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2024-04-14

十一机场保障总结(通用8篇)

篇1: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机场地服部十一黄金周期间工作总结

机场候机楼前娇艳的鲜花和温馨的祝福让南来北往的旅客第一时间就感受到假日的温暖, 机场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国庆大假的节日气息。值机柜台的阳光便捷服务,提升中转联程服务。服务台针对假日高峰进行的温情引导服务,更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十一”黄金周期间,选择航空方式出行人数,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1%,旅客构成以团队和散客为主。航班间隔时间与上月相比也有所减小,方便了旅客出行。节日期间,乘机旅客中增加了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怀中的婴儿,外国游客也比往常明显增多,这样给普洱思茅机场地面服务部的整体接待带来的一定的挑战。

“十一”黄金周一辆辆干净整洁的客梯车静静的守在飞机下;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干净如往日但多了些许鲜花和欢快的节日音乐,同时滚动的航班信息显示屏上也会在恰当的时候显示出我们真诚的祝福;值机柜台前一如往日的整洁但佩戴明显问询标志的地服部人员主动上前询问排队旅客的目的地、航班起飞时间,正确引导其排队办理,对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和无人陪伴的特殊旅客便亲自引导,避免旅客匆忙中排错柜台,错过办理时间或遗忘物品。一系举措和真诚奉献都为出行的旅客带去舒心,这正是普洱思茅机场地面服务部员工用心服务的写照。

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源于部门领导较早的分工安排和周密部署。为做好国庆期间现场保障工作,确保国庆前及十一黄金周期间现场服务保障顺畅,维护平稳有序的秩序,机场地面服务部就在九月二十八日,由部门领导组织召开地服部安全培训会和黄金周保障动员会,对国庆前及黄金周期间的现场保障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会议首先回顾了机场地服部暑期旺季现场生产保障情况:今年暑期旺季,地服部在生产任务重、保障压力大、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旺季生产保障任务,处置了多起突发特情和航班大面积延误,实现了现场生产的平稳有序。随后,会议分析了当前地服部面临的情况,虽然9月份生产量、航班量有一定下降,探亲流返乡流学生流都将使机场现场保障压力持续加大,旅行社团体订票时间高度集中的形势也为黄金周期间的现场保障提出考验。为打好这场硬仗,确保现场生产平稳。

地服部做出了八项部署: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劳动组织。各级领导要提高警惕,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严格坚持各班组长轮岗值班和备勤人员现场值班制度,确保值班力量搭配合理;

二是严格开展现场检查。开展为期一周的安全专项检查,重点要检查安全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以严格的检查促进现场规范操作;

三是认真开展卫生整治和节日气氛调节,保证整洁卫生的同时,增加一系列节日接待工作,特别是主动问询工作和旅客疏导工作;

四是做好应对航班大面积不正常处置准备。开展节前设施设备检查、做好不正常航班补偿现金储备及应急物资准备;

五是高度重视危险品运输,严格坚持危险品询问和限制物品运输操作流程; 六是积极做好支援一线的工作,一线人员不离岗,备勤人员在现场。

正因为部门及时开展的全员动员和教育及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精心组织。才能打好国庆期间现场保障这场漂亮仗,旅客的满意就是我们付出的动力。未来的发展仍需要这种精神的延续,心中坚定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服务机场,造福地方。”

篇2: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章来源http://文档大全

w

ww.chazidian.com来源

区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区六届人民政府第三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关于《加强重点工作督查落实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2012年工作任务责任书公共任务及重点工作,现将本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和2012年的主要工作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1、“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工作情况“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市统筹城乡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的开展着各项工作,顺利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1)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近年来克拉玛依区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优势,加大了投入力度,扩大就业和培训宣传深度和广度。建立了高效的促进就业资金保障机制,按照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的经费预算方案,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一五”期间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向用人单位和失业人员宣传各项优惠政策,使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各项补贴金额逐年增多。(补贴40.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建立健全各类培训台帐,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有80%的学员实现了就业,真正的起到了培训促就业的良好实效。(培训321人、培训1038人、培训733人、培训1268人、2012年截止目前培训1019人)(3)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了有效的帮扶。近年来,随着就业困难群体范围的扩大,就业困难人员也逐年增多,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克拉玛依区加大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推进困难群体就业,建立了长效帮扶机制。由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每月利用不同形式共同对困难人员入户进行帮扶。及时将每月收集的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就业政策送到困难人员手中,对所有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了入户调查、推荐岗位、跟踪回访“一条龙”的优质服务。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缓解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矛盾。(4)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克拉玛依区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做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每季度由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对创建的社区进行业务指导,并加强了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社区均能按照“充分就业社区”的7项标准开展工作。末已有34个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社区”,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期末要将60%的社区创建成“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任务。(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任务4000万元的7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公务员健康休养等调研工作。对遗属生活费及临时聘用人员劳务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完成退休人员的核准,截止目前为412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

