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

2024-05-18

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通用6篇)

篇1: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

商业革命

但丁(1265—1321)人文主义马丁.路德(1483—1546)平等派

罗伯斯比尔(1758—1794)法国《人权宣言》 热月政变 光荣革命 《独立宣言》 加富尔

拿破伦法典 日俄战争 江华条约 圣西门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克里米亚战争 宪章运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门罗主义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伯恩斯坦(1850—1932)考迪罗主义 维也纳会议

尧舜禅让 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 大禹 鲧 虞舜 唐尧

帝喾 颛顼 黄帝 炎帝 蚩尤神农氏 丁村人四岳 三苗 天下为公 南蛮东夷 西戎 北狄 四裔 九黎 共主 文明时代 信史 黑陶器 彩陶器

一夫一妻制血缘群婚部落联盟 部落 氏族 父系氏族社会 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中石器时代 三皇五帝 杂婚 母系氏族社会 史前史 禹贡 成汤 桀 少康 寒浞 后羿 太康 伯益

启 涂山之会 鸣条之战 少康中兴 太康失国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有穷氏 有扈氏 天下为私 父死子继 世袭王朝 家天下 盘庚迁都 牧野之战 西伯昌 妲己 比干 帝辛(纣)妇好 傅说 武丁 盘庚 太甲 伊尹 周祭制度 宜臼(周平王)申侯 周幽王 周宣王 周公 周武王 后稷 宣王中兴 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 周公东征 牧野之战

井田制 五刑 周礼 策命礼 尊尊亲亲 嫡长子继承制 外服制 畿服制 九鼎 土田附庸 西六师、殷八师 三监 陈平曹参 英布 彭越 韩信 萧何 张良 刘邦 虞姬 范增 项羽

章邯 赵高 蒙恬 李斯 子婴

秦二世(胡亥)扶苏 秦始皇 吕不韦 约法三章 百越 匈奴 郡县制 三公九卿 马邑之谋

杨可告缗 行均输法 设平准制 独尊儒术 七国之乱 白登之围

昭宣中兴《淮南子》 区田法 西域都护 五经博士 算缗告缗 刺史 中朝外朝 推恩令 黄老之术 布衣将相 郡国制 刘秀 刘玄 五德终始 光武中兴 班固 曹操 袁绍 董卓 甘英 窦宪 窦固 察举和征辟 司马懿 陆逊 孙权 诸葛亮 刘备 刘表 九品中正制 曹魏屯田 永嘉之乱

晋武帝 玄学 户调制 占田制 世兵制 荫客制 门阀 祖逖 北府兵 寒门 前秦 元嘉之治 贾思勰 宇文泰 敦煌石窟 龙门石窟 云岗石窟 柔然 永业田 互市 三长制 宗主督护制 北魏 隋代三省六部 隋代科举制 《唐律疏议》 南衙北司之争 庄田 大运河

输籍法贞观之治均田制 租庸调 两税法 府兵制 开元之治 藩镇割据 二王八司马 武则天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徵 李靖 长孙无忌 狄仁杰 张柬之 姚崇 张九龄 李林甫 杨国忠 安禄山 史思明 郭子仪 李光弼 杜佑 裴度

安史之乱通典 《唐律疏议》 三省 永贞革新 甘露之变 古文运动 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世宗柴荣 辽太宗耶律德光 南北面官制 陈桥兵变 澶渊之盟 元丰改制 元祐更化 郾城之战 绍兴和议 隆兴和议 石守信 寇准 司马光 李纲

韩世忠

秦桧(1090~1155)

文天祥 更戍法 猛安谋克制

李继迁(963~1004)西夏景宗李元昊 九公封建 行省制度 驱口 金瓶掣签

郭守敬(1231—1316)马可•波罗(1254—1324)投下 胡惟庸案 蓝玉案 土木之变 庚戌之变 阉党 东林党 矿监税使 朝鲜之役

魏忠贤 袁崇焕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一条鞭法 改土归流 锦衣卫 三司 鱼鳞图册 奴儿干都司 农政全书 大理寺 摊丁入亩 一田三主 圈地令 八旗制度

三藩之乱 火耗 牛录 马关条约 辛酉政变 黄祸论 领事裁判权 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政新篇》 戊戌政变 《校邠庐抗议》 公车上书 北洋水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同盟会 皇族内阁 武昌首义 《新青年》 五四运动 国民党一大 《训政纲领》 南昌起义 保甲制度 华北事变 南京大屠杀 豫湘桂战役 三三制

三国干涉还辽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借师助剿 百日维新 虎门销烟平壤之战 黄海海战 洋务派 日俄战争 黄花岗起义 保路风潮 保路运动

张勋复辟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北洋军阀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香港海员大罢工 安源路矿大罢工 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 二七惨案 五卅运动 东北易帜 省港大罢工 沙基惨案 西山会议派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事变 北伐战争 大革命 三湾改编

《钦定宪法大纲》 辛亥革命 宁汉合流 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取政权的理论: 遵义会议 长征精神

改订新约运动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瓦窑堡会议 《八一宣言》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洛川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延安整风运动 中共七大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公告 重庆谈判 中原突围

千里跃进大别山 《五四指示》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运动 二二八起义: 新疆三区革命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孟良崮战役 法币

七千人大会“三步走“战略官商督办

三国干涉还辽 金瓶掣签 南书房 印花税法案 萨拉托加大捷 耶稣会 胡格诺战争 南特敕令

收复失地运动 《大抗议书》 马斯顿战役 纳斯比战役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七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

农奴制第二版”

开明专制 容克

尼德兰革命 《航海条例》 大陆会议 《常识》 巴黎和约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清教

百科全书派 法国二月革命 大陆封锁体系 重商主义 雾月政变

篇2: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

与此同时, 随着国内的电子商务环境越来越成熟, 网上购物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7.9%。网民规模的继续壮大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为网上购物培育了大批潜在消费者。有关网上购物的研究, 已有学者通常研究的主体集中在用户的采纳和持续使用行为。从社会互动视角分析网上购物或电子商务的文章并不多见, 而购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 本文借助社会互动理论, 将从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两个方面对网上购物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 并对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一.理论背景与概念提出

1、六度分隔理论

社会网络是人的集合, 集合中的每个人有自己所熟悉的人, 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交互的网络。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 (如部落、乡村等) 内部成员的行为, 他的研究比较简单, 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却要复杂得多。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 (actor) 的一系列社会联系 (social ties) 或社会关系 (social relations) , 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 (social structure) 。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 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 网络的行动者 (actor) 既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是集合单位, 如家庭、部门、组织。

“六度分隔理论”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社会化网路服务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SNS) 的理论基础。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Milgram对社会网络的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他于1967年利用传统邮政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投递信件实验, 得出结论: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即,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时隔近40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Duncan Watts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e-mail进行试验, 实验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 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间隔并没有因为使用更先进的e-mail系统而缩短, 平均间隔还是六, 这个研究也就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实用性。

2、社会网络的三大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包含三大核心理论, 强联结与弱联结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结构洞理论。

强联结与弱联结理论:社会网络的节点依赖联结产生联系, 联结是网络分析的最基本分析单位。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联结强度的概念。他将联结分为强弱联结两种 (Strong Tie, Weak Tie) , 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 强联结和弱联结在信息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强联结包含着信任、合作及稳定, 且较容易获得, 能传递高质量、复杂或隐性的信息。而弱联结是群体之间发生的, 跨越了不同的信息源, 能将其他群体的信息、资源带给本不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体, 对群体间的信息传递有一定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先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其后, 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 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 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 其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资本越多, 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 从而就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不仅个人具有社会资本, 企业也有“企业社会资本”, 通过联结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本代表了一个组织或个体的社会关系, 因此, 在一个网络中, 一个组织或个体的社会资本数量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

