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

2022-11-01

第一篇: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

大学创新创业讲座策划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创业就业活动

主办单位: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承办单位: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二〇一三年三月四日

一、 活动背景:

由于学院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方面极其重视,我院计划举办关于切实受惠于学生的创业就业活动,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的: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主题:积极创业就业,创造美好未来

四、活动时间:2013年3月

五、活动地点:XX

六、活动对象: 在校大学生(主要面向本学院学生)

七、主办单位: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承办单位: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协办单位: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学生会创新创业部

八、活动内容:(一) 创业基金会(想法)

(二)创业就业指导班(想法)

(三)模拟就业(想法)

(四)创业就业讲座(重点)

九、活动流程:

(一)创业基金会:

传播创业文化,支持创业实践。主要针对早期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从而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等各方面的创业活动。

创业基金来源:

1、学校及学院的资金支持

2、企业的赞助

3、其它来源

(二)创业就业指导班:

经学院方面邀请各成功创业人士以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对参加指导班

的学生加以指导,使师生双方能够进行持续的交流与互动。创业就业指

导班的主要课程将与相关指导老师进行协商再最终定论。

(三)模拟就业与创业:

需要一定量的资金的支持,只是一个未成形想法而已

(四)创业就业讲座:(重点)

1、活动目的:为了宣传我院的生态、创业精神,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广大

同学对就业创业的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同时也为了加 深他们

对社会动向的了解,增强社会适应力,特举办专业与社会系列讲座。

2、活动主题 “XX职业创业讲析”——专业与社会讲座

3、活动时间 2013年XX月XX日

4、活动地点 200人容量阶梯教室

5、活动对象 园林学院相关及类似专业

6、主办单位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旅游与健康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7、主讲 资深企业工作者

8、宣讲内容 关于社会动势、专业前景、必备技能。企业文化的一些知识,让同学们

更好的了解并为未来做好规划,以便积极和认真的去对待它。也增强

同学们对宣讲企业的认识。

9、活动流程

Ⅰ、前期工作

(1)由创业部制作主讲人介绍ppt,安排人员负责联系老师出席讲座;

(2)由艺设安排人员出海报、画报;

(3)由组织部安排人员提前一周向各班团支书讲解讲座形式。由团支书、宣传部在早自习、晚自习两次宣传确定好听讲座的观众人数,以确保听众的数量质量(为确保到场人数,规定各班听讲人数);

(4)由创新创业部安排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5)由生活部安排茶水;

(6)由创新创业部联系教室。

Ⅱ、中期工作(讲座过程)

(1)听众提前 15 分钟入座,创新创业部人员负责引导;

(2)创业部工作人员迎接老师(包括迎接、中途端水、开关投影仪、拿一些老师的物品等),并负责讲座概要记录;

(3)讲座开始(穿插老师现场书法绘画作品) ,可加互动环节, 如老师以实际作品向同学提问,并进行赏析, 同学们也可就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

(4)活动结束后,由创新创业部工作人员打扫会场,送还所借物品。

Ⅲ、后期工作

(1)活动结束及时总结;

(2)由记者团采访,宣传部拟稿及网络宣传。艺设以海报(文字加照片)的形式报道活动的效果。

Ⅳ、讲座形式

开场:ppt隆重介绍主讲人

第一环节:答疑。30分钟。所有问题于讲座前五天于团支书在班中早自习收集,

问题涉及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形式的顾虑,未来工作方向的思考等。收

集到的问题到交与讲方 ,便于准备。

第二环节:讲解讲方公司。30分钟。大致讲解公司规模、模式、框架。本环节既

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就业方向,也可以为讲方公司提供为未来招新

宣传机会。

第三环节:在坐学生提问。30分钟。此自由时间既可询问讲方公司情况,亦可询

问自身所遇问题及困惑。

Ⅴ、讲座规格

讲座目的是使学生受惠,此类小型讲座可每三星期进行一次。根据所邀请的公司侧重点不同,针对类似专业进行。【具体的举办周期,你和陈老师商量一下】

十、 注意事项

1、讲座开始,老师进场时观众要鼓掌以示欢迎;

