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2024-05-21

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精选14篇)

篇1: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教师与学生谈心活动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它优化了浓郁的师生情感,重建了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根据江都市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项重点工作(活动)计划》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此制度。

一、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1、班主任必须与班上每个学生谈心,一学期不少于2次,并备有谈心记录本,记录每次谈心的时间、地点、内容。

2、科任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谈心,随时记录交流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校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利用共青团(业余团校)、党支部(业余党校)等活动载体,因材施教,适时与青少年学生交流谈话,了解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及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重心,谈话每学期不少于20人次。

4、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会等正面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区别对待,因势利导

1、对父母在外的“留守孩子”,要多加关心,建立家校联系卡,随时与其在外的父母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动向,找其谈心。

2、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倍加关注,给予心理关怀,多谈心多引导,经常与其监护人联系,注意学生思想动态,给予人文关怀。

3、对身体残疾的“特殊儿童”,要建立“个体档案”,进行个别化教学,有选择地配备同桌,让健康儿童多关心残疾儿童,互帮互助。

4、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儿童,班主任要充分心理咨询室,多谈心,多疏导,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脉搏,矫正不健康心理,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三、定期检查,强化考核

学校将定期展示班主任工作手册,了解教师与学生谈心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入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学校行政管理干部的考核体系,根据其德育工作的工作流程和实际效果,对优秀的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同时,考核结果作为评聘、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

篇2: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时间:10月22日 地点:办公室

学生姓名:杨莹(九四班)教师姓名:曾梦琴

谈心事由:上课时不经老师同意,自顾跑出教室上厕所(只是表面原因,该生性格比较倔强,经常不顾他人感受,自干自事,有严重的和老师对立情绪)谈话内容:

师:就上午的事,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顾老师劝阻,跑出教室? 生:我要上厕所。

师:你应该知道,当时老师马上就要下课,而且你一声不吭就跑出去,这不像个学生所为,至少要和老师说一声吧。

生:

······

师: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有理由,要上厕所。但是你要知道要上厕所的人多着呢,如果每位同学都不管课堂纪律,自做自事,那课堂不是乱哄哄的了,这样想你还认为自己没错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不这样做了。

师:除了这件事外,我们再来聊聊其他,老师观察了你这长时间,发现你比较倔,这点你认不认同。生:这我知道。

师:你做错事的时候,即使老师当场指出,你都很嘴硬,觉得自己很有理由。老师这不是无的放矢,这类事情在你身上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了。总觉得你是想和老师对着来?

生:没有,没有想对着来的想法。

师:真没有?但是你的行为总给老师这种感觉,你就是要和老师对着干,我有理由。真的,老师就是这种感觉。不过,你要知道大家都是有理由的,你这以后不能再不顾别人的感受,自做自事。知道没有?还有,以后做事之前要先想想,不要只考虑自己感受,不顾他人。在学校,OK,老师原谅你,在社会上可没人会原谅你的。生:老师,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多考虑的。

教师与学生谈心记录

时间:9月23日 地点:办公室

学生姓名:刘驰恒(九四班)教师姓名:曾梦琴

谈心事由:课堂不注意听课,讲小话 谈话内容:

师:最近我发现你上课老是不注意听课,讲小话,我想问问是什么原因? 生:我知道讲小话不对,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师:老师想跟你交流的是,能不能说话呢?能,但是也要看看什么时间。上课是绝对不行的,上课有上课的任务,一不小心冒过去了,影响成绩。二是,你这样讲小话,影响不好:影响老师讲课,也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如果实在想讲,下课讲,上课讲的不尽兴,对自己也不好,下课讲既尽兴,又有利于交流感情。知道了没有?

篇3:试论教师与学生谈心的艺术

一、以爱“动心”

孙子说“视卒如婴儿, 故可与之赴深溪”, 这是说关注和关爱在人与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价值。教师和学生谈心时, 必须做到心中有爱。

第一, 要尊重学生。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教师要注意满足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权利、爱好及隐私。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使自己获得学生的尊重。第二, 要信任学生。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师生之间只有相互信任, 才能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才能取得打开学生心扉、进行思想沟通的金钥匙。第三, 要关爱学生。教师要有“妈妈心”、“兄长情”, 在生活上关心学生, 在学习上帮助学生, 在工作上指导学生, 用温情去沟通感情, 用真诚去换取信任, 用道理去启发觉悟, 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以心“换心”

第一, 要平等对待学生。谈心常常是教师找学生谈, 这势必造成一种误解:教师是谈话中的控制者和主导者, 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和聆听者。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和心态, 常在师生之间构成一道无形的障碍;如果这时教师再摆起“官架”、打起“官腔”, 师生之间就更难交流了。第二, 要将心比心。教师要转变“我是官, 你是兵, 我咋说, 你咋听”的心理, 不能以势压人、以罚代教, 而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做到换位思考。第三, 师生之间要形成双向交流。教师不能只图嘴上痛快, 说个不停, 而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学生说错话时, 要允许其收回;学生做错事时, 要允许其解释;学生有一些思想问题想不通时, 要允许其多思考一段时间。总之, 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师生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

三、以形“导心”

形即形象, 要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教师保持良好的形象是关键。

第一, 好的形象是谈心取得实效的基础和关键。谈心要做好“说”和“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后者尤为重要。实践证明, 教师如果只说不做, 或说得多做得少, 说得好做得差, 学生就绝不会“买账”;反之, 做得多说得少, 或者做得好说得差, 学生权衡利弊, 最终还是“买你的账”的。第二, 教师的个人形象影响学生对教师传达信息的接受程度。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在研究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问题时, 提出了一个公式: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一个人表达和获取信息的全部。这一公式表明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 仅有7%是通过语言方式进行的, 其余都是靠声音和表情等方式来实现的, 这也说明了人的自我形象和外在表现在谈心过程中的重要性。形象的影响渗透于谈心的全过程, 作为教师必须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的塑造。

