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2024-04-22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共6篇)

篇1: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资源整合阶段。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明确“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政策框架,形成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事业新格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估价

去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体制转型、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严峻形势,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劳动保障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两个确保”得到落实。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的发放率达到100;累计筹措专项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切实保障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二是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640个,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500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75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156人;全县职业培训共16732人,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次,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站率100,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征缴养老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501万元增加到1068万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14.1万元增加到145万元;征缴医疗保险基金由2001年的100万元增加到482万元。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均有大幅度增加,全县初步构建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险种齐全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

四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卓有成效。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私招乱雇、无证上岗等行为,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137.8万元,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10345份,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起,及时进行调处,结案率达96以上。

到“十五”末,我县劳动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就业的服务机制和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二是社会保险扩面难、基金征缴清欠难,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基金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国企改制职工转换身份面临一定的阻力和困难,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预留资金增加了企业和财政压力,潜伏着不稳定因素。四是劳动者的择业观念、文化和技能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职业技能培训滞后,整合劳动力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劳动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二)战略目标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就业再就业的基本目标是:拓展劳务经济,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全面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就业促进发展,以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扩张就业总量。

一是切实做好政策导向。全面建立就业基础台帐,开发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实体,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创业,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通过政府政策导向,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的就业政策。保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次。

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就业。大力开发保安、保洁、家政服务、公共设施维护、托老托幼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网络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社区就业样板”,对就业成效突出的社区提请政府实行奖励。

三是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就业服务机构主动掌握就业供求信息,建立规范的就业供求数据库,有效调控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实行空岗公告制度。分季举办招聘会,定期开展社区就业援助活动,为求职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

四是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程”,全力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5万人,认真抓好“技能就业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申报筹建工作。大力援助“技校贫困生”,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组织送技能、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下乡,服务上门。全面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就业训练中心及民办培训机构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师。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一五

”期间,继续向企业职工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五是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加强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力度,扩大职业技能培训的社会影响,切实增强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法律意识。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对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分类指导,突出本地培训特色,适应市场需求。有效利用再就业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商业、服务

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烹饪、车工、焊工、电工、电脑、美容美发师、营销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万人,基本达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建设规划的需求。健全就业准入制度,加强“两证”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六是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服务机制,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5—2010年,利用劳动力市场广泛搜集招工信息,强化与东北、南方沿海等地的劳务协作关系,拓展大西北输出渠道,组织劳务输出45万人次。并建立规范的劳务输出管理、流动服务、市场调节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扩大劳务经济成果。

七是建立政府支持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和政策落实情况,政府对就业再就业财政支持资金逐年增加,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养老保险

(1)积极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切实搞好服务工作,为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做到管理重心下沉,服务位置前移,促进参保人数回升,基金征缴到位,基金积累增多,支付能力增强。

(2)切实抓好农村养老保险接收工作。按照“编内接人、全额预算、不吃基金”的原则,2005年底至2006年初完成接收任务。研究制订农民工、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3)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统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与企业制度相衔接、坚持退休人员待遇平稳过渡、坚持基金自求平稳。

(4)积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到“十一五”末,基本养老保险要覆盖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覆盖面达到100,参保率达到95以上,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5)切实抓好清收历欠工作。从2006年起,对欠缴养老保险费数额较大的单位,分别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督缴。对原破产单位的养老保险债务,组织专门人员核实债权,清理债务,以年清缴35的速度,在“十一五”期内基本清收完毕。

(5)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巩固和完善委托银行代发退休费制度,确保社会化发放率100;加强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推行属地生存认证的监管机制;建立对离退休人员走访制度,提升退管服务水平。

(7)做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落实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精神,规范“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做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加强基金数据库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保障卡”制度。统一五项险种数据,实行一卡通,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8)进一步规范职工提前退休审批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规范企业职工提前退休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基金支出。

(9)增加社会保障事业财政支出预算。在现有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县政府要逐步加大社会保障支出预算比例,每年保持不低于15的比例,逐步达到年支出比例为20。

2、失业保险

(1)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强化基金核定力度。失业保险的扩面重点是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用三年左右时间将失业保险制度覆盖到位。做好改制、重组企业和转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关系的接续服务工作。以2005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基数,每年新增参保人数15—20,基金核定率达100。

(2)清收失业保险基金历欠。在依法规范社会保险缴费申报,缴费程序的前提下,清理失业保险基金债务,理顺债权债务关系,运用法律、行政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强化清欠力度。年清欠率达20,到“十一五”末基本完成清欠。

(3)建立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将失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与劳动保障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纳入“金保”工程同步实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平稳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在实施并轨过程中,做好失业职工待遇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实现基本生活保障方式的转变,平稳推进改革。

3、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十一五”期间,要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稳妥推进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按照“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指导思想,完善全县生育保险制度,实行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统一参保、统一征缴、统一管理的模式。

(1)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统帐结合,双方负担”的原则,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到“十一五”末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覆盖面达60以上,参保总人数达3万人。

(2)全面启动生育保险,到“十一五”末生育保险参保率、基金核定率均达到95以上。

(3)建立完善生育保险业务运行系统,实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分别确定费率,基金分别立帐,待遇分开支付的运营机制,协同推进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

(4)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以定点药店、定点医院“两定”管理为重点,强化对医疗保险各环节管理工作。

4、工伤保险

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按照“注重法规宣传,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工作职责,夯实基础,稳步推进,重点突破,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扩面、征缴和待遇支付等工作,切实保障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的参保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1)积极扩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首先启动矿山、建筑、化工等风险较大的行业、企业,逐步覆盖到各类用人单位,到2010年末,覆盖面达95以上。

(2)狠抓核定。严格核定缴费基数,准确确定各行业缴费费率。

(3)落实待遇。认真做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组织申报,严格按照待遇支付项目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落实参保人员的待遇审核支付。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1)根据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保证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四到位、四落实”。并建立规范的文件备案审核制度和劳动监察重大案件报告备案制度,推行主办监察员培训制度。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5以上。

(2)建立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察执法机制,持续开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打击非法劳务中介和非法使用童工等为重点的各类专项监察活动。

(3)建立劳动保障执法信息管理系统。2006年基本配备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专业人员,2007年全面建成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系统。

(4)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大力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十一五”期间,按照劳动部、省劳动厅要求,建立我县规范的仲裁庭,切实做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维稳工作。重点是做好企业安置分流方案的审核、保障职工的经济补偿兑现、催缴社会保险费及维权维稳等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5)推行用人单位守法诚信制度,建立用人单位诚信档案,完善诚信信息交流体系,推行失信惩戒制度。

(6)加强劳动工资分配和劳动合同管理,建立宏观调控用人单位工资分配体系。继续执行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推行新的《劳动合同规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分配的调控,进一步规范工资分配秩序。

——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素质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1)改善各经办机构办公条件。继续完善办公场地和设备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本部门基础建设达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标准。

(2)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服务功能。2006年要逐步实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开展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指导社区平台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管理服务台帐,建立集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职业介绍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进一步提高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2、队伍建设

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教育活动,坚持党组、党总支、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和中心小组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准。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干部职工文化素质教育。鼓励干部职工自学成才,支持离岗专学。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对策与措施

1、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劳动法》为基本法律准则,全面贯彻实施《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各项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确保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2、进一步强化管理,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经办机构、股室,层层分解工作目标,责任到岗到人,限时达标,逐月考评,汇总,奖罚分明。二是对参保单位一把手,实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按政府经济工作的要求签订责任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政府分把社会保障工作考核情况作为参保单位年终评比、一把手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分段落实。

3、健全人大、政协监督机制。每年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请县人大、政协领导到劳动保障局视察工作,检查督办。

