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

2024-04-22

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篇1: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震惊”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2.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震惊”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3.教学用具:PPT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和文学家高尔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幻灯片真李四光资料照片。

师:李四光原名叫李仲揆,他名字的由来非常有意思,当时家境十分贫寒,十四岁那一年非常幸运的得到了去日本学习的机会,因为在填表的时候一时紧张,把名字一栏填上了十四,因为当时家里穷没钱再去拿一张表,他灵机一动把十改成了李,后来觉得李四不好听,随后他在李四后面加了一个光字,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他是不是非常的聪明呢?

过去很多外国专家都说咱中国没有石油,中国用石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李四光发现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大量的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证明我国地上一定有石油,这一研究结果,震惊了全世界,使许多国外专家对中国地质学家刮目相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李四光这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居然跟他童年的一块大石头有关。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第七课,一起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新知构建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自己回家都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是不是按照老师说的三读课文步骤预习的呢?(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生字画出来。2.再读课文把书中不懂得词,句用铅笔画出。3.自学生字,不会的标注拼音,大声朗读课文,读懂文章讲了是件什么事情。)生:是。

师:那老师来看一下同学们自己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大家看大屏幕,读一读:大坑 考察 秦岭 流域 遗迹

震惊 陨石 奇怪 悄悄 躲闪 兴趣 历史平整 推动 旅行 专门 研究 成果 著名 突兀 冰川 捉迷藏 严严实实 转来转去

方法:(齐读,指读,排火车读)有不对的纠正读音。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快速抢读,看看大家谁摘的苹果最多? 播放课件:摘苹果游戏

师:同学们读的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回去都认真预习了。

二、感知课文内容。

师:那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事情吗? 生:李四光

师:非常好,那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呢?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可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发生了什么事情来概括。

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会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内容呢? 提问学生,然后给予总结。(PPT展示)师:大家一起来填一填,概括一下全文内容。

PPT:课文讲了李四光小时候(),问(),还是没弄清楚。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的故事。师:同学们预习的都非常的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块奇怪的石头。PPT课件展示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块石头奇怪不奇怪? 生:奇怪。

师:那李四光看到这样的石头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李四光提出了什么问题?快速阅读完看看那位同学最快找出来。

PPT展示: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让我们再默读课文,找一找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呢?找出来的同学,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找全了没有? PPT: 第一怪: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第二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第三怪: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第四怪: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师:李四光发现了石头的“怪”。他又去像谁请教这个问题了?他们都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说说李四光向谁去请教这个问题?他是怎样想的呢? 生:老师,老师说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师:他相信了吗? 生:没有。

师:他为什么没有信老师说的话呢?

生: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有卧进去呢?

师:大家一起看大屏幕一起吧空着的地方填起来。

PPT: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 师:李四光问了老师,还问了谁?他又是怎么说的? 生:爸爸。师:那老师和爸爸都说不清,李四光师是不是就放弃求索了? 生:没有。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呢?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后两段,老师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快找出来。学生默读,抢答。

师:好,第 组的同学最快举手,请你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生:“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知道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师:“后来呢。”

生:“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李四光在看到这块大石头以后并没有放弃求索,而是思考了很多年,最后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生:是从秦岭来的。师:怎么来的?

生: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师:读到这里谁能说一下李四光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生:有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敢于提出问题,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贵品质等。师:我们一起看了解一下相关知识,看看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PPT展示 知识点学习:

师: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这节课里面的一些小知识点。PPT展示: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字,多音字。随堂小测验: 考察 考查

1、爸爸到国外去()。

2、期末要进行语文和数学()。巧添修饰语:

()的脚步声()的脚步声()的地质学家()的地质学家()的历史()的历史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 拼音,字形,书写,组词。

师:课文学习完了,我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想呢?