(五)劳动仲裁工作

一、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件,结案60件,其他8件在案件审结期,完成了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100%的目标任务。

二、开展劳动法规宣传,在区工商局3个办证大厅及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材料及《劳动合同》文本2万份。并配合市劳动局进行用工备案公告,完成劳动用工备案的企业通知工作。

三、制定了《克拉玛依区群体性劳动争议应急处置预案》,通过应急预警,协调处理亚东公司集体争议,与区总工会配合帮助企业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协调处理了克拉玛依首佳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20多名员工的工资支付问题,兑现工资24万、社会保险费补缴8万。帮助汇利公司在解散修井队工作中的劳动关系处理问题,引导10多名农民工依法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没有发生集体争议和上访事件。

四、开展了“母体单位与改制企业工会帮扶协议的签订”工作的方案,完成母体单位与改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有38家任务。

五、修改完善了《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增加了私营企业参加评比表彰的比例,完善了评优被表彰企业的复验制度,建立先进单位考核后不合格摘牌办法。联合区总工会完成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评比和表彰工作,授予10家企业为“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14家为优秀企业、4chazidian.com/Article/List/List_6chazidian.com“

target=”_blank">实习后上岗的原则,提高失业人员对技能的掌握。三是要加强对已具备初级职业技术能力失业人员的提高培训,通过培训使其达到中级技术水平,提高失业人员的技术含量。四是鼓励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参加汉语言培训,通过汉语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失业人员的汉语水平,提高就业机会。

4、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切实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打造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加强对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劳动就业二版软件上线操作,使每一名在岗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业服务做到有问必答,全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二)社会保险工作坚持“在巩固中发展、在协调中完善、在探索中创新”的工作思路,提高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三)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篇3: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交通运输伴随着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民用航空是交通运输领域非常重要一部分,在全球人类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用机场是指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的民用航空器提供起飞、降落等服务的机场(《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八十四条)。

1 复杂网络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尤其Internet的极大进步使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相连接,人类社会飞速迈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所处的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网络。对复杂网络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界定和解释,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1.2 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

1.3 度(degree)与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

1.4 小世界网络

小世界网络是指既具有比较短的平均距离又具有相对较大簇系数的网络,WS模型和NW模型是两种最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构造方法。

2 通用机场规划模型

目前我国通用机场尚缺少统筹规划布局,而通过一般运输机场建设的经验,可以发现盲目进行机场建设而没有前期的统筹规划和科学研究,结果只能造成资源浪费和达不到预期结果。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加强通用机场的统筹规划,首先深刻了解现有机场的分布和作用,基于此,才能保证更加合理地进行通用机场建设工作。

模型假设,为了使模型的建立简单有效,先对几方面内容做出如下假设:①以所有民用机场作为网络节点,包括部分军民很用的机场。对目前为止已经通航的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构建复杂网络,并对其进行评估分析。临时起降点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列。②每个符合条件的机场都是无差别的,即不考虑机场规模、设施以及从业人员的差异,认为它所有机场提供通用航空服务的能力是相同的。③每个通用机场都会有自身的业务服务范围,我们普遍认为其业务服务范围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当地通用航空作业量两个因素成反比,这两个因素分别用机场所在省份GDP和机场年飞行小时数来衡量。