4、加大基金监督力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和财政、审计协同监管体制,加大监管力度,改进监管方式,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督并举,查处少缴、漏缴、虚报冒领、滥批滥发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挤占挪用基金行为。

5、增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透明度。定期向群众公开劳动保障政策及实施结果,坚持政务公开,取信于民,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项目

1、完成“金保工程”建设。

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建设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督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简称“金保工程”)。先启动“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子系统,配置设备,培训人员,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服务大厅。到“十一五”末全面完成业务经办、劳动力资源管理、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工资价位确立、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金保工程”建设。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功能齐全的再就业培训综合服务楼,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服务。培训对象主要是下岗失业职工、农村贫困家庭、失地农民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初、高中毕业生,计划投资600万元,争取2005年下半年动工,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

3、完善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功能。

拟按照上级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三个一”的要求,兴建一栋劳动保障综合服务大楼,计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2007年动工,2008年完成。

篇2: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和实施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不仅对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把我县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指导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为此特提出《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十五”计划执行结果预测     “十五”计划开局以来,全县人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党的“十五”、“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按照《芦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十五”计划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提升。预计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可完成174901万元,年均递增13.4%,比“十五”计划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可完成34990万元,年均递增3.4%;二产业增加值可完成97935万元,年均递增17.2%;三产业增加值可完成41976万元,年均递增18.1%。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0:56: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十五”计划更为优化。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到2005年末,财政总收入可完成17586万元,年均递增2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2620万元,年均递增19.5%。 --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预计到2005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2342元,年均递增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5亿元,年均递增56%,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总和的6.5倍,水利、电力、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预计2005年可引进内资14亿元,五年累计引进内资39亿元。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偏小,传统农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群众生活水平偏低,生活质量偏差,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等问题突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受电力、资金、人才不足的瓶颈制约的影响大。煤炭、烟花鞭炮的安全隐患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严峻。这些问题,都必须亟待解决。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与基本思路 ㈠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提升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是实现芦溪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把芦溪建设成为“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旅游生态县”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全县“十一五”计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8%;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人口总数控制在29万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实际引进内资年均递增20%,实际引进外资年均递增18%,适龄儿童受教育率99%以上。 ㈡总体要求 实现全县“十一五”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从我县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思路、硬化目标、优化环境、强化措施、提升水平,突出主攻工业、全力招商引资、释放“三农”潜能、加快城建步伐、开创旅游新篇、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㈢基本思路   1、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综合实力。 ⑴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十五”期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村生产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增收还很缓慢,农民增收问题仍是我县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以农业综合开发县建设和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工程为契机,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新办法,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更快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是一种具有特殊地位的基础性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的重要地位。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国土征用、补偿、储备、交易行为,坚决纠正违反规定乱征滥用耕地现象,确保粮食安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线的同时,继续着眼于创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围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山羊工程等农业五大工程大力优化和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抓流通、抓企业的同时,扩大基地建设规模,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继续做大做强大富乳业公司、一村火腿食品公司、赣西生态园林公司、中华杜仲茶公司、源华食品公司和华林草席厂等主要龙头企业。 第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继续下大力气改善乡村公路状况,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继续下大力气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库重点基建项目建设,维护好农村灌溉渠道。继续搞好农村人饮解困、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并积极实施的农业项目有: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东风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人饮解困及安全饮水工程,电气化县达标工程,县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动植物检疫检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草原保护建设,农村沼气建设,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工程,农村水泥公路等。 第三,要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要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武功山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⑵以园区经济为依托,突出主攻工业,强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芦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 第一,进一步搞好园区建设,着力提高投入产出率。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科学规划,高效整合,避免浪费耕地,着力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效益。要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尽快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园区的开发经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加快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聚集,发挥园区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具体来讲,就是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快11万伏变电站建设和自来水管网建设;要着力推进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筹办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市场化运作,自主式开发”的管理体制,搞好“软环境”建设,培植骨干企业和主导产业;要加强行业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电瓷、煤炭、矿泉水等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行业竞争行为,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交流与合作,引导企业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促进企业整体素质提高。 第二,加快创新步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是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一是品牌要创新。要突出特色、精心培育新品牌。二是管理要创新。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技术要创新。要通过引进优秀人才,聘请技术顾问,买断专利技术,建立科研机构等措施,提升改造电瓷、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一是产品结构的调整,鼓励发展现有的食品、蓄电池、纺织、塑料制品,引进市场需求旺盛或市场潜力巨大,对支持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防治污染、扩大出口等目标,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提高电瓷、水泥、机械、化工等产品,以适应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市场需求;限制那些市场已经饱和并趋于萎缩,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且技术落后,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淘汰那些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高物耗,或是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超过了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二是技术结构的调整:经过对各行业技术结构现状的调研及对技术发展前景的论证,提出一批对全县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或推广应用。主要包括:①农副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环保(无氟、除尘、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技术等。②零部件的可靠性、耐用性技术;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节油技术;信息网络应用技术。③精细化工技术、塑料、造纸、纺织专用助剂、添加剂技术;聚合复合材料技术、有机硅合成技术;化工生产“三废”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要引导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主动承担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依托企业,使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它们的内在追求;并通过这些企业自主地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信息化,带动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实行抓大放小和抓大扶小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吸纳就业、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要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建立区域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以及融资担保等多种服务,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竞争活力和发展水平。 第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营造鼓励、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通过金融、财政等经济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间接调控。切实搞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民营经济,提倡诚实守法经营理念。加强行业管理和协调服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降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门槛。彻底打破对民营投资的行业限制,为民营经济拓展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⑶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加速培育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要以建设“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生态旅游县”为目标,以加大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为重点,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将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一是要坚持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题,可持续旅游,不仅指旅游发展赖以进行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伦理道德、人力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应注重绿色环境、交通环境、好客环境、旅游文化环境、购物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创优,实现从旧旅游向新旅游的转变。加快芦溪旅游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产品为基础,发挥传统旅游产品和资源优势,围绕“山、水、城、文、商”五大特色,打造“武功”品牌,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旅游产品结构,延续历史文化、民间文化与宗教文化,体现自然、人文景观和城市特色,提升旅游城市品位和风景名胜区好客度,千方百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度假旅游: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加快发展各类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山口岩休闲度假区、八洞碧湖度假区及月池山庄。开发适应不同文化品位和消费层次的旅游度假产品,丰富度假活动内容。②观光旅游:依托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和本县生态、休闲、人文景观,开发旅游景点观光线路,在保持传统产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县城观光旅游和文物观光旅游。重点开发环县城宗教游线(禅台寺、莲花寺、圣岗寺、江霞古宅、刘凤浩祖祠及古戏台、沿河路风光、玉女山庄、古城缩龙表演)、芦溪-赣西生态园-竹山园石化洞-羊狮幕观光游线、芦溪-山口岩-新泉新城休闲游线(玉女山庄、山口岩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影视城、水上乐园、新泉月池山庄、水上公园)、武功山观光游、芦溪(萍乡)-八洞碧湖度假游五条观光线路。③体育赛事旅游:利用武功山金顶海拔高、山回路转的优势和山口岩水库、袁河水资源污染少的优势,大力开发可供游客参与的登山、游泳、漂流、龙舟赛等项目,发展山上、水上体育旅游。④山上旅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景区。⑤水上旅游:巩固和发展坪村水库库区旅游业,加紧实施山口岩水库与月形水库的建设,大力发展水上娱乐和水上度假休闲活动。⑥培训会务旅游:依托武功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开发建设培训会务基地,利用培训、会务活动,调节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客源。⑦文化、爱国教育旅游:改造和新建影剧院、红色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宗教圣地等文化设施,在保持和挖掘灯彩、傩舞、剪纸、农民画等民间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旅游与文化生活、弘扬革命精神等爱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建设芦溪县文化艺术中心、卢德铭烈士陵园、建德影视城。⑧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依托山林、水库、自然保护区和农林果园,规划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兼具生产和旅游功能的农林渔业观光园区,推出一批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产品。重点建设羊狮幕自然保护区、县城狮山公园和赣西生态园观摩区。