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灯笼叙事散文

2024-04-10

纸灯笼叙事散文(精选9篇)

篇1:纸灯笼叙事散文

纸灯笼叙事散文

每当想起故乡的纸灯笼的时候,一群挑着纸灯笼的孩子在街巷里喧笑嬉闹的场景就浮现在我的脑际。

小的时候春节过后,我们这群孩子就巴望着元宵节。正月十三村里逢集,老石骑着三轮车满载着大大小小的纸灯笼到集市上叫卖。他制作的灯笼精巧厚实。村里人都会花上几毛钱给自己的小孩子买一盏纸灯笼,到正月十五的时候让孩子到街上碰纸灯笼。碰灯笼是故乡的***俗。到元宵节那天晚上,孩子们都提着纸灯笼汇聚在街巷里,互相碰撞纸灯笼,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

元宵节那天,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的门口亮起了萝卜灯。萝卜灯是用白萝卜切割而成的,形状如灯,顶端掏空,在里面放进去棉油与灯芯。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萝卜灯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孩子们吃过汤圆之后,急匆匆地把红蜡烛点亮放进纸灯笼里,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到街巷里去。村里人也都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日子光明温暖,红红火火。

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里闪烁流动。我挑着纸灯笼在街巷上跑跑颠颠,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彩。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还有形如荷花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还有绿的。灯笼纸面上绘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一个小伙伴提着纸灯笼跑到我面前,说:“咱俩碰灯笼吧。”我瞄着他的`纸灯笼说:“好。”我们一起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撞到一起,只见它们损伤相当,里面的红烛都还亮着。接下来我们要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或红烛熄灭或碰撞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胜者继续寻找对手挑战。天上的满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月光笼罩着热闹的村庄。深夜的时候街巷上亮着的纸灯笼就所剩无几了。当街巷上只剩下两盏纸灯笼的时候,人们就簇拥着他们,吹着唿哨、欢呼着,看着他们一决雌雄。

当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我成为了大孩子,到元宵节的时候父母也不再给我买纸灯笼了。纸灯笼被我的年龄抛弃。后来老石病死了。他的儿子宁肯背井离乡到城市的工厂打工,也不愿意继承他父亲制作纸灯笼的手艺。我在故乡再没有见到纸灯笼。故乡正月十五碰灯笼的习俗也荡然无遗了。

篇2:纸灯笼叙事散文

有一段关于童年的模糊的记忆,我抬着一个亲手制作的红色纸风车,在风中奔跑。不知道,是否真有这样一段记忆,还是因为某些画面勾起了自己对童年记忆的幻想。有一点点印象,那时的我还在外婆家生活。

那段时光,或许,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割舍的一段成长。

那时的我,还那么小,小到脑海中的记忆模糊得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个单纯而又快乐的梦。

小孩子的幸福就是那么容易,不知道也不用管大人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有人疼有人爱,日子就简单而又快乐。每年见妈妈的次数很少,以至于当外婆回忆起来的时候,说我把很久不见的妈妈叫做了“娘娘”。尽管见面的次数那么少,但那个时候并不觉得想念,外婆到哪,我就到哪,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日子并不觉得残缺。

生活也总是充满童趣,春天的时候,山茶花开得到处都是,还有大片大片红色的花(现在已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可能是映山红),摘下花瓣就可以直接放到嘴里吃,又酸又甜,每次总是从山上用衣服兜的满满的带回家,一把一把的放到嘴里,把嘴噻的鼓鼓的。等到野杨梅熟的时候,一群人跑到山上去摘很多,酸得牙都掉了,带回家用糖水泡上一罐。还记得二年级的小学同学,每年都是还没等杨梅熟,她就摘很多回家,用辣酱泡一罐,带到学校的时候,馋得我们口水直流。那样的杨梅,那样的味道,这辈子都不会再尝到了。还有后山的野核桃,每年熟的时候,都跟着一群大一点的小孩去后山背一背篓回去,用斧子劈开绿色的皮,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又香又甜的核桃仁。但是那个皮的汁染在手上,又黑又黄,洗不掉,吃核桃的季节,每个小孩的手都是黑的。只有去摘一种叫“腿骨草“的草叶来洗,才能把颜色洗淡一点。吃剩下的核桃,就把它放到楼板上,等到绿色的皮腐烂了,就会露出一颗一颗干的铁核桃。要用斧头才能敲开,但是味道却比家核桃要香甜得多。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说不尽道不完。山顶的“鸡素子”(他们是这样叫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一颗一颗的,长的跟荔枝很像,大小也差不多。剥开就可以吃,里面有果肉和黄豆大小的核,都可以吃。每年熟了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背很多回家,吃到饱,吃到腻。还有河边的马桑,田埂上的白果,地头的索梅……。。那么多好吃的野果子,已经那么多年没有再吃过了,能吃到了也只是家养的,味道都不一样了。