3 模型构建路线

3.1 数据搜集

本文以2012年为研究年度,搜集全国220家民用机场的名称、所属省份、经纬度以及年飞行小时数,查找机场所覆盖的31个省(直辖市)的人均DGP。

3.2 计算两机场节点之间的距离

其中,jdi为i地的经度,wdj为j地的维度,R为地球半径,(3.1)求得两地的东西距离,(3.2)求得两地的南北距离,(3.3)求得两地直线距离。

3.3 计算机场的服务半径

生成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如果任意两个机场之间的距离大于这两个机场各自服务半径的和,记为0,如果小于或等于则记为1;用MATLAB求出邻接矩阵。最后将机场复杂网络的邻接矩阵导入Pajek,进行分析其拓扑性质。

3.4 模型的应用和分析

拓扑特征分析。通过构建的机场网络邻接矩阵,利用pajek计算出,该复杂网络拓扑性质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该网络的平均度长为3.72,这表明平均每个机场与3.72个其他机场的服务区有重叠,机场的总体疏密程度适中。机场的平局路径长度为5.084,聚类系数为0.679,这与随机网络相比,该机场网络具有较大的聚类系数、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因此可以说该机场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通用机场的小世界特性可以保障通用飞行器在飞行时能得到边界的服务保障。

4 结论及对未来机场规划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通航市场迅猛发展,通用航空市场的发展又离不开地面保障服务,结合现有通用机场的布局和民航局在2020年之前对民用机场的规划布局,以通用机场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为原则,可对未来机场布局进行调整。我国东北、华北、新疆和广东地区可新建通用机场,其他地区既有机场可以满足飞行保障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小帆.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Wouter de Nooy.Explorator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Pajek[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篇4: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2008年10月28日,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与辽宁省国资委在沈阳签订战略协议,南航将以参股方式投资辽宁机场集团,共同打造东北亚航空枢纽,在未来3到5年,南航在辽宁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辽宁机场集团注册资本金约3.75亿元,下属子公司共16家,其中全资8家、控股5家、参股3家。其资产除4家辽宁省内机场沈阳桃仙机场、丹东机场、锦州机场、朝阳机场外,还包括10余家与航空、物流相关的企业,资产总额将近20亿元人民币。

根据这份协议,辽宁省国资委拟将持有的辽宁机场集团40%的股权转让给南航,并承诺对重点产业化项目予以政策优惠、财政补贴、对外招商等全方位扶持。南航则将提供资金、人才及技术支持,参与辽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的重组。

双方初步计划,将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20万平方米沈阳机场第三期候机楼,并合理布局沈阳地区航线网络,3-5年内增开5-8条国际航线,到2020年,在沈阳机场投放的飞机达到100架,将沈阳机场建设成为“21世纪东北亚航空枢纽”。

南航参股辽宁机场集团有其有利条件。2002年底,南航与原中国北方航空公司联合重组后,在中国东北地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营基地和航线网络,而且北方航空公司的基地就在沈阳。

不过目前合作双方的赢利状况都不乐观,南方航空作为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广和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10月30日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今年7-9月亏损8.1亿元,是三大航空公司单季度亏损最高的。今年前9个月,南航仅实现盈利2800万元。

辽宁机场集团的股份制改造则从2006年就已开始,由于其连续亏损多年,当时辽宁省国资委公布了股权转让书,希望出售辽宁机场集团的部分国有股权,但与包括首都机场集团等数家集团的谈判均无果而终。

国内航空公司参股机场的案例仅在厦航和海航身上发生过。厦航目前手握武夷山机场,而海航则拥有海口美兰机场。

南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南航正在加快企业战略转型,入股辽宁机场只是其中一步。南航正致力于打造纵向产业链,不断做好产业链的上下游,这对主业航空企业是一个有力支撑。

南航新闻发言人邵富强南航入股辽宁机场集团是看好东北未来的国际航线发展前景,将有助于推进南航的跨国战略,而且機场的抗风险性更强,对于南航业绩稳定也将有所贡献。

《第一财经日报》面对航空运输需求疲软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内三大航空集团之一的南航先行一步,开始耗巨资向航空产业链两端延伸。