⑨购物旅游: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引导旅游特色纪念品的深度开发,推动旅游特色纪念品向系列化、个性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旅游购物消费。以打造“武功茶叶、武功腊味系列产品、武功多味豆腐、武功果脯、武功竹制工艺品等“武功”牌系列农副产品为重点,带动中华杜仲茶、源华食品、花卉苗木、草席等产品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要紧紧围绕将武功山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华东华南地区著名并在全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胜地的目标,加大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力度。①坚持规划先行和高起点规划原则,进一步完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和全县其他景区(点)规划设计工作。重点要继续抓好金顶景区东江服务次区、中庵服务次区、白鹤峰服务次区的详规设计工作;完成羊狮幕景区游线设计和接待服务区的.控制性详规设计工作;完成八洞碧湖景区、禅台景区及县城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策应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抓好库区区域配套的风景游赏和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编制芦溪县旅游业发展中远期规划工作(2006-2026年)。 ②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程项目建设:芦溪至麻田、芦溪至万龙山公路拓宽、武功山登山公路等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景区游步道建设项目;石鼓寺至金顶输电线路(地埋电缆)建设项目;东江经红岩谷至观音宕输电线路(地埋电缆)建设项目,羊狮幕变电站建设项目;三星级宾馆建设项目2个(石鼓寺、中庵各1个),四星级宾馆建设项目1个(石鼓寺);月形湖水库建设项目;山口岩度假村建设项目;狮山公园建设项目;新泉旅游新城建设项目。③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突出宣传武功山“天上草原、人间仙境、北国风光、绿色家园”的特色内涵,积极做好生态、休闲、文化三篇文章。面向全国各地搞好宣传促销活动,努力提高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④搞好景区资源的管理开发工作。要充分发挥武功山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搞好景区资源管理开发。加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全面强化封山育林和文物景物保护工作,创新管委会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党政分开、政企分开、高效有序、科学灵活的运行机制,使武功山旅游开发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开发的辐射作业,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计划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24%(预计数),提高到30%。要继续发展商贸、饮食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各类商品市场,努力提高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审计、会计、信息咨询、软件开发、电子政务等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教育产业为着力点,推进卫生、防疫、体育、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宏观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又是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必须增加投入,切实搞好水利、能源、交通、信息网络、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建立有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体系,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治水,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两手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一起要”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坪村、郑公、阳谷陂灌区加固配套与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芦溪镇阳谷陂机电泵站改造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城市防洪袁河四期工程项目,配合搞好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巩固城乡电网改造成果,搞好农村小水电建设,规范电力市场。改变能源紧张状况,继续清理整顿水煤井,调整煤炭生产结构,争取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等级质量,以芦溪县城为中心,以沪瑞高速公路、320国道、县乡公路为主干线,以完善和改造全县等外公路为重点,基本实现县乡公路水泥化,乡村公路等级化,村组公路通畅化,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到2010年,全县通沥青(水泥)路比率达到80%,新增通油(砼)路行政村80个,行政村通公路比率达到100%,增通公路行政村34个。“十一五”期间,全县的重点交通项目主要有:县城道路项目、南部经济干线公路项目、芦溪至麻田公路改造项目等。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城市功能为目标,加强各项公益设施的基础建设。重点搞好城镇街道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搞好电网、信息通讯网及自来水管网建设,构建完备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步伐,实行城市污水污染的限量达标排放。 3、加快城建步伐,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县城建设。要按照“东提西扩、南拓北展”的总体规划思路,不断扩张县城规模,力争到2010年将县城建设成人口达5万人,面积达7平方公里的城市。同时,要加快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的经营管理水平。要加强县城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信息通讯、园林绿化、污染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建设“富有江南特色的休闲生态旅游县”为目标,放眼长远,将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加大实施县城景观工程的建设力度,努力改变县城面貌。要强化城市管理制度,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抓好城市管理的综合治理。“十一五”期间,县城城市化建设的预期目标是: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5%;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8平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区绿化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综合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2.5辆。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卢德铭大道拓宽改造项目;北环路、南环路快速干道项目;袁河东路、320国道桥上游东西两岸道路建设项目;新城区建设项目;狮山公园建设项目;袁河两岸园林景观带建设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自来水管网建设项目,日处理能力为2.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要结合乡镇撤并,加快农村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农村新型社区,将目前占用地多、居住分散的农户集中到社区;要加强农村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的公用设施;要进一步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出的制度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十一五”期间,我县要策应山口岩水库建设和武功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重点搞好上埠和新泉的小城镇建设。 4、全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要抓住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沿海发达地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促进芦溪经济更快发展。要利用紧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的良好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经济成本低、生态环境好、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主动接轨,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政策为保障,通过产业、交通、市场、金融、信息、及体制等方面的对接,谋求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的联动发展。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形成吸引外资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外资的带动效应。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培育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群,使之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柱。 5、优化投资结构,全面提升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要对一些低水平、污染严重、耗能高、资金不落实的项目进行必要的限制与引导,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着重转变投资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维护好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的市场门槛,切实改善民间资本的投融资环境,增强和完善投资的内在增长机制,紧抓中央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多争取一些国债项目和资金投放芦溪,加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 6、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⑴全面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重点开发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高档电瓷、特种水泥、复合金属材料、节能技术及耐火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网络建设、远程教育、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应用技术,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大部分企业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技术咨询、科技开发、推广产品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二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化。要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生物技术、新品种选育技术、优质高效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保鲜储存技术和主要畜禽饲料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加速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低效型向高效型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十一五”期间,全县科技创新的目标是:完成“863”计划项目1项,高新技术产业5项,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个亿。全县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申报1个星火技术密集区,新增产值2亿元,实现“三高”农业和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区)5个。全县支柱产业主要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企业集团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到30家,力争有5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拿到省科技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品牌。 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鼓励社会办学,改变办学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⑶加强环境保护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平衡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实施污染物排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小流域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产业。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村沼气县工程和羊狮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鼓励和支持发展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轻的投资项目,要压缩环境污染严重项目的生存空间,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坚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引进绿色GDP理念,将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⑷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调整人口分布,逐步建立人口与自然资源的最优结合模式。坚持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县”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到2010年,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发展目标是,人口总数控制在29万以内,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⑸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规模。要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能力和安全运营,确保养老金的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搞好医改方案的实施;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保险事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树立就业优先观念,把扩大劳动就业,提高就业率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形式、多途径帮助失业和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⑹大力发展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卫生事业。 要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普及影视、图书、音像、群众文化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在保持和挖掘灯彩、傩舞、剪纸、农民画等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项目。同时,要把提升文化品位与发展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旅游业的更快发展。要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文物进行重点保护。要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建立社会化的群体组织网络,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要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为重点,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搞好县域卫生规划,逐步建立起有利管理,便利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 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公民行为规范和群众文明建设活动,重点抓好公民行为规范、文明单位建设和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廉政勤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使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务公开、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篇3: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通过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全省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期间,我们扎实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省教育事业呈现出加速、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喜人特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专任教师合格率和教育经费投入等5项教育发展主要指标中,我省绝大多数指标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可以说这五年,是甘肃教育事业发展最迅速、工作成效最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我省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加速发展,为全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甘肃教育的中长期发展和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1.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如期完成“两基”攻坚任务。2010年,我们以顽强的决心,百倍的干劲,通过各方紧密协作和艰苦奋斗,胜利完成了我省民族地区最后四个贫困县——玛曲县、碌曲县、东乡县、积石山县的“两基”攻坚任务,标志着我省“两基”攻坚目标全面实现,提升了我省义务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使我省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国民素质、全面开发我省人力资源、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成为甘肃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基本解决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全省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寄宿制初中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从根本上改善了全省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寄宿条件,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入学率大幅攀升。2009年,我省小学净入学率99.45%,比2005年增长0.58%,年均增长0.24个百分点,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8个百分点发展到高出0.0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6.58%,比2005年增长5.11%、年均增长1.6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1.11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历史新高。