不仅有吃的,玩的也应有竟有,而且都那么的土香土色。雨天的时候,和外婆去山上捡菌子,每次她都捡很多,但我总是从菌子上踩着过去都没发现,那段时间,饭桌上每天都有一道菜是菌子。夏天的时候,又可以一群小孩去河里摸鱼,从村里一直沿着河往上游走,走出好几个村子。从地里拔起一根麦子,把逮到的.小鱼穿一串,提着回家用油一煎,香味四溢。麦子熟的时候,拔很多麦子,起一个火,把麦子放在火上烧熟,放在手心把灰揉了,就可以吃到香脆的麦子仁。去山上放牛,肚子饿了,就去地里偷几个新鲜的洋芋,生一个火,就地一烧,就能填饱肚子。有伴的时候还去地里找猪草,去山上砍柴,看到冬瓜树,总要挑一根最直的回家,叫大人把它做成一把木剑,每天晚上,一群小孩子学古装电视剧里,举着剑耍来耍去,觉得自己很帅气。平日里,一群小孩的游戏就是跳田,弹弹珠,拍洋画……总能找到好玩的事情做。

那个时候,看着大一点的孩子读书了,内心很期盼,终于有一天,我也能去上学了,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周围的小孩去邻村上小学了,每天要走很远的路,一路上总是打打闹闹。冬天的时候,很冷,每个小孩都提着一个小火盆。我也弄了小瓷盆,两边穿上铁丝,里面装上头天晚上用木头烧的碳,提着就去上学了,火小了,把火盆在空中甩一甩,火便烧得旺起来,而且碳是不会掉下来的。田里放满了田水,晚上温度很低,早上的时候,水面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的我们很馋嘴,到中午出太阳的时候,就去掰冰块吃,比吃冰棍还开心。学校里谁带了包方便面,周围总得围上几十人,这个要一块,那个要一块,那时候外婆家开了小卖部,我经常可以带方便面去学校,一打开,周围总得围着很多人,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掰一小块给和我玩的好的人。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小孩穷的可怜,但是幸福也来得那么容易。

在外婆家的日子从两岁到七岁,五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由于太小,记忆也总是凌乱的,模糊的,但是仅存的一点记忆也是终身难忘的。

那时候,我一天都离不开外婆。星期一的时候外婆去赶集,我总是逃了课的要跟着去。外婆去做客,去串亲戚……无论做什么,我都得跟着,以至于当我去跟我妈生活的时候,她总是想我想到流眼泪,总感到耳边有人在叫她外婆。小的时候,总会很幼稚的去衡量,外婆和我妈谁在我心中的地位更重要,很多时候,外婆都占了上风,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还真是幼稚。过了那么多年,我长大了,那些对外婆的记忆也模糊了,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没有以前那样亲密了,但是,外婆总是一直都很疼我,吃饭的时候,即使不在一桌,她都要把碗里最瘦的一块肉夹到我的碗里,放假的时候总是叫去她家,这么多年,她的爱从未减少过。外婆和我妈,在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两个女人,都给了我那么多的爱,我的不懂事,曾经伤害过她们。我的不善表达,没能告诉她们我有多爱她们,只希望她们能懂。她们付出了那多多感情给我,今后,我得怎样去回报她们给予的那么多的爱?

今天的日子,祝愿她们一切安好,她们的爱,我得慢慢的还。

篇3:初中叙事散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这些叙事散文, 事件不同, 内容各异, 但都以不同的生活背景, 歌颂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陶冶高尚情操, 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同时, 这些课文还是很好的作文范文, 可以在写作方面给孩子们以借鉴和启迪。因此, 上好这些课文, 意义重大。一年来, 我们“名师工作室”围绕叙事散文, 通过培训活动和送教活动, 对叙事散文的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下面以2015 年11 月到老河口市送教的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具体介绍如下: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语文学习, 离不开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 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 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让学生获得思想熏陶。俗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要想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义”, 必须认真朗读课文。

散文讲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 叙事散文因事抒情, 这个“情”字, 就是散文的“神”, 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必须让学生认真朗读才能够体会出来。因此, 讲授叙事散文, 第一个环节, 必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 深情、认真地朗读课文。这个环节, 要注意三个方面:

1.问题导入, 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第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课堂导入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 课堂导入理所当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导入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效果的好坏。

当然,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最简单易行的是问题导入。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因为讲课地点是老河口三中, 我在ppt课件的第一张页面粘贴了两张图片, 一幅是老河口的地标性建筑物, 一幅是老河口三中的实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愿意为她增光吗?”简单的两个问题, 马上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随后, 我又展示了九种动物图片, 问全班学生:大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九种动物是龙的九个“儿子”, 分别是:赑屃 (bìxì) 、螭吻 (chīwěn) 、蒲牢 (púláo) 、狴犴 (bì'àn) 、 饕餮 (tāotiè) 、 趴蝮 (bāxià) 、 睚眦 (yázì) 、狻猊 (suānní) 、椒图 (jiāotú) , 全班学生热情高涨, 虽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准确, 但课堂效果达到了——宝贵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了!在孩子们求知如渴的眼神中, 我拿出四本装帧精美的书举在半空, 告诉他们:龙生九子, 这九种动物是龙的儿子, 大家想知道九子的故事, 可以去看一本书:《山海经》;当然, 要在课下和放假的时候研究;今天, 我们要学的课文与这本书有关。我接着告诉孩子们:这节课, 如果同学们表现好了, 就把四本《山海经》奖励给班级图书馆!瞬间, 全班学生满面微笑、满眼放光地看着老师, 期待后面的教学。

