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2024-05-21

作者(精选十篇)

作者 篇1

1“假设历史作者之死”

乔基 • 格雷西亚将作者区分为创作文本的真实的“历史作者”和阐释文本时创作出来的作为历史中介人的“假设历史作者”。其中,“历史作者是生成文本的真实的人,假设历史作者是一个建构,而不是真实的人,是一个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那个历史作者的复合体”(刁克利,2010:135)。历史作者是生成文本的真实的人,而假设历史作者只是历史作者的对应。对于历史作者,人们所了解体会到的知识是有限和近似的,而假设历史作者是历史作者的近似对应。巴特的“作者之死”可以看作是“假设历史作者之死”。就“假设历史作者”而言,对文本的阐述不再限定于作者,而应交付给读者去自由阐述。巴特的“作者之死”是指文本的作者在阐释中已经不再重要。巴特说:“就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作者不外是写作的个例,正像我不外是说我的语言的个例:语言把握了‘个体’,而不是‘个人’把握了语言。”(刁克利,2010:18-19)也就是说,文本中发挥作用的不再是作者,而是作者的言语。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只是作者彼时的言语。当时的所思所想可能和现在的所思所想发生偏离。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重要地位被作者的言语所代替。

2读者角度的“假设历史作者之死”

任何读者都具有自身的前结构,即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文化程度、价值观、阅读目的、对作品作者的了解程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将读者划分为一般读者和特殊读者。一般读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指一般大众,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程度较低,或是完全不了解作者,例如,读者可能在阅读某一作品之前,对该作品的作者一无所知,也并没有特别的与作者相关的阅读目的,但是通过阅读作品而产生了解作者甚至研究相应作者的意愿。在对作者有一定了解之后,读者重读作品可能就会产生与初读作品时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而特殊读者带着对读者的了解甚至研究阅读作品,比如专家、学者、批评家、文学研究者等。一般读者不具备特殊读者前理解中的部分内容,即特殊读者对作者生平、创作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甚至研究。

因此,就“假设历史作者”方面来说,“作者死了”的说法对读者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巴特在《作者之死》一文中指出以往对作品的解释就是努力阐释出作者的意图,解释的结果中产生的声音是作者一个人的,作者是统治文本意义的上帝。“他认为文本不可能有确定的‘神威要意’(“theological” meaning or the message of the Auther-God),文本写作应是消解意义,又生成意义,同时滋生出多元的文本意义。”(葛校琴,2010:68)就作品意义方面来说,作者只是一个写作的人,作品可以在不需要作者充实作品内容的情况下经由读者生发意义。以作者为中心的传统阅读和诠释方法,强调作者的主体性,认为文本意义是作者所设定意义,这就影响到读者对文本的理解,甚至限制读者的理解和诠释。一旦作者写下文字,作品到达读者手中,其意义就产生于读者的理解中。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等等,也就产生了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不同理解就是每个读者对作品的不同解读。

3译者角度的“假设历史作者之死”

译者作为特殊的读者,阅读作品时有其目的性,即翻译成目的语供读者阅读。从译者的角度来说,“假设历史作者”之死在理解和翻译中并不可行。尽管,译者力求忠实于作者及其作品的原意。“如果说,作者的本意由于作者处于历史性的演变之中而会有所演变,从而表现出一种不确定的话,那么,已经由作者完成并变成了一个客观存在体的文本,它的本意应该是相对确定的。”(谢天振,2000:3)也就是说,文本存在着相对确定的意义,而译者的目标应该是力求忠实地将这种相对确定的意义传达给读者。但是,在阅读翻译过程中,译者对作品或文本的理解,不可避免地会有理解不到位或是理解过度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意义的消解和生成。但是,就作者处于历史性演变之中的这一点来说,创作时的思考、灵感等也具有瞬时性,当作者作为其作品的第一读者阅读作品时,也可能存在与当时创作发生偏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重新面对自己的文本时,作者也不可避免地变成了读者,作为文本解释的权威的作者“死了”。对文本的理解,译者可能比作者把握得更深刻。“作品的意义是游离变动的,不为文本所凝固,事实一经叙述,就与客观现实断开了联系,写作也就成了语言符号游戏,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不是一一对应的。他认为作者不是作品意义的最高权威,一旦作者写下文字,意义的游移是作者本人无法支配的。因此他宣布了‘作者死了’”。(葛校琴,2010:71)所以,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还原已成事实的叙述,作品的意义是变动的,译者只能尽力忠实传达作品的原意。

实际上,巴特否认的不是作者创作文本的这一事实,而是为了使读者自由阅读,使理解诠释不受限制。因为巴特认为,文本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阐释空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不存在所谓固定的初始意义,因而作者也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文本一旦生成,作者就可以消隐。作者的这种消隐有其必要性。创作一旦完成,读者理解作品或是译者阐释文本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意义,作者完成作品并再次阅读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也会产生不同于创作时的理解,衍生出不同的意义也不无可能,而读者更会因为自身的“前理解”而对作品生发出不同的意义,甚至是作者始料未及的意义。“假设历史作者”的消隐,为文本的衍义和创造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不同的解读实现了对作品的多角度认识。因此,巴特的“作者之死”一说带给读者一种阅读的权利,这种权力之下,读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随意解读作品。但是,译者不是一般的读者,译者带有一定的目的去阅读文本,也即是说译者必须力求忠实地传达作者作品的意义,译者只有了解甚至研究作者作品,才能尽力避免理解不到位或是理解过度的情况,给读者提供一个相对忠实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刁克利.“作者之死”与作家重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35.

[2]葛校琴.“作者死了”吗?——论文学翻译中原作者之地位[J].2010:71.

[3]罗兰·巴特.作者之死[A].罗兰·巴特随笔选[C].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305,306.