真正解决了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十一五”期间,从实行“两免一补”开始,2006年我省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协调落实资金,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8年,免除了全省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和残疾人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使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真正解决了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

有效解决了孩子“上好学”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100%全覆盖,使我省所有农村学校都能够享受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累计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1.12万人;从200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累计选拔1.5万普通高校毕业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9年全省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6.79%、98.57%,比“十五”末分别提高4.31%、1.86%。其中,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进全省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质资源的扩展和均衡分配,有效解决了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满足了较高层次的教育需求。

2.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办学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

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毛人学率70%,比2005年增长27.23%,年均增长5.5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0.93个百分点,大幅度拓宽了义务教育出口,提升了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层次。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可喜进展,教师学历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我省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87.16%,比2005年增长19.99%、年均增长5.14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16.29个百分点缩小到6.4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9.84个百分点。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学校354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招生18.8万人,占教育部下达任务的104.4%,在校生近43万人,职普比达到4.5:5.5。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五年间累计投入3.1亿元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大大改善了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中职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集团化办学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先后有13所中职学校归口省教育厅管理,组建了甘肃省“两后生”、机电、卫生职教集团,促进了职教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高效利用。骨干学校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截止2009年,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45个,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8个,百万元以上的实训基地51个。职业教育惠民政策逐步实施,继2009年新招中职学生每人减学费500元之后,又实施了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对引导社会接受中职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中职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为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众多专门技能人才和新型劳动者。2010年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省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9个,是我省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数量最多和获奖层次最高的一年。

3.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达到历史新水平,内涵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普通高校35所(本科院校14所,高职高专21所),在校生达到53.4万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达到2.8万人,2010年高考录取率61.5%,实现历史最好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22%,提高了7个百分点;2005~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6个百分点缩小到3.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2.8个百分点。期间,西北师范大学实现省部共建,合作民族师专升格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改制、组建了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在沿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形成了三个高等教育区,初步形成了农林、医学、师范、综合、理工、财经等门类齐全的高等院校体系。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迅速发展,200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44.24%,比2007年增长6.24%、年均增长3.12个百分点,超过了西部平均水平,2008~2009年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呈现赶超势头。积极适应甘肃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五年共有39个专业点控制招生,改造传统专业点82个,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骨干专业和精品课程体系。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五年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级特色专业5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遴选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90个;新增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学士学位授权专业1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6个。自主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高校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5个;标志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增加,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甘肃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扎实开展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阳光体育”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全省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和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省十二届运动会,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二、“十二五”时期甘肃教育事业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加快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持续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推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9号文件,全面服务于省委“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再创一流业绩,描绘更加壮阔的世纪发展蓝图。到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总体发展程度达到西部平均水平,部分发展指标达到西部先进水平,为建设西部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决定性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贡献。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创新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多种形式增加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利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的资源在农村兴办一批幼儿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教育毛入园率稳步提高,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明显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坚持“四个集中”(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模式,深化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普遍改善和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到“十二五”末,完成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消除中小学危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择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办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保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逐步消除大班额,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示范性、综合性、开放式实训基地,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实现中职免费教育,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建成一批高质量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综合型、开放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优化学校布局与学位点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学科与专业结构,稳步扩大规模,着力提高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到“十二五”末,高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明显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

——努力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充分利用内地优质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到“十二五”末,义务教育“普九”水平巩固提高,以民族特色教育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明显提高,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快速发展,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明显增强,民族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到新层次,区域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教师补充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要以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加强幼师队伍建设;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师德与学风建设。“十二五”期间,教师教育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城乡教师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执教能力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实现全面推进。

篇4: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是桂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五年。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现了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就业持续增长。桂林市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广开就业门路,实施创业促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24.54万人,年均增长13.5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03882 人,其中安置大龄就业人员255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3668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以内。

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取得职业证书人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60.64%,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35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期间,桂林市五大保险均提高了统筹层次,提高了基金监管和抗风险能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制度性突破,全市建立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安置制度,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10年9月,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企业达5678家,在职参保人数36.5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了37.83%。市本级退休人员月人均领取养老金1230元,比2005年月人均620元翻了一番。医疗保险覆盖面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2010年9月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5.42万人,比2005年翻了近3倍。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人数达到462.2万人,覆盖全市91.16%的人口,标志着桂林市迈上了全民医保的新台阶。与此同时,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也大幅增长。五大保险初步实现统一筹集资金、统一使用资金、统一管理资金的“三统一”目标;到2010年9月,五项社会保险全市参保人数达到210.41万人次,比“十五”期末增长了70%。在实施减轻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五缓四降三补”政策的情况下,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收入达到22.40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了1.4倍。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围绕全市重点项目、优势企业,组织申报引进国外智力项目71个,国家外专局批准实际执行47个,获国家资助145万元,引进国外专家76人次,有力地推动了桂林市技术改革和产业发展。以“中国桂林旅游人才市场”、“桂林市人才市场”、“桂林市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建立和完善了市、县(区)两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和人才市场。“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到2009年底,桂林市人才队伍已发展到31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的6.5%,提前达到“十一五”期末的预期目标。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大力推行;规范公务员津贴,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人才政策法规不断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工作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军转干部安置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十一五”期间,共招录公务员1188人,事业单位招聘2231人,培育选拔专业技术人才中级职称16026人,高级职称3238人,安置军转干部1412人。

劳动人事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人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继续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明显完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比较规范,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至2010年10月底,桂林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6.29%;全市已有915家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人数206820人。截至2010年10月,前五年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已达8322件,案件数年均增长30%,当年结案率95%以上,法定结案率保持10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日益健全。全市完善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十一五”初期桂林市完成了建筑业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7991.5万元的巨额清欠任务,并在全市建立了建筑行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起长效机制。“十一五”期间,桂林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13万人次,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大检查30多次,日常巡查、主动走访用人单位9000多户,涉及人数16万人;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4228件,为劳动者追缴工资等7800万元;督促1113家用人单位清欠、缴纳社会保险费8200万元;接待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42起,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十二五”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将紧紧围绕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劳动人事关系的和谐稳定。

“十二五”期间桂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总体工作思路是:贯彻一条主线、狠抓两个关键、坚持三个围绕、构建四个体系、突出五个重点,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一条主线,即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个关键,即狠抓就业和再就业,狠抓社会保障。三个围绕,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四个体系,即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不断完善统筹城乡、平等开放的就业服务体系;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积极构建惠及城乡、功能齐全的人才培训体系;以全民参保为目标,努力健全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着力构建面向全员、依法维权的劳动人事关系协调体系。突出五个重点,即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以统筹城乡和制度衔接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为重点,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工资收入分配公平为重点,努力发展和谐劳动人事关系。主要目标有:

——人才发展。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竞争优势,成为桂北地区重要的人才聚集区和面向全区的区域性人才高地。人才总量较快增长。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5万人左右,年均增长4.8%,其中党政人才2万余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高技能人才20万人,非公和新社会组织人才5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重提高到12%以上,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素质明显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7%,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200人以上,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70%、70%和6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5%左右。人才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分布日趋合理。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人才比例更加协调。人才环境不断优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效能逐步增强。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4%,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9%,人才贡献率达到26%。

nlc202309030356

——就业充分。逐步完善政府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确保每个县都建成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每个乡镇(街道)都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社区都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行政村设立劳动保障协理员,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网络化、现代化和工作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推进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20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余人;其中通过再就业援助行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万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社会保险体系完善。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健全社保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和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增强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十二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万人,覆盖率达98%。领取养老金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计划达到2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实现100%,其中社区管理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0万人,覆盖率达到7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体城镇居民享有医疗保障。

——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建立完善以技工学校为骨干,各类职业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广泛参与,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健全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机制,开展全面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服务。对技工学校进行合理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现有技工学校办学潜力,在继续强化作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的桂林高级技工学校(桂林技师学院)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将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形成以培养高级技能人才为重点,中级技能人才为主体的技工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桂林高级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5000人左右,每年为桂林市经济建设培养1700多名技能人才,其中培养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占学历教育的50%以上。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左右,在国家职业资格证覆盖领域内,毕业生“双证”率达90%以上,年非学历培训5000人次。完善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管理和服务,年均开展再就业培训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万人,创业培训2万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0.05万人,为3万名劳动者提供鉴定服务。

──劳动人事关系和谐。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全面提升劳动合同签订率。并通过加强人事劳动争议处理和全面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人事关系。“十二五”期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覆盖面达98%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年度结案率达98%,人事和劳动保障争议案件年度结案率达99%以上。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篇5: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2006年,《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在省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按照省厅要求,对我市“十一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

一、主要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

(一)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将就业再就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2006年制定出台了《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盐政发[2006]99号文件)和8个相关配套文件,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务院和省政府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增强政策的普惠性。通过狠抓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及措施的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46万人,达到规划目标22万人的83.9%;促进8.56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11万人的77.8%;帮助2.7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达到规划目标3.5万人的78.6%,其中“4050”人员1.3万人,达到规划目标1.5万人的86.6%;新增劳务输出22.05万人,达到了年新增10万人的规划目标,其中向对口协作的常州市输出4.46万人,达到每年输出2万人的规划目标;2006年末、2007年末、2008年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2.73%、2.42%,均控制在4%以内。截止2008年一季度末,我市充分就业社区达76个,占社区总数的40%,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乡镇20个、充分转移村400个,均超过规划的目标进度。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按照“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我市相继建立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初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一季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68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5%。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费30.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8.5%,支出养老金36.78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48.4%。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8.46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8.46%,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93万人。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共征收医疗保险基金17.8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7.56%,支出14.48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5%。全市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分别达到48.9万人和40.72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97.8%和101.8%。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征收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0.68亿元和0.56亿元,分别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和62.2%,支出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分别为0.59亿元和0.33亿元, 达到“十一五”目标的65.6%和47.1%。

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2.4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68.9%。2006年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征收养老保险费12.24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1.9%,支出养老金12.7亿元, 完成“十一五”目标的55%。

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119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的79.33%;全市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为26.4%,离“十一五”目标要求的30%的目标仅差3.6个百分点;全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征收养老保险基金1.62亿元,完成“十一五”目标的81%,支出养老金0.98亿,完成“十一五”目标109%。

(三)劳资关系进一步协调

积极推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5%,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达到90%。深化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848元,较2006年增长20.13%。2007年发布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企业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4%,预警线20%,下线较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10月1日,全市提高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取得明显效果

“十一五”以来,我市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再就业培训10.67万人,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71.1%,培训合格率达到98%,超过了95%的目标。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创业培训0.74万人,成功创业率达到6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09万人;全市共有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规模达2.8万人,2006、2007年,培养技术工人2.09万,完成“十一五”目标的34.8%,培养新技师2500人。高级工及以上的技术工人比例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在职职工的技术等级初、中、高技能构成比例由38:54:8提升到42:46:12。全市由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已达187个,涉及30多个专业,年培训能力达到3万人次。

(五)劳动保障法制监察与劳动仲裁得到加强。2006年以来,以“劳动合同促进年”、“劳动保障和谐企业创建年”、“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一是全面建立劳动保障诚信制度,探索劳动保障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源头监控,促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社会形象。二是不断完善案件办理制度。2006年以来,我市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抓手,修订完善了3大类计53项制度,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三是探索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目前,我们在部分街道、社区进行了试点,三个试点网格的信息采集和微机录入工作基本完毕,正准备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两网化”建设已具雏形。2006年初至200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查出拖欠农民工工资3018万元,清退童工14名,补签劳动合同71099份,补办社会保险19399人。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27件,结案3422件,结案率达97.02%。

(六)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共建立了劳动保障所28个,劳动保障站192个,工作人员327人,其中,社区专职工作人员236人。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向纵深推进,2007年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有5个窗口单位被省厅授予优质服务窗口称号。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市政府在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挂牌成立了盐城市公共实训鉴定基地,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成为全省首批重点技师学院,升格为副厅级。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开通12333咨询服务系统人工服务,设立人工电话服务座席3个,加上自动语音服务,截止2008年五月底,电话接听量达到5万人次,以“盐城劳动保障网”为载体的公共电子政务平台已经形成,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就业再就业方面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目前,全市结存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地无业农民及就业困难群体,加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的群体不断增大,这部分人员技能缺乏,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就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出现了“用工难”现象,市内一批新上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急需的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严重短缺。全市开展的“用工服务到企业行动”为服务企业用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劳动力就业的选择性和流动性等客观现实,一些工资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工种,如:服装缝纫、纺织挡车、化工操作、机械加工等工种的熟练工、技术工短缺,企业招用工较为困难。

2、再就业资金支付压力加大。随着新一轮就业政策的出台实施,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资金需求量增大,而省、市财政对再就业资金的投入没有相应的增加,我市原在失业保险金中调剂的部分,也因相关政策的出台而不允许继续调剂,2006年、2007年全市再就业资金缺口均超过3000万元,再就业资金不足将影响到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

3、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有待增强。随着城市在做大,就业工作业务量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与省提出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必须达到四星级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全市13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虽然挂牌,但部分乡镇工作机构不健全,存在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不落实的问题。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医疗保险。①由于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二元化,城镇与农村分割,导致部分县区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面窄,共济能力弱,基金容易出险。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滞后,不适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社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基本属于“简单型”医院,难以聚集优秀的医务人员,也难以保障医疗技术质量,同时医疗条件和设备较为简陋,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保障,在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管理上距离规范化,科学化上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医保事业发展的需要。

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突出,2006年有2家经办机构基金出现了负增长,2007年有7 个经办机构出现了负增长。形成原因:一是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在职参保人员由于事业单位、改制等原因却呈减少趋势;二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增幅高,在职参保人员的缴费基数增幅相对较低,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人均养老金和人均缴费基数分别增加218元和139元,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667元,而人均月缴费基数仅为1555元;三是养老金待遇高,缴费比例相对偏低,缴费标准仍维持在十年前的水平。

3、农村养老保险。①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工作,各地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实施方案还没有形成,主要原因是新农保财政补贴渠道尚未完全落实到位;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数据统计、资金筹集、部门工作衔接和账户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培训方面

职业培训总体实力与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相适应。目前,全市技术工人中初、中、高级之比约为42:46:12,高级工以上比重低于全省的平均值,汽车、纺织、机械、化工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缺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比重更低,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培训规模不大,培训层次相对较低,有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训练设备落后。培训资金投入与培训规模不相适应。既存在培训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存在培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很少。企业对技能人才重使用轻待遇、只使用不培养的问题相对突出,部分企业中的技能人才待遇难落实,导致技能人才流失。

