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

2024-04-24

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通用6篇)

篇1: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

2018春季西南大学水力学大作业 单项选择题

1、流线和迹线重合的条件为()。

1.F.非恒定均匀流 2.恒定流

3.非恒定流 4.缓流

2、相对压强是指该点的绝对气压与_______ 的差值。1.真空压强; 2.当地大气压;

3.标准大气压; 4.工程大气压。

3、S2 型水面曲线是发生在(1.陡坡渠道中的急流

2.缓坡渠道中的缓流 3.陡坡渠道中的缓流 4.缓坡渠道中的急流

4、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是根据()原理导出的。1.能量守恒 2.力的平衡)

()

3.4.动量守恒

质量守恒

5、在明渠渐变流中()

1.总水头线一定平行于底坡线 2.测压管水头线与自由水面一致

3.总水头线与自由水面相重合 4.水面线与底坡线平行

6、共轭水深是指()

1.临界水深

2.溢流坝下游水流收缩断面水深 3.水跃的跃前水深与跃后水深

4.均匀流水深

7、当圆管中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动能修正系统α等于(1.2

2.2000 3.3 4.1

8、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1.平行 ; 2.正交。

3.无法判断)

4.重合;

9、压力中心是()

1.压力体的中心 2.淹没面积的中心 3.总压力的作用点

4.受压面的形心

10、连续介质假设认为流体()连续。

1.在微观上 2.原子间 3.分子间 4.在宏观上

11、液体只受重力作用,则静止液体中的等压面是(1.任意曲面 2.斜平面 3.水平面

4.旋转抛物面

12、总流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1.恒定流

2.非恒定流)。3.可压缩流体 4.以上都不对

13、佛汝德数Fr是判别下列哪种流态的重要的无量纲数()1.均匀流和非均匀流 2.急流和缓流

3.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4.层流和紊流

14、紊流粗糙区的水头损失与流速成()

1.二次方关系

2.一次方关系 3.1.75次方关系 4.1.75~2.0次方关系

15、当从孔口流出的水股被另一部分流体所淹没时,称为——————。

1.孔口淹没出流

2.管嘴非恒定出流 3.孔口非恒定出流 4.自由出流

16、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孔口外接一个相同管径的管嘴,作用水头相同时,管嘴比孔口出流量(1.大

2.小 3.相等 4.不定)

17、管轴高程沿流向增大的等直径管道,其管轴压强沿流向()

1.2.3.4.增大

减小

不变

不定

18、在同一瞬时,流线上各个流体近质点的速度方向总是在该点与此流线()

1.2.3.4.重合相交

相切

平行

19、已知水流的沿程水力摩擦系数l 只与边界粗糙度有关,可判断该水流属于()

1.2.3.4.层流区

紊流光滑区

紊流过渡粗糙区

紊流粗糙区

20、明渠水力最优断面的水力半径R()

1.2.3.4.等于水深的一半;

等于底宽的一半;

等于水面宽度的一半;

等于湿周的一半。

21、水的动力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4.不定

22、在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

1.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2.单位重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3.单位面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4.单位质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23、一侧挡水的直立平面上,液体的静水总压力作用点(1.通过受压面的形心 2.低于受压面的形心

3.高于受压面的形心 4.通过压力体的重心

24、恒定流的()

1.E.位变加速度及时变加速度均不为零。2.位变加速度及时变加速度均为零; 3.位变加速度为零; 4.时变加速度为零;

25、堰流的流量与堰顶水头的()成正比。)。1.D.3/2次方

2.1/2次 3.1次方 4.2次方

26、牛顿流体具有()。

1.B.实际上绝对不可压缩的性质 2.扩散并充满整个容器的特性

3.切应力与运动状态无关的性质

4.在任何切应力作用下不能维持静止状态的特性

27、已知水流的沿程水力摩擦系数只与边界粗糙度有关,可判断该水流属于

1.C.紊流粗糙区

2.层流区 3.紊流光滑区 4.紊流过渡粗糙区

28、影响水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

1.水的温度

2.水的流速 3.当地气压 4.水的密度)(29、图示容器中有两种液体,密度r2 > r1,则 A、B 两测压管中的液面必为()

A 管高于 B 管; B 管高于 A 管; AB 两管同高。

都有可能

1.2.3.4.30、水自水箱经管路流出,若把管路阀门再关小一些,阀门前后的测压管1与2的液面高度变化将是(1.2.3.4.A.h1升高,h2降低 h1与h2都降低 h1降低,h2升高 h1与h2都升高

判断题

31、水头损失可以区分为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1.2.A.√ B.×

32、曼宁公式只能适用于紊流阻力平方区。

1.2.A.√ B.×

33、当管流过水断面流速按抛物线规律分布时,管中水流为紊流。1.2.A.√ B.×

34、液体的粘性是液体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1.2.A.√ B.×

35、临界雷诺数随管径增大而增大。

1.2.A.√ B.×

36、同一渠道,流量为Q时为缓流,则流量为2Q时仍为缓流。

1.2.A.√ B.×

37、区别薄壁堰、实用堰和宽顶堰,只取决于堰壁厚度δ。

1.2.A.√ B.×

38、临界流一定是均匀流

1.2.A.√ B.×

39、流速分布越不均匀,动量校正系数越大。

1.2.A.√ B.×

40、管道突然扩大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ζ的公式是在没有任何假设的情况下导出的。

1.A.√ 2.B.×

41、临界流一定是均匀流。

1.2.A.√ B.×

42、水泵的扬程就是指水泵的提水高度。

1.2.A.√ B.×

43、陡坡上不一定产生急流。

1.2.A.√ B.×

44、恒定流一定是均匀流,层流也一定是均匀流。

1.2.A.√ B.×

45、矩形面板所受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与受压面的形心点O重合

1.2.A.√ B.×

46、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只适用于整个水流都是渐变流的情况。

1.2.A.√ B.×

47、实际水深小于临界水深的水流就是急变流。

1.2.A.√ B.×

48、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只适用于整个水流都是渐变流的情况。

1.2.A.√ B.×

49、体积模量K值越大,液体越容易压缩。

1.2.A.√ B.×

50、其它条件相同时,实用堰的流量系数大于宽顶堰的流量系数。

1.2.A.√ B.×

51、不论底坡为顺坡、平坡还是逆坡,只要水面曲线位于2区,则必为降水曲线。

1.2.A.√ B.×

52、层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仅与雷诺数有关。

1.2.A.√ B.×

主观题

53、井管贯穿整个含水层,井底直达不透水层的井称为 _______。

参考答案:

完全井

54、在有压管流的管壁上开一个小孔,如果没有液体从小孔流出,且向孔内吸气,这说明小孔内液体的相对压高于、或低于)小孔的位置。

参考答案: 小于,低于

55、流线和迹线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区别:迹线是单个液体质点在某一时段内不同时刻的流动轨迹线;