那么, 教师应怎样做好“身教”、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呢?一要有“底气”。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注重良好素质的培养, 注重工作能力的提高。二要当“标杆”。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三要学会“制怒”。不能意气用事, 防止简单粗暴。

四、以法“攻心”

“谈心谈心, 攻心为上”。谈心绝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 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是因人而异法。所谓因人而异法, 就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解、掌握其性格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区别情况, 区别对象,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而异法主要有:因事而谈, 就事论理;因人而谈, 区别对待;因因 (原因) 而谈, 拨人心弦;因地而谈, 因势利导等。本文仅就怎样做到“因人而谈, 区别对待”, 结合自己的经验, 谈两点粗浅的认识。首先, 要做到知人至深。心理学认为:人的气质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人的性格又有内向、外向之分;市场经济条件下, 学生又呈现出“文化水平高、接受事物快、成材意识浓、进取精神强”四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地研究、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对于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 “如数家珍”。其次, 要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性格内向的学生, 他们的思想不轻易外露。与他们谈心, 就要多给其思考的时间, 不能操之过急而使谈心冷场;要多用“抛砖引玉”、“投其所好”的方法, 打开其话匣子;要善于“察颜观色”, 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性格外向的学生则恰恰相反, 他们的内心世界容易外露, 性格开朗直爽, 行动果断, 乐于交际, 但有时自我控制能力差, 容易急躁。与他们谈心时, 要开门见山, 不能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要以“冷”制“热”, 以耐心对急性, 以冷静对浮躁, 以说理对争吵, 万一谈“崩”了, 就等学生情绪稳定后再谈。性格孤僻的学生, 其突出特点就是办事有毅力, 做事有主见;另一方面是固执己见, 不易让人接近, 往往是“冷眼看世界”。与他们谈心时, 一要避免“正面交锋”, 用语要恰当, 语气要温和, 多表扬, 少批评;二要多给他们一点“阳光雨露”, 多关心体贴他们, 不嘲笑、讽刺他们。

二是时机优选法。在掌握学生的思想问题和性格特点后, 选好一个谈心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谈心的效果。根据学生管理的经验, 选择如下时机, 效果较好:问题未形成, 矛盾初露时;初次犯错误, 心生悔恨时;个人有困难, 需要帮助时;“火气”已冷却, 心平气和时;生活有喜事, 心情舒畅时。

三是法情理利相融法。在与学生的实际谈心过程中, 教师会有这样的感受:面对个别学生, 以法“制”人, 往往“制”不了人;以情“感”人, 往往“感”不了人;以理“明”人, 往往“明”不了人;以利“导”人, 往往“导”不了人。而只有坚持法、情、理、利四合一, 做到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 才能达到成功沟通的目的。

篇4:如何与学生谈心

一、首先要抓住闪光点

学生身上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善于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因素,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与学生个别谈话,要善于发现、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是蓬勃向上的一代,他们有着对未来的向往,有着美好的追求。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那旺盛的热情,鼓励其采取积极而正确的行动。有一个典型事例是这样的:一天早晨,一名学生家长抱着一个大纸箱来到班主任家,急得直哭。原来这名学生觉得读书太枯燥、太寂寞,放学后在家里埋头看名人传记,读一些军事科学著作,还写了假设战争的军事论文,想当一名军事家。心有旁鹜,学习成绩看着往下滑。这位教师找来这名学生,热情肯定他有理想、有抱负,尔后又与他一起谈论现代战争,谈论现代军人应具备的素质。几天后,这位教师又带这名学生去参观军事博物馆,使这名学生认识到科学文化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后又经常帮助他。从此,这名学生与军事著作暂别,认真听课学习,后来高考时被军事院校录取,在实现崇高理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不少学生有着自己的爱好特长,并想一展风采。与学生谈话时,就可以让学生发挥其特长、特点,因势利导,使学生能自觉扬长避短。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有两个学生出去买汽水解渴,恰逢一人力车拖着满车的汽水,这两个学生就上前帮推了很长一段路。但他们也趁人不备,顺手牵羊也捞了8瓶汽水放进书包里,回到班后与几个同学一起分享。班主任找这两名学生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并要求他们将功补过,下午参加班上的4×100米的接力赛。运动场上,这两名学生策鞭跃马,使班上取得了好成绩。之后,教师又找到他们谈话,先扬后抑,指出其优点、长处,同时要求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并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学生乐意地接受了教师的批评教育,班级也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小学生好胜心特别强,我们就可利用学生这好胜要强的特点,鼓励其参与班级的活动,激励其进步。竞争能使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班级更富有活力。有这样一件事很感人,“三好学生”对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有一个学习成绩差、有好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到班上来,看到班里同学都努力学习,他头一次买了笔记本,第二个学期考试后竟只有一门功课不及格了。于是,他也要竞争当“三好学生”。教师肯定了他的进取心、积极性和突出的进步,同时把他放在“三好学生”的候选人名单中让全班评议。这名学生在评议中认识到,他被公认是有突出进步的,但当选三好学生的6个同学考试成绩没有不及格的。教师见这名学生受到教育,又找他谈话,趁热打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此,这名学生就不断进步起来。