结构洞理论:美国学者Burt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 其社会网络均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主体都发生联系, 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 从整个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存在。二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 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 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的现象, 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因而称作“结构洞”。

目前掌握的关于社会网络的知识, 例如结构、动态演化、网络中个体的行为等方面的知识都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而且, 对于网络的研究也面临重重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网络中动态演化, 空间位置、以及信息扩散;

第二, 分析大型网络以及将它们模型化;

第三, 网络的规划设计与综合;

第四, 更好地测度网络的结构;

第五, 网络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3、社会商务

3.1 社会商务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 社会商务近年来已经应用广泛。以微博和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服务正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们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延伸至网络空间中。虽然关于社会商务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Amazon引入的的评分与评论系统, 但是社会商务这一名词是由Yahoo于2005年提出的, Yahoo指出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浏览他人分享购物经历中得到建议, 从而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物品和服务, 并最终决定购买它们。社会商务的蓬勃发展是受到近年来社会技术发展的促进, 社会商务也可以看做是社会媒介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3.2 社会商务的两种模式。

在实践中, 社会媒介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为社交平台添加商业属性, 从而引导个体在他们经常互动的平台上进行购物;第二种是为传统的电子商务网站添加社会化应用, 旨在帮助促进人们在该购物网站上的关系。

3.3 社会商务的定义。

关于社会商务, 学术界的普遍解是社会性技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但是社会商务的真正含义并不局限于简单地将这二者拼凑, 定义社会商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社会商务尤其自身的特点:第一, 社会商务网站销售的通常是诸如餐厅、咖啡屋提供的服务性产品, 而其它电子商务网站通常销售的是耐用性产品。第二, 没有提前提醒, 社会商务网站经常对某一产品只促销一天, 称为“每天限时交易”;第三, 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 社会商务网站上产品折扣力度较大, 通常会有超过50%的折扣价格;第四, 由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出现, 社会商务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使得顾客可以进行团购。

根据社会商务的两种模式, 并结合社会商务的自身特点, 本文将社会商务定义为, 利用诸如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等社会性技术, 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成的内容等加强顾客与卖家间的关系、丰富用户对产品的视听感受, 并最终提升购物体验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社会商务不仅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 而且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机制。

二.研究电子商务的新视角——社会网络视角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 数字设备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已经无法完全分割开来。由于社会媒介以及数字设备, 我们正在被相互连接在一起。而那些数字设备也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从社会网络到基于位置的移动应用, 我们的数字设备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正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来经营他们的公司业务。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络从事商品买卖活动。据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2013-2014年中国网民经常使用的互联网络应用中, 其中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快的分别是博客、团购、旅行预订和网络购物, 它们全年的增长率分别是博客 (24.2%) 、团购和旅行预订 (22.7%) 和网络购物 (19.7%) 。截至2014年12月,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 较2013年底, 增长率为19.7%;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这些数据显示, 网络零售这一新的经济模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力量, 并且凭借自身的独特的优势, 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技术, 尤其是“社会媒介”大大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使得人与人之间有更加密切的沟通。人们之间形成了密集的关系网络, 这种急剧增长的社会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说出自己观点的平台。随之产生的就是大量信息的出现, 数字信息正在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着。现如今, 许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数据信息, 但是它们无法就如何有效使用这些信息而做出决策, 这就使得公司正在探索使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为顾客提供服务。重要的是传统的实体商店正在向网上在线的商业服务靠拢, 未来的商业将是真实服务与虚拟业务的结合。由于顾客能够方便地从网上获取产品或服务的信息, 公司和企业将面临的另一个转变是将自己的业务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同时, 也有一些第三方公司很乐意来帮助这些公司来管理这些复杂的数据。

信息技术的变革推进了社会网络的出现, 社会网络就是由个人或组织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组成的一个结构, 例如人们之间的友谊、作家联盟、工作中的协作关系等。基于现实世界的社交网络应用的例子包括Myspace.com, Facebook, Orkut等。在这类社交网站上, 用户可以自由展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喜好和态度, 而企业对这一特性加以利用以后, 可以成为企业推广新产品的一个新途径。例如, 当一个人购买一件产品时, 他通常都愿意听从周围的朋友或熟人都有哪些建议, 这就是身处社会网络中的个体无法避免的, 因为个人所做的决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近邻个体行为或评论的影响, 理解并利用这些关系, 可以为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社会商务正在迅速发展, 在线的商铺能够将网上在线市场中的店铺相互连接。社会商务的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 卖家由个人代替了企业; (2) 卖家作为个人, 管理和分类在线商店的产品; (3) 卖家能够创造他与其它商铺的超链接; (4) 卖家的激励是基于他销售所得的利润。

网上零售是企业或个体单位指借助B2C网站或C2C平台向个人或家庭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行为。网络零售包括所有针对终端顾客的电子商务活动, 这里的顾客主要指普通的个人或普通的家庭, 并不包括生产性顾客。所以说网络零售的主要模式是B2C或C2C, 而不是B2B。网上零售业相比传统零售业具有以下的特点: (1) 跨时空, (2) 全方位展示产品或服务, (3) 低成本, (4) 信息的实效性强, (5) 与顾客关系密切并深入了解用户等。

本文之所以选择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电子商务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1) 在虚拟环境中, 买卖双方主要通过交易平台进行互动, 利用即时聊天工具、e-mail、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 这与传统面对面的生意网络明显不同;

(2) 网络越来越显示出社会性的特点, 买卖双方不但在网上交易, 还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聊天、交友、交流信息、增加感情和信任, 形成所谓的虚拟社会网络, 其中可以动员的资源被称为在线社会资本。

三.社会商务中存在的社会互动

购物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购物的过程当中顾客有意无意地会与周围的个体产生互动。顾客在做出购买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与他有社会交往的个体的影响, 而传统的电子商务关注的更多的是最大化效益以及顾客与电商系统之间的互动。仅仅关注人-机互动是不够的, 尤其是随着社会性技术的发展, 为在线购买的过程引入了社会性的一面, 这使得网上购物成为一种社会体验。通过嵌入社交应用, 使得传统电子商务网站为顾客搭建了一个与他人或其好友联系更加紧密的平台。顾客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获取社会知识或经验, 从而支持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购物目标并最终做出更加准确和理性的购买决策。因此, 社会商务中更应该关注人-人互动。

根据已有研究, 在线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是指顾客对产品或卖家积极或消极的观点, 也叫做在线评论或口碑营销。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是指观察性学习行为, 即顾客是基于观察其他人的购买行为而做出购买决策的。进一步来说, 当顾客对某一产品掌握的信息有限时, 如果身边的好友也在某一店铺购买了该产品, 则顾客也会对该店铺出售的产品质量更有信心, 从而对该店家也更加信任。因此, 学者们更多的是从信任的角度来研究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的。

1、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

由于在线环境中, 许多顾客在购物之前大都会搜索其它消费者对产品的观点和推荐, 以确定产品的质量而减少对该产品的不确定性。因此, 在线评论是市场营销与信息系统领域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对新产品的推广的市场营销研究中, 有三个主要的假设: (1) 顾客之间的关系影响着顾客的决策; (2) 一些顾客的观点尤其影响其它人的观点; (3) 企业有能力识别并找到那些具有影响力的节点;

顾客在购物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关系, 这其中他们的评价会对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影响, 也就是口碑效应。所谓的网络口碑是指消费者通过论坛、博客、播客等网络渠道, 与其他人分享关于某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信息。这些讨论的传播直接影响到当事公司、产品、服务的美誉度, 即网络口碑。为维护网络口碑, 有公司开始尝试参与到网络社区中, 和消费者共享发言权, 拥有自己的声音。