三、规划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内容及政策建议

(一)就业方面

在“十一五”规划第四部分,即“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与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到规划中,从而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将《规划》的第三部分重点目标中的“劳务输出培训”的概念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社会保险方面

(1)完善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医疗健康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基础信息入手,探索居民保险社区服务首诊制模式,完善政策,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让更多的居民,得到就近、廉价和周到的医疗保险服务。

(2)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①2008年开始到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市每年新增参加新农保3万人,到2010年全市新型农保制度建立率达到80%;②基金征缴:2008年征缴基金5000万元,2009年征缴基金6000万元,2010年征缴基金7000万元,三年合计征缴1.8亿元;五年全市征缴基金2.76亿元。③积极推进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强化督查、规范管理,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即征即保”目标,2010年全市总体覆盖率达95%以上;④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农保业务计算机联网管理,全面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⑤建议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中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参数除去,因为未来的几年,农村劳动力会不断的涌向城市,他们更多的会选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这样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新参保人数得不到保证。

(3)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对参保人数、征缴保险费金额的规划无法用数字确定,需根据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确定。

(4)工伤保险。由于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力度,将事业单位及民间非盈利性组织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较快增长,预计到今年底可实现50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53万人。

(5)生育保险。《规划》中全市生育保险期末参保人数为40万人。截止2008年5月末,全市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7万人,已经提前达标,预计年末将达到42万人。为此,建议将《规划》中的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调整为44万人。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技能人才培训 建议增企业技术工人培训的相关内容。

(四)公共服务能力方面

建议明确“十一五”末,金保工程建设相关指标:12333电话咨询服务达到6万人次;联网上传率达到100%;联网数据上传准备率达到100%;城域网覆盖率达到99%。

篇6: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十一五规划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我市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现根

据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编制**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http:///

“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促发展、保稳定、维权益为中心任务,立足当前保稳定,着眼长远建制度,突出重点,稳步实施,协调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就业促进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体系,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十五”以来,面对居高不下的就业压力,我市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者市场化就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帮扶,鼓励扶持引导他们实现再就业。5年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1、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五”以来,**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国有集体企业以及由此改制企业在稳定就业总量的基础上,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增强;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

2、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及4个区县政府主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改造扩建和新建,新增民办职业介绍机构41处,全市110个街道(乡镇)全部建起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增设了职业介绍机构,城区大部分社区建立了劳动力市场。每年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工种扩大到200多个,成为市场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区县及部分街道(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安装使用统一软件,并实现了部分联网;各级共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了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办理就业手续以及代存档案、代缴保险等一条龙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功能明显增强。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招用职工,劳动者通过市场求职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每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员中,80以上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市场就业率显著提高。

3、建立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政策法规和管理服务三个体系,再就业优惠政策措施得到较好落实。2002至2005年间,通过落实减免税和发放四项补贴等政策,有6.5万人次凭《再就业优惠证》从事个体经营;有148户各类服务或商贸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300人。通过为2900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030万元,带动6500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该做法被全省推广。同时,对一些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采取了腾岗安置的办法,2003、2004两年间,机关事业单位腾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00余人,其中“4050”人员210人。

4、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按照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取消了农民工进城务工证卡管理等限制性规定,及时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就业指导服务等,实施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展了针对农民工专项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组织实施了“西输东接”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步伐加快,2004、2005两年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我市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搭就,社会保险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五险齐全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2000年10月《**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12号令)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我市工伤保险制度开始建立,2003年4月市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政发[2003]181号),实现了我市工伤保险制度与国家法令的衔接统一;2001年开始建立新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原来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的“三段通道”模式改为“版块式”,并在各类企业中全面推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03年市政府出台政策,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首次将乡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并对外来务工人员养老

保险关系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04年市政府下文,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出四项政策调整,重点是制定了个体劳动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贯彻实施《**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市政府45号令),2005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制度。至此,我市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初

步建立。

2、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的同时,狠抓了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企业养老保险落实了配套联动机制,5年新增参保职工15.2万人。失业保险由原来的仅限于企业参保,扩大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除外),参保职工总数达41.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5年新增参保职工60万人,工伤、生育保险从无到有,参保职工已分别达42万人和31万人。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11.6万人,参保率一直保持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4万人。在社保基金征缴上,采取了宣传、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稽核工作,有效预防了瞒报、漏报行为,5年来,五项保险累计征缴保险费63.78亿元,养老、医疗保险费征缴率保持在95以上,失业、工伤保险费征缴率达90以上。此外,加强了社保基金的监督检查,确定了基金的安全运行。

3、继续巩固了“两个确保”,各项保险费做到了按时足额支付。对照1998年实施“两个确保”的要求,“十五”以来继续巩固成果,并对部分困难企业职工也进行了保障,5年累计为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5431万元;为全市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足额支付养老金46.2亿元。同时,5年累计为11.5万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50445万元,对领完失业保险金后仍未实现再就业且生活困难的部分人员,通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了救助。5年累计支付医疗保险费10.658亿元,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20.7亿元,为符合领取条件的农村参保人员支付养老金2210万元。

4、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自1997年以来,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面实行社会化发放养老金,连续8年保持社会化发放率100。2003年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先后下发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2003]36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04]1号),建立完善了街道(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全面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并在全省首创了社区管理“星”级服务示范点制度。截止2005年底,全市17.7万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1%,纳入社区管理人员15.2万人,社区管理率达85.4%。

5、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启动。企业养老保险实现了省、市、区县三级联网,信息资源共享,医疗保险建成了经办机构与各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其它保险也实现了内部网络化办公。2003年以来,按照劳动保障部关于建设“金保工程”的要求,建立了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建立并启用了视频会议系统,组建了“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基本实现了“核心平台二版”和“劳动99三版“在全市各级社保机构的统一应用。市及各区县全部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

(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所突破。“十五”期间,各级开始重视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训、考核、鉴定相配套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技能人才队伍有所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有所突破,技能人才待遇得到初步落实,其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

1、技工教育走出低谷,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十五”以来,技工教育逐步走出低谷,教育规模稳中有升,教育层次提高,招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形势良好。2001年组建了**市高级技工学校,2003年被批准为**市技术学院,使驻**市内的高级技工学校达3所。5年间,全市技工学校累计招生30260人,其中高级班招生达到7612人;技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23364人,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截止2005年全市有12所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正常招生,在校生达到17000余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有了较大发展,全市经批准建立的民办职业学校32个,5年累计培训学员24380人。

2、在职教育总量稳定。5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35万人次,其中有69987万余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共为鉴定合格的56073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颁发初级职业资格证书26778份,中级证书20363份,高级证书6626份,技师高级技师2308万份。

3、再就业培训力度加大,培训后再就业率有所提高。5年累计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5.3万人,培训后再就业保持在60以上。

4、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所突破。2003年底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加大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制定实施了“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已先后组织了6批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金蓝领”培训工程,培养年轻技师600人。制定了技能人才岗位补贴标准,建立了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已评选出“**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9名,享受每月100-200元的政府津贴;评选出“技术能手”180名,给予了一次奖励。2005年开始实施“首席技师”的评选。2004、2005年两年间,全市新增技师1800余人,高技能人才溃乏的现象有所改善。

