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2024-05-02

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精选11篇)

篇1: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平昌县笔山小学

文爱华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

许多学生都有这种意识,我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就会努力学习这门功课;反之,就会厌倦这门学科。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作为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投注真诚的爱心,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情,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后,他就会从内心得到鼓舞、激励,并愉快地接受教诲。同时,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师生交往中,充分展现个人教学魅力,使学生敬佩你,爱戴你,自然就会配合你。

上课时,教师以饱满的精神,活力四射的身姿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学过程,要时刻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情与动作;给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言,热情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机会;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功,不吝惜语言的鼓励,满足学生的归属心理。所谓归属心理,就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有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自己成为班集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希望自己被班集体接纳认可,并在集体中表现出来对别人的影响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他会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为了保住这个位置,他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活动中不断有出色的表现。

数学课堂中满足儿童这种心理较好的方式是倡导合作学习。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一个包装盒,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他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回答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有的还使劲地举得高高的,希望老师能提问到自己。当然也有学生不敢举手,眼睛也不敢看老师,惟恐老师提问到自己。鼓励与欣赏往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其他学科不一样,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相对要差一些。如果让学生陷入一个他们认为无休止的计算中,他们则会产生厌恶情绪。而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要让主体积极参与其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老师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分享他们每次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时的喜悦的感受,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创设了为老师的讲桌铺一张桌布的情景:老师的桌子高低不平,你能为老师想个办法吗?(观察长方形桌面,并展示长、宽),如果要把老师的桌面弄平整,可以选择铺一张桌布,桌面的大小呢,需要多大的桌布?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我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以疑导学,激发求知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悬念可以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集中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产生“迫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我们在教长度时,老师可设置这样一个悬念:1、10、100,在这三个数字之间用“=”号连接起来。这时学生可能会说老师这是错的,三个数字不可能相等。老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三个数字是不相等,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等呢?我们可不可以在三个数字后面加一个单位使他们相等。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班里气氛一下了活跃了。有的学生就会说,老师数字后面可加上时、分、秒,还有的说可以加上元角分。对这些正确的答案要积极鼓励,让他们分享成功的愉悦。这时我们可以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四、联系生活,加强直观教学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因此,教学中应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显浅例子来说明,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这样,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贯穿实践性,发展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统计时,就布置学生调查统计各学生家庭成员所喜欢的电视专栏及收看时间的情况,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的情况,若你是电视台台长,你会怎样安排电视节目。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并提出了非常多的设想。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知识非常有用。”等等。提倡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空洞无味的,是具体有趣的,有学习意义的。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件。”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良好“乐”坊。

篇2: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学校教育应负载起承传文化、继承国粹、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职责.书法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环节、学好书法是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但目前小学生的书法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练习方法枯燥单调,过分追求书法效果,书法教材缺乏书法家真迹拓本及传统教学经验等,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在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书法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把一节单调枯燥的书法课变得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是书法教学的关键.我作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第一,从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较硬的书法基本功、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书法教室上课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减少了,和蔼的语言打动了学生,大家都乐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讨论。从而削除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有的只是一个大姐姐在和他们一块学习,一块交流,做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第二、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你不感兴趣,那么就谈不上成功。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书法班来,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多地以父母喜悦、赞赏为主要动力,真正对学习书法感兴趣的不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意志行为。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素质可塑性大,兴趣在于培养。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书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兴趣,成了书法教学的第一课。

首先,利用古今书家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书的乐趣。如《王曦之觞咏写兰亭》,《唐太宗巧骗〈兰亭序〉》等,这些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成就和曲折经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初感书法艺术的魅力。有的学生把这些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有的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书法小故事在班里讲给同学们听。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觉得上书法课有味。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哲学家说,体育比赛是人类情感文明的发泄。我认为,书法比赛是学习进步的较量。为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书法成绩,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活动,增加学生参与学习书法的机会和空间。如在春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为当地社区写春联、寿联和喜联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日来临之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迎五·一”、“庆祝国庆”等书法比赛活动,对获奖的学生除了进行在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以在学校书画专栏里展出他们的书法作品,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社投寄自己的书法稿件,或参加各类书画大赛,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书法的成就感。所以,几年下来,书法组的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书画比赛中先后有一百多人获奖。