叙事散文都有感人的故事, 讲授之前, 巧设问题, 制造悬念, 精彩导入,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让学生迅速而热情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之中, 每一篇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2.问题导学, 先问后读

安定了学习情绪, 吸引了学生注意, 激起了求知欲望, 就进入了文本的讲授过程, 这个时候, 就该诵读课文了。但读课文也有讲究, 不能什么问题都不问, 直接让学生大声朗诵;而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最好不要让学生先看课文, 要让学生先提出问题, 或者老师问学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时, 我是这样处理的:紧接着导入阶段“龙生九子”的问题, 要求同学们下课后在《山海经》这本书里探究有关知识, 这个时候, “山海经”三个字已经出现在ppt课件的画面上了;我紧接着又提出问题:有一个人, 就因为小时候看了《山海经》, 激发了文学梦, 最终成了大文豪, 你们知道是谁么?同学们说“不知道”, 我就告诉他们是“鲁迅”;这时候, ppt课件的画面上又出现了鲁迅的名字;我接着又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这个时候, ppt课件的画面上完整地出现了课题和作者, 我赶紧问道:大家看到这个题目, 难道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纷纷举手, 于是老师期待的问题出现了:阿长是谁?阿长和《山海经》之间有什么故事?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这是我预设好的问题, 完全由学生提出来, 真是太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在ppt课件上点出这几个问题, 又补充了三个预设的问题, 这是学生不接触文本不能提出来的问题:

我看见《山海经》这本书以后, 对阿长是什么态度?

看见《山海经》前后, 我的想法和心理有什么变化?

《山海经》这本书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影响?

然后, 本环节重磅大戏终于登场:2 分钟准备好问题后, 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6 分钟读完, 8 分钟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共16 分钟, 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教学任务。

3.朗读方式, 多种多样

朗读, 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时, 朗读又是一种理解的过程, 感悟的过程, 是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基础。语文新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 对于七———九年级的学生阅读要求是这样的: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叙事散文, 往往事件真实感人, 细节精彩生动, 语言朴素细腻, 感情真挚深刻, 是朗读的好素材,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摇头晃脑的高声吟诵, 在问题的引导下, 了解事件, 品味情感, 领悟主旨。

朗读的方式, 是多种多样的。平时的教学中, 时间充裕, 可以让全班齐读, 可以让男女生代表读;或者全体男生读, 女生听;或者全体女生读, 男生听;可以男女生接力读, 老师和学生接力读。此外, 还可以全班默读这种方式, 速度快, 适用于时间紧张的优质课。《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 篇幅不长, 费时不多, 我要求学生各自高声诵读, 声音不一定大, 但一定要有感情, 特别是要贴近角色, 模仿人物的身份和腔调, 像演电影一样说台词、讲故事。刚上八年级的孩子, 稚嫩的童音, 纯真的激情, 很好的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加上课文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颇为接近, 读完书以后, 6 个问题, 不到8 分钟, 全部由孩子们说出了答案, 教师只是在一边赞美、赏识,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带着问题品课文

导入激趣, 创设情境, 为阅读文本打下了基础;带着问题读课文, 让学生走进文本, 明白了阿长的性格、作者的情感以及《山海经》的重要作用, 这是课文“扬”的部分;但课文还有一半, 在写我对阿长的“厌恶之情”, 这是课文“抑”的部分;这一部分和后半部分一起, 欲扬先抑, 形成了一条“讨厌—敬意—怀念”的感情线索, 表现了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因此, 课文前半部分的讲授非常重要, 我设计了“带着问题品课文”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注意三个方面:

1.巧选角度, 质疑问难

学生, 理所当然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的过程, 教师只应该起主导作用;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但这绝不是说教师要靠边站, 有时候, 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例如课堂提问环节, 既包括学生对课文、对老师质疑问难, 也包括老师对学生、对课文质疑问难。这样, 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开阔学生思路, 启迪发散思维;可以及时获得反馈,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提问必须掌握技巧:问题巧妙设计、精心选择;要难易适度, 面向全体;要简单明了, 启发性强;要抓住时机, 打开思路;要积极评价, 赞美赏识;巧选角度, 站在知识点的各个角度去提问。

在“带着问题品课文”环节, 我主要从内容、情感和词句赏析角度, “亲自下厨”, 为学生预设了四个问题:

课文前半部分写了阿长哪些事?

你觉得写这些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突出阿长的性格、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你能赏析并表演一下吗?

我要用这几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课文前半部分, 作者是“憎恶、讨厌”阿长的, 因为阿长是一个颜值很低的、没有文化的、举止粗俗的、迷信可笑的、愚昧落后的农村妇女, 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问题来了, 不能自问自答, 也不能教师马上问, 学生马上答, 因为这些问题有目的, 有难度, 必须让学生合作解决。于是, 学生登场了。

2.探究小组, 合作互动

教学有时候真像炒菜, 教师不能把炒好的菜直接端给学生吃, 最好让学生自己学会炒菜, 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厨师可以准备好材料, 菜得叫学生自己炒!