口碑营销是企业在买方市场条件下, 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口碑设计, 使得非生产人员 (如消费者、经销商等) 通过向别人介绍这些产品而促进产品销量增加的一种营销活动方式。从实践的角度讲, 一般的促销是自上而下、“一对多”的传播, 而口碑营销强调和注重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多对多”的传播。

互联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口碑营销的传播状况, 使它从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语言、动作交流, 转变为今天的Mail、BBS、Blog等网络传播形式的交流。网民能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产品信息的看法、使用产品和享受服务的体验, 然后互联网上看到这些信息的用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传播, 这样每个网民作为信息源的影响力被几倍甚至几十倍地迅速放大。因此, 消费者是否会采纳在线评论, 以及采纳在线评论后对其购买行为有何影响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

在关于网络口碑的实证研究中, 主要考查了买家评价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卖家的销售绩效, Chevalier和Mayzlin通过对Amazon、Barnes与Noble两个在线书店的研究发现, 用户对于书籍的打分越高, 其销量也越大。Pavlou和Dimoka发现, 用户的文字评价有助于增加买家对卖家的信任, 从而提高商品的溢价水平 (price premium) 。Duan等研究了网络口碑的两种效应:知悉效应 (awareness effects) 和劝说效应 (persuasive effects) 。前者令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商家及其产品, 后者使得消费者对于商家的积极评价传播到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之中。在对电影票房的研究中, Duan等发现, 用户评价好坏对于电影票的购买并没有显著影响, 但是用户评价的数量对于票房收入则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从而支持了知悉效应 (而非劝说效应) 对票房有显著影响的假设。

2、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

信任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信任不仅成为社会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深层网络应用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在传统电子商务中应用社会性技术使得在线购物环境更加接近于现实中的实体购物环境。在线的购买者可以在虚拟社区中通过观察其它购买者的行为并与他们交流来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 以支持他们的购买决策。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信任则是影响顾客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

声誉和信任在因特网商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 信任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利的。信任有不同的类型, 可以分为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计算的信任等不同的维度。基于制度的信任 (institution-based trust) , 它是指消费者对于交易平台环境的信任程度, 是个人通过对于网站外观的观察或者与网站的接触, 对于网站本身质量、规模、安全性等方面产生的感知。具体到网上购物平台, 基于制度的信任主要体现在结构保障 (structural assurance) 方面, 比如合约、规章、担保书、法律等, 从而产生有利结果的信念。例如, 人们认为法律和因特网上所采用的加密等安全手段一般情况下以保护他们免遭隐私泄漏、信用卡欺诈等风险。电子商务平台特有的结构保障信任包括网站的商家实名认证、消费者保障计划、安全的支付保障体系、对不良商家的惩罚机制等。

传统的交易市场中, 参与交易的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 (1) 通过互相之间的交往来促进一个长期的关系, 以增加未来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2) 个人之间的信任通过口碑来传递到第三方。对于在线的商业交易, 为了提高交易者的信息的可靠性, 许多平台, 包括Amazon、e Bay、Yahoo等都构建了在线的声誉机制, 被称为反馈系统。这类反馈提供了传统市场中可得到的口碑效应。实际上, 在线的反馈机制要优于传统的口碑机制。原因是, 在线的信息获取不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就可以方便的获取。而且在线的反馈更有利于收集更多顾客的意见, 更具有参照价值。区分传统和在线的声誉网络的关键点是注意到它们当中存在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的。传统市场更依赖于直接的相互关系:“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你之前的行为值得我信任”, 而在线市场更加依赖于间接的相互关系:“我之所以信任你是因为从别人那里得知你值得信任”。

3.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研究展望

社会化网络服务, 尤其是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的风靡, 为电子商务的买家与卖家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搭建起一个新的平台, 也催生出电子商务的新模式——社会商务。学者们对社会商务的研究视角也有所扩展, 从关注电子商务的技术指标逐渐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交互视角。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

第一, 社会互动视角社会商务理论的完善。在社会商务关于人-人互动中, 多以买家与卖家或者买家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为主体, 研究卖家与卖家之间关系的文章较少。利用好关系网可以为卖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 卖家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价值的创造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 卖家可以利用这一关系来提升他们的绩效。因此, 未来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卖家与卖家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关系, 这种协同关系是否会促进网商的经济效益, 这种协同关系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均会对促进社会商务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 社会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 社会商务的盈利模式就是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介结合, 但是这种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不足以维持社会商务的持续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案例研究分析对比中外著名社会商务网站的盈利模式和手段, 通过分析研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商务盈利模式与框架。

第三, 移动化的社会商务研究。传统的电子商务已经走过了高速成长期, 当前主要的电子商务厂商都已将重点转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截止至2014年12月, 手机网购使用率已经达到42.4%, 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移动类交易APP也不断涌现, 未来对移动社会商务的研究将是一个焦点。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使得传统电子商务中的一些理论和模型的适用性有待于验证。同时, 对移动社会商务网站来说, 又有那些特殊因素会影响它的盈利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摘要:传统电子商务受到社交媒介和社交网站这类社会技术的启发, 催生了基于社会网络的网上购物。社会化电子商务是传统电子商务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它克服了传统电子商务用户流量不足、用户信任度低等缺陷。本文主要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传统电子商务, 并着重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入手, 分别从基于观点的社会互动和基于行为的社会互动两个层面分析有关社会商务的研究。最后, 指出理论研究尚未完善的地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篇3:社会语言学名词

互动社会语言学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社会语言学中的一门学问。研究会话参与者通过语境线索和背景知识对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作出推理、判断和回应的互动过程。

宏观社会语言学 macrosociolinguistics 与“微观社会语言学”相对。通常指对社会中的全局性语言问题(如语言选择和语文规划等)的研究。

微观社会语言学 microsociolinguistics 与“宏观社会语言学”相对。通常指对人际言语交往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变化及其与社会语境的关系的研究。

城市方言学 urban dialectology 研究都市中方言的变异及其演变机制的学问。

双语学 bilingual studies 研究言语社区内使用的不同语言或方言间关系的学问。

语言社会学 sociology of language 运用社会学的范畴和方法,研究社会中语言问题的学问。

交际民族志学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运用人类学的观念和方法,研究言语交际的模式及其与民族文化关系的学问。

语言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of language研究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使用某些语言的态度及个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心理机制的学问。

会话分析学 conversation analysis 研究会话中话语序列的组织规则的学问。

变异 variation 语言项目在实际话语中存在的差异。

变异形式 variant 又称“变异体”“变素”。语言变异的实际存在形式。

社会变异 social variation 与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相关的言语变异。

区域性变异 regional variation 来自不同区域的说话者所显现出的语音、词汇或语法等方面的变异。

语言项目 linguistic item 又称“语项”。语言中任一层次的一个或一组单位。可以是音位、词汇或句子结构。

语言变项 language variable 又称“语言变量”。有变异形式的语项。通常作为独立变量用于语言变异计量研究。

社会变项 social variable 个人或群体的有变数的社会属性。通常作为依存变量用于语言变异计量研究。

社会分布 social distribution 使用同一个或几个语言变项的群体的社会特征。

语言变体 language variety;linguistic variety 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项目集。可以指语言、方言、语体、语域或某一语项的变异形式。

地域变体 regional variety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言语共同体 speech community 又称“言语社区”“言语社群”“言语社团”。在语言变项运用上持有共同的社会准则和相同的语言价值标准的群体。是社会语言学者为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而采用的分析单位。

言语群体 speech group 通常指在同一地区说一种语言的同一变体的一群人。

社会语言标记 sociolinguistic marker 能够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变异项目。

