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数字正确书写

2024-04-10

阿拉伯数字正确书写(精选6篇)

篇1:阿拉伯数字正确书写

注意事项:

1、借条最好由借款人书写,防止借款人以出借人擅自书写内容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同时所有的数字最好用大写。

2、出于对两年诉讼时效的考虑,最好称为借条而不是欠条,同时,“如到期张军未还清本息,则未还清的本息愿按月利率仟分之拾伍计付自贰零壹肆年肆月壹日之后产生的利息,李芳有权随时要求张军还款”条款的设计,一是为了以高利息方式敦促“张军”尽快还款,二是为了防止“李芳”疏于追讨债权而超过两年的时效,本借条的诉讼时效从“李芳”实际追讨债权时方开始计算。

3、“为„„”表明借款的目的,以免一旦发生诉讼后“张军”提出该笔借款系赌债、分手费等抗辩。

4、一般的借条常写“今借到某某多少元”,一旦发生纠纷,“张军”有可能主张虽出具借条但未实际收到款项,为避免此种诉讼风险,本借条书写为“现收到某某出借的多少元”。

5、出借人的姓名后应附身份证号码,避免之后就出借人是谁发生争议。借款人在其签字上应摁手印,以防止事后借款人不承认借款事实。本律师就办理过借款人事后不承认,因没有摁手印,笔迹鉴定也未证明借条是借款人手书的案例。

6、“现金”表明出借的方式,如果并非现金而系银行转账,则应将此处的“现金”替换表述为“银行转账”,同时应保留银行转账凭据。

7、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法律不保护。

8、出借人一定要审查借款人的身份证,最好留有一份复印件;如果借款人身份证上的地址与实际家庭地址不符,则应注明实际地址,这样避免酿成诉讼后,法院因找不到借款人而造成的送达困难。

篇2:阿拉伯数字正确书写

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些。初入小学,跑、跳都很自然和协调,但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很多一年级的同学执笔的方法不是很规范。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另外如果儿童握笔方法不正确,不仅写字时手容易疲劳,还会因握笔太低挡住视线,因而是扭身歪头,引起坐姿不良、眼睛近视等问题。良好的执笔、书写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各位家长平时要多留意自己的孩子执笔方法和姿势,配合老师帮助刚入学的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五十度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身体的姿势: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眼睛离书本大约一尺,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

另外,特别提醒各位家长:笔是学生学习的必需用具。低年级学生主要用铅笔写字,小学生握笔的方法和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和笔杆的长短也有一定关系。笔杆太短,学生为了能看得清楚,只好低歪着头、扭着身子写字。因此,当铅笔用到原长的1/2时,应加笔帽,以增加其长度。

篇3:如何培养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一 )教师正确的引导。这个班我已带了近四年 ,我对他们非常严格,为了给孩子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从抓好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入手。书写是一个比较枯燥的活动,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运用幼儿握笔基本要领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旨在通过观看错误的书写姿势造成的驼背、驼胸、近视等现象的图片、录像,让幼儿认识这些后果造成的不美、不好、不方便,从而自然地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及书写姿势,激发幼儿对书写的欲望。幼儿对书写有了欲望,接下来我就教幼儿正确的坐姿。在书写前我每次都要求幼儿训练规范的坐姿,每次都用这首小儿歌监督幼儿:“坐要正, 胸要挺, 两脚要放平。头要正,肩要平,腰不成弧型。”幼儿的姿势正确了,字才会写得工整,这首儿歌是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坐姿的最好方法,可以提示幼儿怎样坐才是正确的坐姿。开始练坐时, 幼儿不习惯,什么样的坐姿都有,但会一直监督,久而久之幼儿的好习惯便养成。当幼儿的坐姿基本养成后,我再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右手握好笔,左手轻按纸,身体坐端正,写字能开始,写字姿势很重要,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沿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姿势好看身体健。”这个口诀我会在幼儿书写前反复念,以便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我把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当做一项常规练习,以便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样幼儿既有明确的认识,又能自我检查书写姿势是否正确。

我在幼儿平时书写的过程中发现, 造成幼儿错误握笔的原因有二:一是握笔的习惯;二是手指力量不够。因此幼儿进行书写练习时,我会对幼儿的不良书写姿势重点作个别指导,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纠正。

(二 )根据学龄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可知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0分钟,因此我在设计书写课程时,合理安排幼儿的书写时间及书写量。过长、过多的书写容易造成幼儿身心疲劳和厌学, 影响幼儿正常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健康。但对于动作特别慢的幼儿或幼儿兴趣浓厚时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也不会超过10分钟。

(三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 : 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我根据这一规律,为孩子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 以便把生硬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幼儿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角色扮演活动,每次书写课时,我都会安排3名幼儿扮演老师,观察、指导其他幼儿的书写姿势,从而既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又调动幼儿书写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感受身心成长的快乐。