流线是同一瞬时由连续的一系列液体质点所构成的流动方向线。

(2)联系:恒定流时,流线与迹线重合。

56、绘出图示曲面上的压力体图及水平方向的静水压强分布图,标明静水压强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压力体的方向

参考答案:

57、图示一跨河倒虹吸圆管,管径d=0.8m,长 l=50 m,两个 30°折角、进口和出口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流速水头忽略不计,求通过倒虹吸管的流量Q。

58、图示圆弧形闸门AB(1/4圆), A点以上的水深H=1.2m,闸门宽B=4m,圆弧形闸门半径R=1m,水面

59、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4900Pa。压力表中心比A点高0.5m,A点在液面下1.5m。求液面的绝

参考答案:

60、有一沿铅垂直立墙壁敷设的弯管如图所示,弯头转角为900,起始断面1-1与终止断面2-2间的轴线长水头损失hw为0.1m,已知管径d为0.2m,试求当管中通过流量Q为0.06m3/s时,水流对弯头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

篇2: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

一、昌明考研寄语

人说考研是一条不归路,选择它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匆匆追寻梦的脚步,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为了前程,我们将青春荒芜,为了理想,我们把爱情放逐。

二、适用专业与科目

1、适用专业:

水文水资源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力学、城市水务、水利工程(专业学位)

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壤学、农业工程(专业学位)、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环境学院: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

能源与电气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

力学与材料学院:流体力学

2、适用科目:

814水力学

三、内容简介与价值

(1)考前必知:学校简介、学院概况、专业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统计、学费与奖学金、住宿情况、其他常见问题。

(2)考试分析: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3)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4)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5)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强化冲刺阶段可直接脱离教材而仅使用核心考点解析进行理解和背记,复习效率和效果将比直接复习教材高达5-10倍。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权威、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6)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2007-2013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7)备考方略:详细阐述考研各科目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备考教辅和辅导班、汇总考生常用必备考研网站。信息资料来源于:昌明河海考研网

篇3: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于1957年由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和唐立民教授领导创建, 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设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7年计算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6年首批获得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工程力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过去50多年中,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力学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为此, 我们统计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2011-2015年大学毕业生 (包括本科生437名和研究生566名) 就业去向数据, 分析规律、探讨原因, 并针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建议。

一、近五年就业总体状况

表1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毕业生2011-201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其中就业去向分为六类: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协议就业、指令性就业、灵活就业、出国升学和待就业。从就业率来看,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很高, 直到2014年开始才有所下降 (92%) , 与此同时待就业率明显升高,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未完成三方签约、留学申请中等原因造成的未最后“落位”, 另一方面可能是近两年本科生改变了常规的就业观念, 更多人坚持自己的理念而选择自主创业或谋求求职储备。指令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在本科毕业生中2015年才出现, 虽然所占比重很小, 但展露出本科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开端,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2014年始本科毕业生出现了待就业人数且比例高于研究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皆高于95%, 博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更是一直保持在100%。这说明, 社会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在2012和2013年略有下降, 分别为95.35%和96%, 其他年份则是在98%浮动, 2011年则达到了100%。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11年才摆脱, 并且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经济拉动快速平稳, 资金投入量大, 相对而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2012年始国家重工业产业出现回落, 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 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相对减少, 但从统计结果看, 对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未产生大的影响。由于国家和相关单位每年的指令性政策不同, 每年指令性就业的研究生人数也会不同, 博士研究生基数小, 所以指令性政策就业对博士研究生的统计比率影响较大, 在2011和2013年指令性就业分别达到了22.2%和26.6%的相对较高比例, 2012年为13.3%, 其他都在4%以下。灵活就业在毕业研究生中也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硕士毕业生, 灵活就业每年都占到了一定比例, 博士毕业生只在2013年出现。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是“待就业”的状态 (< 5%) , 这可能是就业难易程度, 择业观念、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情况特殊、个人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此外, 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并没有暂不就业的毕业生, 说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积极性并无问题。

从表1的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协议就业率看, 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所占比重远低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全民受教育条件和教育素质综合提升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意识到追求更高等教育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更优选择, 因此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率逐年下降, 由2011年的43.30%降至2015年的18.20%。表2还表明, 本科毕业生每年升学或出国出境的人数占据毕业生大半人数, 除2011年出国升学率为56.70%, 至今一直维持在60%以上。研究生的协议签约就业每年都占了较大的比重, 都在60%以上, 说明这是当前研究生就业的主流形式。在协议签约就业的比例中, 硕士研究生普遍低于博士研究生的原因是除2011年外 (9.6%) 每年都有大约20%-30%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升学或出国留学深造。2011年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 同年选择出国留学的研究生比率也大幅下降。硕士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已经司空见惯, 说明在经济、社会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现状下, 国外教育在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对博士毕业研究生来说, 近五年无海外就业的先例, 一方面可能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的就业环境已能为博士毕业生提供理想的发展平台,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是由于语言、培养模式等的差异, 国内毕业生在国外直接求职仍有一定难度, 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分布

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受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4】“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而就业地域的流向和就业单位的性质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这种自主性、多样性、甚至毕业生的质量, 为此我们将就业毕业生按这两种典型的衡量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一) 按就业地域划分, 以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辽宁省内和其他地区为依据

如表2所示, 因为本科生的就业人员中很大比例是升学, 而留在本校读研的学生占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辽宁省内就业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2013年以前都在60%以上。2014和2015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受国家硕士研究生推免制度改革的影响。应届本科生只要获得推免资格, 就不再区分保送校内还是校外, 部分获得推免资格的本科生选择去外校读研。相应的, 其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例也由30%左右上升到50%左右。本科毕业生协议签约就业率偏低也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就业率较低, 近五年都在8%以下。对研究生来说, 留学出国人员除外, 通过对比一线城市和辽宁省内就业人数发现, 辽宁省内就业人数较多, 每年都在30%以上。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和一定的基础设施, 而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开放门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集中了较多家科研院所与重工企业的大连和沈阳, 每年会吸纳大量的毕业研究生。此外, 部分硕士毕业生选择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就一线城市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明显高于本科生, 在2013年甚至达到20%。经济的转型使人才的流通更为通畅, 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而研究生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 按工作单位性质划分, 以国有企业、高等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和其他企业为依据

对本科生毕业生来说, 很大比例选择继续求学, 造成高等教育单位接受人数比例高。除继续升学外, 大型国有企业 (如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 成为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 选择三资企业, 进入党政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寥寥可数。

与本科毕业生升学读研一家独大不同, 研究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企业 (包括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 成为研究生就业的主战场, 就业人数占30%-40%, 其次是高等教育单位 (如大连理工大学) 和科研设计单位 (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设计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所) 。但科研设计单位的占有率下降趋势明显;其他企业占有率相比之前有所下降。近三年毕业研究生的新流向是党政机关、部队和三资企业, 这种就业单位新流向的出现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素质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需求。