另外,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我旗书协经常举办书法展览,只要有这方面的信息,我都把参观书法展览当作一个书法家庭作业布置。这样,在激发孩子们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我校还经常请书协的会员到校给学生讲课或进行现场书法展示、交流活动。每次这样的活动我都要求学生认真观摩名家作书,并记下体会,孩子们的见识不断得到扩充。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是学生学书成功的一半。人们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回味无穷。小学阶段正是播种学书“自信”种子的最佳时期,课堂上常见一些孩子“羞愧、胆怯、退缩”。把举着的手放下,到嘴边的话吞回,昂起的头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自信来源于信任。有一次,我请一位腼腆的小女孩回答“宝、安”的主笔时,她说“‘宝’字的主笔是宝盖头”,她又想了想说,“‘安’字的主笔也是宝盖头”。这时候教室里有人发笑,我马上接过话题:“‘宝’字的主笔说得很对,‘安’字的主笔是长横,请你说说‘容’字的主笔好吗?”,这位腼腆的小姑娘昂起头说:“‘容’字的主笔是撇捺”。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她非常满足地坐下了。老师没有用“你又错了!”的口气,而是巧妙地为她搭建了一个下台阶的问题,这种诱导性搭台与信任对出了错误的小学生来说,作用不容忽视。

鼓励是自信的营养剂。适时、适地、适当地鼓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也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去年,我带着一批学生去另一所学校与书法艺术团交流,大部分学生为成功的表演而兴高采烈。最后轮到胆小的卢玥作书了,第一个字马马虎虎,第二个‘山’字下笔写成了点,她放下毛笔时不小心又把墨弄到宣纸上了,她乞求地望着我,我走过去笑着对她小声说:“你能行,太聪明了,把‘山’字改写成画山,再接着写下去。”她大胆地拿起毛笔“唰唰”几笔,一幅别具一格的字画作品“江山多娇”呈现在眼前,现场一片掌声。一次从失败到成功的体验,使她有了更足的自信心。

第四、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是学书的最佳途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是最为常见的心理品质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他们在临写字贴时,常常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我的体会是教会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

其一,读贴、辩字、记形是教学的基本方法。

读贴,即引导学生看清字形,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字的完整的轮廓。如:欧体“智”字是呈长形的倒梯形结构,第一二笔连写,第三笔横长且斜,下边的“日”字横折吊脚。这样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就很容易看得真切。

辩字,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部件,像自然课解剖一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分析。如:欧体“诚”字,是左右结构,左边“言”旁点偏向中间,右边“成”字重心紧缩,斜钩长而有力。

记形,让学生记准字形和笔画,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学生练习都是用带“米”字格的字贴和练习纸,教学时教师稍加分析,学生就容易记清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征。如:颜体“呼”字,左边“口”字偏上,右边“乎”字横长、斜,竖钩挺且粗,是主笔。

其二,比较使学生观察得更为仔细。

先写再比,找差距。一个字通过读贴、辩字、记形之后,基本上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经常写写,把这个记住了的字表现出来,找找差距,学生容易进步。我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提醒他们,这个字在哪本字贴上临写过,你看见过哪位名家或老师书写过,是什么样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一下把这个字的字形说出来了,我让学生写后,再找原字贴比较,这样极容易发现不足。

师讲生比,促提高。一些学生经常写一些漂亮的字,教师应及时地把这些意想不到的好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者在教室墙壁上展出,让全体学生欣赏。让学生们自己来评一评,比一比。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作总结。学生们个个喜不自禁,都想把自己的作业放上去,展出来,也想当一回评委。

第五、培养学生的毅力,是学书必不可少的条件。

球迷们常说,体育比赛是意志、毅力的较量,胜利往往属于那些坚强的人们。学习书法更是这样。学书是一项注意力很集中、全身心投入的肌体运动,学生往往感到学书很苦、单调、枯燥,写久了,手酸脚麻头乏味。因此,顽强的毅力、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心态成了学好书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用革命传统故事激励学生发奋。夏天酷暑难忍,冬天严寒难熬,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有的同学临池不缀,有的同学知难退缩。作为教师应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掌握学生情况。我常常针对性地讲道理红军长征的故事,也讲体坛健儿顽强拼搏的故事,身边勤学苦练的学生也成了我讲故事的好题材。学生从故事中受益匪浅,多数学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好“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书法”。

培养学生专注、细致的心理素质。学书时不可有其他杂念,应全神贯注,长久坚持,学生会形成专注的习惯。笔画繁、复杂的字应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顺。认认真真地写,一丝不苟地写。

