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2024-05-09

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共7篇)

篇1: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1年,成都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确保了在大灾之年全面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教育重建取得重大进展

(一)行动迅速,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及时深入一线,靠前指挥。“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的当天下午,在通讯中断、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教育局领导及相关处室同志立即赶赴都江堰、彭州、邛崃、大邑、崇州、温江等区(市)县,深入受灾学校现场,了解学校受灾情况,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建立指挥有力、信息通畅的工作机制。及时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全市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信息报送组、排危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组、应急分队,明确了各职能小组的职责,落实了有关工作人员及责任人。建立了局领导专人帮扶重灾区、处室对口联系区(市)县制度,信息日报制度。科学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把抗震救灾、抢救师生生命作

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全市各级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深入重灾区,深入学校一线,身先士卒,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的9天内,全市教育系统(除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彭州等区县)共派出机关工作人员1293人,18448人次,赶赴2011所中小学、幼儿园参加抗震救灾工作。

(二)落实保障措施,抗震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学校恢复上课是社会恢复稳定和正常的重要标志。5月13日,局党组作出了“从14日起,中心城区恢复上课,全市逐步恢复上课”的决定。5月18日,市教育局组成20个工作组,分组赴市属学校、19个区(市)县及高新区督促复课工作。5月20日,下发《关于灾后教育教学工作的紧急通知》,统一调整全市教学时间,并指导各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开展防震知识教育,调整期末考试方式、加强校舍动态监测,建立安全应急机制。一是校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灾后校舍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校舍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力量,与当地建设部门联合对区域内所属学校建筑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鉴定,对所有高考用房进行了反复鉴定。9月1日前,完成了全市661所学校,共计261.3万平方米校舍的维修加固工

作。目前,已启动92所学校,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的校舍重建工作。

二是资金物资保障有力。积极争取并落实中央、省、市专项资金3.5亿元(为四个重灾区安排中央专项资金1.8亿元),调整部门预算1200余万元,为市本级学校安排100万维修加固专项资金。紧急筹集、调拨救灾物资,包括:防雨帐篷3140顶、被子与毛毯4718床、棉被2300套、防水床垫6400床、价值6000元的药品,以及食品与生活用品等多种救灾物资。

三是教师资源适时补充。制定《成都市教育系统帮扶我市地震重灾区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工作方案》,选派190名特岗计划教师赴极重灾区农村学校任教,建立中心城区对口援助极重灾区学校满覆盖的对口帮扶机制。

四是心理援助工作积极开展。组织编写、印发30万册抗震救灾心理援助手册,启动“5.12”灾后心理援助行动,与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联合启动“灾后中小学心理援助自愿者行动”。全市共派出专业心理辅导人员130人次,分赴73所学校,对14.86万名学生、1200名教师开展防震知识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此项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和省教育厅肯定,并在全省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通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6月23

日,全市138万中小学生全面复学、复课,基本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并组织都江堰高三年级4000师生转移到农职院复习迎考,组织、指导汶川威州中学2800名师生到龙泉复课。

(三)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灾后教育重建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灾后重建“三年恢复重建,五年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制定并下发了《成都市中小学灾后重建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做好我市受灾区(市)县中小学校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根据“小学相对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分步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努力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区。确定了“一年全面重建、三年全面提升”的教育重建目标,即用1年时间完成全市重灾区中小学重建工作,用3年时间实现灾区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明显提升。

根据市委、市政府灾后“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中小学校灾后重建的四项原则,包括:彻底消除震后产生的学校危房,确保学校无安全隐患;结合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各地小城镇建设规划,科学调整学校布局规划;按照教育部2005年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提高学校建筑设计抗震等级,按照8度抗震设防设计建设。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方式,先期启动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重灾区学校重建工作,计

划由先建过渡房,再建永久性建筑,学校抗震烈度标准经建筑专家委员会研究后确定,并指导当地政府科学规划、定点定位。

按照校舍安全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661个维修加固项目、277个重建项目。目前,已启动92所学校,建筑面积69.7万平方米的校舍重建。2009年9月1日前,所有重建学校建成投入使用。

二、探索和创新机制,推动统筹城乡教育灾后重建试验区建设

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以统筹城乡彰显灾后教育重建特色,力争把重灾区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教育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合作的教育灾后重建机制,灾区教育品质提升初步显现。与市财政局共同下达了2011年中央危改资金项目88个,中央配套资金2356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666万元、县级及其他资金2214万元,切实做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作。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聚集优势资源,汇集政策支持,聚合关联产业,充分发挥灾后教育重建的聚集效应,协调、指导援建、捐建、共建等规划和项目建设,推动极重灾区与重灾区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同时,把物质援建和精神援建有机结合,加强与东部沿海等援建省市合作,努力提升教育品质。目前,已与上海等省、市在教

师和干部交流、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异地就学、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二是努力构建管办分离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均衡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制定了全市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由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制定了《成都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标准》、《成都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设计及设施设备配置基本要求》,召开了“成都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经验现场交流会”。强化政府责任,将均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推进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构建“政府建设、社会领办、规范管理、限价服务”的机制,逐步在全市每一个乡镇新建或改扩建一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实现优质幼教资源满覆盖,满足农民对优质平价幼儿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是深化倾斜农村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统一县镇和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已分别达到300元/生.年和500元/生.年,均提前一年达到了国家制定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段中小学1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标准,从400元/㎡提高至500元/㎡,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化解“普九”负债,截止目前,已落实省、市两级财政化债专项补助资金3.2亿元,实

际化解债务约2.8亿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深化扶薄扩优发展机制,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不断增加。结合灾后重建,深化落实《成都市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行动计划》和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加强对区县扶薄工作指导力度,加快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与改造。今年,改造完成薄弱学校60所,基本完成中心城区薄弱学校校舍改扩建任务。通过建立薄弱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建立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一对

一、捆绑式、品牌输送、联合体帮扶指导制度,引导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交流、任职等方式,改造完成初中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学校40所。统筹、整合、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品牌学校教育资源,不断增加优质学校学位,启动中心城区七大片区优质教育覆盖计划,将品牌学校引进商品住房集中建设区。树德光华校区二期工程和石室中学原址扩建工程基本竣工,分别新增4050个和850个学位;恢复树德中学初中办学;石室中学龙潭新校区及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完成项目立项;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开始前期筹备工作;成都牛津国际学校启动建设。

