔者在备课时,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简简单单的9个字就能让作者如此心潮澎湃、情难自抑呢?于是多方查阅资料,整理了这样一段资料,在学文后出示:

本文作者名叫雷观成,笔名田野,四川成都人。1923年出生,1946年毕业于原国立政治大学。田野大学毕业便去了台湾,曾在一家航业公司的海轮上当见习水手;后又在台北师范学校任教;还在一家洋行任过职。在台湾的每时每刻他都想念着祖国大陆,他曾在作品《怀念》中写道:“因为,我怀念大陆,而且是,我曾经为之朝思暮想的、为之战斗过的新生的祖国的大陆!”思念到无法忍耐时,他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偷渡”,千辛万苦回到了大陆,直到26年后,才和台湾的家人取得联系。

师:哪些内容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思念到无法忍耐时,他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偷渡,千辛万苦回到了大陆,直到26年后,才和台湾的家人取得联系”让我感动。因为作者为了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偷渡”回祖国,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生:我对“曾在作品《怀念》中写道‘因为,我怀念大陆,而且是,我曾经为之朝思暮想的、为之战斗过的新生的祖国的大陆!”深受感动,因为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念。

《孟子·万章下》中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反之,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变得肤浅,甚至会成为空中楼阁,变得难以确认和把握。《难忘的一课》旨在表达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但文章往往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正因为作者内心也积蓄着满腔的爱国情感,以致于这简简单单的一节课能让作者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以上这段“作者简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立体、全面的作者形象,让文中的“爱国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蔓延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二、文以载道,凸显主题思想

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有言:“文所以载道也。”意思是说写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弘扬精神的。同样,教科书中一篇篇佳作也有其各自的主题思想,是作者用来诉说自己的“理”,但这些“理”学生未必都能领悟,借助“作者简介”,往往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文章的作者伊尔莎·斯奇培尔莉是作家,也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文章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是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但如果在教学时,只教授文本本身,学生获得的内心体验还是只停留在说理的层面上,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了把这个“理”灌输到内心深处,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出示“作者简介”:

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1927年在巴黎开设自己第一家服装设计沙龙,追求设计的创新性,她第一个设计了护肩,毛皮织物和将拉链染成和衣服相同的颜色。她与当时著名画家联系密切,并聘请他们参与纺织品的设计,把超现实主义风格引入服装设计中,掀起服装新风格的热潮。

文中讲到“我”在服装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得到解决,以及这段简介中提到作者的成功,都很好地证明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个深刻的道理。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所在。如果没有这份“作者简介”的扩充,学生对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理解得一定不够深刻。

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作者通过对其所选材料进行艺术加工、提炼、塑造出人物形象及揭示人物高尚情操、美好品质、深刻哲理的载体。如何让学生更直接地触摸到文章的灵魂,就需要教师的智慧。让“作者简介”为这两者之间搭一座天梯,定会让课堂教学成就无限精彩。

三、文如其人,体味文体风格

每个作家的作品都会有其独特的风格,而吸引读者的也往往是他们身上这独具一格的个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由意思完全相反的两个词组构成的课题就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且文中所叙述的父母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评价的事情在学生身上也有過体验,学生读来备感亲切。在感受长大后的巴迪明白了父母亲截然不同的态度的良苦用心后(课文第16节),教师启发学生,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对其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的其他作品中也能充分感受到,出示: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的写作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样,在上述的作者作品标题中可以看出,大多也由一组组意思完全相反的词组组成,可见作者喜欢惯用辩证式的词组并非偶然,可能是其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使他形成了他特有的写作风格,也正因为他的独具风格,使他跻身于美国畅销书作家的行列。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语文教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此,在那里,没有时空界限,没有心灵隔阂;在那里,想象的空间无边生长,思维的翅膀纵情飞翔。让“作者简介”成为这一道桥梁,引领学生徜徉于一篇篇文章佳作,和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使学生在与作者、文本、自我对话的过程中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韩信利.语文教学中作者简介的艺术探讨[J].信息教研周刊,2013(2).

[2]刘金梅.浅谈作者简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2012(11).

[3]师延峰.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介绍作者”的有效性[J].语文报·教师版,2008(4).