(四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 , 能调动学龄前幼儿尽快学会正确的书写姿势。我利用课余时间,分别为孩子设计正确和错误书写姿势挂图,并在挂图中对正确的手、眼、身体等部位用绿色笔进行圈点,对错误的手、眼、身体等部位用红色笔进行圈点,让幼儿一目了然地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书写姿势,哪些是错误的书写姿势,进而有意识地纠正不良的书写姿势。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给书写姿势正确的幼儿照相,洗出来贴在墙上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中作为奖励, 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幼儿,我会口头表扬他的进步,激励他更进一步。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文化建设,我班在园内已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其他班学习的榜样。

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在培养幼儿正确书写时,我们持之以恒地观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现不良姿势随时帮助改正。而且经常让幼儿用手去量一量,如,“一寸、一拳、一尺”,多进行正面强化,我不会说:“你怎么又把头低下了”,这些话不仅毫无作用,而且会无意中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所以,我多以表扬的形式激励幼儿以便幼儿积极参与。例如:多鼓励坐姿规范的幼儿,为幼儿树立榜样,给做得好的幼儿发朵红花、小粘贴等小礼物,激励其他幼儿努力地做好。对开始做得不好的幼儿,后来有进步的幼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我还会让幼儿自觉检查自己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让幼儿互相监督、互相评价;及时发现榜样引导其他幼儿向榜样学习, 及时肯定幼儿正确的姿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在互动的气氛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充分调动幼儿正确书写姿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现以学校教学为主,家庭协作配合的模式

我除了在班级督促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外, 我还会和家长联系、沟通、一起交流,让家长回家监督幼儿的书写姿势,我认为要养成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需要不断强化学习。除了我们对幼儿开展这些活动外,家长也要了解正确的书写要求,使家园保持一致,既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又及时巩固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还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 给家长播放幼儿在幼儿园书写姿势的录像, 让家长领会到幼儿已经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通过家长会的沟通,幼儿家长体会到良好书写姿势的重要性,并通过幼儿家长的配合,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书写环境。

篇4:书写规范 格式正确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书写漂亮的作文能够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的心理,以致影响主观题的判分。卷面达标主要指作文的文字、书写、标点符号及行款格式等要规范、整洁。卷面清洁是对作文的表层形式的要求。首先是写字、标点符号运用要规范、正确,不要写错别字,不要用错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不要写字潦草,字迹难辨,不要写繁体字、异体字;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不要随意乱写乱画。

但是很多同学在作文时并没有做到这些。卷面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其典型失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有些考生不注意卷面干净整洁,常常乱涂乱改,有的甚至还将段落都用图示更换位置,卷面非常难看。乱涂乱改实际上成了考生思维不连贯,作文能力差的外在表现。

(二)标点符号和文字使用不准确,不规范。如一逗到底、将句号打成英语的点号等。成篇后,不能对错别字、异体字、繁体字、生造字词进行修改。

(三)作文缺少标题,文章字数过多或过少。评卷标准中规定缺少标题扣2分。没有标题说明你的文章缺乏整体感,无形中会降低得分。而不恰当的题目,也会导致失分。题目如人脸,五官俊秀者大多讨人喜欢,而五官不正者,大多令人心生不悦。作文字数以800字为标准,过多则使卷面容纳不下,导致结构不完整,过少的字数则显得内容过少,空洞无物。

(四)行款格式不规范。这里包括全文主要内容放在一段中来表达,无法清楚地展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阅卷老师费时费力才能读懂文章,这样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卷面不整。

以上几种失误要想解决,关键是要培养我们的写作意识。要给自己定下奋斗的目标。

提高的重点也应针对以上四点:书写要认真,字迹不潦草;标点符号准确、规范;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注重文章的过渡和照应。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文章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加在上下左右边框处的修改文字,也应整整齐齐,给人眉目清楚之感。修改时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

熟练使用标点符号。具体应注意:第一,熟悉各种标点的用法,注意标点的位置,比如不在一行之首出现句号、逗号、问号、顿号、分号,可以将这些标点放在上一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要简化成占一格,也不能断开,等等。第二,不能随意加标点,比如一个逗号到底,或者句号只是一个黑点。第三,注意停顿的层级,比如由短到长的停顿,依次用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

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主要包括:(1)每段开头空两格。(2)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分四到六段为宜。人物对话可分行书写。(3)写书信类记叙文,要注意书信的行文格式。(4)要有统一的有层次的序号。另外,还要注意文章内部的段落层次,做到段落层次清楚明白。

总之,不管评分标准如何定,书写不规范、标点不正确,其结果会或显或隐地失分,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问题展区】

问题作文一

当生活遭遇障碍

方 铭

当你遇上障碍,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傅雷曾长叹:不经历磨难的逃避是轻佻的。哭泣之后你又将如何?求助?也许会有,也许不会。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胸脯,坦然地面对,曾记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老人桑提亚哥,面对着猛勇的恶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一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汗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脯,以憾人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提亚哥的嘴里,不,是从心里涌出。他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憾人心的。桑提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译了他的誓言: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小说中的老人犹如此,我们呢?我们现实的人呢?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有过平淌,也会有激进,更会有障碍。我们不能奢求生活的一帆风顺,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现实的我们何必苦苦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呢?