2、场上观众要提前 15 分钟到场,不早退,不无故缺席。讲座期 间不得随意走动

交头接耳、大声喧哗,衣着要整洁,不能穿背心和 拖鞋到场;

十、经费预算:未定

第二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大学生创业

背景分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2-0035-02

我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学生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问题的较少,多偏向于笼统的论述或宏观指导。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学生创业教育需求问题,从而提

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市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类别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及其他,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创业的了解、看法等;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访谈50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软件进行。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愿与态度分析。在问卷中,通过“是否有想过创业”、“对大学生

创业的看法”和“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三种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自己要创业且一直在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有%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有,但不会付诸行动”,只有%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且有%的大学生是认同创业的,只有%不认同,认为风险太大。可见,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极少数不考虑或不认同,而且对创业心态积极,思考趋于冷静。在“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占比达到%,有三成多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以备将来之需”,占比%,%的大学生选择“虽然不打算创业,但还是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只有%的大学生“不愿意”。从访谈中也发现现今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缜密的思考,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

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

2.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占比较高,分别达%、%、%,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创业指导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承担不起创业失败的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不足”,占比为%和%。近八成多的大学生不把政策环境和家人的支持作为主要障碍,说明当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3.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实际需求的情况,对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均值进行了比较。根据计分方式,自身现状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大,表明现状越弱;需求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需求程度越强。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各维度指标上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能力”都处于“很强”与“一般”之间,对高校创业教育需求处在“较需要”及以上,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一般,对创业教育需求很高,较为迫切。

从需求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在各维度指标上处于“一般”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除了“创业心理品质”外,其他三个维度现状较弱的大学生都超过五成,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高达%,需求人数达到了%,其中“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知识”者三项较之其他需求最高;而对创业教育的各个维度的需求人数都达到八成左右,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

在调查及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需

求学校的创业教育内容选择倾向顺序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占%,“创业机会与风险知识”的占60%,“创业相关能力训练”的占%,“工商税收、政策法规等知识”和“创业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分别占%;在获得或提高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希望通过的途径更趋向于实践,其中“创业实践”占%,“创业模拟或训练、比赛活动”占%;希望的创业教育师资有%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风投专家”,认为在校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并不适合进行创业指导。

4.不同群体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各维度上的需求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创业意识和

创业所需知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需求比较迫切;在创业所需能力表现为有差异,同样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思维意识及能力方面较之男生有所不同,女生更愿意求稳,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同年级在创业需求的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在创业心理品质上差异显著,大

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需求较高,大三年级有所降低,大四又见反弹但不及大

一、大二;在创业意识方面和创业所需知识上存在差异,需求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创业所需能力上也有差异,大

一、大二年级需求较高,大

三、大四年级有所降低。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特点有所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需求最高,学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重点放在这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不同类别专业在创业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在

创业所需能力上有差异,文学、语言、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需求较高。这可能与长期的专业教育和所学专业知识有关。

三、调研结论与讨论

1.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对创业心态积极,对是否选择创业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思考趋于冷静,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也正因如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是否创业或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更为丰富,对其就业或创业,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2.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

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从这些亟须方面着手,为学生寻找资源、搭好桥梁,指引好道路。

3.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较为迫切,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尤其是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学生真正需求途径、知识板块、教育师资方面不断加强。

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创业意识、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方面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需求较为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最高,显然这是创业指导的重点阶段,而在大四年级开展创业指导的意义并不大;相比较而言,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不

同群体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不同,这提示高校在做创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创业实践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类型,以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

总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这些差异,开展不同的指导体系。需要学校创业教育部门、创业指导教师、学生个体、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定会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朱明.我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研究,xx,:10-12.

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xx,.