[4]桑明旭.“作者的死亡”与“能指的狂欢”——罗兰·巴特文本意义理论批判[D].江苏:苏州大学,2010:18,19.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_作者介绍 篇2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它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周进、范进、马二先生这类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陋儒、假儒、迂儒形象,满怀热情地描绘了庄尚志、迟衡山、虞博士这样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同时,他还写了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如娄家公子、杨执中、权勿用之流。与之相对比,吴敬梓着力塑造了“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杜少卿,作为真名士的典型,他尊重个性,轻财好义,追求恣情任性、自由不羁的生活。而真正体现吴敬梓理想的,则是小说回中塑造的“隐括全文”的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得到了吴敬梓热烈的赞美。

当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作者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 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个人简介

吴敬梓

wú jìng zǐ(1701~1754年),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在南京)。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

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主要作品

1、《儒林外史》

吴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

原本。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该书中《范进中举》一文还被选入九(初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人教版)和八(初二)年级上册的语文书(语社版)。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的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

2、《文木山房文集》,仅存第四卷,其余作品失传。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

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刊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此书被人们称为“帝国的最后一瞥”。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加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

创作经历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

,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真是“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妙无循形”(旅云《钵山志》卷四)。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他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呈现了某种程度的繁荣,但,这也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大厦将倾的事实。雍正帝、乾隆帝帝年间,清朝统治者在逐渐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就采用大兴文字狱,设博学宏词科以作诱饵;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为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成为愚昧无知、卑鄙无耻的市侩。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者 篇3

一、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

作者队伍的构建与优化,是保证优质图书出版的前提及必要条件。构建并维系作者队伍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学术品牌图书,需要编辑长期致力于某一学术领域,明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发展动态、从业人员情况、专家出版意向及市场需求,潜心而为。

1.专业结构:学术图书的特点首先是学术性、专业性,这要求作者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学术背景。我们都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而品牌图书的出版,要尽量做到相关学科不同分支的全覆盖,这需要编辑深入了解此专业的结构构成,对每一位作者的专业特点、专业水平及相关专业发展动态了如指掌,有意地拓展不同分支领域的作者,并根据不同时期的选题战略不断地调整、优化作者结构。

2.层次结构:对于品牌图书的出版,既要拥有一批在学术科研领域影响很大的、权威的、一流的专家学者,也要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写作水平较高但知名度不高的普通作者。这是因为不同专业层次的作者,其知识结构、学科研究、关注点不同,权威作者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全面、系统、尖端、引领作用,而普通作者则更注重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对年轻读者的需求、市场的把握更准确。层次结构合理而丰满的作者队伍,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品牌图书市场的占有率。

3.年龄结构:从品牌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作者队伍应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形成梯队,根据书稿的内容特点,选择不同年龄的作者。以神经外科领域来讲,年纪大的专家作者大多功成名就,且多身居要职,通常很难亲自撰写。中年作者拥有工作实践经验与写作经验,能很好地理解并把握出版意图,是中流砥柱,但迫于工作压力及家庭负担,书稿写作时间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以上。而年轻的作者虽然在经验上不占优势,但更了解年轻人的需求,更能准确地捕捉到市场的信息。

二、作者队伍的维护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作者队伍的维系也是如此,只有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出版社才有可能出精品、出效益,才有可能让品牌图书延续并优中更好。那么,如何维系并拓展作者队伍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尊重作者,以诚待人。尊重作者,就是尊重作者的作品。编辑对待稿件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能不改的尽量不改,尊重作者的原创性。对于重要的修改,要与作者商量探讨,充分尊重作者的意见。尊重作者,就是要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努力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合同,及时支付稿酬,寄送样书。对于读者的反馈意见和社会反响等,经组织整理转告作者。无论是赞扬的还是建设性的,对作者都是一种“鼓舞”和“动力”,也是增进与作者交流的一种方式。

2.优化作品,用优质的作品留人。编辑要凭借自身过硬的编辑素质及专业功底,最大程度地履行编辑责任、满足作者要求,用优质的作品让作者满意,留住作者,这也是尊重作者的最好体现。同时,编辑要加强对装帧设计及印装工艺的学习及应用,让图书在内容、装帧、印装等方面做到有机的融合与协调,以提升图书的品质与品位。

3.加强感情交流,促进深度合作。编辑平时要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了解作者的工作情况,定期给作者寄送出版社的最新图书目录,特别是那些对出版社做出重大贡献的作者,在其生日或节日时,以出版社的名义发去贺电或出版社领导亲自登门拜访,以联络感情。

4.提高出版社声誉,用品牌吸引作者。出版社的良好声誉,是靠较高的图书品位、较高的图书质量来树立的。出版社在品牌优势凸显并独领风骚后,专业作者就愿意将自己的书稿投给该社,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地发展壮大。

另外,出版社还可以设立“荣誉作者”“作者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对那些做出重要贡献的作者予以奖励,其目的是鼓励老作者,这对于维护和扩大作者队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5.增加与学者接触的机会,壮大作者队伍。出版社要尽可能多地为编辑提供与社会、与相关单位及学者接触的机会及平台。编辑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出版特点、人脉特点等,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联系,并利用先进的组稿理念,将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学者纳入到自己的作者队伍中。

学术会议、外出调研、老作者的介绍是寻找新作者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学术会议,是学科专家学者的聚会,在这种会议上,常常会涌现出一批掌握各类科研新成果的专家、学者。编辑人员应积极参加此类学术会议,主动与他们接触并建立联系。

三、作者资源的管理

图书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作者资源的竞争。而对作者资源的管理无疑可以帮助出版社维持、优化已有的作者资源,从而提升出版社的图书质量和盈利能力。

