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绪论

2024-05-24

有机化学教案绪论(精选8篇)

篇1:有机化学教案绪论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与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及高中生物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了解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生物科学学习的意义和目标。

能力目标

在对生物特征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对生物科学发展的讨论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的讨论中,激发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在对生物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问题的讨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章节地位和作用

本节为起始课,既是整个高中生物学学习的起点,同时生物的基本特征也是高中生物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因此应该是全书学习内容的概括,在整个高中学习占具有统领作用。重点分析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高中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涵盖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总体的概念,对高中的生物学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二)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研究基本程序,既是学习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等基本程序,在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这些基本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绪论课的重要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绪论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分析

(一)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属于绪论中没有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法,即以一个需要研究的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过程来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完成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法建议

(一)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

可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讨论,学习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几个生物新技术发展事例的讨论,认识生物科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领先发展的科学;通过讨论,认识学习生物科学的社会意义以及生物科学普及教育的目标。

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在学生对一个典型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体会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自学认识生物科学的发展史、认识生物学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二)普通学校

可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科学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领先发展的科学和生物科学普及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列举、展示、讲解生物科学研究的事例、生物科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生物学现象的趣事等,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以及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学习生物学的方法等。教师归纳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在对一个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归纳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最后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学习生物科学的发展史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

篇2:有机化学教案绪论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旅游学概论就系统介绍了旅游发展过程中以及旅游活动中涉及到的现象和问题,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

作为旅游方向各专业的基础课,旅游学概论一是简单介绍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各个部分,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脑海中构建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二是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掌握常用专业术语并熟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

所以,《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成为一名合格的旅游人才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

一、旅游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好,现在请大家阅读绪论第1—2页,5分钟后来回答我两个问题。

1、什么是旅游学?

2、旅游学有哪些研究对象?

其实,不光旅游是一门朝阳产业,我们旅游管理专业也是一门朝阳学科。1988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创设旅游酒店管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旅游管理专业。也就是说旅游管理专业迄今只有25年的历史。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旅游管理专业呢?对,是因为对旅游的重视?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这么重视旅游呢,还要专门创设一个专业来对它进行研究。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旅游业,下面我给大家念一组数据:2012年,泰安接纳游客人数达4324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386亿,同比增长幅分别为16%,21%。2012年泰安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4.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对社会的贡献不容小觑,那么大家知

道它是怎么带动经济发展的吗?

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假设我们全班一起去威海旅游三天,大家想一想我们要为这三天做哪些准备,这三天又会产生哪些消费呢?

行 交通 住 酒店 吃 餐馆 游 门票 购 纪念品 礼物 娱 温泉 等

在这六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大量的消费,是不是带动了威海的经济发展啊?

另外,大家想一想,这些过程中都需要谁来给我们服务啊?谁来驾驶?谁来办理住店手续?谁来做饭、传菜?谁来讲解?谁来答疑?是不是都是人啊?所以,即使遇到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萧条,其他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钢铁业等的员工大量失业、下岗的情况下,我们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会减少的,因此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产业,大家学旅游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是这样一个有利可图、前景又光明的行业,我们能看到商机,其他人也能看到商机,所以旅游又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大家,到那些旅游城市看看,包括我们泰安,餐馆、酒店、旅社比比皆是,但是这些餐馆酒店的硬件设施相差大吗?不大,经济、科技都这么发达的今天,你有的,我也能有,你会做的,我也能会。所以这些竞争最终又落到了软件的较量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样是四星级的酒店,这家服务热情,待客周到,宾至如归,那家的

服务员却不冷不热,面无表情,像机器人,你说你会去哪家啊?同样是花钱,我们肯定会选择服务好的那家对不对啊?所以目前各大酒店、旅行社都需要素质高、服务一是高的从业人员,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恰巧就是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标的。

另外,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旅游推动了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十一长假、五一小长假,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致使景区设施损坏加重,不止这样,大家想想这时候的泰城交通有多堵?我们普通市民到超市买点东西都十分不方便。这还只是一些不便,还有更严重的影响呢。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为了赚钱,为了迎合外来的游客,他们丢弃了富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一些习惯和建筑,还过多地使用汉语,甚至孩子出生后都不在叫他们学习本族的语言,这些都是文化的流失,是宝贵财产的流失,而这又都是由旅游造成的,这也是旅游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我们学习旅游概论也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积累