坚持就是胜利。学习书法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谁能坚持下去,谁就能成功。有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认为没啥学头,我是这样告诫学生的:你进步不快,可能是你不坚强的表现,是为你自己不想练习而开脱,但也可能是你欣赏水平提高的缘故,这正是你与毅力较量的时候,不坚持,成功就会与你擦肩而过。耐心的开导有鼓起了学生前进的风帆。

第六、等级评价是检验学书效果的理想手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各地普遍推行“等级制”评价方案,其优缺点对于文化课来说,我不敢苟同,但它对于艺术类课而言再合适不过了。一学期结束了,学生巴不得早点看到老师对自己满意的评价。

多用“优秀”调欲望。字写得好的,获了奖的,参加过书法表演的等等,都可以打“优秀”等级;坚持到班学习的,按时完成作业的,进步较快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可以打单项“优秀”等级;上课发言积极的,书法故事讲得好的另外打特殊“优秀”等级。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学好书法的欲望。

多找“优点”提希望。对于那些尚在某一方面还存在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多找优点,巧妙地提出希望。书法班里字写得好,但写完字后到处是墨迹的同学总是存在,教师如果板着脸批评,学生在诚惶诚恐中接受,收效不佳,倒不如先表扬其优点、长处,再提注意卫生的希望,这种心理承受比挨批评不知要舒服多少倍,这样致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

篇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上世纪末, 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扩招以来, 中职生大多已经不受中考考试的限制和约束, 因为中职学校招收的是中考落榜的学生.教育制度从百里挑一的阶段变为现在的来者不拒之势, 中职生的生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现在中职生的素质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不够, 加之他们在中学阶段可能长期不受重视, 他们在知识和心理上都处于弱势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绝大多数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薄弱, 许多基础知识和公式对于中考生来说很简单, 但是对于中职生来说就很陌生, 甚至成为理解的难点.这些知识点他们需要查缺补漏、巩固记忆.在数学学习中他们尝试很多次又失败很多次, 导致他们自信心严重匮乏, 在数学学习中渐渐产生厌弃、恐慌、不安的情绪, 最后甚至破罐儿破摔, 完全放弃.

二、数学学科特点及现代科技学习的现实需要

数学是学习任何一门专业的基础学科, 它提供了任何一个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数学的学习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维水平, 提升一个人的素质, 就如同名人所说的那样:数学使人周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知识的创新都离不开数学的学习和发展, 每一次数学方面质的飞跃都将改变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一个国家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必然会花大的精力来进行数学学科教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职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将越来越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和中学数学教学稍加区别, 它更应该在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做出努力, 重点要让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中职学校应该确立“生存、发展、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严格执行新课程的要求, 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中职学校降低生源素质和学生学习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 中职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是教学的一个难题.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一) 热爱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教学中的一大前提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用温情感化每一名学生.老师只有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才能达到师生心灵相通的境界.每一节课, 教师都要有高昂的教学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 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课堂语言的选择上要采用温和的方式, 多用鼓励性的言语教导学生, 让学生体验和风细雨式的教学.老师在课外也要经常去了解学生情况, 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生病了, 老师带他去看医生, 并垫付医药费.差生一般心理上比较自卑, 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找他们谈话,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关怀.老师必须意识到, 师生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教师不断爱心教学,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效其行”.教师发自内心、情感饱满的教学可以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自发地、积极地学习数学.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可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引发学习兴趣, 并达到情感交融,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 设置悬念, 以疑激趣

在心理学上, 悬疑是指学生在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的情况下, 学生会变得渴望焦急的一种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悬疑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 悬疑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使人期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新地设置悬疑的情景, 使学生带着怀疑产生揭开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在教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 可以讲传说中的国王按棋格逐格加倍偿付麦粒的故事, 也可以用一张纸对折32次后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故事, 引发学生的悬念和兴趣.

(三) 风趣幽默, 以言激趣

教育学家曾指出, 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就是幽默.幽默的巧妙之处在于其运用俏皮、机智的方法, 将深奥的理论以浅显的或者风趣的方式体现出来,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解, 教师如果巧妙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解决一些抽象的定理和观点, 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例如, 学生初学立体几何的一大障碍就是识图和画图, 在平面内画立体图形时, 锐角、钝角都可以看成直角, 相交和平行的直线可以看成异面直线等, 这些视觉和想象的矛盾, 常使学生感到困惑.于是,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说:“人都是立体的, 但照片上的人却是平面的, 你能说在你的照片上找着摸到你鼻子的感觉吗?”这就缩短了平面图和立体图之间的距离.