二、其次要尊重其个性,因势利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性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来说,表现在个人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趣、兴趣、爱好等方面。与学生个别谈话,尤其是进行批评教育时,就要视其错误缺点的不同性质、程度,考虑其不同的个性特点,把握批评教育的不同方式和尺度。如果学生性情比较急躁、反应较为敏捷的,就可采取提问式,把问题的严肃性、严重性摆出来让其思考;如果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感情又比较脆弱的。就可采取暗示式,启发诱导他自己认识问题。如果学生自尊心强,就可采用渐进式,逐步地接触问题的实质,尊重其感情,使其乐于接受;如果学生较为成熟,善于思索,就可采用商讨式,心平气和地一起分析问题,提高认识;如果学生不能认错,又巧言善辩,就可采取揭示式,抓住恰当时机,当即揭示问题的真相,使其难以辩解、接受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也要了解他的现实表现、存在问题、产生原因等情况,谈话讲究方式方法,因人而异。

三、最后要揣摩现场的心理

个别谈话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谈话时,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学生会有这样几种心理:

1紧张心理。有的学生与教师谈话,心情极度紧张,十分拘谨,以致说起话来词不达意,或手足无措。

2喜悦心理。有的学生有进步或有突出的表现,估计教师找他谈话必是表扬、鼓励,因而心情愉悦。

3防御心理。个别谈话,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环境空间受到限制,往往会给一些学生增加心理负荷,使这些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尤其是过去犯过错误受到批评的学生,一找他谈话,他就会有戒备之心。

4惊恐心理。有的学生做错了事,犯了错误,又不愿公开承认,这时一旦教师找他谈话,心理便恐惧不安,预感后果不妙。

5对立心理。个别学生犯有错误且无悔改之意,或是认为教师是有意同他过不去,其心理就产生“阻抗”,情绪上出现对立。

6猜测心理。有的学生一听说教师要找他谈话,心理就嘀咕开了:自己那件事是谁告发的?那件事也没什么了不起,某某同学都没事,教师对我也不会太过分吧?这种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在对其问题、缺点、错误的看法和处理上。

7无所谓心理。有的学生自认为好事没搭上,坏事未沾边,对谈心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觉得无所谓。

教师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就能消除学生的种种消极心理因素。

篇5: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制度

为了帮助我乡大学生村官端正思想观念,克服畏难情绪,及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创业富民,特制订如下谈心谈话制度:

一、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集中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

二、乡分管领导每月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

一、面对面”的谈心谈话,交流沟通。

三、谈心谈话主要按照三个程序进行:

1、大学生村官汇报思想、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包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想上存在的困惑等。

2、乡结对帮扶领导对帮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传授工作方法,从农村工作重点出发,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出谋划策。

篇6:党组织书记与党员谈心制度

在党内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团结、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形式,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围对象

1、局机关党委书记与局党组班子成员、科(所)长及普通党员之间谈心。

2、各党支部书记与所在支部支委、党员谈心。

二、方式方法

1、个别谈与集体谈相结合。根据情况,选择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或“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

2、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原则上至少每月谈心一人次。与其他党员之间,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谈。

3、工作变动时必谈,受到表彰或处分时必谈,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必谈,出现矛盾和意见分歧时必谈,考察干部或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时必谈,群众有不良反映时必谈,离退休时必谈。

三、谈心内容

1、了解和掌握谈心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2、发现谈心对象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正的办法和要求。

3、征询谈心对象对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自己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

4、交流思想,倾听谈心对象呼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和隔阂,化解相互间的分歧和矛盾,增进彼此间的熟知和信任。

6、其他认为必须谈心的事项。

四、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心态和人性化的方式与谈心对象进行交流,不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谈心对象对自己提出的批评意见,必须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得压制批评,严禁打击报复批评者。

2、诚恳原则。谈心者彼此间要心无芥蒂、开诚布公,敞开思想、坦诚相见,真心实意、推心置腹,虚心接受对方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求实原则。评价他人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带任何个人偏见,做到有根有据、实话实说,不得无中生有、任意夸大事实。开展自我批评,必须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和廉洁自律情况,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实情、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暴露真实思想。对存在误解的问题,要如实说明情况,及时消除误解。

4、党性原则。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切实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要摒弃私心杂念,打消思想顾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问题摆上桌面,把意见提在当面,不文过饰非、敷衍塞责。开展批评要敢于打破情面,展开健康、积极的思想交锋。坚决反对各种庸俗的市侩作风。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亮明态度,不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态度,不奉行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的处世哲学,不搞姑息迁就、一团和气那一套。

5、与人为善原则。开展批评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与人为善、以理服人,不得言过其词、恶语中伤,不得借机攻击和诬陷他人。

6、实效原则。开展谈心活动,必须注重实效。要通过努力,使谈心真正谈出正气、谈出和谐,谈出感情、谈出团结,谈出干劲、谈出进步。

7、尊重信任原则。谈心一方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将自己不希望让别人知道的一些心里感受、情感秘密谈了出来,另一方必须尊重其对自已的信任,注意为其保密,不要随意将其个人隐私泄露给他人。

五、具体要求

1、区别不同对象谈。谈心对象有职务、岗位、阅历、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存在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状

况的差别,谈心的重点和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2、带着问题谈。跟谁谈、怎么谈、谈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需谈心前要有精心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要选择适当内容,讲究谈心方式,引导谈心对象说出真话、实话,提出过去不愿提、不便提的意见。要增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千篇一律、不着边际、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空谈。

3、领导干部带头谈。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架子,主动与其他同志谈心,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吐真情、讲实话,带头落实整改措施、改进工作,为党员群众作出表率。

篇7:党组织与党员定期谈心谈话制度

一、党组织谈话制度

1、党组织谈话制度是党组织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组织生活会对党员进行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肯定成绩和优点,指出不足,并根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成员对党员、群众要开展经常性的个别谈话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鼓励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党员、干部职务晋升或工作变动时,党组织要进行谈话,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

4、当党组织发现或其他党员、群众反映某个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中出现某种问题或苗头时,要从关心、爱护党员的目的出发,及时与其进行谈话,做好细致地思想工作,防微杜渐。

