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2024-05-06

导入新课(精选8篇)

篇1: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艺术-小学教学导入艺术

古人做文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意指文章开头要美,一堂课的开端也应美。“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讲课伊始,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激起同学的情感,启发引导同学思维,以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是实现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关键步骤。新课有多种导入的方法:或以疑导入、或以情导人、或以理导入、或以“操作”导入,但不论哪种导入,都要注意尽量溶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兴趣、诱发思维、创设新奇、生动、愉悦的情境,以造成同学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使同学在一开始就对学习新知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把自身“摆”进去,以体现“主体”的地位。

一、设问生疑,激发思维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者要善于运用设疑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时地激发同学去生疑、释疑,从而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把同学的思维引向“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境地。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疑引进新课,“为什么车轮一定要是圆的呢?”过去可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呀!从而激起同学求知欲,使其发生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

二、计算点拨,诱导思维

点拨能催动睿智的醒悟,激发燃烧的激情,调动思维的千军万马,让同学走进发明的世界。点拨艺术是求新、求实、求精、求美的艺术,是点燃同学智慧火花的艺术。所以在同学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同学积极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通过让同学计算两组加数相同计算顺序不同和不变的算式,引导同学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出加法的结合律,这样就起到了引导同学进入理性概括,展开笼统思维的好处。

三、动手操作,启发思维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睿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学中让同学动起来:动手折、装、拼、剪、量……;动脑想、猜、算、分析、归纳、演绎……;动嘴读、讲、问、答……;动笔写、算、画……,手、脑、口并用,无疑对启迪同学思维,学习新知识、促进同学身心发展极有效用。教师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遵循教材和同学的特点,选择“动”点,设计“动”法,精心组织教学,让同学在“动”中学,“动”中思,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时,首先从法则动身,精心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折纸、量纸活动,把笼统的道理形象化了,使同学对即将讲授例题的第一个要点(求1小时零件数先求1/4小时做的零件数)的理解有了阶梯;而接着再出示糖果盒的第二个活动,并没有停留在重复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而是又深入一步,让同学归纳出“相当于几分之几就除以几”的道理,为解例题的第二个要点(求1/4小时做的零件数为什么要除以3?)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巧设情境,促进思维

巧设情境(故事、游戏、扮演、竞赛等)提出问题,于无疑处诱疑,让同学平静的心田泛起思维的涟漪。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首先给同学们讲《猪八戒分西瓜》的小故事,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气氛活跃,接着我就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看看八戒傻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同学解疑的兴趣,促使同学去积极思维。

五、指导观察,协助思维

观察是一种智力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同学智力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同学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从观察不只可以吸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行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应用一样。”同学观察力的发展,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和培养训练的结果。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通过观察协助同学积极的思维,进而掌握各门功课的新知识,这是同学学习提高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改进和提高数学教学的一条必经之道。

篇2: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教学是创设以新课导入为主线的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大胆假设,倡导合作寻求新课导入的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局限于新课导入,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它是课堂教学必需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教学技能;它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当教师向学生呈现导入信息时,学生就会产生二系列的心理活动,并且不同的导入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教师只有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来设计导入方式,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使课堂导 入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在目前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很多教师为了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多讲题、多练题,搞题海战术,轻视了新课导入,更有教师忽视这一环节,以致新课导入的教学效果很不乐观。

据心理学研究,开课与结尾能影响中间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70%,所以,导课好坏影响着化学教学艺术的成败。①化学课堂导入既要求时间较短,又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化学新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导入”就象一座桥梁,它能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联系到一起,做好授课和听课的心理准备,它能将已学知识和将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温故而知新;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它能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国。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在45分钟的授课中,开头几分钟的效果是最佳的。这说明化学课堂导入能为整节化学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篇3:导入新课

方法1:直接导入法

这是指上课伊始, 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单刀直入, 以凝练的话语直接点题, 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点明它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清晰地感知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 并很快进入教学意境.这种方法适宜在高年级使用, 在低年级尽量少用,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稍差一些, 开门见山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在讲切割定理时, 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 师生共同证明.这样导入, 直截了当, 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方法2:温故知新法