李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发展路径.中国成人教育,2016,.“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互相网+”时代到来,大学生创业也要顺应时代背景,趁势而上。为了让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必须做好创业教育工作。为此,分析了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性,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阶段化教育体系概念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19009902

1 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分析

从现有的创业行为看来,互联网创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成本较低,相对实体创业,其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甚至只需一台链接入网的电脑作为办公设备即可;门槛较低,创业者经过短时间的自学或培训就能基

本掌握经营能力,无需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风险较低,基于前面两点,创业者即便失败,其损失也较轻,并且失败的经历可以转化为指导第二次创业的宝贵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淘宝网上注册的个人创业店铺超过12 万家,其中不乏在读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创业者,该群体还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乐于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是互联网用户中的活跃分子,频繁的网络交易行为能更好地为创业提供经验积累;其次,互联网创业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等显著特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提供较为可行的创业可能;此外,类似淘宝大学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网络创业经验案例,便于创业者学习借鉴与开展交流。

2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孤立于高校教育之中

创业教育理念没有融入到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之中。当前,我国大学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分专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育。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主要针对创业技巧和知识进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创业教育也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形式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创业教育并不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格格不入的,专业课程与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现在高校探索创业意识教育的普遍方式是抛开学科与专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没有认识到经济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都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密切联系。这就造成了创业意识教育孤立于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创业教育的效

果。

普及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包括“挑战杯”等的创业大赛、创业报告或者创业指导等方面。这样的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英化痕迹,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只注重极少数想要创业的学生,不利于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建立了创业园、创业实验室等机构,但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的进去过,更没有参与他们组织的相关活动,能够进入里面的,基本都是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这造成了创业意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更加需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的学生反而没有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这样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用来体现其创业方面政绩的需要,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创业教育进行普及化,面向所有

大学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实施全面人才培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总的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问题提到日常议程上来。因此,创业教育普及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目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的老师以及辅导员等,还有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缺少专业课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对于创业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以及创业成功的经验,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系统的理论,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零散的经验分享、创业大赛的点评等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不能起到太大作用的。这些创业成功的经验必须与系统的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够起到

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来说也更有说服力。创业者的经验以及教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特定作用下发生的,如果学生一味的套用前人的成功经验,而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思考,这些经验往往会成为造成学生失败的原因。高校教师虽然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又缺乏创业方面的实践经历,他们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缺乏说服力。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经历,无法很好的在实践上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学过程不连续

因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十分零散的状态,还未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对策。有的学生只是参加了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创业大赛,这种零散的教育内容并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不连续在很大程度上与缺

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2016年,教育部虽然己经把《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定为高校必修课,但是真正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却少之又少,选修课也十分零散,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而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学生创业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连续性的教育和培养。

3 阶段化教育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

创业意识萌芽期: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目标

创业意识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应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自主意识。这时的大学生对创业还不了解,甚至有些学生刚刚从中学忙碌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对创业缺乏兴趣,没有创业动机和创业主动性,各方面素质都有欠缺,对社会、市场、创业风险没有概念,没有参与学校的创业意识讲座,没有选修学校的相关课程,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是否创业都很不清

晰。

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创业意识的起步阶段,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的好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错过这个阶段,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高校应让学生了解,通过大学的学习,除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外,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展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培养方向及目标,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训练等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及实务培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政策、创业舆论以及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等,首先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创业意识发展期: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重点

创业意识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支持意识。

这一阶段,学生经过启蒙阶段的学

习,己经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知识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认识,这一阶段学生己经能够逐渐适应创业意识教育,学生的创业兴趣有所增加,价值观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创业素质意识仍然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仍然欠缺,创业课程也只是选修了一些入门级的课程,只学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学生更希望参加更加与社会和企业接轨的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的创业意识仍然很薄弱。

在创业意识的发展阶段,高校仍应该开设一些初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课程也可以配合学校创业实践安排,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可以在创业素质拓展的基础上,以创业模拟训练为主,例如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给予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让学生自己选择创业项目进行经营,让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创业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缺

点与不足,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一阶段,教师除了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项目上的专业指导,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创业专家、企业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提高自己。这一阶段创业指导中心应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创业模拟训练的组织与指导工作,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支持,并对在模拟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团队和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学分奖励或者是金钱奖励。在这一阶段学生应积极的参加学校社团、学生会的竞聘,班干部的竞争等,通过任职班干部和社团成员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创业意识完善期:进行创业知识系统化培养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三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意识和创业价值意识。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经验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总结前

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对创业的理解,对创业过程的感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创业意识的发展状况,对不正确的理解或价值观进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这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在破除不正确观念后,应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系统化培养,这阶段应开设的创业课程需要较为全面、系统的进阶课程。在这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学习。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在这阶段应加强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一对一谈话等,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差异化的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成熟期:引导学生形成创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四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并系统巩固之前的学习成果。

经过之前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也进行了创业课程的学习,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也经过了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但是创业意识的培养目标还没有实现,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成熟期,是大学生真正的创业意识的形成期,高校应做好这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学会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创业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721.