(四)劳动保障维权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十五”期间,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为基础,进一步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争议处理、信访三位一体劳动关系协调职能,着力解决了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有效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利益,保持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1、劳动合同签订面扩大。到2005年底,全市有2827户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共有75.2万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力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有652户企业与职工签订了集体合同,涉及职工31.2万人。先后制定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审核办法》等6个合同管理文件,劳动合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2、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工作成效明显。建立了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加强了对企业欠费问题的监控。通过督促企业补发、财政转移支付为部分流通企业职工补发、劳动保障执法追讨等措施,5年累计补发企业拖欠职工工资8823万元,基本解决了历史拖欠问题。建立并落实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5545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6741元。在全市265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并将这项制度扩大到所有企业。

3、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大。2003年市劳动保障监察处成立,各区县也相继组建了专职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执法力度增强。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劳动保障年检不断扩大了年检范围和内容,2005年对6659户次用人单位进行了年检,涉及职工64.3万人次。提高了举报专查的处理时效,5年累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5495件,时效内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扩大了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以劳动保障年检为基础,针对发现的问题跟踪检查督促;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集中执法检查,较好地纠正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严重侵害童工的利益、拖欠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等违法现象。

4、依法及时处理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实行了举证责任制度、证据财产保全制度、部分裁决先予执行制度,强化了立案调解工作,全面实行了合议庭制度,成立了“**市女职工劳动权益仲裁庭”等,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5年来,全市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784件,涉及劳动者20484人,通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9525万元,为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2147万元。

5、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案件,规范了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程序。5年累计处理各类来信来访案件22428件;处理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应诉案件285件,依法纠正了各类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了和谐**建设。

第二部分“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有利条件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为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央要求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明确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把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2、我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是拉动就业的积极力量,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确定要构建“中心突出的现代组群式”的城市框架,做强做大三大比较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培植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物流业,基本确立在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的和半岛城市群特色鲜明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地位,将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将进一步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地位,同时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

4、全社会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观念发生变化,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初步形成,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保障意识不断提高。

这些有利条件,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难得的机遇。

面临的新挑战:

1、城乡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我市劳动年龄人口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十一五”期间,全市预计城乡需要就业人员总量为70万人,其中城镇需要就业4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25万人,城乡就业压力突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一方面普通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技能劳动者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就业难、招工难”并存,部分缺乏职业技能的长期失业和中龄失业人员难以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技能水平相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方面的新型技能人才数量少。

3、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老年人口增加,必然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直接带来巨大压力,加之部分困难企业欠费严重、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资金,基金支付和筹集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如果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需基金38亿元,养老基金缺口达32亿元。养老金计发办法需进一步完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日益拉大。医疗保险制度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个人负担过重和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起步较晚,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较低,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互济功能没有充分体现,资金来源单一,多元化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4、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协调劳动关系的难度增大。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越来越明晰化,双方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化,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将更加占据主导地位。就业形式多样化、复杂化,灵活就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劳动力流动频繁加快,劳动关系将更趋复杂、多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一些西方国家推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与我国现行的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整劳动关系的方式将产生冲突,这为劳动关系调整带来新的挑战。另外,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较突出,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争议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仍面临人员少,维权任务重的压力,劳动保障领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部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重要转型期,也是劳动保障事业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对企业工资的宏观管理,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基本建立起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制度规范化、资金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以及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省率先崛起提供支持和保障。

根据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现状,结合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出如下任务目标。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打破城乡界限,面向城乡劳动者改革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基本建立起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同时,畅通劳动者输入输出渠道和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之间职业变换的渠道,基本建立起劳动者自主流动就业机制。

2、优化劳动力市场布局结构,实现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居委会四级联网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市场就业率达90%以上。

3、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力争每年实现就业人数大于新增需就业人数,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4、继续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帮扶,到2008年底,基本解决再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快社会保险立法,制定《**市社会保险条例》或是《企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等2-3个单行条例,提高立法层次,推进依法行政。

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万人,占城镇职工总数的90%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0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50以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万人、52万人和40万人。

3、到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较2005年翻一番,占全市应参保人数80以上,基金积累达到9亿元,较2005年翻两番,建立起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为突破口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4、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费依法征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研究基金保值增值办法,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发放;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保险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同时,通过建立养老、医疗补充保险和其它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5、各项社会保险费全面实现社会化发放,退休、失业及定期领取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

6、全面实施“金保工程”,与劳动力市场网络同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为劳动者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参保缴费、享受待遇等提供一体化服务。

(三)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1、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未来5年培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3.5万人。

2、适度扩大技工学校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十一五”期间,计划招收新生3万人,其中高级班招生6000人以上。

3、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范围和鉴定数量,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职工培训40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0万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8万份。

(四)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1、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大力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方式。

2、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以工资增长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税收监管等为主要内容的工资收入分配宏观管理机制。“十一五”期间在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在8%以上。

3、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水平,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发放工资的行为。

(五)规范和理顺劳动关系

1、继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基本覆盖城镇各类企业。

2、加强基层劳动争议预防体系建设。在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全面建立调解组织;在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大部分社区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机构。

3、全面实施劳动保障一体执法,扩大主动检查的范围和数量。

4、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基本做到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实行动态监管。

5、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到2010年,市及区县建立劳动仲裁院。

6、提高监察、仲裁案件的时效内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90%以上,劳动争议时效内案件结案率95%以上。

第四部分政策措施

一、积极促进就业

(一)促进就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将就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继续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三大比较优势产业、四大传统产业以及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目标,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社会需求量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拓宽社区就业渠道。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投融资、税收、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其在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积极推动劳动者自主创业。通过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项目征集制度,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以及跟踪服务,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使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成为推动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非全日制、小时工等就业形式,促进更多的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3、建立经济建设项目与促进就业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将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转化为就业岗位。

(二)加大就业投入,重点解决好困难群体就业问题。

1、建立稳定的促进就业资金增长机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全面贯彻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和自谋职业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个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职业介绍补贴和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政府购买就业服务和培训成果的机制。

2、继续实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开发适合就业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和过渡性就业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三)加强失业监控。

1、加强重点指导和监测,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规模性裁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避免大量推向社会。

2、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全市性或区域性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合理确定失业预警线,及时发布失业预警信息,制定失业治理预案,建立起“防”、“治”结合,长效与应急相结合的失业调控机制。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就业。

1、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服务,对失地农民给予重点帮扶,逐步建立起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资源管理、就业登记和保障维权相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2、建立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政策向农村和农民延伸,使城乡劳动力享受统一的就业政策,特别要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3、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就业服务机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7.5万人以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城乡之间自由、正常的流动就业创造条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围绕人本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市场数量,强化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实现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有机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加强职业中介管理,提高职业介绍机构诚信服务意识。

二、加强职业能力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大力推进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

1、调整技工学校教育布局结构。针对市属以下技工学校提出总体改革方案,对部分已没有在校生,连续3年以上没有招生的技工学校予以撤消;对部分企业办学实行转制,改为所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用于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对正常招生的技工学校,增加其劳动预备制,再就业培训,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等复合功能,真正建成一批集体培训、鉴定、考核等多功能的综合培训基地。

2、提高层次,进一步推进培养方式改革。依托**市技术学院、**市交通技工学校、**省水利技术学院、**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实习培训基地,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力争把**市交通技校改建为淄博交通技术学院。指导技工学校创新办学体制,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尽快实现多元化办学。招生来源上,在稳定目前以招收初中毕业生为重点的基础上,逐步向招收培养各类院校毕(结)业生和在职职工转移,面向各类愿意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在学制上,要针对不同的生源,不同的专业,制定灵活的培养方式,做到高中低多层次、长中短相结合。

(二)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责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具体指导,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抓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

2、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层层建立“首席技师”选拔表彰制度。组织指导各级、各单位尽快建立选拔表彰技能人才的制度,规范和完善各级各类评选奖励制度,进一步落实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