语文新课标在第一部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基于此, 课文讲授到此时, 我把全班学生按前后座位, 自然分成几个探究小组, 围绕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热烈讨论, 各抒己见;老师则快乐地围着孩子们转来转去, 这个组听听, 那个组看看, 有时候插几句嘴, 发表一下意见, 但绝不表态, 只是帮助各个小组打开思路, 找出答案。这样的课堂, 完全是欢乐的“海洋”, 探究的“草原”, 教师完全成了快乐而享受的“导演”。

3.教师主导, 点拨思路

有合作探究, 一定要有精彩的展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的主导地位也一定不能弱化。

在上课前, 我给孩子们讲了一句话;这节课, 你们应该像美丽的小天使, 在知识的天空快乐的翱翔;而老师, 只是花丛中一只路过的蝴蝶, 刚好看见了你们可爱的身影。在孩子们的探究到了火候时, “蝴蝶”该登场了!我及时下达了“小组代表开始展示探究成果”的命令, 各个小组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小手举得“刺破苍穹”, 各种答案闪现着智慧的火花。这个时候, 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间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 点拨他们的思路, 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 分析作者情感, 归纳人物性格。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叙事散文, 关键细节, 最好发挥学生的表演天分, 让他们登台表演,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品析阿长“切切察察”这个细节时, 我要求两名学生代表站在主席台的正中间, 像阿长和别人说话一样, “竖起第二个手指, 在空中上下摇动, 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进行“场景再现”, 两个孩子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个时候, 我伸出小拇指“表扬”他们, 同学们都笑着说:“老师, 手指头错了!”我马上追问:“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哪一个手指头?你能说说其中的奥妙吗?”学生们“哦”的明白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妙处。

“带着问题品课文”环节, 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 让孩子们“生生互动, 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团结、学会做人”, 从而在训练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 锻炼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带着问题说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对学生“说”的教学提出了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因此, 不管什么体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叙事散文, 通俗易懂, 贴近生活, 能很快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 教师只要设计好教学内容, 学生能说的东西有很多。

我主要把“辩论”这种活动形式带进了叙事散文的课堂教学,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这个环节也要注意两个方面:

1.辩论的“总设计师”

新课程理念,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但是, 现在的语文教学有点“矫枉过正”的嫌疑:教师“不敢主导”, 害怕因此冲淡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学校甚至强迫教师“一节课只能讲几分钟”, 剩下的时间全部教给学生活动, 这是不对的。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内容, 该教师讲的一定要大胆讲, “主体”应该是“主导”引导下的“主体”, 而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学生“兵教兵”, 那还要老师干什么?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设计师”,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

把“辩论”引进课堂, 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论题”, 特别是正方和反方的观点, 不仅要争锋相对, 更应是“画龙点睛”, 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起到至关重要的启发作用。

叙事散文可以辩论的内容有很多, 课文主旨、写作方法、描写方法等都可以成为辩论素材。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 我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辩论把握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的第三个大环节是:“带着问题说课文”。我让学生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入手, 思考:就整篇文章来看,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 是以喜欢为主, 还是以讨厌为主。然后抛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正方——以喜欢阿长为主, 反方———以讨厌阿长为主。男生和女生自由挑选正方和反方, 8 分钟的小辩论, 唇枪舌剑, 战火纷飞, 精彩激烈, 笑声、掌声, 连续不停。

2.积极的“旁观者”

学生辩论时, 教师决不能“隔岸观火”“袖手旁观”, 教师必须是积极的“旁观者”。

教师首先是“平等的首席”:不管正方、反方, 教师都不能偏向, 和每一方都是平等的关系;有困难的时候, 既帮助正方, 也帮助反方。

教师还应该是“指导者”:教师要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内容向两方学生“输送炮弹”, 并且在双方辩论“哑火”的时候及时出手, “推波助澜”, 让“战火”接着烧下去。

教师还应该是“管理者”:辩论的主题是不能“跑偏”的, 必须围绕主题来, 不准进行“人生攻击”, 要讲究辩论规则, 必须认真听取对方辩手的发言, 一定要互相尊重, 不能有其他的“肢体语言”, 这样, 课堂才是有序的。

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的辩论环节, 正方学生完全被反方打败, “作者不喜欢阿长”占了绝对上风。因为作者采用的是“欲扬先抑”, 学生随时、随处可以发现阿长的“讨厌之处”, 当然会觉得作者不喜欢阿长, 其实这正是老师期望的结果, 但老师必须要帮助正方!我反复提醒正方同学思考:

难道阿长就没有一点优点?

如果阿长是一个“坏蛋”, 作者为什么对她这么难忘?

作者小时候对阿长是什么态度?

作者长大后对阿长又是什么态度?

这些感情有关系吗?