生:李四光凭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取得了震惊全世界的科研成果。正如牛顿所说“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李四光爷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些什么呢? 生:。师:老师的心里话 PPT展示。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名字叫什么来? 生:《奇怪的大石头》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也带来了几个带石的词语,希望大家多多累计一些知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PPT展示

生:点石成金 飞沙走石 落井下石 炼石补天 水落石出 石破天惊

课堂小结

课后习题

板书 :奇怪的大石头

篇2: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文。

4、读懂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两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题。齐读题。

二、初读文

1、请各自轻声读文,注意读准生字,把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文,合作研读

1、再读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3、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外积累

找一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评析】

篇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本设计理念体现“五自”个性化阅读模式, (即自主阅读, 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自主发展) 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勤于动脑, 并有执著追求的精神。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捉迷藏、严严实实”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了解李四光童年时的疑问与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间的关系, 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的。难点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 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 (大石头由小到大, 逐渐向前推进, 定格;再分两步出示课题:“大石头”→“奇怪的”)

师随着画面和文字的变化, 提问:这样“奇怪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课文中又讲了谁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来回答。

2.检查预习效果。

除了课文中“资料袋”的介绍, 你还搜集到哪些有关李四光的资料? (自然过渡到预习效果的反馈)

(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师:同学们的介绍, 非常精彩。大家想不想知道李四光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的? (生:想)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3.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

a边读边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并读准字音。

b本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c边读边想, 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

(2) 检查反馈。

a指名读生字词。

b引导学生分清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

c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讲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纷纷举手回答, 师生相互补充评价。

【设计意图: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 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 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二、自读探究, 质疑解难

1.学生再读课文, 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同桌或前后桌间相互质疑解难。

2.师生互动, 主要理解陨石、地质学家、冰川、秦岭、第四纪冰川、遗迹等专用术语。 (详见课件中的注释)

【设计意图:本文地质学术语较多, 引导学生质疑解难, 是清除阅读障碍的重要手段。】

三、分析字形, 指导书写

师: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 我们来学写字。

考、秦 (上下结构, 特点“上大下小”)

著、藏、究、震 (上下结构, 特点“上小下大”)

旅 (温馨提示, “旅”不要写成“旋”)

(1) 师重点范写:考、藏、旅。

(2) 学生临写, 教师纠正学生握笔方式和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字是人的第二形象, 是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第二课时

四、面向全体, 温故知新

1.课件出示生字、词, 重点检查学困生认读情况。

2.“开火车”朗读课文。

五、自主阅读, 情境体验

师紧扣课题, 提出: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自主阅读, 小组合作, 互动探究。

阅读过程中,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突兀”“严严实实”等词语。

2.师生互动, 小结板书。

3.课件出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力量______。它应该。可它______? (填后读一读, 再想一想, 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4.角色朗读, 情景再现, 学会提问。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 情景再现。让学生反复体验生活情境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感受阅读快乐。】

六、抓住关键词, 学习好品质

师引读“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请同学们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主阅读, 找出关键词语。 (“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

2.探讨交流, 学习执著精神。

3.检查反馈, 了解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回答, 师相机出示课件。

专门考察: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进一步考察: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阅读, 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很快找出文章的重点。】

七、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后, 你一定有一些感想, 请和大家交流一下。

3.以“李四光爷爷, 我想对你说”为题拟定一份奋斗计划。

篇4:《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初探

观课后我试着用曲老师讲得预习课的方法设计教学了《奇怪的大石头》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奇怪、严严实实”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并学习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简介人物,导入新课、出示预习要求和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我设计的预习要求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学段设计的,因为是三年级学生,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阶段,学生的一切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设计了(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默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3)自读课后生字,每字再组一个课外的词。(4)浏览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解决,批注在词旁的空白处。(5)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边读边想,每段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批注在课题旁的空白处。这样五项预习任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节课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还是令我满意的,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欠缺之处,学生对预习要求理解得慢,默读的速度低,查词典的方法和速度有待于加强。课后我想了一下,如果学生的这些速度提上去了,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去完成所出示的本课的重点学习任务。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学习,让阅读讨论型自学课堂的“预习—朗读—质疑—讨论—作业”五环节尽快落到实处。彻底变学生用“听”来学,為学生用“读”来学,紧扣课后习题,通过读、说、写、背等有效途径,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篇5: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2(模版)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这是什么?石头随处可见,谁会感到奇怪?是谁?(李四光)

2、李四光是什么人?叫生读句子:课件: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3、著名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

李四光怎么能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让我们寻找名人成功的足迹,回到他小时候的事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先闯第一关,字音词语关。生字:著、巨、陨、炕、秦、域、遗、震

词语: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巨石、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恐怕、历史、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流域、遗迹、震惊

师: 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强调藏、巨的写法

2、师:第二关,把课文读流利,有信心的可以大声地读。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3、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出示幻灯片: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问_________长大后 ,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的故事。