1.建立作者资源库:出版社要加强作者资源的开发,建立出版社作者资源库,并由专人管理。通常情况下,出版社与作者的联系是通过编辑个人完成的,这种关系往往比较松散。从整体和长远看,出版社应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完善作者队伍的管理。根据需要将不同层次的作者组织起来,成立专家学术委员会、专家编辑委员会等,定期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编制出版通讯寄发给作者等。专职管理人员或编辑要不断跟踪作者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及新作品,不断更新和优化资源库,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作者资源的价值管理:这里所说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包括无法用货币表示或衡量的社会价值,如作者本身的知名度、作者所属单位的知名度或作者具备创作重大选题的能力等。一旦出版社具备了品牌出版的能力,其品牌图书一定会收获双效益,而且是丰盈的。要充分发挥不同作者的不同价值所在,从而让出版社品牌价值最大化,让收获丰硕而誉满业内。

nlc202309021216

3.作者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作者资源亦是如此,也会经历考察期、形成期、稳定期和退化期的过程。考察是相互的,一方面作者希望了解出版社的相关情况及出版社对自己作品的出版意向,另一方面出版社也在考察作者稿件的质量、作者的背景以及出版经历等。经磨合,双方相互信任和依赖程度逐渐加强,合作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从而顺利进入稳定期。当然,有时也会因为出版社的定位问题、作者的需求变化或合作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等原因,无法进行下一次合作,而进入退化期。出版社要根据学科发展、技术应用、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掌控作者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延长稳定期的时间,让品牌之花常开不谢。

四、作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出版社在拥有丰厚的品牌图书作者资源后,要深入挖掘作者的资源潜力并有效利用,这会给出版社带来更大的效益,使品牌出版弥久坚固、丰硕悠远。

1.组建专家学术委员会,科学有效地开发选题。作者不仅是选题的实现者,同时也是选题信息的提供者。品牌图书的作者大多是某学科、领域或行业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他们往往更能把握科研动态和行业发展及现状,了解同行关注的热点及真正需求,提出的选题建议往往更独到、更有针对性。尤其是一些引进的项目,他们对国外原作者的学术背景、国际影响以及原著在国外的反响等比编辑了解得更全面,因此由他们推荐引进的项目更有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讲,作者同时也是读者,对于他们提供的图书市场需求信息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作为选题论证的重要依据。出版社可以组建专家学术委员会,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参与选题的论证与决策,从而科学有效地开发选题。

2.组建专家编辑委员会,确保稿件的专业质量。有许多专家长期从事一线工作,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且又经常出版论著,对稿件质量、出版要求非常了解,出版社可以组建专家编辑委员会,请专家本人或专家推荐编审人员,帮助出版社严把质量关,以提升稿件的学术水平。

3.参与营销活动,延伸宣传效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各家出版社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工作,针对不同图书的特点,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不同形式的营销活动。学术图书由于其专业性强、读者定位相对小众,加之作者工作繁忙且低调,其营销活动与科普图书、畅销图书有着完全不同的操作模式。出版社要充分掌握学术图书营销的特点,对于权威学者的作品,要突出其作品的权威性、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及国际性;对于普通作者,则突出其作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巧妙地借力发力、借势造势,从而提高宣传效果,促进图书的发行工作。

4.开辟专业销售渠道,使图书发行更顺畅。对学术图书而言,图书的销售除了新华书店主渠道外,专业渠道、系统渠道不可忽视。可以通过作者在一些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的影响和关系,请他们提供专业会议、展览会的信息,或开辟相应图书的专业销售渠道。这样做,由于针对性强,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图书可以直接送到潜在读者面前,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发行工作也更有的放矢。

总之,品牌出版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图书作者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品牌图书的出版,影响着出版社的发展。出版社只有不断地提高编辑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把作者当朋友,才能稳住老作者,发展新作者,使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永保品牌出版的王者地位。 (作者单位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篇4

一、理清思路是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精髓

什么是思路?叶圣陶先生有个形象的解释:“思路, 是个比喻的说法, 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 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 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一番话一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 而“思想”的表达需要一个过程, 走过一段路径, 体现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据此, 我们可以把思路理解为:作者在构思活动中,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理清思路, 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的语言形式, 弄清文章各个意义单元 (通常以句或段或意义段为其形式上的标志) 是怎样相互联系, 组合成一个整体, 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 以及这样组织的道理所在。

叶老早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强调只有理清作者的思路, 读者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真切认识, 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诚情感, 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在他看来, 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他甚至认为:“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 “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张志公先生也曾经指出:“结构不是个单纯的方法技巧问题, 方法当然需要讲, 然而那还不是根本的, 根本的问题在于思路, 这是关乎文章结构最根本的东西。”

在《评〈读和写〉, 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一文中, 叶老进一步指出:“希望大家练习读和写的时候, 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 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 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 某几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 诸如此类, 全部辨一辨、想一想, 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的具体办法。”“我相信用这个办法练习读和写, 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 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可见, 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 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根本, 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

二、理清思路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主要内容”。

显然, 这些阐述的核心就是要理清思路。一是在阅读中要理清文脉, 懂得作者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 总体上是说什么。要懂得作者为了表达某一思想, 运用了什么材料, 是怎么组织表达的。要懂得文章表达的层次、逻辑, 能顺着作者的思路披文入情, 体会真意, 领悟情感。二是懂得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思路。说明性文章一般是抓住要点, 分类叙述的, 要点与要点间的组织, 类别与类别间的安排, 就是此类文体的思路, 必须引导学生领悟。我们的教学不能始终陷在一要点或一类别中打圈圈, 始终出不来。叙事性作品一般有一个事件的经过, 作者是怎么叙述这一事件的, 顺序怎样, 遵循什么逻辑, 有一条怎样的思路, 必须引导学生摸清楚。学生走进文章, 必须前能见头, 后能见尾, 而且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高屋建瓴识整篇文章面目, 才能理清头绪而不迷失方向, 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表达了什么, 是怎么表达的。