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构筑旅游学的理论体系。

2、能力培养

篇3:有机化学绪论课的教学

一、从有机化学的概念出发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作为一门新课的开始,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导课方法与风格, 但开始都是为了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内涵, 明确其研究任务及范畴。学习的过程总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 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丙酮、酒精等常见有机溶剂, 维生素、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从天然动植物提取的活性天然药物分子如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及实物图片, 同时也展示金属、盐类等无机物的结构与图片, 让学生对有机物与无机物性质上的差别有个感性的认识, 得出“有机物即有生机之物”的初步判断;由于结构决定性质, 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组成与结构上找出有机物的共同点, 即在组成上都可以看做是碳氢的衍生物, 很自然得出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而碳酸钙、碳的氧化物等在性质上与有机物差别太大, 属于无机物的范畴, 并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相关理论等方面,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从有机化学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学生热爱一门课程的原动力。任何一门新课在开始时,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绪论课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 教师总免不了要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从学科的创立到至今, 有许多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 教师应当在备课时系统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收集好人物图片、事迹等相关素材, 做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媒体资料、教师动人的讲解, 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浓厚兴趣。1828年德国化学家韦勒合成了尿素, 突破了“生命力论”的影响, 标志着有机化学的诞生1];而上个世纪中叶Woodward等人合成了维生素B12、叶绿素等复杂的分子, 把有机合成发展到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 标志着有机化学进入了艺术时代2-3];接着Corey等人创立的逆合成法把有机化学带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标志者有机化学已进入科学发展的时代3];当今Schreiber等人通过研究活性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创立起来的化学生物学, 标志着有机化学已进入化学生物学时期, 正在不断地和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高度融合, 步入全新发展的新阶段4]。在这些大师所合成的复杂的分子结构及事迹面前, 学生在听教师讲述的过程中, 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崇敬之情, 并激发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在许多学生内心里种下学好有机化学、做出杰出贡献的想法。

三、从有机化学的地位和作用来激发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志向

说起有机化学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应从有机化学在化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地位、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两大方面来阐述。一方面, 有机化学 (含高分子化学) 作为化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被喻为化学的“四大金刚”, 自然在化学学科中拥有起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其它学科相应的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密切相关, 是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从学生的切身利益来讲, 是一门化学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作为教师, 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画出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图, 并列举必要的数据如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数量递增对比等, 以及一些高年级同学学习有机化学的感言, 通过这些会很容易让学生明白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比较好懂, 学好却不易, 必须下功夫, 认真对待”的想法。另一面, 教师更应从有机化学在工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来阐述。为了更直观地展示, 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准备, 选择些关于有机化学应用的图片和数据, 比如石油化工、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农药的一些生产图片乃至生物圈中“碳的循环”、人体的生化反应等图景并配以相关数据等, 向学生展示有机化学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让其明白今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 都离不开有机化学。通过这些丰富而形象的媒体资料、教师的讲述及学生的讨论,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感, “学好有机化学, 在将来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的想法会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萌芽。

四、让学生了解教材的框架体系及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在绪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框架有个概貌性的了解, 比如讲述的内容、所需学时、重点难点章节等, 以便对有机化学有个全局性的认识和心理准备, 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大学有机化学无非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各类型化合物的学习。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分子成键理论、有机立体化学、波谱学及周环反应、有机反应机理等内容, 而各类型化合物的学习则始终贯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主线, 故教材在化合物章节的编排都按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及光谱学性质、化学性质、制备、应用来组织内容。很显然有机反应是这些内容的核心和重点, 而结构决定性质。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简洁的把教材的章节体系结构展现出来, 在学生有个概貌性了解的基础上再讲述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当然,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是要融合到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中传授才会更有针对性, 但在绪论课中有机化学学习的基本思路学生还是可以领会的, 并能对后面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学化学课的学习中, 学生初步接触过有机化学, 往往会用中学的思维方式看待有机化学的学习。而在大学阶段, 有机反应众多且很复杂, 靠“死记”和“题海战术”的方法是不可能掌握的, 作为教师应该马上纠正以往养成的不良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举个学生容易理解的反应, 让学生理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 让学生观察, 抓住问题的本质;再引导他们归纳出该类反应的“共同特点”, 根据这个共同特点就不难写出同类反应的其它个例。如双键加成反应的取向问题等, 无非是“异性电荷相吸”的一个过程, 只要分析好底物中双键两端及试剂的相对电荷分布, 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上例虽然很简单, 但是“抓住反应的本质, 归纳整理出特点”却是学习所有有机反应的共同方法, 今后学生遇到更复杂的反应, 教师采用该法, 稍加引导, 学生就不觉得难掌握了。故在绪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习方法上适当加以引导, 并在以后的具体内容教学中逐步突破学生以往的思维习惯,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学起来轻轻松松, 用起来得心应手”。

上述仅是笔者在绪论课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许多方面并没有提及, 而对这些问题, 不同的主讲教师都有适合本校学生的一套独特方法。总之, 有机化学绪论课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开始, 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搞好有机化学绪论课的教学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教师在绪论课中, 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了解有机化学的框架和学习方法, 这样就达到绪论课教学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 (上册) 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14.