3、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二是加快培养体制和培养方式的创新。大力实施“**市三年三千新技师培养计划”确保新技师培养逐年增加;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不断扩大规模、拓宽领域、提高层次。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普遍建立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普遍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和完善“名师带徒”制度,企业一线职工每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的人数不少于20%。同时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四是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确保职工教育经费的60%用于一线职工培训。

4、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一是研究制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职业能力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企业认可相结合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工作和质量管理,逐步统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形成制度,通过竞赛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三是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到“十五”末,凡是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

(三)宽领域免费开展培训,为劳动者送技能。

继续开展技能扶贫活动,为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为目的,认真落实《**市技能扶贫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范围与资助对象。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择业技能,将一定数量的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1、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的应保尽保。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进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做实基金保值增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根据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加快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拓宽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建立退休人员活动经费拨付机制,通过市、区、街、居四级网络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动态管理。

2、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水平适当、体系健全、管理科学、服务规范、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制定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城镇职工未就业直系亲属、职工子女、学生等人员医疗保险办法,逐步将区县医疗保险、**石化、**等大型企业医疗保险过渡到市级统筹,到2010年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市全体城市居民且全市政策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行适当提高,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大额救助医疗救助基金的报销比例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参保人医疗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完善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化管理,制定定点机构服务管理标准,加强定点机构社会化监管建设,完善定点机构信用等级制度,建立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改进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建立起单病种结算、总额预算等多种方式并存的结算办法;加强医疗费用支出的监督和约束,控制参保人自费项目使用量,逐步减轻个人负担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医疗服务相结合的路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将门诊大病、家庭病床纳入社区医疗机构管理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预防、治疗、康复等一体化慢性病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在全市推开。

3、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市统筹。加大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失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增强基金承受能力。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将失业保险基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培训工作需要。

4、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伤赔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工作。促进工伤和职业病预防的科学研究工作,采取积极的工伤预防措施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浮动办法,遏制工伤事故。完善协议医院和三个目录管理,制定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完善工伤医疗费结算办法,建立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利用工伤医疗管理网络进行工伤医疗费的网上审核、结算并建立动态监控和处理机制。逐步将所有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实现对工伤人员和职业病患者的社会化管理。

5、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生育保险政策,加强生育待遇审核管理,杜绝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的行为。提高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水平。

6、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十一五”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00万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达到100。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储备金制度,形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险之间的转移和衔接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各类参保群体之间和地区之间保险关系的有效贯通,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职业转换。

(二)建立稳定规范的基金筹措长效机制。强化征收管理,实现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基金补充渠道,探索建立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制定以有效资产抵押、抵顶社保基金的工作规范,最大限度盘活抵顶资产,增加基金收益。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制度。构建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体系,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运营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督,加强监管,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营。

四、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

1、全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坚持落实“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构筑企业内部调解,区域性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相结合的调解体系。健全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将劳动关系建立和调整纳入合同管理轨道。推动各类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终止行为;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规范协商程序和办法,加大职工民主参与的力度,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2、成立市和区县劳动仲裁院,切实增强劳动争议仲裁处理能力;逐步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职业化、专业水平。

3、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三方机制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改制、破产和结构调整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政策。

(二)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

1、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健全企业调解、区域性调解、社会性调解、劳动保障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五位一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动争议处理调解工作体系,健全调解职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形式的需要,探索建立市及区县劳动仲裁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进程,并依托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预测机制,做好劳动仲裁预测工作,把握劳动争议的发展规律,将“事后办案”转为“事前预防”,加强对劳动争议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2、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打造“阳光仲裁”品牌。完善案件合议制度、仲裁员管理、案件通报、案例评析、工作考评、内部监督纠错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改进办案方式,规范程序,实行庭前调解和预备庭制度,提高办案效率。

(三)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1、继续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宏观调控体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引导作用,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对企业确定不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的指导作用,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适应;加强对技术工种价位的调查发布工作,逐步建立技术工种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2、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代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企业、职工双方协商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调整,发挥企业工会、职工的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健全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强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等工资分配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保证职工的合法报酬权益。适时调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4、以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和休息休假等基本劳动标准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完善劳动标准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标准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1、加强劳动保障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区县监察机构,探索监察工作向街道、乡镇延伸的做法,并积极做好推广工作。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比较健全的监察组织网络。充实监察执法力量,加快“三支”队伍建设。现有专职监察人员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的,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劳动保障系统内部聘请兼职监察员,共同参与专项或综合检查活动,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兼职监督员”和“协管员”的作用。

2、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机制。建立劳动保障维权预警机制,按照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对C类企业保险费缴纳等直接关系劳动者权益的事项建立随时问讯、定期检查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侵权案件做到提前预防、及早介入。建立工资监控机制,设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管理台帐,对有欠薪可能或苗头的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立欠薪先行垫付制度。健全维权应急机制,对发生人数较多、范围较大或者影响恶劣的集体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开辟快速通道,实行现场立案、现场调查、现场处理。加强与公安、工商、建设、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继续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单位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健全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维权机制。

3、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制度。规范劳动监察员自由裁量权,保证执法的合法、公正;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明确办案监察员的责权,设立执法监督台,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继续推行和完善调查案件、立案处理、处理通知书送达分离的制度,落实错案追究制度,预防错案的发生。

4、加大对恶意侵权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突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点,对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无故拖欠或克扣职工劳动报酬、超时强迫加班、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五)劳动保障信访工作

以贯彻实施国务院新《信访条例》为契机,以推进劳动保障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劳动保障信访工作制度建设。遵循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信访长效稳定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第五部分保障机制

一、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力争出台2-3个有关养老保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多方论证机制,维护法制统一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对现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和清理制度。完善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责任制、执法案件评查制度等执法监督制度。创新执法机制,理顺执法主体,优化执法流程,切实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

二、优化劳动保障系统机构设置,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一)积极构建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建立职责明确、上下贯通、关系顺畅、运作协调的组织体系。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增强发展的后劲。加强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意识、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建设和谐机关活动,倡导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生命力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

(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健全各级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向社会开放公共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信息分析人员队伍建设。构建市区街居四级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功能。到2010年,在城镇街道、社区和农村的乡镇普遍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设施等应与其承担的工作职责相适应;完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制度,实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三)加强局属事业单位管理,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隶属关系;界定行政职能,搞好(铁路技校)基本建设。

1、规范局属单位办公地点,未来2年内将部分局属单位办公地点集中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办公,统一管理。以弥补活动中心经费不足和局属单位单独租赁办公地点浪费经费。

2、理顺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在职事业单位人员和(劳动大厦)服务人员关系,明确在职事业单位人员行政管理职能。未来5年内为确保基金安全,使基金保值增值,开发利用院东、院西已征用地解决大楼维修资金不足问题。

3。加强(铁路技校)内部机构调整、设置和人员管理,确保技校履行所担负的专业技术培训职责,同时,不断拓展其他专业的培训,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三、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以信息网络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建立便捷、高效的业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基金监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系统在劳动保障各项业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大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形成“市—区—街—社区”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

(一)加快劳动保障宏观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预测和研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劳动力就业状况、医疗保险预警机制等数学模型,为科学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提供支持。

(二)加强劳动保障各业务经办环节的适时网上监控、监督,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联网率达到99%,医疗费用结算基本实行网络化;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劳动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实现对劳动保障业务全过程信息网络化管理。在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纳入全市统一的网络系统,完成整个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共享、协同管理和无缝连接。

(四)完善以劳动保障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通过完善劳动保障网、呼叫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对象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等社会化服务。

上一篇:在高一班主任例会上的发言稿-班主任培训下一篇:子夜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