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革命的读后感

2024-04-12

静悄悄革命的读后感(通用11篇)

篇1:静悄悄革命的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以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亲身实践,结合许许多多生动的实例著就而成。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下面就读了这本书后谈一些我的想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育人在先。孩子的教育没有回头路。在今天,教书育人仅靠敬业来支撑远远是不够的。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胜于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我们的眼光绝不能仅仅放在升学上,更要看到孩子们五年、十年之后的发展。

佐藤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

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是传承文明和创造文明的场所;教师的劳动是集体性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主动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教育学生不单单是学校一方面的事情。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应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育出丰硕的成果。

佐藤学教授在书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用心倾听,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如化学《溶液的形成》一课中,我们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的导入是通过把概念设成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看书的,并在课堂中讲评这个概念。学生基本是靠死记硬背掌握这个概念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会提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这是因为学生缺少对日常生活的切身体会,只有让他去亲身体会,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懂得提出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去体会,我们做了这样的修改,假设过年的时候老师到你家去玩,你会冲糖水给老师喝吗?老师想喝很甜的糖水,你会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这样一改,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比较贴近生活,会主动的去完成这个家庭小实验,在他切实体会后,会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想法,从而懂得溶液为什么会被分成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种情况,有心的同学还能发现这两种溶液之间的转换。有的老师会说,“这样改过以后,给学生的空间是大了,但是教学难度加大了,没有以往的学案容易操作了,因为学生根本不会讨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学生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力要强的多,关键是我们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师不是“演员”,学生更不是“观众”,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的作用就是“剧本”的编写和活动的组织。所以,请相信学生,他们远比你想象的优秀,他们会观察,会思考,会提问,会解答,解放我们的思想,才能让学生飞的更高!

篇2:静悄悄革命的读后感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看这本书的确是扔了看,看了仍,反反复复。但是每次看,确实能从中获益匪浅。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提倡的是一场教育改革,他把这一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所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者所追求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创造性活动、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他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我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凭着丰富的深入学校的经验巧妙的将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于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他工作的方法与作风是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他提供的经验是那样的丰富和及时;他对问题的剖析是那样的深入和透彻;他提出观点和提供的案例是那样的发人深省!

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 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也如作者一样有这样的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我们就认为是好课堂。就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所讲,产生这种“主体性的假象”有着若干原因,但更主要的就是教师意识,教师是否耐心地倾听学生。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我们教师心里就很急,就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当然,课堂中的热烈发言也很重要,但倾听是前提。“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认真回想自己的教学课堂,我的教学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上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他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一味要表现自己,结果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就显得表面和片面,同时其他同学好的经验或方法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一种礼貌,做为教师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长期下去学生是会有创新意识的!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 革命的读后感

★ 静悄悄造句

★ 革命书籍读后感800字

★ 革命英雄事迹

★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后感

★ 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读后感

★ 革命精神教育学习心得

★ 革命电影观后感

★ 关于革命读书心得

篇3:我读《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 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 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静悄悄的革命》一书, 是他作为研究者在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阐发的关于基础教育的诸多见解的归纳与总结。该书的中译本经国内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翻译后, 于2003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一、做一名“身体力行”的研究者

过去我们常常在意研究者的理念是否先进、观点是否鲜明, 而今我们更在意的是研究者的行为是否与其观点相互呼应和融为一体。例如, 研究者如能在日常的行为中也能时刻表现出对儿童的尊重和信任, 那么他所提出的尊重儿童的相关论点才能真正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佐藤学教授就是这样一名研究者, 而且他希望教师们也能如此。佐藤学教授觉得作为一名研究者和观察者, 如果自己不能亲身经历、参与以及被接纳到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 那么自己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研究。

二、关注日常教学, 关注平常时刻

教师要善于并乐于上好日常教学中的每一节课, 而不要在意和追求轰轰烈烈的教学效果。这一观点是佐藤学教授从教师们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小林老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响应校长的号召, 率先开放了自己的教学, “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 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 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在教学中, 小林老师努力在教室中与学生构建起“相互学习的关系”, 并首先营造出一种氛围, 使得学生能够安心地学习并能直率地向他人进行求助。小林老师还发现每次活动的开头非常重要。他认为“结果”怎么都行, “开头”决定了一切。在观看小林老师的教学录像后, 佐藤学教授由衷地赞叹说:“孩子在默默地专心致志地投入操作的同时, 在一种毫不需介意的轻松关系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其状态真是好极了!”小林老师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而小林老师自己总结后认为, “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 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 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

