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树散文

2024-04-11

灯笼树散文(精选6篇)

篇1:灯笼树散文

栽培管理

栾树栽培管理较为简单,移植时适当剪短主根及粗侧根,这样可以促进多发须根,容易成活。

繁殖:用播种法。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深厚,湿润的土壤最为适宜。喜光,能耐半阴,耐寒。具深根性,产生萌蘖的能力强,耐干旱、瘠薄,能耐短期积水,对烟尘有较强的抗性。

苗期管理

(1)遮荫

遮荫时间、遮荫度应视当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而定,以保证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为度。进入秋季要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质化程度。

(2)间苗、补苗

幼苗长到5~10cm高时要间苗,以株距10~15cm间苗后结合浇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阴雨天进行为好。结合间苗,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

(3)日常管理

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保持床面湿润,秋末落叶后大部分苗木可高达2m,地径粗在2cm左右。将苗子掘起分级,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将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结束后从根茎处截去苗干,即从地表处平茬,随即浇透水。发芽后要经常抹芽,只留最强壮的一芽培养成主干。生长期经常松土、锄草、浇水、追肥,至秋季就可养成通直的树干。

(4)移植

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发达,一年生苗高50~70cm。栾树属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播种苗于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

由于栾树树干不易长直,第一次移植时要平茬截干,并加强肥水管理。春季从基部萌蘖出枝条,选留通直、健壮者培养成主干,则主干生长快速、通直。第一次截干达不到要求的,第二年春季可再行截干处理。以后每隔3年左右移植一次,移植时要适当剪短主根和粗侧根,以促发新根。栾树幼树生长缓慢,前两次移植宜适当密植,利于培养通直的主干,节省土地。此后应适当稀疏,培养完好的树冠。

(5)施肥

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长根后,宜结合浇水勤施肥。在年生长旺期,应施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第一次追肥量应少,每亩2500g至3000g氮素化肥,以后隔15天施一次肥,肥量可稍大。

大苗培育一般当树干高度达到分枝点高度时,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达不到定干标准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养。一般经两次移植,培养3年至6年,胸径就可达到4~8cm。

定植密度

胸径4~5cm的每亩600棵左右,胸径6~8cm的每亩200至300棵,选留3至5个主枝,短截至40cm,每个主枝留2至3个侧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径8~12cm的全冠苗,每亩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干径12cm以上大苗,每亩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结合抚育管理,修剪干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进主干通直生长。

苗木整形与修剪栾树树冠近圆球形,树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树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异。行道树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为2.5~3.5m,树冠完整丰满,枝条分布均匀、开展。庭荫树要求树冠庞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树低。在培养过程中,应围绕上述要求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时进行。

养护管理

修剪要注意

1.栾树在栽植时一般都做截干处理,干高根据需求定为2.5米至3.5米。种植当年冬季,在分枝点以上萌发出的枝条中,选留3至5个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的枝条做主枝,其余全部疏除。

2.保留下的枝条短截留45厘米左右,第二季夏季在选定的主枝上保留6至9个芽,芽的分布方向要合理,不可交叉,且要分布均匀,由此形成侧枝。

3.待初冬修剪时再对侧枝进行短截,短截长度50厘米左右。按此法进行修剪,3年后即可形成基本树形,以后要及时疏除干枯枝、病虫枝、内膛枝、交叉枝、徒长枝即可。

浇水与施肥

栾树喜湿润环境,除在栽植时要浇足浇透三水外,此后应在5、6、9、10、11月各浇一两次透水,以土壤保持湿润为宜,12月初应浇足封冻水。翌年3月初要及时浇返青水,4、5、6、9、10、11月浇一次透水,7、8两个月为降水丰沛期,如天气不是过于干旱,则可不浇水,12月初也应浇足防冻水。第三年按第二年方法进行浇灌。从第四年后可于早春、初冬浇足返青水和封冻水即可,其余时节如不是过于干旱可不浇水,靠自然降水生长。夏天雨季大雨后还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大烂根。

篇2:灯笼树散文

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大致可分为生理性流胶,如冻害、日灼,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虫害造成的伤口等;还有侵染性流胶,细菌、真菌都可引起流胶,目前致病病菌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