二、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制度

1、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在党的生活会上,党员要认真负责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2、每个党员除按规定参加党组织生活会,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外, 每年至少还应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进行一次思想汇报。

3、党员本人或发现他人在思想和工作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或反映。

4、党员干部凡涉及《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的有关内容,要随时向党组织汇报。

5、党员在外工作或学习时间超过三个月以上,要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

各党支部对党员谈话及党员汇报的情况要记入《党支部工作手册》,并根据情况定期对党员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党委。

篇8:例谈校长与教师谈心的误区

误区一:邀请方式不恰当

情境:上课铃响过之后, A校长突然走进体育组办公室, 来到李老师的面前, 当着办公室所有教师的面, 语气较为严厉地说道:“李老师, 你出来一下, 我有话跟你说……”

诊断:可以断定, A校长这样的邀请方式,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次谈心难以成功。可以想象, 李老师当时肯定是忐忑不安, 以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当时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其他教师, 有的猜疑, 有的议论, 这就给李老师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笔者认为, 邀请教师个别谈心, 个别通知的方式会更好。例如, 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 或是在其办公桌上留张小纸条, 或是通过与被谈心教师关系密切的教师传话的方式……要知道, 恰当的邀请方式, 对于谈心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相关教师的过度紧张, 同时也让其感受到校长的邀请是真诚的, 对自己是尊重的。如此, 被谈心的教师才会敞开心扉, 跟校长讲心里话。

误区二:谈心地点不合适

情境: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 B校长见到了迎面而来的王老师———一位年轻的班主任, 连忙将其喊住, 并指出其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王老师看着过往的同事, 面红耳赤、局促不安, 至于B校长所说的内容, 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诊断:校长与教师谈心, 地点的选择是门学问。笔者经常看到, 一些校长要么在操场上随意叫住教师谈心, 要么在课堂上随意打断教师教学与其谈心, 表面上看煞有介事, 其实这种不分场合的谈心, 不管是出于批评嘉奖、关爱体贴, 还是任务安排, 收效都不好。正如上述情境中, B校长的做法对于王老师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笔者认为, 像上述这样的谈心, B校长应当选择一个清净的地点, 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谈心教师的自尊心, 避免冲突、对立和产生抵触情绪, 使其乐于接受批评,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三:谈心时间有问题

情境:下班时间到了, 林老师收拾好东西, 准备动身回家。因为今天是儿子的五周岁生日, 她要赶着回家做饭。这时, C校长打来电话, 让自己去他办公室一下。在校长室, C校长和风细雨、不紧不慢地说着, 可林老师却心神不安, 不时地偷看手表, 心里暗暗叫苦:“校长, 您今天就饶了我吧, 我还要回家给儿子庆祝生日呢。”

诊断:什么时间找教师谈心, 应该先征求一下相关教师的意见, 校长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工作安排而单方面决定, 必须兼顾相关教师的时间, 尽量不给其造成负担, 这样, 被谈心教师才能安心与校长畅谈。当然, 校长与教师谈心的时间长度也应该把握好, 之前应当“备”好谈心内容, 要心中有数, 因为没有哪个教师喜欢废话连篇、絮絮叨叨的校长。

误区四:谈心细节不注意

细节一:坐姿。如果校长和教师是坐着谈心, 那么, 两者之间最好成45度角, 这样可以避免直视产生的尴尬和紧张。要知道, 侧身注意对方的目光与正面注意对方的目光, 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还有, 切忌谈心时, 校长坐着, 教师站着。

细节二:语气。谈心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因此, 校长的语气应该舒缓、柔和, 而不是咄咄逼人。校长应该以心换心, 多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教师觉得自己值得信任。

细节三:倾听。和教师谈心, 认真倾听很重要。在与教师谈心的过程中, 校长千万不能有话语霸权, 不能唱“独角戏”, 而应鼓励教师多谈, 不能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话, 哪怕是他 (她) 讲的内容是自己不愿意听到的, 也应该让其讲完。

篇9:如何与学生谈心

谈心是教师运用语言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谈心过后,有的学生解开了思想疙瘩,激发了热情,增强了进取心;而有的学生反而加重了思想包袱,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一蹶不振。这说明谈心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教育艺术,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一、 体察入微,分析心态

教师与学生谈心,首先要察言观色,弄清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确定方法,找准突破口,不然的话,不仅谈不下去,甚至会谈崩。那么学生在谈心时,都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1.揣测心理。“老师找我谈心,意图何在,是批评还是了解情况”?谈心之初,学生往往会这样揣摩老师的用意,十分注意老师的表情和语气,因此,老师一开始就可说明目的,以消除其不必要的疑虑。

2.防御心理。“差生”往往会有这种心理。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听到要谈话,即使说是谈心,也会产生一种“防御定式”,存有戒备之心,在脑中想好对策。教师可以坦诚态度,打消其顾虑,消除其防御心理。

3.惶恐心理。偶犯错误或错误较大,学生往往诚惶诚恐,不知老师如何处置,情绪紧张,坐立不安。教师说话应尽可能自然、风趣一些,应注意说话的分寸。

4.沮丧心理。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偶犯过失容易产生“这下完了”的心理,情绪低落,垂头丧气。教师可重在开导、鼓励,表示信任,使之放下“包袱”,增强改过的信心。

5.期望心理。谈心时,学生本多半希望给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希望老师能理解和帮助自己。特别是学生主动找老师谈话,这种期望心理更加明显,教师应珍惜这种情感,使之成为促其前进的动力。

二、 有的放矢,因人施教

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要找出其“自省点”。优等生较自信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他们谈心可采取“提醒式”,在肯定成绩时,用暗示的言辞,含蓄的语言,指出其自省点,使其能正确评估自己。