社会差别标志 social differentiator 反映说话人之间社会阶层差别的具体标志。例如教育程度、职业、收入、住房等。

社会方言 social dialect;sociolect 与说话人的社会身份(例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有关的语言变体。

城市语特征 urbanism 城市地区使用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所具有的特征。

标准变体 standard variety 与“非标准变体”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的规范化的语言变体。

非标准变体 nonstandard variety;substandard variety 与“标准变体”相对。在语音、词汇或语法的某些方面不合乎规范的语言变体。

分层 stratification 又称“层化”。不同社会阶层在使用语言变体上呈现分层变化的状态。

性别差异 gender differences 不同性别所呈现的不同的言语特征。例如,中国女性在疑问句中使用“吗”“呢”“吧”“啊”等语气词的频率远高于男性。

女国音 female accent 北京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女学生,把舌面声母j、q、x发成类似舌尖声母z、c、s的音,这样的音称为女国音。

女书 female script 曾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农家女性中流传的一种斜体汉字形态。

代别 generation differences 又称“代差”。同一个言语社团内不同代人之间的言语差别。

年龄差异 age differences 同一言语社区内老年人与青年人在使用语言变体上的差别。例如,在汉语方言中存在老苏州话和新苏州话、老韶关话和新韶关话等的差异,青年人使用新形式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人。

敬语 honorific 某些语言系统中用以表示尊敬的成分。包括词缀、词汇或句子结构。

正式语体 formal style 与“非正式语体”相对。在正式场合使用的语体。通常是书面体,语句较长,词汇和语法合乎规范。

非正式语体 informal style;casual style 又称“随便语体”。与“正式语体”相对。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语体。通常语句简略,用词通俗,在亲友、同学之间等日常交谈使用。

nlc202309011953

商议语体 consultative style 又称“咨询语体”。介于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之间的语体。通常语句较松散,夹杂口头语气词。

亲切语体 intimate style 非正式语体的一种。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使用的语体。通常语句非常简略,声调婉转,夹杂俚语。

固定语体 frozen style 又称“礼仪语体”。正式语体的一种。有固定的格式,通常在典礼上使用。

场合语体 contextual style 又称“场景语体”。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语体的总称。

雅化语体 modified speech 正式语体的一种。经过刻意修改的文绉绉的言语。

粗俗词语 vulgarism 不文雅的词语。正式场合忌讳使用。

幼儿话语 baby talk 大人对学话幼儿说的简单的话,或幼儿说的稚语。

语域 register 某一交际环境中习惯使用的语言变体。如行业用语、科技用语。

隐语 secret dialect 集团内部为保守秘密而造出的词语。

黑话 argot 黑社会集团内部说的秘密话。

异质有序 ordered heterogeneity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内存在差异,但变异形式的分布是有规则的,从异质的语言事实中可以探求语言的有序变化。

显现变项 indicator 某个言语社群使用的初现语言变项。它没有明显语体差异和不同社会评价,通常不引人注目。

标记变项 marker 又称“标志变项”。显示社会差异和语体差异,并有不同社会评价的语言变项。它是研究语言变异和演变的对象。

成见变项 stereotype 社会下层成员使用的并受到主流社会蔑视的语言变项。

未意识变化 change from below 人们意识不到的显现变项扩散的变化。

意识变化 change from above 人们意识到的标记变项或标准体扩散的变化。

进行中变化 change in progress 语言形式从显现变项向标记变项的发展变化。如果该变项为全体成员所使用,形式固定下来,变化也就随之终止。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个人经常交往的社会关系。例如亲戚、朋友、邻居、伙伴等。是研究语言变异采用的一种分析单位。

网络密度 network density 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实际联系数与全部可能联系数之间的比率。

网络力度 network strength 社会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多重性程度(multiplexity)。通常关系单一的网络,如仅在亲戚之间,或同事之间,或邻里之间形成的交往网络的力度较弱;关系多样的网络,如既是亲戚,又是同事,又是邻里之间形成的交往网络的力度较强。

交际密度 density of communication 个人或言语社团之间语言接触疏密的程度。语言变体之间的差异通常由于交际密度的增加而趋向消失。

观察者悖论 observers paradox 观察者搜集日常言语资料所采用的访谈法影响到资料的自然状态,与访谈初衷相悖。

快速隐匿观察法 rapid and anonymous observation 调查人采用诱导技巧,让被观察者在不觉察的情况下说出所需了解的语言变异形式,从而迅速搜集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法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又称“参与性观察”。通过参与被研究的人群的言语交际活动进行观察和搜集资料的方法。

言语反应测验 speech reaction test 通过给受试人某种刺激使其立即作出言语反应,以观察其语言能力、了解其语言体系的特定规则。

最小对测试 minimal pair test 将含有最小音位对立体的词安排在一起进行的发音测试。

显性声望 overt prestige 使用者公开表示的对某种语体好的评价。

隐性声望 covert prestige 潜在于使用者心目中的对某种语体好的评价。例如在某些场合,粗鲁的语体被认为有阳刚之气。

语义区分量表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 又称“语义鉴别量表”。通过受试人对词义作出的主观评价测量其语言态度的量表。

自我评价测验 selfevaluation test 受试人自报使用语言变体的情况,将其与实际使用情况相对照,用以检测语言态度。

配对变语测试法 matchedguise technique 通过让受试人听双语人用两种语言讲述相同内容的录音,对讲话人的品格特征作出评价,以测试某个言语社团成员对另一个言语社团的态度的方法。

变项规则 variable rule 用计量方法描写特定人群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使用某个语言变项的概率的规则。

绝对规则 categorical rule 说话人意识不到但又不会违反的规则。例如汉语普通话的“上声+上声”读为“阳平+上声”的规则。

超越模式 crossover pattern 据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William Labov)观察,下中阶层的人为了表现自己掌握了有声望的语言变体,话语中的标准音频率超越上中阶层的人,这种现象称为超越模式。

年龄级差 agegrading 同一言语共同体内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使用同一个语言变异形式时出现的频率上的差别。

共时变异 synchronic variation 语言成分在同一时期内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变异。

历时变异 diachronic variation 语言成分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异。

真实时间 real time 为了研究语言变项发生的历时变异,需要获得同一群体在前后间隔若干年的两个时间上使用该变项的材料,以作比较,这种时间称为真实时间。

语言演变 language change 语言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而发生的变化。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正在发生的语言变化。

篇4:社会调查研究名词解释目录

反生产行为 (CWB) 是员工所表现出的对组织或者组织利益相关者合法利益具有或者存在潜在危害的用意, 具体包括偷窃、消极怠工、旷工、散布谣言等行为 (张永军等, 2010) 。研究表明, 普遍存在于组织之中的CWB极具破坏力, 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由此, 重视工作场所中的反生产行为, 并对其发生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一) 理论基础

心理契约破坏广泛存在于当今的组织中, 如果员工意识到企业未主动履行所承诺的义务, 那么会产生相应的认知评价与情感反应, 心理契约破坏便产生了。心理契约破坏一旦产生便会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而反生产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一样作为角色外行为的一种, 同样会受到心理契约破坏的影响。当员工感知到企业对其负责任的行为时将会产生回馈心理, 提升其工作行为表现;与此相反, 如果员工所感知到企业对其社会责任付出较少时, 则会打击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使得其协助组织实现组织目标的动机降低, 甚至会出现员工反生产行为。鉴于此, 我们将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 考察企业履行员工社会责任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 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 研究假设