(四) 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化客观为直观, 调动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把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用于课堂教学远比传统的板书教学要高效生动得多.其过程变化多样, 轻松易懂, 教师可以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要, 也可以根据教学中遇到的临时的问题, 随机应变, 巧妙应答,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正弦函数图像一节时, 利用几何画板的真实性和动感性制作一个课件, 演示正弦函数的动态变化.通过图像真实展现了三角函数的极值性、周期性, 再通过拖动图形及改变参数就可形象展示三角函数左右平移、周期及极值的丰富变化.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方式中, 学生的感官系统充分得到发挥, 让紧张、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和愉悦, 处处洋溢着活跃的教学气息,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中职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远远高于普通的中学生, 他们在学习中存在厌烦、恐慌等一系列问题, 教师要抓住这些问题的根源, 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最终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学习,现存问题,学习必要性,对策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金梅, 陈军宇.试论数学兴趣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篇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皮亚杰认为:“所有智能方面的工作都要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潜在的魅力,创设适应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好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学习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思维对象具体化,把授课方式具体化。因此,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应成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如,教学“游乐园中的数学”活动课时,让学生回忆曾经到游乐园玩的情景,使学生置于游乐园中。同时,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不再有畏难情绪,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生动的形象去感知、理解题意。接着,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价格表,问道:“你们喜欢游乐园吗?想玩些什么呢?”

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18元的游乐券问:“你能设计一种较好的游乐方案吗?既要玩得开心,又要充分利用18元。”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能够从同伴的构想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见解。经过讨论,学生汇报出十几种方案,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创造竞争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我结合文中歌手大赛的具体情景指定班里一名学生当5号选手,另一名当9号选手,通过计算他俩的比赛成绩来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在教学“试一试”和“连一连”时,我把学生分成了两组,分别由5号选手和9号选手带队进行比赛,其他同学在下面做,看哪队同学做得又对又好,并给获胜学生贴星星表示祝贺,宣布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名学生也认真地计算起来。

又如,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学生的求知欲已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学习情绪也就随之放松了。这时,教师抓住这个“火候”,不失时机地用具有挑战性和激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刚才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数:26、28、35、110、111、223、429、801、450、305,看谁能比老师更快地找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

学生跃跃欲试,争着回答,可是学生因受思维定式影响,所说的结果大部分被老师否认了。此时,学生那充满焦急和疑惑的目光全投向了教师,教师却二话不说就迅速标出了能被3整除的全部的数,并让学生动笔验算证明,果然全部正确。这样学生在要强、好胜心理的感触下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答案为什么错了呢?”“老师为何能这样熟练地判断出来,这里到底有什么奥妙?”等疑问,随即又萌发了求知欲,渴望解开这个谜,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延续和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随之增强。

三、以学生的眼光改进教学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在头脑中已形成太多思维定式的教师眼里,数学往往是单一、标准的,而在天真烂漫、富于想象的儿童眼里,数学却是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应是学生的数学。教师不应以权威去压抑学生,更不能将成人化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而应“蹲下身子”以学生的眼光去思考,欣赏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度接纳学生“异想天开”的不同见解,积极改进教学评价。

例如,教学“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题:“小鼠去商店买了一袋松果,每袋5个,每个6分钱,走一会儿就掉一个松果,再走一会儿又掉了一个……请小朋友想想,小松鼠可能损失多少钱?”接着,老师不但对“小松鼠可能损失3角钱”回答充分肯定,而且对诸如“小松鼠可能损失6分钱,因为有可能刚掉了一个就到家了”“小松鼠没有损失钱,因为松果掉在地上有声音,松鼠会马上把松果捡起来,并用绳子把洞口扎紧。”“小松鼠没有损失钱,虽然松果可能会全部掉了,但回到家后,松鼠发现了那个洞,又会去捡了”等回答,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篇5: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职业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兴趣不高.而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对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的直接影响不可小视.一本好书的离奇情节,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的曲折的矛盾设计,都足以吸引读者、观众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看完整.少一页或是差一集都会让人意犹未尽,倍感遗憾.究其原因,还是兴趣在作怪.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会轻松、愉悦、主动,有效果.工作十年来,我对这一课题不断思考、探讨,也有了一点体会.