[2]陆国元.有机反应与合成 (第一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

[3]Desmond M.S.Wheeler.R.B.Woodward和当代有机化学[J].杨雪梅, 译.有机化学, 1986, 1:69-78.

[4]Corey E.J.Chen X.M.The logical of Chemical Synthesis.New York:John Wiley&Sons, 1989:1-98.

篇4:如何上好有机化学实验绪论课

【关键词】有机实验 绪论课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93-02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绪论课是一门课程的总领,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要接触刺激性、腐蚀性、有毒的试剂,如何消除学生的恐惧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绪论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堂好的绪论课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先入为主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对有机化学实验绪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内容枯燥、形式呆板、学生收获不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从下面几点对绪论课进行全面的改革:

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绪论课只是笼统的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性质和地位,课程的特点,教学目的和任务,实验室的安全和防护以及认识玻璃仪器。内容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往届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绪论课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帮助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就是绪论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绪论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其教学内容应该围绕这一原则进行安排。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学什么”和“怎么学”,而忽略了“为什么学“,没能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绪论课不仅要讲清楚本学科的学习目的、任务和要求,还要让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1,2]。教学内容要适当的加入有机化学的地位、发展史以及在实践生活中的意义,结合一些有机化学家的例子来讲授。

改进教学方式

有机化学实验课是一门学习动手操作的课程,绪论课如果单纯凭教师传授,内容会比较抽象枯燥,也容易跟后续的实验课程脱节[3]。比如在绪论课上,教师要强调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其中一点就涉及学生做完实验后,规定废液不能倒入下水槽,学生为此会感到迷惑,为什么不能倒入下水槽,倒入后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我们安排了一个小实验。取一节下水管的材料,分别摆上丙酮、乙醇、二氯甲烷、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等化学试剂,让同学们分别使用上述的试剂,对材料进行“破坏”。学生从这个简单的实验中不仅学习到基本的化学原理,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实验让他们初步接触了常用的有机试剂,消除了对化学实验室的恐惧感,进而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

另外,绪论课教学要明确实验预习、记录和报告的基本要求。实验预习要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所使用的仪器,药品实际用量和性能。实验记录要及时、真实、详实,具体的内容包括:所用的仪器,药品的用量,每步反应的操作,反应的温度,体系的颜色变化,是否放热或有气体产生,产品性状等等,做到简单明了,字迹清晰。对于同一个反应,由于每一位同学对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掌握程度的不同,同时每人对实验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因此每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都是不完全相同的,都会出现一些独有的现象,这需要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总结。实验结束后需根据自己的实验记录对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在上述的讲授中,要尽量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进行讨论,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采取对往届学生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优劣进行观摩对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通过观摩,学生很直观的认识到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不仅记录了实验结果,还详细讨论了成功与失误的原因,对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反应现象给予解释说明,对操作中的经验教学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型建议以及回答思考题等,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也激励学生确立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完善教学手段

为了改善传统的绪论课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其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5]。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我们借助多媒体专门制作了认识有机实验室的网络视频,解决了上实验绪论课内容抽象、形式单一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切身的感受到绪论课教学的启迪意义,从整体对有机化学实验加深了理解,对有机实验室增强了熟悉感。在短片中,我们形象的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环境,让学生熟悉各种安全用具(如医药急救箱、紧急洗眼器、灭火器、沙桶等)的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形象生动的演示和讲解每个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和注意事项,比起传统看图说话的讲解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论

绪论课在整个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教学地位和重要意义,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和配合,以及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有机化学实验绪论课的教学方法,上好绪论课。

参考文献:

[1]吴世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14-116.

[2]杨志安.绪论课的地位作用与讲授策略[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92-94.

[3]兰燕娜.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改革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10-114.

[4]杨英杰,于林超,孙德春.工科化学实验绪论课的教学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1,8:42-44.