(1)刮疤涂药。用刀片刮除枝干上的胶状物,然后用梳理剂和药剂涂抹伤口。

(2)加强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冻,可涂白或涂梳理剂。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3)在早春萌动前喷石硫合剂,每10天喷1次,连喷两次,以杀死越冬病菌。发病期喷百菌清或多菌灵800至1000倍液。

篇3:灯笼树散文

一、语言的疏密相间

文中写到的几种树都有其象征意义, 例如菩提树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圣诞树象征着基督教的救赎, 棕榈树象征回教的坚韧等。本来, 某种树和其象征意义之间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 必须通过对树的特征的突出描绘, 使读者自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从而领悟其象征意义。文章通过疏密相间的语言刻画树的形象, 达到以形传神的效果, 传达作者的情感。

“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开头一个单句就言简而意丰, 简笔勾勒菩提树默默生长在都市不为人注意的角落, 外形普通, 不事张扬。文中更多的笔墨以繁密细致的笔触描绘菩提树, 如写树叶, 就从形状、边缘的曲线、叶梢、叶脉等角度细细描摹它的美。写树瘿“像老人手背上脆危而清晰的静脉瘤块”, 赋予了菩提树历经苦难磨砺而坚韧顽强的精神。

以下句子就是疏密结合的典范:

经历无数台风的袭击, 两株菩提树在维持一长段紧紧贴卧地面的姿态后, 树身猛然以一百五十度的弧线挺起, 直直地把千枝万叶如同伞般撑起。

撑起宇宙, 这菩提。

这不动的圣座。

先精细描摹, “紧紧贴卧地面”写菩提树在台风袭击下匍匐于地面的艰难姿态, “猛然”“挺起”, 是历经苦难之后的坚韧。树的形象描绘中就隐含后文的象征意义———“在充满煎熬的人生苦难中省思乃至透彻后的大觉悟”, 描写是意义揭示的基础, 后两个短句独立成段, 凸显菩提树坚韧而能撑起宇宙的形象。作者用疏密相间的语言, 生动传神地描摹树的形象, 然后再由菩提树写到树下彻悟的释迦摩尼。读者透过语言感受树的形象, 再由形象产生联想, 领悟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再看这几个写圣诞树的句子:

在十八世纪初叶巴黎来往马车的市街上。

在十九世纪新大陆降雪的旷野中孤立的、清教徒的木造小筑里。

在廿世纪中期政变频频的南美午夜, 那显得特别温暖的公寓客厅中。

在一九八四年播放着重金属乐团蓝调歌曲的百货公司入口处。

四个概括、简练的句子, 一句一段顺序排列, 更形象地表达了基督教在几个世纪内, 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扩张的过程。句子显得疏朗空阔, 文义却凝练厚重。

接下来, 文章较为详细地叙写了圣诞树由实体到合成塑胶, 再到镭射束的变化过程, 这种“唯一不可能绝种的树”的宗教意义在“繁殖”中越来越淡薄, 渐渐异化为一种商业符号:

挂上各式各样锡箔和缎带的加工制品, 还有一些糖、一些保丽龙彩球, 以及一圈圈盘旋而上的电线, 氖灯规律地熄灭、亮醒, 刺麻我们的视觉, 有节奏地激昂我们的情绪, 使得大家已没有余地去考虑它们在我们文化土壤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

这里, 作者用繁密的文字告诉我们, 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圣诞树迷失了树的本来意义, 但即使如此, 它对我们的本土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 被“刺麻”了视觉和神经的人们, 已没有余地考虑它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可能因为它的宗教意味不浓, 人们更容易忽视它带来的影响。围着圣诞树“狂舞”的年青一代, 也许不信教, 但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也极有可能缺乏认同, 从而迷失自我, 这种集体的无意识, 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渐渐失守, 这样的现实更令人忧心。

二、结构的疏密有致

林燿德的散文取材广泛, 文中的七种树来自不同的国度, 跨越几个世纪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丰富的内容如安排得不好就可能是松散的, 作者靠什么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这得益于文章思想脉络的缜密, 七种树分别象征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都市文明, 共同表达作者对人类文明的哲理思考, 思索这些文化对人心灵的影响, 作者用深厚的思想内涵统摄材料。