教师的价值来自于学生的肯定, 教师素质的提高来自于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改进。如果能把日常的工作看作是一项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研究项目, 那么枯燥乏味的工作就会变得趣味盎然, 课堂会变得生机勃勃, 教师也会体验和享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

三、超越主体性神话, 做一名与学生息息相通和相互学习的创造型教师

既要相信学生, 但是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的主动性。佐藤学教授深刻地指出:“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 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 现在所有的教学中几乎都能看到这一倾向。”他继而指出:“所谓‘主体性’神话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割裂开来, 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 成为把学习理想化只有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但是, 在教材、学生、教师等同时介入的教学过程中, 单将其理想化是不行的。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 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生只有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互动关系中, 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立起作用的, 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在此分析基础上, 佐藤学教授倡议今后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 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

佐藤学教授还建议教学应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他认为那些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会“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 倾听他们有声的无声的语言。”他认为只有这样, 课堂学习才能成为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和反思的”学习。

对于师生间的关系, 佐藤学教授用了“息息相通”这个词。他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息息相通在人际关系中乃比言语还要基本。能够感受学生的气息, 能够发展与学生的交往的教师非常的缺少。”

四、通过改变教研活动, 改变教学, 使得学校从内部开始转变

佐藤学教授在20年的时间内以一个行动研究者的身份访问了1000所以上的学校, 参与了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他看来, “要改变一所学校, 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 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改变学校的第一步, 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无论是怎样的改革, 学校里只要有一个教师不上公开课, 要取得成功都是困难的。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 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相互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 (collegiality) 关系, 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他还提出做到这些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校长的领导能力;第二是要让教研活动充实起来。就校内的教研活动, 佐藤学提出了三个原则: (1) 应对学生的教学。上课不是为了上出精彩的课, 而是要在师生间建立起彼此尊重和影响的关系, 要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安心上课, 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勉励的学习氛围。 (2)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善于学习的孩子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孩子。而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应当能够认真地听取每个人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 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孩子能够理解的词语讲话。 (3) 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有了来自自身需要和意愿的明确的课题, 教学将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为了能让教学具有创造性, 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挑战性课题。通过这些举措, 学校才能真正成为以创造性教学为中心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

[简要评价]

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说:“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已, 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 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 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在和读者共同分享教育改革中经验的同时, 更是深刻地启迪教师们要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力量。教师们在关系个人和民族命运的教育变革中完全可以有所思、有所为, 他们将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投入到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之中, 而更好地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发展, 促进自身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名言选萃]

·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 这是我观察的出发点。在想观察什么之前, 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与其说我想在教室中发现什么, 还不如说我想把教室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部都收纳于心中。……教学是充满活力的, 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 那么, 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对教学的反思和经验的相互交流成了每位教师成长的食粮。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绝不是遥不可及的, 而使其实现的条件乃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 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

·教师和孩子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 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即使耸耸肩膀, 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 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 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

篇4:静悄悄的革命

【编者按】

一名教育局长,主政一方教育,他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以什么样的方式履行他的行政职能?是“人、财、物”一把抓,还是“责、权、利”一肩挑?面对基层学校,是领导还是服务,是检查还是指导?如何激发校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何打造高效精干的机关队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这样一个“没有教育专业背景”且“专做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事情”的“局外人”履新近三年来,以他的教育“新政”令张家港教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大举措,对许多重大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沈健厅长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改革提高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市)级教育行政领导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将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本刊“独家报道”推出邵建华和他的教育“新政”,意在为我省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一种经验和思路。而专门对一个县级市教育局的行政负责人进行专题报道也是《江苏教育》的首次尝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篇5: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这一段时间读了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刚拿到这本书时,翻了前言没有看懂,觉得这本书很有难度,反复看了前言几遍还是一知半解,现在虽然看完了这本书,但是很多内容还没来得急细细消化,不过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到的: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当我看到这一内容时,我心中的疑问豁然开朗:为什么我不缺一节课但是教学效果却总是一般般?原来我的课堂缺少倾听,尤其是缺少用心的倾听。

篇6: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自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后中日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值此之际中心校给每位教师赠送日本学者佐藤学的教育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怀着异样的心情大致地阅读了一遍,直观地感觉在我国如今这个教育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时期,这并不算是一本时髦的教育著作。但作为一名基层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能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日本教育的挑战。