《21世纪经济报道》这可称为中国机场集团整体股权出售第一案,南航入股辽宁机场集团等于是拿下了整个东北市场。

《上海证券报》南航与辽宁机场集团的合作规划能否顺利进行,仍待观望。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关系向来微妙,机场希望能够引进更多的航空公司,而航空公司则是希望可以垄断机场资源,要保持和谐的合作关系不容易。

篇5: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第一节 机场应急指挥

一、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

对机场内部以及临近区域发生的航空器紧急事件和非航空器紧急事件实施组织良好的应急反应,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同任何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指挥是应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应急反应的指挥权应当按照事件发生区域来决定,同时应当组成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根据具体紧急事件的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指挥方法。

(一)应急救援的指挥权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都十分重视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救援工作,国务院、各省市、自治区相继颁布了关于重大安全事故的各种规定,这些规定要求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民航机场或临近区域在发生紧急事件、尤其是航空器紧急事件之后,各地方政府、民航行业管理机构一般会高度重视,并且派员到场。按照应急救援规则的要求,各机场应当承担本机场围界以内及距机场基准位置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的应急救援工作,本区域外发生的紧急事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执行,因此,这种情况下应急救援工作仍然应当由机场管理人员承担指挥工作。这是应急救援规则的要求,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机场当局应当就此问题向地方管理当局阐明有关规定和政策,在有可能涉及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重大问题上,邀请相关部门参与决策。

(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按照应急救援规则的要求,机场应当组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当地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或其派出机构、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共同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就关系影响人员伤亡、航空器或者其他建筑物、设备严重损伤的救援行动(措施)做出决策,例如航空器救援程序、搬动方案,以及终止救援的决定等;领导小组可以根据具体紧急事件的不同特点,授权应急指挥中心或者专业人员全面指挥应急救援行动;同时,负责批准向媒体发布有关信息。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是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它必须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程序、协调及分配救援力量、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制定并且宣传急预案。指挥中心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根据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中心总指挥由机场管理机构最高领导或其授权的人担任,全面负责指挥中心的指挥工作。

(三)现场指挥官的责任和权利

现场指挥官作为救援工作的现场领导,应当能够有效地指挥各职能部门迅速对紧急事件作出反应,协调各专业救援小组的救援进度,及时将救援进展和救援中发现的重大事件向领导小组汇报。

由于机场发生的紧急事件类别繁多,对于超出本人专业范围的紧急事件,按照国际上民航界和一般城市灾害救援的通常做法,现场指挥官可以委托专业人员,例如消防、公安等小组组长行使最高指挥权(国际通行)。

在应急救援现场,现场指挥官具有最高指挥权,有权利对参加救援的人员、设备和工作程序进行控制,参加救援的各个单位应当服从指挥,积极配合机场组织的救援行动。

从功能上讲,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事故)现场指挥中心两个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在应急救援系统中,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有在事故应急行动中协调信息、提供应急对策、处理应急后方支持及其他管理职责,是进行应急行动全面统筹的中心,能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因事故救援不及时或救援组织工作紊乱而造成的额外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

应急指挥中心要求有相对固定的机构成员,主要成员要定期接受必要的培训,其他部分成员可以分散于社会各部门,在无事故发生期间,可以在各自的从事自己的职业,一旦事故发生,应急救援工作开始,他们必须立刻聚集,组成一个应急指挥中心,赶赴事故现场参与应急行动。同时,应急指挥中心必须有相应的配置并有专人管理,以保证事故应急期间能获得工作所需的一切设备的资源。

(一)机构成员及其主要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的机构成员可统称为应急管理者,成员的数量及其职责分配可视不同地区和不同事故善而定。中心是一个灵活机动的机构,可根据具体的事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成员结构。

应急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时负责检查现场应急资源,并按照应急计划合理部署应急行动,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保持信息管理、现场指挥和媒体发布的协调运作,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应急行动的进展做出应急策略的有效应变。

具体说来其职责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协调应急救援系统其他中心的具体组成及各自的任务和功能; 分配和检查应急队员应负的责任并确定所需应急队员的人数;

在事故现场,与事故指挥者和支持保障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并保持必要的通讯联系,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准备;

搜集有利于事故调查的相关信息,用于编写政府报告和涉及法律事为的必要文件; 草拟递交政府部门的事故报告,并向媒体应急管理部门提供用于新闻媒体接触所需的信息;