三、深入开展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城市义务教育段免除学杂费政策全面落实。全市已有 74万名农村学生享受了免学杂费和课本费。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我市五城区及高新区以及市直属义务教育段

公办学校学生的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约250所学校的近30万学生在秋季入学时享受了免学杂费和信息技术费政策,直接减轻群众负担约9000多万元,如期完成“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实行免收学杂费政策”的目标。

二是教育资助活动不断深入和完善。今年春、秋两季,全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9.9万名,全市2.3万名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费政策,资助金额5633.4万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初中从500元/生.年提高至750元/生.年,并将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扩大至总数的25%;对2.1万名生源地为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了资助;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资助2.8万名高中生,资助金额2826.7万元;10万余名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2万余名中职学生获得了国家对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的特别资助,3万余名学生享受远郊9个区(市)县就读中职学生交纳与普通高中相同标准学费政策;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有条不紊地推进市属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

三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下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1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体工作的意见》,免费向农民工发放《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证明》。通过市、县两级努力,2011年,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约15.7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为10.4万人,约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段在校生总数的29%。

四、进一步夯实基础,全面完成教育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中小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化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做好城镇人口增长和中心城区教育容量的预测和研究,开展《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年规划》制订工作。目前,已完成《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并通过市政府审核。通过撤并、合并、新建和改扩建等多种形式,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的村小,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或完全小学,规划将现有的298所村小调整到150所。在对中心城区内91所中小学撤并整合的基础上,共规划小学400所,占地500.3公顷,提供学位49.4万座;规划中学219所,占地610.5公顷,提供学位38.2万座。

二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深化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机制,继续开展城区(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的服务活动,继续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定期交流活动。制定《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教师居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以县为单位开展依法保障教师待遇工作,通过修建教师集中居住住房和采用限价商品房等方式,妥善解决全市农村和城市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目前,都江堰等四个重

灾市(县)已将农村教师集中居住工程纳入了当地灾后重建规划,蒲江、金堂等区(市)县,采用新征地方式开展农村教师集中居住工作,蒲江县280户教师住房已完成征地和打围工作,金堂县118套教师住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出台《成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单位)校长(负责人)考核试行办法》。深入调研、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了“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

三是义务教育段学校技术装备标准化满覆盖工作稳步推进。制定了《成都市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0年)》(讨论稿)和《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的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目标。制定《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设施设备建设满覆盖工作实施意见》,并在蒲江县开展了试点。目前,武侯区和蒲江县已全面完成技术装备、设备设施标准化“满覆盖建设”,其余区(市)县将分期完成386所学校。

四是校际均衡监测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度监测方案》,通过对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教育装备值等12项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典型弱势学校及其弱势的方面,比较各区(市)县义务教育发展均衡状态,促进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别。目前已完成了对金堂县和温江区的

试点监测工作,同时指导各区(市)县展开了县级监测自查工作。

五是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11年,全市小学招生10万人,6-11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4.2%,辍学率为0.12%;初中招生14.7万人,12-14岁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3%,辍学率0.47%;普通高中招生6.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9.57万名新生,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3%;高考上本三线25291人,较2007年提高了7%,上本一录取线较2007年提高9.7%,夺得了2011年全省文理科高考状元,有两名学生分获国际化学、生物奥赛金牌。

五、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

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了《关于“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对市教育局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及实施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督促和指导市直属学校(单位)抓好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强化救灾物资和资金的监管,拟定和下发了《关于做好抗震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分配工作的通知》、《市本级中小学地震灾后校舍恢复重建专项资金使用归集拨付工作流程(送审稿)》、《关于严肃纪律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监督的通知》,严格规范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接收、拨付、转运、发放程序。

二是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制订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5项制度,修订印发了《成都市教育局机关工作制度汇编》。结合成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法律依据、办理流程等认真进行了再次清理和精简,将原来的13项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调整合并成2项,将便民服务项目由1项增加到2项,取消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许可项目2项。为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软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将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在原法定时限的基础上承诺平均缩短了75%。

三是进一步规范教育招生收费行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的意见》、《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行风若干问题的通知》。春季、秋季开学,先后共组织了15个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收费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会同市物价局、财政局、纠风办等7部门开展了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调查属实的乱收费案件通报批评4起,对有关责任人处理:行政记过2人,免职1人,诫勉谈话2人。

四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参与教育部2020年全国教育中长期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和四川省教育中长期规划研究编制核

心组工作。承担了四川省教育厅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与政策重大研究课题《在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背景下推进成都市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报告》,并被确定为三十项重大课题和三项优秀课题之一。完成了市委组织部确定的《发挥成都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编制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对成都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形成了《成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周年回顾与展望》。对成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水平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比较研究,形成了《成都教育现状及成渝教育比较研究报告》。

五是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市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舍身忘死,抢救学生的英雄教师和先进集体,其中彭州市白鹿九年制学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英雄集体,都江堰市紫坪铺九年制学校龙池校区肖明清老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英雄,吴忠红、何智霞、蒲斌等老师为抢救学生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用大爱无声的感人事迹,谱写出爱生如子的伟大师魂。今年,有关我市教育新闻在各媒体刊登播出共3900 篇(次),其中,中央媒体500余篇(次)、省级媒体800篇(次)、市级媒体2600篇(次)。

篇2: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2010年成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定位,全面落实部、省、市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以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为主线,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入推进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深化“市域统筹”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让全体市民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进程中,共创共建共享高品质教育。

一、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1、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制定我市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成都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目标任务。

2、认真落实《深化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稳妥有序推进名校集团、城乡互助联盟建设、百校结对和师徒牵手工作,强化干部、教师交流互动机制的落实,规范管理和考核。

3、优化学校校点布局。从制度设计和工作步骤上,制定落实“小学相对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 的规划措

施,全面完成村小的撤并与提升工作,按要求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4、推进农村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优质发展,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和质量。