各地各高校多项举措协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国教育报,2016123.

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20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探析——项目、课

青年与会

2社0 1 5

年 11月 上

l3

期总第 613

大众创业众创万背景下新学大生创新创业能培育力析

—探 —

项目、课

程、文化 三

者耦合 的

视角

张 强2

01

2 0 )

6年,其 中 确明出提为了每了位一大 学 生的终发展,身要提高高院等的校才培养质量人全,

提高面学生大合素综的重质意要见。创人新的才培是养时新期

等教高育 从 “”变到 “ 量”质的内在变求要,在李克强总

2 0理

1 年55月提

出“大 众业、创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景背,下

高 校青年 大生创学新业创能 力的培 育亟,待加和强推进

一。

学校社和会 的利功。 升学和就业

学是校的要考核重标 指在

此影响,下,大 生知识 学的得获和 能的训练力 都此以根本为指

向 ,不而将重心会放在 直接不产成生绩创的和新创业力 的能 培 上养。

三 项、目 课程、文化三者、合的思路与对策

以 一 项 目”“ 载 为体,

推进

学大生创

新创业

力 培养 大。学生新创业项 创主目要有“

竞赛”类

“ 、题类 课 ”、

“ 活

题问提出

年近来, 党在国和高家重度视大学创新创生业能力培

的育良好政治 态生 中,我 国学术关于界学大创新生业能力 的创 培

育无论,是发在 历程展梳理 的、论渊源理 挖的掘

还,在

本质是涵的内探、究基本范式的确明或,在是代建时构的探 索等方 均面取得了要进重。展尤是其党的十八报大告确提出

“明实 行创 驱动新发展战

”略,

“走中国特

色 的 自创新

道 路”主,

2 0

15 年 克李总强提理出 “ 众大创业、众创新”的科万命

学题来以引,起大了学生创创新能业力养培的契机新 ,生催

了大生学创新创 业育培研究 新境的 , 界学术 围绕界大学创新 生创业 力的凝能概括练地、位能功、质特本和征培育践行方

面等,掀研起究的 新高。

二 、潮研现究状

”类 “ 、计设类”等种多型,“类大学 生战挑大赛杯、数

模大建 赛、大学创生新业课题……”这些创学大耳熟生详 能的创 创新项 业,目都逐 进渐入大学日生常习学程过中

以 “课

程”为 平台

推进, 大

学创生 新创

业 知 识学习 。大生学创创业新能的培育必须力雄以厚的综人文合素 质

科 学、质素和 良好的 理心素质 为基础, 之 辅以学各科的

专业

知识教育和通 识的础知识基

育。教文本所 指“课 程”是

创新 创 业需知识所的 称 统 是, 培养 创新创人才业所必具有 的须

识知构。如结在强加专业课程识学习的同时 ,知 进人文社

科、推经管营、法律法理等规学多知科的培识。养

以“ 文化 为支”撑 ,进推学生大新创业创氛围

育。培高创新校创文化业围氛营造是的大生学新创业能创力 培 的养根 本, 这是养 大学生培创创业新力能的土壤 。高校应 以

种校各创园新业文化创活动为载体,以各种项 为目托依,

发 “ 挑挥杯”战课学术作品竞赛、外创业策划赛 、创新大业

创计 等创新划 创活业 动的用作,

依托

教师、 企 、业会组 织 、社

大学生

团社等种教育资各 源,设立 学大生新创业创项专激励

金 基, 建创搭 创业竞新 、赛孵 化、践 实公等服共务平 ,全台

面育高校 的培创创业新 化文氛 围。

四、论讨

大 学生创创新业能力

培养在 “的 大

~ 26 ~

众 创 业、众万 新”