引导学生补充完整。

三、走进文本,议读感悟,潜心会文

(一)我们刚刚了解了李四光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疑惑和解决疑惑的故事,那文中的李四光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你们说他爱提问爱思考,那李四光到底提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找出来。默读一下李四光小时候的部分,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三)交流:

1、出示: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提问: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预设:

(1)好,李四光通过捉迷藏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而其他小伙伴没有却产生疑问。

那说明李四光比别人善于观察,对吗?嗯,善于观察就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事物。很多科学家都是善于观察的人。

(2)好,有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跑去问老师

师评价:嗯,不懂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就要大胆的去问。

指导朗读:正是因为他心中产生了疑惑,才推动他不停的去寻找答案。这是个很关键的地方。那么他内心的这种疑惑,谁能把他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2、语言训练

师:嗯,很疑惑了。心中很疑惑,有个大大的问号在心里,于是跑去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呢?下面谁来当李四光来问问老师?

注意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他会怎么问。指名学生当老师和李四光进行对话。出示: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 提问:这个问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师:哦,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谁做老师来回答他? 指导读出老师的不确定。

3、出示: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好吗?好在哪里? 预设:

a他通过分析老师的回答进一步的提出了问题,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b善于分析老师的答案。不仅善于问还善于分析问题,不盲从。那老师怎么回答呢?指名当老师回答。

提问:老师当时答不上来,他说这句话是心里会怎么想? 指导读出老师的不好意思。

4、角色表演,先跟同桌把李四光和老师的对话排练一遍,然后叫同学来演一演„„

男女分角色读课文

提问:读了这一段话的对话有没发现和前面课文的对话有些什么不一样? 师总结: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连文章的特殊表达方式也发现了。这样子的对话不仅清晰而且很简洁。以后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这么写。

5、老师被问住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同学们想一想他会怎么问爸爸,爸爸又会怎么回答。

同桌两个人演一演。

6、李四光解决了疑惑没有?怎样解决的?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深化提升

1、李四光的故事对你什么启发?

2、出示:李四光的照片

看,李四光爷爷来了,你们对他说些什么?

师总结:说的真好,好好学习,勤于动脑。我相信将来你们也会像李四光那么有出息的。

3、课后大家可以阅读名人的故事,在谈天说地时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

在教学之前,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和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过程中,在初读环节能够进行扎实的字词教学,有读音的纠正和字形的指导。通过让学生说说文章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议读环节,以“李四光都提出哪几个问题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书。然后抓住三个问题进一步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优秀品质。

但是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学生实际情况了解不够,课前没布置预习,所以在概括主要内容方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其次是课堂评价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情绪没调动起来。再次是重点语句的探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对课堂上无论是体会和朗读完全是教师引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难怪学生兴趣不浓。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

篇6:奇怪的梦_

突然,我见到了孙悟空。他教了我七十二变,还教了我全套的“筋斗云”招式。我一会儿游北极,一会儿游南极;一会儿游欧洲,一会儿游非洲,开心极了。

我和孙悟空来到了火焰山。这里已经变成了旅游胜地。你知道守门的是谁?――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铁扇公主。

我悄悄地问悟空:“我们没门票,怎么进去?”

孙悟空得意地说:“瞧俺老孙的。”

说着,随手在脑袋上拔了根猴毛,哈气一吹,手中居然有了两张门票。我不由得佩服孙悟空的机灵。哪知铁扇公主看了看门票,生气地喊道:“孙悟空,你又想骗我,没门!”说完,便拿起芭蕉扇一扇,把我和孙悟空扇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被扇到一条非常奇怪的巷。你问我怎么个奇怪法,我就告诉你。呵呵!

小偷悄悄地把警察绑架了,捉到小学去做作业。警察对小偷说:“小子,等着瞧吧。以后有你好看的。你去商店、超市、药店――你不用出钱,每次都是售货员给你双倍的钱。如果你不要,售货员会很不客气地说‘别不好意思!把钱拿上。’”

我买了一个三明治,里面包的全是羊肉和胡萝卜,可好吃了。

有的胖子睡在马路中央,让汽车把他压扁。因为他太太不让他回家,他很苦恼,所以想让汽车把他压扁就可以从门缝里钻进去。有的瘦子不停地吃东西,希望自己长胖一些。我慢慢地走出这条奇怪的巷,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巷名――“从来没有这条巷”。