5、促进一大批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完善“市域统筹”的学校特色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架构,力争使一大批学校通过特色发展,提升质量和水平。

6、加强教育督导。健全督导程序,坚持评估检查工作公告制度。全面展开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工作。开展教育现代化督政调研试点工作。完成对区(市)县教育现代化达标的评估验收工作。

二、推进试验区建设,深化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7、建立试验区“先行先试”机制。在试验区建设框架下,鼓励和推动区(市)县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利用“先行先试”政策,为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创造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和模式。

8、探索城乡教育内涵发展机制。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和谐校园;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9、完善干部教师培养成长机制。深化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建立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奖励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城乡交流互动共享的制度建

设。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干部教师的统筹培养和培训,落实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加强过程督查和工作考核。

10、建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评估机制。研究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核心量化指标,定期检测全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程度,以及各区(市)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程度。针对实际问题,“一区一策”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11、建立“全球视野”的教育合作机制。建立灾后重建的长效合作机制与区域教育合作机制,与国内国际发达城市开展战略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12、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第七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等主题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课程、进课堂、进生活,举办全市中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开展中职学生“十项德育工程”和“文明风采大赛”。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1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做好高中课改准备工作,确保高中课程改革平稳推进。巩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改革学业评价制度,建立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测试体系,加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生

比例。

14、严格学籍管理,控制中小学班额。规范转学准入制度,严格学籍变动手续。实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探索采用新生入学电脑随机分班并公示的新机制,确保学校新生入学的公正公开,有效遏制城市义务教育择校行为。消除大班额,继续推进中小学小班教学试点,建立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教师班级配备标准。

15、抓好学校科技艺体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开足开齐艺体类课程。提升学校卫生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指导督查,全力以赴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加大力度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

16、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中小学招生、办班、教学、收费、教师、教材管理等行为,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小学校管理基本规范,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管理随机督导检查,落实规范办学的各项要求。

17、继续开展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活动。推进郊区(市)县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和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精心组织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

通话宣传周活动,继续开展国家、省级、市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18、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研究制定全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继续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和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四、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19、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视导,引导学校、教师营造教师有效教学、学校有效课堂、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

20、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发展0-3岁婴幼儿教育,计划建成早教中心(基地)18个。指导六个优质学前教育集团按照工作方案、帮扶计划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龙头园的示范、辐射及指导作用,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

21、促进灾后重建学校内涵发展。启动灾后重建学校校长培训,以多种方式大力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22、提升普通高中质量。不断增加优质高中学位,高质量、高水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打造学校品牌,办出特色、形成风格。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23、切实提高城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在全市教师中开展“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继续完成4500名市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在全市首批遴选10名左右教育教学技艺精湛,学术研究深厚,师德高尚的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实施“教育家培养行动”。加强教师发展基地学校、教师发展导师团队及名师工作室建设。

24、加大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力度。继续推进免费师范生培养,鼓励农村义务教育段教师攻读本科学历,与高等院校合作以“双导师制”等方式支持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工作。同时积极参与教育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项目,并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增加全市高学历教师的比重。

2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聘请一线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兼任教师,鼓励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兼职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加强骨干专业教师培训,坚持教师到一线企业和教育部重点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提高。指导各区(市)县和学校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继续做好“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全面推进职教攻坚

26、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将国际知名培训机构引入成都,采用联合或加盟的形式举办学历职业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组建“成都职业教育产教战略联盟”,通过政府搭台,联盟每年召开1-2次洽谈会,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无缝对接创造条件。

27、推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和学生员工一体化。培育品牌专业,打造标志示范学校,建设县级职教中心,推进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发展。积极推荐具备条件的实训基地,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项目支持。

28、进一步加大中职与自考衔接工作。构建学生成才立交桥,实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城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应学尽学。

29、扎实稳妥推进“9+3”工作。坚持21所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定期研究交流学校管理工作,抓好常规管理。大力推进因材施教,细化分层教育方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30、深化市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属高校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有影响的专项实训基地。

31、充分利用在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资源。进一步拓宽、加深与在蓉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高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比例,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

八、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32、全面推进社区教育。依托成都社区大学,完善各区(市)县社区学院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站“满覆盖”。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建设成都市终身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编写社区教学课程指导大纲,自主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课程资源。按照终身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制定《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

33、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特别要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成人继续教育,提高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水平与素质。

九、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步伐

34、全面完成《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2008—2010年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设施设备建设、管理、应用工作意见》和《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设施设备建设

满覆盖工作实施意见》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装备、管理及应用三年目标和主要措施。

35、全面完成《成都市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2008—2010年)》和《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所提出的“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的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目标,实现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4: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3.7: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

36、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实现信息技术使用的现代化。通过远程学习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实现 “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做好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37、整合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资源,积极探索考试远程监控指挥平台建设,提高招考工作现代化水平。

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38、加强国际项目合作。充分利用友城资源,通过“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学分互认、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教育资源互补”等项目形式积极推进我市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全面启动和蒙彼利埃市的合作项目,加快和德国波恩市、日本甲府市的项目协商进程,继续拓展和英领馆教育处、悉尼教育局的深入合作。办好成都乐盟国际学校和爱思瑟国际学校。

39、加强汉语推广工作。加强与国家汉办的合作,积极做好汉推教师的培养、选派工作,同时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多渠道、多形式选拔优秀教师在境内外研修,积极输送教师赴海外任教,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意识与教学能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加快在蓉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国际化进程。鼓励支持引进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篇3: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曲折, 长期处于困境中。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出台,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备受各界的关注, 对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考将有助于找到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

1. 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缺口大、流动性强

农村幼儿园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最薄弱的部分, 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村地区地理位置闭塞、经济条件落后、生活环境艰苦, 低薪资、身份不明确和高付出的状况使农村幼儿园很难留住老师。很少有接受过专业学前教育的高素质人才选择从事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 而在任的农村幼儿教师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一般会选择跳槽, 这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存在很大的缺口和流动性。教育部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富余教师 (这类教师被称为“转岗教师”) , 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该地区在2011至2013年期间向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大规模输送幼儿园转岗教师, 经调查发现, 该地区公办幼儿园转岗教师总人数占该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95%, 但由于转岗教师在转岗前均未从事过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 入职后陆续出现不适应的状况, 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幼儿的兴趣。在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队伍里, 大多数为初中或高中学历, 他们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训, 这些“非专业”的教师对于幼儿的教育完全属于保姆看护式教育。某园园长在访谈时提到:“我们村人少, 还在山区, 全村只有我这一家幼儿园。现在招不来专业的老师, 我就找了家里的亲戚来当一段时间的老师了。”在农村, 这种办园者临时找熟人顶岗的现象极为普遍。