作 者:王东升  作者单位:龙江县职教中心 刊 名:中国科技财富 英文刊名:FORTUNE WORLD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 

篇6: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之我见

北安市长水河农场小学 陈昱阳

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就提出“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新课程倡导的做法是“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一、阅读是写作源泉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它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作文的内动力。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肯定不会提高,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持续地、积极主动的专研,以提高写作文的能力。首先多读小学生除了语文课本外,要大量、广泛地去阅读课外读物、厚积薄发,这个时侯不必要求范围,不必要求掌握了多少,完全是走量,从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科目读起,而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建议或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所谓好的书籍是指那些有着深远意义,百读不厌的,无论是思想还是精神层面有所收获的,比如科普类、童话类、经典名着等等等,使学生对读课外书发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要求快,欲速则不达。此时,再建议学生把美好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逐渐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既对读物产生深刻的认识,又练习了文笔。

二、观察、活动是习作的有效方法

普遍感到写作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作文教学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应清除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多观察。观察是说和写的的基础,教学生在观察中有顺序,有主次。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多带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带动孩子走进那绝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境。学校和家庭凝结起来,多组织学生参加游览活动,在游览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去启发学生抒情、拟人的表达手法。

学校校内课外活动的组织,每当活动结束都要求孩子去写,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都写出来,反复的看、听、写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到提升。要引导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写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写《一次有趣的游戏》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和贴鼻子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让他们无拘无束。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三、指点习作方法,掌握作文知识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还应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这方面的训练我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一是每两周一期的手抄报。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我以报的形式安排了一定的作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学生。二是通过组织的阅读课借助阅读的文章向学生教授作文知识。小学生最常见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又分为记事和记人。这两类文章小学生都应掌握其写法。

于是,利用阅读课,我提供了几篇典型的记叙文,为此,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开展《怎样使文章详略得当》、《怎样写典型人物》等专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这样一来,例文加讲解,学生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做好批改、讲评是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催化剂

能获得成功和荣誉是诱发习作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可以说让学生获得奖励、品尝成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催化剂,是习作兴趣延伸的重要保障。

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常用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碰到好的作文除了应及时表扬外,还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一读,投到校报上,激发同学的写作信心。在分享习作的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感受一下同学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写作的发展。

篇7: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陈艳)

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中心小学

陈艳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课堂,以优化教学策略,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为根本,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下面我就结合本次培训内容,联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对策的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认真钻研教材,用心设计教案

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暑假中我就开始备课,用心研读文本,与文本对话,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相关的资源)。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我说完课后,虚心听取老教师的评课和建议。对自己的备课再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环节,提高了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为有效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有效组织教学,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备好课,接下来就要组织好上课了。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自控能力,集中注意力时间短,是大多数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组织教学技巧。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看书本,看教师,看黑板。我的眼睛也始终关注着所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尤其是当学生有开小差或者讲话的情况,我会停下来,眼睛注视着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拉回他们注意力。同时,我们做教师的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数学教师的语言在做到精炼简洁的同时,也要注重形象生动。如果语调平缓缺乏激情,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优等生在注意力,理解力等方面都优于这部分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更关注这部分学生。比如,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可以请这部分学生来回答,例题后的同类练习也可以请这些学生来黑板板演。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学困生做作业的速度往往很慢,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我减少他们做题的数量,比如布置四道题,只要求他们选择其中的两道完成。同时重点巡视他们的作业,遇到问题及时给他们指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分层设计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的课堂存在着这种现象,有不少老师拿着课本按部就班的讲,书上有多少习题,全部都要处理完,所以经常会听到他们抱怨课堂时间不够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本就完不成。我认为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同时也能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练习,练习还要分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用于例题讲解完以后,这类练习题和例题的形式基本相同。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的应用。第二层次是变式练习:这类练习在基础题的基础上略有改变,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基本题是“红花有40朵,比黄花朵数的2倍少22朵。黄花有多少朵?”,我把基础题改编为“红花有40朵,比黄花朵数的2倍多22米。黄花有多少朵?”比黄花朵数的2倍少22朵,变成了比黄花朵数的2倍多22朵,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抓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在完成这两道题以后,我又出了一道题“红花有40朵,黄花朵数比红花的2倍少22朵,黄花有多少朵?”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不少学生用方程来解答,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学生明白后恍然大悟。通过这样的练习,防止了学生的定势思维,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思维的敏捷性。第三层次是综合型练习:就是把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应用的题目。如“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16本,每本单价相同,甲乙两个书店都在出售这套丛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促销方式:甲书店:购一套按八折出售。乙商店:购3本赠1本。如果买一套书,到哪个商店去买最合适?”这一题,既综合了“打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等知识,而且和生活紧密联系。要在不同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的意识。