文脉的缜密体现为结构的疏密有致, 首先是材料详略得当的安排。

菩提树、圣诞树和棕榈树, 分别代表三种宗教, 作者借写树表达对世界三大宗教的态度, 而许多读者不认识菩提树, 对圣诞树的认知止于节日的道具, 把棕榈当做景观树, 更不用说了解它们和三大宗教的关系, 熟悉相关史实了, 因此写得最详细。菩提树作为佛教的象征, 文章第一节刻画它的美丽、优雅、谦逊及苦难中坚忍不拔的形象, 描绘佛祖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的神圣场景, 从中透出崇敬赞美之情。圣诞树和棕榈树都是详写的对象, 却共同组成第二节, 似乎打破了文章各部分间的平衡, 作者意在对比, 形成两种情感的对立。基督教的扩张一直与殖民侵略相伴, 武装白人和神职人员共同征服殖民地, 作者在史实叙说中表达了排斥和抗拒, 甚至是批判与担忧;与之相对, 北非作为被侵略的国家, 坚守着自己的宗教文化, 也保留了愚昧与落后。作者敬仰这个民族的坚忍和随遇而安, 也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和愚昧投注了同情。以入侵和坚守两种力量的较量, 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 从而打动读者。

桑树常被人们栽种于房前屋后, 用于饲蚕, 松树是高洁的象征, 作者用它们来代表中国传统的农耕和士族文化, 但它们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又因为是人们最熟悉的树之一, 第三节写得最略。作者写后院桑树叶片的鲜嫩清新, 树心散发的馨香, 更想象中原女子采桑的优美图景, 无不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而“我的心智仿佛直接融入了那片郁绿的深处”, 只此一句, 足见作者对松树的“心向往之”。

文章第四节写道路树, 白千层被汽车尾气熏染, 被孩童撕去树皮;榕树被肆意修剪成各种形状。它们象征现代都市文明对人的异化, 使人失去了本来面目, 失去个性, 只能像道路树一样站在规定的位置, 保持统一的姿态, 作者表达了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另外, 综观全文, 作为成长于都市的作家, 林燿德一直以都市人的眼光去审视、思考, 菩提树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塑胶的圣诞树站在百货公司门口, 泰顺街旧宅的前庭东北角曾有一棵棕榈树, 桑树和松树成了道路树, 它们被移植到都市里, 离开了曾经站立的土地, 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孤独地挣扎在都市的建筑和人海中。看作者对那棵泰顺街的棕榈树的描写:

长得矮小茂密, 一头乱发, 像似乔治·卢卡斯在“星际大战”系列中所设计的智能生物:生存在低重力星球上, 用细短的身躯支持着大而结构脆弱松懈的脑袋。

一个比喻就把离开沙漠而难辨面目的棕榈描摹出来, 都市生活空间改变了树或人, 其中隐含了对都市的批评。

作者用思想集拢组合松散的材料,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过渡句的连缀则使其更加天衣无缝。

请看文中的过渡句:

菩提树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相对的, 最能代表西方宗教态度的是三角锥体的圣诞树;

棕榈是另一个典型;

然而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

相对于桑,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

不过在都市里, 松、桑两者暂时都非树坛上领衔主演的要角;

道路树才是主角;

过渡句承上启下, 把松散的材料联成一个整体。从过渡句我们还可以看出行文的思路, 窥见作者思维的缜密细致。

篇4:散文大家的灯笼情

灯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宇厅堂处处可见,人们往往在逢年过节之时,悬挂灯笼以寓意“幸福吉祥”。上文中所写的元宵观灯,亦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汉唐,至今广为流行。而写出这繁华景象的便是文学家张岱。

张岱出生在晚明绍兴官宦之家,从小便锦衣玉食。青少年时虽沾染纨绔子弟豪奢享乐的习气,却因生于书香之家从小习文弄墨饱读诗书,虽玩物而未丧志。所有玩物之中,他最喜欢的便是灯笼。

张岱一族住在绍兴,绍兴人几乎生来就会品赏灯笼,盖因此地富庶繁荣,住起来舒适惬意,多能工巧匠,亦不乏识货之人。元宵赏灯之时,年幼的张岱便骑在老仆肩上观灯赏灯。灯笼给儿时的张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自小就对灯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张岱既然喜欢灯笼,自然也会寻访造灯的巧匠。张岱找到一位福建的雕佛师傅。这位师傅雕工极细,抚台曾请他造灯十架,耗时两年才完成。可惜灯还没造成,抚台就已辞世。当地一名李姓官员也是绍兴人,将灯藏在木椟中,带回绍兴。十余年后,李某知张岱好灯,便把灯送给张岱。张岱不愿无端受礼,当场就以50两白银酬谢李某。50两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张岱认为这还不及其真正价值的十分之一。在张岱心中,这十架灯成为他收藏的压箱宝。