指在复习旧课中设计问题启发思考,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是由数学知识系统本身的发展决定的, 其关键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也要似在温故, 而实在知新.如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强大的作图、动画和变色等功能, 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引发学生思考, 为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 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性质进行思考, 从而进行类比联系, 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又如在讲“切割定理”时, 先复习相交弦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的积相等, 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定理内容, 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 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 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 切线上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 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 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方法3:故事导入法

即通过数学故事、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某些有趣的公式定理的发明过程等导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但要注意故事导课宜短不宜长, 故事本身要能说明数学问题, 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要做到寓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这节课时, 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 在一个神秘的山洞里, 藏着一个百宝箱, 门上锁着两把锁, 门前挂着从“1~100”号的一百把钥匙, 要想打开洞门拿到百宝箱, 必须确定这两把钥匙的号码, 号码的秘密就在门上, 但这两个数字并不是钥匙的号码, 而是两把钥匙号码的和与积 (和=17, 积=72) ……学生被故事吸引, 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去列方程, 解方程, 引入韦达定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法4:悬念导入法

学启于思, 思源于疑, 青少年既好动又好胜, 我们应抓住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巧设悬念, 提出疑问, 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时, 我先让学生复习一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ABC是等腰三角形, AB=AC, 倘若一不留心, 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盖了, 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 那么我们应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才能将它复原呢?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 整个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 教师仅须辅助引导又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 可利用多媒体推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 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时, 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所以, 当学生确定答案正确时, 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 口欲言而尚不能”的心理状态, 此时学生都急于弄清为什么, 此时教师接着说明,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特殊关系, 我是据此求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 短短几句话,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 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 不“悬”, 学生不思解, 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 学生望而生畏, 百思而不得其解, 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方法5:生活实例导入法

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 而生活实例既生动又具体.因此,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 把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 摸得着”的现实.如对于“函数”概念, 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请同学们举出在生活中或学科学习中遇到的变量间的依赖关系.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汽车行驶里程数与时间的关系; (2) 汽车行驶过程中耗油量与油面高度的关系, 储油量与油面宽度的关系; (3) 公路边加油站圆柱形储油罐的储油量与油面高度的关系, 储油量与油面宽度的关系; (4) 星期几与日期之间的关系; (5)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形变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6)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接着问:以上所举的几例中的两个变量, 若后一个作为自变量, 前一个作为因变量, 每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具体分析每例中两个变量的自变量任取一个值, 对应因变量有几个值.这样从学生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际事例导入新课, 真实、具体, 容易吸引学生, 便于学生接受.但是, 运用这种方法导入应注意: (1) 选材要典型、生动、具体, 最好是学生曾经亲身感受过的. (2) 紧扣教材, 强调事例与教材重点内容有密切关系.

方法6:动手实践导入法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用眼观察, 去探索发现, 进入情境, 导入新课.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 可按下列程序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三根木棒, 动手拼三角形, 问: (1)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条线段都能顺次相接拼成三角形吗? (2) (合作探究) 用同桌或邻近同学的木棒与自己的木棒拼接是否有一样的结论. (3) 用自己最短的木棒截一小段, 看是否还可以拼成三角形?这样导入新课,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又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 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 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篇4:新课的巧妙导入

一、趣味性的导入调动参与的内趋

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数学中的趣味性。其实数学本身存在着许多趣味因素,只要善于挖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主动热情,越学越有兴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学。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儿歌、小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寓学于乐,增强学习兴趣。

二、新颖性的导入营造活泼的氛围

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必然带来沉闷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变得没兴趣了,本来就没兴趣的学生长久下去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些新颖奇特的问题,设计一些让学生有耳目一新感觉的练习,通过出示新颖的题材,让学生收到以新引思,以新促思的教学效果。

三、直观的导入提升参与的广度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在教学中,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建立,任何一条法则、公式的推导、理解,都需要学生具有抽象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概念,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新奇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演示的过程更感兴趣。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呈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

四、挑战性导入强化参与的深度

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刻服困难而获得答案,才能得到满足,才会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儿童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探索的愿望,遇到疑难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困惑、迟缓;遇到新奇现象时,他们会感到惊讶、不解;当问题获得解决后,他们会感到欣喜、轻松。好奇心往往是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出于对某种问题的好奇,发生疑问,希望找到答案,因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融入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设计适当的“困难性”题目,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挑战自己的智力,让他们品尝攻克难题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