创这 新的时代背一景显得下 更为要重 。及到学生 涉学、校、社

等个各节和环主 体, 需 要有 厚的多学科 的实知储识备

,各 种类型 的 项 目实践,以

及社会全良 好的 新 创创文 化氛业

,更 要的是三者相互重嵌 、相入影互 响的合 耦的结 ,果从而实

大现学创生新业创力能培 的养目

。标

参文考献

一“ 片化”知识碎、技 能系与新体期创时新创能业

培育的力求要之间矛。盾前高当创校创业新知和识技能体总

现 呈 “碎化”片态状,

体具表 在 现以下个方面几

:先 ,首高 考分 科的指挥 棒依在然挥发 导作 用主绝大部。分校仍然高用 沿“ 文科和 ”“ 科”的理类分养培系体,极地大弱了创新创 削 的知识培育厚度 。其 次 ,业理 和实践的脱节 论在创新。业创 人 才培过程育中, 者或 重于偏创新创业识知的 授 传, 或 者 着 于重

~ 27 ~

创新业创项 的实践目 这,都能不实全现培育面创新创 业 人才 的

标目

二程序化 、规范 化、标准化

培的养模 与式培 “ 养 个性化 ”的创

人才之新 间盾矛。“ 9 后0” 、 “0 0 后

”已逐经成渐 为 当 今大 学 群生 体主要人的 群“, 个性化 成 为

”他们最显著

的群 体特征 之一 ,它也是而学生创新大业 创能力重的要泉 源

之一 而。高 校主流 的育范式教 仍没然 有生发 著变显 化“,程

化 序” 、“规

范化” “、 标准化” 是 仍主要范式。 用一的统材

范本教、统一 的人 培养计划 才统、 的一践实 训练模式 难,以培

养大学

生的个化 性创的新

创业能。力

功三利 标目 导向培养适 与应会需要 社创的新创业

人之才间的矛 。当前盾我国进入 社会 转型 期多,种社会思潮 深入 影 响在

~ 28 ~

大校学 生其 , “ 功利性 中成为”响影大 最社的会思 潮

一。之当前受会转社型 负面期社会 思 潮影响的,很多 同

将 业专、 知和识能与金钱 挂技钩, 大学生聚焦 的心是 重学

奖 、各金荣誉 种获得的 整,体 呈浮躁现 ,性少很同 学够能创

将创新业能力 的 养培作

自己为学期间大备 必训的练。其 次是 家

长功利的。 家关注更长多的是 大学生业就 学,什么 的专业样 能 够业后毕找到比 好 较工的作, 具体大学在大里 生学 该学

应【

1】

郭广生 .新人才创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及型素U因】

中 高国等教 育,

20

11.

【 2 】 朱新 秤. 论学大就生业能培养力【

刀.高教探 索,

20

90

金 项 目 :

本文 上系海 工 程技

术大 教 学 研学究

~ 29 ~

p海上工程技 大术学政 思研 究项目 成果究。

作者 简介 :强张 男,,上海工程技

大学社会术科 学学

院师 ,研讲 方究 :大向学生新创创 业 。

习 什样知识么和练那训 能力些 ,都是长所忽家 的略最 。是后

4 0 2 0 ・l

. V5L 0. 61 3 .

0N.3 1

~ 30 ~

第三篇:2014大学生创新创业

关于开展哈尔滨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暨省级项目立项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部门: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黑教高[2014]212号)要求,依据 《哈尔滨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学校决定开展2014年校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审和省级项目立项推荐工作。 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1. 凡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具备从事创新性实验研究和创业实践基本素质的学生均可参与申报。

2.申请人能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方案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处理、企业规划与实施措施、撰写报告等工作。

3.学校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跨年级合作研究,项目成员不超过5人。

4.项目负责学生在校期间仅限申请一个项目,且无考试违纪、作弊处分。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不能担任项目主持人。

二、申报要求

1. 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必须是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学生可参与教师子课题研究或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

2. 项目完成时间为1年,最长可延至1.5年。项目负责人本科毕业前,必须完成申报项目。

3. 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作为负责人申报1项创新或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每个项目配备1至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不超过2项,在项目结题前不能申报指导新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负责学生立项、实施、中期检查、结题过程的全程指导。

三、立项奖励和经费资助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负责人和团队成员根据《哈尔滨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可以申请相应的创新学分,按期顺利结项的学生依据“管理办法”可以申请奖励学分。