我自言自语地说:“怎么回事?‘从来没有这条巷’”这巷名起的真是太搞笑,太荒唐了。

篇7:2_奇怪的大石头_教学设计

“呼呼,呼呼”,不一会儿,我便进入了梦乡。“叮叮,叮叮”,我觉得呼吸忽然变得十分急促,慢慢地飞了起来。我飞呀飞,飞到了月球。月球上不断传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我还听到了河流“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我循着水流的声音来到了一条河流前,那河流散发着牛奶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想喝上一口,那河水也是牛奶般的乳白色,我喝了一口。呀!真甜呀,真是牛奶的味道。这时,我想:既然河流是牛奶的味道那么大地会是什么味道呢?我想着想着就挖了一块土,放进嘴巴里吃。“啊,这是奶酪的味道!”我不禁叫起来。于是,我在月球上吃几块“土”,喝几口“河水”,真是大饱了我的口福呀!

“叮铃铃――”闹钟响了,“甜甜,在干什么呢?说了睡晚了起不来吧!就是不听,快起来,要迟到了。”这时,我耳畔又响起了妈妈的唠叨声,可我仍不想起来,妈妈硬是将我从床上拉了起来。起床后,我向妈妈讲述我的梦境。妈妈听了打趣地说:“难怪现在月球上坑坑洼洼的,原来是你捣的怪。”我和爸爸一听,立即哈哈大笑起来。

篇8:《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师长请教等四件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学习目标

1.会认“坑”等6个生字,会写“著”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后来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4.感受李四光好问善问,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并体会作者是通过事例把这些可贵品质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人物

1.师生交流。

(1) 在《灰雀》《小摄影师》中,我们分别读了列宁、高尔基这两位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中国的名人。(课件出示单元导读插图中李四光的头像)

(2)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李四光生平资料,教师根据交流情况作适当补充,相机理解“地质学家”。

2.导入课题。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2) 板书课题,朗读课题。(指导读出“大”,读出“奇怪”的感觉)

【设计意图: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不甚了解李四光,他们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对地质学家李四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子多读几遍。

(2) 读了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

(3) 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下面的事件,在()里标上序号。

()请教师长 未解疑问

()玩捉迷藏 产生疑问

()回乡考察 取得成果

()赴英留学 明白原因

2.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并根据朗读课文情况及时点拨。

(2) 读后交流。

A.读了课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四光?(爱思考,爱提问,有好奇心……)

B.理清叙述顺序

(1) 指名排序,并说明理由。(时间顺序)

(2) 按正确顺序齐读。

(3) 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捉迷藏等四件事情,表现了李四光善思爱问、不停求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感知人物形象,这符合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按序排列描写的事件,学生便水到渠成地理清了叙述顺序,同时也体会到作者是通过事例把李四光的可贵品质写具体的。】

三、品词析句,感悟品质

1.自学。

自学思考:“奇怪的大石头”“奇怪”在哪里?李四光对奇怪的大石头产生了什么疑问,他又是怎样解决自己的疑问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到各学习小组,提供有效的指导。

3.集体交流,朗读悟情。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应根据交流情况,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1) 从“石头之奇”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感悟李四光爱思考问题以及有强烈的好奇心。

a.描写“石头奇怪”的句子: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抓住“孤零零”“都是”“没有”等词体会石头之奇一:孤零零)

“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也找不到他。”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怎么来的?”

(抓住“严严实实”“突兀”等词体会石头之奇二:特别大)

“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抓住“几百年”体会石头之奇三:时间久)

b.描写“产生疑问”的句子:“时间久了,……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1) 从“请教师长”感悟李四光的善于动脑,会提问题。

通过反复朗读对话和填空练习,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预设如下:

师: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便迫不及待地请教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老师的?老师是怎么回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2~6节,边读边想。想好后,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

师:我们来做一个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把,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这块巨石一定。(学生填后反复朗读,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的)

师:李四光根据老师说这块巨石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来做步步推理,最后得出这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的结论,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李四光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师:女生读李四光的话,男生读老师的话,我们来合作演读,注意朗读的表情,好好体会李四光的爱问、善问。(每次问答中,教师均辅之以“李四光内心活动”的导语,以帮助学生理清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