篇5:仪器分析绪论教案

一.教学内容 1. 2. 3. 仪器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仪器分析的分类与特点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

1.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2.仪器分析的分类依据与各类特点 3.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三.学时安排学时

一、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通常需要使用较特殊的仪器,故得名“仪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在方法和实验技术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且其应用日益广泛,从而使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化学工作者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1.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 和仪器的简单结构; 2.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测定时需使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仪器分析的产生为分析化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选择性好。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仪器分析的特点(与化学分析比较)

4.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基础上的发展。

不少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涉及到有关化学分析的基本理论;不少仪器分析方法,还必须与试样处理、分离及掩蔽等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 分析的全过程。

仪器分析有时还需要采用化学富集的方法提高灵敏度; 有些仪器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分析法,由于涉及大量的有机试剂和配合物化学等理论,所以在不少书籍中,把它列入化学分析。应该指出,仪器分析本身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可是这些仪器方法在化学学科中极其重要。它们已不单纯地应用于分析的目的,而是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将它们称为 “化学分析中的仪器方法 ”更为确切。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三、发展中的仪器分析

1.20世纪40~50年代兴起的材料科学,60 ~70年代发展起来的环 3 境科学都促进了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8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也促进分析化学一次巨大的发展。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不断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为科学技术提供更准确、更灵敏、专

一、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2.如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需要对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析,对生物药物分析,对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单个细胞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分析以及对生物活体进行分析。

3.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仪器分析带来了新的发展。信息科学主要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4.计算机与分析仪器的结合,出现了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它使许多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如实验室的自动化,图谱的快速检索,复杂的数学统计可轻而易举得于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变换主要依赖于各类的传感器。这又带动仪器分析中传感器的发展,出现了光导纤维的化学传感器和各种生物传感器。5.联用分析技术已成为当前仪器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分离方法(如色谱法)和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的结合,汇集了各自的优点,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完成试样的分析任务。

联用分析技术:

1.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2.气相色谱—质谱法—质谱法(GC—MS—MS)

3.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法(GC—AED)

4.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

四、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点是:

1.操作简便而快速,对于含量很低(如质量分数为 10-8 或 10-9

数量级)的组分,则更具独特之处。

2.被测组分的浓度变化或物理性质变化能转变成某种电学参数(如 电阻﹑电导 ﹑电位 ﹑ 电容﹑电流等),故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 接电子计算机。因此,仪器分析具有简便 ﹑ 快速﹑灵敏﹑易于实 现自动化等特点。对于结构分析,仪器分析法 也是极为重要和必 不可少的工具。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仅对分析化学在提 高准确度 ﹑灵敏度和分析速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不 断提出更多的新、课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求分析化学能提供更 多﹑更复杂的信息。

课时分配

光学分析法(33学时)

1.绪论(1学时);

2.光学分析法导论(2学时)3.原子发射光谱法(5学时)

4.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6学时)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学时)6.红外光谱法(3学时)

7.分子发光分析法(5学时)

8.核磁共振波谱法(3学时)

9.质谱法(3学时)电学分析法(17学时)

1.电分析化学导论(3学时)

2.电位分析法(4学时)

3.电解和库仑分析法(4学时)

4.伏安和极谱分析法(6学时)色谱分析法(14学时)

1.色谱分析导论(4学时)

2.气相色谱法(5学时)

3.液相色谱法(5学时)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简介:(2学时)

参考书

仪器分析

(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化学系

仪器分析教学组(主要参考书)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仪器分析原理

方惠群等 参考书(学术期刊)国内

1.分析化学

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3.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国外

1.Analytical

Chemistry

2.Analyst

林树昌等

篇6:高一物理绪论教案

一、什么是物理

所谓三句不离本行,既然教物理的,我当然要和你们谈谈物理,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两年的物理,那么,你能告诉我什么是物理?或者你对物理的理解有哪些?(提问学生)师:通俗一点说,物理就是客观事物的道理。比如说“孤掌难鸣”,我们知道道理在于。。。(学生答)再比如高压锅煮东西熟得快道理在于。。。(学生答)为什么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扔出去的东西最终会落回地面?道理是。。。(学生答)这些都叫物理

二、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首先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很多同学的认识是模糊的。我在刚教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疑惑,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长,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我引用了一些名人的说法,高考不是非得考上重点不可,但通过高考,会决定你四年以及多年后你朋友圈里都有哪些人,你想读本地大学 你就会遇见一群和你一样想法的人,你努力考上重点,你就会遇见一群和你一样努力的人,大学只是一个地点,同学才是影响你未来的环境 高考不是为家长或者老师 而是为遇见和自己一样的人——光线传媒 刘同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些属于心灵鸡汤

再来看看通俗的流行网络语

“生时何必久睡 死后自会长眠” “没有高考 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考过高富帅 战胜官二代”

但是如果我们的人生都已经被设定好了,就没有乐趣。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答案没有正式揭晓”前,什么都是可能的。如果说的更直白些: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蔡康永,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

希望你们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你坐在这间教室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谈完了学习,我们再来具体谈谈为什么要学习物理,1、从现实生活来看,学习物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在于提高人的素养。学了物理,你不仅知其然,更会知其所以然,例如路口转弯镜是凸面镜而不是平面镜;汽车前窗为什么是倾斜的而不是竖直的;再有,例如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等。

2、从学习上来看,不容否认的是很多大学理工科招生时都会把物理成绩高低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大学中大多数专业的学习都要以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这是因为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最为广泛,应用范围也最为普遍。提到大学物理,不得不提“赵凯华”,大学里的很多物理教材都是他编的,就是教材第一页“走进屋里课堂之前”的作者。

三、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关于物理的学习,我来揣测一下你们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听师哥师姐说物理很难学”

“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 “听得懂,但自己不会做”

“我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学好物理呢?”