佐藤学先生1951年出生,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 他“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来一直如此”, 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书中有很多观点现在看来已经不算新颖与独特,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校本课程研究,学习共同体等等,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共识。但我们要知道本书是作者5月完成的,也就是说早在十年之前,日本的教育就在“静悄悄”地革命着。个人认为我们现行的教育改革有些“闹哄哄”,一夜之间“杜郎口”旋风吹遍大江南北,杜郎口几乎成了全国所有中小学校必学之地,还意外地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类似的还有成都武候实验中学等。

那么,对我们来说,阅读本书有哪些帮助和启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研究,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去“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等等。

首先,佐藤学先生这种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教师不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中那种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儿童思维的评价者、小组活动包括游戏和讨论的发起者。”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学生,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难点,我们谁能够达到 “每个”学生的这一要求?通常是极少数学生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难以或者说难以自始至终地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以致我们常常批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好好听讲”、“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何谈“润泽的教室”?

现在发起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热潮,这并非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的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专业素养。“教师要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然而,现在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很多:“洞察力与观察力不够,在支持学生战胜学习上的挫折、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其思维能力等,教师的工作都没能够认真的展开。”教师的指导作用还没有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我们既要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其实我们课堂上的普遍情形,与日本的情况比,有过之而不及。我们对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的这种状况也十分苦恼,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作为一种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

象学生不能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学生胆小,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就养成不发言的习惯;明明知道答案,懒得发言,或者在自己的心里说了;某一次回答错了,老师不经意说了下,打击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首先,理解这种拒绝发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唤回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这种表达应该是真实的表达,也许其表达的形式是沉默、或者文字,或者不明晰的语无伦次。

的确,有时候费半天功夫,仍是启而不发,我们常常失去耐心地把所谓的答案轻松从口中说出,自问自答的方式的确非常方便。现在想想,答案,真的就那么重要吗?我们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啊!

应该说,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对这些学生的表现应视之为理所当然,并首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而对那些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的学生在认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维逻辑懒惰的学习者。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

篇7:静悄悄革命的读后感

看过《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这样的静悄悄的革命吗,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学,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场革命中所要思考的问题。认真读完书后,我不禁为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的研究钻研精神所感动。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互动观等;同时,作者也对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对课程的认识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并且,也为现代学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小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实用而深刻的建议。我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学先生参观了许许多多日本及国外的中小学,正如书中所说“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可是,作者却发现在这些不同的教室里进行的教学,却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点,向现在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而这些质疑对我们反思正在进行的新的课程改革也可以说是很有帮助的。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组成,而在这四个要素中,我们以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学生都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是我们现在所摈弃的观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这是好的改变,可是现在好像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学生身上,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己解决”、“自己决定”等,这是与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学先生所提出的“虚假的主体性”占据了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真的发挥出他们的主体性了吗,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为什么会产生“主体性”神话这样的现象呢,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老师们有没有深刻思考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在热闹的课堂中,学生是否真的明白了,还是只是敷衍。我们必须象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就是要考虑教师、教材和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考虑孩子的经验,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抛接球”活动。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还提出了要让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提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要千方百计的促进交往,并且从“W”这一繁体字的结构,说明了学习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就是和文化遗产的交往,就是教师或家长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字体体现了对以孩子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所以在我们的教室里,正是要构筑这样的一种关系,即学生在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能触发和支持这种关系的人就是教师。为了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要积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室的引导下,班里的孩子互相学习,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成为佐藤学先生所提倡的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篇8:静悄悄的革命让学生快乐成长

《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是日本教育家佐藤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等的著作, 拜读之后, 我受益匪浅。在书中我接触到很多全新的教学形态方面的课程, 引领我进入了一片关于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以下是我的一点感受, 和大家分享。

一、转变观念, 创建情感交融的课堂

要顺应教学改革的浪潮,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 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 教师的任务就是维护课堂秩序, 然后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没有学生的直接参与, “尊重学生”仅仅是一句好听又响亮的口号, 是一句空话, 并没有落到实处。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仅自问:这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吗?我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吗?作为教师, 我的课堂能称得上是成功的课堂吗?我想,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虽然我们对学生也有付出, 但是, 我们没有和学生进行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 没有真正走近学生, 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我们要力争让学生真正喜欢, 在教学中享受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的教育理念是倡导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关爱学生,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应该带领学生去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真正用心成为学生喜爱的人。为了做到这一点, 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要重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改变以前那种只重视认知理解, 而忽视情感体验, 重视共性统一, 而忽视个性发展的做法, 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 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 多角度、多元化地理解文本,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个性思想融入到学习过程中, 力争得到自己独特的感知和体验, 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尊重学生, 创建润泽和谐的课堂