除大学生总体就业单位性质的分布, 女大学生就业也是个热点问题。如图1所示, 对女本科毕业生来说继续攻读研究生是她们的主要选择, 只有少部分选择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或其他企业等企业单位, 科研设计单位、党政机关、部队和其他事业单位近五年未有录用女本科毕业生的记录。2015年, 更是出现了女生全部选择了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女研究生而言, 更多倾向于国有企业和高等教育单位, 在科研设计单位的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导师在培养过程中通常鼓励男生选择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生则被建议选择稳定或相对安逸的工作, “性别化的研究生培养” 削弱了女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5】劳动力市场的性别秩序和男性偏好, 使得社会更应构建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市场, 女研究生【6】自身也应发挥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忍耐力的优势, 规划职业生涯并合理定位自我, 以减少求职中的盲目性, 理性就业。

显然,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 就业分布按地域划分时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 “就近”原则, 即高校所在地区辐射范围, 二是“经济水平”原则, 虽然单纯的追求经济待遇并不是就业的核心要义, 但不可否认这是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就业分布按就业单位性质划分时, 也能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本科生选择升学作为毕业出路造成本科生高等教育单位占有率较高, 而毕业研究生除了高等教育单位外, 科研设计单位的择业率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

三、专业特点对就业领域的影响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程序设计等, 因而毕业生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和实验能力, 能在各种工程领域中 (如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 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近年来, 力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在高新技术领域 (如信息科学、新型材料等) 就职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2011-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按就业领域统计结果见表4, 不包括出国升学、待就业、灵活性就和指令性就业 (相关统计数据见表1, 这里不做重复表述) 。可见, 尽管就业领域体现出多元化态势, 但传统的机械和土建领域仍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领域, 对研究生而言, 机械、航空和教职是其主要就业领域。研究生在航空领域中就业人数比例异军突起, 可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在计算力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另一方面是因为力学系的教职工很多从事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工作, 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从事教职工作研究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 这可能是受各大高校对教师队伍学历层次要求不断提高的影响的结果。

四、针对性的培养措施

就业, 可以反映一个文明社会的发展态度, 人才的多样化更是标志着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用人单位日趋综合化的人才需求趋势, 使得应聘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诚实守信的品格和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外, 还需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锻炼、综合素质的培养, 到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 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积极拓宽其培养渠道, 为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创造条件, 为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具有针对性的建立适于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来讲, 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注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增强自身就业竞争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社会。【7】【8】【9】

基于对工程力学专业近五年大学生毕业生统计数据的分析, 提出如下建议: (1) 完善高校职业规划课程体系。高校除了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外, 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求职准备,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水平。因此, 高校应开设职业规划的相关的课程, 及时、准确的将社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2) 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相应的, 高校应强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供优良、规范的职业规划教育奠定基础。 (3) 高校与企业联合设立以培训为目的工作站, 培养大学生除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之外的实践能力和处理工程问题的专业和统筹规划能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能力。 (4) 选派一定数量、有业余精力的学生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培养包括人际关系等适应工作软环境的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应地也会增加就业机会。 (5) 以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模式改革高校教育制度, 开设企业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课程, 总结出具有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课程教学是关键环节, 既可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认知度, 又可缩短学校温室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6) 大学生自身应勤奋学习, 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培养创新能力, 形成创新思维;同时注重团队合作意识, 关心集体爱护他人, 学会合作与奉献。

研究生的就业与本科生的就业又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除了2015年, 研究生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和待就业率之和都高于本科生 (见表2) 。其中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从市场需求看, 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 需要的是高能“技工”, 对研究生等高职生的需求量有限;从毕业生角度看, 由于个体观念、担心发展空间小和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不规范等原因, 也使得研究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顾虑重重。为进一步拓宽就业领域, 提高研究生就业率, 高校应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为培养标准, 不应过分强调研究生理论研究水平, 忽略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而言, 在强化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 需要适当调整求职心态, 正确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理性调整职业期待值。

需要指出的是,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涉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就业满意程度、二次再就业率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内涵。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的就业环境、就业形势、就业制度的变迁以及个体就业观念、就业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必然不断涌现出新的趋势和思潮, 带来新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因此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必然又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持续更新的过程。本文主要以统计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基础, 进行解读, 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片段性, 仅供参考。

摘要:就业是大学生教育价值实现中的关键。通过对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近五年大学生 (含本科生、研究生, 不含专科生) 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提取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分布状况 (依据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性质划分) 等数据。结果表明, 毕业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 而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就近”和“经济水平”成为两个重要准则。最后, 针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程力学,本科生,研究生,就业分布

参考文献

[1]王鉴棋.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与成功就业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94-95.

[2]喻名峰, 陈成文, 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 (2001-2011) [J].高等教育研究, 2012 (2) :79-86.

[3]黄敏.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20) :43-46.

[4]陈鹏.研究生就业地域选择分析及对策探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5) :128-129.

[5]许艳丽.透过性别的棱镜看女研究生就业问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7 (1) :23-28.

[6]王素梅.女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12.

[7]陈高扬.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11) :69-70.

[8]钟震颖, 雷五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5) :83-85.

篇4: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训练研究

【关键词】学习策略 英语听力 训练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因此听力教学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当前环境下加强对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训练的研究,有助于探索出适用于日常教学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教学模式。

一、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以及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评估和调整,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过程的管理和调控,而听力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学习者对认知行为的积极调控能力,因此对于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来说,元认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点与学生商定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及进度控制表,使广大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时间和进度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在该种情况下不仅学生能够通过自评及反思来进行自我监控,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加强了自我监控意识的同时,达到提升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

二、速记策略

从本质上来看,速记策略是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记忆策略的外在表现形式,听力理解的过程主要是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以及长时记忆组成,而信息的加工则主要是依靠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但是受制于短时记忆容量以及存储时间的限制,听力者需要采用相应的策略来进行长篇文章中的细节问题记录,例如涉及到数字的年龄、时间、地点等信息。在进行听力学习的过程中,应善于抓住英语本身特有的呼吸停顿及节奏,从而进行所需信息的快速记录,该种速记情况下记录的单词可以采用缩略语、数字代号或者是自己能够识别的符号代替,随后在听力结束后进行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的组合及编码,最终更好的进行语篇的理解。

三、预测策略

1.在根据相关标题及选项内容基础上进行听力内容的预测,从而帮助自身更好的进行全文大意指导,以便在听力过程中寻找相关的词汇及背景信息。

2.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听力问题及类型的预测,以此来明确听力过程中的关注重点,特别是通过对备选项信息的理解,来预测或者是把握和推理整篇听力材料的中心思想。