在解答这个疑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

1、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个部分。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必修

一、必修二)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选修3-3)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选修3-

1、3-2)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选修3-4)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选修3-5)

2、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 很多同学会发现,这些我们初中都已经学过了,还学了干吗?这里就要说说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区别的,虽然在大的体系上是一样的,但在学习内容、侧重点方面均有不同。简单说来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差异呈现为: 第一、感性理解与理性推导的差异;

初中物理大多数问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让学生可以看到、感受到,从而获得知识。如: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日食、月食现象;融化、升华过程吸收热量,使人们感觉到下雪过后比正在下雪时寒冷等等。而高中物理则将生活现象加以提取,抽象为可以计算的物理模型。如:冰面抽象为绝对光滑水平面,运动的汽车抽象为质点等等。这些转变就要求学生将此前直观理解的认知能力,转变为通过逻辑推导、计算,而获得知识的能力。

第二、简单计算与数学技巧的差异; 初中物理多定性了解物理规律,高中物理多定量求解物理问题。初中物理对于数学的运用不多,即便需要定量计算,也仅仅停留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层次。然而高中物理要求严格求解,故而对同学们数学知识的考察也相应增高。如在函数图象,三角函数,平面几何,数学极限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都应有所加强。第三、单纯知识点考察与堆积知识点命题的差异。

初中课程的问题多是单因素的因果逻辑关系,高中课程的问题则涉及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该差别主要体现在题目角度,初中考题每道问题重点考察一个知识点,学生只需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准确判断考点即可。高中考题可能一题涉及多个知识点,因此在具体解题之前,学生必须先进行考点的拆分与识别。

3、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1.认真阅读,学会自学: 学好物理,要认真阅读物理课本。物理知识全在课本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都用黑体字标出,其中每个词语都经过科学家的反复推敲,必须逐字逐句加以理解。阅读课本时,要抓住关键词语,弄清语句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领会文章段落所表达的物理内容,掌握课本叙述物理问题的表达方法。学习物理不能满足于阅读课本,还要自学大量的课外读物与科普期刊。自学能力是人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能获得知识、能理解与运用知识的基本保证。同学们上高中要增强自学意识,学会自学,对学好高中各门学科都非常有利。2.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学好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堂获取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我请你们珍惜每一节课。我将尽量让我的课不那么枯燥乏味。但水平和精力加上课的特点,有时难免平淡。这时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的认真听课。还有我这个人也会在课堂上犯错,一般情况下,我的错误有两种:一种叫“真错”,这种错误我自己都没有意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一种叫“假错”,是想搞一些错误让你们来发现,这种错误我心里明白。无论我是“真错”还是“假错”,都希望你们挑出我的错误。谁发现,我佩服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修行”的功夫要下在“独立思考”上。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得好不好,主要在老师;学得好不好,主要在自己。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做好实验,做好练习:

篇7:应用写作绪论教案

一、导语: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很有见地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他为什么这么看重大学生“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呢?我们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法》中找到了国际性的新答案。美国著名的未来学专家约翰·奈斯比特在这本风行全球的书中指出: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而其中的一件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能。这里所说的“读写技能”,首先就是足以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应用文写作能力。这就明确地指出,在信息密集的社会中,人人都需要学会应用写作,否则就难以“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写作是人们为达到某种交际的目的,用文字记载思想或事件的社会活动。写作学以写作对象、写作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是既古老又不断发展的一门社会科学,是指导人们从事写作实践的理论。写作活动,自人类社会发展到有组织管理形态和文字出现之际就形成了,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形成了众多文体和表现形式。根据撰写文章目的的不同,写作可分为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文学写作以文学创作活动为主体。第一学期我们学过了基础写作这门课程,从中了解文学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学期我们来学习与之相联系的商务应用写作。应用写作以应用文撰写为主体。

二、授课内容:

(一)应用写作的内涵 对于研究者来说,应用写作是以应用文的文体及其写作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应用文写作规律的实用科学。对于学习者来说,应用写作是以应用写作的理论为学习对象并接受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工具课。(二)应用文的含义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所使用的实用性文章。(三)应用文的特点

应用文具有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简明性等特点。

(四)应用文的语言

1.应用文语言的表述要求

应用文的语言表述,要求尽量做到:严谨庄重、恰当准确、朴实得体、简明生动。2.应用文专门用语

(1)称谓词: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 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如:部、委、办、厅、局、厂或所等。第二人称:“贵”、“你”,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公文。第三人称:“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该”字在文件中正确使用,可以使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2)领叙词

领叙词是用以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的具体内容的词。常用的有:

根据□按照□为了□接„„□前接或近接„„□遵照□敬悉□惊悉„„收悉□„„查□为„„特„„□„„现„„如下

应用文的领叙词多用于文章开端,引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示的根据或事实根据,也有的用于文章中间,起前后过渡、衔接的作用。(3)追叙词

追叙词是用以引出被追叙事实的词。如: 业经□前经□均经□即经□复经□迭经

在使用时,要注意上述词语在表述次数和时态方面的差异,以便有选择地使用。(4)承转词:又称过渡用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过渡词语,有: 为此□据此□故此□鉴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总之(5)祈请词:又称期请词、请示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主要有: 希□即希□敬希□请□□望□□敬请□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使用祈请词的目的在于造成机关之间相互敬重、和谐与协作的气氛,从而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

(6)商洽词:又称询问词;用于征询对方意见和反映,具有探询语气。有: 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妥当□是否可以□是否同意□意见如何

这类词语一般在公文的上行文、平行文中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确有实际的针对性,即在确需征询对方的意见时使用。

(7)受事词:受事词即向对方表示感激、感谢时使用的词语。如: 蒙□承蒙 属于客套语,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的公文。

(8)命令词:即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以引起受文者的高度注意。如: 表示命令语气的语词有:着□□着令□特命□责成□令其□着即

表示告诫语气的词语有:切切□毋违□切实执行□不得有误□严格办理(9)目的词

目的词即直接交待行文目的的词语,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加速办理。用于上行文、平行文的目的词,还须加上祈请词,如: 请批复□函复□批示□告知□批转□转发

用于下行文,如:查照办理□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用于知照性的文件,如:周知□知照□备案□审阅(10)表态词: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词语。如: 应□应当□同意□不同意□准予备案□特此批准□请即试行□按照执行□可行□不可行□迅即办理

在使用上述词语时应对公文中的下行文和平行文严加区别。(11)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用以结束上文的词语。如:

此布□特此报告□通知□批复□函复□函告□特予公布□•此致□谨此□此令□此复□特此 再次明确行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如: „„为要□„„为盼□„„是荷□„„为荷 表示敬意、谢意、希望。如:敬礼□致以谢意□

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文章表述简练、严谨并富有节奏感,从而赋予庄重、严肃的色彩。3.其他要求

(1)注意词汇意义

词义的轻重(伤害、损害、危害)范围的大小(事情、事故、事件)适应的对象(爱护、爱戴(2)注意色彩意义

感情色彩(果断、武断)

语体色彩(一起吃中饭、共进午餐)民俗色彩(死、永眠、圆寂)

修辞色彩(领土、山河,兄弟、手足)(3)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4)造好句 运用书面语句式

(1)大量使用介词结构和复杂的偏正结构句式,常用宾语提前句式,多用陈述句,少用感叹句、疑问句,多用较复杂的单句,少用多重复句,少用口语句式(5)应用文数字的使用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1)世纪、年月日: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80年代 公元前440年 公元7年 1994年10月1日

(2)年份:1990年不应简写作”九0年”或“90年”

(3)时分秒:4时 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14时12分36秒/ 04:00(4时)15:40(15时40分)14:12:36(14时12分36秒)

(五)应用写作的学习方法

1、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

要学好本门课程,应当注意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中心。

2、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全面提高修养,即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的修养。

三、总结

四、作业:多看一些书籍和杂志,领会应用写作特点及语言特色

(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1个是正确的。)1.下列词语表示“征询”的有: A。

A.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B.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D.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2.下列词语表示“期请”的有: C。

A.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B.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D.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3.记叙要素齐全的是下列哪组? C。

A.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话、情节 B.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对话 C.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D.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情节 4.论据可简单地分为两类,这两类是 AB。

A.理论论据 B.事实论据 C.直接论据 D.比喻论据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有什么区别?