2.省级、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可获得学校的经费资助。

五、申报程序

1. 2014年6月19日- 6月25日,各项目团队负责人落实选题、指导老师及成员,并负责申报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填写《哈尔滨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各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学院项目的组织与评审工作并须按照项目水平,对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进行排序,填写《哈尔滨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汇总表项目排序将作为学校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

2. 2014年6月26日,各学院(部)、部门提交申报材料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上述电子材料,放在网上邻居—科研—《 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文件夹中。

第四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以创业促就业”则逐渐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探讨高校培养大学

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提出背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0年,我国就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比较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创业者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在全部创业群体中仅占3.7%”,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系统

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近几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不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范围不广泛等等。目前,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围绕“挑战杯”和“创业计划”大赛,运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形式,

但这种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比较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扶持那些掌握创新知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成为国家基础研

究和高科技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enterpris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

者”。

其中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主要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

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

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01年,我国有107万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增至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8年、2009年分别为559万人和611万人。从以上数字我们看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度增长。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显示,2001—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只有70%,其中本科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为34万,2005年达到79万,2007年为增至144万,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大学

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近年来,高校招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市场,如果单从高校毕业生这一项来讲,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政府机关、其他事业单位减员增效,难以接收更多毕业生,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也因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重组而难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就有可能面临着失业,这将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创业创新队伍中来,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大大缓解社

会的就业压力。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创业素质的养成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

就业竞争力。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学毕业生目前的主导需要就是就业,在就业问题解决不了时,创业就变成了他们的主导需要。创办一个小企业,并使其不断发展,是实现其人才价值、人生理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实现自身发展准备了条件。在创业活动中,大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以独特的思想去突

破和创新,从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祖国的发展历史,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当前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

地,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

、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说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三、新时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目前,有的高校为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创业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老师。有的学校对创业较好或参加全国创业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些做法都在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只有机制完善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脱颖而出,才会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从多个方面积极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通过创新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创新创业兴趣

首先,增设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可以定期举办“创业企业家交流论坛”,“与企业面对面”等活动,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学生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在这方面,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老师做创新创业专题客座,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使教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便在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增强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建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使学生意识到,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良好氛围。在培养过程中,要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发现、培养一批骨干分子,发挥示范作用。

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以社会实践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的奋斗历程,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校园各种科技竞赛,充分发挥“挑

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科技论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这里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实践训练基地;第二种是在高校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第三种是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体验创业。以上三种途径都是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搭建起一个发展的平台,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校与企业联姻,企业走进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

培养企业家精神,打造领军人物。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外,还必须树立起由创业导向模式向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模式转变的新理念。只有将第一课堂课程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不断唤醒、启发和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团队训练、岗位见习、创业实践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出创业领军人物,才能在大学生中塑造创新创业理念,从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论文

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看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不断扩大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突破200万大关,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

少雄厚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付未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和挑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清楚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甚至连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此,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来报名到场学习。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须符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盲目投资,成功的可能就很小。因此,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思考,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成功。建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去打工,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中选择创业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了解政策,充分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可以减免的,哪些优惠是可以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发展。

最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挫

折和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取得终极成功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一帆风顺,以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1、构建个性化的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使创新创业及实践教育走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合理的个性化学生选拔培养考核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高校教育更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为我国高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创新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应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培养考核过程中,其模式的定位、形式及体系的整合和内容的改革上,要树立以适应性为核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够发挥自己潜能的创业平台。

2、加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课堂教学所学到的文化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得以提高。

3重视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

创业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敢于竞争、敢于冒险的精神,脚踏实地、勤奋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顽强意志,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心态及自控能力、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创业品质的前题,优秀的导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在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开发社会教育资源,聘请创业上有建树,品德高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来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实践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有计

划分期分批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具有敢于探索、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4、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具体要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重视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创新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所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成功企业家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一己之长的事业;最后就是要形成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或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让大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使其形成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绝不仅是希望创

业的同学所应考虑的事情,即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

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成立活动组织,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回报。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

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模式,所不同的是创业者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上一篇:店面合作经营协议范本下一篇:等了那么久你变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