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26

“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4〕161号)精神,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社会〔2010〕1198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豫发改社会〔2010〕1910号)和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定向培养本科生的通知》(豫卫发〔2010〕19号),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一)计划背景。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文件精神,从2010年开始,我省开展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免费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招录免费医学生2589人,其中国家计划1830人,省计划759人。国家和省财政共投入资金6256万元。招录工作2015年结束后,免费医学生培养由招录、培养为主,进入培养和使用阶段。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匮乏、县级医疗机构尚招录不到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下,要确保经过长达10年培养、国家直接投入愈亿元资金的免费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安心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发挥人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必须围绕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突出培养过程管理,努力实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是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的延续,根据国家安排,培训招录至2015年,培养工作至2020年全部完成,预计培养本科生2980人(含中医300人),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达到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有至少1名本科生的目标,逐步提高和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二、专业与学制

免费医学生为5年制本科,培养专业为临床医学、中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

三、实施与管理

(一)招录。各省辖市卫生计生等部门根据本地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需求,确定定向单位和岗位数,提出各类免费医学生需求数量计划,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汇总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招录计划和岗位需求,会同教育部门和培养学校制定招生计划;订单定向培养计划作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对参加高考统一录取的考生,实行单列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在本科提前批次招录。免费医学生面向培养高校所在地全省招生,原则上只招收农村生源,在符合投档要求的考试范围内,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生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免费医学生签署定向就业协议。免费医学生须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方可注册入学。

(二)培养。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 2

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承担。免费医学生按全科发展方向培养,承担培养任务的学校要根据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按照全科医生培养有关要求,深化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基层群众健康的意识,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基本诊疗能力和相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毕业后经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能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要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根据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优化课程设置,统筹安排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推进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中医学和计划生育技术的教学内容,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构建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免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改革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计划,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先考虑承担免费医学生培养任务的高校附属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增加免费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各培养学校要加强学生管理,定期与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及时将培养实施情况报省卫生计生和教育行政部门。

(三)使用。免费医学生按协议就业属国家政策性安置范畴,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在编制总额内统筹设置相应聘用岗位,专项用于定向生聘用。免费医学生毕业后,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相应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到,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与之签订聘用合同,纳入编制管理,办理相关手续。免费医学毕业生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经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在本省(区、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流动。

四、政策保障

(一)确保培养经费。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结合我省实际确定每生每年生活费补助标准为2000元、学费补助标准为4500元、住宿费补助标准为800元,每生每年共计7300元。所需经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统筹落实。2015年-2019年计划完成,预计需投入4658万元,其中省财政1172万元。

(二)做好政策衔接。免费医学生培养要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免费本科医学毕业生报到就业后,须参加为期3年的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考试录取纳入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3年培训时间计入6年服务期内。培训合格符合条件的由原培训学校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申请全科专业学位。培训期间的人员管理、待遇、经费保障等政策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免费医学毕业生按规定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按规定注册为全科医师。免费医学生 4

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愿意参加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招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三)创新用人机制。允许县级公立医院设立人才编制,采取“县招乡用、县乡联动”管理,优先聘用免费医学生到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采取考核招聘的形式,直接办理人员调配、录(聘)用手续,纳入县级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免费医学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服务期满后可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也可到县级公立医院工作。

(四)落实人员待遇。各级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编制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免费医学教育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该项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有关政策,切实负起责任,结合各地实际,为免费医学教育毕业生到基层卫生医疗单位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工资福利、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等待遇。

(五)严格履行协议。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免费医学生做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的甲乙双方,具有同等的权力和义务,都要严格履行协议。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为免费医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协议内容,否则免费医学生可以另行就业,无需承担违约责任;免费医学生毕业后未履行协议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减免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同时将违约事实记入个人诚信档案,依法注销其医师执业资格。

篇2:“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原则

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考虑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考虑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考虑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考虑对方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协作关系。

(二)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订单的约定,保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保证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应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 清晰体现。第二,课程设置应满足工作需要,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来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第三,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学习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来设置课程。

(四)教学规范性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保证教学完整性、系统性和灵活性。教学计划内集中实习、课程设计环节可与企业上岗培训相结合,由用人单位给出实习成绩。毕业环节可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由指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参加答辩。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程序