确保应急计划的实行,监督应急行动的有效性并启动所有适当的程序和应急措施; 检查并控制事故现场范围内的应急资源供应状况,确保有充足的物质资源并支持人员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与事故现场的应急人员保持联系,并告知他们中心对事故状况的评定结果; 决定应急行动期间是否需要关闭事故周围的某些设施并确保决定的执行;

检查和批准通过媒体发布部门向新闻界和公众发布的有关事故的消息,并是否举行新闻发布会;

决定是否批准正式的或非正式的与政府、社区、社会应急组织之间关于互相提供帮助的协议;

在事故出现人员伤亡时,负责通知伤员的家属并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

(二)应急指挥中心的配置

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最高管理机构,必须有一定的配置和装备作为支持,并保证配置的有效性和及时的更新,一旦发生事故,所有配置必须能立刻投入使用。配置可分为两大类型:软配置(文件资料类)和硬配置(各种装备)。

(1)软配置

应急指挥中心的必备软配置包括以下内容: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而制定的各类应急计划; 以往事故的报告和检查表; 应急救援的网格地图; 社会协同力量信息材料。(2)硬配置

硬配置主要是指在事故应急行动中应急指挥中心所必需的装备,具体的装备应根据所承担的不同救援任务进行选择。硬配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急车辆、车载通讯设备或移动电话、传真机、收录机、地空监听设备、其他必备的应急设备等。

三、应急指挥中心的设计

应急指挥中心的设计包括机构人数和职责的设定、所需装备的购置、指挥中心的位置选择以及布局安排等。

机构人数及职责设定:依据前文所述的职责以及具体的事故类型和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

装备的购置:除了配齐所需的必要装备以外,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易发生事故的类型进行特殊应急装置的添加。

现代化的应急指挥中心应配有装备齐全的应急指挥车。应急指挥车使用方便、可移动性高,在发生事故需要进行应急救援行动时,能较好地适应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但是对其他也有一定要求,主要包括:(1)能提供足够宽敞的空间;(2)安置有必需的办公设备和信息显示设备;(3)配备有通风装置、紧急报警装置、消防装置、应急动力装置等。

应急中心成立以后,为了使其工作更加高效无误并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完成,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位置应该设在安全区内,但不能离危险区太远,具体位置应视当时的事故情况和气象条件而定,并设置备用位置。

应急现场指挥中心的功能:

应急现场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系统中与应急指挥中心相对应的现场指挥机构,该中心与应急指挥中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偏重于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和管理工作,安的职责主要是在事故应急中负责在事故现场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事故现场应急对策,确保应急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事故现场指挥中心是整个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者和管理者。为便于指挥,每个机场应当成立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立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其常设的办事机构。

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当地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或其派出机构、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共同组成。

机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根据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指挥中心总指挥由机场管理机构最高领导或其授权的人担任,全面负责指挥中心的指挥工作。

指挥中心对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报告工作。

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组织制定和修改所在机场的应急救援计划;

(二)指挥、协调和调动参加应急救援的单位,就已经发生的应急救援发布指令;

(三)定期检查各有关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按本规则的要求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四)负责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负责人姓名花名册及其电话号码变化的修订工作;

(五)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登记编号、存储保管、维护保养等工作情况,保证应急救援设备完好;

(六)组织残损航空器的搬移工作;

(七)制定应急救援项目检查单。

指挥权的合理确立,直接关系到紧急事件发生后的有效指挥,从而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以往的应急救援实践中,出现的多头指挥造成的现场秩序混乱,影响救援人员和设备发挥应有的效力;出现的层层请求,延误驰救时间,未能及时、有效地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的情况,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大问题。规范指挥要求明确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该领导小组由当地人民政府、民航地区管理机构或其派出机构、机场管理机构、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有关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共同组成,便于协调参与机场应急救援的单位之间的工作,有利于驰救。同时,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指挥权贯彻落实,设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并且根据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授权,负责组织实施机场应急救援工作。

为了发挥驻机场各部门和互助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各自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由机场管理机构和其他驻场单位分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分指挥权,特殊情况下,也可授权互助单位行使分指挥权。