障碍来临时,我们不要害怕。记得一句话:“当死神露出他的尖牙对我笑时,我能做的就是报以一笑!”很欣赏作者的风度,也想学着吟一句:当障碍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做的是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迎上去!是的,自信和坚强是战胜障碍的有力法宝。试想,一个人还没有与障碍交烽就已发抖,又怎么能战胜障碍呢?

当生活遇到障碍,有桑提亚哥的精神扶持你,你还会选择退缩、逃避吗?相信你不会!当生活遭遇障碍,不要哭泣,操起自信和坚强的心灵武器,迎上去,迎上去。迎上去……

身后的桑提亚哥老人笑了……

失误点击

文章总体看来,中心明确,记叙、议论和抒情三者结合得都很好,如第一自然段摆出当你遇上障碍后存在的种种解决办法后,第二自然段就摆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面的议论和说理都能做到有理有据。文章语言优美,避免了说理的枯燥,使得全文生动形象。本文的失误也是明显的,一是标点不规范,文中一些标点运用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二是多处出现错字、繁体字;三是文中的结构层次还应再布局,呈现出布局美。

升格方法

一是改正不规范的标点,使标点与全文的意思紧密相连,做到标点为文章内容服务。二是改正错字、繁体字,文字运用不能影响文章的语言表达。三是凸现层次感,让说理更紧凑,更有气势。

升格作文

当生活遭遇障碍

方 铭

当你遇上障碍,你会怎么办?

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了个避风的港湾;

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

或许,你会选择求救,寻求可以依靠的独木舟,抑或只是一根树枝;

……

傅雷曾长叹:不经历磨难的逃避是轻佻的。哭泣之后你又将如何?求助?也许会有,也许不会!

我们能做的,就是拍拍胸脯,坦然地面对!

曾记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老人桑提亚哥,面对着猛勇的恶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一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脯,以撼人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

“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提亚哥的嘴里,不,是从心里涌出。他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撼人心的!

桑提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他的誓言: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小说中的老人犹如此,我们呢?我们现实的人呢?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有过平淌,也会有激进,更会有障碍。我们不能奢求生活的一帆风顺,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现实的我们何必苦苦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呢?

障碍来临时,我们不要害怕!

记得一句话:“当死神露出他的尖牙对我笑时,我能做的就是报以一笑!”很欣赏作者的风度,也想学着吟一句:当障碍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能做的是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迎上去!

是的,自信和坚强是战胜障碍的有力法宝。试想,一个人还没有与障碍交锋就已发抖,又怎么能战胜障碍呢?

当生活遇到障碍,有桑提亚哥的精神扶持你,你还会选择退缩、逃避吗?相信你不会!

当生活遭遇障碍,不要哭泣,操起自信和坚强的心灵武器,迎上去,迎上去,迎上去……

身后的桑提亚哥老人笑了……

评语

本文以明快的笔调切入,开篇就提出“当你遇上障碍,你会怎么办?”一下子就把读者的眼球吸引住了,让你去选择、去思考、去回答,接着“引用”名言,叙说硬汉子桑提亚哥老人在海浪中历经艰辛,终于战胜了难以描述的艰难,然后,展开议论和抒情,表达了自己面对障碍的主张:“自信和坚强是战胜障碍的有力法宝。”意旨明确,情感健康向上,富有感染力。升格文避免了标点的失误,避免了错别字、繁体字的干扰,层次更清楚。全文以第二人称“你”来写,仿佛是一位知心朋友在与“你”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推心置腹,亲切感人;语言畅通自然,富有诗意,清新明快,挥洒自如。

问题作文二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们获得间接知识的最好捷径。书又是知识和信息的集装箱。人一生中大量的间接知识都要从书本中获取。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辨别能力弱,读书是最好的汲取营养的方法,书就像阳光雨露陪伴着我们成长。读书好比爬山,登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比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富。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的生活。读书有时像一把梳子,可以慢慢梳理你的思绪;有时像一个“开心果”,让你忘掉了现实的烦恼。可以想象,当你在睡觉前手捧一本喜爱的书时,你会很快忘记一天的疲劳,真正体会到“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

读书启迪人们的思想。纵然我们已进入计算机时代,实现了知识、信息的快速交汇,但白纸黑字的稳定性、权威性、震撼力是其他无法比拟的。人类思想上的传播往往通过书本。也正因为书的这种特质,一些有害有毒的思想也往往通过书本来侵蚀人们的躯体。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正如人有好与坏之分一样,书亦有好有坏。这就要求我们在读书中,要明辨是非,拒绝黄、毒、邪等不健康的书籍。

读人不是为了“养眼”,而是为了启智。人是宇宙精华、万物灵长,不可不读,正所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有人说,一位老人便是一部百科全书。如果说书上读来的知识是陈年的老酒,那么从人那里读来的却是最鲜活的营养。

要说读人,清朝曾国藩无人能比。他在《镜鉴》一书中,把观人的“神”和“骨”看作是叩开人心灵的两扇门。其麾下湘军之所以能威震四方,据说是因为他在招兵时,专招那些嘴唇厚、手掌粗大之男子,这样的男子实在、厚道、有力,即使当今对于我们仍然有启发。