2. 农村幼儿园在幼儿交通往返安全和疾病预防方面存在隐患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关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由于当地的部分幼儿园地处远离城区的偏远山区, 自身地形复杂以及季节变化致使交通不便, 使幼儿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农村幼儿园大多集中在乡镇所在地或乡村中心, 较远村屯的幼儿需要每天乘“家庭送子车”来到幼儿园, 一些远距离、跨地区招生的幼儿每天乘坐自己联络的专车往返, 车辆安全无法保证, 车辆超载的情况时常存在。部分民办幼儿园没配备专门的保安人员、保健医生和保育人员, 部分幼儿园的保健医生和保育人员没有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甚至不了解科学的保教知识, 幼儿园内每日的晨检也只是流于形式。

3. 不稳定的师幼比导致农村幼儿园课程安排随意

据调查发现, 农村地区的幼儿园生源波动显著, 调查的地区近几年来的生源由稳定不变向波动减少的方向发展。农村幼儿生源受当地季节气象、家庭经济和农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稳定的师幼比直接导致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随意, 幼儿园的教师教案形同虚设。部分教师表示生源的不稳定将使幼儿园的活动不能正常组织进行, 某公办幼儿园教师说:“每年的11月份几乎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 只剩那么一两个,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为了保证本园的生源, 部分幼儿园开始迎合家长的“多学知识”心理, 开始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偏重“识拼音、识字、写字、做加减法”等“小学化”的内容, 对幼儿进行单纯认知技能的训练。部分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比较随意, 而幼儿园室内的活动区角的设置形同虚设。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艺术方面的技能, 幼儿园里的艺术活动自动被调整为其他方面的内容, 这无疑剥夺了幼儿学习多方面知识的权利, 使幼儿失去了享受艺术活动的机会。

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

探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出路对于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国家应开拓渠道, 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

在有限的公共教育投入经费里, 被分配到农村的教育经费少之又少, 资金不足致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举步维艰。某园园长说:“经费不足, 我们难以运转……我们没有培训经费, 教师培训工作难开展。”长期经济匮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影响幼儿园教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影响幼儿生源的稳定与师幼比例的协调, 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自2010年以来, 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但由于长期对学前教育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政府应承担的主导责任认识不够, 造成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 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国家应多渠道、多角度对农村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学前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 在政策上保证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待遇, 保障农村幼儿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 政府应努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为克服地域障碍, 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民办幼儿园应运而生, 这些长期缺乏政府管理与资金支持的幼儿园教育功能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依靠政府对幼儿园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政府部门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对各级各类农村幼儿园加强管理并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为幼儿园努力配置优质资源, 合理调整师幼数量关系, 根据人口分布, 合理进行幼儿园结构布局调整, 综合考虑师幼比例与实际需求, 积极建立示范园对农村幼儿园的帮扶制度。要将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升上来, 完善幼儿园的质量安全评估体系, 建议政府为存在交通隐患的幼儿园配“送子车”来保障幼儿园的幼儿往返安全。同时, 还要打造农村学前教育的示范基地, 充分发挥其教育指导作用, 建立以市区政府办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集体及学校办园为主体与公民个人办园为补充的市、县、镇、村个体化的农村幼儿园网络, 密切结合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增设农村幼儿园的帮扶项目。

3.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需要社会力量来给予更多支援和关怀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重在建立社会、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新闻媒体要更多地宣传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中进步的表现,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共青团、妇联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团组织和社区要更加广泛地开展一些针对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调动农村幼儿园发展的积极性;幼儿园也要同外界力量进行配合, 可以主动开办家长学校来配合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的工作;学前教育专业人士可以组成社会爱心团体, 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去, 给予幼儿园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

4. 农村幼儿园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的土壤

篇4:某地区重点学校工作总结

一、育人须育源,打造健康教师团队

教育法规政策是教育的航标,而沿着航标前行的则是舵手——教师,舵手的队伍建设直接决定着航行的成功与否。因此多年来,江安小学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育人的源头来抓,作为规范办学的基础工程来抓。

教学政策的落实,教育理念的实施,教学行为转变的落脚点都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身上,因此,教师的行为首先得规范、健康。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传播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着,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文秘杂烩网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师队伍,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在江安小学,教师的师德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通过各种活动与措施逐步形成。

1.师德观:教师不仅是奉献甚至献身的化身,更是一个用人格魅力引领孩子形成健康身心的教育资源,教师是表率,更是促进者,教师是榜样,更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教师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种感召力,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2.教育观: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教育的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主要任务。

3.学生观:把学生看作虽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动能动性,有可能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培养有个性的人。

4.教师观: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将来的教师将不再是“单干户”,而是有多个教师组成的“教练组”,形成一个教育的具有向上凝聚力的团队。

几年来,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和谐向上的教师团队,在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方面学校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于探索,全体教师的工作事业心、责任感有了明显的提高,师德师能水平有了快速的提升,创新意识,教育资源意识明显增强。

在江安小学有一个一票否决,即师德考核不过关者不予聘用。在教育教学中,凡有违反师德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调查核实的确定的,第二学年将不予聘用。

学校将全员聘任制度推行到实处,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能力申聘岗位,在申聘过程中,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年龄大小,一视同仁,考核组根据各位教师的申聘报告,结合岗位需要以及申聘者的能力特长予以聘任。

此外,学校还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骨干教师、教坛新秀选拔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教育教学过程考核制度,教育教学科研考核制度等制度,当然这些制度只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管也是为了达到不需要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相信有了这样的育人源头——健康积极的教师团队,一个纯净的育人环境就在江小形成了合力。