考虑到消防工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专业性强,时间性强和对有效协同配合的要求较高特点,机场消防指挥官行使现场消防工作最高指挥权,这样可以使消防指挥官临场大胆指挥,不贻误战机,迅速扑灭火险,从而为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局面。

第二节 指挥与控制

在应急事件中必须有人全面负责,指挥与控制是指应急事件发生后的人管理、信息分析和决策。

第三节 机场紧急事件通讯

在任何一个应急事件当,通讯保障都是非常关键的应急活动之一。在应急瓜期间通讯是必不可少的,用于报告紧急事件情况、警告危险、保障应急指令的畅通。在通讯准备中:

(1)考虑设施的日常功能和支持这些功能的通讯,包括语音和数据。(2)确定所有设施通讯的优先顺序,决定紧急事件期间哪个应首先恢复。(3)建立恢复通讯系统的程序。

(4)建立与通讯设备的备份及通讯应急响应能力,建立恢复服务的程序。2.应急通讯

考虑紧急事件中需要进行的工作和支持这些工作的通讯系统,应考虑下列通讯。(1)应急响应者之间;(2)应急响应者与现场指挥官;(3)现场指挥官与指挥中心;(4)指挥中心与外部协同救援组织;(5)指挥中心与媒体;(6)应急部门与旅客家属;(7)通讯的记录与保存。(8)

通讯方法包括以下几项:

篇6:机场保障部技术比武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相关岗位员工的业务技能,促进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确保安全运行,机场保障部于9月12日举办XX技术比武活动,竞赛主题为:抗高温、保安全、创优质、增效益。保障部各分队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开关站作为高压运行小组,以“304南灯光检修转运行”为例,填写倒闸操作票。各分队积极参加,并在技术比武中表现优异,充分反映了保障部“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

比赛或许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最终目的。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不管我们是否优秀,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不自暴自弃,即便是失败了,至少我们有挑战的勇气,至少我们敢于面对,而不是在逃避!人没有生来就什么都会的,正是因为不会才要学,成功只能代表过去,而失败的人潜力才是更大。

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技术比武这样一个平台,它不仅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得到检验和提高,也再次唤醒了我们良好公平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我们展现自我,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深明白:学习知识的道路是无止境的,还有更专业更广阔的质监知识等待我们去解决去攀登。我们会虚心地向同行同事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学习基础知识,多看相关书籍,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管身在哪个科室,哪个工作岗位,不但要学好、做好本专业工作,同时对相关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深入学习,扩大知识面。

篇7:谈机场保障部安全生产首在抓落实

程 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习近平副主席在今年3月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作了“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就如何抓落实进行充分阐述。机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单位,机场保障部担负着飞行区、助航灯光、供电供水、消防巡防、基本建设等重要职能,是确保飞行安全、空防安全的部门之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安全生产首先必须抓好各项工作和制度落实,关键在“四个环节”。

一要落实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一头连着机场自身发展,是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大事。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机场的发展,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科学发展。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以安全生产来保障和促进机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开展;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克服一切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要切

实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体系,推动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知识学习常态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让安全生产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重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要落实在管理创新上。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立足安全生产现状,着眼机场长远发展,按照“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适应机场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抓制度创新。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要确保现有各项制度,如员工培训、现场管理、隐患治理、应急管理和值班经理签到等落实到位。今年春节前,机场保障部就已经实行值班领导到每个岗位(东西灯光站、中心变电站、场务队、消防护卫队等)签到制度,走在了省内各机场的前面,这是贯彻落实湘机场安【201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持之以恒落实好。另一方面,要着眼安全生产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制度创新,加强机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让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抓责任落实。近年来,一些领域之所以安全生产事故高发频发,重要原因还是责任和工作落实不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制度和法规的执行力,以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要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责任

人,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与机场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确保安全生产抓出成效。