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深深思考, 悉心实践, 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潜心关注理清思路的教学, 真正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理清思路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必然要求

怎样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从细处看, 就是要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从大处看, 就是要知道文章先说了什么, 后说了什么, 整体上看说了什么, 表达的主旨与情感是什么, 是怎么表达的。

目前的教学从细处着眼的多, 从细处着力的多, 有的甚至仅是关注细处。好比一个人低着头走路, 只看脚下, 没有方向感, 只看到一小处的风景, 没有欣赏到连续不断的画面。这样的阅读教学, 学生是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的, 因为这样得到的至多只是一些散落的珠子。散落的珠子没有贯串起来, 没有按一定的思路组织成一定的意义体, 珠子再漂亮也会价值锐减。同理, 字词理解得再透, 含义挖掘得再深, 如果没有思路来贯串, 对理解整篇文章来说意义也是有限的。

我们都有经验, 都有经历, 一篇文章没有读懂之前, 总是找不着头绪, 理不清脉络层次, 把握不了文章重点, 无法真正明白文章主旨, 更难领悟文章表达特点。一句话, 没有理清文章思路, 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要读懂一篇文章, 一定得边读边思考, 边思考边概括, 边概括边梳理, 想想一部分一部分讲了什么, 各部分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重点在哪里, 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串, 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这实际上就是在梳理思路。思路一旦理清了,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会忽然间动起来, 活起来, 亮起来——原先模糊的东西忽然清晰, 原先看似孤立的东西忽然关联, 原先看似暗淡的忽然明亮, 原先迷惑不解的豁然开朗。思路一旦厘清了, 文章的主线就会明朗, 文章的重点就会凸显, 文章的情感就容易领悟, 文章的主旨就容易攥住。一句话, 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务必理清文章思路。反之, 如若思路都没理清, 就根本无法读懂一篇文章。

四、理清思路是培养理解与概括能力的必然要求

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段或篇, 一定得边读边理解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内容。要理解概括内容, 离不开理清文章的思路、层次、结构。

如《凡卡》一课有这么一段话:“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我给您跪下了, 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 要不, 我就要死了!……”

这段话写了什么?学生往往回答:写了凡卡挨打受苦的悲惨生活。再追问, 从哪些方面写了悲惨生活?学生往往挂一漏万。原因何在?思路没有理清!思路不清, 阅读就不会深透, 理解与概括就难以完善和准确。上述这段话,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可这样进行———

第一步:这段话如果分成两大部分, 你会怎么划分?引导学生在“只要摇那个摇篮”后划开, 此前部分写凡卡的悲惨遭遇, 此后部分写凡卡对爷爷的恳求。

第二步:第一大部分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凡卡的悲惨遭遇?重点写了哪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清是从“挨打”“吃的”“睡的”三方面具体来写的。其中“挨打”是重点, 写了“摇摇篮时挨打”“收拾青鱼时挨打”“被伙计捉弄还挨打”。

这样教学, 学生从整体上理清了段落的两大部分, 从大体上理清了“悲惨”的三个层次, 从微观上理清了“挨打”的三个方面。思路理清了, 理解深入了, 文意明白了, 概括就水到渠成。

五、理清思路是提高整体把握能力的必然要求

阅读一篇文章, 应当整体把握住它的框架, 明白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 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要在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 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理清思路至关重要。

还是以《凡卡》为例, 这篇文章结构比较特殊, 思路比较复杂。课后主要提了三个问题: (1) 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 把信的内容指出来读一读, 说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怎样; (3) 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这个整体把握一刻也离不开理清思路。理清下面几条思路, 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旨。

1.这篇文章主要分三大块来写, 一是趁机偷偷开始写信;二是写信过程;三是寄信与梦想。

2.写信部分又有两大内容, 一是信的原文, 原文集中痛诉了悲惨的学徒生活;一是信内容以外的插叙, 插叙主要回忆了爷爷守夜与砍圣诞树的情景, 插叙是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3.课文以凡卡的三次叹气为经线, 以写信和插叙为纬线来推进。

一叹:以回忆与想象为主, 主要内容是插叙。

二叹:主要内容是信本身。

三叹:插叙与信内容平分秋色。

一位优秀的阅读者, 应该既是一位战略家, 又是一位战术家。如果理清了上述思路, 就像战略家一样能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掌握全局的主动权, 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同时, 无论深入到哪部分内容细细咀嚼, 又都是在全局统领下的局部战术, 决不会因一城一池的恋战而贻误整个战局, 在寻求文意的过程中就能有轻有重, 轻重有致, 适度而准确。反之, 如若思路不清, 就像战场上的士卒, 只见眼前, 难见全局, 在文意的把握上往往以偏概全, 挂一漏万。

六、理清思路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老师指出, 小学语文阅读课主要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心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怎么写的。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 作文是阅读的发展。阅读教学重视理解字词句, 理解段意文意揭示中心, 这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但教学进程仅仅停留在这一步上又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特点, 经常不失时机地从读的理解转向写的感悟, 使学生理解、领会作者为了表达文章主旨, 选择了什么材料, 分几层来叙述, 是按什么思路组织的, 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 详说什么, 略说什么, 为什么这样说, 等等。这一过程, 实际上是在理清文章思路, 这一理清文章思路, 实际上就促使教学从怎样读的旧有定势跳到了如何写的崭新角度, 使学生从感知语言文字, 理解表象这样一种从形式到内容, 从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转向了从思想出发, 感悟作者怎样选材、组织、布局、遣词造句再造表象这样一种从内容到形式, 从整体到部分的心理过程, 完成了从读学写, 读中悟写, 读中孕写的良好训练, 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七、理清思路是领悟作者情感的必然要求