篇5:爱国诗词年代作者作品

1.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南宋·陆游:《示 儿》)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南宋·陆游:《诉衷情》)

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宋·陆游:《书 愤》)

6.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南宋·陆游:《关山月》 7、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南宋·陆游:《关山月》)

8、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南宋·陆游:《金错刀行》)

9、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南宋·陆游:《金错刀行》)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南宋·陆游:《书愤》)

1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南宋·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1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南宋·陆游:《陇头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南宋·辛弃疾:《鹧鸪天》)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辛弃疾:《 南乡子》)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 破阵子》)

1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辛弃疾: 《永遇乐》)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

21.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意.(南宋·辛弃疾:《水龙吟》)

22、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南宋·辛弃疾:《 贺新郎》)

2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4、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近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岳飞《 满江红 》)

27、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南宋·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8、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南宋·岳飞《乞止班师诏奏略》)2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题临安邸.》)

31、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近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四首》)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39、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4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4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46、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篇6:作者李清照诗词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篇7:呼啸山庄内容简介及其作者简介

《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的作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1818-1848)。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应该说,她首先是个诗人,写过一些极为深沉的抒情诗,包括叙事诗和短诗,有的已被选入英国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中二十二位第一流的诗人的诗选内。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她与《简爱》(“JaneEyre”)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D,1816—1855),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AgnesGrey”)的作者安•勃朗特(AnneBronteD,1820—1849)号称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特别是《简爱》和《呼啸山庄》,犹如一对颗粒不大却光彩夺目的猫儿眼宝石,世人在浏览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遗产时,不能不惊异地发现这是稀世珍物,而其中之一颗更是如此令人留恋赞叹,人们不禁惋惜这一位才华洋溢的姑娘,如果不是过早地逝世,将会留下多少璀璨的篇章来养育读者的心灵!

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的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残酷地折磨至死(这从同时期的英国著名女诗人伊莉莎白•巴雷特•勃朗宁①的长诗《孩子们的哭声》,可以看到一些概貌)。再加上英国政府对民主改革斗争和工人运动采取高压手段:如一八一九年的彼得路大屠杀就是一个例子。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所反映。我们的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就是诞生在这样斗争的年代!她生在一个牧师家庭里,父亲名叫佩特里克•勃朗特(1777—1861),原是个爱尔兰教士,一八一二年娶英国西南部康瓦耳郡(Cornwall)人玛丽亚•勃兰威尔为妻,膝下六个儿女。大女儿玛丽亚(1814),二女儿伊莉莎白(1815),三女儿夏洛蒂(1816),独子勃兰威尔(1817),下边就是艾米莉(1818)和安(1820)。后面四个都生在位于约克郡旷野的桑顿村②,勃朗特先生便在这一教区任牧师职。一八二○年全家搬到豪渥斯地区,在旷野的一处偏僻的角落安了家。她们三姊妹就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一生。

一八二七年她们的母亲逝世,姨母从康瓦耳群来照顾家庭。三年后,以玛丽亚为首的四姊妹进寄宿学校读书。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玛丽亚与伊莉莎白患肺结核夭折,夏洛蒂与艾米莉幸存,自此在家与兄弟勃兰威尔一起自学。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四个兄弟姊妹便常以读书、写作诗歌,及杜撰传奇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夏洛蒂和勃兰威尔以想象的安格里阿王朝为中心来写小说,而艾米莉和小妹安则创造了一个她们称为冈多尔的太平洋岛屿来杜撰故事。

她们的家虽然临近豪渥斯工业区,然而这所住宅恰好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艾米莉经常和她的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因此一方面勃朗特姊妹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虽不懂政治,却十分关心政治。三姊妹常常看自由党或保守党的期刊,喜欢议论政治,这当然是受了她们父亲的影响。佩特里克•勃朗特是个比较激进的保守党人,早年反对过路德运动③,后来也帮助豪渥斯工人,支持他们的罢工。艾米莉和她的姊妹继承了他的正义感,同情手工业工人的反抗和斗争。这就为《呼啸山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这个家庭收入很少,经济相当拮据。三姊妹不得不经常出外谋生,以教书或做家庭教师来贴补家用,几年来历受艰辛挫折。夏洛蒂曾打算她们自己开设一所学校,她和艾米莉因此到布鲁塞尔学习了一年,随后因夏洛蒂失恋而离开。一八四六年她们自己筹款以假名出版了一本诗集④,却只卖掉两本。一八四七年,她们三姊妹的三本小说⑤终于出版,然而只有《简爱》获得成功,得到了重视。《呼啸山庄》的出版并不为当时读者所理解,甚至她自己的姐姐夏洛蒂也无法理解艾米莉的思想。