针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习,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前期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要圆满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就要选择良企为合作伙伴,选择那些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和有合作愿望的企业,特别是刚刚筹建的大型成长性企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空间较大。

(二)与企业签定订单协议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通过充分协商,学校、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从法律上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协议要注重保护学生切身利益,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应该缴纳意外伤害保险。

(三)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宣传,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接受学生咨询。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面视,经过综合考核合格,组成订单班。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期限不低于9个月。订单班组织完成后,要将组织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报校企合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备案。

(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协议签定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

(五)课程与教材开发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特点等确定的,体现了不同订单的要求和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课程与教材开发是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发过程应有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控制要求包括: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综合能力等;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订;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只注重眼前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习)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控制要点主要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实践岗位;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的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必须缘于其实施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年终由学校交流合作处牵头,组织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考核小组,对 “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过程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要求有:双方安排专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培养协议;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的实训档案;技能水平、顶岗实习中的表现等应作为学生学习考核的重点。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系部主要负责人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本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洽谈人,负责校企合作协议的起草,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校企合作成果总结,校企合作资料的建档;系部负责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的初审上报,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检查指导评价;校企合作处等部门对系部上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审查,分管校企合作的学校领导、学校院长签批后生效。

篇3:“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1 正确认识“订单式”培养

1.1 “订单式”培养是一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 简单地说, 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学生, 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这一模式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中十分盛行。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初期出现过, 且逐渐发展成行业办学, 而这一概念的提出则是近几年的事。随着高校扩招, 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 于是“订单式”培养成为解决就业难的一条主要途径。

1.2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定制的

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订单”进行培养, 首先意味着这一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规格具有特殊性, 而非专业通用人才;其次这一特殊规格的人才培养需要双方共同参与, 企业提出需要人才的基本要求, 要达到何种技术水平, 和教学单位共同商讨制定教学计划等。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 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适应企业需求;再次, 由于定向培养, 企业必须按合同录用“订单”人才。因此,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是定制的人才。

2 “订单式”培养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1 企业的用工结构与学校招生结构、培养目标的矛盾

企业的用工结构呈金字塔型, 高层次管理人员少, 大量需要的是生产服务第一线的熟练员工。从用工性别看, 除个别企业如纺织业、商业外, 男性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的比例;从学校的角度看,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 如果重点落在技术人才的高级性上, 便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产生了错位, 从男女比例看, 近几年, 高职院校女生比例不断上升, 这又与企业要求正好相反。

2.2 企业要求员工稳定与学生频繁跳槽的矛盾

企业的发展希望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浮躁风气, 急功近利, “订单制”学生能在企业一线呆多久, 直接影响着企业对“订单”培养的热情。

2.3 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学校教学计划稳定的矛盾

企业由于市场的变化、战略的调整、产品技术的创新, 对后续人才的要求会随之发生变化, 而学校从“订单”开始的人才培养方案到管理的角度来说则要求稳定。

2.4 企业参与教学的随机性与学校教学秩序稳定的矛盾

在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的合作中, 企业由于自身业务要求和管理的需要, 对教学时间的要求表现出很大的不定期性、随机性, 而学校对教学秩序有保持稳定的要求, 对企业参与教学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心理。

3 “订单式”培养产生矛盾的原因

3.1 社会劳动力供应充沛

高职院校发展初期, 提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鉴于对高等性和技术性的理解, 不少学校存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过高的现象, 不满足于基层的操作工种, 片面追求高级技术、高级人才。

3.2 学生就业期望值高诚信差

长期以来, 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白领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整个社会的观念是, 大学生毕业后就当国家干部, 大学生就是天然的“候补白领”。这种带有偏见的社会价值取向, 使得许多大学生在职业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偏差, 薪资期望过高, 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 学生就业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这山望着那山高, 那里月薪高就往那里走, 缺乏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认识, 随意解除合同, 诚信意识较差。

3.3 企业用工中的性别歧视

企业的用人观念在逐步改变, 但还有许多企业考虑女性员工稳定性相对较差, 管理中也存在着许多不便等因素, 在录用员工时更多倾向于男性, 很多岗位虽然跟性别没关系, 却也拒绝女性。除非有些特殊行业 (如纺织、制衣等) 和特定岗位 (如收银) , 目前企业需求较大的一线模具数控操作工、业务员甚至会计人员, 均以招男性为主。