3.在听力过程中根据听力材料中的连接词或者是语音语调等信息,对听力材料大致内容及背景的预测。预测是听力学习过程中极具趣味性及挑战性的环节,有效的预测能够帮助听力者直击问题关键。

四、概括总结策略

大脑对于感知信息的存储主要是通过信息加工处理随后进行长期记忆保存的,对于英语听力学习来说,将听到的各項语音信息进行概括性总结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加工方式,并同时能延长其在头脑中的保存时间。在日常听力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语音信息加工、概括、总结及再现的能力,从而帮助其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完整的印象,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听力过程中的信息快速提炼能力,避免听力过程中学生进行破碎语音信息的记忆,从而丧失了对整体的把握。

五、重复策略

从信息形成的过程来看,重复是一种感知信息进入短暂记忆,并通过信息加工后转变为长时记忆,随后再次提出并输出的过程。在以上过程中,通过听力者通过对听到的单词及关键信息的加工与再现,有效的加深了听力信息在头脑中的长时记忆,并在进一步的信息提出输出过程中进了巩固。因此在日常的听力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重复策略的应用,加深学习听力过程中的记忆能力。例如采用让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跟读或者是复述的形式,帮助其提升语音材料深入记忆能力。

六、社会情感策略

1.情感策略是指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对自身焦虑情绪以及紧张心态的调整,从而使自身保持良好的听力状态。以往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有效的将听力过程中感知到的词、义、形结合在一起,会相应的造成学生听的懂却不能对语音材料进行整体理解和把握,最终导致学生听力过程中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所以,在日常的听力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创造出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并采用启发式、鼓励式的教学手段调动其学生的听力积极性。

2.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还可以适当的对听力材料进行讲解,例如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材料理解。同时对于语音中的弱读、连读、单词重音等语音知识的讲解也极为重要。

听力学习策略训练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以上策略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将其分裂开,各个策略之间应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应将以上策略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更好的运用到听力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孙盛萍.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及其培养[J].林区教学,2014 (11):41-42.

[2]刘冠华.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2):93-96.

*广东省教育厅社科一般项目“任务型英语听力三维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WYXM0061)。

篇5:大连理工大学水力学

一、普化复习重点

(一)由于专业课改革,普化部分出题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出题模式主要侧重于前4章,在的考研题目中后面几张涉及在5分左右,性价比不是很高,前四章最重要,计算题第一章热力学有1题,第三章那个四大平衡多重平衡必出计算。书本上前四章考的难度相比以往有点深,并不是考的细,特别是选择之类的,陷阱比较多。第二章主要是稀溶液的依数性,具体可以参照书本的例题,还有就是那个易容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在是电解质的情况下,要会定量分析,因为是电解质的时候也是满足定量分析的,对于如果是浓溶液,满足定性分析,这些要会,第二章这个比较重要吧,有可能是简答题,还有就是那个算分子量的那个也要会。

第二章那个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结构这边比较重要,一定要会写结构。

第一章热力学部分要会计算,动力学部分要会分析,可能会考简答题。第三章的计算常见的多重平衡一定要会,这个是必考的。

第四章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和简答的重点部分,那个杂化轨道类型,杂化类型这个最基本的一定要回的。特别是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怎么区分,各自的物理性质的比较,比如熔沸点,等等,还有就是那个最后离子极化,这个和第五章的那个物理性质的比较有很大关联,13年考过简答,具体可以参考有一本陶蕾的普通化学,这本书离子极化部分一定要好好看看,帮组理解记忆分析。

第五章也要看看特别是那个硫化物和氮化合物之类的那些熔沸点比较什么的。这个就是离子极化的应用。这个比较重要。

整体大概就是这些了,复习资料,我当时是报的辅导班,还有一些资料我是从同济同学那边买的,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有:

1.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前七章重点习题集。这个是同济编的,选择题变的不错。

2.同济大学出版的.陶磊的普通化学,具体可以去图书馆借一下,貌似已经停产了。

历年的真题没有参考意义,因为从13年开始专业课改革,普化这块出题人是由化学系的老师出的,所以重点很明显,在前四章,考点也不是很细,主要就是同济本科期末考试的重点之类的,但是难度的相比以往要大很多,主要就是计算选择难度有点大。

同济大学的历年普化期末考试真题这个很重要的。

学生笔记这个很重要,还有讲义可以参考一下。

普化前四章的书后习题要会啊。这个貌似是很基本的,必须会的。

还有我也想不清楚了。如果有的话我继续弥补。不过说句实在话,资料不在多,因为深有感受,我之前搜集了很多资料,有些也是买的学长那里的,但是貌似有用的不是很多、。最后浪费时间,而且复习重点不是很明显,搞得最后还人心惶惶的。

最重要的:书本,陶磊的普化编的不错,还有就是同济近十年的期末考试真题(这个至少做3编)。讲义笔记。同济编的前七章习题集。

普化复习时间的话:前期可以把书本多看几遍,我书本都看烂了,至少4-5遍吧,8月份就要开始有重点的看书本了,做题目,梳理考点。准备不在早,一定要把握自己的复习进度,复习重点。千万不能什么资料都看,这是我切身体会,我发给你们的电子资料有些不重要,但是你们自己把握吧。

二、水力学

整体感觉比较难,书后习题要会,虽然没有答案,但是可以自己做了,然后问问自己学校的老师,当然也可以问我,我只能大概凭印象告诉你方法怎么做的。尽力吧。

说下各章节重点吧:

第一章没什么重要的,就是表面力质量力常见的。这些基本的搞懂了就差不多了。

静力学部分还是比较重要的,主要就是记住那几个特性,还有就是重力作用下的静压强分布,会用几何法和算术法计算,那个作用在曲面和斜面上静水压力的分布这节很重要的,这节书上例题搞懂基本差不多,但是难度考试的时候会比这个难点。

动力学应该算最重要的吧,这个是必考的吧,这也是后面几章学好的基础,特别是那几个方程,一定要会,要是有时间的话,最好能自己推导出来。这样比较好点,对以后看书理解什么印象比较深,

前三章算是第一部分,或许许多同学觉得这部分就是全书的重点部分,确实是这样,但是我所说的是这样是因为,后面几章基本就是用的这前三张的知识公式推导起来的,并不是后面不考,相反这前三章考的不是很多,主要考的就是很面,这点让我觉得同济水力学部分出题重点还是比较均匀的.,各章节,并没有说,哪一张不考哪一张考的说法,基本就是一张一道计算的考法,这种考试意味着我们每一张都要搞透。第四章这部分其实考的不是很多,主要就是感觉公式比较多,但是考的不是很多,那几个基本公式记住了就差不多了,层流紊流的几个特性要会啊,这个填空会考的。