1. 员工社会责任与反生产行为

心理契约产生于员工对于企业责任的感知, 其中, 员工所关注的企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中的员工社会责任高度吻合, 如“重视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了运用宝贵技能和才能的工作机会”、“维护员工权益”和“重视员工的工作安全感”。这意味着如果员工所感知到企业对其社会责任付出较少时, 会打击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会出现旷工、怠工等消极行为, 反生产行为就产生了。而与此相反, 当企业履行的员工责任被员工个体所感知时, 其不仅会增加组织公民行为, 还会减少反生产行为。鉴于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所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2. 心理契约破坏的中介作用

企业履行的员工责任对于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可能是复杂的、多路径的。心理契约破坏是员工对组织未能完成其在心理契约中应承担责任的认知型评价, 因此, 企业履行的员工责任水平和质量, 会通过影响员工的评价进而作用于最终的态度和行为。

一方面, 员工对于企业履行的员工责任具有主观感知, 通过对比企业履行员工责任的实际水平与期望水平, 判断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是否充分履行。随着当今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 员工对于企业责任的期望也有增加趋势。在这种背景之下, 企业由于员工责任履行不足而导致员工心理契约破坏的现象更加屡见不鲜。另一方面, 心理契约其实是员工与组织相互之间的一种社会交换或者互惠关系, 如果组织不能履行其在心理契约中的承诺或责任, 员工就会感知到“贡献”与“回报”的不平衡, 即心理契约破坏。而为了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员工会有意减少对组织的承诺或贡献, 从而出现减少组织公民行为、角色内行为、创新性行为, 甚至出现反生产行为等消极反应。鉴于此, 我们提出如下:

假设2:心理契约破坏在企业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3. 员工信任的调节作用

在角色外行为研究领域, 员工信任常被应用于组织公民行为方面的研究, 而鲜有研究将员工信任引入到反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其实, 员工信任作为员工认定组织或他人的行动将有利于或不伤害自身的信念, 在应对外部刺激时, 对于其自身的行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而言, 当企业履行员工责任时, 员工信任会强化员工的回报行为, 进而减少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另一方面, 员工信任会影响员工对于心理契约破坏的归因。因此, 我们认为当员工心理契约破坏出现时, 如果员工具有高水平的信任, 认定组织或他人不太可能伤害自己的利益, 因此更倾向于将心理契约破坏视为一种短期的暂时性现象, 从而不进行或者降低反生产行为;而当员工信任水平降低时, 员工更可能将心理契约破坏看作一种长期现象, 从而更容易从事反生产行为等消极性行为。鉴于此,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员工信任正向调节员工社会责任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

H4:员工信任负向调节心理契约破坏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

三、变量测量及数据分析

(一) 样本收集及变量测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共回收710份, 剔除掉填写不全、明显乱填等无效问卷之后, 有效问卷602份, 有效回收率为71.7%。本研究所用测量量表均来自成熟问卷, 其中, 员工责任、反生产行为、员工信任、心理契约破坏等变量的测量问项分别来自参考文献2-5。

(二) 信度、效度分析

1. 问卷信度检验

对数据分析发现, 员工责任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839;心理契约破坏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α系数为0.901;员工信任三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52、0.868、0.807;员工反生产行为两个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73、0.724。综上, 根据学界要求信度一般要高于0.7的通行标准, 本研究各变量均具有良好的信度。

2.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效度检验

统计结果表明, 在一阶验证性因子模型中, 测量指标的因子负荷量介于0.722至0.890之间, 大于0.5而小于0.95, 而且在p<0.001的条件下都显著。平均方差提取量 (AVE) 在0.568至0.742, 均大于最低标准值0.50, 说明测量指标确实有效反映了潜变量。由此可见, 4个维度的收敛效度良好。进一步分析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 拟合指数的标准是χ2/df值在2.0~5.0之间, RMSEA值小于0.08, NFI, NNFI, CFI和IFI的值均大于0.90, 本验证性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 均符合要求, 说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此外, 各变量AVE值的平方根都明显大于其相应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表明各潜变量的区分效度较好。

四、假设检验及分析

首先在回归中放入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 (M1) , 能够解释因变量方差变异的20.4%。其中由模型2可知, 自变量员工责任对反生产行为的独特贡献2.8% (P<0.05) , 且回归系数-0.073在P<0.01水平上显著, 说明员工责任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所以假设H1得到验证。由模型3可以看出, 员工责任对心理契约破坏的显著的负向影响 (β=-0.028, P<0.05) , 说明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效应显著, 而对比模型4和模型2可以看出, 在控制控制自变量对中介变量以及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两条影响路径后, 自变量员工责任对结果变量的回归系数由原来的-0.073变为-0.050, 说明心理契约破坏在员工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为进一步检验这一效应的显著性, 通过将相应的统计量带入显著性计算公式, 计算的结果Z=3.194*** (P<0.01) , 说明心理契约破坏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所以假设H2得到验证。

在方程中添加调节变量员工信任后, 方程的解释程度显著提升 (ΔR2=0.159, P<0.001) , 同时对比模型5与模型6, 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0.191, 且在P<0.05水平显著, 方程的解释程度由原来的0.391提升到0.425, 说明员工信任对员工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与此相似, 对比模型7和模型8可以发现, 员工信任负向调节心理契约破坏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以假设H3和H4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管理启示

(一) 讨论与结论

本文借助心理契约理论, 研究企业的员工责任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范畴。具体来看, 本研究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作为独立于组织公民行为之外的关键变量, 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与企业履行员工责任显著负相关。该结论表明, 在中国情境下, 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不但能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而且有助于降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第二, 心理契约破坏在员工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即员工责任通过员工心理契约破坏的传递作用影响反生产行为。

第三, 员工信任对员工责任与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第四, 企业中收入水平越高的员工, 越容易发生反生产行为。

(二) 管理启示

上述结论在企业的管理实践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并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反生产行为具有明显的正负效应, 对于消极效应, 企业可以通过积极践行员工责任降低反生产行为的消极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在管理中通过改善工作设计、组织公平、领导行为以及向员工提供支持与帮助等。

其次,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维系, 降低心理契约破坏的发生。一方面, 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正确或合适水平的目标引导, 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等以及企业制度、薪酬考核等进行客观、全面的宣传和教育, 并以公平、公正的积极姿态践行相关义务,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降低员工心理契约破坏水平。

最后, 加强对高收入员工的管理。高收入水平的员工一般在企业中处在中高层, 他们已经解决了生理需要, 追求更高的层次的目标, 因此在管理中应对其加强工作的过程监控, 根据工作特征模型设计可以提高员工感知工作重要性和意义的工作, 允许员工参与决策制定过程并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并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关心员工, 向员工解释各种信息以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和互动公平感, 从而来减少反生产行为。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未将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作为两个独立的结构维度来同时研究,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行作用路径的对比分析, 以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作用更加清晰, 另外也未考虑企业的性质、员工的职位特征等情境变量,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丰富。

摘要: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理论视角分析了员工社会责任与员工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通过602个有效样本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负向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在企业履行的员工社会责任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员工信任正向调节员工社会责任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 负向调节心理契约破坏和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 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员工管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员工社会责任,反生产行为,心理契约破坏,员工信任

参考文献

[1]张永军, 廖建桥, 赵君.国外组织公民行为与反生产行为关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 32.

[2]王文彬, 刘凤军, 李辉.互惠理论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12, 34.

[3]Yang JX, Diefendorff JM.The Relations of DailyCounterproductive Workplace Behavior with Emo-tions, Situational Antecedents, and Personality Modera-tors:A Diary Study in Hong Kong[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9, 62 (2) :259-295

[4]彭正龙, 赵红丹, 梁东.中国情境下领导——部属交换与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11, 25.