(2) 从“留学英国,弄明原因”和“回乡考察,取得成果”感悟李四光的不懈探索。相关的句子有: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甚至上千里。”(抓住“许多”“直到”“才”等词体会李四光并没有因为老师和父亲未解决自己的疑问而放弃探索)

“后来,……震惊了全世界。”(抓住“专门”“终于”等词体会李四光的不懈追求)

4.回归整体,领会原因。

(1) 品读全文,思考: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 交流。(弄清“疑问”──“行为”———“成果”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既要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又要走出文本,回归整体,让学生获得认知与情感的提升。本环节通过品析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心理、感情朗读体验及领会成名原因,学生便能深刻感悟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四、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1.抒写:

我们从李四光儿时的平凡小事感受到了名人的不平凡。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课题下面。

2.交流:

指名读自己写的感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直面文本、潜心会文,抒写并畅谈自己的感想,学生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又加深了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3.

阅读李四光名言,丰富感想。

五、拓展阅读,丰满形象

1.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他不仅发现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在石油事业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引导阅读课后“资料袋”。

篇9:奇怪的石头

石头也能蹦蹦跳跳?或许小朋友们会持怀疑态度。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石头都是实心的,而且不能自己运动。然而有一次,科学家们把刚从海底采集来的石块放在甲板上。忽然,有的石块蹦跳起来,还有的发出了响声,而且裂了开来。这真是一件怪事!

科学家们十分惊奇,开始采样研究。结果显示,只有来自于死火山或者活火山所形成的海底山脉的石头才会蹦跳。这是因为,这些石头原来都是火山的熔岩,二氧化碳在这些岩石中的含量非常高,而在深海高压的条件下,它们里面的气泡会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状态。当它们离开海底,来到水面上的时候,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高压。于是,这些石块就仿佛挣脱了束缚,欢快地跳起来了!很好玩吧?

响石

石头不仅能跳,还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像乐器一般。在浙江省的湖州附近有一个黄龙洞,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倒挂在这个小溶洞顶部的很多岩石却不同寻常。它们就是闻名天下的“响石”。如果用力敲击这些岩石,就如同在拨动琴弦,会发出十分清脆的声音。从不同的角度敲打的话,还会发出不同的音响。假如音乐家有节奏地敲打它们,还可以演奏出一曲动听的“响石乐”呢。

篇10:《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大良小学 郭素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创)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文章中有个小孩遇到了疑惑,他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困惑的呢?我们来走进《奇怪的大石头》中听一听李四光的疑惑,看一看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疑惑的吧!

2、出示课件(大石头),教师提问:石头随处可见,这块大石头,谁感到奇怪?(李四光)

2李四光是个什么样的人,叫生读句子,出示课件: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二、(读)自主合作,体验阅读内容

教师导语:对这块大石头产生疑惑,是李四光小时候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他是怎样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二自然段,1、能读好这些词吗?玩捉迷藏的游戏 孤灵灵地立在 围着大石头躲闪,遮得严严实实的 转来转去 发生了兴趣

2、李四光一听到小伙伴的——,就——-—,让你体会到李四光这个孩子在做游戏时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聪明)

3、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块奇怪的石头?学生找一找,教师出示课件(这块巨石孤灵灵地立在草地上)抓住“巨石 孤灵灵”来体会

李四光不光捉迷藏聪明,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着这块大石头,他有了什么问题?学生找一找,(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4、有了疑问,他就向谁去请教:生读3-8自然段,教师问:第3至7自然段是问,第8自然段是问。

5、李四光和老师就石头的来历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想读吗?同桌一个当李四光,一个当老师,一问一答,开始!

6、从老师那里他了解到了关于大石头的什么情况?

(有几百年的历史,听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听说” 强调这一答案不确切。

李四光的伟大就在这里,他不盲目相信老师的话,而是仔细在思考,他是怎样思考的?课件:句子(这么重的大石头„„。没卧进土里呢?)想想怎样读李四光的思考?。

7、李四光,小小年纪,善于思考,伶牙利齿的,把我这个老师都给问倒了。于是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文章只有一句话,我们来想象李四光问爸爸的情景,同桌一个做李四光,一个是爸爸,对对话吧!现在你看出李四光有什么特点了吗?(好问)

三、)探索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1、听了老师、爸爸的回答,李四光是不是就放弃了自己心中的疑团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齐读。把“许多”重点读。

2、从这些情况,你觉得在李四光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坚持不懈)