作者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 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他要通过这条思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悟。那么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 只要循着这条思路, 就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

如《月光曲》一课, 生动地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章有三条思路, 一是事情发展之线路:走近茅屋———进屋弹一曲———再弹一曲;二是发展原由之线路:径幽心闲琴声———兄穷妹慰情深———知音佳境巧合;三是情感变化之线路:深深触动———万分感动———激情勃发。教学时潜心梳理这三条思路, 就能在意境中切实体味人物情感。

1.径幽心闲琴声——贝多芬深被触动情不自禁走近茅屋。

“深深触动”是贝多芬情感的萌生阶段。教学时可在学生读文的基础上这样引导: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想象当时的环境和贝多芬的心情。

2.兄穷妹慰情深——贝多芬万分感动止不住进屋弹一曲。

“万分感动”是贝多芬情感的升温阶段。教学时可主要抓这么几个问题: (1) 姑娘开始说了一句什么话?是随便说的吗?为什么说是随便说说呢? (2) 贝多芬为什么走近茅屋?此时他的感情怎样?

3.知音佳境巧合———贝多芬激情勃发, 巨作顿成。

“激情勃发”是贝多芬情感的高潮, 情感的升华。课文化《月光曲》乐曲为文字, 通过兄妹俩的联想, 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 皓月初升, 海面轻轻晃动, 微波把月亮的清辉分成万点银光, 跳跃不定。接着的一幅是, 月升云游, 海面上狂风骤起, 巨浪顿涌, 雪亮的浪花翻滚奔腾……画面景色由宁静到波涛汹涌, 曲调由平缓而急切, 忽而变得高昂激越。它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美丽风光,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党务工作者-党务工作者竞聘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我叫*****,1977年7月出生,1999年11月入党,2001年3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现为**************长。

参加工作11年来,先后在****公司做过办公室通讯员、票据科业务员、交易大厅合同员、团支部书记、党团工作部副部长。

在单位的培养下我一步步成长,每一次工作的变动都有新的提高,每一段经历都增加了新的积累。2002年至2016年期间我曾五次代表****公司参加各类知识竞赛,并多次获奖,2016年代表市

公司参加了市纪委组织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6—2016年工作规划》知识竞赛,获得了三等奖。2016年4月调到党团工作部,至今,共投稿150余篇,先后在集团报上发表通讯二十余篇,2016年和2016年度分别被集团公司和市公司评为优秀通讯员称号。2016年在分公司团委组织的“庆华诞、抒真情”庆祝建国60周年诗歌、散文征文活动中,撰写的词《江城子》获得三等奖

副科级干部实行公开选拔,不仅是市公司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大举措,也是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的重要机遇。我将珍惜这次的机会,勇敢地迎接挑战,接受大家的考验。

今天,我参加岗位竞争的理由是:党务工作比较熟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有较强的文字功底、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经过两年多的党务工作实践,我参与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起草了大

量党务工 1

作文件和领导讲话。已初步具备了履行党务工作所必须的政治理论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爱岗敬业的精神。

假如我能在此次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一定不负重望,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开拓进取,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紧紧围绕市公司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煤矿基本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学习方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严谨求实的作风,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点滴之事,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力争做“水陆两栖”的党务工作者。

二是树立良好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时刻以大局为重,多动脑、多动手,发扬爱岗敬业、勤勉好学、吃苦奉

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常言道不怕不会,就怕不做。强化服务理念,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克服工作中的惰性,增强工作的创造性。不断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和感受乐趣。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对工作有计划性、主动性、预见性,具有综合分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和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各项具体工作,提高与本单位其它部门、上级单位、业务单位和社会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工作的能力。

四是实现“两个转变”。实现角色转变。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二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原来的“领导交办,办就办好”向“怎样去办,怎样办好的思维方式转变。2

六是创新做好党务工作。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这条主线积极探索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切实把党

务工作贯穿于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掌握政治工作最新动态,吃透上级精神,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党务工作创新,努力提升党务工作对各项工作的贡献度;创新思维方式,增强党务工作的预见性;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党务工作的针对性;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等新技术,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

七是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宣传报道,切实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突破性进展宣传出去。同时注重挖掘、提炼、宣传公司在转型发展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以此来打造公司的品牌。

不论此次竞岗成功与否,我都会做到:成功不自满,落选不气馁,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把它当成自己成长过程中一次锻炼的机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探求作者“诗情”之源 篇6

诗歌不同于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不仅仅是因为形式之美,更在于其潜力巨大的情感生命。诗歌的创作首先需要诗人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感情,然后采取合适的文字将这种感情加以表达。那么是什么让诗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想要表达的情感呢?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就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尝试着带领学生从探求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渊源入手。

当学生对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仍处于一知半解或者懵懵懂懂的状态时,可以试着让学生先分析作者所写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人世间的遭际,以此作为源头猜想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步八鉴赏的天堂。比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首诗写的是哪类景?(当然是自然界的景)写的是自然界中什么样的景?学生会进一步体会诗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色:海天相接,渺无际涯,水波动荡,山岛高耸,林密草丰,再加上萧瑟的秋风、喧嚣奔腾的海水,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面对这样的图景,让学生大胆猜想作者可能要抒发的情感,学生至少会知道那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而且它的产生源于这种气势恢宏的景色。

宇宙万物如何引起人的感发?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相接触时,主体为什么会产生感动和体悟?引导学生善于寻找作者“诗情”的渊源,这样的引导多了,学生自然会养成一种探求作者抒情渊源的习惯,这对于初中生初步懂得如何鉴赏诗歌应该是很必要的一个步骤。