三要落实在重点工作上。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抓隐患排查。隐患是潜伏的事故,不及时清除,就是“定时炸弹”。要着眼于深挖隐患、防大事故,将隐患排查纳入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的隐患排查,对事关安全生产的跑道、助航灯光、中心变电站等认真组织集中性排查和经常性排查,不放过一个死角、不漏掉一个盲点,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二抓应急管理。按照民航局和省机场管理集团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搞好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三抓问题整改。对在排查中发现的隐患,要逐一建立整改档案,抓好跟踪改革。能够依靠自身力量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因条件所限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支持,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

篇8:十一机场保障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机遇期。在这期间,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进一步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顺利完成这一历史时期的重任,制定《昆山市“十一五”劳动和社会保障规划》。

一、“十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主动服务“两个率先”,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经形成。劳动力市场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推进,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就业,城乡就业二元分割的局面被打破。积极稳妥地实施了下岗与失业并轨,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帮扶就业困难对象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至2004年底,全市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69家。2000年以来,共有15993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其中14234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再就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目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2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4%。

职业培训取得显著进展。以落实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培训工作,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十五”期间,共培训各类人员7.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9947人,全市参加劳动保障部门培训的初级工6295人,中级工2626人,高级工856人,技师168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实施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实施失地农民进“城保”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实现并轨。截止2004年底,全市有4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2.58万人参加机关事业社会保险,有27.83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有46.5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32.63万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覆盖率在98.8%以上。

新型劳动关系基本确立。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日益推广,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对集体劳动争议隐患排查和对重点时期、重点案件、重点单位实施监控以及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急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化解劳动关系纠纷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逐步完善,各项监察执法活动依法展开,五年来,共对3795多家用人单位实行监察执法,涉及职工15万人,开展劳动保障年检1.6万户(次),受理举报3500多批次,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期,是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结果期。劳动保障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保障功能进一步彰显。市委、市政府将劳动保障工作列入全市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劳动保障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突出,为劳动保障工作的推进营造了氛围。

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劳动保障拓宽了工作领域,并给劳动保障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随着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政策推动效应得到迅速释放,为劳动保障工作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目前,我市劳动力技能素质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级技术工人数量相对较少,高技能人才缺乏,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偏少,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再就业工作看,技能低、年龄大、观念偏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难度较大。从统筹城乡就业看,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人数猛增,如何改进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合理引导,需要作出新的探索。

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同样需要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步推进。虽然我市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提高,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和民营企业的参保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还不是很高,与城镇保险存在较大的差距。劳动关系协调和依法维权难度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关系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群体性上访事件将会逐步增多,处理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预测“十一五”期间的新情况、新形势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既是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劳动保障工作开拓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二、“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多渠道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努力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不断增强保障能力;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发展;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推进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更快发展。

(三)主要预期指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预期指标是:

就业再就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万只,每年录用合同制职工10万人次,就业总量进一步扩大,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职业培训。到2010年,初次就业人员90%以上实行“培训—认证—就业”,70%以上职业能力结构合理程度得到企业认可;本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鉴定率达到100%。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社会保险覆盖率力争达到100%。社会保险基金征缴进一步强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积极构建农保与城保并轨的通道,逐步接轨。

职工收入。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在经济效益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每年均有一定提高。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保障年检合格率、劳动争议和劳动监察案件年处理结案率均达到95%以上。

三、实现“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机制

“十一五”期间,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劳动就业政策支撑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保持城乡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目标有机体现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等各方面工作之中,通过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拉动就业的增长。将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特别是利用服务业社会需求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其扩大就业的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疏通投融资渠道等形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

发展多种形式灵活就业。适应用工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和规范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发展劳务派遣企业和其它就业组织,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有效管理和服务。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在巩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公益性与产业化相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相补充,布局合理,结构科学,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建成统一开放、运行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

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再就业援助机制,重点落实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充分发挥好优惠政策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鼓励企业吸纳各类人员就业的扶持效应。建立再就业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培养和造就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带动和促进再就业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致富百姓,以单位录用、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种植结构,立足农业内部消化一批;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在二、三产内部吸纳一批;通过鼓励扶持有创业愿望并积极创业的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带动一批,促进被征地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再就业。

(二)加快推进职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十一五”期间,全市职业培训工作要以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促进就业为先导,实施终身教育和培训,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建设公共环境,形成职业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