读人可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得到教诲。俗话说“与高人相遇,不可擦肩而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下神”等。在与人相处中,通过“读”,可以学得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万物静观皆自得”。自然的造化,常让我们心旷神怡。山的伟岸、水的温柔,画家读之得画,诗人读之得诗。单从读物来说,一般有四境界。一曰欣赏。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事物,超乎我们的想象。二曰启发。有识之士常能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中,找到智慧的启迪。如诗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逝者如斯夫”等等。三曰抒情。人们在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中,得到情绪的抒怀和升华。较悲凄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乐观的如陈毅同志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等。四曰天人合一。现在提倡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想象我们在读物时,把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到了以一念带万念的忘我状态,这应是读物的最高境界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辛勤的汗水。我们要学习与发展,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要读人、读物,还要加强实践和坚持长期不懈地积累,实现全面发展,达到质的飞跃。

失误点击

初看本文,我们不禁为作者的机智叫好。文章从读书、读人、读物三方面来写,容易抓住中心,便于发挥。但仔细分析,本文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文章没有标题。没有标题的作文,给人的印象是该生作文卷面不整,要么是紧张忘记写上标题,要么就是水平有限,无法想出一个好的标题。本文第二个问题是字数过多,达1200字以上。字数太多,写来洋洋洒洒,却给人以臃肿的感觉,对此阅卷者也会反感。此外就是文章结构突兀,上下连接生硬。

升格方法

一是根据文章内容,拟出一个醒目的标题。题目是作文的眼睛,也是一篇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题好一半文”,一个醒目的题目自然是一篇作文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因此标题不能少。二是给全文加以整合,重新加工,改写成800字左右的文章,这样使文章更严密,语句更流畅。三是文章衔接要自然。

升格作文

读书·读人·读物

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获取间接知识的捷径。书是知识和信息的集装箱。人一生中大量的间接知识都要从书本中获取。读书好比爬山,登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比耕耘,汗水流得越多,收获越丰富。

读书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读书有时像一把梳子,可以慢慢梳理你的思绪;有时像一个“开心果”,让你忘掉了现实的烦恼。可以想象,当你在睡觉前手捧一本喜爱的书时,你会很快忘记一天的疲劳,真正体会到“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

读书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纵然我们已进入计算机时代,实现了知识、信息的快速交汇,但白纸黑字的稳定性、权威性、震撼力是其他无法比拟的。

读人

读人不是为了“养眼”,而是为了启智。

人乃宇宙精华、万物灵长,不可不读,正所谓“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有人说,一位老人便是一部百科全书。如果说书上读来的知识是陈年的老酒,那么从人那里读来的却是最鲜活的营养。

读人可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得到教诲。俗话说“与高人相遇,不可擦肩而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会下神”等。在与人相处中,通过“读”,可以学得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读物

“万物静观皆自得。”自然的造化,常让我们心旷神怡。山的伟岸、水的温柔,画家读之得画,诗人读之得诗。在茫茫宇宙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事物,超乎我们的想象。有识之士常能从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中,找到智慧的启迪。如诗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逝者如斯夫”等等。人们在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中,得到情绪的抒怀和升华。较悲凄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乐观的如陈毅同志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等。现在提倡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可以说是天人合一。想象我们在读物时,把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抛到脑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达到了以一念带万念的忘我状态,这应是读物的最高境界了。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我们要学习与发展,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要读人、读物,还要加强实践和坚持长期不懈地积累,实现全面发展,达到质的飞跃。

评语

篇5:教案 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课前欢乐时光:文字对话

“怕”对“白”说:无知者无畏,你连心都没有,当然什么都不害怕了。“吕”对“昌”说:①

“拉”对“啦”说:别光在那儿喊啊,过来帮忙啊!

“人”对“从”说:②

“桌”对“罩”说:戴什么头巾,还想扮拉登啊?

“有”对“贿”说:

“西”对“洒”说:外面下雨啦?

答案:①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②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啊?③还是有钱好办事啊!

★考纲要求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A级。

“识记”是指记住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正确书写”即在学习、生活和其他领域中,能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规定了考查范围,即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

★命题趋势

1.考点稳定。考题侧重于因音近、形近及音义相近而致误的现代常用、次常用字。2.Ⅰ卷客观选择题型稳定;Ⅱ卷主观题也要注意书写正确规范。《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作文书写“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另外,在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句式仿写与变换等考查中,也有对书写正确、规范的要求,这意味着课改区高考将书写汉字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也再一次强调了语文工具性的学科特点。

3.本考点具有单一性,以单考字形为主,以单项选择的题型出现,题量为1道,赋分为2分。本考点的考查重点包括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的字形,不写错别字、繁体字和已经淘汰的异体字;考查难点是辨识音义两近字,这些字无论在读音上、意义上,都很接近,区别开来难度较大,须认真辨析,如“时过境迁”的“境”与“景”,“和颜悦色”的“颜”与“言”,“陈词滥调”的“滥”与“烂”等。