第五章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这个考计算吧,把书上的几种计算搞透。

孔口管嘴,短管长管的其实是差不多的,仔细比较一下公式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这样比较容易记忆,记公式就要有差别的去记忆,这样印象才会深,最好能够推导一下。

应该考试会有一题计算题。

明渠流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整本书。

明渠均匀流的形成条件及水力特征、水力最优断面、允许流速、无压圆管均匀流的水力计算、断面比能和临界状态、明渠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和判别标准、水跌和水跃、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

这上面的是大纲列出来的,个人觉得这个真的每个知识点都很重要。特别是水跌水跃,那个能量损失方程,以及流态判别,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这个要会自己画,考试的时候会给你几个不同的坡度情况让你去画图,这部分书后习题也比较重要。13年考了一题水跃能量损失的题目18分,然后进行流态分析,这个确实比较难。这部分你就算看n编也要把他搞懂。基本可以确定为必考的题目。

堰流的计算,主要就是书上的那几种,他们计算形式公式进行类比,然后找出区别原因进行记忆,书上的例题搞懂就差不多了。

因此分析这边会考个选择题,这部分比较简单,主要就是那几个相似准则。要会算,

渗流会考一题计算吧,像单井之类的,这边也还可以,主要就是会推导出公式。

三、个人认为水力学复习必备资料

书本当然是必须的,公式一定要推导个2-3遍,书本一定要看至少5-6编,这个真的很重要,每看一遍你都要去发现自己哪里不足,那里需要弥补,有什么新的收获,这些你都要记录下来

同济大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的这几年的期末考试题目,这个很重要的,考试的题目的重点和这些是差不多。但是考试题型可能不太一样,难度要比期末考试难一个级别,期末考试的题目至少做5遍,做了之后你会很有收获的。

辅导班的水力学内部讲义,这个我全力推荐,这个真的就是考试的重点范围,以及考试主要考试类型,这个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特别是后面的模拟题,考试题目有好几题和这个类型是一样的,只是稍微变动了一下,所以这本书的含金量你们自己把握。我看了8遍左右,不是看,是自己一遍一遍的算过去,这个真的很重要。

书本的课后习题如果有时间最好做个2编,不会的话,就先看知识点,做书本例题,然后再去做习题。

水力学一定把书本上的所有公式吃透,弄明白了,不要带着疑问去做题,一定搞透公式,这是个人最大的心得。

申明一下:许多同学问我资料多不多,我觉得你们问的问题有点问题,个人觉得资料越是少反而好,这样你反而会更想一遍一遍的去做去反思,好多卖资料的高了一大堆没用的资料,或许许多是从网上下载的,也有些是从同济那里要的课件,但是我要说这些真的没多大用,考研时间本来就是很紧张的,你要花最少的时间得最多的分,言外之意,你就要有个质量很好的资料,并不是说我给你一大推资料,你就觉得值,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要和各位同学申明你们还是好好先把书看透,资料一定要最核心的,许多资料很杂的,你要了有什么用,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还以为自己看了多赚了。完全错误的想法。

最后感谢一位研友一路以来的鼓励和支持,他失败了,我真的为他觉得可惜,希望他二战顺利,也祝大家考上理想中的学校。

四、最后想说

同济市政很公平,没有学校歧视,不问出身,只看你能力分数,而且据历年经验,环境学院的复试基本是走形式的,复试不用担心的,只要你初试排名达到录取名次之内,那肯定录取了,大伙不要再问这些复试歧视之类的问题,我只想说同济很公平,只看你的成绩,并没有你们想的多么黑,这是我切身体会。大伙加油,还有就是那个每年的分数线没有参考性,不要问分数线多少,这个每年的出题难度不一样,就好比市政13年要360基本就是稳上的,而的要390左右,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学校的时候要参考报录比。

13年同济市政:大概180人报考,最后录取27(学硕13名)人。过初试线的是41人,27-41名的学生大多数选择调剂环科了。

13环工:大概报考的是300左右,记不清了,最后录取43人(学硕24人)。

篇6:兰州大学力学发展

『2011-05-27 09:44:01』『字号:大 中 小』『浏览:2544次』『打印』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引子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办50余年来,在老一辈力学家、力学教育家叶开沅教授与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郑晓静院士、周又和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在办学的核心指标上开创了兰州大学多项第一:国家首批博士点之一,培养出第一位院士、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一项完全由校内成员独立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叶开沅培养的学生中3人当选院士位列校内个人第一,唯一有本学科教师担任国外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唯一有二位教授获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的学科,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唯一的非在职博士生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唯一的由教师个人争取获得的国际学术组织捐资在我校设立的人才培养奖励基金、二篇学术论文获国际学术奖励(即最佳贡献论文奖与最佳论文奖)。目前,该学科还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生人才培养省级基地、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办学条件与核心指标。面对国际间激烈的科技与经济竞争,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使命更加重大。我校力学专业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经过几代人的不屈努力和不懈奋斗,由“弱势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多项办学指标位于学校前列的优势学科,其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办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加以总结与思考的。今天力学学科的“喷发”,是力学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长期坚持“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的办学精神的必然结果。只有知道什么是好、也知道如何在西部地区不利环境与条件下去追求好,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学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实施来办好学,才可能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发展成为好,才不至于鹦鹉学舌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或说法)以致于水土不服,才不至于没有独立见解地进行一些无谓的“空调”(读tiao,即调整之意),进而才有可能避免某些“形左实右”的“乱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肩负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重任的我们,要有长远的办学追求,尤其对于肩负更大使命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此征途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通过一步步的成功实践、一步步的向前发展,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为后来者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道路。为此,也需要对过去的办学经历进行有效总结,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这样方可使未来的发展不至于有形无实,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真正实现国家的目标和人民的期盼。这里,我们仅针对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科研与人才培养硬件条件作客观表述,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发展的脉络。