建立和完善职业能力建设的政策制度。包括就业促进制度、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终身学习制度、政府津贴制度、人才评价政策、收入待遇政策、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除体现以职业为本的资格证书外,拓展新型的能力为本、技术为本的职业资格证书,形成职业资格证书系列。

建立健全能力为本、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技术工人队伍,基本形成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及时调整利益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培养和合理使用技能人才。促进企业成为职业能力建设中坚,促进校企联盟,促进企业参与学校课程改革,促进“量身定做”培养人才。

建立信息发布和动态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网络、社会化软件平台的高效运作,面向全体劳动者及时公布职业能力建设发展状况、职业需求、职业能力认证标准和新课程标准等。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网”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稳定的“调节器”。

强化扩面,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要扩大私营企业参保覆盖率,完善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提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率,巩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果,确保发放率达到100%,做好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全面提高养老保险的整体保障水平。农村养老保险要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稳固覆盖率,提高征缴率,完善纯农人员缴费机制,探索企业农保与城保并轨的有效途径。积极做好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要根据基金平衡情况适度调整缴费基数,完善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政策体系。创新思路,认真做好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继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探索职工子女医疗保险办法,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平稳运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结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实施,规范业务操作,严把“认定关”和“支付关”,将保险覆盖面扩大至各类企业和职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完善女职工生育保险,提高女职工生育待遇。

加强监管,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更加突出。同时,随着市、镇两级财政补贴制度的实施,养老、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加大,我市社会保险基金将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将以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为抓手,以现场监督和非现场监督并举,进一步加强基金的管理。

依托社区,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市、镇、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志、统一功能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娱乐、教育等设施。结合全市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际,加强服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并出台一系列规章和文件,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抓好社会化管理服务经费的筹措,完善信息网络建设,开展各项优质服务,积极创建“品牌社区”,开展“品牌服务”,确保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真正管理及时、服务到位。

(四)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提高集体合同质量,形成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商、政府依法调整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扎实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从源头上消除侵权隐患,协调规范劳动关系。在已经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规范订立、变更、续订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在未实行或尚未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企业,加大推行力度,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纳入合同管理的轨道。完善由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和经贸委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建立调整劳动关系的新机制。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预防机制。坚持重在源头、重在基层、重在预防、重在调解的原则,将劳动争议处理的关口前移,在全市建立起有效的监控机制和突发事件、集体劳动争议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完善对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及时、快速处理的程序。研究和探索处理劳动争议的多种形式,形成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和预防网络,将劳动争议就近就地、及时化解。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乡镇办事处建设,发挥乡镇办事处在处理劳动关系纠纷中的作用。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形成日常巡查、群众举报专查、专项执法检查和劳动保障年检等相互协调的劳动保障监察运行机制。严格按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对违规企业的改正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对少数租赁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监察执法机构建设,充实监察执法人员,形成相对科学的监察执法网络体系。坚持文明执法、严格执法、有情执法的有机统一,强化制度建设,改进办案方式,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深入开展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有效载体,全面、系统、深入地宣传劳动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业务政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全面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意识。

(五)加强信息化和平台建设,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十一五”期间,要从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和劳动保障事业未来发展的要求出发,扎实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平台建设,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劳动保障部提出的“金保工程”的要求,建立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对外服务和办公自动化为支撑,对内实现劳动保障业务的现代化办公和自动化处理,对外实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和劳动合同等信息为一体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全面提高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加强劳动保障网站建设,提高运行水平,实现资源共享。

继续完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适应劳动保障管理职能延伸、事务管理社会化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建立起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构筑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加强社区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民小组、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使广大职工群众得到及时高效的劳动保障事务管理和服务。

(六)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十一五”期间,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提供强大动力。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用十六大精神引领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完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上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清正廉洁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强化诚信服务,不断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以“制定一流目标、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为目标,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承诺服务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为职工群众提供人性化、规范化、透明化服务。坚持热情服务零距离、特殊服务零障碍、高效服务零差错,打造劳动保障工作的“服务品牌”。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实现审批提速,树立效能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加强干部队伍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保障服务水平。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开展比较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使干部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逐步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劳动保障工作队伍。

上一篇:山东省三类人员培训下一篇:女工委员会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