对有自卑心理的后进生,要发掘“闪光点”。后进生在班上往往抬不起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表现出防御、对抗心理。可采取“对话式”方法,用富有说理性的内容教育他们,特别要注意挖掘其“闪光点”(哪怕是极小的优点),鼓励其树立“抬起头走路”的信心。

针对中等生无所谓心理,要开启“动力点”,要抓住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乏拼搏干劲、抱着无所谓态度的心理特点,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促其猛醒,增强动力。

一些犯错误学生有自弃心理,要激发其“内燃点”。平时表现较好,由于客观环境影响,或接触了表现坏的同学,或家庭遭变故,或自己受到挫折,思想产生波动而犯错误,教师可用“参照式”方法谈心,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分析原因,增强其改过的信心。

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古人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与学生谈心多一点“人情味”,则很容易和学生沟通感情。但倘若只依赖感情的力量,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还要“晓之以理”。有位班主任找一位早恋的学生谈话,不仅仅是用校规去警告或者强制约束,而是首先谈谈自己对个人情感的体会和对早恋的看法。并且从生理和心理上分析这种在高中生中十分普遍的现象,说明其对学生的危害性。学生也表示对老师的理解与认同,并在以后的行为中自我约束。

说服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要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方能奏效。正像一位老师所说:“没有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没有情,理难于进入学生心灵。”

四、 方法得当,入耳入心

谈心方法,多种多样。找准时机,说话得体和态度诚恳是基本的。唯其如此,师生才能沟通情感,谈话方能入耳入心。

1.选择轻松环境。有经验的老师认为,采用“无意识”的谈心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比有意识谈心效果好得多。在谈心时,应注意创设舒缓、自然、轻松的环境,用心选择谈话场合。一般来说,选择单独个别谈话比多人在场谈话好,选择室外比在办公室谈话好,选择非正式场合比正式场合好。对于地点的选择,应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操场上、马路边、花园里、散步时和共餐时等等,未尝不是有效的谈心场合。总之,选择清静而不受外来干扰的场所,师生谈心才可无拘无束,便于情感交流。

2.巧用“顺耳”忠言。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其实,良药并非一定苦口,忠言也未必一定要逆耳。如果忠言顺耳,则更能让人易于接受。因此,要取得谈心的好效果,教师要多用顺耳忠言,而不用或少用逆耳的训诫。

3.当好学生的知音。在学生诉说的时候,教师绝不可心不在焉,而要全神贯注,耐心倾听,这样学生会感到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有的时候学生情绪激动,甚至言语顶撞,你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说你的看法。有的学生是慢性子,半天不着边际,也不能发火,应点拨引导,适时插话,尽快导入正题。在听取对方倾诉时,教师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有冷静和理智的态度,认真分析判断。◆(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七中学)

篇10: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是我们党三大作风之一,是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体现;是向全体党员干部传达上级组织关心问候,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掌握下情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好谈心谈话活动不仅能够改进工作作风,贯彻好群众路线,还能够了解掌握到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思路、个人想法及需要组织上协调解决的实际困难。

谈心谈话是领导干部与下属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认识、加深感情的一种活动,是最直接、最具亲和力的沟通方式。

谈心谈话是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谈心谈话真正了解干部的真实想法和愿望,真心听取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干部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让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团组织发挥团结、教育、凝聚青年职责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思想观念复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研究和探索工作方法、载体上的创新,进一步增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急待破解的新课题。今年是建团80周年,又即将召开党的十六大,是加强团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年份。年初以来,富阳团市委在着力推进各项主体工作的同时,突出抓好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建团8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张旗鼓地开展青少年“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主题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团中央的要求,将2002年确定为团的作风建设年,全面推行团干部谈话谈心制度,均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团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由于形式新、内容实、措施活,受到广大基层团干部的广泛欢迎和各级党委的首肯,无论在机制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为新时期团内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实践与探索

我市有直属团组织78个,其中乡镇(街道)团(工)委26个,学校团组织15个,企事业单位团组织37个。今年3月份以来,富阳团市委对直属团组织干部逐一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目前70%的团干部已完成谈心谈话。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特点,形式上注重针对性。针对各地各单位团组织不同的工作任务、职责、特点,谈心谈话活动在形式上采取“走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乡镇团组织工作面广、量大等特点,对谈话对象主要采取“走下去”的形式;针对局级机关、学校及企业团工作相对单一等实际,对这些单位团干部进行谈心谈话主要采取“请上来”为主。

(二)把握重点,模式上注重典型性。谈话过程中,我委把握工作重点,从挖掘典型、发挥示范效应出发,在谈话模式上采取“三看二谈一会一签”的方式,“三看”即每到一个地方,分别到一个村、一所学校和一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二谈”即团市委领导分别与党委分管领导、团干部谈,“一会”即召开一个基层团干部座谈会,“一签”即由党委分管领导对谈话对象签署评价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抓住要点,内容上注重实效性。谈话内容上,谈话对象主要谈的是个人的基本情况,团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等,基层团干部座谈会则不设条条框框,让每位团干

部畅所欲言,既可以谈成绩,也可以谈困难,甚至可以谈个人在各方面的问题。党委分管领导主要谈对团工作、团干部的整体评价和工作要求。

实践证明,这项制度深得基层团干部人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密切与基层团干部关系,谈心谈话活动架起了桥梁。

团市委干部直接与基层团干部面对面交流,改变了以往以电话交流和会议交流为主的单向式传统交流模式,变为现在以平行交流、平等交流为主的交互式、双向式交流新模式,从而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为密切团市委与广大团干部之间关系架起了“连心桥”。一是沟通团干部,提高了凝聚力。团市委干部到深入到基层团干部中去,问情况,拉家常,说说心里话,倾听团干部呼声。这样既能密切了与团干部的关系,摸准基层团干部的思想脉搏,又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同时又可以帮助团干部消除隔阂和误解,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和沟通。二是服务团干部,提高了影响力。团市委干部经常下去,加强与当地党政部门的联系,积极为团干部争地位、争待遇等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基层团干部的拥护,也大大提高了团市委的威信。