篇5:浅议贫困问题及其社会学解释

一、贫困问题定义的界定

贫困问题, 是指由于贫穷所直接导致或者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只能在一系列社会背景中去理解这一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于贫困者这一亚文化群。贫困是某人、某家缺少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贫困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又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它是经济、社会、文化等落后的总称, 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这样一种生活状况。因此我们可以说, 贫困首先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状态, 但贫困又绝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生活状态, 贫困同时是一种社会结构现象。

目前被学界广泛接受的贫困定义是从“缺乏”的角度来定义的。美国的雷诺兹认为:“所谓贫困问题, 就是在美国有许多家庭, 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这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界定, 英国的奥本海默的定义则从相当广泛的角度来定义贫困, 他说:“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对于贫困定义的界定, 中国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罗继锋认为, 贫困包含两重意思, 它是由于资源的匮乏而使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国家统计局专家认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 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生活处于困难境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将贫困定义综合成三个层面:“贫困是一种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生活状况;贫困是一种社会上普遍公认的社会评价;贫困是一种社会政策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由此不难看出贫困的三层次论的定义是我们分析和研究贫困问题的一个有力的工具。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贫困

1、社会力导致的贫困

制度造成贫困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制度下, 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比如,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除了出卖劳力, 一无有。这就形成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压迫和被压迫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方式下, 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通过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使工人贫困化。随着资本的增长, 工人阶级的贫困会进一步加剧, 因为“资本增长得愈迅速, 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愈厉害, 工人将愈面临严重的失业贫困。

2、经济力导致的贫困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 一个人是否有工作、是否能获得自己喜爱或合适的工作, 以及工作报酬的高低等都经常取决于经济力──市场结构中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斯密认为, 贫困是市场情境中劳动力供需关系波动的结果。

经济力不可抗拒的社会事实还可以用另一个社会事实──反贫困政策失败──来加以说明。奥科克在考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三次世界经济不景气时期出现的, 由大量失业遭致大幅度贫困现象的案例后指出:失业、低工资、早退休、高税收等引起了贫困, 因此, 国内外各种各样经济力量的变化都可能而且正在引起贫困, 这类经济力量的影响不得不被归属到宿命论者的悲哀之中, 因为几乎任何政府、任何政策都无法真正抵御或改变它。

3、贫困带来的消极功能与积极功能

贫困之所以能够持续, 也是因为有人直接从中受益, 所以这些人会坚决抵制种种改变现状的努力, 即所谓的积极功能:贫困者形成一个廉价劳动力群体, 从事那些没有人愿意干和补充雇主经济活动的“脏活”。他们的活动使富人生活更加轻松, 通过仆人、园丁等的劳动, 减轻了他们单调乏味或劳动强度大的繁琐工作。贫困者通过购买别人不要的二手的、破损的商品 (汽车、住房、电器、过期面包、水果蔬菜等) 资助了商人;贫困者没有权力, 所以可以被用来作为承受社会变化的代价, 由于城市改建、高速公路或市政建设而被迫拆迁;由于科技进步或政府为避免通胀而采取的紧缩措施, 而成为首先失业的人。贫困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功能:尽管贫困的存在是对工作的消极刺激, 或是对低价值劳动贡献的一种低额酬劳, 它也会给社会造成功能障碍。贫困要是过于普遍, 就会给社会造成很沉重的负担, 对大量公共开支或在社会内部造成强烈的破坏作用。

三、冲突论对贫困的解释

冲突学派的贫困观:群体间利益的争夺是遭遇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根源, 这是冲突学派的贫困观。冲突学派认为, 不平等和贫困是社会各群体之间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争夺有限资源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群体在任何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都倾向于为自己争夺更多的利益, 但是由于各个群体所拥有的权力和占有的资源不等, 也由于能够给予争夺的资源总有短缺, 利益争夺的结果必然是出现不同群体间利益的不平等分割, 进而使部分群体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伦斯基 (Lenski, G.E.) 在他的《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一书中说, 贫困者之所以陷入贫困, 主要是由于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很少。具体而言, 穷人在经济领域里缺乏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因而难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入。在政治领域里他们缺乏政治活动的参与能力和机会, 因此不可能对决策、投票等产生实际的影响。总之, 是权力结构的不平等、不合理, 迫使社会部分成员“失能”而陷入贫困或长期陷于贫困。其结果往往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偏见, 加剧了社会矛盾。

冲突论者反对以社会化不充分或价值观“不正确”来指责那些贫困的受害者。如果要指责, 那么就是制度的错误。它在贫困者中形成一种错误的意识, 认为自己无法进一步取得成就, 因而必须依赖他人。只要他们接受自己的困境, 就会继续被禁闭在观念的桎梏中, 无法逃脱贫困的束缚。就冲突论而言, 在我国, 最典型的就是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道德水平低下或者自身能力不强, 他们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不公平, 同时也有一些强权者对那些无权无势的弱势群体的压迫, 使得他们长期处于消极的社会环境之中, 既影响个人水平及能力的发挥, 也对个人身心带来极大的打击, 种种原因都体现导致贫困的制度性原因之重要性。

综上, 功能主义论提出贫困是源于体质的功能缺失, 并充满讽刺的认为, 贫困对社会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冲突论则强调对穷人的剥削。甚至一些冲突论者建议, 实行年收入保障的做法可以消灭贫困。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陈闻君.贫困问题的制度性反思[J].经济经纬, 2004 (3) :113-115.

篇6:M.邦格的社会科学机制解释探析

一社会科学的传统解释模式及其困境

社会科学自诞生以来, 由于人们在其合理性、独立性、本体论领域以及研究对象的性质等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因此, 至今未形成自身所特有的解释社会现象的方式。社会科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由于受到不同科学哲学流派思想的影响, 致使他们对社会科学认识上的诸多差异, 对此问题亦有不同的看法。概括说来, 社会科学中所应用的解释模式有以下几种:

( 一) 覆盖率模型解释

覆盖率模型, 又叫作D - N ( Deductive - Nomological) 模型, 这种解释模型是对科学解释最早的公式化构想之一, 最早由穆勒 ( Mill) 提出, 被亨佩尔 ( Hempel) 形式化。根据这种解释模式, 一个事件或者一般事实都将被看作是解释的, 如果它归入或者被一个普遍规律所涵盖。其逻辑形式为: 规律& 条件∴ 结论, 其中前者为解释项, 后者为待解释项。它有一个特别强意义上的假设, 也就是, 科学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都必须是受规律支配的, 也就是说, 科学领域都是规律或者似律领域。以这种解释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的方法, 是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社会研究的自然科学模式。

这种解释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 如果讨论中的领域不是规律或者似律领域, 比如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 那么解释就变成了问题, 因为覆盖率模型解释必须至少引用一个普遍规律, 而找出个体人类及其团体的行为的普遍规律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尽管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中也存在着一些规则性和稳定的模式等秩序形式, 但它们都是由价值观、观念和期望等而非一般规律构成的, 一般情况下, “为了保证解释的普遍性, 会将这些领域判决为伪科学领域”[4]319;其次, 它本质上宣称待解释项仅仅是解释项中一般化概括的一个实例, 这根本就不是解释, 因为它没有提供任何理解, 它仅仅是确定讨论中的事实是被这个既定的一般化概括所定义的类的一个成员, 就如逻辑和数学集合中的属于关系, 因此尽管它逻辑上无懈可击, 但这个论证是无启发性的, 对于增进知识和理解毫无帮助, 它“仅仅阐释了解释的逻辑方面, 完全忽略了解释的本体论方面”[5]49-50;再者, 这种解释模式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 也就是, “难以区分真正的规律和偶然的一般化概括”[6]。