二、育人必育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妙在于热爱学生。育人先育心,育心是根本,抓住根和本,黄土能变金!在当今的时代如何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看管理者是否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把培养新时代的公民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品德、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要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按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针对过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竞赛多,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育教学,忽视音乐、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素质养成性课程;违反《义务教育法》等问题,江安小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具体有效措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江小人深知,育人必先育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规范办学行为江安小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

1.盯着书包的“摄像头”。

以往学生课业过重,原因是学生的课外辅导资料,课外作业本特多,说实话有的书包至少有十斤重,大人都要双肩背才不觉得吃力,孩子背来背去都快变成驼背了。究其原因,课程太多,作业本太多了,加之学校要求孩子午休时必须统一看课外书,孩子往往带了大部头的小说到校,家长又主动给孩子买了过多教辅资料,这也是导致书包过重的原因。为给学生减负,江安小学有一个盯着学生书包的“摄像头”,这个“摄像头”就是学校黄美兰校长的一双眼睛,每天清晨,校长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每天放学,校长也在大门口欢送学生离开学校,校长用自己的“摄像头”,摄下违反规定的书包,发现异常必然追究原因,并立即

改正,有了这样的一个关爱学生的“摄像头”,学校从不组织、推荐学生集体购买习题集、练习册等应试材料。学校和教师也从不滥编、滥发、乱用教辅资料,从不向学生摊派练习册、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因此江安小学孩子的书包是清爽而又轻松的。

2.校长室里的常客。

学校校长室经常会邀请一些“小客人”,这些“小客人”可都是江安小学的学生,他们基本每周都要在校长室里作客,校长会邀请“小客人”将自己的家庭作业告知学校,在校长的经常邀请下,江安小学学生,没有一个人的家庭作业量是违反江苏省“五严”要求的。学校教研组每周也对教师所布置作业的作业量、科学性等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同班级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加强协调沟通,避免学生课外作业量超限。从而更规范了老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校的教育行为。

3.保障课程的巡逻人。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江安小学教导处就成了江安小学保障课程的巡逻人,他们轮流查课,轮流督促老师们严格执行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方案。

在教导处巡查的中,江安小学各功能部室的使用率达100%,走进江安小学看到的学生有的在艺术的殿堂里徜徉,有的在科学的神殿中探究,有的在体育的天地里张扬,他们用规范的行为,给了孩子一片展现童年快乐的舞台。

4.学校恒远的大钟。

在江安小学“益能”综合楼上,有两面大钟,每天清晨8:00,悠远的钟声响起,学校大门打开,学生才开始走进学校,每天晚上4:00钟声响起,学校开始寂静下来,学生已

经全部离开学校。这两面恒远的大钟,确保了孩子们在校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从而更有效地保障了孩子的睡眠时间,从真正关心学生健康的角度规范了学校教育行为。

5.永远的公开窗口。

学校收费均严格按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核准的项目及标准执行,按规定实行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统一开具发票,统一发票核销。同时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在“收费公开栏”、“校务公开栏”,公布省、市、县文件规定,公布各项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公布财务收支情况等。及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收费通知书》,学校醒目位置张贴公告让学生家长明白、放心。在所有学生、老师、家长心中,有一个永远公开的窗口,那就学校的财务、校务、政务公开橱窗。

6.不经意的“调研”。

在江安小学学生心目根本就没有考试的概念,但是,学生的文化课程是如何得以检测呢?请看,“五年级英语百词赛”、“细心计算小博士”、“古诗文竞背”、“科学探究大猜测”、“历史小常识”……一系列班级或年级组的小活动中,学生的所学自然在活动中发放异彩。这样的活动,不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调研吗?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示,在兴趣盎然中竞争,这样的调研,难道不是从育人必育心的角度来思考的吗?

诚然,我们看到现在大多数工作,都形成一个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都是组长,学校行政组成员都是成员,而江安小学是将工作领导小组变为了工作组,从校长做起,从行政组人员开始实施,将工作做实在做细致,正如江安小学的黄美兰校长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没有严格的办学标准,怎么能让老百姓放心呢?”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办人们满意教育的。

三、育人得育魂,特色铸就生命质量

有家长总在担忧,像这样的规范,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农村,大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学校是给了孩子玩和快乐的权利了,但我们的孩子在知识能力上有什么发展呢!是啊,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如何奠定孩子的人生底色,铸就孩子的生命成长质量呢!江安小学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孕育灵魂,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

江安小学地处在江苏苏中的通海如泰地区,这里曾活跃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劳苦大众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26年,在现江安镇鄂岱村成就了江浙区党委直属的苏北农村第一个中国共产大支部。1930年4月3日,根据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指示,中国工农红军第14军在如皋西南乡贲家巷宣告成立。红十四军的光荣传统在苏中大地上遍结成果,独特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

江安小学借助江安老区的独特的人文资源,将老区的精神注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极力打造“红色教育”校园特色,主要体现在“红色德育”、“红色课堂”、“红色艺术”、“红色体育”、“红色科研”等几个方面。“红色德育“是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四自”(自立自理自强自律)、意志品质教育相结合等特色德育教育。“红色课堂”即发扬专注的钉子精神,努力进取的课堂,课堂中师生水乳交融,思维交流碰撞。“红色艺术”即将敢闯敢拼的创造精神渗透于学校的艺术教育中,让学校的艺术之花绽放美丽。

当然任何一项研究与特色的形成,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学校不仅仅是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并接受这样的教育,还将注重育人氛围,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将以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为切入点,通过熏陶、体验、实践等活动,对学

篇5:某地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一)深入治理“五乱”,打造整洁优美的新区环境。

1、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治理新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安置小区和施工工地周围道路的环境卫生,全面清除7处卫生死角,约8600㎡。出动120名环卫工人,81小时机械切实做好黄河广场、三国文化长廊、政府机关周围、休闲场所等节日及“5.12”纪念活动期间人流量大和人群聚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

2、开展清除“牛皮癣”,规范广告设置。对新区内新出现的“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共计清除8处牛皮癣。