在大家看来, “静悄悄”这个词语用来形容教学改革似乎不是很恰当, 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实际不然。“静悄悄”只是指学生的学习环境, 是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变化状态。而我们说的“生机与活力”同样指的是师生参与活动时对课堂的激情, 这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而且只有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教育改革才会收获颇多。佐藤先生就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要关注课堂改革, 致力于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 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润泽和谐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 每个人的呼吸都是舒缓柔软的, 教师和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自由自在地表达、沟通、交流、分享, 人和人之间是真诚互信的, 心灵是无拘无束的, 让教育变得单纯而又简约。

在润泽和谐的课堂中, 教师和学生都要摆脱束缚, 不仅学生尊重教师, 教师更要尊重学生, 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自然而然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建立互相信赖的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下, 即使你的见解不够完善和成熟, 哪怕你没有自己的见解, 也不会受到歧视和被放弃, 你得到的永远是尊重和支持, 这就是润泽和谐的课堂带给我们的舒服的课堂感觉。这样的课堂, 就像是春风雨露, 让人感觉温暖滋润, 享受鸟语花香, 体会舒心轻柔, 这样的教室才是注重人文性的课堂。当然, 教学改革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和完善的过程, 经过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才能构建出让我们憧憬的润泽课堂。

三、学会倾听, 创建自主合作的课堂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追求的课堂形式不是那种闹闹哄哄的教室, 而应该是一种互相用心倾听的课堂。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构建优良的课堂的前提条件就是让学会用心地去倾听对方的声音, 哪怕这种声音不够动听, 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对方的声音, 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以往的课堂都是教师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在教室也出现了争着回答问题的热闹景象, 但是这并不是所有学生的表现。有的学生只注意自己的答案, 对别的学生的答案却充耳不闻, 也不会倾听, 这样的学习就显得死板、片面, 也缺乏主动性, 因此, 热闹的气氛、踊跃的发言固然重要, 但是, 更重要的应该是倾听, 这样才能让学生认知更加深刻。

当然, 倾听是有方法的。教师倾听学生的声音, 不能只注意表述的内容, 判断正确还是错误, 而应该注意听学生的发言中流露出来的心情以及想法, 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而学生倾听教师, 也不是只听教师的分析讲解, 而要注意教师语言中隐含的心声, 同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见解, 也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体会, 开拓自己的思路, 扩充自己的视野空间。会倾听的人, 能听到他人心灵的声音, 互相倾听的课堂, 教师和学生都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严肃的态度, 用心去体会对方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内在信息, 同时帮助自己的理解, 正如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的:互相倾听的教室, 是一种轻声细语的自然交流, 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拓展延伸, 创建共同发展的课堂

佐藤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指出学校教育不能只是学生之间的活动, 教师也要注重学习和提高, 同时也要将家长以及社会人员吸收到教育工作中来, 实现大家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因为拥有相同的学校环境, 学习的内容也几乎一致, 因此彼此容易形成相似的兴趣爱好, 这样, 大家互相影响就能实现共同进步;而教师, 通过合作交流也能很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从而促进学校优良文化的形成。一个学校只有拥有具有强烈合作意识的教师团队, 拥有奋发向上的教学风气, 才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所以,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组织教学活动, 如公开课、组建教研小组等, 哪怕只是休息时间的短暂交流都将有助于教学经验的分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从而帮助优良校风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要想深入开展, 外部的力量不可忽视。佐藤先生认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家长, 因此, 家长这个宝贵的资源非常重要。要邀请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活动, 如学校以固定的时间作为“家长日”, 欢迎家长到学校来参与学校整天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这样的过程中, 家长能够直接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而且能够观察到其他孩子的表现, 从而以自己孩子为中心的意识就会被克服, 同时, 家长和老师以及学校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拥有彼此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有利于对孩子的共同教育。家长之间增进了解, 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 也有利于所有孩子的发展, 所以, 充分利用家长等校外资源, 能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

篇9:静悄悄的革命

几年前,本刊记者去云南采访时,发现财政厅已经设立了一个名为“绩效评价处”的新处室。当时主管副厅长笑着形容道,“无爹无娘,无儿无女”。意指上下都没有可对接的机构。

时至今日,财政绩效已经在地方悄然生长。在本期的采访中,抽样选取的五个省,均设立了专门的绩效管理业务处室,并且,他们对财政绩效的重视,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均源于自发。地方自发性的实践已经远远领先于顶层设计。

他们这样做,也并非出于“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考量。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理性地强调,这只是财政职能的一次重构和回归。

但,这的确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静悄悄,是因为这一次的变革,无需“流血”,看起来也不那么轰轰烈烈。