四、设计弹性作业,提高学生兴趣

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我都是全班一刀切,布置统一作业,结果导致学困生遇到灵活的题目不会做,为了完成任务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我的作业基本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把当天学习的内容说给家长听。这个作业,旨在让学生及时的对当天内容进行复习,在讲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复习了当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块,是进行当天的内容的巩固练习。在布置作业时,我给学生选择上的一些自主权。比如说:学困生,可以只选择基础题;优等生,对于已经掌握很好的基础题目,可以不做,把重点放在那些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上。这类题学生如果能做对,就说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第三块,是预习作业。顾名思义,就是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完成预习题。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学困生对自己定位不足,往往为了少写作业,不去完成基础题,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复习和预习作业对于他们流于形式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继续改进。

五、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课后反思,即教师在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后,对自身在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更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篇8: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 是指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 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 通过巧妙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兴趣盎然, 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在这种情感驱动下, 学生会对此次课堂上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充满好奇, 从而提高课堂听讲的注意力, 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通过启发诱导,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 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 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择和探索最佳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灵活运用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循循善诱, 以旧导新, 深入浅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独立思考, 融会贯通, 掌握知识, 达到发展学生的智能,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并不是按照教师铺的“梯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而是要达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启发诱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参与, 生动活泼地学习, 逐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各种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的积极性, 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上学生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 对于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 教师应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 教师必须要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

四、在课堂上,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理解, 对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定理的应用。数学又在于内部结构的严谨, 对概念的精确定义, 因而在讲解概念时用读读、议议的方式提出关键性词语, 要一字不差地按照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讲, 讲性质、法则、公式、定理时, 可用发现法、比较法进行多方面联系, 纵横扩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习题课或复习课, 采用“一题一设”效果甚佳或者用议论、练习或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 而且学得津津有味, 学得积极主动, 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来增强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

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也是检验教学效果,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一环。但是, 当前还有一些教师在练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 形式单一, 层次不清, 学生的练习机械重复, 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 学生的身心受到压抑, 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能够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所以, 在设计练习题时, 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

六、用和谐师生关系, 调动学习情感, 提高学生的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 在教数学知识的同时, 更应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常说,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人生, 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后进生多半不会学习, 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 不愿动脑筋, 一遇到问题就靠别人,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善于探讨、善于观察、善于小结等方面的好习惯。

七、鼓励学生, 培养信心, 提高兴趣

信心和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相互作用, 共同产生影响。所以, 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 那么他也很难再对数学感兴趣了。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常说的数学“学困生”, 往往是越学越感到厌烦, 这很大程度也是由于失败的多, 成功的少, 受到的鼓励也少, 对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所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舞台, 让平时不爱说话或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 并且多鼓励, 少批评, 树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学习的信心。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能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营造出师生间的真诚和友谊。最后, 教师应扮演好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随时关注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 做到未雨绸缪, 为学生架设成功之桥, 让他们能经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 感受自我体现的乐趣, 从而激起再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篇9: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51—01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关键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人觉得第一堂物理课尤为重要,因此,把第一堂物理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上课时我会设计很多“小魔术”,比如:会飞的头发,自己掉进杯子的鸡蛋,不倒的钢笔套,烧水的小纸锅等。在我变“魔术”时,学生都瞪大了眼睛,既好奇又感到迷惑,问了很多为什么。我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了哪些迷惑不解的问题,然后告诉学生,学物理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就是要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并去解释这些现象。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走进了物理知识的大门。

二、巧设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我在教学《运动与静止》这节课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说说我个子高吗?”有的说高,有的说低,还有的说不高不低。于是,我找了一位比我高的同学站在旁边问:“我个子高吗?”“低!”我又找了一位比我矮的同学站我旁边并问:“我个子低吗?”“高!”同学们齐声回答。“这是怎么回事?我的身高在不断变化吗?”我故作惊讶地问。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很快做出了回答:“选的标准不一样呀!”我趁势说到:“高与低是相对而言的。”接着我拿出早准备好的自制挂图,图上是一辆远去的汽车,站在马路边的小明看着坐在车里的小红说:“你离我越来越远了,你是运动的。”可车里的小红却说:“我一直坐在车里呀,我没动,我是静止的。”看到学生满脸疑惑,我说:“判断小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和看我的身高一样,也要选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那么谁能说说分别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时,小红是运动和静止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新课的教学也水到渠成。