“扶弱济贫”的结果是, 全体学生明白了本文的抒情线索:“讨厌———敬意———怀念”阿长, 然后顺理成章的明白了本文的写作方法:欲扬先抑。

为什么把“辩论”这种形式作为“说课文”的活动形式呢?因为辩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好胜心,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没有任何羞怯感;同时, 辩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 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发散思维,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 为青春注入正能量。

四、模仿课文写片段

语文课离不开拓展延伸,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 强化教学主题;它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他们掌握各种语文方法;它是讲授和练习联系的纽带, 是把课本知识直接转化为学习能力的纽带。

在处理叙事散文的“拓展延伸”环节, 我主要采用了“片段仿写法”, 这种拓展方法简单易行, 通俗易懂, 可以马上活学活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里要注意两个方面:

1.点拨方法

提起作文, 很多语文老师都会头疼:我费了那么多的功夫, 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还是写不好呢?其实写好作文关乎方方面面问题, 比如学生的阅读面的深浅、知识面宽窄、语言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高下, 以及写作数量的多寡、批改质量的好坏,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 写作方法的点拨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那就是“一课一得”!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编委精心挑选的, 它们对于学生写作一定都会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告诉我们:“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可以作为语文教师作文训练的圣经!

叙事散文中, 可以借鉴的写作方法有很多: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对比、衬托、象征、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等等, 每一种方法, 都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借鉴, 快速转化为写作能力。

在《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我设计了“模仿课文写阿长”的写作训练活动: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请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写一段话, 介绍这样一个人, 不超过200 字。这个环节我准备了8 分钟, 因为前30 多分钟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欲扬先抑”这种方法, 在课堂上没有专门的时间用笔写, 学生直接举手发言, 口头作文, 教师在一边点评, 效果很好。

2.仿写片段

一节课只有45 分钟, 拓展训练的时间很短, 但短有短的训练方法, 那就是写“片段”。在教师总结完本文的写作方法之后, 趁热打铁, 及时跟进, 马上拓展, 这样学生有新鲜感、兴奋感, 迅速进入练兵状态, 训练效果会更好。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还可以设计另外一种片段训练:

阿长和别人说话, 常喜欢“切切察察……”;你身边的同学们说话时是什么一种情景?请你模仿这个细节, 描写一个人物片段, 要求写出人物个性, 不超过200 字。

再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背影》, 可以这样设计片段训练:

年老、笨拙的父亲, 亲自翻过铁道为我买橘子, 对于父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没有华丽的辞藻, 却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也使这篇散文成为不朽的名篇。请你模仿“买橘子”这一段的人物描写方法, 写一个感人的场面, 歌颂父爱或母爱的伟大, 不超过200 字。

在叙事散文的拓展环节, 教师要紧扣课文, 结合作文方法设计训练片段。因为这种片段训练, 直接把教材技法作为实战指南, 着眼“局部战争”, 演练“实战水平”, 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手眼身法步”基本功。这样, 小处着眼, 细节磨练, 日积月累, 描写能力提高了, 语言水平提高了, 写作技巧娴熟了, 逐渐提高到段、篇, 作文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这就是“仿写”的魅力。

篇4:散文大家的灯笼情

灯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宇厅堂处处可见,人们往往在逢年过节之时,悬挂灯笼以寓意“幸福吉祥”。上文中所写的元宵观灯,亦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汉唐,至今广为流行。而写出这繁华景象的便是文学家张岱。

张岱出生在晚明绍兴官宦之家,从小便锦衣玉食。青少年时虽沾染纨绔子弟豪奢享乐的习气,却因生于书香之家从小习文弄墨饱读诗书,虽玩物而未丧志。所有玩物之中,他最喜欢的便是灯笼。

张岱一族住在绍兴,绍兴人几乎生来就会品赏灯笼,盖因此地富庶繁荣,住起来舒适惬意,多能工巧匠,亦不乏识货之人。元宵赏灯之时,年幼的张岱便骑在老仆肩上观灯赏灯。灯笼给儿时的张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自小就对灯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张岱既然喜欢灯笼,自然也会寻访造灯的巧匠。张岱找到一位福建的雕佛师傅。这位师傅雕工极细,抚台曾请他造灯十架,耗时两年才完成。可惜灯还没造成,抚台就已辞世。当地一名李姓官员也是绍兴人,将灯藏在木椟中,带回绍兴。十余年后,李某知张岱好灯,便把灯送给张岱。张岱不愿无端受礼,当场就以50两白银酬谢李某。50两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张岱认为这还不及其真正价值的十分之一。在张岱心中,这十架灯成为他收藏的压箱宝。

其他巧匠的作品也充实了张岱的收藏。绍兴匠人夏耳金擅长剪彩为花,再罩以冰纱,张岱大叹巧夺天工,“有烟笼芍药之致”。夏耳金还会用粗铁丝界画规矩,画出各种奇绝图案,再罩以四川锦幔。每年酬神,夏耳金一定会造灯一盏,等到庆典结束,常常以张岱所出的“善价”卖给他。张岱还向南京巧匠赵士元购灯。赵士元精于造夹纱屏与灯带,当地匠人无人能及。张岱的收藏品日丰,他亦发现家中有一小厮很会保养灯,“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