二、分析作者传达“诗情”的方式

作者的情意产生以后是靠什么在作品中得以表现的呢?其表现方式不外乎中国古代诗论的“赋”“比”“兴”。暨南大学博士朱巧云在她的论文中把叶嘉莹教授关于“赋”“比”“兴”相异之处的表述制成一表,如下:

上表从感发的角度很清晰地区分了“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方式。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正可以利用“赋”“比”“兴”中的三种“心物关系”:即物即心、由心即物、由物即心,分析作者感发的方式,从而找到促使学生感发的突破口。比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女诗人词中所记之事:在溪亭游玩喝酒,不知不觉,日之夕矣。暮色苍茫,醉意未消,泛舟而归,却找不到回家的路。迷茫忘情间闯进荷花深处,惊动水乌无数。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事情描述得越美,学生的心情就越能跟诗人一样轻松快乐。这种“即物即心”的感发方式,只需要教师领着学生畅游于作者所铺陈之事即可,学生的心自然会跟着作者的心或喜或悲。

其次是“由心即物”的感发方式,比如汉乐府《长歌行》,结尾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鞭策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教学这首诗时,应该先把作者心中所要抒发的感情弄清楚。通过结尾的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很容易悟出人生短促,应该从小就奋发努力,有所建树的道理。然后,再引导学生:作者为抒发此情又写了哪些物象?学生会总结出这样的图景:园中青青的葵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但是太阳升起,它就会干;阳春之时,万物都欣欣向荣,但秋天来了,总是黄叶飘零;大江大河向东奔腾到海,何曾向西回流?就这样,通过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物象,学生联想到青春和生命的美好和短促,心灵受到震动。

还有一种传达方式,那就是“兴”中的“由物即心”。比如学习《诗经·蒹葭》,可以带领学生随着作者所写之景走进诗人之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碧色苍苍,那晶莹透亮的露珠已凝结成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此时此刻,一个人翘首遥望,望穿秋水,因为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充满信心地去追求,可是道路艰难又漫长,思之可及,见之不易,无奈中仿佛看见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如此如醉如痴的守候和盼望,怎能不让学生深深地感动?美是自然的箫音,而诗,则是流动的音符。没有刻意,没有矫饰,就将人间的至情至性浓缩成美丽的歌唱,以一种水到渠成的方式优雅地吟出。于是学生们轻易地就拥有了古典的血脉,轻易地就在古典与现代间流连。人类有许多真挚的情感是相通的,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男女老幼,而且没有断层,生生不息,代代延续。文老师凭借古诗词使这种延续成为一种可能,这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三、搜集与作者“诗情”相关的生平事迹

几乎每个教师都深谙“知人论世”的道理,但是“知人论世”的“知”和“论”都有一个“度”,不能过分注重“人的价值”,而忽略“诗的价值”。叶嘉莹教授曾特别说明:“我所提出的对于作者之性格为人及其生平背景等‘传记’资料的重视,只是为了我们读诗时,对于诗歌‘能感之’的因素,可以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希望能因此而对诗歌中所传达的感发之生命的质量,做出更为深刻也更为正确的体会和衡量,而并不是要想以作者之为人的伦理价值,来作为评赏诗歌的依据。”在教学中,不是每首诗都要介绍作者,更不是每个作者都要介绍得详细备至,比如同是孟浩然的诗,学《过故人庄》时,可以只字不提作者,轻松省净的文字使严格的律诗都显得自由随便,可以直接带学生进入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平和宁静的村庄,感受那简单的鸡黍饭的馨香、宾主间真诚纯朴的友情。可是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就是拜求的意思,干谒诗就是拜谒地位高的人以求得重用而写的诗。作者写此诗的用意,是想得到当时身处相位的张九龄的赏识和任用。但是诗人的本性又让他必须尽力保全体面,所以诗写得极其含蓄,尽可能不留下干谒的痕迹。所以如果学生对孟浩然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的取仕方式一无所知,是无论如何也读不懂的。

作者 篇7

以阿斯特吕克和弗朗索瓦•特吕弗为代表的“作者电影论”的提出和倡导者,则将“作者已死”的宣告带到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水线”式的电影工业系统,唤醒了导演作为“电影作者”——即电影创作的主导力量的意识。因而,“作者电影论”既是一门具有鲜明的法国色彩的电影实践与批评理论,也充满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的情怀,并且追求个体创作时的自觉意识。特吕弗的“绝对导演中心论”的提出,使得导演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风格在电影创作中可以充分地展现,导演也就成了电影“作者”。早在1943年,安德烈•巴赞便曾指出“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在此之前,在缺乏“作者”标记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人们习惯于以电影的主演或是制片公司来辨识一部影片,从艺术来源角度来讲,“作者电影”重新注明电影的身份和来源,一如彼得•沃伦所说的“作者代表了一种结构”,因而作者电影可以形成个人化标识度的艺术作品,这也使得电影有了独具的审美价值,并阐释出电影并非单纯的大众艺术的概念。

“作者电影论”将主题和风格等“文学批评”的重要手段重使用到电影批评与理论之中。特吕弗认为,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序列不仅应该呈现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而且应该具有鲜明的特征。“电影作者”并非是“电影导演”的另一称谓,而是给导演添加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独创性,即电影系列需具备个人化风格和辨识度,才能称之为“作者电影”。在作者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以戈达尔、夏布洛为首的影评人,强烈抨击具有戏剧化情节的主流电影,推崇现代主义精神、原创性的影片,成为了法国新浪潮中作者电影的杰出代表人物。