而之所以叫做“革命”,是因为它确实让财政开始“质变”。

其一,它改变着财政的职能与命运。

财政的职能,曾被人简称为三个字:“管分钱”。而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让财政的职能由“管分钱”转型为“管花钱的效果”。“管花钱的效果”,不仅是财政本应具备的职能,更是财政的未来命运。事实上,唯有“管花钱的效果”,也才能分好钱。

其二,它重构了财政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五省的政府理财官均表示,这种“重构”的核心,在于财政所掌控的资金与部门掌控的项目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在于项目运行前后事权与财权的和谐。财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分钱”的角色,而是还要“管花钱的效果”。

最起码,在专项资金面前,财政不再是“过路财神”,而是开始管部门的花钱效果,这直接把以往财政无法管的专项资金管起来了。最重要的是,它保证了“钱”到“事”的转化中的绩效最优化。

其三,它促进了政府理财时代的真正到来。

目前政府理财的质量似乎成了边缘性问题。实际上,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更应该讲求理财的质量,理财水平的高低和理财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但现实是,政府理财的实效与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比起来,差距不小。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以燎原之势从基层开始蔓延。

篇10: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800字

课堂上经常会有不确定的回答,我们教师大多没那么有耐心去听他们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像挤牙膏一样地去说。其实:

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脱离了常规思维,正在酝酿中,思考得还不够成熟,为了就发言表达自己所想,就举手发言了,这样的回答带有很大有确定的成分。如果遇上这样的回答,教师最要不得的是棒杀这种思考、这种回答,如果这样的话就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的体现,这个障碍需要教师或其他同学疏通。像这种不确定的言语,最能深入到其他学生的心中,只要帮助这个学生扫清了思维障碍,其他有同样思维障碍的学生也将扫清自己对新知识认识上的障碍。表面上,教师是为某个学生扫清了对新知识的障碍,实则为许多有同样障碍的学生理清了对新知识的认识,一举多得。同样,教师最要不得的是棒杀这种不确定的回答,要知道这种回答的障碍处大多是具有代表性的,出现这种障碍的学生在内心深处是迫切希望教师能及时帮助他们的。扼杀了学生这种不确定的回答,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回答问题的学生再也不愿意举手发言了。

由此可知,教师必须慎重对待学生不确定的回答和表现。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告诫自己这种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不可以棒杀,要慎重对待。

篇11: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集总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在这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个是学生,学生的发展必须是“多元化、个性化”,这实际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另一个是老师,老师的工作要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实际上是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

“静悄悄的革命”要发生,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必须也要静悄悄改变,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先从从观念入手。当下旨在倡导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以素养导向的学生观和教学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健康成长。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许多老师把自己定位在教书上,忽视了育人,只做知识的“搬运工”,不做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其实真正的教学是育人,而不是教书。历史老师不是教历史,而是用历史教人。语文老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尽管学科的内容有差异,但是育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教学应该以人本位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本位为中心。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目中有人,研究学生应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学科教学固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学习基础都有差异。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本义。教育学应该是迷恋学生成长的一门学问。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理应关注课堂的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值得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教师要善于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状态,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我们要创造出一间间“润泽的教室”,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这既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教育事业的尊重。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激扬,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新时代在呼唤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真正是否做到了“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老师们习惯于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要点,讲解习题,那么在学习了这些知识以后,学生能够获得哪些发展,提高了哪些能力,涵养了哪些素养,似乎却很难道明。知识点教了,学生的能力却没有提高,教书和育人没有实现统一。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而不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似乎违背了教育的本义。

在新时代的今天,如果老师们按部就班,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敷衍课堂,这注定也不是“自主性的、创造性”的工作。要从事自主性、创造性的工作就必须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学情,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有着更加深入透彻的思考。在当下,本人认为要树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观。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投入并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言“教师要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

要实现深度学习,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要依托情境。没有情境,深度学习很难发生。真实、富有价值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载体。当下疫情肆虐,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可否以此为契机,围绕疫情的某一角度、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呢?从疫情防控来看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的完善;从国外媒体的发声来窥探大国关系;从疫情的起源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防控疫情来思考个人如何培养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疫情所产生的影响来思考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核心素养绝不会从天而降,更不能靠老师填鸭式的传授,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载体,需要老师们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深度教学。唯有如此学生的发展才会真正发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老师们打破传统经验的壁垒,主动走出舒适区,积极地拥抱时代发展的浪潮。

上一篇:有关农村的作文500字下一篇:第23个·安全教育日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