其他巧匠的作品也充实了张岱的收藏。绍兴匠人夏耳金擅长剪彩为花,再罩以冰纱,张岱大叹巧夺天工,“有烟笼芍药之致”。夏耳金还会用粗铁丝界画规矩,画出各种奇绝图案,再罩以四川锦幔。每年酬神,夏耳金一定会造灯一盏,等到庆典结束,常常以张岱所出的“善价”卖给他。张岱还向南京巧匠赵士元购灯。赵士元精于造夹纱屏与灯带,当地匠人无人能及。张岱的收藏品日丰,他亦发现家中有一小厮很会保养灯,“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

爱灯笼的张岱不仅自己收藏灯笼、品赏灯笼,还创办龙山灯展,出其所有,为众人共赏,且年年皆有新意。而在灯展中,更是敲锣打鼓演元剧燃烟花为灯展助兴。他不追求灯多,但十分注重灯的亮度,每次放灯之时必用“如椽大烛”,照得夜市如同白昼。以致人们夸赞灯事之胜,一定会说是他的灯展。

作为文学家的张岱,不仅把对灯笼的喜爱带到生活当中,更是让灯笼走入了文学殿堂。《陶庵梦忆》中多次写到灯展的盛况,如上文的绍兴灯景,以及龙山的放灯、兖州的烟火张灯等等。就拿放灯而言,“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而山上更是“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可见灯会之盛况,更可见张岱的文学造诣之高和对灯笼的喜爱之深。

篇5:灯笼散文

夏天总是给人困惑的,炙热的氛围到处都是,树上的知了也懒惰起来,没了踪迹,一点儿情窦的意思都没有了。就连我这闲人也开始抱怨,有可人儿的时间,没有了可人的天。选地儿我还是有水平的,面对一条幽暗而又延伸不算太远的小路,视野比较起来还算开阔。人是很有意思的,都向往热闹,就是仅仅少了孤单。不一会儿,身边又蹲下了好几个人,当然他们的屁股下都会携一个小马扎的。

临近中午,路上开始有了人的影子,都是裙角飞扬,步履匆匆,一闪而过。胡侃八拉的唾沫星儿轻易不会减的,几乎不考虑饭食的。我常常以为自己是有点特别的,不会卷入那无稽的争吵的,只是默默地听着,顺便还欣赏着路上人影儿。

午饭的时间已经过来,周围的气氛依旧热烈。我有点懒散起来,就在起身回转的时候,远处来了一辆黄色的三轮清洁车。我开始注意起来。前面蹬车的.是一个少年,后面跟着一位老人,每到一处垃圾收集点,男孩就停下车,帮老人把众多的垃圾袋装进清洁车。小小的清洁车不用多长时间就会装得满满当当的,于是,换做了老人在前面吃力地蹬着,少年在后面使劲地推着,艰难地运往小区外面的垃圾回收站。

不长时间,同样的一幕又出现在小区的路上。看我看得关注,旁边的人会自然而然送来信息,老太太不容易,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孙子生活。这孩子也仁义,从小懂事,每天放学帮奶奶打扫小区卫生。我感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劳动强度面前,孩子显得太渺小了,只见那偌大的小区中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移动。我也时刻关注着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低着头,一双枯瘦的小手紧握着扫把,默默无言地扫着,还不时传来一阵阵咳嗽声。他那沾满灰尘的小脸上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地上的垃圾,不时弯下腰认真地捡拾。当其它的孩子放学后,回家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电视时,街上除了风声外,就是祖孙俩扫地的声音了。他们永远都是这个小区里下班最晚、上班最早的人。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在毒辣的太阳下,还是在风雨中,祖孙俩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我相信,在那点的微薄的工资下,他们绝对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由于他们的辛苦,换来了我们居所的美丽和我们生活的舒适。

我特意路过祖孙俩的身旁,看到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老人也正专注地扫着垃圾和尘土,是那样的经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垃圾和尘土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堆地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地倒进垃圾堆去。