发展历程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建于我国建设事业大发展的1959年。当时,在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推动下,力学被认为是与高新技术密切联系的学科,全国许多重点大学相继开始建立力学专业,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借鉴苏联莫斯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兰州大学所建立的力学专业及其教研室放在了数学系(随后改为数学力学系),首任力学教研室的党政负责人为潘朝艳同志和郭秉荣同志。当时,从已进校的数学专业学生中挑选出一部分转到了力学专业,于1962年有了首届毕业生。相关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或教师,如北京大学5位力学专业创办人之一的叶开沅于1959年随江隆基校长来到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生程昌均、苗天德和王廷栋,清华大学力学班的汤任基与王凯,南京大学天文专业毕业生俞焕然,兰州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生刘人怀、陈山林与王璞等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期充实到兰州大学力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到“文革”时,力学专业的教师与实验人员达到40余人。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一批力学教师相继调离兰州大学到国内其它高校与科研机构,如刘人怀1978年调到中国科大,此后不久以出色科研业绩在没有博士学位的情形下成为国内首批获洪堡奖学金资助赴陈山林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教授门下攻读研究生等。西德留学的学者;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等教育恢复正常及本学科带头人叶开沅教授的冤假错案被彻底平反,兰州大学力学学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叶开沅教授的带领下,1981年申请的固体力学硕士与博士学科培养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成为兰州大学的6个首批博士点之一,叶开沅教授也成为该学科点的唯一博士生指导教师。从此,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开始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时代。1986年,兰州大学力学系独立建系,叶开沅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从而使其办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在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郑晓静以其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首届中国科协授予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和1991年获国家教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叶开沅教授也因此被甘肃省授予“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称号。到上世纪末,在本博士学科点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还有:汤任基(1985;1986年调出)、程昌钧(1989;1996年调出)、朱正佑(1993;1996年调出)、苗天德(1995;2006年退休)、俞焕然(1995;2006年退休)、郑晓静(1995)、周又和(1998)。在叶开沅教授卸任力学系主任后,苗天德教授(1991-1994)和俞焕然教授(1994-1999)先后继任力学系主任。1991年,由苗天德教授领衔申报的力学二级学科岩土力学硕士点获批准设立,在1997年国家进行学科调整时,这一硕士点从力学学科中被取消,于是被学校转化为地质工程硕士学科点。1997年郑晓静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成为兰州大学首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当时还称其为“总理基金”)的教师。同年,郑晓静教授因其教学与科研的成绩获宝钢教育基金会授予的“中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并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IEEE超导委员会主席Spargo教授(右)和该委员会奖励委员会主席Nisenoff教授(左)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2008年度IEEE应用超导国际会议开幕式的授奖仪式上向周又和教授(中)授于2007年度发表在IEEE Trans.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学术期刊上的“最佳贡献论文奖”。

1991年9月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的王仁教授在兰州大学出席全国现代力学与数学学术会议后,得知兰州大学已开始电磁固体力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欣然约请周又和与郑晓静面谈并给予了热忱鼓励。面谈完后在王仁先生下榻的兰州大学外宾招待所楼前用王仁先生所带的相机摄于此照片,大约三周就收到了王先生寄来的这一照片。左为周又和(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讲师),中为王仁院士,右为郑晓静(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

教授)。

1999年6月,力学系与物理系、材料系、现代物理系一道组成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周又和教授出任其力学系主任。1999年3月,申报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固体力学学科岗位被批准设立,同年底周又和被批准为该岗位的特聘教授(第二批)。1999年,固体力学学科被甘肃省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底,叶开沅指导培养的学生刘人怀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兰州大学首位获院士殊荣的毕业生。2000年,周又和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中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由郑晓静教授领衔申报的工程力学硕士学科点被批准设立,2004年由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领衔申报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人事部批准设立,2005年工程力学博士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同年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准设立。

1994年7月-1995年7月底,周又和作为日本资助的外国研究员在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在周又和教授及其研究成果的促成下,日本东京大学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Miya教授任会长的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两度向兰州大学捐资400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图为周又和于1995年3月陪同Miya教授来兰州大学讲学并与学校商谈设立基金期间的合影。左为周又和(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中为Miya教授,右为郑晓静教授。

2005年6月,力学学科与地质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后者由力学学科于2002年负责组建)一道成立了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周又和出任院长,王省哲任该学院的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2005年底,“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被甘肃省批准为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同年,周又和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06年他又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5年以来,学校按学科点成立了固体力学研究所与工程力学研究所,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分别担任这两研究所的所长(后者于2010年由黄宁教授接替),而且周又和教授被指定为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2005年底,以风沙环境力学成果为主申报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准建设,2008年通过建设验收正式挂牌,周又和教授被任命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人怀院士被任命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年协同甘肃省地震局一道申报的“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站长。2007-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并组织协调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以力学为主)、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同申报的“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获批准建设(申请书由王省哲主写和统稿),王省哲担任该实验室的一研究室主任(注:后期的建设因周又和已担任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校决定让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教授担任该B类重点实验室的主任)。2005年力学一级学科入选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7年固体力学学科入选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和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的力学教师队伍先后入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07年周又和为本科生主讲的《理论力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周又和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周又和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入选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完成人:周又和、王省哲、武建军、郑晓静)。2009年底郑晓静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0年她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领域的院士(即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叶开沅教授指导培养的孙博华博士(1989年获博士学位)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成为该学科培养的第三位当选院士的学者。2010年,周又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兴义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前,郑晓静与周又和指导的博士中,已有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即武建军,2004;王省哲,2005;黄宁,2005;高原文,2006;王记增,2009;苟晓凡,2009)。2010年,以力学为主的学院工程实验中心被甘肃省批准为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准设立。同年,郑晓静院士被国外学术机构聘请担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CMC)》这一SC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的共同主编,周又和被邀请担任国外三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周又和教授(即站立的右边者)在2005年12月于波兰召开的国际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会议上主持分组学术会议,照片中的论文报告人为本届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即站立的左边者)。

截止目前,该学科在岗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含两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全国优博入选者1人)、副教授5人;力学实验人员3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在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这二个招生博士点上,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8人。近年来,每年招收本科生近50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科学研究及成果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秉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宗旨,通过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到了显著成效。叶开沅在1959年来兰州大学前,在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当时为学部委员)的指导下,在北京大学针对当时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热点课题之一的柔韧板壳非线性力学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一道完成的科研项目于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59年叶开沅来兰州大学后,在兰州大学力学专业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文革”前,该学科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叶开沅早年在北京大学所形成的研究方向——柔韧梁板壳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弯曲与失稳开展理论研究。

在2006年于兰州大学召开的“中美土壤风蚀与环境力学国际研讨会”上,郑晓静教授作学术报告,坐在前排左边者为土壤风蚀的国际知名学者Gillette

教授。

(一)以前的主要科研情况

(1)板壳非线性力学。在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上世纪60年代刘人怀的本科毕业论文(1963)及他毕业后留校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他们针对求解薄板非线性弯曲的有效方法即“钱伟长摄动法”在非线性柔韧扁球壳稳定性问题分析时所遇到的困难,一道提出“修正迭代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方法在夹层薄板薄壳非线性弯曲与失稳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学界认为是一高精度的有效分析方法,这是30年后刘人怀作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成果之一。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当时圆(环)板非线性大挠度问题求解的近似解析方法在手工推演到高阶解时计算量显著增加的问题,叶开沅与其学生及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计算机推演计算摄动解与迭代解的“解析电算法”。其博士研究生郑晓静、周又和针对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精确解及各类解析方法的收敛性证明这些棘手难题、柔韧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学为基础的谐振弹性元件的载荷-频率特性等定量分析课题所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两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郑晓静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被学术界评价为是“国内外少见的优秀工作”,“已处国内外领先地位,是五十年来该课题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基于郑晓静博士学位论文所撰写的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于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叶开沅与其博士生孙博华一道,还开展了锥壳、锥壳与圆柱壳的组合结构弯曲的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结果。