第二、促进团市委自身建设,谈心谈话活动创新了载体。谈心谈话活动,促使团市委干部怀着一颗心,带着一份情,沉到基层,在帮助基层团干部解决问题、提高团工作水平的同时,更使自己的才干得到锻炼提高。一是体察“团情”,净化灵魂,升华了团市委干部的思想。谈心谈话活动促使团市委干部下基层,出点子、动脑筋、知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在一次又一次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了学文化、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的自觉性养。二是发现困难,解决困难,在实践中提高了团市委干部综合素质。通过走、问、听、看、记、办等一系列程序,促使团市委干部不断提高认识事物,分析情况、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到基层与团干部谈话也是个人观点的亮相,是工作作风的检阅,是办事能力的考验,是知识水平的测试。这无疑给下去的干部带来很大的压力,也迫使这些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谈心谈话活动探索了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摸清了底子;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与团干部面对面交流及征询党委分管领导的意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的了解到全市共青团工作和团干部的整体情况,这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进一步发现了问题;通过谈话,我们看到团工作有了可喜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有些基层团组织工作存在务虚多,务实少的情况;有些老团干存在勤勉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有些新团干存在工作热情普遍高,但实践能力相对低的弱点等问题。三是进一步理清了思路;通过谈心谈话活动,使我委一班人对广大基层干部在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服务、以及各基层单位的工作重点、难点、存在的问题清楚多了,不但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而且也为今后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详细可信地依据。谈心谈话制度的推出,不仅受到了广大基层团干部的热烈欢迎,得到了基层党委的高度评价,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工作要上去,领导要下去”。活动表明,通过“出深院,下基层”,掌握实情,体察“民”情,抓住团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办法,采取措施,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更加努力地为团干部鼓好劲,办好事,争地位,我们就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就能紧紧依靠广大团干部推进团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启示之二,“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实践证明,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第一线,我们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也才能制定出正确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思路。反之,浮在上面或到基层蜻蜓点水,工作只能是“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缺乏对实际的了解,难以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启示之三,“人心齐,泰山移”。团市委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团员青年,问寒问暖,把团干部的反映写入本子,记在心头,急团干部之所急,忧团干部之所忧,谈心谈话过程中,彼此真心沟通,真情流露,这极大的团结了广大团干部,鼓舞了广大团干部的士气,激发了团干部的工作热情。全市团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开创富阳团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开展“谈话谈心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做到常抓不懈。今后将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不断完善。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良性互动。人是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了人,一切活动都是空谈。谈话谈心活动其实是一种做人的工作,是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过程,要增强这项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团干部、关心团干部、理解团干部。特别要重视团干部的精神需求和情感交融,少点说教,多点“人情味”,少居高临下,多换位思考,少说大话,多说实话,要让谈话对象能真正感受到团干部之间的那种真心、真情,拉近情感上的距离,使谈话双方在相互信任、思想共鸣和情感交融中产生心理良性互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争取各方支持,优化外部环境。开展谈心谈话活动,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努力创造一个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合力抓团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优势。要通过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交流和联系,充分利用党组织的权威和号召力,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事实也证明,凡是团建工作搞得出色的单位一般都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就是当地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篇11:教师与学生谈心制度

时间: 地点: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交流谈心的内容:

交谈后效果:

篇12:与学生的谈心记录

时间:2012年8月19日;

地点:年级办公室

起因:学习委员因为同学的表现不好,管理太过于严格。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并产生口角。

今天谈心对象是一位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与学生相处很有方法,不过近期屡屡犯错。今天尽然与学生产生矛盾,并发生口角。介于这个现象,下午找他谈话。

这次谈话我了解到,他最近与一个女孩子发生感情。

XXX同学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成绩优异,更有一副好嗓子,正因为这样得到了许多男生的“青睐”,情感上的事情让她很烦恼。刚参加工作只是做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后来一直都不做班主任了,业务工作一直都比较忙,很久没有和学生谈心了,特别是学生情感上的事情一直都没有遇到,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到她。

好在XXX同学比较善于表达,她自己也知道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应该,谈话中可以看出她对一个男生还是蛮有好感的,可是没有想到一个所谓的喜欢她的和一个所谓她喜欢的在学校的表现确实极差的,我问她是否了解这两个男生,从她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并不了解,甚至觉得自己“喜欢”的还可以,不知道是现在孩子辨别是非能力的差,还是追求的不一样。

她问我是否以后回想这一切会觉得很幼稚、很可笑,我想也许是吧!毕竟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什么是感情真的还不清楚,只会有那种朦胧的好感,也不明白真正的爱情是怎么样的!我告诉她初中阶段的感情根本是不现实的是,她问我为什么?我给他假象了未来的情况,并且将这两个孩子的表现告诉了她,似乎她明白了很多,我真是有点担心她为了这懵懂的情感付出代价,特别是学习,初中二应该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候耽误,或许真的很难弥补。

两个男孩还会在课余的时候去找她,甚至会出现别的男生一起帮着做一些“追求”的事情,我想着也许是班主任关心的很少的缘故吧,看来我这分管班主任工作的也有很多的失误。

我好好的劝导他,慢慢他信任了我。开始谈心。并且跟我说说出来之后心情好了很多。会好好处理自己的感情跟学业的事情。今天白天是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以后会讲究方法与同学相处。