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得有丰富的知识 李四光是个既力行又学文的人,他在哪里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指名读)

3、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4、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5、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6、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现在我们发现了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执着追求。

是呀!同学们,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不但替自己解决了小时的困惑,他的善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的精神还为我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石油,但很多外国专家断定中国没有石油。而李四光经过长期的研究,认定我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也就是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所以我们骄傲地说(引读):李四光不愧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阅读,进行思维延伸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同学们,谁能想到,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同学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也引发了思考:“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补充阅读《牛顿的故事》 快乐作业:

1(读)课外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小时侯 善于观察 好问 李四光

(地质学家)

长大后 执着探索

篇11:《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解之谜

篇12: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作者:张爱华(地址:四川省仪陇县滨江小学

邮编:637676)电话:***

邮箱:***@163.com 内容摘要:本文对《奇怪的大石头》一课的设计理念、对教材的解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教学流程等几方面做了说明。

《奇怪的大石头》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第三篇课文,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预设几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一课的解读。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本文脉络清晰,先介绍了李四光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接着讲了李四光玩耍时对怪石产生了疑问,然后讲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最后讲回家乡进一步考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表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是文章的教学重点。本文是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抓住对话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是层层深入的,李四光的问题是很有逻辑性的,这是本文的重难点。而第一课时重在扫清字词障碍,粗知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李四光的成就与他小时候喜欢动脑分不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6个生字,会写“著”“藏”“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14个生字,20个词语,会写6个生字。

学习难点: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采用多学少教”的基本思路,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读练结合、等方法达到教学预设。下面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教学流程: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

一、用资料袋的内容质疑导入

1、让学生读资料袋的内容。生读后,质疑导入:李四光的成就居然和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接着出示题目,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质疑,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用“ — ”划出本课6个要求认识的生字,用“()”划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读准生字和词语的音.(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带着要求读文,避免了学生盲目学习。)

2、学生根据要求学习课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集中识字,积累词汇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抽生读。并让学生说说哪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这一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对几个容易出错的音节就会记得更牢。)

2、去掉拼音认生字。卡片抽读生字。(多种形式出现本课的生字,学生会掌握的更好)

3、出示会写的生字。让学生小组内学习,并交流自己记生字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找“秦、藏”示范学生写字。(这两字笔画多,学生在写时容易出错,并对字的结构掌握不好)

5、学生练习写六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两遍。(让学生当堂写,一是学生及时巩固对生字的识记,二是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避免学生以后在书写时犯错)

6、出示20个词语。生多种方式读词。

四、再读课文,读顺读畅

1、出示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指导难读的句子。(因为这一自然段中有几个上面出现的词语,学生难于理解,先指导学生解词,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读文。学生学得会更快)

2、依次出示前几个自然段,抽生读。并适时指导。五、三读课文,读明大意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年级的孩子会默读,并且默读有助于孩子思考问题)

2、出示提示语: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跑去问____________。长大后-----------------------,终于弄明白了___________的故事。(三年级孩子要完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让学生根据提示说,难度 降低了。)

六、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小时候

长大后

从哪里来

考察学习(产生疑问)

(明白来历)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概括大意。

篇13:《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教案基本属性:

教案名称:《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教案信息:鲁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7课《奇怪的大石头》

文/张 阵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李四光小时候常常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的一块孤零零的巨石旁边捉迷藏,时间渐久,李四光对巨石的由来产生了疑问,但是老师和父亲没能解答他的疑问。直到李四光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回国以后,经过考察才明白巨石是被冰川从秦岭带来的,并由此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从中可以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综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难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课下收集李四光的资料。PPT课件。

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一、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篇14:《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

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1、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2、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3、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⑴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⑵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5、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篇15:《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有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具体内容写具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交流材料,质疑解难

针对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1、字词:

理解陨石、地质学家、第四纪、冰川、秦岭等词的意思。

2、内容:

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生平材料,图片或童年故事。

3、自由读文,谈谈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______所以______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受巨石的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______想像情景,进行说话练习。李四光会跑去怎样问老师?

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______。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______,应该会把草地______,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______。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师生演演这次对话。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______才______,可用直到______才______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______。

三、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1、总结升华:

⑴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⑵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篇16: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soft/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朗读感悟

1 .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 、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 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上一篇:小狗和小猪四年级作文下一篇:三年级上册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