篇5:导入新课

武进区崔桥小学董晓华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课艺术,必然会产生先入为主、先声夺人的效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数学课的导入,除了常规的“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方法之外,还有情景创设、故事叙述、矛盾利用、悬念设置、名言引用、道具布置等导入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字:导入、优化、数学课堂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联想式:如教《环形面积的计算》时,可做一框两幅抽拉投影片。教学时,先出示两两半径分别为5厘米和2厘米的圆,让学生先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然后启发学生想:圆的面积和环形面积有什么联系?能从两个圆的面积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最后老师演示抽拉投影片,把两个圆重叠在一起,形成两个同心圆。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投影演示,理解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扎实。另一种是对比式,如教《有余数的除法》时,先投影显示六个梨、三只盘子,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把六个梨平均分放在三只盘子里,他们很快分完。这时老师在投影仪上又加一个梨,这时继续让学生把七个梨平均分在三只盘子里,结果剩下一个梨无法平均分。趁势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除法”。

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这样既温习了旧知识又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知识得掌握也较为深刻。

二、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

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在导入新课时,可

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一位老师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我在讲年、月、日一节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今年几岁了?过几

个生日?”等学生们一一回答后,我便说:“我认识一个小朋友,在年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大家想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年、月、日这一节后,你们会明白的。”这样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

四、设置悬念,引导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

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

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是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又如我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请同学们量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

个内角度数,并说出其中的两个角的度数,我便立即说出第三个角是多少度。

三、四个同学的第三个角的度数都被我说中了,学生们都感到奇怪,为什么老师这么神知呢?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我便抓住这个时机导入,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个诀窍教给你们。引发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浓厚的兴趣,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

五、引导观察,建立表象

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

等,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这是教师导入新课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有位教师在讲“三角形的认

识”时,上课开始,投影显示红领巾后告诉学生,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教师也参与举例。

投影显示三角旗、房架后,并提问:“红领中、小三角旗、房架,虽然

它们的大孝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了基矗。

六、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师教“相遇问题”时,为扫清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示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意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想联系,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意味。当然情境的创设应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摆架子,走过场,浮光掠影,似“蜻蜓点水”不求实效。而要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并在情境的激励诱导下,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例如,我们备课组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一课时,就选用了3片树叶,3个小动物创设了一个情境:黑板上的三片树叶有什么用呢?别急,看,谁来了!蜘蛛、瓢虫、蚂蚁,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跑步锻炼身体呢。请同学门仔细观察,三只小动物跑步的路线有何不同?(蜘蛛沿树叶边线跑了一周,瓢虫在树叶中间跑了一周,蚂蚁沿树叶边线没跑满一周。)

师:蜘蛛、瓢虫跑的路线有何不同?

生:蜘蛛是沿树叶边线跑的,瓢虫是在树叶中间跑的。

(板书:边线)

师:蜘蛛和蚂蚁跑的路线有何不同?

生:蜘蛛沿树叶边线跑了一周,蚂蚁沿树叶边线没有跑满一周。

(板书:一周)

师:要想知道蜘蛛跑了多长?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

得出蜘蛛跑了68厘米。这68厘米就是树叶什么的长?

生:树叶边线一周的长。

师:对,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出示课题“认识周长”。

以这样的情境导入,不但能容易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还能把“边线一周的长叫做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七、利用故事,激发联想

针对小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教师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八、联系生活,投其所好法

就是拾取日常生活中学生所喜好的事物、欢喜的语言,对所要讲的内容

进行类比举例导入,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如:随着家庭经济的不断宽余,每个孩子的兜里都有了零花钱,且有越多的奢望。教师只有抓住学生这一敏感的话题,进行类比举例。有道应用题是这样的:甲仓库有8吨米,乙仓库里的比甲仓库里的多2吨,乙仓库里有多少吨米?如果把这一枯燥的问题这样用对比举例导入:“同学们都爱不爱零花钱?我们在讲新课之前先算一算大家有多少钱?注意听题,老师有8元钱,如果你的钱比老师的多2元,你应该有多少钱?”同学们乐呵呵地齐声喊:“8+2=10(元)”,显然,学生的思维紧跟了老师的思路,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九、动手实践,操作体会