一八四八年,她们唯一的兄弟勃兰威尔由于长期酗酒、吸毒,也传染了肺病,于九月死去,虽然这位家庭中的暴君之死对于这三姊妹也是一种解脱,然而,正如在夏洛蒂姊妹的书简集中所说的:“过失与罪恶都已遗忘,剩下来的是怜悯和悲伤盘踞了心头与记忆……”对勃兰威尔的悼念缩短了艾米莉走向坟墓的路途,同年十二月艾米莉终于弃世。她们的小妹妹安也于第二年五月相继死去,这时这个家庭最后的成员只有夏洛蒂和她的老父了。

这一位后来才驰名世界文坛的极有才华的年轻女作家,当时就这样抱憾地离开了只能使她尝到冷漠无情的人世间,默默地和她家中仅余的三位亲人告别了!她曾在少女时期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我是唯一的人,命中注定 无人过问,也无人流泪哀悼; 自从我生下来,从未引起过 一线忧虑,一个快乐的微笑。在秘密的欢乐,秘密的眼泪中,这个变化多端的生活就这样滑过,十八年后仍然无依无靠,一如在我诞生那天同样的寂寞。……”

她在同一首诗中最后慨叹道:

“起初青春的希望被融化,然后幻想的虹彩迅速退开; 于是经验告诉我,说真理 决不会在人类的心胸中成长起来。……”

但是她很想振作起来,有所作为,却已挣扎不起,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和濒于绝望的情绪,在她同一时期的诗句中也可以找到:

“然而如今当我希望过歌唱,我的手指却拨动了一根无音的弦; 而歌词的叠句仍旧是 ‘不要再奋斗了,’一切全是枉然。”

在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女作家盖斯凯尔夫人(1810—1865)的著名传记《夏洛蒂•勃朗特传》(“LifeofCharlotteBronteD”)⑥里,有一段关于艾米莉•勃朗特弥留之际的描写:

“十二月的一个星期二的早晨,她起来了,和往常一样地穿戴梳洗,时不时地停顿一下,但还是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甚至还竭力拿起针线活来。仆人们旁观着,懂得那种窒人的急促的呼吸和眼神呆钝当然是预示着什么,然而她还继续做她的事,夏洛蒂和安,虽然满怀难言的恐惧,却还抱有一线极微弱的希望。……时至中午,艾米莉的情况更糟了:她只能喘着说:‘如果你请大夫来,我现在要见他。’这时已经太迟了。两点钟左右她死去了。”

在夏洛蒂的书简⑦中记下了不少在艾米莉去世后她的哀伤与感触的文字,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艾米莉•勃朗特的一生就介绍到这里。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⑧(MatthewAmold,1822—1888),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可以说,她这部唯一留下的小说之所以震撼了人们心灵也就为此。

关于《呼啸山庄》这部书,在世界文坛上多年来每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有不少著名评论家及小说家都曾有专文论述。如: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aWoolf,1882—1941)⑨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将这两本书作了一个比较。她写道:

“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 ‘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⑩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也有专文为《呼啸山庄》作了较长的评论,他总结说:

“《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而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85)⑾,在一九四八年应美国“大西洋”杂志请求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他在长文中最后写道: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⑿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总之,《呼啸山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有誉之为“最奇特的小说”的。但是正如阿诺德•凯特尔所说:“希刺克厉夫的反抗是一种特殊的反抗,是那些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被这同一社会(指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的条件与社会关系贬低了的工人的反抗。希刺克厉夫后来的确不再是个被剥削者,然而也的确正因为他采用了统治阶级的标准(以一种甚至使统治阶级本身也害怕的残酷无情的手段),在他早期的反抗中和在他对凯瑟琳的爱情中所暗含的人性价值也就消失了。在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的关系中所包含的一切,在人类的需求和希望中所代表的一切,只有通过被压迫的积极反抗才能实现。”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社会悲剧就在于凯瑟琳意识到他们的社会地位悬殊,却幻想借她所羡慕的林敦家的富有来“帮助希刺克厉夫高升”,使她哥哥“无权过问”。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从后来希刺克厉夫再度出现时,林敦建议让他坐在厨房而不必请到客厅里坐,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就铸成了大错,她陷入自己亲手编织的罗网。而在她已经答应嫁给林敦后分明还说: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我对林敦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改变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改变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而这样她竟背叛了她最爱的人,也就是背叛了自己,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罗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去以前,希刺克厉夫悲愤地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作了。”又说:“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希刺克厉夫的悲剧——不惜用残酷手段来进行报复。他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却仍旧用私有制社会的斗争手段来进行反抗。他没有财产,却掠夺了财产,自己成了庄园主;他自幼被辛德雷嘲弄、贬低、辱骂,被人降到一个乡巴佬的仆人的地位,若干年后他又反过来以其人之道向其子进行报复,结果他的胜利必然等于他自己精神上的失败。当他发现林敦的女儿(也就是凯瑟琳的女儿)和辛德雷的儿子(也就是凯瑟琳的侄子)两人的眼睛完全和凯瑟琳生前的眼睛一模一样时,当他发现哈里顿(辛德雷之子)仿佛就是他的青春的化身时,他再也不想抬起手来打他们了。他自己承认“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结局”,他已不想报复,因为这样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复仇方式必然只能走向寂寞与空虚!

篇8:对“作者简介”的要求

根据新闻出版署1999年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 要求文章的作者按以下顺序列出其简介:

作者简介: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民族 (汉族可省略) , 籍贯, 职称, 学位, 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任选) 。

本刊现对“作者简介”中有关著录项目具体说明如下:

多作者署名时, 仅要求提供第一作者 (或主要责任者或执笔人) 的简介即可, 一般应将其姓名置于首位;“籍贯”是指“××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人”, “职称”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师、助教、教授……, “学位”指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 “研究方向”也可提供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技术成果等。具体情况可参阅本期的“作者简介”示例。

同时, 要求提供第一作者的E-mail、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 以便审稿或编辑加工时及时联系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最好, 请提供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 以便馈赠当期刊物。

篇9:巧用作者简介,让语文课更入味

关键词:作者简介;背景;语文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55-01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要点·行动·事例》一书中,在讲到“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时,提供了温家宝总理教师节前夕在北京第三十五中的听课点评。温家宝总理在听语文课《芦花荡》时,认为教师的缺点是“开始没把作者的简要情况给同学们介绍。既然是讲《芦花荡》,作者又是孙犁,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曾经写过什么著作,有过什么主要经历,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讲讲”。温总理的听课点评,不禁让我重新思考文本教学中,对于作者简介的处理。如何巧用作者简介,让语文课更入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就以下三方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巧抓时机,适时渗透

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犹如一场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可把作者简介单纯地割裂开来,且它没有固定的位置,只要能科学合理,能配合我们的教学节奏,能最后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它是可以创造性的富于变化的。

如诗词散文小说等文体的作者简介,它关系着对文章的进一步的理解,选择恰当的时机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这就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如教授《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可以抓住一个“痴”字作为教学的切入口,选择 “观其痴行——赏其痴景——解其痴情”这样的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感受张岱在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这样的时间、环境下,所描绘的天人合一的奇景,能够欣赏到如此奇景的必定是一个奇人,那么有着这样闲情雅趣、性格清高孤傲的张岱,到底是何许人也?课上到这里,就和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有了关系,学生自然说不上来或者知道的不完整,抓住这一时机,于学生兴趣正浓时介绍作者:张岱生活在明末清初,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课文《湖心亭看雪》就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湖心亭看雪》一文字里行间都能读到这种追念故国的情思。在了解了作者生平和背景之后,学生就不难理解“崇祯五年十二月”“是金陵人”这样寄托了深沉故国之思的语句。选择恰当的时机介绍作者,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达到了向课外的延伸效果。

二、斟酌用量,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那么应该怎样去介绍,是详还是略。每个作家的人生都充满了精彩,在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堂上,我们又往往不能巨细靡遗地将其介绍完整,我们必须有所取舍,斟酌用量,从课文整体出发,寻找其教学环节与作家介绍之间的契合点,使得语文课更能体现出整体性,也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比如:笔者在教读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就侧重介绍他的创作背景:据资料记载,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在衙门里三间之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德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从这样详细地介绍中可见,《陋室铭》并非是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之作,而更是愤世嫉俗之作。这样有所侧重的介绍,视野开阔,角度新颖,重点突出,注意到了内容深度的挖掘,为学生的课文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特色点缀,锦上添花