篇13:试论与学生谈心的艺术策略

一、“知”是谈心的前提

对谈心对象不知, 则谈心无的放矢, 徒劳无益。若知之肤浅, 则谈心缺乏力度、信度, 难见成效。只有“知”之深刻全面, “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诚然, 对学生的“知”不可能一次完成, 但在与学生谈心前, 必须先“知”学生状况, 同时心中应“知”这次我们谈什么, 怎样谈, 希望出现的结果等, 避免随机性, 无目的性。如一次自习课上, 我一走进教室正看到一名同学往自己座位上跑, 便立刻揪住此同学谈他的错误, 进而谈这段时间他的学习下降情况, 学生无言, 成了我单方面的说教。而事后方知, 这名同学爸爸正在住院, 导致他学习成绩下降, 自习课上是去告诉班长他的同桌病了。该同学好事未做成, 感到委屈, 而我未做到“知”就乱谈, 后悔莫及。

二、“理”是谈心的法宝

俗话说“以理服人”, 谈心是心与心交融的过程。有些教师一谈心就对学生进行恐吓、压服、不仅无济与事, 且后隐无穷, “谈心”将不称其为“谈心”。当学生心中感到老师讲的有些地方没有道理时, 逆反情绪已油然而生了。

笔者认为, 教师谈心讲道理, 首先, 应名理。“不闻大论则志不宏, 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东汉, 荀悦) 其次, 要讲究“讲理”的技巧与方法。“讲理”须深入浅出, 生动有趣, 敢于创新。以理育人, 寓教于乐, 寓理于情尤佳。可采用以下方法:

1.形象说理

用富有哲理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比喻某一深刻道理。如“蚁穴虽小, 可毁千里之堤”“滴水穿石”等。

2.就事论理

通过具体事情来辩论道理, 师不必怕学生诡辩、争论, 学生辩得越多, 争论越激烈, 距离事实就越远, 所争辩之“理”也就不攻自破, 真正的道理也就越发清晰的显露出来, 与学生真正“谈”起来, 谈到心里去。

3.渐进叙理

从学生易接受的道理出发, 慢慢切入。好比潺潺流水, 流到学生心中。还可采用迂回说理、动情入理、分割谈理……

三、“法”是谈心的钥匙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谈心亦然。掌握好的方法, 可提高谈心的功效, 开启学生心扉。

(一) 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谈心的过程即语言的交流过程,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要有条理性、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

教师语言有逻辑性, 学生会心服口服;有启发性、趣味性, 学生会积极思维, 在愉悦的气氛中与教师用“心”去谈, 达到师生间的真诚相待。因此, 最好与学生谈心前拟定一个提纲, 以免届时思维混乱, 语言缺乏说服力。

2.巧妙使用个性化语言

首先, 要注意学生心理现象的差异, 俗话说“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学生各人有各人的不同之处, 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语言。如对外向型学生不妨直截了当, 语气比较严厉, 而对内向型学生则应委婉试探地进行, 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大教育家孔子《论语·先进篇》中“闻斯行诸”为我们做了范例。

其次, 注意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 对优生的批评语言往往是“迂回”的旁敲侧击, 对后进生则应“委婉”“直接”相结合。如班里的班长小杨同学学习成绩好, 在班里积极负责, 可经常以个子矮、腿有残疾为理由, 在卫生扫除中总指挥而自己不干, 找他谈心, 就得注意语言艺术, 以免挫伤他的积极性。一次班里正在大扫除, 我故意把刚擦干净的黑板用粉笔划了一下, 说:“旭青, 你瞧, 黑板黑得发亮, 像一块黑宝石一样, 可这里被粉笔划破了。”旭青接着说:“xx, 来擦黑板……”他还没喊完, 我已拿起黑板擦擦了。对他说:“擦一擦, 只是举手之劳, 黑板就变美了。同样, 人只要注意修整自己, 也会更出色的。”他听着, 说声:“老师, 我去打扫卫生了。”不顾腿的残疾擦起了玻璃。同样, 对于一名学习差的同学, 偶尔我听到他一句指挥性的语言, 立即大加表扬他有指挥才能,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灵活使用体态语、书面语

教师不要吝啬微笑, 也许谈心时学生讲的合情合理, 一个微笑会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火花, 也不要吝啬严肃, 也许谈心时学生讲谬论, 教师一皱眉头, 学生会察觉到话语中的失误。

对几名“特殊学生”, 我采用了长期书面谈心的形式, 要求他们写“思想日记”, 着重表达自己的动机, 或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 或倾吐心中的秘密, 或畅谈人生理想。批改时, 我注意寻求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感情共鸣的焦点, 以诚换心, 获得学生的信任, 然后循序渐进, 在润物细无声中疏导, 帮助学生澄清认识上的迷雾, 克服思想中的障碍, 塑造新的自我。

(二) 讲究谈心的心理艺术

1.选择合适的环境

不同的环境收到的谈心效果往往不同。如有的教师喜欢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谈, 办公室的环境, 加上多位教师的阵阵“边鼓”, 学生心理压力大, “心”早被关闭, 任教师苦口婆心, 也不吭气。而在室外, 与学生谈心会免除学生的拘谨, 轻松地交谈。当然, 有些比较严肃和重大的问题在室内谈, 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从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有利于教师直接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 以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2.创设融洽的气氛

有的同学比喻老师找学生谈心为“这里有暴风雨”, 一听谈心, 即怀有一种准备受训的不安心情, 同时又在思想上有了对付教师的准备。为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避免事与愿违的效果, 师可以对来谈心的同学热情地打招呼, 主动让座等, 给学生以亲切感, 然后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话题。一般说谈心双方并排坐比对面坐更容易缩短心理距离, 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谈起来自然和谐。《论语·先进》中《四子侍坐》篇, 便描绘了一个和谐的谈话氛围, 孔子和谐氛围的创设, 让四子谈话无拘无束, 效果颇佳。