三、创造动手参与课堂环境,调动学习兴趣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参与动手、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物理课的兴趣。

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时,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我在上面演示,让学生边看边记录边总结成像特点,但实验现象只有前排同学能看清楚,而后排的不容易看清.所以后面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趁我忙于实验,有悄悄说话的,甚至有睡觉的。于是,我急忙改变了教学计划——让后排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前排的学生负责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完成得好。后排的学生立即兴奋起来参与到实验中,还没轮到做实验的学生也在积极思考,前排的学生更是全神贯注地观察实验,生怕漏了哪个实验现象。这样后排和前排的学生既分工又合作,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激发了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四、编排小游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兴趣不容易持久。因此,教学不能总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要不断地创新。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镜成像这—课时,等探究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并没有让学生立即去做相关的练习,而是设计了一个游戏。找两个学生上来,一个是“物”,另一个是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当“物”做动作时,“像”会做出什么动作,如果做错了,就刮鼻子。这下学生热情高涨,连原本想偷懒的学生也跃跃欲试,看着讲台上同学们滑稽的表演,大家笑成一团。有的迫不及待地跑到讲台上,指出表演的错误,并把正确的动作表演出来。学生们在游戏中稳定了兴趣,巩固了新知识,教学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篇10: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之我见 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多形式的。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应从那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应从语文活动入手。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发达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口才”的较量,较强的听说能力有助于商业的洽谈的成功和人际交往的和谐,有助于自我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就应仅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动口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动口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开展语文活动入手。因为语文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可能性大,比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比教学中硬性规定强迫学生开口说话容易得多,且效果显著。为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都能有机会开口说话,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留有开展配乐诗朗诵、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的时间;每学年的教学计划中都留有开展一次或两次不同的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的口语表达氛围,加大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的比例。

通过以上的活动的开展,学生动口的机会大大增加,也激发了学生动口的兴趣,思维空前活跃,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光说不做,那只是空谈。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那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呢?我的做法仍是从开展语文活动入手。

通过自编、自办手抄小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个学期自办、自编一期或两期手抄小报。在办报过程中,教师起引导、指导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亲自动手的能力。报纸内容以刊载学生的`作品为主,报纸可划分为若干版面。指导学生把所办的小报划分为四个版面:一版一新闻体裁为主,主要是由学生采写本校或本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举行的一些活动等的报道;二版为知识窗、学习园地,主要是学生摘抄或编写的一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点的学习技巧或心得体会等;三、四版为芳草地,主要刊载学生的优秀作品,如作文、绘画等。通过自办小报的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动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在教学中,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查字典比赛、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自编自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以赛促练,通过这些比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动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掌握和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篇11:高效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内容提要:新课标后的体育教学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动机p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最佳动力。兴趣教学是体育学科的着眼点,实施兴趣教学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主动性,可以排除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抵触心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 终身体育

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物索然无味,就很难深刻,甚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新课标后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上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理解课堂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更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作者运用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重点讲述了新课改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所要做好的必要工作。并阐述了培养兴趣的必要性。

研究成果与分析: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必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体育新课标后对教师上课的评价体系有了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要了解所教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认知心理、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参与的主体性、环境影响;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求知欲望很强烈,对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同时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层次不齐,对一些枯燥的单纯的活动和练习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对事物认识先表后里的这些特点,所在上课中多运用游戏或情境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各种体育图片、甚至让多媒体介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这样就可以直观、形象的把体育运动摆在学生们面前,让他们进行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新颖有创意

新异事物对每个人都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并对其进行探究。新奇刺激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方法,而获取新知识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平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以下方法:我听了一节以抗洪抢险为教学情景的一堂课,模拟解放军抗洪抢险的情境,教学中以游戏、比赛的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发展身体素质,培养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从中让他们体验做一名军人所具备的良好身体素质和保卫家园的品质。因为教学设计新颖,所以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把自己融入了教学情景当中,产生了使命感,平时苦燥的快速跑、单脚跳、双脚跳等素质练习做的非常投入。此节课不论在身体锻炼还是德育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体育实践活动时间充分参与体育练习的过程。如:在选修课中教师教完一套韵律操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伙伴自己编操,学生热情很高并争先恐后的表演,来展示自己自创动作的能力。轮滑时教师教会简单动作,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运动动作形式,提高运动水平达到自己创新动作和技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就是通过兴趣培养促进创新能力的典型。