对于有些作者生平中的一些事迹、言行可给以绘声绘色的描绘渲染,以突出其人格的伟大,情操的高尚,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教育,精神上的感染。通过抓取作者人生的特色,突出作者的人物形象。对于提升文本教学的语文味,更有锦上添花之效。

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介绍胡适时,教师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重点抓住他人生轨迹中重要的一笔:是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学者。若用多媒体展示,则可将35这个数字重点圈划出来。从这简单的数字中,我们看到了胡适先生不简单的人生,也初步感受到了他的母亲的慈母和严师身份的内涵。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教材中,最有价值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作为传道授业者,要巧用作家简介这一环节,让语文课更有文化味,以它为载体,带领学生饱吮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乳汁,得到丰富的审美滋补。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 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4] 王荣生,韩雪屏.语言知识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篇10:五年级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爸爸的花儿落了》被选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窃读记》被选为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迟到》被选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并被选入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今年报考人大附中高中部。

张钫

[1]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去年夏天,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九年中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2课;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主要作品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作品《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目录

1、小友张苗(代序)高洪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访胡絜青——老舍爷爷是个“小孩儿王”

3、访季羡林――在季羡林爷爷家的那片荷塘前

4、访史铁生――两个傻子的“好运设计”

5、访李国文――李国文伯伯开讲:《三国演义》

6、访丁 聪――您为什么永远是“小丁”

7、访黄宗江――“卖艺人家”,好老头儿

8、访靳尚谊――大画家给我上大课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女作家,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生于1924年9月4日,死于2004年,当时是79岁。是美国诗人Conrad Ailen的女儿。曾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JOAN12岁以前没有上学,一直在家里由母亲指导她学习..小时候,因为寂寞,她经常自己编故事讲给自己和后来同母异父的弟弟听.她编的故事大多是发生在一些她自己幻想的地方.通过写作但愿我们能够把我们带到比现实更美好的一个地方”.JOAN一直坚持她从不特意为了某些读者而选择一种写作风格。她还坚信在给青少年进行创作时,作者应该向读者表现生活是艰苦的甚至不总是快乐的.但是,生活还是美好的。

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独自漂流在茫茫的大海上,身边只有一本书为伴,那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说,“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里的人为何如此作为。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还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像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女作家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就是一位好朋友,是一处你随时乐意去就去的熟地方。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用同一种方式去读同一本书。

第四课 我的”长生果”

1957年毕业于楚门中学,考取黄岩一高,因受哥哥叶鹏错划右派株连而辍学,即在故乡担任幼儿园教养员、小学教师、农场职工等职;1962年到河南,先后在郑州金水区工业办公室、郑州金笔厂、郑州机械工具厂任干部、冲压工、生产科计划统计等职。1979年因创作成绩突出,调入河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80年被推荐去中国作协文讲所学习毕业。1986年调回浙江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0年起担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联任至今;1992年起担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成员,联任(两届)十年;2002年底换届改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96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五届、六届连任至今)。

1958年开始业余创作,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叶文玲文集》出版。

出版小说集多种:《无花果》、《心香》、《长塘镇风情》、《独特的歌》、《湍溪夜话》、《浪漫的黄昏》、《此间风水》、《叶文玲小说选》等;散文集有《梦里寻你千百度》、《写在椰叶上的日记》、《艺术创造的视角》、《不了情》、《有你不寂寞》、《灵魂的伊甸园》、《永远的诱惑》、《七彩梦瓣》、《素心如简》、《叶文玲散文选》《枕上诗篇》《叶文玲品味文集》《玫瑰换个名字一样芬芳》、《情有独钟》等。

长篇小说有《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秋瑾》等;《无梦谷》发表后,曾引起强烈反响,在获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后,再获浙江省优秀文艺作品奖;1997年春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秋瑾》,也获如潮佳评,香港明窗出版社即以《秋瑾之死》为名重新推出,作家出版社1998年以《鉴湖女侠——秋瑾》再版。2000年的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

还曾创作一些影视文学剧本;如《太阳的骄子》、《背上的桥》;后者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长篇传记《常书鸿》改编的电视剧《大鸿飞天》,正在筹拍中。