爱灯笼的张岱不仅自己收藏灯笼、品赏灯笼,还创办龙山灯展,出其所有,为众人共赏,且年年皆有新意。而在灯展中,更是敲锣打鼓演元剧燃烟花为灯展助兴。他不追求灯多,但十分注重灯的亮度,每次放灯之时必用“如椽大烛”,照得夜市如同白昼。以致人们夸赞灯事之胜,一定会说是他的灯展。

作为文学家的张岱,不仅把对灯笼的喜爱带到生活当中,更是让灯笼走入了文学殿堂。《陶庵梦忆》中多次写到灯展的盛况,如上文的绍兴灯景,以及龙山的放灯、兖州的烟火张灯等等。就拿放灯而言,“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而山上更是“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可见灯会之盛况,更可见张岱的文学造诣之高和对灯笼的喜爱之深。

篇5:中秋纸灯笼折纸教程

将彩色卡纸对折,再折,折到你喜欢的宽度。

彩色卡纸上下各留一定的宽度,根据折线剪开。

篇6:青铜葵花纸灯笼心得感悟

《纸灯笼》这个故事是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中的一个故事。这本书是曹文轩除了《草房子》以外的另一本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书。《纸灯笼》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贫穷但却又很善良的一家人,为给奶奶筹钱治病,从而讲述的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刚第一场稻子撵下来时,很快就分给了各户,但是他们却一时舍不得吃,用鼻子嗅着这醉人的香味,甚至有几个老人将眼泪掉进了碗里。晚上奶奶对着全家人说,她要去她妹妹家,爸妈倒也同意了,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奶奶去是想省出一口人的粮食,而且她还想去那儿弄些棉花,给青铜和葵花做件棉袄棉裤,然而她却只会说,她去会会她的妹妹。过了半个月。

奶奶没有回来,妈妈就开始抱怨爸爸说不该让奶奶去的。又过了半个月,那边捎话过来说再过半个月就回来了。不出半个月,奶奶的侄儿便把她送了回来,他把事情都告诉了青铜一家,人说奶奶去就歇了两天,然后就开始摘棉花,怎么劝都不听,直到一天中午,她晕倒了,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病倒了,还惦记着去地里摘棉花。

奶奶怎么也起不来床,青铜家一直在筹钱,准备把奶奶送到城里治病。奶奶说她只是老了,像那头牛一样。青铜家的那头牛被奶奶说中了,它也像奶奶一样病倒了,没有任何原因。她它奶奶一样想挣扎,但又挣扎不起,于是就不挣扎了,安静的瘫痪在地上。夜里爸爸点上纸灯笼,又看了一眼它,回到家,便说它活不过今晚。第二天青铜家人发现它已经死了……

奶奶被送到镇里做检查,没检查出毛病,但建议去县里检查,去县里做了一次检查,只说奶奶病的不轻,要住院观察。爸爸去交费时,听到盘算出来的数后,便不吱声。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奶奶回到大麦地。爸爸妈妈到处筹钱时,奶奶就躺在床上,让青铜或是葵花陪着。这几天葵花指真想对家人说下学期她不读了。她是家里唯一一个吃闲饭的,也是唯一一个需要家里花钱的。她把书读得那么好,一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她知道要把书读好。

再过一会儿,她便有了一个念头,她要将各门功课都考砸。这时她有点儿难过,因为她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儿,甚至迷恋读书,迷恋学校。她没有犹豫。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考的一塌糊涂。几天后放假了,葵花告诉了青铜她的成绩,爸妈也知道了葵花跪下了,这也是奶奶第一次对她生气,他们回想起第一次见葵花,将她领回家时,就想好将她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当青铜说出她考砸的原因后,大家都沉默了……一连几天葵花都在想要去江南捡银杏,她走到岸边,听到别人说这是最后一次去了,她便给哥哥留了一张纸条,让别人捎给他,那个捎信的人没有送到青铜手上,而是送给了另一个人。

天黑了,大家见葵花还没回来就着急的去找,但没找到,只好回家了。青铜突然想到,她万一回来时害怕呢,便自己提着纸灯笼在田野上走,从那天开始,青铜天天都提着纸灯笼来守着。那只大船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全船的人都很喜欢她,照顾她,她交钱放在口袋还留了一口袋银杏,她看到了青铜,便直接奔跑了过去,回到了家中。她回到家中,把钱都拿给了奶奶,仅过了一天,奶奶就走了……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能看到非常善良而且温馨的一家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葵花于乃乃的感情,既然葵花非常的喜欢读书,但是却因为奶奶需要钱治病而想要放弃学业,并且瞒着家人去江南采银杏。并且即使奶奶在生病时,还想着给葵花青铜做棉衣,在奄奄一息时,她还一直坚持,一直等待着葵花回来。