3、对新区内破损的市政设施进行维修,对缺损的绿化进行修补,美化新区形象,提升新区宜居质量,使新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4、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区环境美化亮化行动。改善新区景观,以鲜花布景,促绿化“破墙”,美化新区环境,打造靓丽家园,营造欢乐、喜庆气氛。

5、协助交通、交警、市执法局三大队、区建设局、东湖乡对新区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进行治理,治理了8处摊位乱摆、3起车辆乱停、4处工地乱象。

(二)深入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

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内进行了清洁卫生大扫除,做到了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垢;墙面天棚

无灰尘、蜘蛛网;窗明几净,物见本色,办公设施、设备无灰尘、无污垢;资料、书报、物品摆放整齐。档案柜上无杂物。厕所地面无泥土、无烟头、无纸屑;大小便池无尿垢、污垢、无臭气;洗手池见本色、洁白无污垢;绿化带无杂物、纸屑、塑料袋、烟头、果皮等;花盆外无泥土、无污垢、盆内无杂物、无烟头。

(三)抓好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继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宣传,进一步提高新区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四)及时报送情况,畅通信息。

篇6:某地区科技局最新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在贵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及“振兴工业经济”的总体部署,以实施“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民生、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宣传”六大科技行动和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为总抓手,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迅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现状调研和积极谋划我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技术攻关重点,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一批科技服务平台,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实现全市工业发展提速、工业产值提升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获得成功。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2月份启动了贵阳创新型试点城市申报工作。3月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向科技部推荐贵阳市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随后,省科技厅副厅长陈训亲率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有关同志赴北京汇报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4月6日,科技部正式函复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贵阳市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目前,《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已编写完成并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相关实施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二是白云区和清镇市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白云区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白云”为主题,清镇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积极向国家科技部争取,于今年5月7日,白云区和清镇市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同时培育的花溪区获批准为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三是已有三个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小河军民结合(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化基地、贵阳国家高新区新天园区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化基地,白云动漫产业园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为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三个国家级基地已于5月18日正式授牌。

二、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是搞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策划、筛选、评审和实施。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各类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为工业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2010年组织申报国家、省级项目237项。其中,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55项,获支持52项;组织申报省级项目182项,获支持178项;获国家、省级创新基金项目数较2009年的49项增加了35%,获支持资金额度较上年度的2145万元增长了30%。2010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管理全面实现了网络信息化,全年共收到1000余个申报项目,获立项项目394项,安排资金10407万元。其中:科技支撑计划安排163项,支持资金2133.5万元;政策引导计划安排125项,支持资金1490.5万元;创新能力建设计划安排28项,支持资金863万元;重大专项计划安排20项,支持资金4095万元;中药现代化专项安排29项,支持资金580万元;科技“双20”工程安排29项,资金1245万元。此外,还安排了科技风险投资基金1500万元,高新区科技合作计划专项资金1500万元,科技计划管理费410万元。

二是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根据贵阳市重点产业创新计划,我局加强需求调研、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凝练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施了“贵阳市现代烟草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贵阳市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建立及污染控制应用、三网(互联网、移动网、固话网)融合音视频增值服务平台开发及推广”等20个重大科技专项,并以项目为依托,打造了小河装备制造、锂离子电池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小河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功升级为省级,正积极申报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市科技局以抓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继续实施了科技“双20”工程,想方设法大力提升重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重点项目重点关注、重点跟踪,积极为高新技术产业突破关键技术和进行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如推进枫阳液压多路阀技术瓶颈的解决、推进贵铝华科高强度铝合金的转化应用等。

三、实施科技创业行动,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是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扶持力度。市科技局通过认真调研,把“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中小企业”确立为今年“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主题,开展了“贵阳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通过编印服务手册、金融支持、科技特派员、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等服务,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建成贵阳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成果展示平台、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以及贵阳市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制定出台了《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管理办法》,吸纳了全市范围内科研部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8家单位的526台大型仪器设备进入贵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络,为贵阳市的78家企业与41家科研机构免费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访问量达3.7万人次。活动开展以来,已重点服务了企业100家。

二是强力推进中国·西部(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建设。2010年以来,市科技局强力推进西部研发基地各项建设工作,项目建设单位也加快了工程进展,目前各项工作正深入有序推进。贵阳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基地建成后,孵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

四、实施科技金融行动,努力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一是在起草《贵阳市科技金融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好利益机制,与重庆银行贵阳分行、上海浦发银行贵阳分行等几家股份制银行共同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贷款合作平台;二是以风险投资公司为载体,发起设立了贵州省首支创业投资基金,成功申请到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阶段参股30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0090万元;三是抢抓2009年国内创业板开通的机遇,筛选有上市潜力的企业进行培育,已先后为10余家企业提供了上市可行性分析,其中有8家企业已具备基本条件并有可能在近2年内上市。

五、实施科技民生行动,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是“两湖一库”科技攻关工作扎实推进。按照“三创一办”和我局与市政府签订的2010年度“两湖一库”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两湖一库”科技攻关工作的实际,今年计划继续安排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500万元,实际安排资金690万元,启动实施了《“两湖一库”湖滨水淹区生态修复工程配套技术与综合评价研究》、《两湖一库沉积物磷和重金属的释放机制与原位控制技术研究》、《贵阳市“两湖一库”典型地带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个科技攻关专题研究示范项目;继续支持实施《贵阳市生态水网科技规划》和《“两湖一库”汇水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

二是“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启动。经过多次调研踏勘和反复论证,安排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500万元,集成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环科院、贵州大学等省内外技术力量,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全面启动《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特征恢复与重建成套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培育、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总体规划”、“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状况综合调查”、“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普查及基础信息名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技术综合集成”五大子课题开展喀斯特高原地区湿地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着力提升湿地建设科技水平,打造湿地生态科技示范“样板”。项目启动实施以来,来自北京、贵阳两地的博士、专家联合攻关团队,深入实地开展研究活动,各课题组研究工作全面展开,围绕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生物现状等各项基础调查和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六、实施科技人才行动,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一是开展了《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作为我市2010——2020年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子课题,撰写了《贵阳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供全市人才工作大会交流参考。二是积极做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协助市委组织部成功引进高潮博士到贵阳市创业,并列入国家“千人计划”,实现了我省该项工作零的突破。三是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锻炼人才。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如以“两湖一库”科技攻关项目建设为平台,聚集、培育和建设了贵州师范大学、中科院地化所、贵州大学的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团队;依托贵州大学、三联乳业、好一多等产学研结合平台,为我市奶业发展聚集了骨干人才队伍。四是成功举办了12期“科技大讲堂”。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贵阳市科技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我市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按照上级有关安排,选派了5名相关人员赴日本执行JICA 以水环境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