(2)非均匀力学及结构优化。在上世纪60年代,这类研究工作极少,叶开沅是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提出了用分段局部均匀化的近似方法来逼近非均匀体的阶梯折算法,利用每段上的弹性解和不同段在交界处的位移与力的连续条件及边界条件,就可以给出非均匀弹性构件力学问题的解的基本代数方程组,进而可以获得问题的解。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一系列论文,给出了非均匀柱、梁、板的变形、振动、稳定性等力学问题的解的解析表达式。进入80年代,鉴于非均匀弹性力学的解析解已得到,叶开沅教授开始推动将这一研究结果应用于结构优化的力学研究中。他与合作者俞焕然教授共同给出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一种解析表达方式,由此得到了由其它数值方法难以得到的一类经典问题的优化结果。这一结构优化方法改变了全部用数值计算求解优化问题的困境,提高了结构优化的计算速度和精度,为结构优化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叶开沅与俞焕然在非均匀力学及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结构的屈曲、分叉与非线性分析。这一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程昌钧教授和朱正佑教授。他们与其博士生尚新春、何录武、杨骁等人一道从非线性分析出发,针对结构静载失稳的分叉特征开展理论方法及定量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于199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基础类)一等奖。

(4)连续统力学与岩土力学。这一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苗天德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前期主要与研究生王正贵、朱久江等人一道针对湿埳性黄土与滑坡等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后期(1998年以后)与研究生马崇武、慕青松等人针对金川公司矿石开采中的力学特性与风沙地貌动力学等开展了研究。

(5)断裂力学。这一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汤任基教授,主要开展三维裂纹的断裂力学分析研究。在汤任基教授于1986年调到上海交通大学后,这一研究方向主要由其硕士研究生王银邦继续(后者为叶先生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任组院前的力学系副主任,组院后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2002年调到中国海洋大学)。

(6)流体力学计算方法。这一方向的主要成员为王璞教授与何光渝副教授(前者于上世纪80年代去加拿大后居留国外,后者于1992年调离)。他们针对流体力学问题主要开展样条近似解法的研究,其成果于198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固体力学与冻土力学实验。这一方向的主要成员为王廷栋教授(2002年退休),主要针对一些工程问题开展固体力学实验与冻土力学实验测量的研究。

本照片为在我校举办的“2007年度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两岸到会学者的合影。前排左起第5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台湾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波动力学的著名学者、电磁固体力学创始人、曾任美国康纳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的鲍亦兴教授。其紧邻右侧为郑晓静教授,前排左1为周又和教授。

(二)目前主要开展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郑晓静教授和周又和教授的带领下,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逐步拓展到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等复杂系统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等研究领域。

电磁固体介质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领域。本学科是国内的早期开拓并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单位。主要针对铁磁、超导、超磁致伸缩材料、压电等电磁与智能材料结构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开展了从表征电磁力、建立多场耦合非线性本构模型到提出多场耦合非线性分析方法与调试计算程序等基础环节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突破。在所建立相关理论模型基础上,其定量预测结果均与实验吻合良好,从而为这一领域的力学研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1999年,在他们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的专著《电磁固体结构力学》(作者:周又和,郑晓静)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这一领域国内的第一部著作。通过这一系列研究,他们培养出的博士王省哲、王记增、高原文、苟晓凡和武建军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兴义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独立完成的相关成果于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人:周又和,郑晓静)、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完成人:周又和、郑晓静、王省哲、高原文、王记增、李世荣、武建军)、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郑晓静、周又和)。有关超导悬浮振动漂移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于2007年在IEEE Trans.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后(作者:苟晓凡、郑晓静、周又和),于2008年被 IEEE 超导委员会授予该期刊论文2007年度最佳贡献论文奖(即the Best Contributed Paper Award 或 Van Duzer Prize), 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首次授予中国学者的学术奖励、也是该国际学术组织唯一授予非电工电子学者的奖励。其次,这一领域的模型、方法与理论等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包括电工、超导、材料、动力控制等领域的学者。而且在这一研究的初期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周又和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实验室受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u Miya教授资助以外国研究员身份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后,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于1995年和2007年两度向兰州大学共捐赠400 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此外,王省哲教授与新加坡教授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于2008年在国际学术期刊Int.J.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JSSD)上发表后,获该学术期刊授予的2008年度最佳论文奖(即Best Paper Award 2008)。

在2009年于我校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的“大气边界层中的多相流,即土壤风蚀、沙尘暴、风沙跃移运动与风吹雪”国际学术会议上,美国三院院士(即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著名流体力学家Dan Joseph教授在作完学术报告时,郑晓静教授提问并与之进行学术讨论。图中作报告者为Dan Joseph教授,提问者为郑晓静教授。在郑晓静教授于此次会议上就其领导的研究组实现百年百平方公里沙丘场的跨尺度理论模拟与演化的大规模计算模型、方法及结果作完学术报告后,Dan Jesoph院士高度赞扬这一研究工作为“The central role of Lanzhou University in these kinds of studies

was new to us”。

风沙环境力学研究领域。从2000年开始,该学科针对我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沙尘暴等重大环境课题,将研究拓展到这一研究领域。主要针对风沙运动的基础力学问题如随机粒-床碰撞模型、风沙电实验、风-沙-电多场耦合的跃移运动理论研究、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及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野外沙尘暴测试系统的研制与调试以及实测数据分析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结果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受到包括《Nature》等著名学术期刊上的颗粒物理、地学、大气、太空科学和医药等非力学学科的国际学者的广泛引用,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相关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郑晓静:2/10;周又和:7/10)。由郑晓静教授独立完成的英文学术专著《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于2009年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系列丛书由Springer Verlag出版。与此同时,一批年轻学术骨干得以成长,包括黄宁教授、武生智教授、武建军教授、谢莉副教授等人,其中,黄宁教授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郑晓静教授的指导下,梁轶瑞博士自主开发出了有关风沙电场测量精度更高且能测三维分量的仪器,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支撑下,促成兰州大学力学学科于2010年经中国力学学会推荐申报的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动力学(即The dynamics of extreme events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为主题的IUTAM高级别小型学术研讨会(即IUTAM Symposium)被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批准,将于2013年在兰州召开。会议主席由郑晓静院士和英国剑桥大学Paul Linden教授共同担任,秘书长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担任。

甘肃省最大的风沙力学多功能环境风洞

目前,在这两复杂力学领域已培养出博士30余人,其中部分留在本学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本学科新一代的学术骨干。