( 二) 因果机制解释

因果关系思想的起源很早,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期, 就有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但将因果机制作为一种普遍的科学解释, 是在17 世纪物理学尤其是牛顿力学体系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才确立的。根据因果机制解释, 所有的事物的产生与变化都有一个原因, 结果和原因之间存在着恒常联结关系, 有此原因必然有此结果, 因此, 所有对事物的解释皆在于找出其原因即可。这种解释的逻辑形式为: A ( 原因) →B ( 结果) , 其中原因A就是解释项, 结果B为待解释项, 它们之间是逻辑上的必然推出关系。虽然这种解释模式在遭受一系列尤其是休谟的批判之后进行了弱化, 将必然因果替换为有效因果关系, 但这种解释模式仍然是科学解释家族的重要一员。而将因果机制用于解释社会科学的思想, 本质上也是自然科学模式的一种, 只不过因果机制解释形式上回避了普遍规律问题。

这种解释模式对于社会科学的解释来说也是有问题的。一则, 这种解释模式要想在社会科学中取得成功, 就必须将经济、政治等领域和其他社会现象和社会体系都看作是因果种类的, 因为这种解释模式的合理性全部在于发现有效的因果关联, 然而“社会领域主要是由存在于自我解释的存在及其社会实践和社会体系中的自我理解的意义构成的, 而其运作的机制不似因果的”[4]330;二则, 人们的行为亦非主要是社会机器对我们施以因果关系的作用结果, 因为存在着大量的随机行为和偶然事件;三则, 这种解释模式依赖于解释对象构成部分的因果行为的稳定性, 然而社会性存在尤其是人类, 他们的行为性质却不具备这种要求。因此, 纯粹的因果机制解释, 或者对社会现象单独的因果解释是不充分的。

( 三) 意义解释

意义解释, 是解释学派和诠释学派所赞成的“领会”解释或者“作为理解的”解释。根据这种观点, 解释一个社会事实就是“理解”它, 也就是说, 揭示对于讨论中的主体它所具有的“意义”或者“含义”, 与文本解释极其相似; 社会科学“不是寻求规律的经验科学, 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解释科学”[7], 只能通过领会的方式理解。诠释操作已经被多方面地解释: 被狄尔泰解释为移情共感, 被韦伯解释为目的归因, 被帕累托 ( Pareto) 和布东 ( Boudon) 解释为驱使着主体的好的或者坏的原因的重构。社会科学这种解释模式的提出, 根本在于人们对社会科学本质认识上的变化, 体现了人们对个人主体的重视,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 这种解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 尽管解释社会事实需要意义理解, 但是忽视生物驱动力和环境限制, 是愚蠢的并且与社会现实不符; 其二, 他们所提倡的意义是主观而非客观范畴, 在任何一个版本中, 结果都是一个直觉的和经验上不可检验的推测, 不是一个可检验的科学假设, 因为它们都涉及心理学方面, 否则的话, 社会科学家尤其是历史学家便没有“进入人们思想的工具”[5]20; 其三, 对领会的调用没有提及任一社会机制, 它仅仅暗示个人行动的一个内部来源, 无论是否是社会的。因此, 在社会科学中, 领会和对意义的理解不能取代解释。

( 四) 还原解释

社会科学中的还原解释, 包括微观还原和宏观还原, 又叫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 分别采取的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种解释模式。总体上讲, 微观还原是把系统整体行为还原为个人决定和行动的总和, 是用个体来解释结构; 宏观还原则与之相反, 是根据个体所处的系统整体来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功能, 是用结构来解释个体。这两种解释模式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极其普遍, 关于它们的争论也最为激烈。

虽然社会科学既研究微观事实, 又研究宏观事实, 这两种解释都是需要的, 但是它们本身都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首先, 所有的个人行为都是有条件限制的, 这些条件限制往往是其所处的不可约的社会环境激发的; 其次, 所有的系统行为都旨在改变个体的行为, 而个人行为如果是有效的话, 将会反过来改变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个人主义难以解释社会一致性, 整体主义难以解释社会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机制。”[8]因此, 两者中没有一个足够有能力满足解释的需要,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都不能匹配科学解释的实践, 这两种解释模式都是不完整的, 应该互为补充, 而不是相互排斥。

( 五) 功能解释

对社会科学的功能解释是功能主义思想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根据这种观点, 任一社会行为实践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持续都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功能或者目的, 能给行为者带来某种利益或者好处。这种解释模式在社会科学中较为独特, 同其他解释模式一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则, 它无法解释某些无利益行为, 也无法解释某些独特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体系的产生, 因此, 它仅具有非常有限的解释力;二则, “即使社会或者社会系统有某种需要, 但是也没办法证明这些需要必须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被满足”[8]; 三则, 诚然一些人类行为是具有目的功能的, 但表明它们的目的、功能或者有效性, 仅仅是解释的一部分, 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有关可能实现或者阻止达到期望目标的机制。没有机制, 既不能理解也不能有效控制。

二邦格的机制解释思想

由上可知, 社会科学中的传统解释模式, 要么是不恰切的, 要么是不足的, 都难以满足社会科学的一般解释要求。而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要理解一个真实事物, 就必须查明它是如何运作的, 也就是说, 真实事物和它们的变化都通过揭示它们的机制而被解释和理解。基于这种认识, 马里奥·邦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科学的机制解释思想。

( 一) 机制和社会机制

邦格认为, 机制是具体系统中的一个进程, 它能够在作为整体的系统或者在它的子系统中带来或者防止一些变化。简言之, 机制是无论什么使一个复杂事物运作的程序, 换句话说, 机制就是一个过程发生进行的方式。[5]21机制概念在17 世纪自然科学被力学支配时就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扩展, 当时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机制主要是机械力学的。总体上讲, 机制可分为因果的, 随机 ( 概率性) 的或者混合的, 也可按其所属知识范畴分为三大类: 自然机制, 社会机制, 社会自然 ( 生物社会) 机制, 分别对应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社会自然科学或生物社会学。物理机制, 化学机制, 生物机制等是自然机制, 斗争与合作, 参与和隔离, 强迫与反抗是显而易见的社会机制, 求偶行为是一种为了交配的生物社会机制, 杀婴和避孕是人口控制的生物社会机制, 酷刑和“种族清洗”, 是社会控制的生物社会机制。

机制与系统、进程、力、变化等概念密切相关。第一, 机制是系统中的一个进程, 不同类型和层级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机制, 因此, 机制是系统特有的, 并且不存在普遍的机制。此外, 机制是具体系统中的进程, 具体系统是由真实事物构成的, 因此, 谈论诸如集合、函数、算法、语法或者理论这样的纯粹观念、抽象对象和概念对象的机制, 以及谈论在非物质的灵魂和精神中起作用的机制是无意义的, 所谓的“心理机制”仅仅是神经生理机制的简写, 因为只有生理心理学才能解释心理学所描述的心理过程; 第二, 机制不是事物而是进程, 也就是状态变化, 确切地说, 是讨论中的系统的一个状态序列, 每一个机制都是一个进程, 但反之则不然, 要区分系统中必要进程与无关紧要进程之间的差别, 只有使一个系统成为其所是的必要进程才能取得机制的资格; 第三, 一个力的存在意味着一个机制的存在, 而反之则不然, 一些机制在没有力的情况下起作用, 因此对社会变化的解释不必总是调用社会力量或社会权力; 第四, 机制是具体系统中驱使或者阻止它们转变的进程, 因此, “每一个机制要么是一个变化机制, 要么是一个变化控制机制。”[5]24