七、实施科技宣传行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认真筹办了2010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今年科技活动周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切实做好本届科技活动周的各项工作,通过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成功举办了2010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产学研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论坛等一系列活动。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技局在科技大厦建立了长期性科技成果展示大厅。展示大厅面积共800平方米,分为一个序厅及八个主题厅,包含有:六大产业振兴计划、现代药业、机械及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等。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展示内容,以技术为主、相关产品为辅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体验环境、三维演示等多种方式来使展示内容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

二是两大论坛成为科技宣传的重要载体和渠道。7月31日,2010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专题举行了科学与技术论坛。论坛围绕“强化科技支撑,应对环境挑战”主题,多位专家发表了演讲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形成了《2010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科学论坛成果》、《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技术论坛成果》,实现了“巩固成果、提升水平、增强实效”的预期目标。8月24日,“2010年国家高新区战略研讨会及国家高新区(贵阳)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贵阳举行,会议围绕“发展绿色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主题,就如何通过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手段建设低碳型园区、生态型园区、创新型园区等进行了讨论。今年在我市举办的两大论坛,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宣传的水平和创新型城市的形象。

三是开展科普和科技知识宣传工作。邀请省科技厅厅长于杰为市、区两级干部讲解全省“十二五”科技规划,小河区在8月23日邀请于杰厅长作了“科学发展与科技管理工作”的专题讲座。市科技局还通过其他各种平台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方法,发挥科普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八、提高执行力,全面落实 “三创一办”工作任务

一是“左右互动”建机制,加大“三创一办”工作的协调力度。根据创建目标要求和责任分解情况,积极与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关于在“4.26”、“5.18”活动期间开展激励发明创造活动的通知》,鼓励提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对申请专利的企业或个人给予1200元补助;积极与市科协等部门对接,共同研究加强贵阳市街道、乡镇科普设施建设,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配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委等部门加大对全市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的申报和支持力度。

二是“科技驱动”强载体,找准“三创一办”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科技工作实际,加大对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密切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科技项目申报、资金安排重点向涉及创建工作方面倾斜,比如奥体中心;结合“两湖一库”科技攻关工作,加大污染防治科技投入,一批实用新技术在“两湖一库”治理中得到初步应用;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城市并获成功,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上下联动”抓落实,营造“三创一办”工作的良好氛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抽调了2名同志到市“三创一办”有关机构专职从事相关工作;通过召开干部职工会、党组会、局办公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及“三创一办”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组织局系统志愿者开展春季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活动,在机关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饮水杯等行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利用周末双休日的时间,上街开展“绿丝带”志愿者交通协勤、纠正不文明行为活动,在贵阳药用植物园、修文县龙场镇放马坪村开展了“打造绿色家园,共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

九、强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更趋健全

为了适应科技工作新的发展形势,我局加大了政策法规工作的力度。起草了《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贵阳市科技奖励办法》两部规章,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正式施行。贵阳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8月份由市政府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并于12月份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两次审议均顺利通过,预计于明年上半年颁布实施。由我局牵头编制的市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贵阳市“十二五”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区域创新体系等八个子规划及支撑研究已顺利完成,并面向全社会征集了“十二五”期间拟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目前,省内外专家及市政府相关部门意见已征求完毕,待进一步修改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

十、大力推进下属科研转制单位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2010年是我市国有科研机构转制过渡延长期的最后一年,为维护和谐稳定并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我局积极帮助下属转制单位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帮助宏图公司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软件测评等信息化服务方面培育市场生存和发展能力;帮助海科公司凝练和策划了“雪莲果深加工产品开发”、“灵芝系列产品”等一批科技项目,同时帮助海科公司将已有的化妆品项目升级换代,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组织有关专家帮助植物园制定《贵阳药用植物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方案》已报请政府决策,探索建立贵阳药用植物园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经营并举的发展模式。

篇7:某地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1 铜仁地区无偿献血工作的现状

从1998年开始实施无偿献血来, 我区无偿献血由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过了渡, 我站现年供血量4500000mL。随着“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启动, 我站供血量将与日俱增, 虽然今年有16000多人次献血, 但仍然不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与近来各大城市发生“血荒”一样, 我站在突发事件、春节前后和寒暑假高校放假期间, 血液紧张时有发生。由于有些部门和单位领导对无偿献血认识不够, 导致《献血法》规定的对无偿献血的各项促进措施难以落实。由地区献血办组建的多个单位组成的“活血库”一直是徒有虚名, 关键时刻不能应急启动。我站曾经发生几次某种血液零库存, 先后向多个单位主管领导告急求援, 只有极少数单位响应, 其余都是强调各自困难, 其中少数单位领导甚至有抵触情绪。血站工作人员上门动员献血常遭遇推诿、不理睬, 甚至受到责问等窘境。

2 无偿献血工作存在的难题与血液紧张原因

2.1 缺乏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

原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在《献血法》立法说明中曾指出:“在《献血法》实施过程中, 发生血荒问题, 应动员病人家属、亲友、单位互助献血, 完善激励制度”。我们在长期实践工作中, 遇到一些符合献血条件却不尽献血责任的个人和单位。由于政府没有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考核挂钩, 《献血法》也缺乏有约束力的可操作性奖惩条款, 使得这些人和单位不会因此而影响其精神文明评比、考核结果, 如果再不加规范, 任其发展, 势必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发展。文明自觉行为的习惯, 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 关键是靠持之以恒的法制及其压力逐渐形成的环境氛围, 才得以奏效[2]。