篇7:纸灯笼的制作方法参考

准备好长方形的卡纸、铅笔、针、泡沫或者瓦楞纸,还有双面胶和蜡烛。

在卡纸的反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打印后覆盖在卡纸上。

卡纸下面垫上泡沫或瓦楞纸。开始用针在沿着画痕处戳小洞。

把所有画痕的地方都戳到。

反倒正面看看,很美的哦。

然后在反面边缘处粘贴好双面胶然后把另一头弯过来粘贴好。

篇8: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内容初探

一.以情感作为教学灵魂

巴金先生说:“我的任何散文里, 都有我自己。”冰心先生说:“散文创作必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 抒真情写实境。”两位先生告诉我们散文的核心就是书写真实自我, 对写人叙事类散文来说就是书写我所见的真人、真事、真感、真情。我们常说散文“形散神聚”, 这里的“神”就是“我”的真情实感。在这点上, 小说与写人叙事类散文有着明显不同, 小说中的“我”是其中人物, 而非作者本人。小说创作的核心是虚构,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作者杂取种种人合而为一。而小说的情感也被作者巧妙的隐藏在人物身上。因而教师进行写人记事类散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见所闻, 体会作者所思所感, 进而再有所悟, 感悟的前提是对作者当时当地情感的理解, 而不仅是对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的简单把握。

对杨绛先生的写人叙事散文《老王》, 如果单从老王“送冰块”、“送先生”、“送鸡蛋、香油”几件小事分析, 进而将主题概括为对人性善良的歌颂显然就偏离了整篇文章的主旨。而从“我”的角度进一步审视这篇散文, 会得到更多的感悟。“我”照顾老王的生意, 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 “我”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 不能让他白送, 也给了钱等几件事, 再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文革”, 不难发现, 在文中关心、平等、同情、尊重这些人道主义精神才是文章的情感核心。因而, 在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中, 从“我”的角度把握文章情感是该类散文教学的灵魂

二.以情节和人物作为教学核心

小说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完整性与真实性。通过环境描写真实再现生活, 从开端到结局, 各情节之间环环相扣, 具有强烈的内部张力, 进而通过情节产生矛盾冲突, 塑造人物。对人物的塑造也会调动多种手法, 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 让人物动起来, 多角度展现人物性格, 进而表现小说主题。

写人叙事类散文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侧重灵活性和情感性, 它并不强调情节的完整, 而是会选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部分进行描写, 有时甚至只有寥寥数笔, 同时写人叙事类散文的各情节之间侧重自由逸出, 对人物的描摹也多侧重从某个角度进行。因而在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情节与人物时, 应从情节与作者的情感的衔接入手, 让学生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情节表现人物, 同时对各部分情节的结构进行鉴赏时, 让学生体会各部分情节之间如何或并列或互补多角度表现情感, 进而体会文章在布局上互相配合的艺术。

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 对母亲的描写, 只写了“母亲默送我拐出小院”、“母亲呆立在院中”、“母亲到园中找我”等几处情节, 几处情节之间并没有强烈的因果关系, 而是一种并列关系, 从几件小事中表现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而且在具体的情节中也只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描写, 如“母亲呆立在院中”部分, 作者只写“母亲仍站在原地, 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 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 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但就是这样一个动作细节, 就传神的写出了母亲无尽的忧虑。这正是因为作者饱蘸情感, 抓住了最能体现母亲性格的几处细节, 就把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这种情节处理方式, 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这种对情节与人物的处理方式。

三.以语言作为教学媒介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要准确把握文章情感, 对语言的品味鉴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朱自清用温婉纯朴的笔触带我们走进月下荷塘, 郁达夫用清新明快的笔触带我们品味故都之秋, 沈从文用灵动多变的笔触带我们漫游湘西风光。不同的作家都用个性化的语句, 描写出自己心中的细腻甚至细微的人和事。要想深入把握作者情感, 必须贴近文章语言, 通过语言和作者来一次亲密接触。

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却常脱离文本, 在让学生初读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情节, 进而通过对归纳出的情节进行总结, 得出某些思想情感或精神。如教授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 教师请学生将刘和珍的事迹概括为“预定《莽原》”、“反抗校长”、“听先生授课”、“心忧母校前途”、“徒手情愿”几件事, 进而通过概括内容得出刘和珍是一位“渴求知识、追求进步、富有责任感”的学生的形象。但一篇散文的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如果离开了语言, 那这些感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行文中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无话可说。”“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通过这欲言又止、欲止又言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之情。通过“但段政府就有令, 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这样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的语句, 对敌人的暴行进行控诉, 这样的语言就像匕首一样, 直刺敌人的心脏, 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战斗性, 进而体现出他内心的情感态度。

此外, 在写人叙事类散文的语言教学中, 我们还要关注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 如何巧妙的进行议论与抒情。相比于小说作者将情感巧妙的隐藏起来, 通过小说人物表情达意, 散文更强调“心口相应, 信口直说”, 刘半农甚至认为“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 而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议论与抒情的语言实现的。因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以结构作为教学结点

冯骥才曾说:“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 不刻意, 不矫情, 不营造, 更无须‘绞尽脑汁’。”而写人记事散文中的人和事来自于生活, 取材十分广泛, 大事小情皆可入文, 形式也灵活自由, 但这并非说此类散文散漫无序, 无需作者经营。恰恰相反, 由于该类散文的情节不像小说的情节那样围绕塑造人物展开, 而是具有“形散” (也有部分散文神聚形也不散) 的特点, 常选取生活中作者所见的点滴片断串联起来, 因而更需作者为其选择一个恰当的容器, 通过该容器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人叙事类散文教学的时候, 应注重对文章结构的梳理, 通过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走向。