课堂精讲精练

一、积累知识:汉字的造字法

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本义:比喻)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的结构共有八种:

左形右声

硝(xiāo)

右形左声

削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凳 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

闻 形在一角

荆 腾

声在一角

学会分析形声字的结构很重要,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形声字形符标示字义的作用,从形符中找出该字的本义,根据本义推断它的引申义,把古今意义联系起来,准确把握词语意义,从而正确识别和使用汉字,减少错别字。

如:“缭”,是指丝织品的缠绕,所以“眼花缭乱”,不可写作“眼花潦乱”; “诨”,跟言语有关,所以“插科打诨”,不可写作“插科打浑”;

“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从“竹”,“国籍、户籍”不可写作“国藉”; “荟萃”,是(英才)聚集的意思,都是草头,不可写作“人才汇萃”; 2 “叱咤”,是大声呵斥,都从“口”,不可写作“叱诧风云”。再如: “驰”,快跑(多指车马),所以,“风驰电掣”不可写作“风弛电掣”;“弛”,是把拉满的弓放松,所以“一张一弛”不可写作“一张一驰”(“张”是把弓拉满)。

“鹜”,是野鸭子,从“鸟”,“趋之若鹜”不可写成“趋之若骛”;“骛”,是追求,从“马”,“好高骛远”不可写作“好高鹜远”。

“暑”,天热,与太阳有关,从日,“暑期、暑气”不可写作“署”;“署”,布置,安排,如网在纲,从“网”,“部署、官署”不可写作“暑”。

“讴、呕、沤、怄”,“讴歌”的“讴”字,“讠”旁表示该字与语言有关,“讴歌”当然要用语言,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呕吐”“呕心沥血”必须是“呕”;“沤”形旁是“氵”,表明与水有关,“沤肥”属此,“怄气”与心情有关。

“靥”和“魇”,“笑靥”是面目表情,和“面”有关;“梦魇”是梦中受到抑制而呼吸困难,古人认为与鬼蜮有关。

“寒暄”,是问寒问暖的意思,“暄”,是暖,和太阳有关,从“日”;“喧哗”是用“口”发出声音,应该用“喧”。

“针砭”的“砭”是中医治病的石针,从“石”;“贬低”的“贬”是价值降低,和钱财、价值有关,从“贝”。“暇”,是闲暇,表时间,从“日”,如:“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遐”,是远,和距离有关,从“辶”,如:“闻名遐迩”,“神思遐想”;“瑕”是玉石上的斑点,从“王”,如“瑕瑜互见”“白璧无瑕”。

同样,了解了形声字声旁标示字音的作用,就能够推断该字的大致读音。课堂精讲精练

二、探明出错原因

造成错别字的原因很多,如果我们从“源头”入手加以探寻,就会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致误原因: 1.形近致误。

形近字指字形整体相近但细微处有差别的字,如:兖与衮

莱与菜

汩与汨

睢与雎 瑞与端 冷与泠

史与吏

氏与氐

“辍、啜、缀、掇”等。

膏肓

喑哑

爱屋及乌

床笫

即使

草菅人命 鬼祟

拨弄

风烛残年

簿册

窠臼

坠入爱河 提示:认准字形,抓住形旁

1、修茸()

2、肆业()

3、赢弱()

4、按排()

5、脉膊()

6、脉胳()

7、起迄()

8、咀咒()

9、椅角()

10、暮蔼()

11、宏流()

12、始作佣者()

13、巧装打扮()

14、临风殒泪()

15、百折不饶()

16、插科打浑()

17、病入膏盲()

18、裨官野史()

19、娇情造作()20、势筠力敌()

21、半身不随()

22、鬼鬼崇崇()

23、可望而不可及()

24、旁证博引()

25、开门楫盗()

2.音形近致误。有些字的字形、读音相同或相近,在书写时极容易弄错。

如:锴——楷

蝉——婵

恢——诙

禹——禺

朗——郎

傅——溥 高粱

辐射

方圆

编纂

沉湎

船舱

朝廷

简练

痉挛

发轫

涣散

端详

抱憾

安装

报复

//抱负

彗星

竣工

诨名

波光粼粼

桨声灯影

1、夜霄()

11、题纲()

2、案椟()

12、藉贯()

3、注消()

13、竟争()

4、脉膊()

14、焕散()

5、高梁()

15、桥粱()

6、共商国事()

16、各行其事()3

7、轻歌慢舞()

17、振聋发溃()

8、忧柔寡断()

18、穷源朔流()

9、人才倍出()

19、估名钓誉()

10、杀一敬百()20、禁若寒蝉()3.音义近致误。

有些字在读音、意义上差别不大,虽然字形不相似,但读音、意义接近,很容易混淆。如:必须

必需品

化装

化妆品

重叠

部署

岔路

璀璨

诡计

毁约 按部就班

川流不息

别出心裁

不假思索

浑浑噩噩

不齿于人类 唇枪舌剑

粲然一笑

粗制滥造

变幻莫测

和盘托出

各行其是 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大名鼎鼎

满目疮痍

4.音、形、义近而致误。由于读音、形状和含义相近而产生的错别字

渡过难关

度假

朦胧

睡眼蒙眬

安详

暴发户

鞭辟入里

船艄

蜚声

大桥合龙

烦躁

痼疾

分辨是非

告诫

佼佼者 好高骛远 寒暄

蜂拥

独当一面

1、暗然()