(1)社会作用不同:应用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它主要是用来办理事务、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而文学写作不以直接办理事务为目的,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宗旨。

(2)应用文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是有区别的。应用文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要求所依据的材料真实、准确、内容实事求是。文学作品要求的是艺术真实,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发展趋向,因而不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虚构。

(3)语体风格不同:应用文的表述要求准确、不产生歧义,简明精练,具有平实的特点,对积极修辞的方式,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衬托„„等使用有一定限制。而文学写作,多用各类积极修辞的方式,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以达到特定的艺术目的。

(4)思维方式不同:应用文写作在思维方法上更侧重逻辑思维,而文学写作侧重于形象思维。

(5)体式不同:一般的应用文多数有惯用格式,其中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具有规范格式。应用文的格式具有使用的稳定性,所以要求写作时根据各类应用文的不同,遵守各自的惯用格式和法定规范格式。而文学写作,除了旧体诗词,一般没有惯用格式。2.应用文的主题有哪些要求?

(1)主题正确。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2)主题集中。应用文要集中表达一个主题,重点要突出。

(3)主题深刻。应用文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提出推进社会发展的有益见解。(4)主题鲜明。应用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鲜明,表述要清楚、明白,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3.怎样理解应用文语言“得体”的要求?

得体,指应用文语言要适应不同文种的需要,说话有分寸、适度。例如:撰写公文其用语就应当符合公文的行文关系、使用范围与作者的职权范围(地位与身份)。上行文,用语尊重、简要,体现出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负责的精神;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要体现诚恳配合、自愿协作的态度,用语谦和礼貌;下行文,要体现出领导机关的权威与政策水平,用语明确、具体,分寸得当;通告的用语宜通俗、明白,尽力避免生僻难懂的词语、典故及专业术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文件,更要注意词语平和而有礼貌,表示出热诚服务的愿望。

(三)运用应用文专用词语填空: 1.××省××局:

你 局×字〔1983〕第073号请示 已收到,经与××部研究 答复 如下:„„

2.据 部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司××办公室抽调×名同志组成了“××事件调查组”„„

3.《××××办法》 经 厂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 参照 执行。

4.„„以上意见,如 无不妥,请 批转各部属院校。5.„„为了„„的需要,特 颁发 如下指令。

6.承蒙贵 局大力协助,•我校×××研究所各项筹建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

7.×××来函 已收悉,关于××一事,我部完全同意 你 局意见„„ 特此 函复。8.„„以大力协作 为盼。

9.以上所请 如无不妥,以迅即 批复 为盼。

10.该 生 是 我校××系××专业××级学员„„ 11.针对 该厂此类错误做法,上级有关部门曾多次行文,责令 其有关领导迅即查清问题,限期纠正错误。

12.获 悉 贵 总公司成立,谨表 贺忱。13.以上命令 立即 施行,不得 有违。

14.以上通令,应使全体公民 知晓,切实 遵照 执行。15.随函附送《××××情况统计资料》一份,请 查收。16.根据 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 会同 有关部门,对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进行了研究。

17.为了 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管理干部的管理素质,决定对在岗企业管理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培训。经 征得四川省行政管理学院同意,拟 委托 该 院举办企业管理专业班„„ 18.以上请示,望予 批准,并列入一九九一年招生计划。

19.为了 防止计算机2000年问题,经 国务院批准,现 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20.遵照 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现 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文处理等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 转发 给你们。

篇8:有机化学绪论课教学探讨与实践

1 简述有机化学史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学生从历史角度了解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著名化学家付鹰教授曾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2]”有机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有着自己的发展过程。我们在介绍有机化合物概念时, 可从有机物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最初从“有生机之物”中分离得到讲述有机物名称的来历;从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过程和拉瓦锡的燃烧试验讲述有机物组成元素及现今定义。这样讲授利于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这一概念。

1.2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有机化学史是一部记载了化学家实践的历史。从它的发展来看, 每一成就的取得, 都是许多化学家为之奋斗的结果。如18世纪中叶大多数人认为有机物不能通过无机物得到, 而生物体中有一种神秘的“生命力”, 只有它才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这一唯心主义观点一度使有机化学研究停滞不前。1828年, 德国化学家魏勒用氰酸铵 (无机物) 制成了尿素 (有机物) , 这一成就的取得宣告了“生命力”学说的彻底破产[3], 是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继而1848年德国可尔培合成了醋酸;1854年德国柏脱勒合成了脂肪[4];1861年俄国布特列罗夫合成了糖类;特别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有机化学得到空前发展;到如今,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有机物。可见, 有机化学史也是一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史, 它能使学生明白科学成果的取得需要辛勤的汗水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此外, 我国古代对天然有机物的利用, 如在植物染料、酿酒、制醋、中草药、造纸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为人类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科学成就是一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篇章, 将大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并鼓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学习。