3.4 学校和企业缺乏一致的价值观

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双赢。但由于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组织性质, 学校要求遵循教学规律, 承担社会责任, 而企业遵循市场规律, 承担企业盈利的责任。

3.5 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 而现代化企业分工越来越细, 更强调员工技术的熟练

学校注重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就业广泛性, 而企业则比较重视人才的适用性和岗位针对性;学校比较重视学生有知识和专业能力, 而企业则比较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等外显素质。

4 “订单式”培养解决问题的对策

1) 高职院校要转变观念。

积极创新, 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要,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互惠的思想。2004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 教育部长周济明确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 既不是白领, 也不是蓝领, 而是应用型白领, 应该叫“银领”。因此,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由“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到“高技能人才”上来, 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学校要树立校企互惠的思想, 各类“订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有利于教育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学生就业, 可以不拘形式。不能一味地强调教学秩序, 教学规范, 也不能一味强调企业能提供多少资金或能节约多少资金, 要树立双赢的思想。

2) 开拓思路, 不拘一格, 设计多种形式的“订单”。

单一的“订单”模式不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订单”的寻求、商谈和方案的设计可以突破时间、过程甚至区域的界限。可以为稳定发展的大中型企业设计三年的远期“订单”, 做到定向招生定向就业;也可以为急需人才的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设计一年或半年甚至更短的短期“订单”, 为其特定岗位培养特殊人才;可以是批量“订单”, 形成“订单”班级, 也可以是零星“订单”, 形成“订单”组;可以是本地企业“订单”, 也可以是外地企业“订单”。

3) 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目前,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中普遍存在浮躁心理, 虽然有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但扎实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尤其是就业教育十分重要。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没有清醒的认识, 对快速致富的神话没有理智的分析, 常常形成较高的专业要求和就业期望。因此, 需要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日常教学渗透等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这是“订单”培养得以持续的保障。

总之, 要以技能为本位, 根据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 重新开发、设计课程设置, 整合教学内容, 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对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要素进行分解和重组,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真正使企业感受到学校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企业提供适应全球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 2005, (4) .

篇4:“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关键词: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专业核心技能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个十分广阔的就业市场正逐渐形成。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的目标。现在,绍兴地区旅游收入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旅游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对中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绍兴市职教中心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双有效”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概括起来,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从企业需求出发,立足优化教学环节,创建以“确立有效订单”和“实施有效教学”为重点的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

“双有效”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确立有效订单

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企业调研深入企业,了解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企业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明确企业未来员工的招聘数量,人才类型,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等。通过调研,还可以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

确立订单订单的有效性体现在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首先,只有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其次,学校要与企业磋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及基本实施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签订协议在确立订单的基础上,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按照协议接收合格的订单人才。协议上要凸显“订单式”培养的特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毕业生就业的定向性。

设立订单班在组建“订单班”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全校旅游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选拔。一方面,用人单位为得到符合需要的人才,要求学校在同年级的全体旅游专业学生中公开选拔进入“订单班”的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为了既能切实保证“订单班”的质量,又能使每个学生机会均等,也应在同年级所有旅游专业学生中进行公开选拔。

(二)组织有效教学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根据订单协议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设置方案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学校应按订单协议中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并聘请用人单位的专家、领导直接参与课程设置方案的审定。学校只有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劳动者;只有坚持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一致、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一致的原则,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规范课程设置,才能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制定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工作岗位已经明确、毕业后即将上岗的“订单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要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走上工作岗位、填补人员空缺,加强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必须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发,在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后制定分阶段的专业技能训练目标,有步骤地逐步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使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紧密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并按照理论“瘦身”,实践“进补”的原则,强化实践训练和技能培养,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突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企业欢迎的员工。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订单培养”的教学组织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重视实践考核。如可采用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辩论、制作作品、特长或任务表演、情境测验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评价应提供多次考试机会,还可分类分项进行考试。不论运用哪些考核方式,均应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考试、能力考核。单凭一张考卷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显然不符合实际,只有通过现场操作才能做出客观评价。同时,技能考核评价应有企业全程参与。在考核中,理论知识部分基本上应以职业资格证书中理论考核试题的要求为范畴;实践技能部分则既要兼顾职业资格证书中技能考核试题的要求,又要兼顾企业所需岗位的具体要求。总之,要求学生做到“应知一口清,应会一手精”,使学生既能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又能胜任岗位工作。