我在讲有余数的除法时,是这样导入的:让学生拿出8根火柴棒,摆正方形,试一试能摆几个?有的学生摆了一个大正方形,有的摆了两个小正方形,让学生说出摆的过程,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8=1(个)8÷4=2(个),然后给予肯定的表扬。那么我们同样用8根火柴棒摆三角形,能摆几个?让学生操作,有的说可以摆两个三角形,还剩2根,有的说可以摆一个,还剩两根。利用学生亲手摆完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提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使学生在玩玩摆摆地轻松气氛中,走进了知识的殿堂。

当然,导入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类型。关键是要掌握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法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推进学习数学素质教育”,张卫国《小学数学教育》2000年第1-2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刘品一《小学数学教育》2000年第5期。《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院1999年5月版。

篇6:导入新课6

峨山县化念中心小学:魏琼芬

[内容摘要]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不仅是联系旧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好准备。那么,如何设计好新课导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体会。[关键词]

新课

导入

学生

兴趣

一、讲故事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看故事,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教的内容,巧妙构思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小故事,把新知识融在故事之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来到一片西瓜地里,看到又红又大的西瓜,馋得直流口水,喜羊羊摘来一个大西瓜,懒羊羊见了就来抢,喜羊羊连忙抱住西瓜说:‘不准抢,每人分这只西瓜的1/3。’懒羊羊说:‘太少,太少了!’喜羊羊说:‘那好,我分给你1/4。’懒羊羊一听高兴地笑着说:‘还是喜羊羊好。’这时美羊羊也笑着对喜羊羊说:‘喜羊羊,你就别捉弄懒羊羊了。’喜羊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故事导入法能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儿童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儿童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又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小山羊和小白兔有一块长5米,宽3米的菜地,地里种满了红红的柿子,绿油油的菠菜可诱人了。不料被馋嘴的小猪看见了。于是,小山羊和小白兔去请教熊博士应该怎么预防小猪来偷吃,熊博士告诉他俩,用柳条编成篱笆围在菜地的四周。可小山羊和小白兔不知道要用多长的柳条,你能帮帮他们吗?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燃起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

二、猜谜语导入。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适当引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猜谜语(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七上八下();十拿九稳()。当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赞许,并接着说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

又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猜个谜语,看谁能先猜出来。“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很快回答:“日历、台历......”。我接着说:“看来同学们对日历都比较熟悉,撕下一张就过一天,都撕完了就过了一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年、月、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巧设悬念导入。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性,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学生一旦被吸引,往往会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氛围中,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思考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由于这部分教材内容较抽象,可以设计一道趣题:“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从她出生到1996年2月底才刚好过完第18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老奶奶究竟多少岁?学生对问题产生了疑问,引起认知冲突,接着让学生交流,猜测原因。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设计是从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不太一致的 “疑问”入手,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写出一个数“123”让学生快速回答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当学生不能回答时,我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法宝’,不管大家举多大的数,老师一眼就能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不信可以试试。”然后,学生举例,果然如此,学生有些惊讶。我接着问:“大家想得到这一‘法宝’吗?学生们一个个使劲地点点头,心理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四、纠错导入。

恩格斯说过:“要明确地掌握懂得理论,最好的正路就是从亲身的错误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中学习。”利用错例导入新课指先练后讲,以错明理。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

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克服思维定势。

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了小明的一篇数学日记:白天,我们坐在高约(4米)的椅子上,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不时举起面积约为(1平方米)的小手,积极要求发言,得到老师的表扬时,还露出可爱甜美的笑容和几颗面积约为(1平方分米)的门牙。到了晚上,睡在面积约(3平方厘米)的床上,做着各种古怪离奇的梦。学生看了日记后,我让他们讨论对这篇日记有何看法?顿时,学生议论纷纷,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并大声回答:“单位名称用得不对。”我顺势导入新课:“到底怎样用单位名称才正确呢?我们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五、游戏导入。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知识。如:教学三年级《可能性大小》一课时,我先创设让学生做摸球游戏的活动,教师在一个纸盒里放入9个黄球和1个白球,请学生从纸盒里摸球: 师:“在摸球之前请你猜想一下 你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 学生1:“我猜一定能摸到黄球”。