2 把握绪论课教学目的及内容安排

2.1 教学目的

绪论课是一堂目的性教学课。纵观国内有机化学教科书, 其绪论一章的内容, 大多是围绕什么是有机化学及为什么要学习有机化学编写的, 进而引出本课程的作用及学习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通过学习绪论课, 可使学生了解教材特点, 学科发展历史及前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总体课时安排、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学习方法、考核方法等内容;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积极、主动配合教学, 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1]。

2.2 内容安排

虽然绪论课是整个学科的简介课, 但并非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冗长繁多、杂乱无章, 这样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在讲解绪论课时要紧扣课标, 根据本课程特点及与专业的联系精炼教学内容。笔者将内容安排如下: (1) 以有机化学发展史为主线, 阐明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涵义; (2) 以有机化合物特性引述有机物结构理论要点; (3) 以有机化合物分类提示教材知识结构; (4) 以有机化学和相关医学的联系说明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 (5) 以有机物和无机物差异介绍有机化学的学习任务和方法。通过绪论内容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明白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主线: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1];教材整体随章节顺序, 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由简单到复杂;内容有很强的系统性, 只要掌握每一体系具有代表性的1~2种化合物, 就可以推出该体系其他化合物的相似性质。这样可以做到课前有目的的预习, 课后有目的的复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重视知识程序设计, 精心取材, 循序渐进

3.1 精心取材,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精心取材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功, 应利用知识迁移规律, 从已知引出未知, 从易到难。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同属一门学科, 新课内容的引入可从自然界物质的分类、存在开始, 从无机物讲到有机物[5];在讲述有机物特点时, 首先提出无机物食盐, 让学生回忆其常规性质, 再以较熟悉的有机物蔗糖为例, 启发学生以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和食盐作比较, 最后列表加以总结, 易于学生接受并完成这一学习目标。

3.2 以旧攻新, 分散难点, 步步扣重点

课堂教育关键在于精讲多练, 讲清概念, 突出重点。绪论中的重要概念、理论是本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而较抽象的新概念往往难以被学生接受。因而, 要将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发生点, 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吸收新知识, 化难为易, 分而攻之。如碳的四价理论是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 贯穿于整个有机化学知识。为强化这一概念, 可先启发学生从已学过的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着手, 使学生明确碳原子在周期表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碳原子只能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和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四个共价键, 再过渡到甲烷等有机分子实例;当讲述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和连接形式时, 无论是单键、双键、叁键结合还是形成链状、环状, 都要强调指出:万变不离其宗, 碳原子始终是四价的;在有机分子结构式、简式书写中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碳的四价理论, 为学生正确认识、书写各种有机分子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3.3 难易有度、掌握分寸, 以够用为原则

根据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当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就能学到新知识时, 他们会沾沾自喜;相反, 当通过较大努力都学不会、掌握不了新知识时, 他们会感到沮丧。前者自然会产生学习兴趣, 后者则会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对此, 教师除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外, 还要在讲授知识的内涵、外延时, 以“课标”为准绳, 扣牢学习目标, 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问题不易在绪论课上讲深、讲透, 只要能抓住有机分子结构的几个要点, 使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有一些初步认识即可。对新知识深度、广度的把握并不等于束缚学生思维。相反, 适当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 使学生乐于学习。

4 注意强化学科目的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有志定有趣, 有趣必有志;趣以志生, 志能生趣。”新设学科的绪论课是向学生进行目的教育的迎新课。除了展示课程设置、必要的知识背景外, 还必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 阐明与专业及相关学科的联系, 使学生明白学习的必需性和必要性。为此, 有机化学绪论课可根据不同专业列举一些学生较熟悉的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变化、常用有机药物、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等, 指出有机化学是医学研究必备的基础理论, 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虽寥寥数语, 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有目的、有具体目标、有兴趣和有责任地学习。

综上所述, 绪论课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教学地位和重要意义, 它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对教师与学生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配合以及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绪论课的教学特点和方法, 上好绪论课。然而, 能否把握好绪论课教学内容, 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与很多因素有关。教师若能以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教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合理的板书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将更能使学生“亲其师而重其课”[4], 使教与学同步,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殷焕顺.有机化学绪论课的重要性[J].广州化工, 2007, 35 (2) :61~62.

[2]何伯珩.理科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5:16~17.

[3]张发庆.有机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王广珠.如何讨论有机化学绪论课[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9 (6) :54~55.

上一篇:摸鱼儿,摸鱼儿伍梅城,摸鱼儿的意思,摸鱼儿赏析下一篇:数学课代表竞选稿200字