3.把握恰当的时机

《学记》中说:“当其可时谓时”, 捕捉有利的时机, 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 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抓不住时机, 往往谈得越多, 学生反感越大, 毫无成效。

所谓好的谈心时机, 即学生原有的心理平衡被破坏时, 好学生获得成功之时, 他迫切希望老师同学的认可, 这时教师若能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取得的经验, 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 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 表扬激励, 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再如, 学生犯错误, 感到内疚时, 进行语重心长的劝告并激励是最佳时机, 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 并要看到学生的悔悟, 讲“圣贤唯以改过为能, 无以无过为贵。”把悔悟变为学生知过改过的开端。

4.洒下师爱的种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看作“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与学生谈心无“爱”, 学生的自尊, 人格会被教师的暴风骤雨击碎, 教师与学生谈心应推心置腹, 幽默风趣, 亦庄亦谐。不是一时冲动形成的“倾盆大雨”, 而是心灵深处缓缓流出的沁人心脾的清泉。“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情感是彼此沟通思想的桥梁, 开启对象内心世界的阀门, 唯有让桥梁畅通, 打开阀门方可水乳交融,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爱心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情是爱心的流露, 应用“爱”唤起“情”, 达到心与心的交融。

四、“行”是谈心的关键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表率, 最直观最有效益的模范, 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自我约束, 让自己的高大形象作为生动的教材。“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如与学生谈心时一再要求学生站直, 而自己却歪侧着身子, 甚至坐在桌子上, 很难想象, 你强调的“站好”有多重的分量。再如, 学生喝酒了, 你满口酒气地与学生谈我们不该酗酒, 学生的回答也许是令你尴尬的。因此, 作为教师“每日三省吾身”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非常必要的。

与学生谈心是教育工作者以情感化受教育者的过程。让学生今后如何“行”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注意给学生指明方向的同时, 还要坚持常抓不懈, 抓“反复点”。特别是一部分学生的越轨行为, 往往不是一次谈心所能见效的。还要教师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坚持教育的连续性, 持之以恒。

篇14:与学生“谈心”的艺术

一、询问的方式

遇到学生问题,许多教师的谈心方式是开门见山地询问,即“我想了解一下原因是什么”。这种方式可以理解为是询问式,即教师问,学生答。一般来说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不算复杂,或者易于表达的话,学生也通常能较好地配合教师的提问。但这种方式让人总感觉和“谈心”有点距离。既然是心与心的交流,那就不能只是带着个人目的,即我要了解原因,你要告诉我。应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采用更易于展开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

学生由成绩优秀到较大退步,背后必然有某方面的原因,可能并不只是对自己放松这么简单。教师的谈心方式如果变为:“老师发现你最近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能跟老师说说原因吗?看看我能怎样帮助你!”这种方式给人的感觉便不是询问式的生硬语气,而是一种帮扶式的体贴,一种真正的师长关怀,这样无形中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开场的语言基本就给本次谈心定下了基调,学生也会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开门见山地询问以求解决教师内心的疑问,学生的感觉更像是上级领导在跟自己训话,难以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帮扶体贴式的询问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办法怎样帮助对方而不是只想着自己了解事情真相,学生的感觉便是朋友间的关心帮助,更容易敞开心扉。

二、面对学生的沉默

学生沉默后,教师继续追问“有问题就说出来,不要藏在心里。”而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面对教师的询问,学生保持沉默也是一种正常反应,可能是学生平常与教师的关系比较疏远,不容易向教师吐露心声,此时自己犯了错误或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就更不愿意实话实说,沉默是其本能的应对方法;也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或者觉得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羞于向老师汇报等等。

可以想象无论哪种情况,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立刻“有问题就说出来”,都是不恰当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会令学生感到更加无所适从,结果要么是继续沉默,要么是找些常规说辞来应付老师。这样难以发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不利于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此时,教师应该做的是转变自己的策略。可以先跟学生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或是某方面的进步和良好的表现,适当拉近彼此的距离,待学生敞开心扉之后,再渐入正题往往会有好的效果。还有就是考虑到某些问题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等因素,有时不一定非要学生亲口讲出来,完全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来表达。这样避免了沉默的尴尬,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对问题正确归因

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说出了原因,即“课上没有认真听,作业不像以往认真做,课后没有多复习巩固……”,这时,教师马上接过这一话题,大谈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是教师非常熟悉的套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导致成绩下降,这再正常不过了,教师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发现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然而事实上,如果进一步追问的话我们可以想到,学生如果一贯的学习习惯不良而致成绩落后,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开始成绩是优异的,那问题就是究竟什么原因才导致他“放松”自己呢?恐怕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探究的本质原因。而教师并没有继续深究的愿望,宁可相信这就是真实的情况,导致一次师生间低效的谈话。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放松自己并非不知道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之前的优异成绩可以说明这点。如果希望真正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就应该进一步搞清背后真正的原因。

那原因是什么呢?这可能是家庭方面出现了某种变故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可能是同学间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而又没有恰当地处理而使得自己心理出现一些波动;可能是随着年级升高学习的要求和难度加大,而自己的思维特点和智力类型不能很好地适应,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可能是自己之前成绩的取得主要是靠勤奋刻苦和拼体力,随着压力增大感觉自己神经紧张无法承受;可能是自己开始沉迷于某种外界诱惑,尺度把握不当而令自己无法自拔;可能遭遇了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困难挫折,又没有及时应对调整心态;可能是过分看重成绩,习惯了做优秀学生的心理状态,导致自己压力过大;可能是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不良影响……可以想象,以上种种复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正在成长的未成年学生。作为教师应该认真了解和细致观察,搞清楚真正的问题所在。

上一篇:中秋晚会房地产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