学生2:“我猜一定能摸到白球”。

学生3:“我猜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

那么,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更大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可能性大小》,这个活动既是对前面知识经验的激活,又巧妙而自然地引出新课,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六、以旧引新,巧用迁移导入。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把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搭桥铺路。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我先让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如:在教5.6加4.8,8 9.7加 67.4时,先做复习题: 56+48=()897+674=()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结果,找出计算的方法。然后出示5.6加4.8,89.7加67.4,提问:你们能计算出这两道题吗?由于有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课导入都要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能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参考文献:《小学数学心育艺术》

篇7:海燕教案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2、理解象征、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反复朗诵,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导入新课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面,飞翔着这样一种海鸟:它有大海赋予的坚硬的翅膀,它有大海赋予的不屈的灵魂。它经常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上,勇敢地搏击风浪,笑傲长空。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走进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海燕》,一起来感受高尔基带给我们的生命的最强音。二作者简介

1.请同学说一说所了解的高尔基。(自由作答,互相补充)2.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高尔基,俄国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他完成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三听录音朗读感悟

1.听录音朗读。在听读过程中,(1)、标一标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给读不准的字注上音。(3)、要注意朗诵者感情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自由朗读。大家在听读的时候,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读? 生:高昂的,充满激情的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高昂的,充满激情的感情基调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篇散文诗。(朗读过程中,掌握好停顿,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同时,请思考这样一个小问题——这是()的海燕,在海燕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并说出你的理由。(屏幕出示问题)。

四、品读欣赏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喜欢不喜欢这篇文章? 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来,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1、读: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

师、读得很有感情,你为什么这样读呢?想着重表现哪几个词语? 生:我觉得“叫喊、穿过”应该重读。

师:你理解得不错。重读是把握文章内涵,表现文章内容,体现文章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一般是将表现事物情态特点、动作特征的词语重读。这句话中除了“叫喊、穿过”以外,大家品一品,还应该重读哪些词语? 生(众):飞翔、刮起

师:是啊,这一连串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写出了海燕的雄姿。大家试着练习一下,看哪位同学能把它读得更有感情?(生练习读)

师指名另一举手的学生读,效果较好,师表扬并范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进步很快嘛!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可以任意选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深入探究

师:同学们心中的海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咱们边读边标出能表现海燕形象的句子,然后就近交流一下(同位两个或者前后四人),一会探究咱们刚才的问题-——这是()的海燕,从哪一句中读出来的,为什么?(生圈点评注交流,师参与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交流发言,精彩答案将被书写在黑板上。生

1、这是一只“勇敢”的海燕。我从““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中读出来的。

师:我们从“直冲乌云”中可以读出海燕的勇敢,无畏,用重音来强调。“乌云听出了欢乐”是因为海燕的勇敢让乌云感到畏惧,读时声音应放低一些,这样——师范读。你再来一遍,老师相信你能读出海燕的勇敢。生1读,有所提升。

师:嗯,真不错!老师把你的精彩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师板书“勇敢”。生

2、这是一只高傲的海燕。我从“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中读出来的。

师:“高傲“一词从感情色彩上来说一般是什么词? 生:贬义词

师:这里作者赞美海燕,却用了一个贬义词,为什么? 生;是贬义词褒用。

师;是的,“高傲”一词体现出了海燕对狂风乌云的蔑视,写出了它无所畏惧的形象。你从“黑色的闪电”中读出了海燕的什么形象? 生:海燕的颜色,海燕飞得快。

师;是的,飞翔速度快,我们仿佛能看到海燕矫健的身影。

师;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海燕的“高傲”,大家来齐读。(生齐读,颇有气势。)师板书“高傲”

生3:这是“自信”的海燕,我从“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一句读出来的。因为它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师板书“自信”并点拨、范读

师;它相信光明就在眼前,我们一起来读出海燕的自信和坚定。生齐读。生4:我从“暴风雨就要来了”一句中读出了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因为它渴望革命的风暴。

师:不得了!这位女同学真厉害!说到老师前面去了,老师还没出示背景,你已经察觉到革命的风暴就要来啦,真有政治敏感性。是不是看到下面的注释上的写作年代是1901年,正是俄国革命风暴风起云涌的年代? 生点头

师板书“渴望暴风雨”

师;请同学们找到文中描写其他海鸟的语句,读一读,分析其他海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描绘他们的? 生(众):畏缩,恐惧

师;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出来?