2.2 献血宣传工作不到位

多年来, 我区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往往是血站独家进行, 势单力薄, 宣传手锻和方式单一, 主要靠每年的5.8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者日、10.1献血法实施周年日进行的大型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和平时利用街头采血、下单位、学校采血及乡镇赶集的机会进行无偿献血宣传。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宣传工作支持十分有限, 新闻媒体没有发挥无偿献血宣传主阵地作用, 媒体追求经济效益与血站非营利性质也产生矛盾, 电视台、广播电台对血站播放的公益性广告和节目要收费, 一些媒体较多报导了某地因献血或输血引起艾滋病和肝炎的发生, 加重了人们对献血安全的顾虑。上述因素制约了我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的连续性、广度和深度。

2.3 大多数单位职工由于前几年政府下达单位献血计划, 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的多次献血, 已经达到了终身无限量免费用血的条件, 加之很多单位现在又取消了献血补助和献血假, 因此, 这些人也不再无偿献血。2006年由于取消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 全面实施自愿无偿献血, 各单位没有任何任务和压力, 各单位在无偿献血组织方面相对疲软, 力度不大。

2.4 真正自愿无偿献血 (不图任何报酬) 的人不多, 大多数人都是把无偿献血当作储蓄, 以防自己、父母、子女不测;有的甚至想钻无偿献血政策的空子, 自己家人住院需要输血了才到血站献血;没有真正形成自愿无偿献血的固定队伍。

2.5 单位没有专门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经费, 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不够大、不够到位, 没有很好地开发领导层, 没有很好地利用政府在无偿献血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政府出面协调新闻媒体 (电视台、电台、报纸) 等免费制作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和帮助宣传。

2.6 对农村的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思想保守, 加之身强力壮有劳动能力的人均外出打工, 农民无偿献血比例非常低。

2.7 无偿献血手续简单, 用血报销手续繁锁。用血时要提供献血证、户口薄或派出所证明等多种材料到献血办审核;献血成本费报销全国没有联网, 给无偿献血者血液成本费报销造成不便。

2.8 我区人口献血率极低, 仅为0.037% (15643/4200000, 2010年数据) 。远低于我国人口献血率0.84%,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3]。

2.9 重大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如大地震、水灾、泥石流等, 使许多人受到严重创伤大出血, 需紧急输血治疗[4]。

2.1 0 突发重大事故频繁。如矿难、特大交通事故、火灾等发生后, 有相当多的受伤者急需紧急输血治疗。

2.1 1 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医疗机构与设施的增加, 使得手术量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手段骤增, 加之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广, 尤其是农村“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 较以往有更多的患者看得起病、做得起手术、输得起血, 并更多地涌向大中城市医院, 这些都造成了临床日常输血量的空前跃升, 估计我国现在每年临床用血量在以10%~15%的速度增涨, 而我地区增涨更为明显, 2007年至2010年每年增涨速度为25%以上。

2.1 2 献血年龄、间隔期、限量问题。目前《献血法》规定的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 献血量为200~400mL, 2次献血间隔时间最少6个月, 这样严格的规定使每人每年献血量大大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的水平, 限制了我国临床用血的获得。为了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各国都规定了献血限量, 包括1次容许的最大献血量、2次献血之间的间隔期以及对献血年龄的限制。但是我国现行《献血法》规定的献血限量不仅比《献血法》颁布前规定得更严, 而且对献血量和年龄规定的范围也明显比其他多数国家严格得多[5] (表1、2) 。这样也大大地限制了我国临床用血的获得。

表2 目前世界各国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对献血限量规定的比较

3 今后的对策

3.1 把无偿献血作为考核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且占分比例要大。

3.2 放宽献血年龄、间隔期、限量。早在上世纪50年代, 在天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就已开展献血标准的研究, 调查对象包括农村和城市献血者,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次献血200mL, 间隔时间2个月;1次献血300mL, 间隔时间2个半月;1次献血400mL, 间隔时间3个月[6]。另有研究报告显示, 献血者1次献血400mL后, 其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铁水平, 均能在3个月内恢复[7]。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研究都证明我国现行《献血法》中规定的1次容许献血量太低与间隔时间太长, 应当修改。因此我们建议将我国献血标准修改为1次献血400mL, 间隔时间3个月, 并将献血年龄放宽至18~65岁。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人参加无偿献血, 放宽献血年龄的好处还在于许多领导干部, 特别是中、高级干部年龄在55~65岁, 他们在无偿献血中率先垂范可以带动全社会献血热潮, 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3 加强临床输血管理, 严格控制不必要、不合理的输血。血液紧缺时, 临床医生有责任有义务动员患者家属、亲朋好友、患者所在单位互助献血。

3.4 充分开发领导层, 由政府出面协调新闻媒体 (电视台、电台、报纸) 等免费制作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和帮助宣传法律法规, 逐步建立起宣传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 使无偿献血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让全社会形成自愿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 让更多的人来参加无偿献血、支持无偿献血, 从而建立起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 有利于提高我区人口献血率。

3.5 政府加强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和“活血库”的领导, “活血库”要闻讯而动。

3.6 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或定期进行通讯联系, 召之即来, 而且因献血者以往通过体检, 再次献血时, 体检合格率高, 来之能献血, 可以保证献血质量。其中稀有血型者队伍更应及早建立档案联网, 以应对紧急输血的需要。

3.7 建议全国血液系统联网, 这样既方便了无偿献血者献血、用血和成本费报销, 又能杜绝间隔期不到或永久淘汰者的异地献血。

只有这样, 无偿献血工作才不会走有偿献血的老路, 才能保证临床用血的需要;也只有这样, 我们的无偿献血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方放, 桑列勇, 王琴, 等.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与献血者评价相关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54-55.

[2]梁天祯.应急献血工作中的难题及对策[J].重庆医学, 2003, 32 (1) :55.

[3]孙梦.部长带头献血[N].健康报, 2010-11-01 (1) .

[4]季阳, 郑忠伟, 蔡辉, 等.谈谈解决我国当前“血荒”的策略和措施[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 :1-2.

[5]季阳.适量献血对健康无害是科学的结论[J].健康必读, 2010, 9 (1) :6-7.

[6]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献血员的健康标准与检查 (输血工作讲议) [S].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 1961:30-33.

上一篇:成本利润分析经济学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