科研与人才培养硬件条件

2002-2007年期间,通过参与“985工程” 的平台建设和“211工程”的学科建设,已建立了能开展风沙环境力学、电磁结构多场耦合研究的实验平台和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群等,为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目前,拥有科研用实验设备近600台件,总值2000余万元。建成了多功能环境风洞、工程与科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民勤(甘肃)风沙野外观测站、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级台站,协同甘肃省地震局共建)等科研平台,购置与研制了高温超导磁悬浮测试系统、力磁耦合测量系统、输沙强度测量系统、粉尘仪、低温系统、幅射探测仪、植物生长仪、便携式多功能地质雷达、土壤非饱水率仪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2008年来的后续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已独立立项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的继续建设项目。除此之外,2005年前后新购置了总价值400余万元的本科教学实验设备。此前,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实验设备总价值仅150万元,而且几乎都是1990年前购置的,现已基本上全部被淘汰。

美国康纳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航空工程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固体力学开创人、电磁固体力学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国际知名学者F.C.Moon教授在2004年来兰州大学讲学期间,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陪同他参观力学实验室。图为周又和教授向Moon教授演示沙粒带点现象的定性方法。

结束语

本文是在应中国力学学会编撰《中国力学教育的发展》之约所撰写的“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周又和撰稿)的基础上而写的,除正文部分外,其余为本文所新加。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如何评价与定位是一件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很复杂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我们仅就与此相关的主要话题谈一点体会与思考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1、本文标题中用“不屈的使命”这是没有问题的,这已从正文中的客观表述得到了验证。至于“辉煌的成就”之提法,我们深知这是需要界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才能成立的。如果将其放置在国家乃至于世界范围,这些成绩只不过是几个“瞬间”冒出的“泡泡”而已。但当我们将其放置在百年兰州大学这一时空内时,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成绩还是算得上“稳定”位于学校前列的。当然,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这不像体育比赛的项目,可以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这就需要我们各自去“盘点”自身的“家底”,通过总结来推进办学,本文就是在这一想法下写成的。

2、本文作为我校力学学科办学历程的总结,与大多数写史的手法相类似,即只写了成绩而没有提及办学中的经验教训。我们未能脱俗,也按这类“潜规则”进行。事实上,在办学过程中,总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与队伍建设以及与它们相互关联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能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更有利于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由“空调”与“乱调”所形成的观念、政策、机制和体制等进行深层次的总结与改进,必将更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之我们学院也还没有足够的积累,所以,本文没有对此进行总结。

3、我校力学学科办学已50余年,而我们学院成立还不到6年,本文以学院的名义来写似有“摘桃子”的嫌疑。应该来讲,力学学科近几年的“喷发”是这一学科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其学科带头人及教师们努力奋斗的结果,这点是确定无疑的。实际上,以力学为主的各学科发展也的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5年连续被学校评为优秀)。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学院,对于所属学科的办学成绩给予肯定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否则,就会使其学科感到是在“寂静环境”中“自娱自乐”,就会使参与者“甘坐冷板凳”的自愿奉献演变为管理层使他们“干坐”的漠视,即使他们的工作已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也罢。当然,学院在为各学科的发展上,无论是在形成教师个人既独立又合作的科研方面,还是在学科既自主发展又相互支持方面,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有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等。如,在学院成立之初,为了促进各学科教师团队的形成,在制定“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方案时,就决定将学校计算到个人的津贴直接分配到本人;当津贴超过了学校规定的部分时,由其本人直接在其小组成员内调整。学院的科研经费能由建院初年的不足5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1200万元以上,津贴分配的这一调控措施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又如,经学院的促进和力学的参与,土木工程学科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在学院初年获批设立,地质工程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于2009年获批设立,扭转了地质工程学科长期无本学科在岗教师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局面(现已有3位),等等。

4、有关“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探讨的重要话题。总体来讲,一个学科的发展依赖于一批为此学科努力工作的教师,尤其依赖于其学科带头人的出色工作和引导,这已成大家的共识。除此之外,还特别依赖于其学科带头人的研究工作确实是在该学科完成的(这一点往往不为人所重视,似乎不成问题)。惟有如此,才可能通过其科研业绩来带动学科队伍水平的提升,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进而来保持学科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情况下,大家都在强调与“强手”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却对其自身独立发展有所忽视,往往容易被某些“聪明者”利用,成为其谋取不当利益的“漏洞”。那些对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或队伍建设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推动作用的看似“光鲜”的“合作”科研成果,其“独立的真本事”就值得商榷。我们无疑需要合作和交流,但这种合作应该是实质性的“为我所用”,即要能促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与此同时,这种合作也不应伤害到其它学科经独立努力才取得的发展(现实中就有以合作研究成果的数量评价来冲淡独立研究成果质量的现象)。当然,成果总是多多益善,没有什么不好,但评价要客观得当。从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个学科独立完成的科研成绩就强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5、如何对待与使用引进的“洋”人才和本土成长的“土”人才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探讨的又一重要话题。应该讲,如果确实是从“能力和业绩效果”方面来评估人才,就不存在这类话题(如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因为这是使用人才的正常环境。实际上,我院也一直重视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也在努力物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如在2008年7月国家下达执行“千人计划”前夕,学校动员各学科着手物色符合条件的国外正教授,周又和院长积极响应,于8月在赴美领取国际学术奖励途径洛杉矶时,就邀请加州大学Riveriside分校机械系蒋庆教授,参与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千人计划” 的申报。蒋教授答应并参与了当年年底在兰州大学的申报,只是后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亲赴美国邀请他从而使他改变了申报单位,并于当年成功获批。又如,2010年我院力学教师与德国学者建立了合作研究与交流框架,德方由此合作获得了欧盟的立项支持,等等。现实中,人们经常企望以“洋”来突破“土”。当然,在中国大学工作的几乎全是中国人,即使引进的“洋”人才也多为中国人。这样,“土”人才似乎太多了,往往不被重视。与之相类似,还有所谓的“学缘结构”问题。这些似乎都成为阻碍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只要改革就可以带来学科与人才培养的大发展。事实上,这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是只知国际一流办学之皮毛、没有认真掌握其实质精髓的一知半解,甚至是“形似而实不是”的“简单”模仿办学。我国著名力学家钱学森是先“土”后“洋”再回国服务的享誉国际的一流杰出领军科学家,他的“世纪之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可见,即使像他这样的大家,也难以实现培养国际一流领军人才的办学目标,从而可知这一使命之艰巨。与评价其它事物一样,这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问题,特别是如何确定评价标准。事实上,“洋”人才与“土”人才各自既没有都好,也没有都不好,不能“一刀切”、绝对化。我院力学学科的发展就再好不过地证明了“土”中也有好的这一事实。我们办学,是否应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坚持“土”“洋”并重(包括环境与氛围,精神的与物质的),并通过探索能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来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目标呢?这不仅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更需要通过不断的成功实践来推进。

上一篇:感悟青春祝福青春下一篇:看起风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