以专业核心技能为中心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不同于通用的具有工具性和可迁移性的“核心技能”,它是某一专业的关键技能,是本专业所具备的、其他专业很难效仿的一技之长。专业核心技能主要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其最终表现为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在某一特定岗位的层面上有所专长。在强化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对工作变化的适应性。不具备专业核心技能的学生,不能成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另外,在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还应将培养学生对工作变化的适应能力、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做人及做事的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其中。这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使他们终生受益。

“双有效”培养的实证研究

重视并切实履行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坚持诚信双赢绍兴市职教中心与咸亨大酒店(五星级)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在该订单培养协议中,明确在学生培养期间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以适应“订单式”培养的需要;负责订单学生的生源组织和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含校内实训教学)及日常管理;参与学生在酒店实习、服务期间的培训和管理等。酒店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落实;负责安排订单学生的实习岗位;负责学生在酒店实习、服务期间的专业教学、技术培训,为学生传授优秀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管理技巧;提供专业技术课的部分师资;为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并进行定期测评和指导;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酒店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订单班由企业冠名,如学校现有的“咸亨班”、“春蕾班”、“五钻班”等。订单培养是一种委托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是双方以契约方式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因而,必须讲究诚信,遵守公知、公立的规则。诚信是订单培养实现“双赢”的前提,是合作双方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订单式”培养的质量。

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确保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的做法是学校根据专业所对应的岗位应具备和必须达到的能力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并以此确定必修课程,建立必要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要突出职业性及能力培养,与企业联合,按照职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设计专业课程。通过岗位分析,确定能力要素体系,强调能力培养,并由此形成“订单班”的教学特征。现行的中职教材内容重知识、重原理,理论知识偏多、原理偏难,既有悖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也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中职课程内容要关注现实生产、生活,并为其服务。只有课程内容与社会生产、职业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坚持岗位要求第一的原则,对基础课程以“必需、够用”为标准进行大幅度调整,删除课程中与岗位工作无关的内容,增加与岗位关系密切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绍兴市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咸亨大酒店(五星级)订单班”的课程设计情况见表1。

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及行业发展情况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制定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并按此目标强化技能训练学校根据企业的就业岗位目标要求确认核心技能以后,应组织专业教师立足行业发展实际,反复讨论、认真编制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培训目标,如《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同时,组织“订单班”学生利用学校旅游专业实训教学楼中现有的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前厅等设施,按照分阶段的专业技能培训目标强化技能训练。绍兴市职教中心旅游专业“订单班”《餐厅服务与管理》专业课分阶段目标的达标内容及训练安排见表2。

效果概述

为确保对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的有效培养,学校已构建并形成了一套“双有效”的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这一模式后,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订单班”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或大比武中频频获奖;学校对“订单班”毕业生在订单企业的跟踪调查和问卷调查表明,企业满意度均在95%以上,企业给予他们的薪酬较高,一般不低于1500元/月。企业对他们综合素质的评价是:有职业道德,懂礼貌礼仪,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技术过硬,能以良好的职业能力使顾客普遍满意,总体素质好。订单班学生在毕业前均获得了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毕业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有些学生毕业后仅一年即升为部门经理。

参考文献:

[1]王宝山,刘志军,路文静.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2000,(9).

[2]宋丰景.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8).

[3]谢永超.提高订单式教育有效性,人才需求方之应对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03,(7).

作者简介:

篇5:订单式培养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原则

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考虑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考虑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考虑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考虑对方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协作关系。

(二)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因此,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订单的约定,保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保证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应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第二,课程设置应满足工作需要,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来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第三,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学习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来设置课程。

(四)教学规范性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保证教学完整性、系统性和灵活性。教学计划内集中实习、课程设计环节可与企业上岗培训相结合,由用人单位给出实习成绩。毕 2

业环节可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由指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参加答辩。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程序

针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习,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前期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要圆满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就要选择良企为合作伙伴,选择那些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大和有合作愿望的企业,特别是刚刚筹建的大型成长性企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空间较大。

(二)与企业签定订单协议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通过充分协商,学校、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从法律上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校企合作协议要注重保护学生切身利益,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应为其购买10万元以上的意外伤害保险。