3.培养学生兴趣必需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3.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的指导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能力意识,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每一节课,精讲、善导、激趣、引思。讲在精处,导在学法,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可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材施教,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使课堂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例如:在一堂“定向运动”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方向标。学生在找方向标的过程中,通过动脑想象,而且加以实践、分别在学校的小公园,学校的健身路径、球馆、健身器材室、田径场等各个地方找到方向标。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但他们的速度、力量、弹跳以及耐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且给了他们一个极好的自我成功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在寻找方向标的过程中,对于寻找路线和方法等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体现,上课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具备新颖、有趣、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容器,总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练什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首先要废除那种“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提倡多启发、多直观、多引导和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鼓励学生辩论,有主见、有创新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己找路走。

3.2 在教学中设计、尝试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程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过去在技术教学中把运动技术的传授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加之教学方法呆板,致使一些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遵守一个“从简到繁”的原则,实践表明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并不好。比如体操技巧教学从侧手翻到前滚翻,然后再按后滚翻――头手翻……顺序进行教学,从易到难,层次清楚,学生既能顺利的掌握一系列的动作,有领会体操技巧的学习过程,教学效果好。但在篮球教学中,如果也从徒手滑步――持球――传球……比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却效果不佳。造成两种不同效果,其原因在哪里呀?就是由于运动项目的特点的不同和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当教师把徒手滑步和徒手投篮来开始篮球教学时,学生虽然理性知道这是在学篮球,但手中无球、眼中无球、无对手、无同伴、无规则、无比赛、无胜负,实际上他们在感性上并没有在学习篮球,而且过细的教学步骤以一再地延缓着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篮球学习,加之单元偏小,学时偏少,经常是还没打篮球比赛,学习就结束了。如此教学,学生只学会了一些单个动作,没有运用也没有实践,学习缺乏实效性,学生也体验不到篮球的乐趣,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也好不了。如果在这个教学中能大胆创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在上课中既能合理的传授知识又能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差异,这样的教学课无疑就是成功的,也能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由平面到立体,静止变动态抽象具体化,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想学什么?有什么困难?怎么样在做中学,练中悟,悟中感,感中乐。

3.3 扩展学生合作的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兴趣促进实践,实践中获得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多思多想,才能产生疑问。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也是勇于创新的过程,不仅能激发更大的兴趣,而且也体会到了成功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能力、个性等差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一个学生保持积极向上,活泼进取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倾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体操技巧课时,教授学生肩肘倒立时我根据学生情况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学习为核心,各组广泛交流,教师以指导等方式,优化课堂结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学会求知、合作、选择。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依靠互帮互助,利用共同资源相互交流、共同协作、支持帮助、扩展和丰富自己的新异信息,培养创新能力。在肩肘倒立教学过程中,我利用自制教具:通过展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的力学对比向学生展示肩肘倒立的要领。我还利用自制教具(人体模型)能够充分直观的教学,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评、他评手段和相互学习讨论进行学习。

3.4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尊重学生,要善于肯定学生。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3.5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内容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一节课的导入就像一篇文章的开头,能否抓住人们的注意车吸引他们读下去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上导入这个环节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游戏方法来吸引学生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例如:在上篮球复习课时,准备活动可加入这个游戏――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分组运球互相拍掉对方组员的球,且要让己方组员的球不被拍掉,最后运球多的组获胜。有了这个游戏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达到了准备活动的作用。为后续上课内容打好了基础。在上速度复习课时,在课中可运用打手接力折返跑的游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速度耐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感。

3.6教学组织多样化。能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当前,随着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要走在时代的前头。特别是中小学多媒体教育普遍融于教学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教授选修课中的体育舞蹈、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甚至是室内理论课,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在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场地、挂图教具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创新条件的机会。例如:在上“跳远”复习课时,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现场的挂图以及以前在理论课上看到的多媒体影像。让学生进行模仿挺身式和蹲距式跳远,并让学生们挺会哪一种姿势更能提高成绩。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新课标后更需要体育教师更新念,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健康的人,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健康复合型的人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7

[2]季浏.《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湖北教育出版社,.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6

上一篇:才干的近义词下一篇:大学协会入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