首先教学生识文眼。文眼是散文的窗户, 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是全文的结点, 透过文眼可以更好把握文章的情感。《金岳霖先生》以“有趣”作为全文的文眼。金先生的有趣既表现在外貌与行为举止上, 更表现在其对专业的独特理解、对感情的独特珍惜、对生活的独特热爱上。而散文的文眼常出现在标题、篇首和篇末处。

其次教学生抓线索。优秀的散文都有明晰的线索, 或以时间为线索, 或以空间为线索, 或以情感为线索, 或以事物为线索。一篇看似“散乱”的文章, 一旦抓住线索就能提纲挈领, 将全文的结构理顺, 从而感受文章主题。同样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 以“金先生有点怪”为线索, 串联起了金先生“提问方式别出心裁”、“幽默的答问”、“和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等几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金先生“怪”的背后的那份单纯、真诚和坦荡。

篇9:灯笼散文

夏天总是给人困惑的,炙热的氛围到处都是,树上的知了也懒惰起来,没了踪迹,一点儿情窦的意思都没有了。就连我这闲人也开始抱怨,有可人儿的时间,没有了可人的天。选地儿我还是有水平的,面对一条幽暗而又延伸不算太远的小路,视野比较起来还算开阔。人是很有意思的,都向往热闹,就是仅仅少了孤单。不一会儿,身边又蹲下了好几个人,当然他们的屁股下都会携一个小马扎的。

临近中午,路上开始有了人的影子,都是裙角飞扬,步履匆匆,一闪而过。胡侃八拉的唾沫星儿轻易不会减的,几乎不考虑饭食的。我常常以为自己是有点特别的,不会卷入那无稽的争吵的,只是默默地听着,顺便还欣赏着路上人影儿。

午饭的时间已经过来,周围的气氛依旧热烈。我有点懒散起来,就在起身回转的时候,远处来了一辆黄色的三轮清洁车。我开始注意起来。前面蹬车的.是一个少年,后面跟着一位老人,每到一处垃圾收集点,男孩就停下车,帮老人把众多的垃圾袋装进清洁车。小小的清洁车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装得满满当当的,于是,换做了老人在前面吃力地蹬着,少年在后面使劲地推着,艰难地运往小区外面的垃圾回收站。

不长时间,同样的一幕又出现在小区的路上。看我看得关注,旁边的人会自然而然送来信息,老太太不容易,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孙子生活。这孩子也仁义,从小懂事,每天放学帮奶奶打扫小区卫生。我感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劳动强度面前,孩子显得太渺小了,只见那偌大的小区中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移动。我也时刻关注着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低着头,一双枯瘦的小手紧握着扫把,默默无言地扫着,还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他那沾满灰尘的小脸上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地上的垃圾,不时弯下腰认真地捡拾。当其它的孩子放学后,回家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时,街上除了风声外,就是祖孙俩扫地的声音了。他们永远都是这个小区里下班最晚、上班最早的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在毒辣的太阳下,还是在风雨中,祖孙俩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我相信,在那点的微薄的工资下,他们绝对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由于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居所的美丽和我们生活的舒适。

我特意路过祖孙俩的身旁,看到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老人也正专注地扫着垃圾和尘土,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垃圾和尘土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地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

老人还是细心的,每次总是解开那些肮脏的垃圾袋,扒拉里面可利用的废品,顺手放入挂在清洁车一个袋子里。我发现这次老人脸上有了惊喜,手里拿着一盏红色的小电灯笼。老人反复用衣袖把小灯笼擦净了,递给了孙子。虽然这盏红色的小灯笼是坏掉的,已经不亮了,却还是很雅致的。孩子满脸欢笑,依旧爱不释手,可能这也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玩具了。小孩并没有过多的留恋小灯笼,不一会儿就让奶奶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挂在三轮车把上,然后有说有笑地又帮着奶奶打扫起卫生来。这种亲情如此浓烈的依恋,周围很容易被感染的,我很是羡慕,嘴角那丝幸福烦人微笑自然瞬间溢满了脸颊……

再次见到祖孙俩忙碌的身影时,已是夜色朦胧了。这次又有了惊奇的发现,车把上分明明亮着一盏红色的小电灯笼。那盏破旧的小灯笼被亲情修补起来,如今亮了,在这个夜晚是如此的美丽动人。那抹灯光浅浅地晕开,很淡很淡投射开来,伴着祖孙俩的爽朗的笑声,漫过了所有的场景,在这温馨的夏夜里再一次温暖了我的心,一股淡淡的湿润迷蒙了双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纸灯笼叙事散文】相关文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叙事策略解读09-10

灯笼树散文04-11

做灯笼教案04-09

外甥打灯笼04-11

小灯笼制作04-17

大班手工灯笼05-04

大班手工灯笼范文05-24

灯笼折纸方法范文05-25

手工灯笼活动范文05-31

大班灯笼手工教案06-25

上一篇:想清楚了么?下一篇:“集聚正能量,放飞新梦想”主题班会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