邦格认为, 社会机制就是在社会系统中的机制。因为每一个机制都是某一系统中的一个进程, 因此, 一个社会机制是一个至少包含两个主体的进程, 从事于形成、维持、转变或者解散一个社会系统。[5]56 - 57存在着许多类型的社会系统, 相应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机制, 比如经济发展机制和经济停滞机制, 文化进步机制和文化停滞或文化衰退机制, 政治进步机制和政治倒退制度, 国际竞争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 等等。邦格还认为, 尽管机制都是具体系统所特有的, 不存在普遍的机制, 但社会系统通过合作与竞争这两个主要的机制起作用。此外, 虽然总体上区别三种社会机制———政治机制、经济机制和文化机制, 但差别不必蕴涵着分离, 这三种机制中任一种机制的运作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两种机制的运作, 因此, “社会机制是耦合的。”[5]62邦格还认为, 每一个社会机制的揭示都始于分析讨论中的系统, 也就是说, 通过展示或者推测它的成分、结构和环境及相互作用, 并且通过表明或者测定系统成分做什么 ( 特定功能) 以及显示它们如何去做 ( 特定机制) 来解释系统的运作过程。

在社会机制和其他类型的机制之间, 不仅存在相似之处, 而且还存在着差异。根据定义, 它们的共性是, 所有机制都引起或中止变化。特异性源于组成系统的特种物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者社会的, 因此特定的力在它之中或者对它起作用。因此, 与自然机制相比, 社会机制的一个特殊性是, “尽管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 但它们是由遵循传统的规则所采取的行动驱动的”[5]61, 一些是明确的, 一些是默认的。而且, 由于一些社会系统的出现是被设计的而非自发形成的, 因此其相应机制也是被设计的, 它们通常被称为“组织”, 比如执法系统及其社会控制机制。

( 二) 机制解释

任一包含一个机制的解释都可称作机制解释, “解释一个事物就是展示它如何运作, 解释一个事实就是表明它的潜在机制。”[9]137邦格认为,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 大多数机制都是隐藏的, 它们不能从经验数据中推断出来, 因此, 它们必须在实际被发现之前被猜测。也就是说, 机制解释的程式是: 机制假设→经验检验, 如同波普尔对待科学理论的方式, 当被发现或者证明前者不正确或者是肤浅的, 科学家们会通过提出新的机制假设来替换旧的假设, 从而完善这个机制解释。当然, 进行机制解释是有条件的, 它要求“讨论中的这个机制必须是具体实在的、合法的和可理解的”[9]138。具体实在的要求排除了算法等形式工具成为机制的资格, 合法的指的是非超自然的、不可思议的, 可理解的即非神秘难理解之事物, 这消除了前科学时期对事物的神秘的或者宗教的解释成为机制解释的资格。此外, 科学的机制猜测或者机制假设必须是经验可验证的,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猜测是已经被经验证实并被看作是正确的。

机制解释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其一, 不同于经验主义、现象学社会学家和民族方法论者的描述主义, “机制解释是动力学而非运动学的”[5]33。根据描述主义, 只有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才容易进入观察, 剩下的都是推测并因此是某种要避免的东西。他们集中和满足于对事物给出最精确和最完整的描述, 不涉及事物运行的潜在机制, 因此属于静态的运动学范畴从而对事物缺乏有效的解释力。而机制解释不仅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 而且揭示了使其发生或者阻止其发生的机制, 是描述与解释相结合的动力学解释, 这也是机制解释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原因所在, 形式上的表达就是: “AB描述主义的运动学规律陈述是一对动力学规律AM, MB的限定继承”[5]33, M为其中的假设机制, 具有可替换性; 其二, 不同类型和层级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机制, 因此需要不同的解释, 所以机制解释和机制一样, 是系统所特有的; 其三, 机制解释尤其是生物社会机制解释, 预设着系统方法和层次分析。系统自身具有微观的系统组件层面 ( 个人和社会子系统) 和宏观的系统或超级系统层面, 而且系统的变化可能源于其内部流程或者环境刺激, 因此解释一个系统及其变化, 即揭示其运作机制, 必须进行层次分析。而生物社会机制是对社会系统内个人行为的解释, 它们皆存在于个人与社会的交接面, 连接着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 涉及嵌入一个社会整体中并受其结构约束或刺激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纯粹的个人主义或者整体主义的还原论不能对它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就要求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解释方法的系统方法。

( 三) 社会科学解释的逻辑结构及其方法论规则

邦格认为, 不同于覆盖率模型单纯的包含, 一个科学解释必然明确提及一个已知的或推测的某种机制———因果关系的、随机的或混合的、自然的、生物社会的、社会的。也就是说, 一个真正的科学解释的逻辑结构应是: 可检验的机制假说或理论& 条件∴待解释项。任何一个对社会事实的正确解释都符合基本相同的结构, 不同的是, 解释项集合中可能包含价值判断和某种规范———技术的、法律的或者道德的。由于社会科学中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因此, 大多数社会科学解释的逻辑结构, 与自然科学中的解释的逻辑结构相比, 很可能稍微更复杂: 可检验的机制假说或理论& 价值判断和规范& 条件∴ 待解释项。[5]51

基于其系统观所提倡的系统方法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及机制解释思想, 邦格提出了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方法论规则: ( 1) 把每一个社会事实置于它更广阔的语境或系统之中; ( 2) 把每一个系统都分解成它的成分、环境和结构; ( 3) 区分各个系统层级, 并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4) 寻找保持系统运转或者导致其衰减或者增长的机制; ( 5) 合理地确保被提议的机制与已知的相关规律和规范相符, 如果可能, 通过实验改变有关变量来检验机制假说或理论; ( 6) 万一系统发生故障, 检查所有四个可能的来源———成分、环境、结构和机制, 并通过改变它们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来修复系统。[5]67

三结语

社会科学自学科建制化以来, 就一直被其学科的合理性问题所困扰,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 社会科学家们对于如何解释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这个问题存在歧义。首先体现在不一致上, 也就是说, 社会科学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对于所有社会学科来说较为通用的一致性的解释方法, 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自然科学来说, 社会科学的发展时间和受关注程度难以企及, 另一方面是受到各种不同的科学哲学流派思想的影响, 从而造成了认识上的差异; 其次, 社会科学的解释在科学性上难以保证, 因为社会科学的解释难以像自然科学的解释那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普适性。邦格提出的机制解释思想及其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方法论规则, 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解释模式, 满足了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解释需求。而且, 这种机制解释模式采用了与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式相同的逻辑形式和解释原理,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科学性。

社会科学的机制解释, 突出对社会系统中的进程和社会变化运行机制的揭示, 对于社会现实来说亦具有实践操作意义。首先, 基于对社会机制的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其运作的方式来对社会系统进行调整, 通过变换机制来改变系统的某些特征, 从而可以在某些方面间接地对个体行为施以影响; 其次, 可以通过机制有效地控制系统的行为和系统变化, 同时也为修复系统异常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和保障; 最后, 对于社会政策制定者来说, 获得社会机制的知识和掌握机制解释的方法, 就为设计和制定切实有效的社会方案和社会政策提供了现实可能。

摘要:针对社会科学的传统解释模式的困境, 基于对机制的重要性和普适性的充分认识, 马里奥·邦格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社会科学的机制解释思想。这种新的社会科学解释模式, 不仅满足了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解释需求, 而且与社会现实关联密切, 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里奥·邦格,社会科学,机制解释

参考文献

[1]乔治·荷曼斯.社会科学的本质[M].杨念祖, 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1:61.

[2]Hollis M.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147.

[3]Winch P.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Philosophy[M].2nd ed.London:Routledge Press, 2003:pxi.

[6]Jarvie I C, Jesús Zamora-Bonilla.The SAGE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1:634.

[7]Bunge M.Social Science under Debate: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M].Toronto Buffalo Lond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8:11.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荷包蛋教案反思下一篇:牵挂七年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