1、从“呻吟、飞窜,吓坏”中可以体会出来。师: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描绘他们? 生;蔑视、嘲笑、讽刺、轻视、藐视。

师;大家说的这些词语都对。请同学们任选一段,读出嘲笑讽刺的感情。生纷纷举手,争相展示。师适时指导。

师:海燕不像其他海鸟胆怯恐惧畏缩不前,而是勇敢地搏击风浪,它是真正的勇士。让我们齐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在强烈的对比中感悟海燕的勇敢。注意第一句嘲笑的表情和感情,第二句赞美的感情用重音来表现。(生齐读)

师:通过对具体语句进行评析,一只勇敢、高傲、自信、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已飞翔在我们眼前。那作者为什么要赞美海燕,嘲讽其他海鸟呢?(生沉思)

师:要想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课件展示写作背景)1901年的俄国,正是人民群众的革命风暴风起云涌的时候,无产阶级革命者发动了对沙皇反动政府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就在这紧要关头,出现了一批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静观其变,趁机渔利。高尔基——这位勇敢的革命斗士,为了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批判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充满激情的散文诗,吹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师:作者赞美海燕是在赞美谁?嘲讽其他海鸟是在嘲讽谁?

生:作者赞美海燕是在赞美革命者,嘲讽其他海鸟是在嘲讽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师:这种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叫做象征。

师;同学们,正是在海燕精神的鼓舞下,俄国革命者先后掀起了二月革命(课件展示革命者战斗画面)和十月革命的风暴,一举推翻了沙皇统治,使盘踞在俄国政坛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最终覆灭。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感受海燕精神的伟大,感受高尔基为俄国革命者吹响的战斗的号角。(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你们说海燕象征着什么?(多媒体展示提示海燕画面)生:象征勇敢、乐观、自信的革命者。

师:那么海鸭、海鸥、企鹅呢?(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生:象征假装革命和害怕革命的人。

师: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生:大海、波浪、狂风、乌云、雷电„„ 师:还有什么? 生:暴风雨。

师:很好,我们先来看大海和波浪。(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人民群众的力量。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生2:“大海抓住闪电的影子,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生3:“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摔到悬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波浪受到狂风的镇压,波浪应该就是人民。

师:说的很好!所以大海、波浪就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多媒体展示答案)那么乌云、闪电、狂风、雷声又象征什么呢?(多媒体展示画面)生:黑暗的反动势力。

师:暴风雨呢?(多媒体展示画面)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里的“暴风雨”又象征什么呢?

生: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

师:“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场“暴风雨”就是一触即发的—— 生:革命风暴。

师:好,刚才我们一直在说象征,那么什么是象征呢?(思考后)

生1:是一种表现手法。

师:对,是一种表现手法,怎么表现呢? 生:通过一种事物来表现人的精神、品质。

师: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五、拓展延伸

师:时光流转,百年历史已成过去,革命的风暴也早已烟消云散,但海燕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因为挑战生活的暴风雨需要我们更大的勇气。生活中的暴风雨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请以“我们是勇敢的海燕”为题写几句话,表达你的观点。

生纷纷提笔书写。

1、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胆怯畏缩,不消沉气馁,要像海燕一样去勇敢的面对,做一个生活的强者,把困难踩在脚下。

2、面对生活当中的沟沟坎坎,我就是那只勇敢、自信,高傲,坚强的海燕,不低头,不退缩,勇往直前,去追求光明的到来。

师:同学们都写这么精彩,老师也想写几句了,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不怕雷电的袭击,不怕风雨的摧残。高昂智慧的头颅,让身影更加矫健!面对生活的沟沟坎坎,让我们大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因为我们是勇敢的海燕!愿同学们都做生活中勇敢的海燕。下课。