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小说《心香》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当代》荣誉奖;《寂静的山谷》、《拐角》和中篇小说《小溪九道弯》、《浪漫的黄昏》;散文集《不了情》,散文《乌蓬摇梦到春江》、《奇品》、《月之望》、《心系苍穹》《未园之梦》、《素心长似香山雪》、《心中的乌镇》《美韵无限千岛湖》等数十篇作品,曾分获海内外及省部级各种奖项。其中尤以1995年的长篇小说《无梦谷》获美国纽约文化艺术中心所颁的“中国文学创作杰出成就奖”引人注目;1997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突出成就奖”。2000年、2004年又因长篇小说《秋瑾》、长篇传记文学《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再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所颁的“鲁迅文艺奖——优秀成果奖”。2002年,因散文创作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1999年被聘为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为扶植大学生中的文学新人,叶文玲捐赠十万元稿费,并获广发银行的支持,在浙大设立“新叶广发文学奖”。

第六课梅花魂

慧瑛,女作家。祖籍福建省,1946年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芳草天涯》、《竹叶三君》等。

陈慧瑛,著名女作家、女诗人。现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兼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书香世家,后回祖国求学,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6岁起在正式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十几年来,在中国内地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20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等作品共500多万字,有各种作品在国内外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已出版《归来的啼鹃》、《月是故乡明》等16部著作,其中《无名的星》荣获中国作协1989年举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第七课桂花雨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瞿溪乡一个旧式家庭,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病逝于和信医院,享年90.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逝去的一个时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诉说着基调相同的古老故事:温馨中透着幽幽的怆痛。1949年的大迁徙、大分裂,使得渡海来台的大陆作家都遭罹了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了。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琦君塑造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中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但这并不是琦君文章着力之处,而是琦君写到她母亲因父亲纳妾,夫妻恩情中断,而遭受到种种的不幸与委屈,这才是琦君写得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断。看过琦君脍炙人口的名篇《髻》的读者,我想没有人会忘记二妈头上耀武扬威的发髻是如何刺痛着琦君母亲的心的。琦君替她母亲鸣不平,为她母亲立碑作传,忠实地记录下一位菩萨心肠的女人,在情感上被丈夫抛弃后,是如何默默地承受着非人的痛苦与屈辱。当然,琦君母亲的故事,只有在从前旧中国社会男尊女卑的家庭制度中才会发生。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

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1906年出生于湖南新化。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

她的人生和创作,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对中国历史也闪射过光芒。

她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

学习经历

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第一女子师范),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前身)。经过短期训练,便开往北伐前线汀泗桥与敌人恶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赴日本留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

投身革命

遇到“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她是无可争议的女中豪杰。

人物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谢冰莹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因为历史原因,加上冰莹性格耿直,在她诸多作品中,多有不随潮流的言论,因而她的许多作品难以在大陆与广大读者见面。当法国文学泰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读者推荐《女兵自传》时,家乡人竟不知此书为何物。

第十课松鼠

布封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四十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作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

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

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

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布封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

布封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封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

他坚持以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地球的形成和人类的起源,指出地球与太阳有许多相似之处,地球是冷却的小太阳;地球上的物质演变产生了植物和动物,最后有了人类;人类的进化不是如圣经《创世纪》所说的,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智慧,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布封观察、研究大地、山脉、河川和海洋,寻求地面变迁的根源,开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尤其在物种起源方面,他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物种起源》导言)。

《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各种动物的一幅幅肖像,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倾向。1749年,《自然史》的头三册一出版,就轰动了欧洲的学术界。由于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世界的起源,被神学堡垒的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道”,要求给以“宗教制裁”。布封被迫写信给神学院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册时把这封信刊在卷首。

后来他在《自然史》中,为了掩蔽神学家的耳目,经常抬出上帝的名字。但又悄悄地对人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掉,摆上自然力就成了”。实际上仍旧坚持他的唯物主义立场。《自然史》各册的陆续出版,不断给布封带来更大的声誉。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

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根据大量的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见,为后来的科学家引路。经他解释的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宇宙的主人不是上帝而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

作为科学家,布封颇受诋毁,作为文学家,却受到普遍的颂扬。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作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

法语中一般所说的“文如其人”或“文即其人”,就是从布封的名言“风格是属于个人的”中引申而来的 《法国文学史》对布封的评价以卷帙浩繁的《自然史》而闻名。资产阶级文学史家根据气质、性格等次要原因,把布封视为与启蒙运动作家“截然不同”“游离于18世纪之外”的作家。