二、“作者电影”在台湾新电影时期的磨合与发展

台湾新电影运动至80年代初,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已被推上正轨。高压政治难得的松动使得当时先进的西方思想迅速涌入台湾,“作者电影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进入到台湾。最先刊登关于“作者电影”的是台湾《剧场》杂志,它系统地介绍了法国《电影笔记》杂志和法国新浪潮电影,还介绍了阿斯特吕克的“摄影机——自来水笔”这一个人主义的电影创作观。这一主张旨在表述电影摄影机的指导者应像执笔的作者那样自由地书写。这些充满着个人主义的电影美学观对台湾新电影运动时期的电影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比于强调电影社会教化功能的“健康写实主义”的电影派,台湾新电影运动中追求的自我表达更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台湾电影的解放,不再使得电影成为宣传政治和规范意识的工具,而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身价值的艺术。这主要体现为这一时期的导演大都从个人视点对台湾的现实和历史做出了思考和批判,一定程度上是发展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精神。

台湾新电影运动继承了作者电影在美学上的追求,它们都试图反抗工业流水线式的、以大众兴趣为主的商业电影,追求电影艺术价值和导演作为“电影作者”的个人风格建树。但两者之间仍有差异性,法国新浪潮时期的“作者电影”从个人主义出发,带有一定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倾向,而台湾新电影则更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经验。这也造就了台湾新电影时期下独特的作者电影风格。

三、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作者电影风格

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作者电影是对台湾当局的独裁政治和独裁文化的强有力的反抗。经过文化政治动荡之后,受到新思想的洗礼,开始尝试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和反常规的叙事。而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几乎全然是个体的成长经验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另外,这批电影作者中的大多数人是当时的海归派,如杨德昌、柯一正就是这一时期留学归来的导演,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电影美学观念,使得台湾新电影真正开始求新,尤其是风格上的表述。

(一)写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侯孝贤

侯孝贤的电影曾被作者电影理论的“宣传册”——法国的《电影手册》评为年度十佳电影。侯孝贤的影片叙事主题主要围绕着个体成长的体验和记忆、注重强化个人色彩。与传统的戏剧化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他的电影大多追求质朴、自然的写实主义风格。台湾新电影运动对长镜头、深焦距和定镜拍摄的偏爱尤佳,一方面是受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三种拍摄手段均非台湾电影所独创,但组合在一起所构建出的写实主义影音风格确是台湾新电影的独创。

台湾新电影运动中,将艺术手法有意识地组建起来并大量使用,构建起写实主义风格的首部作品是侯孝贤执导的《风归来的人》。此后,侯孝贤的电影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儿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中均体现出较强的写实主义风格,全片大量使用全景镜头、空镜头、长镜头,以及慢节奏剪接等手法,这种拍摄风格在他的《悲情城市》中更是达到极致,平均每个镜头长度是37秒钟,而2分钟以上的长镜头多达20个左右。侯孝贤的长镜头不仅仅只是追求镜头长度,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在画面中表达出丰富内涵,使其运用的恰到好处。如《悲情城市》中有段展现“二二八”事件后,男主在监狱中与两位好友道别的场面,镜头长达两分多钟,却将整个事件和时空交代清楚,明暗的光线对比也在这一镜头中象征着光明与邪恶势力的对抗。最为成功的是脚步声,不仅渲染了恐怖的氛围,同时还延伸了画面内容。从风格表述上来说,侯孝贤的这种大量重复手法的使用反而建树起属于自己的风格,具有了侯孝贤式的辨识特征。

在作品主题呈现的风格上,侯孝贤的作品主要还是围绕个人成长的记忆与体验以及对历史和民族的反思这两大主题。影片中的人物多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和命运充满辛酸无奈,并且带有时代特征。《童年往事》里老祖母对回大陆一直念念不忘,现实中侯孝贤的父辈门也一直带着无所归依和身份感缺失的心态过完余生。因此,侯孝贤的作者电影在风格表述上所呈现的写实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式的美学特征,他就像是一位漫步在写实主义道路上的诗人,用平淡安静的镜头刻画真实的生活。

(二)城市的边缘人——蔡明亮

蔡明亮以个人独特的视觉去捕捉城市边缘人的特殊生活状态是当代台湾乃至世界影坛最具个性和风格的电影作者之一,作品深受法国作者电影的影响。在他所营造的城市里,是一望无尽的孤独和焦虑。为营造出这样的空间氛围,蔡明亮的影片大多节奏缓慢、氛围沉闷压抑,大多呈现城市边缘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病态的情感,观众经常可以感受到个体与现实社会或是历史之间的疏离感。影片《青少年哪吒》中主角通过极端破坏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展现出小康的病态、扭曲的心理。而《爱情万万岁》中,小康的异装癖则更为明显地表达出人内心和行为上的异化。事实上,蔡明亮以西方思想所关注的现代城市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个体在城市中的无归属感以及同性恋等主题,更加重视电影的艺术性和实验性,不以大众所认可的题材去拍摄,其实是对作者电影思想更为深刻的体现。

蔡明亮的电影将台湾新电影中的散文化结构、内敛含蓄的叙事风格用到极端化。尤其是在镜头的选择上,为避免戏剧式的冲突,给人的感觉几乎是为忠实于人物的一举一动而大量使用长镜头或是定镜拍摄,以此来呈现冷静、客观、阴鸷的叙事风格。这一风格的塑造使得影片中类似于小康这种城市边缘人显得更不能为主流文化价值所接受,造成了情感上的疏离感。反观之,观众情感上对于影片难以获得的共鸣和偏离感反而更使得蔡明亮的电影成为了罕见的、独树一帜的作者电影风格。