是的,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只有抱着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它,这才是我们所应该有的正确的人生态度,这才能让你走向成功!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一起来朗读。(多媒体展示)

篇8:新课导入新法

一形象直观导入法

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加强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导入新课时, 运用多媒体教学, 把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 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 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 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 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例如, 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 “两个不同大小的铁球在同一高度为什么同时着地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单就教师的讲解, 学生们很难听懂。于是我要求学生们在课下找来了不同大小的铁球, 导入新课时让他们到讲台上演示。事实胜于雄辩, 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二直接突破难点导入法

教学难点犹如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 是认知过程中的“大敌”。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也是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黄河象》是一篇科普小品, 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 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这是全文的重点, 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 支配、运用已有知识, 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培养思维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我把导入阅读的思维突破点、结合点安排在假设——推测——成因——结论上。在推测中, 学生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比较、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 直接突破了难点,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音乐激趣导入法

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它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 更贴切, 更能激发人的情感。《月光曲》既是一篇课文的题目, 又是一首钢琴曲。于是我这样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伯牙的《高山流水》, 它充满了东方的神韵;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支充满异国韵味的曲子——《月光曲》。和谐优美的曲子, 把学生带入愉悦其耳目、触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 感受其情趣的情境, 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接下来, 我问:“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好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曲子吗?”学生回答:“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我故作神秘地说:“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故事呢, 你们想了解吗?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再加上生动有趣的语言, 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了课文中的情境。

四情感感染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 用感人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从而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感人的语言能给人一种启发与教育, 一种无形的激励,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人, 充满人间真情和文学色彩, 怎样让学生还没学新课就能感受到老妇人那美好的心灵呢?我是这样导入的:作者以前刚开始学习拉小提琴的时候, 拉出的声音总是很难听, 一段时间后仍是如此, 他又沮丧又灰心。可是, 一位谎称自己“耳聋”的老太太, 走入了作者的生活中, 每当作者拉琴的时候, 她就在一旁认真地“听”并鼓励他, 她用心灵的倾听和鼓励让作者感受到音乐的真正内涵, 激励他认真练习, 使他拉出的曲子越来越优美动听, 让作者在心灵上得到了鼓舞, 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小提琴家。虽然她“听”不到小提琴那优美动听的乐曲, 但是她却用心灵的倾听激发了一个小提琴家的成长, 她是多么的伟大。是啊, 有的人听不到, 有的人看不到, 但只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那么他们会听到、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就这样引出新课,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活泼愉悦。

五故事形式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可以尽快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的时候。课前, 我把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描述出来:一个漂亮的小女孩, 一位端庄的女学者, 科学书中的新名词“放射线”, 物理学中的计量单位“居里”。一条条科学定理, 使她成为了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并将那些奖章送给她6岁的女儿当玩具。她的美名被载入人类文化的史册。她, 是谁呢?如此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又如,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个寒冷的大年夜里, 当人们都和家人、朋友围坐在火炉旁开心地吃东西、看电视时, 街上却有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卖火柴……第二天, 可怜的小女孩被冻死在墙角里。”悲惨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 教师继而提问:“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究竟是谁造成的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六设置悬念导入法

设置悬念法就是在讲授内容前, 先给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 以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活跃他们的思维, 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引起学生的疑问, 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如教学《鲸》时, 一上课, 我向学生提出问题: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海洋中最大的动物又是什么?由于顺应了学生急于了解答案的心理, 所以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积极围绕问题去听课。又如教《爬山虎的脚》这一课, 我是这样引题的:爬山虎是虎吗?你们听说过植物也有脚吗?脚是用来走路的, 但有的脚不一定在地上走, 却在墙壁上走,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都很想知道答案。这种问题悬念的诱惑, 让学生兴趣盎然, 求知欲望强烈。当然设疑的深浅度要适宜, 太难了学生不感兴趣, 太简单了达不到学生开动脑筋的效果。

上一篇:四有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下一篇:忘不了的痛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