9、搬师()

2、永保青春()

10、并行不背()

3、渡日如年()

11、如雷灌耳()

4、龙盘虎据()

12、寒喧()

5、驾御()

13、略夺()

6、同仇敌概()

14、诓语()

7、名列前矛()

15、惨绝人圜()

8、一愁莫展()

形近字形训练,改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骨梗在喉(鲠)刮不知耻(恬)含莘茹苦(辛)海市唇楼(蜃)好高鹜远(骛)恒古未有(亘)候门似海(侯)试目以待(拭)郑地有声(掷)

5.简化不规范或书写习惯不好致误。如把“篮球”写成“兰球”,“停止”写成“仃止”。

以上多种常见致错原因,平常复习时须留神,考场答题时要细心。

字形考查中,常见的设置“陷阱”的方式有:

1.利用同音(近音)设置陷阱。

①音同(音近)形异字。如“中止”与“终止”、“检查”与“检察”、“合龙”与“合拢”、“富于”与“富余”等的错位,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极易张冠李戴。另外,由于读音相同,极容易生造词语,如“长年累月”写成“常年累月”等。对考生来说,同音字的误记是做题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应重视。

②音同(音近)形近字。如“一张一弛”“心驰神往”的“弛”和“驰”,“赔偿”“品尝”的“偿”与“尝”,“滥竽充数”“芋头”的“竽”和“芋”等。

③音同(音近)义近字。这类字虽数量不多,然而失误的可能性极大。如陷井(“井”应为“阱”)、披星带月(“带”应为“戴”)、闲情逸志(“志”应为“致”)就颇具迷惑性。

2.利用形似设置陷阱。

形状相似、意义不同的字,如“竭、揭、偈、碣、羯”,“诫、戒”,“分、份”等。具体有两种情况: ①形近音异字。如“谒”与“偈”,“盲”与“肓”,“器”与“嚣”等,形状酷似,容易误记,是命题的热点。

②形近音近字。与上面情况相似,但区分难度稍大。如:“捭”“稗”,“楫”“辑”“缉”这两组字声旁相同,字形也相近,做题时必须小心,不然容易出错。

3.利用异形设置陷阱。

异形词写法不同,但意义一样,平时不注意,考试时极易糊涂。如“飞语”也可写成“蜚语”,两个都是正确的。但有些异形词用法已经整理,则必须规范书写。

*技巧点拨

一、看清要求 4 一定要看清题干要求,字形题的设置方式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有错别字的一组”,二是“没有错别字的一组”,一般都是结合词语或者句子进行考查。、辨清细微

辨识形体相近字,必须在弄清其含义的基础上,仔细比较,反复辨认形体上的细微差别,才能准确掌握它们的不同写法和用法,如“己、已、巳”,“敝、弊、蔽、敞”,“圯、圮”等。

三、关注语境

联系具体语境,弄清字、词含义是辨析和纠正因同音、近音代替而造成错别字的重要方法。如把“迫不及待”的“及”写成“急”,把“覆水难收”的“覆”写成“复”等,都是由于对词义缺乏透彻的理解而致误。可见,弄清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至关重要。

四、方法得当

要善于通过再现法、组词法、造字法,凭借已知推知未知,找出正确的答案。

1.再现法,就是将自己在平时复习时所见到的错别字或牢记的正确字形与题中选项词语进行对照,排除错误。如“睿智

池塘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我们再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就可以直接排除。

2.组词法,就是将选项中拿不准的字,另外组词,检验是否正确。如“矫揉造作”中“矫”容易写成“骄”“娇”等,难以判定。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组词法,将它们分别组词对照,“矫”可组成“矫情”,“骄”可组成“骄傲”,“娇”可组成“娇嫩”“撒娇”。再根据“矫揉造作”的词义进行判别即可。

3.造字法,就是根据我国古代造字法来推断字形的正误。如“墓、募、幕、慕、暮”,这一组形声字的声旁(莫)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形旁之上:“坟墓”和“土”有关,“墓”下面是“土”字;“帐幕”和“纺织品”有关,“幕”下面是“巾”字;募集财物或兵员等,要大力宣传、广泛征集才行,“募”下面是“力”字;“羡慕”是一种心理活动,“慕”下面是“心”(“

”是“心”的变形)字;“暮”表示“傍晚”的意思,和太阳有关,“暮”字下面是“日”字。

字形识记技法举例

一、抓住字义,根据意义辨识

汉字的形与义是紧密相联的。汉字的意决定其形,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就不能准确地识别出其中的误写。所以,高考考字形,其本质仍是在考对词语的理解。在备考时,也要从词义入手来识别误写。示例:

1.再接再励

该词中的“励”错,应为“厉”。“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磨刀石”在古汉语中写作“砺”,但在“砺”字出现之前,古人是以“厉”字代替的。世代沿袭,此写法就固定下来。因此写作“鼓励”的“励”是错的,只能写作“厉”。

2.协从不问

该词中的“协”是错误的,应为“胁”。为何是“胁”字?因为该词的意思就是“因受威胁迫不得已而做坏事的人不予追究”。如果是“协”,就成了“协助别人干坏事的人可不予追究”,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

3.艰苦倍尝

“倍”应为“备”,“艰苦备尝”的意思是“各种艰难困苦的滋味全都尝过了”。“备”作“全”“都”解,如写成“倍”,只能解作“都加倍地尝过”,这也是不合原词本义的。

4.世外桃园

“园”应为“源”。“桃园”是“桃树的园林”,“桃源”的典故是有人发现一片绝美的桃树与流 5 水,然后去寻找它的源头,结果发现了一个美好的村庄。从典故来看,应是“源头”的“源”。

5.脍灸人口

“灸”应是“炙”。“脍炙人口”中的“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的“

”表示肉条、肉块,下面的“火”表示用火烤,“炙”就是“烤熟的肉”,理解了这个意思,就不会把“炙”错写成“灸”了。“灸”是形声字,“久”表音,“火”表意。“灸”,是一种治病方法。

6.翻云复雨

“复”应为“覆”。该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缩写。“覆”是“倒过去,回过来”的意思。“复”是“反复”,与该词所表意义无关。

7.家俱

“俱”应为“具”。“具”表示器物,“俱”表示“一起、都”。“家具”就是家里所用的一些器物,而“家俱”则讲不通。

8.撕打

“撕”应为“厮”。“撕”是“扯开、分开”。“厮”是“互相”,“厮打”即互相打在一起,而决不可能是分开而打在一起,而且分开也就无法打在一起了。

9.默守成规

“默”应为“墨”。此词是讲墨子这个人守城,有一套独特的办法,但这种守城办法,后来并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10.各行其事 “事”应为“是”。“是”是“标准、准则”的意思。该词是说各人按照个人心中的做事标准、原则来做事,并不是说各人做各人的事。

二、抓住偏旁,根据形旁辨识

汉字中的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许多音同音近形体也近的字,都有共同的声旁,区别只在形旁,所以,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形旁入手,我们可以很便捷地识别字形的正误。示例:

1.虎视耽耽

应为“虎视眈眈”,因为“视”应该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故“耽”应为“眈”。“耽”表意“耳朵沉浸于某种事物”,如音乐,也引申为其他一些享受,如“耽于声色”。

2.不胫而走 书写正确。“胫”偏旁为“月”,“月”是古代“肉”的变体,有“月”的字都与人的身体有关。“胫”是小腿肚子。该词是说,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等)传布迅速(胫:小腿)。“胫”的偏旁只能是“月”。

3.锻练

“练”应为“炼”。“练”是丝字边,与丝绸有关。而“炼”是火字边,与冶炼金属(要用火)有关,所以“钅”边的字与“炼”组合而不能与“练”组合,如锤炼、冶炼、炼钢。“炼字”与“练字”都存在,但前者仍沿用“冶炼金属”义,比喻通过对大量的字的思考揣摩终于找到一个准确、恰切的字,而“练字”则表示练习写字。所以,形旁与表意密切相关。

4.力挽狂谰

“谰”应为“澜”。“狂澜”指大的风浪,“澜”偏旁为“氵”,该词是指在大的**、风浪面前挽回局势。“谰”偏旁为“讠”,与言语有关,如:无耻谰言。

5.病入膏盲

应为“病入膏肓”。“肓”,“月”表意,“月”是“肉”的变体,“肓”与“肌肉,内脏”有关,6 指人的心脏与横隔膜之间的位置。“病入膏肓”意即病情已达到“肓”这个位置,已无法救治了。“盲”,“目”表意,“盲”是眼睛失明的意思。

6.峻、浚、竣

“峻、浚、竣”这三个字,第一个有“山”,就有“高峻、峻岭、峻峭”,第二个有“水”,就有“疏浚、浚井、浚河”,第三个有“立”,就有“竣事、告竣、竣工”。

三、抓住“对称”,辨析成语中的错别字

成语中的错别字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辨析。示例:

1.“山清水秀”,“清”“秀”相对,不能写成“青”。2.“貌合神离”,“离”“合”相对,不能写成“和”。3.“一张一弛”,“张”“弛”相对,“张”指拉紧弓弦,“弛”指弓弦松弛,不能写成“驰”。4.“仗义执言”,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所以“执”不能写成“直”。

5.“幕天席地”,“幕”“席”相对,“天”“地”相对,即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幕”不能写作“暮”。