(三)批判骑士——杨德昌

作为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先锋,杨德昌真正做到作者电影中独立制片的精神。1989年,杨德昌便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杨德昌在个人作品中回顾、反思台湾历史时,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他的社会批判性在创作电影时显得难能可贵。《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和《一一》等电影通过展现青少年群体的生活,使社会批判性具体地指向了台湾当局教育系统中的教育弊端,并使影片带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杨德昌除重视思想上的重要性外,在叙事的结构和风格上也大胆创新。影片往往是结构复杂,人物众多,信息量大。因而,他试图颠覆传统的叙事结构。以《一一》为例,片中出现大量的隔着玻璃窗去拍摄窗子后面的人的镜头,窗后惆怅的人和窗子反光折射出的高楼、公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折射出了当代人物质生活富裕但精神苦闷的状态。在杨德昌的电影中能够展现当时台湾的社会众生普遍的生活状态。他的电影视觉广阔,不再只是单一地区回顾历史,更多地融入了他作为个体对于不同阶段的社会状态的思考,也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四、总结

“作者论电影论”自诞生以来,在不断地传播过程中也出现极端化的误读,即“作者”身份绝对中心化。这些人认为导演应当成为电影作品的唯一作者和唯一阐释者。这种忽视了电影特有的集体创作方式、夸大导演个人作用的看法实际上违背了“作者论”的精神,使“电影作者”从传统电影中的身份缺席变成了绝对的权威。事实上,“作者电影论”所倡导的是一个导演对于自己身为影片作者的自觉意识,即导演可以通过影片确立个人化、独创性的风格。这也为电影的类型化、风格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诞生和发展虽然并没有在结构上影响到台湾工业电影,却培养了一批具有个人化风格标识的电影作者,他们在追求电影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上充分发挥各自才能,拍摄出大量经典的优秀影片。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02月.

[2]孙慰川.《1949—2007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01月.

[3]张靓蓓《<悲情城市>以前——与侯孝贤一席谈》.北京电影学院报,1990(02).

作者设计插图须知 篇8

参考文献

[1] Morrey BF. Radial head fracture.//Morrey BF, ed. The Elbow and its Disorders. 3rd ed. Philadelphia, Pa: WB Saunders; 2000:341-364.

[2] Mason. ML, Some observations on fractures of the head of the radius with a review of one hundred cases. Br J Surg, 1954, 42:123-132.

[3] Broberg MA, Morley BF. Results of delayed excision of the radial head 8 Ring D, Quintem J, Jupiter JB.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after fracture. J Bone Joint Stag (Am) 1986, 68:669-674.

[4] 李新春, 易诚青, 刘建湘.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及其疗效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13 (7) :638-640.

[5] Thompson JD. Comparison of flexion versus extension spli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Mason bype I radial head and fractures. J Orthop Trauma, 1988.2:117-119.

[6] 张力丹, 蒋协远, 王满宜.桡骨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 4 (3) :227-231.

[7] Schatzker J. Fractures of the radial head //Schatzker J, Tile M, eds. The Rationale of Operative Fracture Care. 2nd ed. Germany: Springer-Verlag, 1996:131-135.

[8] Hotchkiss RN.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s of the elbow.//Rockwood CA Jr, Green DP, eds. Fractures in Adults.4 th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Raven, 1996:929-1024.

[9] Boulas HJ. Morrey BF.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lbow following radial head fracture Comparison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VS. excision, silastic replacement, and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Chirmain, 1998, 17:314-320.

[10] Herbertsson P, Josefsson PO, Hasserius R, et al. Uncomplicated mason type-II and III fractures of the radial head and neck in adults:along-term follow-up study, 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4, 86, 569-574.

作者设计插图须知 篇9

作者在设计插图时, 首先要注意图宽高的比例应接近7∶5, 图才美观。普通线图的绘制要点如下:⑴横轴表示某一连续变量 (自变量) , 如时间、年龄、剂量等;纵轴表示因变量, 如某种率或频数。⑵坐标应有标目, 同时注明法定单位, 标目的书写应注意与相应坐标轴平行, 沿坐标轴外侧居中书写。⑶坐标线放在轴线内侧, 标值写在轴线外侧, 为避免标注过密, 可只标注奇数、偶数、5的倍数或这些数的10倍、100倍或1/10、1/100等。标值过大或过小时可改换计量单位, 或用10的幂次项乘标目的单位, 以放大或缩小因子的办法简化标值数字, 尽量不超过3位数, 小数点后不超过1个“0”。⑷同一图内不应有太多的曲线, 最多不超过5条, 以免观察不清。照片图:⑴清晰度:主要显示部位和主要轮廓清晰, 层次分明。⑵对比度:为黑白度的比较, 良好的对比度是黑白分明, 境界清楚, 对比度过低不能清楚显示差异, 过高则不利于细微结构的观察。⑶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图中用箭头标出病变部位。

作者设计插图须知 篇10

作者在设计插图时, 首先要注意图宽高的比例应接近7∶5, 图才美观。普通线图的绘制要点如下:⑴横轴表示某一连续变量 (自变量) , 如时间、年龄、剂量等;纵轴表示因变量, 如某种率或频数。⑵坐标应有标目, 同时注明法定单位, 标目的书写应注意与相应坐标轴平行, 沿坐标轴外侧居中书写。⑶坐标线放在轴线内侧, 标值写在轴线外侧, 为避免标注过密, 可只标注奇数、偶数、5的倍数或这些数的10倍、100倍或1/10、1/100等。标值过大或过小时可改换计量单位, 或用10的幂次项乘标目的单位, 以放大或缩小因子的办法简化标值数字, 尽量不超过3位数, 小数点后不超过1个“0”。⑷同一图内不应有太多的曲线, 最多不超过5条, 以免观察不清。照片图:⑴清晰度:主要显示部位和主要轮廓清晰, 层次分明。⑵对比度:为黑白度的比较, 良好的对比度是黑白分明, 境界清楚, 对比度过低不能清楚显示差异, 过高则不利于细微结构的观察。⑶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图中用箭头标出病变部位。

上一篇: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下一篇:综合实践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