(三)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宣传,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接受学生咨询。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面视,经过综合考核合格,组成订单班。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期限不低于9个月。订单班组织完成后,要将组织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报校企合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备案。

(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协议签定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

(五)课程与教材开发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特点等确定的,体现了不同订单的要求和不

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课程与教材开发是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发过程应有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控制要求包括: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综合能力等;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订,或由学校为主拟订并征求用人单位意见;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只注重眼前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工作)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工作)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控制要点主要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实践岗位;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的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必须缘于其实施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年终由学校交流合作处牵头,组织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考核小组,对各二级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过程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要求有:双方安排专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培养协议;

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的实训档案;技能水平、顶岗工作中的表现等应作为学生学习考核的重点。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目标管理

在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任务书中,教育部将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数、顶岗实习数、合作企业接收的学生数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为完成这一任务,要求我校进入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和专业群,订单式培养的总人数不少于所在专业和专业群学生毕业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他专业不少于所在专业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

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本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洽谈人,负责校企合作协议的起草,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校企合作成果总结,校企合作资料的建档;二级学院负责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的

初审上报,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检查指导评价;校企合作处、学校法律事务室等部门对二级学院上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审查,分管校企合作的学校领导、学校院长签批后生效。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

符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和圆满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各项程序,对于在双方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洽谈、调研、差旅、实施等费用,学校采取“以补代奖”的办法,按照订单班毕业生到协议单位就业的学生数乘以每生补贴数计算补贴数额,学生就业数最终以订单协议单位与学生签订的就业合同数为准。每生补贴数额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学生每生补贴100元,其余专业每生补贴200元,补贴费用资金在院财务列支。

东营职业学院

篇6:机电专业订单班培养方案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办学特点日趋明显,中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针对这一现状,为了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共同制定“订单式”培养方案。

一、实地考察,明确方向 考察企业:鸡西煤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企业资历及主要生产产品

鸡西煤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84年,是原国家机械部、能源部、国家经贸委定点生产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的专业厂家。目前拥有职工总数157人,拥有总资产1500余万元,建筑面积10000多平米,生产各种主辅设备,产品检测、检验设备完备、齐全,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在全省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活动中名列前位,受到省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查检测中心各位领导的好评。

(二)校企沟通,制定订单培养协议

1、企业在学校2013 级(秋)学生中,选取30名学生组成2013秋高机电5班为鸡西煤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订单班。

2、订单班按照新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3、校、企双方派人员组成订单班培养指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工作会议,对订单培养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并解决订单班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的工作需要,并结合该专业

教学规律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制定。

5、学院主要负责组织订单班的校内课堂教学,企业主要负责订单班的校外实习实训以及实训前期的有关培训。

二、积极组织,大力宣传

(一)系部宣传

1.介绍企业相关情况及发展前景展望;

2.订单班招生政策、招生条件介绍;

3.订单班培训模式介绍。

(二)结合企业宣传

采取邀请企业领导、专家来院召开现场说明会的方式扩大影响。

三、精挑细选,优中选优

(一)采取专家咨询,现场报名的方式。

在“订单班”正式组建之前,订单企业在学院召开一个说明会,就班级成员的一些福利待遇问题向高职学生做介绍,打消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培养对象的选拔和淘汰方式

1.招生对象: 2013 级(秋)学生

2.招生方式:自主报名后,通过测试、技能考核、小组合作等方式选拔,择优录取。

四、分工明确,合理统筹

1.明确订单专业负责人,成立有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参加的订单专业专家咨询组织,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订单专业培养方案。

2.明确各订单专业的课程负责人,根据订单岗位对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研究整合课程内容,科学选编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在订单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落实学生到订单企业实习制度并做好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管理,实现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资源互补。

6.根据企业的订单要求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及时将各专业订单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实践技能等培养情况以及思想、行为表现等信息反馈给企业,使企业全程跟踪订单式学生培养情况。

五、树立模范,打造品牌

广泛的宣传,深入的了解,严格的选拔,科学的管理及良好的就业前景,“订单班”将会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名参加。

对学生来说,学的更多就意味着以后就业空间更大;对学院来说,企业来学院开设“订单班”,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环境,还促进了专业教师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和沟通,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入托入学查验总结下一篇:我的爱心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