但是,从布封所宣传的唯物宇宙观、重思想内容的文艺思想,以及属于人文主义传统的社会政治理想来说,他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完全合拍的。他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但他的贡献汇入了启蒙思潮这一时代精神的主流。他的《自然史》,以其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巨大的规模,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有某些相似,当然,其战斗性远远不能和《百科全书》相比。

他这样热情洋溢地唱着人的颂歌: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思考,时间被计算出来,空间被测量出来,天体运行被识破;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

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这种热烈的赞颂,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都受到布封的赞扬;啄木鸟像苦工一样辛勤劳动,得到作者的同情;海狸和平共处、毫无争斗,引起他的向往;他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他把天鹅描绘为和平的、开明的君主。布封通过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眼光,将动物拟人化,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点,表现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不满,寄托了他对“开明君主”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理想。他的动物肖像具有寓言的含义,而其又渗透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

第十二课假如没有灰尘 周元桂,女(1923~2006),国籍中国,籍贯湖北,作品《文体论》.《金枝》.《假如没有灰尘》

代表作:《假如没有灰尘 》 被选入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第12课,是略读课文

第十四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Elsa Schiaparelli)(1890-1973)生于意大利罗马。她被认为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1927年在巴黎开设自己第一家服装设计沙龙,追求设计的创新性,她第一个设计了护肩,毛皮织物和将拉链染成和衣服相同的颜色。她和当时很多艺术家,比如著名画家达利等人联系密切,并聘请他们参与纺织品的设计,把超现实主义风格引入服装设计中。二战之后,她的事业亏损,最后宣告破产前往美国。

第15课落花生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第16课珍珠鸟

冯骥才

1942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从小就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及各种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一百个人的十年》,感谢生活》《挑山工》曾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 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智、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三十种,其中英译本五种。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均获很大反响。他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与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在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一些作品被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Mark是一个专业性演讲者,在过去二十年,介绍,在32个以上的国家对2百万人已超过了4千次演讲.他的讲座包括优秀的销售策略;个人的能力和发展,等。

他给不同的人带来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鼓舞成千上万的人创造一个更加强大、更有自己的未来。

马克是多产作家,有着与写作伙伴Canfield杰克的心灵鸡汤系列。

马克也创作了一系列书籍、录音带、VCD,使得他的听众认识和发挥在生意和个人生活中自己的潜能。他的讯息,使他成为受欢迎的电视和电台的人物。他也出现在许多杂志的封面。

第18课慈母情深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汉族。现在居住于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02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 文学院教授。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近年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母亲》的节选)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第11课。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祭》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其担任编剧的电视剧《知青》,把因为WG武斗导致失业的大批城市青年被驱离城市赶到乡下的“上山下乡”运动美化成知识青年支援农村与国家共奋进的动人故事。实际上当时所谓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只有初中、高中文化,到了农村除了被农民欺负外,干活没三两力,根本就没任何作用。凭这部电视剧,梁晓声可入选中国最无耻作家名录。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分析,十分深刻。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中。

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914年3月27日生于美国纽约,其父亲是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老板本杰明•斯楚伯格。母亲是左翼作家。他生长在文化气氛浓郁的富有家庭,自小喜欢写诗。他记得,八岁那年写完第一首诗让父母评分,父亲说“真糟!”母亲则说“真美!”“他们教会了我,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气;也不能因为别人的赞扬,而自我陶醉。” 这个故事,就写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里面。

舒尔伯格深受母亲阿狄娜影响。三十年代初,阿狄娜从莫斯科回来,带给儿子许多苏维埃短篇小说。由此,舒尔伯格熟读高尔基的《母亲》和《仇敌》,书里讲述工人运动,塑造富有斗争精神的工人形象;他又熟读伊萨克•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他回忆:“深夜,我亮灯埋头苦读,多么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可以列入类似的文选里。”

第20课学会看病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10日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共党员。

1969年(17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毕淑敏17岁便来到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阿里当兵。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28岁)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

1991年(39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她同时也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与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善良,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是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一个作品文采斐然的人。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于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地时刻踉随着毕淑敏的笔端。惟其冷静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意忏悔“我”的多疑与戒备大过,歌颂普通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迎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浙江吴兴县人。中共党员。193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曾用笔名沈重和蓝戈。

第24课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第28课毛主席在花山

上一篇:收心作文下一篇:中铁资金审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