老人还是细心的,每次总是解开那些肮脏的垃圾袋,扒拉里面可利用的废品,顺手放入挂在清洁车一个袋子里。我发现这次老人脸上有了惊喜,手里拿着一盏红色的小电灯笼。老人反复用衣袖把小灯笼擦净了,递给了孙子。虽然这盏红色的小灯笼是坏掉的,已经不亮了,却还是很雅致的。孩子满脸欢笑,依旧爱不释手,可能这也是他见过的最好的玩具了。小孩并没有过多的留恋小灯笼,不一会儿就让奶奶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挂在三轮车把上,然后有说有笑地又帮着奶奶打扫起卫生来。这种亲情如此浓烈的依恋,周围很容易被感染的,我很是羡慕,嘴角那丝幸福烦人微笑自然瞬间溢满了脸颊……

再次见到祖孙俩忙碌的身影时,已是夜色朦胧了。这次又有了惊奇的发现,车把上分明明亮着一盏红色的小电灯笼。那盏破旧的小灯笼被亲情修补起来,如今亮了,在这个夜晚是如此的美丽动人。那抹灯光浅浅地晕开,很淡很淡投射开来,伴着祖孙俩的爽朗的笑声,漫过了所有的场景,在这温馨的夏夜里再一次温暖了我的心,一股淡淡的湿润迷蒙了双眼……

篇6:纸灯笼叙事散文

每当想起故乡的纸灯笼的时候,一群挑着纸灯笼的孩子在街巷里喧笑嬉闹的场景就浮现在我的脑际。

小的时候春节过后,我们这群孩子就巴望着元宵节。正月十三村里逢集,老石骑着三轮车满载着大大小小的纸灯笼到集市上叫卖。他制作的灯笼精巧厚实。村里人都会花上几毛钱给自己的小孩子买一盏纸灯笼,到正月十五的时候让孩子到街上碰纸灯笼。碰灯笼是故乡的***俗。到元宵节那天晚上,孩子们都提着纸灯笼汇聚在街巷里,互相碰撞纸灯笼,看谁的灯笼结实,看谁眼疾手快。

元宵节那天,夜幕降临后家家户户的门口亮起了萝卜灯。萝卜灯是用白萝卜切割而成的,形状如灯,顶端掏空,在里面放进去棉油与灯芯。大人们说元宵节点亮萝卜灯可以镇宅驱邪,护佑平安。孩子们吃过汤圆之后,急匆匆地把红蜡烛点亮放进纸灯笼里,然后挑起亮闪闪的灯笼到街巷里去。村里人也都走到街巷上看灯。据说看灯会让日子光明温暖,红红火火。

街巷犹如星光璀璨的银河。一盏盏鲜艳明亮的纸灯笼在街巷里闪烁流动。我挑着纸灯笼在街巷上跑跑颠颠,眼前的纸灯笼纷繁多彩。形状有圆的,有方的,有形如蝴蝶的,还有形如荷花的;颜色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还有绿的。灯笼纸面上绘画着人物、花鸟或十二生肖。

一个小伙伴提着纸灯笼跑到我面前,说:“咱俩碰灯笼吧。”我瞄着他的`纸灯笼说:“好。”我们一起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碰坏回家睡。”话音刚落,我们脚步向前,两盏纸灯笼摇摇摆摆碰撞到一起,只见它们损伤相当,里面的红烛都还亮着。接下来我们要再战几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纸灯笼或红烛熄灭或碰撞破损,分出胜负,然后胜者继续寻找对手挑战。天上的满月越爬越高,朦胧清冷月光笼罩着热闹的村庄。深夜的时候街巷上亮着的纸灯笼就所剩无几了。当街巷上只剩下两盏纸灯笼的时候,人们就簇拥着他们,吹着唿哨、欢呼着,看着他们一决雌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灯笼树散文】相关文章:

纸灯笼叙事散文04-10

做灯笼教案04-09

外甥打灯笼04-11

小灯笼制作04-17

大班手工灯笼05-04

大班手工灯笼范文05-24

灯笼折纸方法范文05-25

手工灯笼活动范文05-31

大班灯笼手工教案06-25

灯笼教学设计04-21

上一篇:春节前建筑施工安全大检查工作总结下一篇:《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