6.“满目疮痍”,“疮痍”二字相合,均与“病”有关,“痍”不能写作“胰”。7.“惹是生非”,“是”“非”相对,不能写成“事”。

四、抓住“一致性”,识别二字格字形的错误

一致性原则是指有一些词语,特别是二字格词语,往往有同样的形旁,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快捷地识别一些词语字形的正误。需要注意,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如脉络、玷污、宣泄、皱纹,就不能写作“脉胳、沾污、渲泄、绉纹”。示例:1.陷井:两个字都有“阝”,应为“陷阱”。2.葱笼:两个字都有“艹”,应为“葱茏”。

3.汇萃:两个字都有“艹”,应为“荟萃”。4.摧促:两个字都有“亻”,应为“催促”。5.船仓:两个字都有“舟”,应为“船舱”。6.淡模:两个字都有“氵”,应为“淡漠”。7.恢谐:两个字都有“讠”,应为“诙谐”。提示:

篇6: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

1.注意在字行中的位置。逗号、句号、顿号、分号要写在字行中斜下方,引号在斜上方,着重号在文字下,其它标号均写在字行正中央。

2.注意所占格数。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占两格,引号、括号、书名号分前后两面部分,各占一格.着重号写在文句下,不占格子,其它标点一般占一格。

3.注意换行时的书写规矩。文句占到最后一格,标点不得往下一行开头放,只能“挤”在文句末尾。若是省略号、破折号放不下,则酌情减少文句字数,腾出标点“占地”。引号、括号、书名号则随所引所括语言书名换行。

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2)选择问句,问号放在句末。

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主谓倒装句子,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吃饭了吗,你?

 [注意]倒装句中,感叹号具有相同的情况。

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

太漂亮了,那花!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顿号句内并列用顿号(词与词的间隔)。

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党政军团)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表示停顿的几个符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海底的石、贝壳、植物,一旦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就呈现七种颜色。(句内并列)

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并列补语不用顿)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并列谓语不用顿)

4、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5、这个小孩看上去也就七八岁吧。(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6、海陆空的仪仗队依次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集合词语不用顿)、注意:一.表概数的地方不用顿号,但表示确数序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

1、第3、4考场的同学要穿鞋套。

2、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二: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 1.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梨啊……

走到哪儿都闻到诱人的香味。

 2.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的故事。

三: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四: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一般不用符号,(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 1)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2)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五、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以及”等,不能再用顿号。

 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删去顿号。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六: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七、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要分清层次。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她什么时候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他们看上去像是三四年级的学生。

 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 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

 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分号

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

 如: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冒号

1、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2、用在总括性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

如: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3、用在提示的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起下文。

 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4、“XX说”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 如:他说:“不知者当无罪。”

 “你真个姓唐吗?” 鲁迅先生问,“我不相信。”

 “我们今天的活动取消了。”老师説。

5、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有变化)

如: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6、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同志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7、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引号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1、直接引用句,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 如:唐朝贾岛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2、引文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3、引句在句首或句中,只作为句子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标点。(一般有代词紧跟着)

1、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中又充满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

2、“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4、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走上前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5、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如:她跑过来告诉我说,会议改在了下午四点钟召开。

6、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

如:

“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1)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的书籍来读。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3)股市当中,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4、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5、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6、看到这美景,我的眼前展现了“ 草色遥看近却无 ” 的画面。                 

7、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8、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

段系统梳理,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强化练习。

9、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文章、法规制度、报刊、文件名、戏曲名、歌曲、电影剧作、绘画作品等。

2、电视节目、栏目、主题、活动等不能用书名号。

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

视经济频道完成。

3、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

4、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5、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念奴娇·赤壁怀古》

省略号

1、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连用。

 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要删去省略号)

【注】标号与功能相同的文字不能并用,功能相同的两个标号不能并用.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破折号和“即”“是”“就是”“有”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冒号和“即” “就是” 等词语都表示提示下文,不同时使用。

2、一般情况下,省略号在句末的,省略号后不用符号。

如: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逗号应省略)

3、表省略。如引文、重复的词语,同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小二黑连声说道:“不宜栽种,不宜栽种……”朝着胜利有目标,前进!前进!

4、表说话的断续、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如:“那件事……我……”我站起来说。

那是……实在,……我说不清楚。

5、.表声音延长

如:阿……Q,象我们这样的穷朋友是不要紧的。

破折号延长的,都是“戛然而止”的,省略号延长的是余音未尽的。

6、如果省略号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的点号,不应省去。

如:朝着胜利的目标,前进!前进!……大雨后,山更表,树更绿了。……

如果省略号前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的点号就应不用。

如:这商店有许多东西卖,如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

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因为省略是包括了文字与标点的省略,但假如表示省略部分与上文不直接相连,或为了表达句子的语气,也可在省略后用上所需的点号。“那是,……实在,我说不清……。”的括号是来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的。

1.句内括号

注释句中某些词语,要紧贴被注释词语后,如果正文在这里有点号,点号放在括号之后;

a.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部分有了中文的译本。

2.句外括号

对整个句子作注释,括号放在句末标点后。

a.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b.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全场起立。热烈的经久不衰的掌声,转为欢呼。)

感叹号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 如: 多么雄伟壮观啊,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 如:啊,这儿多么美丽!

破折号

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表示注释。

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上一篇: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下一篇:房产证过户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